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地摊经济的趋势

地摊经济的趋势

时间:2023-06-16 16:06: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摊经济的趋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地摊经济的趋势

第1篇

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问题已成为困扰我国高校和政府的难题。根据此现状,解决此类问题必须要有有效的创业教育,让学生避开社会存在的各种阻力,并有效的指导学生创业。校园地摊作为创业的一种方式,因其操作简单,成本低,成功率高,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校园地摊经济的教育效益,分析湖南省校园学生地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提高其教育效益的对策建议,对于湖南省高校构建创业教育体系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我们对湖南高校学生的地摊创业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此次调查回收463份有效问卷,经过调查,共有不同学校的52位大学生进行了地摊创业活动,占总调查人数的11.2%的比例。

1.校园地摊经济的教育效益分析

近年来,社会兴起一股地摊热,在很多大学校园里,我们都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学生地摊。在对学校是否有学生摆地摊的现象调查中,有88%的同学接触过学生地摊,证明地摊创业活动基本普及每一所高校。校园地摊作为一种创业实践模式,发挥着重要的教育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培养大学生创业的意识

创业意识即创业实践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是大学生对创业这一实践的正确认识,理性分析和自觉决策的心理过程。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有多种途径,比如:完善创业教育指导体系,扩展大学生创业平台;深化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创业精品课程;营造良好教育环境,形成人人参与的氛围。大学生地摊创业作为一种操作性强,指导方便的创业活动,更易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首先,地摊创业投资少,成功率高,可以提高创业者的信心,在调查中发现,有42%的学生之所以选择地摊创业,是因为投资少,有信心实施。另外,在接受调查的463名学生中,有接近30%学生是因为缺乏创业的信心和能力,而在摆过地摊的53名学生中,只有5名学生选择了缺乏创业的信心和能力,并且在选择持续摆地摊的学生中,没有一人选择该选项。其次,地摊创业是对创业教育有效地实践,创业教育大都局限在理论上,缺乏实践,地摊创业是一次很好的经历,在具体操作中感受创业的过程,形成更加系统的理解。可见,开展有效的创业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有明显的影响,通过开展有效地创业教育首先可以让同学们明确地摊创业也是一种可行的创业方式,同时认识到地摊创业本身所具有的优势,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地摊创业中。

1.2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素质

创业素质作为创业能力软件的组成部分,包括创业热情、态度、价值观、性格和工作能力。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1)优化课程教学体系;(2)营造良好的校内创业环境;(3)积极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地摊创业就是创业的一种具体的实践方式,可以对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起到很好的作用,第一、地摊创业可以增强合作意识。摆地摊看似简单,但是要获得很好的收益,也必须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在我们的调查中,摆过地摊的53名同学中有72%的同学选择和同学一起合作,在共同的经营管理中,大家的合作意识也随之得到提高。第二、地摊创业可以提高人际交际能力与口才。摆地摊少不了和顾客打交道,在讨价还价的过程中,人际交际能力和口才自然而然的就会得到提高。第三、地摊创业可以增强管理能力,地摊创业虽说是一个规模很小的创业,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效的管理与经营是获得收益的关键,这就对学生的管理能力提出了要求,必须要做好计划、组织、协调工作,通过摆地摊,总结管理经验与教训,学生的管理能力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1.3营造积极的创业氛围

在当前高校中,很多同学还是生活在象牙塔中,大学前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来到大学后都十分迷茫,一个好的创业环境,对于他们的指导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学校内摆地摊的形式既可以发展校园经济,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或者说地摊创业文化氛围,培养大学生具备创业素质,转变观念,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又能够在校园内宣扬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从而使更多的同学感受这种创业氛围。良好的创业氛围才能带动学生的创业热情,克服畏难情绪。对于那些没有创业经验,没有创业资金,创业能力欠缺的学生来说,摆地摊无疑是一种比较好的创业演练方式。地摊创业投入少,易操作,风险小,见效早,更重要的是方便给学生提供实践场地,且简便易行。由此,地摊创业是一种易于营造积极创业氛围的创业活动。

2.创业教育视角下校园地摊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学生个人创业素质有待提高

学生个人素质对于学生创业有很大的影响,学生能否发现创业的商机,发现商机后能否躬行,在遇到阻碍时是否有良好的受挫能力来克服阻碍,是否有持之以恒的信心将创业继续下去,这些很大程度都取决于学生个人素质的高低,通过调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能力缺乏。在调查的463名学生中,有79%的学生没有进行过创业,而在这79%的学生中有近30%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创业的能力,另外有26%的学生就没有想过创业。(2)创业知识不足。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所必需的相关知识,缺乏创业知识的专业培训,对创业相关政策法规不了解,这一比例达到了46%。(3)创业品质欠缺。坚强的意志、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都属于良好的创业品质。调查发现,在摆过地摊的53名学生中,有66%的学生最后选择了放弃,这些同学放弃的理由有的是因为学习时间不好调整,有的是因为资金不足等等,但是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有很多同学坚持了下来,这反映的是一个人个人素质的问题,在挫折面前能否坚持的问题。(4)创业个性匮乏。在调查中,有52%的学生愿意尝试摆地摊这种创业方式,但是这些愿意尝试的学生真正实施的却只占到11%,由此来看,大部分学生缺少敢闯敢拼的创业个性,绝大多数所持的只是观望态度。

2.2商品进货渠道单一,质量无保证

地摊商品的质量是影响学生收益的重要因素,在调查中发现,有50%的学生有进货商的商品质量得不到保障的困扰,这成为阻碍他们继续摆地摊的原因之一,而这些摆地摊的同学有70%的学生选择从批发市场进货,进货渠道单一,批发市场的商品种类繁杂,同一种商品可能在质量上有很大差别,学生选择的大多为同一种商品中价格较低的那一类,所谓“一分钱,一分货”,质量得不到保障也就再正常不过的了,这说明,学生只是注重自己进货的成本,却没有考虑低价商品对今后自己收益的影响,导致顾客对产品不信任,60%以上的同学觉得商品的质量及售后服务没有保障。#p#分页标题#e#

2.3学校相关政策不明晰

一个学校关于创业方面的政策是指引学生创业的风向标,创业政策不明晰,学生就很难实施自己的创业计划,调查中发现,只有20%的学生对学校的地摊方面的创业政策有所了解,绝大多数学生根本不知道学校是否有关于地摊管理的相关规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学校本就没有这方面的政策,二是学校有政策但是宣传力度不够,在我们调查的学校中只有一所学校有专门的关于地摊方面创业的政策,而且已经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宣传与实施,事实证明效果很好,这所学校开设了专门的地摊管理机构,对全校范围内的地摊进行管理,地摊井然有序,很多学生都积极参与,这是其他学校所达不到的。

2.4学生缺乏有效的创业指导

学生创业能否成功,除了学生自身的能力以外,还需要学校给予相关方面的指导与帮助,在调查中发现,有64%的学校开展过创业竞赛活动,有51%的学校开展过创业成功人士的讲座,有41%的学校开设了相关创业课程,但是实际效果如何呢?调查结果显示,在已经进行过创业的学生中仍然有过半的学生需要学校的指导和帮助,这充分说明学校创业指导的力度还是不够,创业指导的活动并没有对学生起到实质性的帮助。学校缺乏对学生有效创业指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校创业指导活动以活动化为主,缺乏连续性。学校的创业活动是周期性的(如“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两年举办一次),每次活动一结束,创业教育也随之结束,导致创业教育时间上缺乏连续性,直接影响了创业教育的持续效果。创业教育行为的活动化也让学生误把创业教育当成一般的学生工作甚至是一种课外活动,而非从教育层面去理解创业教育的深层意义。(2)课程设置不全。一方面课程知识体系与教材体系不全;二是课程教学安排较为困难。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起步晚,创业课程和创业教学还处于萌芽阶段。创业课程除“创业基础”(比如《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创业学》)外,大多属于“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系列,远未形成独立的、完善的创业课程体系。(3)没有设置相关的创业管理机构。拿我们所调查的学校来说,只有一个学校有专门的创业指导机构,并且这个机构只负责学生地摊的管理,这促使学校地摊创业走向标准化和制度化。

3.提高校园地摊经济教育效益的对策和建议

学生地摊作为一种创业实践教育的模式,为学校创造了积极的教育效益,所以各学校应大力的发展。而针对上文中提到的地摊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我们给出了以下的对策建议:

3.1加强创业教育

学校的创业教育要根据学生自身需求而定。据调查很多学校的课程开设都是为了扩大教育的范围,应付上级的要求。导致开展的教育课程不够个性化、专业化。而且,目前存在的创业教育未被广泛认知和重视,只在较小范围内开展创业精英教育,很多基础不够、条件不够的同学没有接触的机会。所以,我们要注意的就是这点,在提供素质培养的档次上,扩大素质培养的同学数量,而不是小众化教学。这样的话不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还能够营造创业氛围。在对您身边的同学(或您自己)具有的创业素质调查中,只有28%的同学选择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在对学校的创业指导活动或创业教育是否有实际用处时,62%的同学选择了是。由此可见,学校创业教育的重要性非比寻常。然而,专业,多面的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在对摆过地摊创业过程中需要学校给予的教育指导调查中,接近55%的同学选择传授经验,51%的同学选择传授行业知识(如融资,进货,促销策划等),经过调查可以发现,每一所高校都有不同形式的创业教育,大家也迫切希望得到有效的教育指导,而有效的教育必须是具有强烈可操作性的,而不是空洞的理论、条文。也必须是具有特色,和同学们的创业活动息息相关的。

3.2进货渠道多样化及加大商品质量控制力度

地摊商品虽然不能同外面超市商场的商品相比,但是有它自己的特色。比如说价格低廉,购买方便,由此,吸引了不少学生消费群体。然而,很多同学忽略了商品的质量。在吉首大学中,我们走访了一位同学,他坚持摆地摊有三年多时间了,他的商品多为电子产品,种类齐全,而且有质保期。为什么他做的比其他同学要好呢?一,在地摊的开始建立了自己的优势,质量有保障,品种齐全;二,坚持不懈,三年多时间,在同一个地方,不仅积累了大量经验,更重要的是给予了消费者一种信赖感,能提供售后服务保障。而有的同学由于商品品种欠缺,没有吸引力,从而导致难以吸引顾客。很多同学的商品来源多为附近的批发市场,进货渠道较为单一。引导学生扩充进货渠道是十分有必要的,例如,网购促使商品种类多样化,网购能够易于发现新颖商品,增加商品的吸引力,也能够有机会直接接触厂商,从而跳过中间商环节,节省成本。对于商品质量的控制,不仅要从进货渠道出发,另外,学校可以安排相关的检测部门,比如说学工部、后勤部门等部门定期对摆地摊同学的商品进行检测,如有相关质量问题,学校相关部门则会给予相关指导,严重者则禁止该同学继续摆地摊。

第2篇

    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这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专业市场;经济增长;面板数据

    中图分类号:F224文献标识码:B

    一、引言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鼓励和支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完善农村服务网点,支持大型超市与农村合作组织对接,改造升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支持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作为中国所特有的商业业态,专业市场处于流通环节的承上(生产)启下(消费)的地位,具有引导市场、决定生产、促进消费的积极作用,对我国流通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亿元以上的专业市场达到3 407个,实现成交额46 223亿元,比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的235亿元增长了196倍。专业市场类型已由当初的农产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为主的单一类型演变为如今的生产资料市场,农产品市场,食品、饮料及烟酒市场,纺织、服装及鞋帽市场,日用品及文化用品市场等,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能够反映地区经济活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中国商品市场发展战略研究学会张旭在总结义乌小商品市场的32年发展历程时,形象地把专业市场概括为摆地摊的第一代到如今以电子商务为主的第八代。

    国内学者关于专业市场与社会生活与城市经济增长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尤其实证型的研究更少。其中黄明东(1998)认为专业市场的兴起推动了农村经济和市场化改革的发展,并引起农村经济结构和微观基础及城乡格局的实质性变化。石忆邵(2005)通过年鉴数据分析分别得到商品交易市场密度、市场规模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74,0833。刘天祥(2007)通过对专业市场交易额和GDP的一元回归计算得出,专业市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4944,即全国专业市场交易额每增长1个单元,GDP就增长04944单元,他指出专业市场的建设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具有促进作用,并认为专业市场在我国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存在。张旭亮(2009)通过对我国专业市场密度、强度和数量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关系,以及对市域层面有典型代表性的专业市场与城市经济作用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专业市场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但相关,而且呈现出与城市群空间上的耦合性。

    现有的对专业市场与经济增长研究的实证模型较为简单,选取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时间序列数据,或者是截面数据单纯地验证专业市场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忽视了其它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的结果不能从整体上反映实际经济状况。为了克服这类局限性,克服时间序列分析受多重共线性的困扰,本文采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完整地分析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域经济增长与专业市场发展的关系,反映专业市场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时序影响,反映不同地区间专业市场发展的经济作用。面板数据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并更好地识别和度量单纯数据所不能发现的影响因素[1],并通过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实证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

    (一)专业市场发展的理论分析

    商品流通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桥梁和纽带,现代流通业具有引导市场、决定生产、促进消费的积极作用,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先导性产业。社会新形势下,消费、投资和出口已然成为经济增长的三大主要驱动力,而作为流通的重要载体,专业市场不仅能够带动消费增长,还具有促进投资的作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从分工理论角度看,专业市场能够集聚分散的需求,这种集聚的需求意味着市场容量的扩大,而市场容量的扩大是提高交易效率的必要且充分条件:当市场容量增大时,意味着交易对象扩大,交易成功率必然上升;另一方面,市场容量扩大意味着可选择集合的扩大,从而交易风险就会降低;同时,市场容量扩大有利于信息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这也促成了交易效率提高[2]。交易效率的提高或者交易成本的下降,是促进分工演进的关键因素。按照新兴古典  经济学的理论,市场自利行为交互作用形成的最重要的两难冲突,是分工经济与交易费用的矛盾。当交易效率低时,分工的好处被分工造成的大量交易次数之间的费用抵消,人们就会放弃分工而选择自给自足;而当交易效率高时,分工的好处就大于交易费用,从而促进分工的发展[3]。斯密—杨格定理表明,市场规模扩大与专业化的深化的之间是一种良

    性循环机制,专业市场通过实现交易效率的递进,促使分工深化,进而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从双边市场理论的角度看,专业市场是促进商品交易的平台,商户(专业市场内部商品提供方)与客户(专业市场内商品的终端购买方)都通过这个同一平台进行交易,运营商与处于后台的服务商同时为前台这两个不同的群体提供相关的商贸服务等平台式服务,一边商户在专业市场中进行交易所获得的收益或效用会随着另一边客户数量的增加而增大。显然,成熟的专业市场具有明显的双边市场特征:以专业市场交易为平台,两端分别为商户和客户。这种平台可能由地方政府或集体以土地投入发起,也有由一批投资人共同兴建,也有商业地产开发形式等,由投资商、运营商经营与管理。专业市场是区域性的商贸物流枢纽,能凝聚并维持足够数量的商户与制造商并实现相当的交易量,从而吸引客户的进入。市场容量的扩大使专业市场得以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率、集约化为客户提供服务而吸引大量制造商在此提供商品并吸引商户入驻,这又因更多的选择、更低的价格、更好的质量吸引客户到达。交易空间的扩大,交易效率的提高和交易成本的下降吸引双边市场聚集,专业市场完成了由传统交易场所向交易平台的转化。随着客户要求的提高,需要提供定制化的商品,制造商将提升其商品品牌从而推动专业市场平台的进一步提升。尤其是信息网络和物流网络的发展,专业市场对交易双方提供的服务领域已经从传统的商品交易环节延伸到物流配送、信息服务、中介组织、资金服务等各个环节,平台通过提供一体化的商贸服务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服务业的进步。凭借无可比拟的技术和服务优势,一个平台式的专业市场可以面向多条供应链提供服务,成为多供应链上的一个集成节点,从而演变为复杂的多边市场形态。   增长极理论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专业市场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可以起到增长极的作用。专业市场的发展,能促进区域内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发展,吸引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此聚集,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新的产业链,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另外,完善的专[ uuubuy.com]业市场体系,可以及时、有效地反映市场供求动态,更有效率的实现产品销售,促进生产紧跟市场需求,更快地了解供求等信息,开发适销的新产品,使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大大增强区域的经济活力。所以专业市场的发展一方面可以带动地区的贸易流通等服务行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还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能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繁荣,甚至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增长与专业市场发展的状况

    专业市场成交额是所有专业市场摊位商品交易总额,是专业市场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图1、图2分别展示了我国2000年以来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专业市场成交额和地区GDP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专业市场的成交额较高,占了专业市场总成交额的803%,如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这些地区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央的发展政策一直向沿海的东部城市倾斜,加速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专业市场的快速增长;相反西部地区大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的限制,经济比较薄弱,人民的消费能力相对薄弱,专业市场发展较为缓慢,故其专业市场成交额呈现明显的差距。

    图1专业市场成交额(2000—2009年)图2三大经济地区GDP(2000—2009年)

    图3为2001—2009年各地区经济和专业市场成交额的增长率。从图中不难发现,各个地区的专业市场成交额和GDP都有一定幅度的增长(由于《商品交易市场统计年鉴》对专业市场统计始于2000年,统计数据不全面,故2001年呈现100%以上的增长率),三大地区的GDP增长较为平稳,平均增长速率分别为148%、139%、154%;而各地区专业市场成交额的增长却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2001年各地区的增长率均超过100%,推测是由于专业市场经过长期的前期投入后获得了巨大的收益,随着时间的推移,边际效益呈现递减趋势。东、中部地区发展相比较西部地区发展比较稳定,西部地区专业市场由于基数低,增长速度尤快,在2004年后已经超越了东、中部地区。值得注意的是在西部专业市场发展势头最猛的2008年,其GDP增长率以161超过了东部地    区的106%,某种意义上可以解释为专业市场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带动经济的增长。图4为东、中、西部及三个地区总的专业市场成交额与GDP从2000—2009年的散点图,反映了10年内两者发展的对应关系。从图中发现中、西部地区两者之间的发展趋势相似,东部地区发展匹配度则高于另外两地区,这些都表明无论是总体上还是各大地区专业市场的

    发展和规模扩张与地区经济发展是相匹配的,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图3各地区GDP与专业市场(SM)成交额增长率

    (2001—2009年)图4 专业市场(SM)成交额与GDP散点图

    (2000—2009年)三、模型与数据选取

第3篇

[关键词]走向非洲;互补性;机遇期;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F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10-0014-02

[作者简介]蔡德林(1957-),男,辽宁大连人,教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制度经济学。当后的首次出访选择了非洲,这次访问不仅是对中非传统友谊和长期合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当今全球化大背景下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国家将面临新一轮博弈的一种选择。同时也明确了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奠定了我国“走向非洲”战略的新起点。

一、走向非洲将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

近年来,非洲大陆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是北非一些国家在“阿拉伯之春”的影响下,政局动荡,政权更迭或分裂。其次是我国在非洲的工作人员频繁遭到绑架劫持。同时,面对中非合作所取得的成就,一些西方国家关于“新殖民主义”的论调也不绝于耳。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引发了人们的忧虑和思考。

走向非洲是我国的长期发展战略。从目前的世界格局来看,原有大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已经率先制定了游戏规则,划定了势力范围,留给新兴国家的发展空间已经十分有限。从近代历史来看,一个国家的崛起往往是通过技术、资源和市场三位一体的经济要素组合和军事实力的保驾护航相结合实现的。其中,技术一般来自国内,而资源和市场则往往要依靠国外。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这种要素的专业化国际分工已经基本形成。中国经济腾飞是通过国内的改革开放和加入WTO融入全球化经济体系来实现的。同时也就决定了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发展空间。中国强调和平崛起,这和以往大国崛起的本质不同。和平崛起的实质是遵循市场逻辑,而不是采用强盗逻辑。从发展阶段来看,新兴大国的崛起有着技术方面的后发优势,但也存在着资源和市场方面的后发劣势。资源日渐枯竭,市场基本饱和,而新兴国家又缺乏通过技术创新引领世界经济,开辟新市场的能力。从崛起方式来看,遵循市场逻辑比遵循强盗逻辑不仅成本要高很多,更重要的是不掌握国际规则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将导致在资源获取和市场开辟过程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甚至只能“避重就轻”,其成本和风险可想而知。

当今的国际秩序,无论是政治、经济、贸易、金融、军事、外交等都是由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主导。全球的区域经济格局、贸易通道、战略要冲等基本上都被美国所控制。长期以来,非洲大陆成为“世界资源之战”的主战场之一。然而,随着1993年的“黑鹰坠落”, 克林顿总统宣布美国单方面从索马里撤军,从此远离非洲。因此,目前只有远离欧美的控制,非洲才能依托丰富的资源,开拓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非洲的绝大多数国家目前都没有摆脱“贫困陷阱”,政权不稳,内战频发,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急需国外的经济和技术支持。因此,非洲为新兴国家提供了发展空间,对中国来说是继“9.11”后美国发动反恐战争之后的第二个战略机遇期。同时,非洲国家需要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得到资金和技术支持,通过“以资源换发展”实现经济的腾飞。这种互利共赢的关系符合中非双方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是可持续的,走向非洲将是一个长期战略。

二、走向非洲是促进中非发展新的历史机遇期

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在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并面临大调整的背景下,中国和非洲经贸关系的互补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合作空间和发展潜力也越来越大。这不仅基于中非之间同属于发展中国家和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友谊,还基于中国和非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经济结构之间的高度互补性。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与非洲的经济基本上处于同一梯队。但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大发展,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与非洲拉开了距离。目前,非洲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力求走出“贫困陷阱”实现起飞的关键阶段,渴望着资金和技术的全面支持和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而中国正面临发展方式的转变,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经济的崛起,积累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和经验,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需要释放过剩的产能,同时也需要弥补资源的不足。金融危机使欧美经济体债务缠身,财政紧缩,复苏乏力,自顾不暇。由主张贸易自由化演变为贸易保护主义,并热衷于搞欧美的自由贸易协定(FTA)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意图摆脱WTO,建立一个高标准的FTA,排挤中国和非洲。这对中非双方来说都将是一次历史性发展机遇。无形之中使得中非经济结构实现了天然的“无缝对接”。非洲专家普遍认为,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非洲的发展是中国的机遇,中国的发展也是非洲的机遇。十几年的中非合作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自2000年第一届中非合作论坛举办以来,本着平等磋商、扩大共识、增进了解、加强友谊、促进合作,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的原则和宗旨,中非经贸合作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一是在贸易领域,中非贸易额从2000年首次突破100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1984亿美元,增长了近20倍。有数据表明,中非经贸关系对非洲的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20%。

二是在投资领域,至2012年底,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已近200亿美元,仅2012年对非洲直接投资就达29亿美元。其项目遍及非洲50个国家,而在10年前还不到5亿美元。能矿、建筑、制造等行业的项目数量继续保持增长,金融、航空、农业、旅游等产业的投资合作方兴未艾。

三是在承包工程领域,目前,非洲是中国企业的第二大海外承包工程市场。2012年,中国企业在非洲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就超过382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营业总额的1/3。

三、走向非洲应立足于软实力

在经济实力上,中国比非洲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法治观念等方面,中国并不比非洲有优势。非洲曾是殖民主义者的乐园,但殖民主义者也给非洲留下了法治观念和法律制度,非洲各国的法制是比较健全的。中国通过对非洲的贸易、投资、贷款、援助等,使非洲许多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中国企业在非洲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各种制约和风险在增加,安全形势严峻。其原因尽管许多方面来自于非洲本身和外界的干扰,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必须勇于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实现在非洲的长期发展战略。

据在非洲工作多年的人员介绍,中国企业为非洲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人的许多优良品质也得到了非洲人的认可。但在软实力方面的不足使我们的硬实力大打折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善于依法行事。在非洲,有的中国企业主无视当地的法律,雇工不签合同,不交纳各种保险,不遵守最低保障工资标准,不按照法律程序解雇员工等。二是不遵守国际竞争规则。塞内加尔有个污水处理项目招标,中国人的报价还不到法国人的1/3。三是不团结。中国人把欧美人挤出非洲市场后,再互相压低价格,进行内斗,结果两败俱伤。四是不遵守当地市场准入制度和劳工、移民法规。非洲经济欠发达,劳动力供给充足,他们需要的是资金和技术,需要外国企业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然而,还是有一些中国商人利用不正当的途径到非洲,摆地摊,开“黑店”,被认为是抢当地人的饭碗。五是忽视品牌和产品质量。在非洲,中国商店大多不成规模,中国商品虽价格低廉,但质量口碑不佳,在非洲叫得响的品牌很少。

第4篇

项目介绍:东莞某某项目社区商业广场是一个由香港上市公司鼎力打造的集文化、餐饮、休闲为主的高档社区情景式商业步行街;项目主体为拥有一线东江景观资源的高端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为26万平米左右,本案为小区的配套社区商业,总建筑面积约为1000平米,为2层商业建筑,主要分布小区的主入口附近,交通较为便利,以周围及镇区居民为其主要目标客户,在这里能最大程度满足周边消费者的个性化体验需求,清朗明丽的几何体块建筑,凹凸有致的石材墙面,屋顶空间的商业利用,设计巧妙的景观休憩小站、优雅别致的门廊,精致内敛的广告设计,色彩各异的店面窗篷,兼具古典气息与现代时尚的建筑群体掩映在绿植丛中,建筑、雕塑、景观小品与商业完美交融,逛街的趣味感油然而生,沉醉其中宛若穿行于另一个时空。

首先回顾一下中国重要城市商业发展的历程,大多会经历如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人均GDP在1000美金以下,人们商业消费以满足日常生活需求为主,在商业表现形式上以地摊、集贸市场为主,在合肥表现为以城隍庙为代表的商业业态;第二阶段,人们的商业消费不再只是满足生活需求,而追求商品的品质,具体表现形式以超市、百货商场为商业业态;第三阶段以专卖店、专营店为主要商业业态,而即将来临,应该成为主流的商业业态就是情景式商业街,这是一种融文化、娱乐、休闲等为一体的互动式综合性街区。

何为情景式商业广场:音乐轻奏,商场里人们或聚于一隅,笑语盈然;或父子同戏,其乐融融;抑或引朋携友,边走边看,悠闲、惬意、欢乐的气氛萦绕在每个人的身边……这便是世界商业前沿的商业消费模式———情景体验式消费,也就是指商家通过对其商业现场环境和氛围的营造,使消费者在消费购物的同时享受全方位的“情感体验”式的消费过程。信息时代的变迁带来体验经济的发展,商业空间经历了百货商店、超级市场、连锁店、Shoppingmall(大型购物中心)的兴衰更迭之后,正日益强劲地朝着情景式体验消费的方向发展,现代都市生活消费中,用于旅游、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支出比例都存在不断加大的趋势,消费者的需求重点已由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向新鲜、刺激、解压的精神享受转变,消费心理呈现出越来越纷繁的个性化趋势。有意识地以一种高度的体验心态去规划和经营,还有待一种更广泛的认识和关注。立足本土的消费文化和内涵,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可以体验的消费环境和氛围,已成为几乎所有商业企业发展规划中的重要节点。“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体验需求”这一已逐渐取得共识的经营理念必将使得“情景体验式消费”模式在未来的商业发展中前景更加广阔

正在规划中的东莞某某高端社区商业广场,正是基于这种设计理念,籍望在一个拥有一线景观的高端住宅中的社区配套商业定位中取得突破,充分利用当地成熟的商业氛围和消费需求,在规划设计中,既要强调商业流线、空间序列层次的商业价值最大化、又要强调与小区住宅建筑立面风格的有机契合,相互呼应,既是陪衬、又能突出亮点,最重要的是在进行总平面的规划布局时,体块的组合要充分结合景观设计,对景观节点,地面铺贴,地灯处理,树池绿植,水系旱喷灯光、灰空间处理等应与商业流线、空间次序充分契合,达到互动有机联动,方案开始阶段就必须要求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同时进行,相互制约、当做一个有机的整体去考虑;而不是简单的现在从建筑平面入手,建筑完成后才考虑如何进行景观设计。

本项目商业设计注重打造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通过流线设计,组织人流活动及疏散,通过错层平台和踏步空间的设计,使得建筑具有较鲜明的空间特色和商业利用价值。情景式的商业内街具有更强的可塑性和弹性。商业局部的屋顶可达,既可座位餐饮需要,也可供市民休闲娱乐。总体设计定位高端,设计新颖,提倡建筑景观有机结合的理念.

总上所述,在进行社区情景式商业设计的构思过程中,

科学的设计思路:把商业建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综合考虑,对商业流线、空间竖向、体块尺度、景观节点、立面观感、进行有机的契合,充分挖掘商业价值同时营造观感的趣味性和个性需求,才能创造一个原创式的成功作品,才能真正体现建筑师的核心价值。

第5篇

[关键词] 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6. 008

[中图分类号] F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6- 0013- 02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98年12月颁布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IAS No.38),对有关问题作出了规定。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于2006年2月15日对《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简称“无形资产准则”)进行了重新修订。探讨我国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具有重要意义,逐步接近国际会计准则,是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理性选择。

1 无形资产的定义比较

IAS 38将无形资产定义为:“为用于商品或劳务的生产或供应出租给其他单位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可辨认的非货币资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充分借鉴了IAS 38的思想,取消了旧准则中时间长短的限制,加了“可辨认”的条件,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内涵更加丰富,在突出无形资产没有实物形态、可辨认、非货币性特征的基础上,明确强调了无形资产是为本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特征。企业只有保持对某资产的“拥有或控制”的权利,才能排他性地从该资产中获取经济利益。另外我国会计准则通过加强可辨认性这一特点,将商誉排除在无形资产之外,与国际会计准则达成一致。

2 无形资产初始计量的比较

2.1 企业合并中取得的无形资产成本

我国与国际准则规定相同,都是以公允价值入账。对于企业合并中取得的无形资产,中国新准则将合并分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取得的无形资产,按照合并日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

2.2 资产交换取得的无形资产

国际会计准则对于以资产交换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分为两类:与不同类资产交换或其他资产交换的,以收到的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与同类资产交换而取得的,以所放弃资产的账面金额作为新资产的成本。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根据其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具有商业实质或交换涉及资产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2.3 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无形资产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作为债权人取得的债务人用于偿还债务的非现金资产,且企业作为无形资产管理的资产。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无形资产成本,应当以其公允价值入账。国际会计准则中没有将此单独分类。

2.4 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成本

IAS 38对于无形资产的开发,将其形成过程分为研究与开发两个阶段。第42条规定“研究或内部项目的研究阶段,不会产生应予确认的无形资产,相关支出应在其发生时确认为费用”。IAS 38第45条规定了满足资本化条件时,开发支出应确认为无形资产。即研究费用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而开发费用则视情况而定计入当期费用或者计入无形资产成本。中国新准则借鉴IAS 38准则,改变了旧准则将研发费用全部费用化的做法,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时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当在发生时作为管理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这与国际会计委员会第38号准则的要求基本相同,反映了我国会计制度逐渐与国际趋同的发展趋势。

3 无形资产的摊销规定的比较

IAS 38与我国准则都规定只有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才予以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不予摊销。

从摊销方法来看,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趋同,双方都允许企业选用不同的摊销方法。IAS 38明确规定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包括直线法、余额递减法和生产总量法。我国无形资产准则没有明确企业可选用的其他摊销方法,规定方法选择的依据建立在与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上。对于无法可靠确定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的,采用直线法摊销。

从摊销年限看,我国准则中“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不强调年限,只强调在其使用寿命内;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摊销成本。IAS 38并无此区分,只是规定无形资产的应折旧金额应在其“有用寿命的最佳估计期限”内系统地摊销,这里的“有用寿命的最佳估计期限”是指自其可利用之日起假定通常不超过20年。

通过两者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存在一定差异,但大部分内容趋同于国际会计准则,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努力吸收国际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以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努力。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将逐步建设完善,进一步实现国际趋同。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S].2006.

[2]赵莉,张晓雁.中国无形资产新准则与国际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比较[J].经济研究导刊,2013(25).

[3]袁堂梅.中外无形资产准则比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7).

[4]王飞.无形资产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J].中国市场,2011(4).

[5]刘胜强,王予尧.对中国新无形资产准则的探讨[J].财务与会计,2010(9).

第6篇

关键词:城镇化;失地农民安置社区;自发性商业;商业配套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9-29(4)

1 引言:城镇化与失地农民安置社区

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使原先城市周边的村庄被纳入到城市建设用地的范围之内,原村庄转变为城市社区,原农民转变为社区居民。这些安置社区由政府统一规划和建设,具备一定的公共配套,居民也享受到了一定的社会保障。目前很多的研究围绕这样的农民安置社区,从拆迁安置补偿方式、社区管理、社区产业和经济发展、居民就业保障等方面,探讨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存在的问题,寻求其建设和发展的合理路径,多从宏观和政策方面提出建议,而对于社区居民入住之后的实际生活状况缺乏关注。

与同样是由于城市用地扩张所造成的“城中村”相比,社区在土地权属、建筑形态、空间布局等方面几乎与城市社区无异,显示出一定的有序性,但是这样的安置社区又提供了什么样的生活条件与环境?是否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实际生活需求?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农民安置社区在有序的空间结构之下,并没有承载有序的城市生活,社区内普遍存在着的自发性商业(包括集市甚至庙会)就是这种无序现象的典型代表。

2 五州社区基本情况

2.1 从村庄到社区的演变

五州社区是随着郑东新区的规划最早建成的失地农民安置社区之一。该社区的前身是圃田乡东周村,又名水磨周,下辖东周、中周、新中周、古城和东西老南岗6个自然村,2002年进行合村并城,在相对集中的、被拆迁的村庄附近选址建设五州安置小区,2006年建设完成。2010年11月,五州社区划归为郑州市郑东新区商都路办事处管辖,村民的户籍身份也从农民转变为市民,在医疗等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相应的城市居民待遇。目前辖区常住总人口有15 000人,其中原村民有3 400人,其余为外来务工人员。

2.2 社区规划与建设

现在的五州社区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东起农业东路,西至黄河东路,北临商都路,南接安平路。社区周边的4条道路均为郑州市的主干道,距离郑东新区CBD和郑州东站均在5km范围内,交通便利,区位良好,周边多为城市中高档商品住宅小区和中高端家具建材销售等商业,社区总面积接近2km2。社区内的主要道路同时也是城市道路,包括永平路、中周路、东周路、万通街、列里路五条,其格局为方格网式,把社区划分成12个相对独立的街坊(居住组团),整体空间形态较为规整,在空间布局和住宅形式方面与周边现代商品房小区差别不大。社区内有五个建材批零市场,一个副食市场,两所幼儿园,一所小学,一所中学,一个社区服务中心,一家邮局,两家金融机构及上百家零售服务网点,具备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

2.3 社区内自发性商业现象的产生和发展

自五州社区建成,社区内部主要道路万通街和中周路两侧就有沿街摆摊的现象出现。尽管社区自身和郑东新区区域范围内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日趋成熟和完善,但随着原村民陆续入住、外来人口的增多,五州社区的自发性商业街非但没有消亡,反而持续地繁荣,其规模也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作为商业街,它已经成为社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作为一条城市道路,沿路的摆摊设点也带来了交通、卫生等种种问题。

这样的现象并非个案,在郑东新区的多个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内都有类似的情况。在这样的与新城CBD相距不远,且经过统一规划建设形成的新的社区,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么大规模的沿路摆摊现象?为什么在郑东新区范围内,自发性商业只是出现在这种农民安置社区而不是其他商品住宅小区?与其他社区常见的自发性商业相比,这种社区内的自发性商业又有什么特点?

3 对五州社区自发性商业的调研与分析

3.1 经营的种类与时间

水果、蔬菜、小吃、服装等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商品是社区自发性商业售卖的主要品类。服装的档次以中低档为主,小吃多为煎饼、凉皮等平民化的类型,价格也较为低廉。

在营业时间方面,社区自发性商业的频率为每天出现,一般在傍晚开始,最晚持续到凌晨。下午4点半,部分摊主已经开始准备摆摊;晚上6点,多数摊主已经摆摊正式售卖;到凌晨12点,大部分摊主收摊。

3.2 空间形态

社区自发性商业多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集中的中小学和公园附近,摊位设在万通街、中周路道路两侧,其中万通街路边地摊经营长度达500m,在中周路长度达200m。摊位多摆放在道路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上,在万通街的部分路段上,摊位甚至摆到了道路中间的机动车道上,再加上顾客的停留空间,自发性商业空间实质上侵占了相当一部分的城市道路空间(图1、2)。

从摊位的具体排列方式来看,虽然各种摊位未经任何设计,不同种类的摊位尺寸各不相同,但在总体功能上有明确的分区:以万通街和中州路的交叉口为节点,中周路南段主要经营蔬菜水果,北段主要经营便宜的服装;万通街东段主要经营衣物服饰,西段主要经营小吃。再加上各种摊位尺度都不大,整体上并没有显得特别混乱。

此外,地摊对与其相邻的沿街店铺经营状况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少沿街店铺借助自发性商业吸引人流,甚至对自发性商业产生了一定的依赖作用。

3.3 相关人群构成

社区自发性商业牵涉到各类不同的群体和对象,包括摊主、顾客、社区管理者、沿街店铺经营者等,他们的生活已经和自发性商业密不可分,并且已经在相当长时间内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

经营主体:来源较为多样化,但几乎没有五州社区内的原村民。主要包括外来务工人员、附近城郊的村民等,部分摊主在五州社区租房居住。

服务对象:主要是五州社区的居民。

管理者:社区居民委员会,该居委会由原东周村村委会改组而成。

其他受影响的人群:沿街店铺经营者、城市道路使用者等。

3.4 管理状况

社区居委会是由农村自治组织演变而成的城市社区组织,对于社区的管理社区居委会具有一定的自。虽然社区道路两侧设有禁止摆摊设点的标识,但管理者实际采取的是一种默许的态度。管理者将每个摊位都划定了界限,摊主每天需向社区管理者交纳卫生费和摊位费。

在调研后期,万通街上的地摊忽然全部难觅踪影,只有中周路南侧部分摊主出摊,其原因是由于自发性商业已被社区管理者禁止,这一现象表明社区管理者在自发性商业中具有关键作用。

3.5 自发性商业产生的影响

3.5.1 积极影响

①弥补社区商业服务配套设施的不足,方便社区居民生活,满足其日常生活需求。

②带动沿街商铺生意的兴旺,提高社区的人气。

③摊主租住在社区,为社区原住民带来房租收益。

④有助于解决城市低收入人口的就业问题。

3.5.2 消极影响

①影响交通。自发性商业的经营地点不仅在人行道上,而且还侵占了部分非机动车和机动车道,影响了行人的正常行走,也阻碍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通行。城市道路空间与社区商业空间重叠,通行车流和购物人流交织,再加上商业经营时间与城市交通晚高峰的时间的重合,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交通拥堵和交通隐患。

②影响卫生。自发性商业所在的中周路和万通街的卫生状况不容乐观,表现为晚上地摊出摊后,菜叶、果皮、纸屑等垃圾随处可见,而卖烧烤、快餐的摊点更是污迹斑斑,不易清洁,破坏了街道的卫生形象。

③影响部分居民的正常生活。居住在卖烧烤、快餐的摊点附近住宅里的居民容易受到影响,主要分布在中周路以西的万通街两侧。据居民反映,因为烧烤产生的油烟太大,气味呛人,一到晚上都被迫关闭窗户,以防止油烟进入室内,这种经营已经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4 社区内自发性商业形成的原因

4.1 规划因素:社区商业设施规划布局不合理

社区商业服务设施一般包括沿街商业和集中商业两种布局形式。

从沿街商业来看,五州社区部分街道两侧均有很多沿街商铺,但其业态类型主要是小规模的超市、服装店、小饭店等,没有提供果蔬等居民日常需要的商品。

从集中商业来看,五州社区所在区域内有一个综合型的农贸市场,即五州菜市场,位于农业南路与永平路交叉口,建筑为两层,共有148个摊位,内部较为整洁。该菜市场具有一定的批发经营性质,同时为几个社区服务,规模、服务半径相对较大。对部分居民来说,五州菜市场超出了步行适宜的距离,在五州社区内缺少次一级规模的农贸市场的规划布置。在居民认为路边摊存在的有利影响中,36%的居民认为路边摊能够方便生活。五州菜市场位于社区的东侧,部分居民步行至菜市场需要10分钟以上,不如沿街摊位方便。因此,人们选择路边摊这种就近的方式进行日常的购物,而五州菜市场的经营情况并不容乐观,很多摊位处于闲置状态。

另外从区域层面来说,尽管社区内也有市内大型超市的免费购物班车,但是其便利性不如路边地摊,不能成为居民首选的购物方式。在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规划建设中,商业服务设施数量的不足和规划位置的不合理,都是导致自发性商业在社区出现的根本原因。

4.2 经济因素:商品的价格优势与社区居民有限的购买力

调查问卷显示,82%社区居民的收入水平为3000元以下/月,大部分居民属于低收入群体。因此,价格就成为影响社区居民购物选择的重要因素,居民倾向于购买便宜实惠的商品。以服装店为例,社区沿街店面所卖衣服的价格偏高,单件价格普遍在百元以上,而自发性商业的服装则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五州社区内自发性商业的摊位成本较低、经营灵活便利,沿街摊位售卖商品的价格更为低廉。万通街与中周路的摊位费为200元/月(后来变成500元/月),卫生费为2元/月,而五州菜市场的摊位费约为800元/月。经营成本的差别导致的结果就是,与五州菜市场相比,地摊上的蔬菜价格每斤普遍便宜。

4.3 管理因素:对自发性商业的默许

社区管理上对自发性商业的明禁暗许是目前社区自发性商业可以稳定存在的决定因素。明禁暗许的根源,是社区管理部门可以获取摊位费,有利益诉求隐含其中。这种默许和匡正的携手,使得社区的自发性商业自成一个体系,且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也体现出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在管理上的自组织特征。

4.4 外在因素:外来务工人员的谋生需求

在五州社区的居民构成中,东周村的原住民在成为失地农民之后属于城市中的待业人群,不得不寻求一些门槛较低的就业渠道;而占五州社区多数人口的外来务工人员也多为低技能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就业培训,因此,很多人通过路边的摆摊经营获取生活来源。

5 对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内自发性商业的建议

从对五州社区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的社区居民还是比较认可自发性商业经营模式的,并且由于自发性商业长期稳定地存在社区中,居民的生活已经与之密不可分。各类人群通过自发性商业这一平台,谋求生存和生活之需。在当前社区商业服务设施配套不健全的情况下,对于这种自发性商业可以在保留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可采取的措施包括: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把社区中自发性商业合法化,作为管理的依据;禁止一部分对居民生活产生严重干扰的经营种类;对自发性商业空间进行优化,如对空间占用的重新划分以及对摊位大小的统一,根据城市道路的重要性和通行能力,合理分配自发性商业空间和通行空间。从根本上来说,路边摊点与城市道路之间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路边摊点经营活跃充分说明了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不足或不合理。建议在调研居民使用习惯的基础上,规划建设新的农贸市场,市场的位置、建筑和空间形式、规模等,都要充分考虑实际使用的需求。

6 结语

人和地是城镇化的两个核心对象。城镇化不只是土地上的城镇化,更重要的是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人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不仅仅是户籍上的转变,还是人们的生产方式、行为习惯、社会组织关系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五州社区是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一个代表,而社区中的自发性商业现象也正是这些居民生活状态的一个缩影,反映了在空间形态上已经与城市社区同质,但在生活方式上却相去甚远的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现状。社区自发性商业折射出了社区规划中配套服务设施的不合理以及社区居民多种多样的需求,因此,无论是只注重数量的社区建设,还是对社区内自发性商业一味地严打取缔都是不对的,应尊重城市中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利以及他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体察农民安置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基础上进行社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在未来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可以预见大量新的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出现,并且在人口构成、居民就业、消费水平等方面,这类社区与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社区仍将会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对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规划设计,亟需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人性化的社区规划建设标准,建立社区居民公众参与机制,把社区空间规划与社区经济发展和社区管理建设结合起来,推动失地农民尽快适应城市,推动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尽快融入城市。

参考文献:

[1] 王承慧.保障类住房规划的研究缺失与应对[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342-1349.

[2] 周建民.悉心安置、创建和谐安置区与城市小区建设的对比研究与思考[J].建筑与文化,2008,(9):80-82.

[3] 王承慧.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拆迁安置区规划评析——以南京为例[J].华中建筑,2009,(5):114-122.

[4] 陈凤桂,等.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2010,(5):53-58.

[5] 韩潇.居住区商业服务设施中自发市场的相关问题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1.

[6] 邱晨.济南市失地农民安置区的规划建设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1.

第7篇

关键词: 视觉信息 商业空间 展现要素

在多维空间中,商业展示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通过展示,人们可以沟通信息,交流情感,而展示中的视觉设计给人们带来的视觉感受可以使展示充满魅力。笔者围绕“视觉感受在现代商业展示中的重要性”这一课题展开说明,从视觉传达设计在当代社会的特性、现代视觉传达在商业上的应用方式,以及视觉传达带给商业空间的直觉感受这三方面进行分析。

1.视觉传达设计在当代社会的特性分析

1.1对商业设计的视觉传达内容进行分析

在商业展示中,视觉传达设计的内容包括:灯光设计、展示材质的设计、展示物体的设计,以及展示物组合的设计等。灯光设计在一个环境中可以给商业空间提供一个平衡性的效果,灯光是平均分布的,这样的光线可以方便顾客顺利地行走和清楚地观赏选择服装和商品。还有的灯光设计体现在局部上,这样是为了使顾客更好地看到商品,以便达到消费的目的。灯光的设计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让顾客进入卖场后产生愉快的联想。在炎热的夏天,顾客对于色彩的要求偏冷;在冰冷的冬天,顾客对于色彩的要求偏暖,这无疑便是顾客对视觉传达设计认知的一种视觉感受的表现。

展示材质、展示物体、展示组合的设计等,都是给顾客进入这一商业展示中能否冲击他们的视觉,以便达到消费的目的。

视觉传达设计就是把一些复杂而独特的精神内容赋予视觉和语言中,利用物质形式体现出来,形成丰富多彩的设计作品。

视觉设计的利他性和功利性决定了它在社会工程中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设计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作为一门学科,视觉传达设计是对文化各个层面整合,与它相关联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哲学、艺术学、美学……它是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1.2对设计在当代社会的直观性进行分析

视觉传达设计由于信息载体的不断扩大而变得更加无所不在、无所不需。我们在身边可以时刻发现,优秀的视觉传达设计频频出现,突出了事物的主题,给人一种名目了然的清晰感。视觉传达设计是“给人看的设计,告知的设计”。

在现实生活中,专卖店给消费者提供了很好的服务。闲逛是消费者天生的本性,消费者有的是有目的地选购商品,有的是漫无目的。在大型商场、小型市场或是大街小巷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商业展示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就拿服装来说,同样是一件物品,把它放在地摊上和专卖店的效果完全不同,物品的地位、价钱也随之不同。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商品以地摊的形式出现,但是最吸引人的还是在专卖店里呈现给消费者的居多。专卖店中的视觉主要有店面展示、橱窗展示和陈列展示等。店面展示可以给消费者传达强烈的信息,醒目突出,进而也会在商业上取得一定的效应;橱窗展示不仅能传递信息、吸引消费,而且能激起消费者购买的欲望和热情;陈列展示是把商品放在一些显眼,消费者容易选择和拿走的地方,这给消费者带来了方便,也提供了选择的多样性。

商业展示中的设计也随之多元化,目的都是为了能与消费者达到共识,以便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进而促进商品销售,促进社会的发展。

2.现代视觉传达在商业上的应用方式

2.1视觉传达在商业上的内容和表现分析

一幅好的插图、一张好的招贴画、一个好的广告标语,作为设计中作品的基本元素,都有表达的内容和形式,而正是这些作品所表达出来的内容和形式汇成了一个总体,从而形成了视觉传达的内容和形式。视觉传达作为一门与商业结合紧密的实用艺术,它的内容包含着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主观可以反映客观,而在艺术的范畴内,主观同样也是客观的反映。视觉传达设计表现出作品的内容,它作为一些作品个体的作者,不是一种单纯的反映,而是对事物客观精神的反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

高尔基曾说:“每个表面现象都是具有精神的,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结晶。”[1]这一点就充分地体现出作者的自由想象和自由创作都是发自心灵深处的感受和情感的体现。作者都是用自己的心灵去观察和感受外在世界,从而获取精神感悟和情感净化,并表现在作品之中。鲁迅先生曾说:“创作须情感,至少总得发热,创作总根于爱。”苏珊・朗格说:“一个艺术家表现的是情感,但并不是像一个大发牢骚的政治家或是像一个正在大哭或是大笑的儿童所表现出来的情感……艺术家表现的决不是他自己的真实情感,而是他认识到的人类情感。”[2]而我认为,在一幅好的作品之后隐藏着作者发自内心的想法和情感世界,把自我和作品交融在一起,把灵魂与情感完整地表达出来,展现给观众的是作品所给他们带来的生机和活力。

视觉传达的内容和形式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两者是相互依赖的。就内容而说,它依存于形式,靠形式展现出来;但就形式而言,它受内容的制约,靠表现内容而存在。就像福楼拜所说,内容和形式就如同灵魂和肉体的关系。肉体的生命力在于灵魂,有了灵魂,肉体才能活生生的;灵魂又必须依托于肉体,没有了肉体,灵魂也就不存在了。招贴作品“禾乐”(见图1)即是对此内容和形式的诠释。作品的中底纹所使用的“绿色”、图形和文字的表达,都是可以再现出该企业的生命所在,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画面。绿色代表的是健康,和谐来自大自然的美景,文字叙述的是“提倡绿色食品”这是在吸引大众的眼球,符合大众的心声。禾乐本是一种农业的写实,用这样的公益招贴更能表现出和谐的内容。笔者所设计的这幅招贴,满足了大量消费者的需求,健康的食品是消费者所需求的。这个作品迎合大众心理的设计冲击力很强,绿色的写照也是来自于大自然的美景。如此健康的绿色食品,何乐而不买呢?(图1)

现代城市的商业、服务业极其发达,商品丰富多样,消费者购买商品更喜欢挑剔,商业情报的传达途径也愈加多样化,消费者可以通过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邮寄广告等各种宣传媒体,及时地了解丰富具体的商业情报和商品信息。不过,只有在特定的商业环境中,人们才会付诸购买行动。因而,销售现场的商业情报和商品宣传显得更加重要,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的购买欲望多样化,销售模式的更新,商家采用了大量超级市场式的无人售货模式。在这种销售模式中,售货员大大减少,完全敞架售货,消费者可以自由自在地选择商品,代替售货员向顾客进行推销和服务的正是商业环境中的视觉传达设计。如:店头展示、商业空间设计、POP广告、商品陈列、宣传招贴、购物指南、商品介绍、价目表、商店和服务项目介绍等,还有商业空刊中各种设施的指示标记,如:出入口、通道、自动阶梯、问询处、电梯、洗手间,等等。这些商业的视觉传达设计作为商家与消费者建立友好关系的交流媒介,这些媒介虽不会讲话,但充当了不知疲倦的推销员、售货员、服务员和向导的角色,对商家来说,不但减轻了售货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力,而且促进了销售,提高了服务质量,形成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对消费者来说,商店成为一个自由的、轻松的、愉快的、理想的购物环境。商业的视觉传达设计在日本的商业和服务业的管理经营中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2对视觉传达设计的价值趋向进行分析

视觉传达设计伴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必需的一方面。21世纪的商业产品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科技含量;二是文化含量。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人类意识观念的改变,在视觉传达领域内从设计语言上对传统展示设计的冲击性作用尤为强烈。站在今天信息高速化的平台上,我们无法回避视觉传达在人们思维意识中所占据的位置与影响。所以我们在展览会中所接受的信息比例与效果,比在其他场所深刻得多。正如我们已经了解的,每一点和每一条线都具有能量,而将这些能量联结在一起便创造了视觉的运动,视觉也就是在这种运动中接受到了运动能量所传达的信息。一幅好的优秀作品是建立在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之上的。图2是涉及“禾乐”的一幅商业性广告。该画夸大了事物的写照,用瓶口的夸大手法,人的攀岩动作更能体现出为了追求到达顶峰,一味地不断向前进。这种设计更能突击人们的视觉感受,冲击力比较强,达到了较强说服力的效果。

3.视觉传达带给商业空间的直觉感受

3.1从美学角度上来分析视觉传达的特征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设计美是不可缺少的,设计在美学的领域内变化是十分迅速的,它不断地融合、细化和扩张,并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其包含着技术美学、艺术设计美学、现代设计美学等。视觉设计有一定的审美因素,而这些包括着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技术美、科学美等。科学美占其重要的位置,间接地表达出视觉设计在当今社会下给商业带来的重要性。从美学方面来讲,视觉传达的设计有艺术性、传达性、包容性手段性、主观性、客观性、创造性和商业性等基本特征。一个作品的整体和谐决定了这幅作品的艺术性,“美在和谐”,“和谐”是人类一直追求的最高境界。美的现象在于感性形式,本质在精神境界。CIS设计中的标志设计,虽然它只是一个造型简单的符号,但却把企业的理念、规模、经营内容、产品特性等主要因素全都直接的传达给消费大众,具有强力的说服力。

3.2从美学角度上分析视觉传达在商业上的体现

视觉传达设计就是一种商业行为,它的目的就是让商家在商业上获得一定的成功,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21世纪的视觉传达设计,在市场的日益竞争压力下,凭借人们对其赋予的形状、色彩,以及装饰的风格,突出包括知识、技术和视觉在内的感受的成效。我们体验、享受、品评、分析当代的设计时,会觉得它是一种文明文化的灵魂,是现代与艺术结合的统一,也是当代科技、经济、文化的统一。在设计的灵魂创意中,“绿色设计”成为了当下的主题和潮流。为了和谐文化,它探索人类产业的发展与社会文明的关系,避免了与环境的冲突。21世纪的设计,更手工、更人文、更朴素、更自然、更力争于品质的提升。从新石器的彩陶、图纹、民间的剪纸图案到如今加入WTO后的中国,国际化的视觉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的群体在不断地壮大。在商业的领域中,平面设计中的视觉传达文化、社会价值也逐渐体现出来,个性、简洁的画面,为以后的不断创作提供设计精神方面的借鉴功能。

随着人类社会从原始工业化社会到现代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视觉传达设计经历了基本商业美术、工艺美术、印刷美术设计、装潢设计、平面设计等几大阶段的演变,最终成为以视觉媒介为载体,利用视觉符号表现并传达信息的设计。作为“为传达而设计”的视觉传达设计,如何正确充分地传达信息是每一个设计者始终要面临的中心问题。在当今社会,仅仅把传达信息的关键词定位于正确和充分显然是不够的。设计者必须重视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从设计理念、视觉语言和技术表现方式的创新入手,正确充分地传达信息,创新出设计的本质要求,从而适应时代的需求。

参考文献:

[1]W・沃林格.抽象与移情[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第8篇

[关键词]国际化;走出去;引进来;因素

[中图分类号]F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2-0134-03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淮安经济国际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批准号:07SJD790002)

[作者简介]仲晓东,淮阴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江苏淮安223001)

一、引言

淮安市地处江苏省北部中心地域。900多年前大文豪苏轼过淮安时留下“自古涟漪佳绝地,绕郭荷花,欲把吴兴比。”的佳句。而进入21世纪,淮安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由于各种原因,淮安现仍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要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国际化是必由之路。

中国经济在区域上的发展禀赋和制度创新上的巨大差异,使各地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路径。其中至少有两种较为成功的典型的国际化模式,即温州模式和苏州模式。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区域经济国际化的两条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而温州和苏州都属于较发达地区,相对于它们,淮安由于所处欠发达地区,所以在很多方面有着自身的特点,特别是淮安的企业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企业,这就是说,我们必须找出符合淮安地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道路,从而能够为淮安经济国际化提供有力的帮助。

由于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细胞和微观基础,要实现区域经济国际化,就要重点抓好企业经营国际化。企业经营国际化是区域经济国际化的基础,也是区域经济国际化的核心。没有企业经营国际化,就很难实现区域经济国际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地区的国际化实际上就是其企业的国际化,而通常意义上的企业国际化并不完全从地理意义上划分的,企业国际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它包括“走出去”的外向国际化和“引进来”的内向国际化两个方面。具体来说,企业外向型国际化的贸易方式为出口,而内向型则为进口。此外,在技术转让形式,经营方式和投资方面也有区别。但是,不管哪种形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都是使企业自身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中。

二、淮安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困难

近年来,淮安的进口总额一直是大于出口总额的,同时又间接说明了,淮安的一些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还是不够的。而且,淮安的大部分企业由于自身的技术水平较低,加上国际市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高,以及各种贸易壁垒的存在,使不少企业感到“走出去”的压力。表现在:

1.信心不足。由于多数企业的海外市场开发能力较差,缺乏对国际市场的深入了解,导致对海外市场环境认识不够,在选择国际化方式时,就显得信心不足或十分盲目,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对自身是否具备跨国经营的能力信心不足;其二是企业对自己能否走出去,走出去后能否成功信心不足。

2.设备落后。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有限。淮安企业设备落后,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很低,附加值低,高科技的品牌产品少,因而根本不具备竞争实力,许多出口产品在国外都沦为地摊商品,从而使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受到严重阻碍。特别是一些机械类的产品,这些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有限,新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慢,使其难以及时跟上国际市场的变化潮流。这无疑也减缓了这类企业“走出去”经营的脚步。

3.缺乏高素质的经营人才。“走出去”经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有大量技术水平高、管理经验丰富、精通国际贸易法规的一流复合型人才去组织实施。而淮安企业由于起点较低。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尤为缺乏。一些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由于缺乏人才而难以开展“走出去”的国际化经营。有些在海外投资的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有的人员甚至不懂外语,以至使企业经营业务难以顺利进行,国际竞争力低下,国际市场难以拓展。

4.缺乏紧迫感。淮安企业缺乏迎接经济国际化、应对“人世”挑战的紧迫感,企业甚至以为“走出去”仅仅是大型和超大型企业该关注的事情,自己根本谈不上进入国际市场与国外的企业竞争,所以,只需关注国内市场即可,对于跨国经营想都不敢想。由于企业对开展“走出去”国际化经营缺乏紧迫感,再加上他们大多又缺乏境外投资的知识,所以,至今将境外投资方式列入企业发展计划的企业还不是很多。

5.信息闭塞。淮安企业的信息来源都是通过传统的渠道,如客户、同行、报刊、广播电视及市场调查,信息相对闭塞。不少企业出于资金方面的考虑,不愿意投资建设网络信息系统,实际上是放弃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机会。

上述这些方面的缺点,削弱了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淮安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空间。因此,从目前的情况看,“走出去”即外向国际化对对淮安企业而言存在很大困难,而“引进来”即内向国际化对淮安地区的企业应该更加有效。

三、外资企业“引进来”的可能性

目前,到淮安投资兴业,使淮安融入国际化的发展势头日益强劲,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兼备。

所谓天时,就是淮安进入了一个加快发展的黄金期,产业配套能力、后续发展能力、创业创新能力都在加速提升。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产业正在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梯度转移。因为,许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经过20多年的长足发展之后,面临着水、电、原材料、燃料运输以及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上涨,投资经营成本节节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的优势正在逐渐消失。而欠发达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在此过程中,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得以流向欠发达地区,其资源优势也得以充分发挥。因此,一些欠发达区域可以利用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加快本地区的经济增长。

同时,地处江苏欠发达地区的淮安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有着有利的条件和优势:一是地缘优势,淮安离一些经济较发达的苏南地区比较近,运输成本更低;二是淮安的劳动力成本较低,而劳动力素质、基础设施等较之西部更具有优势。所以,淮安的企业除了发展已有的传统优势产业外,应做好产业承接的准备,利用好这次机会。而且,产业转移到内地,农民可在当地就业,一方面使内地经济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使农民更彻底地脱离农业耕种,进入城镇或者城市工作、生活,这也有利于城市化进程。同时也可以加快淮安地区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从而推动淮安的经济国际化。

所谓地利,就是淮安处于全国承南启北的地理位置,是

苏北腹地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公路、铁路、水路四通八达,适合于原材料和产品大进大出,能较快地向全国辐射延伸。

所谓人和,就是淮安市上下形成了“重商、亲商、富商”的浓厚氛围,特别是牢固树立了“百姓是天、客商为重、企业至上”公共服务理念。当前,外资从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加速向苏北转移已经成为资本流动的一个新趋势。淮安优越的公共管理和体制创新为承接这一转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与外商合作,是我们加快发展、实现“双赢”目标的现实选择和长期战略。外商会带来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资源,淮安有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素质较好的劳动力资源、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质量较好的存量资产,双方合作可以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比如成功引进的台湾鸿海集团的富士康(淮安)工业园项目、台资宏盛箱包工业园等外资大项目,实现了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来淮投资的“零突破”。

在此氛围中,淮安也十分注重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发展自己的支柱、特色产业,培养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比如,中韩合资的江苏韩泰轮胎有限公司,随着韩国轮胎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的全面引进,其市场竞争力及市场占有率大幅度提高,斜交胎产品已大量出口到美国、东南亚、非洲、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并批量返销韩国。淮钢集团与全国最大的钢铁民营企业――江苏沙钢集团进行了资产重组后,正在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力度,加快特殊钢生产线项目建设进度,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钢生产能力。

这些成功的例子说明在目前形势下,淮安企业“引进来”存在可能。

四、影响淮安企业“引进来”的因素分析

根据淮安的特点以及企业的特征,笔者将企业内向国际化经营的影响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外部影响因素包括:国内相关的政策因素P、市场条件因素M(区位优势、基础建设、资源优势因素等)。内部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企业因素c(资金、项目的引进、技术创新等)。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环境影响因素函数为:

I=f(P,M,C,R)

其中,R表示其他一些影响因素。

1.关于国内的政策环境P。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政策扶持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日本政府经常大量使用财政投资和融资方式来促进企业的发展;法国政府则深深意识到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为企业的管理建立了扶持机构,负责提出发展企业的基本政策措施;美国政府为企业建立了社区性融资发展机构,提供完善的服务。

自1991年以来,淮安也指定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在引导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施制度创新上做了不少文章。但与WTO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客观要求相比,从企业国际化经营所必须的国内环境来看,我们在完善企业的政策环境方面尚有许多急需改进和创新的地方。面对当前形势,政府可以通过矫正市场失灵、制定一系列的经济政策、提供金融、信息、技术等支持,来进一步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为企业内向国际化经营提供保障。因此,淮安出台了《淮安市进一步服务外商投资企业十项制度》。这些措施的出台,为企业“引进来”解决后顾之忧。

2.市场条件M,包括了区位优势、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条件等因素。

(1)区位优势明显。淮安地处苏北腹地,是区位优势明显的重要交通枢纽。明清时期就是“南船北马”交汇之地,有“九省通衢、七省咽喉”之誉。现在,公路、铁路、水路四通八达,京沪、宁宿徐、宿淮、淮盐、宁淮等5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新长铁路纵贯全境,京杭大运河、苏北灌溉总渠等河道纵横交错,初步形成了一个以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水陆并举的交通网络,凸现了淮安在江苏乃至全国的交通枢纽地位。

(2)基础设施建设富有成效。“十五”时期,淮安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由“九五”末的60平方公里扩大到85平方公里,人口由65J7增加到125万,实现了“建设大城市”的目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02公里,铁路客货运全面开通;淮河人海水道、华能二期等水利、能源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建成;投资82亿元实施城建项目356个;建成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王元垃圾处理场等项目;全面完成淮河灾后重建项目,开工建设南水北调东线等水利重点设施。

(3)自然资源丰富。淮安市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兼具有南北气候特征,光、热、水的整体配合较好。尤其是淮安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的有盱眙凹凸棒土、石灰岩、白云岩,金湖的石油与天然气,楚州、洪泽的岩盐等,这些矿产储量可观,有较高的开采利用价值。特别是岩盐储量十分丰富,已探明的储量达1300亿吨,年产真空盐50万吨。由邓宁的区位优势理论,我们可以看出,淮安的化工企业有着很强的资源禀赋,具有吸引外资的优势。

(4)人力资源素质高。淮安劳动力素质高、成本低。淮安高中入学率达78%以上,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目前,淮安市拥有5所高校、26所中专校。高校、中专校的数量和在校生分别在苏北和全省名列前茅,培养的大批专业人才受到了沿海和江苏苏南等发达地区的青睐。来淮安投资兴业可以获得大量素质高、成本低的专业人才。

3.企业因素c。淮安的大部分产业都缺乏资金,资金应该是制约淮安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其次就是项目,有了资金,项目也是必不可少的,从淮安政府的种种引资的举措来看,在引进资金的同时,也带来了好的项目,从而可以发挥淮安本身的自然禀赋优势;在21世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技术创新自然是不可以忽略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有了技术的大力支持,淮安的企业才能够更好地走向国际。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引进来”的外部因素已基本具备,作好了“巢”等待“凤凰”的到来,从内因上讲,淮安企业对资金、技术、项目的渴望非常迫切,这一切都为淮安企业“引进来”创造必备的条件。当然,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淮安企业也必须借助一些外资和先进的技术,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为更好的“走出去”,增添有力的“砝码”。

第9篇

蚌埠二马路小商品市场是我国典型的传统小商品批发市场,由于经营环境巨变,交通优势渐失,规划建设、经营模式、内部运行机制、产业体系的缺陷,最终由盛转衰,由此提出传统小商品市场转型应向划行规市、公司化运作、发展支持性产业三大方向推进。

关键词:

小商品市场;批发业;产业体系;蚌埠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8-0079-02

蚌埠二马路小商品市场(以下简称二马路市场),是一个从事服饰、鞋类、文体用品、日用百货等小商品经营的批发市场,位于安徽省蚌埠市中心城区,凭借先发效应、交通优势,在20世纪80年代迅猛发展,跻身当时全国十大小商品集散地之列。时过境迁,曾被视为蚌埠小商品批发业地标的二马路市场于2013年12月31日停业。

1 发展历程与市场形态

自发起步阶段(1976年以前):地摊市场。1909年建成的蚌埠火车站、后续建成的8个货运站及淮河蚌埠港使蚌埠成为早期皖北交通枢纽,带来大量人流、物流。与蚌埠火车站相邻的二马路原有传统集市,因交通便利、街市整阔成为小商品交易的首选集散地,商人、农民云集于此以交易自制手工产品、农产品为主,形成一定规模的地摊市场。

初步形成阶段(1976―1984):马路市场。众多下放归来人员、当地农民出于生计参与二马路市场的个体经营,打破国有、集体经营单位垄断的局面。除销售服饰、日用品外,还提供缝补、修理服务,交易活动异常繁荣,市场规模迅速增大,依托街道组成庞大的马路市场。

高速发展阶段(1984―1990):棚架市场。二马路原有设计规划未曾考虑市场交易的需要,蚌埠市工商局遂于1984年组织市场各经营单位筹资修建了一个钢骨结构、全顶棚半封闭型市场。市场被划分为各区域,布置统一柜台,正式冠名二马路市场。市场内小商品种类丰富,经营商户多达3000户,日均客流数万人次,连续五年年交易额超过1.2亿元,缴纳税费超过1000万元,被原国家工商总局授予“全国文明集贸市场”称号。

停滞阶段(1990―2001):棚架市场。1990年前后各地小商品市场全面发展,在市场规模、管理水平等方面有质的提高,二马路市场没有及时跟进,交易量下滑、规模萎缩。

衰亡阶段(2001―2013):室内市场。鉴于老二马路市场老化陈旧,2001年起进行重建。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的新二马路市场建立,店铺被整合到5层的市场大楼内部。由于没有本质提升,新市场继续衰弱,难逃消亡的结果。

2 对市场衰亡原因的分析

2.1 经营环境显著变化

二马路市场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繁荣到上世纪90年代后的衰弱与当时经营环境变化有重要关联:

(1)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改革开放伊始小商品市场处于卖方市场并迅速壮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增加、品牌意识的增强,买方市场形成,小商品市场的竞争加剧、盈利能力普遍下降。

(2)区域内同行业竞争对手崛起。二马路市场凭借先发效应、交通优势率先成为在华东地区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市场。不久,区域内其他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小商品市场如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山东临沂小商品的市场出现削弱了二马路市场在华东地区的地位。

(3)小商品流通渠道改变。信息技术、交通运输的发展为厂商设立直销中心、兼具批发零售性质的大型连锁超市介入创造可能,小商品市场不再是小商品流通的必经渠道,随着新型商业业态的兴起开始萎缩。

2.2 蚌埠交通优势渐失

二马路市场属于中转市场,凭借优良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网络形成交通优势,从生产地购入小商品再向下游零售商批发售出从而盈利,其兴衰取决与相对其他市场的交通优势。

蚌埠地处皖北,为两淮重镇、沪宁咽喉,京沪线、淮南线交汇点,华东综合交通枢纽,现代交通建设起步早,改革开放初期就已拥有成熟的铁路、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体系,为二马路市场率先在华东区地率先崛起创造条件,使其辐射范围运至皖北、豫东、鲁西、苏北,相比之下大部分地区交通基础薄弱,运输能力不足,其小商品市场辐射范围局限于周边县市。

“七五”计划后,华东地区以铁路为主的交通基础建设全面展开,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渐建成。随着各地交通运输设施普及和能力提升,小商品流通环节减少,运输成本、时间大大降低,各地小商品市场迅速向外扩张。二马路市场的交通优势逐渐消失,作为中转市场的作用被削弱,竞争力明显下降。

2.3 规划建设欠缺合理

二马路市场位于市中心,紧邻核心商业区,由于缺乏建设现代批发市场的理念,规划设计欠缺合理性,造成以下问题:

(1)市场建设重叠,缺乏统一规划。2001年市场重建不仅没有将蚌埠市其他诸如太平街市场这样的规模小、设施落后、使用年限过长的小商品市场整合其中,却于2004年在蚌埠市蚌山区建成具有小商品批发市场功能的蚌埠光彩大市场。市场内部未曾划分小商品经营种类进而合理分工、统一经营,致使:商户交叉经营,内部竞争激烈;市场布局散乱,顾客选购不便;经营秩序混乱,难于管理。

(2)地处市中心,深陷城市用地矛盾。城市土地资源稀缺,要求集约用地以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城市中心用地的商业发展趋势为建设集购物休闲、办公经营、居住生活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商业综合体。二马路市场占地面积大、功能单一、交通压力沉重,土地使用效率低下,其用地让位于城市商业综合体开发为大势所趋。

(3)空间预留不足,扩张遭受限制。相比义乌小商品市场400余万平方米的营业面积,二马路市场存在建筑规模小、内部空间有限的问题,加之地处市中心,无法扩建扩容,更不能建成市场群增强竞争力和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

(4)基础设施不足,配套服务缺失。二马路市场道路、仓储、卫生、消防等基础设施不到位,导致交通拥堵、货物堆积、卫生堪忧、消防隐患成为常态。没有纳入餐饮、住宿、物流等配套服务,商户与顾客的饮食住宿、货运运送十分不便。

2.4 传统经营模式落后

(1)市场定位局限。二马路市场定位为低端市场,大多数小商品同质化、质量次、技术含量低,低附加值,只能采取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假冒伪劣盛行。当今要素价格上涨,消费者品牌意识增强,低端定位的市场发展空间越来越少。

(2)交易方式传统。二马路市场一直沿袭现金、现货、现场交易结算方式。事前获取商品信息困难,选购繁琐,往来延误;交割时携带大量现金缺乏安全保障;事后反馈困难,售后服务难以跟进,顾客维权不易。

(3)经营理念陈旧。由于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个体工商户大多缺乏创新意识,没有意识到经营环境深刻变化,停留在凭经验、直觉制定战略、计划的阶段,采取集销售、仓储、居住为一体的组织形式,不重视广告宣传、没有树立品牌意识,忽视电子商务的作用,根本无法适应批发市场的新形势。

2.5 内部运行机制缺陷

(1)经营主体的瓶颈。市场经营主体多为个体工商户,整体规模小、组织化程度弱、经营层次低、无序竞争严重,缺乏大型经营主体的示范效应,无法形成相互促进、抗风险能力强、运行效率高的网络体系,依靠个体工商户的单独积累推动市场整体壮大十分困难。

(2)市场管理的制约。市场建成较早,几经变迁,管理涉及多个行政部门,没有进行企业化的市场运作,致使长期以来市场管理主体缺失、管理责任不明;市场内部缺乏行业协会进行自律约束;粗放式管理,缺乏监管,秩序混乱,交通拥堵、火灾隐患、假冒伪劣问题积难重返。

2.6 产业体系没有形成

二马路市场缺乏支持性产业支撑,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最终独木难支,表现为:

(1)从纵向看,没有将工业、批发业、零售业根据小商品生产、批发、零售的轴线整合成产业链。蚌埠工业基础雄厚但小商品生产企业很少,当地市场的产品大多来自浙江的小商品生产基地,小商品无法实现产地化。蚌埠小商品批发业中市场经营者过渡依赖小商品批发销售,在零售方面投入不足,经营方式单一。零售业中以大型连锁超市为代表的新型商业业态直接与生产企业建立进货渠道,部分取代批发业的市场功能,从而压缩小商品批发业的生存空间,小商品市场只能面向小型零售企业、个体工商户经营。因此,批发业作为小商品生产销售的中间环节孤立运作,与上下游产业逐渐脱节。

(2)从横向看,没有实现批发业与运输业、仓储业、餐饮业、旅游业、会展业、信息业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蚌埠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小商品批发业却自成一体、封闭运行。无法形成产业协同机制:既没有促成小商品市场的休闲购物、旅游消费,也没有大力扶持新型运输企业、大型仓储中心和会展展销,更没有依托信息产业发展电子商务。

3 对传统小商品市场转型的启示

二马路市场是我国传统小商品市场的缩影,传统小商品市场要摆脱日渐式微的处境必须进行转型重建。地方政府推动传统小商品市场向新型小商品市场转型,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3.1 划行规市,建立专业市场

划行规市要求小商品分门别类,分类经营;市场统一规划,划分区域;经营单位同类集中,合理布局。划行规市可以优化经营环境,推动市场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倒逼经营者提高商品和服务质量,注重诚信经营、公平交易、创新改进;方便客户,增加市场吸引力。

在此基础上建设专业市场,意味着根据自有条件和优势建立经营某一特定类别小商品的市场。专业市场需以产业基地或消费市场为基础,具有相当规模。多个专业市场构成的市场群将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带来规模经济的效益。

3.2 公司化运作,引入现代管理机制

为克服传统小商品市场以个体工商户为主要经营主体的缺陷,小商品市场应公司化运作。市场由政府主管部门引导下成立的公司进行管理,承担开发建设、配套服务等责任,鼓励有能力的个体商户创设公司,积极推动大型批发企业进驻,倡导行业协会自律管理,由点到面的推动市场经营主体的全面提升。公司化运作的小商品市场引入现代管理机制,设计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体、实施规范管理,从而维持市场经营秩序、提高运作效率。

3.3 相关产业优先发展,构建产业体系

与小商品市场所处的批发业紧密相连的产业包括制造业、零售业、现代物流业、会展业、信息业等,支持性产业优先发展为小商品批发业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构建成熟的产业体系则围绕小商品批发业进行产业联动,实现区域产业整体提升。

建立拥有大型配送中心的物流企业、构建物流网络以取代传统运输业、仓储业、装配业,减少流通环节、成本和时间。依托工业基地或消费市场建立批发市场,使批发市场成为信息聚集、价格形成、供给需求匹配、沟通上下游产业的商贸中枢,合理延伸和整合产业链。充分利用信息产业技术成果推动信息平台建设,以电子商务推动有形市场,定期举行小商品会展营销,推广购物旅游,构筑现代商贸流通业体系。

参考文献

[1]于爱水,刘树花.传统商贸批发市场发展困境研究――以临沂市为例[J].商业研究,2007,(12).

[2]吴晓,吴明伟.小商品市场的形成、发展与建设[J].城市规划,2009,(02).

[3]蔡达.浅谈小商品市场的大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2,(13).

第10篇

关键词:服装工厂;技术;发展;竞争

1中国服装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服装业有四大基本特征:规模大、产量大、水平低、结构差。然而我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但是在我国国服装产业整体的发展却很不平衡。在我国,各个服装企业之间的竞争还停留在价格和款式等方面的竞争,绝大多数的服装生厂商的产品销售还是以批发为主。虽然近年来服装企业的品牌意识不断的加强,但中国服装行业目前还只有几个有限的中国驰名商标,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服装品牌。

1.1服装产业结构停留在传统设计模式我国服装企业结构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设计管理模式上,由于设计手段大多停留在纸面放样的落后阶段,设计周期长,试制成本高,造成新产品创新能力弱,新产品的开发周期长,进而造成服装库存的积压,影响资金周转。服装的新产品周期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是相当明显的。

1.2服装产业仍然摆脱不了典型的加工型企业我国许多大规模的服装企业,实际上仍然是典型的加工型企业。其生产能力相对较强,设计能力和营销能力相对较弱。这些企业对生产管理和成本的核算相对重视,但由于市场营销能力比较薄弱,难以承受较大的市场波动。同时,由于设计能力的不足,也限制了这类企业的在市场的发展战略。因此,服装企业要想由被动市场型结构升级为主动市场型的结构,必须得到相应信息技术的全方位支持。

1.3关税减免和市场准入的限制我国服装业在加入WTO后,面临关税减免和市场准入,如果只依靠依赖于较低的劳动力成本的价格优势,增长空间将越来越小。因此,服装行业要想在今后获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加快技术进步,用信息技术武装自己,实现产业升级。信息化成为服装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2中国服装工厂的发展趋势

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并根据当前服装市场发展情况,服装专家预测,今后服装发展趋势将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2.1消费的理性化当前服装市场的消费形态已由原来的“金字塔”型结构转变为“橄榄”型。主要表现在中高档消费阶层异军突起,低档消费趋于萎缩。究其原因,首先是百姓收入增加,服装行业的比较效益和服装的比较价格降低。其次,信息传播的便捷,使大众文化素养不同程度地提高,人们购买服装的意识已不拘泥于实惠的宗旨,而是更多地关心服装的款式、流行程度、品牌知名度及衣着个性。这些恰恰是大部分中高档服装所具备的。所以,中国的服装工厂应更加注重产品的款式和流行度,不能仅仅拘泥于大批量的生产。

2.2市场的层次化人们对衣着的消费行为超越了从众、模仿的阶段,正逐步向个性化的发展阶段,根据场合、环境讲究不同的着装,以体现自己的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及品位。这种消费行为下的服装市场就出现了“市场细分”现象,以不同的品牌、不同的价格、不同的市场、不同的购物环境来区分各自的目标消费群体,几乎成为服装企业进入市场的“敲门砖”。我们可以看到:地摊市场吸引的是喜欢买便宜货的顾客,而专卖店则是吸引那些讲究品味、风格、穿着与众不同的消费者。即便是在同一家商店购物,品牌的价位、内涵不同,吸引的消费群体也是不一样的。这充分说明,服装工厂要想在今后更好的发展,要科学理性的分析市场的消费人群,要按照市场的层次化来完善经营。

2.3产销的智能化由于信息自动化等技术广泛运用于服装的设计、生产、销售领域,使服装的设计手段、生产工艺、技术装备迅速更新换代,服装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越来越短。因此,服装市场竞争的焦点是快速反应。服装工厂要紧跟时代步伐,设计一套科学的生产理念,将信息自动化成功的运用到生产上来,从而达到产销的智能化。

2.4经营的集约化我国的服装业形成了一批以资产规模经营为纽带,以名牌产品为龙头,依靠科技进步和跨地区跨行业经营的发展,拥有世界一流的服装生产设备和技术的大型企业集团。构成了我国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化的服装产业群,初步具备了集约化经营的优势。那么,其他服装工厂的发展趋势也是向着集约化的方向迈进。

2.5产品的高档化国家信息中心公布的六大类服装产品的不同档次零售情况也可见服装结构的变化。其中,我国高档服装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同,那么,服装工厂在生产产品时不仅仅是流水线作业,更要打造自己的高档品牌,让消费者接受自己的产品。

3中国服装工厂的技术经济发展分析

首先,中国的服装工厂要弱化劳动力成本要素,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水平。按美国国际咨询公司提供数据国际服装业每小时工资水平报告中国的每小时工资水平远远低于美国、日本、韩国,应该说中国的劳动力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什么是综合竞争力?综合竞争力由五个要素组成:产业内部竞争状态、要素供给条件、市场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及替代品的发展、新进入者的威胁。从发达国家服装工业发展经历来看,劳动力成本要素在竞争中已处于次要的地位。但是我国虽然是服装加工的大国,但仅仅是在低水平上与世界强国竞争,劳动力优势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巨大财源,只有提升综合竞争力才是真正出路。在提升综合竞争力方面,以产业内部竞争为例,单纯依靠产品成本、产品价格进行激烈竞争是中国服装业的弱点,这些弊病是导致企业重硬件轻软件、重生产轻研发、重仿制轻独创、重利润轻品牌,这种观念不纠正将严重阻碍服装业的长远发展。

其次,实施“大虚拟经营”的战略。从狭义上讲,“虚拟经营”即“网络经营”,从广义上讲是指包括不以物化运作的所有经营方式,我们称之为“大虚拟经营”。如商标品牌、信誉、技术、网络发展等知识经济新概念模式。美国杜邦公司即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它的专卖店遍布全球,但它却很少自己掏钱、专人来经营,而是把产品权交给那些劳动力生产成本更低、原材料有相对优势,便于运输、销售的国外企业来制造和分销,自己则把精力放在品牌运作、产品开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这样的做法值得规模服装企业参考。

再次,后配额时代不是一切利好。2005年1月1日WTO开始外纺织品服装实行无配额限制。后配额时代的到来,对中国这样长期受不平等贸易待遇的纺织大国来讲,首先是件好事,然而,这必然会冲击到某些国家的经济利益,今年初,美、土等一些国家的纺织行业协会已联合发表《纺织品服装公平贸易伊斯坦布尔宣言》,要求延长纺织品服装一体化进程,将纺织品取消配额限制推迟,为世界市场增加了不确定因素。即使进入后配额时代,一部分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纺织服装业的利益,也会利用制造一些技术、生态、贸易壁垒,来制限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为此,我们必须从自己做起,熟悉和应用国际通用法则,对内加强行业自律和产品的绿色、环保标准,要提高产品品牌知名度,在附加值上多下功夫,才能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

最后,OEM合作向高层次的发展。OEM只是指承接方公司根据委托方公司要求进行产品开发和制造,使用委托方公司的商标,由委托方销售的经营生产方式。该模式在国际上很多行业中已运行多年,它的特点是综合利用双方资源,减少经营运作成本,发挥承接方的生产能力,提高委托方的市场反应速度。

4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的服装工厂要想更好的发展,不仅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技术,还要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来变化生产方式,同时还要打造自己的品牌,让消费者认可。我国的服装工厂还有很多的缺陷和不足,只有在变化中应对机遇和挑战,才能更好的发展。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成月华.服装生产过程管理及优化问题探讨[J].科技咨询导报,2007(2).

第11篇

80年代初期,是温州以百万大军跑供销的形式,把家庭作坊式企业生产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的阶段。同期,温州的民营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完成了最初的资本原始积累。

在经历了打击假冒伪劣和市场竞争的淘汰之后,温州崛起了很多优秀的民营企业,创造出了大批的优质产品和知名品牌,产品开始迅速占领国内外市场且拥有非常高的市场占有率,一些产品形成了明显的市场垄断地位。

但是最近几年来,温州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这就是在继续发展产品输出的同时,资本输出的比例也在逐年加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大量的温州游资外流超过温州当地的招商引资。

以山东为例,在温州招商一周就吸引民间资本达136亿元。而温州游资在苏州的投资,仅一个月就达35亿元。实际上,资本输出和企业输出在一定意义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很多温州人都是对外进行直接投资,在外地兴办各种工商企业,温州现有的民营企业迁出温州地区起到联带的作用就是资本的外流加速。

近几年来,温州企业外迁的情况比较严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温州外迁企业已经有1000多家,其中不乏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特别是1997年上半年,温州有超过100家的灯具企业集体外迁,影响很大。

还有一种形式是品牌输出,一批温州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采取多种形式实行对外扩张,包括在外收购、兼并企业,在外开辟生产基地,与外地企业进行品牌合作等。

企业组织形式由个体向集体演变

随着温州民间商会和行业协会的兴起和发展,企业单打独斗的历史接近了尾声。

温州的民间商会和行业协会最早成立于1988年。1997年,国家经贸委进行行业协会的城市试点,温州被确定为四个试点城市之一。20世纪90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温州兴起了两次成立商会的。目前温州共有市一级的商会83个,其中属于工商联(总商会)系统的24个;其余属于经委系统。另外还有大量的分会和各县市区的商会与行业协会。

随后,温州的民间商会和行业协会发展非常迅速,并开展了大量的活动,起到了单个企业和政府部门所起不到的作用,这已经成为温州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治理机制。这些协会不仅起到了沟通、协调企业和政府之间关系的作用,还组织所属企业进行集体行动,改变了以前民营企业单打独斗、势单力孤的局面。

不仅温州本地存在着大量的商会和行业协会,在温州以外的地区,温州人也组织了大量的温州商会。温州人在外地的第一个商会于1995在昆明成立,到目前全国各地的温州商会已达102个。这些商会不是按行业设立的,而是把一些从事各种行业的温州人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互利的团体组织,对内进行协调,对外进行交涉,以集体的力量维护成员的利益。这些商会对各地温州人的经济活动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并起到了一个示范效应,现在各地都在学习温州的这种经验,纷纷成立自己的商会。

从经营产品到经营市场

在长期的市场经济活动中,温州人形成了独特的经营理念,由温州人所经营的市场几乎没有不成功的,温州人成了市场繁荣的代名词。

随着市场的变化,温州人在外地的经营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基本上都是温州人自己进行产品经营,或者就地进行小规模的生产活动,如服装加工等,然后就地出售,或者是从温州进货,在当地进行销售。随着经营模式的转变,温州人在当地开始投资建立大型商业城等交易场所,但并不是自己在商城内直接进行商品的经营和交易,而是负责整个商城或商业街的招商和运作管理工作。这样他们就从对商品的经营提升到了对商业的经营,不但自己在这种经营中获得了更为丰厚的利润,并且还繁荣了当地市场,解决了大量的人员就业问题。

其实不仅是在商业领域,温州人在生产领域同样在外地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和经营,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奥康集团在重庆璧山投资8亿元建立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区。这些都是温州经济向外地的延伸和拓展,是温州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据统计,2004年春节前10天内,在全国各地经商办企业的温州人汇入温州各银行私人账户的钱就高达300亿元。这些钱绝大部分不是温州人在外办厂经商的流动资金和生产性投入,而是实实在在赚回来的钱。这一数字,相当于温州本地2003年全年工业增加值631亿元的一半。

目前,温州人在全国各地约有175万人,投资达1760多亿元;创办的工业企业有18000多家。去年,在外温州人创办的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所创造的GDP达800多亿,相当于温州本地GDP的70%左右,这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温州人经济。”

由家庭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

传统的温州模式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小城镇为依托,以农村能人为骨干的“小商品,大市场”的模式。在温州分布着成千上万的民营企业,而这些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大多为家族式管理。这种家族式的管理方式,在温州经济发展的初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模式,它具有其它类型的管理模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如强大的凝聚力、艰苦的创业精神和灵活的经营机制等等。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这种管理模式就显露出其不足的特性。企业做大之后,管理工作会变得更加复杂,这样企业能否健康发展,就取决于家族的人才资源、家族成员的自我提高能力和观念更新程度,能否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等等。

瑞安华峰集团原来就是一个典型的家族式民营企业。其前身是成立于1991年的一个生产编织袋的小作坊,当年产值只有50万元,而2003年发展到销售收入19亿元的全国无区域集团公司和最大的聚氨酯产品制造基地。

华峰的发展得益于两次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一次是1996年成立华峰工业集团公司,这次只是将本家族的小企业“揉”在一起,组建集团后仍具有较明显的家族色彩;第二次是1999年发起组建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由集团公司出资51%实行控股,其余49%由自然人出资,这次确实是在按照《公司法》和《证券法》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股份公司。目前,集团公司经理层7人中非家族成员已经增加到4人,而氨纶股份公司9名董事会成员中有5名非家族成员,已经在从家族式管理向现代公司制过渡和发展,被誉为“新温州模式”的代表。

华峰的变化在温州并不是个别现象。例如被经济学界和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德力西现象”,这些都在预示着温州民营企业的管理机制正在酝酿和发生着一场变革。目前温州民营企业当中第一代的创业者有很多已经在逐渐淡出,新一代接班人正在成长当中,与此相对应,温州民营企业的管理机制也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变化,现代企业制度引入温州民企是一个必然趋势。

民企“走出去”对接国际市场

随着商品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在国际市场上不断得到认可,温州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比如打火机、眼镜、服装加工等行业的产品几乎是全部外销到国际市场上,温州的轻工业产品以其价廉物美的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近几年来,温州民营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发展比较迅速,“走出去”战略大行其道,并且外向型经营的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温州民营企业走出去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在海外建立专业市场。1998年温州人在海外建立了第一个市场――巴西中华商城,此后又连续建立了7个专业市场,这些市场对温州产品的出口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另一种方式是在国外建立营销连锁机构,如正泰集团和荣光集团就先后在欧洲、北美、南美、中东等地建立了办事处和营销网点,而康奈集团则已经在国外开设了31家专卖店。

温州的民营企业为了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还在国外建立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如德力西集团除了已在国外以制为主建立了40多个营销机构外,还在德国兼并了当地的一家电器企业并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利用德国的设计人员和先进设备开发新产品,创立了“德兰”品牌。

有形市场淡化,跨国界市场扩张

温州模式最初的特点就是“小商品,大市场”。当时温州就发展形成了十大专业市场和427个中小型的专业市场。正是这些有形的专业市场把温州成千上万的家庭工厂和全国的需求联系了起来,把温州生产的小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往全国各地。这些有形的专业市场对温州模式的形成和温州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有形市场的形式已经不能再满足需要了。比如从服装、皮鞋等来看,原来是一家一户生产的普通服装、皮鞋,物美价廉,通过有形市场批发销售到全国各地可能是一种成本最低的方式。但现在已经不同了,温州很多服装、皮鞋企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出现了很多名牌产品,而这些名牌服装、皮鞋是不可能通过那种地摊式的专业批发市场进行销售的,而是要建立自己的专卖店等销售网络。所以现在温州有形的专业市场正在萎缩甚至消失,如有名的妙果寺服装专业市场早已经不存在了,改成了古玩市场。

即使是仍然存在的专业市场目前也都非常地不景气,如著名的桥头纽扣市场就是门可罗雀。

温州有形市场的萎缩消失,是温州经济由前店后厂的初级模式走向现代化经营的必然结果。目前温州企业已经建立起了遍布全国乃至遍布世界的产品营销网络,实现了从有形市场向无形市场的跨越。

温州游资寻找到多种投资渠道

温州人历来重视实业投资,注重物质产品的生产,资本运作在温州一直不发达,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温州人炒股的非常少。但是近些年来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温州人现在手中积累了大量的资金,而同时温州的土地等资源缺乏使得投资机会不足,大量的温州游资开始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

但温州人的资本投资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他们炒作的对象一般来讲都是具有实际价值的东西,如黄金、外汇等,这样即使价格下跌也不至于血本无归,目前温州的外汇交易量仅次于上海和北京,名列全国第三位。

但真正让温州的资本炒作名扬全国的,还是所谓的“温州炒房团”。温州炒房始于苍南县的全国第一个农民城龙港镇。上世纪90年代中期龙港经济发展很快,房价也比较高,但与之一江之隔的鳌江镇的房子却非常便宜,于是龙港人开始到鳌江买房子,导致其房价直线上升;后来鳌江人看到有利可图也加入了买房队伍,龙港人却把房子高价脱手,获利而归。由此温州人的炒房热情开始高涨,一发而不可收。

据估计,在鼎盛时期温州炒房团不下10万人,可调动的资金达1000多亿元。温州人不仅炒房,并且还有“炒车团”(出租车牌照)、“炒煤团”、“炒油团”等等。特别是在国家和各地相继出台抑制房价上升政策之后,现在已经有很多人退出了炒房,但其他形式的资金炒作依然在发展着。

温州人进行资本炒作的时候经常是以团队的方式出击,在局部形成一个相对垄断的局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操纵价格,达到获利的目的。资金炒作源于资本的逐利性,温州由于土地等资源的缺乏使得资本在当地的投资机会不足,必然就要寻找另外的投资机会;而进行各种形式的短期投资则是比较理想的投资方式,周期短见效快,灵活多变,比较适合温州人的作风和理念。

贸易摩擦使温州民企国际生存环境恶化

不可否认,由于温州的商品物美价廉,凭借自己的价格优势可以说在国际市场上所向披靡,打败了几乎所有竞争对手,牢牢占据了国际市场的一席之地。例如打火机,原来世界金属外壳打火机的生产基地在日本和韩国,当温州开始生产之后就不断地扩大出口,现在已经占有了世界市场的70%,把日本、韩国都挤了出去,成为名副其实的生产基地。

但是近几年来,温州的产品却屡次遭受到贸易壁垒,带来了巨大的损失。2001年,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三天,土耳其政府就启动了针对温州眼镜的反倾销调查,被称为中国入世反倾销第一案。此后,温州产品就遭遇到了一个接一个的贸易壁垒。

2001年的俄罗斯“灰色通关”事件,导致很多温州鞋企在事件中损失惨重;2005年3月12日俄罗斯税警又强行扣压8000多万元的温州鞋;2004年9月16日,西班牙东南部城市埃尔切焚烧温州鞋,造成1000多万欧元的损失等等。据不完全统计,从中国入世到现在,温州商品已经遭受到30多次的贸易壁垒,这些都给温州民营出口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温州由于完善的专业化分工和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使得产品成本非常低,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再加上有些企业彼此搞价格竞争,就使得外国的同类企业根本没能力竞争。为了生存他们必然会借助其它力量来给温州的产品制造贸易壁垒。所以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温州产品所遭遇到的贸易壁垒还会不断出现,其在国际市场的生存环境还会继续恶化。

招商引资,温州模式面临转轨

温州经济发展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内源性。解放后温州作为对台“前线”,国家基本上没有什么投资,经济基础薄弱;改革开放后温州几乎是完全依靠自身的资源实现了其经济奇迹般地增长。

温州来自外地的投资非常少,而外资就更是微乎其微了,仅有的几家外资企业也都是持有外国护照的温州人创办的,真正的外资几乎为零。这种情况造成了产业档次低、缺乏发展后劲等问题,已经成为温州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温州2005年年初提出了“一号工程”,加强了招商引资的力度。

温州“一号工程”的目标,就是要在2005年确保合同外资6亿美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3亿美元以上,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0%和50%,同时还要实际利用内资16亿元以上。同时温州又进一步提出了“12345工程,所谓“12345工程”,是要用3年时间,力争全市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20%以上,拥有销售产值超10亿元大企业大集团30家以上,拥有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40个以上,工业总产值达5000亿元以上。有人认为这些新措施意味着对原有温州模型的一种“颠覆”,温州模式进入了变形期或转型期。

第12篇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居民居住形态也在发生着转变。城市被分成大量星罗棋布的社区,人口大量向社区集中,并形成了以住房为链接的、相对独立的、社区化的生活方式,社区商业市场因此而孕育,并以飞快的速度在发展。近几年,社区营销正被越来越多的商业企业所应用,社区已经成为了企业市场营销的重要阵地。

中国社区商业的特点与现状

中国社区商业的特点

社区商业无论是功能还是空间布局上都有别于商业中心,它是城市、社会、经济和科技等领域综合作用的产物。它是一种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满足和促进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的属地型商业,主要服务功能和配置具有以下特点。

1 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为根本。社区商业市场的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满足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和满足较高生活需要两个方面。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包括日用百货店、超级市场和便利店等;满足较高生活水平的消费需求,主要经营行业包括餐馆、美容美发、医药、家电、书店等居民服务业和部分其他行业。

2 与市政配套建设关系密切。良好的市政规划常常会成为社区商业服务业发展的依托和核心。如果市政规划合理,配套设施齐备,则有利于社区商业的发展,能够辐射更多的地域,招揽更多的顾客。如地段成熟、交通方便对形成一条好的商业街意义重大,其能够辐射到周边区域及吸引客流量。

3 与社区人口收入水平和人口素质呈正相关。社区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直接影响社区商业的发展方向。对社区商业影响最直接的就是消费者的购买力水平和购买规模,人均收入水平高,购买力水平相应就高,市场的需求量也就大。人口的教育文化水平和职业构成往往能决定他们的消费层次。中国社区商业的竞争现状

2008年,我国消费品市场增长迅速,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1.6%,而其中的城市消费品零售额为7.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2.1%。据统计,社区消费大约占整个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0%,如果按照30%计算,中国的社区商业市场将有2.2万亿元的市场规模,这可是国内外零售商业巨头们争先恐后要夺取的一块宝地。

目前国内零售市场、大超市、大百货、大卖场发展势头迅猛,中外零售巨头纷纷瞄准大型超市、购物中心等大业态展开激烈竞争的时候,同时也瞄向了社区商业市场这一新的商机。2009年3月,沃尔玛提出一项为期5年的发展计划,拓展其在中国新的折扣店业态“惠选”,并以此作为未来抢占市场的重要战略。无独有偶,连锁便利店7-11店与中国银联推出“金融服务便利联盟”计划,持卡人可以通过刷卡终端,完成包括信用卡还款、公共事业缴费、手机充值、互联网购物线下支付在内的诸多金融支付活动,通过附加服务功能吸引客流,增加便利店收入。

此外,社区的生鲜超市、24小时便利店等,正以一股不可抗拒的冲劲开始抢食国内零售业的市场份额。国美、华润等一批知名品牌的连锁企业已入驻社区市场,这一市场即将要掀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争夺战。

社区商业营销的困境与未来

社区商业营销存在的问题

1 社区营销形式严重同质化。不同的营销活动有不同的主题,不同的营销活动有不同的目标群体。由于我国社区商业市场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经验不足,各社区商业业主在社区营销中营销方式互相模仿,比较单调,市场不够活跃。

2 社区营销的互动性不够。社区营销普遍存在缺少与顾客的互动和交流,不像在高档商场和购物中心中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社区商业企业要根据自己的资源和产品优势,针对细分群体,丰富营销活动的参与形式,才能提高用户参与的积极性。

3 营销规划不系统。一份专业的营销规划应该包括对以往营销工作的总结、对营销问题的反映和分析、总体营销策略思路和目标的确定、对营销规划执行的评估和监控等。由于我国的社区营销推广在现阶段还处于初级水平,营销推广常常都是临时抱佛脚,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社区商业营销未来发展趋势

1 服务性特征日益突出。由于各种实物商品日渐丰富,社区商业所提供的实物商品,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在居民对一般实物商品需求转向服务性消费需求的情况下,商家开始围绕实物商品开展多种多样的服务性经营,如送货上门、订制商品等,为居民生活提供了多种方便。

2 便利性要求更高。专家把构建社区购物网络,形象地称作“51015”工程,即居民出家门步行5分钟可以到达便利店,10分钟可以到达超市和餐饮店,骑车15分钟可以到达购物中心。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希望社区商业企业能够在营业时间上和服务方式上能够提供更多的便利。

3 社区消费项目在扩大。随着社区商业对居民生活服务的范围、项目不断增多,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社区商业在满足居民基本消费服务的同时,还要逐渐完善购物、餐饮、美容美发、洗衣、家政服务、装饰装修等更高层次的服务需求,商业服务经营的品味也呈现出逐步提高的趋势。

4 与住宅社区的价值相关联。由于社区商业业主的经营收益与社区的人口规模和消费能力成正相关关系,而社区居民的消费能力与住宅的消费价格成正比。因此,高档的社区,一般情况下会拥有比较高档的消费者群体,而较高档的消费者群体可能是社区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顾客群体。

社区商业的六大营销策略

1 规范社区市场。规范社区市场经营管理,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保护业主和顾客的合法权益,要做好社区商业市场内部的环境、卫生、治安、消防、食品安全等管理工作,防止不良的市场行为发生,严格监督管理社区商业在推广产品时,为了提高销售额,依仗资源优势打恶意价格战、赠品战,自贬社区商业的品牌形象和产品身价,也给顾客一种地摊货的印象,影响整个社区商业市场的发展。

2 多种业态的组合。由于人们的生活需求是多元化的,因此各种业态的内容和数量配比要合理规划,要通过业态的组合来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如大卖场要有免费停车场,品种丰富和门类齐全的商品,特别要和一些精品百货、饮食一条街相结合,成为社区购物休闲的好去处,同时要有便利超市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不间断的服务,满足居民随时性的日常需求。像这样的商业设施和业态组合,才能满

足社区居民的多层次需求。社区商业业态布局往往需要经过严格的设计和规划,经过多次的认真思考和模拟后,才能最后确定。

3 多样服务组合。服务组合分为三大类:一般服务、延伸服务、精品服务。一般服务就是最基本服务,让顾客能够清晰地辨认商品名称、品牌、价格、规格、产地等,同时也指售货员对顾客的礼貌、周到、耐心、热情等的服务态度;延伸包括社区商业的购物通道的设计、电动扶梯的安装、空调电扇的配置、顾客用洗手间及休息座椅的配备、店门的宽敞、停车位以及代客运输等;精品服务包括咨询服务、质量检测服务、交易纠纷仲裁服务和休闲服务等。三种服务组合表明服务深度的不同,服务越有深度,越能吸引顾客,成交率越高。

4 多项促销手段组合。(1)举办特色活动。社区商业开发商可以通过举办一系列的特色活动,如家庭亲子日、社区电影月、儿童绘画与才艺年度大赛等活动,成为周围泛社区人们心目中的最佳休闲娱乐去处。(2)引入知名企业。在社区商业商铺的引进中,有意识地引进3~5家国内外知名商业企业,这样有利于提升社区商业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3)公关促销。社区商业通过标示宣传、慈善捐赠、义卖、信息报道等公关活动,在社会和公众中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有利于扩大社区商业的知名度,促进商品销售。(4)广告促销。社区商业可以利用广告媒体向附近居民传播社区商业的经营信息,以促进商品销售、树立社区商业形象。

5 细节营销策略。在社区营销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注重细节,在社区营销过程中细节营销主要是从数据库管理和互动营销两个环节来说明。(1)数据库管理。社区营销所面对的消费群体具有居住集中、信息传递迅速、口碑影响明显、产品品牌形象作用突出等特点,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社区商业的顾客群体相对比较稳定,老顾客数量居多,因此,社区商业企业应该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如为每一位顾客建立详细的档案并实施动态管理,针对顾客的需求调整商品结构和改善服务设施条件,提升顾客的满意度。(2)互动营销。要使个别商铺营销策略和整个社区营销策略有机结合起来,在终端形成多元互补的态势,只有通过整合互动营销才能更加有效的发挥社区宣传推广的成果,如整个社区商业中可以使用统一的优惠卡、社区绿卡、VIP卡等,给顾客带来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