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培养德育的方法

培养德育的方法

时间:2023-06-16 16:06: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培养德育的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培养德育的方法

第1篇

关键词:中职 德育教学 责任感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2-029-01

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就可能一事无成,没有什么动力可言,它是一种道德品质,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是一个人长期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对于中职生来说,责任感的培养意义重大,这可以影响到他们的未来发展,对于他们来说责任感不仅仅是认真学习,自主独立,还包括自觉意识和担当意识,树立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等。中职生作为未来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主力军,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尤为重要。

就目前的德育教学来说,由于课程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效果不佳,教学的实际效能没有达到。在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上,没有完成既定的教育目标,很多的中职学生缺乏责任感,缺乏敢于担当的责任。为此,在新形势下,作为德育课教师,一定要认清楚形势,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一、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有效的德育教育方式不是简单的知识背诵和记忆,而是内化到自身的行为。中职生天生好模仿,他们把老师视为学习的榜样和模范,如果每位老师都谦谦君子,言行都符合社会规范,那学生自然而然也就会注重自己的品行和修养了。作为老师,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为学生做好榜样,要拥有一颗爱心,要拥有高尚的品格,要拥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文化修养,要行为世范,以身作则,以信立人,让学生尊崇自己。常言说得好,身教重于言教。如果一个德育课老师本身就具备浓厚的责任感,这让中职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学生自然也就会让老师学习,老师的言行举止自然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责任心的培养。对一件新的事情,他们一般都是被动行事,对于班级卫生糟糕的班级,学生的卫生维持意识较差,对班级的建设没有责任感,这时候,德育课教师就可以发挥自身的魅力,主动在教室中捡起学生乱丢弃的垃圾,然后告诉学生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持环境,人人用心,班级就是我们的大家庭,我们要树立集体意识,有责任做好班级的卫生工作,这样通过言传身教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归属感,这比理论学习来的更快更有效。

二、改善教法,突出情感

针对德育课上中职学生的责任感教育来说,牵扯的东西的很多,有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归属感的教育、奉献精神教育及担当意识的教育等等。中职生的德育教育必须要有效的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的变化,再依靠常规的讲授式教学已经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品德了。面对着新形势的变化,中职德育老师要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法,优化德育课的教学。责任感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老师要引导学生作为家庭的一员,也有责任做好相关的家务活动。进行情感的教育,可以设定一定的情形,让学生通过小品等形式,让他们表演如何做好小主人,感悟父母的付出和家庭的爱,让他们自觉爱上家务劳动,因为这是他们归属感和责任感的体现,也是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于中职生来说,责任感还体现在学习上,他们的主要责任就是学习。所以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老师要强化日常教育,用身边事、用小事作为案例开展责任感的培养教学对策。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上好每一天的课,完成好每一天的作业,主要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正是学生责任心的集中体现。

三、家校联合,强化责任教育

现代化的教育观念认为有效的教育活动不是简单的学校教育,而是家校合力,两者相互推动和促进。对于学校来说,要有效的联系学生家长,只要学校的条件允许就可以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来,家长可以以身说法,用现实案例来开导和教育学生。学校建立教师家访制、家校定期对话制、教师家长共评制、优秀家长及学习型家庭评选制等一系列制度,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家校参与活动。中职德育教师可以者不定期的邀请法律专家、德育大家来学校宣讲,开展德育活动。对于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上,可以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家校参与活动,让责任感的培养工作落到实处,形成了德育合力。如学校组织的植树节、春游、扫墓等活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和孩子一起了解文化知识,并培养他们责任感,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中职生最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从小让他们树立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中职德育教学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有些独特的优势,为此,中职德育教学必须挑起这个大梁,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方法培养中职生的责任感,让他们懂得对自己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让他们做一个有责任感、归属感和人格健全的人,这样才能成为报效祖国的栋梁。

参考文献:

[1]黄海涛.探讨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读写算,2012(21)

[2]李恒.中职学生责任感培养的对策探究[J].广西教育,2012(12)

第2篇

关键词:高校;德育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高校德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人才的一项根本工作,是高校育人的生命线工程。当前高校德育所面临的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大学生群体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努力创新德育方法,使高校德育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一、高校德育方法的创新依据

德育方法是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是实现高校既定德育目标的必要条件,是使德育内容产生德育效果的重要手段。高校德育方法的创新,就是要求教育者根时代要求和发展趋势以及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思想实际,在批判继承优秀德育传统方法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德育做法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对德育方法不断创造。创新高校德育方法,既有其相应的时代背景,也有其迫切的现实需求,更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

1.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的时代背景。德育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普遍的实践活动,在当代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虽然不同的国家对德育的表述不同,如公民教育、共同价值观教育、品格教育等,但其本质是一样的。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深刻而剧烈的历史变革之中,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和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使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日趋多元化,追求平等与个性自由在社会生活中日益凸现,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德育环境,既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新内容、新途径、新条件,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德育工作向前发展,也对高校德育不断提出了新问题、新要求、新希望。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校德育方法只有不断改进、不断发展,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对创新型人才的素质需要,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建设服务的作用。

2.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的现实需求。德育的实效性问题是道德教育领域恒久的话题,也是道德教育领域很难解决的D个问题。说它难以解决,从深层根源上看,固然与教育者自觉或不自觉奉行的深层的道德教育哲学理念密切关联,但也与德育方法本身的不适当地选择与应用有关。在一定意义上,正确地选择与应用德育方法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关键。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德育方法滞后于实际,缺乏针对性和适应性,从而导致德育效果不佳、实效性不强。要想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最关键的是要针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特点,主动适应时展,进一步创新德育方法。

3.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的理论基础。伦理学在对道德教育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以理导人、以情育人、以形感人、以境育人的道德教育方法为德育方法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源泉;现代心理学揭示了人的道德品质形成过程及人的能力性格等个性特征形成的途径和方法,为德育方法的实施提供了更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行为科学关于人的共同理想和行为规律的研究,关于如何调动人的极积性、主动性、创造性等方面的研究,也都是德育方法创新值得吸收和借鉴的;数学方法的运用使德育从定性向定量的转变,为德育的系统性、针对性、准确性提供了可能;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更是为丰富德育方法提供了现代化的操作平台。

二、高校德育方法的创新思路

创新德育方法已成为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但德育方法的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认识一实践一再认识D再实践”的无限循环发展的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实现以下四个转变,以不断引领和促进德育方法创新。

1.建立德育民主性,使德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在德育工作中,教师不应再是以道德教育的权威者的身份出现,而应是一位顾问,一位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的引导者,一位讨论问题的参与者。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个人道德生活的主体,并以一种积极进取、自觉成长的生活观,与教师互相探讨、共同思考,学会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

2.实施德育个性化,使德育方法由模式教育向个性张扬转变。德育个性化旨在培养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格健全独立的、会做人、会做事、懂生活、精工作的社会公民。实施德育个性化要求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尊重学生主体个性,注重个性化人格的培养,帮助学生发展优良的个性品质,抑制和克服不良的个性和特点,使学生得到和谐健康发展。冲突的价值取向做出自己正确的判断,保护学生个性发展的权利。

第3篇

关 键 词 德育模式;研究实践;反思;创新

作者简介 范树成,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近些年来,我国德育模式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异常活跃,广大学者与教育者以增强德育的吸引力、感染力,提高德育实效性为追求,以对传统德育模式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我国德育困境的审视为前提,在学习、借鉴国外德育模式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德育模式展开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果。人们提出和实践了多种多样的德育模式,德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可谓百花齐放、欣欣向荣。本文拟对近些年来我国德育模式理论研究与实践作一概略的回溯与评价,并对德育模式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对我国德育模式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出建议,以期对我国德育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有所助益。

一、当代德育模式的类型

德育模式是在一定的道德哲学和德育理论指导下,以德育实践为基础,为实现特定的德育目标而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德育活动程序及其策略方法体系。一个完整的德育模式包括理论基础或依据、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策略、师生关系等要素。虽然我国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尝试运用的每一德育模式或多或少地包含了上述构成要素,但是每一德育模式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根据德育模式突出的重点或命名的重点,我们姑且将我国当代的德育模式分为以下几类。

(一)突出德育目标或德育内容的德育模式

德育目标是德育模式开展的依据和评价标准,以德育目标命名的德育模式有:提高道德认识的德育模式、培养道德情感的德育模式、培养行为自控能力的德育模式、促进道德社会化的德育模式、导引价值取向的德育模式等。这些德育模式都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旨在培养学生某种品德素质而提出的。

提高道德认识的德育模式旨在让通过道德讨论、反省道德经验、探讨道德因果关系等理解和掌握道德概念,发展道德认知能力。培养道德情感的德育模式旨在通过设置情境、角色扮演、体验等方式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发展学生道德移情能力,提升学生道德情感。培养行为自控能力的德育模式旨在通过学生的自我监督、自我评价和自我强化,使学生具备行为自控能力。促进道德社会化的德育模式旨在通过教育模拟、社会实践,引发学生角色体验,促进个体社会化。导引价值取向的德育模式旨在通过价值观辨析、认知选择、价值观情感分享、行为选择、反复践履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突出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德育模式有:爱国主义德育模式、集体主义德育模式、学会关心德育模式等。这些德育模式都主张以某种道德品质作为德育内容和培养的重点,开展德育实践。爱国主义德育模式反对简单、空洞的说教,强调通过参观、体验和实地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家乡、了解祖国,激发爱国情感。集体主义德育模式重视依靠校外教育基地,以感恩教育、集体活动、素质拓展的形式,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

(二)突出德育策略与方法的德育模式

由于每一德育模式拟定的目标不同,因此,德育模式实施的策略与方法也往往不同。为了突出这些策略和方法,一些德育模式就以该模式的主要的实施策略与方法命名。突出德育策略与方法的德育模式有:活动德育模式、体验德育模式、对话德育模式、角色扮演德育模式等。这些德育模式倡导以某种策略或方法发展学生的德性。

活动德育模式主张通过各种形式的学生自主活动,如游戏、劳动、体验、角色扮演、探究等培养学生品德。体验德育模式主张在德育过程中学生亲身体验和亲心体验,以自我角色体验、移情体验、换位体验、生态体验等形式,感知道德内容,激发和提升道德情感,促进德性的和谐发展。对话德育模式倡导师生之间建立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话而非独白,在交流、分享中,相互理解,实现视界融合。角色扮演德育模式主张通过学生扮演他人社会角色,按照他人角色规范行事,理解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和提高道德实践能力。

(三)突出德育途径的德育模式

德育途径是德育模式实施的路径。突出德育途径的德育模式有:班级德育模式、家庭德育模式、社会实践德育模式、全员参与德育模式等。这些德育模式都主张通过某种德育途径培养学生品德。

班级德育模式主张树立班级共同目标,抓好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通过主题班会、集体教育、分类教育和课外活动,使班级中的每一位同学都得到这种良好氛围的陶冶,形成良好的品德。家庭德育模式强调家庭是学校和社会开展德育的基础,强调重视良好家庭环境的塑造和家庭关系的和谐,通过家庭教育为学生德性打好基础。社会实践德育模式主张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改变外在的社会环境。全员参与德育模式主张学校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参与到学生品德的培养中来,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使各种德育力量形成合力,共同作用于学生,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

(四)突出学生主体性或师生关系的德育模式

师生关系是德育模式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促进德育模式的有效实施。突出学生主体性或师生关系的德育模式有:主体性德育模式、自主德育模式、主体间性德育模式等。这些德育模式都主张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体;师生之间要互相尊重、平等交往,构建主体间性型的师生关系;德育要发展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

主体德育模式主张在德育过程中要把学生作为真正的德育主体,给学生创造更多的道德选择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主体性活动形成道德主体,彰显德育的个体价值。主体性德育主张通过主体间的交往和对话,实现师生间的和谐共存,视界融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公共精神,实现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五)综合性德育模式

在德育实践中,有些德育模式不只是突出德育要素的某一方面,而是涵盖了许多方面,我们将其称为综合性德育模式,这类模式有人本德育模式、生活德育模式等。

人本德育模式主张德育要以人为本,学生是德育的主体,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思想品德发展特点选择和安排德育内容,德育评价要能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生活德育模式主张德育要回归生活,以学生践行道德生活、会过道德生活为目标,德育内容要源自生活,要在生活中培养和评价学生的品德。

二、当代德育模式的主要特点

尽管当代我国的德育模式多种多样,各有各的侧重点,各有各的特色,但这些德育模式仍具有一些共性特征。

(一)突出主体性与发展性

主体性与发展性是当代德育模式的精髓,当代我国各种德育模式都反对把学生当做被动的德育客体的规训式教育,反对将学生作为“美德袋”,通过强制灌输来填充,主张将学生作为德育过程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选择性得到充分发挥,创造性得到释放。第一,尊重和满足学生需要,根据学生的需要选择和安排德育内容与德育活动,使德育成为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第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学生的各种自主活动如对话、体验、讨论、行动、角色扮演、探究、操作等展开德育过程。第三,突出学生品德的发展。新的德育模式摒弃了以让学生掌握道德知识为主要甚至唯一目标的做法,主张通过不同的活动使学生的品德得到发展,将学生的品德发展作为德育模式的最终追求。

(二)注重情感性与体验性

情感性与体验性是当代德育模式实施过程的显著特征。情感是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介,体验是深化道德认知、坚定道德信仰、践行道德行为的助推器。当代德育模式反对德育的“无情”和“说教”,主张把学生视为有情感、有生命的个体,通过学生的体验实现道德移情,升华道德情感,进而整体提升品德水平。有的德育模式将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作为德育的目标,并将激发学生道德情感作为活跃德育过程、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的途径;有的德育模式,以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重视学生的需要和对学生的关爱,注重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有的德育模式通过真实的情境或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亲心体验。

(三)强调活动性与实践性

新的德育模式重视学生的实践,主张通过学生的实践内化道德知识、提升道德情感、强化道德信念。当今的许多德育模式如活动德育模式、生活德育模式、体验德育模式、关心德育模式等都将学生的实践作为德育模式的主体,实践叙事已成为当代德育模式的一个亮点。如关心德育模式以“品德践行作业”“设岗服务制”“关爱叙事”的具体实践形式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让学生学会关爱。

三、对我国当代德育模式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反思

(一)对德育模式局限于科学主义的狭隘理解

有学者将德育模式作科学主义的狭隘理解,认为德育模式必须具有德育理念或德育思想、德育目标、操作程序、师生关系处理方式、实施策略、德育评价等要素构成,否则,就不能称其为德育模式。有的教育者将德育模式人为地拆分成所谓科学的步骤和程式,生硬地套用这些程序进行操作,将德育过程简化为程序化的操作过程。这种对德育模式的科学主义的理解将德育模式程式化、固化和神圣化,往往会导致德育模式窄化和僵化。

诚然,德育模式应该具备模式的基本特征和要求,但德育对象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且其思想情感又是千差万别、不断变化的;德育过程也不像钟表一样线性地、以固定的节奏和程序按部就班地运行,它具有不确定性。这决定了德育过程不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稳定、客观,德育模式不能像自然科学的模式那样过分简化、固化、程式化和精密化。

(二)对德育模式的经验主义的泛化理解

德育模式主要有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形成和实践基础上形成两种建构方式。我国许多德育模式是第一线的教育者在实践探索中对德育经验的概括总结而形成的,具有明显的经验性色彩,缺少相应的理论指导。一些所谓德育模式尽管也有自己的理论依据,但只不过是为了装饰,往往是贴标签。这些所谓德育模式实际上只是某个人或学校德育经验的总结,个性化的经验多,一般化的经验少,没有形成带有规律性、能广泛应用的理论。一些经验和做法缺乏科学的论证、验证就随意地冠以“模式”的名号。一些人特别是德育第一线教师认为这样的“模式”接近教育者实际,好学好用。他们认为学者们理论研究中提出的德育模式脱离实际,抽象、难懂、难用,往往看不起这些德育模式。

(三)德育模式创新性不够

综观当前的德育模式理论与实践,在理论基础、操作程序、策略方法上并没有真正的创新,许多德育模式只是在已有德育模式的基础上,增添或者变换德育构成要素,然后冠以一个新的德育模式名称;有的只是将已有的德育实践或德育方法加上一个模式的名称,但并没有实质性的创新;一些德育模式名称不同,但其内容大同小异。

四、新德育模式的建构

(一)实施德育模式的合作行动研究

我国传统的德育模式建构,就建构主体而言,是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各自独立地进行德育模式的研究与建构。要建构既具理论性,又有可操作性,能广泛推广运用,对德育实践发挥实际作用的德育模式,这种二元分离、甚至对立的德育模式研究与建构方式应该摒弃。要突破德育模式研究中的科学主义与经验主义的束缚,实施理论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的合作行动研究。在这种合作行动研究中,理论研究者不是实践活动的“局外人”,实践者也不是理论研究者的理论的、单纯的“执行者”,而是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结成共同体,研究者深入德育过程亲自参与实践,并承担起理论指导责任;教育者在实践中参与研究,用理论指导自己的研究,在研究中进行反思,对研究者提出的理论进行修正、完善、甚至创新,从而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创生既具理论性,又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德育模式。

(二)坚持科学的价值取向

师生互动取向。理想的德育模式既要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要重视和坚持教师的引导性,将学生品德的自主建构与教师的价值引导有机结合,坚持师生对话、师生互动成长的价值取向。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发挥主体性,积极参与自己品德的自主建构,通过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和选择性,以自己已掌握的德育内容和道德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当前的道德生活经验对自己的道德图式和品德结构进行新的建构。另一方面,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在学生品德自主建构的同时,通过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活动设置对学生进行引导。

生活与活动取向。学生的品德特别是道德行为习惯是在生活与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离开生活,离开学生的自主活动特别是实践活动,无论是何种德育模式,也难以培养知行统一的道德人。因此,德育模式必须坚持生活取向,坚持与生活的联系,即使是抽象的道德概念、原则也要将其还原到日常生活。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习过道德生活,体验道德的真谛。德育模式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活动,即使是培养学生道德理性能力,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抽象的道德知识的德育模式也必须摒弃简单的口耳相传、教师独白、让学生记诵和偏重做书面道德练习题的做法,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自主活动发展自己的品德。

和谐发展取向。理想的德育模式应以促进学生品德的和谐发展为取向。尽管每一种德育模式都有自己的德育目标,这些德育目标可能偏重于发展学生的某一个品德构成要素,但是,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同时,也必须全面考虑,兼顾其他品德构成要素的发展,并通过其他素质的发展来促进这一构成要素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品德要素的协调全面发展。

第4篇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飞跃发展,我国的教育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契机。我国的教育自然要向我国的经济一样,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那么我们的教育要努力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眼下,初中班主任工作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需要广大班主任投入更多的精力。本文将从初中班主任工作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如何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初中班主任并不十分重视德育工作。

新课程改革之前,我国的初中义务教育长期处于一种只重视学习技能,注重应试技巧的状态,这也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德育内容。很多初中班主任并没有重视德育工作,他们认为只要学生考得好,那么班主任工作就成功了。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文化水平也在不断进步,这就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凸显出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青少年学生是祖国发展的未来,初中阶段的学生又处于一个特殊的转折阶段,生理逐渐成熟的同时,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在形成的关键时期。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就更加重要了。

2.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模式和内容十分陈旧。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式。然后,还是存在不少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时,采取批评和说教的方式,很显然这与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宗旨相违背。在德育的内容方面,往往局限于某些方面,比如一些班主任还在拿很多陈旧的教育案例教育学生,却被学生认为是老掉牙的事情。

3.初中班主任缺乏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恰当方法。很多班主任都是凭靠自己多年的班级管理经验进行德育工作,这往往造成与学生沟通较少的问题,自然缺乏实际调研过程。这样一来,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可能会偏离实际,并不能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进行有效教育,找不到强化德育工作的好方法。

二、初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初中班主任如何开展教育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呢?

1.班主任需要不断更新德育观念。对于任何人来说做一件事首先源于某个想法,然后才有后续的一系列做法,德育工作自然也是如此。那么,班主任具备怎样的德育观念,直接影响着德育工作的成效如何,对德育所取得的成果甚至有决定性的影响。我国历来流行这样一句话,严师出高徒。从以往的观念来看,这样的师傅往往对学生进行十分严厉的教育。不可怀疑的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会在纪律方面做得较好。但是长期处于这种管理环境下,久而久之会形成学生的依赖心理,造成较差的独立性,学生的个性思维也会受到种种束缚,更加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21世纪,人类不仅面临知识的挑战,更加面临道德和价值观的挑战。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我们更要不断更新德育目标,把培养高尚品德、富有责任感和爱心的坚强乐观的学生作为我们的德育目标。班主任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才能真正明确德育工作对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班主任还要正确调整德育目标。作为班主任,能否正确调整德育目标,对提高德育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设定德育目标时既要体现德育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同时又要对内容、方法和方向进行规定。我国教育培养目标也在逐渐发生调整,所以德育目标要跟随时展需要作出及时调整,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需要的新一代接班人。而调整德育目标的关键是积极拓展德育目标。首先,要逐渐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能力培养,培养学生成为具备价值判断、自我教育以及道德选择能力的人。其次,培养学生现代人的心理素质,增强现代人的观念,比如承受挫折和困难的心理能力,并靠坚强的毅力战胜挫折的能力。第三,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学会做人。最后,要培养学生具有时代精神,养成竞争和合作意识。调整德育目标也就是要用新的德育目标规划整个教育工作,把整个德育工作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相符合,并根据这些德育目标,制定出德育内容,从而选择适合的德育方法。

3.运用互动性的德育方法开展德育工作。我们德育工作的对象是学生,而德育工作的目标则是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培养出综合能力出众的学生。在这整个过程中,教师充当的角色应该是引导者。所以,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一定要把师生的关系建立在平等、互信、和谐的基础上,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有关工作,取得更加有效的效果。很长时间以来,很多班主任在开展班主任工作时,往往都是一言堂。很多学生对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渐渐产生了抵触心理。而新时代的课堂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学习和发展环境。这就要去师生要进行心理换位,这就是说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站在学生的立场,分析和解决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同时,学生应该在课堂中或者学校生活发挥更加积极的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去。在同学之间出现矛盾时,切记不能盲目判断,造成更加不良的影响。要引导学生发现各自的不足然后进一步改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能采取压制的办法。

在学校全面发展学生的方针中,德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手段之一。而班主任能否开展好德育工作,不仅对班级管理更对整个学校的管理和发展,以及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这需要广大班主任教师发动脑筋,群策群力,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出谋划策。

参考文献:

[1] 赵赛萍.浅析素质教育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创新[J]. 现代教育科学. 2013(06)

[2] 廖进娟.以身立教,以德育人——试论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表率作用[J]. 文教资料. 2013(14)

第5篇

【关键词】班级管理;德育工作;中学阶段

中学班级管理中如何加强德育工作,切实高效地实施德育教育,为青少年的成长奠定思想基础,为祖国培养出更好的人才,成为当前中学德育改革最重要的课题。我国经济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学德育工作面临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为目的的重新定位和整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真研究和深入探索学校教育工作新的特点和规律,形成一系列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的新观念,重新构建中学德育工作的体系。

1 高中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班级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它包含学生知识的发展,能力的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等诸方面内容,但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人思想品德的发展,在全面推行课改的今天,强化德育工作,改革思想品德教学,优化德育成果显得尤为重要。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教育的第一要旨就是加强德育,培养学生人格。可见,班级德育工作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开展德育工作是很高的现实意义。

2 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施措施探讨

2.1 转变德育观念、适应时展

21世纪人类面临的挑战是道德、伦理、价值观的挑战。班主任应站在时代的高度,高瞻远瞩,明确德育的重要性,重新审视德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德育观念、德育责任的方面,以坚定信念、更新观念为突破口,狠抓现代教育思想和德育理论的学习,使班主任树立新的德育观、学生观、人才观、价值观,坚定当一个好老师、做好班主任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的信念。其中,班主任要树立大德育观念,明确德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要靠学校、家庭、社会来共同完成,这也是符合道德的本质特征的,因为道德本身就来自于社会生活并现实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从而建立多系统、多渠道、多层次、多载体的立体交叉式的德育网络。班主任要主动与各方面密切配合,使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另外,班级管理中应注意让学生深入社会实际,进行社会调查研究,不断指导学生提高学生对社会的分析能力、评判能力。

2.2 因材施教

古代教育家孔子强调教育要“因材施教”和“因人而异”,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施教。例如对于积极上进的颜回,则整日与之讲学,因而使“回也终日不违如愚”。对于自我要求不严而“昼寝”的宰予,则用“朽木不可雕”的严厉批评促使他学习。对于个性强烈的学生,班主任需要仔细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他们扬长避短,避免学生因个性不同引发的矛盾,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使他们不断地完善自我。

2.3 适应实际需要,拓宽与更新德育内容

选择学生需要的德育内容是德育取得实效的保证,班主任在选择内容上,既要依据纲要,又要切合时代及学生的实际,正确处理好几者的关系。德育内容的选择要注重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与可能。学生需要与其息息相关的德育内容,是他们生存发展中急需指导的,但确是学校德育所欠缺的。班主任德育也应增加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质量的内容,诸如学生生活、人际交往、权利保护等,使学生学会生活与生存、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德育内容的选择既要源于现实,又要适当超越。

2.4 探索德育新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性

德育方法是直接影响德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教育者的教育理念、教育者确立的教育目标制约着教育方法,另一方面,科学的教育观、教育目标必须通过适当的方法才能得以实现。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方法选择应把握以下几点:

2.4.1把封闭式德育工作变为开放式德育工作,把学校同社会结合起来。班主任应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进行道德体验,用贴近生活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所需的政治观点、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和文明行为,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平等竞争思想以及适应社会需要的良好心理素质。

2.4.2强化“隐性教育”,弱化空洞的说教。隐性教育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陶冶、导向、激励和规范作用,加强隐性教育,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对于班主任来说,强化“隐性教育”即是要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和注重自身的形象、言谈、举止。因此班主任要注重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班级的环境建设,班级环境建设要体现本班的特色。二是班主任自身形象的塑造。班主任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群的。三是新型的课堂人际关系的确立。隐性教育是一种文化控制,它使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不得不接受一定的文化价值规范。在课堂上倡导和谐、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交往;要形成相互交往、相互理解、协作、竞争的课堂、师生互动的人际关系,从而使学生自我个体融入到具有内聚力的群体之中,给学生以道德情绪的感染和体验,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和道德需要。

第6篇

关键词:高校学科教学;德育渗透;五个“融入”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1-0128-02

19世纪德国哲学家、科学教育学奠基人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概念,为当今高校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教育过程中,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等知识的教育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普遍关注的教育问题[1]。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丰富了现代教学体系的核心价值,客观地反映了教育规律,是教师教学育人的实践途径,更是培养人才、提高人才素质的必然要求。交叉学科视野下的高校德育机制创新需要做到“五个融入”,即把德育目标融入教学目标,把德育内容融入教学内容,把德育过程融入教学过程,把德育方法融入教学方法,把德育评价融入教学评价中去。

一、高校德育目标融入学科教学目标

高校德育目标和教学目标关系十分密切,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德育目标是教学目标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学目标是受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认知的总体要求,具有整体性。教学目标中应该包含对教育者的德、智、体、美、劳等部分的目标要求,这几个部分之间是相互渗透的,相互促进的。但是德育目标又有和教学目标不同的独特性,德育目标主要是强调在教学目标中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道德等品质方面的要求,是培养受教育者总体要求的一部分。另外,德育目标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对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做出的总体设计,是用概括的形式反映德育的内容。因此,德育目标和教学目标是相对的关系,既是具体的、又是相对的。

高校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德育目标,第一,在学科教学中要紧紧抓住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专业化人才。通过培养合格的专业化人才从而为社会培养潜在的生产力资源,这是学科教学的主线,不能偏离。第二,高校德育目标要服从和服务于培养合格的专业化人才这一目标。德育目标和教学目标,要相辅相成,发挥高校学科教学中的育人功能,要让大学生能够成为全面掌握人类的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同时成为有思想深度的、有价值追求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有德无才和有才无德,都将背离高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终极目标要求。第三,高校德育目标要融入学科教学目标,还要将德育大纲与教学大纲有机结合。高校在制订学科教学计划时,要注意围绕教学计划目标中心,形成学科教育教学的合力。各学科在教学目标中对德育目标的渗透不要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中,还要通过开展一些辅教学活动来增强德育目标的渗透效果。

二、高校德育内容融入学科教学内容

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指出,“高等学校德育内容是学校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是中学德育内容的深化和延伸,要针对高校学生及各学习阶段的特点安排德育内容,形成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核心的、相对稳定的教育内容体系”[2]。因此,高校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要注重对德育内容的研究。高校德育内容应该在教学内容上贴近学生、贴近就业、贴近社会,注重教育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达到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和习惯养成的统一。

高校德育内容融入学科教学内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德育内容要和教材结合好。教学内容是以教材为基础,通过对教材的细致研究,寻找德育内容和教学内容最有利的结合点,使得教育和教学能做到有机结合,这也是德育内容的渗透基础。第二,教学内容要注意突出重点。教学内容的主导者是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要用现实论证理论,用理论解释现实,帮助学生解决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引领学生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第三,教学内容中德育渗透要注意综合设计。在教育内容的设计中要优化教学环节,为德育内容渗透营造良好环境。在课时的分配方面,要认真研究德育内容与学科教学内容之间的比例关系,把德育内容落实到每个专业的教学内容中。第四,还要加强对教师全面素质的培养。要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修养,定期举办形势政策培训,开设专门讲座,增加教师的社科知识,拓宽知识面,增强理论深度,不断提高教师“灌输”和“渗透”的能力。

三、高校德育过程融入学科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是德育的本质和核心,是高校进行学科德育实践的重要途径和理论基础。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既是教师的教的过程,也是学生接受的过程。因此,了解和掌握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规律和特点,有利于在教育过程中更好地贯彻德育原理,科学利用德育方法,提高教学过程中德育的有效性。

第一,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要渗透德育内容。高校各学科教师要有很明确的育人意识,利用课堂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德育渗透功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感情投入,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不但能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师生情感交融的互动愉悦境界,同时也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第二,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利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教育。能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教学案例非常广泛,非常具体。一些公理、定理和概念都是从客观现实中抽象出来的,一些法则、公式、结论都是认识规律的产生、推广、发展和应用过程。第三,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板书设计、语言表达、教师形象等都在无形中深刻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好的课堂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充分准备、课堂上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幽默的教学语言,从中学生不但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而且能从教师身上感悟到事业心和责任感。

四、高校德育方法融入学科教学方法

德育的实施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实现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方法具有广泛的实践性。研究具体化、易操作的学科教学的德育理论和方法,在教学实践环节中,会逐步得到检验,最终得到肯定,同时,又能促进学科教学德育方法实践的科学化、规范化。

第一,要注意德育方法融入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科学性是指教师利用的教学方法要符合教材内容特点,符合教学及学生道德素质发展规律。通过因材施教,坚持教学方法的教育性原则,积极引导学生掌握辨别是非的客观标准。艺术性是指教师要把教育性与知识性艺术地统一起来,既保证知识的传授,又实现德育目标。第二,要注意德育方法融入教学方法的“教化”和“灌输”的统一。在学科教学中,运用德育方法把德育教育内容传授给学生,形成学生内在的思想品质,教化是根本。教师需要注意在教学方法中根据学科内容的性质、内容,针对学生的实际思想,融入符合时代要求的德育因素和要求。教化是德育方法实现的基础,灌输是德育方法实现的升华。第三,要注意德育方法融入教学方法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道德规范,提升学生的理解和认知水平,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帮助学生实现立德、立人的目标。但是,仅有理论是不够的,还要坚持实践,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要坚持日常行为锻炼,通过学科教学中的实践,把学生行为习惯化,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第四,要注意德育方法融入教学方法的传统性与创新性的统一。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教师要充分利用当前的信息技术和现代化教育手段改进德育渗透的方法,利用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心,通过新的科技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这样高校德育工作才能呈现出信息化、时代化和个性化的特色。

五、高校德育评价融入学科教学评价

学科教学中德育评价是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德育目标、过程、现状进行客观评价,既是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教学评价的方向、动力和坐标,能更好地考察德育过程是否与德育目标发生偏离,德育绩效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以便于及时进行调整,从而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

德育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高校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评价体系,必须深刻认识德育评价的内涵,从而提高教学评价的实效性。第一,要确定大学生在德育评价融入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内心活动,结合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接受评价的动力,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意识水平。在学生为主体的评价中,不能忽视教师评价的作用,教师的评价能从更高更广的角度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提出很好的意见。第二,要加强德育评价和教学评价的知行统一。在德育评价中注重教学实践评价,让学生走出教材、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注重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评价,把德育评价融于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背景中。注重强化对学生具体行为的评价,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并在现实生活实践中不断巩固、充实和发展。第三,要把握德育评价和教学评价的时代性。在当前信息化的时代,对网络道德的评价也是德育评价的一个主要部分,形成了网络德育评价这样一个崭新的课题[3]。对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行为的评价方式也要和网络道德素质面临的新情况相结合,主要从正确引导和完善网络道德监督体系着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网络德育意识,丰富新时期高校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内涵。第四,要注意学科教学中的诚信教育评价。要加强对评价体系的反馈和交流,积极引导学生坚守自己的学术品质,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评价要注重经常,及时地反馈评价结果,实现德育评价的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培养、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断反思自我,不断完善自身,从而使高校德育评价目标得以有效实现。

德育创新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同时具备三个主要的条件:至少经过某一学科的专业训练、跨学科甚至超学科的视野和问题意识以及跨学科研究兴趣”[4]。只有这样,才能以更开阔的学科视野和全新的思路去面对、把握、探究和实践时代所赋予的德育创新这一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畅克平. 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0(3).

[2]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G].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第7篇

关键词:钢琴教育 德育教学 有机结合

高校钢琴教育随着教育制度完善与改革,使钢琴教育不仅仅进行钢琴演奏技巧的教学,而是同时进行了文化知识和思想政治等教学。德育教学重要性的增加,使近几年高校提高了对钢琴教育与德育教学互动与有机结合的重视度与关注度,并研究出了几种有效的高校钢琴教育与德育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有效实现了学生专业素质与道德素质的同步培养放,所以实现高校钢琴家教育与德育教学的有机结合就是实现它们互动与融合途径。

一、钢琴教育与德育教育互动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互动融合不深入

钢琴教育与德育教育的互动与融合,在很大程度上还不够深入,多数高校钢琴教育中德教育都还一直处于浅层意义上,根本没有渗透到钢琴课堂教学中。如很多高校都仅仅在教室、走廊张贴一些名人名言字画,没有直接进行德育教育,及时有也只是偶尔在课堂教学提及相关道德高尚的人物故好,然后简单鼓励学生向品德高尚的学习和发展,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德育教育,其德育教育深度远远不够,使德育课程的设置等同虚设。

(二)德育教育方式老套

虽然教育制度改革有提到加强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力度,并提出了相应教育方法,在一些高校也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很多高校进行钢琴教育时,依然将德育教育贯彻到钢琴课堂上,并且使用的教育方法也很老套――“照本宣科”式教育法,不但没有高学生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和关注,影响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反而让学生更加反感德育教育,使德育教育在高校钢琴教育中难以贯彻下去,不利于钢琴专业学生的健康学习和发展。

(三)学生的德育思想观念难以有效践行

大学生接受十几年的教育,可以说从小学就一直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随便一个大学生都能将德育教育中的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及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说得头头是道,由此可见大学生并不缺乏对德育教育的认知,但他们却很少有人在实际生活中付诸行动,并且有的大学生还做出有违道德、公德和价值观的行为,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的德育思想观念难以得到有效践行。

二、高校钢琴教育与德育教学的互动融合措施

(一)改变传统教育模式

第一,高校要培养综合能力强、专业素质高和道德素质高的老师,并在培养过程中转变老师的教育观念,进而实现从老师根本上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培养的内容包括:现时代教育模式及方法(如翻L课堂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及多媒体教学方法等),钢琴弹奏专业知识技能及其它乐器认知能力(如现代流行钢琴弹奏、不同乐器弹奏技巧),思想政治教育及行为培养等;第二,老师要将德育教育贯彻到钢琴教育中,通过钢琴课堂教学实现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树立,即增加德育教育在整个钢琴教育中的比例,并利用生活实例来实现钢琴教育与德育教育的互动与融合。

(二)提高钢琴教育中学生正直个性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第一,老师要做好道德高尚的榜样,即在钢琴课堂上要平等和民主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高的道德素质,进而达到钢琴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第二,老师要时刻关心每一位学生,了解每一位学生心理变化、对钢琴学习的态度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处等,透过这些了解学生的道德素养、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然后根据了解的结果,制定有利于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钢琴教学方案;第三,钢琴学习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老师要积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供学生学习,并用积极的语言激励学学习,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树立了学生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了钢琴教育与德育教育发活动与融合;第四,老师要培养学生养成平时演奏的习惯,每一次的练习都当做一次演出,逐步前进;第五,严格要求学生做好每个细节、每个音符的学习任务,以实现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及行为处事习惯的养成。

(三)改变授课模式

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满堂式”授课模式,积极引入集体授课与班教学交叉进行授课模式,以实现对学生钢琴艺术技能及艺术气息个性化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自己的钢琴学习需要及个性形成。具体转变措施如下:第一,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即知识理论课一起上,钢琴专业分层上,这里的分层是按照学生钢琴基础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然后对其进行教育,并在每一层钢琴教学方案中融入德育教育内容,如《闪闪红星放光彩》 钢琴演奏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钢琴曲讲述关于等故事,以实现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第二,老师要合理使用趣味教学方法,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前期选择简单的钢琴曲目供学生练习,后期再选择难度系数较高的钢琴曲目供学生练习,这样能够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三,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进行钢琴演奏,以达到视听的完美组合;第四,老师还可以将简单和难的钢琴曲子交叉练习,以培养学生的接受能力,最终实现钢琴教育和德育教学的完美统一。

三、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经济的发展与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德育教学在高校钢琴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越来越受到高校教育的重视,实现高校钢琴专业学生专业素质培养与道德素质培养同步进行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所以高校不但要提高师资团队文化修养和学历水平,还要加大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力度,以实现他们学生榜样的功能,进而实现对学生钢琴专业素质与道德素质的有效培养和两者之间有效活动与融合,使高校钢琴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郭佳.谈高校钢琴教育与德育教学的有机结合[J].黄河之声,2011,(04).

[2]金克华.试析高校钢琴教育与德育教学的有机结合[J].群文天地,2012,(16).

[3]王路洋.探析目前高校钢琴教育与德育教学有机结合[J].音乐时空,2014,(02).

第8篇

关健词:中国;美国;德育模式

一、美国学校德育模式的特点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的审视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普遍经历了无疑是几千年来教育发展史上一次最重要的教育变革。那场被称为“新教育”、“进步教育”的教育变革,推动、促进了美国学校德育的根本变革、在德育模式的选择上,由于不断进行发展、完善,使美国学校德育在实践中呈现混合德育模式的特征。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经济发达,号称“自由乐土”和“民族熔炉”的多民族国家。美国的现代学校德育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以前的美国学校德育从内容、方法、途径到管理措施仍然是德目主义模式占主导地位。至20世纪前50年,学校传统德育模式的功能明显下降,杜威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和实用主义哲学对学校德育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的“教师中心论”的德目主义受到了极大冲击,全面主义德育模式倍受青睐。第2次世界大战以后至70年代,学校更加放松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控制和管理,学校德育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这就成为导致60-70年代以来的学校德育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之后,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呼吁加强学校道德教育。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美国学校德育实施体系就具有了既包含德目主义模式的特征,又包含有全面主义的特征,即在德育实践中呈现混合德育模式的特点。

所谓混合德育模式,是指学校德育既开设相对独立的德育课程,向学生传授既定的德目系列,又充分利用各学科和全部教育活动的途径和方式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德育体制结构的多元性。美国作为实行混合德育模式的主要代表国家,在德育体制方面,因州而易,全国没有统一的德育内容和管理措施,有些州制定大纲,按大纲进行道德教育,有些州编制系统的德育教材,并有严格的考核标准;有些州既没有大纲也没有教材,不采取任何道德教育措施。但是美国最高法院利用司法体系直接裁决有关教育的事务,司法裁决的目的主要是要确立一种全国性的政策作为各州制定教育政策的依据,以及各个学校实施德育的依据。

相比之下,我国的德育模式表现出综合性的特点。在德育实施体系方面,有全国统一的德育教学大纲,学校开设独立而又系统的德育课程,将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编制德育教材,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德育知识和组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注重养成教育。所以,我国的德育模式为综合性德育模式。

第二,德育目标和内容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多样性与一致性的结合,是混合德育模式的基本特征。其复杂的德育目标结构中追求两个基本目标的结合:一个是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公民品质,另一个是培养学生以个人主义为核心是价值观;而在德育内容方面,范围也是广泛而复杂的,包括伦理道德教育、宗教教育、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政治教育、国家宪法、社区服务教育以及协调人际关系教育、自由、平等、人权、人的尊严等人文主义教育等。在所有这些复杂的内容结构中,都是围绕着两个基本内容即公民教育和价值观教育而进行的,体现出一致性。所以说,在美国尽管赋予人们信仰和价值选择的自由,但从以上的现实状况中说明了美国不仅有比较明确的德育目标,而且这些目标所反映的美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是非常明确和强烈的。

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学校德育有统一的德育目标,就是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国家教委于一988年和一992年,先后制定和颁发了《中小学德育大纲》和《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分别对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德育目标和任务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提出了统一的德育要求规定了以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及法律教育等要素为基本内容,构成了我国德育内容结构体系。我国德育是以为指导,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内容非常丰富,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方向性。但是,由于我国综合德育模式是适应和项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而建立的,因而,德育教育的目标取向带有浓厚的政治功利性。学校德育呈现出“重大德”(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世界观),“轻小德”(道德品质、人生修养)。过分强调德育目标的同一性、整体性和先进性,忽视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多样性和广泛性,这就使得丰富多彩的道德教育走上形而上学的轨道。

第三,德育实施途径和方法的综合性。混合德育模式在德育目标途径和方法方面吸收了德目主义和全面主义的积极因素,采用直接性德育途径和间接性德育途径、潜隐性德育模式相结合。其中,课堂正面教育是混合德育模式的主要途径。在德育实施的方法维度上,一方面给学生充分的选择自由,给学生充分参与各种活动的机会,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一方面又有教师的正面指导。同时,混合德育模式把注重传授道德知识与培养道德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他们更多地注重通过对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服务、活动、交往和环境影响等途径实施德育,突出德育工作的渗透性、活动性和实效性,这是美国德育途径的基本特点。此外,美国德育途径还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例如,美国纽约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等地区的中、小学校纷纷开设法制课和公民教育课,供中、小学生选修,学习美国行政管理和民主社会的准则。美国高等院校既开设专门的伦理道德课和公民学课程,也通过大学的核心课程—人文学科、专业课程—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以及全部教育活动来进行道德教育,这样就较好地解决了德育的层次性和各级学校德育内容的衔接性问题。

我国的综合德育模式以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作为德育实施体系的基本途径。讲究多渠道、全方位和综合性德育机制的有效运作,注重德育的课堂途径和课外途径并举。在德育课程的设置上,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即“2课”教学已经成为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第一课堂”—理论课教育相配合的是我国学校德育的课外途径,即“第2课堂”主要有:⑴少先队、党团组织活动;⑵营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⑶心理咨询;⑷自愿者活动、军训、社会调查、“3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我国学校德育的成绩是显著的。但是也仍然存在着一些令人担扰的问题,特别表现在:⑴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指导;⑵德育内容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忽视与学生现有道德水平相联系;⑶普遍存在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脱节,学科教育渗透不足;⑷过分强调德育的育人功能,忽视对学生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认识、解决社会问题能力的培养。

第四.德育方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混合德育模式的操作方法具有内容系列化、教育策略成体系、教学手段较先进的特征,它比较符合社会需要和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例如,美国品德教育学院编制的品德教育教程及其实施方案在美国学校道德教育中颇有影响。它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和接受水平,向教师提供了完整的理论、说明、具体教学安排、教学建议、实施办法以及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的策略和手段。具体有:一.教师的态度;2.课堂讨论;3.不使用真实姓名4.利用各种角色扮演;5.小组活动制。

相比之下,我国在德育目标内容及具体德育方案的实施上,可操作性不强。我国许多地区,学校创造出许多有开发前景的德育方法,但有些研究成果由于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导而无法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而难以被普遍接受并得以推广。

二、美国学校德育模式对我国德育改革的启示

从对美国学校德育模式——混合德育模式主要特点的介绍中,明显地看出其学校德育发展趋势:即德育基本目标和基本内容趋于一致,而具体的、阶段性目标和具体内容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根据学生品德的发展特点呈现多样化。在德育途径和方法方面,注重发挥德育综合目标因素、德育场的作用,注重教师指导与学生自我教育相桔合。因此,对于美国混合德育模式,我们必须运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借鉴他们一些成功的经验,以促进我国德育实践和改革。

㈠确立层次分明的德育目标

由于我国德育目标、内容的确立在过去曾经追求“高、大、全”,对于大、中、小学生的德育目标和内容的特殊性缺乏明确的界定,可操作性不强,导致德育效果下降。因此,在我国德育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从我国国情、民族文化传统、本地区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来制定总目标和阶段发展目标,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来充实德育的具体目标和阶段性内容,并相互衔接,建立较完备的操作系统,这是我国德育改革的重要方面。

㈡重视德育模式的研究,丰富德育模式,拓展德育途径和方法

美国学校混合德育模式的实践表明,多元丰富的、博采众长的德育模式是德育取得实效、获得生机的有效保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必然会趋向于多元化和个性化,德育模式的实施如果仍然沿着简单、生硬的方式来进行,势必会出现学生价值观的混乱而无法控制的局面,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给社会带来危害。所以,丰富我国现有的德育模式,改革单一的知情意行等德育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势在必行。

同时,在德育实施的具体方法上,我国学校德育既要重视正面传授知识,重视行为规范的教育,也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个体能动性,重视道德能力的培养。另外,注重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各科教学、各种活动、各类情境中去,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陶冶,春风化雨中得到道德升华。

㈢促使德育与社会现实接轨,培养为社会实际服务意识

我国学校德育历来对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育人目标十分重视,相对来说,德育对如何适应社会变化与发展,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实际则重视不够。因而面对市场经济,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到来,德育有时却表现得苍白无力。实际上,德育立足于为社会实践服务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目标是一致的,育人是德育的根本目的,服务社会也是德育的重要任务。所以我国学校德育应借鉴美国德育模式的成功经验,注重学生自主意识、道德选择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以便有效地应付和面对多元多变的世界和社会形势。

参考文献:

⑴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一997

⑵王玄武等著.比较德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⑶李冬梅.中外道德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2003,(3):90

第9篇

关键词数学数学教学德育数学教学中的德育

1993年联合国在我国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会议认为:世界第一位的挑战不是新技术革命,而是道德问题。专家们一致认为,如果将来科学技术更进一步发达了,而领导权又掌握在没有道德的人手里,那就是人类的灾难了,因为他手中已经不是一把枪,而是原子弹。因此,当代世界各国都把国民德育作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德育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努力探讨学科德育的特点、规律,充分发挥其德育主渠道的作用,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数学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它独特的风格,承担着德育的任务。首先,数学是客观物质世界的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的客观规律的反应。其次,数学本身具有结论确定的特点,数学教学可以说是培养学生理性的教学。第三,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继承基础知识的同时,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进取心和创新精神。第四,数学课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之一,数学教育是一种文化基础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一、数学教学中德育的特点

1.隐蔽性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并不是让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进一种说教,而是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追求的是德育和智育的有机结合。

2.深刻性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反映出一种迟效性,它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功效,而需要利用数学的特点,长期熏陶方能见效。但这种德育的功效一旦获得,将不易被改变,终身受益无穷。因此,它又显现出长效性、深刻性。

3.整体性数学之德育,是对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既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理性精神,又可以培养意志与毅力,提高抗挫能力,因而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4.层次性德育内容本身是个层次的结构系统,一方面,教材的知识帅浅入深的,以教材为载体的数学德育,也是同步由浅入深地构成德育系列;另一方面,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也要求德育要有层次性。

5.制约性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受教学内容的制约,途径和方法受教学过程的制约。教材是课堂德育的当然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教学的前提。脱离教学内容,德育和智育就成了两张皮,油水两分离;找到了切入点,智育和德育就可以水融,双管齐下。

二、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

1.培养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数学本身充满着唯物辩证法。在数学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概念的形成与演变,重要思想方法的确立与发展,重大理论的创立与沿革等,无不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思想——发展、运动与变化。数学对象源于现实世界,说明了认识论的唯物论,体现存在决定意识的观点。通过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创新意识,认识数学的价值,认识科学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而人生有限,必须善待人生,充分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培养理性精神

诚实、求是,是数学理性精神的本质特征。数学语言的精确性使得数学中的结论不会模棱两可,数学中不存在伪科学,不允许有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存在。数学让人不迷信权威,不屈服于权贵;数学让人坚持原则,忠于真理。因此,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爱,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

理智、自律,是科学文化人的重要人格特征,数学能够去其浮躁,净化人的灵魂。数学的思维方式,教育人们理智地思考问题,三思而后行。数学的公理化方法、结构方法、数学模型方法、拓广方法等,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整体性、创造性、深刻性,久而久之,养成从全局出发,抓住事物的本质,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习惯。

3.培养高尚情操,提高思想修养

数学是一门既美又真的科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包括数学发现中的美学感悟,数学命题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充满了发现科学真理的愉悦和欢乐。对科学问题的好奇,求解的欲望,解决之后的欢乐。对科学问题的好奇,求解的欲望,解决之后的欢乐,是人生秘不可少的体验。还包括数学表示中的美学修养,如数学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系统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命题与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数学中的奇异性等。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获得数学的审美能力,既有利于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也有助于提高创造能力,数学美是激发求知欲、形成内驱力的源泉。

4.培养意志与毅力,提高抗挫能力

数学史是数学家的奋斗拼搏史,展示着数学家为真理而献身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数学每前进一步,都充满艰难险阴,需要数学家们的胆识、勇气和毅力,甚至甘冒生命的代价而百折不回。希帕萨斯因发现无理数而葬身大海,阿基米德因醉心数学而被乱兵所杀。在数学教学中,把定理、公式与数学家逸事联系起来介绍给学生,有仅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与毅力。学生听了数学家的事迹,必然会心潮澎湃,备受鼓舞,将百折不挠的磨炼,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认识到只有经过自己奋斗才能取得激励人和鼓舞人的成就。

5.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科技修养

由于在教学中,经常讨论最大值、最小值和最佳解题对策等问题,因此,数学教学可以使学生从事物发展的众多可能性中寻找最佳途径,培养优化意识。

在学生将来的生活和学习中,能被直接应用的现成数学理论知识很少,真正起作用的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出来的数学意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师要结合适当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桃子”。同时,让学生从了解数学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和里程碑事件中,如三次数学危机,几何作图三大问题,五次方程不可解与群论,集合论与数学基础,“李约瑟难题”和“陈省身猜想”等等,懂得数学落后即科技落后,就会挨打,就会丧权辱国。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和追求真理的良好品质。

三、数学教学的德育原则

1.科学性原则数学教学为形成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学习数学需要正确的动机和科学的思维方法,遵循认识论的规律。因此,德育渗透要符合的科学性原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数学课的本质特征,把握德育渗透的适度、力度、结合度,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渗透性原则教学中要将智育和德育融为一体,防止牵强附会,贴政治标签。要找好德育的切入点,抓住道德的基本点,由此深入、辐射,才能收效。要根据数学教学的特点将德育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相互渗透,达到课堂教学融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的最高境界。

3.系统性原则科学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要经历一个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渐变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根据每学期的教学内容和德育目标制定德育计划,长期地熏陶、渗透,才能水到渠成,见到功效。

4.量力性原则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认知基础和思维发展水平,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学生能力的提高,思想品德的形成,总是因人而异,不可能是同一模式,因此,在保证共同施教达到统一要求的前提下,还要照顾不同学生的层次特点,注意个别教育与共同教育相结合。

5.情感性原则数学教学中德育要讲究艺术性,充分发挥情感效应。在师生交往中,建立一种平等、民主、新切、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果教师在课内外均以教育者自居,表情严肃,态度严厉,学生就会产生压抑感和约束感,甚至会造成心理障碍,日积月累就会对教师敬而远之,这时的教育自然是低效甚至无效。反之,尊重学生,真诚地关心和理解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而心帮助,一视同仁,就会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领悟道理,在感情交融的情境中获得启迪,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四、实施中应重视的两个问题

1.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中的关键是教师教师应面向新世纪,充分认识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深远意义,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真正将每节课的德育目标落到实处,明确自己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举止言行,学生都在细心观察,甚至效仿。教师通过讲授的科学性、思想性,严谨的治学态度,负责始终的教风,诙谐幽默的语言感染着学生,激励他们以坚忍不拔的顽强精神,向理想目标进取。因此,数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除了精通自己所教的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数学史知识和数学思想方的知识,能把握中学数学教学的脉络,理出思想教育的层次,探索一些具体的德育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新一代为已任,树立新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准确把握学生所思、所求、所感、所爱,有的效矢地教育,才能收到实交效。

2.着眼课内,放眼课外学生个体品德心理的形成,是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实践性活动是实现这种相互作用的具体过程。教学中要着眼课内,放眼课外,课内长期渗透,课外集中拓宽,才能促进学生把数学学习与崇高的理想结合起来,使学生兴趣化为更大的求知内驱力,进而深化德育效果。丰富多彩的课外数学活动,是课内教学的延伸,又是德育的生动的大课堂。如组织数学美育讨论,组织数学兴趣小组,开展数学竞赛,收集数学在社会经济动中的应用实例等,以此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数学素养,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隆华、蒋国范:《论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载《数学教师》,1997年第7期。

第10篇

1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存在问题 

1.1德育教育目标脱离现实、过于抽象 

当前德育教育的目标不够明确,较为乏力,在教育中,是以班级作为主体,具体教育目标也是统一固定的,虽然适应班级德育教育,但是无法满足学生的个体道德需求。分班是根据学生的年龄进行的,学生道德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这样的情况下,还是采取统一的教育目标,这就会使得德育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对于道德个体,显然这样的教学目标设定是乏力的。另外,在设计德育教育目标时非常抽象,目标和生活实际出现脱轨的情况。德育本质就是要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但是在德育实践中,实际情况却是因为目标价值取向过高,非常抽象,远离生活实际,没有贴近学生的思想基础,没有将实践性和理想性进行有机结合,德育中没有体验及实验,脱离了德育教育的本质,这就与当前社会对人才的全面要求及个性丰富及发展不相符,偏离了德育目标。 

1.2德育教育方法过于单向、没有体现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育方法对教育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因此要保证德育教育的效果,就需要选择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德育教育方法就是将社会道德的规范标准、要求及理想转变成学生的准则、需要、信念,进而去支配学生方行为,让他们可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管理策略 

2.1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提倡个性发展教育 

新课标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重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如果不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那么培养出的学生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学生自然也就缺乏灵感,无法也不敢创新。社会倡导新型师生关系,即相互尊重、理解、民主、平等、和谐,师生之间不仅停留在这一关系上,教师的另一个身份就是学生的朋友,这就体现了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当前是信息时代,网络技术除了为我们带来便利之外,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尤其是初中生还缺乏准确的是非判断能力及成熟的心智,因此也更加容易被网络、影视作品、广告等内容影响,对于这一现象,要实现他们的个性发展并非任由他们发展,而是要在尊重的基础上,对他们的道德观、审美观、人生观等进行培养,提高他们对这些不良因素的免疫能力。 

2.2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尤其是道德品质教育。 

只有讲道德,才能做好人,当前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内容主要就是社会公德、简单职业道德及家庭美德,这些内容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就有具体的体现。因此,要提高德育教育效果,就不能只是靠传统的教育方法,教师也要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示范作用,以身作则。 

2.3采取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双结合 

学生的德育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其需要家庭及社会也参与进来,家庭也是学生开展德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场所,学生平日的生活就是往返于学校和家庭之间,因此,在家中也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德育,且教育方式要和学校德育教育方式不同,避免重复的方式,这就才能保证家庭德育教育的效果和有效性。学校应该注重家长的作用,建立有效的体制,如家访,教师要定期的进行家访,这样可以和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让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教师可以听取家长的建议和意见,和其交流学生教育的经验和心得,为家长展示学生文艺活动演出,还可以给家长看学生教育的有关专题报告,特别是其中的德育内容,这样可以提升家长的素质,让学校和家长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进而实现家庭和学校相结合的德育教育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德育教育效果。 

2.4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课堂是一个教育主要场所,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充分利用这一德育途径。例如,在语文课上,教师除了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理解课文意境之外,还需要重视挖掘课文的德育教育内容及素材,用先进事迹去感染学生,鼓励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勇敢的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讨论中,学生可以知道这样做的原因和怎样做,让学生可以更深入的掌握德育道理。再比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注重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之外,还需要培养他们的顽强毅力,渗透德育内容,让学生具有拼搏的勇气及信心,能够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以及道德品质,通过有针对性的体育活动设计,有效渗透德育内容,比如通过体育竞赛,可以让学生学会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知道成功是失败之母,只要肯努力就会成功,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意识,这些对学生日后的发挥在那都具有重要作用。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环境道德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提升集体意识及集体荣誉感,培养他们形成环境道德意识,可以主动的去保护环境。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教书之外,更需要注重育人功能的实现,将德育有效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德育教育效果,让其可以充分发挥出作用,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对初中生具有非常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德育教育效果,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雷雪梅.育己·知人·育人一浅谈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点滴体会[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2). 

第11篇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灌输。如何加强职业学校各学科的德育渗透,是当前教改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为了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学科渗透德育”,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使学校传统美德特色教育在学科渗透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我们职业学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特别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创业教育。

二、各校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中,注重经验总结、方法、交流。职教中心搭建平台,学校在教学工作中选拔出学科渗透教学能手,结合职业学校学生实际、专业特点、学科特色,提供一个研讨机会。通过此次活动提出符合职业学校特色、结合学生实际、行之有效的学科渗透德育工作的好办法,以点带面,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三、各学科各显神通,德育进课堂形成大气候。“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提出以来,各科教师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各自形成了一套渗透德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语文教师结合教学的思想内涵,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激发学生情感,创设情境等方法感染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教会学生做人。旅游地理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职业道德素质,创设民主愉快氛围,使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计算机专业课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服务专业课注重了课前、课间、下课前的准备、服务等的培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意识。数学课上教师通过数学课上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授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在数学发展史上的灿烂历史,使学生在学习中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在教学中通过“问题——解决”的模式,培养学生沉着坚毅的品格和不怕困难、不怕艰苦的心理品质。电子专业课用鲜活的例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意志品格教育、审美教育。德育课结合政治课通过“四结合”的方法,发挥了德育主阵地的作用,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注重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自然的情感;结合时事政治,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结合社会热点,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通过探究社会问题,激发社会责任感;结合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进行教育。英语学科的德育过程,是根据教材的总体内容,将外来优秀文化、现代文明与健全人身融为一体的教育过程。利用英语格言、警句、祝福语等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教师们努力挖掘英语教材中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恰当运用各种传统的、现代化的教育媒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好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材料提供者、鼓励者、参与者、评价者。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按照英语教学的自身规律,自觉地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灵和丰富知识的一代跨世纪新人。

“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深入人心,及时总结,充分交流,提升德育工作水平。使未成年人在学校能时时处处受到传统美德精神的熏陶,从课堂中得到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双丰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今后,更加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专业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使德育渗透科学化、经常化、系列化,来指导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使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更上一层楼。

第12篇

一、创新高职德育教育工作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必须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踏着政治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元化的浪潮,与时俱进,弘扬思想政治教育。当代的大学已经将思修、近代史纲要、马克思基本原理、毛概这四门课程列为重要的公选课,这四门课程也是考研中的政治科目中的内容,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学校中,也应当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当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努力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想法以及内心世界的变化。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生们同样面临着社会带来的巨大的压力,学校应当开展各种心理教育课程,缓解学生的压力,教师要努力培养起学生健康的人格,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将思想政治同当代社会主要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不断地推陈出新,改革教育方法,以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创新教育理念,教学生“做人”

时代要进步,必须要创新,当今时代要求我们进行创新。那么,对于高职德育教育来说,也应当进行创新,创新理念,将教学生“做事”转移到教学生“做人”上去。当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就是“以人为本”,而学校的教育不能只局限在传授知识和技能方面,也应当加强德育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一个高素质、能被社会所认可的人。高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手段,通过德育教育将学生培养成在各方面全面协调发展的人。高职学校应当进行德育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创新,将德育教育拔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使学生能够接受更优良的思想、方法、指导,更有效地提升自身的素养,并培养出一批适应时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结语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学生必须要学会“做人”,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传授书本上的知识和专门的技能,高职学校应当关注学生的精神层面,多在精神方面下功夫。开展德育教育的相关课程,进行心理素质的培训,努力将学生培养成道德品格高尚的人,能够在各方面的协调发展的人。为着实现这个目标,相关部门必须重视高职德育教育新理念与新方法的探索工作,这个时代需要创新,将创新运用到德育教育工作中,不断完善高职学院的德育教育任务,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来为学生注入一种新的血液。使他们能够接下时代的重任。

作者:周娟 单位:连云港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