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学生德育教育

初中学生德育教育

时间:2023-06-16 16:06: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学生德育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学生德育教育

第1篇

不过我认为初一新学生进入中学表现出德育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小学的德育教育不到位。之前,我曾经多次去过多所小学参加班主任研讨课或德育研讨课,也与很多小学班主任或教师深入探讨过小学德育教育的问题。根据探讨所得到的结论来看,近年来出现初一新学生进入初中以后,短时间内很难把他们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纪律性等调教好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以下几个不良因素影响越来越严重:

1. 小学方面:

(1).小学德育教育与社会教育脱离。

(2).小学德育教育与儿童心理健康成长脱离。

(3).小学德育教育与实际思想行动、品德表现、行为展示、习惯养成、纪律性一是等实践脱离。

2.初一新生初始阶段:

(1).初一新生初始阶段德育教育不能及时跟上。

(2). 初一新生初始阶段德育教育教学目标、目的、要求、方法、或者技巧等设计不恰当。

(3).班主任的引导不够到位或者方法存在不足。

(4).德育课堂教学设计不科学、主题不突出、中心不明确。

具体表现在:

1.德育教育目标不够明确,要求不切合实际,计划模糊不清,目的不明理。

2. 教书与育人脱离,教育教学与素质教育脱钩。

3.实际教学目标抽象化,教学方式单一化,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4.对德育教育的认识不够到位。尤其是小学班主任,由于他们认识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还比较低,不懂或不很懂什么是德育,讲得再多也没有什么作用,久而久之,到了高年级就疏忽了德育教育等。

看到这些“探讨成果”,我相信担任过初一新生班主任一定有共鸣。不过,对后来者探索和解决初一新生德育教育遇到的新问题一定也有很大的启迪和帮助。

初一新学生班主任是小学生过渡并开始中学新生活的总设计师与引路人。

他们能否迅速适应新环境、心学习、新生活,全靠新班主任的科学引路与正确设计。要想做好,必须得有一定的科学方法与技巧。我认为,必须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把好初一新生第一节德育教育课关

把好初一新生第一节德育教育课关,就要充分设计好初中第一节德育课,只有第一节德育课成功,才能有效地给初一新生补小学德育的漏洞,从而引导他们快速、有效地转变并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与学习认识,引导他们到新的境界去思考人生与学习。

砍柴最好先磨刀,在亡羊补牢的同时还应该备箭射狼才有希望救羊与非命或自命。因此我认为,现在对初一新生应该先补补小学德育课,如与他们谈以前小学的学习或成绩小目标、小要求、小理想、小计划等,然后再讲中学的学习与人生的科学目标、实际要求、远大理想、有效计划等等。只有让他们懂得具体的小道理,才能帮助他们去掉小毛病、改正小缺点、纠正小错误。然后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快速、有效地转变并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与学习认识,引导他们到新的境界去思考与学习。

二、做好初一新生初始阶段的德育教育

做好初一新生初始阶段的德育教育,并培养他们形成思想行动、品德表现、行为展示、习惯养成、纪律性强等方面统一的自觉性与自主性。是使他们快、稳、正转型升级为初一新学生的关键。

1.初中第一节课补完小学德育课后,整个初一新生初始阶段德育教育一定要及时、全面、科学、灵活跟上。

2. 德育课堂教学设计既要科学性,又要灵活性;既要主题突出,又要切合生活实际;既要中心明确,又要具体化。切忌好高骛远。

3.教书与育人要一致化,教育、教学与素质教育要辩证同化,做到先育人后教书。

4. 德育教育要常规化、目标化,目的、要求与计划要规范化、明确化与科学化,德语课堂设计要严格化、灵活化、多样化、生动化。

5. 严肃、充分认识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对提高整个国民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先导地位。

6.教学要严格贯彻实行四个现代化,务必避免教学方式单一化,教学内容僵硬化。

三、百年树人,德育为先

教书育人如同冰山雪融,非一日之寒。中华民族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接班人才辈出等,都决定着学生必须先天具备德才兼备的综合素质。有德的人才,才是真正的人才。常言道,“教学好,教育不一定好;但是教育不好,教学一定不会好。更谈不上培养人才”。 正如教育家指出:百年树人,德育为先。

第2篇

一、影响初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前人们的交流方式多种多样,社会活动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社会中的一些不良现象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中一些扭曲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出现异常,向往着早些接触社会;同时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影响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出现厌学现象,甚至过早的辍学。(2)受到金钱的诱惑,急于赚钱,影响了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3)受学校周围的音像、舞厅、电子游戏厅等社会娱乐场所的影响,学生过早的接触,会让学生误解社会的形态,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4)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不讲究方法,只注重学生的分数,考虑不到学生其他方面的需要,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初中班主任开展班级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核心,全面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学习生活,肩负着培养出适应时展的综合性人才。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开展工作时,依据新经济环境下初中学生的特点,采用适合的方式进行教育,不能将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思想应用在学生身上。班主任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德育工作上,同时不能忽视教育教学为工作。初中阶段学生思想活跃,具有丰富的道德情感。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道德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道德环境。因此,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注意方法的使用。

第一、将德育教育理念与班级管理工作相融合。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一定要时刻记住德育教育的理念,将德育教育工作与班级管理融合。(1)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要深刻把握德育教育的内涵。班级管理工作的德育教育主要指对学生现有的德育水平及发展潜力进行准确判断,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的管理,使学生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所以在入学初期,班主任最先做的工作就是帮助学生分析过去的得失成败,使学生充分地认识自己,并建立学生个人的德育档案,对学生的未来德育发展进行跟踪记录。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求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作为主要的教育目标。(2)将德育教育观念与班级服务观念相融合。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有着重要的职责。在班级管理中要树立基于德育教育的班级服务观念,在工作班主任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提高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威信和亲和力,使班主任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3)在班级管理中,注意抓住机会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注意方法,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师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与和谐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

第二、在班级管理中积极的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班级管理工作每天都在进行,这就需要班主任积极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1)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班主任在开展工作时注意对学生思想的渗透,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传达给学生,并且渗透到具体的实际行动中。积极的组织以德育教育为主题的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将思想升华;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书籍和电影。(2)发挥出榜样的力量。班主任与学生在一起的时间很多,所以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看在学生的眼里,所以班主任要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学生就会以此为榜样,不断的督促自己努力学习。还可以在班级内树立一个榜样,都是自己的同学,在交流上更便利。此外,还可以邀请社会道德模范人士或已毕业的优秀学生现身说法,培养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对职业的热情和做人的诚实守信等。(3)班主任积极的开展课外活动。班主任在课外的时间可以积极的组织公益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学会做人做事。通过捐助、志愿者等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第三、学校对德育教育给予大力支持。德育教育工作是中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就需要学校对德育教育工作的支持。(1)加强学校德育教育的队伍建设,权责分明的开展工作。学校要加强对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积极的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加强教师自身建设。同时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进行,一旦出现错误,严肃处理。(2)学校要对对德育教育工作给予人力、物力支持。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所以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要具备一定的权利,同时协调班级与系部、学校各个部门的关系,尽量提供学生参加德育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资源。(3)注意德育教育的考核。经常性的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考核,将考核成绩订成册,以便用来比较,达到实现提升每个学生的德育水平的目的。

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我们在具体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的对教育方法进行改革创新,满足时代的要求。虽然目前我国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并不是很理想,但是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孟庆奎.如何做好中学德育工作[J].科技致富向导,2011,(27).

第3篇

一、当前德育教育实施中所存在的不足

结合笔者的工作体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其中的不足:

(一)当前德育教育的知识营养较少

毫无疑问,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和各职能部门构成了德育教育的主体。从目前的教育开展情况来看,其仍表现为延续着传统的授课模式和对仪式性活动开设,这种模式尽管能够在校园文化氛围下来感染学生,但却难以在知识层面细化学生在某一具体方面的德育教育需要。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发育时期,使他们形成先入为主的价值判断能力,将有助于他们未来在认识社会和周边事物时,形成合理的价值取向和健康心理。

(二)当前德育教育的我向思维显著

针对初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开展,需要严格遵循上级所下发的德育教育大纲。但在具体绘制大纲内容时,则需要在校本原则下来实施。正因如此,当前在实施德育教育时,教育主体时常存在着“我向思维”习惯,这种思维习惯便将学生置于“客体”地位,而未能充分考虑他们的接受偏好和认知能力。可见,在我向思维下来实施德育教育,就存在着使德育教育陷入形式化的危险。

二、初中英语教学在德育教育中的职能分析

针对传统德育教育所存在的不足,初中英语教学的职能可分析如下:

(一)延伸了德育教育的实施范围

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叛逆期,所以在对其实施德育教育时应注重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初中英语教学通过引入中西文化比较内容,便能在支撑课堂教学的同时,不知不觉的促使学生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并在开放的心胸下来审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各自的比较优势,并将注意力放置在重视对中国文化的习得上来。从中不难知晓,随着初中德育教育实施范围的延伸,又能端正学生对于历史、思想品德、地理等课程的学习态度。

(二)细化了德育教育的目标指向

笔者在上文中已经指出,传统德育教育突出对学生的世界观实施教育,这就难免使得传统德育教育被意识形态化和空泛化。而初中英语教学紧扣中西文化比较,通过坚定中国文化的立场来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这就使德育教育的目标更加细化和具体化,也就更加接地气。同样,其它人文学科的教学也能产生这样的职能优势。

三、实施德育教育的策略

根据以上所述,实施德育教育的策略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

(一)合理选择中西文化比较的内容

中西文化能够比较的内容十分丰富,从社会人文素材入手需要考虑与初中学生的?J知能力相匹配,也需要做到与课堂教学需要向适应。笔者在教学中选择了中西茶文化比较作为内容,并将其放置在中西社会文化大环境下来进行阐述,这样就使得丰富的信息量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又能使教师授课在大的文化背景下做到游刃有余。另外,在引入中西茶文化比较时,还给学生区分了“茶”的不同英文单词,并指出其中的内涵存在着显著差异。

(二)历史视角下阐述中西文化关系

在进行中西茶文化比较时,笔者基于历史视角从古代丝绸之路谈起,突出了我国茶叶制品在古代通过波斯商人之手传递给欧洲贵族的历史逻辑。与此同时,笔者还强调了中国茶文化对西方茶文化的影响,以及西方茶文化植根于他们的本土社会而自发演化的过程。这样一来,就促使学生能在历史视角下增强对中国茶文化的崇尚之情,而在丰富自己英语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形成了文化自信的潜意识。当然,实现这一点还需要依赖最后的教学总结环节。

(三)巧用评价性用语引导学生反思

在教学总结环节,笔者应用评价性用语,以启发性语言来引导学生对中西文化进行重新审视,从中来促使学生反思自己过去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误解。同时,笔者根据教学内容又选择了一些可以作为中西文化比较的内容,如家庭文化。为此,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在课后通过上网和根据自己的感受,对中国和美国的家庭文化进行比较,从中来深刻认识到中国家庭文化对“孝道”的重视。

第4篇

关键词:初中学生;德育;艺术性;方法

初中学生的价值观塑造所面临的环境比之前同龄阶段的学生所面临的环境要复杂的多,社会媒体技术的发展,让学生拥有了多种获得信息的渠道,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难免产生价值观的冲突和矛盾。这都不利于初中生价值观的成长。所以加强初中生德育工作的开展,让初中生更好的接受正确价值观引导,对于其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才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端正思想,开展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

一、初中学生德育方法艺术性发展的必要

初中学生的德育工作最为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其教育方法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呈现,也关系到教育过程的效率问题。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学校开始不断的探究德育教学方法的艺术性发展,其发展的必要性主要有。

(一)开展德育方法艺术性的发展是以学生为教学中心

所以艺术性的教学方法,是比较注重学生的情感感受,根据情感需求,有针对性的展开具体的人性化的教育。在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方面,教师开展艺术性方法教学就是注重了学生的情感感受,是围绕着学生所开展的具体工作。以学生为发展中心,注重了学生的内心发展。这种德育工作更具有渗透性,更正影响学生的价值观。

(二)德育方法艺术性的发展对德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初中学生的德育工作是教学重点,德育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涉及到学生的个人成长。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较高的德育教学水平。随着我们艺术性教学方法的提出,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这种要求会促使德育教师不断的进行能力培养,增强自身能力的同时更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课堂。

(三)德育方法艺术性发展让德育工作更加的丰富

教育方法的艺术性发展,就是通过使用多种方法更好的传输德育内容,通过有趣多变的过程,学生在良好的课堂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从而丰富了德育工作。可以说,德育方法艺术性注重了教学的艺术性发展,其教学质量的有效性随之也就会产生。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认识德育工作重要性基础上更好的参与到德育的学习中。

二、初中学生德育方法艺术性展开的现状分析

当前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的时候也开始注重了方法的艺术性,在探究艺术性发展的过程中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更好的促进了德育工作的进行。除此之外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就其现状来说主要表现为。

(一)德育教师与学生缺乏深入的交流与互动

在德育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其教学地位决定了教师在权威上、教学地位上的主导一方,其和学生有些一层天然的屏障。而教学方法艺术性的发展要求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以此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但是实际情况则是,教师无法深入到学生的心理,只是针对个别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教导,这种滞后性的引导仍无法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教师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就无法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更不能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引导。

(二)学生德育学习兴趣仍有待提高

虽然现在的德育教学主张可教学方法的艺术性发展,但是部分学生仍然是对德育内容有一定的抵触,认为德育内容较枯燥和繁琐,不愿意学习德育。为此,无论教师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以艺术性的方式吸引学生,但仍调动不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无法真正的融入到德育的学习中。

三、提高初中学生德育方法艺术性的提高

为了更好地促进初中学生德育方法的艺术性方法,让艺术性的德育教学过程更好的感染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

(一)教师加强自身与学生的沟通,建立亲密关系

从事德育教育的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赢得学生的信任,逐渐的培养自身和学生之间的感情,从而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只有更好的与学生互动,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和价值观的内容,能够学生错误的思想或者困惑进行及时的纠正,以此更好的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发展。

(二)利用现代的教学工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展德育教育的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当前现代的教学工具,例如:多媒体技术、录音机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共同动员感官、听觉和想象力等。让学生不仅接触枯燥的课本,更能通过冬天的图片感受到教师所教授的内容的真实性。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促使学生更積极的投入到德育内容的学习中,以此通过学习进行自我成长和自我约束。

(三)加强对德育教学教师的教学质量考核

在教师开展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也要加强对德育教师的教学考核,对其教学过程、教学管理、教学方法等实施全方位的考核,以此更好的激励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也能较好的反应出当前学生的学习效果。

初中学生的德育教学方法的艺术性发展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价值观的形成,更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促进学校德育水平的提高。针对当前德育工作开展的现状,我们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从而让德育工作更好的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孙虎.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的德育教学[J].学周刊,2017,(29):176-177. 

[2]彭迪锋.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分析[J].学周刊,2017,(25):69-70. 

[3]张大勇.初中德育教学生活化的探讨[J].才智,2017,(01):95. 

[4]张洪涛.对初中体育教学与德育工作有效结合的思考[J].青少年体育,2015,(12):77-78. 

第5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教育的根本是教书育人,这其中的“育人”便是教授学生德育的发展。德育的教育是教育的本质追求,亦是教育的灵魂。随着经济不断地发展,教书育人不再注重应试教育而更多地是注重素质教育,为社会培育优秀的人才,为社会输送新鲜的血液。因此,重视德育教育是现阶段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

一、现阶段初中德育教育情况

1.德育教育未能得到重视,弱化现象严重

现今中学学校都是开有德育教育的课程,由此用以指导学生的品德、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的情操。然而许多德育教育课程却又是不是受重视的,学生主体责任心不强更注重学习上的发展,在培育的过程中家庭德育教育的形式弱化,同时面临着社会环境给予的挑战。往往德育教育的弱化现象严重,过多的追求学习成绩而没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德育工作的教育以灌输为主,缺少实际意义

在德育工作的进行当中过多地强调了学习的层面和简单的讲述状态。德育教育不光以灌输教育为主,要让学生参与到实际当中进行适当的体验,感受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怎样更好地运用良好地道德准则产生对社会的影响。

二、如何进行初中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创新

1.培养学生的整体政治、思想、道德的提升

道德教育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不能用强硬的态度进行道德指令和道德禁止,生硬的教学模式只会使学生产生更多地好奇心理趋势尝试犯错误。德育教育主要是运用道德事件的描述来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行为,由此规范学生的行为准则。初中阶段正值学生青少年期的发育阶段,应当运用倡议、激励的形式进行德育的教育,如树立目标,运用结果导向引导学生自发的遵守规则。要进行比喻形式的教育,考试不能作弊,要培养学生的诚信教育;要对老师尊敬不仅是尊师重道亦是长幼有序的教导;要爱护花草树木和公物,培养学生公德心的建立;要讲文明懂礼貌,待人接物要有一定修养,等等。通过整体的德育教,再进行面到点的细化育提升进行,激励着学生努力践行道德行为。要进行基本的道德规范,它包括行为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的建立。通过规则性引导,进行整体的培育。

2.注重课堂上的教学德育锻炼

初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德育的时候要运用一些方式、方法指引学生。首先,是进行内容的创新。可以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的传记举例子进行引导,在挖掘人物发展的状态下用德育的教育进行描述。比如,讲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该人物在故事描写中守护唐僧去取经,许多细节表示出了尊师重道的一面。其次,要合理利用校内的资源进行德育教育的匹配,要联合各学科的老师进行德育教育的培育,在学习各科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德育教育引导。再次,要充分的调动学校外部的资源进行互动,可以带领学生下社区、进农场,了解当地的生活状态更好地尊重社会每个工作岗位。进行户外的德育教育基地,多带领学生进入非课堂的地域进行德育的培养。最后,要根据初中学生的是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开展适用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学习课程,针对年龄的成长状态划分不同的德育培育课程,不仅要创新还要形成一定的特色。

3.通过组织团体活动进行德育教育的培育

初中阶段的学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喜欢集体活动,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喜好进行团体活动组织,不仅能够形成初中学生的团队意识也能逐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情操。要在生活中加强对学生德育的主体状态,由此构建出以教师组织的团体活动体系。比如,进行户外的踢毽子活动,以分组的形式进行比拼,联动学生的运动状态培养其团队意识等。在德育教育本身,教师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通过教师自身的德育榜样引领学生组织团体活动,能够事半功倍。

4.与学生家长共同进行学生的德育教育

家庭教育的是教育的基础,加强家庭教育在德育生活化中的地位,同时借社会力量,参与德育教学。家庭德育教育的缺失能够严重影响学生,使得在成长过程中的难以辨别事物的真伪以及正确认识社会的过程。有些家长更注重学生学习成绩不在意学生除了学习以外的其他问题、有些家长甚至教导学生要以自我为中心处理问题。这样都是难以正确地认识道德的,更不用提学生成长以后担负的社会责任。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要多与家长进行沟通,要引导家长配合,进行良好地家庭教育,要多角度地感染家长的观念,使德育教育逐渐生态发展。比如,设立家长委员会,并进行工作职责的调配,将家庭德育教育纳入计划当中,教师要定时进行回访和督促。同时,可以拿出好的模范家庭德育教育进行宣讲,调动起家长级学生的积极性,正确促进学生在家庭中的德育教育发展。

5.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早已经是不再陌生了,面对现今的环境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现今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而德育教育的主要战场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操并侧重于预防学生的德育偏差。因此,要打造一支精良的心理教育师资力量进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通过专业的教导进行德育教育的教学。

6.运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

现如今的互联网飞速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教师可以运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德育教育的培育,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更多的内容,或者通过有教育意义的视频观看进行德育教育的指导。但要值得注意的是,选好教育的角度,同时屏蔽互联网中负面能量的干扰,正确引导学生学习。

三、在初中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1.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并重

初中学生大多处于叛逆期,在理论上的讲述中懵懂又好奇,往往会通过实践进行尝试,这期间不外乎有不成熟的表现。因此,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教育学生建立道德的同时不要忽略将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相结合,在生活中探索道德的意义。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科学、积极的看待事物的发展,形成辩证的唯物主义观念;同时,树立正确的政治角度,走社会主义路线;并且通过实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锤炼意志,规范行为,陶冶情操。

2.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并举

人与人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化的,德育教育也要遵循该原则,除了对整体学生进行全面的德育教育也要进行个体化的德育教育培养。德育教育的是要引导不同的个体产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观,通过对个体的生存状态及环境引导出适当的德育理念。讲德育要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重视学生的情操培养、教育培育、集体荣誉感等德育理念,通过整体带动个人的成长与发育,也要通过个别学生影响整体的德育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深入,对于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也具有一定挑战意义,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以及创新教育模式,才能够使学生在成长的阶段更好地展示自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结合教育现状,改革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是时代前行的必然。通过不断优化和创新,提升素质教育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清训.初中德育教育创新研究[J].时代教育,2012,(04).

[2]马丽.浅谈初中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4,(33).

第6篇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对策

对于一个班级来讲,班主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班主任扮演着班级管理工作舵手的角色,也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在学生的成才过程中起着引导作用。班主任不但起着在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个方面沟通并共同教育学生的桥梁纽带作用,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纪律、日常卫生等进行全方位管理,可以说工作是繁杂而至关重要的。但不管班主任的工作多么繁杂,都应该将德育工作放在首要地位,真正做到五育并重、德育为首。

1初中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从小学毕业进入初中,在生活和学习上逐渐减少对父母看护和管理的依赖,但是尚未达到高中乃至大学阶段能够完全自立进行自我管理的程度。只有调动起班主任队伍的德育工作积极性,采取“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建立一种以初中青少年学生为主体进行参与的德育方式,才能实现德育观念转变,完成德育工作改革。

2理解学生能避免疏远、对立,理解能化解矛盾

理解学生就是懂得学生心里想的,相信学生口上说的,明白学生手中干的。中学生由于年纪小、阅历浅、经验少等多种因素,不时会出现或这或那、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错误言行,这些都在所难免。一个人总是由童年到少年,再由少年到青年,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班主任对学生,尤其是对后进生的错误,不能“见到风就想到雨”,不能怒不可遏,动辄训斥,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正确的态度应是: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改正错误。同时还要知道,改正错误不可急于求成,它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需要班主任细心、细致、不懈地扶持。唯有理解学生,才能与学生沟通。人们常说“理解万岁”,理解是宽容的体现,是情感贴近,是心与心的碰撞。理解能避免疏远、对立,理解能化解矛盾。理解是粘合剂,能将师生之心紧紧地连在一起。

2.1寓德育教育于班级活动:

要打破德育工作只能即时进行的限制,解决德育工作计划性不强、效果不够明显的问题,建议班主任将班级活动设计成德育教育主题的,以一次深刻的集体性德育教育代替对每个学生的谈心,并且通过德育教育预防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很多教师在德育工作过程中也重视班级活动的重要性,但在学校里进行的班级活动缺乏实用性,因此班主任可以向学校申请,将班级活动推行到校外。例如,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保日,班主任可以将这一天的班级活动课移到校外,组织学生进入到街道和社区,观察不文明的、破坏环境的行为,并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制止这些行为,阻止不文明行为最多的学生评为“环保公益先锋”。学生在实践中会体会到不文明行为给他人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劝人环保的难处,这种深刻的体验会让他们在日常的行为中更注意环保,公共道德也同时得到提升。另外,深入社会的班级活动能够开阔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知程度,也使学生的德育教育受到社会公众的支持。

2.2与学生家庭联合营造德育环境:

青少年有自身的心理发展需求,但是由于社会活动的原则不同,青少年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弱势”,在家的行为受到家长的管制和限制,在校的行为受到教师的监督。加之初中学生要应对“中考”,大多数教师和家长对青少年的关注点都在学业水平上,很少重视他们的心理发展需要。即使班主任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倾听学生的心事,融入到学生群体中支持他们思想和行为的独立性并加以引导,但是学生一旦回家,将在校获得的德育教育运用在家里,可能会适得其反。例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作业而家长非要监督、学生希望帮家长处理一些家务而受到家长的斥责:“有心情帮忙做家务,还不如去学习”。学生的心理发展和道德发展受到打击,主体性地位被剥夺,德育教育效果难以保持。因此,建议班主任在尊重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性同时,将这种德育教育思想传输给学生的家长,力求学生无论是在校还是在家,所处的德育教育环境都是一致的;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和道德表现能够得到班主任和家长的一致认同和支持,只有这样,学生的德育教育主体地位才能展现,德育发展的主体性作用才能够得到发挥。

3加快推广渗透教育理念

有效的德育是需要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与其他教学课程交流配合完成的。新一轮课程改革,顾及到了各门学科的特点,注重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诚信、善良、踏实和稳扎稳打等新时代青年应具备的素质。初中班主任应该认识到青少年正处于性格不稳定、浮躁的青春期,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学习生活氛围,在玩的同时让他们学到各种知识。例如,组织各种网络竞赛、讨论活动,让学生认识网络的利与弊,讨论怎样合理有效利用网络而又不沉迷于网络,让学生在网络上搜索信息寻找材料,开展有奖知识竞答等活动。这样在有效利用网络的同时,又能避免学生沉迷于网络。

4德育工作是系统性工程

班主任针对学生有效地执行德育工作,就是他们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它和各位班主任本身的性格、理论知识水平、德育工作理念以及教育工作模式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和社会、学生家庭、学校教育、班级活动、学生自身品德有着直接关联。由此可见,德育工作是系统性的大工程,它就要求在整个系统环节里各个方面都要有科学性,要有针对性,要实事求是,这样才能使德育工作不断提升其效力。综上所述,目前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存在教育时效的“应急”性和教育方法的刻板性,而德育教育要求突出情理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因此班主任德育教育方法应该进行创新。笔者认为创新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方法有两种:第一,将班级活动带到校园外,使德育教育贯穿在具体活动之中,增强德育教育的长效性;第二,与学生家长加强德育教育合作,营造学校家庭相一致的德育教育环境,使德育教育的“学生主体性”得以发挥。

参考文献

[1]白铭欣.班主任的科学与艺术[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6:59-60.

[2]全,易连云.教育学概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4.

[3]刘来喜.例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16-17.

[4]严金洪.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漫谈[J].新课程(中学),2013(03):8-10.

第7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 高中语文 教学 运用 研究

高中阶段对于青少年来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也是一个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品质的最佳阶段。在这个时期,高中生面临巨大的高考压力,再加上处于青春期,情绪波动比较大,敏感多疑,如不进行正确引导,极其容易走上歪路,因此,学校的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和良好的道德素质,而高中的语文课文通常文笔都比较优美,并带有深刻的内涵,给人以启迪作用,文章中也蕴含着很多的德育教育相关内容。语文课堂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语文教师必须在课堂语文教学中更多地渗透德育教育内容,培养高中学生的良好品质。

一、高中学生德育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1.学校过于重视成绩,忽视学生的德育教育。

随着新课改的要求,我国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但是大部分学校仍然以成绩说话,将成绩的高低作为评比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并且由于高考的影响,学校和老师仍然是将考试成绩放在第一位。一切教学的行为都是为了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学校和教师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上,这种以成绩说话的教学方式,完全忽略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尤其是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总是为学生布置大量的练习,希望能够通过“题海战术”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成绩。对于语文课文已经不再注重分析和鉴赏,而是主要讲解一些语文习题的答题技巧和考试中的得分重点,至于德育教育这一部分的内容很少涉及到,这对于高中生以后的成长十分不利。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既要履行“教书”的责任,还要将“育人”的责任履行好,在语文教学课堂上绝对不要忽略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我国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身肩建设祖国未来的重任,必须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优秀的品格。

2.家长过于娇惯子女,在生活中缺少对子女的德育教育。

目前,我国初中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出生起就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并且他们的物质条件比较优越,父母从来都是“要星星不给月亮”,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至高无上。正是因为这种过于娇惯的心理,当家长发现子女的思想道德品质出现问题时,选择了放纵,认为这都是“小问题”,长此以往下去,当家长认为该对子女进行德育教育时,已经为时过晚。

二、德育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措施

1.充分运用语文教材,进行德育教育。

在我国现阶段所选择使用的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带有德育教育的内容,学生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将语文教材利用起来,通过教材触碰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在语文教材当中感受到德育教育的力量例如在学习高中语文教材《我与地坛》一课时,语文教师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史铁生身残志坚的情感。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用极其朴实无华的语言描写了史铁生即使身体残疾,仍然凭借着强大的毅力克服生活中遭遇的种种困难,最终成为了文学作家,成就了属于自己的生命的辉煌。从这篇语文课文中,我们可以感悟到,只要敢于拼搏,不屈服于命运,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要迎难而上,必将可以走出一条独属于自己的光明之路。

2.创新教育理念,教师做好准备工作。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与发展,对学校和教师也相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何况我国一直倡导素质教育,希望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也就要求学生不仅成绩优异,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坚韧的心智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教师面对这样重的教学任务,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对其创新,不可以再把成绩作为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异的唯一标准,而是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加强高中学生的德育教育。语文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让学会深切体会到文章中的情感。例如在学习高中语文课文《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文章中时,教师可以先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让学生将自己的梦想表达出来,随后在讲课的过程当中,还要让学生体会到梦想对于人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为了梦想而努力拼搏的精神。高中语文教师还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在课堂讲解的过程当中,将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流程的向学生表达出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德智教育内容。

三、结论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正处于敏感成长时期阶段的高中生而言,加强德育教育能够提升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有助于高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新课改要求下,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创新教学理念,高中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让学生在精神文化力量的驱使下,去回馈社会。

参考文献:

[1]杨惠麟.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9,01:92-93.

第8篇

关键词:职业中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必要性;策略

一、引言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不仅要具备现代化技术,同时还要具有良好地道德品质,良好地道德品质可以从侧面体现出一个人的个人能力。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地思想道德品质,德育教育在任何一个教育阶段都应当占据重要的地位。由于语文学科具备的学科特性,具备了开展德育教育的充分条件。因为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精神有着一定的感染力,因此,在职业中学语文教育过程里开展德育教育,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果,帮助学生在思想道德以及个人品质方面快速成长。

二、在职业中学语文教育中开展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职业中学的学生很多都是由初中毕业,他们在文化知识以及个人素质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的劣势,因此对于职业中学学生的个人发展需要格外重视。并且,职业教育并不存在升学现象,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并具备升学方面的压力,他们对于未来的发展也并没有过分重视,并没有明确学习目标,在学习和生活方面都较为懒散,缺乏一定的吃苦耐劳能力。基于此,德育教育的开展就显得十分有必要。根据有关教学纲要指出:“语文教学不仅要帮助职业中学生构建科学文化知识体系,重视各学科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注重个人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帮助职业中学生成长成为一个创业技术、学习能力以及职业能力全方位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在日常的职业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帮助职业中学生重视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文化,同时还要帮助职业中学生提升思想道德品质以及他们的审美能力,形成一种知识能力与个人德育综合发展的人才,帮助他们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顺利成长。伴随新课改的开展实施,德育教育已经不仅仅属于政治课程的范畴,其他学科都应当在日常教学工作里渗透一些德育教学任务,然而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较而言,更加适合开展德育教学工作。就以语文学科的自身教学性质而言,语文教学过程里本身就是一种德育教学过程。

三、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过程里开展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在日常教学课堂里渗透德育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相较而言,语文教学内容往往带着情感色彩。语文教师可以在向学生教授语文知识的时候,将一些德育教育内容掺杂在语文教学内容里。例如说可以通过借用对课文写作背景的介绍、课文主人公性格的赏析以及对重要词语的学习,将一些德育教育内容渗透进去。以《老妪》这篇小说为例,故事是发生在十二月,那一天非常冷,有一位老人与一群人在一起买茶叶蛋,里面不仅有小姑娘,同时还有俏媳妇,天气比较寒冷,在这样的天气下这位老人的生意并不是很不好。然而这位老人并没有苛求别人来买她的茶叶蛋,为了找给客户两毛钱,她在门口待了许久。通过学习这篇小说,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这位老人即使贫穷,然而却不贪财,体现出了一种高尚的品质,这种品质是值得广大师生所学习的。(二)在语文能力训练过程里渗透德育教育语文基础能力不但包括了口语能力,同时还有作文水平。在对学生进行口语练习的过程里,语文教师能够选取一些适于职业中学生的训练。题目不仅要能够练习职业中学生的口语能力,同时还要富含德育教育内容,例如说人生理想、早恋现象以及消费观等一些方面。在练习过程里,要提倡职业中学生勇于提问发言,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教师还要在一旁给予一定的指导,对学生问题或者看法不正确的地方要加以纠正。通过这种方法,不但能够提升职业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帮助职业中学生树立自己的人生观,辨别社会的善恶美丑。在选取作文题目的时候,教师可以综合语文教学内容,例如说《我的梦》《家乡的美》或者《自我评价》,在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的过程里,要结合德育,让职业中学生在提升作文能力的同时,还能够接受德育教育。(三)在课外活动里开展德育教育活动丰富的课外活动往往也能够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因此课外活动也能够进行德育教育活动。例如说开展故事演讲比赛、朗诵比赛或者辩论赛与主题谈论会等一些活动。在这些活动里,不但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在这些活动里增长自己的见识,在娱乐的同时接受思想上的陶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里帮助他们培养一种竞争意识。在体会传统思想文化的同时,朝着积极向上的道路上前进。

四、结语

伴随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与教育体制的不断创新,德育对任何一名学生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教育专家通过不断研究发现,无论是职业中学生还是大学生,他们在未来工作与生活过程里遇到的挫折,主要都是由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语文教学内容不但赋含了智力教育,同时还赋含了德育教育。作为一名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师,我们要基于语文学科特征出发,充分利用语文学科具有的学科优势,挖掘语文教学内容里的所有德育内容,在日常教学活动里开展德育教育活动。通过在语文教学活动里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帮助职业中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里形成良好地思想道德品质,帮助他们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游团忠.中职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分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2]卢艳丽.浅谈中职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1).

[3]夏冬梅.浅谈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J].长三角(教育),2013,(02).

[4]满丽.浅谈中职基础课课堂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13,(25).

第9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德育教育;有机结合

在大范围的教学中容易找到重点进行德育教育,而在小范围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就更需要教和育的统一。初中物理教育中进行德育教育不需长篇大论,只需慢慢渗透其中。这是初中物理教育方法中关于德育教育的一种有益尝试,也需要通过一次次教育实践逐渐摸索。

一、初中物理教学的创新方法

虽然初中物理学科不比文史类学科,但是教育方法在任何学科之中都是相通的。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将对一类问题的课堂提问变为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这样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让学生知道团结和集思广益的重要性,不仅达到教育的目的,而且很好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平常的初中物理教学当中。

其中,进行渗透的方法还有介绍物理学家怎样成功发现物理原理、呈现发现原理的实验方法等,一步步引导学生养成坚持不懈的品格和对科学的不懈追求。这其中的方法有很多,但是不能本末倒置,初中物理教学中最重要的还是要进行物理基础知识方面的教育,就是说,不能将初中物理课变成德育课,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尝试,将初中的物理课变成充满德育教育氛围的物理课。

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对学生的有益影响

初中学生心智不像高中生那样成熟,但是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却比小学生深刻。这时,初中的物理课并不是不易懂,只是缺乏一些简单的物理原理方面的教育。所以,初中物理教师要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可以分配,可以将原来一课时的课变成两课时。在这时渗透德育方面的教育,不仅能使原本没有接触过物理学科的初中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感觉到科研的不容易,能对学生在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的阶段起一个良好的导向作用,并且也符合当今的教育方针政策,就是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时,德放在第一位。

这时候的物理课堂不仅仅是灌输物理知识的课堂,而变成了以灌输知识为主,同时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课堂。这些初中物理教育实践方面的尝试能让初中生的人格进一步完善,思维方式得到进一步提高。而渗透教育中的好处就是,这个时期的初中生处于叛逆时期,好坏不分。在学校特别开设的思想德育教育课上,往往不能好好学习。而在一些比较重要的自然类学科中,比如初中的物理教育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会使初中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弥补了初中学校在平常思想德育课教育上的不足。

三、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更是如此。而在授人以渔的同时能够很方便地进行德育,将初中物理教学和德育教育进行有机结合。这其中,初中物理教师在引导学生时,要确定其引导方法正确,让学生知道这些基本的物理原理如何而来,从而开发初中生的探索和求知精神。而探索和求知精神也是新时代德育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这也培养了初中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新颖的物理教学方式不仅使教学目的达到了,同时德育在教学实践中也得到了非常好的渗透。这种特殊的、将初中物理教学与德育教育完美结合的教育方法有别于传统的物理教学,更胜于传统的物理教学。

四、初中物理教学渗透德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虽然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是由于此教育方法有别于原来传统的教育方法,所以这对物理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物理教师不仅需要进行物理教学,还要展开德育。如果教师品格恶劣,就很难做到渗透德育教育。这时,我们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物理专业知识,还要有崇高的品格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有关部门和学校也要对任课教师强调和提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定期对任课教师进行思想考核和培训。

另外,初中物理教师要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对德育教育做到点到为止,引领学生,教育学生,并且要求学生在进行物理学习的同时也要关注课堂以外的物理学家是如何进行物理研究和发现的。任课教师一定要做到传授物理知识,并且将德育教育渗透在物理教学中。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要不断结合时代赋予教育者的任务。在进行教学实践与尝试时,将这种教育方法的优势尽可能地发挥出来。要将其中的问题与不足加以解决,不断革新教育方法,不断与时代结合。做到立足于学生,立足于社会,将学生培养成新一代有道德、有抱负、有理想的复合型人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者只有将德育渗透其中,不断创新方法,才能更好地培养和教育新世纪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晓云.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方法教育[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8,(09).

[2]吕增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方法教

第10篇

关键词:新课改 ;德育;实效性;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德育工作给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个体,而不是储存知识的机器。素质教育对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美、体、劳全面发展的祖国建设者,因此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德智体美全面和谐的发展。作为初中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要按照德智体美的发展要求,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使学生的各方面得到均衡发展。初中阶段是学生品格成形的关键期,班主任要根据这一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德育教育生活化

先成人后成材, 学科知识的学习, 对于初中生来说仅仅是学习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必须让学生在掌握必要知识基础上,培养其良好的道德素。此外,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为了顺应时展的潮流,有必要把德育教育生活化;不能一味遵循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们的道德素养,采取德育教育生活化的教育模式,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能时刻培养初中学生的道德素养;积极引导,体现初有的人文关怀,时时刻刻深化德育教育工作,让学生们易于接受,以此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1.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专业性

增强班主任的整体德育教学水平,提高初中德育工作的专业性是有效改进初中德育教育的重要对策之一。针对班主任在德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学校应该定期对初中班主任进行德育知识的培训,提高班主任的德育教学质量。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德育教学的渗透性,将德育教学渗透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的实践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2.改善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环境

初中应该不断改善教育环境,提升德育教育水平。一方面从学校领导方面,要重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人性化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生活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从班主任方面,在德育教育开展时降低姿态,和学生们形成一种朋友的关系,在这种亦师亦友这状态下,才能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德育教育,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逐步理解父母的艰辛,亲人朋友对自己的付出。把道德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

3.增加对学生德育素质的考核

为了有效的提高初中生的德育水平,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增加对学生德育素质的评价。在每个学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的同时,加入对学生德育基础的考察,保证学生们有一定的道德素养,以便德育教育生活化教育模式的顺利开展。要求学生们从小事做起,让学生们意识到自己是德育教育的主体,从小事做起逐步改变自己,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在感动的同时要付诸于行动,感受到德育教育的意义。与此同时,教育学生不断反省自我,从自身出发提升道德素养;带动学校的德育教育氛围,把德育教育融入日常生活

二、班主任率先垂范

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在德育教育中,教师要用自身的良好品德去影响学生。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会对学生的品德提出要求,如果班主任自身不能做到,那么他说的话将会大大折扣。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班主任要注视自身言行对学生的影响,要以身作则,如果只重视要求别人,忽视律己,重视语言教授,忽视自身实践,就会使学生对老师或者是现行教育失去信任,导致德育工作难以顺利进行。生活是一部最好的教科书,教师日常的行为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样例。只有班主任自身严格要求,才能够做到对学生很好的进行品德教育,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榜样的力量。

三、建立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倡导教师要转变角色,树立平等的观念。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注重改善师生关系,要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和谐的关系,不搞特别对待。教师要有充足的耐心开展学生的德育工作,对待学生要细心。例如,班里有学生性格孤僻,不合群,教师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要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倾听学生的心里话,与学生进行耐心交流,找出学生性格孤僻的根源,找准方法让学生变得开朗、乐观。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教师要放下身段,发挥主导性,展示平等的态度,教师可以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为出发点,与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围绕所说的话题,对学生进行思想的熏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第二,组织开展多种活动,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消除与学生之间的界限,与学生培养一种朋友式的关系,使得德育工作能够更好的开展。

四、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初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之中,自身具有独立的意识,个性发展各异,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有很大的区别,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不能对学生一概而论。如果教师对所有的学生都采用同一种方法、同一种模式,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既难以取得实际效果,又浪费大量的精力。因此,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合理制定教学方向,设定教学目标。

五、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工作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教育;渗透;再思考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普遍看重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而忽略了让学生从知识点中认识社会,提升自身素质。学生能力培养过程都是以自身良好的素质作为基础,这也是我们新课标落实与实践的关键环节。本文就结合初中语文教育中德育问题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希望能够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有所帮助,同时希望我个人的研究观点为我们今后继续开展研究工作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

一、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德育重要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素质的提高是我们进行教学的主要目的,即通过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体会课本知识的过程中认识到做人的道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引导,为他们起到指向标的作用。中学生处于认识教育的初级阶段,对于事物的鉴别能力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可以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很好的激发和引导。从以上的论述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重要性所在,希望能够得到广大教师们的重视。

二、初中语文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手段

1.教师教学观念应有充分转变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素质的提高是与教师的教学观念密不可分的。传统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成绩比较看重,因而忽视了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这对于学生全方面的素质培养并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最终给学生带来的后果可能是有才无德。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对教学重点来向学生说明相关的人生道理,让学生们能够真正掌握其中蕴含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将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进行很好地融合,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

2.平等待人,润物无声

语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熟悉和了解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使他们感到教师的心和他们的心是息息相通的,彼此要互相尊重、相互信赖。教师对每个学生应该有正确、全面的看法,在评定学生品德上不能有固定认识,更不能把道德与语文学习成绩等同视之,而要看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和不足。理想的教师应该是公平的、对学生一视同仁的、不存偏见的;是理解学生、亲近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多交流的教师;是身教和言传并重的教师;是和学生相处融洽的教师。因此,我们初中语文教师要排除一切干扰因素,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在情感上与学生亲近,要运用情感去感染学生,以满腔的热情去教育学生。语文教师还要民主平等地与学生交流思想、探讨问题,用自己真挚的感情感染学生,用高尚健康的道德情操影响学生,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3.教学内容与德育教育紧密结合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将教学内容与德育教育紧密结合,这样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认识到对与错、美与丑。在进行不断的渗透过程中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会逐步认识到素质提高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内容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还应该深挖教材外的相关内容,进行不断的练习和整合,使学生形成良性循环。教学内容与德育渗透相结合并不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学习兴趣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之一,我们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对这一点应该充分重视。

4.教学活动与教学过程合理穿插

通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一些启迪,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情感进行进一步的提升,这样学生在接受深层次的德育时内心就会有更深层次的触动。学生的素质与我们教学有着一定的关系,课堂教学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教师根据课堂内容确定对学生进行哪一方面的德育教育,明确哪些学生得到了启发可以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这样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才更有目的性,效果才更明显。

5.教学情境合理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的合理运用是提高学生对德育知识理解的有效方法,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改变教学环境来对这一点进行突破,使学生在学习中心灵得到触动。学生对于德育知识的理解源于生活,教学情境的运用可以将生活元素很好地融入到其中,这是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有效方法。

三、结论

总之,只要把握住德育的特征,将语文教学活动与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榜样作用,就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秀林.试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科技资讯,2006(04).

第12篇

关键词:学校教育;德育工作;解决对策

一、加强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一)培养高素质人才

在这个经济政治飞速发展的时代,德育教育工作也显的更加重要,深刻地影响着德育改革的发展。德育教育存在的意义就是社会培养思想素养过硬、品德高尚的新型人才,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因此想要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就需深入了解现实情况下的情况,使德育教育具体化并有时效性,为全面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

有德有才是良才,有才o德是坏才。从这句俗语中就可以充分看出,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当前中学生的道德面貌所呈现出来的积极健康的态势与学生思想道德,都与社会的发展相互迎合。但是有些学生依旧存在着自卑闭锁、心中无德和唯我独尊等问题。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德育的主阵地,理应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重要位置,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二、中学德育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一)单一的德育教育手段

在以往传统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德育教师都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严重缺乏对学生进行正确善恶观、道德价值观等的直接传授和教育,忽略了激发学生在道德自我完善方面的内在需要和机制才是当前最重要的教学任务。由于学校和教师长期处在社会舆论的前沿,为了今后的发展大大减少了集体活动的开展,都是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进行讲解。教师在采取德育手段时,也只是走走形式,完全没有把德育教育的目的真正凸显出来,造成了学校德育教育方式的单一性。

(二)在德育教育认识问题上存在偏差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生活也应该更加丰富多彩,学校德育工作也要随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目前的中学德育内容显得陈旧单一,并不能满足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此外,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和高考指挥棒指引,认为高分者就等于成功。德育地位不高,在学校中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导致了德育工作为升学让路、德育活动开展受限、德育经费缺乏等问题,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三)过于局限性的教学目标

在初中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有极强的自我意识,他们个性张扬不愿意被束缚,还希望成为众人的焦点,因此就会做出藐视权威、顶撞父母老师等事情。但是当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束手无策无能为力。有些学校却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了便于管理而制定了统一标准,因此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来展开和设计德育教育工作。久而久之学生就像身处军营的军人,全然没有身处乐园的感受,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创造能力必定欠缺。

三、解决中学德育工作面临问题的对策

(一)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

学校要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心理素质的不同来展开德育教育,才可以进一步强化德育工作。采取单一的教育方法是在进行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坚决禁止的,更不能用同一种教育手段去应对所有学生和他们不同的需求。因此学校在注重建设德育教师队伍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他们自身的德育教育水平和提高自身的德育工作能力,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进行。

(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德育教育,在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有效地渗透。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有效地实施科学知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确保时时处处开展德育教学。例如在语文教学时,可以借助学生喜欢的手段开展教学,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除此之外还能够借助班会设计以法制作为主题的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法律,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中学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从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的法制教材进行编写,从而更好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三)理论与实际相互联系

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仅仅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是无法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的。教师可以将道德知识教学,道德认知能力以及培养和道德行为习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道德实践活动是学生品德养成的一个根本方法,因此在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并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使学生把道德认识逐渐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进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实现德育教学目的。

(四)摒弃分数第一的错误观念

初中是学生生命成长中最主要的部分,甚至决定着学生未来的生命方向。但是将分数升学作为中学教育的唯一目的,学生日复一日的艰辛努力,而除了成绩就什么也得不到了。当学生开始厌倦学校生活、厌倦上课就为时已晚了,因此学校与教师应该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促进学生去全面发展为目的。根据学生自身的特性因材施教,始终坚持育人信念,挖掘学生的潜能,给学生以空间和自由,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全、善良正义,有思想有头脑的高素质的现代中国人。

四、结语

总而言之,未成年人德育教育是一项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重要工作,但是中学德育育教育工作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只要教师改革与发展教学方法,放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正确实施素质教育,改变评价体制。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利用一切机会组织学生开展德育方面的活动,有效提高德育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祖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对城市化背景下初中德育教育与对策探讨[J]. 王伟行. 中国校外教育.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