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8 10:46: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持续审计的含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持续审计的含义
1999年,AICPA/CICA在研究报告中,提出了持续审计CA的定义,他们认为“持续审计是指独立审计时用以对委托项目的相关事项以一系列实时或短时间内生成的审计报告,对其提供书面认证的一套审计方法。”这一定义,强调了持续审计的本质特征--实时性,也正是由于这种时效性使得CA具有传统审计无法比拟的优点:能将审计重点从事后审计提前至事中甚至事前,审计在承担企业的“医生”一角时,还能担起部分“谋士”和“顾问”的职责。而在现代技术的协助下,这种优势更是显露无疑,更高效的审计过程、更全面的审计范围,它在运用中摸索前进,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应用流程(如下图)。
2.内部持续审计的应用流程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想高效地应用内部持续审计,就必须具有良好的技术支持,先进理论的指导和准确清晰的规则参考,以及内部审计人员和管理层的合理有效参与。所以,本文将其持续审计有效运行的要素概括为:“技术”、“规则”以及“相关人员”,并在后文中对其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二、内部持续审计应用阻碍及原因
内部持续审计虽在国外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但在我国仍是起步阶段,目前只有部分大型集团采用了这一先进技术,且大多集中在金融、电信行业,其中较为典型的是中国移动。它自2012年启动持续审计平台构建计划后,遭遇了许多困难,显露出了构建周期过长、阶梯性实现、内外部支持不足等问题。而其他大型企业,例如青岛港集团,其应用CA的过程也十分波折。这些现象,从某一侧面反映出了内部持续审计在我国的推广应用阻力重重,若细究其原因,也可从其流程所涉三要素进行分析:
1.“规则”:基础理论的不完善以及相关准则的缺位
在此所提的持续审计应用的“规则”要素,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持续审计在应用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二是指导持续审计的基本理论。前者,目前在我国仍处于一片空白,持续审计的应用缺乏相关具体准则及应用准则的指引。大多数已采用CA的企业,所能依据的仅为ISACA在2010年出台的《信息系统审计指南》第42号文件,但国际性的指南与我国实况毕竟有着差距,难以充分发挥指引作用,给持续审计的应用带来了困难。
而后者,一方面,对其研究大多集中在持续审计的基本概念、模型、方法以及相关领域的可行性分析,对其实践应用方面涉及较少,相关调研极度缺乏,导致难以及时把握其发展现状,为其提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持续审计的理论研究虽已较为深入、部分观念得到普遍认可,但其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零散的知识往往导致人们存在认知上的偏差。目前,仍有许多管理层乃至审计人员将持续审计误解为,只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对传统审计进行优化的方式,而未能看到其连续性、实时化、预警性的本质特征,认识不到持续审计所创造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推广。
2.“技术”:信息化环境的不成熟和相关技术协助的不足
持续审计应用过程的“技术”要素,也可看成是内部持续审计的信息化过程,它包括对企业信息化环境的构建和审计工作本身的自动化。但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本身信息化程度并不高,难以支持持续审计工作的开展。据有关学者调查,在实施ERP系统的60家企业中,60%以上的企业使用了电算化审计软件,但这些软件的功能局限于余额测试和交易测试,同时其主要用于财务管理系统,其他系统的审计工作依旧沿用着传统方式,该模式固有的时滞性,也使得审计的重心仍停留在经营结果审计上,而非风险防范的过程审计上。
而前者,企业内部信息化环境的构建,虽从整体来看,情况较为乐观,却仍存在企业各部门之间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均衡的重要问题。据《中国经济普查年鉴-2013》,我国各行业目前使用信息化管理的企业比重均在90%以上,这为持续审计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大多数企业只对财务进行了信息化管理,其他版块,例如:购销存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配送管理的平均信息化程度都在40%以下,尤其是在生产制造管理上,多数行业信息化程度不足10%。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化程度的差距,造成了企业内部信息交换的障碍,信息交流难以流畅进行,一旦企业内部信息闭环有了缺口,就会影响到内部持续审计运行的效率,也难以实现全盘监控。
这些状况的形成,既有内因,又有外因。首先,由于我国内部审计发展较晚,内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作用认知不足,大多数人未能意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其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的长远价值,?е缕笠刀阅诓可蠹频闹厥硬还弧⑿枨蟛蛔悖?缺乏审计系统信息化改革的内在动力。其次,受限于我国现有技术水平,企业内置软件系统大多功能不完善,匹配性不强,难以保障系统安全,与之相关的技术也不成熟,极大地影响了审计系统的实用性,给内部审计的信息化造成了阻碍。就拿数据挖掘与储存来说,现有技术提取效率缓慢,转化语言准确性不足,无法为审计工作提供充分的协助。此外,不可否认的是,某些困难是由审计内容的固有特性决定的,例如人力资源,其无法直接量化分析,信息化改革实施难度相对更大。
3.“相关人员”:内部审计人员的消极参与和管理层的质疑态度
尽管,持续审计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变革,常常是由具有先见的审计人员或公司高层所提议的,但从整体上来说,部分审计人员的消极配合和管理层所持有的质疑态度是持续审计实施中最大的障碍。正如国外学者所言,“审计师可能才是持续审计最大的敌人,因为,持续审计使审计师处于一个不安全的位置,迫使他们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和方法。”持续审计所带有的学科交叉特性,对在传统财会教育系统下学习的内部审计人来说确实较为头疼,他们必须主动地了解最新的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发展,并掌握基础操作。而近些年提出的风险导向审计也要求企业的审计人员具有战略性眼光,将管理学的理论运用于实际,协助高层规划企业战略。除需不断更新技能外,内审人员固有的观念也造成了他们的消极参与。许多人满足于传统审计技术,认为其仍能在公司发挥作用,并对实时审核的持续审计持有无法实现和收效甚微的看法。事实上,全球大数据的变革和行业领头企业的积极引进,就已然反映了这一审计技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管理层的质疑态度,则可能源自两方面,其一,是实施持续审计高额的成本和较长的投资回收期。基于公司的利益考量,任何一种决策,所考虑的不仅是其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更多时候需要考量成本和回报期限。然而,实施CA所需的相关技术费用高昂,即使能在原有的数据库及信息化系统的基础上建模,也仍需引进一系列的辅助工具及软件,亦需聘请专业人员指导构建,这就造成了其前期较高的构建成本。并且要让持续审计技术实现全方位覆盖,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时候若高层只考虑企业的短期利益,那么这一决策必然不是最佳的选择。其二,更为隐蔽的可能是高层基于盈余管理和权力受限的考虑。现有研究已经表明,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与企业的盈余管理存在负相关关系,而企业的经营成果往往与高层的收益密切相关,出于私利,他们并不希望所处环境被实时监测,但持续审计的实施,将会给他们的不当牟利行为带来更大的风险。除了私利考量外,实施内部持续审计,管理层还必须得有决策权被束缚的心理准备。作为一项能够提供风险预警的审计技术,CA必然会给某些冒险的决策提示风险,一旦这种风险被审计人员判断为重大风险报告给董事会,那么管理层有可能就要面临着改变决策的境况,他们可能不得不重新规划战略,这很可能使得具有冒险风格的管理层认为自己的领导力以及创造力的发挥受到了拘束。基于这类原因,部分管理层会刻意忽视持续审计方式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为了一己私利而拒绝审计改革的提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道德风险”行为。
三、内部持续审计的应用对策研究
上述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国持续审计发展的阻碍,若想充分发挥持续审计的效用,就必须结合问题的根源,寻求解决办法:
1.“他山之石”:借鉴国外经验,开展相关调研
相较于国内,国外在持续审计领域的理论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准则规定也有了一定体系,且受到了较长时间的实践检验。只IIA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所出版的持续审计研究报告就多达四本,相关学会的建设更是如雨后春笋,国际化的思维能给国内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开阔的视角,大量的持续审计应用案例也能在短时间内,暂补目前国内调研工作的空白,针对国外所出现的问题予以防范。但在此同时,政府和各相关机构应积极开展调研工作,鼓励相关研究,全面了解我国应用现状。在调研过程中,总结现有问题与成功经验,以推出能普遍使用的准则和规范,给予持续审计工作原则性的指导,使其行有可依,规有可循。
2.“鼎新革故”:积极开展教育培训,转变固有观念
在分析持续审计应用困境时,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技术层面信息化建设内在动力的缺失,还是相关人员层面内部审计人员的消极参与以及管理层对应用效益的怀疑,都是源自社会对持续审计以及内部审计的认知不全所造成的。旧观念的根深蒂固,需要新理论的冲击才能转变,只有加快、加强人们对前沿审计理论的了解,并辅以相关案例研究,详实数据分析,才能获得人们的认可,才能让社会意识到其优越性,使其具有内在需求,才能让企业从“被迫建设”到“主动建设”。
具体做法上,一方面,审计署可以带头开展相关的教育培训,编著相关教材,以纠正人们的认知偏差,也可模仿国外,建立资格考试,激励相关人员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提高从业人员素养;另一方面,高校或者科研所也可以开展相应的课程,在现有知识体系中适当引入跨专业知识,或借鉴国际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的做法,为职业人员开办相关的复合人才培育课程,为未来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培养生力军。
3.“开源节流”: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加大相关软件研发力度
持续审计实施困境的病灶之一,就在于技术,优良技术的缺乏不但造成了实施成本的昂贵,也造成了持续审计运行稳定性、安全性不足的问题,大大削弱了它所能创造的价值。故而,加大技术研发力度,鼓励研制相关功能软件,使企业在技术层面上具备全面信息化的客观条件,是我们所必须重点践行的。但在此之外,常常为人们所忽略的是,现有技术的充分开发利用。特别是现在大多数企业已经拥有erp系统,完全可以利用其内置的功能模块对非财务信息,审计流程进行电算化。即使是负担不起erp系统费用的小型企业,如果能充分利用Excel等基础工具,自行编制公式构建模型,也能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实现较为初级的持续审计。这一点,并非天马行空的想象,国外学者已经在积极提出降低成本的方案,他们认为实施持续审计的组织往往已经拥有必要的数据和工具,只要构建了恰当的持续审计模型,其实施并非一定得要千金一掷。
关键词:内部审计;内部监督;风险管理;风险评估
在国家当前的新经济形势下,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其机构和业务日益繁杂,所面临的风险也不断增加。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是企业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管理层也迫切需要内部审计机构协助其更有效地履行其职责,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和经济活动的附加值。
1 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含义
(1)内部审计的含义。内部审计是指由本部门和本单位内部专职的审计机构或人员所实施的审计。这种专职的审计机构或人员,独立于财会部门之外,直接接受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依法对本部门、本单位及其下属单位的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内部审计监督。内部审计的目的是纠错防弊,促使企业改善其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2)风险管理的含义。企业风险管理是从整体企业的宏观角度来辨识及分析风险的过程。其方法不只是将企业所有风险整合,而是将企业面临的所有不确定性转化为可通过策略及运作优势达到营运目标的一种方法。coso对风险管理的定义是:“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受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这个过程从企业战略制定一直贯穿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用于识别那些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件和管理风险,使之在企业的风险偏好之内,从而合理确保企业实现既定的目标。”
2 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的关系
(1)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监督与控制的关键环节,可以协助公司辨别及评估重大风险的披露,对改善风险管理及控制制度做出重要贡献。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在规划审计工作时,应评估各种管理活动的相对风险,并将风险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对风险较大的项目优先考虑开展相关审计工作。对管理层的风险管理流程效果和效率方面进行检查、评价、报告并提出审计建议,帮助企业识别、评价风险及实施风险管理方法。
(2)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对风险的防范和控制需要从整体出发。而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中不从事具体业务活动,独立于业务管理部门,使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此,在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客观地、从全局的角度管理风险,正确地识别和评估风险,并及时建议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应对风险。
(3)风险管理是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有效的工具。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层的职责所在。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管理层应当确保企业具备良好的风险管理流程,并且在经营过程中正常运转。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制定正式的行为规范,经常检查公司风险管理流程是否健全等措施有效地降低企业风险。风险管理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工具,很多企业和部门已将其应用于机构的持续性、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和舞弊等各项风险管理中。
3如何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1)确认风险识别的充分性。在企业进行风险识别的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对风险管理流程进行审查与评价,确定企业在风险识别的过程中风险归类的正确性以及分析方法的适当性。内部审计可以采用多种风险分析方法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风险要素进行识别分析,判断企业管理层是否对主要风险均已识别和分析,并充分考虑风险可能造成的影响,为进行风险评价奠定基础。
(2)确定风险评估的恰当性。在企业进行风险评估的过程中,企业要对已识别的风险事件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分析风险产生的重要性及可能性。内部审计应首先对风险性质及程度的衡量与界定进行评价,这关系到进行风险处理的依据是否可靠。其次,应对管理层的风险评估过程的适当性、执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找出需要修改完善的地方,为各级管理层提供专业审计意见。
(3)评估风险对策的有效性。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对策活动中发挥的作用,直接反映在审计成果中,是审计价值的重要体现。企业根据对风险的评估和判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来进行风险处理,以降低和抑制风险损失,获取风险收益。在风险对策活动中,内部审计应分析风险回报的合理性、评价风险措施的有效性。
(4)评价风险监控的合理性。对企业风险管理的监控是指评估风险管理要素的内容和运行以及执行质量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内部审计首先应当从评价企业各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入手,审查企业经营活动中重要环节相关控制制度设置的合理性以及执行的有效性,识别并防范风险。其次,应当密切关注可能引致风险的重要事项,了解企业的风险偏好,与相关管理层讨论部门的目标、存在的风险,并评价管理层采取的风险监控活动的有效性。再次,应当以企业总体风险组合的观点看待风险,协调各部门共同管理企业,从全局角度识别并评价风险,提出改进建议来协助企业管理层履行其职责,以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4结束语
内部审计参与企业风险管理是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是环境因素和内部审计自身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不仅为内部审计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也有利于企业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采用先进的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强化内部审计职能,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实现管理最优、效益最佳的发展目标,并开创审计工作的新局面。
主要参考文献
[1]徐宏峰,李洪天。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改善[j]。财会月刊:会计版,2007(9)。
2007年是我国上市公司开始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第一年,也是我国注册会计师开始全面执行新执业准则的头一年。因此,《审计》教材变化很大,体现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和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内容要求。加上审计工作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审计》教材的内容既抽象又具体,没有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经历的人要想深刻地理解有关知识,顺利通过该科考试,的确存在一定的难度。然而,《审计》也并不像很多考生想象的那样高不可攀、深不可测。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考生能够把握本科目的命题规律和特点,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和应试技巧,讲求学习的战略战术,巧学活用,同时树立敢于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努力克服畏难情绪,就完全可以化难为易,顺利通过考试。也就是说,考生要顺利通过《审计》科目的考试,需要信心、实力加勇气。
一、近年《审计》科目的命题规律和特点
(一)命题规律和特点分析
1.全面考核,突出重点,理论结合实务。这是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制度以来,审计科目一贯遵循的命题原则。全面考核,即试题一般要覆盖教材所有章节的内容;突出重点,即试题着重考核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审计工作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务操作性,因而考试的命题经常是将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结合在一起,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融会贯通能力、实际运用能力、职业分析和判断能力。例如,将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认定同审计目标的确定、审计测试程序的运用以及审计证据的获取等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将相关财务会计知识和审计一般原理运用到会计报表审计的实务中,并结合审计重要性原则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等。考生应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理解和掌握课程中的难点和重点内容,并注意知识结构的系统化及整体把握。
2.注重实战操作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从2003年开始,《审计》科目的命题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方面充分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侧重实务操作”的特点,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更加贴近审计实务操作,将实务中可能遇到的某些具体审计问题集中于一个特定的情景中,考查考生能否站在注册会计师的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进而恰当地处理和解决这些实务问题;另一方面加大了对相关会计知识运用的考核力度,密切了审计与会计的关系,体现了会计知识是开展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的重要基础的指导思想。命题方式的变化,说明试题内容的灵活性和综合性在不断提高,死记硬背的东西越来越少,越来越注重于对考生综合能力的测试。考生应及时应对这种变化,注意从知识测试型向能力测试型转化,总结规律,理解记忆,努力培养自己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现准则变化的新思想、新内容和知识更新的要求。《审计》考试教材充分体现了审计准则的内容和要求,试题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对审计准则理解和运用的考核。因此考生必须认真领会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内涵实质,特别是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2007年《审计》教材内容变动很大,这些内容往往成为考试中的重点领域和重要方面。因而,考生要注意了解当年教材的变化情况以及《会计》等相关学科的最新知识。
4.强调对基本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在每年的客观题中都会设置一些涉及基本概念问题的“圈套”或“陷阱”,如果考生基本概念不清或把握不准、理解不透,就很容易上当出错。
(二)题型题量分析
在题型方面,《审计》科目自1997年取消填空题型以来,一直保持着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综合题五类题型。前三类属于客观题,主要考核考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点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后两类属于主观题,主要考核考生对本课程重点、难点的理解掌握以及对基本知识点的综合分析、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和职业判断的能力。在题量和分值分布方面,虽然每年的具体情况都略有不同,但试题总量基本控制在40个小题左右,其中主观题的题量基本保持在5-6道,所占总分值却高达60分以上;客观题的题量虽然由2004年和2005年的32道增加到2006年的37道,但判断题和多选题的单位分值却由原来的每小题1.5分降低到每小题1分,所占分值并没有太大的提升。近三年的题量和分值分布情况如下页表1所示。
客观题与主观题所占分值比重的变化,充分体现了对考生提高实务操作能力的要求。考生必须在掌握好审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同时,注重审计实务,将理论灵活运用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当中。
二、今年教材内容的基本结构
2007年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生重大变革的一年。伴随着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正式实施,2007年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教材也充分体现了新执业准则的精神和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不仅整体上由原来的十六章扩展到现在的二十二章,而且几乎对每一章的内容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补充、删减。这些根据新执业准则增加和修改的内容都应引起考生的关注和重视,并作为2007年考试的重点加以对待。
从整体结构上来说,近年审计教材的内容大体可划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属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础知识,由第一章至第五章构成。主要介绍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一些基本概念、业务范围、职业道德、执业准则体系及法律责任等。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易懂,也不具有太强的实务操作性,命题的综合性和难度一般不太大,所占分值也不高,主要是为理解以后各章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属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由第六章至第十二章构成。这部分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审计的基本程序、方法和执行审计业务过程的主要工作,集中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主要内容,是指导审计实务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因而是考核的重点内容之一,往往会与后面的实务部分结合起来,出一些灵活性和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所占分值较高。考生要学好这部分内容,必须具备较强的理论与实务的融会贯通能力,能够在理解审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将理论较好地运用于实践,做到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相结合。
第三部分:属于财务报表审计的实务技能,由第十三章至第十九章构成。主要按照企业各项业务循环分别阐述了财务报表审计的具体方法和程序,以及评价审计结果、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的整个过程和具体要求。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是当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最主要的业务内容之一,也是企业与事务所发生业务关联的主要领域。这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以及会计知识的结合与融会贯通,也是本课程的重点考核内容和分值较高的重点区域所在。
第四部分:属于除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以外的其他鉴证业务,由第二十章和第二十一章构成。这部分内容着重介绍了特殊目的审计业务、验资等特殊审计领域以及审阅业务和其他鉴证业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也是可能出简答题或综合题的区域。
第五部分:属于相关服务业务,由第二十二章构成。这部分内容着重介绍了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和代编财务信息业务的基本原理。对这部分内容,考生应主要关注出客观题的可能。
三、今年考试中应注意理解和掌握的关键知识点
在今年的应试准备中,考生应以考试大纲确定的考试范围为依据,在对考试指定教材的内容进行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注意按照熟练掌握、重点理解和一般了解等不同要求分层次地对待各章相关内容。具体来说,对各章学习要求的层次划分可参照表2所示:
根据上述划分,考生在学习中应注意正确理解和掌握下列关键知识点和重点、难点问题:
(一)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
考生首先应重点理解独立性的含义、影响独立性的有关因素以及维护独立性的措施;其次应结合《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指导意见》的各项具体要求,正确分析和判断哪些行为不违反职业道德而可以为之,哪些行为则违反职业道德而不能为之。
(二)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和国际趋同的需要,我国将“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体系”改进为“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以适应注册会计师业务多元化的需要。如下页图1。
1.鉴证业务准则由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统领。按照鉴证业务提供的保证程度和鉴证对象的不同,分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其中,审计准则是整个执业准则体系的核心。
2.审计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的审计业务。在提供审计服务时,注册会计师对所审计信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并以积极的方式提出结论。
3.审阅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的审阅业务。在提供审阅服务时,注册会计师对所审阅信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有限保证,并以消极的方式提出结论。
4.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审计或审阅以外的其他鉴证业务。根据鉴证业务的性质和业务约定的要求,提供有限保证或合理保证。
5.相关服务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代编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提供管理咨询等其它服务。在提供相关服务时,注册会计师不提供任何程度的保证。
6.质量控制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各类业务时应当遵循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是对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提出的制度要求。主要包括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职业道德规范、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收与保持、人力资源、业务执行、业务工作底稿和监控等七项要素。
(三)审计风险准则的相关内容
审计风险准则针对的是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问题,为注册会计师防范和控制风险提供技术支持。审计风险准则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新要求,通过修订审计风险模型,拓展审计证据的内涵,强调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以充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审计风险准则体系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会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报风险》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组成。
1.《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确立了新的审计模型,即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其中,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意见的可能性。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
2.《审计证据》拓展了审计证据的内涵(见图2);要求详细运用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作为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以及设计与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基础;将获取审计证据的程序区分为总体程序和具体程序。总体程序包括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具体程序包括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和分析程序。
3.《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要求从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被审计单位性质,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等六个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4.《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要求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并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便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见图3)。
从图3可见,审计风险准则运用的思路,就是以新审计风险模型(即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为基础,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评估和应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四)审计目标的确定
审计目标包括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以及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相关的具体目标两个层次,是审计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从逻辑关系上来说,审计目标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密切相关,因为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即对管理层的认定进行再认定。
所谓认定,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做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均做出了认定,包括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以及与列报相关的认定三大类。考生应在理解、认定基本含义的基础上,掌握各类认定的内容、性质和特点。
审计目标包括总目标和审计具体目标两个层次。我国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即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表示意见。具体审计目标是审计总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其确立取决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认定和审计的总目标。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认定相对应,具体审计目标也分为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以及与列报相关的审计目标三大类。只有明确了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才能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通过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对管理层认定做出结论,并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最终实现审计的目标。充分性和适当性是审计证据的两大重要特性,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职业怀疑态度,运用职业判断,对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做出评价。
(五)审计重要性及其运用
1.重要性的含义。所谓重要性,是指鉴证对象信息中存在错报的严重程度,它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预期使用者依据鉴证对象信息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由于注册会计师并不能绝对保证将财务报表中所有的错报都被发现和揭示出来,因而必须确定一个可以接受的报表错报水平的临界点,在这个临界点之下的错报将不会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也不会影响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反之,则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并影响到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注册会计师运用专业判断,它不能离开被审单位的特定环境。
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存在反向变动关系。也就是说,重要性水平越高,意味着可以接受的报表中含有错报的金额越大,则对审计证据数量的需求越小;而重要性水平越低,意味着可接受的报表中含有错报的金额越小,则对审计证据数量的需求就越大。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也存在反向变动关系。也就是说,重要性水平越高,意味着可以接受的报表中含有错报的金额越大,注册会计师通过审计还没将超过重要性水平之上的重大错报检查出来,从而签发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相对较低;反之,重要性水平越低,意味着可接受的报表中含有错报的金额越小,注册会计师未能将超过重要性水平之上的重大错报检查出来,从而签发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就相对较高。
2.重要性的具体运用。在审计过程中运用重要性原则,主要是基于对提高审计效率和保证审计质量的考虑。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分别从财务报表层次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确定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以发现在金额上的重大错报。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方法通常为选择一个恰当的基准去乘以适当的百分比。
在评价错报的影响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尚未更正的错报(包括审计中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和推断误差)加以汇总,并将汇总数与重要性水平进行比较,以评价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是否重大及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如果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不重大,注册会计师可以发表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如果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超过了重要性水平,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可能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以降低审计风险;如果已识别但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以降低审计风险。若管理层拒绝调整财务报表,并且扩大审计程序范围的结果不能使注册会计师认为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不重大,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六)审计抽样
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这使注册会计师能够获取和评价与被选取项目的某些特征有关的审计证据,以形成或帮助形成对从中抽取样本的总体的结论。运用审计抽样法,是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进行审计抽样过程中,审计风险具体表现为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两大类,其中,抽样风险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如表3所示:
审计抽样的主要工作环节包括:1.进行样本设计,包括总体设计、分层设计和样本规模设计,充分考虑影响样本规模的五个因素;2.选取样本,其基本方法有随机数表法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样法、系统选样法和随意选样法;3.对样本实施审计程序;4.对样本结果进行评价,包括分析样本误差,推断总体误差和形成审计结论。应重点掌握对控制测试中的样本结果和细节测试中的样本结果进行评价的具体要求和内容。
在控制测试中,抽样技术的具体运用主要有固定样本量抽样、停-走抽样和发现抽样三种方法。在实质性程序中,抽样技术的具体运用主要有均值估计抽样、差额估计抽样、比率估计抽样等传统变量抽样方法和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即PPS抽样)。考生应注意理解和掌握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具体应用。
(七)财务报表审计的相关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前面各章基本原理的具体应用,更多体现的是实务操作能力和对相关审计、会计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考生在复习时应注意多作总结、归纳,并把握以下几点:
1.结合运用前面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以及相关财务会计知识,做到理论与实务的融合。
2.注意会计知识的更新,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企业会计准则内容的最新变化。
3.在了解各业务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的基础上,理解各循环内部控制的特点、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有关规定、控制测试及实质性程序的内容和方法,比较其异同,掌握其规律性。
4.掌握重点报表项目及重要测试程序,包括为验证管理当局的重要认定而实施的重要程序和具有鲜明审计技术色彩的实质性程序。例如:对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应收账款等往来项目的函证程序,对存货的监盘程序,对现金、有价证券、固定资产等的实物检查程序,对所有权的验证程序,对货币资金、往来款项、存货、长短期投资、主营业务收入和期间费用等项目的截止测试程序以及对有关报表项目的计价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等。
(八)完成审计工作时的特殊关注
在进行财务报表审计时,除了对各个业务循环包括的常规性项目实施审计测试外,还应特别关注对期初余额、或有事项、期后事项和持续经营等特殊内容的审计。
1.对于期初余额,应注意理解期初余额的含义,期初余额审计的目标和程序,掌握期初余额审计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2.对于期后事项,应理解其概念,熟练掌握对建议调整和建议披露这两类期后事项的区分,以及注册会计师对三个不同时段期后事项的不同审计责任问题。在往年的考试中,期后事项经常作为简答和综合题型的重点考核内容,对此,考生应予以关注和重视。
3.对于或有事项,应在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上,了解或有事项审计的目标和审计的方法程序。
4.对于持续经营问题,应注意区分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的不同责任,理解在计划审计工作与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和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三个不同的工作阶段中,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的考虑。见图4 。
5.在完成审计工作阶段,还应获取管理当局声明书和律师声明书,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对财务报表总体合理性实施分析程序,评价审计结果,与治理层沟通和完成质量控制复核等。
(九)审计意见的确定及审计报告的出具
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是注册会计师工作质量和执业水准的综合反映。而审计意见是否恰当又直接影响审计报告的质量,集中反映出审计的风险。
1.熟练掌握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内容和形成意见、出具报告的具体要求,具备恰当提出处理建议、正确做出调整会计分录、编制各种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等实务操作和运用能力。
2.准确把握各种审计意见的出具。审计报告中表达的审计意见类型有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四种。正确把握发表各种审计意见应具备的条件,分清四种意见类型的界限,是出具正确的审计报告,降低审计风险的关键。在这里,重要性水平是判断应出具何种审计意见类型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发生某种不能提出无保留意见的情况时,注册会计师必须评价这一情况对财务报表整体的影响,以决定其重要性。如果某项错报虽然重要,但对财务报表总体没有重要影响,则可以发表保留意见。如果某项错报金额非常重要又广泛影响财务报表总体上的公允性,则应发表否定意见。如果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可能产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和广泛,使注册会计师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至无法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就应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在判定某项错报是否非常重要时,还必须考虑这项错报对会计报表各个部分的影响程度,即牵扯性。一项错误越有牵扯性,则发表更严厉意见的可能性就越大。
3.带强调事项段的审计报告的出具。除了四种基本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外,当存在下列情形时,可以在审计报告意见段的后面增加强调事项段:(1)存在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2)存在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不确定事项(持续经营问题除外);(3)存在其他审计准则规定需要增加强调事项段的情形。强调事项段并不影响已发表的审计意见,目的只是提醒财务报表使用者对某些重大事项予以关注。
4.理解注册会计师对比较数据的审计责任和报告责任以及对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重大不一致、对事实的重大错报和审计报告日后获取的其他信息的审计责任。
(十)特殊审计领域
1.特殊目的审计业务。了解特殊目的审计业务的含义和发表意见的要求,理解四种特殊目的审计业务在出具审计报告时的特殊考虑以及不同特点。
2.验资业务。验资也是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定及常规业务之一。考生应注意理解掌握验资的基本概念、审验范围、审验程序以及验资报告的基本要素和各类验资报告的编制方法。
(十一)审阅业务和其他鉴证业务
1.财务报表审阅业务。应了解财务报表审阅业务的目标、审阅范围和保证程度;理解审阅程序以及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和结论类型;掌握各种意见类型审阅报告的特点。
【关键词】 CEO薪酬; 非标准审计意见; 关系
一、引言
有现代企业制度,就有两权分离,有两权分离就有委托关系,有委托关系就有成本问题,而成本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和委托人之间信息的不完全和非对称性,那么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呢,主要是通过公司治理来发挥作用。
公司治理的内容之一就是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信息披露是指企业以公开报告的形式,将公司财务及其他信息提供给使用者的行为。充分、透明的信息将有助于缓解经营者和股东的信息非对称,从而降低成本。而在现代企业中,大都对经理人报酬实行激励机制,经理人为了得到公众的认可,从而得到丰厚的报酬,有可能也有动机粉饰财务报表,此时,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将会成为公众辨别真假的主要资料。
由此,笔者得出以下设想:经理人报酬与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之间存在某种关系,一方面,如果注册会计师出具了非标审计意见,那就意味着经理人提供的财务报表或者不合法、或者不公允、或者无法表示,一般在公司业绩不好的时候经理人才有可能这么做,那么经理人的报酬可能会下降;另一方面,如果经理人的报酬因公司业绩不佳而持续下降,那么经理人有可能会通过粉饰财务报表来提高报酬,那么注册会计师将会出具非标审计意见。
二、文献回顾
在国内外文献中,关于高管薪酬,大都是研究其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国外学者研究较早,但并未取得一致的结果。Murphy(1985)研究发现管理层薪酬随营业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股东收益保持不变。Sloan(1993)证明了会计净收益与CEO现金报酬的正相关性。Jensen和Murphy(1990)以公司市场价值的变化(即股东财富变化)来衡量公司业绩,指出总经理报酬与业绩之间有微弱关系。Core et al.(1999)证明CEO超额薪酬与股票收益以及经营业绩之间显著负相关。Brick et al.(2006)也发现超额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负相关。
国内关于高管薪酬研究开始得比较晚。魏刚(2000)以高管的年度报酬为薪酬变量,以净资产收益率ROE为企业经营绩效变量,发现管理层的薪酬与企业绩效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李增泉(2000)的分析同样表明年度报酬与企业业绩不相关。随着研究变量选择以及模型使用的丰富,两者相关性趋于正相关。杜兴强、王丽华(2007)研究发现高层薪酬与公司以及股东财富前后两期的变化,均成正相关关系;而与本期Tobin'q的变化成负相关关系,与上期Tobin'q的变化成正相关关系。杜兴强、王丽华(2009)研究发现,在ROE、ROA、TQ与股东财富四个指标中,本期与前期ROE与ROA增加均会使高管薪酬有所增加。
上述都是关于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研究,我们发现很少文献涉及外部审计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高管薪酬水平问题,本文着眼于研究独立审计与薪酬激励两种不同的公司治理机制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笔者将审计意见进行赋值,其中把非标准审计意见赋值为0,把标准审计意见赋值为1。由引言可以得出如下假设:
假设1:对于同一公司,在不同会计年度,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如果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即审计意见的数值低,那么CEO薪酬可能会降低。
假设2:对于同一公司,在不同会计年度,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如果CEO薪酬持续降低,很有可能导致审计意见的数值下降,也就是导致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二)样本选择
由于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与非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在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本文选取了2005―2009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并剔除了财务指标值极端异常的公司。最终每年获得980个数据,5年共4 900个数据。
(三)模型与变量设定
首先,笔者采用如下模型实证检验假设1:
模型1:pay=β0+β1Opnion+β2JR+β3CG+β4GS+β5Roe
+β6Opr+β7Mv+ε
其中各变量代表的含义如下:
pay――CEO年薪(现金)
Opnion――注册会计师出具的与CEO年薪对应年度的审计意见,非标准审计意见=0,标准审计意见=1
JR――董事长与CEO是否兼任,兼任=0,不兼任=1
CG――CEO年末是否持有公司股份,不持股=0,持股=1
GS――公司年末总股数
Roe――净资产收益率
Opr――营业利润率
Mv――公司年末市场价值
在上述变量中,代表公司规模的年末总股数(GS),代表会计绩效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和营业利润率(Opr),代表市场指标的公司年末市场价值(Mv),以及哑变量JR和CG,都将作为影响CEO薪酬的控制变量,除此之外,笔者将年度也作为一个哑变量来对模型进行分析。
之后,使用TSLS二阶段回归对模型1做内生性检验,也就是检验假设2,即模型如下:
模型2:Opnion=β0+β1pay+β2JR+β3CG+β4GS+β5Roe
+β6Opr+β7Mv+ε
其中变量含义与模型1完全一致。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1是因变量和自变量的简单描述性统计,分别描述样本的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和标准差。表1中数据表明,不同年份不同公司CEO薪酬(pay)存在较大差距,审计意见(Opnion)中标准审计意见占大多数,此外,净资产收益率(Roe)、营业利润率(Opr)和公司年末市场价值(Mv)范围的跨度都很大,原因可能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年度、行业、地区的影响。
(二)多元回归结果
1.审计意见类型对CEO薪酬影响分析
表2是模型1的回归结果,该模型Pr>F为|t|为0.0138。调整后的R2不大,有可能是样本数量选取不够。总之该结果表明,上市公司CEO薪酬与审计意见类型呈显著的正相关,从而证实了本文的假设1,即如果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审计意见的数值低,那么CEO薪酬可能会降低。
就其它控制变量而言,基本与CEO薪酬呈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一致,除了代表公司规模的总股数(GS)外,这一结果可能与指标的选择有关,因为在大多数文献中,作者均以公司总资产的对数代表公司规模。
2.CEO薪酬对审计意见类型影响分析
表3是笔者使用TSLS二阶段回归对模型1做内生性检验的结果,该模型Prob(F-statistic)为0,调整后的R2为0.31633,表明该模型整体是显著的。上市公司CEO薪酬的回归系数为0.0000185,Prob(t-Statistic)为0.0138。调整后的R2不大,有可能是样本数量选取的不够。总之该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类型与CEO薪酬呈显著的正相关,从而证实了本文的假设2,即如果CEO薪酬持续降低,很有可能导致审计意见的数值下降,也就是导致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五、结论
本文以委托产生的成本问题为背景,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实证研究了上市公司CEO薪酬与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之间的关系,从实证的角度剖析了成本问题的成因之一,即人和委托人之间信息的不完全和非对称性。研究结果证实了本文提出的两个假设,即对于同一公司,在不同会计年度,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如果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CEO薪酬可能会降低,相反的,如果CEO薪酬持续降低,也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两者是相互影响的。这很有可能是因为现代企业制度下上市公司对CEO薪酬实行激励机制的结果,因为有激励机制,就必然要将CEO薪酬与公司业绩挂钩,而表现公司业绩的途径之一就是财务报表的披露,这就将CEO薪酬与审计意见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 Murphy,K.J.Corporate performance and managerialremuneration:an empirical analysi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5,7:11-42.
[2] Jensen M C,Murphy KJ.Performance and top-managementincentiv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2:225-264.
[3] Core,J.,Holthausen,R.,Larcker,D.,Corporate gover-nance,chief executive officer,and firm performanc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9,51:371-406.
[4] Brick,I., Palmon,O., Wald ,J.,
CEOcompensation,di-rector
compensation,and firm performance:evidence ofcronyism[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06,12:403-423.
[5] 李增泉.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一项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0(1):24-30.
[6] 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J].经济研究,2000(3):32-39.
关键词:审计报告相关准则 关键审计事项 持续经营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130-02
早期的审计报告,是没有统一规范的,其内容和格式由审计师自定。为了提高审计报告的规范性和可比性,20世纪40年代,准则对其内容和格式做出了规范。该审计报告模板以审计意见段为核心,位于审计报告的最后,其他内容如管理层责任段、注册会计师责任段均为格式化内容。标准审计报告基本就是格式化的报告,报告使用人只浏览意见段即可。虽然该模式重点突出、简单明了,但是信息量太少,而财务信息使用者希望从中了解更多的信息,为了满足财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国际审计报告相关准则进行了修订。
一、国际审计报告相关准则的修订背景
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的调查结果表明很多财务信息使用者认为他们做出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与它们能从审计报告和其他公开渠道获取的信息存在很大的差距。随着企业经营的复杂化,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融入了的大量的职业判断和估计,财务信息使用者很难从现有的审计报告模式中知悉审计师是如何应对这一复杂的形势的,是否在具有高风险的领域分配了更多的审计资源。
为了满足财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IAASB于2015年1月15日了新制定(修订)的相关审计准则文本,包括修订《ISA-700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和出具审计报告》、制定《ISA-701关键审计事项》、修订《ISA570―持续经营》、修订《国际审计准则第720号―审计师与其他信息相关的责任》等,适用于会计期间截至2016年12月15日及之后的财务报表审计。改革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要求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关键审计事项;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时,要求在审计报告中单设段落单独反映;要求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其他信息”段,单独反映注册会计师对年报中包含的“其他信息”的责任。
本次准则修订的目的在于,增强审计师执行国际审计准则的行为一致性,促使审计师更加关注审计过程及财务报表披露,提升审计服务质量。IAASB主席Arnold Schilder指出,财务报表披露对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出恰当决策非常重要,因此审计师应当更加关注财务报表披露中信息的质量,这是符合公众利益的。IAASB认为,国际审计报告相关准则的变化可以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审计业务,以及任何司法管辖区和行业,并将提高审计质量。
二、我国修订审计报告相关准则
根据国际审计报告准则的变化,按照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要求,2016年1月7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了“会协〔2016〕1号”文件――《关于印发等7项审计准则征求意见稿的通知》。?文件附件列示了此次修订涉及的7项审计准则,分别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和出具审计报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4号――持续经营》《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1号――与治理层的沟通》《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3号――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和其他事项段》《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2号――在审计报告中发表非无保留意见》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21号――注册会计师对其他信息的责任》。
本次审计报告相关准则的修订,标志着审计报告模式迎来新的时代。本次修订的目的在于增加审计报告信息含量、增强审计工作透明度,并强化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的相关责任。
审计报告相关准则修订的主要内容:
(一)《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要求在上市实体审计报告中单独描述关键审计事项
沟通关键审计事项,能够提高已执行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增加审计报告的沟通价值。关键审计事项,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职业判断认为对当期财务报表审计最为重要的事项。关键审计事项选自与治理层沟通的事项。判断是否构成关键审计事项,通常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从“与治理层沟通的事项”中选择关键审计事项。例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的重大发现;对被审计单位会计实务重大方面的质量的看法;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困难等。
2.从“与治理层沟通的事项”中确定在执行审计工作过程时重点关注过的事项。在确定时,应当考虑以下方面: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较高的领域或识别出的特别风险;与财务报表中涉及重大管理层判断(包括被认为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会计估计)的领域相关的重大审计判断;当期重大交易或事项对审计的影响。
3.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工作时重点关注过的事项中,确定哪些事项对当期财务报表审计最为重要,从而构成关键审计事项。值得说明的是,关键审计事项虽然是“最为重要的事项”,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能有一项关键审计事项。关键审计事项的数量取决于被审计单位规模、复杂程度、业务和经营环境的性质,以及审计业务具体事实和情况的影响。
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报告中单独列示“关键审计事项段”描述这些事项,除非法律法规不允许公开披露这些事项,或在极其罕见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合理预期在审计报告中沟通某些事项造成的负面影响将超过产生的公众利益方面的益处,因而确定不应在审计报告中沟通该事项。
对于导致非无保留意见的事项或者导致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虽然从其性质看属于关键审计事项,但是不得在审计报告的关键审计事项部分进行描述,应当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2号――在审计报告中发表非无保留意见》《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4号――持续经营》的规定报告这些事项。
(二)在审计报告中增加以“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为标题的单独部分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4号――持续经营》规定如果运用持续经营假设是适当的,但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且财务报表对重大不确定性已作出充分披露,应当发表无保留意见,同时在审计报告中增加“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为标题的单独部分,以提醒报表使用人关注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和情况及其重大不确定性,并说明该事项不影响已发表的审计意见。如果运用持续经营假设是适当的,但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且财务报表对重大不确定性未作出充分披露,注册会计师不应以该段落替代非无保留意见,应恰当地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
(三)调整审计报告要素排列
新版审计报告将审计意见段置前,突出了审计意见的核心地位,读者可以开门见山地了解最为关键的信息。
注册会计师责任段的表述更加细化,向报告使用人阐明,“合理保证”“重大错报风险”的含义,并告知公众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由于错误或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只能做出合理保证并不能100%绝对保证。阐释了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识别和评估由于错误和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并针对这些风险采取应对措施(设计和实施审计程序)。除此以外,还增加了注册会计师与持续经营、治理层沟通、沟通关键审计事项、运用职业判断、保持职业怀疑等相关的责任。这些改进使得报告使用人对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过程和责任有了更多的了解,有助于报告使用人更深入地理解审计意见。
(四)其他变化
在无保留意见中增加“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对其他法律和监管要求的报告”。要求在审计报告的末尾列示负责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的合伙人的姓名。
三、对审计报告相关准则修订的几点建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适用于对上市实体整套通用目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以及注册会计师决定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的其他情形。为了提高审计报告的统一性、可比性,建议扩展至上市实体以外的财务报表审计。
2.准则对判断关键审计事项给予了具体的指引,但仍需依赖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因此不同的审计师确定的关键审计事项可能有所不同。首先应确保审计项目组内部对关键审计事项的判断合理一致,行业监管机构应当在本准则执行过程中密切关注判断关键审计事项的合理性和一致性,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完善修改这些判断指引。
3.《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3号――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和其他事项段》力求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理解和把握关键事项段、强调事项段和其他事项段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其他事项段比较好理解,该段落提及未在财务报表中列报或披露的事项,这些事项有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理解审计工作、审计报告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关键事项和强调事项有时则难以区分。实务中可能有部分强调事项也可以作为关键审计事项之一,那么在实务中有可能存在把强调事项列作关键审计事项的情况。
总之,此次审计报告相关准则的修订,增加了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引导注册会计师更加关注审计过程,强化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同时,社会公众也可以通过修订后的审计报告理解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和责任,注册会计师提供的具有个性化的审计报告或将成为选聘会计师事务所的重要参考之一。
参考文献:
[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印发等7项审计准则征求意见稿的通知》.会协〔2016〕1号,2016年1月7日
[2] 唐建华,张革.增加报告信息含量提升报告沟通价值――国际审计报告改革评述.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04)
[3] 王凯.审计报告模式将迎重大改变.中国会计报,2016.01.15
【关键词】 企业 内部审计 问题 改进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内部审计的作用在企业发展中越来越重要。企业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审查活动,它是通过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及内部控制的真实性、可靠性、合法性等监督与管理,来促使企业目标的实现。企业内部审计又分为财务和管理两种。然而财务审计主要是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审查,管理审计主要是对企业管理信息的审查。两者相比来看,管理审计更具有建设性。因此,做好企业内部审计可以发挥企业的监督功能,从而约束企业内部及下属单位,使企业的整体利益和持续发展有可靠的保证。
1. 目前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常见问题
1.1企业领导者为了逃避外部监督,往往对内部审计形成了排斥心理,缺乏对内部审计的客观认识。加上我国企业大多倚重于生产管理,使得内部审计的范围无法扩展到企业的管理与生产方面,所以导致了审计部门空有其名,而并未发挥内部审计真正的作用。
1.2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平等存在或融入到财务部门中,形成了部门之间相互牵制、相互制约,导致审计部门的工作质量下降,缺乏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进而影响了审计监督和评价效果的发挥。
1.3企业内部审计缺乏专业的人才。在信息技术与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要求从事内审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但是目前来看,我国大多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存在专业知识欠缺、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许多内审人员缺少专业训练,相关专业知识面狭小。显然,内部审计人员单一的知识结构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审计工作发展需要,内审工作人员应该加强财务会计、外语、法律、计算机以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和培养,招纳更多具备多方面专业知识及素质高的人才,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及工作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的约束,提供的数据和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情况,导致出现了重大事故。
1.4内部控制执行力度松懈。企业领导管理人员内部控制意识薄弱,无法落实内部控制制度。而现在的内审工作多半执行于事后审计,缺乏对高层管理者的工作离任审计,由于内部审计的审计范围狭小和管理者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执行力度松懈,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能难以扩展到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中,使得内部审计工作不能及时有效的开展,因而降低了它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1.5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缺乏监督评价的独立性。很多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了解进行分析判断,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从而增大了它的风险性。在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隶属关系几种形式中,内部审计属于审计委员会,因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得不到有力的保证,使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审计过程和结果受到影响。
2. 企业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
2.1企业高层领导者要转变错误观念,了解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做好企业内部审计,必须转变企业管理者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偏差,重新了解内部审计的真正含义及其作用。不能因为逃避内部审计的监督而忽视内部审计。企业管理者应该自觉地设置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认识到企业内部审计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2.2培养企业内部高级人才,加强审计人员队伍建设
针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较低的问题,企业要大力倾向于内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品行与现代企业制度相对称。企业应不断培养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除了必须精通的专业技能之外,还要具备外语、法律、企业管理知识以及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组织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实践,以提高审计人员的协作、判断事物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从而优化企业审计人员的管理结构。使得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在具备充足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同样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
2.3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审计系统
制定健全的内部审计法律机制,结合自身情况开发新的审计标准。内部审计人员只有根据企业自身发展制定的监督评价标准,才能对审计工作进行评价,使内部审计工作有一套可靠的规章制度可依循,从而降低审计风险。同时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没有经过授权允许的不予执行;对企业职务进行分工负责,多人管理,使之形成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按时轮换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岗位,从岗位轮换中发现内部管理制度的不足之处,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形成各部门各环节协调运转。
2.4做好企业内部审计的转型
由单一的内部审计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发展。为了优化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进而迎合企业投资和管理层次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内部审计承担着重大的使命。这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善于揪出问题,还要善于结合实情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同时内部审计人员除了关注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持续经营能力,还要关注相关单位提供的建设。
2.5提高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
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和运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它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谋求利益最大化的重要保障。企业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发挥企业审计的功能,使内部审计高于其他部门而存在,从而维护和保持内部审计的严肃性和独立性。并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企业自身状况,逐步完善全面的内部审计机制,使内部审计充分发挥对企业的监督功能,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单吉荣.浅谈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103.
[2] 黄静.浅谈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科技与企业,2010,(7):77-78.
[3] 邹本义.浅谈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科技财富,2011,(10):241.
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概述
1.风险导向内部控制的含义
讨论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首先要从风险的含义说起。一般来说,风险可以被认定为一种可以识别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的来源可以是技术、人员、经验、外部竞争对手、商业环境、经济法律环境等。有些风险的影响是负面的,而有些则会导致正面的影响,比如企业的机遇,或者是可以降低企业负面影响的事项。通常情况下,企业管理者都会对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事项有所警惕,因为风险带来的负面后果多是对企业具有破坏力的,包括资产流失、竞争失败、经营中断、法律诉讼、商业欺诈、无益开支、资产损失及决策损失等。
由于企业风险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而导致企业经营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1992-1994年期间,由于权责的不恰当分配,新加坡分行期货交易员从事日经指数期货套期对冲和债券买卖活动,形成巨额累积亏损,导致有200年历史的英国巴林银行于1995年被国际荷兰集团收购。同样,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是中国航油集团公司的海外控股公司,其总裁擅自从事被母公司明令禁止的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并欺瞒母公司,当该项投机业务导致巨额亏损时,才不得不报告给母公司出面挽救。
相关案件给我们带来了以下启示,一是风险防范意识对企业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二是内部控制要以风险为导向;三是要建立健全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机制;四是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机制要不折不扣地加以执行;五是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机制需要监督检查。
2.内控项目背景介绍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9年10月,上海汽车向上汽通用五菱发来《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的通知》,要求上汽通用五菱推进内控制度的建设、实施及检查监督工作。2010年4月26日,三项配套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也正式出台。
为了响应国家有关部委及监管机构的内部控制监管要求,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完善公司治理关键环节,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并长效促进公司战略的实现,公司决策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并按照内部控制体系的要求有效运行各业务流程和相关管理工作。
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1.内控建设的框架、目标和原则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的规定,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下列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这五项要素正是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的五要素,它们取决于管理层经营企业的方式,并融入管理过程本身。其中,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决定了企业在道德标准、价值导向、品质方面的基调;风险评估指识别、分析相关风险,以求有效地管理风险以实现既定目标;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信息与沟通使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这是确保内部控制体系正常运转的基本手段。
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应围绕一定的目标进行,一般来说,内部控制的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为合理保证企业的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第二为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第三为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应按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成本效益等五项原则进行。
2.体系构建的一般内容及计划
具体来说,内部控制体系框架的建设主要从公司治理、管理基础、监控和公司具体业务两方面入手。公司治理及监控方面的控制建设,能够有效防范和解决上述问题,这部分的关键内容包括: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组织架构、信息系统、社会责任、发展战略和内部信息传递。不同的企业,具体业务虽不完全一致,但是一般来讲,均包括以下具体业务,如全面预算、合同管理、采购业务、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资金活动、资产管理(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工程项目、银行业务、证券期货业务、保险业务、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告等。
2010年7月,上汽通用五菱计划成立内控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以推进内控制度的建设及完善。其中,领导小组以总经理担任组长、副总经理担任副组长、主要业务部门总监任组员,负责内控建设的领导及推动工作;工作小组由财务总监任组长,组员由总经办、财务、审计及各业务部门组成,承担内控制度建设的牵头、组织、指导和协调工作。
总经办作为内控制度建设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内控制度建设过程中的协调沟通工作,包括建立相关的会议制度、召集工作小组会议、负责内控制度文档维护与更新等职能。总经办内部审计科、财务部内部控制科对内控制度的建设提供审计建议,承担公司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估职能。各业务部门作为内控制度的编制、梳理、完善的责任部门,按照内控制度规定的业务流程进行日常操作和自我监控,发现内控缺陷反馈给内控小组,并及时维护、更新内控制度。
在内控制度建设过程中,根据需要,通过德勤中介机构对公司经理层、部门协调员进行培训,并获取德勤中介机构的咨询服务。坚持“以我为主、借鉴创新”的原则,稳步推进内控建设工作。
内控建设主要分三个重要阶段开展,第一阶段:体系建设试点阶段,在财务、销售、采购、HR进行内控制度的编写、梳理,以满足内部控制的第一层次的目标。第二阶段:体系建设推广阶段,在试点阶段的基础上,向其他业务部门推广内控建设,以达到内部控制的第二层次的目标。第三阶段:持续改进阶段,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持续改进,以达到内部控制的第三层次的目标。第一、二阶段以项目组协调指导、业务部门参与的形式开展工作,集中力量构建内控制度。第一阶段运行方式为每半月组织项目例会,各试点部门每周提交周报,项目管理组每月提交月报。第三阶段以业务部门自我评估、审计部门审计测评为主导,推进内控的完善。
内控流程的编写审批流程主要按以下步骤进行:集中培训――确定标准模板――确定关键流程及控制――业务部门编写流程――业务部门组织初评――工作小组评审――部门总监会签――提请公司领导审批。
3.构建项目的报告与总结
经公司内控建设项目组和各业务部门近一年的努力,《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手册-1.0版》得以定稿并实施。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公司环境的变化,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对内部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完善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建立强效有力的内部控制体系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已日趋重要。《内部控制手册》作为公司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实质性抓手,为公司经营管理的各个层级和各项环节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框架,是识别公司经营主要风险、管理应对风险的关键控制活动,是优化公司重大决策流程、提高重大决策水平和执行、控制和防范重大风险的基础保障。
《内部控制手册》的实施仅是内控体系建设的起点。要建立强效有力的内部控制体系,还需要结合公司经营规模、业务范围和特点、风险状况以及环境变化,在运行过程中持续优化和完善。各部门和各级管理人员不仅应当反复学习,领会精神,更重要的是要将内部控制融入日常管理工作,将内部控制作为提升管理的有效手段。内部控制涉及公司各个经营方面、各个环节、各个流程、各个岗位,只有全员参与,多方配合,建立覆盖公司全部业务和运作流程的控制系统,使所有员工理解和执行相关制度,切实履行职责,才能真正建立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体系的维护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发展的要求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修订,但是这种完善和修订需要有一套较为严密的保障措施,以避免因完善或修订而对内控体系的正常运行产生负面的影响。
关键词:扶贫;财政资金;绩效统计;反贫
由于我国扶贫政策的支持,目前很多贫困地区的人们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收入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虽然在消除贫困上面有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现在地区之间仍是存在着贫富差距,而且政策扶贫资金的加大投入并没有使减贫速度有所上升,反而有持续走低的现象。所以,应该重视提高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绩效,从可持续增长的角度上分析财政扶贫资金对当地的经济绩效、社会绩效的影响,从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过程上分析,来构建合理有效的综合绩效统计评价体系,增强财政扶贫资金的反贫能力。
一、财政扶贫资金及其综合绩效统计评价体系的含义
财政扶贫资金是指国家为了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善贫困地区的经济条件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其整体综合素质的一项专用资金,包括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项目管理费和少数民族资金等。在宏观经济增长的压力和政府收支矛盾的影响下,财政扶贫资金的增长为贫困地区的经济条件及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近年来,我国已经把扶贫政策纳入社会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将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预算放入总体预算的优先领域中,把贫困地区作为财政支持区域的重点区域,制定并且有效实施了一些专用于贫困地区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不断加大扶贫力度,切实提高了财政扶贫的执行力。
财政扶贫资金综合绩效统计评价体系应该包括经济绩效、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三个方面的内容。经济绩效不仅是经济总量的扩大,而且体现在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质量方面;环境效益是指贫困地区环境资产的投入、环境保护、生态发展等;社会效益是指在经济发展的条件下社会全面的进步,包括贫困地区人口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改善、社会安全状况良好、人们生活所需用品的供应、社会环境的优化以及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团结和谐的发展等。
二、财政扶贫资金综合绩效统计评价体系的缺陷
目前,尽管我国的贫困地区的经济和贫困人口的收入有了显著的增长,但是现今城乡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仍然很大,财政扶贫资金综合绩效统计评价体系还不够完整,对财政扶贫的目标并不明确,财政扶贫激励机制还不够。这些都影响了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方向和使用效果,导致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绩效不高。
1.财政扶贫资金综合绩效统计评价体系未能关注反贫能力的导向
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收入的低下,而是来源于能力的不足。当前财政扶贫资金综合绩效统计评价体系只是强调贫困人口的增减,并没有从实质上来分析解决贫困的根本方法,造成扶贫力度加大,而效果越来越不明显,甚至一些人口脱贫又返贫。导致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财政扶贫资金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没有坚持以提高贫困人口的反贫能力为导向,而是只关注贫困户的当前经济增长状况,没有包容性,没有从可持续角度考虑经济增长的质量以及财政扶贫资金对当地社会、环境绩效的影响。当前工作重点应该是提高贫困人口的反贫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个人持续取得较高收入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的能力、获取社会资源并会利用其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抗击自然灾害和身体病变的能力等等。
2.财政扶贫资金综合绩效统计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和合理
目前我国所建立的财政扶贫资金综合绩效统计评价体系还以经济为关注目标,对于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没有太多的关注,尽管在家财政扶贫资金的支持下贫困地区的农业或其他方面的生产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单一的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这种绩效考核机制的要求,在短期内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就会使投资生产过于粗放,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过度污染,使贫困地区的环境更加恶化。所以,财政扶贫资金综合绩效统计评价体系不能只着眼于经济效益,而应该是以经济为主,再加上对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地方应急能力等多方面考核机制的考虑,适应未来经济变化趋势,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3.财政扶贫资金综合绩效统计评价体系缺乏独立性
该体系的考评一般是由有关部门以及有关专家参与的,但是该考评主体的独立性还不够,一般实施该财政扶贫资金制度的主体就是参与考评的主体,并不能达到考评结果的公正公开、规范客观的目的,同时也不利于资金投向的客观规范。
三、优化财政扶贫资金综合绩效统计评价体系的建设
1.加强反贫能力的培养
针对现今返贫率较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还不能有效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扶贫绩效不突出的情况,仅靠国家的政策扶持、资金补助是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的,所以要加强培育贫困人口的反贫能力,摆脱这种治标不治本的现象,提高贫困地区的人才引进和科学文化教育等,将人口压力转化为发展经济的劳动资源。可以借助其他机构的审计,对扶贫项目的规划进行审查,突出科学性,倾向反贫能力的提高,加强资金的分配与监督,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将资金落实到反贫能力培养上,在后期项目的总结上可以借助以往的数据作为反贫能力的依据,将资金浪费、环境污染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
2.对审计结果进行公开
要公开审计结果,促进社会大众以及各相关部门的监督。目前扶贫资金绩效的公开程度仍然非常低,关于审计情况公开的数据明显较少,关于实际情况的数据也相对较少,并且当地的审计机关只有在当地政府的批准下才能公开审计报告,这样就导致很多实际问题不能得到很准确反映,审计部门的一些措施可能由于政府或者相关部门的一些原因不予采纳,进而使审计报告出现一定的偏差,对扶贫绩效的提高产生很大的障碍,所以审计报告的公开性和有效性是应该解决的首要问题。
3.评价体系的多样性和科学性
对于财政扶贫资金综合绩效统计评价体系从监督到落实都缺乏规范性,使得审计的范围较小,相对于国外的审计方式还过于简单和单一。审计方式必然应该随着社会的改变、总体经济的发展而改变,所以应该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但是由于现今各部门或者领导的制约,导致绩效统计结果的评价大多都过于模糊,这样就难以作为以后的工作标准,导致评价过于随意的恶性循环,所以应该实行改革,减少扶贫政策实行的阻力,提高绩效。
4.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关键词:内部审计外包;成本动因;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一、内部审计外包的含义
内部审计外包又称内部审计外部化或内部审计,它是指组织将其内部审计职能部分或全部通过契约委托给组织外部的具备专业胜任能力的机构或人员执行。
1999年6月26日,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理事会通过了内部审计的新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它通过系统、规范的方法评价和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将该定义与IIA在1993年修订的内部审计的定义“内部审计工作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评价活动,目的是协助该组织的管理成员有效地履行他们的职责,对其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价”做一比较就可以看出,两者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1999年的定义中去掉了“在组织内部”一词。这就表明,内部审计不一定必须由企业内部来进行自检活动,企业可能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履行内部审计的职能,即可以实行内部审计“外包”。内部审计外包并没有使内部审计的内涵发生变化,而只是使内部审计的执行者发生了变化。
二、内部审计外包的成本动因
随着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核心业务,同时委托外部机构经营管理中的部分职能。针对西方越来越多的企业外包内部审计职能的原因,1996年IIA对美国、加拿大一些公司经理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1所示。(表1)
从表1可以看出,“降低成本”是企业选择内部审计外包的主要原因(美国为60%,加拿大为32%)。内部审计外包是可以降低成本的。与企业自给内部审计服务成本相比较,内部审计外包的成本优势体现在:
(一)内审自给方式下企业需要进行一次性固定投入,但一般总额不会很大,且内审服务期较长,分摊后单次成本较小。但内部审计外包不需此项投入。
(二)内审自给方式下,企业需要对内审人员进行培训。因为内部审计为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必须不断扩充其职能,逐渐向风险管理和管理咨询拓展,而这就需要金融、会计、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价值工程、计算机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最新的审计技术。所以,企业需要对内审人员进行持续不断的培训,此项成本较大,且呈增长趋势。而审计外包无此成本。
(三)在内审实施过程中,企业自给方式下内审人员对企业比较熟悉,会及时发现一些问题,但能力相对较差,且会增加上层管理的工作量。外包模式下,注册会计师对企业不够熟悉,但注册会计师能力较强,且视野宽广,经验丰富,能发现企业管理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内部审计外包这种新的内部审计组织形式可以在人员的培训、新技术的开发运用等方面降低企业的总体成本,因而我们可以认为内部审计外包替代企业自给内部审计是符合内部审计产生的最初动因的,企业从降低契约成本角度考虑是有动力实行内部审计外包的。
三、内部审计外包的外部压力
企业外包部分内部职能,一般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描述的:在需要降低成本的新竞争环境下,企业可以通过集中于“核心业务”,外包“非核心业务”给外部承包人,来更有效地管理生产并提高经营的灵活性。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的外部压力在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原理。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英国学者哈默于1990年提出的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是资源和能力的集合,企业之间资源的异质性或企业拥有的特殊能力是决定企业竞争优势和经营绩效的关键因素,即核心竞争力,它是一系列技术系统、组织管理系统有机融合而成的、无形的、动态的能力资源。任何企业都拥有一组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独特资源,如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与组织能力。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所有企业都是同质的,各个企业的分化、兴衰和发展,尤其是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最终要依赖于组织内的特定资源和形成的异质性能力――核心能力。竞争优势正是构建在这些有价值的、难以模仿和替代的资源组合,而非单独的某种资源的基础上的。企业的形成是通过市场渠道将可获取的相关资源组合,在建立的瞬时资源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企业的能力。最终,能力会在发展中不断地被演进、分化,形成一时具有异质性和不可竞争性的核心能力,只能产生于企业生产过程中,无法从市场购买得到。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的一种监督手段,实质上是对本部门、本单位经济活动的再监督,目的是为了使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能够更有效地得以执行。也就是说,即使没有内部审计,企业仍可以正常运转,只是运转效率可能要低一些。所以,内部审计只是企业运转的一种辅助业务,不是企业的核心业务,不一定要在企业内部完成。
(二)企业外界环境分析。21世纪,随着区域经济的国际化、市场化、网络化、集团化,企业已经进入了新经济时代。作为企业内部控制职能中一项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所面临的工作环境也发生了巨大改变。
1、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被纳入会计核算系统,使得内部审计的对象增加,而且人力、信息等资源的核算无法像经济业务那样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定量核算,只能定性分析,这就使得内部审计的审查工作变得复杂。
2、电子商务和网络技术使企业内部及与外部间的会计、管理等工作的交流变得简便易行,原来无法得到的一些信息数据,现在可轻易获取,使企业管理部门对企业运作的更加全面详细的分析变得可能,这都意味着审计工作涉及的数据量增大,数据间关系也更加复杂,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扩大。
3、数据的磁性存储、网络会计实体的无形化、会计处理的无纸化、电子签名的虚拟化等技术的使用都使舞弊行为变得更加难以发现、查处,这使内部审计工作难度增大。
4、管理者对内部审计的要求提高,内部审计必须由原来的“警察”角色向高层次的“参谋、医生、卫士”角色发展。
综上所述,复杂多变且充满风险的环境使企业对内部审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内部审计工作的对象变得越来越复杂、范围越来越广、难度越来越大。这时,企业外包内部审计这一非核心业务,可使企业缩窄经济业务,将有限的精力专注于核心竞争力发展。这成为企业为适应外部环境需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而进行内部审计外包的一种合理解释。
四、内部审计外包应关注的问题
(一)外包的风险。部分管理当局认为,将业务外包给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外部机构可以降低自身的风险,但忽略了这些外部机构往往受到“深口袋”问题的困扰,也面临着巨大的诉讼风险;在外包的寻求阶段也面临着双方的相互选择成本;在执行过程还面临着企业机密信息资源泄露的风险等等,所有这些都应当在外包决策时作为成本的一部分充分考虑。
(二)资产的专有性。内部审计过程中的资产专有性主要是指内部审计的知识化程度、与管理当局的契合程度等。内部审计机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这两个方面占据优势,即资产的专有性较强。然而,随着内部审计实务的丰富,很多管理当局和内部审计机构发现,不同组织的内部审计存在很多的共同性,没有必要通过雇佣的方式保持持续不断的经济关系,很多业务交给外部机构完全可以解决。由此,内部审计资产专有性降低,内部审计外包自然出现。然而,这种专有性的降低并不是普遍现象,不适用于所有的内部审计业务。对于涉及企业个性管理、核心资源、专属业务的情况仍然具有较强的资产专有性,不适用于外包方式。因此,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外包决策时要注意判断不同业务的资产专有化程度,避免盲目地“一揽子”外包。
(三)外包成本和收益综合评价。上文已经进行了内部审计外包的成本分析,这是组织决策时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结合收益问题全面衡量外包的财务结果,也成为理性决策的一部分。卡普兰的一项研究表明,内部审计外包时向外部服务提供商收取的服务费用虽然比直接雇佣人员的薪金要高,但外包的服务质量也明显高于自有审计服务。自有审计虽有低成本优势,但是内部审计外包的优势在于高收益。在执行外包策略时,不仅要全面分析有关成本,还要关注外部机构是否能带来优质服务。从目前组织开展的情况来看,对成本中的订约成本、守约成本比较关注,而对于监督成本和可能发生剩余损失预计不足。很多业务外包出去后缺少对外部机构必要的监督机制,过于相信外部执业者的执业能力和执业素质,从而为剩余损失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资源外包是企业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新兴话题,内部审计外包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探索时间也不够长。对我国来说,内部审计外包更是一个“舶来品”,理论研究的速度慢于实务的发展。因此,充分利用现代企业理论研究工具分析内部审计外包问题对于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科学开展内部审计外包业务,从而对组织的内部审计工作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崔刚.以组织发展与战略管理为背景的内部审计外包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9.3.
[2]王光远,瞿曲.内部审计外包:述评与展望[J].审计研究,2005.2.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审核内部控制审计
2010年4月“五部委”联合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标志着我国的鉴证业务从财务报表结果可靠性鉴证转向财务报表过程可靠性鉴证的新趋势,内部控制鉴证将成为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中的重要内容。但理论界与实务界对内部控制鉴证业务的目标、性质等存在着较大争议,厘清内部控制鉴证业务目标与业务性质对实践及其相关规范的推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内部控制鉴证业务目标:预期使用者需求多样性下的鉴证业务供给视角
有人认为,预期使用者需要合理保证的内部控制鉴证业务,因此应将内部控制鉴证定位为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如刘明辉,2010)。笔者认为,内部控制鉴证应包括合理保证和有限保证两种保证程度的鉴证业务。围绕着公司这个契约的结合体,有很多利益相关者,包括管理者、股东、债权人、政府、员工、顾客及潜在的投资者等,这些利益相关者对内部控制鉴证业务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从需求的角度看,对股东来讲,他们需要企业管理层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报表,以此来评价管理层对信托责任中的报告责任履行情况(Accountability),除此之外,股东还需要获取有关管理层对信托责任中的看管责任(Stewardship)履行情况的报告(如风险控制报告、内控控制有效性报告等),股东需要合理保证的内部控制鉴证业务。但对债权人比如银行来讲,他们主要关注自己贷款的安全性和可回收性,因而对企业的偿债能力比较关注,其次是其盈利能力,在做出放贷决策时,仅需要有限保证的财务报表鉴证业务(如审阅),对有关的内部控制报告,也仅需要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如审核)。对政府来讲,其关注重点是企业纳税情况及对社会环境方面的影响,对企业管理层提供的财务报表及内部控制报告,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即可满足需求。对员工来讲,关注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及发展能力;顾客较为关注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及其提供后续保障服务的能力;供应商比较关注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及偿债能力,这三类人对企业管理层提供的财务报表及内部控制报告,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即可满足需求。
二、内部控制鉴证业务性质:基于责任方法认定业务
有人认为,内部控制鉴证业务性质应定位为直接报告业务,其理由是,如果定位为基于责任方法认定业务,注册会计师对管理层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进行审计,其责任在于确定管理层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恰当性,关注的重点是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否符合实际,而不是内部控制本身是否有效。笔者认为,内部控制鉴证业务性质应定位为基于责任方法认定业务。
从发表审计意见角度看,当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缺陷而管理层未发现或未作适当披露,注册会计师可以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当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但管理层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已作充分披露,注册会计师可以出具无保留意见。但注册会计师此时的无保留意报告应带强调事项段,提请报表使用者注意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及可能对被审计单位经营的影响。预期使用者不但不会产生迷惑,反而能获取更多的有用信息。从内部控制审计责任来说,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与注册会计师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要求执行企业内控规范体系的企业,必须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有责任设计合理的内部控制,同时有责任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不仅包括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设计是否能有效地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重大错报、内部控制是否得到使用、内部控制是否为被审计的单位一贯执行,还包括被审计单位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是否客观、真实。注册会计师与管理层和治理层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出具内部控制报告并对其承担责任,则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不但要对内部控制本身的有效性负责,同时也要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客观负责,有利于从源头上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注册会计师对管理层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进行鉴证,两者各司其职,有利于保护相关各方的正当权益。如同注册会计师提供的财务报表鉴证服务,管理层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为鉴证对象信息,而内部控制本身设计问题则是鉴证对象。注册会计师是对管理层内部评估报告进行审计(审核),属于基于责任方法认定业务。
三、结论
内部控制鉴证业务属于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包括内部控制审核和内部控制审计,两种业务并存于实务工作中。内部控制审核,属于有限保证程度的鉴证业务,适用于2002年2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企业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内部控制审计,属于合理保证程度的鉴证业务,适用于2010年4月“五部委”联合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低碳会计;环境会计;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社会,企业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经济危机过后,企业急需一些新的经营方式来降低成本,减小风险。环保是企业节约成本,发展壮大和改革创新的新源泉。环境的压力正迫使企业界发生永久性的变革,绿色浪潮正悄然逼近。毋庸置疑,无论是否情愿,企业必须在应对当前经济挑战的同时,应对当前以及长远的环境问题。这不仅仅是一个威胁,更是一个巨大的商机。正因如此,低碳会计应运而生。
一、低碳会计
(一)低碳领域
1.低碳的含义
低碳,英文Low Carbon,“碳”,狭义上是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化石能源燃烧所产生的气体,主要是指二氧化碳。低碳则要让碳的强度降低到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有效配置和与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2.国际局势及构建低碳会计动因
气候变暖,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人类正面临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如今,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的理念,家电类产品更是抓住了消费者的环保心理,以节能省电作为销售的卖点之一。人们的目光朝向了一个新的领域――低碳领域。
2009年12月1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总理在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中国在发展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从中国人民和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并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
(二)低碳革命
绿色是颜色中的一种,人们用它来代表高质量的环境,例如“绿色食品”,就是人们愿意购买的产品。低碳会计作为绿色会计的一个分支,先在本地区,继而在全世界掀起了一场新的工业革命。
(三)低碳会计
1.低碳会计的含义
由于对低碳会计理论研究的时间并不长,上属新兴学科,所以学术界对此并无一个准确的定义。我个人认为,低碳会计是会计学和自然环境相结合,采用多种计量手段,依据相关的会计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反映和监督主体中与碳的排放有关的经济活动,并为企业管理者和投资决策者提供与环境有关的低碳排放量的新兴会计学分支。
2.“低碳会计”闪亮绿博会
2010年11月24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了为期四天的“2010中国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高科技国际博览会”(简称“绿博会”)。此次博览会的主题是“绿色经济,互利共赢”,旨在引导企业转向“绿色经济”。
“ACCA资深会员,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财务总监孟岚女士指出,绿色会计的核算对象大大突破了传统资金核算的范畴,它所考虑的是除资金以外的资源环境、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及生态循环价值。因此,绿色会计增加了自然环境的内容,特别重视环境科学与会计实务相结合,对设计自然环境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并予以正式记录报告,为各经济单位进行经济及环境决策提供帮助。这也对会计标准的细化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思考。”
二、传统会计与低碳会计的区别
(一)会计目标
传统会计目标就是对会计自身所提供经济信息的内容、种类、时间、方式及质量等方面的要求。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角度出发,反映和监督企业的资金运动,并没有体现企业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低碳会计的基本目标是降低碳的排放量,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生产过程中,要自觉地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降低碳的排放量,减少环境的负荷,少投入多产出,谋求发展生态经济。具体目标是帮助企业提高环境效果与低碳环保经济效益。作为一个经济组织的企业,在关注自身经济增长的同时,还应该注重环境效益,承担社会环保责任,努力做到保护环境与追求利润协调发展。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围绕低碳环保及各种资源的高效利用,力争全面反映和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达到环保效果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二)会计假设
传统会计的假设是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
1.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假设是为了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供与其决策有用的信息。低碳会计对会计主体进行了新的诠释,在原有定义的基础上,融入了环境法规对每一会计主体的要求。具体来说,对于碳的排放,企业应当出具有关方面的报告。从环保的角度加大对高碳排放部门的责任追究。对于某些可再生资源的清理与回收,不应该单单是社会的责任,企业也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2.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会无限期的延续下去。会计分期假设是把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分为较短的相对等距的会计期间。
低碳会计赋予了持续经营假设更广泛的含义。这是一种建立在环境责任风险履行基础上的企业可持续发展。在低碳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不仅要考虑自身内部的经济性,还要结合法律法规及时制定企业环境责任和风险考核企业的可持续经营。
至于会计分期假设同样适用于低碳会计核算。将企业各个时期的环保经济效益及时对外公布,有利于提升大众对企业的综合印象。
3.货币计量假设
传统会计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来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低碳会计则采用多种计量方式,在使用货币计量方法记录经济业务的同时,也使用非货币的方法记录购买的材料、销售的产品等,例如“含碳比”。采用多重计量形式能给人们提供更直观、更形象的信息,便于人们理解,有助于人们对货币指标的进一步理解。
(三)会计报告的编制与披露
传统会计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包括财务报表和附注,其中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低碳会计财务报告在原有财务报表基础上,增列了许多和低碳有关的会计项目。附注中也增加了低碳会计信息的披露。比如在资产中可以增加“存货――碳含量”、“固定废弃物处理”等会计科目。总之,企业会提供例如能源消耗强度等非财务指标与信息,便于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碳足迹,
三、我国应采取的措施
(一)政府方面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企业碳排放量的监督与管理,可以设置“碳审计”部门。其审计监督的范围要从传统的财务审计领域扩展到大气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建设和固体废弃物治理等相关审计领域。对希望看到的现象要加以鼓励,对不希望发生的现象予以惩罚,从而达到对碳排放量的控制,力争做到事前预防,事后解决。还可以高薪聘请环境专家,配合相关审计人员,检查公司碳信息数据的可靠性。定期组织专家对各公司领导进行低碳环境保护意识培训,增强环保概念,让全社会关注环境保护、重视低碳问题。在实践中协调环保、财政和监管部门的工作。
财政部门在制定碳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时,要多参考其他环境保护部门的意见建议,充分利用环保部门提供的有关环境方面的数据,把有关环境问题的各项指标也纳入到会计法律法规的规定体系中来。并且还应该制定有关二氧化碳排放标准的法律法规,对温室气体的排放许可、分配、收费、交易、管理等内容做出规定。具体来说,可以对可再生能源进行税收优惠,提倡使用更新型的能源网络,安装清洁水系统和其他降低污染的项目等等。
(二)企业自身
企业不能因为自身利益与环保措施有冲突,就不顾其发展对环境的危害。公司的财务部门则应严格遵照国家的政策和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对本单位的碳会计信息做到披露及时、准确。各部门要相互沟通、相互协作,共同打造低碳会计信息监管与披露的软环境。
另外,企业可以在原有财务报表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增设或单独列报与低碳有关的项目。比如在资产负债表“存货”下,可单设“碳含量”科目,“无形资产”下设“环保专利技术”科目,“负债”下设“用于预防环境的借款”、“用于治理环境的借款”科目,“股东权益”下设“吸收低碳环保投资”。利润表中“营业收入”下设“环保费用”、“环保收入”,其中,环保费用包括排污费、环保机构经费、因违反环境法规而发生的罚没罚款,对职工特殊工作环境的补偿等费用。环保收入包括企业利用“三废”生产产品收入和利用“三废”获得的减免税收入,国家对企业环保成效显著给予的奖金,环保专利收入等等。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下设“低碳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包括“销售低碳产品收到的现金”、“收到低碳产品税费返还”、“使用低碳材料带来的能源节约”、“收到其他与低碳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购买低碳材料、能源所支付的现金”、“购买低碳技术和设备所支付的现金”、“支付其他与低碳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等等。
(三)社会方面
现在,低碳型的专业会计人员稀缺的很,作为会计人才的我们应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对相关教程学科知识的普及与学习理解,致力于绿色经济核算的钻研,多关注与参与有关生态与环境保护学科的培训与讲座,开拓眼界,建立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眼光,及时关注国家的信息,响应国家环保的政策,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低碳达人”,利用自身所学,效力于企业,贡献于社会,让低碳环保和企业盈利紧紧相结合。相关部门应提倡环境技术人员和会计人员共同参与公司低碳环保事项,让低碳不再是一句简单的空话。
四、低碳会计任重而道远
绿色会计的理论体系主要由核算对象、会计目标、基本假设和会计计量四个方面构成,完善绿色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有利于绿色会计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落实。
(一)绿色会计的对象。绿色会计的核算对象与传统会计不同,它不仅仅只依靠货币价值来衡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还要全面考虑企业发展中对生态循环和资源环境的价值。所以,绿色会计的对象主要包括五类:第一,收入类,主要是指企业生产经营中与环境有关的收入,比如产品废弃物回收收入、企业参加环境公益活动带来的信誉提升等;第二,所有者权益类,自然资本是绿色会计进行权益核算的重要内容;第三,费用类,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也要算到企业费用里面;第四,资产类,企业核算资产除了要考虑企业的有形资产,还需对与环境相关的空气、水等资源进行核算;第五,负债类,企业承担的对改善环境的责任确认为负债。
(二)绿色会计的目标。绿色会计首先要确定总体目标,不但要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要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其次在总体目标的基础之下再制定具体目标,对企业发展的相关环境信息进行披露,给企业具体的环境决策和经济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三)绿色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主体假设、货币计量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持续经营假设是传统会计的基本假设内容,绿色会计的基本假设具有更多的含义,它不仅要包括传统会计基本假设的四项内容,还需要有可持续发展假设和多重计量假设。可持续发展假设是指企业的发展要考虑资源环境的再生,对企业经济的核算和监督等都需要把可持续发展内容考虑进去。多重计量假设是指在货币计量基础上,以实物数量、质量、指数等对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计量。
(四)绿色会计的计量。多重计量假设中,企业的绿色会计需采取货币计量和其他计量方式相结合的原则。在实际操作中,企业的计量方式要结合绿色会计的要求,根据企业特点和发展方向,建立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用可量化的方式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应用到的自然资源环境进行计量。
二、对建立绿色会计制度体系的建议
绿色会计作为会计行业中一个新兴的学科,其各项制度还不完善,这就需要加快绿色会计制度体系的建立。
(一)建立相关制度体系。为了保证绿色会计制度能够有效落实,需要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府要对企业采取强制手段,使其实际披露生产经营活动中相关的环境资源信息。绿色会计制度的建设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法律体系做保障。由于绿色会计是我国新兴的一门学科和职业,国家和企业对其了解不足,没有足够的经验,在企业实行绿色会计制度时,政府可优先挑选一部分试点企业,充分了解实行绿色会计制度的优点和不足后,可以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来保障绿色会计制度的实施。
(二)建立环境审计制度,加强对绿色会计的监督。传统财务会计的工作有审计部门对其进行监督,绿色会计也需有健全的审计制度对其会计信息的内容进行监督。环境审计工作需要具体的评价绿色会计环境信息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督促企业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这样可以有效促使企业加大对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视,从而实现企业的长期经济利益,并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