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书法教育的作用

书法教育的作用

时间:2023-06-16 16:07:00

书法教育的作用

第1篇

摘要:随着我国的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实施,在美术教育方面也要及时转变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将美术基础教育和传统艺术进行紧密结合就显得比较重要,这也是美术基础教育模式创新的重要形式。本文主要就美术基础教育的现状,和书法艺术在美术基础教育中的应用影响作用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对书法艺术教学的目标和在美术基础教育中的应用改革加以探究。

关键词:书法艺术;美术基础;作用

引言

美术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在传统的美术基础教育过程中,由于受到教学思想观念的影响,在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美术基础教育发展有中很大阻碍。面对新的教学发展环境,将书法艺术与美术基础教育进行结合,对优化美术基础教育有着促进作用。

1.美术基础教育的现状及书法艺术的作用

1.1美术基础教育的现状分析

美术基础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教学中学生和老师对这一课程没有充分重视,认为美术基础课程是副科,影响其他正科课程的学习。再有就是美术课程在学校的地位比较低,这就使得老师在美术教学的积极性方面比较低。美术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以及在具体的教学方法方面 没有科学化的呈现[1]。一些美术基础课的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不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存在着诸多教学问题,没有对美术教育理念深入研究等,这些问题对美术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就有着很大影响。

1.2美术基础教育中书法艺术应用作用

美术基础教育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和当前教学发展需求有着不适应,这就需要及时转变美术基础教育的模式,将书法艺术融入在教育过程中,这就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书法艺术是美术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是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精粹,通过书法艺术知识的学习以及实践,以及对传统造型艺术知识的学习等,对提高人的修养就有着积极促进作用。《临池管见》上说:“作书能养气,亦能助气。静坐作楷书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矜躁俱平;若行草,任意挥洒,至痛快淋漓之候,又觉灵心焕发。”书法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更不仅仅是写字的技术,书法的意义更在于人文修养,而人文修养也是美术基础教育的重要意义之一,所以书法艺术对美术教育产生的影响是比较深远的。

美术基础教学过程中,加入书法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书法艺术的学习最为主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书法艺术史世界上少有的几门文字艺术,通过书法临习让学生感受到文字之美的存在,进而学会书法审美。而这一审美的标准在美术基础教学过程中也能得以鲜明的呈现。优秀的书法作品能够反映出生活,同时也能反映出写作者的审美情趣与人文修养。在将书法艺术和美术基础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之后,就能对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以及兴趣得以激发和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升。

美术基础教学中的书法艺术的应用,有助于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的锻炼。在当前教育发展阶段,充分重视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在美术基础教学中能融入书法艺术,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4]。通过书法艺术的应用,能对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审美的理念进行优化,对学生的整体美术水平的提高比较有利。

2.书法艺术教学目标和在美术基础教育中的应用改革

2.1书法艺术教学的目标

之所以将书法艺术在美术基础教学过程中加以应用,并非只是单纯的让学生进行写字,而是通过写字让学生能够沉淀下去,在精神上能得到升华,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在具体的书法艺术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重视对学生的引导,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让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美能够有所体会,这样在和美术基础教学相结合的时候,就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对书法艺术的学习就是学生体会美的过程,在通过书法艺术和美术基础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下,让学生将书法艺术和美术艺术有机的融合,从而保障教学的质量水平提高。处在当前的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就更要大力教育学生对美的观察与发现,对学生的美术基础教学,就要让学生对生活能产生感悟,将书法艺术的练习过程和生活内容相结合,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对生活之美的感悟,这对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和对美的充分认识有着促进作用。

2.2法艺术在美术基础教育中的应用改革

书画同源,我国最初的文字也是从绘画开始的,书法与绘画都是艺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将书法艺术和美术艺术进行结合就有着其可行性,对促进美术基础教学也有着积极意义[5]。文字自身就是记录的符号,而美术教学中的诸多符号也是对事物的记录,或者是对想象的记录,在将两者进行结合下,对教学的模式创新就能起到促进作用。

要将书法艺术在美术基础教育中进行应用,就要充分重视改革措施的科学实施。首先,书法艺术的学习要从孩子抓起,学校要充分重视对书法艺术的教学,让学生对民族语言以及文字的学习重要性能有新的认识。其次,在对美术基础教育方面,书法教育应慎重选择摹本,在教育中着重书法基础教育,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应并重对书法艺术的赏析,让学生懂得欣赏书法艺术之美。书法艺术在美术基础教育中的应用要能多样化,让古老的书法艺术在美术基础教学中焕发新的魅力。

3.结语

综上所述,在美术基础教育中,书法艺术是密不可分的重要一环,要能充分重视书法艺术的科学运用,将书法艺术的核心思想以及审美观和美术基础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促进美术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智.浅谈高职院校现代美术教育之美术创新[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15(08)

[2]徐晓君.美术发展的生命之源―论美术创新对现代美术教育的启示[J].东方艺术.2014(15)

[3]牟跃.中外现代美术教育理念与模式比较[J]. 美术向导. 2015(02)

第2篇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作用

有学者将未成年人犯罪与环境污染、贩毒吸毒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中国有13亿人口,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占1/4。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未成年人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之一。公共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信息的重要基地,它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信息,开发智力资源的社会职能。那么,公共图书馆如何发挥自身的社会教育职能,配合社会、学校、家长等对未成年人普及法制教育,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确保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目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公共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未成年人是指18岁以下的青少年,这个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人生观开始形成时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是思想品德逐渐形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公共图书馆如何利用自己的阵地,根据自身的特点,对未成年人开展法制教育,提高未成年人法律素质、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地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制教育,对培养知法、守法的未成年人有着重要而特殊的意义。

1、公共图书馆有充足的法制教育资源,是加强未成年人法制教育,提高未成年人自身素质和法制观念的强大后盾。公共图书馆可以根据国家有关教育的文件和法规,着重收藏法制教育这一系列的书籍,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场所,配备一定的工作人员,让未成年人把公共图书馆当成学习法制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

2、公共图书馆是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的重要场所。公共图书馆可以长期邀请懂法律知识的专家和学者给未成年人讲解如何保护自己,培养未成年人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帮助未成年人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身的言行,明确人生的方向。培养他们具有基本的法律意识、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3、公共图书馆的教育有利于未成年人形成健全的人格。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对于自己拥有什么权益以及怎样维护自身权益都很模糊,容易受到不法侵犯。结合未成年人青春期教育,加强对未成年人进行《治安管理处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青少年犯罪法》的教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年人犯罪法》的规定,采取知识竞赛、故事会、法制宣传展览、以案说法等形式,开展适合未成年人特点、便于青少年参与的法制实践教育活动。使未成年人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

4、公共图书馆是未成年人开展社会教育和法制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第二课堂。让公共图书馆真正走入未成年人当中,真正担负起对未成年人的科学知识文化教育的任务。如公共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开展“继承红色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活动,组织未成年人参观革命纪念馆、历史博物馆,开展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多种形式夏令营活动,培养未成年人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公共图书馆作为一个文化教育机构,在精神文明建设当中,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教育和法制教育起到了别的机构无法代替的作用。

二、公共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的优势

公共图书馆同其它的教育形式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

1、公共图书馆的特点:公共图书馆内收藏学科广泛,读者成份多样。由国家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的、免费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图书馆。它可以是为一般群众服务,也可以是为某一特定读者如儿童、工人、农民等服务的。它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另外其主要特征是:向所有居民开放;经费来源于地方行政机构的税收;其设立和经营必须有法律依据。

2、公共图书馆同其它的教育形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1)公共图书馆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制教育的优势图书馆的教育优势在于不受教材、教育计划和学科专业的限制,它完全以社会需要为宗旨,包括人类过去和限制创造的全部知识,诸如政治和经济、法律与道德,风俗与习惯等。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文化知识,是全方面的教育,教育方法灵活,横向教育与纵向教育,普及教育与个别教育都可以进行。

(2)公共图书馆利用收藏的马列著作和优秀政治书刊,法律书籍以及情趣高雅健康的其它文献资料,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和多种手段,向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教育。通过这些教育,使未成年人提高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和各种道德规范,社会规范,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如鸡西市图书馆紧紧围绕着“读者”这个中心环节,结合“未成年人都市活动”向未成年人推荐优秀读物,鼓励他们读书成才,选择一些中外有名的具有道德教育作用的书籍介绍给他们,如《钢铁是怎么样炼成的》《少年与法》《小法盲的悲剧》书刊。还通过诗歌朗诵会、故事会、专题报告会等活动,利用鸡西市图书馆电影厅每年寒、暑假面向全市未成年人放映爱国主义、法制教育的影片。起到很好的效果,得到家长的好评,努力实现用理论书籍武装人,用专业书籍培养人,用各种教材教育人的目的。

(3)公共图书馆是未成年人的第二教育课堂,为了让社会上的未成年人更好地利用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从学习的设备、开放时间等,都适当地从未成年人的角度考虑。比如:节假日延长开馆时间等,设立专人专柜为他们服务,让未成年人充分享受公共图书馆这一丰富资源和权益,感受到公共图书馆与他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如鸡西市图书馆从功能设计上为未成年人按现代化要求建设,新增影视资源的播放功能厅、扩大了自助图书阅读和研究阅读区、电影播放区以及大型报告厅。

(4)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与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相结合。公共图书馆行业摆脱旧观念,走出去,顺应潮流,大胆改革创新,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运用当今先进的技术改善公共图书馆的知识传播手段和服务方式。数字图书馆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可以24小时全天开发,未成年人也可以随时随地上网访问浏览。同时相对于纸质图书来说,费用也大大节约。

(5)公共图书馆是为未成年人等各类人群服务的图书馆,一般由政府税收来支持。与专业图书馆不同,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可以针对未成年人到成人,为他们提供非专业的图书(包括通俗读物、期刊杂志和参考书籍)、公共信息、互联网的连接及图书馆教育。

(6)公共图书馆对未成年人实施法制教育具有环境优势。公共图书馆给未成年人构建了一道特殊的文化风景线,公共图书馆的环境品味高雅,格调清新,散发着独特的风韵,。为未成年人提供了良好的阅读氛围,使他们有一种安全感、亲切感。吸引着未成年人们走进一个柔和、文雅、积极、向上的精神家园。

三、公共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的作用

国际图联认为现代图书馆有四项社会职能,即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公共图书馆是社会教育机构,除了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外,应积极探索、创新、承担和开展未成年人校外的法制教育任务。加强公共图书馆教育职能,使其在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1、公共图书馆对未成年人开放办馆起到了普及宣传作用。适应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国内各类图书馆相继扩大了向社会开放的幅度,全国公共图书馆免费向社会开放,文献资料全部开架借阅,扩大图书馆的服务领域,提高了读者的到馆率和文献的利用率,使广大读者,特别是未成年人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料,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声像技术等,大大方便了广大读者对信息和知识的获取,所有这些有利于强化图书馆进行社会教育的普及性和传递信息的广泛性。

2、公共图书馆对未成年人开展法制教育起到了特殊作用。公共图书馆工作者应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进行基本的法率法规教育。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但在学校教育中与其它课程相比,法制教育仍然得不到足够重视。公共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优势,针对未成年人开展法制教育。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制作未成年人普法宣传教育展版。法制宣传内容广泛,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3、公共图书馆对未成年人开展法制教育充分发挥社会教育作用。公共图书馆方便未成年人更好地享受社会公益服务,与市教委开展的“中小学生电子学生证”合作项目,为未成年人电子学生证开通相应的借阅功能。14周岁以下的中小学生电子学生证将开通少儿借阅功能,14周岁以上的开通普通借阅功能。使未成年人从多领域,多层面了解当今法制常识法制热点,扩大法制知识面。如利用学术报告厅,展厅等设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推出“知识与学习”半月一讲活动,先后邀请了一大批学者专家举办讲座。这些活动的开展,对未成年人了解当前国内国际重大事件,陶冶情操,开阔视野,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组织播放法制教育电视片、电影或者专题广播,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组织有奖征文,组织模拟法庭演练,开办法制宣传园地,制作图文并茂的黑板报、墙报和宣传栏;印发普法宣传材料,利用每年的“12・4”法制宣传日,配合司法行政主管部门上街开展法律咨询活动等。组织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志愿者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

4、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建有未成年人特色的藏书体系,优化图书馆藏书质量,适应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的需要。文化市场上的一些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文化娱乐等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色情……这些描绘色情、宣扬暴力以及腐朽生活方式的“毒素”,就像强酸强碱严重腐蚀着未成年人纯洁的心灵,使他们丧失了意志,泯灭了良知,埋下了犯罪的祸根。那么,公共图书馆应利用好自己的阵地,采购适合未成年人特色的图书,考虑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阅读倾向、知识结构和教育要求,购入适合他们阅读水平与兴趣的文献资料。为他们提供的多种多样的服务,包括文献外借、阅览服务、参考咨询、文化活动(文献展览、报告会、讲座、电影等)提供的专门服务等。给未成年人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同时加大对未成年人有正面影响的爱国主义,法制教育方面图书的采集。

5、公共图书馆应利用馆藏文献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教育,着重以优秀书刊引导未成年人向上,铸造美好的心灵,优秀的图书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品质的培养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曾经点燃过许多青年生命的火花,激励他们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雷锋的故事》也激励这人们不为名利,无私奉献精神。加强对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未成年人在温暖的集体中接受教育和锻炼,茁壮成长,成为国家有用之材。政法机关和共青团要积极开展创建“未成年人维权岗”活动,组织未成年人学法、懂法、守法,并能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6、公共图书馆重视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让未成年人从小就懂得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常识和法制观念,针对未成年人普遍缺乏法制教育的问题,扩大普法宣传面,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减少违法犯罪。向家长印发宣传材料,让学生送法回家,与父母共学法,开展“争当守法公民”的主题实践活动。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作为一个拥有3亿多未成年人的发展中国家,未成年人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应是全社会的头等大事,必须动员全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力量认真解决。公共图书馆工作者更应把未成年人进行法制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上。充分利用馆内藏书引导未成年人学习法律知识,帮助他们阅读法律法律书籍,使其成为知法,守法的优秀青年。

参考文献:

[1]林明生.浅谈青少年的心理教育.团情快,2001(13)

[2]高适.基层政府法制宣传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陈文中.我国宪法普及教育研究.中南大学,2012

[4]万立血.美国青少年法制教育状况及对我国的启示.青少年犯罪研究,200(4)

第3篇

关键词: 书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具体的,如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等等,是一个一个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而这些教育过程都必须采取一定的组织形式,而载体就是这样的组织形式。书法不仅是中华几千年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更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熏陶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思政工作的理论价值可以由此作为载体来进一步拓展和丰富。

首先,以书法作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起到激发大学生爱国情怀、培养民族精神的作用。在当前的形势之下,爱国主义教育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复兴来体现出来,而书法,正是中国文化精髓中的精髓。如果从殷商甲骨时期开始,书法艺术传承至今,已经经历了四千年历史的洗礼。可以说,书法艺术演绎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发展演进的历史。所以说,高校大学生可以通过书法艺术的教育来了解中国文字的历史以及价值,进而通过这种方式了解汉民族发展的历程以及著名书家的人格魅力。因为好的书法首先是人格魅力的表现,其次才是作品本身的美。只是字写得好算不上书法家。凡是被后人称道的书法家大都具有高尚气节、壮伟人格和美好情操,他们的书法作品和他们的人品、人格同时被人民喜爱、肯定和颂扬。唐穆宗向柳公权讨教书法,柳公权认真严肃地答道:“心正则笔正。”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笔谏”。臭名昭著的奸相蔡京,字很好,但由于后人恶其为人,“黜蔡京而进蔡襄之名”。秦桧字也很好,但同样没有人喜欢和赞扬。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可以以这些书法家的字来作为楷模,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对美的欣赏,另一方面都以这些大家的高尚人格作为榜样,学习和发扬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

另外,以书法作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水平,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高校学生的道德情操。一件好的书法作品,不仅仅是字好,更为重要的,是“字外功”,也就是文好,书家若没有一定的文化积淀作支撑,写出来的作品便会“直落匠气”,不能登大雅之堂。就拿“书圣”王羲之千古不朽的名作《兰亭序》来说。论书法,这件作品无可挑剔;论文采,当中表现出来的襟怀与情感也是淋漓尽致。再比如坡的名作,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寒食帖》,是苏轼本人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生活困顿中的产物,此时的他所追求的早已不是那种刻意的、讨好的美,当中所体现的,不仅仅是书写者本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另外又可以以艺术为载体,刺激、净化欣赏者的内心世界,达到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的效果。

最后,书法家勤学苦练的事迹可以激发大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据说,东汉的草书大家张芝,为了练习书法,竟然写黑了一整池的水。“书圣”王羲之为了学习钟繇的楷书和张芝的草书,自己在山谷之中,不知用了多少树叶和山石。隋朝的智永禅师,三四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平日里他准备了一个大瓮,毛笔写秃了,就扔到大瓮里面。天长日久,竟然积累了十个大瓮之多。后来,他把这十个大瓮掩埋起来,称之为“退笔冢”。这个故事至今仍在流传。唐代“颠张醉素”中的怀素和尚,十岁时“忽发出家之意”。“经禅文暇,颇喜笔翰。”出家人无钱买纸,他就在寺院后面的荒地中种植了上万棵芭蕉树,等芭蕉长大了,怀素就把叶子摘下来,铺在桌上当纸用。日复一日的苦修,最终成就了一代草书大家。宋代大书法家苏轼被好友黄庭坚这样评价:“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至潇洒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似柳诚悬。中岁学颜鲁公、杨风子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至于笔圆而意胜,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从这些著名书法家的经历来看,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不管有再高的天赋,都离不开日复一日的修行,这些书法家的学习经历势必能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奋斗精神。

此外,现如今的时代,市场化高速发展,社会上人心浮躁,而这种不良的风气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校园文化的塑造,具体体现为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不认真,投机取巧,在社团工作当中急功近利,而以书法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以一种艺术的方式来感染学生,缓解学生内心深处的压力,使他们可以用一种更为理性的方式宣泄胸中的情绪,同时在笔与纸的相生相发的过程当中得到精神的升华,起到愉悦身心的作用,进而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回望二十世纪中国》[M],香港: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5:5-21.

[2] 吴爱萍:《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兼析“告别革命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S2):36-38.

[3] 蒋旭东:《对“淡化意识形态”思潮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09):34.

第4篇

 

关键词:蒙学 书学 幼儿园 书法教育 比较 

党的十七大关于教育的阐述中首次提出重视学前教育。而作为基础教育准备阶段的学前教育,一直游离于义务教育之外,无论是教学园所的分布、教学师资的配备、教学内容的设置还是教材教法的确定等,较之基础教育相去甚远。而当前,书法教育被排挤在主流教育之外,书法启蒙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渐趋边缘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关注书法艺术的发展,就要重视当前书法启蒙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要从历史的角度重新审视书法教育的核心价值,而古代书学蒙养正是我国传统幼儿书法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古代书学蒙养教育的认知 

1.蒙学与书学的概念 

蒙学,就是“蒙养之学”,是古代对蒙童进行基础文化知识教学和初步道德养成教育的统称。与小学、大学并列,是我国传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周易·蒙卦》有“蒙以养正,圣功也”之说,也就是说,启蒙教育是为了培养人走上正道,是神圣庄严之事。幼儿正处于幼稚蒙昧期,教育就成了当务之急。在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的学校,称为“蒙学”,儿童“开蒙” 称为“蒙养”阶段,接受教育的年龄一般在四至七岁,蒙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儿童识字和书写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能够认识并遵从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 

书学,则是古代蒙童接受的一种较为初级的、以识字和习字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古代蒙学中各学科的教学仍处在互相包容、互相融合的浑然形态之中,还没有各自独立形成自己完整的体系。就书法而言,是和识字结合在一起的,写字教学与识字教学密不可分。正如清人王筠所言:“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遽读书。先取象形、指事之纯体教之。”由此可见,书学是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书学也是蒙学的基础与准备。 

2.古代书学教育的特征 

(1)书学教育目标的实用性 

在印刷术尚不发达的古代,大量的抄写工作要由写手来完成,势必形成对抄手的极大需求。加之科举取士,考生书写水平更直接关乎科场命运。由于抄写的需求和科举的要求,使书法的实用价值巨大,所以书法教育在中国古代备受重视。为了适应科举的需要,习字课程作为书法基本功,在蒙学教育中必然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古代书法教育更加突出书法的实用性,古代书法教育本质是具有强烈工具性的书学教育而非书法艺术教育。 

(2)书学启蒙教材的规范性 

我国古代书法蒙学教材自先秦至隋代均以“字书”为主,“字”指识字,“书”指书写。字书兼有识字与书写功能。周习太史籀大篆《史籀篇》,秦习李斯小篆《仓颉篇》,汉习史游隶书《急就篇》。字书随着书体的演变而更替。从唐代开始,书法蒙学教材开始转向专门化,由于书体的演变,属于篆隶书体的字书系列被更系统的楷书识字课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所替代,后者称为“法帖”。“三、百、千”作为蒙学教材,流传最广泛、最久远的要数《千字文》,自唐宋以后,它一直在全国范围内被用作启蒙识字教材,直到清末。 

(3)书学评价杠杆的强制性 

古代蒙学教育主要是进行基本文化知识的教育和初步的道德行为培养,以识字、写字和背书为主。这一阶段中,习字是识字的有效手段,是书写能力培养的基础阶段。古代蒙学习字训练,在课程设置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蒙童的书写水平是其学业的重要标志之一。书法在当时是读书人能否走上仕途的考核标准之一,而选官政策与考试制度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古代书法教育的风向标,直接影响着书法发展的方向和要求。自隋代科举制度产生以后,书法与选官的关系在科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古代书学蒙养与当前幼儿园书法教育的比较 

古代书法教育包括家传、师授和官学这三种途径。家庭教育在古代书法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书法教育的一个重要形态。古代书学蒙养教育在很多方面表现出其不均衡性,在入“小学”之前的年龄层次,即当前的幼儿园阶段,表现尤为明显。首先,书学启蒙教育的受众面很小,仅限于家庭教育层面。基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家传式书法教育受家族成员自身水平的制约,只有皇权、士大夫阶级和士人阶层的子孙才能够享受到这种特权。其次,书学启蒙教育的年龄参差不齐。较之家传式书法教育的早期化,师授式书法教育要待适龄才能开始,应该在“小学”前后,入学年龄明显滞后

[1] [2] [3] 

。再者,书学启蒙教育的官方认可度不高,呈游离状态。古代官学中只有“小学”和“大学”两个教育层次,未涉及“蒙学”这一级,这种初级教育大多是民间自发承办的,有私立的,也有宗族主办的,也有官办与公助结合的,当然谈不上制度保障,完全是出于需要目的的自觉行为。 

古代的书学蒙养的涵盖面很广,与文字书写教育相关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内容都包含在内,是综合之学。而现代书法教育是一个具有现代学术和学科意义的概念,一般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完成的。即使是不在义务教育之列的幼儿园,书法启蒙教育的开展,也要有科学的教学法、专门编定的教材,还需要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等,已然学科化和专门化。这些教育特征是古代书法启蒙教育所不具备的。

.早期化是当前幼儿园书法教育的时代要求 

秦汉时期的幼儿有的在四五周岁就开始学习识字、写字,六七周岁就读完了基本的字书。北齐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勉学篇》中就以切身经历强调及早从学的重要性:“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清初教育家唐彪在几十年的蒙学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启蒙教育思想与方法,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要对儿童尽早施教。认为三至八岁之间的孩子在入小学之前就可以通过识字关。 

较之古代,当代学前教育已拥有了幼儿园这样的教育机构,要做到书法启蒙教育早期化已经拥有了完备的物质平台和师资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条件允许,当前幼儿的书法启蒙教育起步可以提前到学前教育阶段。 

.学科化是当前幼儿园书法教育的必然趋势 

书法作为独立学科的雏形由来已久,早在西周时期,学校教学内容中就有专门的书法教育,书法列入教学内容“六艺”中;汉代增设“书馆”;唐代国子监有“六学”,书学位列其中。西周“六艺”强调个体在礼乐(德行)、射御(军体)、书数(文理)等教育内容全方位的修养,源于古代社会分工还不够细化,学科化进程还很不明确,习字需要依附于识字教育,从而作用于其他诸学,故书法本身还不具备其独立性。 

而随着当代文化科技的发展,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已非“六艺”“六学”所能涵盖。书法虽然还有在其他学科中的工具作用,同时依旧保留了书法的德育教化功能,却具备了更大的艺术价值取向,对于书法启蒙教育,不仅要求掌握书法的基本技法,还应该从文化和艺术两个方面来培养,增补书法史学、书法理论、古代文字、国学知识等相关内容,将其作为一门学科对待,使书法启蒙教育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实现学科化成为可能。 

.艺用化是当前幼儿园书法教育的终极目标 

识字与习字有着密不可分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习字对识字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由此,古代书学教育的实用功能不言而喻。但“书法课”不同于“写字课”。 写字只是要求把字写规范、易识,而书法则包括写字、艺术、文化、审美的内容,是艺术也是文化。艺术形象和文化精神更是书法所追求的境界。 

随着印刷技术的普及和办公无纸化,书法的实用性正在急剧弱化,艺用性随之凸显出来。当前书法启蒙教育依旧存在较强的实用倾向,书法本身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和功能得不到发挥,失去了书法教育的发展需要。书法教育在传统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除了功用性,还承担着文化延续、艺术审美等职能,因此,突出其艺用性是当前书法启蒙教育的最终目标。 

.制度化是当前幼儿园书法教育的基本保障 

第5篇

一、深刻认识中小学书法教育进入的新阶段

2011年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和2013年《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实施,将中小学书法教育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其主要标志有以下几个。

1.教育部在《意见》和《纲要》中全面阐述了书法教育对提高中小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的重要意义。并且明确中小学书法教育要硬笔与毛笔兼修,实用与审美相辅,在书写技法指导、技能训练的基础上,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这就将原来仅侧重于技能技法的写字教学,提升为完整意义上的书法教育,使其成为一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课程。

2.教育部第一次对开展书法教育的渠道,尤其是课程、课时,做出了明确、具体、详尽的规定:“中小学校主要通过有关课程及活动开展书法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艺术等课程中,要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普通高中在语文等相应课程中设置与书法有关的选修课程。中小学校还可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开展书法教育。”这就使书法教育有了实施渠道和课程、课时的基本保证。

3.《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制定,使书法教育特别是书法课,在教育理念、目标内容、教学要求、教材编写等方面有了明确、统一的要求,实际上就是有了一个“课程标准”。这是使书法教育逐步走上规范科学的轨道、成为一门国家课程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4.教育部的《意见》和印发《纲要》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书法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管理”,特别提出要根据文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力求区域性整体性推进书法教育”。同时,对教师队伍建设、物质条件保障、教研活动组织、教学用书审定以及加强督导评估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教育部就书法教育对省级教育部门提出如此全面、具体的要求,也是第一次,这是落实书法教育的根本保证。

二、准确把握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性质和定位

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性质和定位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概括,即广义、基础、普及。

所谓“广义”,即采用广义的书法概念,即如1931年版《中国文艺词典》:“所谓书法即写字用笔的法则。”而非狭义的书法概念,即如1989年版《辞海》: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指用圆锥形毛笔书写汉字(篆、隶、正、行、草)的法则”。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书法”,既包括毛笔书写法则,也包括硬笔书写法则,而非单指毛笔;既包括审美性的书写,更包括实用性的书写,而非专指书法艺术。所以中小学书法教育要“硬笔与毛笔兼修,实用与审美相辅”。当然对此不要简单地理解为硬笔书写就是为了实用,就是技术,毛笔书写就是为了审美,就是艺术。正确的理解应该是:硬笔书写以实用为主要目的,也要有审美的要求;毛笔书写更倾向于审美,也要关注其实用功能。我们不排斥所谓“硬笔书法”,硬笔字不仅可以写得中规中矩,也可以写得富有美感,具有审美价值。

所谓“基础”,就是对学生进行书法技法、审美和文化的基础性教育,书法课和中小学其他课程一样,是为青少年成长打基础的综合性文化教育而不是专门的、专业的书法教育。和数学课不是为了培养数学家、语文课不是为了培养文学家一样,书法课也不是为了培养书法家。我们要通过学习、研究《纲要》“目标与内容”部分,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重要性质。

所谓“普及”,就是面向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能写好汉字,粗懂书法,接受文化熏陶,而不能把书法教育单纯地搞成特色校、特长班、特长生的教育。我们把“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放在《纲要》“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就是为了强调它是第一理念,是最重要的理念,也可以叫核心理念。它体现了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基础性和普及性。对这一条的全面理解应该是“面向全体,兼顾特长”,首先是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都写好汉字,在此前提下,发现对书法有悟性、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并创造条件予以培养,为他们将来有可能走上书法艺术之路打下基础,这也是“面向全体”的题中应有之意。我们强调面向全体,但不排斥特长生教育,反对的是不顾全体、只抓特长。

当前许多地区的工作还停留在建特色校、办特长班、培养特长生的阶段,需要通过深入研学《纲要》来提高认识,调整思路,打开局面。

三、当务之急是要大力培养中小学书法教师

书法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业务水平亟待提高,是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首先要解决而且需要经过长期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大家对此普遍有所共识。所以凡是重视书法教育的地区,都在抓教师培训,各类与书法教育有关的机构、团体也都在搞教师培训,三年来各种培训班如雨后春笋,专兼职书法教师学习热情也很高,形势很好。

但是总体来看书法教师的培训还处在一种工作无计划、无统筹,内容无系统、无层次的状态,这不仅影响了培训效果,而且浪费了教育资源。

我认为书法教师的培训应在以下两大方面予以加强。

1.培训工作一定要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统筹。省、市、县(区)首先要搞清楚本地区需要培训人员的总体数量,不同起点的培训对象各有多少,据此制定分层次、分步骤实施培训的计划,整合本地区教研、师训、社会团体等资源,有计划地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形式、有针对性的培训,做到常态化、全覆盖、逐步提高、全员提高。例如,省主要是培训各地市骨干教研员、骨干教师,让他们回去组织培训各县(区)的骨干教研员、骨干教师,各县(区)则要搞全员培训,而且要兼顾普及与提高,长短班相结合。当然,除了各级教育部门的培训之外,社会的培训也可以作为补充。

2.培训内容要全面、适度,适合中小学书法教师的需要。培训内容大体是三个方面。

一是以教育部的《意见》和《纲要》为主要内容的方针政策、课程理念、目标内容、教学要求的培训,让教师明确为什么要在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书法是一门什么性质的课程,书法课应该教什么、怎么教。这项培训应该覆盖各级教育部门的相关领导、校长、书法教研员和全体书法教师。

二是以所选教材为依托的教材教法的培训,让教师理解和掌握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体系,学习和掌握使用这套教材应具备的技法技能、各类知识,研究和讨论运用这套教材进行教学的科学方法。这项培训可以也应该与书法教研结合起来进行。

第6篇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2013年下发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指导纲要》是教师研究书法教育工作最权威、指导性最强的纲领性文件,不仅为教师的书法教育教学工作指出了研究方向,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研究学段教学的目标和内容。结合《指导纲要》的基本理念、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与要求三部分,为更好开展我省小学阶段书法教育研究工作,引导小学语文教师有效地开展书法教育活动,现对《指导纲要》中小学阶段的相关内容做以简要解读。

一、基本理念的思想内涵和重要意义

《指导纲要》的总述和基本理念定位了书法教育的核心思想。总述部分不足百字,但却精要叙述了“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开篇揭示了中国书法的价值。后两句“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为推进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阐述了为什么要开展书法教育及为什么制订《指导纲要》。

基本理念的总述部分,以“三个基本”和“一个适度融入”简明扼要地概述了书法教育的基本理念。三个基本:“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一个适度融入”:“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

把握三个基本要求,我们重点要理清写字教学和书法教育的一脉相承与区别。“写字教学”与“书法教育”的总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写字”,在小学阶段要求学生“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它和“书法教育”的审美追求并不相悖。“写字教学”与“书法教育”,它们共同的点就是小学阶段主要是写好汉字,这是小学的教学实际决定的。

“写字教学”的主旨是培养小学生书写基本技能和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关注学生基本书写法则,要写的规范、正确、流利、美观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写字教学”不强调书写汉字书法艺术的追求。“书法教育”从解读文件的基本要求来看,涵盖了硬笔书写和毛笔书写。“书法教育”与“写字教学”一样坚持的是写字的规范、端正、流利、美观,只是增加了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书写训练的同时,要“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要关注书法的文化艺术教育价值。

“适度融入”是指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要与书写基本技能的教学和学生的书写实践有机结合。1.教师应该在书写技能指导的基础上,初步引导学生进行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2.教师在书法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善于发现汉字本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因素,要注意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二者有机结合。3.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书写实践能力,发现对书法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引导他们初步尝试书法创作。4.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在书写实践中发现、感受、欣赏汉字和书法的美,探索书法的内涵。“适度融入”这里的“适度”提醒我们,只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尝试理解、接触一些、知道一些,这个“度”还需要我们教师根据学段目标与内容正确理解与把握。

三个基本,一个适度融入可以看出“书法教育”既是写字教育,也是书法艺术教育。新理念的加入延伸、拓展、提升了写字教学的研究层面,也加大了写字教学的内容。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以《课程标准》中识字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正确理解《指导纲要》的基本理念,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情适度拓展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的内容,全面落实书法教育“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珍视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文化信心与爱国情感”的教育功能。

基本理念的第一条“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写好汉字”。这是最核心的理念,这句话体现了书法教育的普及性和基础性。值得注意的是,中小学书法教育不是培养书法专门人才或书法家的教育,而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写好汉字,所以,书法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在面向全体的过程中兼顾有特长的学生,在此基础上发现对书法有悟性的学生,为他们创造逐步深入学习书法的条件,促进他们的特长有所发展,使这部分学生具有较高的书法修养,甚至将来可能从事专业书法工作,同时也将中国书法创新和研究队伍壮大,传承中国的书法文化。

第二条“硬笔和毛笔兼修,实用与审美相辅”。这句话阐释了硬笔书写与毛笔书写的关系。硬笔书写基本以实用为主,是学生读书学习的基本技能,但在日常交流中也要强调审美。毛笔书写具有极强感染力和表现力,能够体现汉字的笔画特点和体势、意蕴等特点,它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汉字的认知和理解。毛笔书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意志力等还可培养学生的严谨、细心、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所以,毛笔书写更倾向于审美、欣赏、艺术创造。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与提高,毛笔书写的实用性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不但要注重培养学生书法修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还要关注它的实用功能。

“遵循书写规范,关注个性体验”“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文化素养”这两句简述了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遵循通用的语言规范,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笔法、字法、章法;执笔要领要规范,在尊重传统书写技法技能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文化素养”体现了书法教育是一门关注实践性操作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书写实践,在此基础上增加书法文化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二、准确把握目标与内容的科学定位和重要作用

书法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是《指导纲要》的核心部分,对教师教学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是我们教师教学研究的主要依据。它围绕语文学科总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在阐述总体的“目标与内容”上提出须要引起教师注意的三个重点:1.掌握基本书写技法和提高书写能力,养成良好书写习惯。2.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文化品位。3.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指导纲要》在书法教育总体目标与内容的基础上又细分了硬笔学习与毛笔学习的目标与内容。

硬笔书写的目标与内容

硬笔书写的目标与内容对执笔要领、书写姿势、运笔方法等几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对低年级则更多关注了基本笔画及常用的偏旁和基本的笔顺规则的学习。中国汉字是由基本笔画组成的,笔画是构成汉字最小的独立单位。如果学生基本笔画的书写掌握不好,不仅单字写不好,而且会影响到篇章书写的整齐与美观。《指导纲要》附录1《汉字笔画名称》共列出28种笔画及其名称,这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的基本笔画。可见基础书写知识与技能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养成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毛笔书写目标与内容

中、高年级毛笔书写目标与内容,我们能够看出书写工具从硬笔到毛笔;学生从初步掌握毛笔书写的要领及正确的姿势;掌握临摹的基本方法;学习起笔、运笔、收笔的基本方法;书写的内容由单字练习到集字练习再到篇章练习;书写的要求,从单字书写的规范、端正、美观,再到篇章书写及对其他字体的认识;对书法的认识从简单到尝试临摹楷书经典碑帖,体会其书写的特点,逐步提高临摹能力等要求,都是基于总体目标与内容循序渐进提出的。尤其在第三学段指出,学生“尝试临摹楷书经典碑帖,体会其书写特点,逐步提高临摹能力”,关注了名家名篇。学生临摹的碑帖都应该具备典范的笔法、字法、章法,可供学生学习、模仿、借鉴,经典碑帖可以使学生认识汉字、了解汉字的书法特性和神采,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在《指导纲要》的附录3,临摹范本中推荐了经典楷书:欧阳询的《化度寺碑》《九成宫碑》、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大字阴符经》等名家作品。推荐的这些经典碑帖都是经过历代书家、学者、公众长期的品评、研究、比较而公认的优秀作品。在学习这些碑帖的时候 ,教师要注意:1.引导学生端正思想,树立书法学习的重点在于质量,而不在于数量的意识。2.注意培养学生“眼”的敏锐观察力。3.注意培养学生“脑”的分析、想象能力。4.注意培养学生“手”的实践表现能力。

三、透彻研究实施建议与要求的精髓与本质

实施建议部分包括教学建议与要求、评价建议、教学用书编写建议三部分内容。这里重点说说评价建议。

书法教育的评价必须以《指导纲要》为依据,中小学书法教育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指导纲要》指出“激发兴趣,养成良好习惯,提高书写水平”这是各个学段书法教育评价的共同目标,所以我们的评价都要以此为出发点。另外,书法教育的评价不须要承担甄别考试的任务,它更倡导发挥形成性评价的发展功能,目的是让学生写好字,养成认真的书写态度和良好的习惯。“小学低、中年级的书写评价,要重视学生对基本笔画,结构的正确把握;关注认真的书写态度和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所以低年级的书写评价要了解学生是否认识各种笔画,是否了解它的名称和具体的写法,通过书写练习,是否掌握各种笔画基本的书写技巧。“小学高年级还要关注书写的美观和流利。”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与硬笔楷字的练习结合起来,同时教师要适度适时激励表扬学生,鼓励学生在流利、美观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第7篇

当前,全国中小学生的书法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尽管一些高校培养了研究书法的硕士和博士,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的书法教育存在着“轻基础、重高端”的倾向,呈现出不正常的“倒金字塔”格局。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当前不少中小学生的文字基础非常薄弱,作文中错字、别字连篇。有的学生写的字笔画都不合规范,就更谈不上美感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长期以来,对书法教育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书法教育。由于对书法教育缺乏明确要求,措施不力,使得书法教育日趋弱化。一些学校尤其是农村乡镇中小学,多以“减负”为借口,将书法从语文教学中给“减”了。对学生的书法学习没有明确要求,没有作业,又不考试,中小学生的书法教育自然出现了空档。

二是缺乏明确的课程标准和监督机制,也缺乏书法师资及规范的教材。目前,由于对书法教育的任务、目标缺乏明确要求和监督制约机制,各中小学校在教学中把书法教育作为可有可无的内容。学校缺乏专职书法教师,语文教师往往不能胜任书法教学。没有全国统一的书法教材,各地方教材五花八门,缺乏规范,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是受应试教育影响,书法被其他学科挤掉。长期以来,为应付考试,不少学校和教师在教学中只求所谓的重点学科取得好成绩、好名次,应试科目是学生集中“火力”的目标,书法被挤到了边缘。据了解,目前全国多数中小学没有开设书法课,也很少开展与书法相关的教学活动。甚至有的教师还认为今后电脑将替代各类书写,书法教育可有可无。

有鉴于此,我们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真正把书法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首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机构要组织各学校的领导和有关学科的教师,认真学习有关知识,提高对书法教育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并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书法教育实施方案,使本地区书法教育有序向前推进。一是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构建教学系统,制定课程标准,安排教学计划,使书法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对师资队伍建设要有通盘考虑。面对当前书法师资紧缺的现状,可以采取“让有书法专长的教师充分发挥作用,对在职教师加强专业培训,让师范院校培养的师资尽快补充,使社会专业资源与学校共享”的方式,还可以利用电视、网络资源多渠道并举,尽快解决中小学书法教育师资问题。三是提供必要的书法教育保障。要为书法教育提供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籍、碑帖、挂图、电子出版物等资料。有条件的还可以建立多媒体书法专用教室。四是要重视对书法教育的研究和督导检查。教研部门对中小学书法的教学规律和评价方法要进行研究,及时组织经验交流,指导学校完成书法教育任务。对各地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情况,要纳入教育督导内容,逐步建立起科学的评估体系和检查机制。

其次,中小学校要把书法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一是要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从小学开始,从写字开始,从基础知识开始,按要求认真落实书法教育的各项任务。二是书法课的课时安排要灵活,除专门的课时外,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书法教育活动。三是要强调教师以正确、规范、美观的书写做学生的表率,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四是要有选择地向学生推荐一些示范碑帖及优秀书法作品供学生欣赏学习。五是成立课余书法兴趣小组。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书法作品展览或组织学生参观名胜古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兴趣、接受熏陶。

最后,利用社会资源,打下坚实的书法教育基础。要营造良好的氛围,让社会各界充分利用书法教育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为学校书法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支持和帮助,形成教育合力。比如,学校可以聘请当地的书法名家担任学校书法辅导教师,定期为师生举办讲座、展览,系统开展书法培训,还可以组织师生参加社会举办的书法比赛、书法展览等活动。

(责 编 晓 月)

第8篇

摘 要:如何尽快解决中小学校书法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与整体素质良莠不齐的困境,提高书法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应是当前我国书法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此,坚持统筹兼顾,努力培育一支高素质的中小学书法教师队伍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中小学;书法教育;师资短缺;难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235-01

2011年8月《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公布,意见中指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2013年1月教育部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再次强调: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两份文件中书法教育的意义与作用有很清晰的论述,对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也有了统一要求,社会各界对书法教育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各中小学在开展书法教育实践中却一直面临着书法老师奇缺的瓶颈问题,严重阻碍书法教育的发展。

在当前的中小学校中,多数没有配备书法专任教师,书法教学只能由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不熟悉书法教学的语文教师和其它教师兼任,由于这些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识水平良莠不齐,其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还无法适应当前书法教育教学发展的新要求。据了解目前全国尚无一所正规的书法院校,而开设书法专业的学校也是极少,高等院校每年的书法专业毕业生仅有千余人,而在这些毕业生中,多数从事书法艺术创作和书法理论研究,直接从事书法教学的并不多,特别是投身到中小学书法教学的人则是少之又少,这与全国14万余所中小学校以及社会上对书法教师的大量需求相比简直是杯水车薪。随着教育部《意见》的深入实施,中小学书法教师不足的问题和现象将更加突出。因此,中小学书法教育人才的匮乏和素质的不均衡已成为制约我国书法教育普及与发展的一大瓶颈。

如何尽快解决中小学校书法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与整体素质良莠不齐的困境,提高书法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应是当前我国书法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此,坚持统筹兼顾,努力培育一支高素质的中小学书法教师队伍成为当务之急。

一、挖掘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的书法人才,集中培训。每所学校都不乏一些对书法十分热爱且也写得不错的人,对这样的老师各个学校可以选拔一些集中进行培训、轮训、特训,这是解决问题的最现实的应急办法。我们的中小学教师,多数都能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也有相当部分潜心于毛笔书法;学有所成者也大有人在。是要选派这些现任非书法专业的有书法特长教师参加专业进修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尽快满足书法教学的需要;

二、要加快师范类书法专业的开展进度,大力提高高等院校书法专业的招生名额,尽快培养出更多书法专业人才,并充实到书法教学的第一线。引进社会书法人才参与书法教育事业,不失为一项极有成效的措施。但作为一门课程的开展,必须有个长远规划,中小学书法课长远之计必须加强院校书法专业的大力开展。需要注意的是书法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中小学书法教师,而不是教大学生如何在展览中获奖、不是如何想方设法加入省书协国家书协。应教大学生先写好字,强制过了技法关,掌握书法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不应篆隶行草楷,样样涉猎而无一精通,不应疏于基础而忙于创作;

三、利用好社会书法资源,选聘部分有书法专长和教育教学经验的社会人员充实到书法教师队伍中。全国城市城镇书法培训机构越来越多,青少年宫、书法训练中心等培养了大批书法爱好者,各学校可以聘请校外老师代课,聘请各级书协会员,服务教学。同时,各级书法协会组织也应当积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主动配合教育部门加大书法骨干教师的培训力度。尽管教师的培训工作还是属于教育部门的职责范围,但书法培训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部门不是全才,没有各级书法专业组织的支持配合,书法教师的培训工作很难在全国广泛而有效地展开。

四、可以要实行教师走校教学制度,对那些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显著、精力充沛的书法教师,要积极鼓励他们在不同学校巡回教学,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共享。通过以上措施,就能在较短时间内初步缓解书法教师短缺的难题并逐步提高书法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解决中小学书法教师师资匮乏的问题,还需要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只要我们教育行政部门积极作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大批富有社会担当的书法家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起光荣的社会责任,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前景会越来越光明。

第9篇

2012年3月,南昌市西湖区在全省率先启动书法教育进课堂工作,并提出力争用3~5年时间,使全区学生书写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然而,仅仅过去1年多的时间,西湖区的师生在省市举办的书法活动中捷报频传,8名书法教师成为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2013年“人教杯”全国中小学生书法大赛上,南昌市西湖区9幅学生书法作品从全国2万多幅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奖人数居全省第一,西湖区教育科技体育局也成为荣获全国“书法教育推广奖”的三个基层教育部门之一。

试点:从政府推动到学校主动

过去,由于中小学课业繁重,教师教法单一,导致书法课难在学校落地生根,书法教育形同虚设。”西湖区教育科技体育局局长陈木林对记者说,教育部一下发《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西湖区就提出了要将“以书道育人为导向,练就一手好字”作为全区教育发展五大重点工程之一强力推进,把扎实推进书法教育与提升全区教育内涵、打造教育品牌、推进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2012年3月,西湖区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方案》,拨出专款30万元,为全区学生免费配发了书法区本教材、书法练习纸和书法家庭练习册。按照“专家引领、试点先行、确立模式、全面实施”的总体部署,在启动阶段,西湖区教育科技体育局选取了两所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试点校:九年一贯制学校――广南学校,正在着力打造的品牌校――铁路一小。这两所学校的试点,拉开了全区书法教育试点工作帷幕。

“刚开始,没有专用的书法器材,我们就将2张普通课桌拼在一起,铺上一层毛毡,改造为书法专用课桌,并为学生购买毛笔、笔洗、笔架、砚台和纸墨等书法用具和材料。”作为西湖区书法教育第一批试点单位,铁路一小校长胡超英感触良多,“我们学校开展书法教育一个学期,学生的作业和考试试卷的整洁度就有了明显提高,同时还发现,原本上课铃响后教室要十分钟才能安静下来,现在学生一进教室就端正地坐在位子上,安静下来。”

“在试点初期,我们还担心学校敷衍了事,认为书法教育会影响学校正常的课程设置,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西湖区教育督导室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道。然而,书法教育进课堂的试点效果却超出了他们的预料。试点仅仅开展了一个学年,就有很多学校主动开设书法课。在小升初的时候,有几个中学的优秀班主任指定要书法教育试点学校的学生。因为老师们发现,接受过书法训练的学生更加懂事乖巧,没有浮躁的气息,学习也非常认真。

“虚能引和,静能生悟。”陈木林说,“毛笔是软的,学生必须静下心来、集中注意力才能写好字。我们的书法教育进课堂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书写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写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修身养性,提高他们的综合文化素养,从而影响他们的一生。”

翰墨沁心,搅“活”了西湖区书法教育的一潭春水。很快,西湖区“书法教育进课堂”就受到学校、家长和学生的欢迎,迅速地从南昌市铁路一小、广南学校扩展到西湖区20多所学校,数万名学生拿起了毛笔。2012年秋季开学,西湖区50%以上学校开设书法教育课。2013年初,开设书法教育课的学校达到100%,实现全区书法教育进课堂全覆盖。

“从2所学校试点到全区20多所学校推广开来,原本我希望要有个3到5年的时间来探索、总结经验,可没想到只试点1年,‘书法教育进课堂’就从政府试点推动转变成各个学校主动开展。”陈木林对记者感慨地说道。

推广:破解三大问题,提升教学质量

从试点到全面铺开,“书法教育进课堂”的推进也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没有前人经验借鉴,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不少瓶颈问题,陈木林总结为“教师、教材、教学”。

参与对教师培训的西湖区少儿活动中心副主任张明介绍说,在教育部下发“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后,全国各省提交教育部审核的书法教材就有800多套,最后推荐下来的教材也有近百套,而且每套教材都是各成体系,这对于初学书法的中小学生来说,就非常不适合。

张明一边向记者展示西湖区的区本书法教材,一边向记者介绍说,为了编写一套适合中小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的教材,西湖区教育科技体育局聘请有关专家并抽调在书法教育方面有专长的同志组成教材编写组,在广泛搜集各地书法教材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上一课编一课、编一课上一课,边修改边积累。记者从西湖区独立编写的书法教材中看到,教材中不仅包括了“基本笔画”训练、“课文临写”、“作品训练”等内容,还对每个字都配了典故介绍,让学生在看故事的同时牢记字形笔画,最终达到书法能力的提高和书法文化的熏陶。

“有了教材还只是基础,要实现书法教育进课堂关键还在于教师。”张明告诉记者,“其他地方都是请专业老师或者志愿者来教学生,西湖区是先培养好老师,让他们先练好字,养好性,再去教学生。”西湖区采取内培和外聘结合的办法,开展全区书法骨干教师培训班和试点学校全员性培训,选拔有书法特长的教师任教,同时聘请书法界知名人士到校讲学。从2012年春季开设书法教师培训班以来,培训书法骨干教师近60名,培训语文和美术教育教师200多人,全区2400多人次参加了培训。

为了给学生提供最优的书写环境,西湖区强化了书法教学的硬件建设,制定《西湖区书法教育进课堂工作实施操作建议》,从环境布置、工具准备、教学设施的配备等方面开展书法教室的专项建设工作。截至目前,西湖区的23所小学中有19所设立了专门的书法教室,4所因场地受限而采取了与其他活动室合用的方式设立书法教学场所。站前路小学根据学生数配备了两间专用教室;珠市小学将书法教育与学校国学教育相融合,打造了极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正心堂”;松柏巷小学利用班级博客,将学生的作品公布在网上,获得家长的一致好评。

“目前,西湖区书法教育进课堂工作已基本实现书法教室配置到位、书法课程设置到位、书法教师教学到位、书写习惯养成到位、书法评价督促到位的‘五个到位’。2014年,西湖区书法教育将步入发展提升阶段,要实现教师书法教学水平的提升,书法教室格局的提升,学生的书写水平的提升。未来,我希望西湖区也能够成为‘书法之乡’。”陈木林对书法教育的未来信心满满。

成果:书道育人,尽现西湖教育的魅力

近日,记者来到羊子巷小学孺子亭校区,正好遇到了该校在为南昌市“2014年美之春艺术节――翰墨书香大赛”进行选拔。推开书法教室的门,一股幽幽墨香扑鼻而来,墙壁上挂满了书法作品。教师和学生正聚精会神地写着毛笔字,挥毫泼墨,行云流水。该校校长熊瑜指着墙上的书法作品对记者介绍说:“这些挂在墙上的书法作品都是教师业余时间写的。他们之中不仅有书法教师,还有很多是数学、英语、音乐的任课教师,都对书法充满热爱。”

参加书法比赛选拔的章燕老师就是数学课任教师,他告诉记者,原本只是看着语文教师培训书法觉得很好奇,就想自己也试着学点书法,将来好教自己的孩子。“参加两次培训我就爱上了书法,它不仅改变了我生活中的一些坏习惯,让我安静下来思考问题和钻研教学,还让我学会了倾听,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提升教学能力。”章燕非常自豪地告诉记者。

书法教育不仅提升了教师的素养,也提升了学生的自信。站前路小学的吴洋是该区小有名气的“书法家”,年仅10岁的他成为江西省唯一一位获得“人教杯”全国中小学书法大赛“小小书法家”称号的人。

每周一次的书法课,老师布置练两张纸的字,而吴洋交给老师至少十张。“当吴洋学会写单幅作品时,哪个亲戚过生日或者来家里玩,他都会亲手写一幅作品送给他们。”吴洋妈妈眉飞色舞地说,亲戚拿到孩子的作品,都非常高兴,特别是孩子的爷爷,每次都会把作品装裱起来,贴在墙上。吴洋也因此自信心大增。由于对书法的喜爱,吴洋把原来的珠心算、跆拳道、游泳等爱好都放弃了。

第10篇

【关键词】信息时代;书法教育;小学

信息时代,通讯设施的普遍使用,使文字书写开始退居“二线”,书法艺术的存在空间日益缩小,致使小学生的书写能力也开始退化。“笔墨当随时代”,我们应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更好的为小学书法服务,恢复书法在小学生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一、小学的书法现状

(一)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对书法的态度不端正。随着“机器字”大行其道,书法也受到了大家的“冷漠”,大家觉得书法与高科技出现了冲突,计算机已经方便、快捷的代替了书写。在小学校园内,书法课也是可有可无或者是“形同虚设”,书法课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来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其有力实施。而家长认为小升初、初升高,又不考书法,认为书法没有语、数、外等文化课重要。孩子认为书法就是简单地画道道儿,也没必要专门去学习。

(二)小学校园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学校缺乏专业的书法课老师,好多学校是语文老师又教书法,有的学校是由对书法感兴趣或者是书写较好的老师来担任。书法课在小学校园,很少能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因为缺少专门的书法教室,未能形成浓厚的“翰墨飘香”的书法氛围,缺乏书写的良好环境,而有的学校书法课却是空白。

(三)小学书法课堂只重视技法的训练,忽视了书法文化常识。老师普遍认为,书法课就是简单的写好字,所以就要求学生反复的练习,从而忽略了书法文化常识的作用。实际书法技法和常识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了解了相应的书法背景,从而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促进书法的学习。也只有不断的练习,才可以深切体会到书法的文化美、内涵美,它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

(四)小学生对书法没兴趣,书写水平低。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小学也是孩子身体的成长期和各种习惯的形成期。坐姿的不正确,使孩子们的脊柱变形,身体没有得到较好发育,从而影响视力。错误的执笔方法,导致孩子们的小手肌肉没有得到很好地锻炼,致使孩子们不能又快又好的书写,写作业的效率低。

同时小学生还存在书写不够规范的问题。一年级的小学生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的校门,正式学习生字,除了简单字的认读,书写也是至关重要的。倒写笔画的、结构不美观的,篇章不和谐的比比皆是。

二、小学开设书法课的重要性

(一)小学开设书法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小学开设书法课,主要是从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以点到面的提高诸多方面的素质。书法教育有利于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与塑造,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锤炼了自身的品格和培养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小学开设书法课,可以开发智能,提高思维能力。“书画同源”,可以通过书法的学习,由此及彼的发散思维,从而提高其他方面的能力。书法也是一种很有规律的运动,通过长时间的锻炼,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身心得到平衡发展。书法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可以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长时间的书法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眼勤手快,增强劳动能力。

(二)书法课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创新力。书法是一种“有意味的艺术形式”,书家通过点画质地的美、线条姿态的美、字形组合的美、章法布白的美,使学生有了细致入微的观察,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觉,从而使手、脑、眼相协调使用,并在传统基础上有所创新,创作出具有审美表现力和创新力的作品。

(三)通过书法,可以从小就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人正则笔正”、“字如其人”,说明优秀的书家具有高尚的人格,反言之,书家有了优秀的品质,才可以创作出杰出的书作来,二者是相得益彰的。如果有一面偏废,则不会被人所称道,更不会被人所推崇。所以通过书法课的学习,可以用书家高尚的情操、忠贞的气节、优秀的品质来激励和鞭策小学生。同时使学生明白,书法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它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形成一种良好的书写习惯,学生在一笔一画之间深切体会到:横平竖直写字,方方正正做人,从小就培养学生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四)书法的学习有利于促进其他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鲁迅先生说过:“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书法是艺术中之艺术,它是高级艺术。所以它和其他艺术门类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书法课可以促进其他各类艺术的学习和掌握,促进小学生全面的发展。

(五)书法作为一种传情达意的方式,表达出汉民族古老、丰富的文化内涵。熊秉明先生认为:“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书法作为中华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与精髓,对中国文化起到传承历史、传播文明、延续文化的作用。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利用粗细、浓淡、干枯、倚侧……不仅传达出书法美的意蕴,同时也表达出书家的思想情感,给观者以心灵的愉悦和视觉的享受,从而达到书者与观者的共鸣,体悟到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国粹的丰富内涵。

三、小学的书法现状的对策

(一)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采取有效的教育行政手段,切实保证小学书法课的有力实施。国家要大力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专业教师,对师范类的书法专业教师,可以制定毛笔、粉笔、钢笔字考试,加强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同时也要加强相关书法理论的考查,提高教师的书法文化素养,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教师更好的投身于书法教育事业。在学校还可以成立教师书法研讨会,进一步加强老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国家可以建立书法考级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书法的效率,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二)社会积极做好宣传,提高各界人士对书法教育的认识,充分发挥网络优势。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我们应借助网络大力宣传书法教育,扭转大家对书法教育的偏见,正视书法教育在小学不可忽视的作用,提高书法教育在小学的地位,使书法教育深入人心。同时,对书法教育在小学校园内的正能量予以肯定,并大力推广书法教育走进各所小学。

(三)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书法教育,加强管理,使书法教育与文化课双管齐下,齐头并进。小学书法课是书法教育的启蒙阶段,也是书法教育的基础,一切从娃娃抓起,学校应强化教学管理,形成科学配套的教学模式,构建小学书法教育的校本课程体系,保证书法教学的有效进行。学校还应制定相应的书法考试机制,对学生进行公正的书法评价,促进学生书写的健康发展。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加强对书法教育的认识,使书法教育真正在小学校园播种,并凭借信息时代的力量,使其在小学校园生根、发芽,最后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

[2]周汝昌.永字八法:书法艺术讲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11篇

我国乃世界文明之邦,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书法作为东方特有的艺术形式,在我国源远流长,在中华文化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书法这朵艺术之花,千百年来一直长盛不衰,并为人们所喜爱。今天要继承和发扬这门古老的民族艺术,就必须有计划、科学地开展书法艺术教学。特别要搞好农村中小学书法教学,使我国书法艺术人才辈出,后继有人。

我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对农村中小学目前的书法教育现状甚感忧虑,书法教学设施及师资和实际需要相差甚远,严重地阻碍了书法艺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我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在农村中小学校里,大部分学校没有开设写字课,更没有正规的书法教师。即使有些学校发了写字课本,开设了写字课,学生也得不到正确的指导。更为严重的是: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及学生都认为当今是网络时代,只要认识文字就好,不必要认真写好文字。要写什么,只要上机操作就能写下来。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会写字,甚至写出来也是歪歪斜斜,潦潦草草,连他自己也认不得,更谈不上俊秀漂逸。这种情况应该引起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我就当前书法教育的问题,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要认真对待书法教学在美育教育中的作用

现在农村中小学校忽视书法教学,究其原因是它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可有可无。只要学生考试成绩好就行。现代教育学认为:美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不仅能加深他们对社会生活和人类心理的认识,使他们的知识得到丰富,而且更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更富创新精神。书法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书法艺术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能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思维。书法还可以美化环境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优秀的书法作品更可以浓化风景、名胜古迹区的人文氛围,吸引游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书法还大量地应用于各种工艺品、广告、包装、商标等,令人醒目,富有魅力,让人受其吸引。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弘扬祖国文化,促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书法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书法融育人价值,审美价值,实用价值于一体,在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着诸多重要作用。

二、健全书法教育体系,培养一支优秀的书法师资队伍

在书法教育体系中,书法教师的来源,主要依赖于各类师范院校的培养,师范院校要开设书法必修课或专修班。着重培养能胜任中小学书法教学的合格的教师。还可以在中小学里根据个人的特长和爱好,挑选一批教师进行重点的培训,使他们较为系统地学习书法理论,书法史,从而掌握各种书写技能和专业知识,以适应农村中小学书法教学的需要,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

三、要有一套完整的适应农村中小学学生的书法教材,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往的一些写字课本和字帖,还没有打破旧框框,缺乏科学性,不适应现代教学。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具体情况,编写出一套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书法教材。书法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书写实用能力,还可以采用作品的欣赏,参观展览,临摹精品以及举行书法比赛等活动,以提高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同时还可以加强个人的思想品德修养,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锻炼沉着,耐心和坚毅等优秀心理品质,起到养心和养身的作用,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时代在前进,历史在延伸,书法教育也必将为进一步弘扬祖国的文化,促进两个文明的建设,培养四有新人发挥自己独特的功能和自身的历史作用。

第12篇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认真贯彻国家语委、中国书法家协会《关于开展“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的通知》和省、市安排,推动我区中小学书法教育有效开展,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化“书香校园”创建工作,特制定定海区开展“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方案。

一、活动宗旨与目的

组织开展“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是贯彻《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的得力举措,是进一步深化创建“书香校园”,提升办学品位的具体活动形式。

通过“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搭建起由中小学生、教师、书法教育工作者、书法爱好者和书法家共同参与的活动平台,邀请书法名家走进学校,直接为教育服务,为师生服务,为培养人才服务。强化汉字书写活动,激发热爱汉字、写好汉字的热情,促进中小学书写教育和学生汉字书写水平的全面提升,丰富中小学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范围和时间

“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从2014年春季学期开始,活动以小学和初中为主。活动首先在获得“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书法教育基地”称号的廷佐小学,舟嵊小学和小沙中学进行,随后在其它学校逐步开展,每次活动要以一所学校为主,每学期要开展若干次活动,力争将此项活动制度化、常态化。

三、活动内容与方式

1、组织名家进校园书法教育活动。围绕引发兴趣、提高能力,广泛进行书法基础知识传授、技法辅导、临帖指导、习作点评、师资培训等活动,突出实践教学。在每所学校要开展若干次,每次组织若干名书法家参加。

2、开展“名师帮教、结对子“活动。提倡学校开展“名师帮教、结对子”活动,聘请书法名家做学校书法教育顾问或书法指导教师。经常邀请书法名家对本校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培养和指导。

3、请书法名家为学校题写校名、校训、校风、名言警句等,营造良好的书法教育环境和氛围。

4、组织开展师生书法竞赛和“校园书画展”等活动,交流书法成果,表彰优秀作品,促进学校书法教育深入开展。

四、活动组织领导

为了开展好“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成立定海区开展“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指导组,负责日常事务、组织协调、活动指导工作。

五、活动基本要求

1、精心组织,积极开展。各学校要加强领导,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有书法特长的教师和书法爱好者、语文骨干教师组成。要精心组织,合理安排,主动邀请区书法名家深入学校,深入课堂,开展书法理论讲座、技法示范、临帖指导、习作点评及教师培训活动。活动既包括软笔书法教育,也包括硬笔书法教育,形成工作合力,推进这项活动健康发展。

2、遵循规律,依法推进。各学校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结合本校实际,开好学校书法课,保证每天10-20分钟的写字练习;要按照《区教育局关于做好《/span>通用规范汉字表>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大力推进《通用规范汉字表》在教育教学工作的贯彻实施;要按照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基本要求,以语文课程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

3、注重研训,培养骨干。各学校要主动邀请书法名家为本校语文、书法、美术教师、书法爱好者进行培训,使他们成为活动的骨干力量。有条件的学校可编写简易实用的书法入门、书法临帖等教材,免费提供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