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语文教学重点

语文教学重点

时间:2023-06-16 16:06: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文教学重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语文教学重点

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内容 重点

2004年参加工作,多年从事小学语文和数学教学。在教学中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致力于新课程教学的研究工作。2009年始主持学校教研工作,得到了学校的肯定和同事的大力支持。几年的教学中,跟学生的交流日益频繁,逐步自我完善,形成了一定的教学特色,学生成绩进步是最好的体现,2010年秋季,所授科目取得了学校同级同科第一的理想成绩。

一节成功的语文课,既赏心悦目,又卓见成效。这取决于多种因素:完整流畅的教学设计,丰富多姿的教学技巧,渊博的知识内涵,更重要的是师生情感完美融合。

以上,笔者自认有很多做不到,现在《钟表店里的争吵》一课为例,只对三年级语文教学内容及重点要求,谈谈小看法。三年级是小学阶段一过渡吧,这一阶段语文教学要注重以下三点:

教学以德育为先,良好的品德习惯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影响人的一生。在《钟表店里的争吵》一课中,由“争吵”的原由,可引导学生认识世界,让我们“更友爱,多宽容”,社会更加和谐;拿“撒谎”劝告学生要诚实,生活更美好。用“旧式表为什么会争吵”的疑问启发学生:不要用“旧框框”看待新事物,这样就会蒙蔽自己的双眼,看不到新事物的优点,创新的事物让社会发展得快呀!

语文教学怎么少得了诵读呢?读不仅是学习的基础,在读中学会表达,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享受生活,在读中感悟人生。诵读《钟表店里的争吵》,学生读准字音,认识、理解生字词;流利叙述争吵事件;用真实情感表现“旧式表”的情绪,感受生活的形形,更懂得了人生的道理――不要拘泥于“旧框框”,要用创新的眼光看待新事物。如何让学生读得好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激发学生读的兴趣,让学生对读有需求,在《钟表店里的争吵》一课中,钟表为什么争吵?它们的争吵对不对?这些问题就是读书的原动力。其次,读的形式要多样化,领读让学生辨正字音;自由阅读让学生融汇字词,粗通全文;齐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流畅性与美;分段读让学生得到自我表现;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会情感;背诵让学生融入文章的意境中。最后,诵读是情感的表达,要让学生在诵读中得到人生的升华。

当然,低年级语文教学,生字词教学才是根本,才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不要寄希望于学生的预习自学,字典也不能代替教师。教师的引导和参与是学习生字词的首要条件。变枯燥的字词教学为精彩的课堂,方法技巧千变万化,这是教育者经验和内涵的完美体现。笔者认为,各有各法,兼收并举。这里略举一二,不足为范。

拼音教学要多拼读,注重标准发音和正确书写。

生字认识要抓特点,如:“惯”之“田要出手”,“吊”之“口下毛巾”,“呆”之“口下顶木”,“谎”之“没一点正事”。

形近字比较好区分,如:“纽、扭”不同,“妙、秒”各一,“吊、呆”差异,“谎、慌”不一,“亚、业”有别等。

复杂字形要想象记,如:“衡”可谓“行见大鱼头”,“慌”寓“心在荒山不安宁”。

现学现写自己查,在教师板书时学生也书写,就能马上检查自己的笔误,如“谎”字书写时,可看看“”是否写成“充”。

组词要各凭发挥,一字多词,可体现学生丰富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还自由给学生。

第2篇

(一)语文科目的“边缘化”

学生由高中升入大学,面临的是由普遍学习到专业学习、研究的过程,知识深度的加大,以及学习方向的定向都对语文科目这一“大众化”科目形成一定的冲击。而各大高校本着深度教学的原则,无意间忽略了大学语文的重要性。在课程开设方面,大量的专业课程占据了主要的教学时间,语文科目教学的安排受到严重挤压,学生更多地是利用课余时间来补修语文,其学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考试合格(汉语言文学专业等少数专业除外)。值得一提的是,多数学生甚至是教育工作者都并未对语文形成一定的重视,其评判语文科目价值的标准仅仅是“是否有助于未来工作和事业的发展”,在这样的标准下语文素养与一些专业的知识技能积累相比,愈加显得无关紧要。大学阶段语文科目的边缘化,可以说是当前社会价值观念变化促成的。

(二)教育模式的滞后性

一般除了专门做文学方面研究的人,其他人将语文知识和相关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机会并不多,“能看、能懂”是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对自己的普遍要求,而培养学生的这种基本能力便成为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在如此低的任务的驱动下,导致了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长期滞后。首先,大学语文教学依旧沿用高中阶段的教学模式,除了课堂时间有所增加之外,教与学的目的均是为了合格;其次,教学的内容上难以做到创新,以古语教学为例:文言文教学更多地是为了向学生展现一些古代经典,或者说传授学生一些基本的古文阅读技能,与高中阶段相比,无甚新意。

二、大学语文教学重点释疑与学生学习状态的定位

(一)大学语文教学重点

语文教学不管是在任何阶段都应当是最为重要的科目教学之一,其教学的目的和重点如下:①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语文技能的培养,如,对专门的文章进行分解理解的能力、文字创作能力(写作能力)、基本的语言辨识和认知能力等;②学生内在素养的熏陶以及人格塑造,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熏陶、道德素养的提升等;③调节功能,语文教学可以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的调节环节,缓解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的压力。

(二)学生语文学习状态的定位

理想的学习状态应当具备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①主动性,即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余,能够不以考核为目的地进行语文学习,包括语文技能的练习;②学习兴趣,学生并非是因为除兴趣引导之外的其他原因进行主动学习的,应当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乐趣;③明晰性,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明确学习内容中的知识含量,并获得实际的学习效果,比如:通过阅读文章体会作者所想表达的观点,并经过提炼,使自身获得某种意义上的提高。

三、优化大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具体建议

(一)提高语文教学意识

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大学语文课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是除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外,面向文、理、工、商、农、医、法等各类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由此可见,大学语文受国家教育部门重视。无论是从贯彻教育政策还是对学生负责的角度,都应当被各高校重视。要付诸于实际行动,就应当在教学制度、教师资源、教学设备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整,为语文教学创造条件。

(二)合理匹配教学时间

鉴于大学阶段课程科目较多,在课程安排上会有一些困难,因此大学语文教学时间的安排仅需依照以下标准:①足量,即保证在合理的授课进度下,能够按时保质的完结新课程;②比例适中,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语文教学时间不宜过少,应给予其发挥调节功能的时间;③独立,语文教学时间不能被其他科目教学占据,课程安排一旦生成,不宜进行随意变动。

(三)创建语文科目优势教学环境

环境能够加深教学效果,因此创设语文科目优势教学环境,是提高大学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富含趣味的手法进行讲解,例如在《聊斋志异·小翠》一课中,可采用评书的形式讲读课文,辅以生动、幽默的描述诠释课文中的难解字句,使课堂更为轻松愉悦,既能向学生展现文言小说的魅力,又符合大学青年的喜好,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校方作为教育工作的主体,拥有创设教学情境和安排校内活动的权利,因此可以适当投入人力物力,举办一些有助于语文教学或者提高学生语文兴趣的活动,除了鼓励发展文学社、语文兴趣小组等多样化的校园社团,还可以承头举办一些比赛,例如:以还原文学著作为原则的表演大赛、文艺晚会中的特色文学朗诵节目等。

四、总结

大学语文并不是单纯的高中语文的延续,它应当是肩负了培养大学生内在素养的基础性课程,纵然是在专业课程较多的大学阶段,也不应当被边缘化。同时,教学师生共同配合下的双边行为,学生学习状态不佳与高校教师有着莫大的关系,如何掌握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学习状态,并且提出科学的建议或办法,以此确保大学语文这一科目能够持续发挥人才培养的作用,将会是未来高校教育工作长期研究并不断实践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蒋承勇,云慧霞.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3,(02).

[2]高素霞.大学语文教学日渐“边缘化”的深层原因及其教改对策分析[J].语文建设.,2013,(03).

第3篇

不难看出,千百年的传统语文教学非常重视“字”的教学,而且有可行的办法和明确的要求,即采取“集中识字”的办法,“用一年左右”的时间认“两千多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验稿(2001)和修订稿(2011)都明确主张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识字写字,是有其历史和现实依据的,也是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的。

首先,从儿童记忆态度的发展来看,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重点是可行的

记忆态度主要包括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学前初期儿童的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凡是感兴趣的和印象鲜明的事物就容易记忆。儿童的有意记忆一般发生在学前中期(4~5岁)。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都在发展,有意记忆增长的速度比无意记忆增长的速度要快。

根据儿童记忆态度发展的这一特点,教师要努力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充分利用儿童的无意记忆,引导他们在生活中随机识字。朱智贤教授说:“强调儿童有意记忆的发展,并不排斥利用和提高儿童的无意记忆。”例如,儿童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很多常用汉字,多次上街,多次与常用字见面,他就可以认识这些字了,而且不会觉得多么辛苦,反而会在每次上街的时候看到认识的字越来越多而有一种满足感,进而更加乐于在生活中认识更多的汉字,并以此为荣。二是积极主动发展儿童的有意记忆。儿童智力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发展水平,即儿童当前所达到的智力发展状态;另一种是在现有状态的基础上,经过努力所能达到的一种新的发展状态,也就是通过教学获得的潜力。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把这两种水平之间存在的差异地带叫做“最近发展区”。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我们不能因为儿童自身是以无意记忆为主而放弃教师的能动性,从而无作为地、被动地顺应儿童的天性。相反,我们应该想方设法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让教学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基于此,儿童的有意记忆是可以经过科学引导和系统训练而超越其自然发展速度的。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活动、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来延长儿童有意注意的时间,强化其有意记忆的效果。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的儿童大脑神经元的排列是更加整齐有序、规则和谐的,这样的规则而有序的“大脑司令部”又会自然而然地、更加有意识地指挥着儿童做出应有的行动。

如果教师既能够充分利用儿童的无意注意,使他们在到处都是汉字的环境中认识一些汉字,又能有意识地发展儿童的有意注意,在课堂上提高识字(写字)效率,一、二年级的学生每天认识3~5个汉字应该不会很困难。

其次,从儿童记忆方法的发展来看,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重点也是无可非议的

记忆方法主要是指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机械记忆俗称“死记硬背”,是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意义识记是理解识记,是在理解材料意义的基础上,根据事物的意义和逻辑关系进行的识记。研究表明,在婴幼儿时期,机械识记占主导地位。婴幼儿机械识记能力比成人要强,而且具有很大的记忆容量。意义识记在婴幼儿末期才逐步发展起来,而且逐步表现出优越性。

根据儿童机械识记较为发达的特点,大量识字是可行的。对儿童来说,认识笔画简单的汉字与认识笔画复杂的汉字的难度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他们认识“大”“小”所花费的时间与认识“舞”“摔”的时间几乎没有什么差异,这便是儿童机械识记较为发达的缘故。随着儿童意义识记的发展,教材中安排的集中识字的内容,是可以通过比较、分析来掌握汉字构字规律,从而实现学一个会一串的识字效果的。例如:某版本教材集中识字课本《语文》第四册第97页:

漆(油漆)—膝(膝盖)

澈(清澈)—撤(撤退)

迅(迅速)—讯(通讯)—汛(防汛)

瘦(瘦弱)—搜(搜集)—艘(一艘)

宛(宛如)—碗(饭碗)—腕(手腕)

上述例字,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掌握形声字的形旁与声旁的特点,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每一组第一个字,然后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根据形旁表示的意义学会每组其他的汉字,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在教师引导下进一步拓展,学会更多与例字相关的汉字,如“嗖”“馊”“婉”“蜿”,等等。随着学生对汉字构字规律的逐渐掌握和识字量的不断增大,他们将越来越会分析理解汉字的字形、字义,识字能力也会越来越强,识字效率自然越来越高。

目前,小学识字教学流派很多,但大多较好地利用了儿童的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的特点。仅以字族文识字为例,把2500个常用字按照构字(字形)特点分为一个一个典型的“字族”,如:青——请、清、情、晴、睛、精;苗——喵、瞄、描、猫;兆——跳、挑、桃,等等。每个字族中的汉字貌“似”实“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似”与“异”的观察、比较、分析,既理解了字义,又掌握了汉字的表意特点。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了解汉字的组合方法和构字规律,进行意义识记,不仅识字量大,而且巩固应用率高。对于那些不能归到典型“字族”的少量汉字,再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或者,就直接发挥儿童机械识记比较发达的优势,也能较好地完成这部分汉字的识记任务。

第三,从“学习有最佳期限”来看,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重点也应是毋庸置疑的

维果斯基强调“学习有最佳期限”。儿童学习任何知识或技能都有一个最佳年龄,如果错过了掌握某一技能的最佳年龄,从发展的观点看,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童年时期是人的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少年之记,如石上之刻;青年之记,如木上之刻;老年之记,如沙上之刻。在儿童记忆的最佳时期,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激发识字兴趣,培养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效率,把18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清晰、准确、牢固地铭刻在孩子们的记忆深处,为其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儿童发展之必需。

第4篇

语文教学工作是中学学科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众多问题影响了语文的教学效果。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学科课程改革,中学语文作为学科中的典范是首要的改革对象。如何通过教学创新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并且使学生掌握应有的语文知识应用技能是我们改革的重点。这就需要我们对于语文教学中制定目标、学习过程、提升总结三个阶段进行合理地创新改革,研究出符合中学生语文发展实际需求的语文教学策略。

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学语文改革进程在不断推进,众多语文教学工作者正接受着新的教学理念的冲击。教学工作者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变,中学语文教学也在随着改革的推进,不断调整自身的教学模式,以求跟上时展的步伐。然而,因为时间、地域、文化等各种条件的限制,新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普及。因此,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众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1语文教学目标不明确,语文教学效率低下

语文教学盲目追求改革,追求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希望能够与时俱进,提高语文教学工作效率的思想没有错,然而在盲目追求效率的理念指导下,又偏重于对教学内容进行繁琐的铺垫。虽然课堂氛围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整节课的时间分配却出现了问题。往往头重脚轻,本末倒置。应该讲授的重点内容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而草草了事,语文教学质量差,工作效率低下,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1.2教学具有盲目性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计划安排不合理,教学缺乏科学性。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有效改善,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化,讲授内容枯燥、无新意。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满足学生对于新知识、新理念的渴望和追求,语文教学效果差。没有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导致课堂教学与教学目标背道而驰。

1.3课堂主体倒置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往往目标在于升学考试“,老师讲、学生听”已经成为教学的基本模式。语文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引导者“,填鸭式”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潜力的发挥。除此之外,中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即课堂互动交流少,学生不能及时发表自己的见解,思维得不到发散,学习效率低下。

二、课程改革背景下进行中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首先,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下,师生互动少、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生活。中学语文教师不能够正确认识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需求及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采用模板式教学,学生的个性特点受到了约束。很多热爱语文学习的学生因潜力得不到发挥而逐渐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素养逐渐降低。其次,语文教学改革虽然具有迫切性,但是必须在科学理念的知道下进行,如果盲目开展势必会走向歧途,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改革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不断探索创新中学语文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为语文课程改革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进程。第三,以往语文教学过于重视经验总结,而不重视理论创新实践。虽然教学经验很重要,但是在旧的模式下故步自封往往得不到长久的发展,同时影响了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工作生活。

三、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的创新策略

3.1明确改革目标,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

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语文教学改革首先要明确改革目标,即明确教学改革所要达成的最终目的。教学改革最终是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实现素质教育。如果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目标不明确,那么往往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语文潜力得不到有效地挖掘。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明确语文教学改革目的,贴近实际生活、根据实际需求开展语文教学活动。

3.2科学合理地进行计划教学,提升教学内容与实际能力的转化效率。

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以往的语文教学经验,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环节,有效利用语文教学的各种资源探索语文教学新模式,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保障教学质量。中学语文教学要把课堂回归给学生,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指导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3.3创新改革语文教材,改进语文教学内容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其重要性我们可想而知。语文教学改革创新必然少不了对于语文教材的改革,研究出一套适合当今中学生实际需求的新教材可以大力推进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为语文教学指明正确的方向和目标。教学内容的变更同时能够调动语文教学工作者的积极性,避免啃老本现象的发生。

四、结语

第5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英语教学;语文之道;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语文之道的概述

语文之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语文知识以及语文技巧,对文章的阅读来说,是解读文章的途径。学生们如果能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认识不同文章的构造与技法,领悟语言表达的意境,这也就是掌握了语文教学中的语文之道,提升了自身的语文素养,因此,培养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是要将重点放在学生对语文之道的理解与掌握上。我们应该知道,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掌握语言运用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才能实现真正的语文教学。

二、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传递语文之道的策略

语文之道是语文教学的规律与关键,领悟与理解语文教学之道对语文教学来说是很重要的,因此,如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递语文之道,那么学生的语文素养会得到大幅提升,也会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下面就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传递语文之道的策略进行分析。

1.重视语文的工具性

语是一种口头语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而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是语文。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必须要借助语文符号,而这就是语文的工具。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其工具性是本质属性,只有具备一定的语文基本能力与语文素养才有可能深入地了解其他的学科。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语文的改革也不断地进行,语文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但是,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把握不好度,可能会过多的强调素质教育的需求,在语文教学中过多的强调音乐、绘画,过多地注重创新,这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不仅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也不利于语文教学中语文之道的传递,忽视了语文的工具性以及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重视语文的工具性,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

2.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语文是高中阶段的基础科目,同时也是一门很重要的科目,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把握语文教学规律,以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递语文之道。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中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打好基础,为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做好准备。教师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们可以熟练地掌握语文这一工具,掌握良好地表达技巧与写作方法,在强调语文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与理解基础知识的能力,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同时,要不断地探索语文教学规律,从而保证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3.改进语文教学方法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不断地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师主导性的教学方法,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的方法,从而加强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将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学科,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对语文知识的教授,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掌握一种学习的能力与技巧。对高中生来说,除了要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外,还要掌握语言表达等的各种能力,培养自身的语文素养,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真正地了解语文的精髓,让学生们通过在实践中的学习掌握语文的学习技巧,进一步提升对语文的工具性的认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递语文之道。

4.倡导语文的人文性

人文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而语文作为人文教育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高中语文教师在积极地培养学生的人文性的过程中,还要对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情感实行正确的引导,保证高中语文教学传递语文之道的良性回归。首先,教师要积极地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精神,高中语文教材汇集了很多古今中外的佳作,因此,深入挖掘蕴涵其中的人文因素,并激发起精神与品质,可以使学生们的情感得到升华,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要设计问题进行引导,从而可以加深对人文素养的培养。其次,还要对学生们实行正确的价值引导,《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要发挥语文教学的优势,使学生们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优秀文化的影响,塑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优秀品格,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并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实现高中语文教学传递语文之道的目的。

5.语文教学要回归“语文”

语文教学要回归语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在语文的返璞归真的思想意识指导下,以教学相长的关系为前提,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智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体会语文学习的意境。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科学的、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坚持语文教学的有情、有趣、有效,将语文课堂真正的变成充满人文素养、有价值的语文课堂,实现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传递语文之道。

三、结语

语文是一种特殊性的工具,具有传递与负载信息的功能。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进一步做好语文工具新的研究,做好语文教学的改革,真正地实现高中语文教学传递语文之道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伟华.呼唤语文工具性的回归[J].语文周刊(学术综合版),2010(07)

第6篇

摘要:自新课标实施以来,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中学语文教学需求,教师必须要认清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注重教学改革,以满足新时期中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深刻地认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在此,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进行浅谈。

关键词:中学语文 教学现状 策略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中学语文教学需求,教师必须要认清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注重教学改革,以满足新时期中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深刻的认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在此,本文就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进行浅谈。

在传统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多采用大纲教案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也多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学生自主思考学习的时间不多,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很难得到有效提升。可以说,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模式下,产生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是不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拓展学习。作文作为中学语文学习的重点,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掌握足够多的词汇量,能够随心所欲的驾驭文字。但是,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多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受到基础知识的束缚,无法展开手脚发挥自己的潜力,阻碍了语文知识的拓展。另外,当前很多教师虽然提倡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但由于课业过重,或者更重视语文考试分数,使得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课本的复习上,这也对学生的语文知识拓展产生了很大不利影响。第二,是不利于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传统灌鸭式的教学方法由于过于枯燥乏味,使很多学生对语文产生了厌烦的情绪,失去了学习兴趣,也很难对语文产生更大的好奇心,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较弱,这也不利于中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基于此,要想提升中学语文教学效果,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第一,要求教师要摒弃应试教育的传统教学观念,要认识到学生是教学主体,只有学生愿意主动学习,才能使语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教师要注重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由于语文的涵盖范围非常广,因此语文教师要让自己的语文知识结构实现全面化,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引经据典,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外,语文教师还必须要注意提升自己的独立钻研能力。要能够以独特的眼光选出语文课文中的重点,并以此为基础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第三,改进教学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方式来完成课文教学,这种方式不但可以一改传统教学下沉闷的课堂氛围,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教学效果良好。另外,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尤其是对经典文章的阅读。只有看过大量书籍文章,掌握足够多的词汇,学习过更多优美的句子,才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总之,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教学现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改革,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确保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第7篇

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文教育专业中,《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必修课。这一门课程对语文教学现象、方法以及规律进行了研究。开设这门必修课的目的是要求语文教师具备语文教育理论并将其运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中。但从全国各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现状来看,中学语文教学法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一方面,教学法课程直接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相结合,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教学法自身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教学研究比较落后,教学配套硬件设施不齐全等问题,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思考以及探讨新型的教学模式,促使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一、综合多种教学法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构建

中学语文教学法的学科定位是注重培养师范生语文教学的职业能力。当前,我国的大部分中教法的教学用书都是采用了中学语文教学法,但不同的教材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早期出版的教学法教材,重点定位于介绍系统性、完整性的学科理论,而最新出版的教材,重点则在于培养应用能力。如,王世堪编的《中学语文教学法》,该书将学习方法、阅读、写作以及口语交际等作为重点,同时还详细论述了语文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理论以及方法;武永明主编的《中学语文教学论》一书则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课程标准、课程资源、教学基本原则、教学设计技能等方面。从教材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国内中教法教材将培养师范生的教学能力以及技能作为改革的重点。

二、理论与实践教学方式相结合

大部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本必修课都是纯理论课,不需要模拟练习,也不需要实验,更不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然而中教法课程毕竟是一门应用实践课程,该课程要配备工作室,引导师范生进行模拟训练,提高他们的实际教学能力。与理科实践课相比较,中教法课程又有不同点。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中教法课程应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充分结合起来。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中学语文课程的历史沿革、课程性质与基本任务。从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方式这两个方面来讲,这两部分教学内容基本上采用了传统的做法,没有明显的差别,仅仅是在近几年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补充,采取了纯理论教学这一方式。

其二,解读与使用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在解读课程标准的时候,要与具体的教学实例联系起来,让学生准确掌握语文课程标准的实际使用范围以及使用方法,并且语文课程标准还可以有效的指导语文教学活动。特别是要重视阅读2002版、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通过阅读比较发现其中的修改部分,这些修改部分将语文教学的新动向充分反映出来。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将理论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分析教学实例作为辅助教学方式。

其三,开发与利用中学语文的基本教学原则与课程资源。要想促使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语文教学目的以及语文教学规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在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矛盾时要按照语文教学原则来进行。语文教学原则成为语文教学中必需遵守的规则,并且该原则可以指导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所以这一部分内容采取了纯理论的教学方式。

三、课堂实训与课外实训相结合

中教法课程的实践性与应用性,主要体现在将课堂实训与课外实训相结合,所有学科的理论知识,都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活动,转化为学生的实践技能。换句话来说,在中教法课程中,学生从心理、专业知识以及职业技能等方面得到提升并逐步转变为具备教学能力的语文教师。如果这一过程中没有发生一定的变化,那么不管这些师范生具备多么深厚的理论知识,最终也不可能提高教学能力。所以教师要将学生组织起来大力开展实训活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将课堂实训与课外实训充分结合起来,积极推进教学计划。课堂实训是指在规定的学时内培训学生的教学能力。然而课外实训是指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学生课外时间来练习课堂实训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从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来看,由于每门课程的学时有限,无论任课教师还是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都会承受巨大的压力:教师在课外会花费较多的时间来指导每一位学生;学生在课外也会花费较多的时间来完成实训任务。当前,教育部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但这门课程的承载量有限,无法满足太多的要求,所以,设置有关中学语文教学的课程群,就应该发展成为改革的主要方向。

第8篇

“今天的中学生,就是将来各项事业的就业者”。①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中学生“把话说得清楚、流畅、得体;把文章写得准确、达意、传神”②的重任。要顺利完成上述重任,就得打破中学生语文修辞教学以辞格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语文教学走出误区,走上修辞教学之路。

一、语文与语文教学的职责

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合起来称为‘语文’”。中学开设的语文课,是一门特殊的工具课。语文教学的职责应该是: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现代语文能力。要使中学生具有以上的现代语文能力,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学应该十分重视修辞方面的内容。但遗憾得很,不管大陆抑或香港,从其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所反映的情况来看,都没有把修辞教学摆到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上,都是以修辞格的辨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样,其实都是把修辞当作语文教学中的一种点缀,从而把修辞教学引向了误区。

二、大陆语文修辞教学的现状

第一,修辞教学大纲——空白

建国以来,国家教育部门曾两次制定汉语语法教学大纲(1955年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1981年的《中国教学语法体系提要》),却从未拟定过有关修辞的教学大纲。致使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对修辞教学应如何教,应达到什么目标,均感到茫然。

第二,修辞教学的重点——不明

由于没有修辞教学大纲,许多中学教师对语文修辞教学的重点不明,普遍误认为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后附的《修辞复习提纲》中12种常见的辞格,就是中学修辞教学的重点。教完了十二种辞格,就算是抓住了重点,就算是完成中学修辞教学的任务了。

第三,修辞格教学往往依赖——“教参”

由于上述第一、二的原因,所以许多中学语文老师都依赖“教参”(即教师教学参考书)作拐棍来讲修辞,缺乏对中学语文课文中的修辞实例作深入的分析、研究。这原因有多方面,如缺乏适合中学修辞的教和学的参考资料;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进行钻研;怕按自己的讲法去讲,出了错不好办等等。这样就势必出现“教参”怎么说,教师就跟着怎么说,“教参”说对了的,自己照着讲当然也就对了,如果“教参”说错了,那自然也就跟着讲错了。

三、香港语文(汉语)修辞教学的现状③

香港现行的语文(汉语,下同)教材共十册,收课文128篇。一至六册收入课文102篇,为初中教学用;七至十册收课文26篇,为高中教学用。笔者作比较用的教材是根据香港教育署课程纲要及中学中国语文科课本编纂指引编写的,所收录的课文,也是全部依照课程的纲要提供的教材篇目选择的。从教材所反映的全部内容来看,香港语文修辞教学的现状是:

第一,没有提出修辞要达到的总目标。只提出了本课程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读、写、说、听、思维等语文能力,提高学习本科的兴趣,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而启发思想,培养良好品德,增加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强对社会的责任感。”④

转贴于 第二,没有提出修辞教学的重点。只是在有的课文前面设置的“教学重点”中提出要学习的某些修辞手法。例如:“认识对偶和比喻”;⑤或在课后的“应用练习中讲点修辞知识,并让学生试用某种修辞手法来描写景物。例如:“对偶是指两句句子的词性相当,意思相对,试在下面的空格填上适当的字,使成为对偶句:

(1)天高——地( )

(2)户外——峰秀——窗前( );⑥

或在每册课本后面“教学重点分布表”的“语文基本知识”中,设“常见修辞”栏,并在这一栏里,把本册中凡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即修辞格)的都扼要地填写上去。比如第1册第四页《鸟的天堂》中用了排比修辞手法,就在这一栏里标出:“1、学习排比”又如,第十四《傅雷家书》中用了借喻,示现修辞手法,就在这一栏里标出:“认识借喻、示观”。⑦统观全套(十册)教材,均无讲到修辞教学的重点是甚么的问题。

第三,修辞教学也往往依靠课文前后及教师手册中有关修辞的提法来讲授。课文或教师手册没提示到的修辞理论及修辞手法就很少给学生介绍。据统计,目前香港通用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国语文》提出要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全部修辞内容,也只有18个修辞格而已。现按教材册数序号,依辞格出现的先后(重出的均不计入)秩序摘出转述如下:⑧

第一册:比喻,对偶、叠字、排比、拟人、对比、借代、典故、示现。

第二册:夸张、设问、反复、反问。

第三册:顶真、层递、映衬。

第四册:相关

第9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课程的要求:“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不管课堂上使用何种教学手段,但是都要以实现这个要求为前提,手段是为内容服务的。“新语文教育”的领军人物韩军说过一句话“不管选文多丰富,学科间如何渗透,还要重提听说读写的训练,字词句篇的学习,这是语文学习”。什么时候,不管教育技术发展到哪儿,语文课要体现语文的特点,这一点是永恒的。所以对语文教学如何有效使用多媒体资源,我有一些看法:

第一、确保语言文字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前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资源的应用,偏重于人文性方面,这虽然也是语文课程性质的要求,但是有失偏颇。要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字词句篇的教学,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体现语文的学科特点。听过一个老师上《济南的冬天》一课,极简单的一个课件:几幅图,几个文字画面。图是为理解课文服务的,在讲解济南冬天特点时加深学生的直观理解;文字是课文中的重要语段的对比阅读,是为了解决教学中的难点服务的。课件的出现没有影响阅读训练,而且和训练融为一体。

第二、要把握多媒体资源介入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不管是将多媒体作为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还是整体上用多媒体形式组织语文课堂,我觉着都要本着语文的特点把握四个要点:其一,用于增大语文课堂容量之需要,包括作品作家介绍、文学常识、片段阅读等等,发挥其工具性的一面;其二,用于提升学生人文情感之需要,这主要是一些视听材料,包括朗读、与课文相关的视频资料等等,原则是不能脱离课文教学;其三,作为解决教学重点难点之手段,这包括课堂上的一些语言训练和一些练习等;四、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在关注语言文字、人文情感训练要点的同时,要着力构建符合语文特点的、合乎学生实际的课堂结构,师生互动要体现以生为本,网络课件链接的资源不要生搬硬套。而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堂应当是多媒体介入语文教学的研究重点。

第三,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不能代替学生品读语言的过程,使用多媒体要留足学生读悟文本的时间,注意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课件制作要有弹性,给老师主导课堂预留空间。牢牢把握语文教学的宗旨,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是在学生自主参与的过程中生成的。练习设计的技巧要提高,不要因技术粗糙而影响学生思维的过程。

第四,创新多媒体教学的形式,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借助多媒体手段得到张扬。互联网在多媒体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多媒体教学形式,资源共享、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打开了多媒体教学的新时代,作为语文教师,也要有大语文的观念,把语文教学延伸到课外,利用网络探究交流,利用博客讨论,能够在多媒体教室开展网络语文教学,将语文教学的平台延伸到互联网,这是一个新的课题,前面也提到,也是今后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方向。

第五,要有语文教育资源整合和开发意识。多媒体课件资源要符合学生实际,便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好多课件照搬远教资源或互联网资源,有些已经脱离了学生实际,老师们要合理选择,精心剪裁。尤其要注意身边的语文资源,善于开发,应用到自己的课件当中,这样,既拓展了语文教学的思路,也会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第六,明确多媒体介入课堂教学的三个阶段,结合实际选择自己适用的形式,同时逐渐发展创新。多媒体介入语文课堂有三个阶段:教学辅助—多媒体与语文课堂的整合—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我们要明确每一个阶段的特点,并结合实际,灵活应用,逐渐把自己的语文课堂与多媒体结合推向新的阶段。

上面算是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资源应用应遵循的六个原则,总的说来,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益,拓展了语文教学的途径,但同时也提出了语文教学与多媒体使用这样一个新的研究课题。韩军说:语文老师要干语文老师的活。我们说,用好多媒体,把语文老师的活干得更好,这是最大的期望。

第10篇

为全面了解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本人通过电话、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安全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高职院校,从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四个方面,包括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2份,有效问卷92份,回收率92%,了解发现,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传统教学观念束缚人文素质教育

据调查,大多数高职院校语文教学重点在汉语言文学和阅读写作的基础知识及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而很少涉及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等方面的内容,这样忽视了语文教学对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及偏离大学语文教学的要求。

2.教学内容缺乏趣味

据调查,大多数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内容重点在阅读写作的基础知识及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很少涉及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人本主义内容、人的精神追求的理想主义或浪漫主义的内容。这样一来,原本充满乐趣、富有希望的语文教学就变成了单调、乏味,灌输式教学,毫无生气。

3.教学模式影响效果

鉴于大多数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内容单一,教师也就很少会去思考不同的教学模式,增强教学效果,事实上语文教学涉及内容系统、面广,如果是一味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也肯定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挫伤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积极性,自然也就会影响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

4.领导重视不够

大多数高职院校只重视科技课程的教育,忽视人文领域课程的教学,这一现象除了受社会市场经济发展影响外,同时还受当前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思想有重要关系,自然也就与学校主要领导及分管教学的领导有直接关系,只要领导重视人文领域的课程,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那情况肯定会乐观很多。

二、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有效途径

为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针对高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认真分析原因,总结提出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有效途径。

1.领导重视

只有领导重视,学校才会上下齐心,围绕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努力,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自然也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否则,老师不会重视,学生更加没兴趣,效果自然就更差。

2.摒弃陈旧就学观念

高职语文教学绝不仅仅是在汉语言文学和阅读写作的基础知识及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方面,而应该是重点在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提高人文素质。

3.调整、更新教学内容

高职语文教学内容应该重新进行调整,及时更新。内容除了语文知识外,更多地应该是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的内容,这样才能更符合大学语文教学的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

4.创新教学模式

第11篇

关键词: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的革新进程逐渐加快,儿童文学教学逐渐受到了现今的教育部门的重视。基于此,目前我国各大小学对于儿童文学的重视也逐渐加强,儿童文学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虽然如此,但是目前我国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许多的教师们对于儿童文学不够重视、教师们没有把握儿童文学的特点等等。因此,现今的小学教学部门和小学语文教师们应当投入精力和物力去解决儿童文学教学中问题的对策。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师们对于儿童文学不够重视现今诸多的小学语文教师们的教育理念是比较传统的,他们的语文教学理念是受到应试教育影响较深的。基于此,他们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是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考试知识点的传授上的,对于儿童文学教学是没有投入精力去研究的。这种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是枯燥的,这种教学方式是对拥有极其活跃的思维能力的小学生们的摧残。因此,重视儿童文学教学寻找契合小学生们的儿童文学教学方式是相当有必要的。2.教师们的儿童文学素养欠缺儿童文学作品选段是小学语文教学教材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们应当要拥有一定的儿童文学素养,然而现今诸多的小学语文教师们的儿童文学素养是欠缺的。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教师们缺乏儿童文学的阅读量,这就导致了他们在进行儿童文学教学的时候难以与教材产生共鸣,自然也无法对学生们进行知识传授。3.没有把握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与其他的文学类型不同,儿童文学作品是拥有着自身独有的美学特征的。这种美学特征是纯真自然的,是不掺杂任何利益的。但是现今诸多的小学语文教师们对于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是缺乏理解的。他们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往往会忽视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从而使儿童文学教学的教学质量下降。在具体的儿童文学教学中,许多的教师们会不自觉的代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儿童文学作品,从而使儿童文学作品中一部分真善美的特质丧失。除此之外,许多的小学语文教师们甚至会使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去解构儿童文学,让儿童文学教学充满工具性,失去了纯真自然的味道,这种教学方式也是导致儿童文学教学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一。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的教学对策分析

1.教师们应当要重视儿童文学教学现今的小学语文教师们应当要认识到时代变化和教育理念之间的关系,要认识到一成不变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是难以顺应时代的发展的,重视儿童文学教学是现今小学教育中的重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自身的儿童文学素养,要多多地阅读国内外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例如《小王子》《城南旧事》等等,要让自身的视野得到开阔,儿童文学审美情趣得到加强。除此之外,小学教学管理部门也要重视提升教师们的儿童文学素养,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可以聘请专家入校对小学语文教师们进行全方位的培训,进而充分的提高他们儿童文学教学方法。2.要把握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是与其他的文学作品不同的,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是纯真、自然、淳朴等等,这些美学特征对于处于懵懂阶段的小学生们是有着积极的影响的,它们可以让小学生们拥有正确的看待事物的眼光,可以让它们的想象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因此,教师们在进行儿童文学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当要做到换位思考要将自身的思维方式和阅读理念与小学生们相通,教师们也可以积极地和小学生们交流,要从他们的思维和学习方式中寻找到契合他们的儿童文学教学方式。3.要重视学生们阅读能力的培养想要让小学儿童文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得到充分的提高,教师们就应当要注重提升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小学生们拥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就会让教师们儿童文学教学事半功倍。在具体的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中,首先教师们应当要了解学生们的阅读倾向,教师们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了解。其次,当教师们了解到他们的阅读倾向之后,就可以给他们推荐契合他们心理的儿童文学作品了。最后,教师们可以采用让学生们撰写读后感的方式,来了解学生们对于儿童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进而寻找针对性的教学方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转变,现今我国的教育部门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儿童文学教学是相当重视的。然而当前许多的小学学校的儿童文学教学质量并不高,因此寻找契合当前时代的儿童文学教学方式是相当重要的,现今的小学语文教师们应当要投入精力和物力去开辟新的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道路。

参考文献:

[1]李海燕.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特点[J].中国校外教育,2017(21).

[2]杨璟璐.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7(13).

[3]张仁美.浅议如何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预习习惯[J].才智,2017(22).

[4]姜艳.浅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教育,2017(16).

[5]徐玲.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读书文摘,2017(04).

[6]王秀勤.浅谈有效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2017(09).

第12篇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表现为教学观变革、教学体系建立、课程变革、教学方式、方法变革、考试内容与形式变革。进一步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合格公民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义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好基础,语文教学在培养合格公民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主要表现为:

一、正确运用普通话进行交际能力全面发展发挥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

语言的习惯养成是人发展的基础,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运用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标准之一。更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体现。只有每位公民都具有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正常交际的能力,才能保证每位公民在现代社会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语言不仅是交际工具,而且是思维的工具。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任。同时,语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为他们形成创造性地应付社会的能力,成为自觉、自治和责的公民奠定基础。

二、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语文教学作为义务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语文教学理所当然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具有不同身心条件和背景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接受语文教育的机会,并都能够达到最基木的要求。 语文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同时在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他们创造丰富而有序的语言环境,使他们在课堂和自然环境中通过主体参与和体验,获得语言的发展。语文教学具有实践性特点,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与内在需要,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觉的、主动的求知和探索的过程。

三、加强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

语文教学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对周围事物和客观世界的观察和认识,从而缩短理解语言文字与认识事物本质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对语文内容和意义的理解能力。语文学科具有综合、开放和实践的特点,学生语文能力的获得需要反复的实践与运用。语文教学要突破仅局限于课堂、学校的狭窄范围,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广泛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扩大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机会和实践领域。

四、在信息化社会,语文教学应该符合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信息传播途径多、速度快,现代小学生接触信息的机会也多,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阅读书面文字、观看音像材料以及日常生活中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语文教学也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扩大语文教学的视野,开阔语文教学的思路。汉语汉字的象形性,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特点,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因此,语文教学要重视汉语文的文化精神,借鉴传统语文教学经验,遵循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变革的趋势是小学语文教学从以内容分析为重点转向以语言文字训练为重点。从以教师讲、教师问为中心转向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为中心,从以传授知识为核心转向以发展思维能力为核心:从以课堂教学为主转向课内与课外教学相结合。这就是小学语文教学体系建立的趋势。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和性质,逐步建立合理、科学、层次明确的语言教学新体系。

传统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理论,把知识放在首位,其次是能力,最后是情感、态度是小学语文课程变革的趋势。然而,现代课程理论目标认为,目标体系应该是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的循环系统,在这个循环系统中,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情感与态度环绕在知识与能力之中。传统语文课程强调内容的思想性、政治倾向性,现代语文课程更强调内容的时代性、广泛性、实用性和生活化,强调课程内容应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生存发展所必需的基础内容。

倡导个性化教学,摒弃僵化的教学模式,发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特别是要构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同时,还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发展新型教学模式是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方法变革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