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班级德育建设

班级德育建设

时间:2023-06-16 16:06: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班级德育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班级德育建设

第1篇

一、初中德育管理的途径

(一)突出初中德育管理工作的情理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心不应只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的内心冷若冰霜,来日必成凡夫俗子。”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的心灵的丰富性、多样性,教师的最大悲哀莫过于眼看着原来天真活泼的、对世上万物充满热情的生命,在学校“教育”的塑造中变成只对“知识”怀有“单纯”好奇心的“机械人”。所以,应当在德育管理工作中改变“重智轻情”的理念,突出初中德育管理工作的情理性,着力培养“多情善智”、德能兼备的“普通人”。第一,晓之以理。教育者应当将理论上的引导、行为上的要求以及思想上的升华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既定事实用更为恰当和民主的方式为他们讲道理,使得学生明白对错区分以及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应做;哪些事情应该赞同,哪些事情又应该反对。而以理服人的前提则是站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这样的说教才会更具有说服力和生命力。坚决杜绝假话和空话,否则极容易适得其反,凭借真理让学生折服和信任。第二,动之以情。逆反心理的消除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个互动过程,而师生的关系状况对此结果显然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班级管理过程当中我们经常可以预见这种情况,同样的道理和知识,不同的教师去讲解,学生的接受和理解显然是不尽相同的。对于有的教师讲解,学生能够不自觉的就集中精神去听,有的教师讲解,学生却自顾自的毫无兴趣,这即是源于师生关系的不同。融洽的师生关系显然是能够促进教学活动的更好开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关心、爱护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教学氛围,以此为基础开展的消极逆反心理消除工作显然是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的。第,染之以仪。逆反心理的疏导和消除工作既要依赖于真理的力量,同时也更可以依靠人格魅力的感染,即所谓的“师仪”,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师仪的作用更大于说教工作。为人师表,则是要以身作则为学生展现正确的一面,教师的表率作用往往是极为有效的,他能以自我的良好形象和作风来带动和感染学生,以身作则,远比一味说教来得更生动形象,更具有说服力。实例:张某是初二(3)班的一个“德困生”,虽然他的学科成绩都较好,但却是德育“困难户”,很多时候都过于张扬“个性”,不在乎他人感受,甚至和老师顶嘴。针对这样的学生,我没有对其进行一味的“耍嘴皮子”教育,而是与其建立起平等的双向沟通管道,在得到了他的信任与尊重后,再从“情、理”出发,引导他进行自我反思,凡事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慢慢地他认识到了自己的缺陷,逐渐改正了自身的毛病,终于成为一个懂得谦让、尊师爱友的“品学兼优生”。

(二)尊重初中生在德育管理工作中的主体性

斯宾塞在《教育学》中指出:“记住你管教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心理学》指出:一个人在他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健全的上进心和羞耻心。因此,这种上进心和羞耻心对人们具有了很强的督促、约束作用,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都有成为优秀者和管理他人的愿望与能力。所以就初中的德育管理工作而言,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才能使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能够得到延续,使学生能够成为一个“永久自治”的人。第一,强化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解开孩子们心灵枷锁的唯一钥匙便是爱,所以,我们应该用心与智慧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中去。初中生是一群心智、性格各方面都还处在成长阶段的一个群体,针对这样一个群体,我们唯有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交汇,引导他们正确的走向,方能在人生的起步阶段不至于行差踏错,这也是每一个教师,每一个班主任的应有责任。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尽量少一点“机械”的管理,多一点“慈母”的温馨,让心“零距离”,建立一个班级温暖的“家”,这样建立在心灵沟通之上的教育,也才是优质的德育教育。第二,通过德育活动实现德育教育。学校德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实践的重要内容,适当、正确的引导能让孩子们理性地、智慧地走向成熟。引导中要让学生切记:亲近不等于无礼无尊,快乐不等于无拘无束,个性不等于目中无人,自由不等于为所欲为。适当地控制自我,抛却某些虚无的欲念,唯其如此,学生才能健康成长。笔者认为,在引导中,恰当的参与德育活动,能让德育思想充分渗透学生心田。如调查“学校教育设施状况”,调查“一周环境质量”,举办“我爱祖国”演讲,开设“小法庭”,这些丰富的课余生活,在“减负”的同时,扩展了学生知识的视野,发展了个性特长,使学生在亲身感受中,无意识地培养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在这种方式中还可以检验德育的实效性,便于及时在实际表现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巩固德育成果。第,注重德育管理的“人本”性。作为教师,一定要保持好心态,懂得如何调整和控制自身的心态,要去温暖孩子,用愉悦、宽容的心态去对待教育。实例:李某是初三(2)班的一个男生,在学习上不存在很大困难,但性格较为尖锐,易与同学发生冲突,而且有吸烟等不良行为。针对这个问题,我着重运用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性原则,让其他学生一起来帮他纠正坏习惯,平时将他多安排到一些社团的活动中去,加大他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让他感受到一种来自团队、来自班级、来自同学之间的温暖与乐趣。久而久之,他越来越愿意与周围的人进行沟通、分享,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就越来越融洽,不再发生冲突,真正成为了班级团队中的一份子。

二、结语

初中德育管理体制是中学德育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学德育工作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之下,我们应当注重初中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这一方面是抓好班级建设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只有学生拥有了较高的德育素质,才能保证其真正的成人、成才,才能为我国的未来发挥出更大的正能量。

作者:章自达工作单位: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高湖镇中学

第2篇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建设;师生沟通;良好心态

新课标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完善德、智、体、美等有效构建”,可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组成部分。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实施者,也是实施一线德育工作的推手,我们要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进行德育指导和渗透。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务必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引导和设置,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感染,形成完善的德育系统,起到良好的德育效果。鉴于此,笔者联系一线班级德育实践经验,对初中班主任如何实践一线德育教学进行讨论与研究。

一、班主任德育背景分析

班主任是班级一线管理者,也是教育精神的实践者,所以开展德育工作当仁不让。班主任实践德育建设的意义在于:(1)体现以生为本,改善学生心态。传统的班主任往往只注重严格要求,对学生的自尊心和接受方式考虑比较少,甚至讽刺、挖苦等批评和教育方式屡见不鲜,岂不知,这样虽然是恨铁不成钢,但是结果首先是给学生造成了心理伤害,让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初中生产生逆反心理,对德育教学不配合或唱反调。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推广,我们应建立起以生为本的全新的“重视学生人格”的德育思想,在尊重学生认知情感的基础上,保证德育顺利完成。(2)班主任德育是终身德育的组成部分。常言道“老师的一句话可能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确如此,班主任的言行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生行为的模仿对象和思想准绳,所以我们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德育的榜样。

二、班主任德育工作实践方案

班主任实践德育工作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优选几点如下:

1.建立师生沟通渠道

沟通可以拉近师生关系,能让学生敞开心扉和老师分享心情,这样我们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认识他们的想法,才能找到有针对性的启发途径。同时,良好的沟通,会建立信任关系,让学生对班主任产生信任感。所以说良好的沟通是实践德育的前提基础。建立师生沟通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灵活运用网络。网络是最先进的信息模式,也是学生常用的沟通工具。网络沟通不是面对面,可以留给对方表情和情绪上的缓冲,这样更容易让孩子们敞开心扉,也方便我们进行德育启发和引导。网络沟通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从平等的角度,这样才能和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感到亲切,有可信任的支持心理。例如,我曾经带的一个班有位女同学叫王×,她平素爱打扮,上课就瞌睡和走思,是那种敢说敢做的“女汉子”。她还有“早恋”倾向,经常给其他同学“普及”恋爱知识,给其他女生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鉴于她以前的班主任当面沟通往往陷入尴尬境况,笔者想到了用QQ慢慢谈心的方式进行开解。笔者先开诚布公地把自己的一些生活和学习经历发在QQ说说里,故意让王×看到。过几天收到王×的留言:老师,其实内心里我知道您的想法是好的,但是有时候心理上总是抗拒,事后其实挺懊悔,我以为你会和以前的班主任一样对我不冷不热,没想到你还会主动找我聊天。其实我这样平时大大咧咧的女生内心里也有脆弱的一面,也期望被认可、被信任,而这种感觉其他老师从来没有给过我。如今,王×虽然还是大大咧咧的,但是已经转变成带动大家积极参加活动、自己也认真学习、充满正能量的女生了。这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沟通要讲方法,不能只是面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握。(2)健全沟通网络。要想完善德育,班主任还必须与各学科教师密切合作,建立健全沟通网络,这样才能全面掌握学生学习和生活动向,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形成全方位的沟通,进行立体辐射与引导。

2.培养良好心态

初中生处于活泼好动的青春期,这个时期往往自尊与自卑并存,所以我们在交流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强调和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心态。(1)要及时发现自我封闭的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心态,引导他们进行良好沟通与交流;(2)指导学生锻炼和提升自己,避免用过激行为来宣泄学习和生活中的烦躁和不满。笔者通常根据学生的兴趣来引导他们通过各自的方式宣泄情感,比如喜欢写的学生,引导他们通过写字来转移心理矛盾;喜欢唱的学生,让他们到操场上通过大声唱来宣泄……(3)锻炼豁达的心胸。其实所有的良好心态都可以从这三方面之中找到最终的归结,因此,班主任应该利用班会对良好心态的传播创造机会。例如,在班会《如何控制过激行为》的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针对话题内容进行讨论,结合自身经历谈一谈过激行为的危害。同时,也要认识到对于青少年来讲过激行为往往不可避免,而正确地对待和控制可以采取什么方式。另外,教师要在班会活动中设立“榜样形象”,以班级学生为榜样对象,考虑到学生身上能够更好控制过激行为、处事较为成熟的原因和方法。例如,我们班级的王×同学就说自己面对让他很气愤的事情时,往往拖延到第二天再解决,这样就能够控制过激行为。另外,班主任还要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以便评估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了解个性特征,诊断、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人格障碍和其它心理问题,以防治可能发生的心理偏差,为教育管理提供科学的论据。心理档案的设置可以一人一份档案,然后根据教师平时的观察所得进行随时记录,对心理问题纠正的成效也要随时记录。有了这些明确的记录,班主任就能够根据个体的差异状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3.建立德育活动组织

活动是学生实践的重要方式,没有实践就无法迁移内化生成技能。初中生德育的成功必须从多方面引导、培养和实践,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紧密配合,拧成一股绳,才能形成德育的合力,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由此可知,建立健全多方面的德育活动能够更好地保障德育工作有效开展,首先,要结合体育运动开展德育。其原因有二:(1)运动转变心理问题有理论依据。中强度的体育运动可以降低焦虑感;轻度的运动可以转变抑郁症状;而各种球类活动,可以通过培养人们良好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来抑制焦虑。(2)运动的体育精神有利于转变不良心理。正所谓学武也有武德,体育运动的发展有着顽强、平等、竞争的积极方向,能够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其次,要开展德育加分激励活动。比如,迟到、违纪而扣分,做了减法。加分项除了拾金不昧和期中、期末成绩优秀外,还可以根据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情况给予加分,鼓励学生走出狭窄的生活圈子,获得更多的生活快乐。

班主任德育工程任重而道远,只有班主任通过建立全面的沟通模式、有效的转变心理措施、全面有效的活动等措施来实践,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罗良锋.试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做好德育工作[J]. 中国教育创新与实践,2013(4).

第3篇

关键词:QQ软件;德育建设;建设方式

在班级德育建设的工作中,学生是主体,因此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德育建设。QQ及类似的软件已经成为学生常用的社交软件,班主任建立相应的QQ群,不仅能及时地在群里消息,还能够充分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建设工作。

一、QQ等软件在班级德育建设中的优势

1.和谐了师生关系

在大部分的学生印象里,班主任是比自己年长许多的、和父母同一年代的人,故而不会积极主动地与班主任交流。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班级德育建设工作,难度自然会比较大。若是班主任有了一个与学生不需要面对面进行交流、沟通的QQ平台,且这个QQ平台学生运用起来更为熟悉方便,他们便会通过QQ头像、个性签名和QQ空间,更多了解班主任的生活习性以及脾气爱好等,从而了解更多班主任与他们相似、相近的一面。如此一来,学生便能消除对班主任的抵触心理,愿意和班主任沟通。这样班主任进行班级德育建设工作也就会顺利许多。

2.加深了师生之间的联系

传统师生联系以面对面的方式为主,且联系沟通的时间多为在校时间,如此就局限了师生之间的联系,让师生没有充裕的时间沟通交流。QQ等软件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限,让学生和班主任能够随时随地进行沟通交流。因为沟通是在网络上进行,为师生沟通构造了一个相对轻松、舒适的沟通环境,有效消除了学生与班主任面对面沟通时的紧张感[1]。通过QQ软件,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意见。久而久之,班主任自然可以加深对每一位学生的了解,并与学生更容易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在这样的环境下对学生进行德育,学生也会更容易接受与认同。

3.为班级德育建设工作提供了更多更广的资源

在传统班级德育建设工作中,班主任主要是通过说教的方式进行。这不仅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还会因为内容的相似让学生觉得班级德育建设工作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在QQ群里进行群分享或资源分享,可以将枯燥、抽象的德育内容以视频或动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加深学生对德育内容的理解。在学生观看完分享资源后,班主任可以在QQ群里与大家进行讨论,加深学生对德育内容的体会。在QQ群里,除了班主任分享学习资料或者德育建设方式,也应该鼓励学生通过QQ群分享其发现的新颖方式。这样班主任可以通过这些彼此分享的资源与学生进行讨论,取其长,补其短,更好地与学生共同促进班级德育发展,而不是强制性地让学生配合班主任进行班级德育建设。

二、将QQ等软件良好地应用于班级德育建设中

1.运用多种教育方式,加深与学生的思想交流

QQ软件具有群聊和私聊的功能,班主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教育,加深与学生思想上的交流沟通,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德育建设是对自己有利的,是能够帮助自己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的。运用群聊功能,让所有的学生和老师都参与到德育问题的讨论中,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观点、思想和立场,通过不断地阐述与完善自我观点,从而迸发出新的看法与理解。这是传统德育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此外,班主任在QQ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时,除了交流班级问题,也可以私下联系感情。这样一来,班主任与学生双方就会对彼此有更真实的了解,班主任就能更了解平时学生对自己或者课堂的看法,为班级德育建设提供捷径。

2.重视讨论交流的质量,建设积极向上的沟通氛围

QQ软件为师生沟通创造了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让平时一些上课不发言的学生也能够各抒己见。但班主任要注意引导沟通的主题,不要让一些不相关的问题成为群里讨论的话题。同时班主任还要警惕一些负面的思想在群里传播,努力构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沟通氛围。如班主任可以让学生采用文字输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或尽量减少使用语音的方式。文字输入的过程尽管少则十几秒,但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写完后学生会再看一遍内容,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问题、了解问题,从而提升学生自我反省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应用QQ软件时的注意事项

1.注重与家长沟通,消除家长对学生上网成瘾的忧虑

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一些媒体对上网成瘾的夸大报道,导致有些家长片面地认为只要学生接触到网络,就会上网成瘾,影响学习,从而严禁学生使用各种和网络有关的东西。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主动向家长讲明网络与QQ软件的利弊,让家长对此有正确的认识。有资料显示,97.23%的学生已经离不开网络,95.38%的学生会使用QQ或微信等社交软件,而79.17%的学生能够自主控制上网的时间[2]。由此可见,适时地对学生加以引导,是不会造成学生上网成瘾的。

此外,班主任也可以和家长建立专门的QQ群,定期告诉他们学生的进步,转发学生在QQ群里的良好表现,让家长真真实实地感受网络的好处,感受到自己孩子的进步,从而慢慢消除对网络的偏见。

2.建立专门的班级德育成长相册,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

班主任可以将一些有意义的照片或文字收藏到QQ空间中,适时地制作成PPT放在群里分享,让学生看见自己一路走过来的点点滴滴,看见自己的成长,加深自己对德育建设的感受,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性与参与性。如班主任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德育讲座前,可以先询问大家对此的看法,包括想要询问的问题,讲座的主题是什么,让学生能够带着目的去听讲座。在讲座完毕后,让学生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整个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将学生好的言论看法或讲座中好的片断分享到群里或制作成专门的相册,让学生看见自己成长的过程,从而更好地将外在的德育要求转化为内心的品德准则,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QQ等软件只是一个工具,班主任要正确地认识并加以利用。运用QQ等软件良好的沟通环境和多形式的沟通模式,加深师生之间的了解,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沟通环境。同时班主任也要明白,QQ等软件不是万能的,它不能代替班主任主动进行班级德育建设工作。只有对QQ等软件的作用扬长避短,充分体现学生在德育建设工作中的主体地位,班级德育建设工作才能深入人心,发挥真正的效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刘燕宜.巧用QQ群促进职校班级管理[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6):121―122.

第4篇

【关键词】初中 班级文化 德育工作 开展策略

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强调德育的渗透性、有效性,在不断的正面引导、潜移默化的熏陶之中,培育全面发展的中学生。班级文化班级管理建设中的成果,也是初中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抓手”。一边抓着“德育工作”教化、引导的作用力;一边抓着良好文化导向下,德育工作的全面渗透、有机融入。因此,本文立足班级文化在初中德育工作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就如何依托班级文化,推进初中德育工作开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一、班级文化在初中德育工作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初中生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期,思想活跃、个性要强的特点,强调依托班级文化建设,深化德育工作的渗透与开展。班级文化作为德育工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良好班级文化氛围之下,师生之间和谐相处、生生之间融洽相待,让学生在班集体中感受到强烈的归属感、集体荣誉。首先,班级文化是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元素,是感染并熏陶学生爱祖国、爱学校、爱班级的重要因子。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引导学生抵制低俗的社会不良思想,以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学习、生活;其次,班级文化是学生自觉行为规范,创造德育工作新环境的重要基础。健康和谐的班级氛围、“以学生为本”的班级制度,能够为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学习行为起到良好的规范作用,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再次,初中生个性鲜明、自尊心强,健康的心理及个性,依托于班级文化的渗透。德育工作是细雨润物的过程,学生的个性、心理都需要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得到有效培养、得到持续促进。多元化的班级文化要素,为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创造了更多自主空间;为健康心理的培养,提供了更多融洽和谐的生生关系、优美和谐的班级环境。因此,班级文化在初中德育工作的建设中,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为德育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内外条件,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以班级文化为导向下初中德育工作的开展策略

(一)坚持“以生为本”,突出班级文化在德育工作中的导向力

在新课程改革中,“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已成为初中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指导。德育工作的开展,应突出“以生为本”,契合班级文化中的文化要素。班级文化中的“精神”、“物质”及“制度”,是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基本要素。首先,班级文化中的“精神”文化――拼搏、自信、励志等精神要素,强化德育教育中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能够以正确的人生态度,面对初中的学习及生活,强化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其次,班级文化中的“物质”文化――班级环境、学习氛围等,都是文化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良好的、舒心的、干净、整洁的班级环境,可以在无形中让学生养成文明修养的品行;班级张贴的励志名言、班规等,都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的得到正面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学习成长中,沐浴在“风清气正”、“书香四溢”的学习环境之中,享受班级文化引导下德育教育所带来的洁净心灵;再次,班级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完善的班级制度、纪律。在“以生为本”的德育教育之下,班级规章制度、纪律以“制度”文化的形式体现,强化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行为规划中,学生行为的评价、尺度的把握,都以学生自我发展为重点、以学生个性、心理健康为核心,让学生在共同遵循的规章制度之下,有规矩、有集体,也有自我全面发展的行为约束。

(二)坚持“德育生活化”,突出和谐班级文化氛围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力

良好的文化环境,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元素。特别是对于初中生而言,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能够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道德熏陶。无数实践证明,核心班级文化氛围中的文化气息,能够带给学生健康、舒适的学习感受;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中,让文化成为德育教育的载体,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从初中生的个性特点而言,坚持“德育生活化”更能让学生接受,并将“文化”+“生活”的德育方式,构建多元化的德育教育内容。德育教育生活化,有助于为学生创设更加贴近实际的德育情境,强化班级文化要素的渗透与融入。例如,通过体育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培养坚忍不拔的精神,强烈的班级荣誉感;通过“德育在身边”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为父母做家务活的过程中,有所感悟、有所情感交流,强化孩子与父母更加正面、直接的情感交流,懂得感恩、懂得回报。因此,以班级文化为导向,通过积极向上的、和谐健康的班级文化,优化与提高初中德育工作。基于生活情境下的德育教育,更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更能够在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中,体现德育教育的作用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元素,对于德育工作的开展,起到良好的渗透、促进等作用。依托班级文化,开展德育工作,关键在于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和谐班级文化的大氛围之中,坚持“德育生活化”,让“生活”、“文化”成为德育工作的两面,一面正面教育与引导;一面积极创造,拉近学生与德育之间的距离。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高中;班级文化;德育教育;道德素质

前言: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教育教学体制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尤其是在高中德育教育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更好的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提高了整个社会的道德素质和水平。

1.建立班委会,共同设计班级板报,张贴光荣榜,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竞争意识

班集体除了由班主任的组织和领导之外,还需要选举和组成一个优秀的班委会,这个班委会的作用就是组织班级学生学习和活动的,那么班级文化建设首先我们想到的就是班级的板报、光荣榜之类的,教师和班委会共同组织和引导学生设计班级的板报和光荣榜,板报设计的内容来源于学生收集的好人、好事、英雄人物或故事等,进行宣传。另外,引导学生把班级学习优秀、乐于助人、好人好事都以光荣榜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一方面给予优秀学生以荣誉感,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1]。通过每期的板报和光荣榜的设计更换内容,促进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竞争的激烈性,时刻要努力学习,培养自身的竞争意识。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教学技术,有计划的进行视频传播德育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道德意识

我国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也在不断地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同时在进行德育教育方面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教师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对学生进行宣传德育教育知识,在每周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计划的为学生在网络信息中查找有利于培养学生德育教育的视频,如,在课余时间或者利用自习课时给学生播放关于社会献爱心活动视频等关于德育教学的宣传视频,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时刻保持良好的习惯,并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学校是社会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未来发展和进步的接班人,学生的道德水平提高,就意味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的提升[2]。

3.共同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属感

班级是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固定场所,高中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班级里学习和生活,拥有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的设计和创造积极的班集体的环境和氛围,例如,在班级黑板或多媒体的附近贴大条幅,上面写上:学习使人进步等一些激励学生学习的话语,再如在班级墙角的垃圾桶旁边贴一张告示:保持环境卫生,人人有责等,这些都是有利于教师在德育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能力和水平等,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以及道德素质的培养都离不开学生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熏陶和良好的习惯,而且良好的班级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班集体的归属感。

4.教师以身作则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德育教学中以教师为榜样,提高学生自身道德素质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教学和日常管理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保持良好的教师形象有利于学生引以为榜样。我们都知道学生喜欢模仿教师写字、穿衣,同样的教师的言行,学生也会习惯性的学习和模仿,积极地教师行为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3]。例如,教师在班级里看到地上有一张废纸,那么这时教师正确的做法是自己动手捡起来扔进垃圾箱,这样的行为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学生会觉得任何人都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水平,不因地位高低、贫贱等而改变,因此学生在生活中就会像教师一样,时刻保持良好的道德素质,养成维护环境卫生等良好的习惯,从而逐渐的形成较高的道德水平,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教育。

小结:

综上所述,高中德育教育离不开班级文化建设,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建设班级文化时,注意建设的内容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并且能够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效的班级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教师进行德育教学,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道德水平。但是在促进德育教学的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仍存在着不足,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为我国德育教育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促进学生整体的德育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虹;彭娟;谢迪;韩棹渭;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A];学成于思 行成于思――2005年度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7年

第6篇

关键词:电子班牌;教育信息化;德育;校园文化;班级文化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8-0010-03

校园文化是一个不断建设、反思、提高的系统工程,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许多传统的班牌上,不再是简单的数字,有的加了班级的班徽,有的加了班级的照片,有的加了班级的荣誉等等。总之,班牌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大家都希望班级的特点尽可能浓缩在这小小班牌之上。[1]班牌与信息技术的应用融合也应运而生,电子班牌是德育信息化的重要载体与抓手,其在班级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引领等方面的应用,可有效促进人文性智慧校园的形成。

一、电子班牌使用特点

电子班牌即数字化形式的班牌,是一种应用于教育教学的电子显示设备,可以是数码相框,也可以是平板电脑等。电子班牌的存储与交换介质采用USB接口、网络接口或存储卡模式等,通过音视频、网络、电视信号等格式进行内容的呈现,可以实现与班级文化建设相关的班徽、音乐、视频、照片幻灯式播放、时钟显示、通知公告、班级考核等。

二、电子班牌分类概况

经过实践应用,电子班牌的理想屏幕大小以15寸为宜,一般采用普通LCD/LED屏幕或触摸式LED液晶屏。两者性能参数对比如表1所示。

液晶触摸屏广泛应用于医院、宾馆等公共场所,技术条件成熟。虽然成本较高,但制作简单、人机交互性较好,比较适合低年级学生使用。普通液晶屏成本较低,呈现方式缤纷多彩,设备耐用性高,对特色文化展现效果较好,但是制作的技术要求也较高,比较适合高年级学生使用。

三、创建人文性智慧校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校园建设的深入推进,数字化人文性教育迫在眉睫。我国《辞海》中就这样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指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对于青少年来说,首先体现在养成良好的习惯规范。从文艺复兴的历史看,人文应该是重视人的文化。[2]电子班牌的应用,对于创建人文性的智慧校园,以及在学生的德育培养、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1.电子班牌对德育教育的影响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在礼仪文明、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师生关系、课间文化及励志教育方面,电子班牌可以成为学生德育培养的一个重要抓手。通过电子班牌丰富学生的课间生活,培养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德育教育生活化、综合化、生本化、开放化。[3]

(1)生活化

遵循学生的生活逻辑,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通过电子班牌呈现出来。以学生的真实面貌、生活场景及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礼仪文明、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及良好师生关系的相关内容,建设美好的课间文化,引领学生德育的健康发展。

(2)综合化

根据学生的各学段认知发展水平,跨越知识界限呈现综合化教育内容。通过整合国学、数学、英语、科学、体育、美术、音乐等多种学科内容,呈现社会文化教育、科学教育、品德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开发相关课间学习与交流内容,促进学生各方面综合成长。

(3)生本性

电子班牌制作内容从学生成长、发展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需要出发,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德育教育主张,形成符合学生特点及认知水平的生本性德育资源。

(4)开放性

促进知识内容的开放性与教育群体的开放性。从封闭的教科书知识扩展到所有对学生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从面向学生逐步扩展到面向家长、教师。形成开放性的知识内容与开放性的受众群体,从而影响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

2.德育培养的引领者

学校的德育教育主要通过说服、榜样、修养、陶冶、表扬、奖励、批评、处分等方式进行,电子班牌能有效通过活动展示、宣传等方式引领学校的德育工作。其主要实践路径有:

(1)学生自主创建方式

以学生自主制作为基础,运用学生身边的素材、热点事件和生活实例,采用电子班牌呈现德育活动展示、德育知识与宣传,营造数字化德育教育环境。

(2)教师辅助创建方式

教师通过德育内容制定进行辅助,确立本期德育主题,由学生运用主题相关的身边实际素材、学生作品和视频等内容,采用电子班牌呈现好人好事、表扬、奖励、榜样等德育相关活动,引领课间德育教育环境。

(3)德育主题创建方式

由学校德育部门制定系列德育主题,教师或学生搜集相关知识与内容形成综合性的德育主题教育资源,通过电子班牌进行并形成全校性的德育主题教育和德育文化创建。

通过以上三种实践途径,学校的德育创建效果将更加突出。其一,课间德育文化载体得到创新。电子班牌促进了学生课间德育文化的形成,使得德育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从而更多地引起学生共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展示学生良好的风貌,引领学校德育建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其二,德育教育针对性更强。电子班牌位于每间教室门口,是学生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德育教育阵地。德育教育运用数字化手段体现了德育的实时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通过感知、体验与交流,深入到学生的日常校园生活,针对校园热点事件、教育问题、德育培养进行主题式学习与讨论,有效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3.校园文化的传承者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立校之本。电子班牌的应用,使隐形的学校办学理念、校风、校纪等校园文化因素显性化,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学习观,传承学校礼仪文明、校风学风,营造美好的校园学习和生活环境。

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必修课,电子班牌将安全教育常识渗透在日常教育工作之中。例如,可以将图文并茂、或者简短视频的交通安全知识、防火用电知识等等在电子班牌中随时展示,配合学校的主题性安全演练等等,安全教育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学校的特色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班牌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学校的读书节活动,通过学生的手抄报、好书推荐、读书笔记、课本剧等学生原创性的内容及班级书社、跳蚤书市等活动,运用电子班牌以多媒体呈现出来。不仅让活动深入学生生活,也拓展了学生的参与舞台,再配合学校的大型活动,产生更好的叠加效果。

学校的四项竞赛考核是评价班集体及学生日常规范的重要措施,结合电子班牌的应用,能够提升学生的班级荣誉感、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四项竞赛的常用呈现方式是采用校园大墙面展示,而学生对该评价的关注度却局限于扣分单发放或班主任提醒,从而导致学生不能及时获取相关评价信息。结合网络平台,在电子班牌上实时、动态呈现四项竞赛考核结果,可以让学生及时关注到班级的奖励与批评情况,增加学生对班级荣誉的关注度,促进学生逐步改善日常行为,提高班级凝聚力。

4.班级文化的传播者

班级文化是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班级活动、学生风貌、班级人际关系的综合体。电子班牌能够拉近班级之间的距离,让班级特色为更多的人所了解,从而促进各班“百家争鸣”、“特色相长”的班级文化建设。电子班牌的出现,极大地促进班级文化的形成与传播。

(1)班级特色的有效呈现

班牌、班旗、班徽、班歌,甚至班级布置、黑板报、班级制度等等班级特色借助电子班牌充分展现出来。通过班级特色的呈现,形成各班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增强学生的班集体认同感。

(2)促进班级特色与文化之间的交流

电子班牌让班级特色呈现更加明显,促进班级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从而构建起以学生交流为桥梁、电子班牌为媒介的多元化班级特色文化交流空间。让学生在课间活动时间相互在班级间交流、体会、讨论,对校园热点事件积极发表看法,形成班级文化在校园中不同的影响力,逐步形成校内著名的书香中队、健康教育中队等班级特色中队。

(3)个体与群体的融合

电子班牌在每个班级门口向所有人展现班级文化、德育教育等内容,其构成主要以学生个体或班级学生团体活动的形式进行。每个学生的身影活跃在电子班牌前,使得每个学生都认为自己是班级的主人,促进个体融入群体,形成学生个体与班级群体的有效融合与班级荣誉、班级文化的认同。

电子班牌只是一种呈现方式。它将普通班级的班牌电子化,创建了实时、立体、无界的班级文化、校园文化和德育教育的新路径;它拓展了学生的课间生活,将德育教育融入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中,学生的日常规范和品德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它以小见大,关注学生、关注班级,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德育教育更接地气;它传播了班级特色文化,也形成了新的校园文化,促进了学生的个性成长和修养提升;它让个体融入群体,提高学生的班级认同感和学生的优良品质。电子班牌创新了德育信息化建设路径,引领了校园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尹恩德.电子班牌在教育教学中应用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4):41-42.

第7篇

二七年我镇的德育工作主要以全面贯彻落实《农安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和《XX年年德育工作要点》精神。以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创造为信托,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线,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要目标,在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为根本,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以建立健全德育评价机制为保障,全面开展,互相促进、互相融合,共同提高。下面,简单把二七年德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点工作。 

1、开展学生行为规范“六个一”活动情况。 

本学年,我校各班及各村小班级,首先,根据县教育局开展学生“六个一”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写好计划,并在平时活动时做好“六个一”活动记录,每学期末有总结。 

除此之外,我校各班级也开创性的开展“六个一”活动,如,每天帮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每天课前进行一分钟演讲;每天记一句名言警句;每天跟父母交流一次等等,把“六个一”活动具体化,并落实到各学科的教学中,融入到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中。 

学校各班设立了“六个一”活动成果角,自己班级设立六个一活动角,所有成果自己保留,以备中心校检查评比。(中心校检查,每学期两次或两次以上,其检查结果,做为老师评价的依据。) 

本学期开始,运行星级班级管理评价,各班每周的团队检查结果,做为班级星级管理评价的依据,按星级评价,期末汇总,算出各老师的班级管理星级分。记入老师的班级管理星级考评分。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方面。 

本年度,学校加强了德育制度建设,促进德育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升、降国旗制度;主题班团队会制度;家长会制度;家访制度;班主任例会制度等。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的同时,狠抓制度的落实、执行。收到较好的效果。 

3、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情况。 

本年度,学校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实践基地(图书室、实验室、校外活动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各项活动有检查、有活动记录、有总结。 

通过班团队会、演讲等多种形式,使主题教育活动各有侧重,构成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特别是结合感恩教育活动,学校开展了感恩教育主题中队会观摩活动,全镇教师全员参与,受到全体教师的一致好评。 

4、德育队伍建设方面。 

本年度,根据县德育工作要点的要求我校围绕开展“德育领导、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六个一活动的开展,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各项活动与教育、教育相融合,整合,共同努力,共同提高,真正收到实效。 

5、学校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方面。 

本年度,根据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农安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把学科教学与德育渗透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扎实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学校心理咨询信箱,学生心理咨询档案。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及时了解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心理变化,给学生提供心理释放的“绿色通道”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及教师的心理困惑。强化德育的质量和效果。 

6、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德育氛围。 

本学年,我校以班级文化建设为基点,以校风、学风和班风建设为核心,以促进形成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为目标,大力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文化制度建设、文化活动建设,形成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精神,凝聚师生情感的校园文化。 

本学年,学校继续实行值周班级和班级干部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和学校管理,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自主发展,通过搞好班级布置,增强班级的文化气息和氛围,通过学生办班报、手抄报,出黑板报、墙报,等多种方式,活跃和丰富班级文化生活,引导学生、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7、家长学校创建方面。 

根据农安县家庭教育十一五规划的要求,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学校建立了家长学校章程,并按章程的要求,成立了学校家长委员会,成立班级家长领导小组,由3—5名家长组成,学校家长委员会每学期召开二次会议,听取家长代表对学校工作的反馈意见,让家长参与学生重大决策。家长通过联系卡,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工作。 

8、电影系列化教育活动情况。 

第8篇

一、强化德育管理的总体思路

学校贯穿“一种思想”,即面向全体学生,发展个性。实行人文关怀,倡导“爱的教育”,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增强“两种意识”,即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意识。促进“三个落实”,一是养成教育、二是班级管理、三是综合治理。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管理由随意型向规范型转变,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由单一的学校管理转为多元化管理。搞好“五结合活动”,即德育管理与课堂教育相结合,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管理工作与德育创新相结合,常规工作与重点工作相结合,德育管理与未来发展相结合。力争“六个学会”,即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新。

二、营造校园育人环境,使德育管理网络化

根据《中小学德育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明确了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认可的办学目标,同时确立了德育工作的具体目标:保持在校师生犯罪率零记录,校园常规管理井然有序,德育竞赛榜上有名,创建文明校园,平安、宁静、洁美校园。以上目标的确定,有效促进了德育工作的开展,形成了“学校―年组―班级―个人”为一体的教育目标体系。

我校始终把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摆上重要日程。健全德育领导组织,由校长任组长,组织成立了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即校长负责学校全面工作,分管领导分别包年组、包楼层,完善以“德育副校长―德育处―年级组―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工作体系,加强德育管理,促进德育活动的开展。以“业务副校长―教务处―教研组―学科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德育教育体系,使德育工作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以“团委―学生会―团支部、班委会”为主体的自我教育体系,使学生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体,内化其行为,以“学校―家庭―共建单位―社会力量”参与的德育教育体系,使学校德育工作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帮助。上述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有效地促进了我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校同时把加强教师政治学习,提升整体思想素质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每学年我校依据工作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时事政治、法律法规、教育典型案例、优秀教育工作者事迹材料、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等,激发教师关心国家大事的热情,加强教师理论知识储备,拓宽教师的视野。

三、优化环境建设营造德育氛围

学校为了营造德育氛围,主要从人文环境和校园环境入手,加强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

我校从领导到教师都十分重视人文环境建设。校领导在加强学校管理中,首先从自我做起,净化自身人文环境的同时,带动全体教师,组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教师自身环境建设,要求教师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黑河市师德师风“十不准”》、《团结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团结中(小)学教师十忌》严格要求自己,通过教师自身的人文环境建设感化、教育和引导学生。

几年来我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积极筹措资金加强学校环境建设。校内水泥甬道环绕合理,周边绿化自然美观,健身器材安放安全,合理有序。校门内橱窗排列有序,能够醒目地看到学校办学目标、宗旨、校风、教风、学风。教学楼内各楼层分别展示传统文化、爱国教育、文明养成、安全知识、环保知识、师德修养以及悬挂各位任课教师的警示语等不同专题的文化建设内容。班级建设各具特色,形式不一,但统一的是各班的黑板报要求每周更换一次,读书角每周更换一批新图书,每个班级都设有好人好事记录本等。人文环境和校园环境不断进步与发展,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起到了引领作用。

四、科学合理地开展德育活动

为了充分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近年来我校在班级管理体制上实行了改革,合理创新,科学管理班级。即运用检查、测评和考核等手段来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学生的自理和自律的能力,为强化班级管理创建良好的学风和班风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校多年来严格落实德育常规工作,始终坚持每周一次德育领导小组会议,每月一次班主任例会,每周一次各班级常规检查,每月一总结,这些常规工作有效促进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结合教育系统师德建设活动的要求和学校的工作实际,学校签订责任书,在教师中围绕师德师风建设开展自查活动、读书活动,撰写高质量的师德反思材料,每学期进行师德经验交流,不断总结经验,推出典范,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对推进我校师生道德素质发展起到了模范、榜样作用。

每学期开学初,我校以市教育局规定的3月和9月份为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月为契机,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对老生进行巩固教育。德育处全体成员深入班级指导及检查,加强新生对《团结中学新生学习材料》的学习和老生的巩固。月末进行各年级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知识竞赛或演讲比赛,同时月总结评选出文明标兵及先进个人,此项工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整体思想素质。

第9篇

摘要:当前,社会思潮和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各种观念和意识的冲突,在职业院校师生中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为此,职业院校应该多角度、全方位对学生和教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即制定和完善班级管理制度,推进班级核心价值观建立,指明班级思想发展方向,凝聚班级文化力量,构建班级德育阵地,促进学生和教师自觉抵御西方文化思潮的入侵等。

关键词:职业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班级管理;意义

职业院校中的班级不仅是学生继续接受教育的基石,更是学生迈向职业生涯和个人成长发展的驿站,对职业院校学生提高知识技能和水平作用重大。因此,职业院校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职业院校师生的自觉行动,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职业院校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1.引领班级的共同理想建设。托克维尔曾经说过,一个没有共同信仰的集体,是不存在的。如果一个集体没有共同信念,就没有一致的行动,就会是一盘散沙,构不成集体。尤其是要建立一个欣欣向荣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就必须用某种先进的思想把全班的精神武装起来。因此,在职业院校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倡导全班同学集体参与,共同制订和修订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班级共同理想,并进一步将这种共同理想渗透于班级管理过程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从三个价值方面为职业院校班级共同理想的建设指引了方向:第一,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出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一个有共同理想信念、共同价值目标、共同奋斗拼搏的班集体。第二,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方向出发,正确引导班级发展的价值选择,促进学生建立自由、公正的班风,实现同学之间的和谐相处。第三,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出发,明确学校、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人翁作用。2.指导班级的核心文化建设。班级核心文化是班级的灵魂和血脉。班主任应该充分利用各种班级活动以及各种社会实践,认真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应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作用,创造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精心组织一系列诸如“传统文化进班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向青春致敬——我们的核心价值”班级辩论赛、“中国梦——我的梦”党员主题教育活动等等,同时开发利用班级QQ群、微信群、校园网等网络文化新阵地,积极搭建核心价值观培育平台,精心培育班级核心优秀文化,引导青年学生自觉践行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创建优秀班级核心文化。3.加强教师教书育人的理想信念。职业院校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知识丰富、理想信念坚定的优势,在学生中加强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讨论,及时疏导网络舆论,引领社会主流思潮,营造良好社会风气[1]。职业院校应该加强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坚定教师的理想信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融入教书育人中,学习和聆听全国道德模范提名人选、时代楷模、全国师德标兵、最美教师张莉的先进事迹,强化价值观的榜样示范,为教师指明教书育人的途径和方向。4.凝聚班级的管理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凝聚班级力量,引领班级健康发展。要建立有凝聚力的班集体,班主任就要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熟悉学生生活,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解他们所需,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班级活动,逐渐形成团结向上、生机勃勃、勇于拼搏的班级精神。此外,班主任还要与学生一起制定班级目标,明确班级发展方向,精心组织校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诚信、友善等各种优秀品质。在组织各类活动中,班主任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平等、公正对待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进而形成班内良好氛围,促进班内每一个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也要注重以身作则,自觉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楷模,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渊博自己的文化知识,时时刻刻做学生的表率,让学生信任你、尊重你、支持你,凝聚班级核心力量,班集体才能和谐、健康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职业院校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意义

1.指导班级的德育课堂建设。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2]这一重要论述,突出强调了德育建设对班级管理的重要作用和重要意义。在班级管理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要注重内化于道德教化、外化于制度规范。在道德教化方面,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建设作用,通过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逐步增强班级管理的德育效能。在制度规范方面,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班级的学风建设中,使本身相对抽象的价值观念能够转化成具体的班级管理制度,逐渐影响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学习方式,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班级管理的道德重构作用。因此,职业院校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学活动,强化德育的个体功能,加强学生成长的精神食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艰苦奋斗、友善互助的道德情操。此外,还应该完善职业院校的德育教学内容体系,加大德育课堂教学的改革力度,有步骤、有计划地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德育教育中的引领作用,最终实现价值观教育“润物细无声”的德育课堂效果。2.培育深厚的师德土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师提供了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是培育师德最深厚的土壤。职业院校教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之中,帮助学生追梦、圆梦,指导学生成长成材,进而在校园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的育人土壤。加强师德建设,坚定教师信念,规范师德品行,这是由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的,教师担负着传播知识、培养人才、传承文化和技术创新的使命,对教师的思想水平、道德境界、价值立场有着较高的要求。正如同志所说,广大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3],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学生的日常行为和滋润学生的心田,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师德建设,才能塑造良好师德师风,才能内化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

作者:杨华枝 单位:河南轻工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罗丽娜,张建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公民意识教育融入班级管理的实践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0).

[2][3]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读本[M].北京:方正出版社,2014.79,141.

第10篇

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学生的德育工作。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因而搞好班级德育工作对学校工作的有效开展十分重要。如何搞好班级德育工作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教育界的同仁,人们也探索出了许多有效的措施。但是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面对当前学生思想十分活跃的特点,德育工作出现了许多困境,许多教师感叹:当今的学生难教难管啊!一个“难”字,包含了德育工作的许多困惑和尴尬。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学生接触社会,接受教育的途径越来越广,越来越难以控制,学生思想越来越活跃,给德育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出路在哪里呢?与时倨进,大胆创新。德育工作的对象是人,人是有思想的、有感情的,人都有潜在的向上性。我在实践中发现,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来促进班级德育工作,不失为一条好的途径,学生乐学乐做,学生融入了健康的文化氛围之中,学生在活动中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教育,规范了自己的行为。具体做法是:

一、是办好班级学习园地。由学习委员负责,班长协调,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给每个小组开辟一块园地,每月做一次,评比一次,请其他班级的学习委员和班长与本班全体同学共同打分,请的评委与本班同学打分各占五十分,根据结果,给各组分别加操行分,并且总结各组学习园地的特点,在全班交流。

二、是开展手抄小报比赛。全班每个同学每月做一份手抄报,定时在全班悬挂出来,全班同学来评,也请任课教师来参与评比,根据内容、形式等方面评选出单项优胜者和总评优胜者,给获胜者加操行分,发给笔记本一个或者圆珠笔一支等奖品。

三、是开展多项体育活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拔河、篮球、乒乓球等体育类比赛,也以个人为单位开展棋类比赛,还与其他班级开展体育友谊比赛。

四、是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我们经常举办一些主题文娱活动,主题有庆祝教师节、庆祝中秋节、庆祝本月同学的生日等。 除了我们自己组织开展的文化建设活动,凡是学校开展的各项文化活动,我们都要在班内进行初赛选拔,鼓励同学为班集体争荣誉,不管成功与否,我们都要表扬和庆祝,让每位同学感到集体的温暖,自觉维护集体荣誉。为了搞好这些活动,在每学期开学初,我们都会在全班讨论本期的活动,然后制定计划。各项工作由相关干部负责组织,班长和团支书负责协调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评比,有鼓励,让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人人感到有事情做,人人感到班集体少不了自己。通过这些文化建设活动,将抽象的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具体化、生动化、趣味化,容易被学生接受。这些活动使班级德育工作建设有声有色,每位学生都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学到了知识,受到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具有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班级凝聚力很强,对形成良好的班集体起到了重要作用。我班从第一学期开始连续几期蝉联先进班集体,与我们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不无关系。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德育,符合当今时代学生的思想特点,将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生机与活力,使德育工作走出“难”的困境,也符合素质教育思想和当前的课改精神,给德育工作带来希望。

第11篇

二、工作目标

长远目标:打造现代的“书香门第”,培养有文化底蕴的新人。

近期目标:争当课改排头兵,争做市区质量强校,争为社会公认特色学校,争创人民满意学校。

三、主要工作

(一)践行办学思想,营造“书香”学校

办学思想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学校发展的“魂”。学校坚守“以书香为伴,与生命同行”的办学思想,用这个思想统领支配学校的一切办学行为;坚持立足办学途径,拓展办学途径,寻求和实施办学策略,不断营造“书香”学校。

1、解读办学思想,把握学校文化的本质

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是教师职业生命中永恒的三个问题。学校引导教师通过这“三个问题”的不断追问,强化学校及教师对教育是什么、学校是什么的继续追问,促使教师认同办学思想,共同打造“读书成风、求知若渴、外探内省、博学精思,启智扬善、追求创新”的书香文化,体验“知的渴求、爱的渴望、善的情怀、智的热爱,以及自我的超越和创造的激情”的生命价值。

2、立足办学途径,打造“书香”文化

办学途径是学校生命发展的通道。沿着办学途径,才能找到学校管理的要素----人和事,学校管理的着力点----现实需要与未来发展,实施有效管理。学校通过“营造书香校园,触摸真实生活,共建生命课堂,倡导校本教研,拓展墨趣空间”,不断开拓办学途径,实现人、财、物、事即办学思想、办学行为与办学绩效的整合,突现“书香”文化的特征。

3、完善学校规章,促进学校管理规范化

规范化管理是学校正常运转的基石,是学校走向人本化管理不可逾越的鸿沟。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学校规范化管理的硬件。学校围绕着“用办学思想引领学校制度创新”的目标,对学校章程、教育教学管理条例等系列的规章制度进行重建;通过职代会的审议和执行力的加强,促进教师对新的规章制度的认同与自觉遵守;形成制度重强,促进教师对新的规章制度的认同与自觉遵守;形成制度重建与落实的过程是办学思想物化的过程。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是实施办学思想和建设学校文化的主体。学校以“校本”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技术为目的,坚持“学习、工作、反思一体,强化反思;教师、专家互动,突出主体;课题为载体的演绎型科研、‘小现象真问题’为特征的归纳型教研互促,注重实效”的策略,整合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管理和校本课程开发,即将教师队伍建设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触摸真实生活,体验生态德育

生命与生活一体两面,生命存在于生活之中,生活是生命的展开与历程。教育因生命而特有,它应该根植于生活。学校致力于构建“触摸真实生活”的全新德育模式,通过构建民主的班级生活、开放的校园生活、真实的社会生活等,让教育回归生活,指向生命,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熟悉的、生动的、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认识生活,学会生活,创造生活,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构建民主的班级生活

班级建设要以班级的民主管理为抓手,以班风建设为目标,以学风建设为重点组织实施。德育处在过程管理中,结合“五名”工程的实施,制定班级专项计划,开展书香班级评比活动,并注意发现和培养典型,以点带面;在终结管理中,通过自评与他评为每个班级画像,形成特点。

2、构建开放的校园生活

校园生活要以校门行为、楼道行为、操场行为的创优活动为抓手,以校风建设为目标,以快乐课间活动为重点组织实施。充分发挥升旗仪式、宣传栏、红领巾广播站、小记者团的载体作用,促进校园生活建设。

3、构建真实的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要以社校互动为抓手,以形成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为重点和目标组织实施。充分发挥班级博客的作用,进行便捷的家教沟通。德育处要注重从内容与形式上进行引导与激励。

4、强化德育管理

强化德育管理要以德育管理条例的重建为契机,研究学校德育管理的特点和重点,建设学校德育的管理模式与特点。

第12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B-

0047-01

目前,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对初中各学科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班主任在初中生德育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必须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改进德育工作方法。

一、更新德育理念,加强师生互动

新课改把充分发挥初中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初中生素质作为核心目标。因此,班主任在对初中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要与学生平等对话,相互交流,协同活动,建立平等、民主、互动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学生德育工作。

(一)师生平等

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要意识到教师是教育行为的主导者,学生是教育行为的主体,两者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因此,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尊重学生,给他们诉说自己想法的权利,学会倾听学生诉说自己的想法,用心灵和他们沟通。

(二)师生互动

过去,不少教师往往不断地向学生灌输德育内容,而且内容枯燥,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往往“左耳进,右耳出”,甚至有的学生表露出厌烦情绪。班主任应用心和学生交流互动,敏锐地发现他们的情绪变化,从而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调整道德行为。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注意实践

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不局限在课堂上,要组织学生广泛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道德体验渠道。

二、注重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德育环境

初中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班主任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很重要,会对初中生德育产生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一)物质文化建设

加强良好的物质文化建设,教室内环境要保持干净、整洁、优美。这不但能反映一个班级的特色,还可以体现班级的文化气息。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学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也有利于培养道德情感。因此,搞好班级物质文化,营造良好德育环境,可以为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提供良好条件。

(二)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主要包括精神面貌、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念等内容。班主任应该通过班级各种活动,着重加强学生精神面貌、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念等三个方面的建设。在精神面貌方面,班主任要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荣誉感,消除狭隘的个人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同时结合实际,对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道德情感方面,向初中生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初中生了解、接纳、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从而形成道德情感。在价值观念方面,班主任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价值取向,在班上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典型。依靠榜样的力量,引导初中学生形成奋发向上、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为学生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制定班级制度

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班级制度很重要。初中生的自制力不强,没有班级制度的约束,就会变得懒散,影响学习和道德自律。班主任在制定班级制度的时候,一定要事前征询广大学生的意见,设立激励机制,分阶段地对在品德方面表现好的学生予以奖励,对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要给予批评教育,最大限度发挥班级制度的约束作用,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

三、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创新德育工作方式

要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实现德育工作创新,班主任必须深入地了解学生个体情况和集体情况。只有多方面地深入了解学生,掌握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思想状况、精神面貌和学习成绩等方面的情况,才能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德育工作方式。

(一)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

师生间进行良好的沟通,是进行德育工作最为直接的方式。进行沟通前,一定要对谈话的内容做好准备。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采取不同的谈话交流方式。同时,在谈话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感觉到是在平等地进行交流,以心换心,产生亲近和真诚的感情。班主任还可以通过QQ聊天、网络课改平台等,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德育工作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进一步开展德育工作。

(二)倡导学生自我管理

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让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地参与班级选举、决策,使其从内心热爱自己的班级,对班集体有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同时,让学生学会在管理班级实践中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学生干部在班级管理中自觉地开展德育工作。

(三)广泛开展社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