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化学变化特征

化学变化特征

时间:2023-06-16 16:06: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化学变化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化学变化特征

第1篇

关键词:化学变化;兴趣;实验探究;价值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12-0039-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2.015

一、问题的提出

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化学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关乎我们的衣食住行、医药与健康、环境污染与治理、电子技术、石油化工等领域,渗透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社会的层面考虑,学好化学能够推动材料、能源等行业的发展;从个人的层面考虑,学好化学能够引领科学的生活方式,增进健康,活跃思维,全面提高科学素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在学习物质,研究其组成、结构、性质、变化时往往借助于实验。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学生对化学实验报以极大的探究兴趣。然而,这样的兴趣仅仅是对实验本身的热忱,并不足够持久。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在学习分子、原子、元素等抽象、晦涩的化学概念时常因缺乏兴趣而掉队。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化学科学的重要性及价值认识不够,没有形成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没有维持持久的化学学习兴趣的动力。因此,在化学学习的入门阶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科学的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这门科学呢?我区使用的教材是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化学教材,第一节《化学真奇妙》共3课时:第一课时《化学改变了世界》(探讨化学的价值、研究内容),第二课时《神奇的化学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研究方法和目的),第三课时《物质构成的奥秘》。下面以《神奇的化学变化》为例,谈谈我们的做法。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对生活中常见变化的分类,归纳概括得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定义。通过列举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2.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体验探究的乐趣,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3. 通过对燃烧、玻璃等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变化、材料的举例,认识到化学变化是获得新物质和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途径,感受化学学科在提高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体会化学学科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2)教学难点: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

四、教学准备

实验仪器:坩埚钳、酒精灯、试管、胶头滴管

实验药品:镁条、火柴、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锌粒、稀盐酸、硫酸铜溶液

五、 教学过程

[导入]形态万千的物质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些物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神奇的变化。这些变化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世界。今天,我们就从化学的视角来认识这些神奇的变化。

[投影]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目标是行为的动力,当人们的行为有明确目标的时候,就会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行动得以维持和加强,最终克服困难达成目标。在上课伊始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会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更有目的性和指向性。

环节一:区分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问题]列举纸张、饼干能发生的变化,并对列举出的变化进行分类。

[结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定义。

[举例]生活中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例子。

[质疑]为什么水沸腾、水结冰两个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

[提升]“新物质”是指与原物质的组成、结构不同的物质。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物质的变化有一定的认识。比如:饼干、纸张、蜡烛能发生哪些变化?学生能列举很多。此处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例可举,充分体会到化学并不神秘、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所列举变化进行分类并归纳概括出每一类变化的特点,很自然地就得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定义。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通过举例、质疑等环节,及时评价学生是否真的明确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内涵与外延。

[练习]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玻璃破碎 B. 蜡烛燃烧

C. 湿衣晾干 D. 灯泡通电发光

(2)材料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列材料的获得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的是( )

A. 石油制成塑料 B. 砂石制取玻璃

C. 铁矿石冶炼金属铁 D. 石块磨成石刀

[过渡]化学变化为我们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新材料,时时刻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祖先从铁矿石中冶炼出了铁,从此我们告别了风雨飘摇的茅草屋,住进了钢筋混凝土打造的楼房;我们的科学家以砂石为原料获得了玻璃,我们就跟纸糊窗说了再见,从此感受到了窗明几净的惬意与温暖;我们的化工学家用石油制造出了塑料,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化学变化已经悄无声息地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化学家们是怎样研究化学变化的呢?

设计意图:环节一与环节二的衔接,借用了关于“材料”的练习题。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和评价学生对化学变化这一重要概念的认识;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通过产生新物质、新材料改变我们的生活,体会化学变化在人类“获取新物质”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化学变化如此重要,如何进行研究?引出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化学实验。既进行了方法的引领又自然地过渡到了环节二。

环节二:认识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演示实验](1)镁条的燃烧

(2)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

[学生分组实验](1)向盛有锌粒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2)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小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通常伴随着发光、放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设计意图:以上4个实验既能够帮助学生感知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既让学生充分体会和感受到化学科学的研究方法,又在动手实验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课本中提供了四个实验,采取何种方式呈现?我们认为:学生学习化学之初,尚缺乏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都采用分组实验的方式不切合实际;倘若都采用演示实验的方式一方面降低了学生的感知体验,另一方面部分实验远观时现象不够明显,不能满足所有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需求。所以,我们采用了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方式。镁条的燃烧对于初学化学、缺乏基本实验技能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设计为演示实验,其余三个实验(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向盛有锌粒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在实验技能方面只涉及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比较简单。但我们确定“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用于演示,因为这个实验现象明显,远观效果也非常好。同时,借助此实验的演示,指导学生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为分组实验做好实验技能上的铺垫。

[质疑]有的化学变化同时伴随多种现象。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化学变化的发生?

[小结]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过渡]在镁条燃烧的实验中,化学变化除了一定产生新物质,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设计意图:物质与能量是不同的概念。学生在学习化学之初,往往将这两个概念混淆。他们认为:发光、放热也是产生新物质,而据此判断该变化为化学变化。所以,此处过渡语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引入下个环节:体会化学变化能实现能量转化;另一方面是为了强调新物质与能量是不同的概念。

环节三:体会化学变化是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途径

[过渡]人类认识的第一类化学变化是“燃烧”。燃烧为人类带来了光能和热能,而能量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是物质本身蕴含的化学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

[学生交流]蜡烛燃烧、电池充放电、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化。

[小结]化学变化是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途径。

[练习]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过程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能量的是( )

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B.电灯通电发光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能量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热量

[提升]获取新物质和实现能量转化是人类研究化学变化的根本目的。

设计意图:燃烧是生活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化学变化,燃烧也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人类通过燃烧这个化学变化将化学能转化成我们所需要的光能与热能。通过分析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蜡烛燃烧、电池放电、电池充电、光合作用等变化中能量的转化,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化学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化,在能量转化中化学变化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过渡]化学就是这样一门神奇的科学。化学变化不断地为我们创造新物质,不断地为我们实现所需要的能量转化。通过化学变化,我们拥有了像鸟儿一样自由翱翔的翅膀 (飞机);我们可以像鱼儿一样畅游在海底(潜艇);它甚至帮我们实现了遥远的太空梦想(神九、神十、天宫一号)……所有的化学变化都是对人类有益的吗?有没有对人类有害的化学变化呢?

[学生交流]有害的化学变化举例。

[问题]如何避免或延缓这些有害的化学变化?

[学生交流]可以通过低温、真空包装延缓食品的腐烂,可以通过通风防止矿井的瓦斯爆炸等等。

[提升]化学变化有益有害,学好化学、习得化学变化的规律,我们就可以控制条件控制化学变化向着有益于人类和自然的方向发展。

设计意图:前面的教学环节中所提及的化学变化都是积极的、正面的,可能会给学生带来片面的认识。此处教师着意进行了一次慷慨激昂的历数化学变化的丰功伟绩的宣讲,一方面突出化学变化的价值,另一方面给学生造成强烈的认知冲突:并非所有的化学变化都是有益的。学好化学,我们就能抑制不利变化,从而引导学生科学的、全面的认识化学变化,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事物、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六、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的根本在于学生。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素材的选取等都是为了服务学生的学习。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变化进行分类,帮助学生建构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概念;通过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感知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初步体会实验在学化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燃烧、玻璃、塑料等生活中的化学变化和材料的举例,使学生感受化学变化对促进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通过对“生活中的化学变化是否全部有利”进行讨论,促使学生辩证地认识化学变化,认识到可以通过控制条件来控制化学变化向着有利于人类和自然的方向发展,初步构建物质的变化观。然而,在这节化学的入门课中,知识、技能、方法、观念的形成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充分体会到化学变化的价值,让学生爱上这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科学。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持着这样一个理念: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有意思、更有价值。有意思,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而化学变化乃至化学学科的价值可以将这份兴趣持久的维持下去。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贴近生活的素材或者明显的实验现象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的趣味性。而关于材料、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等例题的选取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的价值,体会“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及使命感。

从本节课的实施过程看,学生兴趣盎然,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学习劲头。从学生交流和反馈练习的情况看,教学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第2篇

化学与社会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新教材突出体现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突出了STS思想。而物质的化学变化这一主题更是与社会联系紧密,是初中五个主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归纳、整理一些化学物质、化学现象的必要手段,所以对这一主题的教学是不容忽视的。

“物质的化学变化”共分为三个二级主题: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认识几种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定律。本主题包括了初三化学很多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论性较强,它是以各物质间的化学反应为载体的,因此,各物质间反应的规律以及应用情况介绍和具体物质的性质,变化知识星湖联系,也和生产生活重点实际互相联系,紧密结合。故在本主题的教学中有着丰富的情景素材可供选择,另外老师也要设计一些典型的化学实验为教学服务。我在教学实际中主要是通过以法来传授给学生的。

一、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通过实验让学生获得理论知识,完成学习目标

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教学中,我常选择这些实验指导学生自己完成:水的沸腾,胆矾的研碎,纸张的燃烧,向硫酸铜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学生通过这四个简单的实验对比,就会从“有无新物质的生成”这一角度对两个变化有了深刻的认识。在讲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时,让学生亲身体验:向生石灰中倒入水,燃烧,木炭还原氧化铜这几个实验,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就会对这几个反应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这样老师常创设探究性实验,学生通过完成实验而得到一些理性的认识,既强化了学生实验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当然,像质量守恒定律内容的探究,金属活动性的探究无疑也是我们需要通过探究性实验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法,不仅为老师省了“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生成性。

二、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

本主题内容在教材和教学过程中是分散安排的,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紧密衔接。教学每一个课题时都要注意夯实基础,也为以后的课题做好建基,一步一个脚印,不可急于求成,不能使任何一节课的知识成为学生脑中的空中楼阁。

三、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

自然界和生产生活的化学变化的现行时时都有发生。要善于运用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创设学习情境。如生活中有关缓慢氧化的例子、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例子等等,都可以作为教学时的情景素材,另外,老是平时收集的关于化学的一些小故事、化学新闻、化学趣事、科学论文、实物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都可以用于创设学习情境,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四、化学俗语和化学韵语的使用,在增强学生学习趣闻性的同时,可以加深记忆

如本主题中涉及的内容可编为俗语如描述化学变化的:化学变化,颇有特征,不同物质,伴随而生,现象各异,五彩缤纷,放热发光,颜色变更,产生沉淀,生成气体。如质量守恒定律的韵语:反应前后、质量相等,原子数目、没有减增,客观事实、实验证明,原子种类、没有变更,原子相等、没有减轻,前后质量、必然相等。再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韵语:一解二设最后答,化学方程式不能差,准确寻找质量比,纯量代入不掺假,所有单位要一致,列式计算解决它。像这样的口诀在化学的学习中是很常见的。

第3篇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10.021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2011年12月底,教育部正式印发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其中的一个。在规划“南京沿江工业开发区2012年初中化学教师学科岗位培训计划”时,针对新版课程标准的学习与教学实践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反思我区10年来的初中化学教学,在实施课改的教学实践中,对课程标准理念和精神的解读,初中化学教师一直在研读着、实践着。但在细化分解课程标准、有效落实课程目标上,研究得不够,达成度不高。在课堂观察和与教师的研讨中获知,教师们的困惑主要有两类:一类困惑源自没有正确理解“目标”的含义与意义。课程标准中的目标相对来说比较概括、抽象,对老师而言,许多目标是不明确、不清晰的,故需要教师像专家一样地思考,通过分解使之成为清晰的、可检测的目标,这才是课标分解的目的。另一类困惑源自没有正确理解“课标分解”的含义与意义。课标分解旨在使后续的教学更有方向感,也便于一以贯之地教学,即课程标准、教材处理、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用最通俗的话说,身为教师应该清楚: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先要明确学习目标);怎么知道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考虑如何作出评价);我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通过怎样的教学准备和教学活动实施来达成目标)。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四部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化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全面体现科学素养的三维目标,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切忌生硬照搬,防止教学目标的制订流于形式。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使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更强的指向性”。可见,分解课程标准为具体的学习目标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因而,在结合新版课标的颁布而开展的教师培训中,我把引导教师学会分解课程标准作为新版初中化学课标教师培训的首选内容。

通过培训,让教师掌握课标分解的技能。课标分解的技术,可以用这四句话来概括:第一,用具体可描述的知识性名词呈现笼统的整体知识。如“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事物的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表述出来。说明方式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打比方、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等。在课标分解时就要用具体可描述的知识性名词来呈现。第二,用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动词,呈现认知心理动词。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一些认知心理动词,像“了解、理解、体会、领悟”,这些词语不可观察、测量,没有具体的程度标准,这就需要分解或解析认知心理动词,用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动词来呈现。例如:我们可以把“了解”分解为“说出、辨认、背诵、回忆、举例、复述、描述”等行为动词。第三,用与行为动词相匹配的行为条件呈现教学活动。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教师应结合学情(学生状况、学校条件等)来确定行为条件,如“观察实验”、“借助表格”、“阅读课文”、“观察多媒体演示”等等。初中化学课堂上认知条件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主要是教师讲解、指导、提供材料、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等;第二种是自主学习,主要指阅读课文,观察图片与实验、设计家庭小实验等;第三种是交互学习,如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师生对话等。第四,用先于教学活动的评估任务去验收目标达成的情况。要让学生做到哪一步?怎样评估检查?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课堂上学习目标的落实、达成度才会比较高。

通过培训,要让教师掌握课标分解的程序。课程标准分解的程序比较复杂,培训中通过“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这一课标内容的分解过程引导教师掌握课标分解的具体步骤。这些步骤通常包括:第一步,寻找关键词。从一条课程标准中找出行为动词和这些动词所指向的核心概念(名词),或修饰它们的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词和规定性条件,作为关键词,并予以分类。如“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动词是认识、了解,动词指向的核心概念是“(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化学反应的)本质”,它们都是这一标准的关键词。第二步,扩展或剖析关键词。将上述关键词予以扩展或剖析,如上述内容标准中的关键词剖析: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质变化、化学变化)概念、(化学变化)特征;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化学变化)本质;认识——叙述、说出、判断;了解——说出、举例等。第三步,形成剖析图(如下图)。第四步,叙写学习目标。

在培训中再通过一个范例呈现,让教师巩固分解课程标准的技能和步骤。

例: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第一步:分析句型结构和关键词

行为动词:学会 核心概念:配制溶液

第二步:扩展或剖析核心概念

溶质质量分数: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和溶液组成分别进行计算

配制溶液所需的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试剂瓶

知道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配制、转移、贴标

第三步:扩展或剖析行为动词

第四步:确定行为条件

第五步:确定行为表现程度

第六步:学习目标的叙写

(1)结合教材的图示,学会用溶液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

(2)依据溶质质量分数定义,通过练习学会的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3)结合教材的图示,初步学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4)结合教材中的题例,体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运用。

新版课标的教师培训,要求培训者要从一个新的视角去认识和解读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变化,让参培教师掌握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基本技能,并在培训过程中通过明确的任务驱动,让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参与分解课标的实践活动,使新版课标“实施建议”中的“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全面发展科学素养”的教学建议落实在教师的有效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第4篇

(一)考点解读

1.通过给出生产生活中实例考查分子的基本特征及应用

例1 (滨州)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是完全相同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B.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

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

【解析】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减慢,但不会静止,A不正确;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也要增大,B不正确;不同雪花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C不正确;单个分子是看不见的,因此我们能看见的雪花是由数目巨大的水分子构成的,D正确。

【答案】D

2.通过分子、原子和离子的概念及特征考查三种粒子的区别与联系

例2 (娄底)下面是4位同学对分子、原子、离子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解析】根据分子、原子和离子的概念,可知离子是带电的,分子和原子不显电性,A不正确;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B正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不是,C不正确;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变,不一定能保持物理性质不变,D不正确。

【答案】B

3.考查构成物质粒子的判断

例3 (聊城)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氧气B.铜

C.水D.空气

【解析】氧气、水分别是由氧分子和水分子构成的;铜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空气是混合物,是由不同分子构成的。

【答案】B

(二)考点演练

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没有间隔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C.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分子在不断运动

2.“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这首歌唱出了茉莉花的美丽、芳香。在茉莉花的附近就能闻到花香,说明了( )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D.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3.下列物质中,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是( )

A.二氧化碳B.氢气

C.氯化钠晶体D.铁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汞由汞原子直接构成

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

D.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而离子不是

5.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

A.间隔增大B.质量增大

C.体积增大D.个数增多

6.用A、B、C、D四个性质解释以下事实(用标号字母填空)。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D.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1)湿衣服晾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糖块放入水中,过一会儿糖块“消失”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客厅里能闻到正在烹制的菜的香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体加压降温,体积缩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氧化氢分解时,过氧化氢分子变成水分子和氧分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 原子的构成

(一)考点解读

1.通过给出构成原子的粒子考查其正误的判断

例1 (泰安)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

B.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

D.原子的体积及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由电子决定

【解析】由于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因此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A不正确;由于电子的质量较小,因此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正确;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电荷数,C正确;由于电子绕原子核做高速运转,离核远近决定了原子体积的大小,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因此也决定其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D正确。

【答案】A

2.通过创设情境考查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例2 (宜宾)2012年4月15日,央视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生产的药用胶囊里重金属铬(Cr)超标,即震惊全国的“毒胶囊”事件。已知铬原子核内有24个质子,铬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4

B.铬元素的原子序数是52

C.铬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铬原子呈电中性

【解析】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也等于其原子序数。由于铬原子核内有24个质子,因此其原子序数也为24。

【答案】B

(二)考点演练

1.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不显电性,说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B.同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同

第5篇

一、明确实验目的,确定观察重点

设置实验的目的在于实现某一学习目标,而实验目的又决定了实验观察的重点。实验观察的内容包括:物质原来的颜色、状态;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例如物质的状态与颜色的变化、发光、发热、形成烟或雾和放出气体等);变化生成物质的颜色、状态等。只有明确重点观察的内容,抓住本质的现象,才能有效地观察和学习。如沪教版第1章第二节中所设置的蜡烛燃烧实验是为学生顺利理解和掌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而设置的。因此,该实验的观察重点应放在反应前后物质是否发生质的变化,从而确定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石蜡受热熔化,从固态变成液态,冷却又凝结成固态,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石蜡在空气中燃烧,发光、发热,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气体,此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而不能仅仅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发光、发热”非本质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实验的目的--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再如镁带燃烧的实验,观察的重点是镁在燃烧后的产物的性质和镁带有何本质的不同,确定反应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从而判断该反应是否属于化学变化,不应该只去注意实验过程中“发出耀眼的白光”这一特殊而又非本质的现象。

二、掌握观察的顺序,全面进行实验观察

化学反应的现象是复杂多变的,而且还有一定的顺序。只有对所有的现象进行全面地观察,才能有助于获得正确的理论知识,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正确发展。如果不能全面地进行实验观察,往往会因为观察的片面性而无法获得全面的知识。那么,如何有序而又全面地进行实验观察呢?

实验前――观察的要点有:反应物的性质,如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反应所需条件,如是否加热、是否高温、是否需催化剂等;反应装置,如制取气体时需用哪套发生装置,选用什么装置来收集气体等;实验操作顺序,如怎样组装实验装置、先通气体再加热还是同时进行、如何添加药品等;实验注意事项,如检查气体发生装置是否漏气、用试管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的朝向等;其他方面,如实验所需药品的量、生成物的验证方法等。

实验中――观察的要点有:物质的变化过程如何,如反应物的状态、形状的变化;反应过程中的主要现象,如是否有颜色变化、是否有气体生成、是否有沉淀析出、是否发光、是否放热等。

实验后――观察的要点有: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生成物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等;拆分装置的顺序;仪器整理等。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即不是孤立地关注物质的某一种性质或变化,而是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并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结论。

三、客观观察,善于思考

实验现象力求客观真实,绝不能胡编乱造,观察时要认真,实事求是。若出现与理论相矛盾的现象,应找出导致此种现象的原因,然后解决问题,重新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绝不能敷衍了事。观察化学实验,不只是动动眼睛和其它感官就行了,还要开动脑筋去分析和判断,做到边观察边思考。如在观察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时,要同时思考“为什么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药品?”“为什么要在试管口塞上一团棉花?”“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为什么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开始收集?”“为什么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后熄灭酒精灯?”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四、充分调动多种器官,即时观察

对化学实验的“观察”不能只局限于眼睛的看,还需要借助手、鼻等感官。实验中常伴随出现的现象有:看到颜色的变化;嗅到气体的气味;听到伴随的声音;手触摸后感觉到是热的还是冷的(即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若知道是可尝味道的药品,尝了味道后是涩味等。若我们充分调动多种器官去感知,观察实验中出现的众多现象,则对物质的性质及变化才能更全面、深刻的认识和记忆。如关于硫燃烧的实验中,除用眼观察外,还要借助鼻闻二氧化硫的气味、用手摸集气瓶感觉热现象等。

五、认真记录,深入分析

学生每做一次分组实验,应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解决预习思考题、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直到得出结论的整个实验过程的圆满操作过程。对实验报告的各方面要周密分析,切忌只看化学变化的结果,而不认真对整个过程有始有终地进行分析、解释。这样不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巩固,也不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另外,进行化学实验观察时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不能只看热闹,不看门道。刚开始学化学,学生觉得化学实验很神秘,有些学生甚至把实验看成是耍魔术,很好玩。由于他们只注意看“热闹”,而没有明确的观察目的,这样就难以抓住关键的实验现象,丢掉了“门道”,结果就难以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如观察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时,只注意看“发出耀眼的白光”,而不看“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就会导致学生将“发出耀眼的白光” 当成是判断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依据。

2.不能只盯一点,要全面观察。有些学生在观察化学实验时,只注意强烈刺激作用的现象,而忽视其他现象。如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时,只看到有“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而看不到有“黑色固体产生”,更感觉不到“放出大量的热”。可见,只有“聚精会神”才能避免实验观察的片面性。

3.不能粗枝大叶,要细心比较。进行实验现象观察时要求仔细、全面,不能只看大概。特别是对相似的实验进行观察时,更应该细心比较。如木炭在空气中和氧气中都能燃烧,在观察这两个实验时,就应特别细心,从而得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更旺的结论。

第6篇

1.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

解析: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所以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物质的形状、状态、颜色等可能发生了变化,只要在变化过程中形状等发生了变化,就属于物理变化,所以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

2.有发光、发热或产生气体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解析:灯泡发光,液态水沸腾变成水蒸气,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单质一定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但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解析:O3和O2组成的物质,是同种元素(氧)组成的,但属于混合物.

4.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解析: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如KClO3、NaOH等.

5.分子、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但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解析:中子也不带电.

6.分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的原子不一定都是金属元素.

解析:H与He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和2,它们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7.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但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

解析:NaNO3中的N是非金属元素,但显+5价.

8.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氧化物,该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解析:CO在O2中燃烧生成了氧化物CO2,但是CO为化合物,不属于单质.

9.点燃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会熄灭,该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

解析:二氧化碳和氮气都具有无色无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所以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

10.燃烧一定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而灭火不一定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解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才能发生,故破坏其中一个就可以灭灭.

11.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但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解析: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它是纯净物,并非溶液.

12.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解析: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不能再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饱和/不饱和溶液是指溶液的一种状态,而浓/稀溶液则是指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13.某物质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不一定就是该物质的水溶液.

解析:氧化钙充分溶于水就是氢氧化钙溶液了.

14.溶液中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

解析:一定温度下的某饱和溶液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蒸发一部分溶剂后,有晶体析出,因为温度不变,物质的溶解度就不变,溶液中虽有晶体析出,但剩下的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15.使酚酞溶液不变色的溶液不一定显酸性.

解析: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遇中性的溶液也不变色.

16.酸一定含有氢元素,碱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解析:从概念上看,酸溶液可以解离出氢离子,碱溶液可以解离氢氧根离子,故酸一定含有氢元素,碱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17.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第7篇

化学学科概念多、抽象性强、理解性要求高,是一门兼具文科和理科特征的综合性学科.对此,在初中化学复习教学过程中,笔者提出了化学复习教学的四步走策略.第一轮复习是围绕教材,按照课本章节复习;第二轮是围绕教学知识点,实施专项复习;第三轮是围绕考纲考点,实施习题训练复习;第四轮是总结式复习,回顾前三轮的复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如此一来,从化学教材中的知识点到试卷中常出现的经典考题,可以实现“一网打尽”,从而实现有效化学复习教学.

二、化学复习教学策略

1.围绕教材,学生基础强化

认真研读新课程理念不难发现,中考化学知识点无一不是来源于教材.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知识点的考查更加强调基础和实践.在传统的化学复习教学中,有些教师会一味地拔高和拓展,在一些不必要的题型和知识点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因此,在初中化学第一轮复习中,教材必须是复习教学的重点.课本中的例题、知识点总结、课后习题、阅读资料等,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考点.在中考之前,必须将化学课本反复研读,将教材中的化学概念、知识研拓、实验技能等,加以总结.例如,在化学授课伊始,教材中给出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化学变化必然有新物质的产生,而物理变化则不引入新物质.由此引出了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概念,即是考查某一性质的产生是否需要化学变化的帮助.对此,笔者给出了这样的判断题:爆炸现象是化学变化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对于本题,教材中明确指出化学中出现的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必须区别对待.物理爆炸不涉及新物质的产生,如气球的爆炸,则是物理变化;化学爆炸,如鞭炮的爆炸,必定产生新物质,则是化学变化.如果对教材中的爆炸知识点看得不够仔细,自然就难以正确判断出该题的答案.对于初中化学的首轮教材化复习,不必追求深度,但是必须强调对教材的仔细研读,细细品味教材中的每一句话.

2.围绕考点,化学专项强化

初中化学学科涉及的知识点概念虽然繁多,但其中的难点和重点往往是固定的.对于简单易懂的化学知识,教师不妨一带而过,从而为化学难点和重点的复习腾出时间.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反应、化学实验、化学特殊现象,往往会成为学生失分点.对此,笔者开设了专门的实验课、化学角、化学之最等兴趣活动.在提高化学教学趣味性的基础上,提高了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只有做到突出主次、真正减负,化学复习教学的高效才能实现.

3.围绕实验,化学素养教学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不断发展的动力之源,更是中考化学的核心考点.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针对化学实验过程中的操作题、实验推断题、实验计算题等,初中化学教师有必要开设专门的实验课,利用实验规律、实验现象,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实现高效化学实验教学.除实验原理、实验现象的教学外,近些年中考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要求也是不断提高.对此,教师不妨从中考化学的实验真题出发,围绕实验考点,培养学生的化学操作能力.例如,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CO2的制取与性质的实验.(1)检查气密性的操作是什么?实验现象是什么,说明了CO2的性质是什么?(2)欲证明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不同,你的实验操作是:取一瓶空气、一瓶等体积的呼出气体,接下来的操作是什么?分析:在该实验中,既涉及化学实验的操作,又涉及化学物质的性质,对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提出了较为全面的要求.检查实验装置气密性是化学实验最基本的操作之一,在化学教材中也给出了几种不同的方法.在本题中,还涉及探究式实验,在第二问中,要求自主探究空气与人体呼出气体的区别.该题中,还隐含要求掌握CO2的性质及其检验方法.

三、结语

第8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概念;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单质;化合物;溶解度

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有待培养和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把好这一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一、联系生活,从实际出发辨析概念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化学教学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化学用化学的意识。例如日常生活中的食物腐败和瓷碗破碎等变化究竟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分析,食物腐败之前可以供食用,腐败之后不能食用。为什么食物腐败之后不能食用呢,引导学生得出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所以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瓷碗破碎之前是陶瓷,瓷碗破碎之后还是陶瓷,只不过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所以该变化是物理变化。从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有无新物质生成。

二、注重实验,用实验引出概念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演示实验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对现象分析,要引导学生正确地推理,来形成化学基本概念。例如,在讲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两个概念时,教师可以用剪刀将纸剪碎和将纸点燃的两个小实验来证明。教师可以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充分思考:在两个对比实验中变与不变的是什么?这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看起来这是一个极为简单的实验,学生在观察变与不变的现象时能回答出以下两点:剪纸的过程中纸的形状变了,但纸还是纸,没有变;纸燃烧过程中,纸由白色变成灰黑色灰,灰不是纸。引导学生讨论这两种变化又有什么不同,然后指出第一种变化纸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第二种变化纸燃烧生成了不同于纸的灰是化学变化,这样从这两个对比实验中引出了两种不同“变化”的概念。通过总结、举例练习,明确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的意义,了解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在应用实验引出概念的教学中更要重视学生实验的直接体验。

三、抓住关键字词,讲清概念含义

化学概念有着极强的严密性和准确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化学概念的特点,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因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们就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四、解剖概念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化学概念不仅用词严密,而且非常精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另外如“催化剂”概念也是学生难以掌握的概念之一。在讲解时要阐明催化剂是相对于特定的化学反应才有意义,它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决定反应能否发生,也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五、加强引导,注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紧扣概念,弄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既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又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如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P48关于“盐”定义为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学生根据定义可能无法判断NH4NO3、NH4Cl等物质是否为盐。对此,教师可以将盐的定义延伸拓展一下,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以后学生再遇到这类问题就不会困惑了。另外,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为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在介绍侯氏制碱法时,学生无法理解:NaCl+NH4HCO3=NaHCO3+NH4Cl的反应类型。如果教师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延伸为: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或难电离的物质或溶解度更小的物质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学生便很容易理解了。

六、强化训练,加强学习后的知识巩固

在讲授每一个概念后,注意整理一些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思考回答。例如,学习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后,为使学生能根据实验得出概念的意义,正确的区分这三种混合物,列出下列混合物,让学生区分:①石灰乳,②牛奶,③敌敌畏乳油,④敌敌畏与水的混合液,⑤敌敌畏的酒精溶液,⑥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后的液体,⑦白磷与二硫化碳溶液,⑧食醋,⑨石灰沙浆,⑩爆鸣气。学生回答后,根据掌握程度进行讲评、分析、纠正错误。还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概念,都可以适当安排这样的巩固性习题,对学生掌握、深化基本概念是行之有效的。

总之,在进行化学概念的教学中,要抓住每个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词、句子以及相关特征,把概念讲清楚,讲透彻,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样,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理解能力和增强学习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以上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初探,其中的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但笔者意在抛砖引玉,希望更多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之余将教学心得、经验撰稿成文,以飨读者,以达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形成不分地域的教学研讨氛围。

参考文献:

[1]胡建丽.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体会[J].教学与管理,2001(06)

第9篇

结合教学经验,浅谈化学中的几点特殊美。

一、静态的外观美

化学物质的形态和颜色是化学物质自身美的外在表现,也是最容易感知的美。如:美如蓝玉的胆矾、晶莹剔透的明矾、翠绿清澈的镍溶液、粉红如脂的钴溶液,等等。正因为它们以绚丽的色彩、美妙的形态展现于人们面前,所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动态的变化美

化学的变化美是化学物质的动态美。化学变化之美表现在化学变化中的物质变化中的颜色,形态变化以及一些声光产生时的外在美。如节日里大家燃放的烟花、能将漆黑的夜晚照得亮如白昼的照明弹、气体验纯时有时尖锐刺耳,有时轻如叹息……

三、物质的结构美

微观物质我们肉眼看不见,但其结构是客观存在的,而化学结构美是化学物质内在美的表现。化学物质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正因为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结构美的多种多样。如:许多有机物存在几何对称美(如苯的正六边形结构),有一些则存在空间对称美(如金刚烷的结构),有一些则存在象形美(如乙醇的比例模型像小狗的形态)……无机物中同是碳原子构成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和石墨,由于二者结构的差异,决定了它们不同的外在表现:前者坚硬无比,无色透明,晶莹华贵;后者却质地柔软,灰色不透明,朴实无华,而还有许多物质存在协调平衡美(如金属原子的紧密堆积等等)。

四、化学用语美

化学用语是化学科学特有的语言,因为有化学语言,化学科学才如此生动多彩,化学用语又是传递化学信息的一种超级符号。化学本是具体存在的或理论存在的物体或物质,而我们用化学用语将其称谓,从而能很好地记住化学中的物质、变化,等等。它主要有化学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以及一些定理和名称,等等。正因为有了化学用语,我们才能描述化学的物质及其变化的微妙,故而它有化繁为简的魅力。

五、理论美

化学理论从本质上体现了自然界的“真”――自然界的内在规律,是化学教学中的真。在与善美的统一下,更表现出化学的魅力。化学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除了我们已知的,我们探究自然界的化学大多是基于理论上的。比如我们用化学理论推理出一些不存在的化学变化,一些还不能存在于自然界的物质,等等。在复杂的自然界中,理论是复杂的自然现象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总结,是客观世界在审美主体意识中的一种高级的反映形式。

六、实验美

化学离不开实验设计,可以说化学的发展是基于理论而存在于实验设计上的,故有实验设计美。化学实验是化学中最综合、最丰富的环节。可以从各个方面获得审美体验:既存在化学实验仪器及其装备的直观美,又有实验操作的动态美;既有实验中化学反应现象美,又有实验装置设计与实验原理美。尤其是那些具有创造性的装置设计美及与其相关的实验方法设计美。

七、实用美

在现代化生活中,化学与社会生产及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比如人们选用的医疗保健药物,在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方面建立功勋……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化学。这一切的一切,无不是化学带来的实用美。

化学科学家是化学真理的探究者,化学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化学科学家对美的追求,他们一直执著追求科学的“真”,在其科学发明创造中体现其人生价值美。他们乐于奉献的光辉思想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意志品质的培养、爱国热情的激发以及全面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榜样教育的发光点。故我认为化学是美丽而极具魅力的。我们认识和使用化学的过程也可算是一个审美的过程,相信化学中还有许多美的因素需要大家来挖掘。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概念教学;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3.8?摇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139-02

概念是反映物质物理属性和化学变化的一般本质属性,化学概念是用简炼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个注释都是经过认真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初中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有限,如何根据中学生的水平,通过传授化学知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以适应今后继续升入高一级学校后的学习和进入社会后高新科学技术对化学的需要,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把好这一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一、依托实验,加深理解

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感知是第一要素。概念内容的具体化又是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第一个起点。教师必须紧紧依托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实验现象中获得感性认识,帮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在教学中,坚持以精彩的实验引入,抓住学生的心弦,变枯燥的概念讲解为学生的自主归纳,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有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实验过程的展示。例如:九年级化学下学期在讲解物质的电离产物从而引出酸碱定义时,单凭书上的图和文字讲解,抽象不易理解,学生往往会误认为是溶液通电后才发生电离。教学时,我运用多媒体进行展示物质放入水中进行电离的全过程,然后通电后溶液中离子定向移动电灯发光,学生就很快明白,无需教师强调。

二、抓住关键词,强化记忆

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及时纠正学生在某些概念上的错误,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例如在讲解“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因为单质和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将一些同素异形体的混合物误认为是单质,通过关键词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多次提到关键词使学生记忆得到强化,容易牢记。

三、概念,加深理解

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在讲解碱的概念时,碱的定义是“电解质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其中氢氧根离子学生容易理解这是碱的特征,但遇到碱式盐如Cu2(OH)2CO3时不能区分,这时就要给学生剖析Cu2(OH)2CO3电离时阴离子有OH-产生,但也有另一种阴离子CO32-产生,阴离子并非全都是OH-,所以它不能叫碱,突出理解定义中的“全部”二字。这样深入剖析,抓住特点,使一个概念和另一个概念严格区分,从而使学生既利于理解又利于掌握。

四、多角度分析,理解概念

有些概念,多角度分析,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至混淆。例如在讲解“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时,学生常会疑惑,前面学到分子的性质,为什么突然得出分子可以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呢?这时若继续讲微观,学生反而更糊涂,而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就比较容易理解,水蒸发为水蒸汽是物理变化,而水电解生氢气和氧气是化学变化,判断依据是什么呢?是根据物质反应前后分子是否变化进行判断,水电解后,水分子已经发生改变,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所以不能再保持水的性质,变成了其它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是化学变化,而水蒸发水分子没有变,所以水蒸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这样多角度的讲解让学生更深入理解,从本质上认识概念的来由,避免了概念模糊不清,为以后得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化学概念的目的,是通过概念学好其他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最大难点。一般可指导学生按以下三个步骤去解决实际问题:第一,认真阅读分析题目,找出有关概念;第二,确定运用概念;第三,结合概念分析、解决问题。如,初中化学教材上册第五单元课题一的一道题:请判断“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增大了,因此这个反应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第一步:分析题目可知,本题所说的是物质变化前后的质量变化,与此有关的概念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

第二步:因为燃烧生成了新物质,所以这里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对本题可确定适用的概念是化学变化和质量守恒定律,与物理变化无关。

第11篇

关键词:手段;现代;传统;结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计算机多媒体进入课堂辅助教学,更使得教学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物极必反,现在有一种怪现象,凡是上课不用多媒体,而传统的教学手段似乎一无是处。如何把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地结合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呢?我觉得化学学科有其自身的优势。

一、“辅助”不是主体,越简单越好

在教学中,对于媒体的选择,首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而定。不是媒体内容越多,课堂教学就越高效。如果45分钟的课,选择的媒体太多、太复杂,学生眼花缭乱,不仅耗时太长,而且也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媒体的选择,应服务于教学需要,只要能够说明问题,应把握的原则是越简单越好。

传统的教学有着自身的优势,不少教学内容可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形式结合,也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实验是基础,多媒体展示替代不了动手操作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就拿理论的建立来说,大多是通过实验,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或者实验、假设、再实验论证的过程来形成的。因此,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理论、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素质必不可少的过程。这在传统教学中是优势,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实验以其真实性、直观性、可操作性,使学生获得了深刻的感性认识。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演示实验是任何模拟、说明、比喻、描述都不可取代的。化学知识的形成必须基于实验基础上。我经常看到不少老师利用多媒体模拟实验,尽管新颖、别致,但是我认为绝对不能取代学生的亲手实践。

三、适当利用录像实验辅助教学

对于一些较复杂、有危险、要求高、时间长的实验,不适合课堂演示,可以利用录像,在课堂上播放。这样,既保证了实验的真实性和直观性,又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同时也增大了课堂容量。

四、运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化学反应原理

多媒体教学对于物质的微观结构教学具有优势,大家知道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且化学变化又是在原子的基础上重新组合的结果。因此单靠语言和文字描述,学生较难理解。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动画模拟,能形象、生动地表现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原理。如解释化学反应时,动画模拟“白磷分子”和“氧分子”,再分别拆为原子,最后重新组合为“五氧化二磷分子”的过程。但是,对于反应物的形成,必要的实验还是要做的。又如:在做“Cu-Zn原电池”演示实验的同时,通过动画模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结构,理解化学变化的原理,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五、应用投影机促进知识的掌握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投影机的应用主要有两方面:即投影片和投影实验。但在课堂中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投影,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教材内容,首先应认真写好教案,将投影次序、提什么问题、讲解分析的内容都编定。还必须把握投影时机,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这样才能恰当地指导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

第12篇

解好化学选择题,积累一定的解题经验,掌握一定的解题规律,学会一定的解题技巧,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这种题型正在被各种考试广泛应用,应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下面结合高考实例谈谈高考化学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1.直选法 直选法是充分利用已掌握的化学知识,从题给条件出发经过判断或推理直接选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例](2008全国高考广东卷)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中含有钾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钾单质

B.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C.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熔融NaCl可制备Cl2

D.利用潮汐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解析]海水中钾元素以K+形式存在,生成钾单质必然发生化学反应,A错。蒸发制海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B错。潮汐发电是将动能转化为电能,D错。答案:C

2.筛选法 筛选法是根据已经掌握的化学概念、原理、规律,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通过寻找不合理因素(不正确的选项),将其逐一排出,从而获得正确答案。

[例](2009全国高考广东卷)下列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氯水中:c(Cl2)=2{c(ClO—)+c(Cl—)+c(HCl)}

B.氯水中:c(Cl—)>c(H+)>c(OH—)>c(ClO—)

C.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与醋酸混合:c(Na+)=c(CH3COO—)

D.Na2CO3溶液中:c(Na+)>c(CO32—)>c(OH—)>c(HCO3—)>c(H+)

[解析] 氯气在水中与水反应是可逆反应,物料守恒不成立,A错误;Cl2+H2O=HCl+HClO,HCl中电离的H+与Cl—浓度相等,再加上HClO会电离出H+,所以H+浓度一定大于Cl—浓度,B错误;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与醋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醋酸钠,因CH3COO—水解,所以Na+浓度大于CH3COO—的浓度,C错误。答案:D

3.特例反驳法 特例反驳法是在解选择题时,当碰到一些似是而非并且迷惑性极强的选项时,直接运用课本有关概念往往难以辨清是非,而借助已掌握的一些知识特例或列举反面特例(反例)进行反驳,逐一消除干扰项,从而快速获取正确答案的一种选择技巧。列举特例或反例也是一种重要的论证方法,其中构造反例更是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手段。这种技巧适用于从正面获取答案有困难的一类化学选择题。

[例](2010全国高考广东卷)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NH4+、Ag+、PO43—、Cl— B.Fe3+、H+、I—、HCO3—

C.K+、Na+、NO3—、MnO4— D.Al3+、Mg2+、SO42—、CO32—

[解析] A答案Ag+和PO43—、Cl—不能大量共存。B答案Fe3+和I—、HCO3—不能大量共存;H+和HCO3—也不能大量共存;D答案Al3+、Mg2+和CO32—不能大量共存。答案:C

4.具体法 在解化学选择题时,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题型,题目给出的条件很抽象(或陌生),看似简单但容易出错。如果将抽象的、难以入手的(陌生的)问题用自己的熟悉的知识、原理、技巧大胆创设一些具体情境,即用具体事物作为研究对象,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全国高考题)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

A.x+2 B.x+4 C.x+8 D.x+18

[解析] 若甲为第一周期元素(如H),乙为第二周期元素(如Li),Li原子序数x+2;若甲为第二周期(Li)或第三周期(Na,Mg)元素,则对应的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8;若甲为第三周期ⅢA~0族元素或第四周期(K)或第五周期元素(Rb、Sr)则对应的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18。答案:B

5.突破法 突破法就是抓住选择题中题干或选择支中某一关键词语、现象、性质或特殊结构进行突破,从这一突破口巧获题解。

[例](2012全国高考广东卷)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

B.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自行车钢架生锈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所致

D.新型复合材料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更轻巧,使用和新潮

[解析] 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答案:B

6.特征法 特征法是根据试题提供的各种信息特征(如:结构特征、位置特征、性质特征、组成特征、现象特征、数值特征等),进行大跨度、粗线条的分析、推理或联想,可以做到去表现、抓实质、融会贯通,快捷求解。

[例](2007全国高考广东卷)下列符合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有( )

①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将CCl4萃取溴水改为CCl4萃取碘水

②在铜和浓硝酸反应的实验中,将铜片改为可调节高度的铜丝

③将实验室的废酸液和废碱液中和后再排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解析] 此题对中学化学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要求学生在实验中探究更合理的实验方案。溴水有挥发性,溴蒸气有毒,利用铜丝可控制反应、同时反应速率快一些,酸液对环境有腐蚀性故应中和后排放。三组实验都有绿色化学思想。答案:D

7.本质法 本质法是抓住解题的关键,弱化或去掉表象干扰信息,抓住问题实质,实现问题的转化和突破。

[例](2007全国高考广东卷)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

A.氯、溴、碘 B.钠、镁、铝 C.烧碱、氢气 D.食盐、淡水

[解析] 题目中A、B、C中物质只能通过化学变化取得。从海水中得到食盐的方法是“晒盐”,得到淡水的常用方法是蒸馏,两者都属于物理变化。答案:D

8.“头脑实验”法 “头脑实验”法是指把老师(或自己)做过的实验就像在大脑里放电影一样放映一遍,或根据题给条件、物质的性质及正确的操作步骤在大脑中做一次模拟实验,让实验过程历历在目,实验现象在眼前闪现。许多化合物的特性反应、物质的性质研究、物质的制备、物质之间相互转化关系在较多情况下都要通过实验观察才能被认识。因此,除了在老师做演示实验、自己独立实验时认真观察、记录、分析、思考外,另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头脑实验”来加深对化学反应及其原理的理解,对实验过程、现象的记忆。

[例](2011全国高考广东卷)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条于其中探究Mg的活泼性

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

C.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

D.将Mg(OH)2沉淀转入蒸发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2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