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16:05: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德育的社会功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德育功能既是个理论问题,又是个实践改革的问题。如何科学地、全面地分析、理解德育的功能,是实现德育科学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对德育功能理解得过分狭隘和片面,尤其是十年“”期间,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使我们的学校德育走上了歧途。
回顾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成绩是喜人的,结束了对德育功能认识的僵化局面,有关它的探讨也异常活跃,仅近几年就有数百篇相当有影响的,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里我只想谈谈我对德育功能的一些看法。
德育功能由于划分的标准不同,因而,可以有不同类型的作用,如:定向功能、指导功能、调节功能、检查功能、评价功能等等。但最终还是可概括为两大功能,即德育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功能和完善人的自身发展的功能。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学校德育改革,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德育的这两大功能。一方面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为社会服务,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另一方面又要满足人的精神发展需求,通过德育更新人的价值观念,使人格升华到更高的境界。总而言之,发挥德育的双边功能作用,就是要立足寻求两者的结合点。
一、德育的社会可分为:政治功能、道德伦理功能、经济功能
1.政治功能
德育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和阻碍作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阶级性。超阶级性的德育是不存在的,这完全是由德育的性质所决定。政治是阶级间、国际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在我国历史上政治与道德历来是密不可分的,只要阶级存在,德育的政治功能就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我们学校德育的政治功能主要是向受教育者传播一定政治思想的一种意识形态,对受教育者施加政治影响,以形成其政治素质和政治观念(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行为)。
社会主义学校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为培养一代新人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备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素质,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任何试图淡化社会主义政治功能的倾向都是错误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仍要大力强化德育的政治功能。但同时对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政治功能也不能片面理解。如有的人把学校德育的政治功能等同于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一种工具,将政治功能仅仅理解为一种政治活动,这些认识都是狭隘和片面的。我们学校德育的政治功能既包含服务政治和政治活动,又包含一定时期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施和劳动者参与国家的事务,为社会主义政治服务及其特有的政治活动只是德育政治功能的一个方面,但绝不是全部。
2.经济功能
德育的经济功能也是德育的主要功能之一。所谓经济功能就是承认德育并通过德育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承认德育能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德育不能脱离经济活动而空谈,德育对经济的作用是间接的,是通过影响人,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劳动态度、创造意识而对社会生产起着促进作用。
德育可产生经济效益,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德育产生经济效益的有限性。德育是通过培养人来创造社会经济价值的。人要发挥作用,还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既受德育、智育、体育和人们的思想觉悟的制约,又受客观物质生产设备条件的制约。
(2)德育产生经济效益的长效性。德育可以给人精神支柱,这与物质条件对人的影响不同,物质的东西会在生产过程中自行消耗,而精神的东西则不会。如艰苦奋斗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的传家宝。
(3)德育产生经济效益的潜在性。德育主要是通过人们的道德,观念,政治态度影响产生经济效益,它不像物质的东西那样直接、明显,具有潜在性。
(4)德育产生经济效益的增效性。物质生产经济效益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德育的增效性。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经济增效功能,主要是提高未来劳动者的创新意识,使受教育者认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发展的规律,培养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相适应的新观念。
3.道德伦理功能
伦理道德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使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通过伦理教育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养成与社会相适应的道德、伦理观念和行为习惯。我们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就是提高人的道德素质,通过选择传递优秀文化传统、伦理观念、灌输现代公民意识、国民公德,使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的道德伦理规范意识。
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道德伦理功能,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品德,具有“五爱”精神,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建立人际间的和谐关系。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都有赖于学生的良好品质的形成及行为习惯的培养。
二、德育对人的发展功能可分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功能”和“培养人的个性,开发人的精神世界的
功能”两个部分
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功能
所谓全面和谐,它的实质就是个性的整体性。全面性不是均衡性,而是完整性。全面性强调的是所有品质的发展,和谐性强调的是这些品质的相互关系。全面性和和谐性决定了整体性,并且是哲学社会学中两个基本的而又相互关联的范畴,反映了个性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主导趋势。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德育要解决的最根本问题是把政治、道德、行为传授给学生,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确立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这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总开关。德育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起着主要的方向性作用,德育抓好了,对于学生的各方面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2.培养人的个性,开发人的精神世界的功能
这是我们的教育目的之一,学校德育对培养个性有着重要作用。个性,又叫人格,是个体固有特质的总和,是比较一致而又相对稳定的个人形态。
学校德育对个性的培养有三个作用:
(1)定向作用。个性品质反映人的独特性,但这种独特性的本质是具有社会性的。德育的功能在于使学生有效发展和克服与社会发展不相符合的消极品质,发展与社会进程相一致的积极品质。
(2)建构作用。人的个性发展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如果个体在某一个阶段应完成的任务没完成或形成了消极个性,就需要德育来校正。
(3)心理保健作用。个性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各种不同因素在个性发展中会冲突,出现挫折,从而产生心理疾病,这样就需要通过德育正确引导,防微杜渐。
社会主义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使每一个人的独立性、创造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德育又不仅涉及到个性,而且涉及到青少年生存的各个方面,具有开发青少年精神世界的功能,具有把受教育者的精神需要提高到更高的层次的作用。
关于人的本质学说,是我们研究德育功能的主要依据。人的本质首先是现实的、具体的,根本没有什么抽象的人和人性;同时人的本质又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是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反映和产物。因此,承认个性,并不排除社会性,个性和社会性是一致的,发展个性和社会的决定是统一的。这就要求我们社会主义学校,要发挥德育的两大功能作用,不能以一种功能取代另一种功能。多年来,我们只讲德育的社会功能,不讲人的发展功能,将两大功能割裂开来。现阶段,我们应坚持辩证统一的观点,在强调德育对个人的功能时,不能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否则,就将抑制德育功能的发挥,阻碍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雨平.对高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忧与思[J].中国高教研究,2001,(4).
[2]吴冰.校园文化对学生个体道德成长的价值[J].理论月刊,2002,(10).
[3]张旭东等.高校德育与创新素质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2).
关键词:德育功能;缺失;原因;对策
德育是教育者用社会思想品德道德规范教育影响学生。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努力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切实落实学校德育功能的实现,使之真正能够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
目前,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各学校和社会各阶层对德育工作是非常重视的,并且做了多方面的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实效。但是还必须看到,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德育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误区需要我们给以充分的注意。
(一)目标过高,偏离实际
长期以来,一提德育,往往存在着“理想化”的观念。而且,多数时候进行教育时,一般是用单纯的政治教育来代替德育的,它以教科书为中心,将教师和学生的德育活动束缚于设计好的固定的教材结构安排和教学活动中,以政治角度规范道德行为,目标太高,使学生可望而不可即。
(二)注重形式,轻实效
在学校,德育教育方式主要为在课堂形式上的“灌”,即我说你听。把德育的内容视为僵化的东西,只注重道理的传授,不注重思想行为的观察与检验,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不讲求德育的实效性,在这种观念支配下,滋生了学生夸夸其谈,唱高调,讲豪情,不切实际,眼高手低,言行不一,弄虚作假等品行。
(三)重堵截,轻疏导
在学校德育中,“堵”为上策,思想品德问题一“堵”了之。当发现学校德育环境方面有消极因素存在时,传统的方法便是“堵”,调动一切力量,全力以赴把所有的消极因素消除干净,千方百计不让学生接触到有害因素。
(四)重言教,轻身教
一些德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往往强调如何去教育别人,而忽视了自身的言行,没有以身作则,往往喊破嗓子,就是不做样子。
(五)分工过细,教师德育观念淡化
多数学校在办学压力下,将教育教学工作分工过细化。其直接的后果是德育似乎成了政治教师、班主任、党团队、政教和学校领导的事,与科任教师无关,缺少德育和主体层次网络,致使政教方面的人员孤军作战,从而使教育效果不佳。
二、造成学校德育功能的缺失的原因
(一)学校的生存空间狭隘是根本原因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中,有一些学生是为自我而生存,为个人而奋斗,读书不是为了升官,就是为了发财;而大多数学生还是真正想为中华民族作贡献的人。学校面对的环境是夹缝中求生存,追求高升学率成了学校发展的主导方向,难免忽视了德育。
(二)社会急剧的多元化是外在原因
1.社会因素直接造成德育功能缺失
当今社会环境复杂化,各种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言行充斥其中,如聚赌、斗殴、黄色书刊、音像制品、吸毒贩毒、封建迷信等等,很容易使青年学生受到污染和毒害。
2.家庭因素是关键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学生的成长中占有重要比重,家庭成员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生活习惯、教育经验等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一般而言,学生不良品德的形成往往与家庭的不良影响有关。
3.学校因素加剧了德育功能缺失
首先,教师的人才观、教育观陈旧;教育方法简单、缺少与学生心灵的对话、沟通和交流;全员育人意识不强、教学渗透德育少、关爱学生少;师生信心缺乏“交叉感染”。其次,学校教育教学形式还不能满足学生求学、求技等需求。
三、实现学校德育功能的对策
我认为,学校德育对策的制订,一要体现优良传统,又要反映时代特点;二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三要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四要不断完善思想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主要对策如下:①营造优美和谐的校园氛围;②提高教师的德育素质;③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④构建科学有效的德育教育评价机制;⑤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
客观地说,在我国各级学校中,德育基本上是得到了重视的。但令人困惑的是:德育效果与人们的期望总存在一段距离,学校花在德育工作上的时间与精力和所收到的效果难以成正比。笔者认为,强调通过德育自身多、强调其它几育的德育功能少是导致德育低效问题的原因之一。
笔者在这里所指的德育自身,是指有关的德育课程和专门的德育活动,对于学校德育工作,这两方面自然是最基本的教育因素。但是,德育与其它几育相比较,其独立性要弱得多,光靠德育自身(如政治课和政治活动)而忽视其它几育的德育因素,就不可能收到好的德育效果。同时,德育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还得看其它几育效果的好坏,其它几育的教育效果,直接反映出德育的教育效果。故笔者认为:广义而言,学校的所有老师都是德育教师,学校的所有课程都是德育课程,学校组织的所有活动,都应是德育活动,整个学校就是一所德育学校。如果我们把德育同其它几育割裂开来,或藐视其它几育的德育功能,那么,德育工作是难以有大的成效的。下面,我们将主要探讨美育的德育功能以及德育与美育二者的关系问题。
事实上,对于美育的德育功能的探讨,已不是什么新课题,许多人在这方面已有过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了诸多的结论,如美育具有辅德功能,能陶情冶性、令人高尚,是德育的有效手段和途径等等。遗憾的是:往往只是在谈到美育时,人们才想起美育的德育功能,而在谈到德育时,我们又很容易忘记美育也具有德育功能。在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我们是从美育的角度去谈美育具有德育功能,而不从德育的角度去谈美育的德育功能,美育的独立地位就很难得到保证,以致它只能被看成是德育的附庸而受到轻视,这样,美育的德育功能也就无从实现了。我们认为:孤立地谈德育,孤立地谈美育的德育功能,而不考虑德育与美育二者的关系,德育难以收到好的效果,美育的德育功能也难以实现。为此,笔者提出“德美并重”的观点,并认为这将是一条解决德育低效问题的有效途径。
《乐记》是我国古代的一部音乐美学著作,也是一部社会美学著作,它从不同的角度与不同的层面对于礼乐二者的关系进行了较深刻的剖析,对于艺术在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作了详尽的阐述。依《乐记》所见,礼与乐、德与美无论对社会发展、国家治理、人的身心和谐、言行协调等都是不可或缺的,二者相反相成,缺一不可。从《乐记》中,我们不难发现:德美并重、德育美育化,乃是中国古代儒家德育思想的精妙所在。西方国家从古至今也莫不如此。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说过“善就是美”。德国古典美学家、美育的创始人席勒提出“美育”的初衷是:通过美育来挽救被大机器生产所扭曲肢解的人性和片面发展的人,进而拯救整个社会。现代西方德育界所盛行的“行为技术学”更是与儒家的德育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反对灌输与过分的约束,反对与人为敌的清规戒律,注重暗示与心理感召,因而强调创造出一种舒适富有美感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人的行为能有效地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且又能提高工作积极性与生产效率。
德育重在晓之以理,美育重在动之以情,只有有情才可达理,情理结合,然后导之以行,方能收到良好教育效果。所以,德育与美育本应是联系在一起的,德育与美育结合能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因此,我们既应强调德育,同时也应重视美育,应充分发挥美育的德育功能。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意,在进行美育时,德育是美育的方向,它对美的标准、美育的内容起着方向指导和保证作用。如果美的标准不正确,美育的内容不健康,那么,美育不但不能发挥德育功能,反而会对德育工作产生极消极的影响,真可谓“美能载德、亦能覆德”。
德育旨在提高道德理性,但很容易流于空头说教,美育旨在增强情感体验,也容易表现出华而不实。如果我们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彼之长补己之短,充分发挥德美二者的综合效益,那么,德育与美育二者各自的效果均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自然,长期困扰我们的德育低效局面也会因此而得到明显改观。
关键词:市场经济;德育;负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8-0205-02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的国家,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直接决定了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在以往的道德教育中,被更多关注的往往是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而对于德育的经济功能却鲜有问津。殊不知学校德育的经济负功能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阻碍作用。
一、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特点
与早期阶段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似,尚处于雏形中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存在一些特定阶段必定存在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是:比较完整的市场体系尚未形成,商品和服务市场发展速度之快与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等处于起步试验阶段矛盾显著;与此同时,市场秩序混乱,法制不全或依法管理不力,相关法律法规滞后,甚至常有执法犯法、钱权勾结的现象发生。
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存在着处于转轨时期所出现的一些特殊问题。如国有企业产权关系不够明晰,特殊的地方保护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仍需加强。我国当前贫富差距显著,导致很多社会问题,如犯罪率上升,社会矛盾激化,金钱万能的思想、金钱至上和拜金主义观念泛滥等。“目前最突出的社会问题是不公平,现实与理想有些脱节。”[1]
二、德育经济功能的特征
从宏观上来看,德育能使人们形成一定的经济思想、经济文化、经济道德,进而影响社会经济活动和人们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从微观上来看,通过提高社会个体的道德修养,德育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首先,德育的经济功能具有主导性。德育活动通过意识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对人的经济行为进行指导。其次,德育的经济功能表现出一定的间接性。正如教育并不直接创造价值一样,德育的功能,尤其是经济功能,并不在德育的过程中直接表现出来,而是通过把一定的价值观内化为人的心理需要,由受教育者的经济活动作用于经济的发展。第三,德育过程并不创造直接的经济利润,而是通过对人观念意识的培养,道德习惯的训练,使人把社会道德规范内化并升华为个人道德修养,再通过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以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这些特点反映了德育经济功能的间接作用。第四,德育经济功能具有长效性。道德品质一般比较稳定,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人的品德一旦形成,会对人的行为产生长期的影响,甚至终生产生作用。最后,德育经济功能具有多层次性。德育不仅有利于国家经济快速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社会的繁荣和稳定,还有利于个人收入的提高。
三、德育经济负功能的表现
根据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莫顿(R・K・Merton)提出的负功能的概念,我们可以把德育负功能定义为:“德育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期望效应之外的不良效应,指学生反德育要求的思想和言行。”[2]具体到经济负功能,是指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受教育者接受了不正确的教育,进而导致在以后的经济活动中产生一些违背经济规律、扰乱经济秩序、阻碍经济发展的行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经济思想的影响
经济思想和经济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它们不仅作用于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还决定着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价值取向。经济行为和经济思想总是相伴而生的,即有什么样的经济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经济行为,同样,有什么样的经济行为一定是由于存在特定的经济思想。经济思想和经济道德对经济的发展影响甚大,一方面它们既能维持既定的经济意识,另一方面还能对经济意识进行变革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的发展。
由于受世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市场经济意识的泛化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之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近些年来提出的“德育适应论”。“德育适应论”主张学校的道德教育应当紧握时展的脉搏,培养具有市场经济意识的受教育者,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
2.对价值观念的影响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目前,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形式以及劳动者平等互助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这种经济基础决定了作为上层建筑组成部分的学校德育的目标必然是培养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道德修养的受教育者。
我国经济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社会财富急剧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然而,社会的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悬殊,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随着社会上“无德而富”现象的公开化和习惯化[3],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转而崇拜权势和财富,金钱成为衡量一个人成败得失的标准,人们把对金钱的追逐当成了人生的最高目标。另外,“我国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教育与社会实际相脱离,其突出表现就在于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片面强调自我价值,缺乏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感情。”[4]因此,“我国大力发展普及教育,其本意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促进经济发展,而结果却导致大量的农村人口外流,使落后地区经济更趋落后。”[5]另外,“金钱万能”和个人享乐主义价值观在整个社会滋生蔓延,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也开始追逐经济利益,这使得力量本来就薄弱的道德教育更加举步维艰。
3.对道德观念的影响
我国教育向来注重对受教育者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培养,旨在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集体主义的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集体价值观念。这就要求受教育者能够正确认识个人、集体和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正确把握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统一关系,不仅理解而且真正做到把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要有果断放弃个人利益的觉悟和勇气。
然而,市场经济具有利益主体个体化、利益选择自主化的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成员更多地选择竞争,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的伦理关系在市场经济这个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道德的缺失,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很多人便违背自己的良心,甚至铤而走险。近些年媒体频频披露的食品安全问题,各种假冒伪劣产品,各种诈骗等犯罪,不能不说是学校德育的缺位或者不恰当而给社会和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转变德育经济负功能的途径
德育工作的对象和目的二者共同决定了德育的经济功能。学校德育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素质,这句话指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对象和目的。学校培养受教育者参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从事各种经济工作。而作为受教育者的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积极和最活跃的。劳动者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素质,即道德风貌、工作态度、思想修养以及敬业奉献的精神,极大地影响了包括人在内的生产力诸要素的使用状况。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都有赖于劳动者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遵循实践-理论-实践的规律,人们从实践中总结出理论,又用改造后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在某种意义上,正确的理论是可以转化为社会财富的,而德育正好可以提供这种能够转化为社会财富的思想理论。
1.树立正确的劳动创造财富的观念
“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经济最优化学说’,认为在一个经济体系中,一个人的经济最优只在不影响他人最优时,才最有价值,如果靠影响他人最优而获取最优,这时整个经济体系中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善,这是不道德的。”[6]所以,学校德育要注意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劳动品质,使之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以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2.更新观念,培养创新思维
目前我们处在一个高度全球化的时代,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还是教育,都面临着从一国走向另一国。任何国家任何民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都不能闭关锁国,故步自封,“关门造车”只能是夜郎自大,因而,必须博采众长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立于不败之地。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只有不断转变观念,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和模式,才能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才能真正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和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3.培养学生合理的消费观
消费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现,应该让学生正确认识消费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合理的消费观要求人们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进行消费,即把握好消费的“度”,不盲目消费、过度超前消费和畸形消费,不基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消费是乏力的,没有根基的。保持健康的理财意识和理,不攀比,不贪图享受、挥霍浪费,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有一种正常的心态和状态。
五、结语
德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低估,我们不仅不能忽视而且必须认真对待德育的经济功能。要克服德育的经济负功能,使学校德育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就必须尽快走出市场经济意识泛化的误区,真正做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参考文献:
[1]陈刚.市场经济再认识――重温马克思市场经济理论的时代意义[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2]谢春昌.浅谈学校德育的负效应[J].基础教育研究,2000,(3).
[3]杜时忠,程红艳.“无德而富”与道德教育的根本性危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
[4]戚万学.道德教育新视野[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58.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是最能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感情的艺术形式,是人类丰富精神文化的主要途径。音乐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使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艺术教育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音乐除了具备审美功能,更具备德育功能。虽然音乐教育核心是审美,但音乐教育最终目的是育人,希望通过优美的音乐,帮助学生形成高尚品德。近些年,当代学生整体素质出现了下滑,高职院校应积极发挥音乐教育德育功能,提高学生素质。本文将针对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德育功能的开发展开研究。
关键词: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德育教育;德育功能
1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社会对人才需要越来越大,但同时也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是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中心,高职院校学生想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但要具备过硬职业技能和专业技术,同时还要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然而,当前大多职业院校注重的是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往往忽视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往往方法单一,思路陈旧,并不能很好地取得教育效果。实践证明,学生容易被优美的旋律所感染,音乐既具备美育作用,同时具备德育功能,高职音乐教育中用积极发挥德育功能,利用音乐教育资源,丰富德育教育手段。
2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音乐教育的最初目的是审美教育,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教育,从而唤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创造热情,激励和吸引学生为美好理想而奋斗,唤起学生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能够产生情感共鸣,体会到音乐作品中传达出的情感,净化心灵,属于一种典型的艺术教育,是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主要手段[1]。但实际上音乐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音乐教育还具有较强的德育功能,许多音乐作品都有特定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优美的旋律不仅可以促进人心理的健康,更对学生人格塑造有着很大帮助。德育和智育过程中,个体所发展的主要是理性,而理性与情感对个体而言是同等重要的。音乐教育则是最好的感性促进方式,可以陶冶人的情感,发展人的感性。在音乐教育下,学生思想会变得更健康。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形式,而情感则是行为的动力,所以音乐教育可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此外,音乐教育在发展学生主体性审美方面的作用也非常突出。这对于学生精神力量的提升,正确道德品格的养成及社会观的形成都有着很大帮助。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说:“音乐,用某些旋律治疗人的脾气和,并恢复内心能力的和谐。”德育主要发展了学生德行个性,而音乐教育则强化了学生审美个性。音乐教育中德育功能的发挥就可以是使学生德行个性与审美个性得到统一,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更开发了学生智力。古代中国就十分重视音乐教育,并把音乐作为人才必备技能,可见音乐在教育中的作用。进行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功能开发,对于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水平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3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德育功能的开发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德育功能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近些年,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加之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职院校学生基数大幅度提升,生源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德育教育十分有必要,音乐教育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由于我国现代音乐教育一直以来都严重受西方教育思想影响,呈现出“重技轻艺”的现象,把技能教学放在首位,往往忽视了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2]。然而,许多通俗音乐和流行音乐正在侵害着当代学生的思想,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亟待加强。因此,高职院校在音乐教育中应摒弃传统教育思路,重视德育功能的开发,加强音乐教育中德育观念,重新构建新的音乐教学模式,充分发挥音乐教育职能,利用音乐教育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参加音乐活动热情。另外,教学方法选择中,应融入现代化教育手段,不应停留在传统灌输模式中,应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音乐教育。多媒体教学能够使抽象的音乐知识变得简单易懂,且利用多媒体动画进行音乐教学,更容易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兴趣培养。如,欣赏贝多芬的《第五命曲》,通过震撼的旋律,以及贝多芬本人的奋斗历程,来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永不屈服精神[3]。在具体教育中,学生兴趣的培养非常重要。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学效果不理想,就是因为学生缺乏兴趣。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便会主动探索音乐,更容易被音乐所感染。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功能显而易见,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利用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若学生不具备一个良好的心态,未来走入社会将很难立足。音乐教育中德育功能的发挥,对于提升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学生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4结语
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音乐。音乐教育是重要的德育教育手段,从儒家教育思想中就可以充分体会到这一点,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毋庸置疑。然而,中国当代音乐教育中却忽视了德育教育功能,往往注重技能教育,这种教育理念已经与素质教育初衷有所偏差,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发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参考文献:
[1]李青.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开发与多样性应用[J].北方音乐,2015,07:184.
[2]饶静安,李刚.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内涵及开发[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9:132-133.
在我国社会已经进入全面转型期的现阶段究竟如何看待与处理好传统德育文化与新时期德育文化建设的关 系?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德育学科体系如何建设得更为 完善?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全国50余位德育专家学者于1994年10月24─—28日参加了在山东曲阜召开的中 国教育学会教育学研究会德育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与会的专家学者立足于我国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 现状,面对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把握我国当代社会思潮的趋势,热切关注改革过程中学校德育出现的新现象 ,围绕“传统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德育学科建设”等问题,开展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研讨。
一、传统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
如同我国现时代整个的社会文化一样,德育文化处于既有德育文化趋向消解、新的德育文化正在建构的文 化转型阶段。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过程实质上便是既有德育文化的现代化过程。那么在这一现代化过程中,究 竟怎样看待传统道德与德育呢?传统道德与德育体系中又有哪些因素具有现代因子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能够纳 入正在建构中的新的德育文化,并为与现实的德育所用呢?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必须坚持什么原 则呢?
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既是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建构新的德 育文化的需要。我们不可能割断中国的历史,脱离国情。在急剧变改的社会中,对传统的维系与科学地弘扬对 维护社会稳定、缓解因观念突变而出现的思想阵痛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新的德育文化的建设固然以对传统的 扬弃为重要特征,但尤为重要的是科学地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是我们赖以建构新的德育文化体系的基 础。整个人类思想史的发展证明:人类思想的发展并非依据基础而创造新的思想,而是依据基础而改变传统意 识。对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而言,所依据的“基础”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现实,据此应予 改变的“传统意识”主要包括了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的精华。
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博大精深,虽有糟粕,更有精华,继承其精华,有利于加强学校德育及德育学科 建设,这是与会的专家学者所普遍认同的观点。与会的专家学者指出,礼、义、廉、耻、信,以及孝等传统的 道德观念,传统美德所体现的整体主义(具体表现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与强调集体利益)、辩证思想( 具体表现在强调“为政以德”与人际和谐)以及“先义后利”等,虽然其中具有特定的历史局限,但都拥用合 理内核,所蕴涵的基本价值有一定的超时代特性,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结合现实赋予必要的时代内涵,完全 可以变现实的德育及新的德育文化建设所用。在研讨过程中,有些专家还特别指出,传统道德与德育是一个有 机的思想体系,它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同时也包括了儒家以外其它学派(比如道家、墨家等)的思想在内,在 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儒家的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会上,有些专家学者专门就“先 秦道家的德育思想”、“《周易》的道德教育思想”作了研讨,与会者对此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传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既是一个理论,也是个实践问题。那么,在批判继承过程应遵循哪些原则呢? 经过研讨,与会的专家学者普遍认识到,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必然要遇到三 大矛盾,即精华与糟粕的矛盾、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矛盾;要正确解决三大矛盾,必须 区分、认识和处理这三大矛盾关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1.正确区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中的精华与 糟粕,坚持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2.正确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坚持古为今用,发展创新 的原则;3.正确处理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坚持以为指导,贯通古今、融汇中西原则。在对 待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的问题上,“五四”以来更有着两种不同的态度度和主张:一是毫无批判兼收并蓄,食 古不化;一是全盘否定,“全盘西化”。受其影响,在批判继承的实践中也多出现过国粹主义与 的错误。与会的专家学者强调,我们今天仍有必要批判和警惕这两种极端倾向的出现。基于对此现象的高度关 注,有的与会者提出,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德育文化尤其需要遵循这样四项原则:1.化为 现代的而非守成的;2.实践的而非体用的;3.抽象的而非具体的;4.历史的而非学理的。
二、德育学科建设
德育学自80年代初从教育学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始终受到这样一种非议,即认为它缺乏 理论,没有科学的体系。与会的专家学者勇敢地面对这种非议,视之为加强德育学科建设的一种动力,站在使 德育学更为完善的维度上,就德育学的学科性质、德育学的若干基本概念,既有德育原理教科书的体系编排等 问题作了研讨;与此同时,运用整体辩证思维、系统论、现代全息论等现代的新思维新方法提出了新的德育学 理论及体系。
究竟怎样认识德育学的学科性质,与会的专家学者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它是一门以理论为基础的应 用学科。在这种观点看来,德育学是从德育的现实出发,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德育的本质问题,并运用从实践中 总结来的德育规律去指导实践,其研究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另一种观点认为德育学是具有多种性质、多种功能 的学科群,包含众多具体的德育学科,比如德育社会学、德育心理学、德育哲学、德育工艺学等,不同的具体 学科有着不同的性质与功能。
一门学科的概念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科的科学性。德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仍有作进一步界 定的必要。在这一方面,与会的专家学者主要围绕“德育”的内涵、外延、功能、目标、任务等作了探讨。与 会者认为,我们现在对德育所下的定义仅仅是自学校教育的维度出发的,因此无法涵盖社会及家庭教育中的德 育的内涵:一般认德育的外延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但在教育学的各个领域的阐述过程中,却 只有道德教育是贯彻始终的且有实在的内容;在表述上,“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价值”、“德育的作用” 并存,有的专家主张用“功能”更为确切;至于德育功能的问题,有的专家认为它既有现实的一面,也有超越 一面,我们强调它的现实功能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视它具的的超越现实的功能,即按照 某种超越于现实的道 德理想去塑造与培养人的功能;德育的“目标”与“任务”是有区别的,“目标”是概括的、相对稳定的。任 务则是根据目标所制定的具体化措施,现行的《德育原理》及德育实践中将它们合二为一是不恰当的。
关键词:高校;体育社团;德育教育
高校学生社团是由大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为实现成员共同意愿,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随着高校对社团组织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大学生普遍都认识到参加社团的重要性,因而高校社团组织得到了蓬勃发展,特别是高校体育社团更是发展较快,主要有啦啦队类、球迷类、裁判类、溜冰类、跑步类、健美舞蹈类、技击类、棋类、球类等不同类别的体育社团。由于高校体育社团具有很强的“社会性”,而且高校体育社团更具有凝聚性、引导性和教育性,因而高校体育社团能够很好地发挥德育教育功能,这一点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高校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素质教育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目标的历史条件下,应当对高校体育社团的德育教育功能和作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积极推动高校体育社团发挥德育教育功能,使高校体育社团能够发挥更多、更好、更多元化的作用。
1高校体育社团的德育教育功能与作用分析
高校体育社团是高校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校体育社团吸引了一大批有共同爱好的大学生,可以说高校体育社团的社会属性更强,而高校体育社团作为一个团体组织,能够成为高校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因而高校体育社团的德教育功能和作用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深入分析高校体育社团的德育教育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体育社团具有德育载体功能。从我国高校体育社团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特别是从我国德育教育的基本要求来看,寻求新的德育载体已经成为我国德育的重要战略性举措,由于高校体育社团都是由具有共同爱好和兴趣的大学生组成,具有很强的社会性、自发性以及民主化,这就使得大学生体育社团具有德育教育的载体功能,能够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因而可以将德育内容融入大学生体育社团建设、管理与发展体系当中,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对于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特别是高校体育社团还可以将德育信息通过社团成员向其他大学生进行传播,各种各样的体育社团活动更能够吸引大学生的参与。从这一点来看,高校体育社团可以成为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二是高校体育社团能够促进校园文化。随着高校体育社团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高校体育社团在繁荣校园文化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校园文化则在大学生德育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从高校体育社团的性质来看,高校体育社团对于活跃校园氛围、提升校园活动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而高校体育社团对于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进而提升大学生德育教育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比如高校体育社团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对于促进校园文化向高质量、深层次、多渠道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不仅能够使校园文化更具有价值性和凝聚力,而且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和能力;再比如体育社团以其特殊的活动内容丰富着校园文化,其丰富多样的活动是每次社团巡礼活动中的重头戏,它以形式灵活的活动给校园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是高校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高校体育社团可以提升学生素质。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化,特别是在“新课标”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这就需要高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来展开,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样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标。由于高校体育社团的特殊性,其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指引性,特别是高校体育社团管理的社会化、民主化以及规范化,都对高校体育社团的广大学生具有规范作用,同时高校体育社团在开展各类活动的过程中,还能够使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和意识,进而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比如高校体育社团在组织各类活动的过程中,都需要大学生的积极参与,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协调、配合意识,特别是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解决,这就能够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发挥高校体育社团德育教育功能与作用的对策
通过对高校体育社团的德育教育功能与作用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分析,由于高校体育社团的特殊性,因而高校体育社团能够更好地发挥德育教育的功能,特别是高校体育社团在这方面具有载体作用,不仅能够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需要高校要充分利用体育社团在德育教育方面的重要功能和作用,积极探索符合形势发展需要、符合德育教育实际、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模式,使高校体育社团在德育教育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文章认为,要想更好地发挥高校体育社团的德育教育功能,至关重要的是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把握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方向。高校在推动和促进体育社团发展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方向,明确高校体育社团的指导思想,要把“育人”作为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重要目标,高度重视高校体育社团的凝聚、教育、指导、服务功能,将高校社团打造成德育教育的阵地和载体,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体育社团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才能使其德育教育功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这就需要高校要大力营造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浓厚氛围,使高校体育社团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二是要将德育教育融入体育社团。要想使高校体育社团更好地发挥德育教育功能,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将德育教育融入高校体育社团的建设、管理与发展中来,使其能够承载德育教育功能。这就需要高校在发展体育社团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以人为本”,找准大学生的兴奋点,将思想政治教育扎根于高校社团,抢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要寓教育于活动当中,通过高校体育社团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党、团建设的有效途径,将高校体育社团作为高校党、团建设的重要载体。三是正确处理学习与社团活动关系。尽管高校体育社团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但高校体育社团仍然属于学生的课外活动,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必要补充,这就需要着眼于教育和引导学生摆正学习与参加体育社团活动之间的关系,在引导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社团的基础上,教育学生要将学习作为重点,使学生能够利用体育社团进行学习、实践和锻炼,这也是利用高校社团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各级各类高校要引起重视并积极探索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参加社团活动之间的关系。四是将体育社团纳入校园文化建设。文化具有教育人、指引人、凝聚人的重要作用,要想使高校体育社团能够更好地发挥德育教育的功能和作用,还要高度重视高校体育社团的文化属性,切实将高校体育社团纳入校园文化体系当中,积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改革、创新与发展。要高度重视高校体育社团的管理模式创新,在管理过程中,既要发挥高校社团管理组织的重要作用,又要发挥高校社团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重要作用,使大学生在高校社团能够得到更多学习、实践、锻炼的机会。要积极引导高校体育社团建立自身的“社团文化”,并加大对高校体育社团的宣传力度,特别是要将高校体育社团的良好文化内涵以及精神实质向学生进行宣传,并主动将自身的社团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当中,进而发挥德育教育功能。综上所述,高校体育社团在促进德育教育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应当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各级发挥高校体育社团的载体作用,大力加强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从总体上来看,由于高校体育社团具有社会性、自发性以及规范性等诸多方面的特点,在弘扬校园文化以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高校在发展体育社团的过程中,要将德育教育与体育社团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本着促进德育教育的原则,重点在把握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方向、将德育教育融入体育社团、正确处理学习与社会活动关系、将体育社团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狠下功夫,使高校体育社团的德育教育功能得到更加有效的发挥。
作者:刘志锋 单位: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浦豪.高校体育社团的德育载体作用[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5(5):43-45.
[2]王贵生.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德育功能与发展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6(17):68-69.
【关键词】市场经济;中职学校;德育;困惑;对策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中职学校德育面临的困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旧体制并存,新旧观念碰撞,人们在反思传统道德思想、文化、观念的同时,没有及时建立起新的道德体系。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道德规范、准则出现了模糊的认识,导致道德评价的多元、价值取向的混乱。尤其是金钱第一、物质利益之上的价值取向,不断诱发出种种错误的认识与行为,那种不劳而获、损人利己、利益之上的错误思想日益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行为,影响着学校德育,影响着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职学校德育面临的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市场经济多元价值取向对学校德育的冲击
学校的育人功能是众所周知的,中职学校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中高级技能人才的重要场所,是学生社会化的主要途径。但这不是唯一的。诸如家庭教育、社会大众媒体、各种社团活动、亲朋等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在计划经济时期,社会强调统一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以相对强制的手段对抗着与社会价值主流相悖的部分。在这种大背景下,社会道德评判标准与学校道德评判标准处在同质的状态,两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要求社会个体具有自强意识、竞争意识、自我价值实现意识等;要求社会公平竞争、讲究效益与效率等。这就打破了学校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统一与平衡,出现了有时二者是互补与融合的,有时又是冲突排出的。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功利价值观与学校道义价值观的冲突。这种冲突的出现易使中职生陷入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如不及时正确引导,学校德育将失去应有的价值而流于形式。
(二)学校德育无法适应新时期的要求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就总体情况看,离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还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具体表现在:德育目标脱离中职生实际,定得过高;德育内容与中职生的身理、心理与社会发展相脱节;德育方法陈旧,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德育手段单一,有的仍旧靠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德育社会实践活动少,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少;德育工作满足于大的说教,不从小事抓起,不从日常细微处培养;德育效果低下。
(三)学校德育偏重外在的教育而忽视学生自我教育
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离不开学校的教育,更离不开学生自我教育与修炼的过程。自我教育是指中职生为达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反省、自我转化和自我控制的活动。最终实现知行统一,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准则、要求逐渐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实践表明,中职学校德育过程的内在规律、中职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德育过程必须重视对学生自我教育的引导与指导。然而,回顾传统的学校德育,不少德育工作者却扮演着“权威”“教头”的角色。“必须照这样去做”“我说的没错”等。借助自身的威严和一切可用的教育方法、手段,去实现他的“教育目的”,去达到他的“德育效果”。完全不顾学生的反应,完全不顾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少德育工作者不愿付出时间和精力去调查、了解学生的愿望与要求、思想与意见;很少主动去与学生对话、交流和沟通,去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德育活动,去完善自己的学习经验,去促进学生在道德修养上更上一层楼。
(四)学校德育偏重制约功能而忽视陶冶功能
学校德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更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陶冶的过程。德育的陶冶功能是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德育的陶冶是指德育工作者根据德育培养目标、内容,中职生身心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巧妙运用各种方法与手段对学生实施德育的过程,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与熏陶,得到品质的提升。
然而,长期来在学校德育的过程中,不少领导、教师看重的却是德育的制约功能,强调的是对学生道德行为规范的限制,而忽略了德育的陶冶功能。德育的陶冶具有情操熏陶与精神享用的双重功能。真如鲁洁教授所倡导的,她认为德育作为一种道德追求活动,其更深层的价值表现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的各种德性的过程中,使人们得到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满足,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可见,德育对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品质、完善人的德养等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
那么,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中职学校德育所面临的困惑,我们应采取怎样的对策呢?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应对策略
(一)德育前提与关键是强化德育师资建设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成长。试想一个品行不端、损人利己、师德低下的教师,怎么能赢得学生和同事的尊重和爱戴?怎么能承担起培养高素质的合格的中高级技能人才的重任?怎么能使学生听从你的教诲?因此,加强德育工作者自身建设极为重要,否则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有效只是一句空话。
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中职学校德育的新特点、新要求,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要强化德育师资的培训、学习与进修。学校应制定师德队伍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短期培训方案;定时定期为德育工作者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与进修创造条件。如组织学校德育工作者参加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安排的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德育年会及各种培训班;邀请校内外的德育先进工作者与德育专家来校传经送宝,分期分批派德育工作者到高等院校进行培训学习,努力提高学校德育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艺术。
第二,要注重对年轻德育工作者的培养与指导。可采用“传、帮、带”等方式进行,让经验丰富的教师多承担指导、帮带年轻德育教师的工作;同时还可开展竞赛活动,如德育知识竞赛、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德育论文评比等,促进年轻德育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第三,是要完善德育考核办法与奖励措施,做到德育目标明确,考核机制量化,奖励措施到位,德育队伍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富有敬业精神、乐于奉献的德育师资队伍。
(二)德育目标要符合中职生的身心发展需要
德育目标不可定得太高,应遵循德育教育规律,循序渐进,由低到高、先易后难,要符合中职生的身心需要。如果离开了学生实际、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的德育目标就难以实现。只有将德育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实际有机结合,并贯穿于整个德育过程,才能发挥德育的实效性。因此,在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对学生提出的德育要求要适当,要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相适应,要与学生良好品德养成向吻合。目标要有梯度,如与中职生生活紧密相联的行为规范、道德伦理、社会公德等;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应以模范公民的道德规范要求自己,如诚实、守信、奋发进取、乐观向上、乐于奉献等。
(三)德育方法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
传统德育教育以灌输式为主,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今天讲了也许明天就忘了;或者今天考试完了,过一段时间学生已把所学的知识还给了老师。事实证明品德教育不能靠空洞的说教,德育教育只有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基础上,唤醒、激发其主体意识, 培养其主体能力,才能促使其自身的发展。因此,学校德育应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各种形式,动用不同的方法,努力唤醒学生的道德意识,把外在的道德要求逐渐转化为学生内在道德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对道德问题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及自我判断、选择能力,真正实现知行统一与对自己道德行为负责的态度的目的。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学校德育应认清形势、明确职责、加强德育工作者的品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把握德育教育规律,结合中职生身心特点,运用各种有效方法和手段,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注重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才能使教有所获,学有所得,才能使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 刘朝明 .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成才之路,2011.(28).
关键词:德育管理 功能 内容 方法 网络
要改革和加强德育,就必须对学校德育功能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德育的对象是人,是正在成长中的人。他具有两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学校德育具有多种功能,最基本的两个功能是:满足社会需要和青少年自身发展需要。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要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需要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服务,这是在任何情况下是不能动摇的。同时,还要通过德育使青少年懂得人的尊严和价值,使他们生活得更有意义,心理结构更趋完善,人格情操更趋高尚。这些方面功能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忽视哪一方面,都会造成德育失重、失效。
一、学校德育工作管理,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德育功能观。既要注重发挥德育社会性功能,也要注意发挥德育个人性功能,这样,就会大大拓宽德育改革的思路,使德育改革的路子越走越宽。
二、学校德育工作管理,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找准在网络条件下开展德育的最佳切人点,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学生德育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德育管理工作如何应对网络时代
面临严峻的挑战,不得不需要我们很好地对德育管理工作作出重新的科学的思考和研究,在网络时代,德育工作要有哪些新的适应性的策略,才能实现其实效性呢?我认为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积极承担责任并发挥作用。
2、发挥学校网络道德教育主阵地作用,增强针对性和超前性
(1)、要加强思想的正确引导。我们要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积极与消极的方面,自觉利用网络优势,积极上网学习,学习应是上网的主要目的。
(2)、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不断丰富校园内容,设置校园网络文化平台,积极开展一些有益于培养学生网络道德的活动。
(3)、让网络成为学生成长道路的良师益友。利用网络开设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关注学生的心灵,让孩子们能够把自己的心思与同龄人沟通,鼓励学生把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存在的情绪与困扰,通过网络直接反映、直率表达,帮助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各种心理问题,达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品行的目的。
3、 建立家庭学校互动的德育模式
(1)、家长要紧跟时代步伐,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学生家长如果不懂得基本的网络知识,不了解自己孩子的上网情况,那么家庭教育就会出现真空地带。我们的学校在这个时候可以为家长提供免费的网络知识培训,对家长如何指导孩子正确上网的方法进行指导,教育家长如何全程跟踪孩子使用电脑的时间和内容,针对沉迷网络比较严重的孩子,家长如何通过向学校网络技术培训班的老师发电子邮件获得如何设置密码,限制其使用时间的技术及如何建立“防黄屏障”,避免孩子主动或被动地遭受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的技术。
(2)、正确引导孩子上网,加强对孩子的网上监督与防范。由于青少年处于特殊的生理与生理发育时期,父母有责任参与孩子上网的过程。如: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向孩子提供一些适合孩子的网址,以减少孩子受不良网络影响的机会,家长应在电脑终端安装过滤软件,提取精华,剔除糟粕,为我所用。
三、学校德育工作管理要不断改革学校德育内容。从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来看,我们必须在德育内容上加以更新,以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
其一、创业意识教育。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就是一项开创性事业,需要人们具有较高的创业素质。创业素质包括创业精神和能力,这是现代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l世纪国民素质的必备要素。而现在多数学生缺乏自主能力和开拓创业精神,由学校到社会从业有段适应期,随着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其二、开放意识教育市场经济是开放性经济,在开放过程中,既要大胆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又需要坚决抵制一切腐朽消极的东西。当代学生生长在中华民族开放的历史新时代,他们在课堂上、社会上、大众传播媒介中接受教育,接受的观念使他们思想意识更具有开放性,但是应该看到学生开放意识不够健全和成熟,与时代要求还很不适应。
其三、能力意识教育。市场经济需要“知识+能力的人才,当代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中,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能力较差,因此应注意学生能力培养,把学生放到社会实践中去,让他们在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发展所学知识,倡导自主、自立、自强,使之在学业上、能力上全面发展。
其四、竞争意识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优化组合竞争中,机遇和风险同在,成功与失败同行。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竞争观,激发他们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积极进取,敢于竞争,善于竞争,敢于承受竞争失败的风险。
其五、法制教育意识。市场经济实质上是“法制经济”,要求用法律来全面规范社会经济生活中各个方面的权利、义务和行为,也要求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主体懂得经济法规,遵守经济规范,运用经济规范约束自己、保护自己。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中心,学校法制教育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尤其是实行市场经济,更需要加强经济法规的宣传教育,使学生懂得遵纪守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学校德育工作管理要多管齐下,点、线、面结合。学校要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德育新格局。
1、学校管理中贯穿德育这一条主线。在党政统一领导下,以教导处为枢纽,以政治教师、班主任、团队干部为主体,各支队伍优化组合,形成合力,发挥德育教育的整体效应。在配备力量,要舍得把精兵强将放在从事德育的岗位上,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第一位。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全程教育、全面教育原则。做到好、中、差学生一起抓,尤其对差生,要特别关心。高中低年级一齐抓,使学生从入学 到毕业的全过程都贯穿德育,使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所有教职员工都应负起“育人”的职责,“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把“育人”作为全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当代青少年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仅决定着青少年自身的发展,而且还关系着整个民族的发展。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而思想品德课则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具有很强的德育功能。作为政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爱国主义情操的熏陶、爱国主义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以及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发挥德育功能。
思想品德课既是理论知识课,又是道德修养课。这就决定了必须把充分发挥德育功能贯穿于思想品德教学的全过程,必须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课堂教学活动来实现,而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目的和任务的重要手段。
1、正面教育的方法。正面教育、积极引导的方法是利用令人信服的道理和生动的具体事例,通过正面引导、说服教育来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的一种方法,这主要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比较系统的教育。正面教育要着眼于一般,着手于个别,要因人而异,即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教育,要有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2、情感熏陶的方法。情感熏陶法就是要在晓之以理的基础上,进行动之以情的教育。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充分信任、尊重、理解教育对象,善于运用感化的工作艺术,真心实意地把党和国家的关怀送到学生的心坎上,使学生受到感染,促进情感的交流与共鸣,产生移情体验,激起对党的热爱,对社会主义祖国前途的信心,并转化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学习的动力。情感熏陶不是感情用事或用感情代替原则,而是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以行育情,以境育情,以情育情,也就是教育者用自己的感情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疏通思想渠道,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
3、“活动式”教学方法。所谓“活动式”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形式,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性、自主性、趣味性、创造性为主要特征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活动”中教,学生在“活动”中学。常见的形式有(1)沙龙式。如:让学生围绕某一个或几个专题分若干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2)演讲式。如:让学生就某一个问题上台来时行演说,发表自己的见解;(3)模拟式。即创设多种生活场景,让学生进入特定的角色,进行活动。如:“答记者问”、“即席采访”等;(4)表演式。如:演小品、相声、朗诵等;(5)辩论式。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关心的热点,对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开展辩论;(6)影视式。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的电影、电视、录像等。
二、适应时展,制作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相适应的教学课件。
思想品德课教学课件,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发挥其德育功能的重要物质条件。思想品德课教学课件广泛和恰当的使用,是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实际的桥梁,也是广大教师能够把思想品德课教学搞的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思想品德课教材较大较杂,使思想品德课教学软件的开发还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系统的组织,不能适应思想品德课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政治课教师应根据各校的实际条件,充分利用挂图、投影、多媒体等多种物质技术手段,采用不同形式来制作一些和教学相适应的优质教学课件,特别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通过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思想品德课的德育教育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重视思想品德学科与学校其他德育途径的有效结合。
作为学校而言,要发挥德育功能的整体效应,就要注重各条德育途径和各种德育功能的渗透结合。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也要找准与其他德育途径的有效结合点。在各个不同年级,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和学生年龄、生理、心理特点和思想状况实际,结合学校开展的班、团、队组织的德育活动,以及其他学科开展的德育相关的教学活动,在内容上相互渗透、融合,在活动形式上相互沟通、配合,在时间上统筹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德育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也才能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取得实效。
四、加强实践锻炼,共创育人环境。
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格局中,加强课外实践活动,对于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尤为重要。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良好品质的形成,如果仅仅依赖于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德育不仅在于知,更重要在于行。实践教育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认识能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这种教育方法形象、生动、活泼,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也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实践锻炼可采用的形式是各种各样的。如: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商店进行社会调查,到社会参加公益劳动,到历史遗迹、革命老区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参观、考察等。总之,我们要不断开拓思想品德学科社会实践活动的渠道,使学生从中得到锻炼,受到教育,以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德育功能 职业教育 实现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3-0184-01
在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德育,它并不仅仅是德育教师的任务,还需要在其他的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因此,在中职教育专业教学中,就需要充分结合学科内容和特点,对教学教育性进行强化,在教学过程中,牢牢贯彻德育教育。
一 在职业教育课堂中德育功能渗透的原则
1.紧密性
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材充分挖掘,将其中的德育素材给找出来,有机地结合起专业教学和德育教育。比如在电子商务专业的网络营销课程中,除了将网络威胁以及交易安全等知识点讲解给学生之外,还需要将诚信教育渗透于教学全过程中,要想吸引更多的网络消费者,就需要具有较高的诚信度,扩大营销市场。
2.实效性
在职业教育课堂中渗透德育功能时,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要考虑学生是否可以接受,为了提高德育功能的实现效果,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亲身实践,以一个网络消费者的身份去感受,如果在进行网上消费的过程中,发生了欺诈现象,那么就会损失大量的资金,影响到自己的心情。反过来,如果自己是网络经营者,就需要进行诚信经营。
二 渗透方法
1.创新教学手段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职业教育教材中,有很多的内容都可以作为素材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要充分挖掘这些内容,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渗透。教师要做好准备工作,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并且要积极地应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设计和组织。结合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
2.教材教法的选择
要想在职业教育课堂中有效地实现德育功能,就需要将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对学校德育教学进行强化和改进。要大力研讨教材教法,将教材中隐藏的德育因素充分地挖掘出来,有机地融合德育和智育,创造出独特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在职业学校中,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专业课和技能课,那么就可以将德育教育渗透在这些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这些课程的德育教育不同于德育课堂,在教学中,需要将教学计划严格执行下去,促使确定的教学目标和教育任务可以有效实现,教师对于德育理论的讲解应避免花费太多的时间;总之,德育教育是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的一种潜移默化和因势利导。
三 德育功能在职业教育中的实现
在学校教育中,最基础的就是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只有通过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才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努力:
1.要培养学生乐于奉献的精神
在社会发展中,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是不可或缺的,职业不分贵贱,社会需要对职业产生足够的尊重,但是因为分工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收入和地位等,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环境;因此,大部分人在对职业进行选择时,都会寻找那些社会比较认可的职业。有一些职业无人愿意从事,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因此,就需要培养学生乐于奉献的精神。
2.要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
职业教育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将会直接工作,服务于他人和社会,如果他们没有拥有遵纪守法以及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就很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违法现象,影响到他人利益,给社会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在职业教育课堂中,就需要适时的培养学生的遵纪守法以及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要让学生具有高瞻远瞩的意识,要明确了解到不能为了贪图一时利益,而葬送了未来的美好前途。
3.要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
不管是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不同部门和相关人员的协作努力,还需要与同行人员以及其他行业的人员进行交流。在职业教育课堂中,就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和与他人协作的精神,要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在当今社会,靠单打独斗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需要与他人进行密切协作,共同发展。
四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可以得知:在职业教育课堂中,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专业课教学中,需要充分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德育知识点,采取合理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乐于奉献、团结互助以及诚实守信等品质,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俊华.专业教学中实施职业道德教育的尝试[J].新课程(下),2011(7):123~125
总结改革开放20年来的德育工作,尤其是近10年来德育理论的发展,便会发现一个明显的趋势,那就是德 育理论一方面继续在科学化轨道上前进,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人性化的倾向,而且二者正在逐渐走向整合。这一 趋势特别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主体性德育思想的确立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再加上长期封建主义的影响,中国人的个人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相当薄弱。随 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打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开始了一场真正的具有革命意义的社会转 型。这次社会转型,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先导,由此引起一系列社会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整 个社会结构的变革。这一变革的一个明显结果是个人的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显著增强,表明了人们正在逐渐由 依附走向独立,因为市场经济要求的是自我独立的主体。
反映在德育理论上,就是“人是主体”的思想得到了确立。主体性德育思想的确立对于德育具有首要的意 义。首先,它表明了人们对“道德”的认识已从服从、适应的层次提升到了自主、超越的层次。人们逐渐认识 到,道德乃是人探索、认识、肯定、发展和创造自己的一种积极手段,而不是一种消极防范力量。把道德完全 说成是一个只具有约束力的规范体系,视道德完全为约束人行为的手段,就把个体的自主、自觉从道德中抽掉 了,而不代表主体意志的行为当然也就无法参与真正道德意义上的评价。所以,完整的“道德”不仅指服从或 适应特定社会所认可的习俗或规则的行为,而且指在面临各种不同规则和行为时所作的选择行动。道德原则能 否对主体的选择产生影响,能否对其行为产生约束作用,关键在于主体是否自觉接受这一原则。从这种意义上 讲,道德主体乃是自己道德原则的真正确立者和创造者。其次,既然主体的参与和自主活动是道德发展的前提 ,由此,也就必然要求在教育中尊重学生主体。因为,如果道德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借助自己的智慧努力探索、 不断建构从而达到自主、自觉的过程,那么,道德教育的目的就不应是让学生无条件地服从某些规则,而是要 鼓励学生接受理性的自我指导与自我决定;如果说道德教育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学生的理智和思维参与的过程, 那么,就势必要抛弃传统的说教、灌输和强迫执行等反理性的方法,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理性思考作出 自己的判断和决策,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生活。质言之,没有学生主体的自觉自愿的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道 德的发展。
由于主体性德育体现了对人的地位和尊严的承认和尊重,所以它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同时,主体性德育 是人们在对道德、道德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之后得出的科学结论,所以,这一理论本身就是科学化与人性化的 统一。
二 个性教育
长期以来,德育的一个重大缺陷就是忽视人的个性发展,忽视人的千姿百态的差异,忽视良好心理品质的 培养,这不能不说是人们对德育不满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主体性德育思想的确立,学校德育在个性化教育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所谓“个性化”教育,就是在 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从学生的现实个性出发,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通过个 性化和社会化、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促进其个性自主和谐的发展。它旨在 培养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格健全的社会公民。从根本上说,这也正是学校德育改革深化的最终目标。
从历史上看,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中国人一直生存在一个自在自发的相对保守的世界里,整个民族创新 的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弱,人们的基本生存方式以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为基本特征,不大重视个性的培养。 而后者对当代中国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无论是现代化建设,还是市场经济的建立,都需要创造性的人才,而 没有个性,创造性也就无从谈起。所以,一方面是克服历史的积习,一方面是发展的需要,二者都决定了个性 教育的重要性,而德育在这方面正是大有可为。因为从根本上讲,张扬、发展人的个性本是德育的题中应有之 义,也就是说,通过德育使人们认识到:个性发展是人类自身成长的尺度,表明人类已发展、进化到了什么层 次,是人类解放程度的一种标志。没有人的个性发展,社会就不会有活力。个性充分、健康的发展是形成各方 面良好素质的基础,这样,我们的民族素质才能提高,众多的人才才能脱颖而出。为此,就必须破除德育中仍 然存在的模式化和“一刀切”的现象,就必须克服把多种多样的个人心灵抽象化乃至把它们压缩成一个单一心 灵的企图,因为人的心灵是丰富多采的,它包括人的兴趣、情感、意志、抱负等各种复杂内容——而这正是实 施个性化教育的科学依据。也只有以此为出发点,德育才能充满人性化,才能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德育也才真正能成为对人的一种解放。
三 责任教育
责任教育实质上是主体性德育理论的深化。
道德责任是指道德主体在道义上对其选择的行为的善恶及价值所应承担的责任。“我”的责任必须建立在 两方面的前提之上:一方面,我必须是行为的所属者,即某一行为的主人;另一方面,该行为必须属于我—— 它必须是我的行为。两方面相辅相成。前者是我与行为的同一关系,后者是我的意志与行为的同一关系。换言 之,具有道德责任这一属性的行为不仅是属于我的,而且是建立在我的意志自律的基础之上的。它的实质在于 :行为必须出乎我的意志自由。这意味着,只有当人享有运用自身的意志自由去行动的权利时,人才应对选择 的行为负责,而培养责任者正是道德教育的根本所在。
但以往——尤其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的德育在这方面却做得很不够,所谓学生的选择其实只 是外人(教师等)替学生作出的,从而也就取消了学生的道德责任,教育完全成为使学生顺从的工具。这种教 育表面上看来是“成功”的,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使学生服从于规则。但是,这种缺乏主体自由意志的“服从 ”根本不具有真正的道德意义。道德的实质在于“法由己立”,迫于外在的压力而作出的承诺和行为只是虚假 的承诺和行为。所以,它也就无法培养出真正的责任者,这正是人们对学校德育指责最为集中的地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人们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要改变以上状况,就必须认识到,学生的 道德发展、道德学习是一个主动自为的积极过程,是一个与学生主体的活动息息相关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任由 外力压制和被动接受的过程。只有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并培养其选择的能力,德 育才能真正培养出富有责任感的学生。这种学生确实对规范负责,但更重要的是他们首先对自己负责,只有对 自己负责的人,才可能是一个对自己置身于其中的种种关系持积极的负责态度的人。
认识到这一点对当代中国极为重要。因为只有人人都能对自己负责、彼此负责,才能形成一个健全的社会 ——它关系到国计民生。众所周知,市场经济讲求信用,如果只要挣钱就可以不讲信用,不负责任,让“坑蒙 拐骗”流行,那么,不要说个人和民族在道德上无法自立,甚至连一个比较健全而稳定的市场机制也建立不起 来。如果我们不能培养出真正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发展(包括物质和 精神两方面)。
有鉴于此,有人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学会负责。所谓学会负责,是学习和做到在作出满足个人需要和愿望的 决定时,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以及对影响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等有全盘考虑并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学会 ,是指积极主动地去获得。负责,是指经过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后,对自己作出的选择履行义务。应该说,这 种主张是有远见的,这也正是当前和今后德育的重心所在。
四 德育功能
德育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这一阶段在德育功能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这种进展在德育的社会功 能和德育的个人功能两个方面都有所体现。
在德育的社会功能方面又以对德育的经济功能的研究为最深。实际上它是中国的现代化与市场经济对教育 的必然要求。众所周知,人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乃至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德育正是通过影响生产力的主体因 素——人而对经济发展起作用。具体来说,通过德育唤醒人的自我意识、经济意识,赋予经济发展以需求动力 ;通过德育促进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特别是提高他们选择、创造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能力; 通过德育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念,引导人们选择和创造合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通过德育建立起 健康的经济行为价值标准,提高其商业伦理、道德水准,使经济趋势向文明发展;通过德育为经济发展创设一 个良好的文化环境、文化体系,从而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现实的协调基础和途径。在知识经济时代即将 到来的今天,强调德育的经济功能无疑是大有意义的,而且,以德育的经济功能的研究为突破口,必将带动整 个德育研究的步伐。
在德育的个体功能研究方面,则在强调德性的本体价值的基础上突出了德育的享用功能。所谓德性的本体 价值,是指各种德性本身就具有满足个体需要的价值。个体内在地把各种德性的形成、道德人格的发展作为自 身的一种需求,通过德育使这种需要得到满足,这就是德性的本体价值的体现。德育的享用功能就根植于此。 德育个体享用功能的提出无疑是德育理论科学化和人性化相结合的极好体现。一方面,它肯定了德育是一种道 德追求的活动,即德育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的各种德性的过程中,使人们得到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满足 ,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另一方面,只有使德育的自我享用功能不断得到提升和发挥,才得以使学生把各种道 德规范的遵从逐渐从他律转变为自律;不把各种道德规范视为约束,而当作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需要;不把 道德、道德教育视为一种异己力量。如此,道德教育才可能成为一种“愉快教育”,成为一种人们乐于接受的 教育。
人们在德育社会功能与德育个体功能研究上的深化,实质上表明了人们在对“社会与人”问题认识上的进 步。
在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一致的,德育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也是一致的,不应当把二 者对立起来。但从根本上说,在社会与人二者之间,人又是更根本的一方面——这也正是主体性德育思想确立 的依据所在。具体来说,任何社会道德都是一定社会群体共同利益、要求和意志的概括,它总是作为具有普遍 性的社会道德指令而存在着。它并不具有自满自足的性质,它只有为个体所接受和内化,并转化为具体情境下 个体自我完善的道德活动,才成为具体的、生动的、真实的东西。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怎样,一个群体的道德 状况如何,并不在于它有多少道德规定和律令,而在于这个社会或群体中的个体内化以及践行这些道德规定和 律令的广度和深度。而个体要将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和律令内化并在其行为中对象化和现实化,就必须发挥主 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因为,道德,作为一种人类的精神活动,作为一种实践理性,从本质上讲,是对可能世 界的一种把握和设定。这种把握和设定是一种超越。因此,道德反映的不是实是而是应是。所以,个体道德活 动过程作为再现社会道德的过程,也就决不仅仅是刻板的、简单的复制社会道德的过程,而是一个在新的基础 上把社会道德再创造出来的过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个体获得了更丰富、更深刻的道德内涵,社会道德则获 得了众多个性赋予的现实生命和确证,并不断地向更高的道德层次迈进和提升。
以上就是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之间的辩证关系。它提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道德不只具有规范性品格 ,更重要的是具有理想引导性品格,只有让它们深入人的主体意识并成为其内在的信念和意志(道德内化), 才能具有现实的伦理意义。由此,对德育来说,就是要充分发挥道德的个体性功能,努力培养在道德上超前发 展的人。只要这种超前符合社会和道德发展的必然性,是一种自觉的教育的结果,那么就预示着社会的道德人 格必将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因为在一个以人为主体的社会里,是人决定着、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五 反对道德灌输
众所周知,灌输一直是道德教育中的最大痼疾,尤其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随着主体性德育思想的 确立,人们对灌输的认识和批判也越来越深刻:在性质上,它是一种强制的、封闭的教育;在目的上,它试图 通过一切可能的方法和措施使学生接受并最终形成特定社会所要求的固定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行为习惯;在内 容上,它所要传授给学生的乃是人们推崇并为大多数人一致认可的、具体的道德规则规范;在方法上,它通常 诉诸直接的问答式教学、规劝、说服、纪律、强迫执行、训诫、奖惩以及榜样等等。这种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僵 化的教育形式。因为它既无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又与现实的社会生活无关,更重要的是,由于它用一种固定 的教条教育学生,因而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质言之,“人”在灌 输中不见了。
灌输的错误之一是把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混同起来。在灌输论者看来,道德可以像知识一样,通过传播和 灌输,学生就可以获得,从而成为有道德的人。事实上,具有知识并不一定就具有教养,只有把精神的内在本 质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才是教养,灌输缺乏的正是这一点。而且,在这种单纯的“知识中心主义”的影响下,学 生的品德便转化为一个个分数,似乎考分越高者品德越好,由此也就谈不上对学生的情意、个性的培养了。学 生实质上成为一个个畸形发展者,于是,本应提升人的精神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道德教育,越来越疏远了马 克思多次强调的“人的世界”和“现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