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16:06: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国内经济市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坚定信心,应对挑战,充分认识在新形势下开展国内经济合作工作的重要性。
(一)国内经济合作是我市由开放立市向开放强市转变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市坚持以开放促发展,实现了从资源小市到经济大市、从商埠小城到现代化国际城的跨越。在新形势下,我市正先是要树立走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协调发展之路的思想,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不仅要为**的发展服务,而且要为**的腹地发展服务,在服务中发展壮大自己,在发展壮大中提升服务的水平。再次就是形成合作型的产业体系,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承担研发总部和销售总部等职能,实现加工生产环节适度向外地转移或加工外包;打造向国内外提供高端服务外包的服务产业,为国内合作的城市提供高端服务和知识型服务。四是形成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加大与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合作力度,全面加强物流、进出口贸易、制造业、会展、科技人才、旅游等合作,在合作中推动双方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新晨
(二)国内经济合作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是我市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从横向看,我市与其他同类型城市相比,在某些方面我们有自己的优势,但是从中心城区的综合服务能力、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方面,我们的差距还比较明显。从纵向看,我市现代服务业比例还不够高,城市服务功能仍不够完善,还不能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的需要,离省委要求建立**都市经济圈还有很大差距。在新的条件下,我们要加强与人才、科技实力雄厚的区域中心城市合作,大力引进高端人才、科技项目、高端产业,推动临港服务业发展,提升我市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强现代物流产业合作,为合作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提供便利条件,促进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
(三)国内经济合作是当前企业走出困境寻求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内经济合作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资本合作、资源合作、技术合作、品牌合作和市场合作等手段,实现区域性、全国性资本、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交流与优化配置,从而使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达到最佳组合,促进生产力大发展,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市场的形成并建成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体系。而作为国内经济合作主体的企业,只有在国内经济合作大潮中,寻求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才能快速发展,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增强竞争能力。近几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我市企业通过国内经济合作不仅自身得到了发展,解决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为我市经济发展和促进合作地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的影响,我们的企业正面临新的困难和问题,国内经济合作要在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寻求合作伙伴,拓展国内市场等方面,积极为企业提供帮助。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国内合作渠道,结合我市企业自身特点,加强政策引导,强化跟踪服务,为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拓展发展空间牵线搭桥,当好红娘。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面完成今年国内经济合作工作的各项任务。
(一)要在“**周”活动中取得新成效。经过几年的实践与完善,“**周”活动已成为一个宣传**、发展**,互动交流、合作双赢的国内合作品牌。今年,我们将在**和**两个城市举办**周活动,这是市委、市政府为积极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实现我市经济平稳增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按照活动组委会的统一部署,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活动取得新成效。特别是品牌商品展销、物流合作、进出口贸易合作等新增或重点内容,一定要从城市战略合作的高度、保增促调的高度,早谋划、早安排,精心组织、加强宣传,通过活动的举办和合作机制的完善,为与**、**建立全面、持久、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打下扎实的工作基础。新晨
(二)要在拓展国内市场上有新作为。近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坚持内外并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来,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拓市场、保增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在外部需求大量减少的情况下,我市作为一个开放早、外向型经济特色明显的沿海城市,受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更加直接、更加明显,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也就更早更大,大力拓展国内市场的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服务企业工作,充分利用国内经济合作平台,着力帮助企业稳定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带动企业产销,促进生产和发展。我们要把拓展国内市场作为保增促调的重要举措,在加大国内市场的拓展力度上下功夫,主动服务企业,努力提高我市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三)要在“引进来”上有新进展。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重要机遇,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在引进机构和优势项目上下功夫、求突破,强化产业链招商和高端项目招商。要将招商引资作为把握发展主动权、争创发展新优势的工作来抓,大力引进符合产业结构调整转型需要的节能环保产业、国内优质产业,特别是要依托优势和进出口贸易体系优势,在引进国内重要外贸企业来我市设立窗口方面下功夫,推动**产品的出口,带动物流企业的发展,推动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
(四)要在“走出去”中有新突破。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强与**地区其他城市的合作,为**地区早日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和一体化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协调配合,真抓实干,推进我市国内经济合作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提高做好国内经济合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分管领导要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经常研究发展态势,听取重大情况汇报,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有关职能部门要统筹各方力量,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努力营造推动国内经济合作工作深入开展的新格局。新晨
不同汇率安排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多数发展中国家前期选择管理浮动汇率安排,随着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迅速扩大,这种安排越来越容易遭受国际冲击。自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国际汇率安排呈现出“两极”与“中空”特征。更多国家选择固定与浮动两极汇率安排,选择中间性汇率安排的国家不断减少。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从1990年到2001年,新兴国家选择浮动汇率安排的从15%上升到约50%,选择固定汇率安排的从不足10%上升到超过15%,而选择中间性汇率安排的从超过3/4下降到不足35%。两极选择解决了一些货币政策问题,但仍然存在各种困难,有的国家汇率安排还出现了固定与浮动的交替反复。
管理浮动汇率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管理浮动是多数发展中国家起始的汇率安排,一方面可以保持汇率的适度弹性,另一方面可以维持当局的适度控制。管理浮动的思路是对于短期的季节性失衡,通过调整外汇储备来减缓汇率波动,避免汇率大幅波动对国内经济的不利影响。管理浮动汇率安排的难点在于市场预期不稳定和货币当局目标汇率把握不准,市场预期不稳定导致资本流动突然变化,目标汇率把握不准导致货币当局不能及时采取恰当措施。
管理浮动汇率安排下,初期由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产品价格有竞争力。同时,经济增长较快,国内投资机会较多。这样,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顺差推动本国货币逐步升值。资本的不断流入与货币持续升值,最终使国内经济过度膨胀、产品失去竞争力、贸易赤子不断积累。另一方面,由于升值预期,国内金融机构大量借入外债,致使国内流动性过剩。而货币当局由于害怕本币进一步升值,继续维持低利率政策,导致房地产与证券市场价格飞涨、泡沫严重、国际资本转向流出、“羊群行为”(投资者在市场出现较大波动时,非理性地追随市场变化方向的行为)出现、货币当局为避免本国货币大幅贬值而提高利率,这又引起国内资产价格大跌和产出下降,真实经济陷入危机。
管理浮动汇率安排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外汇市场干预。外汇市场干预的目标是平滑汇率波动,进而稳定国内经济决策,但市场干预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外汇市场干预有冲消干预和非冲消干预两种形式。冲消就是货币当局为了避免因增加外汇资产而造成基础货币扩张,通过减少本币资产回收基础货币,使本国货币供给量保持稳定。国际经济学理论认为,冲消干预长期中对国际资本流动和本国货币汇率没有影响,因为这种操作不改变国内和国外的货币状况,原先的失衡仍然存在,资本流动继续,汇率压力依旧。另外,冲消干预会使货币当局本币资产减少,影响其公开市场业务操作。非冲消干预情况也不理想,货币当局为减缓本币升值而增加外汇资产,导致本国货币扩张,其结果是把本币升值压力转化为国内通货膨胀压力。本币贬值压力大时,货币当局为阻止本币贬值而减少外汇资产,导致本国货币收缩,其结果通常是经济收缩、产出下降。
固定汇率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固定汇率汇率安排有区域共同货币、外币化、货币局、钉住汇率等形式。固定汇率汇率安排有利于增强对本币的信心,稳定市场预期。区域共同货币和外币化货币制度使本国完全失去货币政策,多为小国家采用,如马耳他加入欧元区,一些太平洋岛国使用美元。货币局制度下,一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也基本完全丧失,无法解决本国经济与联系货币发行国经济周期不匹配的问题。
阿根廷在1991年实行货币局制度,其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这一安排迅速消除了通货膨胀的长期捆扰,稳定了经济秩序。随后美国经济长期较快增长,美元利率持续上升,美元不断升值,而阿根廷经济进入收缩期,高利率使经济进一步下滑。与此同时,阿根廷的主要贸易伙伴货币持续贬值,使阿根廷出口遭受严重打击。内忧外患终于使阿根廷陷入严重的经济与政治危机。
钉住汇率安排通常将本国货币和与本国贸易、资本往来最密切国家货币挂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一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但对外汇市场干预的依赖程度更高于管理浮动汇率安排。外汇市场干预导致货币当局外汇储备变动,外汇储备变动能够给市场发出信号。当外汇储备剧烈变化时,市场会预测固定汇率难以维持,国际投机资本就会大肆攻击本国货币,积聚巨大风险。钉住汇率安排消除了本国货币与钉住货币之间的汇率风险,有利于促进两国之间的贸易与资本往来。但由于当前世界主要货币都实行浮动汇率安排,对其他贸易伙伴的汇率风险反而有可能上升。
完全浮动汇率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完全浮动汇率安排下,中央银行不再设定目标汇率,也不再对汇率市场进行干预。货币政策独立性明显加强,但由于汇率已经成为重要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央银行在决策中会考虑汇率因素。曾有学者运用开放经济泰勒规则模型分析了大量新兴国家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国家对汇率变化采取了“逆风向”操作。
与管理浮动汇率安排相比,完全浮动汇率安排下的汇率可预测程度低,汇率风险更大。完全浮动汇率安排下市场参与者更加谨慎,更多地运用远期汇率、期货、期权等工具进行套期保值,也可以说是将原先货币当局的负担转嫁到私人部门。国际资本流动更加理性,但仍然难以避免“羊群行为”。近期韩元汇率大幅波动、俄罗斯卢布大幅贬值就是实例。俄罗斯卢布贬值还引发了国内通货膨胀,在国际社会降息浪潮中,俄罗斯央行不仅不能通过降息来应对产出下降,反而在2008年提高了利率,致使国内经济恶化,股票指数从2700多点跌到500点附近。
放弃汇率市场干预后,对资本流动的适当限制就更为必要,韩国、菲律宾、墨西哥等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限制资本流动措施。限制资本流动措施包括限制资本流出的措施和限制资本流入的措施。限制流出措施又包括限制金融机构对外授信、限制企业与居民对外投资等;限制流入措施则包括限制金融机构从境外借款、规定流入资金最低期限等。发展中国家国内资本积累不足,需要外部资金支持国内投资项目,对资本流出的限制更严。资本流出限制有利于维持国内低利率,促进国内投资,促进就业与增长。但资本流出限制的度很难把握,日本20世纪70~80年代就是很好的示例。当时日本限制私人部门将贸易盈余投向境外,致使日元供求严重失衡,国内信贷过度扩张,国内资产价格飞涨,日元大幅升值,最终泡沫破灭,导致资产价格持续下跌,经济陷入长期萧条。
缓解开放中货币政策难题的建议
发展中国家开放过程中,货币政策难题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无论在开放的什么阶段,无论选择什么形式的汇率制度安排。消除货币政策难题是不可能的,解决思路就应立足于缓解外部波动对国内经济冲击,并依靠有利条件发展国内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
一是维护中央银行独立性。中央银行独立性指不受政府与利益集团干涉,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制订与调整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目标是长期的经济增长与价格稳定,着眼点是整体经济,中央银行与政府或利益集团的目标常常是不一致的。独立的中央银行才能根据国际国内经济状况做出合理的判断,如果受制于政府或利益集团,货币政策就会出现目标选择混乱,在开放条件下更容易积聚风险。
二是保证货币政策的灵活调整。在发展中国家逐步开放的过程中,国际国内经济与市场状况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也在变化。货币政策一定要随着变化的环境一起变化,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要根据新的形势适当挑战货币政策目标,调整货币政策工具,调整操作方法。
三是保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良好配合。发展中国家政府职能多,经济结构不合理,金融市场不发达,充分发挥货币政策作用的条件还不具备,财政政策还发挥着重要作用。财政政策应当积极支持货币政策实现对内与对外目标,在国内经济过热的时期要积极削减财政支出,避免因财政赤字而迫使发行货币或影响汇率。
一、汇率对居民消费信贷的影响
1、汇率制度影响居民消费信贷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经济发生了质的变化。GDP总量也从80年代初期的3630亿增长至2013年底的56.88万亿,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与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状态逐步转变为以消费为主的买方市场。居民的消费能力在推动产品销售和拉动产出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众多的经济学者认为,消费水平不仅受到当期收入的影响,而且影响因素众多,且时限也跨至人的一生,当居民的当期收入无法满足现时消费需求,在预期跨期经济运行稳定,并有稳定收入时,往往就会借助消费信贷市场,通过跨期消费信贷来实现自己的消费需求与要求。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新一代的国人消费已经越来越多的依赖于信贷支持。在投资拉动经济受阻的情况下,政府也愿意通过制定政策,通过扩大消费刺激经济,这为我国的中长期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很大的动力。消费信贷已经成为了时下流行的居民消费渠道之一,我国居民消费不再是以当期收入为消费来源的唯一消费渠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游资涌入、西方国家舆论压力、国内经济持续高速发展、长期外汇储备过高等原因,我国的汇率制度从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紧盯美元的固定汇率制转变为现今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方方面面的影响。目前,我国经济在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已处于转型期,从国家统计局发出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国内经济前三季度GDP增长低于7.5%,预测国内近年的经济GDP增长很难超出8%。鉴于当前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中央也在不断调整经济对策。另一方面,在当前整个大环境不好的状况下,汇率的波动变化,更是对居民生活消费有着很大的影响。我国采用灵活的汇率制度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稳固有着巨大的作用,而经济的增长又会增强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从而影响消费信贷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2、汇率直接影响商品价格汇率是一种货币兑换另一种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在国际贸易中汇率是国与国贸易的重要的计算与结算形势,汇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进出口商品价格。汇率对居民信贷的消费水平所起的作用主要是由于汇率直接对商品的价格产生影响,而商品物价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居民消费的频率和水平大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对于进口商品特别是大宗进口商品更情有独钟。如果人民币升值将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将会促进居民消费,从而影响消费信贷。
3、汇率的升高对居民消费的直接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升高会给国内居民带来很大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人民币汇率升值后,就会降低海外原材料的价格,从而降低石油和原材料的上升对居民经济的影响,居民可以分享购买更加便宜的海外原材料及商品价格。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必定使得人民币的购买力的增强,从而降低国内居民的出国旅行及游玩的花销。例如,当人民币汇率升高后,1000人民币由原来的可以兑换121美元(以汇改前汇率计算)变为164美元(已汇改后汇率计算),这就使得相同人民币能够兑换的外币增多,促使国内居民对国外消费能力的增强,从而影响消费信贷的使用水平。
4、汇率的变化对居民消费预期的影响实践与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进口商品的价格,一段时间内进口商品将占据国内消费市场,但跨期选择和两种商品间的互补关系将在很长一段期间内提升国民对国内商品的消费需求。从长期角度上看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会影响到居民收入水平、资产价格以及居民消费需求。要维持好汇率水平,保持适当规模的外汇储备和保持稳定的货币供给,使其更好的为经济基本面服务,为消费信贷一个有利和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同时做好社会保障措施,这样才能让国人能够安心透支明天的钱,追求品质生活,从而带动内需的增长,拖动经济增长。
二、汇率与经济消费调控之间的关系
在我国实施汇率改革以前,由于对汇率状态的评估的低估,使得出口总量不断加强,这就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急剧的增大,外汇储备的增加,也就使得以外币为基础的货币的发行量不断增加,外汇货币发行的增加,使得我国货币兑换外币的汇率增大,这刺激了居民信贷消费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也挖掘和消费了潜在的消费水平。自我国实行新形势下的汇率改革之后,以新的汇率运行机制为主体的调控控制措施,从很大程度上增大了汇率的弹性变化空间,但是当前国内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控制消费信贷风险的同时,还要刺激消费水平的提升,只有在控制好消费信贷的风险的基础上,提升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意愿,才能更好的使我国的经济健康而稳定的发展。如果对消费信贷管控的过于严格,必定会降低居民的消费水平与预期的消费愿望,这会进一步恶化国内经济的增长动力,引起消费的疲软,所以要控制好汇率政策的调动性,增大汇率浮动的空间,以提振国内居民消费的水平。随着我国的开放的程度不断扩大和加强,对资本的管控越来越放松,这也就加快了我国经济的世界化进程,促使国内经济融入国际经济体之中,这就使得国内经济很大程度上将受国际经济变化和浮动的影响。所以汇率的浮动会通过影响资金链的流动而对信贷市场产生影响。在我国的市场中,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将会导致大量的外部资金流入,促使对国内的融资量增加,从而增大信贷资金的量,进而提升消费信贷的增长,这有利于提振国内消费市场。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人民币汇率的增高,会导致进口的增强,从而会给国内同类商品企业带来冲击。
三、结束语
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体下,要维持国内汇率水平的基础面变化的稳定,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外汇储量,对于提升国内的居民消费信贷和消费水平有着很大的作用,更是有利于国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所以要不断的完善金融市场和货币信贷市场,在控制消费信贷风险的同时,促进消费信贷的发展和完善。
作者:郑炜单位: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哈萨克斯坦;经济全球化;外国直接投资;体制转轨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12-0088-05
国际经济学理论认为,外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系列的动态经济效应,如资本积累效应、技术扩散效应、就业促进效应、市场竞争效应以及社会制度变迁效应等。实践证明,大力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与实现哈萨克斯坦国内经济快速增长具有互动效应,即两者之间呈现为一种同向的均衡发展态势。
一、哈萨克斯坦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历程回顾与现状分析
(一)哈萨克斯坦对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演变
1992年哈政府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将“引进和有效地利用外资与发展哈萨克斯坦”作为其主要目标之一;“哈萨克斯坦希望能够得到西方和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国家吸引更多的外资,带动本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P762)1997年哈政府在2030年的国家发展战略中将“吸引外国投资”确立为国家的“一项长期任务”,并把“引进外资”与“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作为1998-2000年国家最优先发展的方面。[2](P145)为了进一步增进吸引外资力度,哈政府专门设立了直属于内阁的利用外资委员会,并由哈第一副总理兼任国家投资委员会主席。为了更好地规范和鼓励引进外资,1994年12月27日哈政府颁布了《外国投资法》,并于1997年2月28日再次通过了《国家支持直接投资法》,同时还积极建立各种经济特区以更便捷地吸引外资,如“阿斯塔纳”、“阿拉木图”和“克孜勒奥尔达”等经济特区。2003年1月8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投资法》出台。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2004年国情咨文中曾明确指出,“共和国极其关注提高立法以保护投资者权利”,“哈萨克斯坦将进一步采取措施改善投资环境”。
(二)哈萨克斯坦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总量分析
独立以来,哈方国内投资环境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哈方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与政局的相对稳定为吸引FDI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1993-2008年,哈萨克斯坦共累计吸引FDI达896.717亿美元(参见表1)。总体而言,外国对哈方直接投资呈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参见图1),投资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程度逐渐加深,但各年份之间波幅较大。从2004年起,标准普尔等三家著名国际信誉评级机构均将哈萨克斯坦列入“投资级”,进而极大地增强了外国投资者对哈方的投资信心,外国直接投资实现了较快增长。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哈方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方面亦遭受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冲击,但2008年哈方在吸引FDI上仍继续再创历史新高,达到了198.09亿美元,为1993年的15.6倍,相对于2007年增长了7.4%。同时,据哈方国民银行最新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1~3月,哈方吸引FDI的整体增速已明显放缓,累计吸引FDI仅为33.402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0.5%,尤其受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下降的影响,外国投资者对哈方国内能源领域投资仅为8.79亿美元,同比下降了50.3%。
(三)哈萨克斯坦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来源分析
自哈独立以来,世界上共有110多个国家、地区及各种国际组织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投资。1993-2008年,累计投资排名居前十位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金额占哈方吸引FDI总量的76.15%。其中,美国投资占哈方所吸引FDI总量的1/5以上,达到180.717亿美元(参见表2和图2)。美国官方人士曾进一步表示,再过15年美国向哈方国内经济建设的投资将有可能达到800亿美元。[3](P3-10)自2005年以来,荷兰一直作为哈方海外投资的第一大来源地。
(四)哈萨克斯坦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向分析
根据哈方国民银行统计资料显示,1993-2008年,哈方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流向是能源部门(石油、天然气)、机械加工制造业以及商业部门(金融不动产等);从国民经济产业格局分析,三次产业所吸引的FDI极不均衡,具体表现为:流向第一产业为0.605亿美元,所占比例相当小,仅为0.07%;而流入第二产业的FDI为443.115亿美元,所占比例为49.42%,其中,流向采矿业的外国直接投资金额累计达331.72亿美元;第三产业为452.997亿美元,所占比例为50.51%。
呈现如上特征主要是由于外国投资者在进入哈方市场时更多地看重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储量及巨大的社会市场潜力;[4](P10-11)同时,与哈方政府所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也是密不可分的,[5](P170-171)独立初期,哈政府为实现其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制定了“油气兴国”战略,并给予国内能源部门诸多优惠政策,进而吸引了国外大量能源企业进入哈方从事开采、加工各类自然资源。尤为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上能源价格持续飙升,更是进一步刺激了外国投资者对哈方国内能源领域的投资。
二、哈萨克斯坦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一)哈萨克斯坦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优势
1. 持续的经济增长。独立初期,哈萨克斯坦国内曾出现“转型性经济衰退”,并一度跌入经济低谷,直至1996年经济下滑势头才得以遏制,当年国内经济首次出现了0.5%的正增长。自2000年以来,哈方国内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年平均增长率超过9%,在独联体国家中名列前茅,成为了中亚地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2008年在全球经济因金融危机影响而普遍衰退的状况之下,哈方国内经济仍然保持了10.3%的高速增长,以1989年为基期100,2008年哈方国内生产总值综合指数已达到144.2。诚然可见,持续、高速的国内经济增长为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投资预期。
2. 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哈萨克斯坦拥有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其国内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和保障。其中,钨储量居世界第1位;铬和磷矿石储量为世界第2位;铜、铅、锌、钼和磷的储量居亚洲第1位;铁、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也较为丰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达100亿t,煤储量为39.4亿t,天然气储量为11.7万亿m3。[6](P62-66)承上所述,十余年来,外商投资动机在较大程度上体现为对哈方国内丰富自然资源的浓厚兴趣。诚然,基于哈方国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储量,可预见,哈方在进一步吸引外资方面仍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3. 独特的地缘政治。中亚地区作为连接欧亚大陆的战略通道,自古以来就备受世界各大国的青睐。在中亚地缘战略权衡中,哈萨克斯坦则是重中之重,“在五个新独立的中亚国家中,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是最重要的两个。哈萨克斯坦是本地区的屏障”。[7](P142)哈方独立后,积极实施外向型经济战略,西方发达国家也竞相与哈方发展经贸联系借以巩固其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对哈方直接投资是外商参与哈方国内经济和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4. 广泛的政策优惠。独立以来,哈政府积极实施体制转轨和经济改革,在吸引外国投资方面给予了诸多政策支持,并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和保护外资的法律和法规,建立各种经济特区及对外商实施诸多优惠的税收政策。基于哈方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哈方政府会继续加大实施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对此,外国投资者在继续看好哈方国内经济发展前景的同时亦将逐渐增强双边投资合作,加大投资力度。
(二)哈萨克斯坦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劣势
1. 经济发展水平仍较落后。尽管哈方自独立以来实现并保持了国内经济的复苏与快速增长,但总体而言,哈方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实力仍然较小,综合实力在世界各国排名中仍较后,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公布的《2009全球竞争力报告》,哈萨克斯坦在参评的57个最具竞争力国家中排名第36位①,尤其与发达国家之间相差甚远,根据结构需求理论,较大的经济发展差距将制约了投资合作程度。如长期以来,第三产业作为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产业,在哈方也具有巨大发展前景,但因哈方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该产业在吸引外资方面却相对不足。
2. 基础设施落后且不配套。哈方自独立以来,国内社会经济发展时间短,起步晚,总体经济实力仍较为落后,严重地制约了国内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极大地影响了外商投资范围与深度。从哈方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状况可见,外商投资主要集中于一些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较好的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却长期得不到正常发展,而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较好的地区又常常因为外资过度发展而存在吸收消化上的种种弊端。故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各项配套工程将是未来吸引外资尤其是国内落后地区发展的关键步骤。
3. 市场经济制度尚不完善。哈方独立后,选择了市场经济作为自身的转轨方向与目标。十余年来,哈方国内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总体而言,其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尽管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但市场经济的各种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建立仍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与过程。鉴于此,继续深化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将会大幅提升其吸引外资的竞争力。
4. 腐败泛滥与行政效率低下。哈方独立以来,国内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相对缓慢,地方官员腐败行为尤为突出,各种乱收费现象层出不穷;同时,政府机构办事效率较为低下,各部门之间责任不清晰,常常是遇到利益便相争,而遇到责任便相推,政出多门而相互冲突,常常使得外国投资者无法适从,较大程度地影响了外商投资的预期和信心。
三、哈萨克斯坦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发展趋势的实证预测
承上所述,随着哈萨克斯坦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入与日臻完善及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哈方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方面必将拥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对1993-2008年哈方吸引FDI的原始数据观察可发现,该数据呈指数增长的变动趋势,因此可进一步考虑使用趋势外推法对该变量进行实证预测分析(所有的相关运算过程均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5.0中实现),令预测模型为:
其中,y为被预测变量,t为由1开始的自然数时间变量,?琢、?茁分别为参数。
根据原始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SL)可得到FDI预测模型如下:
Log(FDI)=1.7709+0.2095t+e
其中,式中e为回归模型的残差,根据此模型得出FDI预测结果如下:
通过对上述预测模型的残差e的进一步分析发现,e是平稳序列,但不是白噪声序列,因此可以对其建立ARMA模型②进行预测(在预测理论中,该方法被称之为“博克斯-詹金斯”预测法)。对残差序列建立ARMA模型如下:
e=-0.6171AR(1)+0.9561MA(1)
式中AR(1)表示一阶自回归,MA(1)表示一阶移动平均。由此模型得到残差e的预测结果为:
根据预测理论,最终预测结果应该为上述两预测结果的代数之和,故2009-2011年哈方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的最终预测值如下(参见图3):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继续大力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不断优化外资结构、努力提升利用外资层次及进一步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将是哈萨克斯坦在新世纪中实现经济腾飞和国家现代化目标的关键步骤和重要内容。
注释:
①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哈萨克斯坦国家竞争力排行第36位,见。
②ARMA模型(Auto-Regressive and Moving Average Model)主要是研究时间序列的重要方法,即由自回归模型(简称AR模型)与移动平均模型(简称MA模型)为基础“混合”构成。
参考文献:
[1]郑羽.独联体十年――现状、问题、前景[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2]赵常庆.哈萨克斯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维佳.几个主要国家在哈萨克斯坦的投资情况[J].中亚信息,2007,(7).
[4]谷维.跨国公司对哈萨克斯坦经济的影响[J].中亚信息,2005,(7).
[5]于洪君.在苏联废墟上的艰难求索[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1997.
[6]李自国.国际金融海啸的冲击与哈萨克斯坦的对策[J].国际问题研究,2009,(1).
[7]【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Study on the Present Condition and Prospect of Kazakhstan Absorbing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Zheng Guofu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Guangxi Norm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Chongzuo 532400,China)
国际酒店集团、国内经济型连锁渠道结构均衡:上述类型酒店在直销上优势最为明显;此外其他任何渠道中无一占比超过30%,渠道拓展较为均衡,不过度依赖任何渠道。
其他国内各类酒店存在渠道侧重:国内高星酒店和会议度假酒店过分依赖协议客户,而国内中低档酒店和酒店式公寓更为依靠OTA带来的产量。
艾瑞咨询通过对全国酒店进行抽样访谈,以国内高星级酒店和经济型连锁两类酒店为案例分析,对其直销分销渠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解析,得出如下结论:
国内高星级酒店:
直销渠道过度依赖协议客户,占据直销产量的一半份额;
前台散客、会员和自有系统三大渠道产量较为均衡;不过不同酒店之间的差异性较大。
分销渠道以OTA和旅行社为主导;OTA为酒店提供稳定客源,客单价较高,未来会加强与OTA的合作,减少旅行社比例;
新型模式有一定尝试,作为量的补充,未来会阶段性操作。
国内经济型酒店
自有会员和预订系统贡献六成产量,协议客户的份额低于行业均值;
会员积累依托品牌知名度,区域性中小型连锁酒店由于预算有限,制约了会员的拓展速度;
OTA贡献分销客源的近七成,其重要性对经济型酒店不言而喻,尤其补充酒店在淡季时的产量;
OTA对二三线城市区域性连锁酒店作用大,部分酒店十分依赖这一渠道。
酒店分销OTA渠道中以携程为主导
2012年全国酒店使用OTA分销渠道所售间夜中,国内OTA占96.8%,海外OTA占3.2%市场份额。
国内OTA中,携程旅行网贡献近一半份额,在酒店在线分销市场上地位依然难以动摇;艺龙旅行网占23.5%,其他OTA瓜分剩余市场份额。
关键词:国际化经营;渐进式;跳跃式;比较
一、国际化经营发展模式的理论诠释
国际化经营是企业产销活动的范围如何从一国走向世界,关于国际化经营发展模式的理论有渐进论和跳跃论,前者已广为流行,后者正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两大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下:
1.渐进论
渐进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代表人物为瑞典的约汉森(Jahanson)和瓦德协姆·保罗(WiedersheimPaul),该理论认为,从大多数企业走向世界的历史实绩来看,从国内经营到国外经营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从量变到质变的长期演变过程,而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突然飞跃。经营国际化的这种渐进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市场范围扩大的地理顺序,二是企业跨国经营方式的演变发展。
目标市场选择的渐进性,表现为大多数企业市场的扩大都是遵循“由近及远,先熟悉后陌生”的路线。市场扩张的地理顺序通常是:本地市场地区市场全国市场海外相邻市场全球市场。
跨国经营方式的渐进性,表现为绝大多数企业都是采取“先易后难,逐步升级”的策略,经营方式演变的最常见类型是:纯国内经营通过中间商间接出口企业直接出口设立海外销售分部设立海外分公司跨国生产。
2.跳跃论
从上可以看出渐进论已经相当成熟和深人人心,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信息环境的变化,国际化经营的许多环节是可以跳跃的,因此单一的渐进论已经不能完全诠释国际化经营发展模式。在渐进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跳跃论认为国际化经营呈现跳跃式发展,可以跨越其中的某一个或多个环节,具体表现为多种形式。如温州的打火机与眼镜产业,在目标市场选择方面,企业一开始就瞄准国外市场,基本上跨过了本地市场地区市场全国市场等环节,而一开始就进入海外相邻市场全球市场或直接进入全球市场;在经营方式方面,跨过了纯国内经营阶段,通过中间商间接出口,再进入企业直接出口设立海外销售分部等环节。
二、国际化经营两大发展模式的比较
(一)理论依据不同
1.渐进式发展模式的理论依据
(1)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报酬递增指的是产出水平增长比例高于要素投入增长比例的生产状况,也就是说,如果所有投入都增加一倍,产出将增加一倍以上,即当企业的产量提高时,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会下降。因此,现实中,一些规模较大工厂的制造过程都享有适度的规模收益递增效应。规模经济理论认为庞大的内需市场是促成规模经济的重要条件。基于该理论,企业首先应扩大国内市场以获得相应的规模收益递增效应,出口才有竞争力,因此,国际化经营往往表现为渐进式。
(2)需求偏好相似论
林德(Linder)于1961年提出需求偏好相似论,认为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因此,各国应当出口那些拥有巨大国内市场的制成品,即大多数人需要的商品,一国在满足这样一个市场需求的过程中,可以从具有相似偏好和收入水平的国家获得出口该类商品所必需的经验和效率,具有相似偏好和收入水平的国家之间的贸易量是最大的。基于该理论,企业首先应选择国内市场巨大的产业进行出口贸易,同时最有可能发生在偏好相似的国家之间(往往是相邻国家市场),因此,国际化经营往往表现为渐进式。
2.跳跃式发展模式的理论依据
(1)后发优势理论
该理论最早源于李嘉图的比较生产费用理论和李斯特的动态比较费用学说。按照这一理论,后起国家可以直接吸收和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因而其技术成本要比最初开发的国家低得多。在同样的资金、资源和技术成本条件下,后起国家既有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又大大减少了因对技术范式和制度路径依赖所形成的制约。基于该理论,后起国家在发展中可以免费或低成本地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和技术,如果再有一点创新,就可能发展新的优势产业,可能把先进国家挤出国际市场,因此国际化经营过程可以是跳跃式的。
(2)差别产品理论
差别产品是指同一产业内或同一类商品组中存在不同质的产品。从实物形态上,同类产品可以由于性能、商标、牌号、款式、规格、包装等方面的差异而被视为异质产品。差别产品适应了当前消费结构的要求,满足了消费者追求“多样化、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的特点,因此,当代国际贸易中很大一部分是基于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基于该理论,企业可以集中生产要素生产国外同行产业中的差别产品,满足全球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跨过本国市场和纯国内经营而直接进入国际市场。
(二)经营环境不同
渐进式发展模式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当时的世界经济还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进入80年代后,信息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跳跃式发展模式是在全新的环境中产生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使各个相对独立的国家经济主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将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家之间的分工合作,加快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要求各国尽快顺应这一潮流,加大本国的经济开放程度,参与国际竞争,经济全球化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提出了客观要求。跳跃式经营可以缩短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周期,使产品迅速进入国际市场,先发制胜,抢占国际市场,并进一步实现跨国经营,因此,跳跃式发展模式自然成为有条件的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首选模式。
2.信息现代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通讯工具的广泛应用,国际市场的供求信息得以通畅快速的交流,这不仅使企业能够更快地了解世界,而且降低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启动成本,增强了企业进行跳跃式国际化经营的信心。进入90年代后,信息网络在商务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这个特点更加明显。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可以充分借助于网络,使得国际经贸的各个环节走向信息化和网络化。
3.国际物流信息化
国际物流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扩展,是跨国界的、流通范围扩大了的物的流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特网、条码以及卫星定位系统在物流领域得到普遍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物流的信息化和物流服务水平。国际物流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之间的贸易最终都将通过国际物流来实现,因此,国际贸易离不开国际物流业,国际物流的高度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大大缩短了贸易周期,为企业进行跳跃式国际化经营铺设了一条高速公路。
(三)产业不同
1.需求偏好相似产业
渐进式国际化经营的产业往往是国内外需求偏好相似的产业,根据林德的理论,国际贸易被视为国内贸易的延伸,因此产业一开始往往表现为国内经营,待国内市场饱和后或因偶然机会(被动地)才向外延伸到国际市场,根据需求偏好相似原则,首先选择的是相邻国家市场,而后才是全球市场。如制鞋产业基本上属于国内外需求偏好相似的产业,虽然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消费者对其尺码大小、款式、功能等有不同要求,但国内外需求偏好总体上是十分相似的,因此其国际化经营往往倾向于渐进式发展模式。以温州制鞋产业为例,其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在第一、二阶段(1950-1987年),鞋类完全是供应国内市场,在第三阶段(1988-1998年)开始出口,具体地说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的,如当时已有6年纯国内经营经历的东艺鞋业缘于偶然的机会,从1992年开始走出国门,通过中间商间接出口到香港,再转口到比利时。第四阶段(1999年开始至今)开始自营出口,截止到2001年底,全市33家主要自营出口生产企业中,鞋类企业有7家,出口额达5635万美元,占上述33家企业出口总额的23.60%,这些企业目前正处于积极出口阶段,一些企业已在海外设立销售部门,但还没有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截止到2001年,全市鞋类生产总值达296亿元,其主要市场仍在国内,占20%的国内市场份额,出口4.62亿美元,产业出口率为12.89%。
2.需求偏好差异产业
跳跃式国际化经营的产业往往是国内外需求存在差异的产业,如,非天主教国家日本、韩国、中国等大量出口人造圣诞树和圣诞礼物等,而在这些国家国内,这些商品的市场却很小。我国消费者习惯用一次性打火机(塑料外壳且价格低廉),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温州金属打火机产业一开始就瞄准国际市场,初始阶段90%以上的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经过国际竞争后又反过来强化国内市场,2001年产值达30亿元,70%-80%的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占金属打火机国际市场份额的70%,只有20%-30%的产品供应国内市场。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对太阳镜和金属镜框的需求还很小,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温州眼镜产业也是一开始就瞄准国际市场,产品很受欧美国家客商的欢迎。因此,国内外需求偏好存在差异的产业的国际化经营明显具有跳跃式特征,即在目标市场和经营方式方面跨过中间(一个或)某几个环节。
(四)企业对国际化经营的认知程度不同
企业对国际化经营的认知程度对经营发展模式的选择非常重要。采取渐进式发展模式,往往是由于企业对国际化经营的市场进入战略、风险及其控制等认知程度不足,将国际化经营看成企业本身的成长过程。而国际化经营并不仅仅是企业的产品走向世界,它同时也是企业管理人员开扩眼界认识世界的过程。由于管理人员对海外市场的认知有一个“由近及远”的过程,对经营方式的选择相对也就有一个“由易及难”的过程,因此,这样的企业就会采取渐进式发展模式。
采取跳跃式经营企业模式的,往往对国际化经营有一定的认知,了解各种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风险及其控制,在跨过纯国内经营阶段后,先以间接出口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借助于外部营销力量(如贸易公司等),集中力量搞好生产,同时,企业在间接出口阶段“干中学”,待时机成熟后就过渡到直接出口及以后各个环节。因此,企业采取跳跃式发展模式,并不是盲目冒进,而是在具备一定认知的前提下快速实现国际化经营。
(五)企业国际化经营意识的强弱程度不同
国际化经营意识是企业国际化经营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一方面它决定企业对国外市场机会和信息的关心了解程度,没有国际化经营意识的企业不会有意识地收集国外市场信息,也不会主动建立和发展国外关系;另一方面它决定企业对出口业务、跨国经营活动的投资和努力程度,从总体来说,企业在一个市场的经营成功程度,取决于企业在该市场的资源投入程度和努力程度。
采取渐进式经营模式的企业,国际化经营意识相对较弱,如温州制鞋产业和服装产业,由于强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在目标市场和经营方式选择上以国内经营为主,待国内市场逐渐饱和后,再向外拓展市场,他们是在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开始有国际化经营意识。
采取跳跃式经营模式的企业普遍具有较强的国际化经营意识,据考察,打火机和眼镜产业在初始阶段就具有较强的出口意识,从企业业主到管理人员,都具有这种意识。在20世纪90年代,温州市第一家参加国内大型交易会的生产企业就是一家打火机企业,并产生一种“领头”作用,带动其他企业参加,由此该产业的出口意识得到整体提高,两大产业的厂商在产业发展早期就开始收集海外市场信息,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六)经营效果不同
企业以跳跃式发展模式开展国际化经营,取得的经营效果主要体现为“以快取胜”、“先发制人”等优势,但也容易招致一些进口国的贸易限制。
1.正面效果:快速占据国际市场
采取跳跃式发展模式,产品可以迅速进入国际市场,快速提高国际市场份额。温州打火机产业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跨过纯国内经营阶段,以价格便宜(是日本和韩国的1/10左右)、差别产品等优势,很快进入国际市场,目前已占据70%的国际市场份额,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击败日本、韩国等国际竞争对手。2001年温州眼镜产业总产值超过45亿元,90%以上的产品出口,销往世界上150多个国家与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占30%左右的国际市场份额。相对而言,温州鞋类和服装类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就微不足道了。
论文关键词:汇率变动; 经济 效应;汇率政策
论文摘要:
二、汇率变动对 经济 影响程度取决于以下因素
第一、进出口占gnp的比重。其比重越大,汇率对国内经济的影响越大。汇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在当一国货币对外贬值时,其贸易收支得到改善,出口增加,此时若该国还存在闲置的生产资源,则其国内生产就会扩大,带动国内经济增长;反之,若一国货币对外升值,则有可能引起国内生产的收缩。
第二、货币可自由兑换性。若该国货币可自由兑换,在国际支付中使用率较高,则汇率变动对该国经济的影响较大。现实中,国家都对其货币兑换做出一些限制,真正做到货币完全可自由兑换的国家是非常少的。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其货币完全兑换程度越高;经济越落后的国家,其货币的可兑换程度越低。这一方面是因为,随着一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能力也越强,对货币兑换的要求也越强烈;另一方面,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其 市场 制度也比较完善,对大量外汇流入和流出都有比发展中国家更强的控制能力和更多更有效的政策手段。
第三、参与国际 金融 市场的程度。一国对外开放程度越高,汇率变动对该国经济的影响越大。一国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能力不强,那么汇率的变动就几乎不能由经济因素所决定,反过来汇率的变动也不会对该国经济产生太大影响。
第四、经济发达程度。经济发达,各种市场机制较完善,汇率变动对该国经济的影响就大;若不发达,政府会对汇率和经济进行管制,汇率的作用就小。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干预会改变市场机制的运行机制与运作过程,使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复杂化。
三、完善
[关键词]人民币 对外贸易 影响 对策
一、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人民币币值之争从本质上来讲是贸易之争的问题。美国之所以施压使人民币升值,实质上是为了在国际贸易中取得优势的地位,那么人民币升值又是如何造成这种影响的呢?
人民币升值对外贸有着直接影响。人民币升值显然会提高中国产品的相对价格,加大资本投入的成本,尽管“中国制造”已遍及世界市场,但由于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只能以价格优势来扩大市场占有率,所以一旦竞争力的承受主体过度波动就会极大地影响其产品在国际中的竞争力,甚至可能引发国内经济的不景气。
以美国为例,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使其经济遭到严重打击,从短期来看人民币升值有利于稳定其经济,一方面我国出口的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低,人民币升值将直接导致我国出口商品价格升高,这将淡化我国商品价格的竞争优势,使商品的市场占有率下降;另一方面,又将使其商品在我国市场的相对价格下降,利于其扩大出口,提高就业率,以扭转贸易逆差。
同时,外贸条件的恶化对我国外贸企业和对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的削弱,将会影响国内经济。据《中国企业家》调查发现:82.4%的企业认为,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影响。对于正在中国经济舞台上活动的企业来说,人民币就像空气和水一样重要。创维集团董事会主席黄宏生认为,人民币升值也许会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但会以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逐步丧失为代价。他算了一笔账,如果人民币升值10%,就等于出口价格提升10%,然而加上一些财政贴息,中国企业盈利水平平均还不到3%。可想平均3%的利润率怎么可能调节10%升值的压力呢?与制造企业相比,那些在汇率风险最前沿的外贸企业,感知就更为强烈了。因此,黄宏生才说,人民币升值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另外,由于出口价格弹性(出口量的变化对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的不同,人民币升值对不同行业出口的影响程度也会不同。我国的出口型行业主要有纺织(占出口商品总额的20%左右)、服装、化工、电子机械制造业等,其中纺织服装业是受影响最大的行业。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依存度达50%左右,附加值低,以价格竞争为主,出口价格弹性较低,降价空间小。
二、人民币升值对外汇储备和外债的影响
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人民币汇率的提高迫使一单位美元兑换的人民币的数量大大减少,使得我国外汇储备和美国国债大幅缩水。据资料显示,中国所持有的美元外汇储备量是全球第一的,到2010年9月份共持26483.03亿美元,2011年7月份我国又增持美国国债30亿美元,而美国却通过发行过量美元,使美元贬值,造成人民币升值。总之,人民币的升值使我国资产外流对我国国有资产造成巨大损失,不利于我国经济的稳定。
三、人民币升值对其他方面的影响
1.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当一国货币升值时,往往会吸引大量的海外热钱的涌入,这样不仅会大大增加投机活动,而且会极大程度的削减国内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墨西哥金融危机以及亚洲金融危机就是很好的例子,大多数国家本想运用高利率的货币政策吸纳国内资金,却由于内部资金乏力,大量的国际游资趁机流入,使资金流向出现偏差形成资金结构上的矛盾,为货币危机埋下了隐患;同时外资的流入又推高了本币汇率的矛盾,触发了经济结构问题的暴露,或出现泡沫经济或经济滑坡,从而被迫实行本币贬值政策,直接导致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的交易风险,最终引发金融危机。
2.对我国国际关系的影响。就目前来看人民币升值给我国对外关系产生的影响还表现在:国际间政治关系。在人民币本轮升值过程中日本的反应最为积极,而且不难发现,日本侧重的则是政治地位。
汇率的变动应与各国国内的利率水平、货币供应量、国民收入水平以及物价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一种货币的升值或是贬值应该由市场来决定,而不是政治。日本要求人民币升值,其目的在于:首先,日本经济一直处于低谷,但中国却一枝独秀。只有人民币升值了,日元才能贬值,日本的出口产品才有竞争力。同时,迫使人民币升值可能为日本争夺未来“亚元”主导权提供有利条件。中国的经济却高速的增长,已经逐渐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中国周边国家已经开始形成了一个“人民币地带”,使日本忧心忡忡。
四、我国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对策
1.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督,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提高对危机的抵御能力,为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条件。
2.应适度控制、合理利用我国的外汇储备。在我国外汇充足的情况下,不要将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中,应分散风险,使外汇储备的构成更合理;同时,可以通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建立和完善我国重要战略资源的期货储备机制,如石油、铜、铁矿砂等我国稀缺资源,为保障国家安全作准备,或购买国内紧缺商品。
一、国际油价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油价的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既取决于国际油价和国内油价之间的传导机制,又取决于国内经济运行的各种结构性因素。分析国际油价变动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必须了解国内油价决定方式的演变和进口石油对于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性,研究国际油价与国内油价变动之间的关系,探明国际油价变动对经济运行影响的机理。
(一)我国石油和成品油价格决定方式的演变
同其他竞争性产品价格一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石油价格决定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改革以前,石油由国家制定全国统一的价格。1981年,国务院批准石油部实行产量包干政策,石油价格进入了双轨制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入,双轨制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1986年,原油计划价格全国平均值为103元/吨,而高价和计划价的平均值已达203元/吨。但在1998年以前,我国原油和成品油价格主要根据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由国家决定,价格水平高低与国际市场价格水平的相关性较小。
为消除政府直接定价的低油价政策带来的石油工业上游勘探开发投入不足、下游重复建设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石油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等弊端,1998年,国家对原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通过这次改革,国内原油价格完全实现了与国际市场的接轨,石油、石化集团公司之间购销的原油价格由双方按照国内陆上原油运达炼油厂的成本与进口原油到厂成本基本相当的原则协商确定,实现了国内陆上原油到厂价格与进口原油到厂价格基本相当。但成品油价格依然没有完全并轨,在成品油价格决定方面,只是确立了与国际油价变化相适应,在政府调控下以市场形成为主的价格机制。石油、石化两大集团的成品油零售价可以在国家计委公布的中准价上下5%幅度内制定具体零售价,国家根据国际市场上油价的变化不定期地调整成品油的中准价。
国内原油、成品油价格确立方式发生重大转变后,国际市场油价发生了急剧变化。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石油需求减弱,导致石油价格出现大幅度下降。1999年随着亚洲经济的复苏,世界经济增长加快,特别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限产保价政策的实施,从当年4月份开始,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又出现了持续大幅度上涨的局面。1999年11月和2000年2月国家先后两次调整了国内成品油中准价格,但是其变化幅度远远小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化幅度。
自2000年5月份起,国务院决定国内成品油价格随国际市场变化每月调整一次,2000年7月国内成品油价格水平实现了与国际市场的完全接轨。至此,国内石油价格决定方式的转变已彻底完成。
(二)石油进口在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1993年,我国开始成为石油产品净进口国,1996年开始成为原油净进口国,2000年共进口原油、成品油8832万吨(海关数)。从图1可以看出,90年代以来,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迅速提高。1990~2000年,进口石油占国内石油总消费的比重提高了36.86个百分点,年均提高3.7个百分点左右。与之同时,石油进口占总进口的比重也在上升。见图2。
无疑,进口石油在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据预测,2010年和2020年石油需求将分别达到2.9亿吨左右和3.9亿吨左右;国内原油产量将分别达到1.7亿吨和1.8亿吨左右;石油供需缺口2010年为1.2亿吨左右,2020年为2.1亿吨左右。随着我国对进口石油依赖程度的提高,国际石油市场暂时和局部的短缺,以及油价的异常波动,将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和冲击。图1
石油进口、消费量及其比例关系
图2
石油进口额及其占进口比例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2002年。
(三)国际石油价格和国内石油价格的关系
世界市场上存在着多种油价,没有统一的国际油价。国际油价主要以布伦特(BRENT)、西德克萨斯(WTI)、迪拜(DUBAI)等市场上的价格和欧佩克一揽子价格为参考。分析国内石油价格与国际石油价格的数量关系,需要选定何种市场价格作为国际油价的参考值。当然,由于国际油价变动趋势基本一致,无论选择何种油价作为参考值,都不会影响分析的结论。
图3展示了2001年1~12月国内原油价格(大气油田)和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布伦特)变动的关系。从图3 可以看出,国内原油价格和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动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图3
2001年国际石油价格和国内石油价格变动图
资料来源:路透社电讯普式报价。
图4
2000年7月~2002年4月国内外汽油价格变动
资料来源:国际油价来自“Monthly Oil Market Report”iea.org,另根据单位、汇率加以调整;国内油价来自世界石油网,worldoilweb.com/。
图4则展示了2000年7月至2002年4月国内成品油(90#汽油)价格与国际成品油(无铅汽油鹿特丹离港价(F.O.B))变动的关系。从图4可以看出,国内成品油价格和国际成品油价格的变动也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从图4还可以看出,虽然国内成品油价格随国际成品油价格而动,但是其变化要平缓一些。为了定量描述两者之间的变动关系,作者以两种假设、分三种可能对国内成品油价格和国际成品油价格的变动进行了回归分析。第一种假设是,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成品油油价的变动呈线性相关关系;第二种假设是,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成品油价格的变动呈双对数相关关系。第一种可能是,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成品油价格同时变动;第二种可能是,国内成品油价格滞后国际成品油价格1个月变动;第三种可能是,国内成品油价格滞后国际成品油价格2个月变动。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第二种假设的第三种可能(方程6)模拟现实关系的拟合程度最高(见表1),R2 最大,达0.8790。
表1
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成品油价格之间的回归关系分析
由该方程可以推出,当国际成品油价格上升1个百分点时,国内成品油价格将在两个月后上升0.57个百分点。
(四)国际油价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图5以油价上升为例(亦可以用于分析油价下跌、进口产品价格总水平上升或下降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说明了国际油价变动对经济影响的过程。进口原油价格上涨,首先直接影响着以进口原油作为中间投入的部门的中间投入成本,成本的提高必将带来这些部门产品价格的上涨,如汽油等原油加工品价格的上涨;另一方面进口原油价格的上涨将导致原油的进口下降,国产原油需求上升和国产原油价格和替代品价格的上升。这些都将导致与原油相关产品价格的上升,并最终导致国内物价指数的上升。由于物价的上升,居民的消费需求将随之下降,这将抑制国内的生产,导致实际GDP的下降和居民收入的下降。最终这种影响将达到一个新的动态均衡。这一系列影响主要表现为:成本即价格的上升和社会总需求的下降。
图5
国际油价上涨对国内经济影响图
表2
国际油价变动引起的国内相关经济指标变动率一览表(%)
图6
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图
为了定量分析油价波动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作者运用单一生产部门的宏观CGE模型,模拟了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对国内经济造成的影响。见表2和图6。
由表2和图6可以看到,国际油价上涨,将导致国内价格总水平上升,并对实际GDP造成负面影响,但影响幅度较小。当国际油价上升5%时,实际GDP将比基准情形下降0.01%,国内价格水平将上涨0.07%;当国际油价上升50%,实际GDP将下降0.09%,国内价格水平将上涨0.74%。
二、进口价格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由于我国进口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见图7),进口价格总水平的变化必然影响到国内的经济运行。其影响过程可参考前面的图5。在本研究中,作者还利用前述模型模拟了进口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结果见表3和图8。
由表3和图8可以看到,进口物品价格总水平下跌会导致国内总价格水平的下跌和实际GDP的上升。当进口品价格总水平下跌1%时,国内总价格水平下跌0.22%,而实际GDP上升0.02%;当进口品价格总水平下跌10%时,国内价格总水平下跌2.23%,实际GDP上升0.18%。
图7
国内进口额及其占GDP比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摘要》,2002。
表3
进口商品总价格变动引起的国内相关经济指标变动率一览表(%)
关键词:越南金融危机;通货膨胀;宏观调控;国际游资
中图分类号:F830.9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8)08-0017-04
1997年,国际游资大规模攻击泰铢,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迅速蔓延开来。11年后的今天,人们惊觉越南的经济困境与那场危机中的泰国经济有大量相似之处。数月以来,越南通胀严重,股市暴跌,房价跳水,汇市疲软,并且出现大量资本外逃,众多问题共同发力正将这个国家推向一场新的金融危机。
一、越南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
连续5年保持在7%以上增长速度的越南经济体,在短短的几个月内陷入一场严峻的金融危机之中,而伴随危机而来的一系列问题,将让这个国家进入一个相对较长的痛苦的调整期。日前,越南国会己经决定将2008年GDP增长目标下调到7%。
通过前面对于危机爆发前后越南经济状况的研究,笔者认为近年来历经高速发展的越南经济并非完美,其内部蕴藏着深刻的问题;而近期国际经济的风起云涌也极大冲击了这个开放程度不断加深的新兴市场国家。
(一)引发越南金融危机的内部原因
一是国内经济过热,信贷旺盛。1999年,越南启动了这一轮的经济增长,支撑增长的投资比重也节节攀升。2007年越南全社会投资额达到GDP的40.4%,同比增长15.8%。其中国家财政投资占总投资量的43.3%,同比增长8.1%;民营经济投资占40.7%,同比增长24.8%;外国直接投资占16%,同比增长17.1%。这一年的GDP增长率也达到了8.5%的历史新高。在乘数――加速数原理的作用下,越南的投资和国民收入交替增加,直到国民收入增大到资源所能容纳的顶峰,该国经济出现了过热的局面。
投资拉动需要大量的资金,除了积极地引进外资,该国宽松的信贷也支持了这一需求。当时银行为了追求利润都加大了信贷投放,尤其是中小银行信贷增速更为明显,2007越南国内信贷全年增速高达54%。伴随着进入越南国内的国际游资,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也通过股票抵押贷款和证券公司拆借贷款等形式流向股市和房市。
旺盛的信贷和过热的经济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一方面,扩张的总需求和上升的货币流通数量一起推高了国内通货膨胀的水平;另一方面,旺盛的内需增加了进口数量,这不仅恶化了该国的国际收支,而且源源不断输入了国际市场上高涨的价格;此外,近年来巨额的政府投资还使得该国政府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并长期维持在占GDP5%的危险水平。最后,投资结构和银行信贷结构不合理,助长了国内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资产泡沫的放大,为日后资产泡沫破裂积蓄了能量。
二是政府在对外开放和宏观调控中经验不足。2008年5月30日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对越南的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并称该国政府未能采取足够和快速的举措来遏制通胀。实际上,在金融危机爆发后,越南政府和央行一直颇受微词,问题主要包括抑制经济过热的前瞻性不够、出手乏力,资本项目开放的步伐过于急促,不恰当的扩大本币汇率波动区间,以及对股票市场监管不利等等。这些问题暴露出越南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与对外开放进程中经验不足。
2007年下半年,在该国经济过热十分明显(2007年10月CPI达9.30%)、信贷迅猛增加(2007年6月银行信贷同期增幅达35.1%)的情况下,越南央行应该立即着手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国有银行也应注意信贷的投放。但越南央行只是在2007年6月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了75个基点,紧缩力度远远不够。直到2008年3、4月份,越南央行才加强紧缩的力度,但错过了调控的良机。在极短的时间内应对失控的通胀预期,央行推出了一系列的紧缩性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十分剧烈,使整个银行体系资金紧张,市场利率高企,以该国南方银行为例,其定期存款利率高达17.8%。
银行体系的情况表明该国过热的经济发生了硬着陆,首先,紧张的银行体系资金和高水平的利率加剧了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价格下跌,而资产泡沫的破裂反过来增大了银行,特别是一些中小银行的坏账风险。其次,高水平的利率和国内高涨的通货膨胀将伤害越南的实体经济,并使其陷入一个时间较长的痛苦的调整期。
(二)引发越南金融危机的外部原因
一是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2007年是越南加入WTO的第一个年头,在这一年越南基本开放了经常账户,资本项目开放的脚步也颇为迅速。这迎合了其积极融入国际市场,大力引进外资发展本国经济的需要。门户的开放,一方面将其经济催热,另一方面令其更为深切的感受到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击。
最近一段时间,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一些比较明显的变化,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起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以及美国经济的减速;由于美元的持续贬值,使国际市场石油、粮食等初级产品的价格持续上涨,引发了世界性的通货膨胀的压力。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对这个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影响是显著的。
首先,次贷危机以来,新兴市场普遍被认为是具有较高安全边际以及更多投资机会的地区。作为新兴市场中的重要成员,越南以自身廉价的劳动力价格,优惠的税收政策,低廉的土地价格以及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倍受国际游资的青睬。国际游资进入越南之后,增加了国内的投资,继而提高了该国的资产价格和通货膨胀,为日后危机的发生奠定了基础。
此外,近年来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成为推动越南国内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越南对外贸易的一个主要特点是长期的贸易逆差。1990年到2005年,除1992年外,其余年份均为逆差。2007年入世之后,该国的贸易依存度显著上升(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相当于GDP的160%),其中进口依存度达到了GDP的80%,使贸易逆差较上一年增加了1倍。巨额的贸易逆差,让世界市场上的通胀传导到了国内,加之国内经济过热,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二是国际游资对国内市场的冲击。近年来,越南成为国际资本的宠儿,大量资金进入该国。2007年越南的FDI规模达到203亿美元,同比增长69.3%。许多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上是国际游资“变相”进入越南,这些资金大多投向了该国的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此外,越南近年来侨汇也大幅增加,2007年通过正式渠道汇入的侨汇达到55亿美元,比2006年增加了8亿美元。这些侨汇主要用于投资证券和经营房地产。事实上,侨汇也构成了流入越南的国际游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游资的投机行为不断推升股市和房市,到2007年1月后,越南股市的平均市盈率高达73倍,而2007年房地产价格也较上一年上涨了50%。但是国际游资具有波动性大的特点,当其完成套利行为后,迅速的退出了该国的资产市场。越南国内高涨的物价水平和剧烈下挫的股市和房价,动摇了国际游资继续在越南逐利的信心,所以出现了大量的资本外逃和越南盾贬值的现象。
国际游资对于越南国内市场的冲击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在进入越南时,越南央行为了维持越南盾币值的相对稳定,只得增加外汇占款的供给,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使得货币投放量迅速放大,造成了国内流动性过剩。第二,爆发危机后迅速撤离,使越南的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在外逃过程中还做空越南盾,实现双向套利,引起越南盾的过度贬值。必须指出,国际游资对越南国内市场的冲击与越南政府过快的开放资本项及证券监管部门对股票市场监管不力有直接关系。图1反映了越南金融危机前后经济表现与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之间的关系。
二、越南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近一段时间的经济表现却与越南有些许相似之处,高于以往的物价水平,不断下跌的股市,房市持续多年上涨之后或将出现的拐点。但是两国又存在很多不同,例如中国经济规模庞大,对外贸易长期顺差,外汇储备规模巨大、本币币值坚挺等等。两国的差异以及相对及时地推行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使得中国现阶段出现与越南类似的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通过对比越南危机前后的经济状况,探究此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对于发现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依然大有稗益。
(一)调整经济增长速度,防止经济过热
经济增长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要求,冷静的应对经济过热,更是值得每个政府思索的问题。越南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正是该国经济过热,通货膨胀过高的情况下,政府被经济增长遮住了视线,没有及时有效地执行紧缩性政策所至。
中国现在应将抑制物价的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并应着力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关系:首先是控制通货膨胀和保持经济势头增长之间的关系?鸦第二是扩大内需与保持外需的合理增长之间的关系?鸦第三是保持实体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与虚拟经济的健康稳定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策略或将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稳定通胀预期,调整经济结构、协调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将会有利于中国经济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近期,当多个国家同时出现通货膨胀的时候,中国的宏观调控相对及时,在2007年下半年,中国便开始对信贷进行紧缩,有效遏制了通胀预期失控和物价大幅上涨。相反,越南政府直到2008年3、4月份才开始加强宏观调控,错失了调控的良机,导致该国陷入目前的困境。
经济政策释放出效果是存在时滞的,这就要求政策的制定具有前瞻性,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制止经济情况的恶化。制定政策是否具有前瞻性,执行政策是否具有力度,是一国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强弱的重要表现。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中国,需要具备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能力来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当然,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包括中国、越南在内的转型国可以积累更多的经验,以便更加及时准确的使用各种政策工具,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结合目前中国经济现状,笔者认为现阶段宏观调控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有效遏制通货膨胀而又不会令宏观经济出现硬着陆,这将是政府宏观调控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三)正确认识国际经济环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在享受全球化带来利益的同时,中国经济也越发直接体会到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近一两年来,由于美元贬值,造成能源、粮食、资源等初级产品价格的价格上扬,继而向世界各国输入了通货膨胀。受2007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国际金融市场也发生了剧烈动荡。这些外部的变化,给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增添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正确认识来自外部的冲击,及时调整国内经济政策,对于应对目前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是十分必要的。首先,为预防输入型通货膨胀继续推高国内的物价水平,应继续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信贷的合理增长。第二,为应对美国经济放缓可能带来的进口下降,应积极开展多边贸易,进一步开拓新兴市场,优化贸易结构,保证我国出口的较快增长。第三,为防止国际游资的投机行为,要着力稳定股市和房市,促进两个市场健康发展。
(四)防范国际游资对中国国内市场的冲击,保证金融安全
积极引进外资,助推国内经济增长,是中国和越南的共同之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给经济注入了活力,改善了投资数量和质量,促进了技术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扩大了进出口贸易,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但是近年来,外资流入在规模和结构上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规模上看,2001至2005年的五年中,外资流入总量快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57.22%?鸦从结构上看,作为短期资本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增速快于外国直接投资。
和危机爆发前进入越南国内的国际游资一样,短期投机资金的大量流入给中国造成的消极影响正在逐渐显现,并在较大程度上对中国的金融安全构成了威胁。首先,国际游资的大量流入,促使外汇储备过快增长,且结构不甚合理(债务性储备相对于经常项目下形成的债权性储备,比较不稳定)。其次,国际游资的大量流入放大了国内的资产泡沫,在房地产市场表现的尤为突出。再次,国际游资的大量流入加大了货币政策的操作难度,加剧了国内通货膨胀。最后,如果发生国际游资大规模、突发性的逆转,将会对中国金融市场、货币政策、国际收支等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资本项目的开放过程中,应加强对于国际游资的监管,提高政策对风险的承受能力,积极推进区域和国际合作,以求实现维护国内经济稳定、保证金融安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常修泽,2008:《越南是怎样治理当前通胀的――越南当前治理通胀的举措及启示》[J],《浙江经济》第9期。
[2]古小松,2008:《灾年快发展越南2007-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分析与预测》[J],《东南亚纵横》第2期。
[3]姜书竹,2007:《越南对外贸易现状的实证研究――兼论一体化对越南贸易的影响》[J],《国际贸易间题》第12期。
[4]李红、卢晓勇,2006:《利用外资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影响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第9期。
[5]王宇、任芳、谢伏瞻,2008:《五大举措积极应对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EB/OL]hppt://省略。
[6]时哗,2008:《新兴市场主题QDII越南蝴蝶》,[EB/OL]hppt://省略。
一、涉外经济法的定位:纠缠于多种学说之间
(一)走不出的泥沼———现有的六种观点
1.独立部门说。有学者认为涉外经济法因其具有特殊的调整对象,而构成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例如,林毓辉主编的《新编涉外经济法律与实务》,该书序言中即表明:“涉外经济法是……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如同其他法律部门一样,它以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为自己存在的客观依据,并以此作为自己调整的对象,这种社会关系,就是涉外经济关系。”[1]
2.国内经济法组成部分说。综观国内的经济法学著作,一般都把涉外经济法视为国内经济法的调整领域之一。例如,徐杰的《经济法概论》,肖平的《中国经济法》。此外,有些涉外经济法学专著,虽然强调涉外经济法调整对象具有特定性,但也同样坚持“涉外经济法是我国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2]。例如,焦志勇的《涉外经济法概论》。
3.国际经济法组成部分说。国际经济法学者通常认为涉外经济法是国际经济法的国内法渊源。例如,姚梅镇编写的《国际经济法概论》在论述国际经济法的范围时,明确把“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内法规范———涉外经济法”作为国际经济法的渊源[3]。陈安主编的《国际经济法专论》也作了类似的表述:“国际经济法是一种多门类、跨学科的边缘性综合体,其内容涉及……各国的涉外经济法等。”[4]72
4.国际私法组成部分说。国际私法学者通常把某些涉外经济法律纳入国际私法的范畴。例如,李双元的《国际私法学》认为国际私法调整的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应是广义的,其中就包括涉外公司关系[5]。韩德培的《国际私法新论》将国际私法的范围界定为:“国际私法……还包括国际直接适用于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综观该书的内容,“国际直接适用于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包括涉外经济法律[6]。
5.国际商法组成部分说。有学者把涉外经济立法作为国际商法的内容,例如,冯大同主编的《国际商法》(新编本)对国际商法的定义为:“国际商法是调整国际商事交易和商事组织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7]。在这个定义下,涉外经济立法被涵盖。同时,在国际商法的渊源一节里,该书把涉外经济立法作为国际商法的补充,并在其后的内容中进行了广泛的阐析。
6.民法组成部分说。国内有些民法著作在体例上包含了涉外经济法律的内容,例如王作堂的《民法教程》明确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定性为民事立法[8]。
(二)我的质疑———进路的展开
1.涉外经济法不是独立的法律部门。目前,各国调整涉外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有两种立法模式,即“内外统一”和“内外分流”。显然,在第一种模式下,涉外经济法没有“独立”的前提。而在第二种模式中,尽管涉外经济法与纯粹调整本国境内经济关系的国内经济法相比贴上了“跨国”的标签,但其仍不应具有“独立”的地位。以我国为例,现阶段我国还存在一定数量的涉外经济法与国内法律制度相分离,其中以“三资企业法”最为典型。但这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法制不健全,公司法没有出台的背景下产生的。自加入WTO以来,从对外资立法“废、改、立”的步伐中可以预见,我国涉外经济法与国内一般法律制度的融合势所必然。并且,世界上多数国家也都未将涉外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因此,“独立部门说”是不合适的。
2.涉外经济法不是国内经济法的组成部分。首先,从一国的角度看,虽然涉外经济法具有某些国内经济法的属性,但从全球角度观察,它无疑已构成国际经济法的组成部分,因为这些法律规范均在调整不同范围的国际经济关系。关于涉外经济法归属于国际经济法的主要理由,下文将进行详细论述,此处不再赘言。其次,有学者认为,涉外经济法将抛弃“内外分流”的立法模式,“内外统一”是大势所趋,并将此作为由国内经济法来涵盖涉外经济法的论据。对此,需要强调的是,“内外统一”的立法模式是趋势,但它只是一种过程,并非一种结果。尽管可以预见,统一调整对内对外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将慢慢占国内经济法律的主导地位,但只要国家还存在,各国利益相异,“涉外经济法律制度从理念到实践都不会消失”[9]。
3.涉外经济法不是国际私法的组成部分。国际上的通说认为,国际私法是指解决国家之间法律适用的冲突规范,属于程序法,而涉外经济法属于实体法。如果随意地扩大国际私法的范围而忽视国际通行的观点,并把涉外经济法纳入国际私法,从学术和实践上看都是不可取的。
4.涉外经济法不是国际商法的组成部分。涉外经济法是指调整涉外经济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①。涉外经济管理法律关系的主体之间是一种不平等的隶属关系。而国际商法调整的是在一般经济交往活动中各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商品货币关系。因此,涉外经济法与国际商法有着本质的不同。
5.涉外经济法不是民法的组成部分。因本文采用经济法的“狭义说”,故可从前文的论述中推出,用民法涵盖涉外经济法,就如同用国际商法涵盖涉外经济法一样,是不恰当的。退一步讲,即使站在经济法“广义说”的立场上,将我国涉外经济法的规范类型分为两类:行政管理性质的规范和商事性质的规范。前者当然不属于民法范畴,问题是后者去向何处?笔者认为,也不应视为民法的组成部分。理由是,虽然民法和商法的分界在理论上并无定论,但我国民法强调私权,崇尚意思自治,而商法却带有公益的色彩,这一点与传统大陆法系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是不同的。就涉外经济法而言,更多地体现了国家利益。因此,从私权与公益分立的角度来看,将民法作为涉外经济法的归宿是不合适的。
二、涉外经济法的归宿:国际经济法
事实上,对事物本质的概括,不可能涵盖事物的全貌,总有处于此事物与彼事物的“边缘地带”,因而可能出现“亦此亦彼”而非“非此即彼”的情况[10]。因此,我们在探讨法的本质时,应重点抓住核心性、必然性的因素,并对边缘性、偶然性的因素,以及“亦此亦彼”的现象保持适当的关注,这才是全面认识事物的要义所在。基于这样的理念,笔者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下,涉外经济法的核心性、必然性因素在于它所调整的涉外经济关系已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涉外经济法是国际经济法的组成部分。
(一)法学角度的分析
从法理上看,这种观点体现了逻辑与实用相互兼顾的理念。有学者认为,一个跨国法律现象必然会涉及到众多法律部门,但如果把一个行为可能涉及到的法律部门放在一个盘子里就构成了一个新的法律部门,这是荒谬的,国际经济法应该把别人调整的东西还给别人[11]。
笔者认为,尽管这种观点坚持了一个法律部门只能以一类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学理论,在逻辑上是严密的,然而“部门法划分的科学性在于善于区别必要的交错和不应有的重复以至混乱,善于使逻辑和实用相互兼顾”[12]。国际经济法的“广义说”②之所以包含了涉外经济法,正是从实用主义的理念出发的。它没有拘泥于传统大陆法系国家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进路,并未把“法律调整什么”作为唯一的大前提,而是吸收了英美法系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进路,以“问题是什么”为逻辑起点。虽然关于这种研究进路的法律移植是否与我国实际情况相兼容还没有定论,或者说多大程度的移植才最符合我国国情尚需探讨,但从方法论上看,它是面向实际,有所创新和可资借鉴的。这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那就是不必墨守成规地一味强调法律体系严密的逻辑性,而是要在逻辑和实用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具体而言,国际经济法作为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其调整的国际经济关系是多种社会关系的“复合体”,这并非法学家的臆断,而是由社会关系复杂化、多样化的客观趋势决定的。
从实用的角度看,首先,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任性地为所欲为,而是在一种“共进”的理念指引下,彼此合作。因此,如果只对这个“复合体”中各国的涉外经济关系进行研究,就不能解决国际社会对其相互协调时所产生的问题。同样,如果只研究国家之间的协调关系也是不可行的,因为各国的涉外经济关系是协调的根本内容。如果将这两种关系生硬地分割开来,不仅否认了国际经济法存在的现实社会基础,也不利于实践中问题的解决。其次,国际经济法作为在国际层面上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管理的法律,其主旨是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目前,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税收等一系列领域所形成的规则已具有鲜明的“国际性”,而不再是“地域性的的涉外规则”[13]。换言之,涉外经济立法的视野应更多关注国际层面的协调才能迎接现实的挑战。
从逻辑的角度看,即使国际经济关系是多种社会关系的“复合体”,但在国际交往合作中,这多种社会关系逐渐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而调整这一“复合体”的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由于这一调整对象的内在联系而集合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法律规范群[14]20。从这个意义上说,与传统法学部门划分的理论逻辑也并不矛盾。
正如潘抱存教授所说:“国际经济法综合国内法和国际法规范,发展成为区别于传统国际法的一个新的发展部门,是完全符合系统科学最优化原则的。”①
涉外经济法纳入国际经济法的有害论是值得商榷的。有学者认为,如果将涉外经济法视为国际经济法的组成部分则混淆了国内法和国际法的界限,肯定了某些国家赋予国内法域外效力的正确性,是有害的。不难看出,这种观点从本质上担心的是发展中国家涉外经济立法的合理权威受到削弱,而发达国家涉外经济立法的凌驾地位得到扩张。事实上,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时刻警惕国家经济受到不正当的限制是正确的,然而,是不是将涉外经济法纳入国际经济法的组成部分就一定会加深这种忧虑,或者说是不是让涉外经济法回归国内法这种忧虑就不存在了呢?笔者认为,不尽如此。
一方面,承认涉外经济法属于国际经济法不会加深这种忧虑。顾名思义,国际经济活动具有跨国性的特点,任何超越一国国界的经济交往活动,诸如贸易、投资、信贷、运输、保险,技术转让等等,总有一部分或者大部分发生在某一东道国境内,这正是各国家通过涉外经济法所调整和制约的领域。从宏观上看,一国的涉外经济关系是国际经济关系的组成部分,因此将涉外经济法纳入国际经济法是具备合理性的。同时,这也并不必然导致对国家经济的侵犯。因为,根据国际社会公认的原则,特别是其中的“领域管辖权”(即“属地管辖权”,territorialjurisdiction)准则,各国对于部分或大部分在本国境内开展的国际(涉外)经济交往活动,理所当然地享有充分的依法予以管辖的权利。并且,根据国际社会公认的“属地优越权”(territorialsupremacy)准则,各国的国内法在管辖本国境内的涉外经济交往活动、调整本国境内的涉外经济关系方面,应当优先适用[4]77。
另一方面,让涉外经济法回归国内经济法也不能消除忧虑的存在。国际法规范在我国的适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适用,一般仅在民商事领域,更多的法律规范是通过转化成国内法而间接适用的。涉外经济法在很大程度上充当了这种间接适用的载体。从最初的自由市场,过渡到社会市场,再发展成现在的国际市场,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经济全球化之外单独地进行体外循环。从促进贸易自由化的角度出发,国际社会在尽力协调着各国的涉外经济法,尽量求大同存小异;从各国家自己的利益出发,最大程度地参与国际市场中的经济交往活动,能够获得前所未有的巨大利益。在外源型和内发型的这两种力量交互影响中,各国共同缔结了大量的双边、多边、区域,全球性条约。而在目前来看,这些条约的制定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发达国家的利益。为了履行在这些条约中的承诺,发展中国家就必然要修改自己的涉外经济法。也就是说,虽然涉外经济法本质上属于一国的国内法,但在制定、修改,废除这类法律规范的时候,国内立法机关的意志间接地受到了发达国家的影响。在此种情况下,如果仍然说只要坚持涉外经济法是国内法,就能拥有绝对的经济,可以排除来自发达国家的压力,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可见,国家经济是否受到不当限制,问题并不在于涉外经济法属于国际还是国内的范畴。我们对国家经济时刻保持警惕是必要的,但这与涉外经济法的归属没有直接关系。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经济法的法律规范并不具有自己独立的属性,事实上,即使将“性质各异的法律规范综合在一起称为国际经济法,也并没有改变国际经济法所包括的法律规范各自原来的属性。”[14]87
(二)经济学角度的分析
从国际调节的理论来看②,倘若国际经济法不涵盖涉外经济法,那么国际经济法学的研究将失去起点和终点。众所周知,在国际上还未形成统一市场之前,各国国内经济市场的稳健运行是由“市场调节”这只看不见的手和“国家调节”这只看得见的手共同配合、相互作用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交通、通讯领域技术的突飞猛进,促成了国际化和全球化市场的形成,这就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健全的经济调节机制,否则,国际市场将是无序的,不稳定的。在国际市场上,同样存在“市场调节”和“国家调节”两种机制,它们仍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但仅凭这两者显然不能满足市场国际化的需要,于是“国际调节”机制应运而生,与前两种机制在良性的互动中,构成了一种全新的调节机制体系格局。考察当前以WTO及其规则体系为首的各种国际经济调节组织和规范,不难发现,其重点均主要放在对各国涉外经济法的规制上,即推进全球经济自由化进程,消除各国政府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因此,可作如下归纳:“国际调节”所针对的是“国家调节”,“国际调节”是对各国“国家调节”的再调节[15]。而“国际调节”主要依赖的是国际经济法,“国家调节”则是通过一国涉外经济法的调整来实现的。缘此,笔者认为,国际经济法在一定程度上,始于协调各国涉外经济法之目的,终于其所包含的双边、多边、区域、全球性条约等国际法规范在相关国家涉外经济立法中得到回应之时,如此循环往复。因此,如将涉外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割裂开来,会造成国际经济法的研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③。
把一国的涉外经济法和调整经济关系的国际法一道纳入国际经济法,是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趋势的[16]。因为,涉外经济关系具有双重性,从属地原则来看,它是国内经济法调整的领域,但从各国涉外市场是国际化市场组成部分的角度出发,涉外经济关系又和国际经济法紧密相关。基于这种双重性,涉外经济法究竟应该归向何处才更有前途呢?回顾历史可以看到,自20世纪初以来,国际经济活动日益频繁,人们需要突破法律给经济交往带来的束缚。于是,私法的趋同化和统一化现象日渐显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GATT三大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促使成员国的有关国内经济立法与这些国际组织的规则协调一致。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进一步推动了私法统一化和公法协调化的进程。WTO等国际经济组织凭借其巨大的影响力,触及的领域日趋宽泛,所形成的协调一致的国际规则日益增多,从而在很多领域中,使各国从理念到规则都走上了逐步统一的道路。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只有将一国的涉外经济法放在“国际”的语境中加以考察才是更科学合理的。任何看不到这个大趋势的研究都是盲目的,任何违反这个大趋势的决定都是欠妥当的。
展望下半年,国内经济仍旧处于触底复苏之中,货币政策也仍将继续保持相对宽松,如何把握下半年的机会,争取打个翻身仗?
内外经济环境均不支持牛市出现
从环境来看,2011年欧洲市场残留下来的问题在2012年并未得到实质性解决。即便是最近出台了1200亿欧元拯救西班牙的计划,但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还有更多的债务国等待着救援,比如意大利,而且情况可能更糟糕。另外,市场一直期盼美联储推出QE3,但是尚未得到肯定正面的回应。总体来看,在下半年中,市场对国内市场可能更多的是负面的影响。
国内经济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消费、出口、投资,在今年以来一直呈现放缓增长的趋势。虽然政府一直强调要刺激消费,但是从经济数据来看,消费增长态势非常疲软。出口一方面受到周边国家廉价劳动力竞争的影响,另一面欧洲经济的不景气也很难支持出口出现大幅增长。唯一的指望就剩下投资,虽然有消息称政府将出台类似2009年的大规模投资计划,但这种方式毕竟不可长期持续,难以让经济基本面出现真正的好转。
在内外堪忧的市场环境下,下半年很难出现投资者一直期盼的牛市。虽然今年上半年市场曾经出现过一波不错的上涨,但是这更多的是因为久跌之后技术上需要反弹,并且货币政策也从上年紧缩的状态逐步开始放松,从而使得投资者情绪出现反弹,但是市场真正的主导因素经济基本面并没有出现预期的好转。
降准降息环境有助债市
自2011年11月本轮降准以来,央行已经先后4次降准、1次降息,这一方面说明政府对通胀的顾虑已经基本消除,而另一方面也可从中窥见政府对经济增长的担忧。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在下半年还将持续,这对债券市场来说是好消息。
具体来看,降息对利率产品的影响将更为显著,比如国债,但是利差空间相对较小。信用债方面虽然收益更高,但是需要考虑到经济衰退给企业带来的信用风险,可关注一些基金经理债券投资经验丰富并且长期业绩稳健的债券基金。另外,高收益的垃圾债在今年6月已经推出了首批,这无疑将会是市场的热点。这些债券具备收益高、期限短等特点,通常来讲,对首批推出私募债的企业,监管层的审核也会比较严格,投资者可以留意公募基金的相关参与事宜和进展。
目前股市已经具备一定投资价值,但是短期的波动风险仍不可忽视。相对来说,债券在下半年的风险较小,收益确定性更强,债券基金是可供稳健投资者选择的极佳品种。
关注债基及风格谨慎的股基
由于下半年国内经济处于触底阶段,经济尚未找到引擎,再加上政府换届和经济不佳的影响,权益类资产市场的不确定性较强。虽然市场已经走到估值的底部,但是由于前景不明朗,走势上可能更多以震荡为主。在这种情形下,宏观层面很难找到基本面特别好的行业,这也意味着股票型基金中风格谨慎、善于精选个股的基金跑赢同类的可能性更大。由于股票型基金受到仓位的限制,在面对系统性下跌时无法将仓位降得很低,故而那些注重精选个股的基金在下跌中的优势会比较明显。可关注擅长做自下而上投资的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例如嘉实优质企业等。另外,非常看重择时因素的投资者可以考虑一些在仓位方面把握的比较好的混合型基金,例如大摩资源优选混合等。
对于今年上半年走势强劲、跟踪大盘基础指数的指数基金而言,由于降息后权重板块银行板块受到打压,加上市场总体的不确定性,风险也可能随之加大,尽量以资产配置和定投的方式进行分散投资。在品种选择方面,可以考虑费用低的ETF或是业绩稳定的指数增强型基金。
一方面是经济触底,一方面是降准降息的环境,这些因素对债券基金来说都是利好,对于稳健的投资者来说,下半年仍旧是配置债券基金的好时机。今年以来债券型基金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收益,截至6月13日,晨星中国债券型基金指数上涨4.1%,这主要是由于市场经历了2次降准、1次降息的刺激,下半年债券市场的收益情况还要具体看CPI走势和经济数据,如果CPI继续处于下降通道,而经济短期没有见底的信号,下半年再次降准降息的可能性就会加大,从而使得债券市场利率继续走低,债券价格上扬。一些高配信用债的普通债券型基金在上半年的收益要高于高配利率产品的同类基金,在降准降息预期不变的情形下,下半年投资者可继续关注这类基金,尤其是一些基金经理经验丰富、长期业绩优良、费率又较低的普通债券基金,如中银增利债券。对于偏好激进债券型基金的投资者来说,也可以关注如易方达增强回报等长期业绩优良的基金。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债券型基金在其投资过程中可以使用杠杆,故而在预期收益相对确定的情形下,一些杠杆高的债券型基金收益要相对更高,而封闭式债券基金由于有存续期的限制,资金相对稳定,更利于债券基金进行杠杆投资,可给予封闭式债券基金一定程度的关注。
QDII基金投资风险或将增大
不论是近期的希腊、西班牙,还是明天的意大利,欧债危机给市场带来的阴霾短期仍旧很难真正消散,这对于今年4月以前红极一时的QDII基金来说,显然不是好消息。
虽然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说,配置一定的QDII基金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分散国内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不过在市场危机连连的情形下,投资者需要防范新的风险。整体来看,美国的经济情况要好于其他国家,对于偏好QDII基金的投资者来说,尽量选择以美国市场为投资对象的QDII风险可能更小,而以美国基础指数如标普500、纳斯达克指数等为投资对象的QDII不论在持股分散度还是基本面方面都有一定优势。另外从资金流向来看,市场资金的避险情绪仍比较强,资金更多流入了债券市场,投资者可以对一些投资债券市场的QDII基金给予一定关注。
高风险承受能力者可考虑配私募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