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化学变化观

化学变化观

时间:2023-06-16 16:06: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化学变化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化学变化观

第1篇

关键词:化学变化;兴趣;实验探究;价值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12-0039-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2.015

一、问题的提出

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化学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关乎我们的衣食住行、医药与健康、环境污染与治理、电子技术、石油化工等领域,渗透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社会的层面考虑,学好化学能够推动材料、能源等行业的发展;从个人的层面考虑,学好化学能够引领科学的生活方式,增进健康,活跃思维,全面提高科学素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在学习物质,研究其组成、结构、性质、变化时往往借助于实验。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学生对化学实验报以极大的探究兴趣。然而,这样的兴趣仅仅是对实验本身的热忱,并不足够持久。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在学习分子、原子、元素等抽象、晦涩的化学概念时常因缺乏兴趣而掉队。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化学科学的重要性及价值认识不够,没有形成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没有维持持久的化学学习兴趣的动力。因此,在化学学习的入门阶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科学的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这门科学呢?我区使用的教材是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化学教材,第一节《化学真奇妙》共3课时:第一课时《化学改变了世界》(探讨化学的价值、研究内容),第二课时《神奇的化学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研究方法和目的),第三课时《物质构成的奥秘》。下面以《神奇的化学变化》为例,谈谈我们的做法。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对生活中常见变化的分类,归纳概括得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定义。通过列举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2.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体验探究的乐趣,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3. 通过对燃烧、玻璃等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变化、材料的举例,认识到化学变化是获得新物质和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途径,感受化学学科在提高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体会化学学科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2)教学难点: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

四、教学准备

实验仪器:坩埚钳、酒精灯、试管、胶头滴管

实验药品:镁条、火柴、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锌粒、稀盐酸、硫酸铜溶液

五、 教学过程

[导入]形态万千的物质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些物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神奇的变化。这些变化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世界。今天,我们就从化学的视角来认识这些神奇的变化。

[投影]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目标是行为的动力,当人们的行为有明确目标的时候,就会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行动得以维持和加强,最终克服困难达成目标。在上课伊始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会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更有目的性和指向性。

环节一:区分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问题]列举纸张、饼干能发生的变化,并对列举出的变化进行分类。

[结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定义。

[举例]生活中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例子。

[质疑]为什么水沸腾、水结冰两个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

[提升]“新物质”是指与原物质的组成、结构不同的物质。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物质的变化有一定的认识。比如:饼干、纸张、蜡烛能发生哪些变化?学生能列举很多。此处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例可举,充分体会到化学并不神秘、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所列举变化进行分类并归纳概括出每一类变化的特点,很自然地就得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定义。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通过举例、质疑等环节,及时评价学生是否真的明确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内涵与外延。

[练习]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玻璃破碎 B. 蜡烛燃烧

C. 湿衣晾干 D. 灯泡通电发光

(2)材料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列材料的获得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的是( )

A. 石油制成塑料 B. 砂石制取玻璃

C. 铁矿石冶炼金属铁 D. 石块磨成石刀

[过渡]化学变化为我们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新材料,时时刻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祖先从铁矿石中冶炼出了铁,从此我们告别了风雨飘摇的茅草屋,住进了钢筋混凝土打造的楼房;我们的科学家以砂石为原料获得了玻璃,我们就跟纸糊窗说了再见,从此感受到了窗明几净的惬意与温暖;我们的化工学家用石油制造出了塑料,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化学变化已经悄无声息地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化学家们是怎样研究化学变化的呢?

设计意图:环节一与环节二的衔接,借用了关于“材料”的练习题。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和评价学生对化学变化这一重要概念的认识;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通过产生新物质、新材料改变我们的生活,体会化学变化在人类“获取新物质”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化学变化如此重要,如何进行研究?引出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化学实验。既进行了方法的引领又自然地过渡到了环节二。

环节二:认识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演示实验](1)镁条的燃烧

(2)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

[学生分组实验](1)向盛有锌粒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2)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小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通常伴随着发光、放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设计意图:以上4个实验既能够帮助学生感知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既让学生充分体会和感受到化学科学的研究方法,又在动手实验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课本中提供了四个实验,采取何种方式呈现?我们认为:学生学习化学之初,尚缺乏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都采用分组实验的方式不切合实际;倘若都采用演示实验的方式一方面降低了学生的感知体验,另一方面部分实验远观时现象不够明显,不能满足所有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需求。所以,我们采用了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方式。镁条的燃烧对于初学化学、缺乏基本实验技能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设计为演示实验,其余三个实验(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向盛有锌粒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在实验技能方面只涉及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比较简单。但我们确定“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用于演示,因为这个实验现象明显,远观效果也非常好。同时,借助此实验的演示,指导学生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为分组实验做好实验技能上的铺垫。

[质疑]有的化学变化同时伴随多种现象。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化学变化的发生?

[小结]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过渡]在镁条燃烧的实验中,化学变化除了一定产生新物质,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设计意图:物质与能量是不同的概念。学生在学习化学之初,往往将这两个概念混淆。他们认为:发光、放热也是产生新物质,而据此判断该变化为化学变化。所以,此处过渡语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引入下个环节:体会化学变化能实现能量转化;另一方面是为了强调新物质与能量是不同的概念。

环节三:体会化学变化是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途径

[过渡]人类认识的第一类化学变化是“燃烧”。燃烧为人类带来了光能和热能,而能量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是物质本身蕴含的化学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

[学生交流]蜡烛燃烧、电池充放电、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化。

[小结]化学变化是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途径。

[练习]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过程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能量的是( )

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B.电灯通电发光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能量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热量

[提升]获取新物质和实现能量转化是人类研究化学变化的根本目的。

设计意图:燃烧是生活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化学变化,燃烧也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人类通过燃烧这个化学变化将化学能转化成我们所需要的光能与热能。通过分析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蜡烛燃烧、电池放电、电池充电、光合作用等变化中能量的转化,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化学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化,在能量转化中化学变化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过渡]化学就是这样一门神奇的科学。化学变化不断地为我们创造新物质,不断地为我们实现所需要的能量转化。通过化学变化,我们拥有了像鸟儿一样自由翱翔的翅膀 (飞机);我们可以像鱼儿一样畅游在海底(潜艇);它甚至帮我们实现了遥远的太空梦想(神九、神十、天宫一号)……所有的化学变化都是对人类有益的吗?有没有对人类有害的化学变化呢?

[学生交流]有害的化学变化举例。

[问题]如何避免或延缓这些有害的化学变化?

[学生交流]可以通过低温、真空包装延缓食品的腐烂,可以通过通风防止矿井的瓦斯爆炸等等。

[提升]化学变化有益有害,学好化学、习得化学变化的规律,我们就可以控制条件控制化学变化向着有益于人类和自然的方向发展。

设计意图:前面的教学环节中所提及的化学变化都是积极的、正面的,可能会给学生带来片面的认识。此处教师着意进行了一次慷慨激昂的历数化学变化的丰功伟绩的宣讲,一方面突出化学变化的价值,另一方面给学生造成强烈的认知冲突:并非所有的化学变化都是有益的。学好化学,我们就能抑制不利变化,从而引导学生科学的、全面的认识化学变化,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事物、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六、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的根本在于学生。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素材的选取等都是为了服务学生的学习。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变化进行分类,帮助学生建构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概念;通过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感知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初步体会实验在学化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燃烧、玻璃、塑料等生活中的化学变化和材料的举例,使学生感受化学变化对促进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通过对“生活中的化学变化是否全部有利”进行讨论,促使学生辩证地认识化学变化,认识到可以通过控制条件来控制化学变化向着有利于人类和自然的方向发展,初步构建物质的变化观。然而,在这节化学的入门课中,知识、技能、方法、观念的形成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充分体会到化学变化的价值,让学生爱上这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科学。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持着这样一个理念: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有意思、更有价值。有意思,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而化学变化乃至化学学科的价值可以将这份兴趣持久的维持下去。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贴近生活的素材或者明显的实验现象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的趣味性。而关于材料、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等例题的选取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的价值,体会“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及使命感。

从本节课的实施过程看,学生兴趣盎然,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学习劲头。从学生交流和反馈练习的情况看,教学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基本概念及解题策略

1.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解题策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析,从宏观上看,要抓住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从微观上看,要判断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变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即构成物质的粒子没有发生变化,就是物理变化,否则就是化学变化。而伴随变化时产生的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只能作为判断的辅助依据,如“灯泡通电发光”就是物理变化而不属于化学变化。

2. 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延展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可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

解题策略: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时一定要抓住“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这一点。

3.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征,是变化的内因(即变化的依据),而变化只是一个过程或现象,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在描述上是不同的,物质的性质的描述在物质变化的基础上增加了“可以――不可以”、“能――不能”、“容易――不容易(难)”等说法。如:镁能燃烧,即为镁的化学性质。

4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从宏观上看,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从微观上看,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或构成原物质的粒子发生了变化(如分子的破裂等)。跟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对比,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上看,是构成原物质的粒子本身不变,只是间隔改变。

二、命题趋势

作为考查的主要内容,物质的变化的命题形式主要有选择题、简答题、填空题等题型。联系生活实际、自然现象、典型的科技或新闻热点来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及其相互联系和区别以及根据题给信息,分析归纳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考题,成为中考热点之一。近年来,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对题给物质的变化或性质进行描述或做出解释的简答题也逐渐增多,逐渐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

三、典型例题:

1.联系工业生产

【例1】(2006年盐城考题)下列图示中,主要利用氢气的物理性质的是( )

A.高能燃料 B.氢氧焰C.充灌气球D.化工原料

分析:氢气做高能燃料、用氢氧焰切割/焊接金属都是氢气与氧气的反应,而制备盐酸是氢气与氯气的反应,氢气均表现为可燃性,属化学性质。充灌气球是利用氢气密度小的特点,属物理性质。

答案:C。

2. 渗透日常生活

【例2】(2006年浙江湖州考题)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牛奶变酸 B.酒精挥发C.石蜡熔化 D.湿衣服晾干

分析: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酒精挥发、石蜡熔化、湿衣服晾干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

答案:A。

点拨:判断某变化是否为化学变化的依据是“变化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就属于化学变化。

3. 结合具体物质

【例3】(2006年重庆考题)二氧化碳的下述用途没有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CO2用作气体肥料 B.2用于灭火

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CO2用来制Na2CO3

分析: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的原理是利用干冰易升华,吸收周围空气中的热量,使空气液化,在此过程中只是二氧化碳的状态发生改变:由固态变为气态,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C。

点拨:物质的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物质才表现其化学性质。

4. 注重学科融合

【例4】(2006年厦门考题)下列成语所描述的过程,从化学的角度理解正确的是()

A. 真金不怕火炼: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B. 釜底抽薪:木柴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

C. 铁杵磨成针: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 D. 百炼成钢: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分析: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被氧化;釜底抽薪是指物质在燃烧时减少可燃物;铁杵磨成针是指铁的状态发生变化,其成分并未改变;钢和铁属于成份不同的两种物质。

答案:A。

点拨:寓化学知识于成语中,加强了试题的趣味性,也体现了各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融合。

5. 关注质量周报

【例5】(2006年南充考题)在互联网上用Coogle搜索“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时,可搜索到被曝光的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B. 用工业石蜡等涂抹在瓜子表面给瓜子“美容”

C. 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D. 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

分析:硫磺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这一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第3篇

熟化:沉淀析出后,让初生的沉淀和母液放置一段时间,这个过程称陈化也称熟化。

陈化:陈化的目的是使小晶粒逐渐溶解,大晶粒逐渐长大。

化学变化在生产和生活中普遍存在。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如铁的生锈、节日的焰火、酸碱中和,镁条的燃烧等等。宏观上可以看到各种化学变化都产生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的特征。总结: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即为化学变化。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摘 要:浅谈对《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一课的思考与理解,认为教材对本课设计的两个实验尚有改进提升的空间。

关键词:物质变化;白糖加热;思考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一课为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第二单元的第二课。该单元题为《物质的变化》,把物质的变化划分为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两大类,而侧重点在于后者,旨在让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并会简单判断出什么变化是化学变化。而《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一课的重点是学生在第一节《我们身边的物质》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化学变化中的“变”――有新物质生成和物理变化中的“不变”――没有新物质生成。

课本中安排了“沙豆混合”与“白糖加热”两个实验,以对比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的特质。而实际上,白糖加热的实验中包含两方面的观察:一是观察加热过程中白糖的变化,溶解―变黄―颜色变深,变成深褐色或黑色―变成含碳的黑色物质;二是加热过程中观察蜡烛本身的变化,这包括了蜡烛燃烧的发光发热、石蜡的溶解、蜡烛燃烧后在勺子底部留下的黑色物质。对于作为参照对比的沙豆混合实验,由于比较简单,而大部分学生在实验前也会猜测到结果并顺利完成,难度不大。而教师指导的重点应放在白糖加热实验。对于白糖的观察,由于现象明显、生动,学生一般不会忽略,但必须提醒学生在加热时注意观察加热白糖的蜡烛在燃烧时的变化,尤其要细心观察石蜡的溶解这一细微现象。

对于实验后白糖变成的黑色物质与蜡烛在勺子底部留下的黑色物质,教材中没有明确指出探究验证其为新物质的方式。笔者认为:小学阶段要求学生验证这是一种新物质并顺利理解不太现实,而且本课仅是本单元开头的第二节,旨在加深学生对化学变化本质的认识,在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这个概念上在学生的头脑中先种下一颗种子,而对于化学变化的更深入了解会在后面的课中逐步解决。因此,可以让学生以一些简单的方式进行验证,例如,把白糖与黑色的物质均放入水中对比观察溶解情况,又例如,对比观察两种物质的颜色及软硬程度,总之,点到即止,让学生明白有“新东西”出现了即可,更无需点出这些黑色物质是碳。

最后,笔者要指出的是,无论从学生的兴趣考虑或者从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例证材料考虑,教材为本课设计的实验是有所不足的。因为沙豆混合实验的结果早已被大部分学生熟知,难以达到激趣的目的。因此,笔者认为用其他简单的物理实验替代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利用食盐溶解再加热蒸发得到食盐的实验代替,学生的兴趣会更浓。而对于实验课调控比较好的教师,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实验来扩充本课的实验内容。例如,在物理实验部分安排沙豆混合、食盐溶解蒸发、撕碎白纸等几个实验,而在化学实验部分安排白糖加热、小苏打加醋、硫酸铜混合小苏打、往石灰水吹气等几个实验。若担心课堂时间不足,又希望学生尽可能在有限时间内体验更多实验的话,还可以安排分组对比,让不同小组的学生完成不同的实验。这样,课堂效果定会更好。

第5篇

【文章一】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化合价的相关观点: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2、分子是原子构成的考试用书

3、分子、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4、分子、原子都不断运动

5、分子、原子间有一定间隔,可以压缩

6、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7、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变,只是间隔改变

8、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组成和种类都改变

9、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中是否可以再分

10、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1、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12、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有“三不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质量不变

13、稀有气体原子和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达到稳定结构,但达到稳定结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

14、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15、同种元素的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相同

16、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17、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结构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

18、地壳中元素的含量为:O Si Al Fe Ca Na K Mg H…人体中前四位的元素的含量:O C H N

元素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19、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0、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21、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2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不能再分

23、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变化,化合价一定会改变

24、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质子数

【文章二】

物质变化、物质性质、物质分类:

1、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般指形状改变或三态转变考试用书

2、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依据)

4、微观上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得到新分子,生成新物质

5、氧化物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两种元素 ②其中一种是氧元素

6、燃烧的三个条件是:①可燃物 ②有空气或氧气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7、可燃性气体+助燃性气体+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

8、提高燃烧效率的两种方法:

【文章三】

化学用语:

1、元素符号表示意义有:

①表示某种元素

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③有些还可以表示单质的化学式(金属和稀有气体)

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有:

①表示某物质

②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想一想哪些不符合)

③表示该物质由何种元素组成

④表示一个某某分子由几个某某原子构成

3、离子符号表示某离子

4、化学方程式可知:

①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②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③参加反应的粒子数(计量数)

5、活用:

①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②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某分子由几个某原子构成(即原子的个数比)

③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某离子带几个单位的正(或负)电荷

④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

6、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第6篇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11.014

所谓“情境式”教学方法,是在课堂中教师创设一种情境,增强学生求知欲,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获得知识本领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创设情境,主要是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最终达到“我会学,我乐学”的目的。笔者结合所教化学学科,谈谈“情境式”方法在平时教学中的运用。

下面以初中化学教材中《绪言》为例来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初中化学课是学生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作为化学启蒙课的“绪言”,要解决“什么是化学”、“为什么要学化学”、“怎样学好化学”等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并通过实验、分析等方法让学生了解“物质变化”“物质性质”等基本概念,以引起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产生一个良好的学习动机,甚至在奠定学好化学的终身志愿上起一定作用。

二、教学设计

“情境式”教学课堂设计如下:

A.“创设情境”即从学生心理状态出发创造一个最佳情境,把学生注意力导入正确轨道,促使其思维迅速定向。也就是创设一种学习诱因,激发学生的情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B.“诱导思维”即启发学生思索、观察、分析、探究。也就是让学生变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思索、质疑的高效学习。

C.“及时反馈”即教学效果的检测,师生双方的信息交流,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迁移。

三、教学流程

1. 情境质疑

第一节化学课,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他们对化学的好奇将要在这节课中得到部分满足。作为教师要尽可能诱导学生对化学由好奇转向感兴趣。笔者从讨论不同学科对同一种物质不同方面问题研究入手,将学生引入一种情境:

数学、物理、生物研究的问题学生是知道的,而化学要研究什么,学生还不知道,但又很想知道。出现了教师希望出现的“愤悱状态”。“愤”者,心求通而未得;“悱”者,口欲言而未达。这时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求知欲极强。教师在创设情境激疑的同时,也交给学生一种学习方法——对比归纳法,将不同学科研究的问题对比归纳,找出共性和个性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2. 实验探究

在诱导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情境后,请学生注意观察老师的操作:

实验1:A. 用小刀从木条上削一小条木条,问木条有无变化?

B. 点燃木条,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内涂石灰水的烧杯,问木条发生了什么变化?

烧杯内壁有什么变化?

通过上述实验引出“化学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削木块”与“点燃木条”两种不同的变化引出本章重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此时学生是似懂非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接着,运用实验进行探究诱导思维,为了使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达到最佳效果,教师进行观察指导,给出观察提纲。

实验2: A. 水的沸腾

B. 胆矾的研碎

C. 镁条的燃烧

D. 碱式碳酸铜的受热分解

由于学生是第一次上化学课,观察化学实验经验不足,虽有观察提纲帮助,但仍抓不住重点。教师每做一个实验都尽可能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要点。通过对实验的观察,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对比、归纳,将上面几个反应进行分类,找出属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反应,自然过渡到学习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知识点上。

3. 及时反馈

学习了有关概念后,要及时练习,强化概念的掌握。例如,请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例子。有的学生说“玻璃打碎是物理变化”、“烧树叶是化学变化”、“把纸撕碎是物理变化”、“把纸烧掉是化学变化”等。教师在肯定他们回答正确的基础上,进行情境诱导。“打碎玻璃”、“撕碎纸张”是物理变化,但都是一种令人迷惑的事,因为制玻璃和造纸都需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需要经过许多人的辛勤劳动,我们应爱惜劳动成果。大家想一想有没有创造性的、令人愉快的物理变化?此外,“烧树叶”、“烧纸”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它们燃烧时会产生污染空气的物质。如果将枯树叶集中起来挖坑掩埋,它们也会发生化学变化,经过了一段时间就会变成很好的有机肥料。请同学们想想,生活中还有什么对我们有益的化学变化?经过启发,学生会列出“烧煤做饭”等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现象。教师利用反馈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并适当合理地进行素质教育,使学生理解社会、关心环境、关心生存问题,做到教书、育人两结合。

“情境式”教学法,可在各个知识点教学中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例如,在绪言课的第二课时里,可用有关“化学史”、“化学与生产活动”的录像、投影、实验图片来创设一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学化学,怎样学化学等问题。

四、教学效果

第7篇

关键词: 新课标 初中化学教学 能量观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化学的基本理念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使每位学生都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习、认识多姿多彩的化学世界。而化学能量观作为初中化学里重要的化学学科理念,是九年级学习初学化学过程中逐步学习并且深入构建的,让学生对认识物质世界有新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形成从能量角度探究物质及其转化的思维方法。

一、新课程环境教学下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化学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好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使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课堂发言积极性,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并在老师的引导和纠正下在课堂上获取知识。

教师应结合化学学科特点,为学生提供开放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把教材变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并与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也应该与学生共同探究,一起讨论,让学生带着各自的兴趣和观点直接在与老师的交流中建构自己的化学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体验化学学习的意义。

在新课标的环境下,应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结合、共同交流发展的互动过程,从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内在需要就会得到满足,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化学里的能量观

化学学科里,使学生形成一个基本的化学观念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而能量观不仅在初中化学里很重要,还是整个化学观念中的核心观念。《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使学生形成化学基本观念,能量观在九年级学生初学化学期间就会学习并且开始逐步建构,是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理解科学的关键观念。因此,帮助学生能量观的建构是非常必要的。能量观的建构有利于学生形成核外电子运动的能量思维方式,了解从能量角度研究物质及其转化的思维方法。

学生从九年级开始初次接触化学,为了打好基础,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轻松地获取知识,在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建构能量观的化学基本观念非常重要。在参考和分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2012年修订的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科书之后,得出能量观在初中化学基本观念里的重要性,对弥补以前化学教学的不足和完善现在初中的化学教学内容有重要作用。

三、新课标下教材内的能量观点例析

我们在对2012年修订的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科书进行文本分析、联系的基础上对其中与能量有关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然后进行分析,再举例对能量观进行阐述。

化学变化必然伴随能量的变化,能量变化是化学变化的重要特征。人教版九年化学教科书中,在第一单元课题1阐述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时,明确指出“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指出化学变化必然伴随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还可以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重要特征,而且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是具有多样性的。从教材里提取一例作为素材:葡萄糖在体内释放能量。

相信这个能量的转化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也是人体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其实在初中化学教科书内还有许多案例,但是因为此例与人联系非常紧密,是与我们的生活生存息息相关的,相信更能深入人心。在教材内“氧气”课题中,动植物的呼吸作为典型的缓慢氧化之一,并指出放热是氧化反应的特征之一,但是在缓慢的氧化中不容易被察觉。在之后“人类的重要营养物质”课题内,直接给出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缓慢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明确说明此反应在人体内发生之后放出的能量是供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主要来源。

四、能量观的建构

在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科书进行文本分析之后,我们发现能量的观点贯穿整个九年级化学学习,而且伴随相应的化学反应,不可能独立地呈现出来,与化学、生物、物理息息相关。

新课标背景下,打破传统教学的观念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实施能量观的建构是教学的一种新尝试。课表和教材本身都是试图引导学生建构在对九年级层次适用的能量观:(1)一切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变化;(2)伴随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有不同的形式,能量可以用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3)能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老师在教授学生时,应针对大量的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并分析其中规律,最好联系实际,带入生活中,让学生在学习时深刻感受到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培养对化学的兴趣。

初中化学只涉及化学一个宏观概念的阐述,是为学生以后进入高中更深入地学习化学打好基础。在初中建构好能量观之后,进入高年级,对化学的认识会更深刻,也可以在从微观角度解析化学和能量关系本质的时候逐步建构更高级的能量观念。

参考文献:

[1]钟玉泉,彭健伯.大学生系统创业范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2):106-108.

[2]赵立.大学生农业创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浙江社会科学,2012,(4):133-143.

第8篇

关键词:化学;概念教学;对比实验;实验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3-0076-01

化学概念是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也是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核心组成部分。化学概念教学效果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概念知识的认知,甚至会影响学生对整体化学学科知识网络的构建与拓展。可以说,学好化学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关键。而教材对化学概念的表述是以极其精练的文字呈现的,略去了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致使化学概念抽象难懂,这也使得化学概念成了化学教学中最不容易“教”也最不容易“学”的内容。因此,如何根据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些化学概念,如“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混合物与纯净物”等的特点,发挥化学实验在概念教学中的作用,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概念教学中的对比实验设计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是学生学习化学后首次接触到的化学概念,物质变化知识的学习可以拓宽学生观察物质、研究物质的视角。但对刚刚接触化学学科的学生而言,由于缺乏具体、形象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在学习物质变化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模糊的认识,进而影响概念的学习。对物质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判别,关键是要看是否有新的物质产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主动进行对比实验,在对比实验中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从而帮助学生了解物质变化知识,自主分析形成化学概念。

教材中虽然也借助蜡烛燃烧这个实验来帮助学生来建立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感性认识,再进行分析抽象形成化学概念,但是由于初中生的思维方式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为了能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概念的实质,教学过程就必须帮助他们通过足够的化学对比实验来获得更丰富的、直观的、形象的、具有持续对比效果的感性材料来学习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利用铜、镁、稀硫酸三种药品补充设计四组系列对比实验。实验1-1:将铜丝浸入稀硫酸中微热,实验1-2:将铜丝弯曲成螺旋状后再浸入稀硫酸中微热,实验2-1:将光亮的铜丝在火焰上加热,实验2-2:将加热后的固体浸入稀硫酸中微热。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比实验让学生沉浸在真实的实验情境中观察、对比、体会物质变化的两种途径,感知物质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进而引导学生从现象中了解变化的本质。这样的对比实验,能够形象而深入地对概念进行剖析,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判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混合物与纯净物”概念教学中的对比实验设计

“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教学是在学习了空气的组成之后进行的,教师一般根据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实验的结论开始“混合物和纯净物”概念教学。教学中教师对“混合物”“纯净物”的定义往往一带而过,甚至更多的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让学生简单识记哪些物质是混合物,哪些物质是纯净物,最后让学生对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反复练习。这种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实质上停留在接受事实、记忆事实的低水平层次。

为了帮助学生转变错误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实验1:观察粗盐与氯化钠固体样品;实验2:观察生锈的铜丝与铜丝样品;实验3:区分食盐水与蒸馏水等对比实验,帮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形成认知冲突后逐步建构正确的概念。由于刚开始学习化学的学生对物质组分知之甚少,在教学中利用对比实验创设学习情境,能让学生在真实的实验情境中观察、对比、分析物质的组分,感知所要区分的物质是否由同一种组分组成,进而形成正确的化学概念。同时,物质的分类是学生学习化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化学学科知识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根据这部分知识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引导学生以化学的视角对物质进行简单分类,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其他化学概念打好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化学教学尤其是概念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而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科学素养教育,不仅能让学生领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更加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对比实验,能有效促使概念教学由单一的“重知识技能”向“重过程方法”和“重情感态度价值观”转变,进而帮助学生准确并且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同时,学生在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对比”,在对实验和事实还原思维过程中发现、体会、形成并掌握概念,这样能不断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曹安乐.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化学概念教学[J].化学教与学,2010(02).

[2]王春.新课程视角下的中学化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07).

第9篇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10.021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2011年12月底,教育部正式印发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其中的一个。在规划“南京沿江工业开发区2012年初中化学教师学科岗位培训计划”时,针对新版课程标准的学习与教学实践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反思我区10年来的初中化学教学,在实施课改的教学实践中,对课程标准理念和精神的解读,初中化学教师一直在研读着、实践着。但在细化分解课程标准、有效落实课程目标上,研究得不够,达成度不高。在课堂观察和与教师的研讨中获知,教师们的困惑主要有两类:一类困惑源自没有正确理解“目标”的含义与意义。课程标准中的目标相对来说比较概括、抽象,对老师而言,许多目标是不明确、不清晰的,故需要教师像专家一样地思考,通过分解使之成为清晰的、可检测的目标,这才是课标分解的目的。另一类困惑源自没有正确理解“课标分解”的含义与意义。课标分解旨在使后续的教学更有方向感,也便于一以贯之地教学,即课程标准、教材处理、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用最通俗的话说,身为教师应该清楚: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先要明确学习目标);怎么知道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考虑如何作出评价);我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通过怎样的教学准备和教学活动实施来达成目标)。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四部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化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全面体现科学素养的三维目标,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切忌生硬照搬,防止教学目标的制订流于形式。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使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更强的指向性”。可见,分解课程标准为具体的学习目标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因而,在结合新版课标的颁布而开展的教师培训中,我把引导教师学会分解课程标准作为新版初中化学课标教师培训的首选内容。

通过培训,让教师掌握课标分解的技能。课标分解的技术,可以用这四句话来概括:第一,用具体可描述的知识性名词呈现笼统的整体知识。如“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事物的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表述出来。说明方式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打比方、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等。在课标分解时就要用具体可描述的知识性名词来呈现。第二,用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动词,呈现认知心理动词。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一些认知心理动词,像“了解、理解、体会、领悟”,这些词语不可观察、测量,没有具体的程度标准,这就需要分解或解析认知心理动词,用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动词来呈现。例如:我们可以把“了解”分解为“说出、辨认、背诵、回忆、举例、复述、描述”等行为动词。第三,用与行为动词相匹配的行为条件呈现教学活动。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教师应结合学情(学生状况、学校条件等)来确定行为条件,如“观察实验”、“借助表格”、“阅读课文”、“观察多媒体演示”等等。初中化学课堂上认知条件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主要是教师讲解、指导、提供材料、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等;第二种是自主学习,主要指阅读课文,观察图片与实验、设计家庭小实验等;第三种是交互学习,如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师生对话等。第四,用先于教学活动的评估任务去验收目标达成的情况。要让学生做到哪一步?怎样评估检查?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课堂上学习目标的落实、达成度才会比较高。

通过培训,要让教师掌握课标分解的程序。课程标准分解的程序比较复杂,培训中通过“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这一课标内容的分解过程引导教师掌握课标分解的具体步骤。这些步骤通常包括:第一步,寻找关键词。从一条课程标准中找出行为动词和这些动词所指向的核心概念(名词),或修饰它们的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词和规定性条件,作为关键词,并予以分类。如“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动词是认识、了解,动词指向的核心概念是“(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化学反应的)本质”,它们都是这一标准的关键词。第二步,扩展或剖析关键词。将上述关键词予以扩展或剖析,如上述内容标准中的关键词剖析: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质变化、化学变化)概念、(化学变化)特征;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化学变化)本质;认识——叙述、说出、判断;了解——说出、举例等。第三步,形成剖析图(如下图)。第四步,叙写学习目标。

在培训中再通过一个范例呈现,让教师巩固分解课程标准的技能和步骤。

例: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第一步:分析句型结构和关键词

行为动词:学会 核心概念:配制溶液

第二步:扩展或剖析核心概念

溶质质量分数: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和溶液组成分别进行计算

配制溶液所需的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试剂瓶

知道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配制、转移、贴标

第三步:扩展或剖析行为动词

第四步:确定行为条件

第五步:确定行为表现程度

第六步:学习目标的叙写

(1)结合教材的图示,学会用溶液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

(2)依据溶质质量分数定义,通过练习学会的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3)结合教材的图示,初步学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4)结合教材中的题例,体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运用。

新版课标的教师培训,要求培训者要从一个新的视角去认识和解读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变化,让参培教师掌握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基本技能,并在培训过程中通过明确的任务驱动,让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参与分解课标的实践活动,使新版课标“实施建议”中的“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全面发展科学素养”的教学建议落实在教师的有效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生成性教学 化学 反思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C-

0147-02

在当今提倡创新、弘扬个性的时代背景下,学校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我们日益关注的焦点。新课程标准的推出,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有了很大的能动性,而新课程提出的生成性教学,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有了更加积极的指导意义。

生成性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其基本涵义是:反对静态的预设教学,提倡动态的预设,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奇特的想法、意见和观点,要以这些意见、想法为生长点,对教学进行有必要的改动,最终使整个教学成为成功的、动态的、生成的教学。生成性教学就是在教学中面对偶发事件或干扰因素,师生通过积极互动的行为,将其转化为对教学有价值的资源的一种非线性教学组织形式。生成性教学的提出,充分肯定课堂教学中的偶发和冲突事件中的创造因素,鼓励发挥其作用,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和实践要求。

一、生成性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教学的基本理念包括: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有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这些化学教学的基本理念,说明了化学的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要在动态的基础上呈现多元化的教学策略。生成性教学理论的提出,给化学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思维和活力,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生成的资源,大胆调整教学设计,进行生成性教学,通过师生双向参与、沟通和交流,平等对话,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一)紧贴生活,加以点拨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几乎每个章节的内容与生活都有紧密的联系。而高职生更是处在思维比较活跃的时期,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面对预设不到的问题时,要及时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紧贴生活实际,运用化学理论加以点拨。如某教师的教学案例:《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师: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如水结成冰,或水变成水蒸气都是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特点是有新物质生成,有的还常伴有发热、发光、发声等现象。如工厂里的电解水反应、铁生锈等。同学们还能举出一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例子吗?(同学们开始议论纷纷)

生甲:放鞭炮,是化学变化。

师:对,这个是化学变化,鞭炮里面的炸药就是一种化学物质,点燃后发生化学反应变成了另一种物质,而且还伴有发热、发光、发声的现象。

生乙:久放的糖块,慢慢融化了,是物理变化。

师:这个也对,因为没有生成其他的物质,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是物理变化。

生丙:老师,生鸡蛋煮熟变成熟鸡蛋了,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

面对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这位老师对笔者说,当时课前备课时真的没有预想过学生会问到这个问题。对于一个年轻的老师,第一次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她略微思考了一下,说明紧扣定义应该是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学生还没有学习到蛋白质变性的知识,她给学生解释是物理变化,但有的学生表示还是不太明白,持有争议。她也觉得简单认定是物理变化有点牵强,于是课下她又查阅相关资料,也到网上搜查相似问题,发现对于这个问题网上也是有很多争议,没给出确切答案。网上有代表性的回答有:

1.主要是化学变化,蛋液凝固是蛋白质变性,所以为化学变化,而其中也有物理变化,如鸡蛋温度的上升等(化学变化一般伴随物理变化)。

2.物理变化。虽然鸡蛋熟了就变成了固态,但是其性质没变,还是蛋白质啊!如果是化学变化肯定会有新物质生成的,可是这里没有。不能变回液态是因为这是一种不可逆的物理变化,像液态的血凝固后不能变回液态是一样的。

在下次化学课时,她还专门抽出时间来讨论这个问题。通过讨论,学生们学习兴致很高,不单纯追求答案是什么,他们都纷纷表示,通过讨论,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涵义都掌握了,而且理解也很深,这就是现在学校教育所要追求的效果。

(二)紧扣知识点,加以拓展

“非预设性”是生成性教学最为明显的特征。生成性教学就是教学活动前不能预设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更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追求的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既然追求的是学生的主动学习,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可避免会碰到事先没有预设到的问题。但是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在给学生解释这些没预设到的问题时,教师要紧扣知识点,化学教学也是一样,都离不开化学的知识点和基本原理。

例如,“燃烧和灭火”知识点,讲到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空气(或氧气)、着燃(火)点,有的学生就质疑:一根火柴棒,点燃时,把火柴头朝下点,它就很容易燃烧,但是把火柴头朝上,火就很快会灭,这是什么原因呢?在给学生解答这个问题时,就要紧扣知识点,燃烧的三个条件,这两种情况都具备空气、着燃点,关键就是可燃物这个条件。在点燃时头朝下的火柴棒火源接触到的可燃物面积大,所以会持续燃烧;而头朝上的火柴棒,火源所能接触到的可燃物面积小,当接触到的可燃物燃烧完,火很快就会灭掉。这也强调了可燃物也是个关键的条件,燃烧的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还有学生问道:电灯泡发光,也是燃烧吗?回答这个问题时,还是要紧扣燃烧的三个条件,电灯泡里面是真空的,没有空气,所以缺少这个因素就不是燃烧。

(三)以实验为手段,加以求证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堂教学中,面对非预设的问题,可以借助实验为手段来进行解疑。

例如,“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讲到金属钠的化合物碳酸氢钠的性质时,有的学生质疑:碳酸氢钠溶液加热会分解吗?如果分解会得到什么物质?它会在溶液中再次溶解吗?面对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先不去告诉他们最终答案,我们可以用实验来解答他们的疑问。通过动手做实验,学生发现碳酸氢钠溶液加热是不会分解的,因为碳酸氢钠溶液很稳定,加热是不会分解的;但是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情况就不一样了,它是可以分解的。又如,苯酚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制苯酚,得到产物和通入二氧化碳的量有关吗?得到溶液会分层,什么在上层?什么在下层?这个问题也可以通过做实验来得出正确的答案。面对课堂上学生提出的这种问题,教师要及时抓住契机,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通过实验来求证。这样不仅结果一目了然,而且还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达到了授业和解惑的目的。

二、反思

改革和发展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教育的发展首先需要教师的成长。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成功进行,关键的因素是教师,是教师的参与和发展。而生成性教学理论给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也给教师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那么,生成性教学理论给化学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带来哪些启示呢?

(一)教学理念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理念,都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教师只是负责在课堂上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很少倾听学生的声音。而随着新课改背景下动态生成性教学理论的提出,传统教学理念也逐渐被一种新的理念所代替,那就是要更多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化学学科的角度说,就是从传统的化学“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向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方向发展。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和想法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遵循学生的学习思路展开教学。教师必须发挥组织者和指导者的作用,把课堂引向积极健康的方向。

(二)及时把握有效的生成性资源,为课堂教学所用

课堂教学生成能够使课堂教学生成的教学效果出现高效、有效、无效和负效等不同情况。不论出现哪种情况, 我们都应该直面教学生成,分析教学生成,促进教学生成。在课堂上教师要及时把握有效的生成性资源,把无效和负效的情况及时排除和调控,不能随波逐流,要为生成性资源定向导航,以达到最佳的授课效果。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要有宽容之心,辩证看待他们的错误观点、做法和要求,见机行事,适时调整,营造出宽松、和谐、轻松的氛围,生成性教学资源才有可能不断涌现,课堂教学才会焕发活力。

(三)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化学专业知识和全面的知识结构

高质量的教学要求高素质的教师。新课改背景下的生成性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地把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更好地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是我们每位教师面临的新的挑战。这要求教师在掌握扎实的化学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有丰富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必须时刻吸取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新理论、新成果。同时,教师还应该具备必要的人文知识,如化学史、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了宽厚扎实的知识储备,才能轻松地驾驭教材和引导学生。

总之,在新课程实施中,化学教师应在生成性教学的指导下,转变教学观念,不断进行教学实践与反思,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并充分发挥教育智慧,使化学课堂教学真正焕发出独特的活力和魅力。

【参考文献】

[1]叶林美.高中化学课堂“生成性”教学的实践和思考[J].化学教学,2009(8)

[2]张长江.从教学本质谈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生成性[J].化学教学,2008(5)

第11篇

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最实际、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强化课堂效果,向45分钟要质量。要怎样才能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呢?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1.紧扣《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和《化学》课本,备好课

人们常说:课堂一分钟,课下十日功。要科学地把握45分钟,上好每一节课,必须备好每节课。备好课首先要分了解﹑研究并吃透教学对象的情况,做到对情况知根知底。其次是一定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全面把握基本教材,并根据学生的实际,一丝不苟地备好每节课。也就是说,对每一个概念﹑定义﹑定律﹑公式﹑化学式或化学式或化学反应方程程式均不放过,不仅要一一琢磨,确定最佳的授课方案,而且使用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再是要在深入钻研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挤时间研阅有关教学参考资料。备课时力争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便理解,易于接受。所握好以上三个环节,教师备课才能有较强的针对性,减少盲目性。

2.由表及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的深刻性表现在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与理解,对知识内在规律的掌握与应用。在化学变化中学常伴随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这为认识物质提供了外在的材料,使人产生感性认识。

但感性认识不能解决本质问题,一种变化是否是化学变化,必须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例1:白炽灯通电时发光、发热,但没有生成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例2:将H2通入盛有CuO的的试管中,然后加热,现象是黑色固体变成红色,管口有水珠生成,此现象说明H2与CuO的在加热时发生了什么变化呢?由表及里深入思考、分析,原来黑色CUO被H2﹢CUO在加热时发生了什么变化呢?由表及里深入思考、分析,原来黑色CUO被H2还原成铜,而H2被氧化成水,由此可知发生了化学变化,反应的实质可表示为:H2+CUO CU+H2O。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主要源泉,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上好课

化学课也其它课的教学一样,每堂课既要温习学内容,又要讲授新内容,传授新知识。一般来说,学生对上新课兴趣较浓,注意力集中,但对复习旧课的兴趣不大,注意力也不那么集中。教师要因势利导,根据每节课的授课内容,传授新知识,不拘一格,以新鲜感吸引并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从而求得知识的传授。如在学习原子的结构、元素的化合价、溶解等概念时,主要采取讲授法,通过生动形象比喻,引导学生实现感性到理性的飞跃,理解并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在02、H2、 C02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教学时,采取演示实验法,同时边做实验,边向学生提问。通过纯净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及氢氧混合的爆鸣实验,使学生不仅弄清了不纯氢气不能点燃,也学会了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在讲授物质的用途、金刚石和石墨、化学肥料等内容时,可采用自然辅导法,课前列出自学提纲,提出问题,让学生预习,自己解答,最后由教师作小结、纠错题、释疑难;在学习分子、原子、元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等内容时,采用发现法?如讲原子定义时,先给出反应

事实:2KCI032KCI+302,然后分析反应实质,提醒学生这一变化的最小微粒,氯微粒、氧微粒,这些微粒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且反应前后微粒的种类没有改变,只是结合方式变了,因此把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叫原子。氧微粒叫氧原子,钾微粒叫钾原子。由此学生得到启发知道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接着问什么是分子呢?这样一来,使学生既理解了新知识,又复习了旧知识。另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演绎推理和综合归纳法也是比较常用的,通过综合归纳,达到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

4.注重课堂教学设计

教师讲课要少而精,讲到点子上,多用启发的方法,把精力用到引导学会学上,做到导以思维,导以方法,导以规律,经常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的方式,使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然后设计合理的思维阶梯式练习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使教学内容得到巩固。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措施

概念是初中化学课程中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学习好化学的基础。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涉及到的化学概念较多,如果对化学概念理解出现偏差或错误,将非常不利于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造成南辕北辙。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措施,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这也是保障学习好化学知识的条件。笔者从事初中化学教学工作多年,现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初中化学概念教学进行浅显的探讨。

一、以书面理解化学概念为出发点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在开始学习一个新的化学概念时,教师和学生首先接触到是书面概念。例如“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对化学概念的理解,要从书面概念入手,抓住其中的关键字词,对于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是非常有效的。例如,“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通过两个化学概念可以看出,都含有纯净物这一词语,那么区别两者就是看元素的组成数量,这样就不至于将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当成是单质,将食盐水等混合物当成是化合物。

再如,氧化物的概念,“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通过字面可以理解,氧化物首先要有氧元素,并且与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果离开了氧元素就不能称之为氧化物,因此,在判断一种物质是否是氧化物时,首先判断是否具有氧元素,然后再根据氧化物的概念进一步判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理解化学概念的基础,要从概念的基本定义入手,并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句,为进一步深入理解打下基础。

二、利用多媒体形象化展示化学概念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化学概念的数量较多,而且有很多概念也非常抽象,难以想象概念描述的形态,如果不注重概念的对比区分,学生学习过程中比较容易混淆。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并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化学概念,利用形象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化学概念。通过概念的对比区分,也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化学概念,对化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学习“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时,由于这些物质较为微小,很难让学生进行直观观察,而通过多媒体可以进行较好展示。可以动画展示分子、原子的运动性,利用图片展示分子与原子的关系,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但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再如,在学习“元素”这一概念时,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用动画的形式展现每种元素的性质和排列,卡通形象也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微观世界,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这些概念的含义、性质,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三、在实验中加强化学概念的学习

每门课程都有自己的特色,化学课程同样如此,例如各种各样的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的有效形式,通过组织化学实验来进行化学概念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学习,概念学习不只是记住一句话就算完成了,还要去理解和运用概念知识。初中学生的性格特点是好奇

心比较重,通过化学实验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化学实验中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化学概念的探索,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化学实验现象来进行化学概念的学习。

例如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来通过实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学习这个概念,让磷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让学生称出磷在燃烧前和燃烧后的质量变化,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磷在实验前后质量并没有变化,从而证明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存在,从而对质量守恒定律概念的理解也更加深刻。通过这种实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参与到化学实验中,去分析和归纳化学概念,更有利于学生对化学概念的学习。

四、及时加强新旧概念的对比联系

学生在化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会不断学习新的概念,旧概念与新概念之间有相似和相近的部分,学生往往会受到旧概念的影响,影响到新概念的学习和消化,所以教师在新概念的教学时,要找到旧概念与新概念的联系,对新概念的分解和剖析。

例如学生学习了物理变化的概念,“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例如水变成了水蒸气,变成了冰,都是水的物理变化。再学习化学变化的概念,“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例如酸碱中和,铁生了锈等,学生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就容易混淆,教师要进行两种变化概念的分析和解读,寻求它们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差异,两者都是一种物质变化反应,但是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抓住了这一本质区别就能够正确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教师要不断进行类似概念的的分析和总结,例如原子、分子和相关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等,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科学的概念。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对相关化学概念进行比较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化学概念的有效方式。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措施,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利用多媒体形象化展示化学概念,在实验中加强化学概念的学习,以及加强新旧概念的对比联系等形式,使学生理解化学概念,这也是保障学生学习好化学知识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稳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伟尧.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做法和体会[J].理论创新,2014(02)

[2]李清爱.浅谈初中化学的概念教学[J].中国文房四宝,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