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8 10:45: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德育体系汇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美化校园环境,创建育人氛围
汾西县第一小学先后栽种了各种树木107株,修建草坪500余平方米,绿化面积占到了学校总面积的20%;同时,还购置了3500盆花,摆放于教学楼之前;并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了“我与盆花共成长”活动,所有学生每人在校养一盆花并摆放在本班教室内外窗台。校园草木错落有致,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此外,学校的教学楼和众多树木上,全部安装了彩带、彩灯,每至夜晚,华灯竞放,霓虹闪烁,勾勒着校园整体外观,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使得校园的夜晚别具一番风采。
坚持升旗制度,树立集体意识
坚持升国旗制度 每周一或重大节日,本校都会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并进行国旗下讲话。学校每学期都要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制订“国旗下讲话”的主题,各班学生轮流进行国旗下的讲话。这一活动,有利于培养学校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激发学校师生的爱国热情。
升班旗活动 升班旗的考核办法主要依托是“学校一日常规考核”。具体操作办法为:学校对班级常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具体项目包括学生到校、佩戴胸卡、佩系红领巾、班级卫生、路队、普通话等10多项内容。学校值周领导每天对全校所有班级的上述常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逐班逐项登记,实行日检查、周小结、月汇总。依托汇总情况,评选出每月每年级的“优胜班”,举行“升班旗”仪式;升班旗时,全班同学行队礼,全校同学行注目礼。这一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责任感。
争创标兵班,增强荣誉感
为了进一步优化班级工作,学校开展了争创“四个标兵班”活动。“四个标兵班”分别是卫生标兵班、路队标兵班、文明标兵班、普通话标兵班。同时,学校还制订了“四个标兵班”的标准要求和考评办法,对获得标兵班称号的班级进行表彰奖励,标兵班学生佩带相应的胸卡。
开展主题班会,细化养成教育
主题班会是学校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为组织好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学校主要从“四定”入手:一是定主题。开学初,由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确定本学期班会主题计划,如“安全在我心,Y貌伴我行”“学会感恩,孝敬父母”等,各班依据学校计划,立足学生年龄特征,精心组织,积极开展班会活动,对学生实施主题教育。二是定时间。每周一下午第一节课为全校各班主题班会时间,其目的主要是体现班会的严肃性,也便于学校考核检查。三是定责任。各班的主题班会由各班主任组织召开。四是定考核。学校对各班的班会组织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对班级工作的评估指标体系。在“四定”原则的指导下,各班都能认真、主动、创造性地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确定教育基地,开展养成教育
通过考察,汾西一小先后确定汾西县革命烈士陵园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汾西县公安局为国防教育基地,汾西县凤凰生态公园、汾西县森林公园等为劳动教育基地。学校定期请公园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栽种养护花草等劳动技术教育,请当地司法部门同志举办法制教育讲座,请退伍军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每年清明节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等。通过定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德育基地的实地教育,让学生们多角度、深层面、全身心地走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也使学校德育工作得到了必要的补充和延伸。
优化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学校还开发实施了“素养提升活动”校本课程。该课程由学科知识延伸类课程、个性特长类课程、养成教育类课程三大板块组成。这一校本课程给学生们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自我和发展自我的平台,为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丰富校园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们的良好行为习惯得到良性发展,尊师爱生、文明礼貌的品质得到塑造,为引导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奠定了基础。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
2、加强主题班会活动的开展,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3、狠抓“两个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现把本学期德育工作回顾如下:
一、具体做法;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质量。
发挥德育领导小组的核心作用。加强了德育工作领导,完善德育工作管理机制,由校长负总责,德育处具体抓,实行校长室—德育处—班主任三级常规管理的制度,形成了各部门密切配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承担的纵向连接的德育工作体系。德育领导小组成员增强了“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识,并能以身作则,努力工作,带领全员积极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加强了德育队伍建设,特别是班主任队伍建设。每学期坚持开好“四种会”即每周一次主题班会;每月一次班主任会议;每学期1-2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每学期1次家长会。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观摩活动,让班主任在实践中互学互进,共同提高。完善班主任评比方案,加强班级精细化管理,促进班主任工作管理的规范化。做好班主任评优争先工作,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1、思想汇报专题我们以教室文化、寝室文化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
2、精心布置宣传阵地。加强对班级文化阵地的指导管理,力求主题突出,图文并茂,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
3、规范教室布置。各班教室的布置体现了各班的特点,营造了生动活泼、洁净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良好育人氛围。
4、大力推进“书香校园”进程,以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文化环境。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公示栏等。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活动,每天中午广播站定时播音,已形成我校的特色。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5、本学期我校组织全体学生全面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通过《三字经》、《弟子规》及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活动,培养了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培养了读书兴趣和习惯,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提高注意力;使同学们变的举止文雅,远离低俗,升华自己。
(三)、加强主题班会活动的实施,范文写作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1、我校主题班会在每周一下午统一时间、统一主题、统一要求,确保主题班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过校内交流和校外取经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强主题班会活动的培训和交流力度,使主题班会课真正成为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渠道。
2、爱国主义教育。继续抓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意识。
3、安全法制教育。加强安全知识的宣讲教育。抓好学生校内、校外的安全工作,层层签定安全责任书,规范制度,落实好各种措施。此项工作运行良好,本期以来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4、文明礼貌教育。我校继续加强了学生常规教育,特别是文明礼貌教育,以班级教育、自我教育为主,少先队和值日教师为阵地,督促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加强“两个习惯”养成教育,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1、我们在“五规范、三培养”督察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了《范里小学学生违纪细则》和《学生违纪处理办法》来加强对班级、范文TOP100学生的管理,通过值日领导、值日组长、值日教师每天三个时间段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做好记录,并通报学校公示栏。一周一汇总,一周一评比。以次来加强班主任对本班学生的管理。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规范,从而培养学生健康、向上、乐观的性格,努力打造书香校园、阳光校园、和谐校园。
2、丰富德育活动促进养成教育。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范里小学学生违纪细则》,坚持每天课间操下后的十分钟的养成教育。同时深入开展了文明礼仪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5、学校以《班级精细化管理》方案为抓手,细化目标,落实责任。依据《班级精细化管理》用创新的精神制定学校各项管理细则,积极构建长效机制。同时,强化督导检查,切实把《精细化管理》的各项规定和考核标准落实到实处。
(五)、切实发挥学校、家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功能。
1、办好家长学校,增进家校联系。我们坚持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听讲座、随堂听课等形式,丰富家长学校活动,家长参与率达70%以上。同时,坚持通过校信通联系、家访、经常性地与家长沟通,充分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推进家校联系,提高了管理水平。
2、我校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工作,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定期开展活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步调一致。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介绍学生基本情况、学校发展规划及对学生的要求和对家长的希望。希望家长和学校密切配合,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好孩子。提高家庭教育效果,转变家长中存在的不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二、存在的问题;
1、全员育人方面,教师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2、家长对学生教育理念有待更新,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工作仍需加强。
3、需更加注重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三、今后工作设想;
1、进一步加强师班主任队伍建设,突出全员育人观念,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育人作用,真正做到服务育人。
2、继续抓好班主任“老青帮带”工作,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树立全体教师皆为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思想,使全体教师能共同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违纪细则》各项规章制度。以严要求、高标准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
一、君子人格教育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
小学时期是道德教育的重点和关键时期。小学生是道德教育的重点人群,他们正处于逐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所受到的教育影响深刻。由于小学生思想还不成熟,社会阅历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道德判断力和是非辨别力相对较弱,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腐蚀和毒害。
进入新世纪,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变得更为开放、复杂。因此,我们以战略的眼光,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小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和紧迫性,按照以德治国的思想,把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抓紧、抓实、抓好。我们要大力促进小学生道德情感的培育,锤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内化道德标准,塑造道德人格,提升道德境界,使他们成为具有君子人格的好公民。
二、开展君子人格教育活动的具体措施
1. 科学课程实施,课程整合减负提质
我们本着“规范富于创新,整合适度开发”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有机融入地方课程,适度开发校本课程。以整合课程资源,减轻师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宗旨。将君子人格教育课程分为四大类:学科课程、主题课程、拓展课程、班级创新课程。
2. 规范课程开设,保证课程高效质量
课程设计阶段。根据学生需要,教师确定开发课程,写成课程纲要(包括课程背景与目标、内容与要求、实施方案、评价方法、资源的主要来源)。经课程领导小组审核同意,确定列入开发的科目;然后经过多次修改完善,课程进入“准入”状态。
推介选课阶段。教师对学生进行课程介绍与选课指导,学生通过校本课程网络平台随时了解校本课程开设情况。从而自主选课。
教学实施阶段。通过巡视、听课等方式进行检查督导,并要求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评估提升阶段。 通过学生反馈作为鉴定课程质量的标准之一。所有课程由学生在网上进行评估,并通过汇总各种课程资料,获取教学质量信息, 评估课程质量, 并根据评估结果授予课程质量等级标志, 并在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方面对每门课程进行改进。这四个阶段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
3. 完善评价体系,有效实施课程评价
根据我校“孝、仁、礼”人格教育的活动目标及方案,我们关注活动过程,采取了分层评选、多方评定、点滴评价、成长记录、亲子对话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为了让家长参与进来成为评价者,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下发量化细则,让家长给孩子逐项打分评价。二是亲子之间的信件对话。建立基于数据证据分析的科学评价体系。
4. 建设精品课程,促进课程持续发展
我们在不断完善四类课程的基础上,潜心规划融办学理念为一体的课程文化。经过论证、实践、修改、再实践、再修改,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适合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个性发展环境,课程与学科活动是关键,本研究坚持的方式是:有课必有专人、必有教材、必有课时、必有评价,并依此为原则规范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流程:
君子人格教育校本课程:每周一节国学课和人格教育活动课。国学课主要针对“孝仁礼”所蕴含的国学思想及其延伸出来的人格教育读本,让学生通过名人故事传记、名言警句来让学生明其义,熟成诵。国学课与人格教育活动课一个主内,一个主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组成一个协调的育整体去影响学生,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将“孝仁礼”人格教育落到实处。
学军实践课程:为期一周,五年级上学期必修主题研修课时。融合进责任教育、人格教育、生命教育、体育、国防教育等内容。
学农实践课程:为期一周,五年级下学期必修主题研修课时。融合进团队建设、农业知识、乡村情怀、劳动技术等内容,以亲身体验、问题解决、调研展示等方式安排课程。
“春秋游”拓展课程:改变传统春游、秋游单纯“玩耍”的方式,将“环境教育、佛山人文、南海精神、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等国家、地方课程要求融合,与学校的“君子教育”校本课程结合,进行“春秋游”主题实践课程,以校内“研读”为起点,校外“调研”为过程,再回到校内“展示”为终点,实现课程目标。将春秋游的地点进行优化整合,固定每个年段根据“孝仁礼”的主题选择地点,以此开发为户外拓展课程。其中校内安排4课时,校外实践安排一天。
班级德育实践课程:在学校德育主题的引领下,由班级老师和家长组织,形成各有特色的实践活动特色。希望通过传播学的方式将学校的君子人格教育走出校园、走进家庭、走进社会,让家长亲历德育过程,每年9月份一二年级学生围绕“孝”开展的感恩月,十月份三、四年级围绕“仁”开展的仁爱月,十一月份五、六年级围绕“礼”开展的成长礼;以及三月份的“关爱节”;四月份的“孝亲节”;五月份的“礼仪节”;希望通过每个活动让全校家长、社会人员及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共同体验。
5. 辐射课程理念,引领区域能量传播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传媒社会的发展,学校品牌已经成为现实社会的客观存在。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以及学校品牌的客观存在促使我校必须从以传播学的方法,让君子人格教育课程理念走出校园、走进家庭、走进社会,以构建和符合时代需求的中小学学校品牌。
学校引领家庭 一个人的成长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使学校与家庭密切合作,不仅是促进孩子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我们将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印发不同时段的家长手册、举办家庭读书活动、举办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开好学生家长会议。
一、我国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发展趋势
从2010年起,我国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到2012年年初,印发了《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同年年底又下发的《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中也将学校建立家委会写入其中,当前家委会的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教育政策层面。
按照我国对家委会的界定,学校家委会要支持、参与和监督学校管理,并且要促进学校与家庭沟通、合作,要提升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力求通过家委会制度的建立,要家长明确自身在学生成长、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家长支撑起家庭教育在“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更有效的发挥家长在学生发展中的启智、育德、培养兴趣爱好的功能。
虽然作为家校合作的主要形式,家委会已经在许多学校建立并得到国家政策支持,但目前它在学校教育中的参与权并未有效实施,因为在不少学校,家委会还只是一种摆设。导致这个情况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教师的教育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在遇到教育孩子的专业问题时,家长更相信教师和学校的专业性,因而其在教育中的主体缺失;另一方面,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对家委会的“合法地位”还不明确,为了自己孩子的学习,很多家长也不会主动提出意见,而更多的是成为了学校政策的“传声筒”。
基于此,当前我国的家委会在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就如何发挥家委会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笔者有以下认识。
二、家长委员会德育功能的开发利用
实践表明,家校携手是提高教育实效的重要手段。大量的研究也表明,家长教育、家长参与及家长与教师的关系对学生的学业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影响。家委会平台可以帮助学校向家长及时通报学校近期的重要工作和重要举措,家委会也可以利用自身职能,收集汇总家长的意见建议,通过畅通的渠道向学校反馈,促进学校和家庭的相互理解。
教育是予人良知、责任和诚信,但目前应试教育背景下的“掐尖教育”,让我们在“学业和品德”天平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前者。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我们的教育是要培养有责任感、可担当的社会公民,而不是“温室里面的花朵”。学校中也已开始通过更多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去体验挫折、感受生活、了解社会。但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一个连续的,非间断的,不是“学校的5天+家庭的2天”,虽然学校也试图通过布置社会实践作业、感恩作业等方式延续着学校品德教育,而且这些工作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家庭的支持。但这样的操作方式,从现实的背景下看缺乏一个必要的外部支撑,很难制度化、系列化,很难保障每一项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很难让学生和家长在实践中的利益得到保障。
纵观台湾、香港等发达地区,它们真正实现了家委会“凝聚学校、家庭和社会合力”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港、台的家委会会组织家长在学校担任义工(如维护学生上下学治安、支援运动会等),辅助学校完成各项工作;会利用家长特长,辅助教师授课,举办各种培训活动(如考前补习班、电脑班等),以促进学生向全人发展,增进弱势学生多元潜能的发展;家委会也会倡导关心教育的会员、校友或社会人士捐赠款项和物品,以协助学校的软硬件建设和举办各种教育活动。港台的家委会亦可以联合社区,整合社区资源,开展社区活动,促进学校周边环境和网络媒体整治,以强化学校效能、教师教学、家庭教育和学生学习与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家委会即是桥梁纽带,又是一个可供发掘的社会资源平台。我们可以在教育领域积极引进社会工作人才,利用家委会中家长资源,创设学生体验社会的环境,发挥对教育有热情的家长的教育潜能,把品德教育实践活动延展到课外、延展到假期,利用家委会的力量,让活动的组织有序、让活动的效能可检验,真正的让学生品德教育走进深入,形成全员参与德育的良好氛围。
三、家长委员会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实践运用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过程中,坚持德育为先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逐步探索形成的“通过课程整合、社会实践、改进教学方式、完善综合评价,营造全员育人氛围的创新德育方式”也已经全面铺开。
武侯高级中学在创新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针对德育的时代性、德育内容的多样性、德育教育方式的针对性,以学校牵头,以家委会为纽带,充分发挥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门办学,为学生营造更多、更好的具有情境性、体验性的学习平台,实现全员育人的新氛围,切实提升了德育的有效性。
目前,中小学教育中还依然存在重文轻德、轻美的现象,这对推进音乐教育的发展无疑是个障碍。为此,除了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外,还要为学生提供德育与智育发展的条件和空间。鉴于当前教育改革和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化,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构建新的评价平台――艺术卡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传统学业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较单一,往往只用学习成绩或考试分数来评定;以衡量学习结果为最终目的,只着眼于学习结果而忽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和指导。只着眼于学生的表现,忽视其未来的发展,就不可能发挥评价的激励、调控和导向作用;以选拔为目的,选精英使多数学生退居边缘,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学生的成绩由教师评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全面评价,尤其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注重知识、技能,忽视对一般能力的评价(如态度、情感等方面)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上一些典型问题都不同程度地阻碍新课程的推进和学生的成长,因此,构建一种新的评价方式和体系势在必行。
二、建立艺术卡,促进学生发展
建立艺术卡是顺应教育发展的一次革新,它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为依据,以评价的导向、发展功能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评价理论。一年多来,笔者共收集1000多份来自于学生对教材、教师态度、成绩评价的看法等调查材料,总结出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改变传统中单纯的评价方法,应把评价放在具体的音乐实践中,同情感、态度、兴趣等因素紧密融合起来。在平时上课时,教师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唱等形式进行评价,然后将所有的结果记录到学生的艺术卡里,并做长期的跟踪查找。
其次,建立艺术卡,会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将它放置于课堂评价中,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与学习目标相呼应,加之及时收集学生在实现目标中或互动中的资料、作品,可以发现学生的优势与不足,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提供丰富的信息。这种学业与成长相结合的方式,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动力;以知识技能应用水平为基础;以兴趣为动力、基本能力发展为目标的学业评价标准,给学生创建尊重的氛围、个性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逞能、拔尖的开放评价性体系,深受学生的喜欢。这是中小学学业成就评价体系的核心。
三、分项建立,多元评价学生
分项建立的第一步:首先,要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从他们的言行、思想和生活、学习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可抓住教材中的思想情感素材,如小学音乐三年级人教版第二单元《可爱的家》片断,以鲜活、通俗的短片让学生体验家庭的温馨。其次,进行分项改革。笔者在小学教三年级和四年级实施了这一评价方法,从唱歌、欣赏、素养、器乐等方面考察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实践题自主选做,充分发展自我,给学生提供小舞台(空间)进行表现和展示。
分项建立的第二步:将如何操作和运用告诉学生,使评价落到实处。在课前或课中均采用积极手段,引导学生从每学期开学的第一节课起,给他们的成长进行记录。这一动态的记录与观察,由教师对学生自身各方面全面评价。如:学生在学唱《少先队员采茶歌》开始、中间,自主学习、表现歌曲时,不同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教师应注意观察和记录。再如:器乐展示时,学生的表演熟练情况,学生在小组表现情况等都要跟踪。艺术卡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完整记录每个人每节课音乐课的学习、思想、成绩表现等动态。以上步骤的实施,不但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且促使学生在课前主动构建相关知识与资料,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这样提升了音乐学科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动力,改变了学习方式和观念,与教师一起学习和成长。课堂实践证明了运用此评价体系是符合新教材思想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正如所说:“人们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们头脑,一定要转化为他们愿望和动机,才能使他们行动起来。”
四、分项考核,保强项促弱项
在这项体系中,学生既是评价的主体,又是评价的对象,在评价中既看到了自己的成绩、优势,又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而且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具体分四步:
第一步,课前评价。将音乐课之前的准备情况做记录,如学生的思想状况,课前教材、学具准备的情况,每班可民主选出文艺委员1-2人配合教师做这项工作,将检查的结果汇报或记录下来。
第二步,课中考核。把声乐、欣赏、器乐、舞蹈、课堂表现(主动发展)几项,按照课型与内容对学生进行记录,把每个学生的强项和弱项均检测出来,然后进行强化,保强促弱。除了平时课堂成绩,还要结合课外以及定期的检测成绩。比如,学期末考核,用问卷、口试、抽签的形式,自主决定某一项来考核。唱歌可选教材也可以选课外健康的内容,器乐曲也是一样,给学生很大的灵活度,对于校本资源的开发和学生的成长非常有利。这样做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也发展了能力,同时注重了个性发展,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第三步,评价内容:ABCDEF七个方面或更多,在具体运做中,可容许学生考二或三次,或放手让学生代表去考查学生的某一项,改变教师说了算的局面。对学生实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表现性评价。学生的学习评价要注意抓住系统性、一致性、参与性原则不放松。
第四步,整理汇集。将各班成绩汇总、诸项算出,加入平时、课外的表现,得出的就是学生的成绩。可以通过成绩及时告诉学生有了什么进步。这种新型的评价方式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因为它可以使学生在轻松、健康、向上的环境中成长,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良好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入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在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良好行为习惯,是人才成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在校的小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追求分数,习惯教育反而被淡化甚至放弃,造成学生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没有好的行为习惯。而学校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主要场所,小学年龄段又是个性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的协调性不高,认识水平低,一般习惯还正在形成,可塑性极大。因此在小学阶段,学校、老师都要重视并抓实学生的习惯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成人成才、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怎样才能达此目的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制定规则,明确良好习惯要求
“规则”是规定出来供大家遵守的制度或章程。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应结合实际制定“学生一日常规”,从学生到校早读,升旗、做操,上课,课间活动,卫生值日,放学回家等环节,提出涉及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文明习惯、礼仪习惯、节俭习惯等方面的要求,打印下发到各班(中高年级学生可人手一份),要求各班在开学第一周认真组织学习并认真落实。如做操升旗时要求做到:①集合安静、迅速,队形整齐;②升旗仪式规范,少先队员行队礼;③唱国歌声音响亮,整齐;④做广播操整齐、有力,动作正确规范。学生通过逐条学习,明确常规要求,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努力按要求去做。
各班级还可以在组织学生逐条学习“常规”的基础上,再结合本地区本班级的实际,组织学生、家长、学科课老师一起来讨论制定相应的“班规”。可先由小组讨论研究,组长记录,再班级汇总,最后听取科任教师和家长的意见、建议,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个人做起。让学生在参与讨论,确定执行中教育自己,懂得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去做。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正确的。如: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校园内猛跑、追逐、打闹,不爬树、吊树,不翻爬围墙等;课前应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收集资料等课前学习任务;上课前应整理好课本、笔记本及相关材料;上课时要精神饱满,思想集中;发言提问应主动举手,须高声讲并用普通话;其他同学交流发言时,须静心倾听,认真思考等。让学校常规、班规由外在的约束变为学生内在的认识,由他律变为自律,从而乐意接受并遵守学校、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 开展活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有效载体,它具有现实生活中所不及的凝练和精神。加之,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更愿意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因此,学校要从活动入手,抓体验,抓生成。学校德育处、少先队大队部,各班级要积极利用教师节、重阳节、国庆节、元旦节、春节、“三八”妇女节、清明节、“六一”儿童节、端午节、建军节、纪念日等,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三 营造氛围,强化良好习惯意识
对校规、班规的崇尚和坚守,是一个人的良好习惯,是一个班级的良好班风,是一个学校的良好氛围。在一个大家都遵守规则的环境中,比较容易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比如,在一些较大的市级医院里,像重庆西南医院、大坪医院,人们交钱挂号,求医看病,取药等都排队,你一个人就不好意思抢先“冒轮”;大家都保持安静,你就不好意思大声喧哗;大家都保持干净、整洁,你就不会随意吐痰、乱扔垃圾,这对大多数人都适用。为此,我们要注重给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校环境、班级环境,每贯彻落实一条校规、班规,要坚持以一贯之,不贪多求全,从每一个细节抓起。同时动员家长长时间努力配合,给孩子一个讲究好习惯的氛围。
比如:在对学生进行“礼仪习惯”的教育中,学校领导、老师、家长,都应要求学生做到:①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②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座,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③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欢迎光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④进校见到老师,主动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要让老师先行;⑤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等。老师、家长要以此严格要求学生,并从自身开始,首先检查对照自己在这些方面有没有做到,如学生在校内外见到老师主动“问早”、“问好”,我们老师也应有礼貌地回答“你早”、“你好”。其次要以身作则,在言谈举止、衣着住行等方面给学生做出表率,尤其是在学生面前要扬长避短,努力在各方面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这样形成合力,营造出良好的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最终达到让学生在家做好孩子,在校做好学生,走出社会做好公民的目的。
【关键词】参与意识 核心素养 教育理念 课堂氛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013
2016年9月接犍为县教研师训中心的通知要求,我和“傅维银工作室”的其他成员一起参加2016“巴蜀新课堂”研讨活动。活动中,山东省杜朗口中学的徐利老师的《全等三角形的复习》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徐老师全新的授课方式、学生全新的参与方式、教师对学生全新的评价方式让我沉思,现在的乡村初中学生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教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制定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预习,对老师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或呆坐听着,上课不得要领,没听到门道。凡此种种都是学生没有真正参与教学过程也就是参与意识差,被动学习。
教育专家说:“课堂教学效果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为此,我们在数学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的“嘴”动起来,让学生的“脑”动起来,让学生的“手脚”动起来,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关键是,怎样让学生“动”起来呢?我认为是原来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学生评价方式等已不适应信息时代下的学生发展的需要。为此,我回到学校开始了新的尝试。
一、更新理念
对我班的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新教育理念,让他们知道新时代的人才观和新时代的人才所具备的基本素养。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把“核心素养”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今天,这个概念体系正在成为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方向。当前世界共同追求核心素养为:“协作、交往、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乡村初中的很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S普遍比较弱。因此,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观念,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这些方面的能力。
二、创设宽松平等的课堂氛围
心理学家实验得出结论:学生只有在宽松、平等的氛围中,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以宽容友好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那么怎样才能使数学课堂宽松平等呢?我认为:
1.语调抑扬顿挫。课上,老师可以故意的提高或降低或拉长或减慢语速,人为的制造语调上的高低起伏,这样学生不易疲倦。2.语言幽默风趣。课上老师可以使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网络流行语或调侃自己等。3.适时讲点小故事。当你感觉学生的学习状态不怎么好时,比如周一的课、下午的课等,适时的暂停教学,讲点小故事或读一读转发优美的文章,并适时进行德育教育和人生观、世界观教育。4.肢体语言要丰富。5.严格控制学生中互相诋毁、人身攻击、嘲笑等,总之要让学生勤于动脑,善于发言。更要让学生明白,发言的结果正不正确不重要,重要的是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三、建立标准
开学初,建立《数学课堂学习小组参与意识评价标准》:
1.在课堂上主动发言一次加1分。2.在课堂上主动上讲台板书或讲解的,每次加2分。3.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与大家一起探究,每次加2分。4.能够总结规律、方法、技巧,与大家一起分享的同学,每次加2分。5.能够给板书同学纠正一处错误的,每次加1分。6.实现全员参与的小组另外奖励小组每人次1分。7.每堂课各小组长评选一名本组本节课的进步明星,进步明星加2分。8.作业得“A+”一次加2分,得“good”一个加1分。9.数学测验比上一次提高“5分”加2分。10.课下主动找老师问问题一次加2分。11.组长每节课后到科代表处汇总本节课组员的加分情况。
四、搞好评比、树好榜样
1.分组:将全班同学就近按座位进行分组,每组4人,然后组内选举出组长。由此分组生成《数学课堂学习小组参与意识评分表》一式3份,一份交给科代表做好课内加分记录,另一份教师自己做好课外加分记录,第三份与《数学课堂学习小组参与意识评价标准》一起张贴于教室内显眼的位置进行公示。2.选好科代表2人,一人负责协助老师搞好课前准备、收发作业等,另一人专门负责记录课内老师确定的给小组或同学的加分。当然这个加分严格按照《数学课堂学习小组参与意识评价标准》的加分细则来执行。3.每节课根据小组或同学的加分情况,评选出本节课的优秀三甲,并给予表扬。4.每位同学在对应的月考、半期、期末成绩基础上增加加分累计部分的十分之一。5.期末把每名同学的加分累计汇总,按总分降序排列奖前16名同学。6.期末把每个小组同学的加分累计汇总,按总分降序排列,评选优秀学习小组4个,并给予奖励。
五、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首先是分组的随意性比较大。我是根据学生的座位就近分组,当学生座位变了,小组也就变了,既没有考虑学生的搭配,也没考虑组内的分工。
其次是《数学课堂学习小组参与意识评价标准》是在初三上期后半段才开始实施且只有数学科在搞,其余七科都没搞,所以不能更好的形成这种思维氛围。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思想,继续以《小学生德育纲要》为基础,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文明行为的养成为重点,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深入学习德育课程标准,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校园文化及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文明意识、耐挫能力和创新精神,塑造我校学生新世纪新少年的新形象。
二、德育工作重点:
(一)抓好队伍建设,强化德育意识,要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学校德队的队伍建设,做到全员育人。
1、完善管理网络。
德育管理是一个整体系统,继续建立完善校内"一点三线"的德育管理网络格局,实行校长总负责,分管校长具体负责,法制副校长密切配合,学校教导处操作执行,党团组织、少先队通力协作的德育管理机制。根据德育工作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2、优化骨干队伍。
点抓好班主任队、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构建班主任、少先队员导队伍科学管理的机制,抓住"选配、培训、激励"这三个环节,继续组织定期学习、现场观摩和考察研讨、班主任三项基本功竞赛。建立稳定、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激励措施,在建立班主任、辅导员岗位职责规范、严格考核的同时,建立文明班级、优秀班主任评比制度。加大奖励力度,进一步提高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并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向优秀班主任倾斜。
3、建立育人体系。
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力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的师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学校要利用政治学习时间进行法规、德育文件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专题学习和讨论,开展"爱岗敬业""正师风、扬师德、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主题的教育系列活动,要使全体教师主动适应德育教育的新形势,真正成为德育管理者,实现德育"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深入研究,拓宽思路,加强德育的思想建设。本学期,重点引导教师关注学校、关注班级、关注同事、关注学生。在以下几个层面上形成共识:
A集体和睦相处: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员,人人都受欢迎;
B人人有权参与:每个人都是学习、生活的主人,人人都应参与;
C共同互助合作:个人问题也是大家的问题,只有互相帮助共同合作才能解决问题;
D满足不同需求:教育不是要筛选人、放弃人,而是培养人。
(二)加强基础教育,培养文明学生
1、深化爱国教育。
继续规范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内容以"五爱"为主线,做到学期有计划,周周有主题。要充分发挥红领巾广播台、黑板报、宣传橱窗等阵地的宣传作用,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要充分利用德育基地以及丰富的人文资源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要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以重大节日、重要人物和重要纪念日为契机,通过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提高德育实效。
2、继续常抓养成教育。
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是加强校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养成教育也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继续推行行政、教师值日、红领巾值日岗制度,深入实施体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继续开展创“文明班级”活动,设立“文明班级”流动红旗,对各班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两操、路队等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每天公布分值,每周汇总,考核优胜班级获流动红旗。对这三项制度的实施情况加强指导、考核,确保常规工作持之以恒、抓细抓实。使学校形成班班争先、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从站好队、做好操、扫好地、讲卫生、有礼貌、遵守公共秩序、公共道德、“十分好习惯”等基础行为入手,养成以下好习惯: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文明礼貌,微笑待人;学会尊重,耐心听他人说话;保护隐私,别人的东西不乱动;利人利己,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做;待人友善,观看比赛文明喝彩;遵守规则,上下楼梯靠右行;勤奋自强,天天锻炼身体;环保卫生,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五自"能力,确保学生行为规范合格率为100%,品德优良率为99%以上。
3、强化"五自"教育。
“五自”(自主、自理、自护、自强、自律)是雏鹰行动的核心内容,已成为在青少年阶段所必需具备的素质。要充分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调动他们积极向上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竞争意识,要积极并有针对性地讲解、示范、实践操作,使“五自”活动更具操作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
4、渗透公民教育。
以育人为根本,继续开展“八荣八耻”系列教育和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诚实守信为重点,牢记公民道德基本道德20字(爱国守法,勤俭自强,明理诚信,团结友善,敬业奉献)本学期开展"学习雷锋精神,弘扬道德规范,塑造诚信形象"活动,促进学生基本道德观念的形成和文明习惯的养成。
5、加强法制教育。
继续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通过法制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师生演讲、参观展览等(文章转载自[个人简历网-范文频道]/wm/请保留此标记)途径对学生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重点的法制教育系列活动,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建立后进生帮教制,消灭在校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出现。
6、开展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通过观察、谈话、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在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的同时,要加强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指导,及时矫正某些学生的畸形心理,增强他们的抗挫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浓厚校园文化氛围,优化育人环境。
1、校园班级环境美化。
进一步加强校园走廊文化、墙上文化,班级文化,做到环境要做到美化、教育化,继续进行每期期未班级文化建设的教室文化评比活动。让学生全员参与,主题要突出教育意义和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动手力。
2、升旗仪式序列化。
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要求内容丰富,在保留传统的爱国、励志等内容的基础上力求同社会生活、时事政治紧密联系,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形成序列。
3、板报设计个性化。
继续精心设计校、班两级黑板报,体现科技、敬廉崇洁、平安校园、消防教育、文明礼仪等方面的特色的校园文化及各班的个性。
(四)调动各界参与,发挥整合优势,实现“三结合”。
1、提高家教水平。
继续按要求办好家长学校。做到目标明确,计划落实,规范严格、内容针对性、实用性强,并且认真做好资料搜集、积累工作,进行走访学生家庭活动。家访要不拘形式,不固定时间,本着关心学生,沟通理念的目的,提高家访质量。本学期教师家访要达到全班学生的30%,通过其他形式与家长交流要达到40%,并做到有对象、有目标、有效果、有反馈、有记录。让家访真正成为建立起教师、学生、家庭互动的三者关系,成为进一步摸索出心理教育的突破口,成为德育工作的有效抓手。做到每学期同每位学生家长均有一定程度的书面和短信息联系,特别重视做好与后进生家长的经常性联系;加强对教师家访工作的组织管理,并把家访工作纳入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之中。
2、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
充分发挥关心下一代工作委会五大员(报告员、家教员、帮教员、宣传员、校外辅导员)、学校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校区共建活动。大力开展学雷锋互助、环保等活动。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培育一代新人的局面。使在校生违法犯罪率继续为零。
(六)重视学科渗透,加强德育科研。
1、挖掘渗透内容。
德育要寓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语文、社会等学科要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优势,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和基本国情教育;数学、自然等学科,要通过中国和世界科技发明与发展的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教育,爱国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音、体、美等学科也要结合学科特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心理素质,激发爱国主义情感,磨练意志品质,培养团结协作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2、优化学科教学。
课堂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种全员性策略,教师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诸方面渗透德育教育来优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各学科要继续上好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的教研课,要继续认真上好思想品德、晨会、班队活动课。
3、开展德育科研。
全体教师要树立向科研质量要效益的现代意识,要认真学习教科研理论的书籍并运用于德育实践研究。要认真作好学习笔记,要针对新形势下的学生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撰写有一定质量的教育论文,积极向报刊杂志投稿。
三、主要活动建议:
以“关注生活、勇于实践”为特色,本学期的德育重点是继续引导学生开展“走进生活、走向实践”为主题的道德实践系列活动。
1、各月的教育重点是;
二、三月份,开展“文明就在我们身边”活动;四月份,开展“环保小卫士在行动”活动;五月份,开展“能手巧手就在我们之中”活动;六七月份,开展“我们也能创造美”活动。
2、结合相关节日,相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三月份学雷锋日和“三八”妇女节,开展净化、美化社区活动和慰问妈妈的活动;四月份环保宣传周和植树节,开展环保宣传和植树、养花种草活动;五月份的“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开展与劳模、优秀青年代表手拉手活动;六月份开展艺术节活动。
3、结合学校管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服务意识。一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少儿维权中心服务活动能有实效,心理信箱、心理咨询电话启动实施。二是建立“问题学生”档案,加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个案研究。
1、月初制定少先队及班主任工作目标,月底进行层评考核。
2、每月定期开展班主任工作例会,布置每月重点工作。
3、根据上级要求并结合学校实际及特定时期特点,督导各班上好每周班会,并收存相应图片及过程资料。
4、督导老师及班主任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做好班级排查,将心理异质和身体异质学生列为重点对象,每月定期沟通,并与家长沟通,填写好学生情况联系手册,为学生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5、结合六会细则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每周学生行为习惯训练重点,利用国旗下讲话、广播、晨会,班会、集会等形式,参与并督导少先队及各班主任做好学生行为习惯及养成教育。
6、督导教师运用班级优化大师系统做好学生评价。
7、每月定期住读生(男生 女生)集体训话,定期对学生进行就寝纪律、内务整理等培训,督导保育教师做好寝室管理。
8、参与并督导少先队认真开展德育主题活动。
9、参与并督导少先队及班主任做好教室及环境卫生。
10、做好垃圾分类及安全隐患排查及常规表册日常上报。
11、督导值周领导、值日教师以及少先队值日干部同步检查机制,每天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班级常规管理等进行检查评比,天天检查,日日公示。
二、分月工作汇报
9月
1、各班发放秋季学期“安全温馨提示”和“安全责任告知书”交通安全承诺书、《防溺水一封信》(一学期一签订);交通安全告知书(一学年一签订)。
2、德育室收回“安全温馨提示”和“安全责任告知书”交通安全承诺书、《防溺水一封信》;交通安全告知书、健康承诺书及签字表存档。
3、督导班主任指导学生家长核对签字表信息,包括学生信息、男、女生人数、留守儿童及住读生人数,进行汇总。
4、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文明就餐等学生行为规范培训,根据每周行为训练安排表,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规范教育,重点抓会走路,会说话。
5、督导各班做好防溺水及交通安全、爱国主义、秋季疾病预防、消防安全主题班会。
6、督导各班主任组织学生填写住读生乘车意向书,德育室统筹安排学生周末乘车工作。
7、德育室提前制定开学须知,督导各班主任推送到班级钉钉群,制定德育及安全工作计划,并做好国旗下讲话安排、德育活动安排表,德育教师考核分配表、打印寝室相关表册、值周、值日教师、班主任寝室督查安排表。收存2-6年级暑假学生实践活动作品,做好评比。
8、督导各班钉钉群、班级优化大师交接或转让,所有科任老师加入对应班级,确保学生评价正常运行。对全体所有教师及班主任分层进行“敬耕爱农”学生评级管理及操作培训。
9、参与并督导少先队划分各班清洁区,做好教室清洁及环境区域卫生。
10、组织学生收看开学第一课。组织学生参加分黄学区爱国主义读书活动,杨夏彤同学代表学校参赛,获得一等奖。
11、成立并完善新的家委会,开展相应工作。
12、签订教职工岗位安全责任书、教职工私家车乘车安全协议,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湖北省安全工作条例》、《分黄学区安全小卫士岗位职责学习》,做好笔记,存档。
13、督导各班做好学生日常安全教育,特别是交通安全及防溺水。
14、庆国庆活动,营造氛围,开展向国旗敬礼活动,通过国旗下讲话、网上签名寄语,爱国主义主题班会,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并完成班级教室外走廊文化墙布置。
15、建立成长导师制,构建“四位一体”体系,督导教师做好学生心理异质学生排查,并设置蹲班领导对班级进行督导检查,一人一策,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及相关记录。做好班级排查,将心理异质和身体异质学生列为重点对象,每月定期沟通,并与家长沟通,填写好学生情况联系手册,为学生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10月
1、加强学生养成教育,重点抓学生课间活动纪律,学习、卫生及行为习惯;(会讲卫生会学习)
2、督导各班及寝室更新完善班级文化及寝室文化
3、组织少先队建队节活动及禁毒专题教育活动
4、开展防暴演练及预防校园欺凌知识讲座
5、组织各班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教育相关活动,督导各班做好“垃圾分类”手抄报专栏,并组织学生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主动清理学校周边河道垃圾。
6、加强学生乘车及相关安全教育,常规表册上报。
7、督导少先队做好各班垃圾分类定期回收。
8、督导各班做好校园欺凌、国防教育、防诈骗、心理健康、建队节、禁毒教育主题班会。
9、开展节约粮食,光盘行动宣传教育
10、督导各班主任定期向家长推送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收看区教育局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11月
1、继续督导垃圾分类工作,对全体教师开展垃圾分类环保知识培训,组织全体教师做好垃圾分类知识测试。
2、督导各班做好垃圾分类、法治安全、冬季安全等主题班会。组织学生观看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活动。
3、加强学生养成教育,重点抓会健身,会合作。
4、开展“断卡防诈”专题活动,整理安全资料,迎接区及片区安全专项检查。
5、督导各班做好家长培训,分年级对学生家长进行集中家庭教育知识培训,了解学校发展概况,增进家校沟通。同时邀请分乡镇派出所王警官对全体师生及家长进行法治安全讲座。
6、做好学生期中总结,做好优秀学生、优秀班级、优秀组长、优秀组员、优秀寝室表彰。
7、以争创“生活垃圾分类达标学校”为契机,扎实推进德育活动。督导教师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整理垃圾分类资料,迎接区垃圾分类达标学校检查。我校师生自觉做好垃圾分类投放,环保意识逐步增强,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校园也更干净、整洁。本学期我校作为夷陵区乡镇学校中仅有的一所农村学校,被顺利评为市级健康促进示范学校。
8、督导各班主任完善班主任工作手册,做好反馈及通报。
9、组织各班主任参加班主任大赛征文。
10、撰写“七防工程”优秀案例,上报中心学校。
11、对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不断提高班主任对学生的观察力及敏锐力,进一步提升了班主任管理水平,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12月及结束时段
1、对全体师生进行反暴恐安全教育、宪法宣传周活动、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宣传教育。
2、督导各班做好冬季交通安全(防冻 防滑 防火)、冬季疾病预防、假期安全教育、考前心理疏导等主题班会。
3、督导各班向家长推送《致全市中小学生家长一封信》,了解冬季疾病防控及预防相关知识,共同保护孩子的健康。
4、组织并督导元旦淘宝活动顺利开展。
5、做好2020年春德育档案资料收集归档。
6、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生寒假实践活动方案、《致家长一封信》,并打印发放到各班。
7、督导各班主任完成《中小学寒假温馨提示》线上家长接龙,及《致家长一封信》、《安全责任告知》发放工作,回收签字表,存档。
8、开展全体教师寒假安全专题培训,利用课间操集会对学生进行假期安全教育。学校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管理原则,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尽一切所能减少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本学期我校获得夷陵区“平安校园”称号。
9、回收各班班主任工作手册及班务日志,督导各班主任填写好学生素质报告书。
三、2021年春季学期工作预设
1、以活动为载体,强化育人实践。继续坚持以爱国主义、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为主线,创新开展少先队德育活动,多新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人人都是德育人,形成全员德育的良好氛围。
2、开展“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活动。通过学礼仪、讲雷锋故事、征文、评文明之星等活动,进一步规范学生言行。
3、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清明节前夕,开展网上祭英烈、给烈士扫墓活动,学习先烈的英雄事迹,继续争当优秀少年。
4、利用六一、元旦等节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5、继续开展爱学习、爱祖国、爱劳动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督导各班及教师继续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特别是毕业班学生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及时调控疏导。
6、规范管理,提升德育水平。以学校常规为抓手,以活动为载体,以“六会”为基础,继续做好学生的文明礼仪及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7、夯实基础,提升德育队伍素质。继续推行班主任岗位责任制,采取多种形式对班主任、辅导员、保育教师进行培训,鼓励相关教师外出学习,开阔视野,提高德育管理水平。同时,通过班主任会议等形式研究新形势下适应学生的德育方法,开展德育新途径,更新德育教育观念,进一步提高德育队伍素质。开展师徒结对帮扶,共同进步,促进青年教师班主任的专业成长。
8、齐抓共管,健全教育网络。进一步坚持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结合,办好家长学校,通过家长会及会上组织的家教知识讲授课,加强家校联系,提升家长素质,提高家庭教育的功能。
9、抓实学生评价,以评价促质量。继续抓实“敬耕爱农”星级评价管理工作,做好优秀学生、优秀班级、优秀寝室、寝室内务标兵表彰。激发学生内驱力,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促使质量提升。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对我校而言,发展有如下内涵:一是通过艺术教育及其延伸的各种教育活动,使来自不同家庭、具有不同资质的孩子获得个性差异发展,成为人格完善的人,实现学校“合格+特长”的育人目标;二是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教师有层次、分类型的专业发展;三是以美术教育为突破口,使学校成为朝阳区乃至北京知名的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尊重与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尊重是发展的前提。只有教师尊重孩子人格和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几年来,我校德育工作围绕“3+3+3”德育模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责任教育。我们的思路是:“抓习惯培养,提高责任意识”。
一、学生成长
(一)践行“3+3+3”,促学生习惯养成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如果错过了这个重要时期,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将来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为此,学校德育工作特色是: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针对习惯培养,学校整体制订了“3+3+3”规范。
“3”―培养学生做人习惯有“三心”:
自信心、责任心、博爱心
“3”―培养学生做事习惯要“三会”:
会走路(养成文明礼让,靠右行的习惯)
会问候(养成见到客人主动问候的习惯)
会做事(做好事,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
“3”―课堂习惯“三个好”:
说好话、写好字、读好书
为践行“3+3+3”的要求,我们设计了提示单、学生表扬卡、课堂习惯三个好评价表。
以前的扣分记录,只是注重学生的行为结果。现在请美术老师设计了提示单。它关注到了老师、学生的内心感受,不再是生硬的扣分。其目的是规范学生言行,达成教育一致的目的。扣分记录与班主任教师日常考核相结合。班级扣分每月整体反馈,扣分最少的班级当选当月的“行为习惯文明班”并颁发奖状。
学校表扬卡的设计是为了鼓励学生做到“三心、三会、三个好”。全校老师参与评价,每位老师手中都有表扬卡,发给当天表现突出的学生。每月一汇总,各班级获表扬卡最多的一名学生,被评为当月的“校园习惯星”。学期末,从“月习惯星”中,评选出学期“习惯文明星”。
为把课堂习惯“三个好”落到实处,我们的做法是教学方面,任课教师针对学生课堂表现予以评价;德育方面,每年五、十月为课堂习惯月,针对“三个好”的要求展开全校性的评比活动。
在“3+3+3”德育模式的教育实践中,我们确实感受到学校温馨和谐的氛围,更看到了孩子们的进步成长。我们坚信,只要把“3+3+3”坚持下去,“小、细、实”的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定会越来越高。
(二)提倡“六种美德”,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德育不是口号,真正的道德是行为。小学生已具备较强的道德意识,但是自我约束力欠缺,有时表现为言行不一。针对学生在道德领域出现的不足,由学校教导处、班主任老师、优秀教师进行德育课程研发,编写《六种美德读本》,分别包括家庭中的我―孝顺;校园中的我―快乐;学习中的我―勤奋;社会中的我―有礼;交往中的我―宽容;生活中的我―坚强。把六种美德的培养立体化,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训练,从点滴入手,从细节开始,做到知行统一。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进一步规范孩子的言行,提升孩子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满足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需求,以校本课程建设为载体,以课堂教学、德育模式、社团建设、家校合作为实施途径,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践行尊重与发展的办学理念。
《六种美德读本》校本课程通过相关的故事、文章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的概念,采用小组研讨、现场实践(辩论、案例分析、表演等)、完成作业、家校合作、撰写体会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校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使学生不断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也许我们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我们坚信,“六种美德”的培养终将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发挥潜移默化的正向推动作用。因为,德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育人,小学德育就是对儿童天性的呵护与滋润,是对儿童未来的奠基与负责。
二、教师发展
(一)以教师“三好”为指针,营造和谐氛围
学校对教师提出“三好”―“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
与人为善说好话―说好听的话,多把关爱送给他人;说有利于团结的话,多理解他人,学会换位思考;有话好好说,不急躁,不暴躁;在适当的场合说适当的话。
心甘情愿做好事―完成本职工作,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关心集体不分分内分外;执行学校计划任劳任怨。
皆大欢喜存好心―心平气和善待自己;心地善良善解人意;容易感动,常常感恩。
当前教育中,教师深感压力大、任务重,做到“三好”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体现着教师的工作心态、工作状况和品德素养,更重要的是它对营造和谐的氛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创设宽松的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好”的提出旨在让老师们能够在教学工作中践行“三好”,并能身心愉悦地工作和生活。
(二)以师德建设为抓手,培养十个习惯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目前,师德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和水平的战略举措。我国知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曾经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为人师表”才能“立德树人”,习惯的养成对于师德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习惯的形成有一个过程。习惯的力量非常强大,它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练习中形成、强化的。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重要而持久的影响。
为此,学校紧密围绕师德提出培养教师日常工作的十个好习惯,分别是:养成按时下课的习惯、养成提问精当的习惯、养成善于反思的习惯、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养成赞美学生的习惯、养成从细节做起的习惯、养成按时上交材料的习惯、养成每天清理办公桌的习惯、养成保持良好心态的习惯。学校要求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和践行这十个好习惯。
(三)以教师日常考核为载体,规范教师言行
教师日常考核是对教师教育过程的考核,是管理教师的常规手段。通过教师日常考核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利用每月一次考核,提升教师师德修养、业务知识、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从而激励他们学习教育理论、总结教育经验、改进工作方法、进行教育科研、提高教育质量。在此基础上引导教师明确工作底线,规范自身言行,进一步推动学校整体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以教师身边榜样为标杆,树立师德楷模
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身份,一种社会期望。在孩子眼中,教师是他们汲取知识的源泉,更是学会做人的标杆。教师应当经常学习模范教师的优秀道德品质。因为他们是生活在教师队伍里活生生的榜样,这能够影响教师的思想和行为,监督和促使他们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取长补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学校经常利用教职工全体会开展“道德讲堂”展示活动,让教师们诉说自己的教育故事,献言教导学生的小妙招,讲述身边的好人好事。这些都是教师身边鲜活的榜样,因为看得见、摸得着,所以更接地气,更有实效。
成立“学术委员会”,构建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创新共同体
管理的本质是寻求合作,而不是让人服从。优秀的管理者总是让人感到自由自在而非感到受控制。在学校管理中,权力只有置于教育教学最需要的层级,才能让教师感到自由自在。
教育教学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事教育教学管理的人必须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准。因此,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必须分开,防止外行领导内行。
我们首先成立了课程委员会,课程委员会由学校四个学部的教育教学管理干部、科研干部、特级教师、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组成,校长任课程委员会主任,对课程委员会工作负责。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课程委员会”升格为“学术委员会”,着力打造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创新共同体。“学术委员会”既是校长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是专家治校发挥了重要途径。
“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术委员会”强化了幼儿园、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的沟通交流,有利于大家思维碰撞与智慧提升,更利于我们从15年整体、全面的角度看待教育,打通基础教育链条,更好地促进学生生命的连续成长。
学术体系创新撬开了管理变革之门。我们对办学理念与思想、行动研究、制度建设、文化氛围进行了一体化思考,加强了纵向管理,成立了德育、教学、后勤工作领导小组,体现了一体化办学的优势。
聘任制改革:“有为”才能“有位”
一年一度的教师工作岗位的调整安排,如何体现人本性、公平性、选择性、科学性?这是令许多校长头疼的事情。我们对此进行改革,本着“有为”才能“有位”的原则,努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聘任制”。
每一学年度工作结束时,进行下一学年度的聘任工作。我们的聘任工作分六步走:
第一步:校长聘任组长及以上干部,公布各位干部的分工。
第二步:在教职员工大会上,学校公布各年级、各部门的聘任计划。
第三步:教师填写岗位申请表(教师有三个岗位申请,分别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
第四步:学部领导、年级组长协商聘任教师。
第五步:未聘任上教师岗位的教师与职员填写志愿岗位申请表(职员有三个岗位申请,分别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
第六步:学校部门聘任职员。
原则上,只要年度考核合格的员工,都会有聘任的岗位。确实没有受聘的员工,需要在人力资源部进行三个月的学习,三个月后再接受聘任。
这样,评聘分开、双向选择,每年一次岗位聘任,学部、部门自主聘任。聘任改革,推动了人力资源有效搭配,推动了学部、年级、部门的和谐发展,促进了学校工作的快速发展。
建立与现代学校相适应的绩效工资分配体系
为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必须对由职称、工龄、教龄、工作量多少决定待遇的传统方式进行大改革,取而代之由承担工作的责任大小、数量多少、质量高低决定个人薪酬的分配体系。
我们的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步,成立学校绩效工资改革研制小组,研制绩效工资改革的基本方案。领导小组由9人组成,成员兼顾各学部、部门、教代会代表。
经过近一年时间,通过反复研究绩效工资改革政策,调研考察、认真分析研究我校的具体情况,在征求群众意见,数次报校委会讨论修改的基础上,领导小组初步研制出绩效工资改革基本方案。
基本方案分为四个系列:管理系列、教师系列、班主任系列、职员系列。其中教师系列分为六档:学带1、学带2、骨干1、骨干2,基础1、基础2等;班主任系列分为三档:班主任学带、班主任骨干、班主任基础岗等。
第二步,成立教学与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分别研制教师六档、班主任三档所对应的基本条件,各档对应比例等。经过反复研究、不断征求群众意见,报请校委会多次修改,最后研制出对应各档的基本条件及比例。
第三步,召开教代会,凝聚智慧、听取意见、修改完善。教代会采取了灵活多样的会议形式,大会解读、小组研讨、个别沟通、问题回复、集体协商,努力凝聚教代会代表的智慧,真心听取教代会代表意见,校务委员到各小组去认真倾听意见、沟通解释,收集整理意见。
第四步,教代会批准。绩效工资改革方案,学校进行系统设计、整体思考、反复推敲,全面、不断听取意见,深度研究与改进,最后绩效工资改革方案获得教代会代表100%的支持。
第五步,召开全体教职员工大会,宣传发动,全面推进绩效工资改革。
第六步,个人申请、部门申报。每个受聘于教师岗位的教师、班主任,个人严格按照自己所具备的条件进行对应档次的申请,一式两份。申报教师档位的两份申请,一份交年级组、另一份交教研组,申报班主任档位的两份申请,一份交年级组、另一份交教育处。年级组长及年级的主管领导、教研组长及教研组的主管领导、教育处领导,从整体角度按照各档次的条件认真把关,确立每一位教师、每一位班主任档次,申报到学校绩效改革领导小组。
通过走动巡视,对两个校区的教师教学情况及学生课堂秩序的遵守情况进行了多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与相关人员沟通,并将需要解决的问题反馈给相关部门及领导。和大家分享的校园督导学期总结汇报资料,欢迎参阅。
校园督导学期总结汇报一
本学期,在省教育厅、联院有关教育教学工作文件精神指引下,在校长室统一领导下,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规范制度,强化管理,严格按照督导室工作职责完成工作任务。积极主动地对全校的教育、教学、行政、安全、卫生、后勤、绩效考核等各方面工作进行“全覆盖”式动态检查、督促、评价和指导,尤其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有力地督导,有效地促进了全校整体工作的有序进行。督导室及时、准确收集、整理、汇总、反馈各项督导信息和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将督导信息反馈给校长室及相关部门,为学校领导指导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督导室协助校长室、各部门为广大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做好了对教学一线教师的服务工作。作为学校上下沟通的桥梁,督导室起到了促进校园和谐稳定的作用。现将本学期所做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工作督导
1、开学初,对教务处的开学准备工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督导检查,对各教研组教师的教案进行了抽检,对相关教师提出了要求。
2、开学初,召开了专业部教学督导工作会议,就教学督导事宜与各专业负责人进行了交流。
3、通过走动巡视,对两个校区的教师教学情况及学生课堂秩序的遵守情况进行了多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与相关人员沟通,并将需要解决的问题反馈给相关部门及领导。
4、对电艺专业部、形象设计专业办、服装专业部、电商专业部分别进行了教学督导,对相关教师的课堂教学、教案、作业批改等情况进行了检查,并提出意见。对个别教师课堂教学的不规范行为给予指正。
5、对电艺专业部、形象设计专业办、服装专业部、电商专业部的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分别进行了检查,并向部门领导反馈了意见。
6、对部分专业教师的授课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并提出了意见。
7、对期中、期末的考务工作进行了检查,并对考场纪律进行了巡视督导。
8、每月对中层干部走进课堂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通过中层干部走进课堂,督促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改进。
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督导
1、采取走动式督导检查方式,每月对学生的上课情况、早晚自习、按时进班情况、禁烟遵守情况、住宿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后首先是现场处理,然后及时将问题提交班主任或相关部门,协助各部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必要时通过短信直接将对学生教育管理的注意事项告知相关教师。
2、本学期强化了“醒示台”的督导作用,通过6期12篇内容,将学生违规、违纪具体事件进行曝光,对相关部门、相关教师查找问题原因,加强学生管理起到了积极的协助作用。
三、各部门行政工作督导
1、对教务处、学工处、总务处等部门的开学准备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督促各部门确保新学期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2、对各部门月工作安排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督促各部门查漏补缺,提高工作质量。
3、对各部门处务会会议情况进行了检查,对例会制度遵守不严格的部门给予了指正。
4、对行政办的月考核奖发放工作进行了督导。
5、对教务处关于“电子教案”的实施方案落实情况进行了多次督导。
6、对实训处实习生在岗稳定性情况、实习生学费的上交情况进行了督导。
7、对教务处外聘教师的上课质量进行了督导。
8、对学工处月工作计划执行情况、新生稳定性情况进行了检查。
9、对培训部月工作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
10、对总务处常规工作如空调、厕所、危墙等的维修进行了督导。
11、对信息处数字资源库建设情况进行了督导。
12、对信息处计算机室维护保洁责任落实进行了督导。
13、对教务处、学工处学期结束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督导。
14、对将军山校区的教学、卫生、宿管、食堂、安全、行政进行了两次全面的督导。
15、就教职员工对部门服务满意情况建立了“工作执行力和满意度记录机制”。
16、常规性反馈教职员工针对各部门的意见、建议,并督促各部门解决问题。
四、安全工作督导
1、常规走动式巡查学校安全隐患,对校园、教学楼、教室、实训室、办公室的建筑、设备、水电等进行检查,将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通知相关部门排除。
2、对学生宿舍多次进行重点检查,将发现的水电安全问题及宿舍管理问题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解决;对吸烟的住宿生进行教育。
3、对两个校区的食堂、小卖部的卫生、安全工作进行常规化安全检查,督促食堂、小卖部搞好卫生、安全工作。
4、配合总务处,对校园用电安全进行了检查。
5、完成了开学初、寒假前的校园安全设施督查。
6、督促各部门上交安全责任书。
五、后勤工作督导
1、就食堂的经营管理问题分别在两个校区多次与食堂经营方座谈、沟通。
2、每月常规性检查食堂管理、伙食、卫生、安全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确保食堂管理为教学做好后勤保障。
3、本学期除常规日常检查食堂外,分别对安德门校区进行过4次、对将军山校进行了3次专项检查。
4、就伙食管理问题分别向安德门校区师生做过2次、向将军山校区师生做过1次调研,将意见及时反馈给学校及食堂经营方。
5、配合食堂经营,对师生就餐秩序进行了督导。
6、定期对两个校区的小超市进行食品卫生安全检查。
7、经常性地巡视检查办公室环境、教室环境、教学设施的配备,深入教师之中,听取教师对后勤服务的意见、建议。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教师的合理化建议及时转交相关部门解决,以期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学习后勤保证。
六、做好群众与领导沟通的桥梁
1、通过“督导室发现日”。听取、收集干部、教师对学校建设发展中的意见、建议。随时将广大教师关注的问题及时上报校长室及相关部门,协助校长室及相关部门为广大师生及各部门解决实际问题。
2、本学期就学校整体工作、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建议分别向广大教师进行过两次专项调研,采访教师68人次,为学校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3、认真领会上级部门、校长室及行政办公会议的精神、决议,就广大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促使学校工作顺利进行。在领导与群众之间起到了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桥梁作用。
七、部门配合
1、配合学工处,多次对全校卫生、宿舍进行检查。
2、配合行政办,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月绩效考核,对有关部门的绩效核补工作进行了督导。
3、配合教务处、教科室的听课活动,对相关教学人员的教学准备、作业批改等情况进行了检查。
4、配合学校教学视导迎查准备工作,对全校教学秩序、学生校规遵守,卫生、安全、食堂经营等方面进行了督导。
5、配合学工处,圆满完成了优秀毕业生汇报会。
6、配合学工处,参与青年教师演讲比赛评比。
7、配合教科室,参与五课教研活力课堂说课比赛评比。
8、配合实训处,多次与美的世界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沟通。
9、配合学工处,多次对旷课、吸烟、损坏公物等违纪学生进行了教育。
10、配合总务处,对校园用电安全进行了检查
11、配合校长室,完成了校园哲学文化建设策划方案
12、配合党支部,党盟联合举办了迎十主题活动。
13、配合总务处,对全校进行了安全检查。
八、其它工作
1、完成了督导室工作职责调整、成员任务分工。
2、认真记录了督导工作台帐。
3、为鼓励先进,弘扬正气,在教职工中形成比、学、赶、超的积极工作氛围,本学期对九位老师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
4、通过“醒示台”,对全校教育、教学、卫生、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提示。
5、完成了《华飞》校刊的征稿任务。
6、组织了行政服务岗位满意度测评。
7、汇总统计了各部门上交的行政资料。
九、不足
本学期,督导工作全面、顺畅的开展,对学校建设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但工作中还存在着某些不足。如,由于人手不足,教学督导的力度不够,无法按照联院的要求严格完成教学督导任务。未能找到得当的方法使一部分中层干部、个别部门材料的上交做到按时、按要求完成,从而不能全面检查部门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对某些工作的督导虽有过程,却无能力解决发现的问题。对各部门、各专业部的业务工作了解不深,督导难以细化。对老师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虽积极反映,协助解决,却因客观原因不能让老师们如愿。由于人手有限,督导面广,要做的事多,不能尽善尽美地为老师们服务到位。
在今后的工作中,督导室成员一定不断加强工作能力的提升,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更好地与校领导、各部门、广大师生交流沟通,限度地发挥督导室应有的职能,有效促进学校全面工作的有序开展!
校园督导学期总结汇报二
我镇教育督导工作紧紧围绕县教育体育局以提高“五率”、营造“五乐”为目标,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切实巩固提高义务教育,紧紧围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关心师生健康发展,突出课堂教学改革、师生德育与行为规范、学生才艺培养,搞好校园创建总体要求;以“素质教育贯彻于幼儿教育、义务教育之中,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提高“五率”为目标,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推动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加强队伍建设为关键,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教育协调健康科学的发展。
以“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创新督导评估体系,形成鲜明办学特色为主线,围绕优先发展、改革创新、提高质量、促进公平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夯实教育基础、调整资源结构、优化网点布局、提升内涵品位、提高教育质量,以“推动我镇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科学发展、快速发展”为指导思想。深入学习国家新颁发的《教育督导条例》,着力开展推动全县推进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和迎接省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前期准备工作,同时在完善学校年度工作评估方案和评估细则的基础上,加强了春、秋两季开学工作和平时安全、教育教学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督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圆满地完成了全年工作目标和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做法
一是制定了蔡庄镇中心校年度工作评估方案,修订了教育督导评估评估细则。为了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工作的计划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紧抠我镇教育实情,进一步完善了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细则,切实加强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的可操作性和规范性。加强督学工作,把规范办学行为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督学的重要内容,把教育督导的结果作为评价校长和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二是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提高工作。为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镇教育督导办结合自身实际,重点从控制和防止中小学生辍学流失入手,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义务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继续强化乡镇级人民政府依法履行义务教育管理职责,做好对义务教育学校控辍保学的监测。要求各中小学负责上报学校基本情况、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情况、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情况等监测数据到教育督导办,建立监测数据库,为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提供依据。
建立严格的中小学生辍学流失报告制度和通报制度。在春秋开学后,中心校督查组深入到全镇中小学校、幼儿园,采取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实地检查等方式,重点对贯彻落实全县有关教育工作会议情况、基础教育“两率”、收费管理、安全工作、校容校貌、教育教学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对在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并通报全镇。及时了解掌握各中小学学生的报到情况,对未到学校报到的学生,要求学校查明原因,及时上报镇人民政府,做好流失生的动员返校工作。根据各中小学校上报学生入学情况,对各地辍学情况在全镇范围内进行通报,督促各中小学采取措施做好辍学生返校动动工作。督导办配合镇有关人员,对各中小学生的报到情况、辍学情况、采取的措施、劝返情况进行督查。确保控辍保学工作落实到位。并要求各中小学校规范学生学籍管理。完善学生的转出、转入、借读、休学、复学手续。建立详细规范的学生学籍档案资料,利用现代化手段使之管理科学化。
三是配合县教研室开展教学管理专项督查。为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规范全县中小学校教学管理,以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教育督导深入到全镇学校开展教学管理督查。通过与学校领导、教师座谈,参与学科组的课前讨论、课后反思,进入课堂观课等方式,就教学常规管理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何开展好校本教研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和指导,为更好地监督、检查、评估、指导好各中小学校的教学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是会同县督导股督促各中小学、幼儿园制定安全制度和办法,加强学校、幼儿园人防、技防、物防等安全防范措施,建立健全学校、幼儿园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有效开展安全教育和演练。不定期的对学校、幼儿园校门保卫、重点部位监控系统和报警设备安装、重点时段安全监控和保卫、校内巡逻和安全检查、外出人员登记、学生和幼儿接交、校车管理等措施落实情况,以及食品卫生、饮水卫生和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工作进行督查。接送学生车辆的安全防范情况进行督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意见并限期整改。
五是下发了“关于在全镇中小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专项督导的通知”,要求各校成立相应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结合各自实际继续实施并完善“一校一品”(一所学校一个品牌)、“一校一特(一个学校一个特色)”及“四大课堂(高效课堂、网络课堂、校本课堂、特色课题)、“四个一”(一副好口才、一手好书法、一门好才艺、一项好运动)、“四队”建设(规范中队、活力中队、快乐中队、爱心中队)。
六是按照年初修订的学校年度考核方案和评估细则,组织了中心校校长为组长的评估组,对全镇15所中小学和10所幼儿园工作进行了评估,对获得年度教育工作“综合先进单位”的学校和单项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学校进行了表彰和奖励,并将评估结果通报全镇,有力的推动了全镇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各中小学的办学品味,丰富了学校办学特色和文化内涵。
二、其它工作
1、积极参与县招办、电教站组织的中考体育加试和中考实验操作考试工作。
2、积极配合县招办和教研室做好中招、毕业班期末考试等监考工作和中招、非毕业班期末考试的阅卷及质量分析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督导理论的学习与实践以及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
2、督导队伍不够充实,教育督导的水平、质量和效益有待于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