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

时间:2023-06-18 10:46: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拿来主义问题探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

第1篇

一、兴趣导入,诱发自主探究,让学生的思维展现出智慧的力量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笔者深知兴趣的重要性,为诱发学生自主探究,笔者从课堂的导入开始,想方设法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一种期待的情境,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趣从事学习思考与探究,让学生的思维展现出智慧的力量。

如在导入《拿来主义》一课时,笔者就直接拿课题来发问:“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提出拿来主义,又怎样‘拿来’?”有趣的问题,引起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与期待,他们急切地联系写作背景,快速地阅读探究,一会儿就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拿来主义’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提出‘拿来主义’就是反对‘送去主义’”,“‘拿来’就是要……”。通过这极短时间的自主探究,同学们就能初步掌握文章的论点及其写作思路、结构层次、论证特色等,确实显示出同学们智慧的力量。

二、质疑问难,促进合作探究,让他们的智慧碰撞出火花

美国著名作家韦伯斯特说:“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他启示我们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是何等的重要。

在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时,我们许多学生的阅读理解只停留在表层上,不愿作深入的探究。为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质量,笔者除要求学生交流学习所得外,还明确规定学生每课至少提出一个疑难问题,然后小组全体成员围绕此问题开展合作探究,用共同的智慧解决问题。

如学习《五人墓碑记》一课翻译句子时,有学生质疑:“斯固百世之遇”一句中的“遇”译成“遭遇”不确切。“是啊,上文分明写着五人死后得到荣誉,本是幸事,怎能说是‘遭遇’?”他的质疑立即得到小组多数同学的赞同。可有同学查《现代汉语词典》中“遭遇”条的“义项”,只能选“遭遇”意。于是该小组又提交此问题供全班同学讨论。全班同学有的说译成“待遇”,有的说是“优待”,还有的说“境遇”,但显然都与句意不吻合。最后有同学突然想到了“机遇”,并以《现代汉语词典》中“机遇”条注解为证,且与句子感彩一致,即译句为“这真是百代(难得)的机遇啊!”。“找到了!找到了!”大家个个兴奋不已,因为这是同学们的智慧共同碰撞出的火花啊!

三、搭建平台,激发深入研究,让学生智慧的灵性飞扬

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告诉我们:“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如何让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知识”呢?笔者综合《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和高中学生思维能力及其组织能力等因素,决定为学生搭建专题探究平台。即在学生自主与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发掘探究专题,并要求每人一单元至少要参加一个课题的探究。每次在组长的分工下,利用个人以及学校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进行学习与探究,撰写专题论文,一周后在全班召开专题汇报交流会。

如《赤壁赋》中同学们发掘的探究专题是“试论《赤壁赋》中的人生三重境界”,专题小组获得如下成果:他们认为《赤壁赋》中的人生三重境界,犹如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的参禅的三重境界。一如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作者与好友泛舟赤壁之初,由于良辰美酒,赏心乐事凑巧在一起,此时自己完全忘却了俗事的烦恼,沉浸在江天、风月、饮酒、赋诗的畅游之境中,这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如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作者畅游时由假想中赤壁的景物,想到历史上(三国)何人在此?又联想到今日江上之人残酷的现实,使原先的山水风月染上人的主观情绪,所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如禅中彻悟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当大部分人还滞留在人生第二重境界,苏轼却洞察参透人生。仍是这川山月,但他参悟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而愿与无穷无尽的自然宇宙融为一体,于是他用儒、释、道的至高思想进行化解与点拨,使“客喜而笑”,重回盛宴,再赏山水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同学们借参禅三重境界来论述人生三重境界,新颖贴切,飞扬着同学智慧的灵性,实在是绝妙、精彩。

四、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合作探究活动

第2篇

一、功在课前――巧妙设置“预习单”

“预习单”制定的依据就是“先学后教”。所谓“先学后教”是指学生先根据“预习单”设置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活动方式和要求等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然后,教师依据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结果进行释疑、点拨、引导和提升。

“先学后教原则”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就是“五不”,即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内容教师不教,学生没有自学的内容教师不教,学生没有合作学习的内容教师不教,只要有学生会的内容教师不教,学生不会的内容教师不是直接讲解结论,而是通过教师点拨、引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探究,自己得出结论。“先学后教”的本质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亲身感知、感悟、感受学习。

教师编制的“预习单”不仅要明确学习目标,预置学习内容,而且要能在新授内容正式学习之前就能充分激发起学生学习该文或内容的兴趣,并让学生尽早进入“临战”状态,从而为进入课堂的“实战”奠定基础。

如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较多使用的是讲授式或师生研讨式。像《拿来主义》这样的文章,包括笔者在内的不少教师已经教了好多遍,但采取的教学程序往往比较单一:背景导入课文分析赏析论证方法,品评论证技巧总结、体会鲁迅杂文的特色等。但在“四单导学”的模式下,本人基于学生对鲁迅杂文的认知,在该文教学时就进行了大胆尝试,我在课前安排了这样的一组预习题:

1.要求学生回顾过去已经学过的或自己读过的鲁迅的杂文,也可利用网络查阅资料从思想内容、写作技巧、艺术特点等方面认识鲁迅的杂文。

2.带着问题进行课文预习。⑴鲁迅的杂文内容有哪些?本篇杂文就内容而言属哪类?试在文中找出依据。⑵本篇杂文鲁迅提出了对待文化遗产应有的主张是什么?其针对性体现在哪里?⑶作者是如何批判“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的?为什么要先批判“闭关主义”“送去主义”? ⑷什么是“拿来主义”?鲁迅是怎样阐明“拿来主义”的做法的?⑸实行“拿来主义”意义是什么?⑹鲁迅极善于以新鲜贴切的比喻和具体生动的事例来论述抽象深奥的道理。你能从本文找出例子加以说明吗?⑺ 鲁迅的杂文还具有讽刺性的艺术特点,你能从本文找出例子加以说明吗?文章的讽刺性是通过什么手法得以实现的?

命制第一道预习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回顾复习已有知识,总体了解鲁迅杂文,以激发学生学习鲁迅杂文的兴趣,为具体学习《拿来主义》作铺垫。命制第二道题则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熟悉课文,通过个人自学和小组讨论读懂课文,从而为课堂活动服务。

二、成在课上――精心打造“活动单”

“活动单”是师生开展课堂教与学活动的蓝本,直接影响着课堂效率。“活动单”制定的依据是“以学定教”的原则。以往教师备课尽管也讲备学生、备学法,但实际上只重备内容(语文课本,各种学习材料等)、备教法,而轻学生、轻学情、轻学法。“活动单导学”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前、课后研究学情,也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研究学情,通过课堂观察,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把研究学情、备学法作为教学的起点,使不同的学生都有能力、有机会、有可能完成学习任务。

语文课堂本是由已知向未知不断探究的过程。只有教者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状况以及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进行教学,学生才能学得有趣、学得会、学得通、学得活,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有价值、有意义、有效的教学。

语文“活动单”过程中的“活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自主学习,即学生根据“活动单”确定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等进行自学;二是小组合作探究,即通过小组讨论解决个人自学中没能弄懂的问题;三是展示交流,展示内容包括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和目前依然存在的问题;四是点评提升,师生、生生互评,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提炼教学内容的重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并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活动单”的编写应注意以下几点:

1.精选活动内容。

语文课堂活动除了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质疑――自我完善”的一般学科所具有的问题探究的活动外,还应该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除了有朗读与辩论的活动,说与写的活动,还应该有心与心的碰撞,情与理的对话,道德与法律的抗争等。语文课堂不只是一个传授与接受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文殿堂。语文教师应精心安排每一项内容,每一个细节,并使之环环相扣,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2.合理安排梯度。

语文课堂活动应遵循教学规律,循序渐进,要善于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学生认知的规律来灵活设计活动安排的序列。语文课的活动单可以按逻辑段来设计,也可以按从“形象分析”“思想启迪”到“表达方法”来设计。如高一高二的新授课,教者要根据单元教学的重点,明确单元中每篇课文学习的内容,进而科学安排,精心组织单元教学。高三的复习课,如诗歌赏析,教师要先让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常识,如诗歌的分类,唐诗宋词的特点,豪放派词与婉约派词的区分等,然后指导学生阅读具体诗篇完成诗歌鉴赏的练习。

3.明确表达要求。

一要精心推敲活动方案中每一个活动名称。活动名称一般是用简洁的词组或短句描述活动形式和目标,而不是学习内容。活动名称应杜绝“读第几自然段和第几自然段”、“学习课文的开头”此类说法欠科学的提法, “读”就应该明确怎么读,是默读还是朗读?是齐读还是指名读?“学习”是采用何种方式?是朗读还是讨论?是记忆还是理解?

二要在每一个子活动中要非常清楚地告诉学生学习的要求是什么,不能出现笼统泛化的表述,如“研读人物”、“阅读课文”等。研究人物的什么,外貌,语言,还是其他?用什么方式读?默读,浏览,大声读?这些都要明确告知学生。

4.灵活设置步骤。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质疑――自我完善”是活动的常规步骤,但并非每个活动都要步骤齐全,视实际需要而定。比如小组合作虽然是模式使用的主要学习方式,但不是唯一和必备的,合作不要充斥所有活动,需要合作就合作,不需要合作坚决不搞形式主义。像一些要求个性化表达的活动,就无需小组合作探究,可由“自主学习”直接进入“展示质疑”。一些需要合作才能进行的活动,比如课本剧表演、分角色朗读等,就直接进入小组合作。

5.展示形式丰富。

展示方式不拘一格,展示形式丰富多样,可以让学生读,可以让学生说,可以让学生写;可以是口头回答,可以是书面展示;可以让学生集体展示,也可以让学生推荐代表展示;其它方式还有如随机抽号展示,摆设擂台展示,游戏中展示……课堂展示形式,活动单中不必明确规定,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需要具体确定。

三、查漏补缺――科学编排“练习单”

“以教导学”就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指导、点拨、评价等,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实践,获得知识、智慧和能力,而学生是否真正获取了知识与能力,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都还要通过练习来检查,通过“反馈训练”来实现,同时,巩固所学知识使之转化为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有效训练。

为使反馈训练取得实效,我们应该注意如下三个问题:一是选择训练的内容,应本着复习旧知,巩固新知的目的,应突出练习的针对性,力求针对问题,解决问题;二是控制习题的难度,应本着低起点、小步子、快节奏、题量适中的原则,照顾到大多数,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都能收获成功的喜悦; 三是把握训练的时长,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四、自我完善――学会使用“反思单”

反思就学生而言就是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知识的梳理与消化,方法的提炼与归纳。这不仅指知识层面,也包括道德、情感,价值观与方法论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会反思也要学会正思,做到既能总结经验,收获成功,又能找出问题,找出方法,进而学有所成,将零散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当然,反思不仅是学生的事,也是老师的事。教者也要努力根据教学实际不断反思教学内容是否恰当,教学方法是否优化,教学环节是否合理,教学效果是否最佳……总之,反思一切教学行为,反思一切教学行为的成败得失,从而使自己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

第3篇

关键词:新课堂改革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 课堂效益

随着课堂改革的实施与深入,我们要倡导所有的学校和教师都积极投身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工作中来,改变过去过于注重教材、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开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为实施新课程提供环境,也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奠定坚实的基础。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各自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才可使得课堂的教学效益得到提高,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而要达到这一点,要求广大的师生必须主动广泛地猎取各方面的知识与信息。例如教学《生活中的负数》一课时,如果学生闻所未闻气温的表示方法,不懂得零上和零下的一般知识,区别不开赚与亏的表示方法,想象不出海平面以上和以下的意思,那么要建构负数的概念是十分困难的。因此,要实施课程资源的开发并加以利用,优化课堂效益。

一、“广种薄收”,亦可丰收

1、鼓励学生多“看”。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客观上是由于拥有者教育服务意识不强,但是主观上,广大师生也缺乏积极主动的开发与利用的意识。基于这一点,我们不仅自己要主动参与,更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多看有意义的电视节目,增加课外阅读量。对于身边缺乏了解途径的信息要多浏览因特网,网上冲浪不仅可获得感官的享受,更能给学生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作为教师,不仅要在平时给学生多加以引导,以防止学生误入不健康的书刊、网络陷阱之中,更要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丰富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教师的平时教学也不能受课堂的时空局限,而要突破课堂积极向课外延伸,为一些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个体学习的机会。如在《生活中的负数》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初步感知了负数的意义后让学生掌握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低谷——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分别高于海平面8848米、低于海平面11034米,应记作+8848米、-11034米。这些知识的建构都必须建立在学生熟悉珠穆朗玛峰、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的一些常识之上。

2、引导学生多“想”。对于学生从各方面获取的信息,教师要从适合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宗旨,适时地引导学生对各方面获取的资源加以整理与揉合,使之成为受用的东西。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者要积极引导学生多“思”,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固有的知识结构相联系,唤起学生记忆;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思考解决问题,学生只要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合情合理,都应给予肯定。其实,每个孩子都有着极强的创造力,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儿童的心理规律,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这样有利于对知识的迁移与延伸,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是大教育家孔子的至理名言,个中道理不言而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提倡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种交流与对话中,学生所获取的知识往往是直接的、平白的,也是教师所无法估计的。正是这种双赢互惠式的交流互动,使得学生成为开发课程资源的双方甚至是多向的互为利用者。我们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学会倾听。学会倾听是一种获取知识信息的行之有效的途径。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倾听,能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再融合自己的观点,这样形成的知识结构一定会比原先来得更扎实、更透彻。

二是学会表达。有位哲学家对于合作学习打过这样一个比方:甲方两人各有一个苹果,两人互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两人各有一个思想,交换思想后,每人就会有两个思想。而这个交换的完成,表达是重要的支撑,只有用科学而又严谨、生动而又活泼的表达方法,自己的观点才会使人乐于接受、甘于接受。学习的过程本来就是一种能动的建构过程,是学习者将来自外部环境的刺激进行同化与顺应来构建知识的内部图式。

同样,在课改道路上,我们广大教师要善于挖掘、巧妙利用一切课程资源整合教学,在师生的“表述”中显现资源,让各种适合教学的资源走进数学课堂,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能更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从而使他们获得有效发展。因此,每位教师之间都要加强交流和合作,共享资源,避免课件的低水平复制。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课程资源的开发,缩短开发的进程,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毕竟,“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三、“拿来主义”,未必不可取

这种“拿来主义”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渠道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并加以运用。这里的“拿来”是学习,是深化,而不是单纯的生搬硬套、照本宣科。

人类的进步,科学的发展,都是在无数的科学家亦或是社会个体成员在获取前人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内化,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得到创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我们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征途中,不可避免地要实行“拿来主义”,毕竟,靠个人的奋斗、个人的探索终究力单势薄、难成大器。因此,对于前人已形成观点或成就,在人群中已形成共识的,我们不必让学生再事事去探究,也不必再浪费脑细胞——“拿来主义”,未必不可取。

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256页、第257页。

2、《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第37页、第38页。

第4篇

关键词: 学案编制; 学案使用; 问题

一、学案编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导学议练悟” 教学模式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以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参与者。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课前指导功能、课上导学功能、教学反馈功能和课后梳理功能。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学案编制上存在一些问题,使所编学案或华而不实,或流于形式,起不到学案应有的作用。

1.学案导向性不明确。学案的编制要有利于学生探究问题,能引导学生积极质疑问难,寻找出题思路和感受出题意图,使他们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组建者”,这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极大。恰恰相反,我们现在的学案导向性不明确,有的甚至偏离方向。

2.学案的针对性不强。现行学案针对性不强,分层不够。学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且有针对性。学案设计要从学生、班级实际出发,准确把握内容的科学性、难度的层次性、题目的趣味性、用时的合理性,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布置不同的练习。要设计出既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完成任务,又尽可能满足有余力同学的需要,既不能一味拔高,令人望而生畏,也不能随意降低,使人俯下身子摘桃子,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激励性,既为成绩好的同学插上腾飞的翅膀,也为成绩较差的学生装上起跳的助跑器,对不同层次的同学均有启迪和帮助增强了他们求知的积极性,这也是分层教学的客观要求。

3.拿来主义盛行,生搬硬套。学案是学生学习的方案,编写学案是备课中的重要一环,但由于部分教师对此环节不重视,建立在自己学生的认知水平上的学习方案,成了彻头彻尾的拿来主义,生搬硬套。教师要么从网上下载,直接用于教学;要么在使用原学案时没有进行二次备课,继续使用旧学案,与实际脱节,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4.学案目标含糊不清,定位不准。学案的目标编制主要表现为陈述含糊,具体目标难辨;三维教学目标的逻辑不清,目标知识水平的要求定位不准。教师在编制学案时,没有认真研读大纲和教材,导致要么学案目标要求超标,加重学生学习负担;要么学案内容超量(范围),要么要求偏低,不能达到课标规定的最低要求。

5.内容选择重复。目前教师和学生的教辅选择面比较宽,学校的教辅配套齐全,但是缺乏一定的筛选机制,教师在编制学案时,学案中课堂训练的内容没有与教材合理整合,很多课堂练习缺乏必要的筛选和精减,导致编制的学案中不少内容与配套的教辅以及教材内容重复,进而导致学生重复训练,这对学生认知与思维能力提高缺乏实质性益处,客观上也降低了学生参与课外训练的积极性。

6.知识梳理不落实。学案编制没有重视基础知识的归纳与梳理。新课学习结束以后,一方面学生要领悟本课中所涉及的知识要点,借助图表、思维导图以及概念图等多种形式,使知识结构化、系统化、网络化,另一方面要注意课后反思,注意总结新课学习过程中的思维障碍在哪里,解题中易混易错点在哪里,思考有没有别的解题方法和求解途径。

二、学案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穿新鞋走老路,以教定学。学案,顾名思义是学生学习的方案。这种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师重在组织和引领。教师在学案的使用上,有的将“教案”和“学案”混为一谈,表面上使用学案赶了一回时髦,而实际上对使用学案的意义、作用等理解不够,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只不过学生多了一个文本的资料;有的教师不敢放手,担心过多,把自己当成主角,自导自讲,学生则是听众。在学案的使用上更多地考虑怎样去教而不是学生怎么去学,以教定学,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不到培养。

2.把学案简单地当成了练习题集。我记得我有一次语文教研课后,有位听课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让我很震惊。他说:“表面上看你和学生是在借助导学案进行教和学,实则是在一题一题地做练习,课文的内涵被破坏了,课堂上似乎缺失了语文的味道。”他的一席话让我犹如醍醐灌顶。是的,我应该把导学案看成引导学生和老师理解课文的辅助工具,而不是把课堂的重点当成单纯去完成导学案上的内容。学案应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用以自主学习的方案,更多意义上是辅助学生学习的资料,不能完全代替教材。

3.学案使用时机错位。从教学实际看,由于教师对教案与学案认识不到位,导致学案编制与具体使用的脱节,呈现“两张皮”的现象。不少教师因为没有认识到学案的导教导学功能,同时受到过去“满堂灌”、偏重于讲授的授课方式的影响,所以课堂上教师依旧是讲的过多,没有适时将学案编制与教师教的过程有机整合,导致学案成为教学中过程中可有可无的材料。在学案使用过程中,有的教师仅仅在课前检查学生的学案是否做了,没有将学案中发现和暴露的问题与教师的新课教学整合,忽视了学生课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是一种教学资源。有的教师没有将学案的内容与教材上的练习进行整合,仅仅将学案在课堂反馈时使用,出现了很多练习内容的重复。有的课后仍然布置了大量的作业,使得学生的课业负担更重。

第5篇

一要注意和防止浮夸之风和“拿来主义”对检察改革的不利影响

检察改革对检察工作的能动作用毋庸置疑。回顾过去几年的检察工作,“创新”在检察工作中出现频率极高,显见于各级别的检察工作报告之中,“创新”为检察工作蓄积了跨越发展的能量和发展空间,并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但是,笔者注意到,在工作方法创新的背后,一些基层检察院不自觉地将工作方法的创新与检察改革等同起来,过多地侧重于两者之间的联系,而忽视两者之间的区别,无形中助长了检察改革探索过程的浮夸之风,使得一些检察改革措施在仓促中草率出台,在试行中草草收场,降低了检察改革的严肃性和慎重性,也最终影响和削弱到检察改革的连贯性和成效。与此相联系,检察改革中的“拿来主义”倾向也或多或少反映出一些基层检察院在检察改革过程中的工作作风不实。应当看到,近年来随着检察执法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带动了检察理论界的“百家争鸣”,检察理论创新在为检察工作注入一股清新剂。但在检察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检察改革实践过程中,一些地区存在不加选择地或不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地“拿来主义”倾向,甚至出现了将检察理论研究成果生搬硬套移入检察改革实践之中。

二是注意和防止形式主义对检察改革的影响

形式主义对检察改革的影响集中反映在检察改革的不连贯上。少数基层检察院一方面重视检察改革,另一方面又疏于落实,但求检察改革的轰动效应和短期效果,缺乏长远眼光和统盘考虑,使得检察改革背上了沉重的形式主义包袱,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检察干警对检察改革的积极性,一些基层检察院干警对于检察改革甚至出现了消极抵触情绪。这与检察改革的初衷和根本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出现这种尴尬局面,关键在于现行检察改革缺乏一套行之有效地启动、监督和评价机制。对检察改革的启动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众说纷纭,意见难以统一。这种争论导致了检察改革启动程序上的混乱,也必然降低了检察改革的规范性。而对于检察改革成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目前尤显不足,传统的“三个有利于”、“三个效果统一”、“人民满意”等标准,带有诸多的主观因素痕迹,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通过一张简单的打钩打差测评表来评定检察改革的成效,无法形成对检察改革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并以此确定检察改革的得与失。这种建立在不科学的评判机制上的检察改革,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检察改革决策者在准备启动检察改革之前,所获得决策信息严重失真。

三要注意和防止行政化倾向对检察改革的影响

受现有体制的影响,一直以来,行政化倾向是困扰着检察改革的“顽疾”。从一些基层检察院检察改革实践来看,检察改革自始至终都伴随着行政化的影子,导致了检察权独立这一检察改革的目标和追求,变成了越改越远,遥不可及。比如,主诉检察官制度改革中围绕放权与收权之争、暂缓不改革中有关检察委员会最后审查权的规定,量刑建议试行中为提高量刑建议质量和采纳率,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量刑工作的请示汇报制度等均或多或少地反映出行政化对检察改革的影响。但是,行政权扩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确是一种趋势,包括美国在内的实施“三权分立”的西方国家,对行政权扩张也表现出了“望权兴叹”。这对于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法治建设,在检察改革过程中受到行政权影响,也就不足为怪。作为基层检察工作者,我们当前需要做的,是如何把行政化对检察改革的影响降到最低,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主动应对和避免。

笔者认为,基层检察院基于现有的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在检察改革中绝对避开行政权的影响,成效甚微。只有依靠上级检察院加大对基层检察院检察改革的引导和指导力度,建立检察改革从上而下推行模式,确立明确的检察改革目标途径,方为治本之策。

四是注意和防止超越现有法律规定,背离法治原则的改革思潮

实际上检察改革能否脱离和超越现有法律规定是基层检察院推行检察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瓶颈”和“困惑”。我省南京市某区检察院对在校学生推行的暂缓不制度和辽宁省某检察院出台的“零口供”规则,都遭到法学理论界的严肃批评。上述两项基层检察院的改革措施,都具有极其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在被有关新闻媒体报道以后,一度时间曾被推进舆论风暴的中心。但是由于上述改革法律依据不足,检察改革的法律效果并不为法学理论界肯定。以暂缓不为例,一些学者认为该项检察改革有“标新立异”之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对暂缓不的评价),有的学者认为检察机关的做法属于“善意违法”(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樊崇义对暂缓不的评价)。对暂缓不过程中,检察机关采取的帮教措施,有的学者甚至还直截了当地对检察机关有没有帮教权提出质疑(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瑞华就认为检察机关无权以帮教为名,在暂缓期限内保留权)①。可见,这种突破法律规定的改革,使得检察改革效果大打折扣。

第6篇

【关 键 词】高中语文;课堂提问;主体转变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148-03

发轫于世纪之初的改革,历经多年实践,目前已经步入攻坚区和深水区。不可否认,课改取得了一系列的效果,然而也面临着诸多困境。作为一名长期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师,笔者拟针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环节做一创新探讨,以期能对当下课程改革有所裨益。

一、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现状

提问是一项源远流长的教学技能。早在春秋年代,孔子即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教学主张,认为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提问启发、举一反三。然而,由于当前教育体制的弊端,这一古老的教学方法在当代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与发扬,反而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作用下,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教学困境:

1. 教师仍掌握着课堂的绝对话语权。近些年来,虽然不少高中语文教师主动针对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考点进行问题设计和教学创新,然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依然是课堂提问的绝对主导者,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参与者与旁观者。教师只是从自身教学出发去设问解答,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的教学场景:教师在课堂上声嘶力竭地问:“这个难点懂了吗?记住了吗?”学生会毫无生气地集体回答:“懂了,知道了。”这样的提问方式表面上很热闹,然而浮华沉尽,留下的只是学生思维的慵懒和兴趣的丧失。

2. 学生未能全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提问是促使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有效途径,然而一个班级内部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有的学生擅长数学,有的学生精通语文,有的学生爱好英语,各不相同。然而,不少语文教师却无视这种个体差异,有时为了教学效果活泼、热烈、生动,经常由极少部分语文成绩较好、兴趣浓厚的学生来回答课堂提问,绝大部分的学生都只是被动地参与其中。这就会导致教学中的“马太效应”:小部分学生成为课堂上回答问题的主角,而大部分学生整堂课都处于思维放松或停滞状态,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丧失,最终导致成绩不断下滑。

3. 设置问题时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当下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语文课堂中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教师经常采用一些悬念开头式提问、抛砖引玉式提问、联想启发式提问来组织教学,发散性问题、联想性问题等一个接一个,却不曾思考过,这样的问题设置忽略了学生的适应程度,既没有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思考,也没有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精神的满足和享受,单纯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教师在提问过程中过分注重学生最终的答案,不能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予点拨型的启发,造成问题的提出与最终解决对于学生的学习没有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

二、造成高中语文提问现状的原因

1. 从学生角度分析,身心发展不平衡导致学生不愿参与课堂提问。高中阶段,学生一方面生理发展迅速,另一方面心理发展则相对缓慢,这就造成了他们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在课堂表现中亦呈现出种种矛盾:高中学生更注重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部分学生担心自己回答错误而被老师、同学嘲笑,因而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逐渐形成一种多性心理。部分学生生性胆小,害怕在公共场合发言,为了获得安全感,他们在课堂上不愿、也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长此以往,对课堂提问的态度越来越保守。加上高中语文知识体大量广,短期内难以明显进步,因此不少学生对教学创新实践态度十分淡漠,导致语文课堂提问教学效果不佳。

2. 从教师角度分析,教师依旧更倾向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首先,面对高考的压力,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更加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储存教师传递的信息,以便取得更好的成绩。其次,来自于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的压力,迫使教师必须在短时间内给他们展示最直观的教学效果――学生成绩是否上升。为了达到这一功利性目标,教师不想,也不愿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用提问去启发学生深入课文,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倾向于提问一些反应迅捷、思维清晰的优等生,对于后进生则不愿花同样的耐心和时间去启发、引导。第四,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并没有及时进行总结与评价,而是继续自顾自上课,这样的态度很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3. 从评价制度分析,对于语文课堂提问尚缺乏客观的审视态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考试的最初目的只是为了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识状况,然而当下在高考指挥棒作用之下,考试却成了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不得不承认,当前考试分数已经被拔高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仿佛考试成绩的好坏决定了未来人生的成败。受这种观念影响,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学生家长、任课教师,总是花时间让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模拟题来提高课业成绩,而不是花费时间去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培养“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质疑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只能围绕高考指挥棒转,用标准、统一、明确的答案压抑学生独特的个性,于是语文学习也就变成了一种毫无乐趣可言的负担,这也是造成学生在课堂上沉默的原因。

三、转变课堂提问主体,提升课堂提问效率的对策

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转变课堂提问主体,有助于解放教师的教学负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益于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对于当下语文课程改革乃至教育体制改革都是大有裨益的。笔者认为,实现语文课堂提问主体的转变,应做到以下四方面:

1. 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契合的关键之处在于教师,因此教师教学理念正确与否、先进与否,将对学生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课堂提问主体的转变,首先需要教师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即教学目的不能仅仅以追求学生成绩提升为目标,而是要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其次,要树立新型的师生观念,既要尊重学生的层次差异,因材施教;又要营造宽松、平等的课堂氛围,整体推进。第三,教师还要树立古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提问不能仅仅给个答案就了事,而是要启而不发,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讨论,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

2. 提升教师问题引导的教学能力。首先,教师要注意问题情境的设置,多提出一些灵活性、趣味性、开放性、挑战性并存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注意力与好奇心。比如,在讲授沈从文的《边城》时,笔者就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们展示了奇秀隽逸的湘西风光,引导学生将之与都市生活对比,从而启发学生思考作者为何厌恶都市的繁华、喧嚣而迷恋湘西的原始、淳朴,激发了学生深入学习文本的浓厚兴趣。其次,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反馈的信息,积极地予以评价。这要求教师培养教学敏感性、提升灵活应变性,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把握学生的情感变化,多多给予学生真诚的、可信的、具体的评价,而不是笼统模糊的概括。

3.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良好的问题意识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实现语文课堂提问主体转变的起点。我国学生问题意识普遍较低,要转变这一状况,首先需要为学生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无需担心他人的目光与嘲笑,从而打破思维的局限与惯性,创造性的思考问题。其次,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内与文本对话,生成自己的独特理解与整体感受,在独立的空间中挖掘自身的个性与潜能,激活自身的思维创新与能力创新。第三,要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这需要教师示范,并引导其他学生对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必要的尊重,让学生在相互合作、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中建立自信。

4. 加强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首先,通过比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比如,讲授杜甫《登高》时,笔者就通过对“猿啸哀”、“飞鸟”、“登台”等意境在不同诗歌中的对比,对学生进行提问,从而让学生体会出作者万年的孤独艰辛、沉郁苦闷。其次,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比如,鲁迅的《拿来主义》,由于言语晦涩,一直都是难教、难学、难懂,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拿来主义”?如何“拿来”等等,就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白“拿来主义”的深远意义。第三,是在课文的矛盾处引导学生提问。比如,笔者在讲授《声声慢》时,一位学生在下面嘀咕:“天那么冷,为啥李清照不喝烈一点的酒暖暖身子啊?”针对这一“课堂八卦”,笔者并未制止,而是引导学生在思维矛盾处进行提问、解答,让学生们明白:不是酒不烈,而是作者忧愁太浓,浓烈得任何酒都无法解忧。于是词中的“愁”也就在学生脑海中清晰、细腻地勾勒出来了。第四,要在学生的兴趣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即通过结合教材与学生的兴趣点加以引导,让学生自身的兴趣引导课堂提问,从而让学生寓学于乐、乐在其中、学有所成。

总之,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主体转变,既有利于当下的语文教学实践,又有利于未来的教育体制改革。作为一名长期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实践的教师,笔者希望通过这一教学创新,让高中语文教学既能够满足社会、家长的期待,又能使学生得到均衡、全面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范惠娟.高中语文课堂教师提问探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09.

[2]姜建军.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J].语文教学研究,2009,03.

[3]孔维波.语文教学应鼓励学生提问题[J].语文建设,2006,01.

第7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观念 创新思维 创作热情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如何教作文,如何写作文,困扰着众多的老师和学生。2006年安徽省实施了新课程改革,这对于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而言,是一个作文教学改革的绝好契机。“新课程”提出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了“关心生活,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的总目标。新课标理念下的作文教学要求教师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组织引导学生互相帮助,体验生活,用心灵观察人、事、景、物,用心灵感悟人生,学会将自己的真切的思想和情感倾注于作文的字里行间,变被动写作为自主参与,实践探究,创意写作,还原作文教学的本色。笔者认为依据以上“新课标”的精神内涵,指导教师进行作文教学,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一、切实转变教师作文教学的观念和方法。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加强理论学习,用课改新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

1.认真学习“新课改”理论,及时了解最新教育动态

加强理论学习,用课改新理念武装语文教师的头脑。语文老师不仅要积极参加有关“新课改”的培训活动,还要结合自学深入学习教育部关于课程改革的精神,有选择有重点地学习一些理论著作。此外每位语文老师还应坚持阅读一些语文教学研究刊物,并加强校际交流,及时了解语文教学的最新动态和语文课改趋势,开拓视野,拓宽语文教学思路。

2.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克服在作文教学中忽视主体的毛病

语文教师要避免在教育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联系生活、多开展探究性学习,注重作文技法的指导,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人格个性的发展。

3.要正确认识语文教师的主导功能,做好组织引导工作

从“新课标”提出的基本理论来看,语文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与学生彼此平等的沟通对象。语文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激发者、引导者。所谓激发,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所谓引导,就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大量的作文实践中掌握作文创作的规律。

4.以经典课文为模本,在讲授中渗透作文教学

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是互为一体的,它们互相依存又互相补充。语文课本上的文章都是经过沉淀的经典性文章,是学生学习的范文。教师可利用它们指导学生作文,例如教授议论文写作时,可比较《劝学》和《过秦论》的不同特点,这样就使学生对议论文写作有了直观感受。又如,可根据课文内容阐发新的观点,学习了鲁迅的《拿来主义》后,教师可布置写作《当今生活中的“拿来主义”》,《“拿来主义”新解》等。再如学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在教授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体悟史铁生对命运、对生活、对世界的无限热爱与深沉思考及真诚亲切的人生态度,再将这种感情渗透到作文中。通过以上引导学生内心必会有所感触,于是就有了想要表达的渴望,这也是激发学生创作欲望的一个途径。

5.进一步完善作文评价机制,关注学生作文的全过程

学生的个性存在差异,他们对写作材料、观点感情、文章体裁、语言风格的选择是不尽相同的。教师在进行作文评价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凡真正下功夫写作的学生,都会产生一种期盼心理,即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得到老师的肯定。所以在批改作文时,应注意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哪怕是微小的突破,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6.鼓励作文创新,突显学生个性

造成目前学生作文没有个性、缺乏创新的很大原因是由于学生的创作自由被限制了。作文是精神产品,独创是作文的真正价值之所在。有独创才有个性,而越是个性化的东西,才越能打动人。笔者常鼓励学生在选材、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方面,大胆创新。打破旧的条条框框,给学生充分的创作自由。这种自由就是学生的情感不受禁锢,真实地袒露自己的内心。让学生大胆地“我手写我口”抒自然之情,显自在之趣。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才能大放异彩,突显个性。

7.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促进作文教学

我校积极利用班刊和《青弋江》杂志,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感受创作的快乐。创办这样的班刊、校刊,学生可亲自参加撰稿、编辑、排版、装订等工作,既锻炼了能力,又提升写作水平。此外可经常性地举行一些课外活动,例如举行演讲比赛、作文竞赛、辩论会等,动员学生参与,积极写作,这样学生的写作热情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也更好地挖掘了学生的写作潜能,促进了作文教学的发展。

二、大力提高学生作文训练的新度和效度。只有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才能提高作文训练的创新度和效率

第8篇

一、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阅读重在读,关键在体验,而要丰富学生的体验,读是基础。如果学生没有去读作品,没有了解作品的内容和结构又如何能生成出自己的体验。但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却容易忽视这一点,而以自己的读来代替学生的读,以自己的讲来代替学生的悟,把学生作为文本阅读的客体看待,其体验自然无法得到丰富。

在阅读教学中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就是要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鼓励学生主动去阅读作品,能在读中初步形成自己的感悟,初步了解作品的内容。在教学中为切实做到这一点教师要注重以具体的任务去引导学生阅读。如《十八岁和其他》的阅读中,要向学生明确通过阅读而初步了解“十八岁”的概念、能结合实际而知道“两代人之间存在的矛盾”,知道读书中的苦和乐有哪些,这样才能为课堂中的交流而奠定基础。应该说,高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中引导学生自读作品,初步了解内容不是很困难。

当然,在学生自读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较为关键的。学生在阅读中了解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存在哪些问题这是值得教师去关注的,也是阅读中对学生进行指导的依据。为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自读情况,一是可采用课前预测的方式进行,二是在新课中可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如要了解学生对作品内容的了解情况,才引导学生口述基本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自己了解的要做到不讲,但要明确,学生没有了解的,要作为探究重点在活动中引导小组学生展开交流活动。

二、注重引导学生探究,提倡个性化的理解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作品的背景、主题、结构,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抒发的情感,学生更多是通过听教师讲而获得,是较为典型的接受式的阅读。众所周知,阅读如果不去读,不能根据自己的读而生成体验,只是被动获得,那么,学生对作品的解读能力自然无法得到提高。故而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就需转变以往的阅读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

在阅读实践中,首先要注重以问题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解读。如《安妮日记》的阅读中在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基础上,问:“安妮的日记中反映了哪些主题?”接着引导学交流而找到日记中对战争的痛恨、战后的憧憬等主题后,小组合作分别从文本中去找出表现这些主题的关键语句,再结合关键语句而引导学生阅读并谈体验。如日记中写道:“因为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那么,对于这句话,现组织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然后教师再明确安妮对战争的态度。

其次,不能太拘泥于教材中对文本的解析,而要多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成自己的理解。在阅读中要多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去思考和感悟,结合教师的指导而形成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如《拿来主义》的教学中对“送去主义”主义的解读,在讨论中明确了“送去主义”的后果和危害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而对“送去主义”进行讨论,如:“生活中是否就不能有‘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不是就完全是坏的?”在讨论中就发现,学生还是能客观地认识“送去主义”的本质,深化对“拿来主义”的理解。

三、加强阅读后拓展,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会把阅读仅仅局限于课堂中的讲解,而没有把课前阅读和课后拓展整合到阅读过程中,于是,虽然课堂中学生的表现较好,而阅读的最终效果却不佳。其实,阅读是课前、课中和课后相互整合的整体,通过课前自读、课中探究后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后进行拓展,以此来深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升其感悟。

阅读后的拓展,首先要注重引导学生把读和写结合起来,以写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如议论文的教学中针对作品所阐述的观点,引导学生以练笔的方式对观点进行归纳,写出自己理解较深的一点。如小说阅读中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喜欢的人物的特点而结合作品进行分析,形成个性化的理解,丰富学生对人物的理性认知。

第9篇

1传统教学理论引导下的生物学课堂教学及其缺陷

其主旨在于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简单地将生物学知识看成是一种可以由教师传递给学生的客观经验.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比较侧重“灌入式”讲授,注重概念和理论准确性及知识系统性,却不能激发学生深层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这种静态的绝对主义的生物教学观,造成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不能激发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更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意识,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被忽视,探究性能力、创新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

2建构主义理论对高校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引领

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在教师指导和引领下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自主学习,学习者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是建构主义教学的主要目标.具体应用到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强调灵活运用以下几种教学手段与方法.讨论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是指以讨论为基本方法和主导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为学生梳理出解答问题的不同途径,以指导学习者自主进行讨论,独立或协作思考,帮助和引导学习者得出自己的看法.讨论式教学法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班级或小组讨论,实现“教与学”的双边互动性,实现学习者个体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平等与尊重.通过教师预先的精心设计、组织和引导,为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针对特定的问题启发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观点与见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而最终实现对学生的发现思维、创新意识及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习的内在动力来源于学习者的兴趣和主动性,而教师的教学是外部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讨论式教学是实现内因与外因即教与学正确结合的桥梁.探究式教学法教师对生物学知识的传授,应该像是在“品尝”生物学现象一样,是一个欣赏的过程.探究式教学法恰当和灵活的运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内在的学习动力,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问题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以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为线索,并将这一线索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并准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意识是建构主义的核心内容.学习者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往往是与问题紧密相连的.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空中楼阁空洞而肤浅,没有问题的大脑是不会思考的大脑,而不动脑筋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问题意识,故此在生物教学中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3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师的要求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引导下的课堂主旨是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教师的职能是引导为主,教学为辅,教师扮演着组织者、教练、向导或顾问的角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因地制宜,灵活运用,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理论要求教师除了应该拥有必备的知识经验之外,还要求教师要努力实现教学技巧与建构主义模型的和谐统一.在教学中无论采用何种特殊的教学技巧,一定要确保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自主建构知识结构,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去调动学生的思维.教授方法是教学的根本,选择正确的教授方法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教为不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教师要具备运用示范性教学、支架式教学、指导式教学、训练式教学和协商式教学等多种复杂策略的能力.

4讨论与思考

任何理论或模式都是不完美的,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建构主义理论偏重于对知识结构重要性的强调,而往往忽视知识内容的传授,这种缺乏实际知识内容的教学,有可能带来的后果是不利于学生生活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此外,建构主义在强调个人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时,忽视了间接经验、真理的绝对性和外部技能训练的必要性.建构主义作为发展中的教学理论,不是万能的,建构主义理论本身流派纷呈,在具体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教学时,应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教育现状,遵循批判继承的态度和改革创新的精神,避免拿来主义和形式主义。

作者:张馨慧张晓军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第10篇

康托尔说,数学的本质在于它的自由。在实际教学中,只有让每个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好问,如此一来,数学课堂教学才能融入“问题”为经,“学力”为纬的全新境界。

我们这篇论文主要从以下几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是小学生问题意识存在的现状,审视当下的课堂教学,学生的问题意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不问——被牵着鼻子走的“自主学习”。(2)教师不放——被束缚住手脚的“能力发展”。(3)目中无人——蜻蜓点水式的“互动问答”。(4)小组合作——繁华热闹后的“虚伪探究”。

第二部分是小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成因,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1.点状思维,缺乏对知识整体构建的把握。很多老师形成了就事论事的点状思维习惯,因此学生很难在学习过程形成“我需要什么?”“我如何表达?”“我怎么配合?”“我会评价吗?”等追问思维。2.经验定势,缺乏对知识本质挖掘的敏感。迫于教学进度、课时数等压力,教师舍不得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发现,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酣畅自如,教者常犯拿来主义错误,经验至上。3.急功近利,缺乏对核心内容开放的设计。在实际评价过程中,仍侧重考查小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考查较少,教者便在问题的指向性和精确性上下功夫,问题设计没有开放性,儿童思维也相应变得被动和单向。

第三部分是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我们提出了四大有效途径:(一)民主和谐课堂氛围——学生敢问的前提。有学生说,我本是一只蝴蝶,你折断了我的翅膀,还要我跑得比兔子快。这是对操纵的控诉,以生为本的课堂就必须要剪断操控学生的锁链,营造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二)真实有效问题情境——学生想问的动因。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坚持让孩子自己开窗,因为每个飞蛾都要自己破茧成蝶。1.创设生活式情境,“生”中试“问”;2.创设悬念式情境,“奇”中发“问”;3.创设冲突式情境,“悱”中叩“问”;4.创设操作式情境,“动”中追“问”。(三)鼓励引导质疑问难——学生会问的航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的教学往往比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因为我们的“教”是为了“不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在预习中质疑;引导学生在课题上质疑;引导学生在重难点处质疑;引导学生在教学后质疑。(四)科学激励评价机制——学生好问的源泉。新课标倡导“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⑴学生互动评价(2)教师科学评价(3)课堂智能评价。

第11篇

一、为促进教师合作创设条件

1.要在学校内创设良好的合作氛围

学校领导应积极倡导教师合作并热情投入到合作中去,将自己指挥者、管理者的身份转变为科研实践的参与者,引导教师不断开启自己的新思路,并将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与同事分享。学校应组织教研组定期开展教学心得交流,拟定教学研究课题并集体进行课题探讨与实践,就某个班级问题学生给予指导意见等活动,将合作意识逐步渗透到每位教师的心里。在年级组中,各个科目的任课教师可以将几门课程综合,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综合课程,例如,在音乐课上学习历史上著名的音乐家。这就需要各科教师一起设计教学方案,共同进行教学,同时教师的这种合作意识对学生会起到示范作用,用这种方式向学生呈现合作的益处,从而激励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合作。

2.学校应重建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

教师配合新课改,以合作的形式向专业化发展,教师评价制度也要跟进。如果我们还使用学生的考试结果来评价教师,那么教师合作就变得没有任何意义与价值了。因此作为学校管理者,必须制定出符合学校实际的、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评价制度。注重教学结果同时也注重教学过程;关注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同时也关注教师参与合作探究课题的成果;考察教师教学设计的同时也考察教研组教学交流的成果;关心教师工作表现的同时也关心教师的工作态度。这样才能将单一的评价形式转变为多元式的,在评价过程中将教师的合作协调能力,参与合作教学研究的成果都作为评价内容,真正意义上保证教师合作是真实的、有效的,防止流于形式的合作。

二、考虑教师进行合作面临的挑战

1.不是所有教师都适合在合作中工作

教师的文化背景、个性特征各不相同,未必都适合合作,因此,每位教师的特长和由于区域而产生的文化差异都应成为考虑分组合作的因素。自由组合是合作的方式之一,但是教师个人的特长有可能难以在这个小组中发挥出来。同时这样的分组合作很容易产生教师队伍中的“小帮派”,造成恶性竞争。

2.合作不适用所有的教学任务

教师集体备课、教研等活动,可能会造成一些教师的惰性,不管是否符合自己班级学生的特点,都将集体备课的教学设计拿来用,这种“拿来主义”要不得。另外,在考虑合作时,一些简单的教学任务如改作业、辅导和家访等等,没有必要进行合作。

3.教师能否在合作中展现个性与创造性

第12篇

关键词:抄袭;模仿;独创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7-0056-02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提出来的,而他笔下的拿来主义并非简单的拿来,而是一种文化渐进主义。而设计中的拿来,究竟是借鉴还是抄袭?如今的山寨现象如此普及,普及到你在百度上输入“山寨”这个词条,便会出现一系列的有关山寨的词汇,多到让你无法想象。

许多人认为,山寨是一种借鉴,借鉴是“移花接木”,是盗取别人的劳动成果,是不爱动脑筋的表现,还有人说是“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我认为,这些人混淆了抄袭和借鉴的含义。抄袭,是不加入自己的元素,盲目的把人家的思路变换为自己的。而借鉴,则是在别人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东西,当然自己加的东西要比借鉴别人的东西要多。一个聪明的设计师是要会借鉴的,只有借鉴才会在创作中有新的开拓与提高。

许多成功的经验证明,学习借鉴是改革创新的生动实践,也是干事创业的有力体现。通过学习借鉴别人好的东西,抛弃自己旧的东西,创造自己新的东西。正如花木嫁接那样,可以“翻新花样”,使其繁花似锦,百花争艳;也像果树嫁接那样,可以“更新换代”,使之枝繁叶茂,果丰质优。

从理论上说,学习借鉴是一种创新,并非有人所说的简单的“移花接木”,同样的馍,只要采取不同的吃法,也会吃出“味道”来。我们做设计的更应视“借鉴”为“创新”,勇于借鉴,善于借鉴,让借鉴的经验在我们所从事的设计创作中开出鲜艳之花,结出丰硕之果!譬如,雷人女王lady gaga的造型总是百变不断,她的造型大多都有别人的影子,但唯有她是成功的。

借鉴可以说是一种模仿而模仿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柏拉图所说的艺术对现实的摹仿;第二种是艺术品(也包括学术成果之类)之间不可避免的相似性、相关性、同源性等等,有时我们就说“影响”;第三种是抄袭,主观故意地窃取他人成果,改头换面为我所用。

问题经常是发生在第二种模仿和第三种模仿之间。很多大作家都乐于承认他们是受了他人(既可以是古人,也可以是今人)的影响,他们甚至干脆使用“抄袭”这个词,只要(1)他们的独创性已经显得不可置疑;(2)“受影响”被理解为一个比单纯的“依样画葫芦”远为复杂、玄妙的过程。

《围城》里曹元朗有一段话很有意思,曹先生奉劝方鸿渐,“你该念念艾略特的诗,你就知道现代西洋诗人的东西,也是句句有来历的,可是我们并不说他们抄袭”。下学期我们如果有机会读到艾略特的《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则会看得更清楚。总而言之,独创与影响的矛盾关系是文艺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既然是矛盾,就不能取其一端,主张没有独创的影响,和主张没有影响的独创一样,都不会真正地解决问题。

第三种模仿对应的是“原创”的问题,今天我们主要是在知识产权的意义上强调原创。五四一代的学者常常在文章开头抱歉说自己不过是转述他人意见,今天的学者却非常害怕别人说自己抄袭。所以当我们听说一个人宣称自己完全是原创的时候,我们要考察的是他是否真的没有主观故意的抄袭行为,而不是他是否真的做到了无所傍依的独创,后者我们知道那不过是一种想当然而已。重复一下,与原创性相关的模仿问题是一个知识产权问题,与独创性相关的模仿问题才是一个文艺理论问题——如果大家接受这样使用独创和原创两个词的话。

关于抄袭,还有人认为也许今天我们看作抄袭的,今后我们理解为伟大艺术家之间不期然而然的暗合,理论上当然有这种的可能,但是我们并不能就此作出笼统的判断,同时我们也不能提前预测郭敬明的可能性。如果一定要说点什么,我想可以提出以下几条经验性的想法:

首先,如果认定了是主观故意的抄袭,事情就比较难办了。因为独创与影响的关系问题之所以值得探究,就是假定了艺术的模仿绝非主观抄袭这么简单。一般来说,把非主观故意解说成主观故意比较容易,反过来就比较难了。

其次,一般而言,只有独创性无可怀疑的作品,也就是说已经获得杰作身份的作品才会引发人们讨论模仿问题的兴趣,而一般的很多人都能写出的作品,大家会觉得模仿根本不是个问题,抄袭不抄袭才是值得关注的。《梦里花落知多少》这样的作品似乎还不够分量,让人家像讨论《红楼梦》与张爱玲的关系那样去讨论一番。

第三,为什么有些模仿的被认为是杰作,而有些被认为是抄袭呢?这里有必要用上一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概念:赝品。一幅梵高杰作的可以乱真的赝品本身也是一幅杰作,我们之所以斥之为赝品,是因为它要同梵高的这一幅作品占据同一个精神空间。这个空间是由唯一的一幅作品开辟的,它只能由这一部作品占据。如果一部作品模仿了其他的杰作,但它并不是抢占他人的空间而是另辟一个空间,那么它也会获得杰作的身份。杰作与杰作之间虽然经常敌视,但它们并不相互挤压,只有杰作与杰作之间的大量平庸之作才会为生存空间进行你死我活的争斗,因为它们的生存空间是被配给的,而且显然供不应求。

无论怎样,我依然认为:抄袭不是生产力。有思想的设计师,肯定是不甘于模仿别人的作品谋生的,我们也能欣喜地看到,国内的一些设计师在用很大的心思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但对于一个刚入门的设计者而言,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去拿来呢?其实鲁迅先生早就告诉我们了:占有,即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挑选,即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创新,即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对于年轻设计师而言,没有一幅完整的作品全部是原创的,我们必须认清一点:模仿是学习过程中必需的环节,即便大师也是如此。我们只有通过比较、参考、借鉴和积累,才能日趋成熟。我们必须去拿来,然后在此基础上创新。比如建筑大师盖瑞最初设计的作品也反响平平,直到做出家具博物馆才开始崭露头角。相对于原创,模仿肯定更容易。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长邹瑚莹女士说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已经走过了“设计扫盲”的阶段,原来书店里那些单纯说设计定义、介绍案例图片的书已经很少了,很少有国家有中国这么巨大的工程量,我认为中国的设计师大有可为。对于如何定义原创设计与山寨设计,简单来说,在前人已有作品的基础上,与作品有80%-90%的相似度的东西我觉得就是山寨。设计师的成熟确实需要一个过程,正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作品不应该算作是山寨。其实,自己的构思、自己的想法,也不是不能跟别人一样。大名鼎鼎的迪拜帆船酒店,同样也存在着学习与模仿他人的地方,也有许多设计师自己独创的构思,比如用海洋生物做灯具和相框装饰,就非常地新颖别致。

国外同样存在设计师要兼顾原创与业主要求的问题。其实,业主有要求,说明他们对生活品质有追求,喜欢优质的东西,如果设计师要说服业主尊重他设计的作品,只有拿出更好的方案来吸引业主,这也是现实生活中无法避免的情况,完全否定山寨我想是做不到的。

总体上来说,何谓有价值的设计?我觉得要从不同方面来讲。对于我们而言,先从模仿做起也未尝不可,但一定要要把握好度,避免走入抄袭的尴尬境界。最终还是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不要忘记自己的东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