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16:10: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言语交际的重要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非语言行为交际 因素 文化
1 交际
交际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人类行为的研究都与交际有关, 对非言语行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一些学者认为交际是人类行为研究的核心,而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交际只是人类行为研究的辅助手段。不管怎样,交际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人类生活中最普遍,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一个方面。人类能和其他物种分离出来的一个原因就是人类具备了其他物种所不具备的高层次的交际能力。
对交际的研究虽然从古代社会就已经开始了,但现在仍是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工业化发展和现代交际技术,如电视,收音机,电话,卫星,电脑和其他通讯设备的发展和进步,交际的方式有了革命性的发展和变化,不难发现,交际在当今社会乃至整个人类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非言语行为交际
在整个交际活动中,有一种特殊的交际方式叫做非言语行为交际。对于非言语行为交际的定义和概念没有任何争议,但它到底涵盖哪些方面却是研究人员一直研究讨论的内容,不管怎样,我们都无法否认它的存在。
本文重点通过非言语行为交际的功能,影响因素和表现方式介绍非言语行为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3 非言语行为交际的功能
非言语行为交际在整个交际过程中起着多种不同的重要作用。非言语行为充当着如下几种功能。首先,非言语行为是表达和交流情感的主要手段。第二,非言语行为充当着人际关系连接纽带,因为它对人际关系的变化非常敏感。第三,非言语行为负责管理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活动。第四,有些非言语行为对人们所隐藏的情绪有着暗示作用。第五,非言语行为可以传递一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因此教学环境下的非言语行为常常给师生的交流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减少因非言语行为产生的负面影响, 研究者建议教师要试着通过了解学生发出的不同的非言语行为更好地把握学生传递的的非言语信息。学生有时会使用非言语行为提示教师的教学活动及内容。比如教师何时应该放慢速度,何时应该提高速度以此来调整教学方式,所以说,学生的非言语行为会直接影响教师的表达态度和互动行为。
4 影响非言语行为交际因素
不管是否注重文化差异,非言语行为交际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文化限制。文化不同,非言语行为交际方式也不同。非言语行为交际的形成和产生作用取决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同时,非言语行为能反映出一定的文化特点和属性,它直接或间解表达了社会每一成员和社会文化形成的特点。因此展现出不同的价值,文化形式,信仰以及不同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在不同文化的影响下,同样的行为被同一社会群体的成员接受,但却不被另一社会文化群体的人所接受和理解。大多数的非言语行为都源于特定文化,和文化紧密相关。非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不同的文化群体有自己的非言语行为模式;不同文化下,同一意思可以由不同的非言语行为表达。第二,非言语行为的使用要遵循一定规范,这些规范规定了在哪种情况下可以使用非言语行为,告诉人们说话时距离对方多远合适,和别人交谈时什么时候应该移开目光,什么时候说话要大声,什么时候要温柔,什么时候应该调整语速等等。另外,这种规范告诉人们非语言行为可以接受的程度。 举个例子,在表达表达伤心这种情感时,在南地中海文化影响下的人们总是很夸张,欧洲国家的人相对比较冷静,会表现出一点点伤心,而亚洲地区的人们则往往会用微笑来掩盖悲伤。第三,非言语行为有三种特性:任意性,特定性和共用性。任意性指的是非言语行为所要传达的某种意思是随意的而不是特定的。特定性指的是某种非言语行为在特定的文化特定的群体具有特定的意义。共同性指对非言语行为在一定范围内对一些人来说具有同样的意义。不同文化下对这三种特性的描述也是不一样的。一种文化下的任意的非言语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下会成为共有的非言语行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非言语行为的理解是不同的。
5 非语言行为的表现形式
肢体语言是用来表达信息尤其情感的一种方式。举个例子,假如我们不喜欢某个人,很难用语言直接表达出来,我们却可以利用肢体语言有意或无意地表现出来,相反也是如此。 有些时候我们嘴上说“我很生气!”,但我们的肢体语言却明确地告诉对方“我并不生气!”这种“言行不一”的表现会让对方很迷惑。这就是所谓的双重信息,一种是语言传递的信息;一种是肢体语言传递的相反信息。肢体语言很难掩盖真实的情感,人们总是在没有意识到自己肢体语言的情况下表达出真实情感。有研究表明,大多数人更注重也更容易相信一个人通过肢体语言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因此,当一个人的语言和身体语言不一致的时候,人们更倾向于相信他的肢体语言传递的信息。面部表情也可以用来和别人交流,很多戏剧中用不同的脸谱表现不同的性格。在京剧里,演员用浓妆展示不同的性格和态度。在现实生活里,在使用面部表情时,我们便成了不同的演员,因为我们已经戴上了不同的面具。交际中面部表情的重要性需要很好的建立起来,然而这种表情表现的文化内涵很难评价,有时一些通用的面部表情却有着相似的意思。
6 对教学的启示和建议
本文目的在于通过研究跨文化中非言语行为现象,探索跨文化中的非言语行为在教学实施中的可行性。在今后教学中用直观教学法向学生介绍非言语行为交际法的存在及重要性,通过非言语行为意识的练习,提高学生非言语行为技能。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很深入地了解文化差异,深入彻底地了解非语言行为,建议学生应该学习一些关于文化的课程。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邸爱英,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的非语言行为的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4.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非言语 必要性 能力 途径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1(a)――0012――01
1 高校英语教育的现状一从学生言语与非言语能力的培养角度谈
随着全球化的日趋加深,高校英语界也越来越意识到英语应用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而且由于跨文化交际这一学科领域的不断发展壮大,高校英语教育也逐步向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而转型。但是,目前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中国高等院校的英语教育重点一直放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英语言语能力之上。这一点,我们从课堂的设置和英语教材的编排上即可得到验证。 翻遍所有的英语教材,不难发现,只有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材中,才有专门讨论非言语交际的内容,且不会超过一章。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此呼吁国内高校英语教育界的所有专家和从事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对此重视起来,从而达到培养具有合格、全面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人才。
2 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的主要内容
根据毕继万结合西方学者的分类方式,我们可以将非言语交际分为四大类:1.体态语(body language):包括基本的姿势和身势,目光语,面部表情,体触语等;2.副语言(paralanguage):包括沉默、话轮转换和各种非语言声音(如笑,吹哨等);3.客体语(objectlanguage):包括皮肤颜色的修饰,身体气味的掩饰,衣着个人用品等方面提供的交际信息;4.环境语(environmental language):包括空间信息(如拥挤,体距,领地概念,座位安排等)和时间信息两方面。(毕继万,2009:339)因此,INCC也就包括这四方面主要内容。
3 高校英语教师提高INCC的途径
根据笔者两年来对INCC的潜心研究,并结合五年来从事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经验,提出如下途径来提高高校英语教师的INCC,以箴参考。
3.1提高观念意识
从根本上来说,INCC一直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未能取得像英语言语那样的成功,原因在于思想意识上并未对其重视,也并未把它放在一个必须进行教学的地位之上。因此,要想提高高校英语教师的INCC,我们首先要完成的第一步就是提高观念意识。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中国高校英语教育的传统一向都是重视视听说等基本语言技能,要把一个如此容易被忽略的方面放在一个重视的位置上,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事情。因此,这就需要我们从事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教师的共同努力来完成。如,在与其他同事进行教研、讨论,甚至平时聊天的时候,就可以有意识地向他们渗透一些这方面的有趣的常识,从而使他们意识到INCC的存在与重要。还可以在编写英语教材的时候,适当地穿插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使其真正得到地位的体现与知识的传播。
3.2学习文化差异
从意识上认识到INCC的重要性,可以说为我们的成功打下了心理上的基础。决定其成功的还是进行文化差异方面的学习。因此,我们要在平时学习的时候,就有意识针对性地进行这方面文化差异知识的积累。而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许多生动有趣的途径,如:第一,最简单易行的方式之一便是读英语杂志。杂志作为最鲜活与与时俱进的学习资料,是我们获得第一手信息的直接来源。因此,我们在平时阅读英语杂志的时候,可以多多注意其中对于一些非言语行为的描述,从而积累一些有时代气息的英语非言语行为。第二,看英语电影和电视。因为其独特的动态性,最直观、有效的方式莫过于看英语电影了。在看电影时,应该注意交谈双方的非言语行为的各个方面。如:两人在拥挤的地铁中靠近站立或有身体接触,那么美国人会避免直视对方,并且举止小心。第三个有效的方法是读有关西方风俗习惯或跨文化交际的专业书籍。优点是知识系统权威。但是缺点是不够鲜活生动。第四,主动与外国人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其行为举止,但是要切忌轻率地模仿和盲目地搬用电影电视中的非言语交际行为;还要认真观察中国人的哪些行为举止会引起他们的反感,甚至导致不必要的误会和交际失败。
3.3 从事实践与教学研究
前面两个主要途径是从自身的意识和知识方面的提升,第三方面就是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并在更高层次的领域中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学研究。主要包括:第一,把习得的INCC运用在日常教学和同行的交际当中。这样,一来可以检验各种非言语交际行为的正确性,二来可以通过实际操作,熟练各种非言语行为。在课堂上,可以有意识地教授学生相关知识,也可以通过做各种非言语行为让学生认真观察,来获得下意识的印象。第二,可以在课堂上分析一些经典的电影和电视,以及文学作品的非言语行为,但是要注意时代性。第三,可以专门立项进行科学研究,如对中国和外籍教师的非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进行调查分析。
4结论
INCC在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中起到一定的决定作用,因此,我们首先应该使高校英语教师充分意识到其重要性。通过文章中讨论的各种提高高校英语教师的INCC的途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这方面的能力。而高校英语教师INCC的提高,才是将来我们培养具有合格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校学生的保证,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语用失误;文化差异
引言
人们在进行交际时,往往更加注重言语交际,而忽略非言语所传递的信息。其实,非言语交际在交际过程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非言语交际,简而言之,指的是除语言行为之外的交际行为,是通过一些“无声语言”,如人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服饰、装扮等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而“语用失误”是指言语交际中因没有达到完美的交际效果而出现的差错,主要是由于说话的方式不妥,或不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或者说的不合时宜。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Jenny Thomas提出来的。他将语用失误大体上分为两类: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由于非言语交际也是人类交际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可以说语用失误还可以包括第三种类型:非言语语用失误。
一、非言语交际语用失误的类型及表现
非言语交际可分为四种类型:体态语交际、副语言交际、客体语交际、和环境语交际。非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广泛存在于这几个方面。以下我们将主要从这几个方面简要探析一下非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一)体态语语用失误
体态语也称为身势语,主要指用身体动作如手势、身姿、面部表情等来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手段。体态语同有声语言一样 ,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在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交际双方很可能因为运用不合时宜的姿势或者动作而产生误解,导致语用失误的产生。例如,同样是“跺脚”,在中国人的眼中是“生气、发怒、悔恨”的表现,而在美国人的眼里却是“不耐烦”;同样是“用食指和大拇指圈成一个圈,其他三个手指伸直的手势”,在中国人眼里是数字“3或0”,而在美国人眼里则表示“OK”。
(二)副语言用语失误
副语言又被称为伴随语言或者类语言,主要指各类非语义的声音,如沉默等。换句话说,副语言语用失误主要是指由于对沉默及一些非语义的声音等使用不当而引起的语用失误。中美两国对“沉默”持有不同的态度:在多数情况下,尤其是在难以启齿或不好意思拒绝他人的时候,中国人往往选择沉默作为无声的拒绝;而对于绝大多数的美国人来说,“沉默”则被认为是对提问者极大的侮辱,而且也是一种缺乏修养的表现。
(三)客体语语用失误
客体语主要包括人的皮肤的修饰,相貌的装扮,身体气味的掩饰,衣着的装饰等。由于中美两国文化的不同,在中美跨文化交际中,客体语语用失误的例子也屡见不鲜。以皮肤为例,在美国人们喜欢沐浴阳光,晒日光浴,并把被晒得黝黑的皮肤看作是健康的标志,而在中国皮肤白皙则是美女的标志之一。另外从人的气味方面来看,美国人很忌讳各种刺激性的气味如汗臭、口臭等,因此美国人喜欢在身上喷一些淡淡的香水之类的东西来调节这些气味,如果我们不注意自身这些气味,在跨文化交际的时候很容易引起他们的不悦与反感,以至于交际的失败。
(四)环境语语用失误
环境语主要包括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等。环境语语用错误主要是指由于对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等处理不当而而引起的语用错误。例如,在时间信息方面,同样是接受邀请去做客,中国人往往会提前到达一会以示礼貌;而美国人往往会迟到一会目的是留给主人充分的准备时间。在空间方面,中国人奉承集体主义,因此在一些人群比较拥挤的场合如公交车上,人们都很习以为常,而美国人注重个人主义,对此却很难理解,也很不适应。
三、非言语交际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在中美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造成非言语交际语用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美两国价值观不同、母语的负迁移等,但是归根到底主要是由于两国文化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忽视或不了解对方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文化差异往往会引起误解,导致交际的失败。因此在夸文化交际中学习目的语的文化,包括文化风俗、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和交际规范等,能够较少或避免语用失误的产生,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使跨文化交际取得成功。
四、结语
在中美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交际是整个交际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注重言语交际,而忽视非言语交际,只能是一种不完全的交际;只谈体态语,而忽视非言语交际行为和手段的其他方面,也是片面的。因此,语言学习者应该充分意识到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并充分了解和掌握非言语交际语用失误的表现、原因及对策,从而减少或避免语用失误的产生,获得交际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Thomas, Jenny.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 in Applied Linguistics[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一、非言语交际概述
非言语交际是社会心理学中的概念,指会使用语言、文字以外的媒介传达信息,包括外表、动作、服饰、面部表情、眼神、姿势、气味、触摸和副语言(说话的节奏、音高、语调轮廓)、空间距离、时间观念及沉默。根据人类语言雪茄霍尔・爱德华的分析,非言语行为占整个交际过程的65%,而言语表达仅占35%。语言学家GrantHemmings认为,课堂教学效果82%是通过教师的表情、举止等非语言手段实现,而只有18%的信息是通过语言行为达到。非言语交际的行为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国内,毕继万(1999)从跨文化角度将其分为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
二、运用各种非语言交际手段提高英语教学
1.正确运用体态语,创建和谐课堂
体态语指伴随有声语言出现的或单独起交际作用的面部表情、头部和眼睛的活动、身体的姿势及身体间的物理距离等无声现象,对言语行为起到修饰、支持、否定甚至是直接代替言语行为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可以恰如其分地运用体态语,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开口回答问题,成为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这时,如果教师经常以微笑面对学生,就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并传递给学生许多信息,能够使师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展开沟通,消除学生由于紧张、羞怯带来的障碍。同时,微笑能显示教师的自信,增强学生的信任感。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用眼神交流组织课堂教学,这样有助于教师及时获得信息反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方法,从而使课堂教学获得最佳效果。心理学家认为,眼睛可以表达无声的语言,眼神里有丰富的词汇,往往比有声语言更富有感染力,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用眼睛“说话”“传情”或“解惑”。
2.充分运用副语言,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副语言(paralanguage)通常被定义为有声但没有固定语义的“语言”。有时人们也把它叫做“类语言”或者“辅助语言”。副语言中的一些要素,如音质、音调、音量、语速、语调及语空是一些感性特征很明显的辅交际手段。巧妙地运用副语言,能以其多变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说话人的思想感情和态度。它在教学中同样能简化冗长的语言解释,形象生动地展现语言所要表达的内涵。教学过程中,教师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轻重缓急、高低强弱都可以起到传递情感和态度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教学时灵活运用音量、语速、语调、语空等副语言能力,并与高超的语言能力完美地结合起来。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度及学生的不同反馈,及时调整音调和语速。一味地大声或小声或保持同一音量都会使人感到乏味。
3.恰当使用客体语,优化教学效果
客体语又称物体语,是非言语交际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主要是指衣着、修饰物等各种不同教学手段所体现或传递的信息,多媒体也是外语教学中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作为教学艺术的一部分,教师的服饰与仪表,直接反映了教师的精神面貌,而这可以影响到教学效果,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审美观,正如“为人师表,身正为范”。教学中,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能增强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直观性,使课本内容形象化,从而减少语言方面的障碍,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教学效果。可见,课堂中的非言语交际是言语交际本身的重要补充。
4.合理运用环境语,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英语课堂教学中,环境语主要是指室内的光线、空间、色彩、设计以及座位的安排等,也是容易被忽视的交际工具。环境的好坏、教室的卫生情况都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学生的座位分布情况会对师生的课堂行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人际关系产生直接或是间接的影响。试想,在一个大教室,上课时大多数学生坐在后面,前面空空如也,授课教师的授课行为是否会受到影响?另外,授课教师在课堂中的位置也十分重要,教师是一直都在讲台上,和学生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流还是应该走到学生中间?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这些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师要充分利用环境语,选择宽敞明亮的教室、重视课堂座位编排并重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空间位置。这样都有利于学生平等地参与课堂学习,增强学生语言交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作为言语交际的重要形式,非言语交际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英语教师对非言语交际的理解和运用方面的意识和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的有效结合,才可以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教学
Spitzberg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由知识、动机、技巧三个因素构成,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足够的跨文化知识、积极的动机和有效的交际技巧,三个因素应同时具备,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单独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知识
知识指交际者应该了解目的文化中交际对象、语境以及人们对得体行为的要求等信息。这些知识是交际者正确解读交际对象传达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的基础,同时也是交际者选择得体交际行为的依据。缺乏跨文化交际知识,交际者便会无法确定自己的交际行为在目的文化的某一语境中是否得体、有效。
跨文化知识包括广义文化知识(涉及各国文化的知识)和狭义文化知识(涉及某一特定文化的知识)。广义文化知识从宏观上解释跨文化交际现象,对交际者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做一般性的指导。例如:了解各国文化中存在不同的文化模式和交往规则可以帮助交际者意识到文化差异的重要性,提高对跨文化现象的敏感度。了解文化对人际交往模式的影响可以帮助交际者理解跨文化交际语境中交际对象的行为取向。跨文化交际能力还需要掌握某一特定文化的知识和常识,如:该文化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点,以及其主流文化模式和优势等。特定的跨文化交际目标要求交际者掌握特定语境的知识,如:进行跨文化商务沟通要求交际者掌握目的文化中有关商务活动的常识,出国留学要掌握与学习和生活有关的文化常识等。
二、动机
动机指交际者在预期和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时的情感联想。与知识一样,不同的情感因素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效果。人类的情感包括感觉和意图。感觉指人们在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际时体验到的情感状态。尽管人们总是混淆情感和思想,但是情感并不是思想,而是人们对思想和经验的情感和心理反映。跨文化交际中人们会有幸福、哀伤、急切、愤怒、紧张、惊讶、迷惑、轻松和快乐等情感体验。感觉涉及到交际者对其他文化的敏感性,以及对交际对象和某一特定文化的态度。有的人不习惯面对不熟悉的东西,其他文化中陌生的景色、声音、味道使他们退却。提高体验陌生事物的动机有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意图或目的是指导行为的目标和计划,指导交际者在具体交际活动中的行为取向。人们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往往持有某种定势性的看法,这种看法可以帮助交际者缩小采取应对措施的选择范围,意图会受这种定势的影响。如果在交际行为发生之前,交际者对交际对象或其文化持有负面的看法,那么在交际中,这种负面看法会影响到对交际对象行为的客观判断。如果交际意图或目的是积极的,交际双方彼此的判断和评价准确,表明交际者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强。
三、技巧
技巧是在跨文化交际中表现出来的得体、有效的交际行为。交际者只掌握必需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持有积极的交际动机还不足以完成跨文化交际任务,他必须能够运用一定的行为技巧。这好比一个人想游泳,他看了很多关于如何游泳的书,掌握了游泳技巧的知识,他有强烈的游泳的动机,但是他还是不会游泳,因为他没有掌握游泳的技能。
很多跨文化交际学者对Spitzberg的理论作以修改,提出相似的模式。例如: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学者提出“意识”是与“知识”、“动机”和“技巧”同样重要的第四因素。Paulo Freire认为,意识主要指对自我以及与自我相关联的人或事务的认识,包括探索、实验和体验,是自我反省的,可以自我展现也可以向他人展现。意识具有不可逆的特点,一旦有“意识”便不能回到原来无意识的状态。意识可以提高认知、情感和行为技巧,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应该有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内容。
四、非言语表达
非言语表达也是重要的心智活动之一。交际者要注意对方文化中肢体语言、时间语言、颜色语言、空间语言、辅助语言等非言语符号的细微差别。与言语交际的情况类似,一个具备目的文化非言语交际知识的人不一定能够准确使用该非言语符号系统。因此,在出国之前应该刻意做一些专门的练习,提高运用非言语符号系统的能力。例如:如果准备去日本,你应该在家人和朋友面前练习鞠躬。此外,味道也是很重要的非言语符号,在出国之前应该了解目的文化对味道的喜好和日常的习惯,有的国家,如:美国,喜欢用香水或其他化妆品掩盖人体的自然味道,而很多国家的人们却不习惯使用香水。在教学中不妨使用角色扮演可起到积极作用。
角色扮演与语境有关,指交际者在目的文化中如何根据自己的角色身份得体地使用言语和非言语符号。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文化记载了社会对不同社会角色的期望和要求,是个体扮演角色的脚本;换而言之,人们根据自己文化内部的角色期待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个体的言行符合其扮演的角色身份。文化是社会角色的行为规范,不同文化对同一社会角色言行的期待不同,跨文化交际者应了解目的文化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期待,并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目的文化的要求。
在国外,教师与学生尽量保持平等的关系,对学生的约束较少,学生可以自由提问,教师和学生一般使用非正式的、生活化的语言对话,所以一个美国教师在课堂上身着牛仔裤,坐在桌子上讲课可以理解为制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而在韩国,学生期待教师为人师表,仪表言行都应该正式、庄重,美国教师的行为在韩国文化中不符合其扮演的角色身份要求。
不同文化对职业以及性别的言语和非言语表达方式以及行为模式的期望不同,跨文化交际者要能够调整不同语境中角色身份的行为差异,以对方文化可接受的得体方式进行交际。
一个人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增加了,交际动机随之增加;交际动机增加在行为上表现为积极参与交际活动。积极的参与使交际者增加经验知识,学到更多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推动积极情感能力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上述理论对于学生来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实践和复习所学内容;提高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加强同学间的合作。对于教师来说,可以使他们更全面、更细致、多角度地了解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情况,给教师提供机会来观察学生在不同语境中完成各类真实交际任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学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3]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关键词】英语副语言;跨文化交际;交际功能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言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言语交际必须借助非言语交际才能有效、顺利地进行。副语言,作为非言语交际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一、英语副语言的内涵
20世纪50年代,学者们开始用“副语言”这一术语来解释主要包括音质、音型和发音等的各种语调。所谓副语言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副语言指的是超音段音位学中的韵律特征(如语调、重音等),突发性特征(如说话时的笑声、哭泣声等),以及次要发音(如圆唇、化音、鼻化音等)。广义的副语言不仅包括狭义副语言的特征,而且包括一些非声特征,如面部表情、视觉接触、体态、手势、谈话时双方的距离等。当代的副语言研究往往是广义的副语言研究。[1]副语言在交际过程中起着辅助言语交际,作为辅助的交际系统与语言在交际中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互为共存,发挥着增进对话双方情感交流的作用。这一术语的使用提高了人们对它的存在及其在交流中的重要性的意识。
二、英语副语言的交际功能
副语言现象是英语口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说英语时,英语语言依赖这些包括不同程度的重音、停顿和音调等音律特征来实现表达目的和发出情感信号。[2]同时,英语口语中还穿插着大量以非词汇词和沉默形式出现的发音替代码及功能性发音,如笑声、打哈欠声及咳嗽声。这些副语言虽无固定语义,但可以传递不同的话语意义和信息,具有不同的交际功能。
(一)辅助修饰功能。辅助修饰功能是英语副语言最主要的交际功能。伴随着言语的笑声、哭声、、尖叫、低语、赞叹等副语言属于声音修饰的范畴。它使得语言表达更为生动、形象、富于感情,并且有利于传递信息,对话语意义起到辅助修饰的作用。
(二)情态功能。在言语交际中,副语言伴随言语或独立地表达说话人的情感、态度、立场等,并赋予话语以丰富的情感内涵。例如:音高的改变可以表达出说话人的赞美、惊讶、愤怒、高兴等情感;而语调的改变也可以表达说话人愤怒、讽刺、否定等态度。
(三)替代功能。某些副语言在特定的语境中像词汇一样具有特定的意义,可以取代某些词表达特殊的话语意义。由于其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特殊表现力,副语言能使话语意义更加生动、传神。例如:在交际中,交际双方意见不同、兴趣不一时,用言语直接拒绝、反驳、或打断对方表达未免有失礼貌。这时发出一些无词汇意义的声音停顿符号如“uh”、“er”、“oooh”来替代言语的运用,既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又挽救了交际。
(四)明确话语意义功能。如何明确地传达说话人的意图,除了靠准确的语言表达,副语言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句子重音、语调、音长、停顿等副语言行为的使用可以使说话人的话语意义表达得更清楚、更生动、更明确。
三、副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
在跨文化交际中,英语学习者要熟练掌握副语言体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把握副语言的表达规律,了解副语言使用的基本知识和原则,才能有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一)把握发声韵律特征,避免文化冲突。副语言是有声但没有固定语义的语言,是通过语句的重读、语调、停顿和延长语音等表达说话者的意图,表达不同的意思。在跨文化交际中重读不同,话语的意义迥然不同。例如You get the bag.在这个句子中,重读“You”,特指你,而不是别人;重读“get”指得到,而不是其他动作行为; 重读“the bag”,说明得到的是书包,而不是其他的物品。随着重音的改变,句子的语用和话语意义也不同,重音运用不当,将会在文化交际中产生冲突,从而阻碍了跨文化交际的进行。语调指说话人抑扬顿挫的变化,有升调、降调、升降调、降升调。不同的语调带有说话人的情感色彩。例如She is beautiful.用不同的语调,会表达不同的语义。用正常陈述句的语调,句末用降调,表示“她是位漂亮的女孩”;句末用升调,表示不确定性,一种猜测和怀疑,“她真的很漂亮吗”;在“is”处降调,表示肯定,指“她确实漂亮”;在“is”和“kind”处用降升调,暗示“她很漂亮,但是……”,即有言外之音。
停顿是语音分隔的一种表现形式,停顿在交际中传递着重要信息、聚焦重点、引起听众的注意。例如,在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得主办权时,说到:“The games of the 29th Olympiad 2008 are awarded to the city of--Beijing.”在这句话中使用了停顿,充分地渲染了现场的气氛,引起了听者的高度注意,也达到了表达的效果。延长语音是一个音素在一个词、短语或句子中读音时间的长短叫音的长度。说话者可以通过延长单词或单词中的语音来表达说话人的不同语用意图或话语意义。例如“I am coming.”这句日常用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延长语音使用的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同。Tom是个贪玩的男孩,妈妈要和他一起出门,他正在打游戏,这时他拖长了语音“coming”,表示了厌烦和漫不经心的态度。过了一会,他玩完了这局,并且取得了胜利,这时妈妈再次叫他离开,他同样回答了“I am coming.”但语音显得干净利落、嗓音宏亮,这时却表达了他取得胜利后兴奋激动的情绪。
(二)正确使用功能性发声,避免语意模糊
功能性发声的运用是否得当,主要取决于讲话人在一定语境中的态度,伴随着言语的笑声、哭声、低语声等的副语言,对话语意义起到辅助修饰的作用,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丰富,语意更加明确,有利于信息的准确表达。例如: Tom: May I have a look at your new shoes? Lucy: (Smiling) as you like.Lucy的微笑赋予了“as you like”更为直接的态度--答应、允许。如果Lucy采用了“yelling”的态度,则表明了Lucy的不愿意、不耐烦,那么Tom可能就会打消看鞋的念头。可见,功能性发声的正确表达,强化了话语意义,避免了语意模糊。
(三)恰当地运用“话轮转接”,避免沉默不语。“话轮”的含义是指给予说话人的权利与义务及实际所说的话语。上世纪70年代,社会学家萨克斯、杰弗逊等提出了“话轮转接”理论,来说明话语中发言者的变换问题。邓肯将话轮转接分为三类:话轮放弃提示,讲话人示意自己已讲完,听话人可以说话了,常见的技巧是讲话人语速放慢,然后用缓冲语,如well,you know,听话人就知道自己可以讲话了; 话轮回归提示,话轮放弃信号以后示意自己不想说话,希望继续听下去,常见的形式是Mm,或用升调Oh,鼓励讲话人继续讲下去;话轮维持提示,是采用加强音量变化和加快讲话速度的方法来抑制听话人的发言要求。如用Ah之类声音填补讲话过程中的停顿,不给对方以插话的机会。[3]在跨文化交流中,要始终坚持给予对方有声的反应,不可沉默不语,更不可毫无反应,交谈时要注意话轮的自然转接。
四、结语
副语言作为人类交际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言语交际的必要补充。它具有特殊的交际功能,对话语意义起着明确、辅助修饰、替代、表达情感等作用。因此,在交际中,只有充分重视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的作用,适当地使用副语言,才能使交际更加和谐顺利地进行。
【参考文献】
[1]田华.副语言交际概述[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关键词:日语教学 非言语行为 肢体语言
中图分类号:G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3-0029-02
外语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竭力培养适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复合型人才。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有效交流在两国之间日益频繁的交际活动中需求明显。这对日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语言教学,尤其是日语教学活动中,以言语培养为主,侧重语言本身,较为强调词汇、语法和读写能力的重要性。而在交际沟通能力的概念中,以肢体语言为代表的非言语交流具有重要的地位。
非言语行为与言语媒介相比,具有开放的不确定特征,也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具有可变性。母语的习得是在自然成长过程中完成的,很多非言语的表达方式的学习也是不自觉地就达成了。而外语的学习通常是以课堂或网络的教学视频来进行的,其重点在于语言形式而非内涵。[1]对非言语行为的无视直接造成了实际交际中的尴尬困境。
受到传统文化氛围的影响,日本人的肢体语言非常丰富。不同的肢体幼鳎辅以简单的言语,透射出的是其民族文化的内涵。[2]鉴于非言语行为的重要性,有必要强调,日语教学不能仅以文法、词汇为中心,只有熟知其非言语肢体动作的内涵,才能在跨文化交流中准确理解对方并有效表达自我。
一、日本文化中含蓄的肢体语言
日本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其文化具有强烈的谦卑和隐忍特点。[3]受其文化的影响,日本的肢体语言内容丰富,从礼节动作的鞠躬、微笑到头、手、腿部的示意都有着各自的内涵。
1.鞠躬
无论是在影视作品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日本人很少握手,鞠躬是两人见面时最常用的问候方式。鞠躬的幅度从点头示意到低头弯腰的深鞠躬,礼仪正式程度因人因事而异。一般来讲,一句“ぉはょぅ”,搭配简单的点头致意,便足以完成同学同事间的友好招呼。而在两人第一次正式见面时,则要用45度的弯腰程度,较为正式地表达致意。如果在正式场合,特别面对的是师长、领导等辈分较高的人,则需要致以90度弯腰的郑重鞠躬。而这种非常正式的致意方式更多地用于致歉的场合,比如在新闻节目中见到的公司高层因产品质量问题向消费者致歉的场景。
鞠躬致意被日本人认为是基本的交际礼节。同事小聚、老友相逢需要鞠躬,接待客户、出入会场需要鞠躬,甚至夫妻道别、亲子互动都有鞠躬的意味。所以,日本人每日鞠躬过百的说法并不为过。
2.微笑
微笑在日本被奉为基本社交义务。日本人常常是满脸笑容,彬彬有礼,给人的第一印象非常好。然而,他们不仅在高兴时微笑,在处于窘迫发怒时,也会发笑,以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
《日本人的微笑》是英国文学家,拉夫卡迪奥的随笔,其中对日本人微笑的描述耐人寻味:“日本人的微笑给人的第一印象大体上是非常愉快的。在开始时觉得日本人的微笑很有魅力。但以后有时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苦恼、羞愧、失意时的微笑让人不知所措……即使是心乱如麻,脸上也要凛然地微笑,这在日本被认为是社交上的义务。”
日本人的微笑和日本品牌都是全球闻名的。特别是日本的服务行业,面带微笑的服务人员都是出了名的亲切;而着装干净,谨慎仔细,常带微笑的日本游客,也给其他国民以良好的印象。在微笑面孔的遮掩下,欧美国家大都无法理解中国和南北韩为何对日本多有指责。他们忽视了这些笑容背后日本曾带给亚洲近邻的可怕历史往事。
3.拒绝/否定
日本人的表达多委婉含蓄。尤其是自己的观点可能与别人的看法不一致的时候。日本人选择在胸前交叉双手表示“不可以”,却不会轻易将“不”说出口。在日常交流中“……けど”或“……が”的半句表达频率非常高,这里没有说出来的后半句就是反对的意见了。
日本教育家高桥敷在这个问题上曾表示:“日本人一味地隐藏自己的意见和思想,唯恐与别人的观点相违……”日本人在表达个人立场时的做法比较委婉。他们非常在意对方的感受,所以在决定发言前,大都会试探对方的感觉和立场。只有准确把握了日本人的这种思维方式,才能避免在与日本人的交往中产生不必要的误会。日本人用双手交叉于胸前的肢体语言则明确地表达否定的意图,既避免了言语冲突的尴尬,又达到了传意的目的,发挥了超出语言表达的作用。初到日本的外国人通常会有这样的疑惑:这个日本人没有拒绝我啊,我要争取一下啊。其实,对方的表情和语气已经早就表明:不可以。
例外的情况会出现在级别不对等的两人之间。比如,父母对孩子就是个例外。在制止熊孩子的无理取闹时,“だめ”也常有出现。而在陌生人之间,永远不会出现这个词汇。
以上的三类列举是日本人较为常用的非言语肢体表达方式。进行更多的日本文化学习,则可以了解到这些行为产生的背景及其深刻内涵。日语课堂,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场地,重视非言语行为认知的培养,准确把握交际者的完整内容,增进相互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交流活动。由于非言语行为具有非结构、无符号和非连续性等特征,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入需要更多的技巧。
二、教学中的非言语交际能力培养
非言语交际和语言交际在交流活动中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是有机的统一体。在日语课堂教学中,可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教学组织:
1.教师的认识与自我约束
首先,教师需要提高自己在思想上的认识,抛弃完成语言培训就可顺利交流的错误认识,充分认识到非言语行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意义。其次,在知识积累中注重对日本文化和习俗的学习,提高自己对日本文化中非言语行为的理解能力,具有较高的日语文化修养。最后,利用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日本文化交流,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文化交际能力,并有意识地规范使用非言语方式进行意愿表达。
2.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
教学内容的设计以教材为中心,却不能以课本为全部。结合课程进度,有计划地增加日语文化背景的知识含量;结合阅读训练,适时进行俗约、习惯及文化禁忌的介绍。为了使得非言语教学的设计不显的突兀,所设计教学内容需要与相应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以日常交际场景为基础设计练习环节,课堂教学与交际实际紧密结合。可采用音像资料充实教材,拓展交际训练环节的深度,结合场景故事将非言语交际知识有机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
3.教学方法的恰当选取
鉴于非言语教W的无结构、非连续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要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小组交流、场景应用等教学手段效果较好。融入角色的场景教学过程形象,带入感强。在教学手段上要灵活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如音频、视频资料的加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提供更加自然、真实的学习题材,达到有效学习和领会语言交际与非言语交际及其文化差异的培养目标。
4.试炼机会的充分给予
面对面与日本人进行交流的方式是最直接有效的训练和提高手段,是最好的学习途径。教师和学习应尽力给学生创造实际锻炼机会。将学生送出去和聘请高质量的外籍教师都是捷径, 但教育投入成本太高,无法满足多数普通高校学生的需求。不过,在国际交往频繁, 外籍人士增多的今天,应鼓励学生利用自身条件,走向社会,寻找机会,尽可能参加一些跨文化交际活动,也是提高日语交流水平的一种方式。如与外国留学生的各种联欢交流活动,参加涉外导游活动或涉外宾馆的接待活动,以及中外学校之间正式或非正式的学生交流活动等。
三、结语
非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日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熟练的日语交流能力,仅停留在词汇和文法的训练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肢体语言等非言语内容,有助于提高日语工作者的交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非言语行为培养与语言教学有机融合,以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误解,提高日语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黄悦.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交际行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语用充实 交际语境 语言语境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合作项目(L15EYY005)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认知语用翻译研究
一、引言
语用充实兴起于20世纪末,是词汇语用学的一个分支,是关于语言交际的认知研究,因此对于认知语用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语用充实存在于人类的言语交际中,是一个语用过程,“一种词汇语用现象,指言语交际者充分调用语境将语言使用中的各种不确定性词义加以确定化的语用认知过程”。语用充实也大量存在于翻译这类特殊的跨文化语际交际中,西方学者Sequeiros最早将语用充实应用于翻译实践中,他认为翻译中的语用充实应叫语际语用充实,因为翻译是语际之间的,语用充实也应该是语际间的。翻译中的语用充实区别于日常的言语交际,译者要对原语的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加以充实,同时评估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顺英译文读者的语言逻辑,使译文读者以较小的认知努力获得最好的语境效果。
“中国典籍英译对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融合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典籍英译也存在着一定的翻译难度,这是因为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了价值取向的不同,语言和文化习惯的不同导致了表现方式和风格在认知上的偏差。作为儒学典籍,《论语》英译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目前从语用充实视角研究《论语》的文献相对较少。因此,本文立足于关联顺应理论,以《论语》为分析文本,展开对典籍翻译这类特定跨文化语际交际的研究,例证语用充实在典籍翻译中的重要性。
二、语用充实与典籍英译
根据语码论,人类的语言交际是对信息进行编码与解码的过程,即对交际信息的传递与理解的过程。但是由于说话者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词汇信息或表达式等局部信息的不确定性以及模糊性,这种不确定性反映了语义信息与语用意义之间的松散性,也正是这种语言使用的松散性造成了听话者对于交际信息的解读障碍,导致交际失败。成功的交际是交际者根据其所处语境,对交际中的松散信息进行语用充实,以实现对交际信息的精确解读。因此,语用充实在言语交际中是不可避免的,它是对松散信息的语用加工,以弥合语言编码信息和交际信息之间的空缺。
文化和语言的差异造成了语用意义和语义意义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语用意义和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这种松散关系造成了翻译转换过程中一定程度以及形式上的损失,损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采取一定的策略来补偿。“语用充实可以调整语用意义和语言符号之间的松散关系,所以它在言语加工领域的研究尤为突显,并对翻译过程研究具有启发意义”。陈吉荣认为语用充实具有代偿性、认知性、关联性、动态性、推理性特点,其中代偿性是基于语用等值的角度,主要是指在翻译过程中通过等效、替代等手段对言语行为中的交际性损失进行补偿;认知性指的是“言语交际者充分调用语境将语言使用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词义加以确定化的语用认知过程”。关联性指代话语和语境的关系,通过显性内容、语境假设和认知效果之间的相互调整得以进行,从而使指称不明的因素加以具体化和明示化;语用充实的过程涉及语用扩充或语用收缩,这两个语用加工的环节具有动态性;语用充实又指的是对语境进行推理或者对缺省的内容进行阐释,因而具有推理性。
翻译本身也具有上述特点。翻译首先是“对原语的信息理解,然后才是通过另一种语码对该信息的恰当再现,语码转换的重点在于意义或信息的表达”。语用充实不仅是一种语用认知过程,也是一种翻译重构策略。典籍翻译也是一种文化信息在语言形式上的重构,在重构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形式如社会、宗教、习俗等文化信息的损失,或者文本在衔接以及连贯上的亏损,这是由于典籍翻译时间跨度大,是一个双重的由古汉语转换成现代汉语再译为英语的过程,并且中西思维、语言以及文化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西方哲学认为语言的不可通约性造成了语言在表层结构上的差异性,体现在文化上就是文化概念的空缺,即所指意义与联想意义不同步。“由于源语与目的语之间存在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任何翻译从整体而论都难免发生损失,尤其以典籍翻译为甚”。
语用充实作为一种语用补偿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典籍翻译过程中的损失问题,即意义和符号之间的松散关系。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总是需要依据语境进行语用扩充或者语用收缩。其中,语用扩充是一种文化手段,可以使原文中的社会、宗教、习俗等信息实现等值翻译;语用收缩是一种语言手段,对译文中的时间指示或者文本衔接等信息进行调整,使得上下文联系更加紧密,行文更加连贯。语用充实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要求译者对原语信息进行语境化理解,在译语表达中进行语用充实,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语用等值和交际意义的恰当再现。
三、《论语》英译中的语用充实
《论语》是先秦哲学典籍,以语录的形式出现,行文简洁,语言风格简约明快,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因此它的外译对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有着积极意义。作为一部文言散文集,《论语》所含语境信息极少,文化信息极多,翻译时难免出现一定形式的信息损失,因此需要对缺少的信息进行充实。Verschuren在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将语境具体划分为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译者如何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对原文的松散信息进行补缺,对译语进行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的顺应和信息充实,实现原文和译文的最佳关联和语用等值。
(一)语言语境的信息充实
语言语境主要是指语言使用中所涉及到的词汇、句子、段落以及文章上下文、语言风格等相P语境,译者要准确把握原文的隐含信息和语言风格,同时注意语篇中上下文的逻辑语义关系,以译文读者的动态认知语境为依据,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进行信息充实,使译文衔接连贯自然的同时再现原文的语言风格。
例1: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译文1:Confucius said, “If a person learns without thinking, he will get deceived. If a person thinks without learning, he will get confused.”译文2:The Master said,‘Learning without thought is labour lost;thought without learning is perilous.’
分析:例句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格,论述了学习过程中“学”和“思”的辩证关系,孔子主张学思并重。译文1顺应了西方读者的语言表达习惯,由“两个if ”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来引领全文,在主句中添加了原文所隐含的主语 “a person”,充实了上下文的语境信息,对“学”和“思”的翻译都是遵循先动词后动名词的规律,与原文的句式结构保持一致,体现了原文的语言风格。译文2则是和原文无主语的句式结构保持了一致,对“学”和“思”的翻译都采用了名词形式,基本传达了原文在句式结构上的对称,但在对语言语境的信息充实上没有译文1效果好。
(二)交际语境的信息充实
交际语境是一种非语言因素,包括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语境成分。译者在交际语境中处于主体地位,具有主观能动性,这是因为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语境因素在言语交际中刺激并激活译者的认知机制,从而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其中,物理世界是指时间与空间在概念意义上的特殊指称关系;社交世界指代社会环境和社交场合,在语言形式上则体现出一定的社交文化语用差异,受认知、社会以及文化等因素制约;心理世界是针对交际主体的,指影响语言选择的关于交际双方的信念系统、情绪、愿望和意图等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因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三个世界的特殊因素,在保证正确传递原语信息的基础上,以合适的语言形式对这三个世界的信息空点进行充实,从而明确交际信息,使得交际的语用效果得以再现。
例2: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2.1)
译文1:The Master said,“He who rules by moral force (de) is like the polar star, which remains in its place while all the lesser stars do homage to it.”(Waley 2013)
译文2:Confucius said “He who governs a state by means of virtues may be compared to the Dipper, which stays at its place and many other stars turn around it.”(王福林,2011)
分析:例句论述了“德”在治理国家发挥的积极作用,以“譬如北辰”强调了“为政以德”的重要性。这是因为“北辰”被众多天体环绕,占据着核心位置,有着分辨方向和指引道路的作用,暗示着施政者要想得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需要以德治国,施行仁政。在对“北辰”的翻译中,译文1和译文2采取了直译的翻译策略,分别译为 “the polar star” 、“the Dipper”,直接表达表层意义,但是“北辰”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并没有体现出来,出现了社交世界的信息空缺。
四、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典籍翻译中的语用充实,结合具体例证,从语言语境的信息充实和社交语境的信息充实两个方面来论述,指出语用充实在典籍翻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语用充实针对翻译中的文化、社会、认知等信息空点进行语用策略上的信息加工,强调认知语境等因素的制约作用,使得译文读者通过语用充实实现和原文的最佳关联。
参考文献
[1] Sequeiros,R.Interlingual pragmatic enrichment in translation.[J].ournal o f Pragmatics,2002,3(4):1069-1089.
[关键词]交际失败 指令性言语行为 语用策略 交际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8-0038-02
引言
言语交际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已有大量文献对其各方面特征进行研究。言语交际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它具有有效性。交际的有效性指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得以实现,包括听话人完全听到并理解说话人说出的话语;若说话人实施了使役性言语行为,听话人将完成说话人言语行为期待的取效结果;交际过程中没有产生负面的情感效果;交际双方遵守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等交际规则。
然而,在交际中实现最大有效性是一种理想的交际模式,由于受到大量语言外因素的制约,即使在关系非常亲近、友好的交际者间进行交际,也无法永远保证实现最有效的交际。因此,在日常交际中,经常会产生无效的交际,并由此导致交际冲突。为了提高交际的有效性,减少交际冲突的发生,我们有必要寻找可能降低交际有效性的潜在因素,也即可能引发交际失败的因素。
一、指令性言语行为引发的交际失败
О.Е.Ермакова и Е.А.Земская在《交际失败的分类》一文中指出,交际失败包括两种现象,一是说话人没有实现其交际意图,即听话人没有理解或错误理解说话人的话语;二是在交际过程中产生了负面的情感效果。我们认为,判定说话人没有实现其交际意图还反映在听话人故意不理解对方话语,或故意不完成对方使役性言语行为期待的取效结果。
(一)语用因素
导致交际失败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语言因素,如形近词、同音异义词等;二是心理方面的因素,包括交际者交际途径的差异、交际者的性格特点差异等;三是特定语境中可能导致交际失败的语用因素。О.Е.Ермакова и Е.А.Земская将导致交际失败的语用因素归咎为交际一方忽视了词汇语义中的语用成分。我们认为,这类交际失败的产生更确切地是由于交际者忽视了词义中的情感、修辞成分,即词汇的伴随意义所致,属于由语言体系决定的现象。此外,О.Е.Ермакова и Е.А.Земская认为导致交际失败的语用因素还包括词义范畴间程式化关系被破坏,以及言语行为与思维间存在固定模式等(О.Е.Ермакова, Е.А.Земская,1993:30-63)。
(二)指令性言语行为与语用因素
我们认为,指令性言语行为,即试图改变听话人行为或情感、心理状态的言语行为具有潜在的冲突性,也就是说实施此类言语行为很可能引发交际失败。尤其是当指令性言语行为预期的取效结果与听话人的利益不符时,听话人产生了负面的情感效果,会使交际失败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导致听话人产生负面情感效果的原因还可能是说话人出于个人利益,迫使对方终止符合自己利益的活动。指令性言语行为引发的交际失败可以发生于各种文化背景下的言语交际中。这一点在我们考察的汉、英、俄三种语言的自然对话中得到证实。
实施指令性言语行为时,对交际有效性产生影响的语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交际双方对所实施的指令性言语行为的功能存在不同评价。如说话人认为其实施的是请求性言语行为,是请求听话人去做某事,而听话人将话语理解为命令。通常这种情况下听话人的反应是:“别命令我!”说话人会做出解释:“我没有命令你,是请求你。”
2.在交际双方对所实施的指令性言语行为的功能作出同等评价时,听话人认为说话人的言语行为与交际语境或其中的某些成分不相适应。如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不平衡,即说话人和听话人对双方的地位关系存有不同评价,会导致说话人的指令性言语行为无效。例如:
- Jimmie,lead the way,boys,get to work.(1)
- A “please” would be nice.(2)
- Come again?
- I said a “please” would be nice.
- Set it straight, Buster.I’m not here to say “please”.I’m here to tell you what to do.And if self-preservation is an instinct you possess,you better fuckin’do it and do it quick. I’m here to help.If my help’s not appreciated,lotsa luck, gentlemen.(3)
- I don’t mean any disrespect.I just don’t like people barkin’orders at me.(4)(Quentin Tarantino. Pulp Fiction.)
上例中说话人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权力向听话人发号施令,但听话人却认为他不具有足够的权力来实施此类言语行为。因此听话人对说话人指令性言语行为的反应为――对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修正{见话轮(2)}。在话轮(3)中说话人确认了自己有权实施命令言语行为,并且不给予听话人以违背其指令的权力。当听话人意识到自己的从属地位后,拒绝承认其具有说话人认为其应有的使命{见话轮(4)}。
再比如在中国及俄罗斯的交际文化中,若说话人对其长辈实施批评性言语行为通常会引发交际失败,听话人通常会做出反应:“不要批评我”“Не делай мне замечаний”听话人的言语既是在否定说话人在该语境中具有实施批评性言语行为的权力,同时也是在试图改变说话人的行为。
3.在实施指令性言语行为的有效条件中,预备条件与现实事态不符。说话人误认为听话人不会去完成其要求的行为,于是对听话人实施强制性的指令言语行为,最终引发听话人的负面情感。在这种情况下,听话人的反应通常为:“不需要你提醒我”“Я и без тебя собирался это сделать”“You don’t have to remind me”且通常带有不满、指责的语气。
除上述几种因素外,还存在很多在特定语境中可能降低交际有效性的非语言因素。此外,为了提高同种文化背景下以及跨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有效性,还有必要考虑各种语用因素所具有的民族特性。
二、指令性言语行为引发的交际失败的应对策略
在分析了影响指令性言语行为取效结果的语用因素的基础上,我们尝试提出几个规避此类交际失败的语用策略,为最大程度地实现指令性言语行为的有效性提供可能。
1.交际双方应遵守礼貌原则等言语交际规则,使自己的言语符合双方的社会关系。应避免向对方实施任何具有侵略性的言语行为,或使用有可能使对方发出侵略性言语行为的言语。
2.说话人应充分考虑对方实现其交际意图的能力,不应提出对方无法完成的要求。
3.当听话人有不欲实现说话人指令的意向时,说话人可通过向其说明实现该指令的重要性、必要性等方式使对方作出与说话人意图相符的反应。也就是说,说话人应通过自己的言语帮助对方自愿地在合作的会话意向的基础上,做出符合说话人交际意图的言语反应,而不感到是被迫做出某种言语回应。
4.说话人在实施指令性言语行为时,应充分关注其交际意图是否符合听话人的利益,是否能为对方所接受。当不可避免要实施使对方不快的言语行为时,应在实施该行为前先向对方表示歉意,事先说明自己的指令性言语行为可能会使对方产生负面情感,使得听话人预先拥有准备心理,最大降低发生冲突际的可能性。
三、结论
指令性言语行为具有潜在的冲突性,更容易引发交际失败。影响指令性言语行为有效性的语用因素主要有:1.交际双方对所实施的指令性言语行为的功能存在不同评价。2.在交际双方对所实施的指令性言语行为的功能作出同等评价时,听话人认为说话人的言语行为与交际语境或其中的某些成分不相适应。3.在实施指令性言语行为的有效条件中,预备条件与现实事态不符。为尽可能地规避此类交际失败,最大限度地提高交际的有效性,交际者应采用适当的语用策略。
【参考文献】
[1]Беляева Е.И.Грамматика и прагматика побуждения:английский язык[M].Воронеж,1992.
[2]Беляева Е.И.Принцип вежливости в речевом общении//Иностр.яз.в школе[J].1985,No 2.С:12-17.
[3]Грайс Г.П.Логика и речевое общение//Новое в зарубежной лингвистике[J].М.,1985,Вып. 16.С:217-238.
[4]Ермакова О.Е.,Земская Е.А.К построению типологии коммуникативных неудач(на материале русского диалога)//Русский язык в его функционировании.Коммуникативно-прагматический аспект[A].М.,1993.С:30-63.
【关键词】英语教学 文化导入 语用能力
学习一门语言就是培养该门语言的语用能力的过程。在我国,由于条件的限制,英语学习者很少有机会直接从英语环境中习得这门语言,注重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部分促成了以获取词汇、语法知识为目的的学习方法,其结果是学生学得辛苦,考试时也能“得心应手”,发挥“出色”,但一旦需要用英语进行交际时,问题就出来了:或者用词不准确,或者使用语言不得体。造成运用英语能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习者脱离语境学英语。英语不是孤立存在的,词语的意义要依赖上下文,而句子的理解则需结合语境,由于语境是与一定的交际场合发生联系,交际场合的正式程度、社会、文化特征对语言的表达就会产生系统的规律性的制约。
一、语言与文化
英国语言学Halliday认为:语言符号系统是社会符号系统(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是一种“意义潜在系统”。作为符号系统,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是思维的直接实现,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语言也反映一个民族的生活、文化和思维方式。因此,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信息的代码。
从人类学的角度看,人不仅是“社会人”,而且是“文化人”,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始终发生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下,文化无所不存,无所不在。有“现代文化学家之父”之称的英国人类学家Kluckholn对文化下的定义是:“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括显型式样也包括隐情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文化的内容广泛而又复杂,美国当代著名人类学家Goodenough认为,文化的内容包括:形式(主要是指语言)、信仰、命题、价值观、规约、公众价值观、行事方法、常规、风俗等。语言是文化有机的组成部分,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它与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二、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
上世纪50年代末,Chomsky(1977)提出了“语言能力”的概念,他认为,“语言能力是某种远比语言本身抽象的知识状态,是一套原则系统,是一种知识体系。”Bachman(1990)认为,语言能力包括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语用能力。前者由语法能力和语篇能力组成。Widdowson(1989)认为“能力”有两个部分:知识和技能。前者相当于语法能力,后者相当于语用能力。Leech(1983)提出区分语用语言学和社交语用学,语用能力也就相应地分为语用语言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社交语用能力是指遵循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是更高层次上的语用能力。Hymes(1970)认为交际能力由四部分组成:形式上的可能性;实施手段上的可行性;语境中的适宜性和现实中的实施情况。其中,形式上的可能性相当于Chomsky(1977)说的“语法能力”,其余三部分相当于他说的“语用能力”。前者体现为语言形式的准确性,后者则体现为具体情景中语言运用的合适性。不管怎样区分,语用能力可以解释为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它可以简化为表达和理解两个方面。
三、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语用能力是语言的基本结构在语境中的复现,它使语言知识在语境中得以应用。人们在语言交际中,因没有达到完美,得体的交际效果而出现的差错统称为“语用失误”。Thomas(1983)将语用失误分成两类:语言语用方面的失误和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语言语用方面的失误是指所说的英语不符合英语本族人的习惯,误用了其它表达方式,或不懂英语正确的表达方式,按母语的习惯套入英语中去。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是指交际中因不了解或忽视谈话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
1.语用失误
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由于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别,互相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同文化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难。
(1)知识文化差异导致的语用失误。这类失误指英汉词义差异所造成的语用失误。由于英语词语和汉语词语的差异涉及到多种情况,比如两种语言中是否有对应词、概念所指是否一致、表达方式上有无差异、派生词义是否有区别等。
(2)语用文化差异导致的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很多产生于交际双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不同的文化中,交际者都有自己的自由话题。在汉语文化中对年龄、婚姻、收入以及家庭情况的提问很多时候是关心、亲热的表示。但这样的言语交际在英语文化中是不可思议的。因为西方文化崇尚个性,年龄、收入、体重、婚姻状况都属个人隐私,是不自由话题。在文化交际中应尽可能避免涉及对方的不自由话题。
2.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上述的讨论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文化的导入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学生方面。学生可以利用记忆策略来有效地识记英语文化知识和语用规则,还可以利用其他学习策略,如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来增强自身跨文化意识、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方面:(1)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包括知识文化和语用文化的同时导入,对学生交际能力进行综合分析;(2)注意文化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交际法、结构主义教学法等教学策略,既注重语言形式和语言结构的等知识文化的传授,又重视语言的使用技巧等语用文化的传授;(3)对融入教学各环节中的文化因素(包括西方社会风俗习惯和行为模式的内容)加以归纳整理,提炼出能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交际文化教材,特别是真实的语言材料;(4)就中国与西方文化习俗的差异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开展汉英语言、文化的比较研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外语教学实践中;(5)要求学生阅读一些外语短篇小说或剧本,让他们记住其中有意义的文化细节;(6)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报刊及收听收看外语节目时注意积累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等有关材料;(7)充分利用图片、幻灯片、电影、电视、互联网等直观教具开展教学,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8)鼓励学生与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进行交流。
四、结语
交际是双向的过程,要使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进行,交际双方应该进入对方的文化背景中,从对方的文化出发,用真正的对方语言形式来进行交际。正如Thomas所说:“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没能根据标准的语法编码模式去遣词造句,他顶多被认为是‘说得不好’;但没有按照语用原则来处理话语,他就会被认为是‘表现不好’,被认为是‘不真诚、存心欺骗的或居心不良的人。”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已日益显现,在语言教学不应只停留在语言习得本身,应该上升到语用的层面,切实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从而避免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张公谨,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申小龙.语言学纲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摘要】 本文从语言学及哲学角度分析了语境的概念,讨论了语境和意义的关系,总结了目前对语境的分类。此外,本文探讨了语境理论对于EFL教学的启示,即不但要注重英语语言形式,更要注重其在特定语境条件中的语用功能,以提高学生英语使用的语境恰当性与可接受性。
【关键词】 语境 意义 文化
【Abstract】 The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theory of context from linguistic and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respectively,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ext and meaning, and state the classification of context. Besides, the implication of context theory for EFL teaching is suggested as focusing on both linguistic forms and their pragmatic functions in specific contexts to improve EFL learners' contextual appropriateness and acceptability while using English.
【Keywords】 context;meaning;culture
1 引言
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流信息,而且任何形式的交际都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的,因此,"分析语境对于分析语言的意义大于分析语言的本身"。[1]对于语境范畴的界定源于语言学和哲学这两大领域的研究,无论是语言学家还是哲学家都关注语境对意义的作用。目前,国际间政治、经济、科技、贸易、能源、教育、环保等众多方面的交流急需大批具有较高英语应用能力的各类专业人才。2007年教育部下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教学性质和目标中明确提出将"跨文化交际"纳入英语学习主要内容,学习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为EFL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基于跨文化的语言交际成功与否取决于交际双方共享语境因素的程度,EFL课堂不仅应重视语言形式的传授,还应强调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语用功能。
2 语境理论
2.1 语境的概念
语境,作为一个理论术语,最初来自于语言学领域。1923 年,波兰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指出,"话语和环境互相紧密地纠合在一起,语言的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2]他将语境分为"情境语境"和"文化语境"。1930年,伦敦学派的创始人弗斯在一次演讲中指出,"人们在论证意义的生成时,与其诉诸我们不了解的内省状态而陷入神秘论,还不如更多的去关注人类群居生活的客观环境"。[2]后来,他引申了语境的含义,将其分为"语言语境"和"情境语境"。1964年,弗斯的学生韩礼德提出了"语域"的概念,由话语范围、话语方式和话语风格三个方面构成。1977年,英国语言学家莱昂斯认为"语境是一个理论概念,构成语境的各种因素对语言活动的参与者所产生的影响系统地决定了话语的形式、话语的合适性或话语的意义"。 [3]1983年,语言学家利奇指出,语用学研究的是有关言语环境中的意义的科学。如今,与语言的多角度、多层次、多层面研究相联系,语境问题的认识在语言学界正逐步趋向多角度化、多层次化、多层面化。
陈嘉映认为,"语言学家和哲学家同样都进行观察、概况、推论,但两者目标不同,语言学家旨在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内部机制,直到掌握这一机制甚至制造语言,哲学家从理解语言的机制走向理解世界"。[4] 现代语言哲学家弗雷格最先提出了语境的基本思想,认为"词只有在语句或命题中才有意义"。 [5] 维特根斯坦在后期十分强调语言表达式的意义对语境的依赖性。如,"我害怕"这个语句的意义很难确定,其中的任何一种可能性"都有一个适当的特殊语调和不同的语境与之相对应"。[6] 在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影响下, 英国哲学家奥斯汀建立的关于"语用力量"的理论,"标志着分析哲学家对语言哲学的研究已从语义学阶段进展到语用学阶段。"[7] 继奥斯汀之后,美国哲学家格莱斯提出了著名的会话含义理论。
语言学对语境的研究主要是想通过语用学的科学思维方式, 对客观言语行为的语境条件进行分析, 以求得语言使用中意义的明晰性与确定性, 排除歧义性以达到正确的语言使用; 而语言哲学对语境的关注更倾向于通过哲学的反思思维方式, 对日常语言使用中的意义的语境条件进行分析,从语境底蕴中寻求意义产生与理解的深层支点。[8]
2.2 语境的分类
刘纯豹(2000)认为,"语境中的'语',可大可小,受制于环境。至于'境',也是可大可小,小至前后搭配,大至社会文化"。李思民(2002)认为,语境具有二重性,它既指上下文的联系、静态的语言环境, 又指与言语行为有关的各种因素所构成的交际情境。[9]何兆熊(2000)认为,"语境由语言知识和语言外知识构成。语言知识指交际双方共有的知识,语言外知识指背景知识,情景知识及交际双方的相互了解"。[10]裴文(2000)以语境的稳定性为依据将语境分为两类:"一是小语境,即对语言的行为有直接的、显著影响的言辞与非言辞语境;另一类是大语境,即对语言行为有间接、潜在制约作用的社会文化、文体风格与自然地理语境"。[11]索振羽(2003)认为,"语境是人们运用自然语言进行言语交际的言语环境,包括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民族文化传统语境"。[12] 杨元刚(2008)主张将语境分为三种,语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刘宓庆从翻译的角度将语境分为微观语境和宏观语境。前者指各式词语搭配;后者指文本的题材、主题、交际功能及文本的文化、社会、历史背景。[13]彭庆华(2007)总结的语境分类还包括将语境分为言内语境、言伴语境和言外语境。 [14]总而言之,语境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既包括言语的形式、语句的上下文,还包括特定的交际场景及特定场景交际之外的一般背景信息。
3 语境理论对EFL教学的启示
3.1 语境理论在EFL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语境理论对于EFL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语境对于语义有固定作用,能将具有模糊性、游移性、不确定性的意义明朗、固定、确定。教育部2007年下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对大学英语教学性质界定为,"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在EFL教学中的重要性。戴炜栋指出,"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外语教学界一直强调对语言系统的教学,对语言的运用不够重视,忽视了语境和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导致学习者的语用能力长期滞后。调查显示,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语言能力不成正比,语言能力强的人,语用能力不一定强"。[15] 这里提到的语用能力就是指学生对于英语言外之力的判断和理解及在特定语境中选择语言形式和言语策略的能力。
Kasper&Rose (2002)在《第二语言的语用发展》中认为不仅语用语言知识是可教的,而且社交语用知识也是可教的。这说明EFL教学中不能仅以形式为重点,更应注意语言形式在特定语境条件中的语用功能,重视其使用的语境恰当性与可接受性,培养与发展学生有效地使用英语的语用能力;有意识地根据某些语用参数,比如社会地位、亲疏关系等语境因素,分析英语使用的恰当性、得体性、顺应性。EFL教学应正确处理好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既要强调语言使用的语境因素,又要注重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差异。因为外语教学不仅是一种语言教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教学。
3.2 在EFL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对于跨文化交际语用能力培养,浦小军指出,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不同文化的行为功能;英语国家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及言语行为方式;英语常用词汇的文化内涵等。[16]
3.2.1 提高学生确认词汇语境信息的能力
学生想要准确地理解和恰当地运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仅仅知道它的意义是不够的,还必须明白使用它的语境信息,即使用它的文化内涵、语域、语体意义及交际时的特定环境等相关信息。例如,学生们认为很简单的词"good"在不同的语境中语义是有差别的。(刘宓庆,2007)
You are looking good and you've put on weight. 你看起来气色挺 好,体重也增加了。
I am going to have a good try. 我要 认真 试一试。
But you must write me a good long letter. 你得给我写一封 名副其实的 祥函。
I'm awful good at looking after people. 照顾人可是我的拿手好戏 呢。
3.2.2 提高学生区别言语存在的语境的能力
由于交际中信息的传递是在语境中实现的,语境因素影响并制约人们对词义的推导和阐释,离开了特定的语境,言语就无法准确地传递信息,造成交际的失败。在EFL教学中,对语篇语境(即上下文)、情景语境及文化语境都要给以足够的重视。下面三句话来自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2008):
An ambassador is a man who lies abroad. (语篇语境)
Better late than the late. (情景语境)
The United States is a graying society, so she has set up a loneliness industry. (文化语境)
上面A句中lie这个词到底是"撒谎"呢,还是"驻扎"要依赖于特定语境。B句转换自习语better late than never,这是写在美国高速公路入口处的一句宣传语,意为"迟到总比不到好,安全比丧了命好"。C句中graying society意为 "老龄化社会",因为西方社会忌讳说老,认为老人缺乏竞争力,所以大都使用委婉语。loneliness industry指为照顾孤寡老人而建立的社会福利制度。
3.2.3 利于交互式网络多媒体提高学生的语境敏感性
外语的交际的语境总是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由于学生对西方文化不了解,意识不到这种差异,往往产生学习障碍和错误。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外语文化背景的影响,这种方式体现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文化的差异必然造成词义、句义、联系意义和比喻意义等语言现象的差异。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必须包括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单单是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应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目前,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在教学活动中广泛采用信息技术,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逐步实现教学及管理的网络化和数字化"。[17] 已在全国多所高校全面实施的基于宽带网及多媒体的英语教学模式为创设语境、提高学生跨文化语用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利的保障。EFL教学可以借助网络世界海量的信息及多媒体技术创设的虚拟情景通过直观的视觉输入英语所反映的整个社会文化信息及不同语境中英语使用时的规律。
参考文献
[1] 《Malinowski, B. The Problems of Meaning in Primitive Language in Supplement to Ogden C.K. and Richard I.A. [M ].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23.
[2] J.R.Firth. The Tongue of Men and Speech[M ]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3] Lyons. Semantics[M] .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4] 陈嘉映. 语言哲学[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 G. Frege. Die Grundlagen der Arithmetik [M ].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884.
[6] 徐纪亮. 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研究[M ].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7] 徐纪亮. 分析哲学及其在美国的发展[M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8] 李海平. 语言哲学中意义的语境问题[J ].北华大学学报,2006,(4).
[9] 李思民. 语境的理论阐释[J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2 , (4) .
[10] 何兆熊. 新编语用学概要[M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1] 裴文. 现代英语语境学[M ].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
[12] 索振羽. 语用学教程[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3] 刘宓庆. 翻译与语言哲学[M ].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7.
[14] 张镇华. 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语用研究[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15] 戴炜栋. 第二语言语用习得的课堂教学模式[J ] . 外语界,2005, (1) .
【关键词】口语交际;重要性;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将原教学大纲中的“听话.说话”修改为“口语交际”,并把口语交际能力作为小学语文各个学段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从中可以看出新课标注重了学生语言的训练和表达,从家庭的层面看,现在的孩子是家庭的传承者、将来的顶梁柱;从社会角度讲,现在的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接班人。无论哪个方面都希望人人有较高的综合素质,需要从小学开始全方位培养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就是重要的一面。
1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1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的需要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语文工具性、人文性目标的实现。”可见,口语交际教学利于语文工具性教学目标的实现。
1.2口语交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前言部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1.3口语交际是人文素养的需要
人类的语言素质与人文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口语交际能力是以听说能力为核心,包括交际能力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因此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过程实际就是文化熏陶的过程。
1.4口语交际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课程目标的总目标中第九条内容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小学阶段这个语言关键期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它能使小学生理性地理解掌握语言,对语言规则的错误应予以不断纠正,促进口语的进一步规范化发展。小学阶段是儿童言语功能的最佳发展时期。在教师指导下系统学习有关知识,学生言语的概括功能方能得到得到迅速发展。
2如何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2.1指导交际方法
2.1.1指导说完整话,说清楚。比如:在描述老师的外表时,“我的老师穿着花衣服来上班”老师可提示,是哪位老师,请加上词说清楚,学生会说:“我的哪位老师穿着花衣服来上班”,接着再提示,老师的花衣服漂亮不?请加词说明,学生会很快说:“我的哪位老师穿着什么样的花衣服来上班”,接着,你的老师怎样来上班?请加词说明,学生会很快说:“我的哪位老师穿着(美丽、漂亮 、长款、短袖……) 的花衣服(骑着摩托、步行、急匆匆、高高兴兴……)来上班”,这样就能培养学生说清楚、说完整……的能力。
2.1.2引导有序观察,按顺序交际
在描述图画和景物时,要按一定的顺序(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远到近或从整体到部分等)或分类仔细观察,边观察边动脑,事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然后再按观察的顺序讲出来,加以合理的想象。例如,三年级口语交际介绍家乡景物,可以从植物——动物——景物的顺序介绍,鼓励再加上欣赏赞美的词语。既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又能丰富词汇,还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使学生逐渐地养成有序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2.2创设情境培养口语交际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有了,自觉性也就有了,做事就容易成功。口语交际训练更是如此。激发兴趣,就等于激发每个学生的自觉性,有了自觉性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培养学生口语交际兴趣的重要途径是创设情境。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教者生动的语言,便可创设出引人入胜的情境。比如,《春天在那里》的教学,设计第一个环节“歌唱春天”。将 “展示台”中的“我会唱”提到口语交际的开头,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下三个环节用“我看到的春天”、“我听到的春天”、“我画的春天”都会让学生感到新奇,且兴趣盎然。优美的春光随着师生互动,犹如身临其境,变“要我说”为“我要说”,从而使得教学变得生动活泼。
2.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比如:五年级的《让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台》,通过(1)“推荐和自我推荐”角色,组织语言争取推荐成功;(2)扮演角色“模仿角色语言”;(3)其他同学做评委,看谁演得好,讲得好。评出“模仿秀”。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语言环境。学生由于是亲身参与,积极性特别高,说得也能好。
2.4丰富说话内容,
密切联系生活实践。拓宽口语交际渠道,“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交际的源泉是生活,口语交际训练最终是要回归到现实生活的应用中去。所以说,口语交际训练最好的课堂就是现实生活。老师要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言语交际训练。比如遇到困难时,你是怎样请求帮助的;家里来了客人,你是怎样接待客人的;你是怎样认识新朋友的……诸如此类,许多生活中的小镜头,都可以作为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素材。
2.5语言要规范,落落大方,文明有礼
新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要文明礼貌。为此,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2.5.1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2.5.2老师规范化的语言是学生的表率,因此老师要注意自身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化。
2.5.3尽量开拓规范化的语言环境,修炼语言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