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16:06: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数学作业探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作业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通过作业教师可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作业来表达自己的接受能力,所以,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就需要一定的创新。
一、具有吸引性和趣味性
“玩”是孩子的天性,以往的数学作业均是死板的加减乘除和黑漆漆的文字,对于自控力非常薄弱的孩子来说做数学作业就是一种煎熬与折磨。所以,新形式的数学作业首先要具有吸引性和趣味性,让学生想到做数学作业就不自觉地开心。教师可以把作业神话化,把数学的加减乘除等编入童话、寓言、游戏等一系列孩子们喜欢的事物上。如,在学习“两位数的加减”后,教师可以设计捉青蛙的数学作业:青蛙都躲在荷叶的底下,我们需要把荷叶拿开才能捉到下边的青蛙,而拿走荷叶的唯一办法就是算出荷叶上边的数学题。同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用彩纸折成的小青蛙来奖励算得快又准的学生,最后看谁能“捉”到最多的青蛙。
二、具有探究性和实践性
陆游曾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含义为:在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小学生天生就对周围的事物充满着好奇与探究,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他们的天性来布置数学作业,加强他们的探究性与实践性,让其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好奇与兴趣。如,在学习“区域的分割”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足够数量的白萝卜(已经经过处理的圆柱块),问学生如何用三刀切出可以分给更多人的块数,并且每个人得到的大小几乎相同。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此方法把学生的接受者身份改变成创造者的身份,会让其更加热爱数学。
三、具有增强型和开放性
每个孩子均是独立的个体,因此,每个孩子都具有特异性,所以在数学作业的布置上教师也要注意到这方面的差异。因此,教师可以把同一道数学题分成不同梯度的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完成那些题目。例如,(1)长方体的长为6 cm、宽为2 cm、高为3 cm,长方体的面积为多少?(2)长方体的长为6 cm、宽为2 cm、高为3 cm,长方体的体积为多少?(3)长方体的面积为72平方厘米,长为6 cm、宽为2 cm,它的高为多少?(4)长方体的体积为36立方厘米,长为6 cm、高为3 cm,它的长为多少?(5)长方体的面积为72平方厘米,长为6 cm、宽为2 cm,它的体积为多少?关于开放性就是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还能想到其他问题,自己为自己(或同学)出题。
笔者曾经去上海汇师小学学习参观学习,对他们的作业批改深受启发,学校领导带领我们教研后决定,改革数学作业批改模式,把语文批改中的评语融入数学作业批改之中,使数学作业也生动、有感情,下面谈谈我对数学作业批改中的认识、感悟及做法。
一、 拓宽思路,激活创新意识
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方式,语文教师经常使用,我们数学老师也可以把评语借鉴到作业批改之中,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促使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进步。
如解应用题“小红计划打印400个字的文章,每分钟打37个字,已经打了6分钟,还剩多少字没有打完?如果再打4分钟能打完吗学生做第二问 一般会列式为37X4=148(个)148
二、 创新批改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1、 评语可以指导学生做题方法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观察、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老师可以利用评语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找出正确的解题方法。“找准数量关系式”、“多读两遍在下手写,不要慌。”“从问题入手试试看”、“认真审题后再做,细心一些。”“回忆一下法则例题再做”、“多想想运算顺序”“计算之后,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很重要。”等评语实际是让学生自查,在老师的提示下自己去思考、改正。根据指导,学生不仅找到了错在哪里,而且知道为什么错、怎么改正。不责骂质量特别差的作业本,相反,应尽量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方法太好了,但是可要细心呀!”、“你肯定有高招,相信你能行”、“如果你的字再漂亮些就更好了。”“你的进步很大,再细心一些会更好。”“看到你在进步,我很高兴,希望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种带感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充满了希望。从而会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 评语可以更好的和家长沟通
记得我在我班高雪原的作业上这样写到:“你是一个聪明友爱学习的女孩,只是每次做作业时都有一些马虎,多读两遍在下笔,你会逐渐克服这个缺点变得更棒的,加油!”没想到她的父亲也写下一段评语:“师训谨记于心,我们共同努力”。还有我班王思远妈妈这样写到:“看了老师的批注,深刻的认识到孩子这段时间的退步,不足。今后必将对他严格要求。”还有曹影父亲的评语:“孩子上课爱动是极大的缺点,作为家长会让他改正,也希望老师课堂上严格要求。”“严师出高徒!”还有家长对我提出的建议:“老师您好,由于进来出差,不能辅导学生,希望对他多加关注,仅此表示感谢。”看到这些心中升起一丝丝安慰,评语成了我与家长沟通的另一个途径。
3、评语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批改学生的作业还要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我是这样做的,对于作业做得又对又好的学生,每全对5次,字体又工整干净除了打上“优”外,还奖励一个“五角星”批上”verry good ”,一星期一总结,评出周冠军进行奖励。每月全班还评出月冠军组。学生充满了兴趣,自然使其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加高涨。
(2)有的学生经常由于粗心而出错,我总是首先肯定其长处,增强自信,再提出殷励希望,改正缺点,如:“聪明的你唯一欠缺的是认真。”“搬开你前进的绊脚石-----粗心,奋勇前进!”“和细心交上朋友!”“你的字写得可真漂亮,要是能提高正确率,那肯定是最棒的!”或者“你很聪明,如果字再写得好一点,那就更好了!”“作业正确率非常高,就是字体在漂亮点就更好了。”这样,一方面不打击其自信,另一方面使其纠正不良习惯倾向,养成良好习惯。
(3)对于质量特别差的作业,我总是尽量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今天的作业比昨天进步了好多!”“上课发言真积极,作业也向你上课发言一样优秀就好了。”“相信关心集体的你一定会为你那一组争光的,提高作业正确率好吗?”“你一定能行!”“老师知道只要你认真去做,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老师为你的进步感到万分高兴,希望你努力更上一层楼。”“再细心一些,准行!”这种带感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充满了希望,他们会一点一点进步。
(4)暂不评判。当学生的作业错误 过多,过严重时,为了避免学生作业等级太低,心理压力太大,以及产生知识上的脱节和恶性循环,可以采取 暂不评判等级的批改策略。等学生弄清了错误原因,补充了所欠缺的知识,将作业重做之后,再进行评判。如:学习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位时,有一个学生所有填的“X10”“X100”“X1000”“÷10”“÷100”“÷1000”扩大缩小倍数时都是错的,而且都是跟正确答案相差几位,显然,这不是由于单 纯的粗心所致,而是没有弄清算理。这时,就可以对学生的作业暂时不评等级,指导他去复习课本上的同类例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181-01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是教师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是内化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活动。那么,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该如何设计小学数学作业,提高教学效率呢?
一、设置趣味性作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生学习最好的动力。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思想意识还未成熟,很多的有意识和无意识行为都受其兴趣的驱使,如果学生不感兴趣的事物,他们是不会主动去探究的。因此,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过程中设计趣味作业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注意数学作业中的趣味性,根据每堂课的教学内容、重难点,适当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作业。一定要摆脱死板、硬背、重复的作业,作业的题型、内容、形式要做到“奇趣、新颖、灵活”的统一。通过趣味性作业的设计练习,使学生把抽象知识的训练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寓于趣味活动之中,让生动有趣的作业练习取代机械枯燥的重复操作。例如,在进行计算教学时,我们可设计一些如“找门牌号”、“小猴闯关”、“小壁虎找尾巴”、“登上宝座”等带有趣味的游戏性作业,把一道道计算题融合在情节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的兴趣。通过这样设置趣味作业的方式,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使之产生了一种内心的求知欲望,学生在欲望的驱使下,会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效率。
二、设置探究性作业,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探究学习方式,是学生获取知识,发现问题行之有效的、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使之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改革的今天,在我们的教学注重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同时,我们的作业设计也应注重探究性,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然而,真实情况却恰恰相反。这样的作业制约了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的设置探究性作业,积极的通过作业去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使学生亲历观察、猜想、比较、归纳、验证等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科学的兴趣和价值,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学生自主自由地发展,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三、设计生活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的确,数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将学生的学习放到具体生活情境之中去,让学生在具体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学数学,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应积极的与学生的生活取得联系,经常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作业,尽可能地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继续拓展与延伸,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之明白学有所用的道理,进而不断促使教学效率提高。例如,在学习“折扣”这节内容前,我预留作业,让他们进超市,看看哪些东西打折,折扣是多少,打完折后是多少,比原价便宜多少钱。又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后,可以布置学生收集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百分数材料,并把这些材料进行归类、展览……通过各种各样的生活性作业,有效的引导了学生进行生活实践,强化了学生的生活感知和体验,利于学生长久学习和提高。
四、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小学数学作业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其重要作用已不言而喻。虽然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具有广泛性和较大的随意性,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不是教师随随便便设计就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的。因此,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好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教师要考虑好作业的设计是否具有趣味性:教师所设置的作业要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自主的去完成。其次,教师要考虑好作业的设计是否具有探究性:教师设计的作业要具备一定的探究性,培养学生勇于发现的精神。再次,作业的设计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是否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最后,作业的设计是否具有生活性:作业的设计是否积极的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以学生认知为基础拓展。
总结: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学问,设计中,既要精心设计作业题,要讲求艺术、讲究方法,也要结合实际,讲求实效。设计真正适宜学生的有效作业,还有待我们去开拓。
参考文献:
摘 要:当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还存在“一刀切”的现象,仍然定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上,加上“多劳多得”等错误意识的影响,注重作业量而非作业设计的质,作业陷入了题型呆板、形式单调、内容封闭的误区,给学生带来严重的作业负担,以至于他们为“完成”而完成,不仅严重禁锢了学生思维和潜能发展,也和当今的教育方针背道而驰。本文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提出了个人见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分层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业既是教师了解学生一种方式,也是训练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方式。分层次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顾名思义就是依据学生基本学习接受能力和心智成熟程度为基础,在作业设计中融入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的作业内容,其有两个层次的含义,首先是在作业内容上每名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其次是每名学生的作业难度存在不同,这样的分层次设计理念很好的结合了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个性发展需要,对于促进小学生激发个人学习积极性和活力有很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引入分层次设计理念对于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大致可以归结为两类: 第一是丰富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理念.第二是改善我国现阶段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诸多弊病,从根源上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提高.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次设计的思路和策略主要体现在:
一、合理分组,多元评价,个别辅导
对学生进行分组是实行分层次作业的关键和前提,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不一,在小学数学作业分层次设计中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能力进行一个全面而细致的摸排,为此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让教师能够通过日常教学中与学生的交流中充分掌握有关学生的基本讯息从而为制定分层次的数学作业打下必要基础. 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教师要把握好分组的原则和细节,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小组中感受数学作业分层次设计所带来的好处和实惠.
立足于科学合理的分组后,教师结合各个小组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小学数学作业的进行难度和量上的合理设计,在设计时教师要尽量把握好量与质的协调,不仅仅要有“量”,最主要的是要有“质”,通过量来保障、扩充“质”. 在作业设计完成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独立完成小学数学作业,让学生能够充分吸收教师的设计成果. 除此以外,在小学数学作业中引入分层次设计概念需要教师对各小组间的评价机制加以区别,及时发现每个层次中学生的不同变化、进步等,及时给予不同的评价。如同一练习题或个别习题的训练,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要提出分层要求。如对C组学生只要求一题一解,就题论题,只要能完成这一点而已。对A组、B组的学生则要求一题多解。尤其对B组学生,既要多表扬、鼓励,指出不足,又要给予明确的方向。而A组学生,更要高标准、严要求,使他们超越自我,更加严谨谦虚。当然,对他们的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要及时调控层次,使B、C组学生都有升级的可能,A组生成绩下降,要调换到B组,B组下降要调换到C组。这样的评价会使学生增强竞争意识,形成你追我赶的进取心。当然,对不同组学生作业要适时地进行辅导。对A组学生做的拓展作业,教师交给选好的优秀小组长,在课余时间去讲解,个别辅导。然后组长给组内6人进行讲解,再进行二次个别辅导。C组学生的2道典型计算题,让B组中的小组长讲解,个别辅导。这样学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加深对知识生成过程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
二、合理把握分层次设计概念的要点
分层次作业设计的概念核心是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背景这些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考虑进去制定出更加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作业计划,其本质仍然没有偏离平等受教育权的实质,只是在具体操作中的具体表现不一罢了,因而教师不能因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一而从作业设计中对学生加以歧视,否则小学数学分层次作业设计必将以失败收场. 教师要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充分理解吸收分层次数学作业设计思想的精髓,对所有学生都要用心呵护,悉心培养,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延伸活动作业分层设置,体现不同层级发展方向
小学数学教学应当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让课堂教学得到延伸,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与需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条件。许多教师在教学之余,组织学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学延伸活动,如趣味探究、实践运用、接洽生活、奥数辅导等,这样的数学延伸活动也需要设置一定量的作业题,作为对活动目标的检测和学生活动成果的反映。对于同样的数学教学延伸活动,教师在作业设置时也应当体现分层原则。例如,在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教师首先应当对参加小组的每一位成员进行全面分析,将小组成员按照思维水平与能力基础划分为不同的层级,在给予相对应活动难度和内容的指导基础上,制订与其相配套的活动作业,保证学生的数学延伸拓展活动与自身的能力基础相一致,使学生处于“跳一跳就能摘着桃子”的积极状态。同一项数学内容的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为中等以下学生设置基础型巩固题目,可以是对活动探究内容相类似题型的训练巩固,但是对于优秀生群体而言,则要设置更高难度系数的题目,引导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创新思维方式,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拓展水平,让数学教学的延伸活动成为学生锻炼思维、拓展思维的有效载体,让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使活动与学生的数学学习联系更为紧密。
总之,作业设计是数学教师很重要的一项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要在实践中逐渐探索、挖掘,精心设计作业,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乐学”,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逐渐为学校接受和实施。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缺乏人文精神的作业已经不能满足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要求,也不符合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必然导致学生应付作业,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另一方面,大量作业的布置,也不符合“减负”的要求。
传统的作业设计,通常有课时作业和单元作业两种形式。课时作业主要是课后习题,单元作业则以试卷的形式出现,包括填空题、计算题、判断题、应用题等等,题量比较大,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然而大部分数学题多为人为题目,都是在理想状态下进行机械解答,脱离生活实际,导致解题过程中兴趣不足。
传统作业的设计工作基本都是由数学教师担任,作业的布置数量和难度也是老师说了算,作业的评价也是由教师担任,单纯的一对一评价,不能帮助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和班级整体水平之间的差异。学生在作业方面完全丧失主体地位,只能应对作业,不能自己掌握。
小学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是课堂内容的综合训练和提升。合理的数学作业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提高综合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思维等方面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数学的教学目标。
二、小学数学作业改革方向的要求
注重趣味性。趣味性可以激发求知欲望,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数学作业的设计也要注意趣味性,吊起学生兴趣。比如《倍数和因数》,可以设计卡片游戏。在每个同学的座位上发一张卡片,然后按照老师要求站或者坐。老师说:座位数是奇数的同学站起来或者座位数同时是2、3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等等。也可以通过数字组合加大难度。学生在整个游戏过程中都能保持高度的集中和积极的思维。把课堂枯燥的内容换一种形式表现,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在游戏中加深对知识的运用理解。
层次性。这是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的重点。传统数学作业一刀切,基础好和基础不好的学生的课业负担和难度都是一样的。要改变这种状况,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适合不同学习基础的作业层次,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作业数量和学习方法。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侧重点不同,可以通过不同的作业目标,使他们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小学数学作业具体设计步骤可以采用多层次问题的形式。应用题分多个问题进行发问,鼓励学生尽量解决。
实践性。新课标要求: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认识实际问题可以通过数学方法进行解决,借助数学语言来交流。从生活中获得直接经验是第一步,将获得的经验再用于生活是第二步。数学作业设计中,要注意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可以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因此,数学作业的设计不要局限于教材,要拓宽思路,将现实素材改编成应用题。如《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节,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我们学校建造的游泳池要挖掉多少立方米的泥土?(要求学生实际测量)如果一辆载20立方米的车负责运土,需要运几次?如果需要在游泳池的内壁贴上瓷砖,需要多少平方米?等等。
探索性。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学生自主探索永远是学习数学的好方法。作业设计要有探索性。比如测量规则物体的体积容易计算,那么香蕉、西红柿等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怎么测量?1+2+3+4+...+2012得到的数是奇数还是偶数?通过类似问题巧妙引导学生探索其中规律,激发学生兴趣。
三、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改革注意事项
要注意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或者改革,都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将数学模型再还原为实际问题。注意在作业改革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发问、质疑,从而通过调查和探究得出答案。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新课标对数学教学的要求从原来的侧重认知发展水平转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变化。小学数学在小学教学中难度较大,也是新课改的小学重点科目。作业改革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信,关注学生作业方式,有意义的去学习和做作业。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由于教师教学理念的差异,使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出现了一些不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偏差现象。作业形式比较单一、内容缺乏新颖性、平时的练习作业设计中,部分老师缺乏自我思维含量,导致部分作业设计游离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小学数学作业研究,赋予作业新的内涵,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作业设计创新的措施和对策
在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针对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小学教学的经验和教学中看到的现象,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的一些做法。
设计趣味性的作业 教师的作业设计在考虑内容针对性的同时,也要考虑作业的新颖和趣味性,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让他们在练习中体验学习数学的魅力,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乐学者。比如,在学了加减计算后的作业,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玩对口令游戏,不仅增加了作业的趣味性,更能让学生乐学,提高计算能力;在中高年级可以用扑克牌玩“24”点游戏等,学生通过计算24点游戏,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相关知识,提高了计算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设计实践性的作业 数学作业也应将触角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传统的数学课外作业大多为计算或应用题,缺乏动脑环节和多种感官的协调参与,使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降低。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尝试设计一些数学调查与统计、观察与操作的实践性数学课外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增强学生的数感和用数学意识,提高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布置社会调查性实践作业 如学了数量关系式“单价×数量=总价”后,可以布置这样的调查性作业。让学生去商场购物,预先让学生自己设计好购物单,学生首先要考虑自己要买什么东西;了解该商品的价钱;确定所买的数量;再考虑怎样用所学过的知识算出要付的钱……整个购物过程学生在富有生活情趣的实践活动中,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开放性的作业 精心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在“多种解法,多种答案”中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完解决问题后,可以设计如下的作业。选择游玩项目问题:小明只带了30元钱来游乐场玩。以下是各项目的名称和价格:碰碰车是5元/人,坐木马是3元/人,套圈是2元/人,打气枪是8元/人,充气城堡是4元/人,划小船是9元/人。问:①如果只玩打气枪,能玩几次,还剩多少钱?②如果只玩划小船,能玩几次,还剩多少钱?③如果每一项都玩,带的钱够吗?④请帮小明设计一个游乐项目不重复的方案,使他还剩1元钱。
以上所设计的作业是比较开放的,改变了原来书本上条件唯一,问题单一的设计,这样具有开放性的作业设计,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对不同条件的分析和组合,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采用不同的策略和解决方法,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提高。
设计创新性的作业 学习数学并不是让学生拘泥于课堂,而是要延伸于课外,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布置的作业要富有个性和创新性。
写数学周记 写数学周记则要求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亲身体验到的与数学有关的东西记下来;还可以总结本周的学习内容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交流知识是如何获取的以及学习到新知识的感受;对自己在本周做错的题型给予分析并指出错误的原因等。学生能在数学周记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质疑;也能在数学周记中吐露自己的心事,发出内心的感慨;通过写数学周记,不仅让老师清楚地了解到学生的思想状况,而且在这师生的对话中不知不觉地加强了学生与教师的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
结束语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也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一节扎实、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果没有教师的精心设计,包括好的作业设计,是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努力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趣味性和创新性的作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衣晓方,郑嘉,孙万秋.小学数学作业改革案例[J].小学数学教育,2004.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的分层和实施是相当重要的。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和布置数学作业,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对高效课堂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分层与实施进行了研究和讨论,旨在推动小学数学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作业分层与实施 高效课堂
古往今来,无数的科学家和数学家奉献出自己的一生为我们打开了数学的大门。数学为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众多学科提供了研究方法和计算方式,数学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数学还为新技术、新科学的诞生提供了基础。从幼儿园起,老师就开始教孩子们数数,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数学的学习由浅入深。小学数学是学习数学的起点。
一、高效课堂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分层和实施的必要性
(一)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现状
当前的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布置作业时往往统一布置,需要独立完成并在第二天上交批改。这样的作业方式有诸多弊端,如优等生的数学得不到提升,学困生则跟不上作业节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不到激发。一模一样的作业布置会让部分学生浑水摸鱼,导致数学作业的抄袭现象严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加强。这样的作业布置有待广大教师优化,让学生从作业中得到乐趣。
(二)小学数学作业分层布置实施的思想还不够深入
当前,许多小学教师的分层设计和实施小学数学分层作业的思想还不够成熟,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发挥的意识不够强烈,根据学生的需要布置作业的思想不够深入。在如今高效课堂的背景下,分层设计作业和实施作业是当前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广大教师需要充分认识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和实施的必要性,让数学教学更上一层楼。
二、数学作业的分层与实施的基本概念
数学作业的分层重点是要对习题的难易度进行合理分层,作业对象的分层需要慎重,一般不对作业的对象进行分层。但在班集体中,或许有极个别的学生对学习感到非常困难,对这类学生可以适当减少作业的量以及作业的难度。现代教育注重以人为本,因此,要尊重学生的选择,从小学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中,就能体现这一理念。
三、高效课堂的基本概念
高效,就要达到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两个最佳,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投入最少精力的情况下,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高效课堂一般是教师讲的时间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多,在本文中,主要对数学的作业分层设计和实施进行探究,以提高教学效率。
四、高效课堂下小学数学作业的分层与实施方式
(一)根据学生主体性原则进行作业分层与实施
一般来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业的分层和实施需要尊重学生们的意见。在高效课堂的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所占比重较大,结合这样的教学理念,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也要以学生为主体。例如,在苏教版教材《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一章节的学习中,学生要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并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意义。高效课堂的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教师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别方式时要又快又好,尽量留出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体会平行四边形的数学涵义。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也需要遵循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理念,在对作业的难易度进行合理的分层后,让学生自主选择习题进行解答和剖析,这样既能体现作业分层实施的理念,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教学效率,实现高效课堂。
(二)数学作业量与作业难度的合理分层与实施
1.作业量的分层与实施。
为学生适当减负是当前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经常谈论的话题。在高效课堂的背景下,减轻负担也是相当重要的教育理念,所以在数学作业的分层中,应减少一些机械的计算题,可以加入一题或者两题拓展性的数学作业,让作业变得轻负担高质量,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比如一些机械重复的分数加减运算可以去掉,加入一题或者两题运用类的分数加减习题,让学生自主拓展和运用分数加减法,提升计算的熟练度。
2.作业难度的分层与实施。
作业难度的合理分层也是相当重要的。在作业布置中,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类型、难度不一样的作业,但要规定每种类型的习题都要至少选择一题。这样有自主性的作业选择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教学效率。
(三)作业批改和评价方式的分层和实施
许多教师在进行作业批改时都是进行单一性的评价,如作业全对的打个A,错误很少的给个B,问题比较多的给个F……在高效课堂的背景下,这样的评价方式已经过时,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一样的标准,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五、总结
要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后作业的合理设计和实施。数学作业是课堂的总结,也是提升学生计算能力、巩固课堂学习成果的重要方法。作业的分层与实施是如今教学中需要注重的,所以教师们要积极改善和优化作业分层与实施方式,提升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作者:潘志海 单位:江苏省高邮市临泽镇临泽实验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359-01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绝大部分教师的教学形式、教学观念、教学方法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在课堂教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是对于课后的作业设计方面,很多教师并没有十分的注重,在布置作业时仍然布置一些形式枯燥、内容单一的作业,这种作业已经很大程度上消耗了学生对数学的热情。所以,在素质教育推行的今天,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布置和设计出学生喜爱的作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在设计作业时要融入趣味性元素
小学生由于自身年龄特点,好奇心强、兴趣广泛,同时求知欲也很强烈。所以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结合这些特点进行设计。
1、布置专题作业
2、“数独”专题作业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想学生推荐《数独》这本课外书籍,其中的游戏规则简单易懂:在9*9的方格内,将1-9这9个数字填写到空格中去,使得方格内每行每列以及用粗线分成的每个3*3的方格内又含有这9个数字(不重复)。在游戏中题目会事先填入几个数字,其余等玩家去完成,在填写的过程中一句题中的数字分布情况,探究出其余空格应填的数字。这种游戏不但好玩,重点是对培养学生的耐心、专心有很大帮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找规律型的作业
它是《数学课程标准》内的新增内容,包含了深刻的数学思想。为了使学生能够将这部分内容学好,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安排专题作业。例如:在设计作业时将作业按照题型和数字规律进行划分,使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和训练,经过课堂的训练以及课后作业的巩固,学生对找规律这个章节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设计“身边”数学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使用这样的形式:请同学们对《小张的日志》进行修改。“2013年6月19号,星期三,晴。早上8点,我从20米高的床上起来,用了10小时洗脸刷了牙,吃了20千克的食物,背着60克的书包向学校前进,路上遇到了90克的胖子小黑,我们一起去上学,到了教室我拿出1厘米厚、20米长的书进行阅读”。晴将小张日志中不合理的地方批改出来。这样可以使原来改合适单位的作业设计成富有趣味性的作业,以此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注重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目前,教师布置作业一般要求独立完成各自的作业,是的少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产生了畏惧作业的心理,这要求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设计一些需要学生之间合作才能完成的作业。
例如:(1)教师可以将班级分为若干小组,指定每个小组的组长,要求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数学周报或者月报的创作,数学报的内容就是哥哥组员搜集到的任何和数学有关的知识,在期末将最富有创造性的数学报贴在班级墙上,供全班进行浏览,使学生之间达到资源共享和互相学习的目的,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在学习《统计》这个章节的时候,可以布置小组完成统计各个小组家庭成员一个星期水和电的用量或学校门口十分钟内自行车的通过量等。使得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增加了作业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科学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将具有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延伸到学生的所生活的各方面上,在布置作业时做到具有开放性、趣味性、合作性的特点,确保小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有较高的热情和积极性,能起到巩固知识的同时,将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葛灵光.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例谈[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1,(3):60-62.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作业设计 方法探索
长期以来,受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限制,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很多问题,作业训练的应试化、单一化、枯燥化。小学生都是孩子,要实现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必须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结合学生的心理需求选择合适的作业内容。本文结合长期教学实践,从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原则和模式出发,探讨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趣味性原则,激发学生作业兴趣
趣味性作业能使学习变得轻松愉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平时数学作业布置中,应该尽量选取一些趣味性习题,将数学故事、游戏、情境等内容蕴含在作业训练中。很多时候,教师应该放手学生作业,安排学生自行设计作业,从而提高学生进行数学作业训练的积极性。
例如,在“比的知识”作业训练中,我为学生讲述了阿凡提分马的故事,帮助学生认识比的概念,并要求学生尝试求解。有学生可能听说过这个故事,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讲述这个故事。在此基础上我将这个故事进一步整理揭示给学生。在古代蒙古草原上有一个富豪有11匹价值连城的马。富豪临死前立下遗嘱,将这11匹马全部留给自己的儿子,大儿子可以分得1/2,二儿子分得1/4,三儿子分得1/6,试问该如何分配。阿凡提是小学生熟悉的角色,故事的趣味性可谓深入学生内心。有了上述情境,我首先要求学生尝试自行求解。学生按照“比的知识”,大胆说出大儿子分得5.5匹马。此时,很多学生哄然大笑,这半匹马该怎么分呢?此时很多学生陷入困境。对此,我将阿凡提的做法讲述给学生。他把自己的枣红马加入11匹马中间,于是,大儿子分得6匹,二儿子分得3匹,三儿子分得2匹,剩下的那匹还是阿凡提自己的枣红马。此时,学生茅塞顿开,原来三个儿子的分马比例和达不到单位“1”。
通过阿凡提分马的训练,学生认识到分配整体的重要性,对分配系数、分配原理的认识得到深化,自身作业热情得到提高。
二、层次性原则,保证学生共同发展
小学生虽说都处于数学学习的起步阶段,但不同学生的智力水平、特长喜好、个人特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平时作业布置中,教师必须遵循层次性原则,针对不同学生布置分层训练。很多时候,为了保证中等生跟得上、优等生吃得饱,可以将数学作业分成基础训练、能力提升和课外拓展这三方面,鼓励学生完成基础训练,尝试课外拓展训练,保证数学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例如,在完成“圆的知识”章节教学时,我为学生布置如下分层性作业。
基础性训练:已知公园圆形花坛的直径为10米,试求解它的面积。能力提升训练:已知公园里圆形花坛的周长为314米,试求解它的面积。课外拓展训练:有一只山羊被主人用一根长为5米的绳子拴在长满青草的长方形院子里的木桩上,长方形院子的长为11米,宽为10米。试问:羊能否吃完所有草?
在分层性作业布置过程中,教师切勿对号入座,切忌将学生分门别类。有了以上分层作业,我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基础性训练,尽量完成能力训练,尝试合作解决课外拓展训练。
对于基础训练,只要学生利用圆基本公式即可解决。对于能力提升训练,则需要学生转换一下,将圆的周长转换为圆的半径。利用圆形周长公式,可得米,再利用圆的面积公式则可求出面积为平方米。最后的课外拓展训练则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对圆与矩形有着深刻的理解。要知道山羊能否吃光青草,只要判断圆形是否能完全包含这个矩形。首先是木桩的位置,学生不难判断出,当木桩位于矩形中心时,可以到达的矩形面积最大。于是求出矩形的对角线长为14.87米,半对角线长位7.43。由于其长度大于5米,则可知山羊不能吃光青草。
三、生活性原则,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
知识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数学学科与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平时作业训练中融入有效生活元素必不可少。学生在生活化作业训练中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对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欲望有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学习了“百分数”章节后,我为学生布置了如下训练题:
已知五年级(1)班有48名同学。现班级决定举办一次读书周活动,班委决定为每位学生购买一本价格为5元的书籍。现书店有以下优惠政策:若一次性购买满50本,则给予打九折的优惠。现班委进行协商,要求给出购书方案。
学生在审题列表达式后得到以下两个方案。方案一:学生按人头单独购买,则一共需要花费240元。方案二:班级整体购买,且一共购买本,则需要的费用为225元。从两个方案比较中,发现方案二不仅省下了15元钱,还多出了两本书,多出的两本还可以按照原价卖出或留做班级备用书。
通过上述生活式案例,小学生在购书计算过程中可有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对习题进行改编,适当增加习题难度。例如,在上述训练中再增加一家书店,该书店采用前20本原价,剩下的采用八五折的优惠。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一步分析和讨论,最终选定合适方案。
在他们今后的生活实践中,每当他们遇到打折类或比较类的应用题时,总能想到数学学科的应用。在数学训练布置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生活实践的应用,还可以突出开放性、探究性训练布置,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总之,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启蒙阶段。数学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在日常训练布置中必须坚持趣味性、分层性、生活性原则,设计出受小学生喜爱和拥护的数学作业。
参考文献:
[1]崔丽娟.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46).
[2]黄晓静.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及评价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10).
[3]陈军贤.如何增强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3(26).
传统的数学作业单调枯燥,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不利于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鉴于此,依据新课程理念,重新认识作业的意义和价值,全面科学地改革数学作业,已成为一个现实而迫切的课题。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作业的布置,不仅服务于基础知识的巩固,更旨在发展学生的能力。那么,如何改变数学作业的现状,优化数学作业的设计,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形成能力,学会合作,学会自主呢?下面我就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认识新理念下的小学数学作业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作业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继续和必要补充,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最经常的活动形式,是学生获取、巩固、应用知识的一种手段,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通常所说的运算技能就是数学里重要的技能之一。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它对巩固课堂知识,反馈课堂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据此总结本课得失、制订对策、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起着重大的作用。
二、现在小学数学作业中的缺陷
1.作业量多,效率低下;2.内容陈旧,思想封闭;3.形式单一,阻碍发展;4.主张统一,忽视差异。
三、小学数学作业的改革趋向
突破传统,改变现状,树立正确的作业观,创新作业方式,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利用作业发展学生是新课程理念下作业改革的趋势。作业的内容、形式和评价是数学作业改革的三大方面。
1.作业内容,由单一走向综合。如在三年级的教材中,除安排了一些基础性的作业,还提供了一部分综合性的实践作业。在《年、月、日》的教学中,对照年历表,找一找,说一说。“找每月都是30天的月份”“找和自己同月出生的同学”等。
2.作业形式,由封闭走向开放。泰戈尔曾经说过:“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过去那种由教师包办、学生只要一张纸一支笔的作业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在新理念指导下,教师的作业设计应不拘泥于传统的书面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口头形式的,也可以是操作演示形式的,还可以是展示创作成果的等等。因此,在设计作业时,要将现实性和挑战性相结合,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的的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积极主动地思考。虽然他们所用的方法、得到的结果不一定相同,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
3.作业评价,由片面走向全面。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业评价同样也是一门艺术,评价往往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作业评价不能只是给学生一个分数、一个等级,而应集中体现在给学生的那些期待性的评价中。过去单一、片面的传统符号法,用红笔打“√”或“×”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需要精心培植的,不能一棍子打死。为此,应改变评价方式,结合学生各自的特点,可采用表扬类评语评价、激励类评语评价和引导类评语评价。除此以外,还可以运用等级制评语对学生的作业加以评价。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而且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作者单位 江苏省赣榆县塔山镇中心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作业布置 策略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1-0136-01
作业布置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在授课前要对作业布置进行一定的计划,如要讲授哪些内容,课后应布置哪些作业让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巩固,并留一些拓展提高题,让成绩较好的学生有发挥的机会。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作业布置的策略和计划,以期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所帮助。
一 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
第一,作业负担重,学习效率低。学生的作业负担过重,题目偏多,不同学科之间经常发生争抢课外作业时间的现象。作业多挤占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疲于完成作业,教师疲于批改作业,导致了学生学习效率不高,老师没时间充电。
第二,只注重统一性,忽视差异性。对全班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忽视了个体差异性。违反了因材施教原则,使学生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第三,随意性盲目性大,机械重复形式单一。教师课前没有深钻教材、研究作业内容,出现随意布置机械重复形式单一的现象。
第四,作业的布置向应试教育倾向。教师只布置应试教育要求掌握的内容,忽视教材安排的实践活动,新课标提倡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没落到实处。
二 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策略
第一,开放性题包含的知识点多,覆盖面广,综合性强。这种题既可以与教材内容相联系,也可以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还可以与社会活动接轨;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第二,实践活动作业的设计可根据本地本校的特点进行选择,内容要与教材相结合,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学生的年龄越小,无意注意越占优势。在教学中,我通过游戏猜谜等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当学生陷于问题情境时,无意注意就会转化为有意注意,他们会主动探究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就得到了提高。
第四,新课标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对作业的设计需体现层次性。这就需要教师事先要精心备课,因人而异,布置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作业,设计出具有一定弹性的作业,如必做题选做题延伸题。然后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提出不同的要求。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除了做必做题外,还要做选做题延伸题。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除了做基本题外,还要做少量偏难的题目。而学困生只需做一些基本题。这样的分层作业,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五,以往教学中,各课科教师缺乏沟通和交流,没有控制作业的总量,导致学生的负担过重,学生陷于题海战术,学习效率不高。因此,教师之间应加强沟通和交流,控制好作业的总量和完成作业的时间:一年级不留课外作业,二年级不超过30分钟,三年级、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年级、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
三 有效作业布置实例
开放题是有效作业布置的一种常见题型,其中一题多变的题型对于学生思维训练非常有效。这种题通过适当变换条件和问题,起到一题多用的作用。既可以提高练习的效率,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如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面包2元、矿泉水3元、蛋糕4元、饮料5元,小明有15元。(1)都买面包,最多可以买几个,还剩几元?(2)都买蛋糕,可以买几个,还剩几元?(3)还可以怎样买,正好把钱用完?学生通过这样一题多变的训练,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实践作业布置中,在教学了统计初步知识后,我让学生调查本校商店哪些商品最畅销,阅览室里学生最爱借哪种书?让学生根据收集的信息,制成统计表,写成小论文。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中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只要教师耐心地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作业布置,在作业布置的过程中,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既能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又能起到承上启下、拓展提高的作用。学生可通过作业测试自己最近学习的效果和质量,教师也可通过批改作业得到的反馈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罗玉华.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J].江苏教育研究,2012(13)
[2]陈燕.小学数学作业中如何实施增效减负[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3(4)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115-03
数学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科教学的一个常规行为。教育家巴班斯基曾诫告人们要“从一道练习作业中取得最大可能的效果”。受传统的以“应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及以“成绩”为核心的教师评价制作影响,多数教师关注的是如何传授知识,凭借“以量取胜”的题海战术提高成绩。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不仅剥夺了学生的课余时间,使学生不堪重负,也伤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作业变成低效的、异化的教学环节。
一、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
作业是数学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本质是学生在课外时间所从事的,旨在促进其身心完满发展的学习活动。好的作业能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然而通过对两所乡镇小学的数学作业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当前小学数学作业现状令人担忧。
1.仿题操练,缺乏实用性。数学的知识点大都以例题的方式呈现,教师一般在讲授例题后就会布置类似的题目进行操练,学生思维定向,机械照搬公式或例题思维,简单重复的作业很难推陈出新,不利于知识的有效巩固,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内容乏味又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脱离,学生做起来总感觉到的是负担,简单的操练书本知识,也体验不到做作业的乐趣。学生态度消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这与新课程理念要求的数学素质发展相去甚远。
2.机械演算,缺乏吸引力。数学不仅是计算或演绎,还包括观察模式、验证猜想、估计结果和动手操作。如果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仅限于一些书面作业,只要求学生作一些简单运算或作答,此类机械作业只能巩固学生的书面知识,不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单纯地追求知识的机械演算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使得部分学生对数学作业产生厌倦心理,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3.作业“一刀切”,缺乏层次性。学生都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面对不同能力水平和认知特点的学生,无视他们之间存在的差异,设计同等难度、相同数量的作业,搞“一刀切”是违背教学规律的。同一道题目,学优生可能会觉得太简单没挑战,完成后没有成就感;而学困生可能会觉得困难,做不出来会有挫败感。这势必造成“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消”的状况,时间一长,必定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作业无反馈,缺乏实效性。作业的过程是要让课堂的知识点进一步内化,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如果作业得不到及时的反馈,将无法强化所学知识,纠正不了错误认识,降低巩固的效果。此外,小学生一般都爱表扬,当他满怀信心地做完作业交到老师那里以后,他就开始期待大大的红勾,满满的100分。如果他的作业上交后如石沉大海、隔个数天也毫无音讯,那么他期待的心就会在等待中变凉,做作业的积极性也会在老师的怠慢中磨灭。
二、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问题的原因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现状不容乐观,造成其诸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思想根源: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透。教学理念是教学设计与教学行为的依据,没有正确与理解透彻的理念作为指引,教学必然走弯路。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强化了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广,但在大部分农村学校,缺乏教师新生力量,教师队伍的主力军仍是老教师和大批代课教师。应试教育的思想影响深远,传统的数学教学理念本质上是以知识为本位,其核心追求是掌握数学知识,学会做题。
2.现实困难: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过重。在农村小学师资缺乏的现实条件下,教师的教学任务普遍超量,学生成班量大,大班化教学中教师的负担沉重,教师在备课、教学、学生管理上耗费了大部分时间与精力,留给作业上的时间和精力就相应减少,甚至很多教师根本无暇去设计作业,对配套的练习与辅导资料也不会据所学内容进行优化选择,布置和批改作业的任务转由几个成绩较优秀的学生代替完成,其效果大打折扣。
3.主体认识:学生对作业的意图理解不清。为什么要做作业?很多学生一知半解,对作业的功能与价值理解不够。农村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途径相对狭窄,大部分知识来源依靠书本和教师的口耳相传。老师说,学生做,学生根本不去思考为什么而做,为谁而做,以及通过作业自己能学会什么?随着学习负担的加重,日复一日的枯燥学习训练,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学生就容易为了应付老师而去抄袭别人的作业。
4.支持:家长对完成作业的配合不够。在广大农村小学,多数家长都忙于生计挣钱,或是家里有多个孩子,把这些孩子的身体照顾好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孩子的作业。此外由于自身受教育程度低,对学生数学作业不能很好地答疑解惑。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太关注,更不会关注数学作业的完成情况,他们认为教师才是教育孩子的人,数学作业也是由数学教师解决的事情。
三、反思与对策
数学作业的设计要立足于数学新课标对数学素质的要求,关注如何通过作业实现学生的数学经验,形成数学素质,培养数学情感。
1.作业内容立足于真实生活。数学新课标提出,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于挑战性的。真正的数学来源于生动活泼的生活,而不是枯燥的演算与复杂的游戏。设计一些生活实际中学以致用的练习,让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
2.作业方式着眼于灵活途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浓厚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作业兴趣的保持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灵活多变的作业方式。除了书面练习,教师还可以采用口头报告式作业、合作调查式作业、实验操作式作业、课题探究式作业、游戏娱乐式作业等多种方式。
3.作业层次根植于学生需求。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作业布置要适应每个学生的不同需要。然而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大部分农村学校为大班化教学,因而教师面临着如何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的难题。布置作业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布置恰当的作业。学习基础好的同学,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有深度或综合性强的作业。基础一般的同学,难度要适中。而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降低要求布置基础性作业,让其能体验成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分层的作业设计实现作业难度层层递进,尽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与学习的快乐。
4.作业数量力求于科学合理。高质量的作业拒绝繁冗复杂、简单重复。力求以少量的练习获得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提高。所谓数量合理,主要指作业的布置要符合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一般来说,小学生数学作业应该以用时30分钟以内为宜,时间过长,学生就会感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作业的效率下降。科学化的设计是指作业的优化,布置作业前,老师首先应该考虑当天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来布置作业,如果所学与所用不一致,自然达不到理想的巩固效果。作业不在量多,而在于设计的科学合理。
5.作业评价趋向于积极向上。评价的功能是服务教学,反馈教学,促进教学。传统的作业批改,只有简单的分数或“优、良、中、差”等寥寥数字,教师草草批阅,学生蒙混过关,作业达不到查漏补缺的效果。学生通过作业不能形成积极的情感、良好的态度,同时也没有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首先是评语式评价。针对学生作业中的进步或独特的见解等及时给出的“精而短”的评语。用简短的文字描述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指出不足。例如:对于有创意、做得好的题目,可以用“细心”、“想法独特”来肯定他们成绩;对于错题,针对错因,标明错处“格式是否正确”、“请看清楚题目”,使学生能发现错误并按评语的提示改正。其次是符号式评价。简明具体的符号,生动形象的简笔画,在批改作业中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如给对题打“√”,错题圈点,还可以用生动的面部表情表示好中差不同等级,用有意义的卡通画、小五角星等鼓励学生的作业热情。
作业的设计与处理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体现,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深入思考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努力探索优化作业设计的途径。通过科学、合理的作业环节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逐步实现自身的专业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立波.大班化的小学数学作业模式现状分析及对策[J].现代阅读,2012,(7):194.
[2]任宝贵.家庭作业观之反思与重构[J].教育科学研究,2010,(7):44-47.
[3]徐丽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李学书.国内外家庭作业比较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09,(10):65-68.
[5]李彦,文春蓉.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0):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