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16:06: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物理学习经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对于物理学主要是对自然界存在的自然现象加以深入研究,从而为人们提供服务,详细点说就是物理的存在就是为了解决人们日常遇到的自然规律问题,有助于人们生活的改变.即物理学为人们生活服务,为此初中物理教学有必要实现生活化,使得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从而实现物理教学高效课堂.此外,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有助于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鉴于此,本文对“如何实现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进行深入探究意义重大.
一、传统观念的转变
1.重视生活.初中物理知识虽来源于生活,但是过于抽象,学生无法将物理学习同生活进行相联系,为此教师需要在初中物理教学时重视生活,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初中物理教学,使得学生能够通过生活初步感知物理学,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2.重视学生主体作用.为使初中物理教学实现生活化,就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原因在于学生只有深入教学活动中,才有助于生活化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物理教学生活化措施
1.物理教学回归生活.物理是一门研究性课程,其主要是对生活一些物理现象进行研究,从而得到结论.为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汇总,有必要加强学生生活教学,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展物理研究实验,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物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对于课堂实验严重影响了教学进度,物理教师有必要明确这点,就需要加强课外时间的应用,诸如组织开展课外观察活动,课外小实验等.2.教学内容生活化.所谓的教学内容生活化,就是物理教师在教学知识点时,需要尽可能列举实际生活例子,促使学生了解到物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认识到物理知识的学习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此外,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列举生活例子,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促使枯燥无味的物理课堂学习变成生活实践探究,有助于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提升,从而有助于学生物理学习成绩的提高.3.练习题生活化.课后练习主要是为了巩固学生所学课堂知识.为此,物理教师有必要对物理课后练习效果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课后练习往往是学生极为反感的,使得课后练习效果并不是有效.如此一来,教师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学生能够高质量完成课后练习.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来源于生活,初中物理教师教学物理时,有必要让物理教学回归生活,不断列举生活例子,有利于学生能够联系生活解决物理问题,同时有助于学生明确物理的实用性,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主动性,从而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
作者:田军 单位:山东省菏泽市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傅利文.简析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途径[J].河南科技,2015(23):259.
关键词:物理教学;学生兴趣;日常经验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说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投入到学习当中,对于教授者来说,寓教于乐是一种必要的技能。在物理教学的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授和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初中生处于重要的学习阶段,对于物理学知识也大多停留在被动记忆的状态,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往往喜欢较为活跃的课堂气氛和形式,因而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一、将物理教学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
物理学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同时与一些俗语不谋而合。如果能够在物理教学中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学生们的听课效率和求知欲都会大大提升。在日常生活中,总会听长辈说一些源自于长期生产生活经验的语言,如“响水不开,开水不响”,这种说法是出于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总结,在物理课堂中引入这种日常生活经验,会比直接讲授物理学知识要好得多。但这些表述是否准确,学生们总会产生疑问,也会因此多多注意对于水沸腾现象等的观察。此类似的生活现象还包括灯泡的使用――灯泡中的钨丝使用久了会变成黑色的,铁钉与浮力――一颗铁钉放到大海中会下沉,但是被钉进船中就不会沉下去了,这些现象都会引起学生的惊奇和疑惑,也就非常自然地将其引入新的物理课程中。惊奇和疑惑在思维中的作用被百科全书式人物亚里士多德阐述为:“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学生产生于这些日常经验的兴趣,直接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改善学习的效果。
二、将物理教学与物理学实验相结合
实验是大部分理科课程的重要研究方法,也是理科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中学生出于好奇心理较为强烈的年龄阶段,不仅喜欢观察,也十分乐于接触崭新的事物。物理学就是以实验为基础一门理科课程,将物理学实验与物理学课程的讲授相结合,不论是通过物理学实验导入,还是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通过实验设置疑问或者解答学生的疑惑,都可以借助于直观形象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入思考,与此同时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每次课前的十分钟或者刚开始上课的十分钟之内,是学生们情绪高昂的时间段,也是教师们应该抓住的重要时机,教师可以在这一时间段中根据要讲授内容选择一些相关的小实验。例如要讲授“质量”这一专题内容,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请学生观察讲台、课桌。提问:①它们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②讲台和课桌哪个的木材多?
教师出示铁锤和铁钉让学生观察,使学生知道铁锤和铁钉都是由铁组成,但铁锤含有的铁比铁钉含的铁多。
教师讲解:讲台、课桌、铁锤、铁钉在物理学中被称为物体,组成这些物体的木材、铁叫“物质”。由上面的观察看出:讲台、课桌含有木材的多少不同;铁锤、铁钉含铁的多少也不同。物理学中用“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实验在激发学生求知欲方面也具有显著作用,讲授“水不善导热”这一原理时,可以在课堂中使用一个装满水的大试管,在其底部放一条小鱼并且用网兜将其固定住,再将试管的上部加热,学生会对此过程进行密切关注,他们在实验中发现,试管的上部分水已经被加热到沸腾,但是试管底部的小鱼似乎一点都未受到影响,这就很直观地证明了“水不善于导热”,使得这一原则的重点变得生动。
三、将物理教学与物理学小故事相结合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物理学课程中的许多抽象概念为其学习物理学造成了一定的阻力,这种阻力不仅体现在理解方面,还体现在记忆层面,学生往往反复下功夫也很难牢固记忆。小故事在解决这个问题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在课堂的导入阶段借助于与当堂课相关的小故事将要教授的物理学抽象概念具体化,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当然,在课堂中引用的故事一定要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例如,在进行物理学中简单运动的讲授之前,可以先讲述二战中一个法国飞行员的故事,他驾驶着战斗机飞行时,察觉到耳朵旁边的一只“昆虫”正在与之并行飞动,他顺势将其捉住,发现它竟然是一枚子弹,这就很容易引出学生的问题:为什么这位飞行员可以这么轻易地捉住急速飞行的子弹呢?这样一来,学生们就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听课的时候会非常认真。相同的故事数不胜数,讲授阿基米德原理时可以引用国外的阿基米德巧鉴金皇冠的故事以及我国古代曹冲称象的故事。
四、提升物理教师的语言艺术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教师的语言艺术,认为教师的语言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心灵,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提升自身的语言艺术,并进一步提升教学艺术。一方面,依据教授内容,另一方面,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创设获得在学习物理知识自信心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具体而言,就是在提问环节,将问题的难易程度与被提问学生的学习程度相结合,给予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方面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尤其是对于不擅长物理知识的同学,一定要多鼓励,提问时要挑选适当的问题,将这种机会转变为激发其学好物理的兴趣和动力。
参考文献:
[1]奚友凤.一道电学题引起的思考[J].考试:中考版,2007(11).
[2]杨仕明.动态电路变化情况的确定方法[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08(09).
[3]王林富.一道容易错解的电学题[J].中学物理,2010(24).
[4]布汝奎.电表的示数变化问题分类[J].中学生数理化,2008(Z1).
[5]孙素莲.解初中电学题的几点思考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0(03).
[6]姚旗,张瑜.随机应变[J].考试:中考版,2008(11).
[7]顾忠.电学实验中仪器和电路的选择[J].才智,2009(34).
[8]张兆风,孙健.第六讲.电现象和电流定律[J].初中生世界,2010(Z1).
关键词:高中物理 衔接 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的总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要掌握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物理知识,并且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建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高中期间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敢于创新、敢于怀疑,追求真理,养成好的思考习惯。高中物理学习内容较多、难度大、跨度大,需要灵活运用多种学习方法,也需要做好与初中物理课程的衔接,走好学习的第一步。
一、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的原因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积极参与,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群体的教育,旨在让每一个人都能成功,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奠定基础。普通高中物理要与义务教育课程相衔接,打好基础,使学生自主学习,加强思考,培养批判精神。物理课程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很多原因有时会阻碍学生的学习,包括课程内容本身、学生自己的经验限制和环境压力等。
(一)学习内容难度增大
高中物理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课本内容设计较初中物理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而且有些概念比较抽象,像“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的经典力学原理等,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新课程改革以来,在课程内容方面有很大改变,更加关注物理技术的运用,要求课程内容多样化,反应社会热点问题,联系生活实际,体现本学科的时代性、选择性和基础性。
(二)受学生本身的经验限制
物理学习要求学生关注物理学与现代科技发展的联系,学会应用知识,转变学习方式,对学生的能力有很大的要求。但是学生的实践经验毕竟有限,物理知识储备较少,各种能力发展不完善,物理学科相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比较抽象,所以学习起来比较难。学生本身的学习经验限制住了学生的思考空间,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开展物理实验,引导学生进入物理学习的环境,利用直接经验克服理解难的问题。
(三)受环境影响,压力大
高中学生有升学压力,学习气氛比较紧张,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过度紧张的环境熏陶使学生徒增无形的压力,对物理的学习也只注重表面,只注重形式和应付考试,没有体会到课程的时代性,理论没有与实际相结合只会给学习带来更大的困难。
二、教学衔接策略
针对学生的诸多问题,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做好新旧内容的衔接,转变教学观念,引入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复习旧知,做好新旧知识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学习新知识以前先和学生一起回忆相关的旧知识,建立起新旧知识的桥梁。有熟悉的知识做铺垫,学生可以打破新知识难以理解的观念,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有了继续学习的动力。强化学习动机,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此时教师的引导会起关键作用,教师应避免使用抽象的术语,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创设情境,丰富感性认识,树立创新意识和问题意识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强调物理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重视实验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技巧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认识到直观经验的重要性,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也可以参与环境创设,感受到物理学习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树立问题意识可以事半功倍。物理课程以实验为基础,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实验过程思考问题,找出原因,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三)师生民主交流,养成科学探究精神,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人为本建立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与教师之间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增进与老师的感情,有利于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培养,达到共识,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学生进入高中,对各个方面还比较陌生,此时教师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主动转变教学观念,帮助学生找到新的学习方式,尽早适应紧张的学习生活。高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科学探究精神,改变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活动实践中体验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营造问题情境,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生活现象,培养学生反思的好习惯。
(四)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建立清晰的知识脉络
授人以渔,受益终身。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体现出物理学科的特色,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实验操作的能力。高中生的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等年龄特征,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些特点,将平淡的教学建立在物理实验上,运用直观经验和感性认识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第物理学习和探究的持久兴趣。在物理学习中设置一定的研究主题,使学生不仅学习课本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关心实际生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团结精神,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性。
关键词:职高 物理 实践
据这些年对职业高中物理教学的思考,笔者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对于那些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学习习惯不太理想的学生而言,如果要发挥出物理教学应有的作用,就必须结合职业高中的学习特点、学生的客观实际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在尊重职业高中物理教学固有特点的基础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遵照这样的教学思路,重视实践,就成为职业高中物理教学的必要选择。
一、职业高中重视实践型训练的意义与必要性
职业高中的特点在于学生的学习目标都是基于某种职业技能,因此实践性是职业高中学习的固有特点。这就是提出物理学科的学习要重视实践型训练的依据之一。在笔者看来,很多专业的实践性与物理知识的实践性是一致的,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其与物理知识的联系极为密切,其中许多问题分析解决的思路与物理学习都是相通的。其他一些专业虽然没有这样的直接联系,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其中的细节,就会发现其中的一些逻辑推理思想方法与物理特点是一致的。
物理学科的学习要重视实践型训练的另一个依据是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物理学科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与解释性,其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用是明显且巨大的。我们既不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也不说“物理学得好的人都聪明”的论断,就说我们身边的一些具体事例。这些年来,我校的不少学生在省市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了一、二等奖,而在对这些学生进行调查的过程中,都会发现这些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受益很大。他们在思考问题时逻辑更严密,在技能操作中动作更为熟练,因此在缜密思维和熟练操作的双重作用下,获奖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了。虽然也有一些学生可能没有明确地感觉到物理学习对他们的影响,但在对他们的物理教师进行调查时,这些教师都能说出这些学生当年在物理课堂上的优异表现。也就是说,物理思维、思想与实践操作其实已经对这些学生形成了潜在的影响,已经成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笔者基于以上经验提出在职业高中物理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实践型训练是有着明显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的。当然,这里所谓的实践,并不完全指动手去做。事实上,有经验的同行都知道,“做”其实也是“思”的产物,实践中的思考也是实践的本质含义之一。
二、对职业高中物理教学中实践型训练的理解与实践
在职业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中,我们对实践型训练有什么样的理解,就会有什么样的实践结果。因此,有必要先对实践型训练作一个梳理,以求得一个科学客观的认识。
1.从职业高中物理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来看
高中阶段的物理,是在原来初中的基础上,进行的知识面的扩展与知识深度的加深。而职业高中的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物理成绩都比较一般,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学生在初中阶段时,本来需要以形象思维来促进物理知识的学习,可初中阶段的应试压力,使得平时的物理学习多以抽象讲解和习题训练为主,因此导致升入职业高中的这部分学生的物理学习不理想。而职业高中的物理在知识难度加大的同时,往往在教材上也很难看出明显的实践性的特征。因此,职业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思路,就应该是将课本上的抽象知识变成实践性较强的操作知识,这就是实践型训练的第一个理解。
2.从学生进入职高后的学习实际来看
职业高中的特点在于专业技能的学习,但学生在进入职高之初其实还是以文化知识学习为主的。这个时候物理课上的实验型训练就可以为他们从思想到实践上,由知识向实践过渡打下基础,而在这一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能力与经验又可以促进他们将来的专业技能学习,因此这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当学生进入高二之后,他们往往就会将学习重心转移到专业技能的学习上去,如果物理课堂这个时候还是遵循原来的以知识讲授为主的形式,那就会被学生自然地排除在学习习惯之外。因此,实现由文化向实践训练的课堂转型也是必须的。
在上述基础上,读者可以通过实例来了解具有实践型训练的职业高中物理课堂。这里必须提及的是,笔者所阐述的多是自己的一些实践经验,更多的是对自身在物理教学实例的一些思考,可能会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还请同行们海涵。
以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的相关知识学习为例,在让学生理解动能定理公式Fs=■mv22-■mv12及动量定理Ft=mv2-mv1时,如果只凭对其中各个物理量的分析与记忆是不够的,因为这样只能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而不能生成实践能力。针对“很多飞行事故都是因为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撞上小鸟导致的”这样的实际题目,能否用实践训练的思路来完成这一知识的学习呢?当然,我们不能让学生看到真正的小鸟撞飞机,但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思路,让学生通过情境模拟(如让学生体验一定的速度撞击手掌等),通过资料查询(查询飞机飞行速度与小鸟飞行速度并算出相对速度等),通过软件模拟(通过编写或寻找相应软件,模拟实际情形)等,来制订方案、得出数据,并验证结论。只有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动能和动量定理的强大的理论解释性。
三、职高物理教学中实践型训练运用的注意事项
笔者所提出的实践型训练不是简单的知识应用,也不是简单的模型操作。因为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已经有了这些方面的经验,只是整合得还不够,还不能够有效地与职高专业技能的学习结合起来。同时经过实践,笔者认为要发挥有效的实践型训练,还必须注意这样几点:
第一,实践训练中要注重知识性和能力,训练必须指向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专业技能产生有益的帮助。
一、采用情境教学,让学生在生活案例中激发学习兴趣
物理学科是研究自然、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的学科,初中物理教材中选用和设置了许多与学生个体生活密切的现实案例.初中生学习认知、情感发展最大特点,就是对现实生活案例“感兴趣”.初中物理教师就应抓住物理学科广泛应用、丰富生活等特点,设置出激发学生大脑皮层“凸起点”的现实性、趣味性教学情境.例如,在讲“摩擦力”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汽车的轮胎为什么表面凹凸不平?为什么我们水平拉动一个物体感到非常费力?穿着鞋底有波纹的运动鞋在湿滑的路面不容易滑倒,而平底鞋则容易滑倒,这是为什么?又如,在讲“压强”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器材,展示“马德堡半球实验”的生动画面和案例,并结合“为什么抽空空气的瓶盖不容易拧开?”的问题,让初中生内心受到“刺激”,情感得到激发.
二、实施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产生学习兴趣
物理学科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物理理论来源于实验操作,但是又高于实验操作,实验观察是学好物理学科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部分初中生实验、观察能动性弱,积极性不强,不愿实验、不愿观察,根本原因在于部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利用枯燥的公式和例题教学取代丰富多彩的物理内容,致使初中生缺乏内在学习情感和趣味.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借助于物理学科实验特点,结合学生情感特点,从联系学生的经验、丰富感性认识、做好演示实验等方面入手,设置形象生动、趣味横生的实验案例,使学生产生能动学习情感.例如,在讲“力的相互作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知“学生之间双手击掌”、“在溜冰场穿溜冰鞋推墙壁,自己却向后退”等生活实验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深刻领会“力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实验观察兴趣.又如,在讲“水的沸腾”时,教师可以采用实验教学,设置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水的沸腾现象,在做好酒精灯使用指导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沸腾过程中气泡的变化情况、温度的变化情况等,填写表格,做好数据记录,找出物理规律.在现实案例实验中,学生把“物”与“理”有效结合,既利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开展评价教学,让学生在阐述见解中增强学习兴趣
初中生处于特殊发展时期,内心和情感需要外在的积极评价和激励.教学评价作为教师评判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手段,作为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运用十分广泛.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物理学科知识内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和解析问题情况,展现评价激励功效,运用评价手段,创新评价方式,开展教师评价、学生互动、师生评判等活动,既对学生个体学习活动进行评价,又对学生评析活动进行评判,让学生在多层次、多样性教学评价中,形成科学高效学习、探析物理知识或问题方法的习惯,树立积极学习情感和兴趣.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习活动中,不能把评价教导特性放大,作为“训斥”手段,而应该凸显激励鼓舞功效,作为“激趣”手段,避免出现评价教学活动中,“教训”取代“激励”,从而让学生在积极评判中增强学习情感和学习兴趣.总之,在物理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发挥物理学科本身魅力,展示物理学科动手实验特性,凸显物理学科内容浓厚趣味,切入学生情感“凸起点”,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物理学科的情趣.
作者:周寿杭 单位:江苏滨海县滨淮初级中学
关键词:初中物理;跨越;思维障碍
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物理是学生感到头疼的学科之一。很多学生觉得自己明明上课很认真地听教师讲课,但是自己在做题时总是找不到解题的思路,不仅解题效率低,质量也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物理学科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以及逻辑性,二是学生自身的物理学习活动中存在着一定的思维障碍。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实际的生活事例或现象,将其转变成物理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合理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学习中一旦出现思维障碍,就没有办法很好地解决遇到的物理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物理思维,引导学生跨越思维障碍,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
一、转变学生固有的学习经验,使其养成质疑的思维方式
大多数人在平常的生活中,看待问题都是通过自己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形成对新事物的感性、直观的看法,当然这种看法的错误率通常都是很高的。比如,我们刚和一个不认识的人打交道的时候,总是会在心中按照以往与人交往的经验,对刚接触的人形成第一印象。但是,第一印象往往都是错误的。又如,大家都知道的一个很著名的实验――伽利略在比萨尔斜塔做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试验。亚里士多德曾经断言:一个轻的一个重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重的铁球一定会先着地,轻的铁球则是后着地。这样的思维模式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思维模式,但是事实证明我们这种固有的思维是错误的。在初中阶段的学习物理,学生身上这种固有的、错误的经验以及潜在的思维方式都会是学生物理学习中最大的阻碍。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养成敢于质疑的思维习惯,引导学生从惯有的思维模式中解脱出来。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对比的形式,让学生学会分辨对物理问题的感性与理性认识,并在之后的学习活动中采用更多的事实或者是实验来加以证明,让学生看清楚物理问题的本质,从而避免受到固有经验以及思维模式的影响。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避免片面的认识
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水平还处于发展阶段,还没有成熟,其自身的思维方式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如亲身经历、知识水平、看待问题的方式以及思考问题的角度等因素。这就使得学生在物理知识的学习中很容易对抽象的物理知识形成比较片面、狭窄的认识。片面地看待问题就成了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阻碍,干扰了学生分析与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导致了不理想的物理成绩。虽然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但是由于错误的思维方式造成了学生的物理成绩一直难以提升。所以,在实际的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克服错误的思维方式以及片面的认知,通过形式多样的解题策略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各种途径强化相关物理知识的学习,启发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比如,在教学物理电学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很多初中生都不会灵活运用欧姆定律来计算串并联的电路问题。每当遇到这类题目的时候,学生都一筹莫展、无处下手,究其原因就在于电路中涉及很多的物理量,如电流、电压、电阻或者是串联、并联等不同的电路形式。当题目中给出了部分物理量发生了改变的时候,学生无法求出还有哪些物理量也发生了变化,或者是无法指出还有哪些物理量是不变的。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发现电路中蕴含的一些隐性变化,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有效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
三、初中物理教师要改变自身错误的教学方法
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学习中,要想让学生跨越学习物理的思维障碍,仅仅从改变学生的角度出发是没有办法实现真正跨越的,还需要物理教师反思自身的教学方式,纠正错误的教学观念。学习物理知识的主要思维方式是从特例到一般的归纳推理,也就是从比较有代表性的感性事物出发来归纳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共性,从而推导出相关的概念和规律。如果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初中阶段学生的这个思维特征,采用演绎推理法向学生讲解,就会使得很多的学生都听不懂,无法有效地吸收知识。这样的物理学习思维障碍,显然是由于教师错误的教学方法带来的。为了有效地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不断地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反思自己目前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现阶段学生的理解水平。同时,一名优秀的初中物理教师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只有教师意识到并且更正自身错误的教学方式才能进行有效的、高质量的教学,帮助学生跨越学习物理的思维障碍。
四、学会抓学习重点,避免受到不必要思维的干扰
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中,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很容易受到题目上无用信息的干扰,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偏离了题意,这对于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比如,初中生实践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物理课堂的实验课。一般上实验课的时候,教师都会在前一天布置给学生预习实验内容的任务,但是学生在预习的时候主要是看书本上的相关知识,等到第二天进入实验室的时候,学生在昨晚的预习中所形成的一些思维定式会对学生的实验操作造成一定的干扰。因此,学生在物理实验中的实际动手能力受到了一定阻碍,所以在今后的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学生抗干扰能力的培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克服依赖别人的心理,发掘自主探究学习的潜能。通过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以及学习能力能有效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比如,初中物理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先向学生展示每节课的学习重点以及重要知识点外的其他比较次要的知识,并让学生进行辨别,分清楚哪些知识点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哪些是在解题中一定要避开的干扰项。同r物理教师也可以把下一次的教学重点提前公布,从而让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预习,有效避免其他知识点的干扰。通过这样反复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问题判别能力,跨越学习物理的思维障碍。
五、结束语
初中阶段物理知识的学习虽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式,去除固有的经验,不断跨越物理学习中的思维障碍,注重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是可以有效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与效率的。
参考文献:
[1]陈红君.中学物理概念教学中思维定势分析及学习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2]宋秋明.浅谈初中生学习物理的思维障碍[J].中学物理,2013(9).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课堂教学创新
一、在初中物理课堂中进行创新教学,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1.在物理课堂上进行教学创新,有助于提高学生物理的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生在进行物理学习的时候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实现物理知识的积累,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物理知识基础,为之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在初中的物理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教师应当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培养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热情,尤其是要使学生对物理的知识以及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鼓励学生将初中物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与实际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增强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的知识体验,并在创新性的教学策略之下,初中物理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化为现实的应用,使学生对物理实验进行亲自的观察,激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自我探索解决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初中的物理教师可以采用自己制作物理教学课件的方式,将物理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与接受的模式,同时还可以展现物理实验的动态过程,逼真地实现观察物体的内部结构以及内部运动的过程,对于开阔初中生物理知识视野非常有帮助。
2.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实行创新性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以及互相交流的能力
初中生在进行物理学习的时候,不仅要培养自己的物理自主学习能力,还要使初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积极向上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强化与团队的合作交流,共同帮助,共同学习。当前的初中生在团队学习方面缺乏一定的能力,尤其是当前的初中生,个性很强,教师为了改善初中生物理学习的不足,应当在物理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团队讨论,在物理课堂上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在团队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借鉴彼此的学习经验,提高自身对于物理知识的探究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将物理课堂学习的效率提升到最高的水平。
在物理课堂学习过程中,物理教师应当结合当前学生的特点,为学生物理思维的活跃创造一定的条件,而不是在传统思维的束缚之下禁锢学生在物理学习方面的发展。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初中的物理教师应当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初级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具备一定的学术实力,对物理学科之后的学习进行深刻的探索。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初中的物理教师应当与学生进行恰当的互动合作,活跃课堂的氛围,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打造高效的物理课堂。
二、初中物理课堂进行教学创新的策略
1.将学生放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在新课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的物理课堂为了实现自主教学的目标应当对课堂的教学策略进行一定的创新,初中的物理教师应当对初课堂的教学环节进行优化设计,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一定的自主学习氛围,在一定的学习任务的引导下,按照学科进度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下,初中物理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优化改进物理课堂的教学程序,并强化与学生的交流,使教师能够通过学生的反馈对自己的创新性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改进。
在初中物理课堂的自主教学模式的氛围下,初中物理教师应当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激发学生在初中物理课堂上的主体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将非智力因素转化为智力因素,以此来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在初中的物理课堂上带领学生共同进行物理知识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提高学生在物理课堂中的参与性,教师在进行相关物理知识讲解的时候,一定要秉持科学的探究精神,使之能够在物理课堂上采用正确的方式对学生的物理学习进行指导,并以一定的情感方式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尤其是学生对于物理规律独特的理解以及物理规律的认知。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带领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探究,尤其是对于第一次接触的物理新知识。在师生共同探讨学习的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师一定要使用科学的学习理念以及科学的探究方法,使学生在创新性的课堂学习过程中领悟物理学习的方法,并通过学生主体的探究模式,全面提高初中生的物理学习素质,为此,教师在物理课堂上灵活地利用教材中的知识,按照一定学科的学习规律,将物理课堂的学习模式转换为学生有效的学习模式。
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以及个性的发展,对物理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结合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结合初中物理教材内容的变化,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在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探究能力,将学生放在物理课堂的主体学习地位之上,使得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独立探究能力有所提升,强化学生对于物理基本知识以及实验技能的理解以及掌握能力,使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学习热情不断上升,学习能力不断地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物理;演示技能
物理学研究的是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态以及这些形态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通过观察、实验、假说到理论,物理学已发展成为严谨而完整的理论体系,成为研究其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重要基础。同时,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还具有一般科学方法论的特点。物理学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在物理教学中观察、实验的重要地位。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量的概念和规律的获得都需要建立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而且观察和实验本身就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所以,演示技能是促进学生形成概念规律、掌握物理学研究方法的一项重要的教学技能。
一、演示技能的功能
(1)提供丰富的直观感性的材料。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是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基本途径,演示可为教学提供丰富的直观感性材料,并以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发展。在物理教学中演示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手段,往往贯穿于概念物理教学的始终。在演示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探索性实验,会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索能力的发展。在这类演示过程中,学生将进行有选择的观察、数的运用、树立假设等,这些都将促进和发展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
(3)为学生实验操作提供示范。在演示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规范操作、记录和分析数据等的示范,可使学生了解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观察和记录数据的方法,分析数据做出实验曲线的方法等。某些教改经验表明,在演示教学中,教师有计划地对课题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的表格,对数据进行分析,从教师示范到学生半独立设计,到学生基本独立的训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进行独立实验研究问题的能力。
(4)提供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科学实验和生产、生活实践是物理学知识的基础,也是检验物理理论的唯一途径。在教学中演示是在教师控制下呈现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的,教师有目的地在演示中突出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般说来,物理学中的实验方法有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和对演绎推理的验证。物理实验定律和某些物理概念的建立,通常是在直观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课题,控制变量,抽象概括的过程;实验验证则是在推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设,演绎出可直接观察的现象,然后进行实验验证。这些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阶段都将有所体现,正确应用演示技能可使学生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树立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
(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演示教学的过程中,设计巧妙的问题,新颖生动的表现形式,实际操作的最佳效果以及示范动作的规范准确,都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的积极性。
二、初中物理演示技能的构成要素
(1)设计演示
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原有的感性经验的特点明确演示目的,并且设置恰当的演示来实现这一目的。无论是设置新的演示,还是选用教材中的演示,都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设计演示。如在新课引入、规律学习等不同的教学环节都可以考虑应用演示,但演示的目的和要求有所不同。其次,要注意选择那些学生感性经验所缺乏的,学生的直觉经验是错误的,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造成疑问的以及演示效果能够激发学生强烈兴趣的内容进行演示。
(2)指引观察
有了完美的设计、准确的演示过程和结果,并不能保证取得 应有
的演示教学效果,因为从教师的主观设想和主动表现到学生的感知理解还有一个转化过程。要使这个转化过程更迅速、准确,教师就要在演示过程中指引学生进行观察。
(3)操作控制
演示技能的操作控制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教师的演示操作要规范、正确,保证演示现象的成功;其次是依据演示目的和学生的反应有效地控制演示的次数与进度,教师还应当插入适当的语言给予启发;最后是对演示过程进行某些特殊的控制,使演示现象便于学生分析概括。
(4)启发思维
演示教学能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但演示的目的不仅限于此,演示教学还必须展开有关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演示技能的应用要点
(1)演示目的明确、针对性强
演示教学用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有不同的目的,必须与完成整体教学任务和目标紧密相连。是否要进行演示,选择什么方式和手段进行演示,都要从具体的教学目标出发,从有利于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的突出和教学难点的突破出发。至于那些不明确的演示,尽管有时是很精彩的内容,也要舍弃。
(2)演示效果要明显且可靠
演示的效果,尤其是实验演示的效果是否明显,往往决定了演示教学的成败。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保证演示的成功。演示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要对出现故障的原因进行冷静的分析,尽快排除障碍。或向学生说明故障出现的最可能的原因,不能弄虚作假。
(3)演示过程要直观且鲜明
演示的功能能否发挥,是建立在学生充分的观察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演示的过程必须使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观察到。演示装置的大小、放置角度等教师都必须多加注意。
(4)教师进行演示时操作要规范,要具有很强的示范性
演示操作的步骤和操作动作要正确。这将不仅保证演示的成功和提高演示的效果,也是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过程。
(5)教师的演示过程与讲解要紧密结合
演示过程中教师要配合演示,设计好必要的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有准备、有目的地去观察物理现象,抓住物理现象的关键和本质;通过讲解和启发引导学生学会边观察边思考,把各种感知转化为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讲解指导学生注意物理实验的方法、操作技能的学习等等。讲解的语言要注意生动简化,具有强烈的启发性。方法上,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采取先讲解后演示、先演示后讲解、边演示边讲解等不同的方式。
(6)教师在演示过程中要确保安全
关键词:物理;课程;学习方式
物理学科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物理课程的研究与发展成为推动物理人才培养,物理学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对物理课程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作为教师,不应该满足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目标,还应该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转变教育理念,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组织教学上有所作为,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是光荣的,因为它担负着启发学生物理学的思考,教授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天才思想的特殊使命,笔者从以下几点对物理课程学习提出建议。
一、创造良好课堂,激发创新思维
以往的物理课堂,教师只是在讲台上教学,学生在下面记笔记,记公式,课堂气氛十分严肃紧张,缺乏生机,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在一个健全和谐的环境才能培育出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良好的课堂气氛尤为重要,生动活泼,有张有弛,如,在讲声音传播理论时,我与学生一块做实验,我让两个学生,一个敲击桌面,另一个将耳朵贴在桌子上听声音,做这个实验时很多学生热情很高涨,都忙于敲击桌子了,很多热情不高的学生后来也参与了进来,课堂气氛一下子好起来了,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尽可能的创造现实的情景,让学生直观的有一个感性认识,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都参与进来,在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中,老师是幸福的,这就已经意味着教师业务的成功,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畅所欲言,学生问题连连,老师答疑解惑,这样的教学才是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
二、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是学生探索陌生事物的推动力,无论学习哪门学科,兴趣都是最重要的,同样,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兴趣也是很重要的,以往学生不喜欢理科,不喜欢记忆公式,在讲课开始时就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学习效果很差,这种情况应该改变,兴趣是需要支撑的,兴趣来源于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一次又一次的成就感,否则只是暂时的空穴来风,不可能长久,首先应该想方设法消除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恐惧感,尽可能以感性的方式让他们理解记忆,一定不能死记硬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采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努力创造良好的情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寻找突破,物理书本知识与实验知识相结合,教师除了按照教材传授基础知识外,还应该充分利用现场实验激发学生好奇心,可以采取分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进来,乐在其中,寓教于乐,在快乐中学习,培养持久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师生现场互动,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教学主导,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实验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保证实验记录的准确性,多加关怀困难学生,注意协调学生之间的友谊,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
三、教师不断增长更新物理专业知识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具备必须的专业知识和适当的相关常识是尤为重要的,有必要从多种渠道,运用多种方式补充学识,增长才干,这是教书育人启发学生的前置条件,具体说来物理课教师应该多加涉猎物理学书籍,杂志。注意研究学习物理课专业论文,尽可能为以后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知识面做好铺垫,对于初中物理老师来说学术素养高的读物未必是一件好事,初中的学生毕竟处在学习物理的初级阶段,东西太深,未必好,但同时如果是对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开拓其视野有益的学术思想,教师应该加以研读,提供给学生思考,更多的研究物理学的研究分析方法,物理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但是作为自然学科,其基础知识的更新跟人文社会科学相比是很慢的,但是作为教学的推动者,教师注重自身业务素质应该在巩固基础理论,以及学生思考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四、教师创造性地实践教学智慧
教师实践智慧不同于教师简单的讲课,学生听,而是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高超艺术,以往的物理教师教授物理课,只是通过讲定理、做习题的方式,学生理解上往往有很多隐患,哲学教育我们,人的认识经历了两个不同层次的阶段,它是从感性到理性发展的,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如此,物理教师实践教学智慧还需要进行教学反思,教学不局限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教学是复杂的,不能简单停留在经验主义的泥潭中物理教师实践教学智慧还需要转变教学理念,教学理念决定了教学行为和方式,物理教师需要经常比较自己与他人的教育方式差异,形成良性的教育理念,教学是一种交流、一种互补,课堂是民主的,是生动的,又不乏严肃在教与学的互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五、注意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渗透,采取对比学习
初中阶段物理学科与其他的自然学科如数学、化学生物等学科之间有着很大的内在联系,除此之外物理学与社会学科之间也有着一些联系,物理教师应该对初中阶段开设的其他交叉学科有比较全面细致的了解,让其他学科为物理学科服务,培养学生全面思考能力,物理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联系很多,物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联系,明确不同现象在不同学科中的解释方法,研究路径,以利于学生探究性学习,开放性思考。
如,在语文课中:“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句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
关键词:高中物理;心理障碍;学术障碍;思维习惯
高中阶段相对于初中阶段来说,接触的知识难度加大,范围广泛,对于学生来说,物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的过程便是一项巨大挑战。虽然之前已学习过初中物理,可是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之中的公式和定理相对不易理解,使许多学生“望物理生畏”,物理成绩的下降,就更增加了他们的挫败感,觉得物理是无法跨越的障碍。本文对于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面临的困惑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一些解决这一困惑的途径。
一、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困惑
面对一门初步接触过但内容更为丰富的学科之时,学生应该是充满好奇的,可是为何面对物理,学生会愁眉不展,他们无法跨越的障碍究竟是什么呢?
1.无法跨越的心理障碍
虽然物理学科学生并不是第一次接触,可是除了好奇之外,由于每个人在高中物理学习方面都是零基础,因此不免会对自己是否能够学好物理产生担忧。不自信便是一个很大的心理障碍。此外,家长或者高年级学生会给出提前警示,高中物理学习起来不容易,一定要好好学习。这些话语无形之中让学生形成了心理压力,会产生物理特别难,我不一定能学好这种心理暗示。恐惧是另一个心理障碍。就像第一次坐过山车之前,对于车上人尖叫的反应自然而然会对过山车产生恐惧,可是真正体验过之后,对过山车的恐惧便会消除一大半。下次再面对过山车之时,情绪便会平和得多。
2.无法跨越的学术障碍
物理知识是无数伟大的物理学家通过观察和不断的实验总结得出的,因此具有复杂难懂的特点。在高中之前,学生接触的语文、数学、英语都是一些对记忆要求较高的学科,即使接触过初中物理,初中时多学习一些简单的定理,通俗易懂,学科知识本身比较容易掌握,因此,学生不具备一下子接受难度突然提升的学科的基础,需要循序渐进地学习。因此,学习物理之初,大多数学生无法掌握物理的学习方法,不免引起学习成绩的下降。
3.物理知识掌握不牢固
初中物理学习相对简单,因此也并未引起学生的重视。不像语文、数学的学习,从小学之时便已开展,学生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语文、数学、英语是主要的课程,需要重点学习,因此并没有重视初中物理的学习,也就为高中物理的学习设置了障碍。高中再次接触物理之时,初中许多知识已经遗忘,相当于重新学习一门新的学科,难度可想而知。
二、解决学生困惑的具体措施
1.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
自信的学习才能高效的学习。其实,各种物理现象贯穿于生活之中,而且十分有趣,例如,人为什么可以在地上泰然自若地行走,在这个过程中运用了哪些物理知识,这些是值得思考。依次类推,每个学生应该对于物理都不陌生,对于熟知的内容容易接受和掌握是无疑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举例,消除学生的对物理的隔阂感。此外,应该告诉学生物理只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学科,也不存在什么独门绝技,认真学习都可以熟练掌握,从而消除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不自信感。
2.总结物理学习中易于出错的地方
物理知识虽然复杂广泛,但其学习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物理教师在教授每一届学生之时,应该总结每届学生易于出错的难点,从而在下届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时及时提醒,并且着重详细讲解。例如,物理学习中的过河问题便是难点之一,有风与无风,静水中和流水中等等,可以有多种情境的设定;小球问题也是物理学习中的主角,从斜面滚下,从光面滚下,还可以以钟摆的形式出现。这些都需要总结,仅仅依靠学生自己总结并不全面而且易于混淆,物理教师可以适当提出总结的规律、方法,教会学生总结规律的方法。
3.注重思维习惯的培养
面对物理学习中的同一个问题,思考的方式不同,得到答案的速度和准确性也不同。例如,对于乘坐公交车时进行受力分析时,有的同学只是从课堂之中老师所讲的相关知识中回忆分析,而有的同学便会从自身平时乘坐公交车时的经验方面分析,使静止的问题瞬间变得熟悉和亲近,问题迎刃而解。这就是思维习惯的不同。因此,在物理学习中,灵活多变的思维习惯对学习很有帮助。
高中物理学习并不容易,可是不能因为它不易而一味地消沉、躲避,要直面困难,即使挫败也当作是一种经历,这是总结经验的过程,下次便会减少出错的机会。本文简略分析了高中学生学习物理时面对的困惑和解决方法,进一步的解决方案还在研究之中。总有一天,在物理研究人员和教师的不懈努力之下,物理学习将变得不再可怕,高中物理教学也会变得容易开展,物理教学“平凡化”将不再是梦。
参考文献:
[1]谢莹,徐翠花.论学习策略及其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06).
[2]陈栩,郭斯萍.国外学习困难学生研究综述[J].教育科学研究,2006(06).
生活情境 故事情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A-
0073-01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前后知识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充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变换情境创设方法,优化学习效果,进而开启物理学习之门。
一、联系学生实际情况,创设物理学习的生活情境
学生的实际情况、生活经验是情境创设的前提条件。初中物理教材中有些知识是与日常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教师要深入分析和挖掘物理学习内容,寻找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结合点,积极创设有效、高效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内容开始学习物理知识,进一步降低学习的难度,引发思想情感上的共鸣。
例如,在学习“热胀冷缩”相关知识时,由于初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教师可以选择学生们熟悉的生活现象创设学习情境。“同学们,大家有没有经历这样的事,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往玻璃杯中加入刚烧开的热水,会发生炸裂的情况?(确实有)另外,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经常走的水泥路面,隔一段距离都会留下一些空隙,这是为什么?”有学生说:“因为路面夏天会膨胀,留下空隙避免撑破路面。”“很好!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热胀冷缩的实例,你们还知道哪些例子呢?”学生们纷纷开始思考,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本案例,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作为情境创设的切入点,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架起物理知识与生活常识的桥梁,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学习的乐趣,进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
二、运用物理实验教学,创设物理学习的实验情境
物理实验是课程教学的基础,也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初中物理教材中也编排设计了一些物理实验,成为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教师要精心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物理实验,营造有效的实验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由于每个学校的物理实验教学条件不同,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造实验条件,利用他们好奇心强的特点,设计一些学生可以探索的实验,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欲望。例如,在学习有关“显微镜、望远镜”的知识时,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同学们,显微镜、望远镜是不是很神奇?(是)这些神奇的东西都是我们人类发明的。你们想不想自己当发明家,体验一下制作显微镜、望远镜的过程呢?”(真的吗?可以吗?)听说可以当发明家,学生们马上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上对于显微镜、望远镜的介绍,了解其组成部分;再让学生分组讨论制作显微镜、望远镜需要哪些材料以及制作的步骤等。在学生们跃跃欲试时,教师再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制作显微镜、望远镜的过程。学生们手脑并用,学习任务顺利完成。
实验也是物理学习中十分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实验内容,精心设计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的实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主动地发现物理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借助物理知识背景,创设物理学习的故事情境
很多物理知识的产生都是与社会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教师通过设计合理的语言,以讲故事的形式生动有趣地介绍这些背景知识,激活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的物理学习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物理知识学习,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发现。
例如,在学习《电阻和变阻器》的相关知识时,由于学生在理解电阻的概念时存在一定难度,教师通过分析电阻产生的原因,选择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人群的流动”进行切入。“同学们,电荷的移动和我们通常所见的人群的流动是一样的,当人们遇到狭窄的山路时,自然就会选择比较容易通过的平路或者关口通过,谁也不会明知山路不好走,还硬要挤过去。电荷也一样,电荷在移动时,当遇到阻碍时,也会绕道而行。”学生们一听老师这么介绍,对于电阻的概念就形成了一些初步的感知,进一步理解了为什么当一个电路中有电阻时,电流会改变原来的方向,知道了为什么会产生短路。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学习变阻器的知识就不再是难题了。
【关键词】物理教学;初中物理;考试成绩;成绩提高
物理学是科学进步发展的基础,初中物理学习目的主要是为了用物理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各种问题和现象发生原因,找出解决问题方法。初中物理一直以来都在初中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近些年我国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并不利理想,甚至出现了“物理学习困难”现象,这使得初中物理教学表现出了教学效率低、学生学习兴趣低、考试成绩低的“三低”现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思路,更新教学观念,以保障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一、我国初中物理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并不理想,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多数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物理学习困难”现象,很多初中生在物理学习中表现出了低于正常学习效率以及无法适应物理学习要求的情况。所以当前初中物理教学课堂有效性较差,一些学生甚至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不愉快、紧张、焦虑、厌学等情绪。任何科目学习中这些负面情绪,都容易使学生形成抵触心理,这十分不利于物理的深入学习[1]。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认为物理知识过于抽象、学习难度大,知识点和概念难以理解,所以学生物理学习信心低下,在学习中总会抱怨物理难学、题目难懂。加之初中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差,更影响了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最终恶性循环造成学生物理考试成绩低,使学生放弃物理学习,所以一些学生在物理课堂上多处于溜号状态,这不仅耽误了自身学习,更给其他学生正常学习造成了干扰,影响了课堂秩序[2]。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的转折点之一,对学生一生都有着深远影响,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保障教学有效性,才能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成绩、考试成绩。
二、造成初中物理考试成绩低的主要原因分析
1.物理概念增加物理学习难度
想要学好物理就要学好物理概念,物理基本概念是物理基本规律的核心,只有熟练掌握物理概念以及物理规律,才能正确理解物理知识的科学内涵。但物理涉及领域广泛,内容复杂繁多,且许多概念晦涩难懂,概念理解和背诵无疑增加了物理学习难度。在考试和学习中由于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物理概念,所以在考试中无法有效利用概念正确解题问题。并且这些物理概念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都需要建立在物理学统一结构基础上,往往一个物理概念的成立需要有对应的概念去论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一个物理概念的掌握将直接影响对其他概念的理解。一旦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缺失,便很难跟上课堂节奏,慢慢学生成绩自然会越来越差,最终失去物理学习信心[3]。另一方面,物理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与其他科目融合度较高,尤其是数学知识,因此物理学数学化程度非常高。在实际实验、解题、数据处理、概念表达、定律表述、理论推导中都需要使用严谨的数学语言进行大量运算和推导。可以说物理学习必须要有一定数学基础,好的数学基础是学好物理的前提条件。但目前我国学生数学成绩普遍低下,多数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数学基础差,这给学生学习物理造成了很大障碍,使得学生学习起来十分困难,所以考试成绩较低[4]。
2.物理理论相似性误导学生
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必不可少,很多物理概念和知识都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才能更好的表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但实际教学中很多物理规律实验中都具有一定相似性,这就要求学生物理思维要具有一定“模糊性”。但在处理物理问题是却又要求严禁、精准,不能有任何的模糊,因为很多物理理论的成立和适用都有着一定限制条件和范围,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成立,这就是科学的严峻性。所以许多学生无法适应物理学校要求,在解题方案考虑时容易忽略次要因素,导致物理规律知识不正确运用,不能有效解决物理问题。因此,所得出的解题结果正确性较差。这也是初中物理教学考试成绩差的原因之一。
3.学生自身因素
影响学生物理学习考试成绩的主要因素不仅有其他外界因素,还有其自身因素,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家庭教育方式、文化背景、经济背景都不同,所以每个学生学习能力、认知能力都存在较大差异,学习成绩也会有所差异。另一方面,学生品行和学习态度也会对学习成绩造成影响,如果学生品行不端,上课心不在焉,自然听不懂,成绩低下实属于正常。此外,学生学习兴趣也会对物理考试成绩造成很大影响。人对感兴趣的事物所付出的努力要远远高出不感兴趣的事物。自然学习也不例外如学生对所学科目感兴趣,便会自动主动去探索,养成良好自主学习习惯,如不感兴趣便很难产生学习动力。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有物理学习兴趣的学生学习效率高处正常学生百分之八十以上。但实际教学中对物理感兴趣的学生并不多,由于物理抽象难学,很多学生表现出了不喜欢学习物理的态度。
三、提高初中学生物理课考试成绩的策略和思考
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物理知识源于生活,科学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物理的推动,物理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并且物理更是中考、高考必考科目。但物理学习是一个既复杂又系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转变教学思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细化教学过程,科学展开实验,帮助学生打好物理学习基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物理考试成绩。下面通过几点来详细分析提高初中学生物理考试成绩的策略和思考:
1.强化入门基础教学
物理学习必须打好基础,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而起”,只有打好基础,物理学习中才能事半功倍。毫无疑问,好成绩要建立在好基础的基础上。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多多强化学生的入门基础教学。尤其是在物理概念教学过程,教师不应仅是纸上谈兵,空讲理论,照本宣科,应进行实物演示,带学生到实验室去,通过实物展示,将物理概念更加直观表现出来,这样概念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透彻,概念运用更加灵活。另一方面,教师应帮助学生加强对物理学科的认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物理学习观念,使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在物理学习的同时,帮助学生加强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物理学习打基础。
2.认真指导,严格要求,保障教学严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知识的讲解一定要严谨到位,不可模棱两可,一定要精确回答学生问题,避免对学生产生误导。如果是课堂上无法直接回答的问题,应在下堂课进行实验让学生正确理解知识点。另一方面,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明确规定实验标准和操作流程,严格区分操作步骤,使学生养成良好实验素质。实验前一定要先讲解实验后,并在实验后要求学生认真填写实验报告以及实验心得总结,这样既能保障教学严谨性,又能够使学生对一些模糊知识有一个清晰理解和认知。另一方面,也可以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实验纪律,避免了实验事物的发生。
3.培养学生物理兴趣
物理兴趣的培养对学生有着重要意义,使学生对物理产生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校成绩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利用一些丰富的实验来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开课前,严格设计序言,认真设计教案,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例如可以在开课前进行“三棱镜分解白光”、“纸杯烧开水”等简单易操作的小实验,引起学生疑问,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使其产生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物理学习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物理不仅是考试必考科目,更在生活中能够发挥巨大作用,想要保障学生物理学习成绩。就应该加强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其产生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徐梅玉.浅谈物理学习困难的认知因素[J].湖北现代职业学院,2012,13(11):119-124.
[2]李力旺.探究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成绩差的主要原因[J].浙江师范教育学院,2011,11(14):13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