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8 10:45: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儿童文学语言的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语言变革;中国现代文学;文学形式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145-02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传统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或是一种思维工具,而现代语言学将语言由传统的从属论上升到本体论的角度,认为语言是思想本体,构成了人的行为本身。[1]深入探究语言的变革与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具体影响,对于丰富语言学的内涵,帮助我们理解语言变革与文学形式发展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现代的语言变革
中国现代的语言变革,概括起来就是“白话代文言”。之初,以“明白”和“精确”为指向的白话文运动蓬勃兴起。白话文倡导者主张语言摆脱以往形式的束缚,在精确表达思维的同时能够更加直白,为大多数人所能听懂。
相比于文言文,白话文具有口语化和精确性的特点。一方面,它不像文言文那样晦涩难懂,从而有助于文化和科学的普及和推广;另一方面,它不像文言文那样含糊不清,从而有助于提升严谨的科学思维。因此,白话文强调了文学语言的实用功能,强化了文学语言的叙述、说理、艺术再现等功能。但是这种语言转换也会不可避免地带来消极的后果,那就是传统语言所具有的多义性、象征性、层次性和声韵特性等语言功能均有所弱化,从而造成艺术表现力的缺失。而不同的文学题材或着眼自由的思想表达、或着眼严格的韵律规范,或强调丰富的说理性、或强调精简扼要的艺术表现力,对语言的诉求大不相同。因此,语言变革对各种文学题材的积极与消极作用也各不相同,从而造成了对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深远影响。
二、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不同影响
(一)对小说的影响
白话文相比于文言文在叙述方面具有更高的清晰度,因此在“五四”之后的新文学的发展中,白话文替代文言文的语言变革促进了小说的繁荣,从客观上将小说的创作从边缘推向了中心。
小说是文学体裁中最贴近日常生活的、最具通俗性的文体。而白话文由于具有大众化、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与小说文体的要求达到了高度的一致。在内容上,由于小说是一种叙事的文学,主要语言特征是叙述,对文学语言有着明晰、传神、生动、精确的要求,而白话文作为一种更贴近现代人日常生活中白话的文学语言,相比于文言文来说更能做到“言文合一”。语言变革增强了小说这类现代文学形式的叙事清晰度,促进形成了其叙事形象传神、描述逼真的内在品格。
(二)对散文的影响
白话文相比于文言文在形式上更加自由,在内容上更长于说理。因此,白话文促进了杂文文体发展的一枝独秀。杂文通过描绘具体事实或客观现象,达到陈述观点、发表议论的目的。杂文以“议论”为主要特征,要求有清楚的条理性、分明的层次性、严密的逻辑性,注重的是思维的理性化。而白话文相比于文言文来说,一方面通俗易懂,长于说理,另一方面语意精确,长于界定。因此,语言变革促进了杂文文体形式的长足发展。
之后,新文学者便开始思考如何通过对文学语言的加工,来达到散文文体审美的独特性,并由此创作出可与传统散文相媲美的“美文”。与议论为主的杂文不同,“美文”主张抒情言志。由于白话文这种语言方式过于直白,在美文这种艺术性散文的创作方面有较大的不便。为此,新文学者进行了“用美术以锻炼”白话的努力。“用美术以锻炼”白话,是指借鉴传统文学中的文言文语言方式和外来翻译的语言方式,从而形成一种更具表现力的白话文。通过“用美术以锻炼”白话,增强了散文的艺术性,成就了“美文”这一新的文学形式。
(三)对话剧的影响
白话文相比于文言文在表情达意方面更善于铺陈和直叙,更加利于话剧人物的直抒胸臆。因此,催生了以话剧为主要形态的中国现代戏剧。
文言作为一种诗性语言,具有含混、凝练的特点,注重表现而不注重交流,适宜叙述而不适宜对话,利于增加文本的抒情性而不利于其动作性。因此,以文言文为主要文学语言的中国传统戏剧大部分为歌剧,与诗词、曲具有相似的特点。而现代话剧以对话为主体,强调对白的作用,因此,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话剧取代歌剧,就成就了现代文学形式的一次转型。
五四时期,白话文学语言的倡导,使得喜剧语言在语言环境和资源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促进了写实戏剧语言方式的确立;由于白话文在表情达意方面的直白性,促使了写意抒情性话剧语言方式的产生;又由于白话文善于状物,对人物的语音、腔调都能达到精确细致的陈述,催生了戏剧性话剧语言方式的出现。因此白话文使得中国现代话剧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促进了现代话剧文体形式的多样化。
语言变革创造了白话语言的语言环境,促进了中国现代话剧文体形式的诞生、发展和成熟。
(四)对儿童文学的影响
五四语言变革中,白话文学语言的广泛使用,为儿童文学的文体形式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时期,人们逐渐发现了儿童世界的“独特性”,对儿童发展的考量也逐渐增加到“美育”“人性的启蒙”“现代化”等诸多方面。人们对于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也越来越重视。然而,“儿童文学”这种文学体裁能在中国立足与否,取决于有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学语言条件。在五四之前,中国人教导儿童用的都是一些经书典籍,而并没有以儿童的口吻口语为角度的儿童读物。这可以归结为人们平常所说的语言(白话)与文字存在不一致。儿童文学最基本的要求是“小儿说话”,这就要求儿童文学所采用的语言应该具有“口语化”的特点。因此,白话代文言,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诞生的标识。
(五)对诗歌的影响
相比于对其他文学形式的影响,白话文与诗歌的审美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制约了新诗的发展,甚至使得新诗形式美的建设陷入困境。
诗体的“新旧之争”本该是文学语言的产物,但在五四时期,白话文倡导者否定“旧诗”在一部分程度上是代表着一种诗学立场。他们认为旧诗比较难做,而且不能自由地表述自己的思想,难以创新。也认为,应该打破传统诗学所立下的规则,发展更为自由的诗体。然而,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是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则的。如果强行打破这种规则,超出了诗歌的边缘,有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文学样式(新诗),但由此丢弃的可能就是这种文学体裁所独有的韵味和审美价值。
诗歌所特有的本体诉求为含蓄性、情绪性、暗示性和感受性,而五四语言变革所倡导的科学性和精确性的白话文则与之相去甚远。并且,白话文精确性的表达在很大程度上会使文言才能勾勒出的“诗美”荡然无存。卞之琳在将新诗与旧诗做对比时就说,古典诗歌以精炼、少用连接词、意境丰满为特点,“重暗示而忌说明,言有尽而意无穷”。[2]这是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所具有的特点。然而,白话文作出的新诗却“枝蔓而懒散,冗长而无意”。因此,白话可以精确的传达思想,可以“有理趣”地分析、论证问题,但却不能写出像文言文那样蕴藉深刻的句子。
梅光迪认为,文章体裁不同,小说、词和曲固用白话,诗、文则不可。[3]在传统的文学体系中,诗歌的文体有着严格的规范,都以语言的“声韵特性”“喻意象征性”“去口语化”等为前提。因此,对于诗文来说,“实用性”“精确性”“口语化”的语言变革与诗歌的文体规范要求不相适应,严重影响了诗歌文体独特审美价值的实现。
三、小结
中国现代语言变革对文学形式发展的影响过程,其实就是“白话代文言”对文学形式演进的作用过程。从语言变革的角度探讨至建国这段时期文学形式的变化,不仅可以准确评价语言变革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过程中的得与失,还能使我们更加清醒的理解中国现代文学之于传统文学的审美转型,加深我们对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关系的重新认识,对于我们当今文学形式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海俐.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发展模式研究[J].作家杂志, 2011(12):138-139.
关键词:文学;儿童文学翻译;审美价值
一、引言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它用语言塑造形象,以此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创造者思想感情和客观世界。文学作品之所以能通过文字在受众心理产生视觉和听觉效果,主要与人类具有的共同生活经验有密切关系。谢天振先生说过儿童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如需将文学作品语言生动而形象地传达给读者,译者需对读者所处的特定的语言环境内的历史文化积淀、生活经验有一定熟悉和积累。[1]所以当一种语言环境中产生的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为了使读者产生与原作一样的艺术效果,译者须进行调整,把源语信息用译语独特的结构表达。
二、文学与文学翻译
文学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相对于其他有形客观可见的艺术形式,文学完全依赖语言在接受者脑海中勾勒图像并产生艺术美感。文学语言是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语言,文学翻译所围绕的核心是对作品美学价值的艺术传达。张今对文学翻译的看法是好的文学翻译是译者用读者熟悉的语言把原著文学意境传达出来,让原著中的启发感动原汁原味地传达给读者。[2]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要传达原作基本信息、审美信息,展示作品艺术魅力,使读者得到审美愉悦。
三、儿童文学翻译
儿童文学作为文学的一个分支,有文学的一般特征,又有自身显著特点。陈子典对儿童文学的定义:“切合儿童年龄特点,适合儿童阅读欣赏,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3]儿童文学在内容、形式和创作方法上与一般文学有许多不同处,核心在于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儿童性”追求上。[4]儿童文学的读者是儿童,在翻译时译者应时刻铭记儿童文学这一特殊点。袁毅提出“儿童文学翻译必须关注儿童读者,以儿童的视野为出发点,考虑到他们相对于成人读者在文学接受能力方面的特殊性。”[5]所以,在对儿童文学翻译时,译者应站在儿童立场,考虑儿童读者与成人读者所不同的理解水平、知识能力、人生阅历、审美需求等方面特点,在保持原作风格的基础上,用儿童所熟知喜爱能产生共鸣的语言,译出蕴含思想美、情感美、语言美的译本,使儿童读者在阅读中得到美的愉悦和美的陶冶。
四、儿童文学翻译
美学价值的艺术再现文学的根本是审美,文学翻译的主要功能和特征为审美价值的展现。这一原则适用于儿童文学翻译。为了再现儿童文学语言的审美属性,译者应把握好对原作中文学形象、文学意象和原作艺术情意的传达。
1.动态的文学形象的艺术展示
文学作品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艺术形象的塑造能力。为了表现美和创造美,文学作家必须塑造文学形象。作者将自己所感所想所悟融入对形象的塑造中,这时的文学形象便变得鲜活生动起来,仿佛有了生命有了脉搏的跳动,并能以一种直观的立体的多维的角度呈现在读者面前。儿童是感性的,其感知思维需要借助具体实物而发生。“充满画面感情景化的语言能以一种可触可摸的质感引导孩子去感同所受。”[6]所以对文学形象的塑造在儿童文学作品中便显得格外重要。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译者可多采用色彩鲜明、动态突出、形式多变的用词组合,力求给儿童读者描绘出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使文本生动和有趣,在不知不觉中吸引儿童读者,使他们在阅读中得到美的享受。
2.营造引人入胜的艺术意象
米盖尔这位有名的法国美学家曾说过:“审美形式只有引起想象力和理解力的自由活动才是美的。”[9]意象则是能引起想象力和理解力的自由活动的审美形式。因为意象是作用于人的头脑的,文学意象是产生于阅读过程中的,读者通过阅读,经过联系和想象,在脑海里筑构其一个浓郁的扣人心弦的文学世界。方卫平在《儿童文学接受之维》中提出,“寻找一个有趣的、自由的文学幻想世界,仍然是推动儿童进入文学阅读位置的最基本的心理动力。”[10]从这不难看出儿童文学作品中有趣而又充满幻想的意象的创设,是决定儿童读者阅读程度高与否的重要因素。
3.艺术情意的传达
文学创造起源于创造主体的情意冲动。作者通过塑造形象来抒感,表达自己的态度和价值取向。情感抒发使艺术创造成为可能并以一种意味深远的错综复杂的形式贯穿全文。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无不隐藏、透露着作者的情意性。在儿童文学翻译中,译者要时时不忘传情,让读者能感受到作者强烈的艺术情感,能深层次地感受到文学作品蕴涵之美,移植作者的情感价值可通过措辞、语言的修饰、句法结构和语境等多途径实现。
五、结束语
以儿童为特征为基准而创造的作品才有可能实现儿童文学的艺术真实,儿童文学所蕴含的艺术美才有机会有可能被儿童读者所了解和接受。这一规则对译者来说尤为重要,在进行儿童文学的翻译时,译者应先吃透原文,调动译入语中最适宜的手段,时刻考虑到儿童的存在,译出儿童读者所喜爱的能接受理解的译文,把作品中生动有趣的事件、鲜活饱满的人物形象、充满个性的文字语言充分向儿童读者展示,真正为儿童创造出一个如鱼得水般身心愉悦的语言世界。
参考文献:
[1]谢天振.译介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31.
[2]张今.文学翻译原理[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14.
[3]陈子典.新编儿童文学教程[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3.
[4]教材编写委员会.儿童文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8:185.
[5]袁毅.浅论儿童文学的翻译[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4):73-76.
[6]庞灵芝.任溶溶儿童诗的情景化语言[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3,(3):45-48.
[8]E..怀特•夏洛的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9]郑达华.再论文学翻译重在审美效果[J].中国翻译,2002,(4):42.
[关键词]儿童文学 统整 教育 理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1-001
儿童文学是属于现代文学概念。之所以有儿童文学,就是因为人们“发现”儿童与成人是不一样的人,不一样到需要有自己独特的文体,于是便有了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
儿童文学是为儿童立法、立言的文学。
第八次课改以来,儿童文学作为十分重要的语文教育资源,被广泛地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撇开儿童课外大量的儿童文学阅读不说,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文学性内容约占全部小学语文教材的85%以上,而其中绝大部分是儿童文学作品。也就是说,儿童文学构成了小学语文教材的主体。
根据对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的长期关注和实践,笔者认为现行儿童文学在语文教育中主要具有四种价值。
一是教育价值。儿童文学进入语文课程主要是促进阅读、发展语言、带动写作。优秀的儿童文学以丰富而美好的主题、生动的人物形象、有趣的故事吸引着儿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儿童文学语言大都是在字词、语音、情感等方面和孩子产生共振,吸引孩子。当然,儿童文学作品中也有成人语言,但都是儿童文学作家转换成“儿童频道”后的语言。这些语言大多自然、朴实、生动、有趣,便于孩子理解和积累。儿童通过儿童文学习得故事、语言,然后反映在他们的写作中。语文教材,往往在学习完一类课文后安排练习写作。如,人教版(下文所举的例子均为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学完童话寓言就在单元习作中安排练写童话故事;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学习了描写乡村景色与生活的儿童散文后,安排乡村题材的习作。
二是社会价值。儿童的成长是一个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在儿童性格形成阶段,语文教育负有给予孩子良好的社会启蒙的职责。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故事、童话、小说、散文、戏剧都为儿童读者提供了不少美德方面的形象典范。这些美德包括爱与尊重、诚实守信、善良友爱、尊敬师长、宽厚礼让、俭朴节约、开拓创新等。当然,依据儿童年龄和心理特点,教材以激发和培养儿童爱的情感为主。如,《鞋》《棉鞋里的阳光》《小抄写员》等表现的是家人之间的爱;《纸船和风筝》《小鸟和牵牛花》《窗前的气球》等体现的是朋友之间的爱;《两只鸟蛋》《浅水洼里的小鱼》《父亲和鸟》等体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爱等。
三是文学本位价值。文学是一种蕴藉在话语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审美价值,形象性、情感性和无功利性是它的核心价值。周作人先生认为“文学是无意思之有意思”,立足用形象、情感反映生活、体验生活,超越现实,达到愿望世界的心灵愉悦和满足。相对于其他几种价值观,现行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本位价值的课文较少(这和我们教育中对儿童缺少信任有关),但也不乏一些篇目。如,一年级下册的童话《春雨的色彩》在短小的篇幅中展现春天的美丽景色,蕴含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二年级下册的儿童散文《浪花》,营造纯真、欢快的氛围;儿童散文《找春天》描写孩子们寻找春天、营造生机勃勃、热情洋溢、欢快活泼的氛围等。
四是儿童本位价值。儿童文学以儿童为中心、契合儿童的年龄、思维特征和社会化特征,充分考虑与儿童经验和想象世界的联系。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主题往往是美好、光明、温暖的,以歌颂儿童、赞美儿童,捍卫童年精神为己任。课文多以描述儿童熟悉的动物、植物形象和富于神性色彩的人物形象为主,而且这些形象以扁平化、类型化为主,便于儿童识记和辨认。语言以轻快活泼、生动有趣为特点,同时大量运用叠音词、同韵词、拟声词等,使相同词句、段落在文中反复出现,以引起儿童在阅读时的亲近感。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在语文教材中实际上是一种统整性存在。它不但表现了儿童的心理和情感世界,同时也表现了成人的心理和情感世界;不但体现了文学教育,而且也规定了实用教育、社会教育的内容。这是由儿童文学的艺术特质所决定的。要将儿童文学教成儿童文学,我们必须做到统整。
一、统整教育目标的求实性和求美性
实用语言教育追求的是应需、应试的实用主义价值观,要学习字法、词法、句法、章法,掌握语文基本知识,训练读写听说基本技能。这就意味着学生所学的内容是为其在现实生活与工作的需要而准备的,其所接触的内容应该以满足日常需要为标准,主要目标是教给学生学习现实、求实的语文知识。
而文学教育的目标不在于抵达结论而在于发现过程,不在于直奔终点而在于经由生活,强调被教育者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对文学作品的回应。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文学阅读过程中情感的涵泳、生命的感悟、想象的放飞、精神的滋养,并以培植和促进学生的阅读情趣和精神成长作为主要任务。美国作家培利・诺德曼在《儿童文学的乐趣》一书中,详尽地列出了儿童阅读的20种乐趣,如和他人交流的乐趣、从故事中体验游戏的乐趣、在故事中想象的乐趣等。由此,我们认为,激发学生乐于阅读是文学教育的本质属性。
[关键词]儿童文学;理论研究;课程资源实践教学
一、准确理解儿童文学课程的目标定位
目前,对儿童文学课程的定位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很多师范院校不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开设儿童文学课程,或是仅将其作为选修课程来开设。二是长期以来,各师范院校学前、小学教育专业多把儿童文学课程定位为一门培养学生儿童文学素养和鉴赏、创编能力的课程。这两个问题暴露出现阶段高校儿童文学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对儿童文学与幼儿、中小学教育之间关系不了解的状态以及漠视的态度。这种认为儿童文学与中学生无关,因而在以培养中学语文教师为主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抛弃儿童文学课程的做法,实际是既不了解儿童文学、也不了解中学语文教学的表现。其实,儿童文学不仅仅是学前和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资源,也是中学语文课程重要资源之一。众所周知,儿童文学按接受群体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而少年文学主要的阅读对象就是初高中生。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体目标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4]6,要求第四学段(7-9年级)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4]15,同时,还特别提出了课外读物的建议:“童话,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叶圣陶《稻草人》、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等。寓言,如中国古今寓言、《伊索寓言》等”[4]41。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中虽没有直接提及儿童文学,但从我们对四川地区高中学生的调查情况来看,儿童文学在他们的课外读物中仍占31%的比例,JK罗琳、JRR托尔金、杨红樱等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仍是高中生喜爱的读物之一。这就要求以培养中学语文教师为主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同样要着力提高学生儿童文学素养和儿童文学阅读指导能力,应该将儿童文学课程作为他们的专业主修课程来开设。而只将儿童文学课程定位于培养学生儿童文学素养和鉴赏、创编能力,虽然符合文学课程的规律,却忽视了师范生对儿童文学作品教学和活动指导能力培养的需求。对师范院校学生来说,学习儿童文学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未来职业的需要,他们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组织幼儿、中小学生开展审美教育,需要具备儿童文学作品分析、评价、讲解以及组织、指导幼儿和中小学生开展文学活动的能力。师范院校的儿童文学课程也应该围绕这一核心任务来定位,所以儿童文学课程应该同时承担两方面的任务,既要培养儿童文学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又要培养学生儿童文学教学和活动指导能力。据统计,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选文(包括课文和练习)中,儿童文学作品总计384篇,占总数的65.1%;苏教版总计208篇,占比为73.3%[5]。沪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选文中,儿童文学作品共计65篇,占总数的25%[6]。再加上前述中小学生课外读物的量,可以看出,儿童文学在中小学生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而学前教育阶段,幼儿语言课程和亲子读物几乎清一色都是幼儿文学作品。所以,对于开设儿童文学课程的三个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会将所学儿童文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不断提高儿童文学作品教学和活动指导能力,是他们在校期间必须完成的任务。因此,“师范院校儿童文学课程的目标定位应是: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质,有厚实儿童文学理论功底和研究精神,有广阔儿童文学视野,较强文学活动策划组织能力和课外阅读指导能力的适应于现代教育需要的创新型人才”[7]。
二、夯实儿童文学学科知识
系统的学科知识是教师从教的基础,教师只有全面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才能在课程教学做出成绩。如前所述,目前各师范院校儿童文学教师多为客串兼职或改行,他们中的大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儿童文学学科知识训练,对儿童文学理论儿童发展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了解较少,在教学中,他们难免会根据已有的古代文学等学科的授课经验来解析作品、处理教材、指导学生,这样就缺乏针对性,很难达到儿童文学的教学目标。因此,改变对儿童文学课程的轻视态度,构建完善的儿童文学学科知识体系,就成了当前儿童文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浙江师范大学的经验,他们“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儿童文学课程体系,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就已形成了包括‘儿童文学概论’‘幼儿文学’‘中国儿童文学史’‘外国儿童文学史’‘儿童文学创作论’‘儿童心理学’等课程在内的儿童文学课程群”,后来“又陆续增设了‘青少年文学研究’‘童话美学’‘儿童文学艺术研究’‘儿童文学写作’‘儿童影视文学’‘童年史研究’‘儿童动漫制作与欣赏’‘儿童读物编辑理论与实践’等课程”[8]。这些课程,涵盖儿童文学理论、儿童文学史、儿童文学批评和儿童文学创作等领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儿童文学学科体系。特别对于刚刚转行的儿童文学教师来说,这个学科体系是他们在教学前必须掌握的,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儿童文学教师,就必须在这方面下功夫。
三、提高儿童文学理论研究水平
理论研究是提高师资水平的重要途径,是人才培养的学术支撑,也是推动儿童文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科研,可以把握儿童文学的发展方向与最新成果,适时更新知识结构,完善教材,充实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改革,从而不断推动学科的发展。让人惋惜的是,由于师范院校儿童文学从教者大部分是兼职或改行而来的,他们研究的重心大多放在本学科上,很少顾及儿童文学,即使有少量的应景之作,质量也不高。改革开放以来,虽有王泉根、方卫平、刘绪源、朱自强等少数儿童文学研究专家分别开拓出了全新的话语空间,引领了儿童文学的理论研究,但与研究的繁荣相比,儿童文学研究显得十分冷清,且后继乏人。以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为例,据张群星统计,1981年至2010年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刊载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论文仅117篇,硕博论文仅80篇,且存在研究成果质量不高、研究广度和深度有待提高、缺乏科学系统的方法等问题[9]。因此,提高科研水平,促进儿童文学各领域科研的长足发展,是儿童文学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儿童文学课程的从教者,要从教学实践出发,以建设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儿童文学理论体系为根本任务,在了解国内外儿童文学研究前沿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掌握研究方法,努力提高科研水平,特别要加强对儿童文学创作思潮、儿童文学接受理论、儿童文学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力争推出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同时,还要将这些研究成果作为课程的重要资源,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在未来的岗位上也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如此一来,教学和科研二者就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良性互动,儿童文学的教学质量就有保障,儿童文学学科就会有长足的发展。
四、增强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儿童文学教材建设成效显著,仅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教学团队就先后出版了“《儿童文学概论》(蒋风著)、《儿童文学原理》(蒋风主编)、《儿童文学教程》(方卫平等主编)、《少年儿童文学》(黄云生主编)、《幼儿文学原理》(黄云生著)、《世界儿童文学史概述》(韦苇编著)、《当代儿童文学与素质教育》(周晓波主编)等系列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0]。但一套教材无法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需要,再加上教材特有的滞后性,使得教材不能及时反映近年来儿童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的实际情况,不能完全贴近教学的需要。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在灵活使用儿童文学教材的同时,也要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多渠道拓展课程资源,使教学更加符合专业特点,更加贴近学生实际需要。儿童文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向儿童文学作家和研究者“借”。儿童文学作家和研究者是对儿童文学创作和前沿理论最敏感的群体,他们的创作和研究经验是儿童文学教学中宝贵的财富,对师生了解近年儿童文学的创作状况和研究方向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果能够把他们请进学校、请进课堂,与师生一起交流、研讨,无疑会极大丰富课程资源,提升儿童文学的教学效果,提高师生儿童文学理论水平和分析、创编、教学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二是到民间去采。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有天然的亲缘关系,组织学生到民间采风,将采集到的作品转化为儿童乐于接受、有教益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但可以丰富儿童文学课程资源,也能锻炼学生鉴赏、解读、写作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三是到中小学、幼儿园中去找。儿童文学的课程目标之一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因此,必须让他们对当前的幼儿和中小学生的文学阅读情况有充分了解,组织学生深入调查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文学阅读情况,不仅可以使他们更好地了解未来的教学对象,也可将现阶段幼儿、中小学生喜欢的甚至是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收集起来,作为我们开展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
儿童文学是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从古至今,人们对儿童文学的研究从未停止。儿童文学无论是语言抑或是情感表达方面,均有别于其他文学形式。儿童文学读物专门为儿童创作,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目前,国内外关于儿童文学的研究很多,为进一步丰富儿童文学的理论研究,笔者特选择本课题进行论述,希望能进一步加深人们对儿童文学读物的认识和了解。
一、儿童文学的概念界定
何谓儿童文学呢?截至目前,对儿童文学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界定。王泉根(2009)编撰的《儿童文学教程》指出:儿童文学也可称之为少年儿童文学,其阅读对象为十八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依据读者的年龄层次不同,可将其分为如下三个层次:(1)幼年文学;(2)童年文学;(3)少年文学。基于上述概念界定,我们可将儿童文学简单理解为:是针对十八岁以下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形式,它是整个文学大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二、儿童文学读物是儿童最爱的文学形式
在苏联学者梅拉赫看来,艺术作品均是有生命的。不论是任何文本形式,唯有读者真正参与进来,对其进行欣赏和阅读,才能赋予文本以灵魂。因此,从接受美学角度审视,我们可发现唯有那些可被儿童接受的文学形式,方能真正受到儿童的喜爱,其文学价值方能真正得以体现。儿童文学读物无疑是儿童最喜爱的文学形式,具体主要体现在如下两点:
(一)儿童文学的语言魅力
众所周知,儿童的审美经验及认知水平均有限。因此,儿童文学的语言大都通俗易懂,内容也较为活泼、浅显、轻快,所用文学语言也大都是儿童喜闻乐见的词汇。儿童文学读物描述的内容大都是具体的,再加上轻松活泼的语言运用,往往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成效。此外,儿童文学的语言运用亦充满形象性。儿童读到这些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时,可以获得更多愉悦的情感体验。正因为儿童文学读物独特的语言魅力,才使得儿童文学读物成为儿童最喜爱的文学形式。
(二)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
对于每个儿童而言,玩游戏是其天性。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自得其乐、摆脱成人的束缚,获得更好的情感宣泄,体验到精神的愉悦。在儿童文学中,不同程度上渗透有游戏精神,这种游戏精神正是儿童普遍喜爱的。儿童文学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创造出充满游戏性的美好世界,通过阅读文字让儿童更好地体验到自由、快乐,实现自身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达成的游戏愿望。
三、儿童文学读物的具体分类
儿童文学读物有很多形式,具体可分为如下几类。
(一)动物小说
所谓动物小说,即是指以动物为小说主角,通过特定环境及故事情节描述创造的一种叙事性儿童文学作品。动物小说将动物视为有思想、有感情的生命个体,在小说中对相关动物的命运、生活及遭遇进行描述,进而折射出人类的生活,引发阅读对象对生活、生命及人生的思考。典型的动物小说主要包括:《酷熊贝鲁克的烦恼》、《春田狐》、《大泽蛙国》、《最后的藏羚群》、《秃尾巴的捣蛋鬼》、《蚂蚁王国的奇闻》等。通过上述动物小说的阅读,可将儿童带进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帮助儿童从小建立环保意识,引导儿童亲近自然。另外,动物小说中塑造的各种可爱的动物形象也会更好地引发儿童的阅读兴趣。
(二)儿童故事
儿童故事讲述的内容极为丰富,主要涉及:(1)儿童的社会生活;(2)儿童的学校生活;(3)儿童的家庭生活;(4)与儿童相关的历史事件及自然世界等。儿童通过阅读儿童故事在极大程度上可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如探险、好奇及求知心理等。通常而言,儿童故事的篇幅不会太长,大都短小精悍。在情节描述方面虽然较为简单,但却极为生动有趣,较易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儿童故事具有三方面特征,即完整性;生动性;口头性。正是基于上述特征,它才能更容易地引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在我国,《贝瓦故事》《儿童睡前故事大全》等均是经典儿童故事的代表。
(三)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读物的重要表现形式,深受儿童喜爱。童话具有幻想性特征,纵观国内外所有童话,均具有较强的幻想性特征。童话故事作者在创作童话时,会积极运用自身想象,有机构勒出一个虚幻世界。在童话世界中,充满着奇异的事物,且都传递着快乐,可极大程度上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此外,童话还富有隐喻性和游戏精神,语言具有幽默性和模糊性。阅读童话时,儿童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童话世界,享受童话世界带给自己的喜怒哀乐。《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及《一千零一夜故事》等均为童话的经典之作。
(四)儿童诗
儿童诗较为适合6~12岁之间的儿童阅读、吟诵,亦是儿童极为喜爱的文学作品形式。儿童诗涉及题材广泛,主要包括:(1)社会生活;(2)校园生活;(3)家庭生活;(4)自然;(5)人物等。在所有儿童诗中,反映校园题材的儿童诗占大部分。之所以产生此种情况,主要因为6~12岁之间的儿童主要生活在校园中,反映校园题材的儿童诗更易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儿童诗的文字内容大都较为浅显易懂,在写作手法上喜欢采用象征、比喻及拟人的修辞手法。除此之外,儿童诗还往往具有诙谐、幽默的趣味元素,符合儿童的天性。例如,我国著名作家金波创作的儿童诗《春的消息》便是儿童诗的典型代表。
(五)儿歌
儿歌的形式大都较为短小、精悍,儿童诵读起来也容易,适合记忆。儿歌大都运用较为简洁优美的韵语创作,其内容不仅生动活泼,阅读起来也较为琅琅上口,极为符合广大儿童的认知特点。古时,儿歌也被称为童谣。童谣在民间广泛流传,不同程度上具有民歌的韵味。发展至现代,很多作家和诗人会专门为儿童创作儿歌。因为其读者对象较为明确,即为儿童,所以,作者在创作儿歌时,往往会下意识考虑到儿童的认知特点及审美能力,创作的儿歌也大都生动、有趣,如儿歌《平平搭积木》等。除此之外,儿歌的形式大都节奏明快、极富感染力,并富有一定的音乐美。
(六)儿童散文
儿童散文亦是儿童文学读物的重要表现形式。儿童散文大都为作者对自身童年生活的回忆,极为适合儿童欣赏及阅读。儿童散文具有散文的典型特点,即在选材、形式及写作手法上均表现的极为灵动和自由。正因如此,儿童散文才更符合儿童的率真天性。通常而言,儿童散文往往充满更多个性化特征,抒发人性情感,描述的大都是作者童年时期的真实生活和客观感受,充满着浓浓的儿童情趣。
四、结语
关键词:学前教育;儿童文学;课程融合
目前,儿童文学成为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儿童文学作品也是各大幼儿园、早教机构以及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近年来,儿童早期的阅读和语言能力发展日益受到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作为上述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改革逐渐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重点之一。儿童文学课程对于完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拓展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提出以提升五大领域能力为基础目标,以增强学生跨领域师范技能,培养复合型师范人才为教学目的,通过课程融合的方式,实现儿童文学课程的兼容性和多元化教学。
一、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概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推行全面性、启蒙性的教育内容,具体可以划分为幼儿健康教育、幼儿语言教育、幼儿社会教育、幼儿科学教育、幼儿艺术教育等五个领域。这五大板块的教育内容贯穿幼儿成长各个方面,交叉渗透,促进幼儿心智人格的健康发展和知识、技能的有效提升。根据这一要求,当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主要分为教育基础类(理论课程)、技能实作类(实践课程)和艺术类(专业拓展课程)三大板块,儿童文学正好处于三大板块的交叉位置,与三大板块课程相互融通。其中,文学理论部分,涉及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等课程内容;文学作品讲演部分,涉及幼儿语言教育、幼儿艺术教育等课程内容;文学作品创编部分,涉及幼儿美术、幼儿舞蹈等课程内容。
二、儿童文学课程改革的基本依据
学前教育专业的儿童文学课程与其他师范类专业课程相比,很清晰地显示了“学前”特征,即立足于幼儿教师五大领域职业特征,引导师范生将各科课程内容与各领域技能相结合,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文学理论、长于文本赏析、优于作品表演、善于新品创编、强于教学实践,从而具备较强的专业综合能力。
(一)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
2011年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1]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儿童文学课程之基本功能是“导思、染情、益智、添趣”。[2]“导思”,文学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将前人的直接经验间接传递至幼儿读者,对幼儿思维的发展起到促进和引导作用;“染情”,文学作品蕴含着饱满的情感和丰富的体验,使幼儿在聆听、阅读中与作品中的角色等取得共鸣,从而陶冶性情;“益智”,儿童文学作品往往倡导知识性与教育性的统一,使幼儿获得经验积累与见识增长;“添趣”,游戏性与趣味性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特征,幼儿可以在聆听、阅读中感知快乐,体会愉悦,从而爱上阅读。从文艺的大角度出发,“文”与“艺”亦是相辅相成的两种审美形式。老舍认为:“感情与美是文艺的一对翅膀,想象是使他们飞起来的那点能力;文学是必须能飞起来的东西。使人愉悦是文学的目的,把人带起来与它一同飞翔才能使人欣喜。感情、美、想象是文学的三个特质。”[3]儿童文学对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发挥着巨大作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应该主动积极地进行改革,紧密结合素质教育,对师范生专业素质与职业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幼儿教师专业后续发展来看,儿童文学与幼儿美术、幼儿音乐、幼儿舞蹈、幼儿游戏等课程的紧密结合,更具有职前职后的连续性以及职后发展的一致性,使幼儿教师能够在工作中不断拓展专业领域,增强职业技能。
(二)课程改革的现实依据
儿童文学是幼儿园以及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根据现有的数据资料显示,当前幼儿园所开展的语言类教育活动,儿童文学作品作为教学资源和内容,占据主导地位。在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语文课中,也有五分之四的内容属于儿童文学的范围。但从我国儿童文学近三十年的发展来看,故事内容老旧,表现手法单一的问题始终难以破解,越来越不容易满足当代儿童的阅读需求。如今,电子阅读时代业已来临,如何抓住这一契机,以更加多元化的阅读体验方式让幼儿爱上儿童文学,亲近儿童文学,是每个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三、儿童文学课程在实践中面临的难题
(一)缺少教育与文学双重专业背景的教师
当今学前教育领域缺少既拥有深厚学前教育理论、丰富实践研究基础,又具备儿童文学理论基础的教育者,也就是教育与文学双重专业背景的教师。加上幼儿语言教育领域的功利性教育理念,使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儿童文学的核心本质定义为“教育性”,视其为道德教育的工具。一些幼儿教师仅仅从语言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角度看待儿童文学,在挑选作品时忽略作品的文学性,将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意境转换为寡淡的言辞、生硬的说教,从而剥夺了幼儿欣赏、亲近文学作品的机会。
(二)“儿童情趣”在教学中体现不充分
“儿童情趣”是儿童文学的最大特征。区别儿童文学与的最核心的标准是看一部作品是否体现出“儿童情趣”,能否满足幼儿阅读需求。“儿童情趣”使幼儿愉快,使他们感到有趣,乐于亲近儿童文学。但数千年来,“文以载道”是我国文学创作的最高标准,即便是立足于“人之初”的儿童文学也被过分强调“文以载道”的教化功能。在关于价值观和伦理倾向方面也存在忽视幼儿特殊心理规律的问题。过于沉重的教化主题压抑了人性解放的表达,儿童特有的游戏精神无法充分展示。更为严重的是,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强调带着成人的社会使命感和价值观,去抽丝剥茧地分析所谓中心思想,提炼所谓教育主题。这种做法,不自觉地给儿童施压,使他们在严肃的命题中不得不接受成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而教育性与趣味性的脱节,使儿童压抑了本能的兴趣,最终使他们远离文学。有鉴于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儿童文学课程必须进行改革,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多方面入手,进行融合性、多元化探索,进一步突破传统课堂的局限。
四、儿童文学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当代幼儿教育对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甚高,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五大领域的基本技能。借助儿童文学中的婴幼儿图画书、儿歌表演、戏剧表演等具体文学形式,可以将幼儿美术、幼儿音乐、幼儿游戏等课程有机融合,在儿童文学创编教学活动中,还可交叉渗入儿童心理学等相关课程内容,促成学生专业能力的迁移整合。
(一)婴幼儿图画书———文学与美术课程的整合婴幼儿图画书是学龄前儿童的重要阅读书类,尤其在低龄幼儿中,更是占有极大比重。当代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曾说过:“图画书不是通常面貌上的连环画,我们小时候坐在马路边书摊前,一分钱一本借来翻看,度过了很满足的半个下午的那一种;也不是在很多很长的文字故事里出现着几幅插画,然后又是很多很长的文字。它的图画的部分在整本书的关系中是更加夺目和‘唯美’的,可以令你惊异地沉浸在里面,读见画风,读见诗意,读见象征,更是读到了真正的生动和可爱。”[4]图画书将“儿童情趣”视觉化,使幼儿初尝独立阅读的快乐,当之无愧地成为幼儿最喜欢的文学形式。图画书与普通插画不同,注重完整的故事内涵和审美情趣。儿童文学课堂上的图画书创编既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幼儿美术功底,又注重训练学生对故事核心和呈现方式把握的思考。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着较扎实的儿童美术功底,《重庆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力标准》提出的儿童文学课程四大要求分别是理论理解、作品记诵、表演展示、作品创编。由此,儿童文学课程可大胆在教学中尝试跨学科能力的迁移与整合。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2012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课堂练习为例,教师要求以单亲家庭儿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为创作对象,以“我和你不一样,我和你一样”为主题创作图画书。考评标准并不以绘画技巧为准,而是考查学生对于此类题目的思考角度。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残疾儿童为创作对象,以双幅画的对比格局,前者表现残疾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差异,后者表现他们通过努力与正常儿童获得同样的机会和报答。但有一位同学别出心裁,她选择了盲儿为题材,却并没有表现盲儿与正常人“一样”,而是画了全城停电,所有人在黑暗中体会到了盲儿的无助与悲伤,这种反向思维的“一样”体现出了更高的思维水准和人文情怀,从而将文学与美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种“文×图=图画书”,[5]让学生在注重文学语言艺术性呈现的同时,更专注于图画文学的多元功能。儿童文学授课教师可通过与幼儿美术课程教师的配合,各有侧重加强学生图文结合训练,鼓励学生创作多种形式的图画文本,力求达到图文合一,实现文学与美术素养的整合。
(二)幼儿戏剧———文学与歌、舞、游戏类课程的融合儿童文学课程对提高学生专业综合技能的作用贯穿于整个专业学习阶段,并体现出课堂和第二课堂、欣赏和表演、创编和展示相结合的重要特点,具有鲜明的专业目的性。在所有的儿童文学样式中,幼儿戏剧的包容性最强,一出幼儿戏剧,剧本编创、道具制作、儿歌编唱、舞蹈编排等各个环节多方融合,是全面呈现五大领域教学成果的舞台。以手指儿歌《大拇哥》为例,将儿歌搬到幼儿戏剧中,儿歌与游戏相结合,变单纯唱诵为“边唱边戏”,提升趣味性的同时也会学得更快更好。歌词如下:大拇哥,二拇弟,三中娘、四小弟,五小妞妞去看戏,手心手背,心肝宝贝。教学示例:五个小演员依次上前,伸出对应手指,引导下面的小观众一起点数。在参与的过程中,幼儿不仅学会了数数,还通过听、念、猜、唱的形式发展了语言能力,同时手口、手眼的协调能力也得到锻炼。除此之外,通过对民谣的反复吟诵,幼儿还能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感知语言文字的美感。众所周知,戏剧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它将文学、音乐、绘画、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可感性极强,借助其直观形象的呈现方式,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并借助作品“再现人生”、“再造童年”。[6]
(三)儿童文学的隐性特征———与幼儿心理、幼儿教育等课程交叉渗透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最终面对的工作对象是幼儿,这就要求儿童文学的教学对象不能仅仅设置为成年学生,而是要考虑到最终接收对象的需要。“双重审美”,是儿童文学课堂应有的教学理念,除了用角,更应该用儿童的审美视角来观照世界,既要符合幼儿审美心理,又要融入成人的审美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尤其在儿童文学作品自主创编过程中,可以进一步融合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等大教育背景理论,回忆童年、发现童年、品味童年,更好地领悟童年精神。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13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马艺多的原创幼儿诗《不同的世界》为例。诗歌描写了爸爸、妈妈分别带孩子去动物园、商场等地的场景,爸爸妈妈看得目不暇接,可孩子因为个子矮小,只看见了围栏和人们的大腿。这两个迥异的世界,其实正是作品趣味的来源,是作者以孩子的视角还原真实世界的情趣所在。这首诗一方面展示了一个成人想当然的童年世界,另一方面又展示了一个孩子幻想的成人世界,两个世界的碰撞,正是儿童文学以成人心智向幼儿视角转移,从而回归“幼儿”文学的本质所在。
(四)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实现了文学表达方式的多元化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业已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方式。以计算机软件为代表的各项现代教育技术以其丰富的表现力以及不受时间、空间等教学环境限制的优点,成为课堂教学的常规手段之一。现代教育技术的生动性、形象性、直观性特点,能与儿童文学课程完美融合,通过声音、图像等方式,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增大教学容量,丰富教学形式。在儿童文学课堂上,教师既可以通过互联网图片、音频对文学作品内容进行生动展现和有效补充,亦可通过影视手段使文本作品以视听成品的方式呈现,在代入式的学习体验中,使学生体验儿童文学虚拟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不可否认,当今儿童接受文学作品相当部分是通过电子媒介,无论是风靡一时的读书机,还是时尚便捷的电子书,或者是一直深受儿童喜欢的动画片,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纸质文学。途径的多样化,使文学的表达手段更加多元,丰富幼儿选择的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扩展了他们的视野。尤其是动画片,它可以轻松呈现真实拍摄所无法展示的情景,比如夸张变形、上天入地等,恰恰迎合了幼儿的“幻想”心理和“万物有灵”的观念。而且动画片以简单纯化的方式表现物质世界,简单明了,给予幼儿最为生动形象的图形图像和音效声响,使他们接受起来毫无障碍。毋庸置疑,动画片已成为最受当代儿童欢迎的综合艺术形式。所以,近两年,我们鼓励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以多媒体技术为切入点,以动画片的方式呈现课程作品。动画片集结了尽可能多的新兴手段,以儿童文学中的戏剧文学为基础,以幼儿美术为载体,融合幼儿音乐、幼儿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以最直观的方式将文学作品展示在幼儿面前。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应在一定程度上区别于广义的儿童文学课程,在文学与艺术、文学与教育等跨学科领域取得融合与平衡,探讨幼儿教育理论与文学创作实践、文学作品传递与文艺作品创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强调跨学科的能力迁移与整合,致力于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培养其专业综合能力,使其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学前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刘厚明.导思•染情•益智•添趣———试谈儿童文学的功能[J].文艺研究,1981(4):114-118.
[3]老舍.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梅子涵.阅读儿童文学[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194.
[5]李莹,肖育林.学前儿童文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41.
关键词: 图画文学 创编 儿童文学素养
一、图画文学的艺术特性
图画文学是幼儿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开展幼儿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手段,深得幼儿喜爱。一本图画文学书能让不会识字的孩子根据美丽的画面读出故事的大意,吸引孩子阅读欣赏,这正是图画文学的魅力和作用。图画书是用图画与文字来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诉说故事的一门艺术。[1]
图画文学主要的艺术特性是其鲜明的儿童情趣。以儿童的视角看世界,创造世界,能够以情趣打动人心,引起儿童乃至成人读者的情感共鸣。欲使画面更具有童趣性,须充分利用视觉艺术绘画语言充分的表达想象力,围绕文学作品的文字内容对每一个形象、每个情节、每个环境等,从造型、构图、色彩、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表现出童趣,全方位、立体地展现出一个个充满童趣与艺术美的妙趣横生的画面。
艺术的直观性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特性,在图画文学中,可利用多种的艺术元素展示儿童文学的文字,如水粉、水彩、油画、铅笔画、油画棒、剪贴、泥工、缝纫、综合媒材等,利用其各类的艺术表现手法特点加以夸张变形的手法进行创作,使画面的各种形象更加鲜明、更具特色,增加其趣味性,用以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
日本图画书专家松居直对图画书有严格的判定标准,他说:“把图画只是作为对文章的补充和说明,或是为了加上图画让孩子看了高兴,这类的书,都不能称之为图画书。什么叫图画书?图画书是文章说话,图画也说话,文章和图画用不同的方法都在说话,来表现同一个主题……假如用数学式来写图画书表现特征的话,那么可以这样写:文+画=有插画的书,文×画=图画书。”[2]加拿大的培利・诺德曼教授认为:“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故事。”[3]
这都说明,只有将文学语言和绘画语言有机地结合才能创作出具有独特魅力的图画文学。使用绘画来表达、描绘事物,用绘画讲故事的特性,这正是图画文学的根本特性。
二、图画文学创编的教学尝试
正是因为图画文学的艺术特性使然,我们产生了将绘画课程与儿童文学课程进行融合,对学生进行图画文学创编训练的设想,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儿童文学和绘画的各自特性与功能,将绘画技能与儿童文学素养结合起来,从不同的儿童文学作品中寻找创作灵感进行图画创编。我们在创编教学中所采取的方法为:从选择题材,确定媒材、技法与艺术风格入手,由简入繁,由点入面,循序渐进。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选择由儿歌到儿童故事渐进,在培养学生儿童文学素养和加强其绘画技能的基础上,引导其创编出完整的图画书。
首先,依据单一儿歌进行单幅创编,根据儿歌所蕴涵的童趣和想象力,将文字的内容视觉化、形象化。如儿歌《月亮小船》,没有确定的人物形象,学生创作时可依据其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出不同性别和个性的主角人物形象,有男孩、女孩、小动物、机器人……在环境处理上,由于各自感受体验不同,夜空的创作表现多姿多彩。可见,即使一首简单的儿歌,只要把握好其意趣,在创编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想象力,运用恰当的绘画语言、表现形式与表现技巧,就能创编出较好的图画故事作品来。
与此同时,我们进一步尝试了利用儿童故事进行连环插图创编,选取的儿童故事为《小猪奴尼》,学生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把握,在主角形象设计、环境形象设计中展现了各种不同的追求,每个学生都从文学中寻找到了不同的灵感,并依据个人对文学的理解设计出个性鲜明的场景和人物形象。
创编的过程一般包括研读文学作品―作品构思―构图(安排场景)―草稿(不同的画面表现)―正稿(艺术的表现形式)―修改完善(调整画面整体特点)等步骤。这其中,对作品的研读极为重要,需要了解作品中故事发生、发展、、结束过程,分析故事,分析画面特点,分析人物塑造与画面的主次,依据每幅画面所展示的内容情节的连续性,考虑使用何种艺术手法更能充分地表达故事的意趣。连环的画面随着翻页、故事的情节会依次逐渐展开,环环相扣,只有做到胸有成竹才能很好地完成作品的连接。通过研读故事,进一步了解故事发生背景、故事发生的各个环节、故事的每个人物造型及故事的情节,并尝试进行分镜头构思,这些都是对儿童文学的再创造。这当中,场景的构图和人物位置的处理要体现文学故事所要表达的寓意实在不易,如奴尼一路遇见的不同人物所发生的故事,在文学作品主要采取重复的手法来表述,在绘画艺术中,对不同的出场人物和所表现的人物特点场景却要进行个性化的呈现,以使每一幅画面有不同的构图和视觉效果,同时又能完美地诠释文学作品内容。
有了上述基础,可以再创作自编儿童图画书。这对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终,学生创作出了一批有童趣、有意境、构图美、形式多样的儿童图画书。虽然还略显幼稚,在技法表达上还显生疏,但能尝试自创出一本完整的图画书,对他们而言,也可算作是一个不小的成绩。
总之,图画文学创编尝试,虽然还不能做到完美的“目治”(对图画)、“美听”(对语言),但经过训练使学生能够依据不同的环境独立进行创编,这确是对学生儿童文学素养和绘画技能的综合展示。
三、图画文学创编的思考
图画文学在我国起步较晚,总体水平比西方要落后许多,鲜有大家、名作,其主要原因不在于缺少有绘画功底的人,而在于有绘图功底者儿童文学素养不够,缺乏创造儿童文学的灵性与情怀,而具备儿童文学素养者又对绘画语言掌握不够。图画书作家几米说过:“我觉得图像当然要有基本的东西,但最重要的还是作者的脑袋要讲什么。我觉得最后面还是回到跟文字一样,就是大家喜不喜欢那个故事,或是创作者所呈现的观点。”很多人的画单纯从美术的角度看,比几米画得好,但是,他们却无法成为几米这样优秀的图画书作家,因为他们不能像几米那样,以图画讲述隽永的故事。[2]这正如图画书编辑和翻译家季颖先生所作的判断:“对于世界图画书的历史,我们缺少了解;对于已经相当丰富的图画书经典作品,我们缺少了解;对于各国优秀图画书作家、画家及他们的作品,我们缺少了解;对于多样化的图画书创作技法,我们缺乏了解;对于图画书的研究,还没有展开;关于图画书的理论书籍,可以说一本也没有;最重要的,对于图画书是用图画叙述故事、是文字与绘画有机的结合这样一个关键性的概念,还没有充分认识和加以运用。”[4]
图画文学这一儿童文学样式有其特殊性,它不是单纯的儿童文学样式,而是和绘画艺术结合的综合性文学形式,是文学与绘画相融合的艺术品。儿童文学情怀是创作图画书的基础,儿童文学讲述了故事的主题和形象,由绘画语言塑造出具体的可视形象。文字和绘画各自运用不同的艺术语言表现共同的形象和共同的主题。文学是想象艺术,绘画是视觉艺术,当二者融合在一起时,文学的语言形式,互相给各自留有一定的遐想的空间,让绘画留下更多的补充、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文学和绘画的结合,必然使视觉艺术的绘画对读者产生更直接、更强烈、更迅速的审美效果。通过图画文学创编教学实践,我们还可发现,绘画技巧层面的东西,经过一定量的反复训练,学生可以掌握得很快,而儿童文学素养则难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速成。这正应了“文学需要熏陶”这一老话。因此,在今后的图画创编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提升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加强绘画课程与儿童文学课程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儿童文学创作灵性。
参考文献:
[1]彭懿.图画书:阅读与经典[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6,10.
[2]朱自强.儿童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34-336.
[3][加]佩里・诺德曼.梅维丝・雷默[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484.
一、挖掘语言底蕴,突出重要价值
首先, 要考虑选材问题。所选择的古今中外儿童文学作品, 必须是符合现代儿童社会生活和儿童发展特点的, 是儿童易于并乐于接受的。教师要进行筛选, 并充分提供让儿童接触文学作品的机会。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我们以前过于看重文学作品对儿童社会性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作用, 而《纲要》比较注重的则是文学作品对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因此, 让幼儿在教师所提供的文学作品中充分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是一种组织和设计幼儿园语言文学教育活动的新导向和新思路。
其次, 活动形式要多样化。这就要求不仅要有正式的语言文学教育活动, 还要有非正式和随机的语言文学教育活动。教师在“茶余饭后”时间随口的吟诵和讲述, 幼儿的睡前倾听, 自由活动时间给幼儿播放文学作品录音、录像, 上网观看卡通片等, 都是很好的学习和教育形式。
再次, 文学作品自身的文学性、艺术性、知识性和启蒙性等功能的发挥, 需要教师提供大量的感知、欣赏、理解、想象和体验等活动来帮助幼儿深入思考、评价和创造。因此, 正式的文学作品学习活动不可能是单一的形式, 多媒体手段可以成为教师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体验和理解的一种辅助技术, 但并不是必然手段。儿童的直接经验较为贫乏, 这就需要教师提供一些直观手段来帮助儿童将文学语言转换成画面和意境,从而充分理解。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应该包括对文学语言、意境、作品的思想脉络以及文学结构和特殊表现手法的理解。
二、挖掘文学素材,确立陶艺内容
陶艺是我国一门古老而崭新的民族艺术。陶艺活动可以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陶艺教育对学前儿童来说既是接触原始艺术、民间艺术的良好机会,又可以在充分培养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的同时,培养孩子的坚持性、独立性、自信心等品质,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儿童爱玩泥巴似乎是人类的天性所在,在儿童时代大多数人都有玩泥巴的经历,三、五孩童在一起,在这种单纯里流露着一种轻松和愉快,体现孩子的稚拙与单纯。孩子爱动。大多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幼儿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摆弄材料。泥的捏、揉可以提供孩子自由体验的机会,那是一种奇妙的感觉。训练了手指的灵巧度,同时还锻炼了手臂、手腕,对孩子的成长有促进作用。孩子拿到泥后做什么?怎么做呢?这就归根于平时幼儿在语言课中,一些嚷嚷上口的儿歌中寻找作品的来源。例如小班儿歌《圆圆圆》,孩子再耳熟能背的基础上知道苹果是圆圆的、棒棒糖是圆圆的、桂圆是圆圆的等等。在此基础上,幼儿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将这些圆形的泥作品进行加工后运用一些辅助材料做出成品。另外他们还要仔细观察,评头论足,反复推敲,仔细加工,一块泥巴经过几次的失败,才做成了他们喜爱的物品,这样即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和毅力,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帮助,又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三、整合语言活动内容,促进幼儿发散思维
1、以主题活动为支点。在教材的选择上,我们教师也进行了创新,融合二期课改的理念,把班级主题活动的内容也用陶艺的方式呈现。如“我们的动物朋友”中,由于幼儿对喜欢或熟悉的动物已经有了明显的特征认识,因此,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象,捏塑出了他们认为的动物形象或造型,另外孩子们还尝试运用陶艺创作的辅助材料。如:白鹅的翅膀用羽毛插上去,孔雀的头用扭扭棒来点缀,孩子们正是这样拓展了陶艺创作的空间。在“亲亲妈妈”主题中,为了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通过讨论“我为妈妈做什么?”孩子们为妈妈创作了各式各样的项链、挂件送给妈妈做礼物。
2、以学校、社区大活动为载体。我园以孩子们的陶艺作品为主线,与社区、家长联合举办了《爱心义卖》活动,各班陈列的陶艺作品令人赏心悦目。孩子们的作品有的憨态可鞠,有的诙谐幽默,真可谓稚拙中见生动,平淡中见乐趣,这次活动不仅让幼儿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培养了幼儿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也让家长们更了解了幼儿陶艺方面的发展,从而更支持幼儿园陶艺活动的开展。
四、提供宽松的语言环境,鼓励幼儿大胆创作陶艺作品
教师在活动时设置一定的故事情节,如让他们帮娃娃家撮撮汤圆、面条、为幼儿提供一些小棒,一起制作糖葫芦,放到超市去卖等等。努力让课堂形成一个"活动的、多变的、开放的"的特点,同时又以孩子喜欢的方式出现。我们在陶艺活动中不强调追求技能性、工艺性,因为,那样就会让幼儿的思路受到限制,会抹杀幼儿的童心童趣,会使他们缺乏一种创新意识。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墨守成规,要让学生把学到的技法、知识用来创造自己的美,鼓励孩子的艺术表现力。教师应该做一个引导者,带领孩子步入艺术的殿堂,要真诚地同幼儿交心,交朋友,交流意见,要特别关注和鼓励那些勇于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和真实情感但技巧尚不成熟的幼儿。有求异思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是一个人成才的必备条件。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动脑筋,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不同的答案,而不要限制孩子,阻碍孩子开阔视野。玩泥无非是一种手段,如何使用手段、挖掘它的特性、发挥它的有利作用很为关键。有的陶泥教学仅把目标定位在塑造物象,教师示范,孩子纯粹的模仿,作品无大异,虽然技能的掌握游刃有余,对动手操作能力也存有明显的帮助和提高,但是对幼儿的创作想象能力的培养是有害而无益。就象有些临摹为主的美术教学一样,退化和限制了幼儿的创造想象思维。
关键词:图画书;儿童教育;审美解读;小蓝和小黄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277-01 DOI:10.16550/ki.2095-9214.2016.07.225
图画书是一种新兴而独特的儿童文学类型,它是以图画为主,用图画来讲故事的儿童读物。大多数的图画书是辅有文字的,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图画与文字互动,从而构成了一种特殊美学形态的文学样式,对儿童有审美熏陶的作用。图画是一种美术艺术,文字是一种文学艺术,即图画书是美术与文学这两种艺术的完美融合。下面就从经典图画书《小蓝和小黄》入手,浅谈图画书的审美解读对儿童教育的价值体现。
一、《小蓝和小黄》美术语言的审美解读对儿童的教育意义
图画是一本图画书的灵魂,图画书主要是用图画来表达故事主题的,因此欣赏图画的美术语言是图画书审美解读的关键。
(一)创作技法。《小蓝和小黄》这本图画书没有具体形象,作者以撕贴的色纸构图,四十多页白纸上只有一群五颜六色的色彩滚来滚去,既抽象又晦涩,是抽象画派的典型代表。由于没有具体形象,人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把自己喜欢的形象赋予小蓝和小黄,例如把小蓝当成一个小动物,甚至当成自己,儿童可以在阅读的时候发挥想像力,产生移情和共鸣,从而促进其审美心理的发展。
(二)色彩美。《小蓝和小黄》整本图画书以蓝色、黄色、橙色、绿色为主,色彩明亮清晰、清爽柔和,符合儿童直观、形象的心理特点,具有和谐的美感。这本图画书的色彩具有易读性、联系性。例如小蓝一家都是蓝色,小黄一家都是黄色,公园是绿色,隧道是黑色,这符合儿童浅显的认知水平,通俗易懂。前一页图画与后一页图画之间色彩联系紧密,没有太大的跳跃性,符合故事情节的发展节奏。这本图画书的色彩富有联想性,例如:小蓝和小黄融合成了绿色,这是一种爱的颜色,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的契合,就是一个儿童,也读得懂这个用色块讲述的关于亲情、关于友谊的故事。
(三)画面美。《小蓝和小黄》这本图画书画面生动,作者以撕贴的色纸构图,同一角色凭借简单巧妙的背景色彩的变化、方向位置的转换(挪移、拼贴、粘连等),整个画面空间获得了一种异乎寻常的简洁、流畅和无限延伸的美感和节奏感。而对于那些尚不明确、犹有疑惑的画面中,孩子们有了仔细研磨的挑战愿望,于是反复阅读的内在动机也悄然而生。
二、《小蓝和小黄》文学语言的审美解读对儿童的教育意义
尽管图画书中的文字部分篇幅大多十分短小,但其却承担着重要的表现功能,它对文本意义的表达、审美功能的传递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图画书的审美解读不可抛去文字语言的审美鉴赏。
(一)语言美。这本图画书的语言通俗易懂、活泼生动、亲切自然、娓娓动听,让人读来轻松愉快。作者运用第三人称,开头一句“这是小蓝”,就拉近了主角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让读者的心随着文字和图画而行走。这本图画书的语言简洁,富有节奏感,这种节奏感赋予故事以动态的韵律美,儿童阅读图书时,可根据语言的节奏感去感知故事的动感。例如:“他们变绿了,然后,他们去公园玩,他们穿过一条隧道,他们追小橙玩,他们又爬上一座大山”这几句让儿童随着语言想像,极富节奏感。这本图画书运用联系儿童生活经验的形象化语言,不仅有助于儿童更直观的了解故事内容,也有助于他们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一天,妈妈要去买东西,她对小蓝说:“你呆在家里别处去。”大多数的儿童都有同样的经历,儿童对故事就有了迅速直观的理解。
(二)情节美。这本图画书用颜色、形状、大小给了孩子一个最直接的“家庭”的概念。爸爸用瘦长的椭圆表示,妈妈用胖胖的大圆表示,而小蓝,则是小小的正圆,一家子都是蓝色,在一个橘黄色的家里,显得温馨而和谐。这本图画书的情节是跌宕起伏的,从寻找到玩耍到融合到哭泣到发现融合的秘密,小蓝和小黄相处,相融合,又相互区分,离别,朋友之间的友情,家人之间的亲情,一起冒险的勇气,这里都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样的情节容易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特别是小蓝和小黄融合成绿色这个情节,引发许多思考,关于友谊,关于心灵的契合,这是一种多元思考、想像的发散美。
(三)主题美。不同的人对《小蓝和小黄》的主题有不同的见解。从误解与理解的角度,《小蓝和小黄》的主题可以理解为小孩子经常被父母误会,然后解除误会重新理解孩子。从人的哲学的角度,《小蓝和小黄》的主题可以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契合。无论如何解释,《小蓝和小黄》都是关注孩子的生活经验.围绕孩子好奇的主题而展开的,是对真、善、美的颂扬.让读者感到唯美和温馨。它注重孩子对自然、对世界、对他人的关爱、尊重、平等、同情这些品质的认识与培养,美好心灵的塑造和健康人格的建构。通过对经典图画书《小蓝和小黄》的审美解读,让我们对图画书的审美元素有了直观清晰的理解,在教学活动中,就可以心中有数,充分利用图画书,潜移默化的引导儿童感受图画书的美,培养儿童感受与欣赏、表达与创造的能力,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凌艺.谈图画书对儿童审美教育的价值———以图画书《我爸爸》为例[J].考试周刊,2011,(6).
[2]余喆,郑薏苡.儿童图画书美术语言审美内涵的微观解读[J].当代幼教2014(7).
[3]郭艳芹.图画书与儿童审美素质的关系[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6).
[关键词]文学作品;主要方式;特征;修辞体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3-0126-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3-062
[本刊网址]http://
一、幼儿在文学中修辞体验的主要方式
索绪尔曾经说过:“语言可以比作一张纸:思想是正面,声音是反面。我们不能切开正面而不同时切开反面。同样,在语言里,我们不能使声音离开思想,也不能使思想离开声音。”这句话以纸的正面和反面作比喻,形象生动地告诉我们“听”在我们感知事物中以及思考中的重要作用。
幼儿还没有很完善地去学习文字,对于大部分的书面读物,他们还是看不懂的,那么,他们接受信息的来源就主要依靠“听赏”。即“听赏”是幼儿接受修辞体验的主要方式。幼儿文学话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其所使用的修辞也往往是幼儿可以接受的。例如将“太阳升起来了”拟人化成“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这样,就可以使幼儿易于理解,容易接受,也使所要表达的意思生动化,更加符合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更能使幼儿在接受的过程中体会到文字的独特魅力。
在现代社会中,电子产品充斥着我们的世界。在电子产品中有一种是专门针对幼儿接受故事的“讲故事机”。“讲故事机”通过语调的抑扬顿挫,可以使幼儿对语调产生一定的敏感度,可以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它会为幼儿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幼儿修辞体验的心理特征
(一)修辞体验的直觉性
我们通常对幼儿时期学习的儿歌记忆犹新,不仅因为儿歌本身朗朗上口,代代相传,还因为儿歌本身就很符合幼儿的感知,幼儿更偏向于形象记忆,例如我们的一首儿歌《小燕子》:“我问燕子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这首儿歌就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了燕子秋去春来的自然现象。幼儿在朗读这首儿歌时,很容易在朗读的过程中配以轻轻飞舞的动作,从而加深了对燕子的印象,也懂得了燕子秋去春来的自然现象。
还有一个方面,汉字本身就分为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等,汉语中包含的诗意是需要人进行反复揣摩的,而这种揣摩也是要有一定的前提,即语感。有了所谓的语感,汉语理解起来也就轻松许多,幼儿在语言的学习时期,会形成自己对语言的理解,这也就是对语言的直觉。
(二)修辞体验的想象性和情感性
想象在创造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一个小故事,所能体现出来的修辞信息是有限的,但是幼儿对它的想象却是无限的,而且“一百个人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个幼儿对这个故事的想象都不尽相同。故事中优美生动的词句会激活幼儿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想象力,使他们在感受、体验、理解的同时,情不自禁加之自己的想象并以自己的方式将故事复述出来,这样,幼儿对修辞的掌握又提高了一步。
所谓情感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文本信息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自己的情感。在幼儿的阅读中,很容易将自己的情感附着于自己想象出来的画面上,这样,想象力就会越丰富,自己的情感表达也会越充分。
三、幼儿修辞体验的审美特征
(一)音乐美。幼儿文学语言中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押韵、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上,这些修辞手法使语言朗朗上口,并时而宛转悠扬,时而抑扬顿挫,时而慷慨激昂。幼儿文学中所体现出来的押韵,其实也就是音乐中所说的节奏感。幼儿在朗读文学时声调的起伏也是使幼儿文学有音乐欣赏性的原因之一。
(二)形象美。形象美是幼儿文学的基本审美特征。在幼儿的世界里,动物、植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有思想会说话的,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拟人,幼儿对于幼儿文学的感知首先是基于幼儿对自己生活的认知,所以幼儿文学通过形象化的话语表现出来,便于幼儿欣赏。
(三)情感美。情感美是幼儿在读到具有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时候而产生的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可能源于对现实生活中某种事物的感情,并且高于对这种事物的感情。修辞是门艺术,这门艺术作为真实情感在书面上的“反馈”,把自然语言丰富成艺术语言,又通过艺术语言将这种情感传播出去,从而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幼儿在读幼儿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也可以体现出幼儿自身所具有的灵性、童趣、童真等。
四、通过语感训练增强幼儿修辞体验能力的方法
幼儿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也是语感培养的最佳时期,因为在这个时候,幼儿正是学习说话和写字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如果可以对文学作品有一个准确地感知,就很有利于今后的语言文字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这也就是说,在进行幼儿的语感训练时,首先要选择好文本。一部好的作品,不管是在其自身的内容上,还是在语言表达上,都是深受幼儿喜爱的,而且其综合性强,可以在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启发幼儿,使幼儿在快乐中了解到各种修辞,并且在此期间,幼儿通过阅读文本,增强了自身对语句排列、词语变化所造成的不同的效果、不同情境中语言的运用等的敏感。
事实上,在刚出生没多久的时候,幼儿就已经接受关于语感地培养了,例如我们在叫婴儿名字的时候,通常会加上一些前缀,像“胖胖的”、“乖乖的”、“漂亮的”等,这些词不仅包含着大人对幼儿的喜爱,也会使幼儿以“听”的方式来辨别简单的语言和增强幼儿对语言的兴趣。
幼儿在一开始接触语言时,有一定的专指性,举个例子来讲,当家长教会幼儿认识桌子的时候,幼儿只以为专指的那个才是桌子,其他的都不是。这只是在初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也在不断增长。但在语言学习初期,语感训练的材料应适应幼儿的认知,即有一定的专指性和典型性,这样,幼儿在接受修辞时就会容易一些,从而提高语感训练的水平。
然后对于幼儿的训练,就应该是整体性的训练了,这就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感官刺激,使幼儿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并在幼儿可以熟练运用修辞表达自己情感的情况下适当加之书面表达的培训。
五、在幼儿语言教育中设计专门的修辞体验活动
(一)对文学作品进行模拟
这里的模拟可以解释为两个方面的模拟,即模拟文学作品中的情景和模仿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
幼儿文学作品都是具有很强的情节性和游戏气息的,所以,幼儿可以通过自己扮演里面的角色来体验文学作品中的一些修辞,这样,既逼真地把文学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事物表达了出来,又渲染了气氛,增强了其艺术效果。
在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让幼儿模仿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然后让他们运用学到的修辞去写自己想象的内容,这样,可以使幼儿内心很有成就感,而且教师在轻松的环境中就教会了幼儿使用修辞手法。这在幼儿修辞体验活动中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二)使真实的事物与虚幻的事物相通
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善于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以纯真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上的事物。这样可以让幼儿将他们自己眼中的现实和他们自己的想象相沟通,在艺术的大海中纵横驰骋。修辞手法里面尤其是比喻和拟人这两个修辞手法,将幼儿奇特的想象和纯真烂漫的愿望与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使幼儿眼中的世界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既让人感叹,又让人感觉在情理之中。
幼儿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熟悉的事物,例如在看到月亮时,就会联想到镰刀;听到银河时,就会想到自己看到的河并可能想到小船,以及坐小船去“银河”等虚幻的情景。
对于幼儿而言,文学性再高一点的作品,可能就是文学创作中使用了隐喻这种修辞手法的作品了,这种作品更能表示那种亦真亦幻的情境,因为它本身没有类似“像”“似”之类的词,所以可以将真实与幻想中的情节随时转换。
(三)合理使用“夸张”这一修辞手法
要使得世界万物在幼儿的幻想中变形,就离不开“夸张”这一修辞手法。夸张就是故意且在合理的程度范围内夸大事物的特点,这样也就可以起到强调的作用。夸张是浪漫主义文学常用的手段,例如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白发三千丈”等,具有很强的视角冲击感。而在幼儿文学中,也不乏夸张的“身影”。比如童话故事中的“魔杖”,在我们看来是荒诞的,可在幼儿看来却是真实可及的,这也就是幼儿幻想的结果。这对幼儿是有很积极的影响的,幼儿可以通过这个,了解到修辞真正的美学价值。
六、结语
不管是幼儿在“听赏”过程中还是在读文章的过程中,都会将自己的想象附着于听到的或看到的故事上,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修辞不仅是一种语言技巧,还是幼儿连接现实与幻想之间的“桥梁”。而幼儿时期又正是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所以在此期间,教师要将修辞方法在幼儿“听赏”的过程中贯穿进去。这样,才能让幼儿以更加充足的语文贮备,迎接今后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方卫平.“超文本”的文学――论幼儿文学的综合性特征[J].幼儿教育,2012(15):1-3.
[2]钟砚涛.文学修辞的概念衍生――民族图“形”到产品造“型”的思维方式[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 (1).
[3]芦金亮.体育新闻标题中的文学修辞手法探析――以《中国体育报》亚运特刊为例[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
[4]朴晓琳.品味童趣、激发美感、引起共鸣――通过儿童文学鉴赏活动促进幼师生儿童文学素养的提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2).
关键词:阅读 文学作品 误区 引导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2-0181-02
一、文学作品的基本内涵、基本特点、重要意义
1.基本内涵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工具,以各种文学形式,形象地反映生活,表达作者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和情感,以唤起人的美感,给人以艺术享受的著作。
2.基本特点
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在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作家始终进行的是形象思维的活动(或方式)。它具有三个特点:
2.1广泛性。文学作品涵盖了人类历史中的各个学科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变迁,是历史深刻的教科书和对历史真实的再现和还原。
2.2思想性。文学作品表现的作者的真知灼见和深刻哲理是人生的甘甜雨露,是指引人类社会前进方向的重要精神动力和源泉。
2.3时代性。文学作品展现出来的时代思考和历史思考,是我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技能和理性的分析方法的重要参考,是人类实现思想飞跃的重要平台。
3.阅读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
3.1建立完备的知识体系
经由读书获取知识,是每一位大学生天经地义的职责。只有在浩瀚的书海中广泛涉猎,才能成为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合理的知识结构、宽广的文化视野、优良的综合素质的合格人才。只有以书为友、含英咀华,才能净化自己的情感深化自己的思想,升华自己的精神,由一个感性的人成长为理性的人,由一个个体的人成长为有益于社会的、具有普世情怀的人。
3.2建构完整的精神世界
余秋雨先生曾经这样评论过阅读的功能,他说“只有阅读,能把辽阔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阅读使文字具有了永恒的价值,它比图像更空灵,比记忆更清晰,比冥想更深邃,它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凌驾于伟人的思考上。阅读是人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它把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我们所认识的世界、社会、人生,很多都源于阅读。
3.3健全完善的人格素质
阅读提供了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基本东西。许多国家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有具体的规定,虽然所选书目不一样,但着重的都是对健全一个人心灵有重要作用的文学名著。人是社会的一份子,维护社会的健康发展是每个人的责任。健全的人格素质是构建人类社会的基石,是社会得以开放和健康发展的保障。这正是阅读对于大学生的重要作用。
二、大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几个误区
1.功利性阅读大行其道
功利化阅读古已有之。宋真宗劝学诗中的名句“书中自有黄金屋”,就是以功名利禄为读书的诱饵。今天的大学生也常常在现实的压力下将读书导向功利化,古今何其相似。功利化阅读盛行的根本在于实用主义的泛滥,无可指责的是,每个人都有各种现实需要,更何况,各学科、各领域、各专业的书,只要是好书,都能增长知识,并不分三六九等。但若只读实用之书,并把“实用”当作“有用”的唯一标准,“实用”就变成了“功利”。
2.盲目性阅读现象普遍
除了教科书以及各种课外辅导资料,大学生对阅读缺乏计划,阅读焦点分散,不知道应该读什么书,随大流,手头有什么书读什么书,或只读畅销书,而对书籍是否符合自身需要,是否健康有益则没有关注。之所以没有阅读计划,是因为对自身的进步与发展缺少目标及动力,而不阅读、滥阅读则进一步导致了学习的停滞与混乱。根据调查,大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往往把重点放在娱乐性强的文学作品上,而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和国外经典文学作品大多无人问津。这种图一时之快,解一时之闷的阅读习惯并不能留下什么真正值得回忆的阅读体验。
3.快餐式阅读逐渐普及
快餐式阅读指:读图盛行;速读略读方法普及;更多年轻人倾向于 “轻松阅读”。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发展水平与精神文化发展不同步,导致了大学生在各种压力面前的茫然、焦虑和浮躁。这对大学生今后的学习态度、人生态度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一现状已经严重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毫无疑问的是,“快餐式”阅读降低了读者的品味,使读书者的见识越来越浅薄,阅读态度越来越不端正。
三、大学生如何实现阅读文学作品的事半功倍
1.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大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要科学阅读,适当做好阅读笔记和阅读摘要,不盲目阅读和过度阅读,在阅读时,要把文学语言和文学意境领会贯通,把自己放到作品的情景和时代中去感受作者的博大心胸和广阔视野,阅读不能求快,要稳中有升,尤其是在阅读长篇小说的时候,要坚持整体阅读全面阅读的方法,在阅读中形成前后衔接的联系的有机整体。最关键的是大学生还应在阅读中带着问题去思考,去联想,去感受时代的气息和作品的宗旨。
2.对症下药展开文学阅读
大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还要根据自身的需要来对症下药的阅读。比如说有的大学生受青春期问题和早恋问题的困扰,就可以选择性的去阅读毕淑敏、王小波的小说,对自身青春的懵懂和躁动不安进行疏导。还有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比较孤僻,不合群,就可以选择性的阅读一些有益于心理疏导和人际交往的情感类文学作品,适当提升人际关系,学习如何与人为善,在阅读中感动,在阅读中提高。
3.多阅读现实性强的原著名著
大学生在文学作品阅读中还要结合时代特色和历史使命去阅读,多阅读一些现实性、政治性比较强文学作品,了解国家民族的发展脉络,多一些人文情怀和历史积淀,大学生要关注当前的社会热点时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阅读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在文学作品中感受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真正让自己的阅读在社会中学有所用、学有所长,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总之,大学生应该不断博览群书,提升自我,掌握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实现文学作品阅读的事半功倍,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当代大学生文学作品借阅心理分析及阅读引导.邓胤龙.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04-15
[2]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及对策研究.李新祥.武汉大学.2013-11-01
[3]浅谈文学作品阅读对提高大学生语文修养的积极作用.杨惠琴.芒种.2012-12-01
[4]让孩子徜徉在儿童文学的海洋――浅谈如何指导孩子在家中阅读儿童文学作品.谢招娣.教育教学论坛.2014-01-22
[5]用美好的情感叩开大学生的心灵之门――浅谈如何把引导大学生阅读经典英文原著融入到教学中.杨晓青.科技信息.2011-06-25
[6]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研究 肖灵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5-06
[7]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课程教学研究要点举隅――以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中心.吕海龙.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09-05
[8]文学作品审美赏析对大学生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干预的实验研究 李谷静.西南大学 2007-05
作者简介:赵阳,男,满,河北张家口,中国人民军事经济学院本科在读,军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