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16:05: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等级划分规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学习激励;过程性评价;网络教学平台
一、问题提出
学习动机不强、参与程度低一直是网络学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目前的一些研究成果中主要提出了优化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加强教师参与、增强过程性评价等策略。实际上,这些策略主要涉及两个关键要素,一个是教师,一个是网络教学平台。其中,平台的作用则体现在为教师激励策略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既包括对各种教学资源组织呈现、教学活动开展的支持,又包括对各种学习行为数据的采集分析、对各种学习评价策略的支持。然而,目前主流的网络教学平台在资源共享、教学组织、互动交流等方面的功能已经较为成熟,在学习评价方面,功能还未能尽如人意。
刘盛峰等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为了工作的需要”、“为了提高素质,提高竞争力”、“为了获取文凭”[1]。姚巧红等对大学生网络学习情况的调查研究则发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通过考试和满足兴趣等是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三项主要动机[2]。可见,在我国,无论是远程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学生参与网上学习的动机都是以外部动机为主。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合理的评价机制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就显得尤为必要。目前,人们普遍认可的一种评价方式是开展过程性评价,将学生的参与程度反映到课程成绩当中,而如前所述,当前主流的网络教学平台对这一策略都未能提供较好支持;另外,相关的研究也多是仅仅简单提到这一策略,对于如何具体实现则未进行深入探讨。实际上,这一策略说起来简单,但真正要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实现,还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具体问题。因此,设计一个具体的网络教学平台中的学习激励机制并进行技术实现,研究如何通过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激励机制
1.参与学习,记录积分
以积分作为考查学习参与程度的依据。为登录平台、利用资源、分享资源、讨论交流等平台中的各种活动分别赋予一定的单位积分,学习者每当参与某种活动,就会获得相应的单位积分,随着学习的不断进行,学习者的单位积分不断累积,构成总积分。积分通过次数、时间等量化数据客观地反映了学习者的参与程度,既记录了学生在各个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又将各种数量单位统一在了一个体系当中。
2.单位分值,自主设定
网络教学平台中各种参与积分计算的活动都被赋予一定的单位积分,这些单位积分不是系统内置、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由教师自主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参与的学习活动类型不同、侧重点也不同,有的要求学生多学习教材内容,有的则要求学生多参与讨论,由教师设定单位积分,便可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灵活安排不同活动单位积分的相对权重,使积分的计算更加合理。
3.任务完成,积分开始
学习者想要获得积分,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达到教师设定的最低标准。教师除设定每类活动的单位积分值外,还要设定每类活动的最低要求,学习者只有完成最低要求规定的任务,才开始获取积分。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督促学习者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又能激励学习者持续积极参与。
4.积分排名,分段计分
对学生按照所获积分的多少进行排名,并将学生的名次划分为若干等级,为每个等级设置一定的分数,这样,学生名次对应等级的分数就是其积分所对应的成绩。这种方式根据名次计算成绩,不设积分上限,可以激励学习者持续积极参与;而划定等级的分段计分,又可以模糊相近积分之间的差异,避免学习者为了追求一两个名次而进行恶性竞争,使成绩的计算更加公平合理。
5.参与情况,实时反馈
向学习者实时呈现自己的积分状态,包括总积分以及每一项活动的积分,使参与学习的同学能够看到自己积分的不断增长,与此同时,呈现学习者目前的积分的名次以及各项活动中全班同学的平均水平,这样,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以及所处位置,有利于积极参与的同学维持学习动机,也有利于积分较少的同学及时发现差距。除向学生实时反馈之外,也向教师实时呈现全班同学的积分状态,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全班同学以及个别学习者的学习状况。
6.积分规则,灵活配置
允许教师对各种参数进行自主配置,包括前面提到的参与计算积分的活动项、每一项的单位积分值、积分的等级数量及范围、每一等级的对应的分数等,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一个积分规则。除了积分规则本身可以由教师自主配置外,还应允许教师在一门课程中配置多个积分规则,每个积分规则应用于不同的教学阶段,并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不同,为各个规则配置相应的活动项、单位积分值、计分方式等,使激励工具的应用能够尽量灵活。
三、学习激励机制的功能实现
基于以上实现机制,本文对相关功能进行了系统开发,在平台中新增“课程积分”模块,主要包含积分规则管理、积分规则设置、积分信息反馈等具体功能。
1.积分规则管理
在一门课程当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为不同的学习阶段设定不同的考察项目、积分值及计分方法等参数,形成不同的积分规则。进入“课程积分”模块,教师与学生用户均能看到本课程所有的积分规则,教师可对积分规则进行各种管理操作,包括添加、删除、预览、修改、查看学生积分等,学生则具备查看积分规则信息以及查看积分详情的权限(见图1)。
2.积分规则设置
在“课程积分”模块中,教师可点击“添加”按钮,添加一个新的积分规则,积分规则中需要设置的内容有三项,一是基本信息,包括积分规则名称以及该规则收集数据的起始时间;二是规则明细,结合平台已有功能,系统提供了登录次数、学习时长、发帖数、回帖数、帖子被浏览数、提问次数、资源下载次数、资源上传次数等可选考察项,教师可根据需要选择,对每一考察项,教师需要设定单位积分值及最低要求值,单位积分值表示学生参与单位活动能够得到的积分,最低要求值则表示该项目最少需要完成的量,只有在达到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学生才会获得积分;三是分段计分规则,系统采取分段计分的方式实现积分与成绩的转化,具体机制为将学生按照积分进行排名,最后按名次段计分,例如给前10%的学生100分,10%至20%的学生90分,设置该项目时,教师首先需要添加一定数量的名次段,然后设置各段的名次范围及其对应的分数(见图2)。
3.积分信息反馈
“课程积分”模块的积分规则列表会向学生即时呈现其当前积分及名次,点击积分值,系统将呈现其在每个考察项的积分情况以及各个项目的课程平均水平,这样,学生既可以随时看到自己的积分,又能够全面了解自己在各个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教师用户登录后,点击某个积分规则后的“学生积分”按钮,系统将列出该规则下全班学生的积分、名次与成绩,点击某个学生姓名后的“详情”按钮,系统则会呈现该学生的分项积分情况积分及积分日志。
四、结语
网络教学平台虽然扩展了教学空间,但是由于学习者内部动机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通过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督促学习者积极参与还是很有必要的。激励措施的实施需要平台的支持,本文设计的学习激励机制以积分记录学习过程,允许教师自主制定积分规则,积分及参照情况及时反馈,并根据积分名次确定学习参与成绩,这些具体机制可以为教师采取学习激励措施、开展过程性评价提供一定的帮助与支持。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区域经济质量 多维度评估模型 发展方向 合理建议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在文化、环境等方面凸显的各种问题,使我们对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质疑,因为一部分GDP的增长是以牺牲坏境和能源利用的低效率为代价的,而经济波动又源于产业结构单一化造成。因此我们必须反思经济发展“数量”之外的各种复杂关系。我们需要特别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强调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根据上述问题,提出了质量型经济增长理论,比以往更注重经济增长的前景,质量和后果问题,否定了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观,为更有效地评价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出了新的标准体系。经济模型在国民经济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政策分析以及区域经济规划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选取了评价区域经济质量的四个维度,引入了四面体分析框架,(如图1)分别从经济的活力,耐力,魅力,潜力,即经济的与社会,环境,民生与软实力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和研究。
二、区域经济质量评估模型及相关理论
首先将根据AHP层次分析法,将复杂的区域经济指标通过分类,划分成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再根据一定客观现实的判断结构把专家意见和分析者的客观判断结果直接而有效的结合起来,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反应每一层次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重。再结合地区的排名情况,利用模型进行打分评比出区域经济质量情况。
(一)符号说明
将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指标划分为A,B两层。其中A层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直接维度,B层为衡量分别为衡量A层维度的直接指标。具体符号表示如下:
PEDQ:区域经济发展质量。
Ax:衡量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第x个指标,(x=1,2,3,4)。
Bx,y:衡量Ax项维度的第y项指标。
说明:衡量的具体包含关系及方面如下表2-1:
(二)模型建立
(三)模型改进
第一步:根据研究问题的复杂性和研究目的,邀请10位专家构成专家小组。通过德尔菲法得到一个关于指标重要性等级划分的专家意见。 请专家小组按既定的等级划分规则给出各维度A1,A2,A3,A4对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性意见,以及每项维度中各项指标对其所在维度的重要性意见,得到关于各维度A1,A2,A3,A4对区域经济发展质量以及每项维度中各项指标对其所在维度的比重划分,直接将专家意见汇总,统计每种意见的频数,如果某种比重划分意见的频数大于5 (按照10的50%来计算),则将此种比重划分定为各个维度的权重;否则,将频数由大到小排列并依次累加,当累加和大于7 (按照10的70%计算)时停止累加,选取出这些频数对应的所有方案(如果这些频数中,存在相同的频数,这个相同频数对应的多个意见都被选出),将这些方案中的对应维度的权重的均值作为最终各个维度的值。最终得到的维度Ax对PEDQ的值记为aax(x=1、2、3、4;),指标Bx,y(y=1、2、3、...、max)占其所在维度Ax的值(x=1、2、3、4),记为bbx,y(x=1、2、3、4;y=1、2、3、...、max)
其中,比重划分规则如下:
将专家意见看成是对每项指标的1-6这6个“等级”(或称为得分值)的投票。首先,每个维度里面的四到五个指标的总分是十分,专家需要根据每个指标的比例合理的分配给每一个指标。将第一轮调查问卷中专家意见分歧较大的指标进行汇总后,并将这些指标在第一轮问卷中的得分情况一并写进第二轮的调查问卷反馈给各位专家,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对于第二次调查问卷的汇总分析仍然按照以上规则进行,如果最终统计出的专家意见分歧较大的指标不超过2个则停止问卷调查,对于最后可能出现的不超过2个的指标的权重等级则可经过综合考虑专家的意见而定。
第二步:用正规化方法(Range 0 to 1)将数值标准化到0―1的范围内,对各项指标和维度的值进行标准化处理,方法如下:
三、模型建立的意义及相关建议
该模型的建立更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表现为:有工作的增长,即经济增长应该能制造足够多的工作岗位;有声的增长,即经济增长能带来民众参与和公共管理事务;有情的增长,即经济增长能优化收入分配的格局;有根的增长,即经济增长能促进文化的多样性,使发展中的地区拥有自己的文化家园和历史;有未来的增长,即经济增长对可持续能力的延续。因此,该模型的建立为衡量经济质量提供了更具体的理论依据。
同时,我们也应该正确的认识区域经济质量评估模型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的地位。区域经济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尽管我们在建立模型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深入的研究,但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模型本身的抽象性,等基础条件的局限性,模型只能是区域经济的一种近似的反映。因此模型的运算结果与实际工作难免有一定的差距。它只能作为决策的参考依据,而不能完全代替决策。只有认识了模型的这些缺陷,我们才能在工作中弥补或避开这些缺陷,真正发挥模型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徐瑛,陈秀山,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评价区域经济质量[J].教学与研究 2006
[2]乌家培,周方,刘树成等.经济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
[3]姜近勇.我国区域经济模型研究的几个问题[J].生产力研究,1987
强制性产品认证能判定产品合格与否,但没法预知使用效果。如何判断儿童约束系统产品(儿童安全座椅)安全性能的好坏呢,这就需要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来进行直观并量化的等级评价。C-NCAP在运行8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之后,将儿童安全座椅纳入评价体系,于2014年正式实施了《儿童约束系统(CRS)产品评价规则》。随着2014年9月22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模拟碰撞试验室成功完成了由宁波贝安宝儿童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儿童约束系统评价试验,标志着C-NCAP儿童约束系统(CRS)评价正式展开。下面,我们就对其评价的流程以及评分规则进行详细解读。
参与评价的儿童约束系列产品如何购买?
C-NCAP管理中心每年会对中国市场上销售的儿童约束系统产品进行统计分析,并于年初初步确定本年度评价儿童约束系统的候选范围。所评价的儿童约束系统产品以市场上销量较大的产品为主,适用范围覆盖0~36kg的儿童(参考年龄0~12岁)。在确定评价儿童约束系统产品型号后,由管理中心根据型号,依据随机抽样的原则,在事先不告知生产企业的情况下由市场购买。同时,生产企业也可以主动申请儿童约束系统的评价,但所申请儿童约束系统必须为中国市场上销售的产品。
参与评价的儿童约束系统产品按照婴儿用、幼儿用和学童用共3个组别来进行划分。其中,婴儿用儿童约束系统适用儿童体重13kg以下、参考年龄为15个月以下:幼儿用儿童约束系统适用儿童体重为9~18kg、参考年龄为9个月-4岁;学童用儿童约束系统适用儿童体重为15~36kg、参考年龄为3~12岁。
具体有哪些评价项目
C-NCAP儿童约束系统评价方法包括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静态评价是指使用方便性评价,主要通过对产品使用说明文件、标识、以及座椅在车上的安装是否方便、是否方便儿童搭乘等几个方面给出评分。使用方便性评价不是通过测试数据来考量,而是按照详细的评价标准,由专业人员进行打分。该项评价的目的就是引导生产企业和产品在设计、生产、包装等各方面尽可能多地为消费者考虑,让消费者更易于获得清晰明了的产品使用信息,方便消费者正确使用产品。
动态试验则是按照儿童约束系统产品分组搭乘相应的P系列儿童假人,在碰撞模拟滑车上实施。试验通过测量儿童假人运动姿态以及伤害指标,考核儿童约束系统对儿童乘员的保护效果。针对不同组别的儿童约束系统产品,动态试验采取不同的评价办法,但无论哪个组别的产品都需要做前向碰撞试验。由于婴儿用儿童约束系统组别产品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后向安装,该组别产品还需要单独做后向碰撞试验。在幼儿用儿童约束系统组别的评价中,如果座椅倾角可调,需要将其调整到垂直、最大倾角两种状态分别进行试验。
该评价规则和标准法则认证有什么区别?
C-NCAP儿童约束系统(CRS)评价规则的动态试验方法与标准法规认证试验基本相同,但测试条件更接近产品实际适用环境,测试项目更加全面,要求更加严格。例如,本评价动态试验中的量化测试项不仅包括了头部伤害、胸部伤害,还增加了颈部伤害指标的测定。同时,为了适应产品的使用特点,本规则还要求对产品标识、说明书的内容、产品在车辆上安装的方便性、儿童的安放性、避免误操作等内容予以评价,以此来判断是否存在由于产品安装使用不当而导致事故中儿童受到伤害的潜在可能。最重要的是,该评价规则通过一套成熟的评价方法,把一般性试验简单的“合格”和“不合格”判定变成更加直观并量化的等级评价。从实际意义来说,C-NCAP儿童约束系统评价不去判断产品是不是通过强制性标准的要求,而只是对一个产品做安全性方面的综合评价,主要目的就是为消费者提供除了样式、品牌之外更多关于产品安全方面的参考依据。
评价结果如何分级?
关键词:综合评审法;商务条款;图书招标采购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相关法律规定,政府实行招标采购评标办法有三:一是最低投标价法;二是综合评分法;三是其他法律、法规允许的评标方法。其中综合评分法是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对投标人的商务标、技术标和信用标进行评审的一种方法。具体说就是从商务条款、技术能力、管理水平、售后服务及信誉等方面进行细分,形成若干评价因素,并确定各项评价因素所占的比例和评分标准,开标后由评标专家按照评分规则打分,最后统计投标人的得分,得分最高者为推荐中标人,次高者为候选中标人[1]。
一、图书招投采购综合评分法中的商务条款内容
图书招投采购综合评分法同样也分三个部分:商务标、技术标和信用标,对投标人的投标报价、实力、业绩、财务、技术、管理、售后、供货能力和信用等进行具体细分,并确定分值分配和评分标准。其中的商务标评审内容至少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一)折扣率。折扣率基本上是按照实际应结书款/图书总码洋计算。这就要求投标人要综合考虑其供货时发生的包含但不限于:运输、人工、加工、售后、税费和利润等各项内容,是图书实行政府招标采购的一项实质性、必备性和最重要的内容。
(二)投标人实力。主要依据投标人的工商注册登记时的注册资金量为准,是目前较为通用的对投标人实力的客观体现。
(三)投标人业绩。投标人在投标某项目前一定时间内所取得的与项目内容相同或者实施过程相似的主要业绩证明。综合图书采购的风险因素及各项实质性关联内容考虑,以两年至三年期限内所取得的相似图书供货业绩合同评分较多。
(四)投标人获得权限。即投标人所取得的和出版社之间的协议或者销售协议等,是衡量投标人供货能力、有效性及出版物来源的合法性的证明。
该商务评标内容综合考量了图书招标采购中对投标人的报价、实力、业绩和供货能力与质量等因素,能较为全面、客观的评定投标人的总体实力,对提高政府采购的资金利用效率,维护招标单位利益和确保图书招标采购的有效进行具有客观和现实意义。
二、现行综合评分法中商务条款评标实际利用中出现的问题
(一)低折扣率严重偏离招投标采购的目的
图书实行政府采购公开招标,其目的就是要提高资金的运作效率,既能节约政府性资金支出又要保证以高质量、优服务来提高图书的供给能力。
综合评分法中商务评标在实施过程,其折扣率分值一般占总分值50%-60%,导致图书招标采购基本上重视折扣率,特别是现行政府招标采购优先注重节约资金的观念,更加剧了一些书商投标时的恶意投标与竞争[2]。导致后期书商故意不签订合同而流标或者在图书供货时更换特定目录、二渠道图书目录及特价图书目录的概率增加,严重损害了招标单位的根本利益和无形降低了图书采购质量。
(二)注册资金比例采用线性插入法,严重偏离投标人级别
企业的注册资金作为企业实力的证明,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公司的实力差异。线性插入法基本方法是:注册资本金金额最高的,得满分;注册资本金金额最低的,得0分;其他有效投标人本项得分按线性插值法计算。
假定某图书招标项目的总金额为60万人民币实洋图书采购,投标书商注册资金分别为:500万、2000万、4000万和8亿元,那么按照线性插入法企业得分为:
由此得分可以看出,就招标项目而言,2000万和4000万无异于500万的注册资金,过高评估了8亿的企业实力,在实践中,四家企业的供货能力和服务差异没有根本性区别,但明显的得分失衡,容易给注册资本金更高的企业在其他反面增加话语权。例如,折扣率可以适当提高,以增加企业利润;可以不承诺技术标中的各项服务等等以规避企业相应的支出等等,这样势必给招标单位造成一定的不利,不仅增加支出,也对后期相关业务的开展提出了挑战。
(三)业绩所占比重偏低,不能正确反映书商实力。
选择口碑较好,业绩较多且高的图书供应商是每一个图书招标单位的终极理想目标。
现行的评分规则中仅仅从合同金额限定来确定供货有效性,从合同量上来确定业务量,且占比低分值低,不能有效反映长期以来业绩较好的图书供应商、各类型专业图书供货商与新进入图书行业的供应商的差异,提高了某些书商的恶性竞争能力,对量优、质高的供货商没有明确的优势。
(四)权限仅量化不能有效反映各类型机构图书采购的具体需求。
权限的考量目的是确定图书供应商的供货渠道、供货能力,确保供货商的供货正规、有效且高效。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2013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全国共有出版社582家出版社,大小不一、类型各异,出版的图书也是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好的图书供应商应该有可靠的出版社合作协议或者供货协议,以确保图书来源的正规、合法和图书的正版。不求全部合作,但应当对其供货的范围进行遴选,力求选择口碑好、出书质量可靠、品种来源丰富的出版社合作;特殊类型出版社的归集等等。
现行的评分规则中仅仅从量上来划分,显得过于单一且质量层次不分,极其不利于专业类型图书采选工作的开展,不仅增加了评标专家的评标难度,也不可避免的让一些没有与良好、优质的出版社合作的图书供应商以量来取胜。
三、对现行商务条款评标内容的改良的几点思考
(一)折扣率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折扣率的占比范围为30-60分,也就是法定的折扣率所占分值可选区间较大且灵活。
在实际的图书招标采购工作中,可以根据图书招标采购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折扣率所占分值,对于特价类图书招标采购,可以适当提高折扣率所占的分值,弱化其他项目分值,从而用更少的钱购买更多的特定需求的图书;对于要求较高,对货源质量、服务质量并重的图书供货商时,可以适当降低折扣率所占分值,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由于折扣率占比过高造成的其他项目弱化,从而有效提升其他量化项目分值的占比,能够更加突出其他量化项目的重要性。
招标单位就折扣率的浮动范围进行规范,明确最高折扣与最低折扣。在图书实际采购工作中,书商的供货成本不仅包含图书的进货销售成本,还包含有:运输、加工、人工、售后服务、税费、利润等一系列成本和利润,招标单位规定一定的折扣范围,可以明显提高书商的积极性;保证供货渠道正规、合法;所供图书正版;售后服务等顺利开展;不仅有利于招标单位图书采购的顺利进行,保障所购图书的高质量,所得服务高水平;也有利于图书产业的健康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招标单位可以采用折扣率平均值浮动范围法,规定偏离所有投标折扣率平均值一定幅度的投标无效。采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恶意投标;适当增加招标单位在图书招投标过程中的主动性,主动预防恶意投标风险,降低图书采购的不确定性因素。
(二)注册资金
针对企业注册资金的线性插入法的弊端,采用等级划分法是一种更加简便的方法,即根据图书招标采购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合理的图书供货商的实力区间,既区别对待不同实力的图书供货商,又不过分拉大相似图书供货商的得分差距,缩小因注册资金问题而产生的不确定性因素的一种方法。
从表二这种等级划分法可以明显看出各企业有区别,但缩小了因注册资金造成的区别大小,从而可以让有实力的企业有差距,但不能利用注册资金的差距大,特别是巨额注册资金而产生不确定因素。
(三)业绩分值
业绩是企业实力的主要证明,也是图书供应商的供货能力、服务质量和售后服务的综合能力证明。业绩越多越能体现图书供应商的实力。
首先,可以根据图书采购需要,增加其分值比重,这样可以增强有实力图书供应商在评分中脱颖而出。
其次,针对不同类型的图书采购,可以适当限定图书供应商的业绩范围,尽量避免一些图书供应商中标非主营业务的图书标的。
第三,可以对特定类型图书的采购限定业绩额度及其有效性检查,避免图书供货商以次充好、虚报、谎报等发生。
(四)权限
在不影响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应当充分考虑各个类型专业性图书采购需要,提出有针对性的出版社权限要求,可以从分值的分配上增加比例,以提高招标图书供应商的履约能力;也可以采用在招标文件中实质性内容的方式进行限定。
总之,在图书实行的政府公开招标采购中,对商务条款内容可以依法根据招标单位的需要进行修正,招标单位应当优先考虑图书供应商的供货质量、履约能力及其业务实力,在此基础上节约图书采购经费,避免因为片面追求节约资金而造成只重折扣率,导致图书采购中出现书商不能供货或者供货质量较差,从而损害招标单位利益的发生。
参考文献:
为加强施工现场施工用火的管理,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根据业主文件规定,制定本规定。
一、动火等级划分及审批规定
1、施工现场的动火作业,必须执行审批制度。
2、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属一级动火:
(1)、严禁区域内;
(2)、油罐、油箱、油槽车何储存过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容器以及连接在一起的辅助设备;
(3)、各种受压设备;
(4)、危险性较大的登高焊、割作业;
(5)、比较密封的室内、容器内等场所;
(6)、现场堆有大量可燃和易燃物质的场所。
3、一级动火作业由所在单位行政负责人填写动火申请表,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方案,报公司保安部门及消防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动火。
4、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为二级动火:
(1)、在具有一定危险因素的非禁火区域进行临时焊、割等用火作业;
(2)、小型油箱等容器;
(3)、登高焊、割等用火作业。
5、二级动火作业由所在工地,车间的负责人填写动火申请表,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方案,报本单位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红藕,方可动火。
6、在非固定的、无明显危险因素的场所进行用火作业,均属三级动火作业。
7、三级动火作业由所在班组填写动火申请表,经工地、车间负责人或安全主管人员审查批准后,方可动火。
8、动火申请表要明确用火地点,配备的消防器材,操作者,看火人和有效时间等内容,并保留存根备查。
9、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用火证的规定进行作业,不得擅自更改作业内容,如有变化应重新办理动火证。
10、用火证当日有效,工作完成后由作业人员将用火证交回安全员处,再次作业再次办理。
二、焊、割作业“十不烧”规定
1、焊工必须持证上岗,无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证的人员,不准进行焊、割作业。
2、凡属一、二、三级动火范围的焊、割作业,未经办理动火审批手续不准进行焊、割作业。
3、焊工不了解焊、割现场周围情况,不得进行焊、割作业。
4、焊工不了解焊件内部是否安全时,不得进行焊、割作业。
5、各种装过可燃气体、易燃液体和有毒物质的容器,未经彻底清洗,或未排除危险之前,不准进行焊、割作业。
6、用可燃材料作保温层、冷却层、隔音、隔热设备的部位,或火星能飞贱的地方,在未采取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不准焊、割作业。
7、有压力或密闭的管道、容器,不准焊、割作业。
8、焊、割部位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在未作清理或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前,不准焊、割作业。
9、附近有与明火作业相抵触的工种在作业时,不准焊、割作业。
10、与外单位相连的部位,在没有弄清有无险情,或明知存在危险而未采取有效的措施之前,不准焊、割作业。
施工现场各部门,专业防火措施
三、模板堆场防火须知
1、木料堆场严禁吸烟。
2、木料堆场严禁动用明火。
3、木料堆、制作场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及危险物品。
4、夜间作业不得使用碘钨灯照明。
5、下班前必须将木屑、零星木块等清除干净。
6、下班时必须切断电源。
7、必须配备消防灭火器材。
四、仓库治安、防火安全管理措施
1、严格执行公安部《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库房包括门窗设备必须牢固,大型和要害物件必须按规定设置报警器和避雷针。
2、配备相应的值班巡逻力量。认真执行值班、巡逻制度。易燃易爆物品必须单独设置仓库存放,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3、各种材料应分类分规格存放整齐。
4、仓库管理人员离库时,应随时关窗断电、锁门。
5、管理员应认真执行各类物资器具的收、发、领、退、核制度,做到帐、卡、物相符。
6、提货单、凭证、印章有专人保管,已发货的单据应当场盖注销章。
7、仓库内严禁用碘钨灯取暖,不准私烧火炉、电炉。严禁火种进入。
8、仓库通道严禁堆放障碍物,保持消防通道畅通。
9、按标准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经常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发现大险隐患,必须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10、仓库内严禁吸烟和带有火种的人进入,仓库附近动火须经审批。
11、下班前应作巡视检查,关窗、断电、锁门,根据需要安排值班人员。
五、施工现场防火措施
1、各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均要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2、施工现场应明确划分用火作业、易燃材料堆场、仓库、易燃废品集中站和生活区等区域。
3、施工现场夜间应有照明设备,保持消防车通道畅通无阻,加强值班巡逻。
4、施工作业期间需塔设临时性建筑物,必须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施工结束应及时拆除。但不得在高压架空线下面塔设临时性建筑物或堆放可燃物品。
5、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指定专人维护、管理、定期更新,保证完整好用。
6、在土建施工时,应先将消防器材和设施配备好,有条件的,应敷设好室外消防水管和消防栓。
7、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电石桶和乙炔发生器等危险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10M,与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小于30M;如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应执行动火审批制度,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隔离措施。
8、乙炔发生器和氧气瓶的存放距离不得小于2M;使用时两者的距离不得小于5M。
关键词:证券行业 信息安全 网络安全体系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国民经济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老百姓重要的投资理财渠道。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关系着亿万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关系着社会稳定和国家金融安全的大局。证券行业作为金融服务业,高度依赖信息技术,而信息安全是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信息安全就没有资本市场的稳定。
目前.国内外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从资本市场看,近年来,随着市场快速发展,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市场交易模式日趋集巾化,业务处理逻辑日益复杂化,网络安全事件、公共安全事件以及水灾冰灾、震灾等自然灾害都对行业信息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带来新的挑战。资本市场交易实时性和整体性强,交易时问内一刻也不能中断。加强信息安全应急丁作,积极采取预防、预警措施,快速、稳妥地处置信息安全事件,尽力减少事故损失,全力维护交易正常,对于资本市场来说至关重要。
1 证券行业倍息安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行业信息安全法规和标准体系方面
健全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是确保证券行业信息安全的基础。是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为促进证券市场的平稳运行,中国证监会自1998年先后了一系列信息安全法规和技术标准。其中包括2个信息技术管理规范、2个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通知、1个信息安全保障办法、1个信息通报方法和10个行业技术标准。行业信息安全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初步形成,推动了行业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安全工作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
虽然我国涉及信息安全的规范性文件众多,但在现行的法律法规中。立法主体较多,法律法规体系庞杂而缺乏统筹规划。面对新形势下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发展需要,行业信息安全工作在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方面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一是法规和标准建设滞后,缺乏总体规划;二是规范和标准互通性和协调性不强,部分规范和标准的可执行性差;三是部分规范和标准已不适应,无法应对某些新型信息安全的威胁;四是部分信息安全规范和标准在行业内难以得到落实。
1.2组织体系与信息安全保障管理模型方面
任何安全管理措施或技术手段都离不开人员的组织和实施,组织体系是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核心。目前,证券行业采用“统一组织、分工有序”的信息安全工作体系,分为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
为加强证券期货业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组织协调,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切实提高行业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水平,根据证监会颁布的《证券期货业信息安全保障管理暂行办法》,参照iso/iec27001:2005,提出证券期货业信息安全保障管理体系框架。该体系框架采用立方体架构.顶面是信息安全保障的7个目标(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可审计性、抗抵赖性、可靠性),正面是行业组织结构.侧面是各个机构为实现信息安全保障目标所采取的措施和方式。
1.3 it治理方面
整个证券业处于高度信息化的背景下,it治理已直接影响到行业各公司实现战略目标的可能性,良好的it治理有助于增强公司灵活性和创新能力,规避it风险。通过建立it治理机制,可以帮助最高管理层发现信息技术本身的问题。帮助管理者处理it问题,自我评估it管理效果.可以加强对信息化项目的有效管理,保证信息化项目建设的质量和应用效果,使有限的投入取得更大的绩效。
2003年lt治理理念引入到我国证券行业,当前我国证券业企业的it治理存在的问题:一是it资源在公司的战略资产中的地位受到高层重视,但具体情况不清楚;二是it治理缺乏明确的概念描述和参数指标;是lt治理的责任与职能不清晰。
1.4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方面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网上交易系统功能的不断丰富、完善和使用的便利性,网上交易正逐渐成为证券投资者交易的主流模式。据统计,2008年我同证券网上交易量比重已超过总交易量的80%。虽然交易系统与互联网的连接,方便了投资者。但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来自互联网上的病毒、小马、黑客攻击以及计算机威胁事件,都时刻威胁着行业的信息系统安全,成为制约行业平稳、安全发展的障碍。此,维护网络和数据安全成为行业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证券行业各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了相对安全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和灾舴备份系统,基木保障了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但细
追究起来,我国证券行业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及灾备系统建设还不够完善,还存存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缺乏统一的规划;二是网络访问控制措施有待完善;三是网上交易防护能力有待加强;四是对数据安全重视不够,数据备份措施有待改进;五是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信息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1.5 it人才资源建设方面
近20年的发展历程巾,证券行业对信息系统日益依赖,行业it队伍此不断发展壮大。据统计,2008年初,在整个证券行业中,103家证券公司共有it人员7325人,占证券行业从业总人数73990人的9.90%,总体上达到了行业协会的it治理工作指引中“it工作人员总数原则上应不少于公司员工总人数的6%”的最低要求。目前,证券行业的it队伍肩负着信息系统安全、平稳、高效运行的重任,it队伍建设是行业信息安全it作的根本保障。但是,it人才队伍依然存在着结构不合理、后续教育不足等问题,此行业的人才培养有待加强。
2 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2.1进一步完善法规和标准体系
首先,在法规规划上,要统筹兼顾,制定科学的信息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框架。一是全面做好立法规划;二是建立科学的行业信息安全标准和法规体系层次。行业信息安全标准和法规体系初步划分为3层:第一层是管理办法等巾同证监会部门规章;第二层是证监会相关部门制定的管理规范等规范性文件;第三层是技术指引等自律规则,一般由交易所、行业协会在证监会总体协调下组织制定。其次,在法规制定上.要兼顾规范和发展,重视法规的可行性。最后,在法规实施上.要坚持规范和指引相结合,重视监督检查和责任落实。
2.2深入开展证券行业it治理工作
2.2.1提高it治理意识
中国证券业协会要进一步加强it治理理念的教育宣传工作,特别是对会员单位高层领导的it治理培训,将it治理的定义、工具、模型等理论知识纳入到高管任职资格考试的内容之中。通过举办论坛、交流会等形式强化证券经营机构的it治理意识,提高他们it治理的积极性。
2.2.2通过设立it治理试点形成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
根据it治理模型的不同特点,建议证券公司在决策层使用cisr模型,通过成立lt治理委员会,建立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监督制衡的责权体系;在执行层以cobit模型、itfl模型等其他模型为补充,规范信息技术部门的各项控制和管理流程。同时,证监会指定一批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作为lt试点单位,进行it治理模型选择、剪裁以及组合的实践探索,形成一批成功实施it治理的优秀范例,以点带面地提升全行业的治理水平。
2.3通过制定行业标准积极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行业监管部门在推动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中的作用非常关键.应进一步明确监管部门推动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任务和工作机制,统一部署、组织行业的等级保护丁作,为该项丁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证。行业各机构应采取自主贯彻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的行业要求,对照标准逐条落实。同时,应对各单位实施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情况进行测评,在测评环节一旦发现信息系统的不足,被测评单位应立即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并实施.且南相芙的监督机构进行督促。
2.4加强网络安全体系规划以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2.4.1以等级保护为依据进行统筹规划
等级保护是围绕信息安全保障全过程的一项基础性的管理制度,通过将等级化的方法和安全体系规划有效结合,统筹规划证券网络安全体系的建设,建立一套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将是系统化地解决证券行业网络安全问题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2.4.2通过加强网络访问控制提高网络防护能力
对向证券行业提供设备、技术和服务的it公司的资质和诚信加强管理,确保其符合国家、行业技术标准。根据网络隔离要求,要逐步建立业务网与办公网、业务网与互联网、网上交易各子系统间有效的网络隔离。技术上可以对不同的业务安全区域划分vlan或者采用网闸设备进行隔离;对主要的网络边界和各外部进口进行渗透测试,进行系统和设备的安全加固.降低系统漏洞带来的安全风险;在网上交易方面,采取电子签名或数字认证等高强度认证方式,加强访问控制;针对现存恶意攻击网站的事件越来越多的情况,要采取措施加强网站保护,提高对恶意代码的防护能力,同时采用技术手段,提高网上交易客户端软件使朋的安全性。
2.4.3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专业水平
目前在证券行业内,从业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必要时可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意识考核,从行业内部强化网络安全工作。要加强网络安全技术人员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行业网络安全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
2.5扎实推进行业灾难备份建设
数据的安全对证券行业是至关重要的,数据一旦丢失对市场各方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无论是美国的“9·11”事件,还是我国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和四川汶川大地震,都敲响了灾难备份的警钟。证券业要在学习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自身需要,对重要系统开展灾难备份建设。要继续推进证券、基金公司同城灾难备份建设,以及证券交易所、结算公司等市场核心机构的异地灾难备份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制定各类相关的灾难应急预案,并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确保灾难备份系统应急有效.使应急工作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
2.6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证券行业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建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发展人才的用人制度和机制。积极吸引有技术专长的人才到行业巾来,加强lt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和业务培训,注重培养既懂得技术义懂业务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要促进从业人员提高水平、转变观念,行业各机构应采取采取请进来、派出去以及内部讲座等多种培训方式。通过建立规范有效的人才评价体系,对信息技术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考评,提升行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使用效率,促进技术人才结构的涮整和完善。
“儿子”和他人发生矛盾,由“老子”来认定责任。这合理吗?———医疗事故纠纷,就是这样的鉴定。这种缺乏程序公正的鉴定方式,将在今年9月1日被新的方式全面取代。
昨天,国务院授权新华社全文了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该条例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这一规定就医疗事故的范围、鉴定、赔偿和处理作了详细的规定。新条例分总则、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与监督、医疗事故的赔偿、罚则、附则等共7章、63条。按照规定,1987年6月29日国务院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在新条例施行时废止。有关人士介绍说,较之以往仅有29条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这一新的行政法规较好地体现了程序公正和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的目的,有助于公平、公正地处理医疗纠纷和事故。
事故范围有所扩大
旧的处理办法对医疗事故的定义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该办法同时还规定“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功能障碍的”不属于医疗事故。这种规定实质上将医疗事故限定为“造成病员死亡、残废、功能障碍的”事故。换句话说,即便医疗机构严重不负责任,但如果没有造成人员伤残或者器官功能障碍,也不能说是医疗事故。打个比方说,如果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将一块纱布遗留在患者体内,只要这块纱布没有造成患者的伤残或者某个器官的功能障碍,也不属于医疗事故。再比如说,医生在手术过程中不小心在患者肚子上划上一刀,只要缝合后没有造成残废或者功能障碍,也够不上医疗事故。
有人指出,这种规定实际上是将医疗事故不合理地限定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事实上,很多不负责任的医疗行为虽然没有造成患者伤残或者明显的功能障碍,但对人体的危害也相当大。如果不将此类行为列入医疗事故范围,一方面将不利于保护患者的正当权益,另一方面有放纵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不负责任之嫌。
有鉴于此,新的条例第2条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显然,这一规定将医疗事故的范围扩大到了所有的“患者人身损害”。按照这个规定,前述“纱布案”和“在肚子上不小心划一刀”的事情无疑属于医疗事故。
新条例在扩大医疗事故范围的同时,还对事故的等级划分规定作了变更。按照旧的办法,医疗事故分为三级:病员死亡为一级,造成病员严重残废或者严重功能障碍为二级,造成病员残废或者功能障碍为三级。新条例则将事故分为四级: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为一级;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为二级;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为三级;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为四级。显然,原来为二级事故的“严重残废”被提升为一级。由于事故等级是衡量赔偿标准和确定赔偿数额最重要的依据。因此,新的事故等级划分办法实际上提高了事故受害者获得赔偿的标准。
同时,条例第33条规定了6种不属于医疗事故的特殊情形,其中包括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和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事件。专家指出,由于医疗活动的特殊性和天然的风险,将所有的患者死亡或者伤残的后果全部归咎于医疗机构有失偏颇。因此,新条例的规定,将减少患者向医疗机构无理取闹的情形,有助于维护医疗机构的正常工作秩序和医护人员的人身权利。
此外,新条例还废除了原有办法将事故分为责任事故和技术事故的不合理做法。
事故鉴定注重程序公正
对医疗事故的鉴定结果,是事故处理最直接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依据。以往的办法关于鉴定的规定仅为5条,新条例的相关规定则多达12条,且多数条文里都有多达6、7项的详细规定。对比新、旧规定可以看出,新条例在鉴定主体和鉴定程序上有了较为详细的合理规定,其中很多体现了“程序公正”。
首先,新规定将鉴定主体由过去卫生行政部门设置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改为“医学会”。科学公正的医疗事故鉴定是处理医疗事故的关键,鉴定结论是判定是否为医疗事故及事故等级的依据。因此,负责鉴定的专家组织应当是中立的。现有78个专科分会,43万名会员的中华医学会成立于1915年,是我国医学界的最高学术团体。有关人士指出,由于医学会地位的相对独立性,由它来负责医疗事故鉴定,不仅可以克服以往医疗机构实质上的“自我鉴定弊端”,还可以发挥医学会会员众多,技术权威的优势,有助于提高事故鉴定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新条例还特别规定,涉及到病员死因、伤残等级鉴定的,应当有法医参加。这一规定无疑为重大医疗事故的鉴定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障。
其次,新规定对鉴定中可能涉及公正问题的程序做了明确规定。这些规定体现在:一是建立鉴定专家库,鉴定成员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条例还规定,专家库的成员不受地域限制。这就防止了纠纷双方利用熟人优势或者拉拢个别专家的可能性。二是规定鉴定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应该是单数,实行合议制。这样能有效防止个别“权威专家”的一言堂,更具公平色彩。三是对原有《办法》的鉴定成员回避制度作了更完备的明确规定,增加了“与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鉴定的”应当回避的规定。
患者及其家属有权要求复印病历
病历一直是医疗纠纷中的一个敏感话题。按照以往的惯例,医疗机构不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病历或者复印件,病历无一例外都被医疗机构保存。由于病历是记载病员患病情况和诊疗过程中所有详细事项的载体,如果发生医疗纠纷或者事故,病历就成了处理事故和纠纷最重要的直接证据。但是,医疗事故的受害人都是患者,当患者没有病历在手时,显然无法提供足够的可靠证据。
虽然最高人民法院最新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司法解释为医疗纠纷中的患者免除了许多举证责任,但是,这毕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换句话说,如果医疗机构提供了伪造的病历,由于患者在病历的制作和保存过程中无权参与,因此对病历的真伪的判断束手无策。因此,即使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医疗机构仍然可能利用单独掌管病历的机会,用篡改的病历赢得官司。
针对这些弊端,新条例一方面规定,患者有权复印或者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料。患者依照前款规定要求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的,医疗机构应当提供复印或者复制服务并在复印或者复制的病历资料上加盖证明印记,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时,应当有患者在场。
另一方面,条例还规定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书写并妥善保管病历资料。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条例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历资料。此外,对于医疗机构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为患者提供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服务和以及未按照规定要求书写和妥善保管病历资料等情形,条例规定应当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这些规定无疑为患者获得病历资料,保存医疗事故证据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事故赔偿范围扩大、标准统一
按照新条例的规定,医疗事故的赔偿可以由医患双方协商解决,也可由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处理申请,还可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解决。
关于赔偿的数额和标准,旧办法仅有一条原则性的规定: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可根据事故等级、情节和病员的情况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补偿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对此,新条例第49条的规定是,“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一)医疗事故等级;(二)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三)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和标准分别是:
(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三)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四)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五)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六)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七)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八)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九)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支付。,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十)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在近年的历次局部战争和反恐任务中,无人机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但是,随着无人机性能的提高,其操纵控制也趋于复杂化,从而导致飞行操纵员以及指挥员的压力剧增,并严重影响了无人机系统的安全性。
1 概念及研究意义
1.1 概念
无人机的控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无人机飞行操纵员通过地面控制站控制/管理无人机飞行,即人工控制方式;第二种是通过使用机载计算机、通信链路和为保证无人机安全运行所需要的任何其他辅助设备进行自主飞行,即自主控制方式。
自主控制由于缺乏人为直接的控制决策,其含义强调“无外界控制干涉”,以及“自我控制决策”。从这个意义上讲,自主控制可以看成是自动控制的高级发展阶段,本质上属于智能控制,是一多学科的交叉,涉及到自动控制、人工智能、运筹学、信息论、系统论、计算机科学、人类工程学等。其中自动控制实现过程闭环动态反馈控制,保证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优良品质;人工智能提供信息处理、形式语言、启发式推理、记忆、学习和优化决策等功能;运筹学完成系统的规划、管理、协调与调度等功能;信息论提供信息传递、信息变换、知识获取、知识表示和人机通信等功能[1]。
自主控制是在“非常”未组织的环境结构下采用的“高度”自动控制。其中“高度”自动控制指的是无人、无外界干预的控制过程,而未组织的环境结构主要是由不确定性所引起的。一般不确定性分为如下几种:参数不确定性;未建模动态;随机扰动;传感器/量测装置噪声;多agent及复杂的信息模式;某个附加的控制信号为敌方操纵;量测噪声强度被我方和/或敌方干扰台所控制;敌方在决定性的量测或控制中引入错误的信息等[2]。
1.2 研究意义
无人机飞行操纵员采用地面控制站或小型控制设备远程遥控无人机实施飞行操纵、任务操纵和系统管理。无人机操纵控制是一项极具专业性的工作,飞行操纵员操作失误是造成无人机飞行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
根据统计,美军无人机在2001—2011年的10年期间,共发生了95起飞行事故,同时数据还显示,在无人机的飞行事故中,起飞与着陆过程中发生的机毁事故占的比例较高。调查发现,由于“人为因素”导致无人机坠机的比例达到了75%,例如“捕食者”无人机,其80%的坠毁事故都为人为差错[3]。
随着无人机军事用途的不断扩展、各军兵种装备无人机种类越来越多以及各兵种无人机协同作战的需要,飞行操纵员将面临着“爆炸式”的信息涌入,客观上需要飞行操纵员根据战场信息的变化,及时、准确地制定和控制无人机作战,将导致飞行操纵员以及指挥员的压力剧增,甚至无法应对。
针对人为操控原因引起的飞行安全问题,主要的解决路径就是发展自主控制技术。无人机的自主控制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对人工操纵的依赖程度,避免操纵人员可能出现的误判断、误操作以及长时间飞行可能给操纵人员心理产生影响等因素对无人机的飞行安全造成影响,从而提高其在不确定环境和突发事件中的生存能力。
另一方面,在当今技术水平发展限制条件下,研究无人机自主控制与人工操纵融合控制技术,有利于发挥自主控制的智能性和人工控制的决策能力,最大限度地将无人机飞行事故降低至最小程度,提高无人机作战效能。研究自主控制完全等级和人工操纵完全等级范畴以及相合点,在飞行事件突况下求解自主控制与人工操纵最优安全等级,检测部件和控制要素的安全性,尽可能最大限度利用这些安全要素进行自主控制机动和最少人工干预负荷来控制无人机安全飞行,甚至执行作战任务。
2 国内外现状
2.1 国外现状
美国的无人机技术处于世界前列,其无人机的发展方向代表了世界无人机的发展趋势。为了指导和规划美国无人机的发展,美国国防部在2000—2007年共公开发表了4个官方文件:《2000—2025年无人机路线图》、《2002—2027年无人机路线图》、《2005—2030年无人机系统路线图》和《2007—2032年美国无人系统路线图》。其中给出了美军无人机自主控制等级的发展趋势图,把自主控制的级别划分为十个等级,以此作为评价无人机自主程度的标准,其等级定义[4]见表1。
无人机路线图对具有代表性的、在研的和已规划的无人机的自主控制等级进行了较明确的定义[4],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目前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 “捕食者”无人机仅达到2级的自主程度,而赫赫有名的“全球鹰”无人机也只有接近3级的自主程度,无人机的自主化程度还较低。
2.2 国内现状
近几年,国内一些学者对无人机自主控制等级进行了分析[5?7], 还有一些学者相继提出了几种无人机自主控制能力的分级方式[8?10]。其中一种分级方式是将自主控制的能力衡量等级由低到高分为六级,见表3[8]。
由表3可看出:
(1) 自主控制应具有适应性,适应由环境、任务以及对象等带来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使系统在无人参与的情况下实现自主控制。
(2) 自主控制应具有智能性和协同性,系统作为独立的、自主的智能体,可与其他系统进行自主协调、协同等控制行为。
(3) 高级的自主系统必须具备自修复和自学习能力,及能够根据对象、环境、任务及控制效果,通过自主的修正、优化和学习的行为,提高控制性能。
因此,高级的自主系统应具有适应性、智能性、协同性、自修复、自学习等特点。能够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执行任务,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空域飞行能力。它所面临的挑战就是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实时或近实时地解决一系列最优化的求解问题,本质上就是需要建立不确定性前提下处理复杂问题的自主决策能力[11]。
目前国内无人机经过多年的发展,无人机种类繁多,但是其操纵依然是人工操纵为主,仅能够完成基本功能的自主程序控制。自主控制的水平依然较低,要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无人机全自主控制,目前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3 发展方向与趋势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和分析,提出无人机控制体系架构应逐步实现人工操作——自主控制——融合控制,研究自主控制和人工决策相结合的控制技 术,提高无人机飞行操纵过程中的自主控制能力,降低人为操纵的干预程度,且人工操纵主要以发送指挥引导指令为主,从而有效提高无人机系统安全性。在技术发展过程中应该按照自主分级逐步实现自主化,在不同等级下,重点研究人工干预与自主之间的边界界定和决策优先级划分规则等问题。
根据国内无人机现状及发展趋势,针对无人机系统应用环境,提出两级无人机飞行操控模式。
3.1 基本模式
在该模式下,以人工控制为主程序控制为辅。系统具备自动检测能力,提供系统状态信息,主要包括故障报警以及辅助操作信息,同时系统具备一定的判断决策能力,可以按设定的程序完成控制。
系统分层构架设计:
第一层:系统BIT技术,能够对系统关键部件进行在线检测,具备较高的检测覆盖率以及实时性;
第二层:诊断与报警技术,具备较为简单的故障定位能力以及较低的虚警率;
第三层:辅助操作技术,在最小工作负荷约束条件下提示和引导人工辅助操纵,最大限度地确保飞行安全;
第四层:人工决策控制,可根据系统显示状态信息,进行指令控制飞行。
在该模式下,对飞行操控人员要求较高,操控人员本身素质会直接影响系统安全性,要求操控人员掌握系统各相关专业知识,通过必要的技能培训,并积累相当的飞行经验。
(1) 系统正常飞行条件下,无人机可按设定的程序以及任务规划信息,进行程序控制飞行,操控人员可通过上行链路发送指挥控制指令,控制无人机系统状态;
(2) 系统异常条件下,操控人员通过系统提供的故障报警信息,进行故障判定并做出决策,结合辅助操作信息,控制无人机飞行。
3.2 高级模式
在高级模式下,系统安全基于装备本身自主控制能力,具备对设备以及环境的感知与决策能力,飞行过程基本不依赖人工干预。在系统本身无法感知外界威胁的条件下,操作人员可利用系统外信息进行决策与辅助控制,且具备控制最高优先权。系统要求具备自主检测、诊断、修复能力,可以自我保障系统飞行安全性。
系统分层构架设计:
第一层:自主诊断与重构,覆盖系统内所有环节及单元,无人机具备健康状态诊断与重构技术,最大限度地重组、容错和隔离故障源,快速重构控制结构,对自身状态具备监控修复能力;
第二层:感知与规避,系统可利用自身传感器获取的信息以及外界提供的辅助信息,具备对系统外环境的自主感知能力,包括气象、地理、电磁以及空管等,系统状态能够适应环境变化;
第三层:协同控制,系统可利用关联单元状态信息,自主与相关单元相互协同,构成应用体系形成联合作战能力,并且可智能修正与调节;
第四层:决策与指挥,系统对行安全超限指令、非授权指令、窃取侵入指令等具备自动屏蔽能力,人工介入仅为顶层任务分配与调度。
在该模式下,对操控人员飞行技能要求较低,系统自主能力直接影响系统安全性。
(1) 系统正常飞行条件下,无人机完全按顶层规划信息并根据系统自身状态自主控制飞行,操控人员仅通过下行链路信息监视系统状态,原则上不参与系统控制;
(2) 系统异常条件下,无人机可自主诊断决策和控制保障系统飞行安全,操控人员可利用系统外信息,对系统状态进行评估并做出决策,可为无人机提供指挥信息,引导无人机飞行。
根据上述两级无人机飞行操控模式,建议将飞行操控能力按等级由低到高分为八级,见表4。
将上述飞行操控等级与美国无人机自主控制等级相对比,对应情况见表5。
4 结 论
无人机系统安全性主要取决于系统控制体系架构设计,无人机对自身和环境变化应具备自适应能力。系统的安全性、鲁棒性主要依赖于系统自主控制技术,同时加强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并且建立无人机系统空中交通管理及电磁频谱管理体制,以满足在复杂作战环境下无人机的飞行安全要求。
无人机系统的自主控制技术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提高无人机系统的自主性是永恒的追求目标。建议通过发展下列技术提高无人机系统控制技术:
建立中国的自主控制能力衡量等级;建立无人机自主控制的体系结构;故障诊断、容错与自修复重构技术;在线态势感知与自主决策、规避技术;动态规划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协同与交互技术;信息安全技术。
研究人为操控原因引起的飞行安全问题,通过发展无人机系统控制技术、完善无人机系统的管理体制,对正确运行管理无人机系统,提高无人机飞行安全,避免飞行事故的发生,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唐强,朱志强,王建元.国外无人机自主飞行控制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4,26(3):418?422.
[2] PACHTER M, CHANDLER P R. Challenges of autonomous control [J]. IEEE Control Systems Magazine, 1998, 18(4): 92?97.
[3] 佚名.美无人机十年安全事故分析:设备故障最常见[E/OL].[2012?02?09].http://roll.sohu.com/20120209/n334179702.shtml.
[4] CAMBONE S A, KRING K, PACE P, et al. Unmanned aircraft systems (UAS) roadmap, 2005?2030 [R]. Washington, DC, USA: 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2005.
[5] 高劲松,余菲,季晓光.无人机自主控制等级的研究现状[J].电光与控制,2009,16(10):51?54.
[6] 高劲松,王朝阳,陈哨东.对美国无人机自主控制等级的研究[J].航空科学技术,2010(2):40?43.
[7] 朱华勇,牛轶峰,沈林成,等.无人机系统自主控制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0,32(3):115?120.
关键词:应试教育;信息模式;互动教学;课堂氛围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226-02
一、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来源和方式分析
应试教育的主要弊病就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唯一性和单向性。唯一性表现在教室,即教师和书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书本上的信息方式、教师的知识容量决定了学生能够获得信息的方式和容量;单向性表现在教师采用不断重复的方式将书本上他们觉得有用的信息强制性地灌入学生的大脑中,学生只能被动复制式地接受。然而,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应该是多方面的,除了教室课堂里的信息传播模式,即教师传授,学生接受这一种模式以外,还应该有校园内学生和学生的信息交流,互学模式,和学生通过与校园以外的社会接触过程中的信息感应和思考模式。这三种信息传递模式通过合理的安排就可以组成一个信息从头到尾的信息双向沟通模式。这种信息沟通模式不仅仅增加了学生的信息渠道来源,促进了信息的反馈和信息的相互交流,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性,这样就会由“被动”转换为“主动”。这样的信息的流动方式在教学上就表现为互动式教学。
二、多样化的课堂互动教学
根据上面所提到的信息沟通方式的特点,我们在课堂上的互动教学可以设计成三种不同的方式:
1.课堂提问式教学:教师?圯学生。课堂提问式教学的主要核心是将每堂课每个章节的内容拆分设计成一个个具体、实际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一一提出来。这种方式主要应用在每个章节的开始阶段,其目的是将学生的精力快速地集中到课堂上来,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也能够有针对性地开拓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掌握课堂的知识信息重点。
2.课堂讨论式教学:学生?圳学生。课堂讨论式教学就是针对摸一个具体的问题展开同学间的讨论。形式可以分为课堂辩论和小组讨论这两种方式。其目的就是利用同学间掌握的信息和知识相互传递,达到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的作用。同时还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以及领导才能,一举多得。
3.案例分析式教学:外界?圳教师?圳学生?圳外界。所谓的案例分析式教学,就是收集校园外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特殊社会现象或企业发生的真实案例,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结合,通过大家的分析、讨论,解释产生这些现象或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这些现象或问题的方案。这种教学方式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学生面对一个真实存在的问题,通过自己的动手和动脑活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能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学习积极性,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了信息在不同环境中的循环。
三、科学的学生成绩考核体系
在大学教育中,对于学生的考核方式的选择实际上就代表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不同选择。传统的应试教育看重的是片面的试卷分数,而能力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考核方式也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改变学校应试教育的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建立一套客观、公正和科学的学生考核方式和制度。
1.改变考试内容形式,即过去的死记硬背闭卷方式题型,诸如定义、作用、意义、简答等改变为理解型的开卷方式题型,如,分析、理解、案例剖析、发表看法。
2.改变考试评估形式,即增加平时考核力度,减少期末笔试比重。平时的考核力度主要是指学生的到课率,课堂讨论参积极性,案例分析以及作业次数、质量;减少期末笔试成绩的比重,对于应用型学科,则可以取消笔试。
3.改变考试评分规则,即将过去传统的分数制改为等级制,按5个分值划分为一个等级,即A、B、C、D、E、F。这就可以消除学生由于思维模式的差异而造成的分数差异,可以将学生对考试分数的关注转移到对知识或信息的掌握上,也避免了应试教育的那种过分最求分数的弊病。
四、自由宽松的课堂气氛和氛围
改变应试教育的另一要素就是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信息能够流畅地传播,学生们能够充分拓展自己的想象空间,为创新性思维奠定平台。这要求:
1.控制课堂规模:实验表明,小规模的课堂能够使学生的信息量扩大3~5倍,西方发达国家的课堂规模一般在10~15人一个课堂,而在我国一个专业课的课堂在30~40人,这就意味着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信息的互动。
2.转变教师课堂职能: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课堂里,教师就犹如严厉的家长,课堂里的绝对权威。但在能力教育课堂里,教师仅仅是一个开导者,其主要职能就是引导和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教师需要做的就是不断激发学生们的课堂积极性,鼓励和激励学生,维持良好的课堂气氛和氛围。
汶川地震前,四川省什邡市人民医院占地面积62亩,建筑面积76000m2,医院编制床位310张,实际开设485张,设有临床医技科室28个,定点传染病分院一个。年门诊量38万人次左右,收治住院患者1.8万人次以上,年手术3000~5000台次,床位使用率86.7%。
灾后情况:病房楼结构严重受损,门诊楼需结构加固
在汶川地震中,什邡市人民医院遭到严重破坏。医院两栋主要建筑中,病房楼结构严重受损,已无法使用;而投入使用不久的门诊楼围护结构出现大量裂缝,需要结构加固。医院主要临床医疗工作只能临时在板房中开展。
重建规划:异地重建,设计床位数600床
根据北京市与什邡市制定的灾后重建计划,决定对什邡市人民医院进行异地重建,重建用地位于什邡市东北部,地块呈矩形,长约377m,宽约280m,西侧有一条河道。根据规划,医院设计床位数600床,设计门急诊量2000人次/天,规划总建筑面积56000m2。
设计方案:两套比选
经过北京市规划委组织的设计单位招标,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医疗建筑设计研究院获得了该项目的设计资格。2008年8月31日,由黄锡总设计师带队的设计小组首次赴什邡,与北京援建工程指挥部、重建项目规划部门、什邡市卫生局及什邡市人民医院就设计任务、工程选址及项目实施进度等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研究,并立即展开了设计工作。
尽管设计时间极为短暂,但在设计中我们仍坚持高标准的设计质量要求,希望在设计中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思想:
强调医疗功能的核心地位,提供一个高效率的医疗建筑群;
从患者视角审视医疗流程,把患者的感受作为设计的出发点,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空间(室内外环境);
充分考虑设计对运行成本的影响,合理采用建筑技术、材料及设备,为医院建成后良性运行,有效控制运行成本提供必要条件;
建筑造型处理在保证功能空间表达真实性的同时,在开窗、材料划分等细节处理上也充分考虑视觉上的节奏;
给医院预留更多发展的可能性。
2008年9月12日,设计单位提供了两个设计方案,供业主进行比选。
方案之一是采用半集中的布局形式,功能关系清晰,流线明确,医疗科室围绕医疗主街和内部庭院布置,住院部每层设置两个护理单元,整体为8层高建筑。
这个方案充分考虑到什邡的地域特点,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筑尽可能通透,同时建筑总体高度不高,有利于节约运行成本。
方案之二是采用集中的布局形式,建造包括门急诊医技病房综合楼及康复中心、传染科楼、附属后勤设备楼等建筑,功能布局更加紧凑,更有利于缩短就医流程,门诊与医技部分水平前后布置,住院部布置于医技部上部,主体建筑地上12层。
第二方案建筑布局集中,体现了对土地的高效率利用,同时建筑高度较高,有利于更好地展示医院的整体形象。在此方案中,我们也充分考虑了自然条件的利用,比如在门诊部门设置了多个天井,设置了贯通建筑东西的通风通道等。另外这个方案建筑平面十分规则,对建筑抗震比较有利。为了体现安全医院的设计思想,在此方案设计中,我们采用隔震的技术措施。
经北京市与什邡市有关方面的研究讨论,最终确定第二方案为什邡市人民医院重建工程实施方案。在原方案基础上,我们又根据用地情况的变化、使用单位的意见进行了多次修改,最终形成实施方案,并在2008年9月中旬到11月中旬之间,先后完成了初步设计及审查、施工图设计及审查。
建筑特色:从5方面突显
*造型力求轻盈端庄,不追求豪华装饰
设计方案在体现功能内涵的基础上,利用功能布局、体型,刻画出亲切自然的个性。建筑手法简练纯净,通过群体建筑的自身气势与力度来体现建筑的感染力。在材料上,只在局部上采用玻璃幕墙,其他采用带形窗与高级面砖结合的手法,既保证整体效果,又节省了投资。
*功能分区交接处特设抗震缝
门诊医技病房综合楼地下1层,局部夹层。地上12层,裙房5层,由于主楼偏置,特在5层和12层交接处设置100宽的抗震缝,将大楼分成两个独立的结构单元――高层部分与多层部分。
*结构体系以框架结构为主
高层部分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为2级,剪力墙为1级;多层部分采用框架结构,框架等级为2级。
*平面布局十分重视医疗环境空间的营造
平面布局在充分考虑医疗流程的同时,也十分重视良好的医疗环境空间的营造,通过设置内部花园这一方式,在较好解决内部自然通风、采光等问题的同时,也为患者营造了良好的就医环境。门诊大堂、出入院大厅等公共空间充分考虑人性化的设计,分别设置休息区、等候区、银行、超市等功能,从细微处体现对患者的关怀。
*设计景观绿化带
方案取消了主楼的隔震设计及主立面的外装修,建筑主于用地中部偏西,主入口设在南侧城市规划道路上,院前形成较大面积的广场。在主体建筑的西侧设置了后勤及设备楼和传染科楼,后勤及设备楼内设置后勤用房及设备机房。沿河道设计景观绿化带,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憩场所。在主体建筑的北侧及东侧预留较大的完整空地,先设计为景观绿化,种植草坪及较大的树木,将碎石小路贯穿其中,既提供了良好的景观效果,又能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
竣工后情况:基本实现了设计目标
关键词 开放学习资源;个性化学习平台;激励机制;质量保障;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 G7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32-0056-04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习资源大量涌现,基于资源的网络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建立优质数字学习资源和共建共享环境。提供个性化服务相结合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实现最大范围的开放共享。[1]”2002年,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建立了中国知网(CNKI),该平台面向海内外读者提供中国学术文献、外文文献、学位论文、报纸、会议、年鉴、工具书等各类资源统一检索、统一导航、在线阅读和下载服务。2012年,美国的顶尖大学开设免费的网络学习平台,提供免费课程,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随之兴起。2013年2月,新加坡国立大学加入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的行列,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免费的网络学习内容[2]。
世界发达国家在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方面也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例如,加拿大的Edusource项目,该项目是在资源标准化的基础上,创建跨越整个加拿大的国家互联同享的学习资源库网络[3]。英国的JISC IE 是由英国信息系统联合委员会(the Joi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mmittee,JISC)创建,旨在构建一个可互操作的分布式国家信息资源体系,为教育和科研提供一个可全面、安全、便捷存取学术和教育资源的在线信息环境[4]。2001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发起了MIT OCW计划(MIT Open Course Ware),即基于网络的开放式课程材料计划,该计划将麻省理工学院所有课程搬上网站,提供完全免费的下载,供学习者自学之用,目前,已有覆盖33个不同的学科,5个不同的领域,近2000门课程搬上网站,实现了优质课程的在线共享[5]。2010年,网易推出“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项目”,首批1200集课程上线,为学习者免费提供来自于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的公开课视频,其内容涵盖人文、社会、艺术、金融等领域[6]。
面对日益丰富的开放学习资源,基于开放学习资源的个性化学习平台建设也随之增长,因此,如何保障基于开放学习资源的个性化学习平台持续高效运行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尝试设计平台运行保障机制,以保障开放学习资源聚合与分享的有效运行。
二、个性化学习平台运行保障机制设计
(一)学习者参与激励机制
激励是组织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持续有效的激励是保障组织发展的动力。激励的本质就是通过刺激,引发人的需要或兴趣,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过程[7]。在网络学习中,学习是发生在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的交互活动中,激励机制就是保障这种交互活动持续有效进行的重要环节,它从学习者需求出发,在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相互作用中产生刺激,激励学习者为完成目标进行学习。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是激励理论的代表之一,1943年由其在论文《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该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本研究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依次设置积分、代币、排行、榜样、荣誉五种激励机制。如图1所示。
通过积分可以换取代币,依据积分进行学习者排行,排行高的作为学习榜样推荐给学习者,随着积分的升高相应的等级也会随着增长。积分激励机制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法。可以鼓励学习者贡献学习资源,允许学习资源贡献者获得收益,最大程度的实现学习资源共享。积分机制可以有效纠正有些学习者坐享其成的思想,当学习者进行完善个人信息、上传学习资源、评价学习资源、完善学习资源、发起主题、回复留言、参与测试等操作时,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奖励。积分规则见表1。
在学习进行初期,积分机制会给没有积分的学习者学习带来一定的不便,因此,需要采用相应缓解措施。如设置一定数量的初始积分,使学习者可以在学习初期积分数量较少的情况下,能够进行相应的学习操作。设置下载学习资源所需积分的上限,使学习者可以相对容易地获得需要的学习资源。设置“允许他人赠予积分”功能,使学习者可以通过其人际网络获取积分。当积分升高,可以伴随等级的升高,增加学习者荣誉和成就感,获得更高的权限。
(二)开放学习资源的质量保障机制
1.开放学习资源审核机制
当学习者上传的学习资源进入平台时,应对上传的学习资源进行审核,以保障学习资源的质量。在本研究中,采用基于集体智慧的学习资源审核机制,即学习资源的审核由学习参与者“共同评价”,决定是否通过审核。在进行审核时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可信度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2.开放学习资源的成长机制
开放学习资源需要不断的丰富,迅速的更新,才能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需求。因此,采用“协同编辑”的方式,实现开放学习资源的自我成长。学习者可以对开放学习资源进行编辑、修改与完善,提出自己的观点与修改意见。学习者对现有开放学习资源的内容进行补充、修正和完善后,上传编辑后的开放学习资源,审核后显示。
3.开放学习资源的进化机制
开放学习资源在使用过程中,运用教育生态学中的“优胜劣汰”法则,使有些开放学习资源被淘汰,有些开放学习资源被保留,并在不断进化中成为开放学资源,成为关键物种。开放学习资源的进化机制与学习者可信度和学习者评价有关。依据学习者可信度划分范围,将学习者划分成初级学习者、中级学习者、高级学习者、专家级学习者四个等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下载数量和综合评价分数的二维指标综合判定。依据评分将开放学习资源划分为最佳开放学习资源、欠佳开放学习资源和不佳开放学习资源。在系统推荐分享过程中,最佳的开放学习资源被推荐分享给学习者;不佳的开放学习资源被淘汰;欠佳的开放学习资源进入开放学习资源的演化阶段可能实现版本升级,也可能被淘汰。
4.开放学习资源的演变机制
经过进化阶段的开放学习资源,不佳开放学习资源标注为淘汰,其生命周期结束。欠佳开放学习资源需要对其进行补充完善,得到新的开放学习资源,将此开放学习资源版本进行更新升级,从而使开放学习资源能够循环演变,得到第n个版本的开放学习资源,最后演化成同种开放学习资源中的最佳开放学习资源。通过这样不断循环演化发展,以版本方式体现生态多样性,以关键物种方式选择最佳开放学习资源。
(三)可视化呈现机制
1.标签云形式呈现兴趣热点
标签云(Tag Cloud)是网站中兴趣点的可视化表征。兴趣点的显示按照热门程度确定标签字体的大小、粗细和颜色深浅、明暗。这样,依照兴趣点热门程度来寻找热门学习资源便成为可能。兴趣点标签通常是超链接,指向兴趣点页面。目前常用的标签云制作工具有Wordle、ImageChef、ABCya、Tagul、WordItOut、Tagxedo、TagCrowd等。本研究内嵌WordItOut自由标签云生成器,生成学习兴趣点标签云。WordItOut是一个开源的标签云生成器,可以依据兴趣热点将兴趣标签以不同的颜色深浅与明暗、字体大小与粗细呈现。热度越高,标签颜色越深、越亮,字体越粗、越大;热度越低,标签颜色越浅、越暗,字体越细、越小。
2.知识地图形式呈现知识资源关联
在本研究中,通过使用FLEX技术,嵌入Web应用程序,以知识资源为节点,实现节点的自由拖动与连接,实现了知识资源的添加、修改、删除及知识资源的关联,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知识资源的结构体系。
如图2所示,当前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点为“程序”节点,“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为该兴趣节点的“子”节点,“VFP理论”为该兴趣节点的“父”节点。学习者的知识资源以知识地图的形式显示,其关联性更明显,更易为学习者接受、利用。
3.学习过程实时可视化呈现
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将学习者个人信息、学习过程等以可视化的形式,实时显示,方便学习者实时了解个人学习情况,主动对学习进程进行调节。
将积分数、代币数、等级、学习进度、登录时间、登录次数等个人学习过程以可视化的形式显示,并根据学习的进程,实时动态变化,使学习者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实时了解,促进学习的深入进行。
4.基于文本焦点的资源内容可视化呈现
通过“焦点与上下文”技术,实现学习资源内容的可视化呈现,“焦点”即指学习兴趣点。“焦点与上下文”技术能够实现在同一页面,显示学习者的“兴趣点”及与兴趣点相关的“上下文”内容,依据学习者的兴趣度对“兴趣点”进行放大,对上下文内容进压缩。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学习者的“认知负荷”,提高资源获取的效率。当学习者单击兴趣点时,不进行页面切换,而是将兴趣点放大,使用兴趣点标签在各层次资源内容间进行快速有效地切换。当学习者点击兴趣点“多行文本框”时,在当前页面打开一个拥有“标签式菜单”的子窗口,呈现“多行文本框”这个知识点的相关内容,学习者可以使用兴趣点的“标签式菜单”在各层次学习内容间自由地切换。
三、结语
本研究通过聚合与分享开放学习资源的方式促进网络自主学习,调动学习者主动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学习者交互创造的“集体智慧”,提升学习者的信息素养,促进学习者终身学习观念的形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形成终身学习能力。以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为中介,从学习者参与机制、开放学习资源质量保障机制、可视化呈现机制等方面设计了一系列的运行保障机制,是对网络自主学习持续有效运行的保障。本研究构建的基于集体智慧的开放学习资源聚合与分享平台可为网络个性化自主学习平台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并可在不同领域的开放式学习资源平台中进行应用,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及推广性。将开放学习环境下知识点、物化资源、人际资源、生成性资源之间建立关联,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意识与协作意识,为资源聚合与分享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解决方案,也是对现有信息化环境下自主学习实现方式的一种极大补充和有力发展。其架构的开放性及先进理念, 对“个人”与“集体”知识体系的建设具有很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张赛男,赵蔚. 面向个人终身学习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1):83-87.
[2]McGreal,Rory Anderson,Terry Babin,Gilbert Downes,Stephen Friesen,Norman Harrigan,Edusource: Canada’s Learning Object Repository Network[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and Distance Learning, 2004(3):45-58.
[3]The Joi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mmittee.Information environment [EB/OL]. http://jisc.ac.uk/whatwedo/themes/information environment.aspx.2008-11-12.
[4]Mackness.J,Mak,S. and Williams,Roy. The ideals and reality of participating in a MOOC[C]. 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tworked Learning 2010:266-275.
[5]邓康桥,阙澄宇.MIT OCW项目与网易公开课运营模式比较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9):21-25.
[6]任友群,徐世猛.开放课程的探索与思考――从学习者、决策者到建设者[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5): 3-10.
[7]赵蔚,张赛男.“动机、过程、效果”三位一体式网络学习评价体系构[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6):36-42.
Research of Operation Guarantee Mechanism of Personalized Learning Platform Based on Open Learning Resources
Zhang Sainan,Sun Biao
Abstract In the face of increasingly rich open learning resources, personalized learning platform construction based on open learning resources also will grow. How to guarantee the personalized learning platform based on open learning resources continue to run efficiently i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researche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article design learn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pen learning resources quality guarantee mechanism and visualization mechanism, so as to guarantee the aggregation and sharing of open learning resources be operated effectively.
关键词:高收入国家;分工理论;分工深化;功能式分化;现代化转型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6)12-0021-07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逐步下滑,对于中国是否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不绝于耳,可谓“树欲静而风不止”。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2010年的人均收入就已经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①。而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当一个国家进入到中等收入阶段后,就有可能落入到“中等收入陷阱”之中,难以再继续上升到高收入水平。那么,中国经过了多年的高速增长后,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否可持续,成为亟待进一步探索的重大问题。
一、缘起:陷阱和高墙
经常用来描述“中等收入陷阱”现象的是拉美等国家的情景,这些国家大都有过快速增长、又长期处于停滞的经历。例如阿根廷的人均收入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5000元左右一路上升到70年代初的8000元左右,然而从1974年到1996年,其人均收入起起落落、跌跌撞撞,在长达20多年时间内一直处于6000―8000元左右的区间之中。类似的情况有巴西的1980―1995年(5195元)、墨西哥的1981―1998年(6717元)和智利的1971―1988年(5597元)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相关报告明确区分了两种不同经济增长速度回落情景,前者是一国的工业化没有正常持续进行的状态,人均收入在4000―7000国际元(报告称之为“陷阱”);后者是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基本结束、后发优势基本释放的状态,人均收入为11000国际元左右(报告称之为“高墙”)(刘世锦等,2011)。报告指出,拉美等国家之所以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根本原因是其工业化基本架构存在重大缺陷,导致后发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工业化和高速增长过程难以持续进行。该报告认为中国不会落入拉美国家类型的“中等收入陷阱”,对中国构成“真实挑战”的是其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基本结束、后发优势基本释放后,能否成功地实现转型升级,像德国、日本、韩国等一样跨越“高收入之墙”③。该报告还根据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经济体的经验,预测在2015年前后,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会下一个台阶,实际GDP增速将从“十二五”
(2011―2015年)时期的年均9.7%下降到“十三五”(2016―2020年)时期的6.5%。考虑2010年中国经济增速高达10.6%,而且在2001年至2010年这十年间也基本上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高增速。研究报告在当时就提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速度会下滑,并预判了下降的时点和幅度。在事后看来,这些预判有着惊人的准确性。有鉴于此,此项研究成果获得了“孙冶方经济学奖”和“中国发展研究奖特等奖”等殊荣。
当然,任何研究既有独到成功之处,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不足。对于此项研究而言,较多的质疑集中在:一是依据的国际经验仅限日本、德国、韩国等几个经济体,样本数量太少,使得总结出的“挤压式增长”和“经济增速下台阶”等“典型化事实”其实并没有那样“典型”,有限的样本也难以支撑起严格的计量检验。二是预测只根据国际经验作简单的类比外推,考虑到不同国家在各自经济增速下滑时所处时代不同,国际环境、资源禀赋和技术条件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简单类比的方法不免有“刻舟求剑”的嫌疑,存在不小的主观性和偶然性。因此,相对于较为粗疏的理论框架和预测方法而言,此项研究的问题不在于预测结果的准确度太低,而是太高,如此高的准确度可能更多地要归因于运气和巧合,而不仅是理论的合理性和方法的有效性。
尽管如此,此研究敏锐地观察到德国、日本、韩国等经济体在高速增长阶段结束时的一致性,其人均收入水平分别在德国10440元(1969年)、日本11145元(1974年)和韩国10974元(1994年)(刘世锦等,2011),且均处于工业比重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城市化步伐放缓的局面。如上所述,不同国家的发展情况千差万别,其工业化和城市化发生阶段转换、经济增速明显下降的时间也存在不小的跨度,为什么会有如此一致的人均收入水平呢?这也许不完全是巧合所能解释的。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中国确实遵循的是德国、日本、韩国等经济体类似的发展路径,那么目前中国的战略、体制和政策与当年的德日韩等经济体又存在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中国是否也能像这些经济体一样顺利地完成经济增速下台阶的过程、实现转型升级而跨越高收入之墙呢?报告并未给出明确的回答。无论是冠以“陷阱”还是“高墙”的名称,中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否可持续,仍然是亟待进一步探索的重大问题。
二、增长、分工与交易费用
对“中国能否顺利迈向高收入国家”的疑问,一些主流的看法认为中国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增长理论的角度来看,则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应该更多由要素数量投入的增加转向要素使用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内生增长理论中技术进步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因此如何推动创新、提升技术水平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或增长方式)转变的重中之重,这也是当前社会的普遍观点。
然而通过仔细对比可以发现,中国过去30多年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速度,与其他国家相比并不低。有研究指出,日韩等亚洲经济体高速增长时期的年均经济增速大约在7%―8%,其中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贡献在一半左右(即年均增速3.5%左右),其他则来源于要素投入的增加;而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之所以能达到两位数,不是在要素生产率提高上有什么根本不同(中国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速也在3.5%左右),而是要素投入和人均资本的积累比其他经济体增加得更多、更快④。
与此同时,“要素投入增加”和“要素生产率提高”之间也并不完全是非此即彼、互相替代的关系,它们在很多情况下是密不可分的。例如一个新机器设备的引入,既带来了投资的增加,也导致技术水平的提升。尽管在理论上可以明确区分“要素投入的增加”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在现实中两者往往一起产生作用,甚至只是同一过程的不同侧面。如上所述,中国在过去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速度与其他国家相比并不逊色,将中国过去的增长模式完全解释为只是依靠要素投入增加的粗放式增长,并不符合事实。
更关键的是,虽然将中国能否进入高收入归结为能否实现发展方式(增长方式)的转变,或更为准确地解释为能否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提高,从而提出推动创新和转型的战略和措施,这样的政策思路并没有错。但是,又是哪些因素影响着一个国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妨碍其创新和转型而不能进入高收入行列?那些顺利迈进高收入的国家又做对了什么,能够保证其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呢?这些仍然是有待继续探究的问题。
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的增长理论,更多地是站在分工水平和产品结构既定的前提下,用各种要素投入和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来解释经济增长。换言之,新古典经济的增长理论既不考虑分工深化提高专业化水平而带来的规模报酬递增,也很难引入由分工而致的新产品和新行业对经济增长的收益(杨小凯,1998)。
但在古典经济学家那里,分工的不断深化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根本原因。斯密早在《国富论》中就指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改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由于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有助于分工程度的持续深化,而分工深化带来的生产方式迂回和生产效率提高,使得产品成本下降和产品数量增加,反过来又会促进市场规模的扩大,由此形成了一个“分工深化―市场扩张”的循环累积过程,有力地推动着经济的持续增长(Young,1928)。在上述过程中,无论是物质资本(机器)的引进、人力资本的积累,还是技术的进步乃至相应的制度变迁,都既是分工不断得以深化的原因,更是分工深化所带来的结果。例如许多应用于具体生产过程的专门技术和设备,如果没有相当程度的分工水平,是很难产生出来的,或者即使产生了也没有用武之地⑤。因此,分工深化是经济增长过程中一个最为核心的因素,伴随着市场扩张,它与资本、技术和制度等发生着密切的双向互动,从而决定着经济增长的表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分工持续深化”被看作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同义反复,“分工水平”也成了“生产力水平”的代名词。因此站在分工理论的视角,中国经济能否保持继续增长而迈入高收入社会,就成为一个分工水平能否持续深化的问题。
如果一个国家的分工状况决定着其经济增长的表现,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分工的不断深化?既然分工会带来专业化水平提高所导致的生产效率改进,那么为什么在许多国家这样的改进不能持续不断地进行呢?斯密认为,分工源于人们交换的愿望(即交易能带来双方利益的改善),但分工的深化程度会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在交易费用的视角下,市场规模的大小其实就是交易费用高低的表现之一,如果交易费用(交通、运输费用)减小,市场规模就会增大。在交易费用的分析框架下,分工既会带来收益(生产效率提高),也会产生成本(交易费用增加)。在张五常看来,交易费用包括鲁宾逊经济(即单人经济)中不存在的成本,在经济中人与人之间打交道的任何成本都应计算在内。经济产生分工,就会需要制度的协调,即使是不存在交易的情况下也会产生成本(制度成本)⑥。因此,分工能否深化取决于其所带来收益和成本之间的对比,若分工所导致劳动生产力提高的收益能够超过相应增加的交易费用,那么分工深化就能不断进行,反之则分工水平难以持续提高,经济增长就会趋于停滞。一旦把交易费用的概念引入分工理论后,经济学家在很大程度上聚焦于探讨与分工相关交易费用的相对大小(与分工带来的收益相比)。为此,他们开始对各种交易费用进行分类和仔细考察,例如区分事前交易费用和事后交易费用(即合同签订之前和之后的交易成本),或者是外生交易费用和内生交易费用。交易费用的引入和对各种交易费用的详细研究无疑大大深化了人们对于分工的理解,然而如果只是把分工能否深化归因于交易费用的相对高低,似乎也并未真正解决问题。人们会继续追问:又是什么影响着交易费用的高低呢?如果将交易费用看作是“经济系统的运行成本”,甚至是无所不在的“制度成本”,那么仅仅基于“生产效率改进、交易费用降低”的经济视角来解释整体制度的演进,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影响人类社会制度变迁的,并非只有经济力量。或者说,尽管交易费用的相对高低决定着分工的深化程度,但影响交易费用高低的,并不只局限在经济领域,探究决定交易费用和分工水平高低的其他重要因素,需要一个更为广阔的研究视野。
三、从分工到分化
当把分工问题放到更宽泛的领域加以探讨,有两个人的著作对笔者的思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个是德国社会学家尼可拉斯・卢曼(Niklas Luhmann)的社会系统分化理论,另一个是金观涛教授的《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虽然分工看起来只是一个在经济领域下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问题,但它却与社会系统的其他领域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一个社会系统的“分化模式”对其“分工状态”有着重要影响。与此同时,不同形态社会系统的变迁,意味着其分化模式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也带来分工状态的本质不同。传统社会向着现代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是理解分化模式演变、分工水平变化和经济增长变迁的关键。因此,结合“社会系统分化理论”和“现代化转型理论”,可以对一个国家的分工和增长现象做出更有穿透力的解释。
卢曼的分化理论根据系统分化的形式区分了不同的社会类型。系统分化(system differentiation)是指在系统之内重复建立系统的过程,即一个系统如何生成不同的子系统⑦。卢曼认为社会系统的分化模式主要有三种理想类型:即“分支式分化(segmentary differentiation)”“层级式分化(stratified differentiation)”和“功能式分化(functional differentiation)”。分支式分化是全社会分化为相同的次系统,层级式分化是全社会分化为不同的上下阶层,而功能式分化是全社会分化为功能不同的次系统(如经济、政治、法律、宗教、教育等)⑧。
原始社会是分支式分化形成的社会系统,其分支(家庭、部落等)均为自给自足、功能相同的小型社会单位。分支式分化导致的是量的扩张,而没有质的变化,它不具有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也无法承担更为精巧的社会功能,更不可能有较高程度的分工和经济发展水平。
传统社会以层级式分化为主,虽然也存在着各种功能不同的领域,但本质上是一个在统一价值观念(例如宗教意识形态)笼罩下按照单一分层规则所形成的等级分明的金字塔结构。层级式分化按照统一的意识形态赋予不同职业以各自的等级,在金字塔塔尖的统治阶层(国王、主教等)可以凭借自身的等级支配着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宗教等不同领域。换言之,整个社会虽然分化为不同功能的领域,但这些领域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社会等级高的群体可以同时身兼多种功能而实行统治,表现为一种功能泛化(functionally diffused)的治理模式,典型的特征便是政教合一或政教融合的统治形态。
现代社会以功能式分化为主,其突出特征是个人从传统社会的有机体中独立出来,统一的意识形态让位于更为多元的价值信仰,承担不同功能的各个领域日益成为界限分明、相对独立的自治系统。现代社会中的每个领域之内虽然也存在着层级秩序(例如政治领域存在权力大小的级别、学术领域存在职称高低的层级等),但各个领域的层级划分只能遵循自身的规则,不同领域之间的规则不能混淆(例如政治领域的规则不能引入到学术领域,导致权力越大则职称越高的结局)。功能式分化的现代社会是一个多个领域、多个分层规则并存的网络型结构社会,整个社会并不存在一个单一的层级划分规则,而是遵循各个领域相对独立的功能分化(functionally differentiated)式治理。
如果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分工仅意味着一个人把越来越多的工作时间用于越来越少的工作领域,即一种专业化的过程。然而,分工的展开不仅涉及个体的意愿和努力,也取决于相应的激励环境,而这个环境的塑造则深受整个社会分化模式的影响。在层级式分化的传统社会中,尽管存在各种各样的职业,也产生出相当规模和深度的社会分工。然而,首先人们选择职业的范围受到层级的不同程度限制,一个人的出身等级极大地制约其职业的选择(极端的例子如传统印度社会的种姓制度,种姓级别与职业种类一一对应);其次,社会分工水平也会受到层级结构的限制,社会分工深化到一定程度,就会触碰到统一意识形态和层级规则的天花板而不得不停滞下来;再次,在功能泛化的治理模式下,不同领域的相对独立性无法得到保障,在各自领域中的人们难以仅凭借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提升获得合理的回报,阻碍了分工的持续深化⑨。
所以在现代化转型理论看来,只有在功能式分化的现代社会中,社会统一意识形态和单一分层规则被打破后,个人拥有了自主选择职业的权利,人们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凭借自身的专业化努力而跻身更高的阶层。虽然社会仍然会有笼统的精英/普通民众、上层/下层之分,但不同领域的精英阶层遵循的是各自的规则,某一个领域的上层人士不能任意僭越到其他的领域,由此保证了不同领域的相对独立性和专业性,也使得各自领域的分工深化可以不断持续。
表面来看,分工深化只是一个经济领域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问题,然而一个社会的分化模式及由此相伴的社会结构和治理模式,会深深影响着这个社会的分工水平。层级式分化的传统社会,虽然也有相当程度的社会分工和一定的经济增长水平,但其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和功能泛化的治理模式,从根本上制约着分工深化的持续展开,也难以带动经济增长速度的有效提升。只有在功能分化式的现代社会,才真正破除了限制分工深化的樊篱,营造出专业化水平提高可以带来相应回报的激励环境,从而推动分工的无限深化,带来经济的持续增长。
四、中国的分工、分化与现代化转型
运用上述的“社会系统分化理论”和“现代化转型理论”来审视中国的问题,与其他传统社会相比,中国传统社会的特点是世袭因素相对少、社会流动性比较高。自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以来,国家派出的政府官员而非世袭贵族逐渐成为地方的实际治理者。钱穆认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单只皇室一家是世袭的,“政府里便没有第二个职位,第二个家庭,可以照样承袭”⑩。更为重要的是,科举制度的推行在理论上实行了“将政权开放给任何人”的目标。绝大多数人无论出身,只要有才学和一定的运气就可能通过考试进入到社会的上层。“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即使贵为宰相,许多也是“贫寒出身,平地拔起”。有研究发现明清社会上层的垂直流动性甚至是现代西方国家也难以企及的B11。因此,中国传统社会虽然也是层级式分化为主而形成的金字塔结构,但不同阶层中的人员却非完全固定,上一辈处于社会的下层,下一辈可能转变到上层,反之亦然。较少的身份世袭因素和较高的社会流动性使得人们拥有更多的选择自由和更大的阶层变动可能,这也使得层级式的社会结构更为灵活和宽松,可以产生和容许更高的社会分工规模和深度。与其他传统社会相比,中国传统社会能够取得比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此也是密切相关的。
然而,传统中国社会也具有层级式分化的鲜明特征,即单一分层规则和功能泛化的治理模式。在以儒家为主的统一意识形态的支撑下,整个社会按照单一的政治权力规则被区分为不同的等级,由此形成了“官本位”体制,贯穿传统社会几千年,一直延续至今。所谓官本位,即人们以追求政治领域的行政权力(即“做官”)为指向。在官本位的层级式分化下,权力级别的划分原则弥漫到不同的社会领域,其他领域的发展或多或少均要受到行政权力的直接影响甚至支配。功能泛化的治理模式明显体现在传统中国社会的“士大夫政治”之中,士大夫作为集读书人、官僚、地主、乡绅等各种身份为一体的阶层,承担着维护道统、服务朝廷、教化百姓等多种功能,是整个社会治理的主体和社会运行的黏合剂,但由此带来的负面结果是官僚阶层的非专业化和治理的功能泛化。所以,尽管传统中国社会有着更为宽松的社会结构和较高的社会分工水平,但仍然突破不了层级式分化所设下的限制。官本位体制和功能泛化的治理模式,从根本上制约着分工和专业化水平的持续提升,同样也难以产生出现代的经济增长。
虽然与过去相比,中国当前的经济社会状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从分工和分化的理论视角来看,官本位体制和功能泛化治理的特征仍然明显,总体上中国社会目前仍然处在由层级式分化向着功能式分化、由金字塔结构向着网络型结构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之中。社会不同领域之间的界限仍然不够清晰,权钱交易、权学交易、权法交易等不当现象仍屡见不鲜,各个领域的相对独立性和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功能泛化的现象仍然普遍,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的定位和关系都有待进一步厘清。
因此,回到最开始的中国能否成功迈入高收入国家的问题,从分工、分化和现代化转型的理论视角来看,中国要进一步推动技术进步、生产效率提高和经济持续增长,实现创新和转型升级,就需要分工的继续深化和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也意味着社会应该由层级式分化向着功能式分化转变,由此伴随着社会结构从金字塔型逐渐过渡到网络型、治理模式从功能泛化转向功能分化的现代化转型过程。所以打破官本位体制,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和政资分开,将会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任务的重中之重。
五、未尽的讨论
随着研究的深入,笔者日益发现,无论是运用“社会系统分化理论”还是“现代化转型理论”,上述研究的方法和结论其实隐含着一个前提,即均意味着“中国会逐步走向一条由西方经验所导致的发展道路”。这其实是一个韦伯式的命题,那就是“为什么西方独特的发展经验和道路,会具有普世性的价值和意义?”韦伯在《宗教社会学论文集》的“引言”中曾经问到:“究竟哪些情势一起作用,导致了那些在西方,并且仅仅在西方这里,才出现的文化现象――而这些现象,至少我们通常都以为,它们的发展具有普遍的意义和效力?”B12
如果不假思索地认为中国的发展必然会遵循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经验所总结出来的社会演进模式,并由此来推断中国未来的进程和应该做出的转变,这是不是又成为了另一种类型的“刻舟求剑”呢?
西方国家功能式分化的社会,是建立在个人主义传统之上的,整个社会的制度安排和运行都基于个人权利。在这种文化传统和相应的制度安排下,每个个体都是社会的完整缩影,都有其内在的权利和责任,仅凭个人串联着互相分立的经济领域、社会领域、宗教领域和政治领域。就像先生所采用的经典比喻,西方社会就像捆柴,单个个体就是一根根的柴火,再由若干根柴火组成一捆一捆的捆柴(即一个个社会团体)。每个社会团体同样具有个人权利衍生出来的权利和责任,不同的社会团体之间形成相对分明的界限,因此社会的结构是一个团体格局。这种基于个人权利而形成的团体格局,对于功能式分化现代社会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而西方之所以会逐步演变成这种基于个人权利和团体格局而导致的功能分化式现代社会,与其所秉持的救赎和求知两大终极价值、独特的历史进程等一系列因素是密不可分的B13。
而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下,个人是社会关系网的中心点、而非孤立的个体。中国的社会关系就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其关系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人会与所处圈子中心的人发生联系(即所谓关系),联系的紧密程度和所遵循的规则取决于处于不同圈层的人与中心的人远近程度,即血缘和亲缘等关系的密切程度,这种关系的远近程度是儒家通常所称的人伦。中国社会结构就是这样一个个人的社会关系共同交织所组成的差序格局B14。
很显然,不同的文化传统产生出不同的观念和制度,一个社会的分化模式不可避免地也会受到其文化传统的影响。在中国这种“关系主义”和“差序格局”的特征下,中国一定会向着那种“功能分化”式的社会演变方式前进吗?这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从增长、分工和分化的理论视角来看,如果“要维持经济持续增长需要分工持续深化,而要推动分工持续深化则需要社会由层级式分化转向功能分化式”的逻辑命题成立,从而推出“中国要实现经济增长和分工的持续深化,也需要转向功能式分化的社会”的结论,那么在“差序格局”和“关系主义”的文化传统下,中国的功能式分化又该如何具体实现呢?换言之,中国式的功能分化社会又表现出哪些与西方不同的特征呢?这同样是悬而未决的重要问题。
至此,为了回答“中国能否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收入国家”这个问题,从“增长”“分工”一路追踪到“分化”“现代化转型”,再继续讨论到“社会格局”和“文化传统”,似乎已经离开最初的问题太远了。根据推算,2015年中国人均GDP已达到11772国际元,已经超过了前述“高收入之墙”的11000国际元标准。即使根据当年价美元计算,2015年中国人均GDP也达到了8000美元左右,也有学者认为中国最早在2020年、最晚也会在2022年能够跻身世界银行设下的高收入国家行列,看起来“中国能否迈入高收入国家”,已经是一个即将由事实所验证、无须再多加讨论的问题了。
然而我们却不能这样盲目乐观,无论是中等收入陷阱还是高收入之墙,其标准仅仅只是几个数值,更为重要的是数字背后所反映的观念和制度的变化。中国迈向高收入,本质上是其现代化转型的一个环节,而中国的现代化转型,目前依然是一个“未完成的方案”。中国现代化转型的目标,即“中国的现代文明秩序的建构”,仍然任重而道远。即使从经济领域来看,随着经济增速的下降和增长模式的变化,过去30多年高歌猛进的发展阶段已经结束,中国这艘大船逐渐离开了原有的航道,来到了一片真正未知的水域,未来的征程必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需要继续展开探索。同样如上所述,从“增长”“分工”“分化”到“现代化转型”的探讨依然没有结束,中国在自身传统下是否应该、以及如何能够走向功能式分化现代社会的道路仍然有待研究。从更深层次来看,中国如何在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大背景下,在不同观念、制度和器物碰撞的过程中实现“以古引今、以中化西”B15,真正解决“孔子+马克思”的难题,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转型之路,也许还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
注释
①2010年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GNI per capita)达到4270美元(当年价美元),迈入了世行所设定的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世界银行从1987年开始,按收入高低把各国分为低收入、下中等收入、上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四类。2010年世行的上中等收入国家标准为人均国民收入在3976―12275美元区间内。参见http:///DATASTATISTICS/Resources/OGHIST.xls.
②数据参见Maddison(2010). 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World Economy:1-2008 AD.单位“元”为1990年国际元(1990 Int. GK$),文后未加其他说明,“元”均指1990年国际元。根据数据推算,中国2010年的人均GDP为8127国际元。
③Fatás和Mihov(2009)提出了“高收入之墙”的概念,指人均GDP8000―13000美元(2007年汇率法)的收入门槛。他们指出,凡是人均GDP超过13000美元的国家,其制度质量指数(世界银行2005年)的得分都比较高(沙特除外),而绝大部分人均GDP低于8000美元的国家,制度质量指数的水平都较低。因此,一国要跨越高收入之墙,必须在政治稳定、政府效率、法制建设、反腐败状况与管制质量等制度建设上有良好的表现。
④参见乔纳森・安德森:《走出神话:中国不会改变世界的七个理由》,中信出版社,2006年,第152―165页;刘世锦等:《我国未来生产率提升潜力与经济增长前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2014年,第173号(总第4670号)。
⑤杨小凯曾用一个“私人建房”的生动例子来比较中国和美国分工水平的明显差距。在美国,私人修建别墅中“复杂灵活的推土机”“现场水泥浇灌机”等专业化设备的使用,与其拥有较高程度的分工水平是密不可分的。参见杨小凯:《经济学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3页。
⑥例如在计划体制下,各种原材料和产品虽然由计划调配而不存在市场交易,但同样也会产生政府部门、企业等主体之间因互相协调产生的制度成本,而且这个成本往往会高于市场调节下的交易成本。参见张五常(1998)“交易成本范式”,Economic Inquiry,Vol.36,转引自《经济解释:张五常经济论文选》,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517―518页。
⑦⑧参见G. Kneer, A. Nassehi:《卢曼社会系统理论导引》,鲁贵显译,巨流图书公司,1998年,第148页,第181页。
⑨例如在行政化的教育科研机构,教师或科研人员需要更多借助于行政级别而非研究水平提升自身的地位和回报,由此导致科研的专业化水平难以有效提高。
⑩参见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年,第3页。
B11参见何炳棣:《的成功阶梯:社会流动的方面1368―1911》,转引自何怀宏:《选举社会:秦汉至晚清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0页。
B12参见韦伯:《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页。
B13例如权力高度分散化的封建社会、大一统的天主教会制度、科学革命、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等等。
B14参见:《乡土中国》,北京出版社,2010年,第24―27页。
B15唐文明教授认为当代儒学面对现代性的立场应该是“以古持今、以中化西”。参见唐文明:《迎接儒学复兴的新阶段》,《天涯》2016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美]弗鲁博顿,[德]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M].姜建强,罗长远,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2]刘世锦,等.陷阱还是高墙:中国经济面临的真实挑战和战略选择[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3]韦森.再评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J].经济学(季刊),2009,Vol8,(2):743-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