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学教育内涵

科学教育内涵

时间:2023-06-16 16:05: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学教育内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学教育内涵

第1篇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解决重大问题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切实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

我市在制定发展规划时,无论是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还是制订年度和阶段性工作计划,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设施建设列入全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在日常工作中,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领导同志经常深入基层学校开展调查研究,指导教育工作,解决实际问题。针对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市领导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积极解决。2009年春,市四大班子领导和教育专家成立新密教育发展调研工作组,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新密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召开了对新密教育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专题会议,对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校长和教育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等重大问题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实现历史f生突破。同时,我们还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发展教育的浓厚氛围。近3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每年开好两次教育工作会。年初的教育工作会,总结上一年的教育工作,部署新一年的教育工作,并拿出上百万元表彰奖励百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百名优秀教师、百名优秀后勤工作者、十名优秀校长;九月为教师节庆祝表彰会,表彰奖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教师。两次教育工作会,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激发了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针对我市农村学校校舍简陋、宿舍和餐厅食堂严重不足的问题,2009年以来,我市投入2.78亿元,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

其一,掀起以改善农村学生学习和生活条件为突破口的改善办学条件热潮。2009年,我市采取以“市为主、乡参与、委局帮、群众助”的办法,累计投资1.38亿元,装备冷暖空调5658台,保证了学生和教师在冬暖夏凉的教室、寝室里学习和生活;装备电视机1862台、影碟机1845台、计算机教室21个、多媒体教学设备124套,提高了农村教育现代化水平;新建15个初中实验室,装备初中和小学体音美器材、教学仪器和图书,使全市初中和小学的仪器、图书装备达标率在75%以上;全市新建、改造学生宿舍1.33万平方米、学生食堂餐厅8490平方米,配备学生双层床9000张、餐桌凳19486个、消毒柜156台,保证了寄宿制学校学生住宿、就餐的需要。

其二,投资5000万元,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2010年,我市新建中小学校舍37140平方米;装备教科书循环使用专用消毒柜156台、图书架1520组、图书31万册,使全市中小学图书装备达标率达到95%;装备仪器柜976个、小学教学仪器98套,使小学教学仪器达标率达到100%;装备小学计算机教室21个、多媒体教室124个,使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装备达标率达到85%。

其三,投资9000万元,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现代化。2011年,我市投资4000万元,新建中小学校舍3.1万平方米,为市直3所小学铺设了塑胶场地和塑胶篮球场,优化了教学条件和校园环境;投资5000万元,为全市118所中小学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计算机、交互式电子白板、推拉式复合黑板和短焦投影,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配备了7000台笔记本电脑,为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年来,我市彻底改变了农村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使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赶上或接近城市学校的水平,特别是我们为农村学校安装冷暖空调和为全市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在河南省农村学校尚属首例,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对我市改善办学条件的举措都进行了宣传报道,我市也被河南省政府评为“河南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

三、整体规划、统筹兼顾,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1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

为把学前教育这一公益性、普惠性的工作做好,我市制订了《新密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出台了《新密市关于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我市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6所,将使公办幼儿园覆盖率达到60%以上。截至2011年底,我市已投资5900万元,新建幼儿园3所,改扩建幼儿园17所,新增223个教学班,可接纳幼儿6990名,实现了每个乡镇都有公办幼儿园的目标。在加强幼儿园硬件建设的同时,我市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保教质量。2010和2011年,我市公开招聘54名优秀毕业生,充实到乡镇幼儿园。同时,采取培训、交流、网络信息化服务等手段,提高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业务素质。

在扶持发展民办幼儿园方面,我市通过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办园。2011年,我市按照“你规范、我扶持,你降费、我补贴”的原则,认真落实上级政策,为全市25798名幼儿发放每学年300元的补贴配套资金共计365.74万元。今年,我们为37所晋升为郑州市合格幼儿园的民办幼儿园发放奖补资金153万元,调动了各民办幼儿园改善办园条件、提高保教质量的积极性。目前,我市已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城乡的幼儿教育网络体系,2011年,全市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9%,学前3年毛入园率达到90%。

第2篇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教育形式和教育观念,在高校中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势必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主流。那么究竟什么是创新创业教育呢?有很多人理解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复合体,鉴于此,笔者对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的科学内涵及开展创业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相关探讨。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教育观念和教育形式,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创新创业人格的高素质新型复合型人才。目前,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国内学界大致有这样三种理解:

1.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Innovation Education)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有不同的解释,有学者认为创新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教育目标,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自信,行动上独立,能较好地调控自己的情绪,成就动机水平高,善于自我激励,具有高度的挫折容忍力,不盲从,喜欢用自己的观点来判断问题,对事物有持久的探究欲,有幽默感等[1]。有的学者认为创新教育是指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的主体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技能的唤醒和开发培育,形成创新人格,以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和满足学生主体充分发展的教育[2]。还有学者认为,创新教育是随知识经济兴起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育以创造为本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3]。笔者认为,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教育领域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2.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是以培养学生具有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具备开发创业基本素质,不断提升创业综合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它是使人的素质不断提高以及深化的终身教育,不止是一种专业技能教育。创业教育核心是创新教育,它以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发掘人的创造潜能、推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从广义上理解,创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开拓精神的个人。从狭义上理解,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具备创业意识、素质、技能的教育活动,也就是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提高自身能力,以及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从而拓宽学生就业门路并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长远大计。

3.将创新创业教育理解为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

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创业教育不但需要创新教育的方法和思想,同样还需要创新教育所获得的成果。然而,创业教育目的并不是单纯的获得新思维、新方法,而是要培养学生如何运用新思维、新方法将掌握的知识付诸于实践的能力。创新教育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尊重权威但是不迷信权威、尊重实际但并不拘泥于实际的精神,强调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方法的训练。笔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不仅仅以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而是要面向全社会,针对那些打算创业、已经创业、成功创业的创业群体,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它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创新性、创造性、实践性。

二、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

1.创业创新教育符合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人才的培养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必然要符合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性的最根本保证。市场机制正是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提高人才素质、改善人力资源管理、积极创新,从而达到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的结果。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越来越快的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技能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的努力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才能够提升竞争力,才能够有所作为和有所成就。

2.创业创新教育能够有效缓解就业压力

随着创纪录的699万高校毕业生走向就业市场,加上往年尚未找到工作的求职者继续在就业路上一起“挤”行,2013年的就业形势因此显得更为严峻!2013年也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突出,就业形势严峻,特别是经过十多年的人才集聚让计算机教育行业渐露疲态,进入人才饱和甚至过剩期,由此也造成了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招生困难的局面,IT业的发展也进一步凸显了培养计算机应用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这种背景下,大力提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迫切的时代意义,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是真正解决高职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走上自谋职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之路的教育改革的实践活动,创业创新本身就是就业,是就业的高级阶段。创业创新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创业创新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够开拓创新。开展创业创新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更加全面理解创新创业创新的作用与价值,拓宽就业视野,确立多元的创业创新就业观,逐步具备开创事业的素质、知识和能力,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创新。这也是有效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根本选择。

3.创业创新教育能够有效提升我校竞争力

高职院校已初步开展了一些创新创业活动项目,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从高职计算机专业来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主要以讲座形式教学、以学生赛事和活动为中心、以构建孵化创业基地为平台的三种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大部分学校尚未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或开设的课程仅是孤立的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呈现零散破碎的特征,缺乏完善的课程教育体系。高职大学生组织成立的创新创业兴趣小组、工作室、社团等,缺乏教师的专业指导,尤其是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与专业教育脱节的“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及创业项目零散,在教学内容上缺乏统一的教学标准,实践教学缺乏,很少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不统一、不系统,师资力量薄弱,缺少专职任课老师,未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等问题成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因此,开展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研究,对高职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创业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能够有效提升我校在高职院校中的竞争力。

三、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倡导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是对素质教育具体的、真实的、有针对性的、可操作实施的新指认,它要求高职从教育理念层面上,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普遍树立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从知识技能教育层面,帮助学生掌握进行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在实施层面上,必须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建立从理论到实务的创新创业知识教育体系,开展生动活泼的创新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游永恒.创新教育的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00(3).

[2]张立昌.创新.教育创新.创新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4).

[3]吴华.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 (4).

第3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1-000-02

党的十报告提出了内涵式发展的概念,部署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内涵式发展的新提法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这是党与时俱进的又一重要科学决策。相对于传统的外延式发展,内涵式发展更强调的是质量和效率。在新的形势下,高等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根本任务,实事求是,力求创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把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创新发展的动力与源泉,最终达到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服务社会的目的[1]。

一、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含义与内涵式发展战略

进入“十二五”以后,高等学校进入了内涵式发展阶段。高等学校的内涵式发展以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为奋斗目标,以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技创新、提高办学条件以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要内容,使学校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相协调,从而促进高等学校的长远发展。具体地说,内涵式发展就是指高等学校以自我为发展主体,经自我积累、由内而外的途径,推动高等学校有效和可持续地发展。

党的十报告对高等学校明确提出了要求,即“推动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将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列入党的纲领性文件,说明转变高等学校的发展方式已经迫在眉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提高质量是建设高等学校的基本要求,也是高等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到2020年,要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使高等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全面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使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使高等学校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2]。

高等学校的发展模式是关系到学校兴衰成败的战略性问题。我们现在所说的内涵式发展模式,就是相对于外延式发展模式而言的,即提高资源利用率与效率的发展和要素投入的发展。外延式发展是扩大学校总体规模的发展模式,即通过扩大招生规模、扩大学校面积等方式来来达到发展的目的。内涵式发展则是指在学校经过外延式发展后,学校已达到一定规模,通过挖掘潜力,优化内部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条件等来推动高等学校发展的模式。因此,学校要实现发展思路的战略性转移,就要结合自身特点,深入研究高等学校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尽快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从规模扩大转向功能提升,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

二、内涵式发展是高等学校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内涵式发展是解决高等学校发展弊端的根本途径

内涵式发展是解决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发展弊端的根本途径。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迈入大众化教育,多年来的外延式发展,使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扩大、硬件逐步升级,而在此发展过程中,也显露出了一些问题,如教学资源不足、效率与质量建设拖后、专业结构不合理、教育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近几年,大学生就业率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学生就业的问题说明了目前高等学校教育目标不能与社会相适应,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与社会形成有效对接。因此,要解决当前高等学校发展中产生的诸多弊端,高等学校必须进行改革,由外延式发展转变为内涵发展发展方式。

(二)内涵式发展是高等学校改革的动力

我国高等学校长期以来是政府改革政策的执行者,政府对高等学校采取全方位控制,学校缺乏活力,积极性没有被有效调动,忽视了学校发展的内在能动性[3]。内涵式发展能充分发挥学校的能动性,使其具有推陈出新的能力,并从持续发展出发,强调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知识的创新能力。内涵式发展更注重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而作出适时调整,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连贯性,这些都支撑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这更是外延式发展不可比拟的。所以,只有内涵式发展才符合学校发展的需要,符合学校发展的根本规律和历史发展趋势。内涵式发展为高等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和动力。

(三)内涵式发展是高等学校特色发展的内在要求

随着激烈的国际化竞争和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也存在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高等教育的理念、模式、目标等方面也要适时发生改变。为了应对现代教育的要求,体现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我国高等学校就要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进行特色发展[4]。特色是高校的灵魂,特色发展是内涵式发展的取胜之道,高等学校特色发展已在我国高校界达成共识。这就要求高等学校要根据自身特点,探索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发展对策,在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都彰显特色,争创一流。

三、高等学校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的措施

(一)创新制度文化,彰显内涵式发展战略的灵魂

高等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是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必由之路。现代高等学校具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三大功能。高等学校的校园及建筑等物质形态不只是一个实体,应体现高等教育的科学内涵,表现出一种锐意进取和求真务实的精神状态。因此,在教师和学生中培育大学精神,并将这种精神渗透于高等学校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之中。通过创新制度文化,推进学校大学精神的培育。学校应建立健全激励创新的保障机制,建立一套公开、合理的优秀教师遴选和聘用管理制度,在学校相关制度文化中宣扬民主、自由和创新精神,宣扬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尊重创新的理念,让制度文化发扬光大,引领学校内涵式发展战略。

(二)协同创新,内涵式发展战略的新途径

协同创新理念的提出,是我国为了适应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的具体体现。协同创新被视为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新途径,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需要协同创新,协同创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首先,协同创新的实质是管理创新。协同创新与国家的教育、科技体制改革息息相关。从宏观上讲,管理创新涉及到国家科技、教育、人事体制改革;从微观上讲,涉及高等学校内部各种管理体制改革以及确保协同创新平台高效有序运行的机制。其次,协同创新的新趋势要求办学主体多元化。多元化的办学主体顺应了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存在问题的根本出路。当前,高等学校这个办学主体,但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已出现明显的不足,但通过协同创新,可以与协同单位共建平台,加大投入,开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的培养等活动。从这种意义上说,高校协同创新,其实质是指具体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再次,高等学校协同创新成为开放办学的新途径,即学校面向社会开放办学,使办学实践更加社会化和国际化。协同创新,促进了学校办学主体的多元化,也加快了学校开放办学的进程。

(三)提高教学质量,内涵式发展战略的基石

高等学校要树立“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的理念,建立质量保障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高等学校应该制定与教学有关的一系列标准,如教学课堂、实验教学和专业建设等各环节,以此来引导和提升教学质量,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并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强化危机意识,让更多的教师能把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提高教学质量。高等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让学校与相关单位合作,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与社会对接,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加强国际交流,开拓内涵式发展战略的新思路

高等学校应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培养人才、合作科研攻关和共建实训基地,拓展人才培养的领域与规模,培养国际合作人才。这样学校不仅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同时还可以扩大在国际上的声誉,使培养的学生能适应新的形势与环境。高等学校应加大留学生教育宣传,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同时也可以学校的优势与特色学科推向海外,扩大声誉和在海外的招生规模,积极探索海外教育办学渠道,争夺海外教育资源。另一方面,高等学校要积极探索双向互动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招收大批外国留学生的同时,也选派一些优秀的学生赴国外学习,鼓励广大师生出国深造,并引进国外优秀人才充实教师岗位,参与教学科研,为实现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战略,增添新的元素,拓宽新渠道。

四、结束语

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是高等学校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改革高等教育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内涵式发展聚集了各种有利于教育发展的因素,激发了学校发展的活力,要求学校在发展中进行自我调整和优化,真正发挥大学教育的作用[5]。

参考文献:

[1]邓蕙.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精神―――谱写教育改革发展新的篇章[J].天津教育,2012(12):7-12.

[2].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J].科学新闻,2006(12):4-5.

[3]洪港.综合改革背景下高校改革的动力机制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2):19-21.

[4]张鑫.从国外名校的发展看我国高校改革的方向[J].大学教育,2013(1):5-7.

第4篇

1.1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需要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实现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党的十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具有高端引领作用,其发展水平和质量决定着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决定着我们站在什么样的制高点上。我国是教育大国,但还不是教育强国,也不是高等教育强国,这是一个基本判断。[1]大而不强是我国高等教育不能回避的现实。有学者在2005年运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4年的数据,对全球39个国家进行了高等教育质量水平的排名研究。结果显示,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西班牙、意大利、德国、比利时、韩国和芬兰位列前10,中国则为第23位。[2]我们有近3000所大学,但跻身世界一流的大学屈指可数;我们拥有3000多万在校生的规模,但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一些毕业生的基本素养、动手能力、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所有这些,都阻碍了我们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因此,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是我们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程中的必然选择。

1.2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应对国际竞争的需要

新的世纪,世界教育已经迈进了一个“战略谋划的世纪”。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各国强烈地认识到高等教育引领创新发展、提高人才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作用,纷纷出台相应政策和措施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2009年,奥巴马一上台就表现出对高等教育的偏好与改革美国高等教育的雄心,并且以实际行动付诸实施。2009年2月11日,奥巴马的预算法案通过。该法案提供了近8000亿美元财政激励议案,其中近140亿美元用来增加大学发展所需要的补助经费。2009年,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协会(theEuropeanAssociationforQualityAssuranceinHigherEducation)公布了《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标准与指南》;2011年12月,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公布了最新一版的高等教育质量准则(UKQualityCodeforHigherEducation);一些亚洲国家更是强化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大幅投资,创建高水平的教育基地。面对新一轮全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浪潮,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真抓实干,切实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增强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唯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

1.3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国已于2002年实现了大众高等教育的目标。但是,马丁•特罗教授指出,高等教育大众化并不仅仅是数量上的表现,三个阶段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与形式、学术标准、管理与决策以及高等教育的功能、模式,招生和聘请老师的政策与办法等方面都存在着质的不同。他指出,如果只追求量的增长而不顾质的变化,将由于“无法解决增长所引起的问题”而陷入两难境地。1998年,全国高校招收本专科生108万多人,毛入学率为9.8%。1999年,全国高校开始大幅度扩招,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收本专科生320万,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大众化阶段。美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用了30年,日本、韩国和巴西则分别用了23年、14年和26年。[3]由于我们的条件建设和制度建设都没有同步跟上,高等教育大发展在提供更多教育机会的同时,质量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发展不够科学,要害是质量不高。”[1]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把质量作为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2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不同阶段特征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演变,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概念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从最初与外延式发展概念的统一,到后来二者的对立;从20世纪90年代作为一种发展模式的存在,到2006年开始转变为一种理念,如今又提升为一种战略。

2.120世纪90年代之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表现为一种模式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颁布标志着“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提法正式为国家政策所认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九十年代,高等教育要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积极探索发展的新路子,使规模有较大发展,结构更加合理,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努力提高办学效益。”此时的内涵式发展,主要表现为一种以提升效益来扩大招生规模的发展模式。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是指在原有高等教育规模的基础上,以挖掘高校内部潜力为主,来扩大高等教育容量”。[4]在这种内涵式发展的促进下,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998年,招收本专科学生突破100万。但是,这种以通过内部挖潜来扩大招生规模的内涵式发展不仅有它的局限,而且有它的极限。当潜力殆尽的时候,这种内涵式发展模式也就走到了尽头,取而代之的是以扩张为主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内涵式发展到2006年才被再度提出。

2.22006~2011年,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呈现为一种理念

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高等教育规模要有较大扩展,到2010年毛入学率达到15%。1999年,招收普通本专科生约160万人,比1998年增幅高达47.4%。此后几年,招生规模连年大幅度增长。2002年,普通本专科招收32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15%,提前8年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但是,由于这种扩张仍然是在传统内涵式发展思维模式之下进行的体制内扩张,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任务主要由公立教育系统即精英教育机构来承担,扩张的直接后果就是高等教育资源的饱和甚至是超负荷,高等学校人满为患,办学质量受到质疑。以生师比为例,1998年,在校普通本专科学生与专任教师之比为8.4∶1,1999年增长为9.1∶1,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生师比分别为12.0∶1,13.5∶1,14.6∶1,15.3∶1,15.5∶1,15.6∶1,到2006年突破16∶1大关。扩招带来的负面影响开始引发人们的反思,在意识到单纯外延式发展存在重大偏失的情况下,内涵式发展被重新提及。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推动各类高等院校协调发展。以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制定为标志,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话语明确无误地由“扩招”、“提高大众化水平”转变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不过此时内涵式发展的含义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内涵式发展从一个与外延式发展基本同义的概念转变为与规模扩张相对立的、以提高质量为策略主旨的概念。此时,内涵式发展与其说是一种模式,毋庸说是一种发展理念。

2.32012年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战略发展阶段

2012年,党的十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是高等教育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未来十年是我国发展极为关键的阶段,是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内,能不能抓住机遇,推进改革,决定着我们能不能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新跨越。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作为一种发展战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必须以质量的提升为根本,以满足社会和大众需求为目标,必须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一种真正符合中国发展战略和社会进步需求的发展,也是自身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

质量、规模、结构和效益的和谐发展高等教育的质量、规模、结构、效益是一个有机整体,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结构是基础,规模是前提,效益是关键。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即指高等教育的质量、规模、结构与效益的均衡、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3.1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根本

内涵发展的基本要义是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基于质量保障之上的,任何时候数量发展与规模扩张都必须以质量保障为前提,没有质量的发展只能是一种“泡沫式”的发展,不可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立足我国现代化的阶段性特征和国际发展潮流提出的深刻命题,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振兴。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服务社会的质量以及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质量。四大功能有机互动、相互支撑,才能为内涵发展打开更大空间。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使命,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在高校工作中占据着中心地位。《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当中的中心地位,要着力培养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高校是科学研究的主力军,高校科研水平的高低不仅彰显了高校的综合实力,也是国家综合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高校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要从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和机制入手,建立科学规范、开放合作、运行高效的现代科研管理机制,要创建以科研成果创造性、实用性以及科研对人才培养贡献为导向建立评价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提高科研水平。高等学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利用高校资源丰厚、人才汇聚、学科综合交叉的能力优势,加强与行业、企业、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合作,拓展社会服务面向,全方位地开展服务。高校是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具有以文化育人才和以人才兴文化的双重优势。高校要积极参加文化建设,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

3.2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础

英国学者巴巴德波勒斯曾说,调整教育以适应数量上的新压力及新的社会需要,主要的途径是进行教育结构的改革。对高等教育而言,无论是规模扩张还是质量提升都面临一个结构优化的问题,结构的优化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意义。高等教育结构的内涵和外延都十分丰富。从宏观层面而言,有区域结构问题、学科结构问题,有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综合性大学和特色性大学的结构问题;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有人才的层次结构如博士、硕士、本科、高职高专等的结构问题,有人才的类型结构如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结构问题,有人才的学科结构如不同学科专业类型人才的结构问题等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校要办出特色,克服同质化倾向,根据各自的办学历史、区位特点和资源条件等,理清特色发展思路,合理定位、各展所长,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我们既需要一批世界高水平大学,这些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强国的突出标志,是国家的战略资源,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同时也需要一批特色突出的行业高校和地方高校。我们既要有满足综合性大学培养“宽专业、厚基础”人才的宽口径专业,也要有面向行业和企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色专业,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人才培养的新需要,也只有如此,高等教育才能获取持续发展的可能。

3.3规模的合理发展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前提

高等教育要发展,首先的表现就是教育规模的扩展,这也是许多国家高等教育初期发展阶段的共性特征。规模的发展是发展的前提,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一要素指标,只有规模的发展才能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没有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长,质量和效益就无从谈起。但是,规模的发展绝对不是发展唯一的指标,更不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本质和追求。我们说,内涵式发展是一种规模的适度发展,既要最大满足社会经济和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要看发展的条件和可能。把扩张作为绝对指标,盲目扩张,超出了条件和可能,质量将无从保障,规模的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连续扩招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质量的下降也引起了人们的警惕。2012年,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叫停了持续13年的本专科生扩招,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走以提高质量为内核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3.4提升效益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

第5篇

一 公安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评价准则的含义

(一)评价准则

要准确理解评价准则,我们可以从词义学角度加以分析。《南宋书・张绪传》:“晋氏衰政,不可以为准则。”这里的“准则”即标准,原则。所谓“标准”,就是衡量事物的依据或准则。《荀子・儒效》:“(君子)行有防表。”唐杨注:“行有防表,谓有标准也。”由此可见,“准则”与“标准”词义相近,几无差异。

从评价界的理论研究来看,“评价准则”与“评价标准”又有些不同。教育评价专家陈玉琨在其《教育评价学》中提出了“评价准则”和“评价标准“两个概念。他认为“评价准则”(criterion)是一定时期人们价值观念的反映,也是人们对教育活动客观规律认识的产物。评价准则通常有两种形式:其一为指标系统;其二为概括性问题。所谓“标准“(standard),可以有两种认识,其一指事物质变的临界点,其二为标准物即测量的量、尺度(scale)。[1]吴刚在《现代教育评价基础》中指出,所谓“评价标准,就是对一切教育活动质量或数量要求的规定。它一般包含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定标准。评价的指标体系是评价具体教育活动时根据评价目标、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要考虑的全部因素的集合,它是对评价内容的规定,即它针对具体被评对象规定从哪些方面去评;而评定标准是指规定对应于相应的指标,被评对象达到什么程度,才可获得相应的分数、等级或评语。”[2]可见,前者的评价准则+评价标准=后者评价标准(指标体系+评定标准)。

但在评价实践中,评价标准、评价准则、评价指标体系三者经常交互使用,相互替换使用的情况经常普遍存在,它们大多既包括评价中使用的各级指标,也包括每一指标所应达到的要求,权重等。由此,从实践角度出发,我们将评价准则定义为对某事物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准体系,它包括各级指标、指标分解出的观测点及相应权重等。

(二)公安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评价准则

结合笔者在论文《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含义、目标及路径》中所指出的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是指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三大职能,新建公安本科院校以学校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通过结构调整,要素优化、挖掘潜力等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办学实力而展开的一系列建设活动”的基本含义[3]和上文对评价准则含义的分析,我们认为,公安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评价准则,即对公安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进行价值判断所依据的标准体系,包括各级指标,指标分解出的观测点及相应权重等。

二 公安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评价准则的构建

(一)构建思路

实事求是地讲,科学构建公安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评价准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从本质而言,评价就是对某事物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从评价对象来看,因为公安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涉及的变量多而复杂,而且难以简单地数量化,因此,要对公安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进行评价测量,无论是对其教育质量、办学效益,还是管理水平等变量进行精准的测量,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比较困难的,鉴于此,笔者在确定指标时本着力求体现或影响公安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水平和程度这一原则,在量上尽力做到准确,在质上尽力做到接近。

在构建公安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评价准则时,我们将学校管理作为构建评价准则的重要切入点。因为内涵式发展涉及的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科研与服务社会水平、发展能力与办学效益,最终都有赖于学校的有效管理。因此,笔者以学校管理为切入点,在综合分析影响学校管理诸多变量的基础上,提出并筛选出4个二级指标,11个观测点;笔者运用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赋予“学校管理”这个一级指标以10%的权重。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这三大职能的实现程度,直接关乎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教学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直接涉及到教育投入(办学条件、办学资源等)和教育产出(学业成就、科研质量和服务社会质量等)的问题。公安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的目标就是以学校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通过结构调整,要素优化、挖掘潜力等手段,要求以一定教育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因此,本评价准则主要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个维度来考察公安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对教育投入的利用成效和教育产出的质量。质量即“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4]根据这一定义,教育质量就有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之分,学校教育结果质量主要体现在学校、教师、学生等的发展上;过程质量体现于学校各项工作的整个过程之中,因此,评价准则既要抓住结果质量,又要注重过程质量,确保影响内涵式发展的各种关键因子在指标体系中均能得到体现。[5]

(二)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构建思路,笔者运用问卷调查、德尔菲法和矩阵分析法,筛选提取了学校管理、教学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4个一级指标;学校的办学思想与理念、领导集体的管理能力、学校办学定位与战略规划、教学中心地位、人才培养质量等15个二级指标,以及办学思想与时展是否一致、领导集体职务、权力与责任的有机结合程度、目标定位与社会需要的适应性、教学投入力度和质量保障体系等24个观测点,同时分别赋予学校管理、教学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四个一级指标10%、50%、30%和10%的权重比例,构建了公安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评价准则,如左表。

值得指出的是,构建公安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评价准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因为内涵式发展是动态的、多元的和复杂的。不同时代,不同的构建主体、不同的价值取向都会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本文以学校管理为切入点,运用教育投入产出理论,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个维度来考察公安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对教育投入的利用成效和教育产出的质量,侧重从“质”(教育投入与产出比)的高低,来衡量公安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水平,而并没有从“量”的角度规定公安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应达到的程度。因此,从“质”与“量”两方面,开发出公安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评价准则,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

育出版社,1999:34-43.

[2]吴刚.现代教育评价基础[M].上海:学

林出版社,1996:100-101.

[3]蔡拔平.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内涵式发

展:含义、目标及路径[J]教书育人,

2014(11).

[4]胡铭.质量管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

出版社,2004:47.

第6篇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 内涵发展

[作者简介]林琳(1971- ),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于彦华(1980- ),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农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教学管理。(吉林 长春 130118)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项目“‘四化同步’推进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内涵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ZC13058)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024-02

党的“十”站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起点,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思路。“十”报告强调,要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这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同时,“十”报告还提出要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即“四化同步”推进。在这个大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如何实现内涵发展,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方面有所作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新形势下高等农业院校的内涵发展是顺应时代和学校自身发展要求的理性选择

1.内涵发展的基本含义。内涵是指概念所揭示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即事物质的规定性;外延反映的是概念所包含的全部对象,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量的规定性。所谓“内涵发展”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强调事物“质”的发展。内涵发展是相对于外延发展提出来的。高校的内涵发展是指在学校现有条件下,深入挖掘学校的内部资源,提升学校发展的潜力,使学校发展具有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它强调高校发展的质量和效率,与外延发展有本质区别。如果说外延发展关注的是学校量的扩大,那么内涵发展则追求质的提升;如果把外延发展看成同质发展,那么内涵发展就是特色发展;如果把外延发展看成一种保守的发展,那么内涵发展就是一种创新的发展。

2.选择内涵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学校数量迅速增加、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的局面。根据数据统计,到2020年,我国高中教育的学龄人口将从目前的1.23亿人下降到8700万人,如果保持现有招生规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可以提高到34%,只需再增加6个百分点就可以达到40%。这就是说,今后高校原则上将不再扩大规模或不以扩大规模为主。作为高等教育大国,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在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之后,生源质量相对降低;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存在不足;办学资源相对短缺,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等问题。今后一段时期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就是从规模扩张转到质量提升,走内涵式发展之路。这也是党的“十”提出的要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根本原因。

3.内涵式发展是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竞争日趋激烈。高校要想不被淘汰,并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就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只有培养出大批高层次、高水平的一流人才,高校才能实现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世界上一些著名大学始终把提高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核心追求,这也证明了内涵发展是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是我国高校坚持改革开放、学习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经验的理性选择。大学的内涵发展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自身校情出发,按教育规律办事,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师资、学风等方面的优势和特色。

二、高等农业院校内涵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1.把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作为根本前提。高等农业院校要实现内涵发展,首先要转变发展观念,充分认识到提高质量是高等农业教育的生命线,切实把提高质量作为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来抓,加快推进质量评估保障体系建设。特别是着力转变办学理念,强化质量立校意识,摒弃外延式发展思维,转入内涵式发展的轨道。高等农业院校要科学分析当前的新形势,找准定位,认真做好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突出优势、彰显特色,打破同质化发展的格局,形成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自身实际的科学发展观和质量观,并将其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各项工作中,指导办学实践,从而凝聚全校力量,明确办学方向,提高办学质量。

2.把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作为首要职责。高等农业院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人才培养作为高校的中心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服从和服务于大学生成长成才为主线,确立大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使其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真正成为适合农业农村发展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此外,要努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断完善质量评估评价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推进校地企联合办学的新模式,重点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为社会服务、为“三农”服务的本领。

3.把师资队伍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是高等农业院校生存发展的宝贵资源。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决定学校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没有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内涵发展就无从谈起。这就要求高校始终坚持以教师为本,把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来抓,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改革聘任制度和评价机制,坚持培育和引进并举,全面推进科教结合,通过各种举措引导教师潜心育人。要建立鼓励竞争、激发活力的人才使用机制,培育优秀教师成长的土壤,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有利于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根本利益,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鼓励教师学习深造和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富有战斗力的教师队伍。

4.把突出特色作为竞争取胜的发展主线。办学特色是大学在办学理念和发展模式上所具有的根本优势,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特色是脱颖而出的武器和发展的前提,与一所学校的发展阶段、校园文化、专业设置息息相关。高校应坚持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特色兴校的理念,根据自身的办学历史、区位特点和资源条件,强化学科建设特色、人才培养特色、师资队伍特色、管理服务特色、文化发展特色和产学研结合办学特色。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曾指出:“各高校要科学定位,坚持特色发展,确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目标,在国家高校分类体系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要结合服务面不断调整,确立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类型等方面的发展内容,增强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如果我们现在的2263所高校都能够注重合理的定位,办出特色来,我想我们就有希望形成一个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形成百舸争流,充满活力的高等教育格局。”

5.把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激发办学活力的基本途径。改革创新是高校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基本途径。这就要求高校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扩大高校办学自,加快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着力推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形成统一、灵活、民主、高效的科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推进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把思想观念转变、内容方法创新和体制机制突破结合起来,推进协同创新,逐步实现科研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相结合、科研创新主体之间相结合、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科研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充分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要积极促进高等农业院校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同时激发高校的办学活力。

6.把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发展的动力源泉。高等农业院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服务社会是高等农业院校办学价值最直接的体现。高等农业院校要实现内涵发展,就要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获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产生不竭的发展动力。高等农业院校只有在为农业、农村、农民的服务中才能拥有大舞台、实现大作为、收获大成果,走上不断发展壮大的轨道。高等农业院校要把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建设作为自身发展的动力源泉,积极投入社会服务中,为农业、农村提供技术服务,把理论优势和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取得社会效益,实现社会价值,扩大社会声誉,推动自身的发展。要积极引导师生深入农业农村生产的第一线,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要引导教师围绕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开展科研公关,推进科研水平的提升。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设置学科和专业,培养专门人才,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7.把整合和优化学科结构作为夯实发展基础的前提。推动高等农业院校的内涵发展,必须把学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因为它是发挥大学办学四大功能的依托。要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在推动学校内涵发展中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作用,以学科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整合发展资源,引领发展方向。学科建设的关键是要从国情、校情出发,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新兴产业,着重整合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要按照把握趋势、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满足需求、创新管理和提升水平的原则,坚持“扶优、扶强、扶新”的方针,对现有学科专业进行调整和优化。按照不同的学科层级,明确不同的建设目标、任务和预期成效,实施重点建设,确保部分优势学科率先实现突破并带动学科整体的协调发展。高等农业院校要重点扶持基础雄厚、发展潜力大的优势学科,重点投入、重点打造、重点发展,突出农业院校固有的专业特色,依托农业产业链设置和学科专业优化,使专业设置与农业发展相对接,使学科发展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8.把提高办学国际化水平作为提升办学水平的关键环节。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高等教育国际化日益发展的今天,高等农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发展空间直接受到开放程度的影响。要实现内涵发展,更应具有全球视野,把提高办学国际化水平作为重要抓手,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积极实施开放战略,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经验,有效利用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将“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留学生工作,加强与国外同类高水平大学的合作和交流,汲取先进经验,改革办学模式,提升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广银.以内涵发展为一流大学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J].中国高等教育,2013(7).

[2]胡长贵.论高校实施内涵发展的战略选择[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7,28(1).

[3]李昌新,刘国瑜.社会与学术双重视野下的大学特色发展探讨[J].中国农业教育,2012(1).

第7篇

关键词:内涵发展;科学构建;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25-03

如同“百川归海,不背其源”,教师培训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中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它的内涵同样由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几组概念构成:“教育”与“教学”、“教师”与“学员”、“教书”与“育人”。只是在这里“教育”更多的是改变是强化是提升,“教学”更多的是培训是研修是更新,“教师”是指导者培训者,“学员”则是我们实际意义上的教育工作者,“教书”与“育人”则是从专业成长和师德师风方面对教师整体素质的加强和提高。因此,教师教育工作是一个上下联动的系统工程,探究提升教师培训的内涵发展,我认为依然要在符合教育规律的提前下,根据教师教育的特点、培养目标和培训对象的实际来科学构建其长效机制。

一、探索教师教育发展进程,正确评价现状,是科学构建提升教师培训内涵发展长效机制的基础

探索教师教育的历史进程,其起源可以追溯得很久远。但现代意义上的培训教育,特别是成规模成体系的培训,则是近些年的事了。由于地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均衡,也有差异。以陕西宝鸡地区的教师教育为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为标志,其以前,主要是学历提升教育和以职业道德为主的师德师风教育培训。这一时期主要特征是,以学历提升教育以主,多为教师自动自发的个体行为,统一的性很少。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的师德师风教育主要采取校本培训的形式。这一时期的教师培训教育,在管理上没有明确的要求和相应的规定。

第二阶段:从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开始到2010年。在抓好学历提升教育的同时,开启了教师全员培训的新阶段。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在培训管理上有了明确的要求和相应的政策规定,培训与职称晋升和评优评先等挂钩。在培训手段上有了新发展,教师培训形式呈现多元化,形成了“天网、地网、人网”有机配合的立体培训教育模式。使教师教育的形式更加多样,教师参加培训的方式途径更灵活。更具有时代特色,更体现人性化的特点,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教师教育需求。

第三阶段:从2010年起,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和实施为标志,教师教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显著标志是教师教育培训的机制体制的建立和培训体系的完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加强教师教育,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以及全国教育工作会的召开,给教师培训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现在已逐步建立起了“国培”、省培、市县级培训、校本研修等相互支持的教师培训体系。并且从培训机构、经费保障、培训目标、培训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可以说,从管理层面讲,教师教育迎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可谓“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当前的教师培训逐步走向成熟,为内涵发展、长效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是政府重视,社会关注,教师教育的职业化地位确立,教师自觉参与培训的意识和终生学习的理念逐步树立,关注教师教育培训的氛围形成并日趋成熟。二是教师教育培训的机制、体制、制度,不断建立和完善,为教师教育培训的可持续开展,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体系。三是教师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培训的内容、模式及措施不断创新,促进了教师培训工作的发展。教师培训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了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当前的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及需要努力的方面。一是教师培训的理论探索,体制、机制的创新,远远落后于“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二是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行业的不均衡、教育内部发展的不均衡,直接影响着教师培训事业的发展。三是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的教师培训与计划制、命令制,过分的行政命令与行政推动,挫伤着教师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使教师参加培训的“生命自觉性”难能得以实现。教师培训的思想理念、施训手段都远远落后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

二、立足教师培训工作实际,唤醒生命自觉,是科学构建提升教师培训内涵发展长效机制的关键

教师教育培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广、层次多、责任重。同时,又面临着教育领域共性的许多困难。在提升教师培训内涵,科学构建发展长效机制中,立足教师培训工作实际,唤醒培训者的生命自觉尤为重要。“生命自觉”是由叶澜教授最早提出的。它强调人的生命发展主要是内在动力主导和自主推进的结果,而非外力的促进,即非“被发展”,“主动自觉发展”也因此成为“人之为人”的基本特征。唤醒生命自觉,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常态性地深入基层学校调研,根据教育改革的需要及教师的需求,适时开展符合实际的培训项目,尽力改善教学与服务,努力提高培训者的专业水平,使教师教育工作向着更加深入全面、富有成效的方向发展。

1.加强规划管理,探索科学化教师培训机制。积极调研,科学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培训,实现师训质量的不断提高。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条例》,坚持依法治教。通过调研,制定教师培训规划,提前安排教育培训专业及计划人数,让教师对培训整体了解,根据个人需求参加培训,调动自觉性,促进积极性。

2.优化资源配置,努力实现培训教育目标。高层次的培训团队、高品质的培训课程、高质量的实践活动、高水平的实践基地优化配置,是实现培训教育目标的良好条件。同时,结合培训实际,设置科研题目,共同研讨,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坚持“理论导引重创新,理念更新重前沿,实践操作重实效,人文关怀重过程”的指导思想,创造良好育人环境。体现培训生活的文化内涵和现代意识,真正使参训者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得到陶冶,感受到现代培训带来的变化,实现从理论到实践上转变教育理念。

3.创新培训模式,提高教师培训质量。教师教育专业化建设,不仅是―种理论的创新,更是一种实践的创新。因此,在教师培训过程中,要打破常规,积极探索,科学创新,不断改革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1)授课与交流相结合。培训中,紧密结合教育教学改革实际,力求每次讲授能解决―个重点难点问题。同时,要求每个学员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写出能反映自己教学经验的论文,将全班分成小组讨论交流,听取大家意见。(2)集中培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由于教师培训工学矛盾突出,在职教师只能参加短期的离职培训学习或利用寒暑假集中学习,为此,既要做到高度重视集中学习过程的实效,又要指导教师学会业余学习提高。(3)送教上门与跟踪服务相结合。组建以名师、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组成的“师训”讲师团,针对教学现状和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先由个人根据专题内容准备讲课稿,再观看课件进行教学研讨。(4)建立学科指导小组,加强培训指导。分别建立、充实学科指导小组,并根据其学历、年龄、教学能力、科研水平、教学成果等,定期开展活动,研究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将研究成果写成专题在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进行讲授,指导教学改革,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性。

三、紧扣教育改革和发展脉搏,体现教育本质和时代特色,科学构建提升教师培训内涵发展的长效机制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保障措施的首要措施,而且提出要“深化体制改革,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这对教师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师训制度,加强教育科研。

1.加强教师培训科研,建立基于“三个导向”的前期调研、设计机制。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专业导向,深入基层学校调研,是提高教师教育针对性的基础。一是在设计培训项目和制定实施方案前,要下基层学校调研,与基层学校领导、教师座谈,了解教师需求,征求教师对教师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开设新的培训项目。二是开发基于新课程的高品质的培训课程。三是加强交流研讨,开好备课会。主讲教师要认真调研和积极准备,同时与大家讨论交流讲课思路与内容,精心制作课件,内容尽量接近教师的实际,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以提高培训质量。

2.构建“五型”名师团队培养管理机制。构建开放型、系统型、专业型、研究型、学习型的名师团队,形成良好的管理、教学、服务机制是培训长效发展的潜力。选聘特级教师、有突出贡献专家、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组建培训讲师团队,并加强日常的培训和管理。一是加大外出学习力度,提高培训适应能力。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参加高层次的学术会议或培训学习,以便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开发课程资源,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建成校际培训交流协作网络。外出参加会议或培训教师围绕自己所取得的收获,对教学工作的建议及自己今后怎么改进教学等问题写出书面汇报材料,让培训团队成员共享学习信息,强化校本培训效果。二是优化活动形式,促进教师全员发展。坚持日常的校本研修,开展教科研小组竞赛活动,进一步强化教学能力建设。

3.构建基于网络社区的训后跟踪服务机制。高效率的培训后跟踪指导是拓展培训效果、延伸培训效能的重要途径。依托网络平台对学员提供更丰富的培训资源和更有效的指导,让参训学员在训后跟踪指导、互动交流中再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途径。

4.构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估机制。对师训质量评估,采用师生和生师双向评价模式,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通过形成性评价和问卷及终结性评价,及时调整培训安排,确保培训效果,形成教师教育科学、高效的管理评价系统。

第8篇

Abstract: By an elaborat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graduate education-related literature review,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using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o guide building of finance graduate education, and has proposed the main points and principle.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财政学;研究生;培养模式

Key words: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public finance;graduate;training mode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8-0188-02

0引言

随着近几年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现有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而科学发展观越来越成为指导我国各行各业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对于财政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也同样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因此本文将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性质出发,探讨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构建财政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相关问题。

1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财政学研究生培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阐述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财政学研究生培养的战略意义之前,我们首先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行阐述,然后再从这一内涵出发阐述其指导的战略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思想内涵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出发而提出的,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财政学研究生培养的战略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指导财政学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从而在研究生教育领域实践科学发展观,为落实党的研究生高等教育政策服务。

科学发展观是党在新时期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思想,这一思想的丰富的内涵需要我们在各行各业的具体实践去体会和把握,并自觉地运用这一思想来指导各行各业的工作。在财政学研究生培养工作上,尤其需要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指导。因为财政学研究生教育是为我国财政学的高等教育、科研和财政管理培养高级人才,他们的治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将决定我国不远的将来财政领域的政策导向和制度安排,而财政领域又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关键的地位。因此,通过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财政学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也就意味着科学发展观将成为我国今后数十年财政领域的主要指导思想。

第二,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构建财政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可以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思想固化到财政学研究生的培养制度中,从而使得科学发展观能够长期指导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科学发展观对于财政学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指导需要通过某种固定的模式加以强化,从而使得科学发展观能够深植于高等教育的培养制度中去,并能够实现长期指导财政学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这既是由财政学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决定的,也是由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内涵的时代特征赋予的。

基于上述理由,为了更好的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财政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我们首先对国内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相关论述进行回顾,以便于我们能够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注入到财政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之中去。

2国内外关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相关论述

很多学者从不同方面、运用各种方法对研究生教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对于研究生教育的概念和内涵,也有多种理解和阐述。薛天祥主编的《研究生教育学》认为,研究生教育是本科后以研究为主要特征的高层次的专业教育。这一概念就包含着关于研究生教育本质规定性的两层意思:一是研究生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建立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专业教育。二是以研究为主要特征。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或其他阶段教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研究生教育主要是通过研究生参加必要的研究活动如参加课题研究、进行专题调查等,使其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潘懋元先生认为,研究生教育具有如下特点:起点一般是本科毕业水平或同等学历水平;研究生的年龄基本在23岁以上,生理和心理已成熟;要求研究生在专业方向上有更深入的探索,并取得创新的成果等等。美国伯顿・克拉克的《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和《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这两本书都以德、美、英、法、日五国为例,介绍了各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基本特征、科研基础和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原则的实际情况,通过他们间的比较,显示出各国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特征。

国外对研究生教育的研究还注重分类对不同学科的研究生教育进行研究,如:欧内斯特・吕德的《研究生教育失败的新视角》、所罗门・和西德尼・迈力克的《美国的专业教育》这两部著作对不同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从历史、现状和问题的角度进行了剖析。欧内斯特・吕德的《高等教育:英国的研究生教育研究》和克利夫顿・F的《悄然成功:美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分别详细介绍了英国和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情况。对于研究生培养模式这一概念的内涵和有关类型,也有各种研究和阐释。

李盛兵著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嬗变》一书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培养研究生的形式、结构和途径,它探讨的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诸因素的最佳结合与构成。”该书还将研究生培养模式划分为三种类型:学徒式、专业式和协作式,并且对培养模式的发展和变革进行了理性思考和探究。李盛兵认为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学徒式培养模式和专业式培养模式。二是是专业式培养模式。三是培养模式趋于多样化。

20世纪90年代,教学式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也已形成,强调实际问题的研究,并且是以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高层次人才培养。程斯辉等人则将研究生培养模式分为政府主导型模式、高校(培养单位)主导型模式、学科专业单位主导型模式、导师主导型模式、研究生主导型模式和用人单位主导型模式等六种类型。认为这六种不同类型模式反映了参与教育的不同主体对于研究生培养的相应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多样并存,适时发挥相应主导作用。

第9篇

关键词: 内涵发展 高职学生 文化素质 培养对策

一、加强高职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重大意义及影响

文化素质培养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内涵发展阶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特殊意义和深远影响。

1.加强高职学生文化素质培养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积极的人生态度,明确的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比其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更重要,他们更需要科学与人文的结合,因此,加强对高职生的文化素质培养,是适应时展的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2.加强高职学生文化素质培养是提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文化素质决定就业后的竞争力,高职学生应该通过文化知识学习别人的长处并内化为自身能力,形成完整的人格素质,如坚韧的毅力,能勇于承担责任,不随意跳槽等高尚的道德修养等。加强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有利于提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加强高职文化素质培养是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手段。

目前,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在学生的文化素质上,高职学生与其他普通高校学生还存在一定差距,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加强学生文化素质培养,是提升内涵建设水平的重要手段。

二、高职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现状

在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前提下,高职文化育人理念再次被提升到新高度。近些年虽然高职院校加强和重视了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但是效果并不乐观。其主要现状如下:

1.生源质量不高,文化基础较薄弱。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招生人数的增加,高职院校的招生分数线逐年下降。从2013年湖南省高职录取分数来看,文科录取线400分以上、理科300分以上的学校不足1/4,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可想而知,学生的文化基础自然较薄弱。

2.教育观念落后,顶层设计不合理。

高职院校大多是从中专升格而来的,在中专时代,他们采用的是大学压缩饼干式的教学模式,只重视教学,对于学生的素质培养很少关注。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顶层设计”的层面――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文化素质教育缺乏必要的政策指导、制度支持和环境优化,因此,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必然成效甚微。

三、内涵发展下加强高职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对策与思考

在高职内涵发展过程中,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以人为本,将科学教育和文化教育相融合,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通过课上、课下、网上、网下四个体系为突破口,多方位、多层次加强文化素质培养,从而建立一整套比较完备的文化素质培养创新机制。

1.在专业教学和实习实训中渗透文化素质培养,建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应加强对课程设置的指导,一是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专业课学习中,结合本专业特点加入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二是在实训实习中融入职业精神、职业意识、职业个性及职业情绪的培养。这样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专业课程教学,挖掘其素质教育的鲜活内容,既教他做事,又教他做人。

2.将文化素质培养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打造校园文化活动育人体系。

高职院校可以有效结合学校的历史、地理、人文等特点,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校园文化活动是简便易行且行之有效的文化素质教育媒介,提高校园文化育人的关键点就是将各类校园文化活动重新梳理整合,凝练办学特色,建立一整套体现专业特色、贴合行业特色、科学合理的校园文化活动育人系统,实现校园文化对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

3.加强科学理性的文化素质培养,构建灵活多样的第二课堂教学体系。

第二课堂的目标及指导思想是融入社会,热爱自然,加强实践,提高能力,培养兴趣,彰显个性。可以举办以拓展视野为目的的专题讲座及组织社会认识实践活动。结合专业特点,通过学生社团进行假期社会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职业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交际的能力。

4.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构筑特色校园网络文化育人体系。

21世纪,网络早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用优秀的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促进网络的和谐发展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数字图书馆,建立电子书库,做好阅读导引,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健康的阅读平台。通过网络新媒体,建设文化教育的新阵地。

总之,文化素质培养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处于最根本也是最基础的地位。文化素质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成效的,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断探索,敢于创新,就一定能确保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和内涵发展在新形势下取得更高实效。

参考文献:

[1]刘建辉.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翟帆,鲁昕.职教要为国家产业体系建设培养技能人才[J].中国教育报,2011-03-31.

第10篇

【关键词】内涵 社区教育 创建学习型社区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1-0183-02

所谓内涵,科学界的定义是主体里的灵魂、气质、个性、精神被我们用情感的概念创作出来的一切属性之和。内涵不是表面上的东西,而是内在的、隐藏在事物深处的东西,需要探索、挖掘才可以看到。内涵是一个概念所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综合。内涵发展是指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动事物朝健康、高效、有序、公正的方向发展。

所谓社区教育,2006年12月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对社区教育内涵作了下列定义:“在社区中,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开展旨在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

社区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其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发展变化着。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和党十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社区教育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面对十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入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要求,社区教育的地位更加凸显,其工作要求也明显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社区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工作新的亮点和制高点。对社区教育内涵进行积极地探索和挖掘,必将成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澄江街道从2001年开始社区教育实验,走成人教育向社区教育拓展之路,历经十多年,树立了“大教育”理念,不断探索“举社区教育旗,走终身教育路,建学习型街道”的澄江特色之路,全面推进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2008年,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街道社区教育中心首批通过“江阴市示范性社区教育中心”评估,2009年,高标准通过了“江苏省省级社区教育中心”评估,2013年,被评为“全国学习型社区示范街道”。街道把积极发展社区教育作为提升区域人口素质、提升区域软实力,助推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重要惠民利民工程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 灵活多样的培训是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基石

澄江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按照“灵活办学、自主选择、开放实施”的方针,坚持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培训和有偿性培训、长期办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实用、方便、灵活的学习培训活动,形成了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与社区市民学校、行政村村民学校、企业职工学校四个轮子一起转的大教育、大培训格局,为社区教育内涵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几年来,举办各类培训班2000多个,年培训达20万人次,社区居民参与的培训率达70%以上,实现了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的梦想。主要开展“六项学习培训行动”:

1.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培训行动

主要以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党员干部学习培训两个方面为抓手,大力提升机关、社区、村企领导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培育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努力使他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和领导者。

2.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行动

根据农村城市化、农民变居民的实际,大力开展以下岗职工和失地农民为重点对象的劳动力技能培训,以帮助和促进就业,每年举办计算机、保安、花艺、家政等项目的培训班20多期,培训转移劳动力1000多人。

3.创业培训行动

每年举办2期近百人的SYB创业培训班,开展创业咨询、创业指导、创业项目推荐、创业融资服务与后续扶持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失地失业人员以及社会弱势群体的自主创业能力和科技致富、创业致富的本领,以创业促进就业。

4.职工学技能培训行动

加强校企合作,开展企业职工教育,抓好岗前培训与岗位培训,提升职业技术能力,提高企业生产效益。每年为多家企业开展管理人员培训和生产骨干技能培训。同时,在市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们还开展了会计从业资格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每年度有300人左右参加会计从业资格培训,每年5000多人参加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去年还组织了30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第四轮公修课培训。

5.市民素质提升教育行动

结合地方特色,发挥教育网络功能,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以一系列参与性较强的文化活动,贴近、丰富市民的业余生活,提升全民素质,全面服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6.新市民培训工程

通过科普讲座、技能培训、实践操作等多种途径传播知识、传授就业技能,以提高市民适应生活、环境的能力。其中,每年有400多人参加岗位技能培训并获取技能证书。

二 课题研究是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增长点

以科研为先导,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使社区教育工作不断深化和拓展,澄江街道全面实施了以课题研究引领的社区教育,探索创设学习型社区,集辖区内方方面面力量开展群众性的课题研究,形成别具特色的创建途径与办法,不断丰富社区教育内涵。

1.开展调研,筛选课题

我们深入社区、企业、农村、家庭,进行座谈调研,开展社区教育需求及现状问卷调查,了解情况,分析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街道工作和目标,拟定研究课题,确保研究课题切实可行。我们每年都拟定几个研究课题,内容主要包括城市社区教育、企业职工教育、农民教育、新市民教育等,涉及社区教育的地位、作用、体系、功能、管理、模式、资源、活动、阵地、师资、教育、网络、培训、经费等多个方面。

2.明确任务,落实要求

我们每年把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列入社区建设年度目标。年初,街道下发社区建设目标任务书,对各社区、行政村、骨干企业等提出要求,明确研讨的内容、范围、方向、重点,要求做到有课题、有研究、有活动、有论文、有成效。在日常社区教育工作例会和有关活动上,我们除了宣传发动,还作必要的辅导,确保课题研究正常实施。

3.加强评估,促进研究

我们根据江阴市制定的评估体系,有计划地开展考核评估,有效地发挥了督促作用和指导功能,以确保课题研究对创建学习型社区的有效促进。

4.组织征文,表彰激励

我们每年都开展课题研究征文活动,评选优秀论文,进行表彰奖励。2003年召开了首届社区教育理论研讨会,2004年主办了争创学习型组织主题研讨会,从此每年召开课题研讨会,交流经验,探索解决存在问题。几年来,社区教育工作者共撰写论文300余篇,内容涉及社区教育的意义、形式、内容、经费、队伍、发展等诸多方向,我们每年都将论文汇编成集。近年有10多篇论文在省市有关会议交流获奖。

5.全国课题,重点推进

“十五”期间,我们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学习型社区建设与社区教育发展研究”之分课题“社区教育与学习型组织的相关研究”的研究,形成了《创建学习型组织与深化社区教育发展的研究》实验个案,论文编入分课题报告集。我们广泛开展群众性的课题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以课题研究引领学习型社区建设》一文被编入《江苏省社区教育案例选》。

开展课题研究,是创造社区工作特色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社区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下一步,我们将根据社区实际,立足选择一批新的研究项目,合力攻关,并总结提炼出具有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促进街道社区教育内涵发展。

三 特色课程资源是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亮点

教育性是社区教育的本质属性。在教育中,课程居于核心位置。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在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的内涵发展中,课程和资源建设是需要突破的关键问题。社区教育课程作为社区教育的核心,其开发必须符合居民生活、学习、发展的需求,这样课程的建设才会有生命力,有针对性,更容易吸引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才能提高居民对课程资源的认同度和满意度。

澄江街道在推进社区教育实验区工作的过程中,一直非常重视课程与资源建设工作。我们以“打造老百姓身边的幸福大课堂”为目标,开发了科学艺术、职业技能、健康保健、公民道德等四大类课程。课程开发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以了解需求为起点,通过派发大量问卷调查表、组织居民访谈等,从中甄选出居民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增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以选聘优秀教师、精心设计授课内容为核心,增强课程学习的实用性;以组织居民课后评价、及时进行教师授课反馈,增强课程讲授的有效性。

同时,根据本区域产业、文化、生态特色等,遵循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的原则,积极运用各自优势,开发个性化社区教育特色品牌,形成“一区一品、一村一品、一企一品”,我们街道新华社区的“低碳生活”,花园社区的“爱心花园”,天鹤社区的“科普知识教育”,北大街社区的“老伙伴会客厅”,君山社区的“三防科普教育”等在市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下一步希望努力创建成全国社区教育品牌项目,将品牌项目整合开发成特色课程资源,推动社区教育发展,使社区教育走上优质教育项目引领之路。

第11篇

关键词:新时期 学校内涵 可持续发展

学校是育人的地方,是培养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场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即反映了学校教育的真谛。因此,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紧紧围绕“教”和“育”这个基本内涵而展开。在物质层面,大到学校的高楼大厦,小到校园一隅的景观设计乃至一草一木,都要体现“教育”之匠心;在精神层面,大到一次集体教育活动,小到日常的爱花护草等都要蕴含“教育”之真谛。而学校的内涵则应包括办学理念、机制、人文环境等方面,为促进新时期学校内涵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概括为:统一“三点认识”,坚守“四项原则”,实施“五项工程”。

1 统一“三点认识”

为推进新时期学校内涵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应统一“三点认识”:

1.1 让“办学理念”成为学校内涵可持续发展的航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一所学校要立自身的品牌,必然要求具有科学的办学理念。

学校内涵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从教育思想的源头抓起,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全体师生共同提炼学校的办学思想,形成“人本化、前瞻性”的办学理念,并发展成师生共同的愿景。“内涵式发展”的本质就是追求人的发展,人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学校教育的归宿。“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把学校教育与学生的幸福感、自由感、尊严感、终极价值观联系起来,使学校教育真正成为育人的教育。

1.2 让“教师成长”成为学校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础,是促进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关键要素。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就会失去有形的支撑,成为空中楼阁。

1.3 让“特色建设”成为学校内涵可持续发展的亮点 学校特色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表现形式,同时它也为学校内涵的发展增添了亮丽的风彩。学校特色是学校突出的、个性化的办学风貌,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对自己的优势不断提炼、不断升华的结果,具有相对稳定不可替代的风格。

2 坚守“四项原则”

为促进新时期学校内涵的可持续发展,应坚守以下“四项原则”:

2.1 以准确的定位引领学校内涵可持续发展 一个学校,一年、两年甚至几年成绩好并不能代表以后都好,要把目光投向学校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先进的理念,准确定位内涵发展的办学方向。要真正落实办学方向,为内涵发展蓄势,领导的凝聚力是相当关键的。学校领导干部首先要努力做到“三先”:一是率先垂范,提高人格魅力;二是观念先行,提高决策力;三是敢为人先,提高执行力。

2.2 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强化学校内涵可持续发展 学校内涵可持续发展,教师是基础。我们要力求通过文化的经营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做到以文化引领人,以文化滋养人,以文化激励人,构建提升内涵建设的“强力军团”。引导教师经历一个“学习感悟——自主实践——总结反思”的循环过程,让感悟与实践对接,把理论和经验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育行为。

2.3 以细节教育的升级推动学校内涵可持续发展 细节体现品质,细节决定成败。走内涵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细节教育, 教育细节是实现学校内涵可持续发展的步步脚印。实现待人有礼貌,出入有秩序,卫生有档次,公物无损坏的管理风貌,继而形成制度规范行为——行为培育传统——传统积淀文化——文化润泽制度的管理文化链条。

2.4 以浓厚的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可持续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所在,学校的高楼大厦和管理的规范化并不能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其文化底蕴深厚程度及文明传承的历史才能真正体现出其存在的全部意义,也代表着学校内涵发展的历程;这好比一个健康的人,他不仅要有健壮的体魄,还必须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理想信念,我们才说这个人有“内涵”。可见,我们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在于抓好学校的文化建设,在于铸造学校的“精神和灵魂”。要通过营造一种文化氛围,让师生置身其中,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打造一种精神,让师生内化于心,成为不断前进的动力。

3 实施“五项工程”

为确保新时期学校内涵的可持续发展,应做好以下五项工程的实施:

3.1 实施学校管理创新工程 首先,以“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为目标,建立完善有利于学校内涵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构建新形势下的学校教育和师生管理模式;其次,全面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促进学科的和谐发展,切实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第三,不断加强督导和考核,树立和宣传规范管理的样板和典型,从而较好地推动学校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轨道。

3.2 实施师资队伍提优工程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和关键,学校内涵发展的过程也是提升教师素质、打造名师的过程。因此,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一要坚持开展“正教风、守师德、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师德建设,塑造师表形象。二要积极开展“教学能手”和“教育名师”评选等活动,认真选拔名师培养对象,积极打造名师;三要努力为教师专业成长营造氛围,搭建舞台,通过网络研修、外出考察等途径,促进教师素质群体优化。

3.3 实施高效课堂引领工程 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和永恒主题,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务。应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始终把提高教质学量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积极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特别是要把打造高效课堂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来抓。可立足课堂、聚焦课堂,着力研究高效课堂的要素原则,着力探讨高效教师的行为特征,着力深化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品位课堂、品质课堂、品牌课堂”为目标,力争使学校尽快形成成熟的实施“高效课堂”的策略体系;使学科努力形成符合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师争取形成自己成功的教学风格。与此同时,还应积极营造科研氛围,努力转变研究方式,不断提高研究实效,以“课例研究”、“同课异构”、“网络研究”等为主渠道,扎实开展教研活动,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当然,作为高校教育的话,除切实做好教书育人外、还应切实做好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工作,彰显在内涵可持续发展中的引导力和推动力。

3.4 实施特色品牌塑造工程 坚持走有特色的教育发展之路,创建特色品牌学校,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应坚持“以质量立校、以制度治校、以品牌强校,以特色亮校”的办学理念,在创新上求突破,在特色上作文章,张扬学校个性,打造学校品牌。

3.5 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校园文化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为了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应从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三个方面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应本着重在育人、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学校实际,精选文化主题,慧心巧思,统一设计谋划,精心实施打造,使学校楼梁、横柱、墙壁都能说话育人。如:可通过更新体现办学理念的教育文化;设制彰显学校特色的精品文化;设置昭示人生意义的哲理文化;塑造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的行为文化;设置陶冶性情的艺术文化等。浓郁的校园文化建设,既能扮靓秀美的校园环境,又可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更能张扬人文精神,确保学校内涵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学校内涵的可持续发展应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航向,通过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和个性化的创新管理,积淀厚实的校园文化底蕴,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在不断规划、实践、探索和总结中固化形成;在理念与实践的不断碰撞与对接中逐步升华,从而实现学校内涵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第12篇

关键词:茶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国家的发展、民族的稳定与教育事业的推进息息相关,高校是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的一个重要平台。对此,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非常关键且必要的任务。茶文化具备较强的综合性、兼容性等特点,其蕴藏着丰富的儒家文化、道家思想、佛家观点等,同时也与音乐、绘画、诗歌、舞蹈等艺术互相渗透等。基于此,茶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优秀人才是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体系的一个重要推定力量,也就是说,高校必须要培养出大量的专业性强、良好思想政治素养的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对此,茶文化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创新应用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该如何实现它呢,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1目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施背景探讨

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传统教学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缺乏科学、有效的文化素材,再由于目前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所以,提炼出适宜、完整、有效的文化元素非常关键。对此,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宗旨是通过阐释传统文化的价值及内涵,由此增强学生的思政素质。并且,在结合现阶段文化交流的具体现状来看,高校学生面对的文化内涵是各种各样的,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些多元化的文化内容并未经过筛选则直接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及生活中。欧美文化、日韩文化等互相混杂,再加上大学生自身的层次不一,文化辨识能力薄弱,必然会对大学生的文化元素汲取带来不利的影响[1]。站在客观角度进行分析,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因为一些复杂因素的影响,我们所使用的教材缺乏优秀文化素材和时代精神的渗透,大部分只是一种教学的传递,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对此,不管时代的诉求如何发生转变,我们唯有在传统文化为底蕴的教育素材中,才能够真正地促进传统文化元素与思政教育活动的全面融合。对此,茶文化在思政教学中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其不但能够创设生动、形象的课堂氛围,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本质上来看,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身价值。不过在这一工程中,不管思想教育活动如何推进,都必须要重视对学生自身带来的积极影响因素,由此才能够实现学生层次化地提升和发展。

2茶文化的具体内涵

在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茶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组成要素,其蕴藏的内涵及思想不但体现出一种相对成熟的文化体系,并且也折射出多元化的精神理念与价值导向,对此在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则需要将茶文化当作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体制的一个必要手段。结合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施诉求来分析,其并非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学科,其能够对学生的文化认知带来直接的影响,对此,教师需要创建完善、系统、科学的教学思维,特别是需要运用科学、有效的课堂引导与文化阐释,进一步促进学生思想观念的启迪与升华。当我们在了解茶文化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考虑:首先,茶文化是与茶相关物质元素的一个重要基础,促进茶文化的层次化发展不但要具备成熟的物质元素体系,并且也需要给予正确地引导和启发。由茶文化的出现为起点,探讨其与茶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对茶文化展开层次地分析和了解,则无法完全脱离客观且具体的茶文化基础。另外,关于茶文化体系的发展而言,其核心内容是需要融入与其相关的一系列文化艺术,例如茶歌、茶诗等,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但能够增强我们对茶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并且也能够更形象、直观地帮助我们认识茶文化的内涵,从而对其广泛应用奠定稳固基础[2]。最后,我们在探讨茶文化本身的价值特征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挖掘出其具备的精神观念、情感思维等,这是促使茶文化能够实现价值最大化的一个必要前提要素。物理是茶文化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渗透,还是茶文化体系中所蕴藏的精神观念等,都对我们目前开展的一系列思想政治文化活动带来深刻的影响和推进。

3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创新诉求

通过分析目前培养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基本诉求来看,健全的人文素养、规范的理念内涵等等均是促使学生培养与社会诉求全面融合的一个核心内容。基于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体系而言,其缺乏系统性、合理性的教学观念,乃至具体的文化内涵,对此,这必然会对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带来不利的影响。那么在具体推进高校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和其它教育课程都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核心内容。对此,在实际课堂中,教师无法真正地摒弃传统的教学思维,则需要将文化理念与其相融合,利用科学、系统、深入地阐释相应的精神实现,进一步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策略及规划。站在思想引导的层面来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话,一定要促使教学内涵愈加丰富和多样,由此才能够对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等发挥积极作用。不过,培养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一定要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不管其阐释的内容如何发生变化,都需要具备一定的精神观念,从本身上来看,这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过程中的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

4茶文化视角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4.1加强茶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性

根据茶文化体系的相关内涵来看,目前高校学生教育活动逐渐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不管是具体的教学内容,还是其蕴藏的精神观念,都必须要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角度进行不断推进和升级。不过,将合适的茶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促进教育活动体系的不断创新和改革,则是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若要增强其效果,那么需要在深入、广泛了解茶文化元素内涵的前提下,构造正确的文化观念,同时需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内涵进行一个透彻性地分析和了解,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思想培养机制。对此,我们一定要正确地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目标与诉求,促使茶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全面统一,因为高校开展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一些科学、规范、系统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全面掌握及综合素质的提升[3]。

4.2促进教学模式的丰富多样

在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相应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原则,促使学生能够朝着正确的人生方向发展。一般来说,我们需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本质特征、思维启发需求等,加强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使其能够通过多元化的途径不断引导学生去认识茶文化,由此能够教实现情感方面的体验和升华。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言,其蕴藏及传递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并且还具有层次化、规范化等特征,特别是对于茶文化体系而言,在目前的时代背景下,若要得到全方位地发展,则需要将茶文化体系蕴藏的内涵、思维观念与文化价值等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全融合,唯有如此,才能够通过分析茶文化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结合点,对其进行系统性地阐释和分析,并且在进行改造、提升的作用下,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快速发展。

4.3结合学生实际需求进行教学

从本质上来看,茶文化的属性具有动态特征,所以其包容性是比较强的,这也是构成茶文化长期具备活跃生命力的一个重要根源。那么在开展高校学生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时代背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等对其进行持续性地调整和优化。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发展与教师的指导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对于茶文化教育内容而言,其内容都呈现出动态化的特征,高校教师需要正确地认识这一点,并不断地优化教学体系,基于传统教育模式不断创新的前提下,促使学生与教育的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是借助于精准、科学的教学观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思维内涵,进一步增强人文价值,特别是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提升,使其形成正确的思维观念和文化观念。其实,对于传统文化和教育活动而言,这两者之间虽然存在区别,不过也具备本质性的关联,健全的文化机制与学生的教育工作是密切相连的,所以教师需要密切地观察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同时,当前我国正处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对此,教师在具体活动中,一定要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真正地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和诉求,尽可能地通过彰显茶文化的教育价值与文化特征,使茶文化的影响力得到最大化地呈现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