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数学教育的特点

高中数学教育的特点

时间:2023-06-16 16:09: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数学教育的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数学教育的特点

第1篇

前言

素质教育在推行教育改革过程中一直备受关注,但是在“为学生减负”喊了许多年之后,学生的课业量一直有增无减,高考的指挥棒作用一直发挥着效能。素质教育似乎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陷入一种被动。但是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尽管许多学校和教师积极推行素质教育,但是在现行以高考选拔人才的制度下,学习成绩的高低代表着学生能力的高下、素质的优劣,且推行素质教育在短时间内难以见成效,还是得遵从高考的择录标准,由此造成教师推行素质教育积极性不高,教学方法和策略沿袭老路。

在社会对高情商、高智商的全优型人才的需求竞争中,素质教育是首屈一指能满足这一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高中数学作为高中学科建构中的基础性和核心性相结合的学科,拥有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特点,对转变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悖而生怪圈提供了极大的可发挥空间。

一、素质教育下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延伸

教育改革越深入,素质教育越被大力的倡导,高中数学作为素质教育推行的阵地,也就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为高中数学教师在实现素质教育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目标延伸,教学策略完善提供了新要求。

1.教会学生数学学习方法

虽然在推行素质教育,但是高考制度还不会立即取缔。另外,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这就决定了高中数学在素质教育理念仍然可以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上进行提升。通过系统、科学的教学方法不仅要教会学生课本上的知识、定理、公式,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即教会他们“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素质教育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提高素质为根本的教育,它追求的是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和独立精神人格的养成。高中数学要求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上成效突出。素质教育更讲求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让学生有独立的思考问题的态度和创新发现的脑力支持,才能把他们培养成社会紧缺的高素质人才。

3.提升学生数学文化素质

在素质教育下,高中数学不仅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有效手段,更是传递数学文化的桥梁。素质教育下,对于数学人才的定义不再是会解决现有的数学问题,而是能够创新性发现数学问题,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而数学人才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具备相当程度的数学文化素质。提升学生数学文化素质不仅是对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的提升,而且是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助力。

二、提高高中数学在素质教育中贡献率的途径

高中数学在培养学生知识储备、智力开发和长远发展方面,以及对实现素质教育,都有着积极的影响。这就为高中数学教师就如何提高高中数学在素质教育中贡献率提出了挑战。

1.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推行因材施教

伴随着高中阶段的学生对独立、平等、公平精神的意识的逐渐增强,以及由于家庭环境和个体性格特征差异形成明显的差异化和复杂化,高中学生群体内会形成一股对自我价值认可且带有社会化色彩的角逐意识。这种现象构成了高中这一阶段学生个性鲜明、思想活跃的特点。针对高中学生的这些特点,就需要高中数学教师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性,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去引导、教育学生。高中学生正处基本价值体系养成的重要时期,心灵上比较敏感性,高中数学对部分数学底子薄的学生来说又比较有难度,在某种程度上会加重学生的学习心理负担。因此,这就需要高中数学教师在讲好课的同时注意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把握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2.创新教学模式,科学建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既然现阶段推行素质教育不能排除应试教育的干扰,就需要因势利导,在改良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创新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切实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高中数学的知识性和理论性兼具的特点,决定了高中数学教学仍然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数学理论教学,在这里创新教学模式就需要教师将数学理论知识置于情景设计之中,让学生把学习枯燥的数学知识变成爱上数学、乐于学习数学。另外,提高高中数学的课堂效率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也可以发挥学生互助学习的积极性。这些都可以实现在素质教育下,达到既能完成数学教学任务又能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目的。

3.渗透数学文化,全方位培树学生发展能力

素质教育下,对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计划不单单是着重于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泛泛要求,而是提出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大方向。上文已经提到,高中数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积极价值。为了能够培养出思维能力突出、创新意识强烈的发展型人才,就需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秉承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大对学生思维力的开发,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索热情,还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展现自己才能的平台,在不断地历练中实现不断地进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是高中数学在素质教育理念下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众多数学教师致力的事业。

第2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模式 高中数学教学手段 分析

随着信息化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剧,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起来,人才资源的竞争首当其冲。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输出基地,教学手段成为了优秀人才培养的关键。现代化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和应用,给高中教学手段的变革提供了契机,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现代化教育模式有效的整合了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资源,并借助于现代化的数学教学设计、数学教学手段、数学教学方法等现代信息技术方式,以实现教学效果不断优化的目的,不断推进高中数学教学手段的突破和发展创新。

一、高中数学教学手段的现状

现代教育模式是一个多元化、人性化、复杂化的综合体,成为了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一种全新的教育框架,给教学手段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变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就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手段来说,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尚未完全普及,传统的数学知识教学手段仍旧占有着主要的地位,高中数学知识中一些晦涩难懂的定理、定义直接抛给学生,而忽视了学生对于知识学习过程的探究和自我实践,造成了学生对于数学抽象内容理解困难,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模式的形成,缺乏深刻的认识的现状,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和锻炼,严重影响了课堂效果的发挥。

另外,在高中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应用不当。教师过度的追求现代教育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过度的追捧信息化技术手段的授课方式,而无法最大限度的挖掘出信息化技术手段的潜能,换汤不换药,延续的是传统式教学内容,方式转变成为了计算机教学,变革的只是电脑屏幕和黑板的差别。

二、如何的推进现代教育模式在高中数学手段中应用的措施

2.1加强现代教育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和应用,促进教学手段的变革和创新

高中数学知识所具备的突出特点就是抽象性强、逻辑性强、数字化量化转变强。而高中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思维水平、情感认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就导致了高中学生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来实现抽象思维的直观转变,这就为现代教育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和应用提供了可能和条件,促进促进教学手段的变革和创新,有效的推进学生学习方式和途径的变革,帮助学生掌握高中数学知识的规律和实践应用,比如:通过现代化教育模式下,借助于强大的现代化教育信息数据处理功能,可以借助于互联网、校园高速公路、校园网等信息化学习平台来进行相关资料的搜索和学习,保证高中数学教学效果的实现。

2.2 以现代教育技术为高中数学手段的支撑,实现学生接受性学习到探究式学习的飞跃

现代教育模式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手段的影响更多的表现在对于学生自身能力素质的提升上,注重知识的实践性获得和应用,突出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情感体验和认知,以现代教育技术为高中数学手段的支撑,是打破传统数学教学手段的束缚而转变为积极主动的获取高中数学知识的全过程。高中数学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教学手段创新的重要表现。现代化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自主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自己动手解决问题。通过搜索所需要的材料,依据知识学习的需要来进行信息的筛选、分析和归纳,来实现对于所学数学知识的框架体系的构建。比如:在函数与方程的知识学习过程中,图形结合是解决问题常见的方法,但是书本上的呆板的图像无法将整个图形完美的表现出来,无法在高中学生数学知识学习中去挖掘到潜在的联系,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下能够为学生提供知识的引导和链接,为学生独立的解决问题提供辅助,实现接受性学习到探究式学习的飞跃。

2.3以实现技术和手段的优势互补和有机结合,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

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在整个高中知识的学习阶段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基础学科,这就给高中数学教师所应该具备的数学学科专业知识和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现代教育模式并不仅仅是指将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应用于高中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去,更为重要的是实现现代教育模式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手段的变革和创新,以实现技术和手段的优势互补和有机结合,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不断优化高中数学课堂结构,以教学技术为依托,更好的保证数学课业目标的实现,切实提升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代化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和应用,给高中教学手段的变革提供了契机,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进行现代教育模式下高中数学教学手段分析,以期有助于推进高中数学教学手段的创新,整合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探究式学习模式,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不断优化高中数学教学方式,突破教学的难点、重点、关键点,帮助学生实现抽象思维的直观化转变,形成现代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丁波. 基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下的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改革研究[A]. .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5.

第3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教育理念

我国高中数学教学中一直以来都是重视对公式和定理等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课后习题的练习等,这种枯燥的教学模式造成高中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而且,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探索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大的阻碍,导致我国的学校中出现了许多高分低能的学生.这些都是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弊端,所以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我们要加强高中数学课程教育改革,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我国高中数学教学水平.

一、新形势下高中数学课程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理念落后

我国高中数学新课标中指出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应该一切以学生的需要为前提来进行,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做好充足的课程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在课堂中做好课程引入,将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的教学之中.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根据提前做好的课程设计将本节课中运用到的各种小的知识点都串联到一起,通过各种问题情境的创设以及其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目前我国许多高中数学教师并没有做到这一点,教师们的教学重点都是根据高考的内容来确定的,一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高考知识点,提高学生们的数学考试成绩.这样的教学理念是与当前新形势下高中数学课程教育改革的要求不符的.

(二)教师忽略学生的主体性

高中数学课程教育改革中强调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依然没有意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依然主导着高中数学课堂.许多教师都是根据多年来对高考的经验总结来备课,并且在课堂中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教学.这种单调、枯燥的讲解加习题的教学模式难以吸引同学们的兴趣,导致当前我国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活跃度不高,课堂中的师生配合度较低,学生难以与教师的教学产生共鸣.这直接影响着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和整体的学习效果,也影响着新形势下高中数学课程教育改革的进度和效果.

(三)数学课堂授课形式化

新形势下高中数学课程教育改革中要求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这样既能够锻炼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也能够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但是一些教师对于自主探究式学习的理解有一些偏差,为了给学生更大的发挥和思考空间,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讲解的时间越来越短,教授的内容也越来越少.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课本中的知识,而且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在没有老师的讲解下很难独自理解教材中的内容,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也是与我国新形势下高中数学课程教育改革的要求不符的.

二、新形势下高中数学课程教育改革的实践方向

(一)优化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与教师的教学设计是紧密相关的,科学的教学设计能够使高中数学教学活动有条理地展开,便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所以在当前新形势下高中数学课程教育改革中,高中数学教师必须重视教学设计的作用.通过教学设计避免了传统课堂中枯燥无味的学习公式加重复习题的模式,能够让学生发现数学课的应用性和数学课中的乐趣,提高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建立错题集,将每次练习和考试中的错题以及相关的知识点等都记录下来,并定期拿出来做回顾和总结,这样能够达到查漏补缺的效果.同时,教师也应加强与同学们的交流,了解学生们对于数学课堂的感受,从而根据学生的需要合理地调整教学设计.

(二)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常常会利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来提高数学课堂中的趣味性.在大多数学生的眼中高中数学都是枯燥无味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学生们认为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了应付高考就没有其他的用途,所以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是很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中为学生创造一些问题情境,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情境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发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运用课堂中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这样也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去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改进教学理念

新形势下高中数学课程教育改革要求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改进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将学生置于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要给学生足够的自由思考的空间,并在一旁适时地给予相应的指导,这样便于教师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从而能找到有效的提升学生数学成绩的方法.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都多一些关心,这样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积极性.

作者:陈雪艳 单位:青铜峡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字:高中数学教学 多媒体课件 设计策略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方面的应用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一新课程理念对于打破传统枯燥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具有突破性的意义。在这种趋势下,探讨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策略、优化数学教学方法、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极具现实意义。

一、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理念

高中数学不同于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在知识、能力上及逻辑思维上都对学生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抽象性和概括性是一大特色。结合这种教学和知识特点,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除了坚持一般课件制作所秉承的科学性、教育性、客观性、美观性特点外,还要充分考虑高中数学学科特点。

(一)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要切合高中数学教学理念

首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要坚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课件的设计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为基本出发点,使学生乐于学习数学、学会学习数学。

其次,课件要打破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注重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的呈现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传统以教师讲、学生听为重点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这种应试教育下的形成的教学手段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探索能力、动手能力、归纳和交流能力更为重要。

(二)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要与高中数学学科特点相统一

高中数学在难度上与小学和初中数学相比有大幅度提升,其一大难点就是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大大增强,这对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说是一大挑战。结合这一学科特点,教师在制作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符号化,尽可能清晰、条理地展现知识的发展脉络,再加上系统讲解,使知识难度降低,易于被学生接受。

二、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根据高中数学学科特点和高中生身心发展特点,笔者认为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一)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灵魂,契合和完成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着眼点和关键。高中数学教学目标要严格遵循《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加之教材的标准化引导,保证教学过程顺利实现。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数学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就要符合教学规律和数学教学原则,不能“随大流”式地为了使用多媒体课件而使用。

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一切形式都要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不能为了追求吸引学生注意力而大量使用音效、动态图片和视频等花哨形式,忽视知识的逻辑性和教学重点、难点的呈现及知识的发展脉络分析。

(二)严谨的科学性

数学学科不同于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数学学科具有逻辑性、客观性、逻辑性等特点,不能掺杂过多的主观性因素。针对数学这一学科特点,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严把质量关,体现科学性和思维的严谨性。

数学课件必须保证所呈现的数学知识从理论讲授到推理、演绎、应用的科学性、正确性、准确性、精确性、明晰性。这具体体现在:构图精确,不能随意粘贴、复制现成图片;数据准确,课件上所呈现的数据必须经过严格验证,不能敷衍了事、马虎对待;定理、公式、图形下的解说词要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用词必须准确。

(三)课件具有启发性

高中阶段是学生心智成长的关键期,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动手和动脑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学中的启发性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主动地获取和应用知识。

教师在制作数学课件时要注意到在知识呈现的过程中,在给出一道习题或讲解完一个定理、公式后,要给出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和知识消化时间,使知识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教师不能为了追求课件设计的美观度和连贯性,将答案和推理过程囫囵吞枣式地“填鸭”式灌输给学生。

(四)课件要体现交互性

教学是一个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向互动过程,因此,高中数学课件要充分发挥沟通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桥梁作用。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不仅要考虑课件要彰显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还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师有激情愿意教、学生有兴趣乐于学,最终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双赢”,推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在高中阶段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已成为大势所趋。但针对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多媒体课件制作要有因地制宜地采取针对性策略。通过上述数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理念和原则论述,我相信能为高中数学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革提供一点建设性的建议和思考,为推动数学教学质量提高,更新数学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献出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张桂芳.试析计算机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支撑“点”.

[2]潘静真.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J].中国教育信息化.

第5篇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课程改革 数学教师 教学策略转变

2009年9月,备受关注的四川省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终于浮出水平。按照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总体部署,从2010年秋季高一年级起,四川普通高中学校将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这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已走向深入,也意味着高中教育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数学教育作为高中教育的一门主科教育,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在汲取成功经验的同时,又会面临原有高中数学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以及教学理念僵化等问题。因此,新观念、新内容、新方法走向高中数学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在这一过程中,要实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教学策略的转变是关键。

一、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之解读

数学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其在高中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与学生首先要转变观念,充分地认识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目标,才能更加深入地走进新课程。综观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有十大课程理念需要我们认真体悟:在构建共同基础与提供发展平台方面,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提高数学素养;在课程设置方面,以学生数学个性化发展为主,强调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在学习方式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数学学习方式;在思维能力培养方面,注重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在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方面,促进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对待“双基”知识的传授上,要与时俱进;在数学教学中,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提倡高中数学课程文化价值的体现,提出对“数学文化”的学习;加强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整合,鼓励师生的教与学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当然,从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十大理念中,我们不难发现,课程改革的核心转变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对于高中数学教师而言,在数学课程教学中,要抛弃“教师一统天下”的传统教学观念,充分考虑教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特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促进他们的终身发展。

二、透析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常见误区

2004年,海南、广东、山东、宁夏四省(区)率先进行高中新课改。随后,高中新课改次第推进,逐步展开。就全国而言,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步入了第六个年头,它给一线的数学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譬如杜郎口中学课改的成功案例。但是,如何将新课程理念全面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常常由于教学实践的复杂性和课程理念的抽象性,使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走入了许多误区。

1.课堂上过于追求生动,只求热闹不要纪律。

新课程十分倡导主动地观察、思考、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由此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随之发生了改变。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让课堂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地“动”起来。然而,在许多时候,学生忙得不亦乐乎,老师却袖手旁观。特别是在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原理的推导、基本方法的运用上,淡化了学生思维逻辑的培养,在一个吵吵嚷嚷、秩序混乱的课堂上,很难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活跃、热闹的结果是学生内心的烦躁和思维的混乱。

2.过度提倡合作学习,偏重形式忽视实效。

从知识结构的特点来看,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宜于合作学习。部分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效果期望度很高,动辄分组讨论,合作学习交流;再则就是布置课题,实行小组探究。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很多所谓的小组合作的方式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没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其二,缺乏对合作学习适宜性的论证;其三,合作学习常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局面;其四,教师对其进行指导的力度不够;其五,合作学习的时间有限,使目标任务完成较为困难。这样的一种状况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不求实效。

3.媒体辅助价值错位,多媒体运用泛滥成灾。

新课标在“教学理念”中提倡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用以提高教学效果。因为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学的必需手段,它以动静皆宜、声像俱佳、图文并茂的展现形式,形象地表达了数学的本质与内涵,能有力地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和过程的理解和感受。但同时,倘若过度频繁地运用多媒体,而不讲求恰当性,则容易良成媒体辅助价值错位,反而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与质量。譬如说,部分教师过度依赖于多媒体教学,重课件制作,轻内容传授,学生依赖于媒体学习,而无心于看书与记笔记;又譬如说,多媒体时常出现的故障,会影响教师的正常教学程序与心情,一些试题的演算和公式的推导,常在多媒体教学中一步到位,缺少必要的逻辑推理环节,影响学生思维的拓展。

三、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策略的转变

四川高中新课改革的即将实施,标志着高中数学课程教学必然发生相应的转变。新一轮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特别是在实验省市区普遍存在的一些误区,更向广大的四川高中教师们提出了诸多挑战。因此,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数学教师更应积极有效地转变教学策略,以既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又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1.树立高中新课改的理念,转换教学中教师角色。

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在教师。高中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应首先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树立课改新理念。高中数学教师不仅要关注新课改的理念,而且要从微观角度,有针对性地学习和理解高中数学学科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譬如,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及内容标准等的了解。因此,高中数学教师需尽快地适应新课程,由传统的教学型教师转变为教学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由传统的讲授法过渡到引导法、辅助法。在教学过程程中,教师应充分将数学学科特点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人合作的良好品质,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营造师生“教”与“学”互动的和谐课堂环境。

在课堂中,让学生动起来有利于活跃教学气氛,但教学动而要有度,闹而要有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环境。一方面,数学教师可采取科学有效的学习指导策略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譬如说,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恰如其分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富有开放性、趣味性和启迪性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外在的学习行为。另一方面,数学教师要注意运用教育智慧,抓住最佳教育时机,适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譬如说,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杂症,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对于学生在解题中的新观点新方法要大力鼓励,发挥激励的导向作用,通过这些方式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3.注重知识与实际联系,发展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要取得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必须注重知识与实际相联系。一方面,教师可通过数学教学实验的形式,组织学生搜集、制造测量仪器进行实验,展现一些结论产生的过程,使学生生动直观地学习知识。譬如,教师在进行欧拉公式的教学时,可组织学生通过橡皮泥塑造出多面体,然后记录每个多面体的棱角、顶点数和面数,并进行比较概括,得出公式。另一方面,教师还可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教学知识,发展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譬如,运用函数、数列、不等式、统计等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又譬如,引导学生参与建模活动,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情境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田涛.高中新课改.四川吹响集结号[N].教育导报,2009-09-26.

[2]吴亚丽.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下的新理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1):26-28.

[3]万修海.透视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若刊误区[EB/OL].胶南教育信息网,2009-09-22.

[4]王有文.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措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0):15-16.

[5]毛润苹,毛启刚.浅谈高中数学教学[J].中国西部科技,2009,(34):86-87.

第6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育目的 方法

高中数学教育不仅是每一位高中学生顺利考入理想的大学的现实需要,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逻辑能力,慎密的计算能力都有极大的帮助。本文在对高中数学教育目的与方法的研究过程中,首先探讨高中数学教育的目的,了解为什么要搞好高中数学教育,意识到高中数学教育的重要性;然后对高中数学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一方面能够引起大家对高中数学教育的重视,另一方面注重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

一、高中数学教育的目的

1、为工业化社会生产提供知识支撑

工业化以来的社会生产的显著特点就是向着专业化,精细化、机械化的方向发展,而任何岗位的承担者必须对数目量化有着基本的了解,即具备基本的数学知识,而这些数学知识正是高中数学中的内容,在操作任何机械上,必须具有很好的数学基础,因为这些机械在设计之初,每一个设计的动作都是严密的数学理论作为支持,因此高中数学教育为工业化社会生产提供知识支撑。

2、为大学学习奠定数学基础

高中是我国培养专业人才的输送基地,在高中阶段,如果不能重视学生的数学教育,而忽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缜密计算能力的培养,那么学生在进入崭新的大学学习生活时,他们的思维能力相比其他学生将变得迟缓。因此在高中阶段,就应该重视高中数学教育,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为以后进入大学进行专科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对于这些学生将来踏入社会后,进入具体的工作岗位,适应工作的复杂性,都有巨大意义。

3、锻炼学生应用计算的能力

数学是一种语言,几乎可以用它来解释我们身边的任何事物,在进入高中以后,学生包括数学在内的各个学科涉及的计算量都在变大变复杂,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对于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处处都存在数学,存在计算,最简单的去菜场买菜也同样需要计算,在学生踏入社会以后,严密的数学逻辑对于学生在遇到一件事情时,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以及应对措施都有极大的帮助。

4、为学生认识世界提供理论支持

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认知就是关于文、理之间的联系,简单的认为是感性与理性两种截然不同的认知方式,事实上数学属于理科的代表,但在高中数学上,对于学生在点、线、面、体的逐渐深化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涉及到的空间数量的计算,学生必须在脑海中抽象的建立一个立体模型,这样才能继续学习下去,所以数学在促进学生科学地感性认知的同时,一样的促进学生在三维立体空间维度上的拓展。三维空间的几乎所有物体的运动以及物质的变化都可以数学来解释,这对于学生科学地、理性的认知世界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

二、高中数学教育方法

在了解高中数学教育的目的以及意义后,就是探讨具体的高中数学教育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更新教学观念,注重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就是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变更改进教育方法和观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旨,充分引导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求知欲,形成健全的,完善的发展。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有助于一定程度的遏制我国目前僵化的教育模式中存在的“应试教育”以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这样才能把基础教育落实到实处,把教育的目的转变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层面,为我国培养全面的综合性的人才打好基础。

2、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

将原本的枯燥的计算公式和数学理论与日常的生活结合起来,化为生动有趣的故事化的讲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而且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与理解。例学生喜欢篮球,在学习到球体的知识时,就可以将一个篮球带到课堂上,结合具体的篮球讲解有关的知识,同时可以问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或者圆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对课堂讲解知识的记忆,而且把枯燥的理论与实体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比单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更加有效。

3、利用先进技术,发展辅助教学

今天多媒体教学已经不是新鲜事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课堂要教授的知识营造一个情景化的模式,利用图片和三维动画把知识有效的切入到这些图片和动画里,为学生建立一个知识化的场景,生动的图景结合生动的语言,把学生引入到一个数学世界中,有效的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发散能力,唤醒学生对一些身边的事物表面的认知,辅以严谨的数学解释,使得学生领略数学的神奇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举一反三,提高学生对遇到的问题及时做出对策的能力。

4、 重视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第7篇

论文摘 要: 高中数学课程即将实行课改,这无疑会使高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面临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剖析出课程改革的十大理念,并揭示出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常见的三大误区,从而提出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策略转变的建议,以期促进四川高中数学新课改的顺利推进。

2009年9月,备受关注的四川省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终于浮出水平。按照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总体部署,从2010年秋季高一年级起,四川普通高中学校将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这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已走向深入,也意味着高中教育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数学教育作为高中教育的一门主科教育,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在汲取成功经验的同时,又会面临原有高中数学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以及教学理念僵化等问题。因此,新观念、新内容、新方法走向高中数学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在这一过程中,要实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教学策略的转变是关键。

一、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之解读

数学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其在高中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与学生首先要转变观念,充分地认识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目标,才能更加深入地走进新课程。综观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有十大课程理念需要我们认真体悟:在构建共同基础与提供发展平台方面,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提高数学素养;在课程设置方面,以学生数学个性化发展为主,强调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在学习方式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数学学习方式;在思维能力培养方面,注重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在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方面,促进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对待“双基”知识的传授上,要与时俱进;在数学教学中,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提倡高中数学课程文化价值的体现,提出对“数学文化”的学习;加强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整合,鼓励师生的教与学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当然,从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十大理念中,我们不难发现,课程改革的核心转变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对于高中数学教师而言,在数学课程教学中,要抛弃“教师一统天下”的传统教学观念,充分考虑教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特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促进他们的终身发展。

二、透析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常见误区

2004年,海南、广东、山东、宁夏四省(区)率先进行高中新课改。随后,高中新课改次第推进,逐步展开。就全国而言,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步入了第六个年头,它给一线的数学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譬如杜郎口中学课改的成功案例。但是,如何将新课程理念全面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常常由于教学实践的复杂性和课程理念的抽象性,使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走入了许多误区。

1.课堂上过于追求生动,只求热闹不要纪律。

新课程十分倡导主动地观察、思考、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由此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随之发生了改变。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让课堂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地“动”起来。然而,在许多时候,学生忙得不亦乐乎,老师却袖手旁观。特别是在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原理的推导、基本方法的运用上,淡化了学生思维逻辑的培养,在一个吵吵嚷嚷、秩序混乱的课堂上,很难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活跃、热闹的结果是学生内心的烦躁和思维的混乱。

2.过度提倡合作学习,偏重形式忽视实效。

从知识结构的特点来看,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宜于合作学习。部分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效果期望度很高,动辄分组讨论,合作学习交流;再则就是布置课题,实行小组探究。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很多所谓的小组合作的方式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没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其二,缺乏对合作学习适宜性的论证;其三,合作学习常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局面;其四,教师对其进行指导的力度不够;其五,合作学习的时间有限,使目标任务完成较为困难。这样的一种状况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不求实效。

3.媒体辅助价值错位,多媒体运用泛滥成灾。

新课标在“教学理念”中提倡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用以提高教学效果。因为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学的必需手段,它以动静皆宜、声像俱佳、图文并茂的展现形式,形象地表达了数学的本质与内涵,能有力地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和过程的理解和感受。但同时,倘若过度频繁地运用多媒体,而不讲求恰当性,则容易良成媒体辅助价值错位,反而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与质量。譬如说,部分教师过度依赖于多媒体教学,重课件制作,轻内容传授,学生依赖于媒体学习,而无心于看书与记笔记;又譬如说,多媒体时常出现的故障,会影响教师的正常教学程序与心情,一些试题的演算和公式的推导,常在多媒体教学中一步到位,缺少必要的逻辑推理环节,影响学生思维的拓展。

三、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策略的转变

四川高中新课改革的即将实施,标志着高中数学课程教学必然发生相应的转变。新一轮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特别是在实验省市区普遍存在的一些误区,更向广大的四川高中教师们提出了诸多挑战。因此,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数学教师更应积极有效地转变教学策略,以既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又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1.树立高中新课改的理念,转换教学中教师角色。 转贴于  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在教师。高中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应首先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树立课改新理念。高中数学教师不仅要关注新课改的理念,而且要从微观角度,有针对性地学习和理解高中数学学科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譬如,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及内容标准等的了解。因此,高中数学教师需尽快地适应新课程,由传统的教学型教师转变为教学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由传统的讲授法过渡到引导法、辅助法。在教学过程程中,教师应充分将数学学科特点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人合作的良好品质,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营造师生“教”与“学”互动的和谐课堂环境。

在课堂中,让学生动起来有利于活跃教学气氛,但教学动而要有度,闹而要有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环境。一方面,数学教师可采取科学有效的学习指导策略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譬如说,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恰如其分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富有开放性、趣味性和启迪性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外在的学习行为。另一方面,数学教师要注意运用教育智慧,抓住最佳教育时机,适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譬如说,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杂症,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对于学生在解题中的新观点新方法要大力鼓励,发挥激励的导向作用,通过这些方式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3.注重知识与实际联系,发展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要取得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必须注重知识与实际相联系。一方面,教师可通过数学教学实验的形式,组织学生搜集、制造测量仪器进行实验,展现一些结论产生的过程,使学生生动直观地学习知识。譬如,教师在进行欧拉公式的教学时,可组织学生通过橡皮泥塑造出多面体,然后记录每个多面体的棱角、顶点数和面数,并进行比较概括,得出公式。另一方面,教师还可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教学知识,发展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譬如,运用函数、数列、不等式、统计等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又譬如,引导学生参与建模活动,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情境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田涛.高中新课改.四川吹响集结号[N].教育导报,2009-09-26.

[2]吴亚丽.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下的新理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1):26-28.

[3]万修海.透视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若刊误区[EB/OL].胶南教育信息网,2009-09-22.

[4]王有文.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措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0):15-16.

第8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导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际意义

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校本教研的载体,实现了知识经验的积淀、文化的传承,有充分的理论和实践证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从关注学校和学生的发展和持续发展上看,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是一种适时推出的教学模式,值得提倡和推广。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不仅是教法的改革,更重要的是数学学法的改革,保证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高密度。教与学,说与思,说与做配合紧密,节奏快,效益高,本文下面主要阐述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对学生和教师产生的实际意义。

一、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实际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内驱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人,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最核心的理念就是师生“角色”的转变,师、生都需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学生由传统的“听”者变成教学过程的深度参与者,从课堂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预习阶段经过老师点火预热,学生课下自我加热和同伴加热,实现学习前置,培养了自学能力;上课有备而来,通过展示、点拨、纠错、开放将学习过程变成生命的碰撞、知识的狂欢,实现了高效学习、合作共赢;课后通过“巩固训练”达标,在实现数学知识落实的同时,培养了纠错、反思的良好习惯。高中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探究的过程、成长的快乐,获得饱满的自信和强大的内驱力。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的每一点滴表现都要进行及时表扬和鼓励, 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自信,即使学生出现错误,也能保证他们有执著的数学探究精神和强烈的表现欲望。

(二)促使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许多学生有一个特点,喜欢听老师讲课,不喜欢动笔做题,不记东西。“一听就懂,一做就错”,这是典型的被动学习,实施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学生由过去的依靠教师灌输,等待数学教师给出结论、给出答案、缺乏主动钻研,自主学习思考,积极探索的数学学习习惯,转变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自主探索、自求答疑,积极参与学习实践的学习习惯,这样做学生的等待心理、依赖习惯得到遏制,自主探索、合作的习惯逐步养成。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导学案,把学生的“不待老师教,自己能自学”的自主性学习变成了可操作的程序。讨论释疑的实施,促成学生课前预习、自学的习惯,促成学生提问题的习惯,改变了学生眼高手低的习惯,加强了学生对数学“双基”巩固和掌握,平时学习不错的学生,有时在巩固训练中也会“马失前蹄”,每节数学课都能对他们产生一种诱惑,产生一种紧张,产生一种汲取的动力。通过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了数学学习的主人。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高中数学“导学案”可使学生的预习有“法”可依,并能在课前知道自己存在的疑点,这样能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和深化上。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能使学生沿着数学“导学案”的引导展开自学,本身就是一个主动和独立学习的过程;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对不同学生提出的不同学习目标、速度和难易要求,使学生的数学自学过程充满了浓厚的独特性特点;自学中对数学知识的主动认知、理解、感悟和运用,其实就是一个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学案导学”本质上就是问题导学。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自学中探索发现新的数学问题,提出新的思考,这种数学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满足了中学生思维发展、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也使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培养,优化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品质。按“导学案”的要求预习、探究是一种主动达标的行为,在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所以高中数学“导学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六个作用:①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导航仪”;②高中数学课堂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表;③学生数学技能提升的“加速器”;④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的随堂记录本;⑤自我反思小结的文本材料;⑥学生巩固数学知识的“聚宝盆”。

(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以小组为基本学习单位,从而构建了学习小组、班级和师生三个不同层次的学习共同体。学习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可以相互交流、探讨,共同进步;课堂上各小组通过展示进行交流、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纠错进行落实、通过开放实现拓展;而在“师亦生、生亦师”的最高层次的学习共同体中,师生、生生之间人格上平等,学习上民主,人人都是共同体的一员,是学习上的合作伙伴。课堂上学生之间相互探讨,合作意识进一步增强,人都有一种心理,错了以后都希望尽快知道自己错的原因。课前自学后及时了解错的渠道:首先是教师精讲,把普遍存在的错误当堂解答,满足学生这种急切的心理。其次是把个别的错的放给学生,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可以小组讨论,做错的向做对的同学讨教,在讨教的过程中会的同学会很痛快去讲,体验成就感。数学课堂教学共同体的构筑把个人的学习转换为共同体的学习,在高中数学学习共同体中,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习者能够在交流、质疑、释疑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知规律,有层次地安排学习活动。它要求数学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有启发性,要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常规思维的局限,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有利于培养数学能力。

二、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对教师的实际意义

(一)高中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通过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高中数学课堂效益的研究得到加强,科研意识得到增强,成绩会逐渐凸现出来。研究课的频繁促使课的真实,推动做课教师在做中成长,备好学生,备好落实;推动听课教师在听中成长,既听设计,又听生成。加速了高中数学新教师、青年教师的成熟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又促进了中老年教师进一步发挥作用和进行教学创造。导学案教学有利于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高三个能力:①备课中的“选材”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高中数学教材精选材料,选好教法,用好教学手段。②课堂上的“亲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必须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③方法中的“导演”能力。变“带着知识走近学生”为“领着学生走进知识”。高中数学导学案编制所要求下的集体备课模式是组内成员分担任务,减少工作量。教师在集体的教研氛围中向同组成员分析说明“高中数学教材分析”、“高中数学知识体系分析”、“本课时教法设计”、“高中数学导学案的设计、编写”等,要求教师必须重视高中数学《课标》学习,吃透高中数学教材,准确把握高中数学教学三维目标,有利于数学教师注重个人能力的表达、表现,进而促进高中数学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

(二)促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

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把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法中的教师“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上,转变到研究学生的学法上“学什么?如何学?”的问题上,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教师进行角色转换,并且促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的根本转变。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编导、引导、指导上”,编导高中数学“导学案”的过程, 是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关键,高中数学“导学案”不是教师教案翻版,它需要教师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角度出发,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再把学习目标设计成为学习方案交给学生,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自学能力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层次地安排学习活动。它要求数学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有启发性,要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常规思维的局限,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有利于培养数学能力。

(三)实现了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的转变

高中数学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具体表现在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两个方面。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对学生自学的高度重视和对教师引导作用的强化,使得教师这一角色的转变成了一种自觉行动。另外,新课程中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将发生转变,其中,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把教师从传统的说教中解脱了出来,使高中数学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导学案引领和巡查指导实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帮助和引导。有效指导教师的课堂授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要求做到三讲三不讲:“讲重难点、讲易错点、讲易混点;学生会了的不讲、自己能会的不讲、讲了还不会的不讲”。可是哪些数学知识点学生易错,哪些是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学会的,这要求教师必须准确掌握、提高课堂效率。另外高中数学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发现更多好的思路。对于某些较难理解的数学问题,有时学生利用自己的思路讲给同学们听,反而更容易理解,也更简洁。因此当我们通过课前对导学案的反馈,还可以让我们在课堂上该放手时就放手,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小老师(兵教兵),这不仅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也能极大限度的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钟海青.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运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 5.p1

[2]D.N.阿斯普、C.B. 阿斯普、P.M.昆比:关于发现学习能给教师哪些指导[M]. 教育先锋,1993 年第 7 期

[3]杨小微.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8.

[5]葛军.数学教学论与数学教学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第9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高效课堂 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169-01

如何建设一个高效教学课堂,就成为当今高中数学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新课标实施之前,在原有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由于教学思路局限和教学方法落后,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对课堂知识点进行深入的探索。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吸收、消化教材知识点的效率,也可以促使高中数学教师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在新课标形式下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一、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方式

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就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采纳先进的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方式。这也是新课标下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具体要求。

应试教育条件下产生的“填鸭式”的授课方式和“题海战”的习题训练方式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不高。面对为适应应试教育而导致的课堂教学窘境,改革和创新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就显得势在必行。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引入新式的教学理念,以此为核心,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改变死板与枯燥的旧式教学,创造数学教学课堂上的新鲜感,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跟随教师的引导主动学习和探究,从而达到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的目标。高中数学教学思路的创新,是新课标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最基本要求。其次,高中数学教师必须根据新课标要求,及时对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和创新,保证教学方法适于形势发展和学生需要。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不能循规蹈矩、一成不变。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也是当今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迫切需要。

二、发挥教师作用,发展学生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只有当学生对某一门课程产生兴趣时,才能真正发挥好其主体性作用,才能真正去主动学习,真正享受探究知识带来的兴趣。高中数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相对较强且表述极为抽象的课程,要带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相对困难,许多老师尝试也都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很多努力,但成效都不是太大;而学生们也在积极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好多却以失败结束。在新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启示下,教师要寻找适当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兴趣,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努力:

第一,结合学生各阶段的学习特点开展课堂教学。教师要利用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学习行为及学习特点,紧紧抓住其本阶段学习和接受知识的习惯方式,然后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进行多样化数学知识教学活动,改变原来死板、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

第二,借助辅助教具开展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各种图像、视频等内容,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改变原来枯燥的灌输式讲课形式,最终唤起学生对高中数学课程的兴趣。

第三,精心设计教学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从课堂的知识导入环节就开始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产生对本课堂数学教学内容的兴趣。教师通过讲解日常生活中熟知的新闻、人物、故事等话题,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让学生在话题的吸引下进入新课。

第四,建立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学气氛。教师要一改高高在上的夫子形象,不仅只是作为负责完成教学任务的课堂讲师,要转变成为一个通过自己的广博知识、高尚品德来引导和感染学生情操的人生导师。这样就能引起学生对教师言行和性格的效仿,最终达到培养兴趣的目的。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养成独立思考

新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自主探究学习。数学是一门能够极大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学科,必然也会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这是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最终目标。

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其目的不只是提高教学效率,也要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培养独立思考和总结反思的能力,这是要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通过努力而逐渐实现的目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在课堂上赋予学生应有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让学生自学自得;引导学生掌握独立思考、质疑问难等形式获取知识,自觉自悟。

第10篇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高中数学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完成比规定和平时更多的教学内容的课堂环境。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立就是说教师如何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内容。

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一种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效课堂和素质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是一致的,高效课堂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特点

1.课程信息内容量大。

自从我国实行素质教育后,数学的整体教学时间就相对减少了,但是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数学教学知识和内容却并没有减少,而在此基础上以数学学习内容为主的实践内容反而有所增加。

2.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当学生以一种高昂的热情接受知识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因为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能够加大教学课堂的信息容量。

3.学习气氛浓厚,师生关系融洽。

教学过程实际上是“教”和“学”的过程,而将这二者统一起来的基础就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浓厚的课堂学习气氛。它是建立高效课堂的基础。

4.课堂具有延伸性。

课堂只有45分钟,但是大量的课堂内容是并不能完全通过课堂完成的,而高效的课堂是可以将课内与课外进行完美的结合,是具有延伸性的课堂。学生能够通过课前预习,对课堂所学知识有充分的掌握,在课堂上解决自己所遇到的疑问,而课后则是对课堂知识巩固。

二、以高中数学特点为出发点的高效课堂

前苏联数学家亚历山大洛夫说,数学具有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和严谨性这三个特征。高中数学除了以上的特点外还有其作为基础数学的特点,以下将从高中数学的特点入手,探讨如何建立高效课堂。

1.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抽象性。

高中数学虽然是基础数学,但是也具有相当难度的抽象性。比如,在高中数学中对于函数的定义与初中相比就要抽象得多,在初中将函数定义为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到了高中则将函数定义在映射的范围内。这就明显地加大了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很多学生从初中到高中都是因为抽象思维能力的缺失而导致对数学失去兴趣。

2.严密的逻辑性。

数学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逻辑上存在严密性。高中数学术语基础性数学知识,在很多时候并不要求通过演绎论证得到结果,而是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要求。每一道数学题目都必须通过严密逻辑的推理而得到相应的结论。这一点明显地体现在对数学题目的书写中。在对历年数学高考数学试卷的分析中,数学题目解题思路是否严密是得失分的一个标准。可见,高中数学教学非常注重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3.知识的系统性。

数学所建构起来的理论体系是经过若干人经过严密的逻辑思维整理而成的。对于高中数学来说,其每个定义、习题、定理等都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系统而存在。例如在数列的学习中出现的通项公式可以与函数联系起来,简单地说就是数列的第n项an与n之间的关系可以写成an=f(n)的函数形式,也就是说,数列和函数之间是一个系统的转化形式,只有掌握高中数学的这种系统性规律才能循序渐进,最终扎实地学好数学。

4.运算的准确度,过程的简洁。

高中数学属于初等数学体系,并不要求进行复杂的运算,而是要求运算结果的准确性。高中数学题目在运算上并不很难,心算和笔算都可以完成,只有很少量的题目才会使用到计算器。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为将来的高等数学知识打基础的,因此,在学习和完成习题中应以简洁为主。

三、素质教育下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1.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素质教育要求。

建立素质教育下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首先要明确高中数学素质教育所要培养的学生数学素质,这主要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第一,将基础教学理念贯穿始终。高中数学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又要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只有将这两项基础内容作为教学的基点才能真正地使其将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衔接。第二,注重对学生应变能力的培养。高中数学教学应该从变式训练入手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比如在每讲一道题时,就举例与其相同的题型,然后引导学生获得相同题型的解题思路。第三,注重对于各个知识点的链接。数学的学习本身就是对于一个庞大系统的学习,高中数学知识每一知识点其实都是一个小的系统,他们有自己的思维特征,想要提高数学素质,就必须将这些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进行连线,从而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线性系统。

2.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1)教师方面

第一,高中课堂一般都是45分钟,一节课数学教师应该放进多大的容量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对于一个老师来说,他们将教学容量安排得越多,那么他们的教学就会越容易,而对于学生而言,课堂的容量越小,他们就越容易掌握学到的知识,这是一个矛盾体,到底应该在课堂上安排多少的教学内容成为重中之重,它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所以,数学教师应该在一学期开始之前,对教学进度做安排。第二,高效课堂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上课时必须充满激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带入到一种积极自觉的学习状态。教师的作用在课堂上具有重要意义,它决定着学生和教师之间是否能够进行互动。第三,教师要在课前精心备课,这样才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处于一种自觉进入的状态。总之,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不能脱离课本,都要有重点。

(2)学生方面

学生一定要听从老师的安排,这样可以让学生熟悉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将问题集中标记出来,这样,学生就能在上课的时候有重点。对于学生的预习过程一定要把握分寸,不能让他们让预习变为自学。对于学生来说,学生是否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是数学学习成功的关键。学习是学生的事情,是教师不能代替的,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因而即使是对待同一道题目也会存在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而教师这时候应该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思维逻辑习惯,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6-0062-03

目前,以多媒体课件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个课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质量以及课堂教学效果,因此一个优秀成功的课件就成为一堂课成功的关键。但是,教师们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认识不足。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上还存有诸多问题。由于多媒体课件设计不符合高中数学的特点、不符合高中数学的教学理念,导致了学生的认知负荷超载,对学生学习数学产生了不必要的负面影响,教学难点难以突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构建,课堂教学目标也难以达成,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质量以及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探析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策略,对促进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提高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整合质量、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一、高中数学的特点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高中数学是继义务教育之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包含了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但高中数学概念较初中数学具有更高的抽象性。内容较初中数学具有更强的逻辑性,思维性较初中数学有了很大的提升,高中数学更加注重逻辑推理,对演算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高中数学也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当然。高中数学的学习是继续深造、学习高等数学的坚实基础。

二、高中数学教学理念

高中数学教学理念是以新课标理念为基准。新课标强调。通过学习学生要理解数学概念和数学结论的本质,即要了解数学概念与结论的形成过程、产生的背景以及形成过程所蕴涵的数学思想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体会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第一要以人为本,就是教学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第二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个人一旦对某一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带着高昂的热情主动去求知、探索,并在求知、探索过程中获得愉快的体验,就会促使他渴望下一次的体验。兴趣可转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真正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角色转变。第三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创造必要条件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不断地经历观察、想像、归纳、类比、推理、猜想、证明等思维过程,这些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思维能力和理性思维。第四是强调本质,高中数学教学要重视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形成过程与产生背景,努力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

三、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原则

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除了应具有一般多媒体课件设计遵循的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等原则外,由于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较其它学科有自己的特性,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还要更加符合高中数学的特点以及高中数学的教学理念。

1.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要符合高中数学特点

由于高中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较强的逻辑性,是学生学习数学时感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要尽可能地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具体实例相结合,利用数学软件r几何画板”、“Z+Z智能画板”、“Mat lab”、“Mathematica”、“MathCAD”)、计算机编程、平台技术等,动态地展现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展现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学生从事物的运动变化中自己发现规律,探寻结论。使抽象的语言形象化,让学生易于理解,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要符合高中数学教学理念

多媒体课件设计要符合高中数学的教学理念,第一要以人为本,即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能够充分调动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课件要注重展现思维过程及结果的探索过程,使学生不断经历观察、动手操作、归纳、交流等,从而启发、引导学生在此过程中建构知识、形成技能。第三是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了解数学概念和数学结论的本质,知道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同时,更要强调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符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策略

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策略是使多媒体课件更加符合高中数学特点、高中数学教学理念和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原则,更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质量,提高教学效益。主要表现在针对性、交互性、简约性。

1.针对性

多媒体课件设计一定要有针对性,对不同授课类型、授课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通过恰当的文字、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化难为易,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通俗化,使多媒体课件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高中数学的授课类型主要分为新授课、讲评课、习题课等。

(1)新授课

新课标倡导“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受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的青睐。高中数学新授课的教学环节一般分为创设情境、概念形成、范例分析、巩固与反馈练习、课堂小结等。创设情境环节主要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和理解数学。使学生产生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椭圆的定义》一节,可以播放行星绕轨道运行过程的视频材料来引入新课,让学生对椭圆有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概念形成环节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主要利用“几何画板”、“Z+Z智能画板”或编程制作软件等,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如《指数函数图象与性质》、《对数函数图象与性质》,运用数学软件(几何画板、Z+Z智能画板)或编程制作软件,通过改变底数观察图象的变化规律,归纳、分析、总结获得指数、对数函数的性质。如《椭圆的定义》,经过情境分析之后,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展现椭圆的形成过程、椭圆的画法、影响椭圆形状的元素,从而获得椭圆的定义与性质等。范例分析、巩固与反馈练习、课堂小

结等环节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试题与总结,在这些环节要善于结合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使用黑板进行推导分析展现过程,使教学节奏更加适合学生的思维节奏,同时加强师生的交互与情感交流。

(2)讲评课、习题课

在试卷讲评课中,主要利用多媒体课件统计数据绘制图像,使考试结果分析一目了然,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复习与试题相关的知识点以及对错误率较高的试题进行补充练习巩固,除此之外讲评课和习题课还是多结合传统教学的优势,使用黑板进行板书。总之,多媒体课件要使用在最需要之处,结合传统教学的优势,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重点的教学内容用突出的方式加以显示或用恰当的媒体和方式加以处理,使用媒体技术展现知识形成过程与背景,突破教学难点,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交互性

交互性是多媒体课件最基本的要求,课件设计应充分体现这一特点。教学是双向的。是教师与学生针对教学内容,在多媒体课件的桥梁作用下,进行交互探索的过程,多媒体课件要为教与学、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探索等过程服务,使他们就教学内容更好地沟通交流,而不是流水形式的灌输课件,更不是课本内容的简单再现或课本“搬家”,要体现多媒体课件的辅与服务性。因此。在多媒体课件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教师的“教”,更要考虑学生的“学”。从“教”的角度来说,应该注意课件是否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符合教学目标:是否能突破教学难点、突出重点。从“学”的角度来说,应该注意课件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是否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形成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

3.简约性

第12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高中数学;数学教学

网络信息科技的发展,带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新时期背景下,实现教育信息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信息技术和学科教育进行整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内容。所以,提高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是体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和高中数学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是实现高中教学信息化的重要手段。

一、 新时期信息技术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数学学科作为基础学科,是高中阶段的重点学科之一。数学学科具有实验性、严谨性、科学性的特点,是思维科学。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使数学的实验性特点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发现”数学的探索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做”数学的积极性。

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的,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内动力,这些成为数学教育改革的中心内容。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合了信息技术,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能够实现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管理的目标,可以真正实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新时期信息技术在工作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成果

(一)信息技术成为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突破重点、难点问题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有主体地位,通常是采用讲解的方式进行授课,学生参与数学问题探究的机会不多,“满堂灌”是这种教学方式的生动诠释。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发生的变化,信息技术被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生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在进行正弦等函数知识的教学时,数学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通过几何画板等软件,把较为抽象的知识以直观的图像变化表现出来。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重点、难点知识,而且还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人的学习动力来自于对问题的探究欲望,高中数学科目教学的前提条件同样是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答疑解惑是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学生在对数学问题产生质疑并有解决欲望时,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计算机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索,例如在高中三年级的复习课中,要学习指数和幂等函数知识,很多学生就会存在如下问题:这两种函数的图像都和y=x对称有关,当底数的取值范围在0和1之间时,两者的图像交点是否在y=x上?这种问题如果只是凭借手绘图来分析,出现误差的几率非常大。如果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几何画板来进行作图,再通过认真分析可以非常准确的得出正确结论,学生会有成就感。因此,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意识。

(三) 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学到的数学知识

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所用的多媒体课件,可以被学生拿来进行知识点的复习,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多媒体课件是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具体体现,学生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知识复习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另外,计算机互联网为学生进行知识搜索和问题交流提供了更为快捷、便利的渠道,学生利用这些渠道可以及时解决遇到的数学问题。例如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收集考试题集,或者进行在线练习,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三、 提高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策略

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有些教师缺乏信息技术能力,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提高;还有的是来自学生方面的问题,影响了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要让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还需要一些运行策略。

(一) 继续转变高中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信息技术在高中学科教学中的发展与应用,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实现教育教学方式的革新,才能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新时期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重新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水平。另外,高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信息技术培训,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不断学习新的计算机技能。

(二) 积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进行知识探索的前提条件。学生自身的学习动力会充分调动其内在的学习潜力。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其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遏制,对于他们来说,学习过程变的无聊和漫长,导致学习结果缺乏有效性。因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高中数学教师进行数学课程教学前要研究的问题。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呈现直观、新颖、生动的知识表现形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的动力。例如,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利用网络视频播放器为学生播放数学模型的演变过程,奇妙的视觉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知识推导过程的印象,实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互联网的发展为信息共享提供了可能,网络上的知识储备非常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高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互联网的价值,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这种自我学习的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当然,高中数学教师要有能力为学生提供安全的网络学习指导,帮助学生学会甄别网络信息的能力。

四、 结语

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可以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渠道。高中数学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需要。(作者单位: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