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16:10: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科学探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教育部制订的《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总目标中,提出了要使学生“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分目标的四个方面中更是将“科学探究”列在首位。科学探究作为一种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
在科学史中,有着无数灿烂辉煌发现的诗篇,无论是海王星的发现、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的建立,还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和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完善,等等,其探究过程都充满了艰巨性和创造性,闪烁着科学的光芒,渗透了科学的思想和方法。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过程、思想和方法对我们今天的发明发现,对我们今天的科学教育都是宝贵的财富。教师让科学史上的探究走进科学课堂,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知识,领悟科学天空的方法,了解科学基本观念的变革,培养科学精神,理解科学的本质。
一、科学史上的探究是引领学生走向探究的样板
对于初学科学探究的学生来说,选择一个科学性、趣味性俱佳,科学探究思路清晰,基本环节完整的科学探究史实作为学习样板是最适合不过。
初中科学第一册第一章第7节“科学探究”图文并茂地再现18世纪英国医生琴纳探究预防天花的过程:当时天花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传染病,但没有治疗天花的有效方法。第一步,提出问题:哪些人能抵御天花?琴纳开展广泛地调查,发现有两类人不会患天花,一类是已经得过天花的人,另一类是养牛场的挤奶女工。第二步,琴纳作出科学猜想:或许得过一次天花,人体就会对天花产生免疫力。第三步,琴纳对这一猜想进行理论分析:挤奶工得了一次轻微的天花,就有了对天花的免疫力;得过天花的人也是因此而获得对天花的免疫力,所以他们都不会再感染天花。第四步,琴纳做出假设:从牛身上采集牛痘脓浆,接种到人们身上,使他们也像挤奶女工那样得轻微的天花,以产生对天花的免疫力。第五步,进行科学实验:琴纳从一位挤奶女工的手上取出微量的牛痘脓浆,接种到一个男孩的胳膊上,一个月后,这位男孩具有了抵抗天花的免疫力。琴纳的假设被证实,从此获得了抵御天花的有效办法――种牛痘。
虽然当时的琴纳是在实验基础上进行探究,但我们在教学中无法再次以实验为载体进行重现。教材列举这一经典的科学探究,形象地说明科学家所进行的探究活动通常比较复杂,但其基本过程相近,即发现和提出问题――针对所提出的问题,依据自己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经验,通过思考,建立猜测和假设――依据探究的目的和条件制订探究计划,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获取事实与证据――对假设进行检验,对探究过程和结论进行评价。
七年级学生首次接触“科学探究”这一名词,尚未形成完整的概念性认识,教师以形象的事例来表述“科学探究”而不是概念描述,可消除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神秘感,激发学生学习、参与科学探究的热情。在教学时,我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这一科学故事,感受琴纳不怕天花,敢于探究,遵循科学探究方法,从而取得成功的科学情感,共同分析琴纳取得成功的科学途径,从而得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为学生展开模仿型的科学探究提供“参照物”。
科学史上有许多探究案例具有严谨的科学探究环节,是引领走向探究的良好样板。
二、科学史上的探究是组织学生探究学习的素材
任何科学知识的形成都曾有过曲折的探究历程。浓缩这些科学史上的探究历程,本身就是最具说服力的学习素材,也是学习过程的最佳路线。
第二册第二章第7节“牛顿第一定律”提出一个基本问题: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将做什么运动?一个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到力的作用,将保持静止的状态。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到力的作用,是不是立即停止运动了呢?并指出:“这个问题难以直接通过实验作出回答,因为我们很难为运动的物体创造一个‘不受到力的作用’的实验条件。”这就促使我们改进通常的以实验探究的教学策略,采用新的策略,即“实验加推测”的教学策略。
这种研究策略在科学史上也曾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历程:300多年前,伽利略设计了“斜面实验”,得出结论: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到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后来笛卡尔补充了伽利略的认识,指出:如果物体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它不会向左、右方向偏,将永远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运动。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伽利略设计的“斜面实验”实际上是一种“思想实验”,是无实验载体的探究。教材引用了伽利略的斜面实验的设计思想,通过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为什么最终会在水平面上停下来等问题探究和改变斜面材料猜测探究小车运动速度变化的讨论,重在如何控制实验条件,以及推测改变水平面的光滑度小车最终的运动变化,从而大胆提出设想:假如小车在运动中不受到任何阻力,运动情况会是怎样?
依据实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思想探究进行深化,类似的教学活动还可以在课外让学生探究是重的物体下落快还是轻的物体下落快,或是两者一样快。教师可以介绍伽利略另一著名的思想实验: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这些教学活动侧重点不仅是让学生建立起科学认识,而且是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具有多种形式,某些无法用实验来完成的探究可以转换思路,巧妙设计和大胆推测,甚至利用逻辑推理来完成。
三、科学史上的探究是渗透科学方法学习的载体
在科学教育中,教师要改变“重科学结论,轻探究过程”的模式,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线,倡导探究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产生科学知识必须依赖探究,让他们像科学家从事科学探究那样来学习科学,领悟科学探究的真谛。英国学者贝尔纳在1939年就指出:“在科学教育中,以普遍的思维指导教育过程,重视探究和发现,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根本途径。”
第四册第一章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以粗线条的形式介绍了从1897年发现电子,直到1913年波尔提出现代原子结构模型,以及当代夸克理论的研究历程。教材为什么不是直接提供现代得到公认的原子结构模型,而是提供了原子模型的建立过程呢?知识的获取固然重要,但知道知识是怎样得来的,知道科学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通过探究更接近事物的本质而不是真理的终点更重要。这一点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学会自主探寻、辩证地看待科学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认识原子是一个漫长的、不断求索的历史进程。与其说提出原子结构是一个事件,还不如说是一个历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程。原子结构理论正是通过几代科学家不断地经历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获取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等环节,不断修正而得到发展的。通过模拟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学生在掌握原子结构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体会到科学家的求索精神,从而更好地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形成科学精神。教师要遵循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沿着原子核发现的历史长河组织教学,让学生了解每一阶段的科学家是怎样发现问题,从而对已有知识产生怀疑,重新建立新的假设,获取证据,从而形成新原子模型观的。这样在模拟探究过程中,学生就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原子结构模型和原子观。
四、科学史上的探究是学生感悟科学本质的渠道
科学史上的探究充分说明了科学需要探究,自然界是可以被认识的,科学是认识自然最有效的途径,科学对自然现象有解释和预见的功能,科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科学知识具有相对而言的稳定性并不断发展和进步,科学强调和尊重经验事实对理论的检验,对自然的这一理性态度可促使人积极地去探索自然。从过程的意义来看,科学的本质就是探究,是不断地追求真理,不断地修正错误,是不断的创新。
第二册第四章第6节“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以阅读材料的形式提供了从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到板块构造理论的形成。但由于大陆漂移学说形成及其发展在探究方法、经受的曲折都极具代表性,因此教师需要作适当的补充介绍:19世纪大陆固定论在关于地壳构造理论中占统治地位。它认为地壳只有地槽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而没有水平方向上的运动(地台是稳定不动的)。20世纪初,向大陆固定论发起挑战,首先提出大陆漂移说的是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
有一天,魏格纳躺在病床上,被挂在墙上的世界地图所吸引,他发现大西洋两岸轮廓线有惊人的相似性。次年他又在一本文献中看到有人根据古生物学的证据提出巴西和非洲曾有过陆地连接的观点,这引起了他莫大的兴趣。于是他产生了大陆漂移的猜想,并开始收集资料和配搭证据。他从古生物学、地质学、古气象学方面搜集证据:大西洋两岸存在许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如有海牛、肺鱼、鸵鸟等;在非洲和南美洲发现了两亿多年前小型的爬行动物的化石;大西洋两岸的岩石、地层和皱褶构造有许多相似性和连续性;两极地区有过热带沙漠,赤道地区有冰川的痕迹。最终他大胆地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在此基础上海底扩张说的板块理论建立起来。从大陆漂移的提出到板块学说的确立,构成了一场名符其实的现代地学革命,被认为是地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堪与哥白尼的日心说和达尔文的进化论相媲美。
五、科学史上的探究是学生汲取科学精神的源泉
科学史上的探究中蕴涵丰富的精神资源。客观求实、理性求真、批判创新等科学精神的培养应贯穿于科学教育的过程中。科学史上任何一个成功的探究都离不开科学家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索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科学史本身就是一部创新史,如海王星的发现是抽象思维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典例,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标新立异,各抒已见,培养其思维的多向性、批判性;合作、交流在探究中有助于对科学过程的理解,当今科学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教师要培养学生关于合作的意识和交往、沟通的能力,懂得尊重他人的成果……当然,科学家通过重复他人的实验来验证其结果,就要对问题、步骤、证据、提出的解释和对其他解释的评价进行明确清晰的描述,使自己的研究能够经受更多的质疑,也为其他科学家用这些解释来研究新问题提供机会。在科学探究学习中通过成果的交流,学生能在归纳问题、表达、口头表达、交往、自信心、宽容心等一系列方面得到充分的锻炼。
第六册第一章第2节“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渗透了太阳系行星的发现史介绍,对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汲取科学精神都有积极作用。
从天王星到冥王星,其发现历程漫长曲折,是科学力量的生动写照,提示了科学探究永无止境,科学只有不断求真的过程而没有终点的科学精神。
科学史中的探究蕴涵着巨大的教育价值,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开发利用教材中蕴含着科学史上的探究案例,让这些内容丰富、情节生动、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的科学探究史料激活我们的初中科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项红专.科学教育新视野.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刘德华.“点击”科学课程――走在十字路口的科学教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课堂
所谓科学探究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用以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规律所用的方法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的要旨是: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重在探索的过程,而非结果;重在收集证据,而非繁杂的计算;重在对结果的评价,而不迷信结果。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要处理好师生的位置关系,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是过程的实施者;而教师则可以是组织者、参与者、学习者、指导者或评价者。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科的教学必须更多地学习终身必备的科学知识,以顺应时代的要求;科学探究是一种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但不是惟一的方式。教学中要求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与策略,让学生把从探究中获得的知识与从其他方式获得的知识联系起来,奠定可广泛迁移的科学知识基础。如今我们的有效课堂教学对“科学探究”这种学习方式“疼爱有加”,而忽视了一些传统的学习方式。现就此谈一点肤浅的认识:
一、要让学生学会读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说明阅读对于理解掌握知识来说作用是明显的。可如今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上常见到一节课下来,学生的书始终没有打开。我不认为这种做法是合理的,我更认为科学课必要的翻书不仅不能淘汰,在某些时候还应该强化。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它是科学课程编制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心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质量、科学学科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尤其是概念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配合合理的自学目标,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本。可是目前我们广大教师并没有很好地利用教科书,教师上课就在课堂上循循善诱地深入浅出地娓娓动听地讲解,讲完之后就让学生翻开作业本练习。这正是因为缺少阅读教科书的环节。因此,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阅读,这样有助于教科书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要让学生学会写
可能大部分老师都认为写作是语文学科的事,与科学这门学科无关,可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尝试让学生写写“科学日记”、“科学小论文”将大有益处。首先,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现如今在中考中科学探究题的比例在逐年加大,观察能力、叙述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科学小论文”可以促使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生活问题、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或对自己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这样不仅可以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科学小论文”可以促使学生勤于观察,学习做实验,做调查,提出自己的观点;学习“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学会“动手实验,自主探索”,逐步养成“勤观察,勤思考,勤动手”的良好习惯。
三、要让学生学会做
如在《体内物质运输》的教学法中,可以让学生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做一做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种细胞的模型。在做的过程中,学生会从颜色、大小、有无细胞核等不同点去制作这三种细胞的模型,而后让学生把制作的模型展示给大家看。做出的模型可能和真正的细胞有差异,但我觉得学生是通过自己的理解在做,在做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三种细胞的结构。至于“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这一教学难点,就可以用有磁性的围棋代替氧气分子,结合上面的模型让学生演示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做的过程是一个学生对知识理解感悟的过程,是一个知识升华的过程。
四、要让学生学会辩
一般说来,“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做一遍不如讲一遍,讲一遍不如辩一辩”。除了听老师讲、看老师做以外,要自己多做习题,而且要把自己的体会主动、大胆地讲给大家听,遇到问题要和同学、老师“辩一辩”,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例如在概念学习时,可以将模糊不清的概念一一列出,然后分成甲、乙两方进行辩论,直到弄清楚为止。而且进行辩论也正是学生主动参与的一种好形式、好方法。
五、要让学生学会静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理念正在植根于教师的头脑中,外显于课堂。在许多课堂特别是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上,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分组竞赛等新的学习方式也频频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在这些课堂上,学生讨论活跃,回答问题踊跃,课堂呈现出热闹的景象,执教者似乎不愿意让课堂出现一点安静的状态。这种热闹、流畅、华丽的课堂值得我们反思:课堂上难道只需要热闹而不需要安静吗?课堂不是菜市,也不是超市,而是师生交往的场所,是学生用心思考的地方。科学概念的建立、规律的领悟和应用、学科知识的系统建构无不需要学生静下心来深思、沉思、静思。古人讲“静能养性,静能生智”,回答问题需要学生静思,概念与规律的学习需要学生静悟,例题讲解之后需要学生静练课堂。
关键词:单调化;多样化;多媒体
初中科学的课堂活动主要表现为各种的科学小实验及其他课堂活动,学生在做实验中获得知识与经验。教师对这些实验的设置只有不断更新,不断增强其多样化,与时俱进,才能跟得上科学的发展步伐。
一、当前初中科学课堂活动呈现单调化
每年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我国青少年的理论成绩总是不错的,可是与不错的成绩表现相反的是,他们的自主动手动脑能力却十分有限。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中小学课堂上的教学方式,不能使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在初中科学实验课上就表现为,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一些教材上要求的实验,教师自己上手操作,只给学生进行演示,或者直接通过课件用多媒体播放等。虽然这样使课堂效率有所提高,却限制了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思考的机会,使得初中科学课堂变得枯燥无味,极大地扼杀了青少年的活力,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
另外,在实验的设置上,普通实验道具都比较精密,对于那些冰冷的实验道具,学生会产生一些不知所措的心理,再加上教师对这些仪器一定会宣布安全问题,学生在实验时只敢严格按照老师所讲授的实验步骤操作,最后得到实验结果。结果造成了学生并不能对实验形成更多的思考。
在初中科学实验中,由于教师的思维限制,导致了学生对科学课有了局限性,这样就是对青少年的创新意识思维的活跃程度造成了影响。
二、实现课堂活动的多样化
1.丰富实验道具的种类
现在初中科学实验中的一些实验仪器都是较为精密的,这些精密的仪器就算是成年人使用都不一定完美无缺,会产生一些误差,而且因为价格较高,还需要谨慎对待。所以这些仪器在学生手中成为要小心翼翼对待的易碎品,反而限制了他们的创造力。因此,对于初中生而言,要丰富学生现在使用的仪器种类。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耍的时候,学生的思维能够等到最大的活跃,而现在很多玩具都是由科学原理制作而成的,把科学实验的用具改装成结实好玩的玩具,使学生玩耍探究,反而会达到不错的效果。这样既降低了实验的经费,又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比如,可以把不倒翁带入课堂,演示重心的知识,把万花筒带入课堂,演示光的反射,把三棱镜带入课堂,演示光的折射……这些玩具都有着操作简单、色彩鲜艳、效果明显的特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
2.改进科学实验
很多教师在进行实验课教学的时候只是严格按照教材上的说明进行,做完了一个实验,这堂课也就结束了,学生往往在经过了一堂不甚熟练的科学实验课之后仍然是一知半解,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继续对实验内容进行扩充讲解,强化记忆。此外,新课程标准更对学生的动手与创新能力提出了要求,所以在进行科学实验的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原理作出思考,并试着与学生一起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挖掘实验装置新的用途。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增强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比如说,在进行“二氧化碳性质”的试验中,可以在做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操作后提供其他的试剂,让学生再次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加强他们的记忆,另一方面还让他们熟悉了实验装置的用法,同时还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及自主创新的能力。
3.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多媒体教学在各科教学中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会呈现出一些问题,并不意味着多媒体教学对于科学教学没有用处。相反,如果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更能够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学习热情。
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如果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对于学生之后的学习都有着极大的好处。除了用课件对实验过程进行演示,对科学知识进行教授之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一些符合他们兴趣的东西。把一些科学前沿的视频等文件,通过多媒体播放给学生观看,让他们对科学产生更多的憧憬。比如说将一些前沿的科技如3D打印机、虚拟实境眼镜等具有科幻色彩的发明创造向学生介绍一下,他们对科技的崇拜便油然而生了,甚至还可以催生出一些学生对科学的远大理想。有了兴趣的基调,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就更容易得到成果。
初中科学教学是促进学生形成科学思维最重要的一个时期,既要兼顾科学知识的普及,又要坚持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及动手能力。初中教学课堂活动的多样化可以使学生更愉快地投入到课堂中来,寓教于乐。
参考文献:
[1]约翰希姆・菲尔蒂格,董亚男.从科学学科看有效教学[J].上海教育,2009(2).
【关键词】初中科学;复习;方法
一、上复习课前应做哪些准备
要提高科学复习课的有效性,除了要抓好常规工作外,应该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1钻研教材、梳理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初中学生通过科学知识学习,掌握的科学知识是零乱无序的,学生自己很难把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知识链条,从而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梳理知识往往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1.1.1按教材章节对知识排序
通常的复习课是按照教材所排列的章节,把知识进行重显,强调其间的重点,学生仍然无法把各种知识贯通起来,只是对各种知识进行了一次加工。
1.1.2按内容分类复习
根据科学课的特点,可以把内容进行分门类复习,在复习时加强各类知识间的渗透,做到综合应用。
1.1.3按专题梳理知识
初中总复习可提供选择的专题有a、概念、单位、公式专题;b、基本测量工具专题;c、表格与图像专题;d、科学方法专题;e、阅读理解专题;f、探究环节专题;g、解题专题(包括填空、选择、实验探究、综合应用)等。
1.2熟悉考试说明,钻研《考纲》,把握复习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中考成绩是复习课的主要目的。《考纲》是学生参加中考时最基本的指导性文件,中考是根据《考纲》要求来命题的,因此只有认真钻研《考纲》,教师才能把握复习课的教学目标,钻研《考纲》重要的是要弄清楚下面三点:
1.2.1命题原则
命题原则是中考命题的大方向,如2009年浙江省科学科的命题原则是“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在此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重视开放创新能力的考查,应设计适量的开放性试题’。从这个原则可见除要重视“双基”教学外,还应该在复习课中灌输开放创新的思想,才能让学生适应中考。
1.2.2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规定的是中考必须考什么?因此复习时要紧密结合考试范围,有的放矢,抓住重点进行复习。复习时该放弃什么内容,该补充什么内容,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
1,2.3试卷结构
试卷结构规定了题型、题量等内容,作为教师应该做到“心中装有中考试卷,反复训练典型题型,中考时才能做到驾轻就熟。
1.3了解学生情况
在初中科学的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复习内容,学生掌握的情况不尽相同,而且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个体掌握情况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复习课之前要进行充分的了解,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恰当的复习方法和模式进行复习,这样刁‘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1.4精心准备素材,找准切入点
复习的方法和模式选好后,要精心准备素材,即如何创设情境,设计问题,精选习题,然后找准切入点进行复习,这样才一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上复习课应注意哪些问题
2.1如何防止学生快速遗忘
合理确定复习的时间和次数。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先陕后慢,因此,要及时进行复习。复习的真正意义不是去恢复己经遗忘的东西,而是防止遗忘。正如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与其借助复习去阪复一记忆,不如借助复习去防止遗忘。”根据分散复习要合理安排复习的时间间隔。一般来说,在最初复习时各次的时间间隔可以短一些,以后间隔时间逐步延长。
改变以练为主的方式,采取多样的形式进行复习。多途径、多种形式的刺激,能有效地激活记忆中枢的神经联系,有利于信息的持久贮存。
提高学生反情况的目的性和主动性。明确学习目的,学生便会产生“永久一记住它”以便将来应用它的积极心理状态,就会对知识记得更多更持久。
2.2如何能让课堂活泼有趣,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呢
复习中,按照传统的教法,把各复习知识点罗列,由老师直接阐述相互间的关系,然后进行大量练习加以巩固,这种复习方法容量较大,但学生觉得只是老调重弹,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创造力,使课堂缺乏活力。
传统复习课往往是教师讲,学生练,课堂节奏单调,缺乏起伏,学生的思维不够活跃,看似效率很高,学生真正能留下多少值得商榷。这样的复习课基本上是重复知识,根本没有给学生新的启示和拓展。
还有些复习课,教师对知识要点进行讲解演示一番,然后就让学生动手操作,这样知识要点一下子全部铺在学生面前,没有过渡和逐步消化接受的过程,讲解和不讲解的效果差别不大。
所以在复习课的设计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兴趣,带动学生思维,从而提高复习课的实效。这就要求教师对复习的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延续学习兴奋点,通过有效的讲练评调动学生加深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2.3复习课应特别注意
复习是“学生带着书本走向老师’,作为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教师的指导、督促和检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复习课应特别注意:
2.3.1注重培养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
学习热情不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教师必须通过一对一的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培养师生感情,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在复习过程中,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3.2指导确立研究专题,辅导研究过程
并不是每个学生都会把自己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下来研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提出一些指令性或选择性专题。在研究过程中,一般说来,知识类专题学生易于解决,但对策类专题,有些学生可能流于形式或研究不深。如‘懈题后如何总结”是每个学生必须研究的专题,因为许多学生题目做了一大堆,但实际水平并未提高,其根本原因是感性认识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量的积累没有促成质的转变,这就需要在教师的辅导下,通过对比、分析,形成对解题完整、系统而正确的认识。
2.3.3既要重视结果评价,更要重视过程评价
不能以学生的最终所得作为判定该活动成败的唯一依据。只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的、开放的、探索的学习活动,且思路方法基本科学,能力得到了培养(不能苛求培养的高度),知识得到了巩固,就可以认为是成功的。
三、初中科学有效复习的常用方法
3.1问题复习法
利用一系列的问题,把要复习的内容串联起来,能激发学生兴趣,复习效果良好。教师也可将复习内容设计成若干个实际问题,上课开始首先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小组讨论形成答案。其次让各组学生回答问题,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结合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补充。再次让学生自己形成知识链条,最后学生自己完成课堂作业,整堂复习课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完成复习。
案例一:如在复习《运动和力》内容时,那时恰逢2002年韩日世界杯亚洲赛区预选赛,中国队首次实现冲出亚洲的梦想,我抓住时机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2001年10月7日是激动人心的日子,中国队出线了!中国足球44年冲出亚洲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其中中国队有一位小将,号称“影子杀手”,在中国队客场同阿联酋的比赛中,以一记漂亮的“狮子甩头”为中国队夺得宝贵的三分。从而为中国队奠定了胜局。
提问:
1.邱宏用头碰球时,球受到什么作用?引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祁宏用头顶球时为什么头感到疼?引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祁宏接同伴传球,用头一顶,球进了,这说明力有什么作用效果?用头顶球时,足球变扁这又说明了力的什么作用效果?
4.假如祁宏顶球是用力是500,后边单位应填什么?其测量工具是什么?
5.力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用直观的方法表示力的三要素?
6.足球离开祁宏的头后为什么还能继续前进?
7.假如球被守门员接住,静止时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这些力关系怎样?
利用问题复习法复习时,要充分允许学生质疑,要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活动时间,思维空间,给学生提问及质疑的时间、机会。有些老师复习课往往是一言堂,从头讲到尾,不给学生机会。新课时,他们可能会注意到学生活动,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复习课时这些就一点都没有了。他们可能还会说我不是给学生做题目的时间了吗?怎么会没有让学生活动?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给学生另一种上法:例如复习生物中的消化系统时,可以先把知识框架和条目先打出来,让学生来挑选要详细讲的内容,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针对性强,能有效避免学生已经懂得我们还在炒陈饭,不懂得地方我们又讲得太陕。在讲习题时,也可以让学生提问,有针对性讲。如果再放得开一些,可以让学生来回答学生的提问,我们再来补充,可以这么一说,这样做会极大提高复习课的参与度,让学生从沉闷的课堂中解脱出来,真正提高了主体地位。
3.2实验研究法
采用实验研究法复习,这样可以使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使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不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而是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围绕问题展开探索、思考和讨论,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案例二:如:现有两瓶无标签的澄清无色的液体,一瓶是室温下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一瓶是纯净水。下列是一些同学提供的鉴别方法和结论,请将其中你认为是正确的选出来。
A、用高倍光学显微镜观察,能观察到两种微粒的是饱和氯化钠溶液;
B、用硝酸银试剂检验,有白色固体出现的是饱和氯化钠溶液;
c、称一下,较轻的是纯净水;
D、进行通电实验,容易导电的是纯净水;
E、分别浸入新鲜菜梗,引起菜梗姜缩的是饱和氯化钠溶液;
F、取相同质量的两种液体,体积较大的是纯净水
G、用酚酞试液检验,变色的是饱和氯化钠溶液;
H、加热蒸发,有白色固体出现的是饱和氯化钠溶液;
I、在相同的烧杯中取等体积的液体,放入质量、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小木块,浸没体积大的是纯净水;
J、在两种液体中分别加入金属钾,有气体产生的是纯净水;
K、把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两种液体的同一深度,“U”形管中的液面相差大是饱和氯化钠溶液;
L、用质量相同的两份白菜叶柄,把它们分别浸入两种液体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甲放在天平的左盘中,乙放在右盘中,若左盘下倾,则是饱和氯化钠溶液;
M、把它们同时冷却到-1℃,首先结冰的是纯净水。
通过鉴别饱和氯化钠溶液和纯净水,让学生通过想象,进行合理的探索研究性学习,得出答案。这样可以弘扬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同的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复习兴趣。因而在课堂活动中,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不同见解,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真正让素质教育走进复习课课堂。
结语
有效复习作为有效教学的一部分,它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它的实现并不是一激而就的。教学是个系统的工作,包括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教学评价等多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要分别从这些环节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崔允廓,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人民教育,2011(6):46-47.
[2]刘立明,再论国外有效教学研究,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5):31-32.[3]陈汝平,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M],重庆:重庆师范大学,
设置。
关键词:初中科学;问题化教学;运用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的追求逐渐转变成为对文化的追求,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教育。我国已经明确提出教育改革的策略,各个学校也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教学方法也呈多元化,同时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十分显著的提高。问题化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尤其是在我国的初中学校中更为明显。但是,调查显示初中科学教学中的问题化教学,其运用情况并不十分理想,问题化教学并没有发挥出它的真正作用。因此,本文将探究初中科学教学中的问题化教学的运用。
一、问题化教学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1.问题化教学的基本内容
问题化教学本质上就是教师根据课本的基本内容设置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对课本的基本内容有所了解,同时,教师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一定的指导,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本的基本内容。学生在步入初中后才真正接触到了科学这门学科,在此之前没有接受过十分正规的训练和实践。而初中科学和其他的学科有着极大的不同,它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注重实践。所以,这就要求初中科学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品质,让学生养成爱动脑、善于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2.问题化教学的作用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运用问题化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进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初中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初中科学教师的教学发展。另外,运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问题化教学这种新型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主体地位。同时,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其中起着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从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科学教学中的问题化教学的设计
首先,初中科学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要想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充分发挥问题化教学的作用,那么必须要先设计出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的问题。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关注度,学生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进行讨论,进而达到探索知识的目的。
其次,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要尊重问题设计的原则。初中科学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尊重新课改的目标,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改的目标设计与之相对应的问题,这样一来,才能够更好地实现科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再者,初中科学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紧扣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师之所以开展问题化教学,就是为了方便教学的顺利开展,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所以,初中科学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和教学内容保持一致。比如,在讲述《我们居住的地球》这一章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关于地球你了解多少”的问题,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本次课堂的主要内容。另外,初中科学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该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比如,“是什么能够将蝴蝶吸引到花上面去?”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植物、生物的相关知识进行思考。通过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往往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后又会跳出一个新的问题,这样的探究方式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最后,初中科学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该清楚和完整。要想让初中生对科学教材中的相关问题有更好的解决,那么就必须先要保证问题表达的清楚度和完整性。比如在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什么意义?”时,如果没有一个特定的范围,那么学生就抓不住重点,答非所问,甚至不知道如何去回答。初中科学教师只有保证了所设计问题的清楚度和完整性才可以促进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初中科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的O置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问题的设计十分重要,同样的道理,问题情境的设置也十分重要。教师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离不开实际生活,简单来说,科学的内容其实是实践生活中的相关内容的概述和升华。所以,结合实际生活去设计问题情境十分有必要。将实际生活和科学教学紧密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激发初中生学习科学的热情和激情,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初中生学习科学的潜能。比如在学习《生活中的水》这一章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列举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情境内容:冬天湖水结成了
冰,春天湖水的冰又开始融化等等。将这些情境综合在一起,学生结合实际再进行思考,会有更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一、科学教学中出现虚假探究的原因
1.过于关注探究形式,忽视教学实效
外出听课交流时,我们时常会听到听课老师说“这堂课太乱了,根本什么都没学到。”这是为什么呢?课堂发生乱的现象,常常是因为教师太关注课堂形式,而没有注意教学实效,学生活动设计不合理造成。
[案例一]《光的直线传播》:某老师在上“光的直线传播”时,设计了许多学生活动,想让学生通过实验最终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结论。老师给学生准备了激光笔、可乐瓶、蚊香、水、水槽、玻璃砖等器材,老师让不同的学生自愿选择器材进行实验,看看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学生做实验前老师用了较多的时间介绍这堂课的主题、激光笔等实验器材如何使用等问题。学生实验时,有的用激光笔照射可乐瓶里的烟雾,有的用激光笔照射水槽里的水……随着学生活动的进行,老师不停地在学生中间走动,并不时向学生发问:“通过你们的实验,你们认为光是怎样传播的?”学生们在描述完自己所做的实验后,有的说:“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老师应答着:“噢,你们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有的学生说:“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光沿折线传播。”老师应答着:“噢,你们认为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学生活动较多,占用时间较长,老师还没和学生认真分析什么情况下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下课铃就响了。老师不得不草草收场,以至于学生一节课下来对光是怎样传播的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结论。这样的探究课当然是失败,是不认可的。
2.探究要素和内容面面俱到,学生缺乏探究时间
有些教师选择的内容很适合探究,但课堂设计时由于没有充分考虑探究所需时间和学生能力的差异,课堂探究内容过多,探究要素面面俱到,最终因学生缺乏深层次思考,缺乏探究时间而失败。
[案例二]《电动机》:某老师在上“电动机”时,从“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引出问题:磁场对电流会不会产生力的作用?然后让学生进行合理猜测,有的学生说“会”,有的学生说“不会”,让学生给出自己的理由,然后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接着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通电线圈在磁场中怎么运动?如何使通电线圈持续转动?然后展示教师自己做的电动机模型,探究如何改变电动机的转向?如何改变电动机的转速?电动机线圈不转的原因?这么多探究内容放在一堂课,容量够大,探究内容也很好,前半节课的探究很有序,但从展示电动机模式开始,老师察觉到时间紧张,进程加快,在最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地方开了快车,使学生缺乏深度思考,让本来很出彩的探究教学戛然而止。
3.探究缺乏及时指导,让探究流于形式
现行浙教版有不少学生实验时,因教材中已经给出了实验操作过程,有教师把这样的实验设计成探究式实验,但又觉得教材中有些东西已经很明确,就完全放手,对学生活动不加引导和规划,让探究流于形式。
[案例三]《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学生2人一组,某教师给每一组学生准备了两节电池,两个小灯泡、三个开关、一个电流表和导线若干,告诉学生实验要达到的目标后就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串联时一只灯泡发光,另一只灯泡不发光,就觉得串联电路电流不相等,当学生向老师提出这一点时,该老师只让学生换一个灯泡做实验,并没有向学生释疑。在处理数据时,绝大多数学生记录的数据都是跟理论不符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数据,根本得不出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各支路电流之和等于干路电流的结论,但最后老师却硬生生地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教师在关键时刻没有引导学生怎么做才使实验的数据更可靠,也没有指导学生处理实验数据。这种纯粹是为实验而实验,为结论而实验的探究课,学生根本体验不到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不到科学的实验方法,更别提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了。
4.将不适合探究的内容设计成看似探究的方式
造成虚假探究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探究的内容选择不当。探究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会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所选择的内容必须能完全达到或部分达到这些目的。若探究的内容超出了学生的知识和思维限度,这样的内容则没有探究的价值。
[案例四]《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在该内容的教学中,某教师和学生一起经历了用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过程,学生清楚了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消耗的氧气等于最终由烧杯进入集气瓶的水量,也清楚了不能用木炭或硫粉代替红磷的原因。教师为了将此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抛出:“如果我们一定要用木炭代替红磷,该怎么办?”这样的问题直接给学生探究。学生没有化学基础,没有手头资料可查,很长时间过去了,也没有结果。事实上,学生只知道木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根本不清楚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即使想破脑袋也想不出用碱去吸收二氧化碳。
这种探究问题的提出也是典型的虚假探究,此问题看似有深度,也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但他们的知识有限,手头的工具有限,教师在这种情形下提出此问题明显犯了探究的内容选择不当的错误。
通过以上四个案例可以看出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虚假探究只有探究之形,而无探究之实。实际上要纠正虚假探究,使之转化为真探究并非是一件难事。我们可以从探究性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存在的偏差出发,找到科学教学中虚假探究的对策。
二、科学教学中出现虚假探究的对策
1.明确探究式教学不是唯一的教学方式,不必每堂课都谈
“探究”
探究式教学是科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但是由于不同教学内容的性质不同、学校教学条件不同、学科课时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决定了教学中不可能完全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另外,有些教学内容完全没必要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比如,复习课主要是回顾、梳理、综合等内容,多半是已知规律的再现、应用等,就不宜采用探究方式进行教学。所以,教学中是否采用探究式教学,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探究式教学不是唯一的教学方式,教师传授、学生听讲也不是唯一的教学方式,在新课改的条件下,两者应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2.探究要素不需面面俱到,应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
时间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保证,没有充足的时间,学生的科学探究就会流于形式,走马观花,更不要说深度与有效了。教师在安排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这一环节上,必须留有足够的时间,不仅能力强的学生要有时间探究,相对探究能力较弱的学生,也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活动。在《水的沸腾》一课中,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依照课本的方法,用烧杯来做探究实验,用酒精灯进行加热,由于上这次课刚好在冬天,环境温度低,散热较快,结果烧了20分钟温度才到了90℃,但还是不沸腾,教师只好描述了一下现象,草草收场。很显然,这次探究是失败的。后来我自己动手做了次,还是沸腾不了,于是在下一个班实验时,我把烧杯换成试管,结果马上就沸腾了。所以,教师在平时备课的时候应认真思考,设计好探究的每一个环节所需的时间,最好自己动手做一下,既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又不能浪费时间,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不仅如此,我们说动手必须与动脑相结合,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进行思考,那才是有效的探究。因此,教师必须把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思考所花的时间考虑进去,才能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3.精讲点拨,收放适当,保障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中的指导影响着探究的有效性。让学生自行探究获取知识,并不是放任不管,相反的要加强教师对学生自主活动的引导,只有在老师的巧妙的引导下科学探究才会有序才
会有深度。那么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具体体现在:一是,引导学生提出学习的问题。在提出问题后,应适当地引导学生清楚探究的目标、过程以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二是,在探究活动中应进行巡视,指导动手能力不足的学生,同时也应对课堂纪律和探究过程进行调控;三是,学生在探求过程中,获取了较多的事实和信息,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于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想象等思维方法对获取的事实进行思考、研讨,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适时巧妙地引起争论,让学生在研讨中自己得出结论。
4.探究式教学要既重过程,也重结果
新课标提倡重过程、重体验、重经历。有时为了说明方法的重要性,强调通过科学课的学习,最终学生能不能掌握科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比他们记住几个知识重要得多。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得出“新课标注重的是过程,不注重结果”这样的结论。因为没有多个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就不可能有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所以,初中科学教学既要重视过程,也要重视结果。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关键词:探究;教学;问题;反思
所谓探究式科学课堂教学,就是在初中科学教学中,以学生探究学习为主的教学。具体说,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教师则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情境,建立探究氛围,促进探究开展,把握探究深度。下面以义乌市一节公开课为例谈谈探究教学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一、探究CO2制取的教学片断
学生两人一组,桌上摆放大试管、单孔塞、导管、集气瓶、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石灰水、火柴、木炭、酒精灯等。
师:我们已学习了氧气的制取和CO2的性质,今天来探究如何制取CO2。探究前请仔细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和以下补充材料:①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石灰石表面会阻碍反应继续进行;②制取气体应考虑反应控制、反应速率、气体纯度、操作方便等方面。
师:科学探究有六个环节:①提出问题;②猜想和假设;③设计实验;④实验和收集证据;⑤分析与评估;⑥交流和合作。请按照这六个环节来探究。
学生进入探究活动后,教师除了安全提示外成为旁观者一言不发……临近下课,但还有一半学生还在探究,为完成教学进度,教师只得强行将学生的探究停下来,在完成与未完成的小组中各选几组上台交流。有些小组顺利完成了六个探究环节。但已完成的小组中实验方案也有不正确的:他们想另辟蹊径收集人呼出来的CO2,或用木炭燃烧来制取CO2。未完成的小组有的因气密性不好收集不到CO2而怀疑实验原理是否正确,有的因检验时通气时间太长使石灰水变浑浊后又变澄清,故不能确定所收集的气体是CO2……但还未等评估、交流完,下课铃响了,只得草草下课。
二、对本节探究课教学的思考
课后听课者一致认为:本节课体现了探究教学特有的学生的主体性。问题的科学性、探究的开放性、学生参与的全面性。但只有一半小组完成探究,“探”而来不及“究”,探究教学的实效性显得不够。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授课者在以下几方面的实践值得思考。
1.科学探究的六个环节是否要在一节课内面面俱到
科学探究的六个环节并不是固定的模式。笔者认为本节课应重点探究③④⑤三个环节。
2.教师如何在探究教学中把握指导程度
在具体的探究教学实践中,教师最大的困惑是把握不住指导程度,同时由于对“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教师一旦指导学生,学生就失去了主体性,不敢指导学生,从而放手让学生自由探究。表面上课堂气氛热烈,但学生会因某一环节不能完成而影响整个探究的成功。本节课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在探究教学中,教师是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调控者,教师指导应高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但教师的指导也应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只有把握好教师指导的适宜度,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才能将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的优势互补。
3.探究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
探究教学中学生知识和能力相统一的关键在于学生知识的个人建构转化为社会性建构。学生在探究中建构的知识是个人化的,有的停留于前概念水平,甚至是错误的。因此教师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把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辩论,通过学生独立的、分组的活动和师生、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使学生获得知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交流与讨论就是知识的社会性建构过程,在探究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是进行知识社会性建构的有效途径。
4.探究活动场所不应只局限于课堂
课堂的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决定了课堂上教学内容是单一、有限的,而学生在课堂上形成的科学探究技能只有在实践中锻炼才能得到强化和巩固,才会内化成终身受用的能力,所以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仅凭课堂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课堂内、外的探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高效地完成问题的探究。学生课外的探究可弥补课堂科学探究空间、时间和教学资源的不足。
三、反思
1.探究式课堂教学应提倡探究性提问
问题是探究之源,创新之本。问题也是探究教学的核心,探究性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精髓,其目的就在于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探究式教学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
因为问题的探究和解决、知识的获得和掌握都是建立在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思维的碰撞探索得到的。新课程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但探究教学并不排斥接受式教学,探究教学与接受式教学作为课堂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两种教学方式,看似矛盾,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
3.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成效取决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内涵的理解和对学生情况的全面了解
只有灵活选择教法,精心设计探究方案,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最优化。否则会“穿新鞋走老路”,徒有探究教学的表面形式,而没有探究教学的实质。
4.“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
教师不仅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敢于突破旧模式的束缚,勇于探索新的创新教学模式,同时要及时“充电”,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应加强集体备课,发挥群体力量,不断汲取优秀教师的经验,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创设 探究性教学情境 涵义 具体方法 注意问题
创设探究情境、形成探究氛围,是实施探究教学的首要条件,因为情境是激起学生探究欲望的前提,也是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前提。在教学中有必要创设探究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促使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体验发现的乐趣。探究学习有多种类型,本文着重探讨创设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短时探究学习的教学情境。
一、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的涵义
教学情境指知识在其中得以存在和应用的环境背景或活动背景,其特点和功能是能够激发和推动学习者的认知活动、实践活动,以及情感活动等,能够提供学习的素材。[1]创设教学情境,就是教师从教学的目的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把一定的教学内容,融入到某种认知情境的情感氛围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就是在教学中创设探究氛围以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2]
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首先是在教学中创设导致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也就是让学生处在一种不能用原有的内部认知结构来同化新刺激的情境中,学生为了适应新环境就需要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自己原有的内部认知结构加以修改或重建,提出疑问和各种可能的假设,从而产生探究学习的动机。其次是在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营造出“教师―学生”及“学生―学生”间自由、平等的氛围,给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公开地表扬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行为,形成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保持对所探究问题的兴趣。最后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布置探究性实践作业等,让学生进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探究学习。
二、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的具体方法
依据以上对“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的分析,通过借鉴以往的教学经验,本人对教学中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常用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并通过具体的实例对如何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说明。
1.教师引导产生问题情境
教师引导创设问题情境,可以直接切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产生一种探究的动力。例如,在学习“浮力产生的原因”一节时,教师先问学生:“如果把乒乓球压入水中,手放开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一般都会回答乒乓球上浮,教师演示,证明学生的猜想是正确的。接着教师引导:“如果把乒乓球放入去底且口朝下的雪碧瓶中(瓶盖已打开),用手按住乒乓球,倒满水后手放开,结果又会如何?”许多学生认为乒乓球仍上浮,但实验演示乒乓球没有上浮,学生对这一现象感到奇怪,想要了解其中的奥妙,由此产生了探究的欲望。
2.利用实验
实验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变化性使其自身充满了探究的悬念,利用实验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就是在教学中利用实验的这一特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热情。根据具体情况,为凸现探究任务主题,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所需要的仪器、药品,使学生拥有可以完成探究任务的实验环境。
例如在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以后,可利用实验创设如下的教学情境:将一只新鲜鸡蛋放入一定浓度的盐酸中,鸡蛋下沉,一会儿又上浮,鸡蛋露出液面后,接着又下沉,如此循环往复,直至蛋壳耗尽为止。新鲜的鸡蛋会沉入水中的已有概念与实验现象发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根据头脑中已有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有关知识去解释原因:鸡蛋壳跟盐酸发生了反应且有气体生成,由于蛋壳的不同部位发生的反应程度不一样,产生的气体量不同,把鸡蛋托起,鸡蛋由于本身的重力,上升到一定程度又会下沉。这时学生需要重新建构新的认知平衡,教师便可趁机创设如下问题情境:蛋壳的成分是什么?如何设计一个家庭小实验,利用身边的仪器和药品来进行验证假设?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想到将鸡蛋放入盛食醋的容器中观察蛋壳表面产生的气泡来验证。
3.利用课前作业
利用课前作业创设问题情境,并不是通常意义的提前预习课上将要学习的知识,而是通过一些课下能完成的学生活动为课堂上提出探究问题作铺垫。这些学生活动包括实际调查、收集资料、家庭小实验等。如开辟“厨房中的化学”实验课题,观察厨房中常见的一些现象(如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的表面会留下锈斑,用久了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会沉积水垢等),或让学生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如利用厨房内的用品来鉴别精面和碱面等),或就某个主题让学生通过查阅或调查访问等手段收集资料,写一些贴近生活的小论文等,教师把这些内容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探究。上课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通过分小组汇报作业情况,引出探究主题。
这种问题情境多贴近学生生活,探究任务本身也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很容易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是课内课外的结合,因此就不要留过多的作业,以免增加学生的负担。
4.利用故事
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与化学有关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打破学生固有的心理平衡,也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故事中涉及的问题进行探究,建立与已有认识之间的联系。有关的故事(如传说中的小故事、科学史和科学家的故事),既要取材于真实情节,又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根据具体的情况,故事素材既可以口述,也可以以多媒体形式呈现。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以故事“鬼谷的传说”引入:传说山谷里长着一种奇异的草,吃了能长生不老。此草白天与其他草无异,每至夜幕降临,奇异红光便环绕其间。草儿虽奇,却无人采而得之。月黑夜深,一农夫潜入山谷,四周寂寂,火光闪亮,犬声吠吠。行至途中,忽现异草,农夫大喜,抬足欲前,忽闻身后一声响,转身但见狗毙于脚下。农夫毛发乍起,俯身探望。火灭,惊叫,逃往无影……此后,该谷被称为鬼谷。教师质疑:鬼谷真的有鬼吗?究竟是什么物质保护奇花异草?狗死而人却安然无恙的原因是什么?
神奇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被激发了。学生踊跃发言:鬼谷中显然是没有鬼的。真正保护奇花异草的实际上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二氧化碳。由于植物只有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夜晚发生的是呼吸作用,产生出二氧化碳。山谷的地势决定了密度大的气体不易流动,会积聚在谷底。所以这个故事中狗死而人无恙的真正原因就是山谷底积聚了大量的不支持呼吸的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所以靠近地面的狗因窒息而死亡。
以上是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常用的具体方法,这些方法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不能简单地把它们割裂开来,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恰当地选用,同时要注意及时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如此才能积极建构出探究知识的意义。
5.利用多媒体资料
多媒体资源包括:有关生活、生产实际、时事新闻的文字资料、声像资料;学生学习活动的声像资料;电子课件;化学实验录像等。媒体手段包括:教具(挂图、模版、模型、标本)、实物投影、大屏幕展示播放电子课件、实物、动画、录像等资料,甚至可以利用摄像、实物投影和大屏幕展示实验等。运用上述信息资料和媒体手段,展示特定的内容以引发特定的探究问题的方式称之为利用多媒体资料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
(1)播放联系实际的录像片或课前录制的活动录像,引发特定的探究问题。
如在讲授“几种物质的鉴别”时,可播放下面一段录像:教师正在实验室准备学生分组实验所用的药品,即分装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三种白色固体,这时两名学生走进来问:“老师,您在做什么?”“正在为你们的分组实验做准备。”“让我们来帮助您吧。”“好,那我去准备其他的实验用品。”于是这两名学生边说边做,很快就将三种药品分完,一名学生说:“我们开始贴标签吧!”另一名学生说:“都是白色固体,怎么区分呢?还是问问老师吧。”教师接着问:“看完这段录像,同学们明确这节课的探究任务了吗?”即帮助这两名学生把三种白色固体区分出来,并分别贴上标签。
通过组织学生模拟场景――分装三种白色固体时混淆了它们的标签,将这个困难交给课堂上的学生们。这个场景虽然是虚构的,但非常接近学生实际,这种贴近实际的问题情境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明确的探究任务上。通过巧妙地利用录像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在课堂上播放既节省了时间,又起到了创设真实情境的作用。
(2)浏览专门网站,引发联系实际探究类的问题。
如北京十二中的孙震老师在学生学习“空气、水”之前,帮助学生设计了水资源保护网站,主要内容包括水体的基本情况、水污染的图片和一些文字资料;在上“除去实验室污水中的有害金属离子”课的前一周,又布置了任务:请学生查找重金属离子污染水资源的有关资料。学生通过分组组合的方式收集了关于各种重金属离子在水中的污染情况,主要内容有这样几个方面:
①重金属离子如何进入水循环?
②不同重金属离子对生物有什么危害?
③用什么方法检验重金属离子的存在?
④如何净化这些污水,合格排放的国家标准是什么?
学生课下将这些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后在学校的网站上,丰富了网站的内容。课上,学生分组展示资料,介绍铜、铝离子的污染及危害,古埃及城市的灭亡(铝管输水),污水合格排放的标准等相关资料。
教师先展示报纸上关于实验室未经处理的污水污染环境的报道,然后展示前面几次分组实验剩余的污水样品,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污水中主要含有铜离子、钡离子、汞离子。
学生从化学的角度了解、关注水污染中重金属离子的危害,感觉触目惊心,但同时也有几位学生低声议论说:“家里没有人开化工厂,污染和自己没有关系。”这时有个学生反驳道:“以前几次化学实验中产生的含有铜th、钡盐、汞盐的污水,如果未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也会危害环境,这说明防治污染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密切的关系。”
课前,师生共同建立了与污水处理有关的网站,学生在寻找资料、浏览各种专业网站的过程中,感受到水处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了解很多化学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其它相关的有待探究的问题。
三、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1.充分挖掘学生进行探究的内驱力
相对于较多地关注知识和技能学习的接受式学习而言,科学探究在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都有所获取的同时,注重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体验和对科学方法的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显然科学探究的学习要比接受式学习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在科学探究中,学生的当前认知状态与探究目标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障碍,而跨越这种障碍,则需要学生有乐于探究的兴趣、敢于探究的勇气,这就需要激发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内驱力,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因此,使学生具有强烈而持久的探究欲望是探究学习进行下去的前提。
2.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选择
科学新教材的各部分内容都可以是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的重要素材,学生进行探究学习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不可能所有的内容都采用探究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和教学实践表明,简单易学的材料,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需要他们经过探究而有所发现,只需要他们用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方式去同化、吸收,便可掌握它。一定难度的学习对象客观上要求学生去努力探索、积极研究,即采用探究学习,所以具体的内容决定了是否需要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如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知识的学习就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仅靠理解、记忆就可掌握,如果一味地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探究,只能是对探究价值的贬损和摧毁,从而导致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
参考文献:
[1]吴俊明.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化学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2]靳玉乐.探究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
关键词: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兴趣培养
学生能力的培养需要先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始。精心保持和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愿望,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科学兴趣的重要时期,让学生具备初步观察事物、分析事物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之中,这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一、运用悬念诱导学生的兴趣
悬念就是对于实际的一个问题没有得到答案出现的一种焦虑的心理。这样的心理活动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来源,在初中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结合科学的课程特点,运用恰当的悬念设置,诱导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于“酸的性质――硫酸”这一课的学习,教师可以设计并演示硫酸脱水炭化性质方面的实验,在小的烧杯之中加入六分之一的白糖,在中间放置一根玻璃棒。把浓硫酸顺着玻璃棒倒入烧杯之中,一会儿白糖会出现变黑的情况,并且会不断地变大,最后会以玻璃板为中心构建一个黑色的蘑菇。
二、运用探究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在初中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能力,都是科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运用实验、操作、观察、设计、讨论等方式,来寻找问题的答案,进而探究新的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这些环节都应该在教师的指引下,以实际的思维作为导线,实现视听并用,思考和动手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中,实现动口、动手和动脑的有机结合,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的过程之中。
比如,教师在讲解“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时,为了实际弄清楚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液体出现蒸发,可以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提出假设,液体的蒸发实际快慢和液体的表面积相关,液体的蒸发快慢和其上方的空气流动有关系,还和其液体的温度和性质有关。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推论,然后依据不同的推论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断是否正确,最后根据实验得出结论:液体实际的蒸发快慢和液体的表面积有关,而且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和上方空气的流动有关,流动快蒸发快,液体的蒸发快慢还和液体的温度相关,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的蒸发还和液体的性质有关。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总之,在实际的科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多方面、多层次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科学的快乐,从而促进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去进行学习,这样教学活动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安林.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1(01).
关键词:初中科学 学生发展性评价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049-01
由于在初中科学这门课程中,科学实验占据很大的一部分教学内容,所以发展性评价这种评价机制的引入,能保证学生实验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发展性评价机制指的是在教学实践中以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发展性的评价,促进老师教学质量的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发展性评价的内容分类
初中科学是一门以科学实验为主要教学方式的课程,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就必须对原有落后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将发展性评价这一评价机制引入初中科学的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老师的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发展性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1 对课程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在初中科学这门课程的具体学习过程中,老师需要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的概念与技能,是否了解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并且能否在实际的生活中运用,能否解释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用发展性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这些方面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
1.2 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评价
在新课改的政策下,初中科学这门课程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更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所以在实验的设计、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分析等过程中使用发展性评价,有助于老师及时指出学生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帮助学生顺利的开展实验。
1.3 对学生情感、行为、态度的评价
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老师通过观察或是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可以了解学生在学习态度、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发展性的评价,帮助学生进行及时的改正,帮助学生取得最后实验的成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物质观。
2 如何在初中科学中实行发展性评价的教学
2.1 在实验前的猜想和假设阶段中引入发展性评价机制
在实验前的猜想和假设阶段,老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验猜想以及具体的实验假设给予学生相应的发展性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意见,让学生的实验可行性更高。例如,在《水的浮力》这一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进行实验前,可以用漫画的方式,选取“阿基米德洗澡时,水溢出来”的漫画,对学生以故事的形式进行讲解,让学生提出实验猜想和假设。可以发现学生的看法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关注的是水缸的构造,有的学生关注的阿基米德是否变轻了并浮在水面上,这些问题的提出都会对学生的实验假设和猜想有直接的关系。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老师要对学生的猜想进行正面的评价,并指出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种发展性的评价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但是由于学生的水平是有差异的,所以在进行发展性评价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对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给予这部分学生足够的重视,并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意见,使这部分学生不会有失落感或是被轻视的感觉,对他们进行表扬和肯定,能让他们找回学习上的自信感,提高学习成绩。
2.2 在实验准备阶段中落实发展性评价
实验构成了中学科学的大部分教学活动,在实验前的准备阶段,学生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查阅。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们可以进行资料查询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了,所以学生收集到的材料是有差异的,老师在对学生搜集材料的质量进行评价时,要根据学生具体的理解能力、经济能力进行具体的评价,在对一些能力比较差的学生的评价上要重视他们的心理变化,让他们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搜集材料的能力。
比如“以我们身边的水资源”为例,让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和调查等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老师对学生的材料进行发展性的评价,让学生找到真正有效的实验材料,为实验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2.3 在实验的设计过程中引用发展性评价
在实验的设计阶段,引用发展性评价是实验方案能否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环节。实验设计方案的优劣直接反映了学生对收集的材料的理解程度,还从侧面反映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因而在这一阶段引用发展性评价能很好的培养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老师可以先为学生的实验设计创设与我们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并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划分,划分的过程中要重视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互补,帮助水平低的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例如,以日常生活中的水为实验对象,以“良好的用水习惯能否节约水资源”为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的设计工作,同学们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有的监测水龙头每秒的出水量,有的测没拧紧的水龙头每秒钟的出水量,虽然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具体方案的操作过程中还是会出现考虑不全面等方面的问题,因而,老师在对学生实验设计的评价上,要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意见,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帮助学生完善实验设计,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4 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落实发展性评价
在经过了实验前的猜想、准备、设计等阶段后,就要进行实验的具体操作了。以“测定小灯泡的电阻”为实验主题,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操作不熟练或是忽视注意事项等问题。老师在进行发展性评价的过程中,应采取宽容的评价方式,允许学生犯错误,通过发展性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帮助学生及时改进,使学生最终取得实验的成功。
2.5 在总结与交流中落实发展性评价
在进行实验的总结和交流时,老师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发展性的评价,帮助学生找出自身的不足,改变原先极端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正面的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结语
发展性评价不是单纯的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可以先通过自评的方式找出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评价的过程中还要重视质评与量评的有机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最终实现学生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闫彩红,刘殿臣.实施发展性评价促进教师发展―― 基于红河学院“国门学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的实践[J].理论观察,2013(11):127-128.
关键词:创新;探究;教学;情景
当今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而不再偏重于对学科知识的机械记忆、简单理解和应用。目前学校教育中传统授课方法,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些老的教育方式制约了学生独立探究和合作意识的形成。而学生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开展探究性学习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挖掘学生潜能的有效手段,这是一种科学的、先进的、高层次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观念,认清课堂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主阵地。善于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去获取和应用知识。现结合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探索定向
探索活动一般是伴随问题而进行的,问题的出现锁定了探索的方向,并且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扮演积极的角色,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获得知识与技能。对此,教师应多设计问题情境刺激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尝试各种问题的解答,从而促进探索活动的步步深入。
教师设计问题有多种方法:
1.层层推进法
即有梯度地提问,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针对做的经典演示实验,可以先设计几个小问题:小车为什么最后总要停下来?小车在平面上前进的距离长短跟小车受到阻力的大小之间有什么关系?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的速度减小得越慢吗?想一想,假设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会不会减少?用这样的问题情境引导着学生的思维。
2.角度变化法
即对某一事实或现象可多角度设问,在学到大气的压强时,结合人体血液压强的知识,向学生提问:在你们或亲人生病打“吊针”时有没有注意过以下的几个问题:(1)药液为什么可以输入人体内?(2)为什么药液能匀速滴注?(3)当药液滴注完时,空气会进入静脉吗?当学生用科学的知识去分析这些问题时,学生会从中获得一种喜悦的体验,并乐于进一步探索。所以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二、创设矛盾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具有冲突性的情境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矛盾,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体验,以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师:这是一片普通的铜片,放入水中会怎么样?学生:会沉入水中。师:将铜片四周向上弯折,形成一个勺,小心放入水面,结果铜勺浮在水面。
三、创设活动方式,开展探索实践
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但是对科学概念的建立很需要直观的活动——实验来支撑,要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而不仅是用眼睛耳朵。课堂上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展开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不断建构有价值的知识,也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获得自主的发展。以往上课中出现的教师一节课讲到底的现象,活动式教学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皮肤的冷热感觉”教学中,让学生做一做下面两则小试验(而不是讲解实验):1.先请两位学生将准备好的三只盛水的烧杯各自放于酒精灯上加热,用温度计测量水温,使三烧杯内的水的温度分别控制在20℃、30℃、40℃左右,然后每个小组派两名同学上来尝试。先把左右手分别浸在20℃、40℃的水中30秒钟后,再同时浸在30℃的水中,体会期间的感觉且思考其原因。2.把金属块、木块放入冰块10分钟,然后迅速取出,让学生触摸这两个物块,要求说出感觉。在这两则小实验中,整堂课避免了理论性的说教,学生兴致勃勃地做实验找规律,教学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深化了思维,获取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四、创设合作情境,提高学生探索效能
合作意识是当今社会的标志之一,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多创设协作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授课应为谈话式,教师要成为与学生讨论、交流的有机组成部分。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可通过会话探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的任务,使之成为交流的渠道,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在学习人体血液循环时,学生以4人为一组,每组领一张白纸,并根据老师黑板上的提示进行阅读,集体讨论课本上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详细过程及路径、并完成阅读作业。在发下的白纸上用红笔描出富含氧气的血管,用蓝笔描出富含二氧化碳的血管,再用箭头标出血液的流向。各组完成作业后用磁铁把作业纸贴在黑板上,然后各组派一位代表对照所完成的作业纸解释血液循环路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这样的设计不但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而且避免了学生探究的局限性。
五、创设实验情境,培养学生探索的方法
一般来说,知识是在一定的实践和方法上形成的,方法是科学发展的产物。而探索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既依赖于知识,更依赖于方法。课堂上多模拟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对培养学生探索方法大有裨益。九年级学习功率后提出如何测定人体最大输出功率,让学生根据探究实验的步骤自己去设计实验步骤,然后大家一起交流。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为我们的学生奠定创新思维的基础。
参考文献:
[1]James M. Banner,Jr. Harold C.Cannon.现代教师与学生必备素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06.
[2]创新能力与职业道德知识读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6-07.
关键词:教学方法;科学探究;选择
九年制义务阶段的探究性课程,功能是培养学生研究性的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潜能。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有效进行探究式教学,笔者觉得有些方面似乎值得探讨。
一、探究课题选择
(一)探究课题选择
新课程实施后,不管是谁开课,好像非上成“探究式”不可。事实上,不是什么事情,什么问题,都需要探究,都值得探究的。如科学中的《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等章节,就不一定非把它们开成探究式的公开课。实际上,它们更多地是让学生形成一种概念和思维方式,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方面起着某种重要作用。具体实施,最多只能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例题教学,模仿练习,建立解题思路和常规方法,运用掌握的各类概念进行解题分析。
所以,笔者认为首先要弄清探究课题的可行性,只有当一个课题具备了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等特点时,才有可能去进行探究式教学,才能让学生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
(二)探究问题的设计和把握
探究这种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获取结论的过程。日常教学中的问题哪里来?一是教师设计,二是学生提问。
1.教师设计问题
(1)注意问题的合理性
对于一个合理的探究问题,本身就应该具有让学生去探究的空间。但在具体教学中,为了探究式教学,诸多老师不管问题大小,都向学生提问,让学生讨论、小结、回答。也就是说,有些教师认为,有问题就必须探究。可是,问题的空间有多大,探究的空间才有多大!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让他们来探究1小时和1分钟,1分钟和1秒钟的关系,是毫无意义的,也是无法探究的问题。记得有这样一件事,有位教师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验1000米有多长,居然让学生在操场上走了十几分钟,这算是探究教学吗?从表面上看此类课堂气氛十分活泼,学生似乎对知识掌握得很好,教学效率也会很高,但实际效果却令人怀疑。
(2)注意问题的关键性
笔者认为,教师要想设计好探究式问题,首先要吃透课程要求,结合有关知识点,从教学目标出发,在适当的章节,适当的时候,设计一些发散类问题和探索类问题。并在内容的选择上,要适应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让学生有“跳一跳,可摘桃”的感觉,既不会让学生觉得问题太浅,懒得去实践,又不会让学生觉得问题太深,不能去实践。这样的问题才能算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
例如,在《浮力》一节中,有关浮力的大小和定义,显然十分抽象。于是,笔者首先把一个软木塞浸入水中,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让他们讨论现象产生的原因。由于学生已有二力平衡和物体运动状态与力的关系的知识,他们容易得出软木塞受到浮力的结论。这时,笔者立即把一个钩码放入水中,让学生进行观察现象并讨论:钩码沉入水底,水有无对它产生浮力作用?这是一个似是似非的问题,学生的思维可能因此而产生混乱……物体有受到浮力的作用会上浮,不受到浮力的作用而它却浸入在水中!这个问题是在学生通过观察软木塞有受到浮力的基础上,让学生去探究钩码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这是一个可实现的问题,既不超越学生能力范围,同时又不是学生轻而易举就可以解决的。于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激起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有了探究的欲望,就可能进行探究的过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思考,同时结合给定的实验器材自行设计实验,来证明浸入水中的钩码是否也有受到浮力的作用,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也就不那么难了。在此过程中,问题的设计显然很关键。
2.学生提出问题
教材编写得再周密再细致,也不可能适用于每位学生。学生提出问题后,如何对学生提的问题分别对待,合理处理,进行筛选,要看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和创新性。一节课的时间十分有限,因此,要尽可能地把较多的时间用于能力培养以及潜能的开发上。知识的缺乏将来容易弥补,能力的欠缺是很难补救的,就不同的能力发展而言,人都有相应的关键期,错过了它将是教育最大的失误。所以,教师不要因为“没有完成”教学目标而担心,更不能认为“不合算”,要及时对学生提问的问题进行引导和解决,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和获取知识的喜悦。
二、探究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法的选择
(一)教学方法的选择
实际上,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运用教材,处理教材,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最优化,通过教学方法的实施不但使学生掌握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而且使他们的探索能力、创新素质等方面都得到培养。倡导探究式教学,并不意味着放弃其他教学方法。就教学模式而言,有探究式、合作式、分层导学式等等,我们不能因为哪种模式目前最流行而一拥而上。特别是在科学中,许多概念和规律的形成和发展都有一个自身的过程,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重复这些过程,而是应该借助学生原有经验或通过观察实验与学生思维活动相结合的方法。在探究未知现象的活动前,都应对教学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可能产生的现象有一个基本的估计,总是在理论指导下先进行尝试性的假设。盲目地进行所谓的探究,是不可能有什么好结果的,机会不会赋予没有头脑的人。
(二)探究式教学和验证式教学的结合
有一位老师在进行欧姆定律的教学时,他先带领学生回顾有关电流的知识,电压对电流形成的作用等问题,然后马上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以便得出欧姆定律。但欧姆定律是这样容易发现的吗?这样的探究式教学有效果吗?结果,绝大多数学生不知所措,课堂一片哗然。
其实,在研究欧姆定律时,可以将验证性和探究性两种实验教学方式相结合:(1)让学生猜想电流,电压,电阻三者关系。(2)直接告诉学生欧姆公式I=U/R。(3)让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去验证,即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三者关系,是通过保持其中一个量不变,看电流和另一个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电流和电压关系时,保持电阻不变,通过改变电压,来观察电流如何变化;在研究电流和电阻关系时,保持电压不变,通过改变电阻,观察电流是如何变化的。(4)让同桌学生讨论:如何根据研究目的和方法,利用学会使用的仪器,设计一个实验。教师在对学生的讨论作简单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投影实验电路图,介绍有关仪器,特别是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5)分组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控制变量法”,同时对欧姆定律产生感性认识。
由此可见,探究中可有验证,验证中可有探究,两者互相联系,相辅相成,关系如图:
课程改革,是对我们全体教师的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新的机遇,我们要自觉地、主动地参与。进入新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处理的问题还有很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