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历史规律总结

历史规律总结

时间:2023-06-16 16:05: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历史规律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历史规律总结

第1篇

历史学习中总结历史阶段性特征,就是对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其他方面的主要特点进行高度概括和总结。我们在总结历史阶段性特征时主要应运用归纳法。历史归纳方法,是将众多的具体史实归类整理,探求其本质特征、发展规律或内在联系的思维方法。

那么,怎样运用归纳法总结历史阶段性特征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在运用归纳法总结历史阶段性特征时,需要做好以下三步:

第一步,分类梳理史实。

这是归纳的基础。因为史实浩如烟海,只有依据学习目的将具体史实进行归类整理,才可能进行第一步的研究。在总结历史阶段性特征时,归类整理的方法是,把同一时期、相同性质的重要史实排列在一起,或者按史实的基本分类(如政治类、经济类、思想文化类等)将同类重要史实排列在一起。例如,在总结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时,把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等史实与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变法运动等史实归于政治类;把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广、井田制的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经济的发展等史实归于经济类;把春秋时期的思想文化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等史实归于思想文化类。

第二步,分析得出每一类史实的本质特点。

任何一类史实或一个史实都有若干特点,为了最终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就要找出其本质的内容,分析得出其本质特点。仍以总结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性特征为例,在分类梳理的基础上,可以根据经济上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井田制的瓦解,私田的出现,各国通过变法将封建土地私有制合法化进而推动经济繁荣发展等史实,总结出这一时期的经济特征:封建土地所有制代替了井田制,经济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可以根据政治上春秋时期王室衰微、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进行变法确立封建制度等史实,总结出这一时期的政治特征:奴隶制瓦解,封建统治确立,上层建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思想文化上从百家争鸣到法家思想备受统治者推崇的变化,反映出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的变化和政治上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密切相关的。

第三步,概括不同类史实的共同本质,或者通过分析不同类史实的内在联系,揭示历史阶段性特征或发展规律。

仍以总结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性特征为例,在上述第二步的基础上,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以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理解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带来生产力的提高,新的剥削方式被采用,这两者构成经济基础的变化,反映在上层建筑领域,即地主阶级夺取政权,建立新的统治秩序――封建制度,封建制度的确立反过来又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这一时期经济、政治领域的变化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就是文化繁荣和思想活跃,而思想上从“百家争鸣”到法家思想“一枝独秀”的变化反映了政治上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过程。在把握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可以非常容易地概括出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处于大变革时期,体现的发展趋势是奴隶制瓦解,封建制逐步确立。

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归纳法总结历史阶段性特征,一能对教材中散乱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建立起系统、立体、全面的知识结构,便于掌握;二是能揭示不同史实间的内在联系,便于理解。 [S]

第2篇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能力不是单独生成的,只有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知识方能显现价值,能力才可提升。生动鲜活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感受知识的来源和产生过程,促进学生认知技能的提升,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教师教学应围绕教学目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审视历史现象,锻炼历史思维,感悟历史规律。

比如,学习“美国南北内战”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读教材内容,了解这场战争的过程和结果,对于“有关南北矛盾”的分析处理,我先投影南北矛盾中工业原料、劳动力、关税、奴隶制度等,用图表和视频展现南北双方的问题和形势,再现当时的美国情境,并让学生置身当时的历史情境,选择自己的角度和立场,就南北矛盾进行辩论,学生在我的启发之下很快就原料、劳动力、市场、关税等问题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辩论。这样引导学生置身历史情境,不但增强了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结合历史背景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围绕学生核心,突出学习主体

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高效学习。判断一节课的标准不是教师教了多少内容,而是学生学到了多少。因此,教学必须在熟知教材和学生基础的前提下,积极有效地组织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历史课堂要积极引导学生认知历史现象、思考历史问题、总结历史规律、指导现代生活。所以,教师要围绕学生,精心设计课堂,科学组织教学,合理引导点拨,实现学生高效学习。

例如,学习“昌盛的秦汉文化”这一课时,我先组织学生自习课文,自我认知秦汉文化表现在哪些方面,有哪些突出文化成就;然后,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秦汉文化昌盛的原因,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历史启示,自己根据课文教材总结;最后,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就自己总结的原因进行分析比较,相互探讨和补充,尽可能地丰富观点,做到有理有据。学生在这节课上都非常积极主动,学习气氛浓厚。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合理判断,在合作交流中发散思维,深入探究。

三、密切联系现实生活,锻炼实践能力

教师既要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和理论,又要培养他们的历史眼光,提高学生分析历史、指导现实的能力,把历史知识学活。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历史规律和现实问题相结合,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贯通古今,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用现实问题印证历史规律,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我先引导学生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的背景和具体表现,以及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然后,组织学生分析讨论第三次科技革命和我们现在的生活有什么联系。学生纷纷从生产和生活出发,分析当今科技前沿的发展、我国新时期的重大科研发明等,学生不但分析总结了课本知识,而且很好地联系了现实的生产和生活。这样,生活即课堂,时事即历史,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历史照进现实,把静态的历史教学变成动态的现实生活。

四、重视教学反思,提升教学效率

教学既是在教,也是在学,教师想要高效驾驭课堂,就要不断总结和反思。一节课结束后,教师要认真全面反思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补充和调整;反思教学理念,以便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反思教学方法,以便更加高效。教师在不断反思中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和习惯等,以便更好地丰富知识,提升能力。

第3篇

中学历史教学中会遇到大量的史料,如何在教学中用好这些史料来辅助教学,同时让学生理解史料含义,让他们掌握做这类题型方法是我一直困惑不解的地方,为此,我在工作中不断总结,这里浅谈我总结的一点方法。史论结合这不但是《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而且在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中也明确规定:考生应能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在“历史阐释”中要做到“史论结合”。

一、重视历史的因果分析

历史发展的因果性是历史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历史条件是相互联系的。波兰史学家托波尔斯基指出“社会中每一种变化都是特定原因作用的结果……因果论原理因而也成立了论述世界规律性的基幢。故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不会是偶然的,一定受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因素的影响,“诸因素”是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历史事件就是“诸因素”的结果。历史的因果关系是复杂的,常常是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互为因果,这是历史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的,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但许多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是有规律可循的,一切社会革命,无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发展的结果。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共同的根本原因,即王朝的专制统治(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因果分析,揭示历史现象、本质、规律,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有利于历史知识的系统化,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应试能力。

二、加强历史概念教学

正确理解历史概念内涵,是理解和掌握史实,阅读历史教材的前提条件,教学中对教材尚无明显注释的概念要先作一般性解释。大部分历史概念是可以随课堂教学凭借历史教材理解的,但有些概念忌表面解释。如“1991年是辛亥年,这一年的革命是”。

这样解释缺乏概念内涵,无法形成真实意义的历史概念,必须在《》教学内容完成后,进行归纳概括,形成完整正确概念。

三、坚持理论从史料中来,再到史料中去的方法

史论脱节,是中学历史教学最常见、也是最实质性的问题。从表面上看,学生对有关题目作答时既有史也有论,尤其对高中生而言,他们对课文知识死记硬背,在答题中,真正需要这些理论时,他们往往只能从做题的操作方法上加以利用,而不是从思维方法上进行使用,更谈不上运用历史材料本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从史料中来。即向学生展示某些理论观点从史料中得出的过程。教学实践中,我们如果只是把这种高度概括的理性认识的结果简单地搬给学生,他们是很难做到真正理解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尽量挖掘史料中蕴含的理论因素,结合对史实的讲述有意识地阐发这些理论内容。例如(偶然性)和英国侵华政策(必然性)对于的爆发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利用书中林则徐的上书加以理解,让学生自己讲出他们的理解,得出结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了解到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是较具体的、生动的,有感性认识为依托,因而是便于理解和运用的。

2.到史料中去。即让学生把学到的历史理论用于对历史材料的科学分析,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历史理论,本身并不是教学目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理论去正确分析材料,解决问题。作为加强“史论结合”教学的方法,到史料中去突出的是实践性和应用性。要提高能力,就要实践,因为知识可以传授,但能力却必须通过训练去获得,即必须让学生亲自动脑、动口、动手,反复操作。尤其在高三时,更要加强。在实践中,我发现,每天给学生布置一道材料题让学生联系,老师讲解后,立即让学生进行把答案记在题旁边,看自己答题与标准答案的差距。其次,学生用笔勾出材料中可以提供信息的句子。最后学生反思,自己在答题中应该从什么角度去审题、答题。

总之,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史论结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加强史论结合的教学途径,强化理论教学,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和运用能力,把历史教学引入一个新的境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智力型人材。

第4篇

一、指导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的学习规律

1.以史导论,史论结合。历史知识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史和论的高度统一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以史导论、史论结合的学习基本规律。要指导学生学会通过广泛搜集史料,并对所搜集的史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升华,最后得出基本观点和基本的历史结论。

2.观察历史问题应透过现象看本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各种历史现象表现得纷繁复杂。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透过若干历史现象,揭示历史的本质、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学习方法。

3.剖析史实应注意偶然之中存在必然。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同时存在的,偶然中包含必然,必然又通过偶然起作用。人类历史发展从低级走向高级,丰富多彩而又曲折复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呈现出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但在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中,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地区又表现出各自的特殊性和偶然性。

二、深化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和联系

1.善于发掘教材的隐性知识。教材各部分的文字、图表等材料,首先直接反映相关部分的主题,体现为显性知识。同时,它们还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其他部分的主题,体现为隐性知识。在学习中要指导学生对隐藏性知识深入挖掘和联系,并进行知识的迁移。如1865年,美国从俄国购买阿拉斯加,对美国领土扩张这一主题来说是显性知识,在隐性知识上则反映出:俄国在1865年之前是一个地跨欧亚美三洲的大帝国。教材中这类隐藏性知识不少,可作为学生能力开发的重要题材。

2.深入探究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首先是历史原因的探索,从直接原因到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从主观原因到客观原因;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探索和分析原因。其次,由表象深入探索事物的属性和本质,理解其本质含义。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面因素,总结出历史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3.积极开拓学科内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对历史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能力,是学生建构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关键,也是高考命题能力测试的重点。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比和综合。在横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或不同方面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并进一步归纳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在纵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大专题或小专题所属的各时期中外历史相关内容进行联系综合,分析其相互关系,比较其异同点,分析其异同的原因、影响,并尝试将各部分知识迁移重组,形成专题线索,以此提高综合归纳概括能力。

4.探索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联系。重视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跨学科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趋势,也是近年来高考能力考查的重点和趋势。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以正在学习的内容为立足点,联系其他学科中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或对比,从多学科的角度更为完整地理解掌握知识,并能运用综合知识解答相关问题。

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解决问题的能力

1.对学习测试效果进行自我分析和评价。每次考试后,通过学生转换角色的自评互评,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命题的基本思路,把握命题的一般规律,了解答题的基本要求,掌握答题的基本要领,从中发现自己在解答问题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失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第5篇

高三历史复习,大体包括两个大方面:一是夯实基础知识,二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首先,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能力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夯实基础知识包括:两大线索中国史和世界史,三大模块政治制度、经济文明、思想文化。其次,历史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犹如一条龙的眼睛,在当今的考试中显得尤其重要。所谓历史思维能力,我认为主要有:历史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历史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历史知识结构的重新建构能力,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历史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历史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等。所谓历史学科素养,在今年的高考中依旧考察五项基本的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以下我将高三历史复习的各阶段工作进行总结。

一、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制定高考复习计划。

结合考纲要求和学习目标,回归教材文本,并依据两大线索和三大模块对知识点进行顺序调整、知识整合,制定小单元章节知识点的复习目标和具体计划。

二、阶段复习安排

一轮复习:2017年7月-2018年2月;二轮复习:2018年3月-5月;三轮复习5月-6月。

三、复习工作中的亮点

一轮复习是高三复习的基石、是高考成败的关键。

第一,对教材章节顺序进行调整,对单元知识点进行纵向整合。具体做法:1.在宏观上,每个单元的复习先明确时间线索,宏观总结单元知识的阶段特征,并且梳理出单元知识点结构。2.在微观上,尽量挖掘教材信息,挖掘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使一个个历史知识(历史现象)形成完整又逻辑严密的系统。从纵向的角度认识和把握历史知识,使学生吃透教材,掌握基本史实、形成历史概念、总结基本线索、求证历史(现象)发展规律、建立完整的有深度的单元知识体系。

第二,建构历史知识体系,创建历史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复习时注重历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将学生零星的、孤立的知识点与历史发展主线相结合,逐渐形成由小到大的知识体系网络。这种知识网络是多方面的,纵向的既有单元知识网络也有专题知识网络;横向的有中西方同一时期专题知识对比网络。比如:纵向的有: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线索,中国经济文明专题发展线索,横向的有中西方近代文明对比线索。为了使学生对知识网络构建全面,具体做法:1.每个单元复习结束后要求学生总结单元知识点思维导图。2.每个专题复习结束后,根据时间线索整合专题知识点思维导图。3.每个模块复习结束后,再专题框架的基础上,根据时间线索构建中西方对比思维导图。其中单元的思维导图和专题思维导图在一轮复习笔记中呈现,横向知识点对比思维导图以A4纸张总结归纳。

第三,习题处理,每课时练习、每单元练习扣准基础知识,对错题进行纠错整理,专题练习进行选择整合,选择题精选部分真题训练,培养历史思维和学科素养。

二轮复习,重在整合历史阶段特征,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

此轮复习是对前一轮复习的深化和提高,是培养学科能力素养的关键阶段。此轮复习的基本策略是:二轮复习是横向的阶段特征知识点的复习,是不同国家、地区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阶段特征。复习时要做好同一时期内部知识点纵向的对比梳理,同一时期中外阶段特征横向的对比。既要注意专题与专题之间的本质联系,又要做好中外历史的联系和结合。从而形成中外历史相结合的立体网络体系,从而达到真正掌握学科体系和认识历史客观发展规律的目的。

具体做法:首先,在每个阶段特征复习时继续坚持明确时间线索,以时间轴为中心,梳理出每个阶段特征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知识并构建阶段特征的模板框架。在此我给学生总结了近十年高考重大历史事件大事件表,学生人手一张,进行时代线索的背诵记忆。第二,整合阶段特征知识点框架,进行阶段特征的默写。有了统一的模板之后,重点就在于每个阶段特征的内容是否掌握,所以在每个阶段复习结束后,都进行阶段特征的背诵默写。每个阶段做到全部批改、订正纠错、个别复查等。目的是既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和应用每个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征,又要训练学生主观性试题的答题思维和答题模板。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系统化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唯物史观、时空观念解决史实论证和历史理解的能力。第三,二轮分层复习。进入3月艺术生回归班级进行文化课备考。所以针对艺术生的特殊需求,对二班的二轮复习进行调整,具体做法是:1.坚持每个阶段特征的默写、批改、纠错。2.对一轮复习中的某些重点专题知识进行抄写背诵记忆。对艺术生进行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知识点复习。第四,在作业习题方面,针对高考题型进行专项训练,选择题甄选注意两个方面的选题内容,一是阶段特征内容知识选择,二是高考12题模板选择训练。将这两类选择题结合训练,尤其是第二类高考12题模板训练,每周布置两个15分钟的限时训练,让学生熟悉历史12道选择题考察顺序和知识点分布,总结选择题总体技巧和知识点漏洞的梳理。

三轮复习:注重知识点巩固、答题模板技巧总结。

三轮复习又叫“回扣复习”,是对一轮、二轮复习的巩固反馈,是对做题技巧和答题模板的总结。具体做法:第一,确立模板意识,进行模拟套卷的做讲结合。训练时间、训练答题技巧和思路、训练答题格式、弥补知识点漏洞。确立模板意识,提高应用能力,选择题训练做题时间、做题思路技巧、正误选择的命制规律。传统材料分析题整理三大类型模板,原因背景类、影响评价类、特点比较类。以及史料分析、分层信息、概括总结、答案整合的方法技巧。小论文题的三段式答题格式和论题的概述表达。第二,关注时政热点,主题考点的总结归纳。注重热点主题和历史知识点的有机结合以及灵活应用。第三,回归基础、回归课本,进行知识点的查漏补缺。避免重复性知识漏洞和错题,在后期模考、大练考、限时训练中,要求学生对错题归纳整合,梳理知识漏洞和做题思维的常见错误。根据学生自身情况整理错题或错题本搜集错题等。

四、复习工作中的不足

第一,在一轮复习中,知识点思维导图中,根据时间线索构建中西方对比思维导图做的比较粗略不够彻底完整,所以纵向横向立体知识体系整合复习中学生存在一定的短板。

第二,纠错本整理工作做得不够彻底,前期基本在作业练习中以作业纠错的形式呈现出来,后期才用独立的纠错本进行整理。

第三,复习课和习题课的应用。一轮和二轮复习中能贯彻应用复习课课型。习题课应用比较粗略。只在题型类上实现了习题课的讲练,应该在知识点习题课、试卷讲评方面进行完善。

第四,史料解读能力的训练不够扎实,涉及相关能力的训练时间过短。同时选择题专项训练开展的有些晚,如果在一轮复习中每周加一个选择题专项训练,那么效果会更好。

第6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概念教学;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161-01

前言: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断迈进,新课标教材在我国高中教育中广泛普及开来。在新课标教材的教学目标设定下,针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标准,概念教学手段逐渐被众多教育者重视和具体应用起来。高中历史的教学任务是培养高中生的综合历史素养,能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够以科学、客观、中立的态度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因此,高中历史教学的具体基础概念需要学生能够较为透彻的理解和记忆,概念教学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手段,它是建立在理论知识概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概念开发,帮助学生能够更加透彻和清晰的记忆概念、理解概念、比较概念以及应用概念,从而通过概念看出历史现象的特征,探究出历史事件的本质。下面就从概念教学的角度来思考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具体应用概念教学手段。

一、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在我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中明确指出,高中历史教育需要以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全面综合掌握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历史概念的应用,从而培养出全面性的历史素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汲取历史事件带来的智慧,达到提升自己内涵、开阔自身视野以及丰富内心情感和历史使命感的目的。历年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对考试能力有如下要求:“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高中历史实行概念教学是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基础概念传授,让学生以规范的、可理解的框架入手,来达到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历史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在传授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概念教学方式的应用更加注重了学生对客观的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来发表自身的言论和看法,以提升学生的历史洞察力和敏锐力为目标,让学生通过掌握历史概念来把握住时代变迁的节奏,学习其中的奥妙与大智慧[1]。因此,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应用概念教学,形成教学体系中的基础环节,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知识积淀,通过对抽象的历史概念进行理解和探讨,为以后的历史学习奠定良好的根基,使高中生在历史学习中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的过程及基本原则

1、高中历史概念教学过程分析

概念教学主要分为两大过程:首先,对学生进行原则提示,教师对学生进行历史概念的论述,引导学生自主对历史概念进行自主解读和分析,在把握自然发展规律的进程下,让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基本原则和学习要义准确把握,从而促进教学活动有效进行。接着,对学生进行问题引导,对既定的历史概念进行问题的设计、提出以及探讨,以学生对当前历史概念的掌握程度为基础,结合学生对疑点、难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式的探讨和方法选择[2]。

2、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的基本原则

概念教学遵循的基本原则总共有五点:渐进性原则,是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对概念理解的复杂程度为基础;选择性原则,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目标设定,制定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案;主体性原则,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发挥对历史概念的看法和思考;系统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对每节历史课、每个学期、每个专题、每个章节中历史概念进行规划和设置,得到有效控制的目标;目的性原则,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解读历史概念,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教学。

三、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的具体应用对策

首先,根据不同时期的历史概念进行梳理,处理好每个阶段历史概念的衔接,总结各阶段历史概念的特征本质。实行概念教学时最重要的就是对历史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把握,为学生确定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正确理解历史概念,并在当前阶段的学习之后,为学生指出该历史概念的前后背景是如何发展和变化的。其次,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特点以及认识规律为前提,处理好概念教学浅入深出的节奏。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的历史概念掌握要求应该有所区别,以认识规律为基础,制定符合不同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概念定位,从而达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目的[3]。最后,遵循历史概念的客观性,处理好每个概念之间的环节联系。在概念的引入和分析中,要帮助学生从表面入手,建立起直观性更强、理解性更深的教学方式,引用具体实例来降低历史概念的抽象意义,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历史概念的客观性。

结论:综上所述,高中历史不仅仅是对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单纯教学,更是对历史的解读和思考中,发现和探索人类进步的精神以及时展的先进意义。而在我国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针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标准,概念教学手段逐渐被众多教育者重视和具体应用起来。概念教学对于高中历史来说有着很好的点拨和开发作用,通过培养学生的客观科学素养来对学生进行概念式的启迪,基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认识程度,对教学方案进行系统设计和规划,达到学生能够从概念入手,更加准确和透彻的了解理论知识。总的来说,概念教学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手段,其建立在理论知识概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概念开发,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综合形成,概念教学对培养高中学生的历史多元智力产生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 马 宁.新课程背景下加强历史概念教学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2,06:33-35.

第7篇

摘要:高三第二轮复习是否得当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有效巩固知识、提高考试成绩的重要环节。在第二轮复习中既要突出重点、把握要点,又要提高理解分析能力,并辅以相应的练习,使学生全面地掌握历史知识、运用知识,科学合理地解题,为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以最佳状态迎接高考。

关键词:历史文明;历史意识;学科能力;人文精神;高考动态

三月底至四月初,高三第一轮复习已基本结束。学生对基础知识也有较全面的把握,但在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以及具体做题时仍有一些困惑,甚至觉得越学越差。因此,在此时对学生进行一些引导是十分必要的。本人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认识。

一、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及新课程的特点,突出三条主线:即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文化科技文明

抓住两个重点:即农业文明时代(以古代的中华文明为主)和工业文明时代(以近现代英美法等西方国家文明及其对外拓展为主)。强化以下几个意识:即““近代化史观意识”、文明史观意识”、“全球史观意识”、和“现实热点意识”。当前高考更多的是从生产力、经济、文明发展和全球化等角度去考查。所以在复习中要求学生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解读历史现象和规律;要求学生用全球史观把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置身于世界的角度,来立体地考察、多角度地分析问题;要求学生用近代化史观分析历史问题;同时特别注意要求学生关注现实,以当前重大社会热点问题联系教材,在与现实热点的实际相结合上加深认识和理解。

二、复习要把握规律性

教科书是在指导下编写的。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因此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知识对历史复习非常重要。比如,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的规律在世界近现代史的发展中是有明显表现的。在十四、十五世纪的欧洲,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之后发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都是以此为基础的。工业革命的发生改变了世界历史,十九世纪中期后发生的一系列革命和改革,世界市场的形成,的诞生都是因工业革命而起。第二次工业革命又把资本主义推到了帝国主义阶段,也引发了全球出现一系列的深刻变化。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把帝国主义带到了新的发展时期,使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对立中互相竞争互相学习借鉴,并推动着全球日益走向一体化。所以,只要把握住了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条规律学生就能掌握了解世界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也能找到解答这一时期许多问题的钥匙。高考出题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从近几年高考文综试题的趋向看越来越注重学生能力的考察,同时也越来越具时代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教师应抓住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复习。

三、复习中以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纲,以教材目录为框架,以教材正文为主体,将所有文字、图片、表格、注释与教材正文建立有机联系,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关系,以防止出现知识体系中的盲点,同时又可以进一步增进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要求学生对知识体系进行查漏补缺,完善知识体系,提高对教材的综合能力。要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既要注意历史事物之间的纵向联系,也要注意历史事物之间的横向联系。在纵横联系中加深对历史事物的整体把握。坚持总结单元和过关训练的复习方法,使已掌握的知识能力及时强化。

四、讲练结合,精细操作,培养学科能力

首先要精选精编试题,这里要把握好两条标准:其一,问题的新情境。其二,思维的有效度。高考命题会依据课标要求,选取新的角度创设新的情境,让考生在全新的视角中观察历史问题,从而有效地测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其次要精练,一要按照高考答题规范,按要求限时答题,以提高学生的答题规范性;二要将系统化训练与针对性训练相结合;三是要求学生要有纠错笔记,典型错题要反复练;最后要杜绝使用题海战术。

再次要精评,一要有整体分析,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二要进行错因分析,明确问题所在;三要有纠错良策,提高训练的成效。

最后要引导学生自觉养成用足教材的良好习惯。要主动寻求每节每段的主题词、关键句、中心思想等,并作好勾画和注释;要主动删繁就简,注意区别必须记忆、深化理解和大体了解的不同章节段落,避免平均用力;要主动将重点章节段落材料化,设计问题,概括、提取信息;将图文材料与教材正文合理整合,设计问题,准确解读和阐释。

五、关注现实,重视人文精神

今年高考命题的原则依然是“稳中求变、稳中求新”。对历史学科主干知识、基本学科能力的考查仍将是重中之重,选择题将以考查理解能力为主,非选择题将以考查材料信息的提炼和运用能力为主。在内容上,将进一步突出人文精神的考查。不仅关注政治史的内容,而且也关注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科技史、社会史、生态史等方面的内容,考查的范围将不断拓展。

因此复习中应注意关注最新的高考动态,利用网络、期刊、校际交流等方式搜集信息,特别是最新的史学研究和课改成果,并将它们有机地渗透到历史复习之中,以应对其在高考中的渗透。

另外,要尽力调动学生复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复习兴趣和主动性。学生经过第一轮复习后,对所学知识已有所了解,加上频繁的练习和模考,容易产生懈怠甚至厌倦心理,所以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非常重要。要深入挖掘教材,变式深化,拓展利用,防止“炒冷饭”;要引导学生提高解题效率和总结规律;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应试心理训练,克服不良情绪干扰。总之,在最后冲刺阶段,要使学生以完备的知识、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投入高考。

参考文献:

[1]中学历史教学参考[J].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11(8)

第8篇

一、关于中学历史知识的结构

对中学历史知识结构的认识,是明确历史教学思想的前提。

传统观念将历史知识结构分为具体知识和规律性知识两大类。具体知识,指的是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影响;规律性知识指的是历史概念、规律之类。从“具体”与“规律”的视角去分析历史知识的结构,很难反映历史学科的特质,因为其他许多学科的知识构件中也有“具体的”和“规律性的”两类。另外,这种框定也存在着概念上的模糊。如历史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均具有弹性,其“具体”可繁可简,可深可浅;而许多具体规律在中学历史教材中其具体性质要胜于“具体”知识,且规律又有总体的、阶段的、方面的等等。

基于此,有学者提出,中学历史知识的结构应建立在“史料”与“史论”的框架上。从“史料”与“史论”的视角去构建中学历史知识的结构,反映了历史学科的特质,然而它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又存在着距离。因为中学历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而不是引导学生去研究历史。学生所涉及的是前人所研究的成果,即教材;而不是历史现象的本身,即史料。虽然“史料”与“史论”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从掌握史料到引出史论,从掌握的史论去分析史料是学生思维质的升华,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所在,但是我们不能忽略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学生首先对“具体”的历史史实及历史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基础之上的。

因此,根据中学历史知识的抽象概括程度,将其划分为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原理)三个层次更为合理。

基本史实是指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基本过程,它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等要素,是一些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史实。基本史实在中学历史知识结构中属浅层次。

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中学历史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反映了相应历史内容本质的、内在的联系,是对基本史实实质的抽象概括。基本概念在中学历史知识结构中属中间层次。

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中学历史知识中的基本规律不仅反映历史事物当时具有的内部本质联系,而且也反映历史事物的发展趋势。历史规律是高度抽象的,它是若干基本概念的概括与组合。基本规律在中学历史知识结构中属最高层次。

在以上三个层次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对基本知识的分析、归纳、综合、概括形成历史的基本概念。历史概念的产生,是历史认识过程中的质变,表明人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学生再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深刻分析及系统综合,进而把握历史知识体系,认识历史本质,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可见,基本概念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基本概念是基本知识认识上的升华,又是基本规律形成的基础,所以,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概念是历史教学的中心环节。

二、历史学科基本概念的分类

从史与论区别的角度,可将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划分为史实概念与理论概念两类。

史实概念是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概括和评价。如“九·一八”,包括对该事件基本史实的概括:历史背景、爆发时间、地点、基本过程;还包括对这一史实的评价;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变中国为其殖民地阶段,中日矛盾上升,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史实概念依其所反映的内容又可分为事件概念和人物概念。前述“九·一八”为事件概念。人物概念主要包括:所处的时代、类别、事迹、作用等。

从教学实践出发,每一个历史名词都可以视为一个事件概念,如“一条鞭法”“《资治通鉴》”“中国”“”“”等,每一个具体人物都可以为一个人物概念,如李白、杜甫、洪秀全、等。不少事件概念与人物概念是互相包容的,因为“事中有人,人中有事”,如“运动”与“洪秀全”,“《新青年》”与“”。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论事,后者侧重论人。

理论概念是对众多事件概念,主要是同类事件概念共同特征的进一步理论概括。如“封建专制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事件概念与理论概念的关系,是后者包容前者,它们的内容构成都是有史有论,前者以史为主,后者以论为主。

理论概念在历史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掌握了理论概念,才算把握了历史现象的本质,才能在此基础上总结和掌握基本规律,从而在整体上把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结构。

三、历史学科概念教学的现状分析

通过对以上两个问题的分析,可以得知,概念教学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如果从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的角度来审视,概念教学的意义则更为显现。

我们知道,不同的知识具有不同的智力价值,即不同的知识对人的智力发展有不同的促进作用。我们常说,学习这种知识有助于记忆的增强,学习那种知识有助于思维的提高,就是这个道理。历史知识中的基本概念,特别是其中的理论概念抽象概括程度较高,其智力价值也就较高。在我们的学习实践中,往往有这样的体会,曾经学过的基本事实可能会在记忆中很快消失,但基本概念则可保持长久。不仅如此,它还为我们继续学习历史知识提供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指导,借助它形成的对基本规律的认识更可以受益终生。

在历史教学中,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也能注意从具体史实中概括出史实概念并向理论概念推进,如向学生指出“农奴”与“奴隶”的区别,“市民阶级”与“城市平民”的不同与演进;要求学生对史实概念进行归类,如将一系列人物归纳为“地主阶级改革家”“资产阶级革命家”;指导学生根据一般的史实概念进一步概括出高层次的概念,如根据历次农民战争概括出“农民战争”的共同特点,根据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概括“资产阶级革命”这一理论概念。但就整个中学历史教学的情况看,对基本概念教学,尤其是理论概念教学,尚重视得不够。

第一,对史实概念缺乏理论分析。教师在讲课中一般都能注意涉及史实概念,并能向学生提出掌握史实概念的要求,如要求学生在概括中注意时间、地点、背景、过程、性质、影响几大要素的完备、准确。但对几大要素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则缺乏理论上的分析。由此造成一种现象,即从表面看,学生对某一史实概念几大具体要素的掌握毫无问题,而把这一概念作为整体来看,在学生的头脑里仍然是不清晰的。下面以1997年高考历史单项选择题第23题为例说明。

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最突出的表现是:A.掌握政权的人是原属统治阶级的武士;B.不少垄断资本家由旧式特权商人脱胎而来;C.垄断集团与军阀集团相勾结,推行军国主义政策;D.天皇是国家元首兼军队最高统帅,拥护专制权力。

这是一道最佳选择题,正确选项为A。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明治维新”这一史实概念的准确理解和全面分析。明治维新中,由原属统治阶级的武士掌握国家政权,这是封建残余在近代日本国家根本制度上的表现,决定着日本的政体,影响着日本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以及后来在政治、经济诸方面历史特点的形成。从全国抽样情况看,这道题答卷的错误率最高。

“明治维新”是教学中的重点,对此内容学生一般都“耳熟能详”。此题的理论要求高,干扰项的干扰性强,所以造成了考生大面积的失误,这就比较典型地说明了,史实概念教学中史、论分家现象普遍存在。

第二,理论概念教学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极其薄弱。教师在向学生提出掌握概念要求时,一般都只落实到史实概念,很少提出掌握理论概念的具体要求;很少对学生掌握理论概念的情况进行个案分析;也很少要求学生运用理论概念来判定新的历史材料。以1997年高考历史第19题为例说明。

17世纪的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下列各项中最能够表明这一性质的是:A.采取武装斗争方式打败了王军;B.没收、出卖王室土地、废除地主对国王的封建义务;C.处死国王查理一世;D.1649年5月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此题的正确选项为B。这道题的测试结果不够理想。这道题要求史论结合地论证“资产阶级革命”这一理论概念。此题的关键是找到最能表明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正确标准,即摧毁封建制度的根基——封建土地所有制,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占据统治地位,经济基础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而非革命的手段、方式或政权的构成形式。

理论概念由于适用范围广,抽象概括程度高,其他学科也常常涉及(如上述“资产阶级革命”在政治科中就已讲过),教师往往以为学生已经理解,这是造成忽视理论概念的原因之一。如1998年历史高考第12、21、23、28等题,涉及“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国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革命”“帝国主义战争”等理论概念,而这些正是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所以学生失误较多。另外,不少历史教师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缺乏深入的理解与思考,因此,在教学中就难以对基本史实作出较深刻的理论分析,也就不能指导学生形成科学的理论概念。

第三,目前反映历史教学要求的国家文件,如教学大纲、会考说明、高考说明等,主要从史的角度列出学生应掌握的教学内容,很少列出理论概念掌握的要求。即使在教学目标中有所涉及,其对历史概念的要求和对运用史论抽象概括能力的要求,也大多是宏观的,缺乏具体的、详细的条目,这不能不是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教学,主要是其中的理论概念教学盲目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加强概念教学的建议

加强历史学科的概念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着手。

第一,针对当前中学历史学科理论概念盲目的情况,建议首先应确定构成中学历史学科基本结构的理论概念。这一点应在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教师参考用书中反映出来。在这方面,原苏联的普通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值得借鉴。原苏联在1986年8月颁布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要求六年级学生应掌握的主要理论概念是:历史、历史文献、原始公社制度及其主要特点、原始人、劳动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劳动工具、劳动生产率、民族、部落;奴隶制及其主要特点、私有制、剥削、阶级、奴隶、奴隶主、平民、奴隶制社会阶级斗争的必然性、奴隶制国家、掠夺战争和正义战争、文化、宗教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相反映;奴隶社会比原始社会的进步性。

在这个大纲中,随着学生年级的上升,对理论概念掌握的要求也随之增多、提高。这种明确的要求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以及学科体系结构的把握。

第二,认真进行历史学科概念教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根据各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确定各年级掌握的基本概念(史实概念、理论概念),并提出不同要求。如初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主要要求他们对比较简单的史实概念进行概括,如司马迁、四大发明、赤壁之战等。初二学生的思维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可以要求他们对比较复杂的史实概念进行概括,如、、等;同时指导他们学习概括一些抽象程度较低的理论概念,如民族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殖民地、半殖民地等。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抽象能力渐趋形成,并不断提高,应该要求学生自己概括理论概念,并运用理论概念及其相关的基本规律(原理)去理解、分析新的历史材料,并作出评价。如运用“资产阶级革命”这一理论概念来评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具体史实,这在1997年、1998年高考历史试题中均有所体现。

其二,研究不同层次的史实概念、理论概念的特点及其教学方法。如一般史实概念的概括要求简明、全面;理论概念是在基本史实和史实概念基础上的深化和升华,要注意归纳、总结、分析、评价。

其三,正确处理各种概念间的关系。在历史学科概念教学中,史实概念是概念学习的基础,理论概念是概念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首先可借助理论概念(尽管学生对其最初的认识是模糊的)来抽象概括史实,形成一般的史实概念;在掌握了一定量的史实概念后,还可借助理论概念对一般史实概念进行归类,并建立起相关史实概念间的联系,形成学科的概念结构。而在这一般史实概念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加深对理论概念的理解。但这并不表明学生已经掌握了理论概念。

第9篇

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它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然而,在这场“革命”中,往往由于教师的轻易“退位”,学生一时缺少“自主”能力,而引起教学秩序的“动荡”,一些课堂教学改革搞得“轰轰烈烈”,而最终又回复到原来的模式。究其原因,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长期形成一种依赖教师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长期习惯于包办式的教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往往只是追随一时的热点,顾此失彼,没能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造成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力不从心。

我在几年来的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中,也经历了多次的曲折和反复。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认识到要让学生在教学中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

一、 探索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表现,也是其它学习能力的基础保障。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的不同,决定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这方面能力的开发训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探索识记具体知识点、概念的便捷途径

知识获取的迅捷性、记忆的持久性和再认再现的准确性,是学习效率的首要体现。每一个知识点、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记忆方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P技巧,供学生借鉴;另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能举一反三,化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针对不同的识记对象,探索最佳的识记技巧,并相互交流和促进。

2. 探索系统地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方法

历史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中,要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掌握专题线索,如政治、经济、文化各大专题,在大专题下又可分为若干个小专题,如政治专题下的政局、制度、政体、政策、阶级、民族、对外关系等;经济专题下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文化专题下的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各方面等。二是掌握历史阶段特征,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涉及的诸方面进行抽象的概括和掌握。学生可参照相关辅导材料中对知识体系的概括,结合自己学习特点进一步加工改良,用“集合”的方法,确定层次和隶属关系,探索出系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最佳方法。

二、 深化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和联系

1. 善于发掘教材的隐性知识

教材各部分的文字材料、图表等,首先直接反映相关部分的主题,体现为显性知识。同时,它们还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其它部分的主题,体现为隐藏性知识。在学习中要指导学生对隐藏性知识深入挖掘和联系,并进行知识的迁移。如1865年,美国从俄国购买阿拉斯加,对美国领土扩张这一主题来说是显性知识,在隐性知识上则反映出:俄国在1865年之前是一个地跨欧亚美三洲的大帝国。

2. 深入探究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首先是历史原因的探索,从直接原因到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从主观原因到客观原因;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探索和分析原因。其次,由表象深入探索事物的属性和本质,理解其本质含义。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面因素,总结出历史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如失败,直接原因是篡夺,主要原因包括革命党人的妥协等方面。根本原因则可以推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社会性质,它决定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从革命的特点可以分析革命属于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革命的失败,又可以得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这一规律性的结论。

3. 积极开拓学科内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

对历史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能力,是学生建构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关键,也是高考命题能力测试的重点。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比和综合。在横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或不同方面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并进一步归纳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在纵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大专题或小专题所属的各时期中外历史相关内容进行联系综合,分析其相互关系,比较其异同点,分析其异同的原因、影响,并尝试将各部分知识迁移重组,形成专题线索。以此提高综合归纳概括能力。

三、 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历史学科知识的运用,一方面,是解答各类历史试题或与历史相联系的综合试题,这也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最普遍手段。另一方面,是指导解决现实问题,包括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这也是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科学”作用的终极体现。

1. 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各类考题、练习题

当前,考试是检测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唯一手段,或者说是最重要手段。因此,解答考题的技巧,也就成为学生学习能力一个重要方面,而进行各种题型的练习、考试训练,则是培养这方面能力的重要手段。

2. 对学习测试效果进行自我分析和评价

每次考试后,通常由教师进行分析、点评。但由于教师教学时间的限制,平时更多的训练甚至考试,需要学生借助参考答案,进行相互批改或自我分析、评价。通过学生转换角色的自评互评,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命题的基本思路,把握命题的一般规律,了解答题的基本要求、掌握答题的基本要领,从中发现自己在解答问题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失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解答各类问题的能力。

3.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第10篇

纪录片被誉为人类的“生存之镜”,但这面镜子不像新闻那样稍纵即逝、单薄易碎。它是可以收藏起来传于后世的。纪录片的恒久生命力来源于丰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从文化的角度来说,纪录片是各种影视传播形态中的“贵族”――是文化含量最高的传播载体。

那么文献纪录片与一般意义的纪录片有哪些不同呢?单从字眼上说,文献纪录片最基本的特征和标准是:具有文献历史资料价值的影像作品,是对一个国家时代进程的真实记录。从更深层次来说,文献纪录片需要满足这样几个条件:首先是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其次是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文献纪录片的三重价值决定了它有如下的品格和特点:一是披沙拣金、清醒理性的历史深度:二是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力;三是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国的文献纪录片呈现给我们的正是这样一面大气磅礴的“生存之镜”。从《话说长江》、《望长城》到《》、《圆明园》、《大国崛起》,这些不同时期的扛鼎之作,忠实地记录着我国社会发展进程,反映着社会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变革,为民族、为国家书写着一部生动的影像史志。与此同时,社会的发展也推动着文献纪录片创作在观念、内容与形式上的进步与变化,使它逐步由“纪录时代进程”的宏大使命扩展到对社会深层和历史细节的深度思考,也让我们对文献纪录片的功能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要完成文献纪录片的历史使命、履行其社会责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文献纪录片必须要关照历史、惠顾现实。这里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拂去岁月的尘沙,还原历史真实。总结过去,求训致用,以史为鉴。其次是去伪存真,从历史的规律性去认识现实实践中的现象与问题,追寻历史渊源,鉴往知来,抓住当代社会发展的主流。在这里,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将来的历史,更进一步地说,历史是稳定凝结了的现实,现实是流动变化着的历史。这既是二者之间的联系,也是区别。说到底,无论还原历史还是写真现实,无论是再现历史风貌还是反映时代精神,关键是要树立一种科学、辨证的历史观,即的唯物史观,既不能一相情愿地“厚今薄古”,也不能简单地“古为今用”。对于历史与现实关系的把握,决定了文献纪录片的生命力。当历史的规律性、知识性、借鉴性与对整个民族的凝聚性在文献纪录片中得以体现时,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才是得到了真正准确的理解与诠释。端正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文献纪录片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才能经得起人民的检验。

二是理性与感性的关系。文献纪录片的魅力在于史家的冷静旁观与电视的生动演绎。史学的理性与艺术的感性,这看似矛盾的两种特质,奇妙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文献纪录片独有的风格:揭示规律,一针见血;挖掘人性,丝丝人扣;既能抓住历史长河的滚滚洪流,又能捕捉到浪花一朵:既不乏思想的深度、理性的剖析,又有细腻的刻画、生动的描述,理性的思维与感性的表述相得益彰。只有这样,文献纪录片才能真正撼动人心。理性与感性关系的互补,决定了文献纪录片的影响力。这需要创作者不仅谙熟历史规律和电视规律,还要善于将两种规律紧密结合、并且转换自如,达到游刃有余的创作佳境,在真实的原则下以充满力度的客观深刻和富有质感的真实生动,取得社会效益与收视率的双赢。

三是雅与俗的关系。从文化的角度说,文献纪录片是贵族中的贵族,是主流中的主流。从传播的角度,文献纪录片又是通过大众传播工具直接反映社会变迁的文化形态。这说明了一个事实――文献纪录片应当是面对大众的主流文化。它既不是孤芳自赏的阳春白雪,也不是追风觅俗的下里巴人;既不高高在上,也不附炎趋势。它是对历史和现实最深入、最直观的反映和写照,文献纪录片应当是雅俗共赏的。雅与俗的关系,直接决定了文献纪录片的格调与品格。文献纪录片的创作者保持清醒而冷静的头脑,明辨美丑、分清是非,旗帜鲜明、坚守方向,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除此之外,文献纪录片媒体功能的实现与影响的放大,还需要仰赖文献纪录片创作者的文化自觉。文化的自觉是源自内心的使命与责任,也就是心怀天下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过去的二十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我们是幸运的,置身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亲历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并且能以文献纪录片为载体,忠实地记录了变革中的中国以及对过往历史的还原。而不曾间断的纪录实践,也丰富、完善着我们对于文献纪录片的认识。让我们看到了这面精神之镜折射的光亮是如何驱赶了黑暗,启迪了大众的心灵。

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文献纪录片的功能各有侧重,但有一条原则始终不变,那就是――不媚俗、不趋炎、独立思考、真实记录的传统;以及为时代立传,为历史存真的使命。这种神圣的使命与责任最终决定了文献纪录片的品格――真实,客观,深刻,严谨。同时也意味着它的创作之路是一条光荣曲折的荆棘路。它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深刻的历史文化底蕴,如同我们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一样神圣而崇高,让我们永远为之敬畏。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学生 历史思维能力 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高中历史教学较已往有了很大改观,然而在教师、家长、学生心中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完成。不少教师、家长、学生一味追求高分数,把历史学科看作是背诵科目,认为历史学习就是把历史知识记熟记牢,忽略了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实际应用价值。这样的学习导致了学生机械懒惰的行为习惯,对历史科目失去了兴趣,遇到问题不积极,不愿开动脑筋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都受到了很大限制,违背了高中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高中历史教师要全面贯彻和落实新课标精神,努力探索新形势下高中历史课程的新模式,在历史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基础上,不断拓展和丰富历史教学资源,在教授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历史资料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从而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一、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意义

1.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非常重视历史知识的学习,课堂上大多数情况是教师在讲台上填鸭式地讲解,学生坐在椅子上被动地听和记笔记,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和互动,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很多学生对历史课很感兴趣,但又不愿机械地记忆历史知识,这种状况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要摒弃传统教学中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因素,结合时代的要求形成科学工合理的教学模式,但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也是不容忽视的。历史材料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有时学生很难理解某些历史事实的时代特点,教师要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的历史思维,采用多种方法最大限度的呈现历史材料的本来面貌。在史料分析和讨论环节,教师也要进行适时地启发和点拨,从而促进学生探究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充分利用历史材料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也是新时期对历史课程的新要求。学生对历史材料进行自主分析、合作探究的过程,必然要对资料进行搜集、学习、归纳和总结,从而发现历史自身的发展规律,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是积极参与,而不是被动接受,因此对历史知识印象更深刻,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程度地发展。

2.当前新课程改革赋予高中历史课程新的任务,即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和形成历史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道德修养、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学生通过对历史史料的学习、分析和总结,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我国历史课程承载着对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任务,学生在学习历史史料过程中所形成的历史思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发自内心的,远远胜过教师平时空洞的说服教育,教师脱离事实依据的说教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影响不是很大。在史料学习中,引导学生将自己置身于当的历史背景中来看待某些问题,让学生有机会进行一次切身体验,这样形成的一些看法态度是有历史依据的、深刻的、不容置疑的。学生有参与有体验的学习过程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历史事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素养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二、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1.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要遵循由低级到高级的规律,它包括多方面的因素,如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等。历史事实和历史材料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接触大量历史事实、人物故事和历史事件中逐步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从古至今的历史是极其丰富和复杂的,学生所形成的历史思维能力在时间和空间上也是极其广阔的。历史发展既有一定的规律性,又有特定时期的独特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思考,逐步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有序而系统、扎实而深刻。我们在深入挖掘教材的同时,要大量吸收学校和社会上的有利资源,指导学生在自主分析、合作探究历史史料过程中逐步形成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并能将这种思维能力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2.正如俄国杰出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教育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的很好的知识体系”,也就是说学生只有通过掌握扎实系统的知识才能形成更高的思维能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不断追求和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高水平的思维能力。我们在教授学生历史知识的时候,要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尽力模拟历史事件发生的情境,并注意语言的精炼性,如把一定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按一定的顺序总结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知识全面,结构简洁,学生能够把零散的知识点用一条线索串起来,从而更扎实地掌握历史知识。在知识的总结和复习阶段,我们可以多种思维方式并用,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堂有效提问和学生之间的讨论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上,教师巧妙设疑有利于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有效地学习,也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在讲授知识时,我们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较难理解的地方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尽可能地让学生切身感受历史事件所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对历史事件接受起来更容易,同时对学生的思维敏捷性也是很好地锻炼。但教师对问题的设置一定要科学合理,以教材和大纲要求为标准。教师指导学生之间的讨论要有实效性,不能为了追求形式上的花红热闹而失去了讨论的实际意义。课堂讨论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具体体现,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互相探讨和交流,改变以往的一言堂模式,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高中学生的理解力和思维能力有了很大提升,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在参与的过程中才会暴露自己的不足,在学习中不断弥补知识上的不足就是非常有效地学习,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有效途径。

4.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是以记忆力、理解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等诸多因素共同提高为基础的。老师要帮助学生对一些重要历史概念及矛盾的对立双方的辩证关系有清楚的理解和把握。在历史学习中,很多学生缺乏分析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无从下手,找不准知识点,教师要教给学生不同的分析方法,从历史角度看待问题,结合事件所发生的历史背景,运用科学的历史价值观来评价人和事,从而剖析出历史的精髓。

近年来,历史高考命题越来越灵活和开放,不再单纯考查历史知识,更侧重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从而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因此,教师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通过搜集、查找、分析和评价史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历史学习符合新课标提出的的教学要求,也是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于西友,中学历史教学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2篇

【关键词】《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 民族新闻 少数民族

由白润生教授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一书于2008年出版,汇集了以白润生教授为主的、来自10多个民族的50多位专家的心血。正如书中所言:“摆在读者面前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20世纪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新闻教育和研究、队伍建设等)的兴起、发展和现状做了全面、系统、深入的总结分析,并详尽阐述其新闻传播规律。”①

科学分期、内容翔实、立体摹写,是《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的特点所在,也是其被称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突破之作”的主要原因。该书资料翔实、观点独到,在洋洋洒洒百万字中道尽了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兴衰荣辱。古语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确实是少数民族新闻史研究领域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书中提出的研究成果对于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独具匠心:科学分期史论平衡建立新的理论架构

一般的新闻史著作,多以政治史的分期作为划分新闻史的标准。但是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发展具有特殊性,一度呈现出跳跃性发展的状态,这与政治史并不是完全重合的。如果以政治史分期,则会出现断层、断链的状况,淡化这一时期的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特点,误导读者。《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则打破了这种传统的分期方式,在时间轴上以少数民族新闻发展的特殊规律划分阶段,这是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创造性的划分方式,建立了新的中国新闻传播史的理论架构②。

在处理“史”与“论”之间的关系时,作者更是匠心独具。《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既改变了过去新闻史研究中“述多论少”的一贯做法,也不妄加非议。而是在客观叙述了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新闻传播规律,依据规律大胆评论其成败教训, “论”的程度把握得非常适当。纵观全书,基本上每一章节都辟出一节来总结这段时期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的是,第十一章专门提出了“少数民族新闻研究领域中几个争论的问题”,将目前争议较大的一些问题及相关观点介绍给读者,并进一步论述本书所持的意见,例如“民族新闻的内涵和外延”、“断层说”、“《婴报》的历史地位”等。这些都是同类著作不曾采取过的形式,更加凸显了《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的创新和独特。

二、煞费苦心:资料完整力求再现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活动

为了真实再现历史上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活动,作者可谓是煞费苦心,力求资料完备、翔实。书中采用的资料涵盖古今:既有与时俱进的时新材料,也有珍贵的历史图片,有些很难挖掘的材料也被作者找到。资料之多、之全,是同类著作难以企及的。更难得的是,《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还具有时间长、地域广、对象多、内容全的特点。

第一,编入了20世纪以前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活动。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兴起于20世纪初,它与汉族地区的近代报刊相比晚了近100年,与其古代报刊相比晚了近1200年。但是,这并不表示在20世纪之前不存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活动。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不仅详细论述了从唐朝至清朝末期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活动,还编入了唐报状产生前兄弟民族的新闻传播的相关资料,这在同类著作中是很少见的。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活动尚未形成规模,但这已是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活动的源起阶段,为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第一章“报刊产生前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使用了较大的篇幅来探讨少数民族物质生产活动及历史背景,并从中挖掘出新闻传播活动发展的轨迹。

第二,紧扣“少数民族新闻”这一主题,对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活动做了全面的描述。古代、近代、现代……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反映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及发展形态,可谓“个性斐然”。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活动与少数民族文化密切相关,因其“个性”而产生多种变数。《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既体现了少数民族整体的新闻传播概貌,又体现了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个性色彩。在“民族”这一大框架下,作者按照“突出民族”和“突出地区”对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划分。这样一来,分布于各地区的同一民族和同一地区的各民族都有了明确的区分和鉴别,从而保证了史实资料的完整和全面。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也可视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的一部“民族志”或“民族文化志”。③

第三,与时俱进,注重实际。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一直在发展,与时代是同步的,与整个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因此,一本立足实际、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少数民族新闻史专著必定是与时俱进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在对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兴起、发展、繁荣的历史进行全景式的记录的同时,分析和总结了新形势下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方向和规律。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悉心研究了少数民族新闻网站的发展情况,对其现有体制、发展趋势、瓶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结合web2.0时代网络舆情的特点提出了发展策略,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第四、由点及面,以实写史。《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以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突出报刊(或其他媒体)为始,按照事件发展的基本脉络排序,将相关事实叠加,同时将新闻事业史、新闻人物史、新闻思想史、新闻事件史融为一体,再配以详细的文字资料和各种图片,补充以各种观点,最终筑成一幅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历史的立体全景图。

以书中第二章“少数民族的办报活动”为例。作者以《大公报》、《正宗爱国报》、《竹园白话报》、《大同报》、《丽江白话报》等报刊为始,进而论述了英敛之、丁宝臣、丁子良、赵式铭、安健等报人的办报经历和新闻思想,总结出这一时期满族、回族、白族等民族报刊的特点,最后归结出古近代少数民族报业的特点。从小到大、由点及面,搭建起“古近代少数民族报业史”这幅立体图的基本构架。在40页的篇幅中,作者分析了各个民族在这一时期的发展状况以及所受文化思潮的影响,引用了可以反映时代特征的对话资料,配以《正宗爱国报》报头版、丁子良照片、《京华新报》附张等6张图片以及《丽江白话报》第一期发刊词、各期文章等文字资料,使得这一段历史变得鲜活、丰满,真正做到了“以实写史”。

三、一片丹心:心血绘制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立体全景图

方汉奇先生在《序文》中对作者的努力给予了极高评价:“值得关注的是,附录中收录了两篇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办报经验与发展策略的会议纪要……同时还收录了25篇少数民族报刊发刊词(刊词)……附录的参考文献部分,附有书目近百种,辞书工具书9种,期刊与报纸31种,网站13个;……该书还配有70多幅图片,图文并茂,定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参与写作的50多名作者来自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等10多个民族。堪称是多民族作者集体劳动的结晶。”④

书中种种不必再叙,仅从注释和附录上就能看出作者严谨治学的态度。《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中注释非常全面,除了交待书中引用的材料来源之外,全面介绍了相关的背景、具有争议的观点、人物经历等。例如第4页,关于少数民族自治情况的注释占了差不多1/3的版面;第214页,注释补充了邓颖超同志诗作的内容。附录中不仅交待了参考文献和书目,连网站也一一列出。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中展现的是一幅立体、全面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历史全景图。它以时间为纵线、民族为横线,以独到、准确、科学的观点和新闻传播规律为骨架,以全方位、多元化的材料叠加、整理,凝结了广大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和研究者的热血丹心。

正是这样一本用心铸就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令笔者深为折服。遗憾的是,书中仍有些许不足。第一,排版校正有纰漏,实乃白璧微瑕。例如将“现代”误印为“古代”,目录排版不对称等。第二,对于21世纪以来少数民族新闻发展的现状叙述较少,虽然对网站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但对手机、博客、SNS等新媒体传播方式并没有涉及。

总的来说,《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确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著作。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不仅能得到“量”的满足,更能体会到“质”的触感。科学分期、内容翔实、通贯古今、厚积薄发、立体摹写,这些鲜明的特点证明,《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不负盛名,填补了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在少数民族新闻领域的空白,足以成为少数民族新闻史研究历程上一座里程碑。■

参考文献

①白润生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2页

②向阳:《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理论架构的力作》,《中国民族》,2008年第8期

③田建平:《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学术体系的确立――评白润生主编之》

④《中国传媒报告》,200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