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地区经济一体化

地区经济一体化

时间:2023-06-18 10:46: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区经济一体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地区经济一体化

第1篇

一、地区经济一体化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国际分工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国际贸易又进一步加深国际分工,解释贸易的理论都是以阐释分工为基础的,贸易理论的发展主要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比较利益理论。李嘉图认为,各国应致力于生产其相对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产品,并以之出口换取其相对具有较低劳动生产率的产品;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则表明,商品价格差异是贸易的基础,要素价格差异是产品价格差异的根源,各国应出口密集地使用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并以之出口换取密集地使用本国所稀缺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二是新贸易理论。以克鲁格曼、赫尔普曼等人为代表的国际经济学家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因之一,但该理论仅解释了要素禀赋具有差异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而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贸易是发生在经济特征相似国家之间的贸易,新贸易理论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其一是着眼于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化,以边际成本递减作为生产分工与集中的理由,其二是用不完全竞争及其市场细分策略来解释这类贸易与国际分工,说明规模收益只要超过运输成本,生产应有集中化的趋势,并且市场规模越大、“学习曲线”效应越明显的行业,成本就会越低,以此为基础的生产分工与选址,不再决定于比较优势与要素禀赋,而是历史因素与政府政策等因素作用的结果。

从以上理论出发,分析经济一体化在贸易流向与产业组织结构两方面对分工的影响,可以发现具有以下几方面明显的效应:第一,市场规模效应。一体化以后,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壁垒降低,因而无论从市场范围还是消费者效应来说,都有效地扩大了市场的规模,相似要素可以更密集地使用,按照一国都趋向于出口在本国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产品的原理(克鲁格曼、赫尔普曼,1985),一体化区域将具有增加对区外出口的倾向。第二,市场竞争效应。贸易壁垒降低将导致区内市场竞争激化,减少寡头垄断,降低区内市场细分的程度,可以强制地带来经济效率的调整。第三,规模经济与专业化分工的效应。市场规模扩大以后,企业可以通过做大规模降低成本,一些厂商能够从事更多的工厂专业化分工,减少每个工厂生产的产品种类,降低服务成本,增强出口与区域内进口替代的能力。以上三方面都将增加一体化区域的区位优势,增加一体化区域内部分国家的竞争优势,引起区内投资格局的调整与区外对区内投资的增加。

从贸易对分工的影响来看,传统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的分析有三个共同点:一是产品都是由一国国内的企业生产的;二是贸易保护的对象都是一国的产业、产品及其生产的企业;三是要素在地区间不流动。但如果以跨国公司的跨国一体化经营为分析背景,以上三点结论就需要重新推敲,国内有学者将跨国公司内中间产品的贸易、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贸易与投资的融合概括为贸易投资一体化现象(张二震、马野青,2002),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我们认为,分析贸易投资一体化对国际分工的影响,可以以要素的跨国流动与各国同类要素的异质性为基础,当跨国公司实行跨国一体化经营时,跨国公司的管理、技术以及品牌都可以成为投入的要素,地区经济一体化降低了贸易壁垒,有利于要素与中间产品的国际流动,从而推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依据各国的要素差异进行不同的价值增值环节的选点布局,一国科技型、管理型以及高素质劳动力较多,将有利于价值增值环节大的生产投资与研发机构的建立,低素质低技术的劳动力较多,将有利于一般加工型生产环节的建立。贸易投资一体化使产品乃至产业失去了国家的界限,在中国生产的产品不能再说是由中国制造的,但国际分工仍存在,不过分工不以产品、产业为标志,而以国家之间的要素差异为标志,以要素创造的价值增幅为标志。以这种分工为基础的贸易,结果不是要素价格的均等化,而是其差距的扩大,如跨国公司专门将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价值增幅大的生产环节放在本国,而把生产的组装等劳动密集型工序放在中国,或仅建立适应中国市场的技术应用中心,中国将专门成为成熟技术的生产加工基地,长期下去中国的知识型管理型人才收入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越来越大,造成人才培养的困难与人才的流失,进而掉入要素低水平成长的贸易陷阱。

对一体化国家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扩大了区域内的市场,降低了区域内同类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增加了同类生产要素尤其是知识型管理型人才的聚集,这都将增加区内的区位优势,提高以贸易投资一体化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层次。但对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而言,跨国公司的生产选址将非常重要,使价值增值幅度大的生产环节落址于本国,通过对知识型人才的需求来实现本国有竞争力要素的持续增长,将成为各国贸易保护的新目的。吸引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不仅要有量,而且还要有质。

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效应,国际经济学界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分析总是以一体化对新贸易格局的影响作为基础,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后,随着新贸易理论的创立,市场结构、产业组织的理论被植入国际贸易的分析,因而投资效应的分析就以产业组织的行为分析作为基础,贸易投资一体化基础上的贸易与投资行为主要还是以寡占反映战略为主,在方法上仍属产业组织的行为分析,下面我们以这两个阶段为界分而述之。

二、从国际贸易的角度进行的分析

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跨地区跨集团的直接投资以及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策略,从根本上来说将成为打破地区封锁抑制排他性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当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从以降低成本为目标的要素寻找型向市场开拓型转变后,国际贸易的作用将是长期的基础性的。从贸易的角度分析一体化对投资的影响,出发点是一体化对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与福利的影响,理论基础基于比较利益之上的专业分工,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部门间或产业间的区域内部贸易的增长,市场规模以及规模经济都成为一体化收益的主要来源,经济特征相似的国家都可以在专业化分工中收益,从与一体化之外的国家贸易条件的改变中获益。分析一体化对贸易的影响,主要采用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考虑关税、配额和其他贸易障碍降低后对相对价格的影响以及价格对贸易商行为的影响。由于影响相对价格的行为因素很多,如政策、收入等,因而不联系具体产业与产品是很难下具体结论的,但总体的分析可以提供基本的分析方法与思路。

美国经济学家J·瓦伊纳于1950年提出了“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这两个基本概念,用以反映贸易对一体化的反应,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66)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投资转移”与“投资创造”,用以反映外部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对区域一体化贸易流向的反应,由此奠定了这一领域的基本分析框架。

金德尔伯格认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经营战略表明,一体化组织的贸易流向对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向和流量产生影响,形成投资创造效应与投资转移效应。投资创造是由贸易转移引起的,一般而言,关税水平越高的国家,一体化后贸易转移效应越大,该国将从成员国进口成本更高的产品,消费者获得价格相对较低的产品,但国家失去部分甚至全部关税收入。如中日组成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中国可能以从日本进口汽车来代替从世界其他地区的进口,但别国厂商自不会坐以待毙,中国厂商也不能面对新格局而束手无策,由此形成的区外非成员国对一体化区域内的直接投资和区域内成员国之间的直接投资的增加即为投资创造,区外的跨国公司在一体化内部建立“避税工厂”(Tariff-exemptfactory),并向一体化市场供货,以维护其原来以出口方式占领的市场份额,同时,由于区域内贸易自由化使市场扩大与需求增加,为厂商带来了新的市场机会,一体化内外的跨国公司互相竞争以追求潜在的规模经济效益,也会增加在区域内的直接投资。

投资转移是由贸易创造引起的扩大了的外国直接投资,贸易创造的产生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成员国的数量,数量越大,表明市场越大;平均关税水平的降低程度,平均关税水平越是降低,同盟越可能趋向贸易创造;成员国经济的竞争程度,受保护的同类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差异越大,贸易创造效应越大。贸易创造的产生来源于规模经济与专业分工,为从一体化经济中获取规模经济和专业分工的收益,需要进行生产的重组,由此引起区域内直接投资布局的调整与资源的重新配置以及区外外国直接投资的增加,产生投资转移。

投资创造与投资转移根源于一体化的规模效应与市场统一效应,相对于区外国家而言,一体化内部的总收益无疑是提高的,尤其是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对发展工业的偏好,其收益更具有长期意义,但对一体化内不同的国家而言,其收益是不对等的,模型分析表明(PeterRobson,1998),一体化区域内产业在国与国之间转移是必然的,甚至存在产业全部向一国偏转的可能,因而认真研究一体化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优势及产业分工趋向,制定适当的补偿机制就成为一体化的重要制度内容。

三、从产业组织的角度进行的分析

由于生产全球化的发展以及跨国公司为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而进行的跨国投资战略调整,建立在地理意义上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概念的界限已变得模糊起来,因而以地理概念为基础的金德尔伯格的二分法就难以反映外国直接投资之间的全部复杂问题,随着新贸易理论的兴起,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以占领市场为导向的寡占反映战略就成为解释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

这种方法着眼于一体化从哪些方面影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其分析一般以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依据,该理论认为,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取决于以下三个要素的组合:第一,所有权优势。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应具有某种垄断优势,以抵消在陌生环境中经营所需增加的额外成本,一般业主的无形资产与规模经济都可能体现特定的所有权优势,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与开发能力、管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营销技巧、特殊的组织结构以及进入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市场的便利条件等。第二,内部化优势。制度学派认为企业作为一种科层组织,与外部市场相比具有减少交易成本的优越性,根据邓宁的分析,国际市场的失效主要有两类,一是结构性失效,如贸易壁垒的存在与无形资产的溢出效应影响外部市场的形成和发育;二是交易性失效,如交易渠道不畅及国际市场经营风险过高都将提高交易的机会成本,交易成本提高促使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将外部市场内部化。第三,区位优势。区位优势来自东道国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如自然资源的禀赋、社会文化、法律、政治和制度环境,以及政府通过立法或行政政策所提供的优越条件等,这些因素不是跨国公司特有的,但跨国公司可以不断适应它,利用它。

将以上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可以合理清楚地解释国际生产的组织形式,所有权优势决定了“谁”来生产,内部化优势决定了“怎样”生产,区位优势决定了“在哪里”生产。而一体化从规模性、结构性与交易性三个方面增强了区域内国家在以上三个方面的优势。贸易壁垒的降低尤其是专用性资产、中间产品及要素流动壁垒的降低,提高了跨国公司内部化的能力,一体化后的区域市场是一个多民族、多国家的市场,具有文化、政策等多方面的差异性与复杂性,为区域内的跨国公司提供了国际经营的学习机会与条件,使一部分区位优势转化为所有权优势(MiraWilkins,1991),一体化最为突出的还在于它凸显了区域市场的区位优势,拓宽了市场的范围,加大了经济的总体规模,提高了经济的抗震性,能使经济周期的波幅减少,周期拉长,降低了国际贸易中的许多不确定性,对于一体化的小国来说,生产的种类可以减少,规模可以加大,生产的某种地理分工变得更自然,一体化产生的规模经济尤其有利于那些在大工厂中应用的重要生产要素,如某些类型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这也成为跨国公司对区内投资的重要原因。

将直接投资的增长与企业的战略对策结合的分析认为主要有四种形式的战略投资对策(Yannoponlos,1990):(1)防御性进口替资,也叫“桥头堡投资”或“跳越关税”的投资,是外部企业对一体化贸易转移效应的一种对策,反映了一个企业为维持在一体化经济中的市场份额从以贸易为基础的战略向以投资为基础的战略的转变;(2)进攻性进口替资,亦称出口导向投资,它以一体化对竞争效率、收入水平、增长和创新的影响为依据,投资的动机在于利用地区一体化所造成的市场扩大和需求增大的势头,是企业抢占市场进一步扩大在该地区的市场份额的一种战略投资;(3)重组投资,又叫合理化投资,即生产经营的布局按一体化后更自然的区位优势重新组织所进行的投资,因为贸易壁垒消除以后,各成员国的比较优势成为资源重新配置的主要依据,生产活动将向成本较低的地区集中;(4)寡占反映投资,指当地企业面对外部跨国公司直接投资进入该地区,为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也必须通过做大规模进行回应,从而刺激其通过直接投资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从产业组织的角度分析一体化对直接投资的效应,最主要在于强调它对工业效率的影响,这可能是比资源配置效应更为重要的一种收益来源,因为从贸易的角度所作的分析是在完全竞争的框架内展开的,而从产业组织的角度所作的分析强调的是以不完全竞争为框架,分析一体化对厂商竞争行为的影响。鉴于一体化后兼并与收购将成为主要的投资方式,因而如何规范本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与垄断行为,就成为新的更重要的课题。

四、启示与结论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参与经济一体化必将有得有失,但一般总是得大于失,这是双赢、多赢的博弈,而非零和博弈,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向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一体化分工的格局趋向,也是利益分配的重要导向,一国要从一体化中获得有益的分工,就要从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以及竞争性要素的持续增长等几个方面来引导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向,从以上贸易与产业组织两方面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分析来看,我们认为中国参与经济一体化主要应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关系:

1.处理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依照传统贸易理论,中国是简单劳动力要素的供给极其丰富的国家,几乎可以说具有无限供给弹性,因而一体化后,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将有向中国集中的趋向,依照新贸易理论,生产也有向平均成本低的国家集中的趋向。但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向别国开放市场也具有诱人的利益,当中国与东盟拟建立自由贸易区时,日本不无妒忌地宣称,为了享受中国对东盟出口的零关税,日本企业可能进一步向中国投资,为了同样的理由,日本可能将已或拟向东盟的投资转向中国(冯昭奎,2002),其实,中国与东盟都大可不必为此而担心,制造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是存在的,但制造业的产品丰富多彩,千差万别,只要一体化内的商品比要素多,要素价格就有均等化的趋向(赫尔普曼、克鲁格曼,1985),如果其生产全向一国集中,则比较优势的天平将向另一面倾倒,况且生产同样的商品对要素的组合方式仍有差异,可以起到平衡各国生产要素供给的作用,东盟即使生产的种类减少了,但贸易壁垒的降低使中国辽阔无边的市场向他们优惠开放,从美加墨自由贸易区的运转来看,自由贸易的协定尤其有利于小国,因为他们的增长与繁荣有了更多的空间(ShyamalenduSarkar,2001)。对东盟而言,中国是竞争者,也是有利的合作伙伴,其合作的空间将主要在制造业、电子、通讯等产业内部的分工与贸易,由于这些产业的发展取决于最初的生产与更大的市场份额,因此实证分析这些产业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分工布局将对资源的配置起导向作用。

2.处理好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外国跨国公司的关系。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的分析表明,一体化后的市场将成为有实力的跨国公司角逐的场所,其第一阶段的投资将是对资源重新配置、生产合理化布局的反映,第二阶段的投资则是实现企业的快速增长和加强对市场的控制,而兼并和收购当地企业便成为其迅速占领市场的最有效的手段。面临外国跨国公司的竞争,我们在不同的产业市场结构中应有不同的应对之策,具体而言,在规模经济较显著的行业,如汽车、化工、金融、民用飞机等部门,在收入需求弹性较大的部门,如电子通讯、计算机、药品等部门,其产品的技术含量较高,企业兼并的国际化倾向也明显,因而应鼓励国内企业实现并购,形成产业组织的集中化,以大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而在规模经济不明显、生产处于成熟阶段、生产技术已标准化、需求收入弹性较小的部门,如纺织、服装等,应以鼓励竞争为主,制定较严格的反垄断管制,这种按产业结构的差异制定垄断管制的双重标准是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欧盟都采用的方法。

3.处理好具有核心竞争力要素的培养与跨国公司一体化经营的关系。在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经营的战略下,中国既要发挥简单劳动力丰富低廉的比较优势与跨国公司的优势资源相结合,也要发挥中国优秀人才的竞争优势与跨国公司的优势资源相结合,既要有生产加工中心,也要有技术中心。在贸易投资一体化的背景下,要保护本国有竞争力的要素在本国有就业机会,有获取高工资的机会,要力争让跨国公司的价值增值幅度大的生产环节,具有核心创造力的研发活动在中国展开,如法国在药品生产行业就规定在当地建立研究与开发机构是外国投资进入法国市场的先决条件。无论是国内企业还是国外跨国公司,只要能对中国关键的核心生产要素付高额报酬,都应受到鼓励,这是从根本上获取关键产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关键要素与技术的持续供给能力,这样,中国经济才能具有“独立于一体化经济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赫尔普曼,克鲁格曼.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上海三联书店,1985.

[2]克鲁格曼.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张二震,马野青.贸易投资一体化与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福建论坛,2002,(3).

[4]高乐咏.一体化进程中的政府与企业.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5]冯昭奎.10+3:东亚自由贸易区之路.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3).

[6]Kindleberger.c.p.EuropeanIntegrationAndTheInternationalCorporation.

ColumbiaJouralOfWorldBusiness,Vol.1.1996.

[7]PeterRobson.TheEconomicsOfInternationalIntegration.Routledge,1998.

[8]MiraWilkins.TheGrowthOfMultinationals.EdwardElgarPublishingCompany.

1991.

[9]Yannopoulos.G."ForeignDirectInvestmentAndEuropeanIntegration".Jounal

OfCommonMarketStudies,Vol.28.1990.

[10]ShyamalenduSarkarAndHongY.Park"ImpactOfTheNorthAmericanFree

第2篇

【关键词】长吉图地区;区域经济;SWOT;分析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以及为了更加充分积极的响应国家政策的实施,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逐渐的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始发展自身的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长吉图地区为了更好的发展自身的经济就融入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行列当中。长吉图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当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对此我们将用SWOT方法对上述几个方面进行逐一的分析阐述。

一、长吉图地区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优势

(1)丰富的自然资源。长吉图在近些年来大力倡导植树造林,至今森林的覆盖率已经达到了当地区域面积的一半以上,与此同时当地的生态环境也具有独特的优势。除此之外,长吉图还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水资源。因此,丰富的自然资源为长吉图地区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可靠的保证。(2)地理位置优势。长吉图独特的地理位置为该地区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地理位置优越,与俄罗斯以及朝鲜等地国毗邻,这便增强了长吉图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巨大活力。(3)良好的基础设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实施,当地政府已经建设了大量了基础设施,对方便当地的民众生活以及发展当地经济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长吉图地区在拥有了基础设施的巨大优势之外,可以引进大量的企业到当地来发展。(4)较好的产业基础。近些年来,长吉图地区为了发展自身的经济,已经将当地的产业结构扩展到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实施工业与农业相互结合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当地政府还将强了研究机构等方面的建设力度,这对该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施都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二、长吉图地区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劣势

(1)经济外向度相对较低。由于长吉图地区处于内陆,这对该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东部沿海一些地区经济发达主要就是因为这些地区具有众多的港口,可以与多个地区进行大量的贸易往来,而长吉图地区由于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与外界合作的机会与沿海地区相比而言相对要少很多。(2)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虽然长吉图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这只是从整体上而言的。如果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进行认真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当地的一些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快,而一些地区经济则相对比较的落后。因此,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是长吉图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实施当中所遇到的一个非常大的难题。

三、长吉图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遇

正是因为长吉图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具有众多的机遇,才增强了当地政府部门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信心。(1)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经济要想得到充分快速的发展与国家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好坏有着非常大的联系。长吉图地区正是抓住了国家的发展政策,才逐渐的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思想纳入了当地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比如,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政策,对长吉图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2)广阔的国外市场。由于长吉图地区与多个国家毗邻,因此长吉图地区逐渐的加强了与国外的合作力度。随着国外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实施,使得长吉图地区与国外的合作更加的密切。总之,长吉图地区要想更好的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必须充分的利用好广阔的国外市场。

四、长吉图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挑战

有机遇就会有挑战,长吉图地区在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当中,除了具有众多的优势之外,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长吉图地区所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当地传统文化对长吉图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所提出的挑战;第二,当地政治的不稳定因素为长吉图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实施所带来的挑战。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运用SWOT的分析方法,对长吉图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实施过程当中所具有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阐述。长吉图地区要想更好的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目标,那么就必须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正确清楚的认识与了解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

参 考 文 献

[1]周瑞娜,南颖,李银河.长吉图区域经济一体化的SWOT分析[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10(3)

[2]刘敬伟.关于延龙图中心城建设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若干思考

第3篇

【关键词】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 京津金融一体化

一、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无论是京津两地政府还是学界都把京津金融产业合作作为两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点领域并给予大力关注和研究,有关政府部门也曾明确提出京津金融一体化的概念。京津冀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京津在这一区域内的特殊经济地位,使京津成为环渤海地区事实上的经济核心。京津地区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城市之间经济往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两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发展问题也自然而然地被提上议事日程,如何全面统筹共同发展是两个相邻城市必须考虑的问题。

二、京津金融一体化的理论分析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

京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既受到客观因素如自然因素、历史因素等的影响,也受到制度变迁、政策方针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但是,这些影响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因素只有与金融相结合,才能实现聚合功能。经济学家戈德史密斯在考察了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这两者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后得出结论: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大致平衡的关系。区域金融一体化成长内含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方式为区域金融一体化提供了截然不同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区域金融一体化过程中推动了区域金融的发展,区域金融水平的提高又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内生力量。

按照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分析金融发展对经济的贡献既应该考察金融自身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也要考察金融促进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和要素生产效率提高的间接贡献。我们之所以认为京津金融一体化是京津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可以从这两方面进行分析:区域金融一体化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区域金融一体化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间接贡献。

(二)京津地区发展的需要

北京地区的自身发展转型需要周边地区的支持。只有通过与周边的天津、河北强化合作,协调发展,才能在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同时,继续保持北京在本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而要统筹区域发展,还需要资本的自由流动、金融一体化的支持。

经济发展、金融中心的建立需要周边地区的资源,而北京地区丰富的金融资源可以为天津的工业发展提供资金,同时天津也可以为北京地区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换言之,天津宏伟经济金融发展蓝图的实现,有赖于京津地区经济金融的一体化和协同发展。

毫无疑问,京津双方从各自的实际情况与利益出发,选择各自的发展目标与路径,都属于理性决策。但由于京津行政区划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双方如不能做到合理配置资源、统筹协调发展,则有可能产生“合成谬误”的结果。因此,京津地区的协作与发展必须破除行政区划障碍,从京津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出发,在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上寻求重点突破,并逐步扩展,真正实现京津资源统筹利用、要素优化配置、利益合理分配,使双方的协作逐步向深层次、全方位的方向发展。

三、京津金融一体化的实证分析

本节采用北京天津两地区1978年-2012年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数据,运用数量经济学方法,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来分析京津金融一体化的预期效应。

(一)数据的选择

为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中采用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代表金融发展程度和经济增长程度的两组数据。金融发展指标采用由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提出的金融相关率(FIR),即一定时期内社会金融活动总量与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本文具体采用年度地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与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值。经济增长指标采用了最能充分反应一国或地区综合经济发展能力的指标GDP,为了消除各区域人口规模和通货膨胀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选用地区真实人均GDP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增长的具体指标。

(二)Granger因果检验

判断一个变量的变化是否是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原因,是计量经济学中常见的问题。Granger提出一个判断因果关系的检验。我们样本中的所有变鼻是一阶差分单位根过程,并且存在协整关系,因此我们运行基于一阶差分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测试然。

由表1可得:0.00795

四、结论

对京津1978~2012年的年度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检验结果表明,金融相关率变动是引起人均GDP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人均GDP变动也是金融相关率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二者之间存在不同强度的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基于一定假设条件,我们得出京津金融一体化后能够使两个地区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达到相互促进的局面。北京地区具有世界金融中心一些特征,其金融发展十分迅速,经济金融水平都处于世界城市前列,可以说北京地区应该处于城市发展中第四个阶段。而天津地区发展才刚刚起步,其不成熟金融体制和较低金融发展层次不能更好引导资源流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更多是经济增长推动金融的发展需要,其处于第二阶段。虚拟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实体经济依托,实体经济发展也是虚拟经济发展支撑,两者是相互依托和促进的。北京地区发展需要实体经济支撑,需要天津地区实体经济;天津地区发展需要虚拟经济支撑,需要北京地区金融发展给予的帮助。因此,为了更好发展北京地区和天津地区,两地金融一体化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支大林.区域金融理论与实证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8.

[2]王璟怡.天津建设北方金融中心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

第4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 fta

一、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趋势

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全球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区域经济体内部的贸易规模在逐年上升,因此各国都想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以期获得庞大的经济利益。从欧共体到北美自由贸易区再到东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区域经济集团越来越取代了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主体。组织成员内部联系密切,各国协调发展。从wto 数据库的统计来看,2010年nafta之间的贸易额达到9180亿美元,nafta对外的出口额是1964亿美元,进口额是2682亿美元,总计进出口总额4646亿美元,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站到nafta内外贸易总额的66.4%。2011年欧盟内部贸易额为5.52万亿欧元,比2010年增长10.1%,占欧盟内外贸易额的63.2%。可见,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日韩面对这样的趋势,为了提高国家竞争力,就必须建立有效的区域合作组织。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内有利于三国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三国的整体竞争力,促进三方的经贸关系,密切三国的经济往来。对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建立起来的自由贸易区,有利于东亚地区经济的安全与稳定,保证东亚地区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同时,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会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一方,对于形成欧盟、北美、东亚三足鼎立的局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为了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潮流,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有其建立的必要性。

二、实施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必然要求

实施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必然要求,推动着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本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合作风起云涌,各国纷纷努力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为了避免我国在区域经济合作中被边缘化,创造稳定的经济贸易环境,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我国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日益凸显。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本着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和多个贸易伙伴开展了自由贸易区谈判,目前,中国已经签署了12个自贸协定,分别是中国与新西兰、东盟、智利、新加坡、秘鲁、巴基斯坦、哥斯达黎加、冰岛和瑞士、内地与香港、澳门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以及大陆与台湾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截止到2013年7月,正在谈判的自由区有6个,分别是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澳大利亚、挪威、韩国、日韩自贸区。这表明中国的自由贸易水平大幅提高,具备了同合作伙伴开展自由贸易的能力。

同时日韩也积极参与fta。日本在支持wto的核心作用的同时,也积极缔结经济合作协定,截至目前,日本与新加坡、墨西哥、马来西亚、智利、泰国、印度尼西亚、文莱、东盟、菲律宾、瑞士、越南和印度签订了12个epa。和秘鲁的epa也已经达成,并且在和澳大利亚进行epa谈判。韩国已经与智利、新加坡、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东盟、印度、欧盟、秘鲁的fta 已经生效,与美国的fta也已经达成。中日韩三国在不断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根据各自的标准选择适当的贸易伙伴建立区域合作组织,鉴于三国有密切的经贸关系,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将无疑深化三国的区域经济合作。

三、抗衡tpp的客观要求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简称tpp),原本为新加坡、新西兰、智利、文莱四国签订的多边贸易协定,起初并不被人关注,直到2009年美国宣布加入tpp谈判,才使得tpp名声大噪,目前已有10个成员国。可以说tpp是本世纪高质量的自由贸易协定,它具有经济规模庞大、谈判节奏快、自由化标准高、开放领域广泛的突出特点。美国积极推动tpp,有其深刻的原因。但究其主要原因是争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主导权,实现重返亚太的战略。

虽然美国主导的tpp不是针对中国,但是不可否认,tpp会扰乱中国对外fta的战略,削弱中国在亚太地区的话语权。tpp在经济合作领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内容涉及到农产品市场的开放、劳工标准、环境问题、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等,这些领域均是中国区

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最敏感的问题。因此,中国在是否加入tpp的问题上陷入难以选择的状况。如果加入谈判,中国必须牺牲巨大的经济利益,甚至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创伤。如果不加入,也可能导致中国在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潮流中被边缘化,丧失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地位。因此,为了应对美国的重返亚太的战略,中国必须以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为契机,摆脱美国的牵制。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可以为亚太注入新的活力,加快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创造更加稳定的经济环境。

参考文献:

[1]杨贵言.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秦熠群.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对中国贸易和产业影响的实证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

[3]汤秀莲.东北亚经济发展中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j].南开经济研,2004(6)

第5篇

关键词:东北亚 经济合作 自由贸易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3―0―01

东北亚地区有着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经济科技实力较强,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基础良好,是亚洲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二十一世纪我国的经济发展将面临新的形势,因此,积极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东北亚区域的经济合作进展

由中日韩共同参与和推动的环渤海区域经济多边合作,将是东北亚区域合作中一面具有突出象征意义的旗帜。由于环黄渤海沿岸地缘经济的优势,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从贸易开始,然后向生产、技术合作发展,由双边关系向多边关系发展,逐步形成更多的合作机制。因此,东北亚地区有望成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中的一个紧密型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区,将成为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区和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

二、东北亚区域经济特征与一体化动力

东北亚地区既有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又有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制度,这一地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

(一)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特征

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了高互补性、高增长性等一些特点,近年来更是呈现一种迅猛的发展态势。一、经济发展高互补性;二、经济高速增长。国际贸易和区域内经济联系加强。

(二)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

经济发展的互补性是区域经济实现整合的前提条件,经济优势的非均质分布决定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创造效应的大小。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梯次结构对于开展地区经济合作具有明显的互补性。东北亚经济合作对内来讲,通过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达到双赢或共赢的目的。对外来讲,合作是基于提高本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和整体竞争力的这样一种战略性考虑。

三、建立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障碍

由于东北亚地区形势的复杂性,在加快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障碍和困难。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东北亚地区的政治形势不稳定,特别是朝鲜半岛。国家相互间的信任不够使区域经济合作缺乏稳固基础。

(二)东北亚区域内国家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区域经济合作中虽有互补性,但合作的基础很弱,各国利益取向不同,找不到共同合作的切入点。

(三)双方的投资环境需要改善,目前的投资大多在贸易和饮食服务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产领域几乎没有。因此,改善投资环境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西方散布的“中国”,如何加强交往,增进了解,消除不必要的误解和担忧,排除“中国”的干扰和影响,是双方需要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

(五)东北亚区域外的国家――美国对东北亚地区影响很大,东北亚战略将严重阻碍该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

四、建立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建议

(一)加强中国与东北亚地区的政治合作

中国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东北亚各国在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在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在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享和平。继续深化睦邻友好,在东北亚各国进一步密切高层交往、完善各领域合作机制的过程中,在涉及各自国家、和民族尊严等重大问题上,要继续相互理解支持,共同构筑面向新世纪的全方位、高水平的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

(二)加强中国与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

在经济全球化大潮汹涌而来,中国必须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推进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应该采取如下战略措施:

第一,同东北亚地区所有国家继续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关系。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一切有利于东北亚地区稳定的国际事务,对东北亚地区的持久和平起到促进作用。发展中国与东北亚各国的经贸合作。

第二,积极参与“10+3”地区合作。增强对进行东北亚地区多边经济合作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可能性的认识,积极倡导并大力推进“中日韩经济合作体”的建立。

第三,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在东北亚地区这种多层次、复合式的国际分工体系中,东北地区正处在垂直与水平分工的交叉点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际经济结构加快重组,会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技术的转移和产业的传递。

五、结论

本文通过研究经济一体化的历史、建立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意义、建立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内在和外在因素以及发展过程中会遇到的障碍,进行总结,规划建立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并提出一些建议。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建立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对东北亚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地区稳定、人民生活都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传君.应对危机:东北亚需要区域贸易自由化[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9,(7)

第6篇

【关键词】我国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趋势分析

自我国经济企稳回升以来,我们就步入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道路中。我国不断推进跨区域经济的项目合作,普遍获得了不错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区域间的经济交往不断拓展,贸易量逐渐上升。将来,我国将逐渐打开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我们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

就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来讲,要想为区域经济发展夯实基础,就要注重自身特色项目的发展,不断为本土产业注入新鲜血液。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国内自由贸易区域的设立,拓展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格局,使本土特色产业带领区域经济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一)注重本土产业的发展,为区域特色经济提供支持

就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而言,不但要注重本土产业的发展,让企业步入品牌发展之路,进而形成在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竞争优势,还要不断提升开放领域与增加开放力度,推动国家经济整体格局的铺展。但是,我们也必须正视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注意到国内各经济单元间需要进行互相渗透和相互协调,在这一点上,国内企业基本都能做到,特别是东南沿海区域的经济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撑下,不但对本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还通过本地区所发挥的贸易合作桥梁渠道,拉动了其他内陆经济单元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本土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设立本土自由贸易区,拓展区域经济发展范围

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意味着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上我国又向前跨出了一大步。在这种具有重大意义的举措下,我国将会在境内实现投资和贸易的自由化。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定后,我国的许多具有良好发展势头的大型城市也先后在未来发展规划中纳入了自由贸易区,由此可见,我国不仅支持区域经济一体化,并且切实做出了实际行动。终上所述,我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参与中,不但要积极发展国内领域的区域经济,突显我国制造业的优势,而且还要积极探索对外服务投资项目的发展趋势,借助有利时机提升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促进区域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二、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未来趋势的探索

通过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客观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在朝向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已经确立,这意味着我国在未来要用更多元化的服务、更高质量的产品及更为高效的企业管理模式来应对区域经济发展日益激烈的竞争。

(一)为我国地区特色企业夯实管理基础,制定鼓励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

凭借地方资源和特色文化发展起来的优秀企业几乎在我国的任何地方都有,这类企业占据着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领先优势,毫无疑问,这是我国在规模化生产发展初期的主要形式,也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明显优势。就我们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格局来看,我国较为发达的地区是东部沿海地区,这一地区所创造的生产总值每年都领先于其他地区,甚至有时候这一地区的生产总值能够超过其他地区的总值和。由此可见,我国要想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要为各地区的特色企业夯实企业管理的基础,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鼓励跨地区间的经济贸易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通过借鉴优秀经验,充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架构

在过去一段时期内,我国区域经济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国家也先后制定了各项鼓励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并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状况。比如,国家相继制定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策略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国家也逐步增加了向上述地区重点项目的投资倾斜力度。设定了多个自由通道,目的就是要实现区域特色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逐渐改善这些地区的投资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人们群众的生活水平。经过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有效的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迅速改善与发展,显著的提升了这些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并且在大程度上强化了当地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内驱动力,所以,各地区未来比能够实现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会促使人们的生活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扩大企业创造的社会价值,当然,各地区在发展区域经济时还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让老百姓享受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益处。

三、结语

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整个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此,我国通过实行本土自由贸易,不管扩大各地区区域经济的范围,而这一措施也是区域经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除此之外,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地方企业管理工作,鼓励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吸取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充实我国的经济建设框架,确保我国区域经济能够按照协调发展的路径一直发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燕,魏后凯.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U型转变及稳定性分析[J].江海学刊,2012,(02).

[2]魏后凯,高春亮.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态势与政策调整思路[J]. 河南社会科学,2012,(01).

第7篇

1 TPP和RCEP对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分析 

1.1 TPP同RCEP之间的竞争 

在当前,已经有12个国家签署了TPP协议,也就是当前的TPP12,二RCEP则是由东盟的10个国家联合发起,目前已经形成了10+6的经济格局,对于TPP,其是由美国作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RCEP则是由中国作为主导的经济发展体系。 

对于这两个经济发展体系,其都是基于亚太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而建立,在建立的初期,其都是为了解决亚太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意大利面条碗效应,从而保证自身的经济发展和世界地位,但两者在建立后并没有实现自身的木袅袅,这是由于两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从而导致当前的亚太经济发展难以取得有效的进步。 

对于TPP协议国来说,由于其大部分都是由美国作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其对成员国的要求相对较高,相反,由中国为主导的RCEP经济体则是一个具有较高兼容性的发展性经济体系,这一体系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成员国的经济发展,通过统一产业标准和撤销关税等项目促进大部分发展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美国在建设TPP时希望通过这一体系给予亚太地区更多的压力,从而为自身和同盟国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但在TPP的标准中,其希望发达国家之间完全取消关税,这种情况下使得发展中国家获取的权益相对较大,发达国家很难统一。 

1.2 TPP和RCEP博弈对亚太自贸区建设的影响分析 

对于以美国为主导的TPP组织,其在2006年的FTAAP提议上受到了影响,这是由于美国的主导使得其他同盟国之间认为其是为了自身的经济效益和处在亚太地区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这使得TPP成员国对美国的认可度降低,而随后出现的FTAAP战略转移和FTA(自贸区)等谈判活动使得TPP认为成了RCEP的宣战。对于两个经济体系之间的经济发展,其在贸易比重等方面的相差较小,在未来的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中,其如何选择正确的发展路径是对自身发展的最佳方法。在亚洲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其在TPP中并没有参与,但双方确实RCEP的重要成员国,同时也是亚太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两者的选择可能会造成两个经济体之间的制度分裂,从而造成两个地区间的经济竞争逐渐激烈化,从而影响最终的FTAAP战略的执行和实现。 

2 中国应对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博弈的战略选择 

对于当前的中美两国,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者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对立对当前的亚太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非常严重的影响,加上中国等的影响,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受到其他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地质,为此,中国需要选择合适的战略发展对策,保证自身的经济发展和亚太地区的经济稳定。 

2.1 加快FTA中日韩谈判,推动TPP和RCEP之间的合作机制构建 

对于当前的亚太地区,中日韩是最大的经济体,同时也是影响亚太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国家,三者之间的合作以及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对亚太地区的经济整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的日本已经加入了TPP,韩国也在积极的筹建当中,这使得RCEP经济体系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受到了冲击,加上中国目前无法加入到TPP体系中,为此,其无法同其他TPP成员国之间享有关税等优惠,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冲击。为此,我国需要尽快同日韩进行FTA谈判,确立自身的经济发展模式,尤其是在关税优惠以及其他经济发展方面,这样才能保证自身的经济发展抵制。 

2.2 积极筹备TPP谈判 

对于近些年中国的学术界,其对是否加入TPP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对CGE等模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加入TPP对自身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加入的过程中需要主动争取对自身有力的条件,尤其是TPP的主导是美国,其具有显著的意识形态,在同中国经济经济贸易时会出现一定的遏制政策,为此,中国需要主动出击,改善国内的经济模式,应对TPP冲击。此外,中国还需要根据TPP协议对美国的霸权地位进行瓦解,从而提高自身的话语权,这对自身在亚太经济一体化中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总结 

综合上述所说,对于当前的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TPP和RCEP之间的竞争使得中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地位受到较大的挑战,加上TPP中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中国的经济抵制,使得中国在加入TPP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推动RCEP和FTA谈判,为自身的经济发展确立有力的地位。 

参考文献: 

[1]王尧艺.亚太區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的战略选择——基于TPP与RCEP博弈视角[J].商场现代化,2016,(15):244-246. 

第8篇

然而,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现实状况已经为这个答案给出了否定评判。改革开放30多年了,上上下下还在为改变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程度过低的现实状况而劳心费神。笔者认为,正确的答案应当是以天津为中心实施京津冀经济一体化。或许有人会觉得笔者是在说笑话,甚至认为这是不负责任的戏言。这也难怪,在人们的心目中,早已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式,一谈到京津冀经济一体化,无疑是以北京为中心建立“首都经济圈”,甚至到目前为止,国家有关部门正在规划的京津冀经济一体化方案,可能依然是“首都经济圈”的思路。

不幸的是,恰恰是“首都经济圈”的思维定式,严重阻碍了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相对北京,天津更具地理优势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承载了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地位所赋予的一切。但人们至今不明白,作为这样一个中心的北京,为什么会形成“灯下黑”的状况?

细细分析起来,“灯下黑”基本有两个原因。首先,北京一直是作为中国的首都在发挥作用,无暇顾及周围的一切,但周围的天津与河北,却要照顾北京作为中国政治中心的需要,形成了一个“内封外开”的奇特现象――作为京津冀地区的北京是封闭的,而作为中国的北京,却完全是开放的,这样就使北京丧失了对周边地区经济的辐射功能,也就有了“灯下黑”的状况。其次,没有发挥天津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中心地位与作用。在10年前,天津甚至有明显的被边缘化的趋势,只是在近几年才逐步开始崛起。

坦率而言,在地理上,北京在京津冀地区并不处于优势,天津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天津拥有港口,北京没有;天津拥有面向东北亚经济带的沿海区,北京没有;天津地处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位置,北京则不是。当然,也许有人会说,天津的优势就是北京的优势。话虽这么说,但天津的地理优势是北京无法拥有的,因为港口不能搬到北京,海岸也不能搬到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天津的自然区位便利度居全国首位。人们都知道,按照区域经济学理论,一个城市要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中心,基础条件取决于是否具有地理优势,没有地理优势,不可能拥有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心的地位。而有了地理优势,什么都可以有,没工业可以发展工业,没交通可以发展交通,更何况天津的发展水平其实并不低。

由总部设在英国的国际竞争力中心的《2011年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显示,按照经济实力和发展速度两个标准进行评价,天津在中国内地城市中排名第二。因此,天津作为直辖市,加之其具有的地理优势和发展水平,完全有能力成为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中心,形成“天津经济圈”。

然而,天津并没有充当这样重要的角色。因此,真正实现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关键是要打破“首都经济圈”的思维定式,确立以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思路,以北京、河北为腹地打造“天津经济圈”。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应当承载中国政治、文化、科技及教育中心的功能,但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北京不应发挥中心的地位与作用。

吸引中央金融企业总部落户天津

打造“天津经济圈”,要充分利用天津的地理优势,使天津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除进一步强化沿海和港口城市的优势,还要开放金融资源来增强天津的金融影响力,只有具备了这种影响力,才能发挥天津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中的中心地位与作用。

天津在金融市场准入方面,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面,天津金融体系比较健全,小微金融企业较多,大型金融企业设置的分支机构也比较多,然而,真正将总部设置在天津的金融企业还很少,尤其是中央金融企业将总部设在天津的几乎没有。几年前,国务院将天津设为金融改革试验区,但由于天津缺乏中央金融企业总部资源,使得天津金融改革试验区先天不足,金融企业分支机构再多,也只是末端,无法承担起金融改革试验区的使命。

天津是最适合金融机构设立总部的城市,因为离北京很近,高铁大大缩短了天津与北京的空间距离,此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天津在上世纪40年代以前就已经是北方的金融中心,其经济影响力远远大于北京。

现在的天津如何引进中央金融企业总部而成为北方的金融中心?不能靠行政手段,必须用市场化的手段来实现。应当面向中央金融企业开放天津自身拥有的金融资源,并通过转让天津市政府持有的当地部分金融企业股权,以中央金融企业控股天津地方金融企业的方式,打破天津无中央金融企业总部的局面,逐步实现中央金融企业总部或总部的部分功能落户天津的构想,这不仅有利于天津市政府回笼财政资金、创造更多的税收来改善民生,而且还可以借此增强金融影响力,促进天津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中心作用。

在这一过程中,天津市政府必须要用开放的胸怀来接受这种方式,不能将中央金融企业控股天津市属金融企业视为“狼来了”,将其拒之门外。否则,中央金融企业总部落户天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不仅国务院赋予天津的金融改革试验区的使命难以实现,天津市政府投入巨额资金开发的于家堡金融区也无法实现预期目标。当然,天津如果现在就果断采取市场化的方式引进中央金融企业并进行示范,今后5到10年,必然会有中央金融企业总部或总部的部分功能落户天津。

第9篇

关键词: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政府

中图分类号:F299.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9-0125-02

长株潭三市地域临近、经济联系密切,但在行政区划严格、利益冲突的条件下,政府为了本地利益而采取地方保护政策,加剧了三市间的市场分割,阻碍了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快速推进。因此,改进政府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有利于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的构建,为实现湖南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条件,为全国城市群区行政组织与管理改革提供成功经验。

一、经济一体化理论中的政府

欧盟是成立最早、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也是迄今影响最大、最成功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它不仅突破了国别的限制,形成了统一的欧洲大市场,而且统一了货币,产生了欧元。欧盟在统一大市场的基础上,实行货币交换、商品流通、人员流动、服务四大自由,区内自由贸易已经达到迄今为止世界上区域一体化的最高水平。欧洲一体化方案最早是在战后由罗马尼亚裔英国学者米特兰尼明确提出来的。他认为,由于认识到合作的必要而在功能领域进行的合作将会推动合作态度的改变,或者使合作的意向从一个领域扩展到其他领域,从而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更深入的合作[1]。经由功能合作来推进一体化,既可以避免所建立的政府间机构过于松散,又可以在共同的某些领域建立较广泛且稳定的权威[2]。

经济一体化包含两种性质:制度性一体化与功能性一体化。制度性一体化指的是,根据各地区达成的协议和条约,由特定的一体化组织管理机构加以指导的,有明确的制度性安排的一体化进程。功能性经济一体化指的是地区间在经济各领域中实际发生的各种障碍的清除及经济的融合和依赖性的增强。制度性一体化是在功能性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彼此认识到需要有一定的规则加以规范和指导,从而达成某种协议和条约。功能性经济一体化虽然代表了经济一体化的实质性内容,代表了各地区市场经济自发的内在要求,但在这种自发力量支配下的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往往是不稳定的、脆弱的;而制度性一体化通过地区之间的协议、条约的方式,将地区经济关系加以巩固和经常化,因此它成为经济一体化走上正轨的直接因素,功能性一体化从中获得了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

二、政府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中的功能缺失

推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实质就是要彻底解决地方市场分割问题,但由于三市在利益上的冲突导致政府在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部分功能的缺失,是制约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推进的根本原因。长株潭三市各级地方政府不仅具有分割市场的动机,而且具有分割市场的能力。

1.政府阻碍经济一体化的动机和能力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实施财税体制改革,财政分权制度与现行的行政区划制度相结合,使地方政府及其所管辖地区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体,与干部考核和任免紧密相关,这一度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推动力,但也使地方实际上成为利益体[3]。在体制转型中的长株潭三市地方政府的行为目标变成了财政收入最大化,为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保护并发展本市企业经济福利。这样,三市地方政府干预企业的目的,就与实现地方财政收入的最大化直接相连。三市地方政府就有可能凭借行政权力从外部吸引稀缺资源,刺激地方经济发展,对本地企业和外地企业在政策上实行差别待遇。

同时,三市地方政府为了完成各项经济指标,不得不采取经济任务数量化分解的管理方式和物质化的评价体系。理论上,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不仅包括可以通过量化的指标来衡量,如经济增长率、社会就业率等“硬指标”,而且包括难以通过量化的指标来衡量,如生态环境状况、政府服务质量、社会秩序与安全、社会经济福利水平等“软指标”。但在实践中,三市地方政府为了完成经济任务,就利用行政权力把任务层层分解和量化,并以完成任务和指标的实际状况作为政府绩效、官员政绩评价和奖惩的直接依据,这必然催生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硬指标”化倾向,使政府官员必然追求任期内的GDP增长、财政收入的增长、居民收入的提高、引进外资的扩大等短期行为。在这种条件下,三市地方政府必然想方设法扩大本地的经济赶超,保护本地企业和产品、歧视外地企业和产品、并阻止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最终导致了市场的割裂。

虽然建立统一市场体制的长远目标是明晰的,但在具体的运行机制中,三市地方政府所拥有的行政力量依然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赋予了三市地方政府有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转型中的政府仍拥有一般企业无法获得的公共资源(如土地、公共基础设施等),还拥有企业所不具备的行政权力、制定竞争规则的权力(如税收政策、城市规划等),而所有这些政府职能的展开,都是以行政区划为载体的。尽管在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后,三市地方政府正从直接经营企业的事务中逐步摆脱,其虽不直接介入企业的投资与运作,但可以用土地、税收政策等地方公共资源变相地作为投入,行政区内的公共资源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依托基础和可支配的资本,由此导致了各种非规范竞争和区域整体边际效益下降。

2.经济一体化中政府地方保护主义行为的博弈分析

在市场经济中,各地区都有自己的经济利益,并且围绕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作为地方利益代表的地方政府,为了吸引资本、技术等可流动生产要素流入,必然在投资环境、市场制度、经济发展战略、公共服务与物品供给等方面展开跨地区政府之间的竞争。这种围绕利益而展开的角逐,实际上是一种博弈关系。在相互博弈过程中,地方政府很容易陷入博弈论中经常提到的“囚徒困境”,即对各方自身而言最优的策略选择,对整体而言,却是最差的选择。当前,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要素市场分割化和地区产业“同构化”就是这种“囚徒困境”的真实写照。

A、B两个地区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博弈过程中,他们的决策行为是基于理性的,他们必然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博弈过程如下:如果双方都不保护,在区域内共同协调发展,制定统一的政策和规则,那么A地区可得到收益A+t1,B地区可得到收益B+t2(A>B,t1>t2,经济总量大的地区所获得的收益相对较多)。如果保护增加的收益a>t1,那么A地区就会选择保护。但是,这个时候B地区知道A地区选择保护,那么B地区也会选择保护。因为在都实行地方保护的情况下B地区的收益要大于A地区保护B地区不保护时的收益。于是,尽管本地区最大的福利是两个地区都不保护收益为A+B+t1+t2,可是由于两个地区存在保护的经济动因,任何一方选择不保护,另一方就会选择保护。最后,博弈的结果是都采取保护,显然,这样的纳什均衡是一个“囚徒困境”,是最坏的结果。在这种条件下,如果A地区不采取地方保护,那么企业就会流出的成本较低,而以优惠政策等形式采取地方保护主义的B地区就会吸引到更多的企业,地区的GDP和财政收入就会增加,而这正是地方政府官员考核的主要依据。在这种情况下,采取限制本地企业流出、为保护本地企业而限制外地企业进入、以优惠政策吸引外地企业等一些列的地方保护主义就会涌向,直接阻碍了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只有三市经济之间存在功能性互补,即保护增加的收益a

三、改进政府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中作用的政策建议

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地方政府“自私”的经济行为造成的。三市地方政府在体制转型中掌握了大量的行政和经济资源,其抵制导致一体化陷入了困境。要突破三市地方政府的抵制,必须从削减地方政府掌控的资源、增强三市在经济上的功能性互补入手。

第一,积极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市场经济条件下,三市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是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投资环境,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尽量避免或减少直接干预经济。三市地方政府应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制定共同的经济发展战略,通过加强三市相互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使有限的资源得以合理有效的配置,实现三市各自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由此对经济一体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在市场配置资源的条件下,要整合三市企业资源,以企业之间的功能性合作来奠定三市整个经济一体化的基础。

第二,完善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政绩考核办法。应尽快设计、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政绩考核指标体系,考核内容不仅要有经济增长速度、总量等方面的指标,而且要有经济增长质量、社会效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指标,并且把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减少三市矛盾和冲突列为对三市地方政府及其官员进行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以避免三市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短期行为。

第三,建立行之有效的法律约束机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如果没有规范经济活动的行为规则,或者虽然有规范经济活动的行为规则,但没有执行保障,那么,社会经济生活就会陷入一种不确定的无序状态,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和风险成本就会大幅度提高,从而抑制正常经济交易行为的进行。因此,要对三市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短期行为进行行之有效的法律约束,这突出地体现在三市环境的共同治理上,不仅要加强立法,还要加强执法,规范三市地方政府和有关企业,从而为三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第四,组建跨行政区的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管理机构。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涉及三市之间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生产要素流通等方面的问题。要利用长株潭三市党政联席会议的机制,迅速在长株潭三市之间组建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管理机构势在必行。该机构的主要职能在于协调三市利益关系,统一管理经济一体化发展专项基金,具体负责实施跨三市之间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甚至还可以监督和约束三市地方政府在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短期行为。

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就是要在经济一体化中不断增强三市在经济上的功能性互补,增加三市在经济一体化推进中的预期收益,从而在根本上实现三市在经济上的一体化。在三市经济上尚未形成这种功能性互补的条件下,要逐步改革现有的行政体制和官员考核考核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统一的协调机构,降低三市政府在分割市场、各自为政的地方保护主义动机,改进政府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为三市在经济上形成有机的、互补的经济系统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美]多尔蒂,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551.

[2]David Mitrary. The Functional Theory of Politics [M]. London:London School and Political Science, 1975:124.

[3]Yong, A., The Razor’s Edge: Distortions and Incremental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5(4),2000:1091-1135.

[4]张萍.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提出和决策[J].学习与实践,2002,(10):36-38.

第10篇

【关键词】东亚经济一体化;中国;未来的发动机

一、引言

东亚,从地理位置上讲,包括东北亚和东南亚两个区域;从经济学角度上讲,包括东北亚地区的日本、韩国和中国(含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文莱、柬埔寨、老挝、菲律宾、缅甸和越南,这些东南亚地区和国家共同组成了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

东亚经济一体化,是东亚各国、地区为了维护既有的和实现未来的共同经济利益,通过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制定和规范共同的行动准则或协商一致的政策,建立各成员政府一定授权的共同机构,进行长期和稳定的经济调节,达到和实现东亚各国、地区的经济联合。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度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了全球经济中的亮点,随着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的建立,处于崛起中的东亚经济一体化需要完善。无论是欧盟还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一体化进程,都需要一个“发动机”来凝聚各方力量,起到推动和引导各国的作用。东盟是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主导力量,它虽然是东亚最深层的合作组织,但其经济实力与中日韩还有很大的差距;另一方面,东盟经济总量弱小,重内部建设而轻一体化建设,这使得东盟难以巩固其领头羊位置。

在东亚国家中,日本是发达国家,而且是雁行模式的。90年代以来,日本“失去的十年”动摇了日本在东亚的地位;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日本不负责任的行为使其在东亚的影响力大打折扣;另外,其“面向美国而背离亚洲”的国策也使其缺乏东亚各国的信任。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中国,未来能否担当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领头羊呢?接下来,文章通过比较分析,来定位中国在东亚经济一体化中应该扮演的角色。

二、中国主导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优势分析

1.中国的优势

(1)国际贸易结构

从1980年开始,东亚地区形成的雁阵模式吸引了世界的关注。雁阵模式,即日本凭借高科技和雄厚的资金担当雁头,亚洲四小龙担当雁身,主要负责生产中间产品和设备,东盟和中国则凭借其丰富的原材料和劳动力担当雁尾,这样便形成了垂直的分工体系。这种分工体系一直持续到1990年,从这时候开始,垂直的分工体系逐步演变成为水平和垂直分工并存的格局,东亚区域分工逐渐多样化。除此之外,分工的层次也发生了变化,从产业层次逐步演变为价值链的形式。这样,一个产业环节中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并存,这就为企业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环节提供了可能。这种产业价值链的划分方式使东亚地区产品内贸易迅速增加,各国间的相互投资增加、贸易依存度增强,东亚地区经济的关联性增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比较优势从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向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2)吸收外资的能力

直接投资比国际贸易更能体现两国之间的关联程度,从区域内中国吸收FDI的情况来看,随着中国逐渐改善的投资环境,中国吸引外资的能力越来越强。从2004年的600亿美元逐渐上升至2011年的1100亿美元(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2.人民币的作用

东亚经济一体化缺少核心货币,而人民币充当关键性货币的可能性日益增大,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人民币保持相对稳定

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东亚各国除中国外,均有不同程度的贬值。中国政府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为金融危机的恢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民币的坚挺对东亚地区的稳定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中国货币政策得到了东亚地区的信任。随着中国与东亚各个国家贸易的繁荣发展,人民币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逐渐成为了许多国家支付、结算的硬通货,人民币的结算地位有了很大提升。

(2)中国的市场提供了人民币核心化的基础

一种货币核心化是市场的选择。如果一个国家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就为该国家货币的核心化提供了基础。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保持了高速稳定的增长率:中国的人均GDP增长率最低为5.3%,最高是34%,即使是在2008年,面临亚洲金融危机,中国的GDP还是突破了30亿元大关,人均GDP保持8%的增长率(由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可见,中国的经济实力强大。在中国GDP高速增长的同时,物价增长和货币供应的增长能基本适应,这也反映了宏观经济的良好状态。

3.中国积极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

近年来,中国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建设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不但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第一个“10+l”迅速见到了成效,也对其他两个“10+l”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可以看出,作为地区大国,中国将会成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积极的推动力量和稳定的中坚力量,并且将会长期发挥这种作用。

三、中国主导东亚经济一体化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1.美国因素

美国作为世界的头号强国,它虽然不是东亚国家,可是对东亚地区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首先,中国正处于崛起阶段,当中国以及东亚的前景越来越被世界看好时,美国便将其战略重点转移到了东亚,削弱中国及东亚的发展。其次,中国及东亚各个经济体对美国依赖严重。这就导致在一体化的进程中,东亚各国不能摆脱美国的束缚而自由发展。

2.强竞争性

一方面,在东亚各个国家中,只有日本是发达国家,而东盟则是现在东亚的发动机,这就意味着中国面临这强大的竞争力。目前看来,日本和东盟都是不允许中国成为东亚的主导的。另一方面,东亚各国经济结构相似,这会带来区域内贸易的竞争。东亚很多国家实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导向战略,这会导致这些国家在出口中竞争激烈,使得东亚经济一体化变得困难。

3.地区差异大

由于东亚地区特殊复杂的区域环境,东亚各国在文化、民族、宗教等方面存在较多差异,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均匀,并且在历史遗留问题、领土划界问题上分歧较多,这就阻碍了东亚的一体化进程,也成为中国领导东亚前进的绊脚石。

4.自身弱点

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内部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结构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中国目前面临经济结构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的牵制。因为台湾和东亚各国的联系紧密,如果台湾制造不良噪音,便会影响中国和东亚各国的关系,进而影响中国在东亚的地位和名声。

四、结论

从上述分析的中国拥有东亚领导权的优势和中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并且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但是如果现在中国就充当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领头羊,未免为时过早。因此中国在东亚经济一体化中合适的定位应该是“未来的发动机”,即既目前不急于争夺东盟的主导力量,又要始终坚持奉行独立、自主、不称霸、不结盟的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和推动东亚一体化进程,在东亚合作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成为该进程的重要粘合剂。这个定位不仅关系到中国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东亚一体化能否最终实现。中国建立了和东盟的自由贸易区,这一行动正是中国这种定位的体现。

虽然面临困难,中国在东亚经济一体化中有成为主导力量的极大的可能性,所以下一步中国应该迎难而上,为了自身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也为了东亚整体的和平与稳定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区域内各国共同利益。

参考文献:

[1]筱原兴.东亚地区金融合作之路.国际经济评论,2009,3-4

[2]朱至瑜.中国在东亚新型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J].2008(5)

[3]曹科伟.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探析[J].中国商界.2008(2)

[4]黄宁.中国对东亚经济合作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4)

[5]林晓光.中日合作与东亚区域合作[J].和平与发展.2009年(2)

[6]陆建人.2001年东亚经济复苏面临的挑战[J].当代亚太.2001(6)

[7]陈奕平.美国与东亚一体化[J].暨南学报.2007(3)

[8]陆建人.东亚经济合作中的亮点与难点[J].世界知识2003(21)

第11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内蒙古;产业发展;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088-03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区域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区域合作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展,合作规模不断增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到目前为止,中国区域一体化的合作形式主要包括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都已经成为了国内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具有重要标志性的形式之一。呼包鄂区域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是近些年来所取得快速发展的强动力,同时也看出其发展与的整体发展密不可分,息息相关。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内蒙古产业发展现状如何?三次产业结构水平如何?影响内蒙古产业发展水平的因素又有那些?本文试图回答这些待研究的问题。

一、文献回顾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袁莉(2003),马波、王双(2005),乔颖、孙晓燕(2005)等都对政府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定位作了研究。主要观点为,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应该打破观念的障碍,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的地方政府,以市场改革和社会服务为导向,合理设置地方政府机构,加强协同,构建一体化的协商机制。叶刚(2011)在《呼包鄂经济带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策略探讨》中试图利用产业经济学理论、文化学理论、区域合作理论等相关知识,从呼包鄂经济带具有实现文化产业一体化的条件出发,提出呼包鄂经济带文化产业一体化的原则和策略,从而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一些参考。王欣、曹晓辉(2012)对呼、包、鄂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指出不仅要解决区域一体化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更要从实践角度去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发展机制,加强三市政府间合作。

随着内蒙古经济特别是呼包鄂三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各界对呼包鄂地区的关注越来越大,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

关于内蒙古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聂华林、李长亮(2007)在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分析中也认为内蒙古的经济增长不是依靠全区经济的均衡增长实现的,而是以呼包鄂三市形成的蒙中经济圈的快速增长构筑的。张敏(2005)在呼包鄂区域中竞争优势的定量评估一文中认为,呼包鄂地区是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最好的区域,加快呼包鄂地区的发展不仅对于内蒙古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对中国西部大开发,发展大西北战略具有重大意义。他运用竞争优势理论,比对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科技投入等因素分析了呼包鄂区域所具备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提出了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基本策略。何金玲、李孝(2004)认为根据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内蒙古只能走不平衡发展的路子,构建自己的发达地区,而呼包鄂经济区就是最好的选择。构建呼包鄂经济区为内蒙古经济增长极,需要两方面的力量:一方面,需要国家、自治区把呼包鄂地区作为拉动内蒙古经济腾飞的龙头来看待,加大扶持力度;另一方面,需要呼包鄂地方政府加强协调,达成共识,统一步调,加快一体化的进程。

二、内蒙古产业发展现状

内蒙古经济在近几年得到了腾飞式的发展,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间,内蒙古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发展速度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内蒙古的传统产业在不断地加强和巩固,战略性的新型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也在飞速发展。针对内蒙古三大产业现状的分析来看,各产业生产总值都在逐年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其中第二产业产值增长速度尤为明显。主席巴特尔在报告中提到,从2007―2012年,内蒙古的地区生产总值由6 423.2亿元增加到1.6万亿元,年均增长15.1%;地方财政总收入由835.5亿元增加到2 497.3亿元,年均增长24.5%;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万亿元,占自治区成立以来投资总量的72%。

内蒙古正经历着几千年未有的历史性变革。社会结构上,以农牧业人口为主体转变为以城镇人口为主体,城镇化率由50.2%上升到57.7%。经济结构上,以农牧业为主导转变为以工业为主导,工业比重由2007年的43.3%提高到2012年的49.8%;值得关注的是,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并没有牺牲农牧业的基础地位。如今,内蒙古成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五大商品粮基地之一,2012年全区粮食产量首次突破500亿斤大关,达到505.7亿斤;生态保护取得新成绩,10.2亿亩可利用草原全部纳入生态补奖范围,草原植被覆盖率较五年前提升了5.4个百分点。牧业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牲畜头数连续8年保持在1亿头以上,牛奶、毛绒、羊肉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伴随经济快速发展,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3 150元、7 611元,均完成了增长12%的目标任务,特别是农牧民收入增长较快,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8%,不仅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也“跑赢”了11.7%的GDP增速。

从2007―2012 年内蒙古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及其比重关系看,主要呈现以下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三次产业及其结构变化趋势符合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二是第二产业是拉动内蒙古经济快速增长和推动产业结构演进的主导力量,并在“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仍将处于快速发展期。

综上所述,内蒙古的三大产业发展各具特色,在结构上不断趋于合理化,使地区经济得到推动和发展。

三、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为了保证数据的易获性、完整性以及准确性,本文借鉴曲三省等人的现代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将通过对主要产业的相关指标进行计算并采取主成份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将两者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内蒙古的产业发展情况。

(一)基于因子分析的产业发展水平模型构建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X1=a11F1+…+a1mFm+ε1

X2=a21F1+…+a2mFm+ε2

[…]

XP=aP1F1+…+aPmFm+εP

即X=AF+ε(其中:X1,X2,…,XP为P个原有变量,F1,F2,…,Fm为m个因子变量)。

具体的分析步骤:

第一步数据标准化。

第二步计算数据(Xij)np的协方差矩阵R。

第三步:求矩阵R的特征值、特征向量。

第四步:对相应指标进行分组并计算因子得分,如下式:

Fj=βj1X1+βj2X2+…+βjPXP

总得分=a1F1+a2F2+…+ajFj(其中ai由贡献率来确定)

(二)内蒙古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选取指标与数据来源:

为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区域产业发展水平,我们需要考查众多对产业发展水平有影响的因素(即指标)。本文综合国内外学者对产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在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下,以内蒙古区域内28个行业作为数据样本,建立了内蒙古区域产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数据来自2012年内蒙古统计年鉴,部分样本数据是利用年鉴原始数据经过简单计算而得出。同时,为了保证指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里剔除了一些有价值但是数据难以获取的指标。最终选取的指标为:X1区位商;X2产业贡献率;X3资金利税率;X4产品销售率;X5就业吸纳率;X6投入创造就业率;X7产业关联度;X8固定资产总额;X9职工人数。通过计算得出相应的指标值。

根据因子得分函数计算出的内蒙古地区28个典型行业因子得分及综合因子排名情况(见下页表1)。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对内蒙古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产业主要是综合评价值位于前八位的产业分别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了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在第一组中得分较高。说明相比其他产业而言,这四大产业对该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较大,在该地区专业化率较高,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这与该地区有着丰富的煤炭、稀土等自然资源有关,该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推动了能源、冶金等产业的发展。然而,从第二分组来看,该四大产业得分相对较低,说明该地区在四大产业发展方面存在低效率重复建设、成本费用利润率偏低等问题,且大多数产品用于外销,低端产品输出量较大。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农畜产品加工业是内蒙古的优势特色产业,也是内蒙古天然的资源优势与先进的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一直是带动内蒙古地区整体产业发展的经济动力。

结论与建议

总的来看能源产业和农畜产品加工具有较明显的优势,这是由于内蒙古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天然的丰富矿产资源所致。另外,装备制造业的效益非常好,因为内蒙古拥有良好的重工业基础和较多知名的重工业企业,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同时可以看出,要想保持该地区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对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同时还要积极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具体建议如下:(1)要提高竞争力,以新能源产业为重点引导产业发展。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这种支撑作用更显关键;借助内蒙古的能源优势,发展新能源产业可以为该区域产业发展锁定新的增长空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要做强深加工,以冶金产业为支柱促进产业发展。内蒙古区域产业体系中冶金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应当继续作为支柱产业,这是因为以包钢集团为龙头的冶金产业已具备一定优势。(3)要提升附加值,以特色农业为基础拉动产业发展。农畜产品加工具有较持久的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这对我区来说很重要。

参考文献:

[1] 汤碧.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比较[J].南开经济评论,2002,(3):54-58.

[2] 韩佳.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3] 杭栓柱.内蒙古“十二五”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第12篇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城市商业银行 经营策略 风险

近年来,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整体发展全面提速,成为北方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区域经济一体化迎来了新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整合地区资源,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区域内城市功能区域的转移和人员的大规模流动,拉动了市政、公用、交通、水电、通讯等系列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无疑为城市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市场机遇。本文拟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背景,分析这个过程中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的选择。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城市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主要影响

对城市商业银行而言,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其影响是必然和多元化的,既有直接临时性的表面化影响,也有间接长期性的深层次影响。但利弊相权,机遇还是大于挑战,主要表现在:

1.区域内城市功能规划的重构将首先在物理形态上打破商业银行现有的网点格局,对长期以来营业网点与附近企事业单位及居民所建立的较为稳定的业务关系产生重大影响,使城市商业银行网点发展将重新面临一个客户市场的定位、开拓并占领的问题。

2.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改造建设导致大量居民搬迁与人员流动,必将刺激和拉动居民的消费需求,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为商业银行发展房地产信贷业务和以住房按揭贷款为龙头的个人消费贷款业务提供难得的机遇。

3.经济功能区的调整和组合会上马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将会产生大量的信贷资金需求,为城市商业银行拓展优质信贷市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有助于城市商业银行优化信贷结构和提高资产质量。

4.部分企业因受区域经济整合影响而享受到某些特殊优惠政策,从而获得意外的生存与发展机会,有利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清收、盘活与处置。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策略选择

(一)利用区域内城市改造之机调整网点布局,完善服务功能,使营业网点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1.以市场为导向,优化网点布局,合理配置资源

由于区域内城市改造建设的重点一般放在旧城改造和新区规划建设层面,因此,它将直接导致城市功能区域的重新定位,进而带来工商业区和居住区的大规模改造建设。而与此相应,传统城市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本身也有可能因改造建设原因而搬迁,或即便本身不在拆迁之列,但因改造后周边客户市场发生变化,也需要进行优化调整。所以,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在城市改造建设的推动下,以量本利分析为基础,将收缩性调整与发展性调整相结合,化被动为主动,重新进行网点资源的规划整合。对那些客户少、效益差或地理位置相互邻近的营业网点坚决予以撤并,并及时向那些新建的住宅小区、高尚生活社区、新兴工商业中心或效益好的优质企业附近设点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增强营业网点的辐射面、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2.以客户为中心,完善服务功能,实现集约经营

新网点的建设要适应新形势下的客户需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走内涵发展道路,提高集约化经营程度。除了提供宽敞、整洁、舒适的营业环境外,关键还是要依靠科技力量,在产品规划整合上下工夫,做到业务品种多样化、业务功能综合化,并根据其经营规模和发展潜力进行科学定位。如可将小型营业网点(如分理处等)建成以传统存取款结算业务及中间业务为主的营销网络,将大中型网点(如分支行)建成功能齐全的金融服务中心,除了办理传统的会计结算、储蓄出纳业务外,还提供自助服务、理财服务、咨询服务和消费信贷等综合,配备自动柜员机、补登折机和多媒体查询机等金融电子设备,为客户提供多元化、全方位、一站式的金融服务。只有通过业务功能的提升和拓展,才能把网点做大、做强、做活,真正实现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转变,树立起商业银行的品牌形象,从而全面提高营业网点的经营效益。

(二)适应市场需求,加快发展以住房按揭贷款为代表的零售银行业务,大力培育新的客户群体与新兴业务市场

1、及时调整市场定位,加快个人金融业务品种的一体化。城市功能的重新划分对零售银行业务,特别是个人资产业务的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一个最有力的佐证就是来自于对住房按揭贷款的巨大需求。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居民搬迁提供了两种选择,一种是异地安置,一种是拆迁补偿。但无论哪种方式,重新安家置业对于大多数普通居民而言,都会面临一次较为集中的大额经济支出,再加上独生子女一代结婚高峰来临所带来的家庭格局变化,进步刺激住房需求市场,为城市商业银行围绕住房这个中心安排一体化金融服务产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商业银行要及时调整市场定位,加快零售银行业务品种的一体化,除了传统的住房按揭贷款以外,还要配台推出家庭装修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个人综合消费贷款等金融业务品种,及时抢占市场,不断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多元化资金需求。

2、以发展个人信贷业务为龙头,大力培育新的客户群体与新兴业务市场。就目前情况而言,选择个人住房等消费信贷业务的客户群体,已逐渐过渡为经济独立的小康型家庭,有定经济基础或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优质客户比重较高。个人信贷业务的不断发展壮大,可以为城市商业银行储备大量的长期客户资源。这些客户与银行建立了信贷关系,就为银行营销业务新品打下了基础。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在此基础上,通过推广灵活便捷的资金结算手段等方式,相应培育起银行卡、电子银行、理财服务、财务咨询等新的客户群。由此可见,个人贷款业务所带来的客户贡献率虽然在短期内较为有限,但其长期综合效益必将十分巨大。

(三)将城市建设与信贷进退机制相结合,加大对优质客户的贷款投入。促进信贷结构优化调整

1、加大对重大工程项目的营销力度。区域经济一体化所拉动的一系列市政、公用、环保、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城市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新领域。项目贷款具有金额大、期限长、还款来源稳定等多种优势,已成为利息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各家商业银行信贷营销的主攻方向。城市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熟悉地方经济环境特点的自身优势,积极制定可行的营销策略,加强与政府发展规划部门、垄断系统行业及特定重点客户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项目信息及资金需求状况,并从中选择优质建设项目作为切入点,通过提供项目过桥融资、项目贷款安排、融资顾问策划、资金结算服务等一揽子产品,有的方式地进行直复营销。同时全程参与项目资金运用监督,保证结算资金在本行体内循环,增加派生存款和中间业务收入。

2、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实施有选择的支持。城市建设带 动地产热是必然的事实,房地产业的购销两旺,为城市商业银行开展房地产融资提供了市场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城市商业银行要在合理规避政策风险的基础上,一方面结合城市经济环境和居民收入消费水平,细分房产客户市场,对一批区位环境优势、户型结构合理、建筑质量优良、市场前景良好的规范住宅小区或商住楼项目予以有选择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关注土地一级开发市场运行情况,认真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体条件下的城市规划,对一批符合规划要求、地区发展潜力较大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予以有选择的支持。同时,将住房开发贷款与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有机结合,彼此形成相互依托的互动资源,在开拓房地产贷款市场的同时,占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市场。

3、与信贷进退机制有机结合,提高资产质量。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传统生产流通行业的流动资金贷款商计划退出已是共识,支持国家基础产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垄断性行业和新兴行业已渐成趋势。而区域经济一体化所拉动的基础设施与重点项目建设,符合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准入政策,也符合信贷资金“三性原则”的内在要求。只要流动资金退出过程中能够做到“边压边放”(即尽量全部现金收回或收多贷少,在收回再贷过程中压缩一定比例的金额),再辅以个人贷款市场的快速增长,这种合理的信贷进退机制必然会促进信贷结构优化和资产质量提高。

(四)借助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策推动,积极探索清收处置不良资产的新思路

1、敦促企业用拆迁补偿资金归还银行贷款。对于那部分困恰好被列入城市拆迁改造范围的企业,按照国家的有关拆迁政策,都可获得一定数量的拆迁补偿资金。城市商业银行要注意抓住机会,积极介入,及时与相关不良贷款企业、企业主管部门及政府拆迁主管部门沟通,全程跟踪拆迁补偿资金的归集情况,敦促企业用拆迁补偿资金归还银行贷款。甚至在必要时借助于法律手段,以诉促谈,双管齐下,最终达到清收不良贷款的目的。

2、抓住区域经济一体化房地产市场升温的历史契机,将困难企业的土地抵押(或抵贷)物参与房产开发,用以盘活不良资产。在相当多的国有企业中,机器设备等抵押物品由于专用性强,使用年限长,往往难以具备相应的评估价值,而其土地资产却有可能因区域经济一体化房地产市场升温而升值、增值。出让土地用于房产开发成了困难企业获取资金、减轻包袱、摆脱困境的“捷径”。因此,对有土地抵押(或抵贷)物的困难企业,银行要主动与企业沟通协商,通过招标拍卖等多种方式出让土地用于房产开发,争取通过获取一体化收益来实现不良资产的清收处置。

3、运用投资银行手段,力促企业并购重组改制。在区域经济体化的政策支持下,一些产业新区所给予的税费优惠政策,无疑对那些正欲外延扩张的优势企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在此过程中,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发挥地区信息资源充足、熟悉了解地区企业发展状况、服务本地化等优势,积极运用投资银行手段,力促具有互补优势的企业进行并购重组。通过并购行为,优势扩张企业可以获得困难企业的部分机器设备、熟练劳动力甚至产品品牌,困难企业可以起死回生,城市商业银行则在救活企业的同时实现不良资产的盘活,实现一举多赢的目标。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城市商业银行的不利影响及风险规避

1、防止企业逃废债。区域经济体化可能导致企业搬迁或抵押物的拆除,使银行的债权落空,部分企业也可能会以抵押物丧失为借口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因此,要注意跟踪抵贷物品的形态及价值变化,及时补充完善抵押担保手续,确保银行债权不被悬空。

2、避免为缺乏市场基础的工程提供信贷支持。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一项以政府为主导的综合性、系统化工程,参与企业单位众多,项目良莠不齐,一些缺乏市场基础的工程项目有可能借此“浑水摸鱼”,打着区域经济开发的幌子,试图将潜在投资风险转嫁给金融机构。这些工程一般自有资金比例较低,项目自身偿债能力较弱,城市商业银行更要充分调查,审慎评估,以免误入“雷区”。另外,由于城市建设中公益性项目较多,且自身产生的效益有限,受地方政策性因素的影响较大,还款来源很大程度上受地方财政能力的制约,因此更要注意落实充足有效的抵(质)押担保,规避因政策调整而给贷款带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