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8 10:46: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创企业估值方法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国开金融成立于2009年8月,是国家开发银行的全资子公司。在承接国家开发银行原有投资业务的基础上,国开金融已成为一个辐射海内外的综合性战略投资平台。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国开金融集团总资产1300多亿元,管理资产规模超过2200亿元。
自成立以来,国开金融根据“国家战略性、开发银行协同性和商业可持续性”的发展定位,逐步形成了包括基金业务、新型城镇化、产业投资、国际业务、集成电路投资等在内的五大业务板块。作为国内从事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和管理业务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管理规模最大的专业机构,国开金融目前已投Y和管理了超过百只基金,基金总规模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
国开金融的基金业务主要包括多双边基金、国内开发性基金、商业性基金。在多年投资管理各类基金的实践中,国开金融培养了一支目前国内最为专业的基金投资管理团队,并建立了一整套科学完善的基金投资评价、投后管理以及风险控制体系。
2010年底,经国务院批准,国开金融和苏州元禾控股共同发起成立了总规模600亿元的国家级母基金――国创母基金,其中包括专注于成长期、中后期基金投资及直接投资的PE母基金和专注于早期基金投资的VC母基金两个板块,PE母基金由国开开元(国开金融控股子公司)团队进行管理。截至目前,总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的PE母基金一期已完成全部投资,总规模为150亿元人民币的PE母基金二期也即将最终关账。
国创母基金的设立填补了国内股权投资基金产业链的空白,树立了机构投资者行业标杆和行为准则,同时为投资人带来了良好的财务回报。作为基金业务板块的掌舵人,国开金融副总裁邓爽女士认为,从事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最重要的是与时间做朋友,靠“口碑”吃饭。
《财经》:截至目前,国开金融先后投资管理18只多双边合作基金,对外承诺投资金额超过600亿元人民币。在国家战略与市场规律之间,国开金融管理的多双边合作基金怎样实现平衡?
邓爽:国家开发银行服务国家政治、经济和外交战略,推动政府间投资和国际产能合作,搭建中外企业交流合作平台,自1998年起就积极开展了涉外多双边基金业务。截至目前,国家开发银行(国开金融)已开始代表我国政府发起设立并投资管理了18只各类型多双边投资合作基金,获得了政府主管部门、外方合作伙伴和同业机构的充分认可,成为代表国家发起设立多双边基金的首选机构,也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和信誉保障的基金投资管理品牌之一。
国开金融管理的多双边合作基金是国家开发银行国际业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外交与投资合作战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与普通基金相比,多双边基金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多双边基金旨在贯彻国家对外投资战略,推动政府间合作,树立和维护我国国际形象,其发起设立大多基于我国政府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整体合作,具有政策的敏感性与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为了实现对外投资的保值增值与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同时,也需要兼顾基金的财务回报,两者缺一不可。国开金融在开展多双边基金业务时,非常注重按照市场化的方式和理念开展投资和运营管理,并且通过多年的不断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了一整套经验和办法,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中法中小企业基金为例,中法两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法国在节能环保、高端消费品以及医疗健康等领域拥有国际先进技术和知名品牌,而我国拥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巨大的市场资源,两国在投资合作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为此国开金融与法国国家投资银行密切合作,作为基石投资人共同发起设立了这支里程碑式的基金,基金主要投资于中法两国之间具有互通合作元素的项目。
为了真正实现中法中小企业基金设立初衷,确保基金未来良好和可持续的回报,国开金融参考国际惯例,按照市场化基金的标准,在基金管理过程中对团队专业能力、项目选择标准、激励约束机制和治理结构等提出了严格要求。目前中法基金整体投资运作情况良好,部分所投项目已经顺利退出,预期将为投资人带来较高投资回报。
此外,在多双边基金业务开展中,国开金融对东道国合作伙伴的选择也十分谨慎,所选择的合作机构往往是东道国最大的银行、投资公司或者基金等机构。这些机构在东道国拥有很多本土资源,能够更好地为我们的多双边基金在境外投资提供支持,国开金融也可以通过这些优秀的境外合作伙伴为国内合作伙伴以及所投企业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增值服务。
《财经》:国开金融是国内最早开展母基金业务的机构之一,作为国开金融主导管理的投资市场化基金的平台,国开开元在国创开元母基金管理中如何实现市场化运作?
邓爽:在国创母基金成立之前,国家开发银行早在1998年就已经开创性地开展了股权投资和基金投资的尝试,支持了国内最早一批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发展,但受限于国内资本市场和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整体发展水平,投资规模较小,投资速度较慢,投资经验也尚待提升。但国家开发银行始终关注着这个市场的发展,积极配合相关部委开展中国私募股权行业研究并出谋划策,与国内最早的一批专业投资机构保持着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关系。2005年11月,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国家和地方政府可以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投行业,国内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也逐步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2006年3月,国家开发银行与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创业投资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了国内第一只市场化运作的母基金――苏州工业园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这只总规模10亿元人民币的母基金在三年的投资期内累计投资了16只优秀的子基金,为金沙江、北极光、钟鼎创投等明星团队的扎实起步和快速成长奠定了良好基础,以资金和品牌资源对其进行了强有力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开发银行与苏州工业园区共同研究学习境外基金和母基金投资机构的成熟做法和成功经验,自身投资能力实现快速提升,投资团队得到了充分锻炼,同时也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国内市场的方法论和指标体系,苏州工业园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也被业内认为是国内当时最优秀的母基金之一。
2009年8月,国开金融正式注册设立,成为负责国家开发银行股权投资业务的专业平台,全面承接了国家开发银行的基金投资存量资产和基金管理专业团队。2010年12月,在苏州工业园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由国开金融和苏州元禾控股共同发起设立的总规模600亿元国家级母基金――国创母基金获得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创母基金定位于市场化运作的商业性母基金,国开金融设立了控股子公司国开开元专门从事商业性基金的投资管理业务。在国开开元的管理下,PE母基金一期在投资期内,累计完成25只子基金和15个直投项目的投资,预期将为投资人带来非常好的投资回报。国创母基金的设立和成功运作,标志着国开金融由单纯的自有资金投资机构转变为专业的第三方资金管理机构,真正建立起了包括开发性基金和商业性基金在内的完整基金体系。
国创母基金筹划之初,我们就明确了纯市场化的投资和运作模式,母基金的核心目标就是以科学方法精选优质资产,以商业化原则开展投资,为投资人创造良好的财务回报。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开开元借鉴和学习国际专业投资机构的方法,并结合中国国情进行创新,建立和完善了一套独有的基金投资评估体系。我们将对私募股权基金的评估划分为超过30个一级和二级指标,对于每个拟投子基金都对照这些指标逐一验证核实,针对每只子基金都会列出包含超过100个问题的尽职调查清单,涵盖基金管理运作的方方面面。这套体系后来也被国内其他投资机构借鉴,成为业内教科书式的投资典范。与此同时,我们还邀请市场资深人士组建了专业的投资决策委员会,不断充实培养国开开元管理团队,使每一位团队成员都成为所在行业的投资专家。我们可以很自豪地说,PE母基金一期在投资速度、投资质量和预期回报方面目前在业内均处于领先地位。
在国创母基金一期取得良好业绩的基础上,2016年国创母基金二期的发起设立工作正式启动。截至目前,二期基金募集进展顺利,国创开元PE母基金二期和国创元禾VC母基金二期募集总规模已分别达到150|元和50亿元。我们的良好业绩和与投资人在项目资源方面的良好互动,吸引了众多一期基金投资人对我们的再次投资,此外我们也引入了其他战略合作伙伴参与到二期基金中,实现了母基金投资人的进一步多元化。PE母基金二期将配置50%的股权直投资产和50%的子基金资产,重点关注医疗、互联网、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物流、文化旅游、消费、企业服务等领域。
《财经》:在国开开元管理的首期国创开元母基金中,顺丰控股等明星项目受到市场关注,关于这些投资项目国开开元有哪些经验分享?
邓爽:在PE母基金一期投资的15个项目中,包括了顺丰控股、蚂蚁金服、IMAX中国、新世纪儿童医院、金域检验等明星项目。基金整体预期内部收益率不低于20%,这确实是一个很不容易的成绩单。
从事私募股权基金多年,我认为在这个行业里,第一是要和时间做朋友,第二是靠口碑吃饭。从1998年开始,我们见证了经济周期的循环以及产业热点的变化,亲历了中国资本市场和股权投资行业的发展过程,积累了对于行业发展变化趋势的深刻洞察。我们的投资并非追逐热点,而是建立在扎实和严谨研究基础上的资产配置和战略性布局。基于对互联网、医疗、物流等新兴产业的战略判断,我们对红杉、君联、金沙江设立的多期基金进行了持续的投资,在阿里巴巴、顺丰发展的关键节点提供了股权资金支持。在投资完成后,我们为其引入国家开发银行的资金和品牌优势,陪伴其成长和发展,见证了它们成为国内外领先的明星投资机构和世界知名的产业巨头。在与时间做朋友的过程中,我们也逐渐建立了国开品牌的市场声誉与口碑,国开金融基金团队的专业性已经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基金业务也成为了国开金融的金字招牌。我们为中法、中阿等落实国家经济外交战略的多双边基金设计了落地实施方案,全程参与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部委发起的国家级基金的方案研究。在商业性母基金的运作中,我们的投资已经成为对基金管理人的重要背书,能够有效推动被投基金的后续募集。
顺丰控股现在已经发展为中国快递行业毫无争议的龙头企业,对顺丰控股的投资也是市场中的明星项目。直到现在,这个项目投资过程中的很多细节我都还历历在目。做有良好声誉和口碑的投资人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追求,这一点在关键时刻会起作用。顺丰控股之前从未对外进行大规模融资,这种优秀企业在有融资需求的时候,对投资人是非常挑剔的。当时PE母基金一期投资的子基金团队在研究这个项目,并邀请我们共同参与。我们与顺丰控股的核心管理团队进行了非常密切的沟通、交流,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口碑与其建立起了信任关系。投资机构筛选的过程中,有几个环节就像比赛一样,每一轮都有投资机构被淘汰出局。当时我们对三轮“淘汰赛”完全是怀着考试的心态参加的,很荣幸,在与时间做朋友过程中积累的口碑和资源为我们带来了更大的胜算。
《财经》:在国开开元基金管理的国创开元母基金中,并购基金、并购项目是重要的投资方向,当前的并购市场下国开开元的投资策略是什么?
邓爽:世界500强企业几乎都是通过产业并购发展壮大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长起来一批具有全球视野、熟悉跨文化管理与整合、能够采纳市场化机制的优秀企业家。优秀的企业家和他们秉持的企业家精神将推动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舞台,中国企业国内外并购整合的大时代已经到来。
最近一两年,全球流动性的扩张推高了资产、特别是优质资产的估值,互联网等领域的投资泡沫已经逐渐显现。对于估值过高的优质企业,我们认为其过高的估值不仅会压缩我们的盈利空间,更会对其后续融资和进入资本市场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我们放弃了很多市场上非常热门的项目。
在具体的投资策略上,国开开元首先会分析整个市场,做好扎实和严谨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我们决定以何种方式对行业进行布局。如果我们觉得某个方向具有潜力,但由PE母基金直接投资又有一定的风险,我们便会先关注这一领域的基金,选择优质团队进行布局。在并购方面,我们在PE母基金一期中对专注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基金、专注于一级市场并购重组的基金,以及通过二级市场增发并购的基金都进行了布局。
那儿就没有什么悲催的事儿,一悲催了赶紧收摊儿干新的事儿去了。我觉得这个世界,只有美国人民不怕变革,而且主动说我要改变世界。我这个生意不行了,不行了就不行了呗,收摊儿很容易,和我们不一样,我们收摊儿太难了。
我们看到有一家2011年的公司,现在已经面临很大的挑战,是老公司了。在硅谷,没有一个说,明明你不行了,读者没有了,广告也没有了,你还要想办法。没有就没有了。
硅谷为什么有那么多伟大的产品出来?核心是因为有一大批敢试用最新东西的用户,什么新产品他都敢用。我们到斯坦福大学学了一天,斯坦福的教授自己主动应对大规模网上公开课,人人都这样。他们说,明年肯定没有现场课了,全是那种传播十几万人上百万人的课。
2013年年初徐小平跟我们讲,我还觉得有点儿夸张,到了硅谷一看还真的是,每个教授都在谋划。原先一年大概教200个学生,将来一年200万学生网上听我的课,为200万个全世界的人备课和为200个人备课完全不一样,全部都是用户互动的,跟他有关系。
到纽约,我带在美国上学的女儿去看NBA。在开场前很短的时间里,屏幕上说抽到了几个家庭,让他们坐到前排的空座上。这种基于手机端的粉丝管理软件,能在瞬间根据观众的消费习惯,以及你今天是跟谁来的、前排的空座情况等,搜索出现场那些值得奖励的人坐到前排,比如正好过生日的观众。这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粉丝管理软件,已经非常流行。
我们黑马大赛一年搞十几场,3年来帮创业者融资100多亿元。有人给我拿来一张《华尔街日报》,说美国现在是这样的:你在比赛的瞬间,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众筹已经完成。
创业比赛这件事儿,在硅谷,解构得非常快。我们的创业比赛过去都是为了创业者和VC、天使对接的,但是现在人家已经众筹化了。众筹必须在网上进行,没有互联网达不到这个效率。创业项目一路演,下面就像下注一样,结束以后很快就知道你融到了多少钱。
在美国,从西海岸到东海岸,美国人把每个领域都搬到移动互联网上玩儿。 美国人民没有包袱。
与吴军畅谈浪潮之巅
吴军老师是Google前400位的员工,是中日韩Google搜索的奠基人,也是著名科技从业者、华人工程师和科技作家。他的著作《浪潮之巅》被誉为“科技从业者必读”和“商学院的第一推荐书籍”。吴军老师表达了以下观点。
第一,回望全球科技史,如同浪潮一般,一波一波,跌宕起伏,但总会有人抓住机遇屹立潮头,从IBM、思科到Google、苹果、Facebook,传奇再现,生生不息。
第二,硅谷的创业跟其他地区不同,因为硅谷汇集了全球最顶尖的人才。硅谷的创业,一上来就是面对全球市场,所以容易出现引领世界潮流的公司。
第三,中美创业无时差。北京中关村的创业气氛和热情是最接近硅谷的地方。
——E人E本总裁 蒋宇飞 【趋势之一】
学硅谷,学什么?
我们和硅谷,差在哪儿?
在硅谷,美国本土的白人、黑人现在可能只占所有创业者的40%~50%。硅谷是世界的。有个人从荷兰到了硅谷,他说这里具备创业的各方面要素,完全可以扎根下来。硅谷之所以成为硅谷,并不完全因为美国人有创造力,而是这里有着全球化的人才。这里,移民中的“创一代”非常多,因为他们比较穷,“穷则思变”,创业能最快实现价值,输了也没什么可惜的。
往好的方面看,中美现在基本在一个起跑线上,但中国还有一个吃亏的地方。硅谷这种多元文化使创业公司国际化特别快,因为它组成的时候就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人。
在中国创业,人们首先会有意识上的假定:先做中国市场,然后做全球。例如,两年前,中国有两部很热的电影,《让子弹飞》和《赤壁》,在美国的票房都很差,都在一万多美金左右,原因是什么呢?《让子弹飞》有那么多隐含的东西,美国人看不懂,哪怕是在中国生活了两年的美国人也看不懂。观众必须了解电影的背景,而且并不是简单地了解。《赤壁》看上去是一个战争片,和美国拍的战争片好像没什么差别,其实除非观众了解中国两千年前那三个国家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否则没有人能看懂,这就是中国人的预先假定场景。
如果一个产品,背上了这么一个假定的话,就没法全球化了。好莱坞的电影都简单明了,它不要任何背景知识,剧情无非就是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泰坦尼克号》或者《阿凡达》的背后也是很肤浅的,但是世界任何国家的人都看得懂。
Facebook虽然起源于美国,但是它没有一个功能是特定给美国人用的。Google的搜索也是,就是一个简单的搜索框。还有iPhone,看似复杂,但用户不要说明书,拿着就会用。
硅谷的创业者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想法:我做这个东西的时候,不对用户做任何限制。就像好莱坞拍电影的时候,预先想到票房可能50%在海外,所以拍的时候,尽可能减少这种假定。 来到硅谷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宽容的创业氛围。
我个人认为,硅谷还有一个科技创新霸权,因为只要是硅谷的公司,它很容易获得全球的认同。美国创业文化特别好,我正在和大公司高管聊天,他看到小年轻过来找他,马上不跟我谈话,认真地尊重年轻人。Google会和小公司合作,而不是剽窃它的创意,这一点除道德约束之外,与它的这种文化有关系,但在中国我看不到(这种情况)。 《浪潮之巅》作者吴军对来自祖国的创业者知无不言。
当中美两家公司同时起步的时候,最后结局可能截然不同,硅谷这边形成了一个大的跨国公司,而中国那个公司,走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碰上了天花板。在这个天花板下,做得好的大概就是全国性公司,阿里巴巴、腾讯算是好的,做不好甚至变成一个地区性的公司,比如某个创业者有本事拿到重庆市地铁的合同,但他可能拿不到北京和上海的,怎么做大?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今后的20年,应该可以看到会出现中国的三星、苹果。除了少数已经成型的公司,很多创业公司都具备这样的希望。
——口述/吴军
整理/本刊记者 徐利君 斯坦福的斯文·柏克尔教授很乐意给中国创业者当导师。 【趋势之二】
移动互联网时代,2B的机会来了
很久以前,企业级产品的性能远高于家用产品,但如今情况发生了逆转,你的家用PC的性能或许都好于花旗银行的终端。用互联网手段改造企业级产品,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2012年,微软以12亿美金收购企业社交网络Yammer;创司Andreessen Horowitz也对社交编程及代码托管网站GitHub注入1亿美金。国内,在人力资源SaaS服务耕耘多年的北森软件获得千万美元融资,而主打移动销售管理的纷享科技也获得IDG的A轮投资。在早期投资人眼中,电商、移动互联网的投资热潮已经过去,企业级的信息服务是一座充满机遇的金矿。
吴军老师也认同这个观点,他认为企业市场需要补课,以下是他现场分享的观点:
雅虎和Google创始的时候,互联网是1.0或是2.0,如果说移动互联网是3.0,那么未来再如何变革呢?在1.0的时候,所有公司都有了网站,到2.0的时候,用户比较活跃了,但是在过去的20年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个人计算机其实速度是非常快的,包括手机也同样,反而企业用的IT是比较落后的。
20年前,银行用的是最好的计算机,家用计算机是特便宜的。现在反过来,你家里放的计算机去和任何一个大银行比,不管中国的也好,美国的也好,你看银行那个终端,比你那个土多了。
个人(IT)产品比企业(IT产品)更加先进不是永续的,即企业(IT产品)的落后不可持续。过去25年,全部产业完成了计算机化,但是现在还没有互联网化。一个企业除有个网站之外,没有任何互联网痕迹,特别是在公司的管理上没有使用互联网。
另一方面,传统企业仍然没有很大。它基数很大,但增长不快,如果一家传统企业,现在年收入是10个亿,一年增加10%,每年就增加一个亿,这就很可观了。这是我们看到的一个特点。
目前,移动互联网上最赚钱的行业是游戏,但全世界加起来不过是一个七八百亿美元的市场。而全世界的企业级市场,加上IT、硬件、软件预计是两三万亿美元。只要在这个行业做了一个中等规模的企业,体量都将非常大。目前无论是中国的企业,还是美国花旗银行这样的大企业,都需要在2B市场上补课。要补上的话,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
在中国,企业级产品虽然有冗杂的采购流程,但随着需求的扩大和迭代的频繁,及早进入定会把握先机。2012年,老牌电脑外设企业——罗技宣布进入中国的B2B市场,推出了面向商务高清视频会议的系列产品。黑马营企业安全宝开发了一款依托云技术的网站安全产品,虽然商业模式还需要摸索,但已经积累了十多万用户。此外,企业信息产品强调不同软件间的匹配、协作,而这往往是大型软件公司的优势。对于新入局者,这些都需要考虑。
——文/本刊记者 邓超 硅谷是创新思想的沃土 马春燕
北京氚合派设计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我对硅谷并不陌生,老东家Intel就是在此发迹。虽然我知晓这次硅谷游学的团员们都是各行各业成功的企业家和黑马,而我却是依托平台发展的职业经理人,但我还是抛弃所有疑虑,鼓足勇气加入这个队伍。
沿着“斯坦福大学——企业——产业基地和创业顾问机构”的路线,硅谷的产业链近似一个良性的生态网络,链条上的结点包含创新者、金融家、连接者和最终用户,每支链条上都具有严谨的规则,这些规则是形成硅谷文化的重要元素。
硅谷勇于接受失败,数量众多的先行者们,可以快速整合新的参与者,成熟的法律体系可约束参与者进行自由调节。健康的资金供应、灵活的雇佣法律、良好的学术环境、税法及投资限制等法规,都鼓励有益的冒险。硅谷是创新思想的真正沃土。
在这里,大部分人认可的行为观点,往往不是能改变世界的观点;在这里,一个大胆并令人信服的想法,总伴着一套完备的目标理论以及达到目标的方法。用现有的资源寻求改变世界,在已有的资源基础上建筑更好的产品,永远都有希望。
对于中国的初创企业,要想使企业壮大发展,一定要摒弃狭隘的理念。企业的目标需要着眼未来和面向世界;获得创投不仅要拥有创新产品和独特理念,同样要拥有自己对行业方向的精准定位;很多时候国内的企业并不缺乏创新,缺乏的是持续创新的精神。
有很多在国内发展很好的企业来硅谷拓展业务。进行本地化创新是必须的经历,然而更重要的是,需要先与硅谷文化接轨,而且是无缝集成。如同学习一门外语时,一定不能有中国式的思维,要在文化理解上下功夫,这才是真关键。 瀚海科技园、Google公司、特斯拉
瀚海科技园是第一个中国人在硅谷建立的创业园区。我们准备通过瀚海科技园来初步了解硅谷的创业氛围,非常巧,正赶上一位美国创业者的路演。
这个美国小伙子发现很多希望在美国工作的外国人苦于不能得到工作签证,他通过地图找到最近的一片公海海域,距离陆地只有12海里。他的创意是通过废弃的邮轮,在公海上建立一座漂浮的办公场所,以此来规避在美工作签证的问题。这是一个典型的硅谷创新无界限的案例。如果在国内,这个想法很难获得投资人的青睐,包括执行上也会面临很大的法律、政策风险,但是在硅谷,创新无界限的定义就是:只要法律不禁止,都可以去做。
——E人E本总裁 蒋宇飞 【趋势之三】
硅谷公司陷入A轮困境
硅谷有个有趣的现象:拿到天使投资很容易,但拿到A轮融资却越来越难,原因是硅谷的天使越来越多,创业愈发是个稀松平常的事,而这种转变的背后是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
硅谷创业公司的估值比中国企业还低,其中还没有计入购买力的差异——A轮困境,在硅谷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了。
A轮即一家公司从机构投资者那里进行的首轮融资。此前,创业者可以获得资金数量更少的“种子轮”投资,但是一旦要募集的资本超过120万美元,“种子轮”便显得力不从心了。
2013年初,泛伟律师事务所的一份报告显示,如今硅谷企业由种子期融资阶段向A轮融资阶段过渡越来越难。根据其统计的数据,在2011年获得种子期投资的硅谷公司中,仅有27%能在2012年底展开A轮融资。相较之下,一年前这个数字还在45%的高位。
更加有趣的是,连续种子融资成为新选择。在2011年创立的硅谷公司中,23%展开后续种子融资,这一数字是同期的一倍。
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现象?事实上,供求两端都应为此“负责”。 Google 集中体现了硅谷企业文化,图为其免费供员工使用的自行车。
一方面,机构投资者在半公开地指责新近“天使投资人”的疯狂,这些人相对缺乏投资经验,怀揣五万美元热钱,便投资给了好友中做App的想法还挺棒的那一个。随后,这款应用可能会瞬间成功,甚至高价出售给一家大公司,但在机构投资者的眼中,这些产品和公司是不需要A轮融资的,因为这不会是一个巨大的生意。
Menlo Ventures合伙人PravinVazirani则表示:“其实完成A轮融资的交易数量在上升,但获得种子轮投资的公司数量增长得更快,和往年相比,这一比例严重失衡。”由此而来,越来越大的天使投资泡沫制造了一场假象。
对风险投资公司来说,原本的A轮投资实际上已经变成B轮投资。现在,风险投资通常会故意在A轮投资中投入大量资金,原因是他们认为有必要在每家公司的A轮投资中拿下大笔股份,以防止可能损失董事会席位的机会成本。众所周知,A轮融资的规模真正的决定因素是风险投资公司希望参股的比例,以及由市场制定的估值及投资额。
Y Combinator联合创始人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的观点更加前瞻:“创业的成本越来越低,创业变得越来越稀松平常,这种转变的背后是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通常要等上好几代人才能发生一次。20世纪中期诞生的那些等级森严的大企业将被小公司构成的网络取代。创业成本的降低正是创业风气流行的原因之一。”对此,格雷厄姆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我常常告诉创业公司,每次融资完成后,都表现得像是最后一次融资。”
格雷厄姆曾在自己的博客中警告创业者:“真正受到打击的初创企业将是那些来钱过于容易的公司,它们以优惠的条件获得融资,然后大手大脚花钱,对盈利不加关注。当市场紧缩时,这类创业企业首先将遭到破坏,因此千万不要做这样的创业企业。如果融到大笔资金,不要急于花掉,这不仅仅是因为很快就会花光,而是因为这会把你变成无法在艰难时期生存的那一类公司。”
——文/本刊记者 吴澍 要学会顺势而为 张凤来
懒人网络信息技术(大连)有限公司创始人
我们参观了谷歌公司,谷歌的愿景是让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能快捷、方便地分享互联网,所以他们赢得了世界。由谷歌出发,我想为什么美国文化可以创造这么多卓越的企业?
首先是强大的国家给了每个人一个优势心理:我们是最牛的,我们应该领导世界。这个发自内心的愿景,支撑了企业有力量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全力以赴。
其次是改变世界的梦想,有一种美国精神叫改变世界。加州阳光明媚,幽静、整洁,是学习和思考的好地方。这里更有一种阳光的精神,乐观、淡定地迎接成功与失败。大学里的每个人都在追随梦想,他们是“生来就为改变世界”愿景的践行者。
再次是创新。在硅谷,你如果不创新都不好意思创业。而围绕着创新有创业者,有金融家,更有连接者(律师、会计所)等。这些人也使得更多人愿意尝试创新。
由此反观,中国精神在哪?
作为创业者,在硅谷,我也看到了未来的创业趋势。
第一,信息技术时代已经来临。我们身边正在发生、已经发生、仍将发生一场产业革命,无论你处在什么行业都要关注并且积极参与到其中,否则你将失去这个时代。
第二,信息技术人才日益重要。这个时代,往往一个技术人才就可以发动一个重要的商业活动,一个软件就可以决定你在一个产业中的优势地位。
第三,学会跨界。我们所处的这个时期应该是人类历史上变化最快的一个时期,所有的商业活动以及社会活动都在快速发生变化,这是挑战但也是机会。跨界已经成为一个关键词,全行业、全社会都面临着巨大的创新机会。大势已定,要学会如何顺势而为。 在斯坦福
第三天,我们在斯坦福先后聆听两位商学院教授的课程,非常震撼的是两位教授首先谈的都是硅谷对失败的态度,失败在硅谷仅被称为“创业的实验”。创业失败是常态,成功才是小概率事件,所以失败是创业者首先应该学会的第一课,如果你没有做好失败的准备,就不要创业,因为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
主讲投资的Ilya教授提供了一个很惊人的数据,在硅谷,低于5个人的公司不少于7万家,其中99.9%的企业死掉,却总会有一两家改变世界。
接受失败,尊重失败的人,是硅谷通行的创业观点和文化。
——E人E本总裁 蒋宇飞 【趋势之四】
MOOC:在线教育的革命
在线教育正在迸发出巨大的威力,一个教授的覆盖半径可从几百人顷刻间激增到上万人,而实现自由平等的教育正是硅谷乃至美国的精神之一。
两三年前,我在教授MBA学生的时候,是可以写出一本授课指南的,授课的过程对于一名教授来说,充满了骄傲和自豪感。
如今,网上出现了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这一免费授课形式。MOOC模式可以同时针对5000到10000名学生授课,而且时间和空间成本非常低。
可以说,我现在的授课已不仅限于MBA学生,而是面向国际上所有想参与在线学习的学生。为此,我现在也在开发针对全世界的硅谷投资课程,2014年夏天全世界所有人都能在线听到这门课。
任何事物,如果把视野放眼国际的话,对需求的理解就会不同。例如面对公开课程开发的时候,就要想到全球授课时间,以及文化因素。长此以往,将来无论授什么样的课,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国际的学生,而不仅仅是MBA课堂。
我的做法是将在斯坦福讲授多年的电脑课程直接搬到MOOC上,当然其中一些课程也做了充分的修改,然后才能成功地移植到上面。在过去20年中,我的电脑课程只有3000名学生听,但是一旦放到MOOC上,我的学生群体就将超过20万名。
在线教育带来的变化不仅限于大学和机构,还包括中小学、企业培训等各方面。譬如我前两天遇到的一名教育者,他想帮助3至8岁的孩子更好地学习音乐,方法是要建立一个音乐社交网站,让孩子们在上面共同学习。
我除在斯坦福商学院授课外,也是一名天使投资人,主要关注在线教育领域,在过去12~18个月之内已经见了50多家教育机构的创始人。如今,硅谷的很多风险投资都只专注于投资教育界的高科技公司,还有一些大VC会为教育产业预留资本。
我个人投资教育产业更多的并不是赚钱,而是想如果这些初创企业成功的话,它们将改变整个教育环境。刚才也有在座的创始人曾提到怎样避免失败,其实成功有两点,一是要能赚钱,另一个就是你能改变整个世界。
——口述/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 伊利亚
整理/本刊记者 吴澍 【趋势之五】
特斯拉未来何去何从?
在斯坦福,黑马营学员们上了一堂生动而有深度的“汽车课”,在国内被膜拜的特斯拉,在教授的眼里不过是刚进入赛道的新手——开局不错,但别忘了,这是一场比拼耐力的拉力赛。
在硅谷,创造的动力不在于一个高增长或者大项目,而是这个项目能够改变世界。特斯拉公司迄今只有10年历史、3000名员工、两款车型,它几乎是电动汽车的代名词。特斯拉两位创始人对运动汽车、跑车非常感兴趣,与此同时,他们又希望减少汽车对环境的污染。基于这样的信念和热情,特斯拉得以诞生。
未来方向:走向中低端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特斯拉要想清楚自己的定位是什么?是要成为拉力赛冠军,还是赢得一个赛段,还是只是整场比赛的参与者?
特斯拉现在的产品定位很清楚:高端的电动跑车系列。但是如果想要在这个领域成为赢家、成为冠军,就要保证能够存活在这个市场上。
现在的特斯拉产量非常小,年销售量大概是22000~25000辆。感知价值决定产品价格,所幸特斯拉的感知价值非常高,可以对冲它的高成本。使用成本上,虽然现在一次充电能够行驶200多英里,但多数人依然承担不起。即便特斯拉的销量可以持续,也比保时捷和法拉利都多,但需要注意,后两者属于菲亚特集团的一部分。
在汽车产业,每个公司年产量至少100万辆车,才能保证独立发展与延续,否则必须研发新的车型。照现在的趋势,一个车型销量200万辆左右才能继续保持。作为硅谷的新创企业,特斯拉做得固然好,但是持续性到底多长还是有待考验的。
特斯拉本身确实是一款非常好的车,但是它必须向业界证明可以更好,那就要花5年进行相关项目的研发,然后再用7年生产所有产品。在7年之中,同时要进行迭代,使车型升级,保证接下去的几年当中不被淘汰。车辆最终定型并投入市场之后,要保证配件能够持续供应。作为一个新创公司,特斯拉要向业界证明它有这样一个持续的物流产业链,仍然比较困难。
Tesla的专利更可怕
特斯拉的故事非常吸引人,虽然这些想法其他人也有,但他们都没做到,特斯拉却实现了。这是因为Elon Musk 是一位很有经验的连续创业者,毕竟他曾创办过SpaceX及PayPal。特斯拉有个“三步走”的计划,其实曾在PayPal中全部得以应用。
首先,它使用的是已有资源,不是重新创造。在雇员上,特斯拉会雇佣德国和底特律汽车界的专业人士,他们是能够去粗取精的。特斯拉的两款车Model S和Roadster都是用已有资源改造而来。由此可见,特斯拉的用人理念和他们制造产品的理念是非常契合的。其次,要让电动汽车获得大家的信赖,特斯拉还需更多资金来获得良性循环。在2008、2009年,特斯拉还是出现了资金周转问题,公司濒临破产。但是Elon Musk很聪明,他不会说需要4000万美金继续周转,而是说如果投资4000万就能参与其中,你愿不愿意。
现在摆在眼前的问题是:老牌车企是否害怕特斯拉?这些汽车巨头害怕的并不是特斯拉本身,因为它现在的生产量并不高,收入也不及。巨头害怕的是同行会收购特斯拉,最终特斯拉的资本和专利都会转移到竞争对手那里。
——口述/斯坦福大学教授斯文·柏克尔博士
整理/本刊记者 徐利君 【趋势之六】
汽车将变成移动终端
未来,没有什么不能与互联网结合。汽车,这个看起来粗笨的钢铁产品,其实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移动终端,首先尝试娱乐等应用,而这又是一个巨大的创业机会。
传统汽车行业会不会被互联网模式颠覆?在黑马营的硅谷行中,斯坦福大学汽车研究中心主任斯文·柏克尔教授告诉大家颠覆不太可能——即便是特斯拉也还没有走到最终的成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汽车业将会与互联网产生越来越深地融合,而这将会产生巨大的创业机遇。
为什么颠覆不大可能?斯文·柏克尔认为,汽车制造和流通环节非常复杂,互联网公司缺乏该领域的经验,而且它们也没必要颠覆整个行业。比起智能手机,汽车更笨重、更像一个机器,但其实际上并非朽木。汽车内部嵌入了很多智能模块,有超过20个通讯系统,而这些通讯设备占了汽车40%的成本。所以,汽车实际属于“内秀”。
当前的问题在于:如何把汽车的潜能发挥出来,如何创造一系列体验良好的车载应用软件——这是互联网公司的机会。车载应用可以分为四类:娱乐/通讯、维护/维修、安全/效率、服务/信息。斯文·柏克尔认为,从大众的付费习惯上来看,娱乐应该是首选方向,而从互联网公司的特性分析,娱乐也应该成为他们切入汽车业的入口,至于安全等方面,从行业成熟度来说还要“等些时日”。
娱乐为王,但这似乎与中国的事实有些不符。在《创业家》2013年黑马大赛总决赛的8强企业中,就有两家涉及互联网与汽车的跨界:上海车水马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用O2O的方式切入汽车的维修、保养领域,为车主和4S店提供双向便利,并且开辟了维修问答社区;联车(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具备汽车总线设计和解析能力,其面向车主的产品可以获得汽车全数据,并提供故障预报,同时可通过手机进行反向控制。
两家企业都受到评委的关注,但却均以维护、安全为切入口。斯文·柏克尔表示,汽车娱乐的基础在于汽车与网络、与移动设备的连接,而这却是当下暂缺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斯文·柏克尔展示了他的构想:搭建与公众移动通讯配合使用的汽车专用短程通讯系统。这个系统可以由公共或私人WiFi组成,“你在十字路口停下来,这个红绿灯就会提供WiFi信号,可以让你快速下载一些东西,还有就是汽车自身也可以成为一个WiFi热点”。
各位创业者,为汽车业搭建一个新的通讯网络,这同样是个创业机会。
——文/本刊记者 邓超 文化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段建
北京博导前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
硅谷之行,如此多的冲击和感动,到底是什么造就的?拨开财富、制度、人、技术这些保障要素,发现其实是文化决定和造就的。这种文化会吸引到全世界最聪明的人,给这些最聪明的人最舒适和喜欢的环境,技术、制度、持续创新等等就会变成自然和唯一的结果。
真正的强大不是军队,不是经济,不是某项技术进步或某项应用的爆发,而是文化的强大。真正吸引人,令人尊重,令人信服,令人接受的是文化。用户使用产品实际是接受和认同背后的文化。优秀的文化会团结和吸引优秀的人,并在其引导和支撑的远大目标牵引下,凝结优质资源,成就伟大的产品和持久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立意高远,凝结和透射着优秀文化产品会推动文化认同。
产品发扬文化,文化引领产品,二者互相促进,共同提升和发展。这些文化包括:一、尊重和包容失败的文化,没有失败,只有试验;二、全球视角;三、用户第一,而非客户或者金钱;四、产品设计着眼未来至少3至5年,而非当下;五、做到极致;六、团队精神;七、达成目标的路径会有调整,但给用户带来的价值和企业使命不会变。 访问Linkedin 、Fenwick
Linkedin是美国知名的商务社交网站,在全球都比较知名。Linkedin展现给我们一种迥然却又合理的创业轨迹,没有剑走偏锋、精彩绝艳的招式,起步较早,客户发展比较缓慢,但在细分领域比较坚持,如今的市值已经达到200亿美金,没有波澜壮阔但却是很扎实、很典型的创业代表。
Fenwick(泛伟律师事务所)号称“硅谷的接生婆”,是硅谷最优秀和出色的法律事务所,更是硅谷发展的见证者。1976年,Fenwick帮乔布斯和沃兹注册了苹果公司,很多硅谷的传奇公司都是Fenwick的客户。有一个戏说,在硅谷你遇见10个人,有5个VC、3个创业者及两个律师,这足以证明在美国法制环境下律师的重要性。
——E人E本总裁 蒋宇飞 【趋势之七】
2013年美国风险资本走势
泛伟律所是个神奇的机构,它其实与硅谷融为一体,亲手接生了“苹果”等伟大的企业,但几十年来依旧干着本分的事情——为创业者服务。它对风投也有研究,看看他们的结论吧。
自2000年~2001年的“Dot Com”泡沫破裂,风险资本交易的估值和条件发生了重大且快速的变化,因此泛伟律师事务所自2002年起,开始出版硅谷风险资本调查报告。这份最新的趋势报告中,除数值上的变化外,同样可以让我们看到,太平洋彼岸的风险投资在内部都在进行着哪些变化。
公司估值显著增长,但并非“泡沫”来袭
2013年第三季度,在得到融资的硅谷公司中,73%获得了比上一轮更高的估值,只有8%的公司折价融资,另外19%的公司估值持平。这是2007年第三季度以来公司融资情况最好的一个季度。 泛伟律所的创始人Gordon Davidson 讲述了还是孩提时期的苹果、Google、Facebook。
虽然现在估值较高,但泛伟认为目前的情况不同于1999年,因为VC在选择公司时比过去更加挑剔,同时投入风险投资基金的资金总额和风险资本投入企业的资金总额远远低于1999年,亦低于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此外,比起“.com泡沫”时期,当下获得同样估值的公司更加成熟,经营情况和商业模式更好,收入也更高。在IPO上,市场对企业的选择也比“.com泡沫”期间更挑剔,在2013年前三个季度中,只有52个VC支持的公司上市,这个数字甚至落后于2007年的80个。
风险资本募资减少,回报率不如股市
在过去10年间,风险基金给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甚至低于同期纳斯达克或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增幅。因此,风险投资基金的募资减少了,目前仍然远低于2000年代中期的筹资金额,风险基金的数量多年来也一直呈下降态势。事实上,在同一时期,企业投资基金、后期私募股权基金、非美国投资基金和天使投资者增加了投资数额,弥补了由于风险基金减少所带来的投资不足。其中,企业投资的增长特别引人注目,2013年前100个风险交易中有39%的交易含有一个企业投资方,而2009年这一比例仅为22%。
目前风险资本最青睐哪些行业?
在过去几年中,风险资本支持的主要行业是互联网、数字媒体和软件。从估值角度看,软件行业在估值方面超过互联网和数字媒体,在投资数量方面当然也是如此。硬件、生命科学和清洁技术公司均位列其后。
泛伟认为,硬件行业的创新大多数为大公司所为,但机器人和商业无人机业务方面有可能会增长,我们有理由相信风险资本支持的硬件行业将会有所改善。同样,对于生命科学行业的IPO而言,2013年是一个好年头,已上市的生命科学公司表现也不错,可能预示着生命科学公司在2014年会实现增长。
天使投资前景如何?
天使投资在过去的几年中有明显增长,2009年约有500轮种子投资,而2012年超过了1700轮,但是在2013年中似乎趋于平稳。同样,在过去几年中,孵化器和加速器的数量也显著增长,从2006年全球25个增长至2013年170个,似乎也趋于平稳。
天使投资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改进和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等平台的产生,大大降低了创办互联网或软件公司的费用。此外,从这些行业中获取了大量财富,并且希望继续以天使投资人身份参与这些行业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投资增长型公司的风险资本并没有随着天使投资的增长而增长,造成了一些人认为的“A轮融资短缺”,这可能导致天使们在为早期阶段的公司提供资金时更加挑剔。随着美国国会和证交会(SEC)放宽了适用于天使投资的法律法规,在未来一两年内,这种类型的投资可能会增加,但可能是来自不那么老练和富有的投资者。
VC开始提供新的“附加值”
由于过去几年中,风险投资日益集中于有限数量的基金,因此风险资本家想方设法为其投资组合公司提供新的“增加值”,例如提供集中的辅助服务,如人力资源、公共关系和会计服务。风险基金还在其投资组合公司之间创建先进的社交网络,使这些公司的管理层和员工能够进行互动,互相帮忙解决常见问题。
在退出端,风险资本家们日益接受与从创始人和初始投资者那里购买风险企业股票的二级投资者合作。这给早期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可以部分清偿投资并降低风险而无需出售公司或上市的方法,使被投资的公司能够在更长的时间内保持独立和非上市性质,并增加更多的价值。
——文/泛伟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科百瑞(Barry Kramer) 在变化中找到机会 潘定国
南京五格货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始人
在硅谷,我看到了这样一些故事。
公海上建一个大游轮,全球的企业可以免签证在上面办公、生活和娱乐,是不是超级酷?徐小平老师己经投资了! 一家设计公司,设计UP手环、自动咖啡机、人工智能办公桌椅等酷品。它对认同的创业公司不收取设计费,而是收取5%-15%的股份。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是一家上市公司,它将社交、大数据和招聘相结合,树立了很高的竞争壁垒。在没有进入中国市场的情况下,已有2.59亿用户,年收入几亿美金。
这些成功,我想是源于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远大的梦想。硅谷是面向世界的,这里汇聚了全球的创新思想、创业人才,每一个创业者都抱有改变世界的梦想。在这里,我与企业家、初创业者、教授、工程师等不同类型的人进行了交流,他们都说要颠覆传统、改变世界。
第二,重视学习、尊重教育。斯坦福校园很漂亮,100多年的大树随处可见,100多年前的建筑依然林立。这里有30多个图书馆,200多件罗丹雕塑,是全球第二大罗丹作品收藏家。斯坦福教堂为每届毕业生做一块地砖,1930起,在每块地砖下放一个学生纪念物。
第三,重视产权保护。我们还拜访了有“硅谷接生婆”美誉的泛伟律师事务,它曾协助惠普、Intel、苹果、SUN、ebey、Facebook等多家公司进行注册,并为其在知识产权及融资上市等事宜上提供综合法律服务,可以说见证并推动了硅谷的发展。
律所的几位合伙人分别就硅谷历史、投融资、知识产权等进行了专题分享。美国很注重创新、注重知识产权。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我们随行的企业家,每看到一个新创意时,第一个想法就是能不能复制。
这样的一个时代,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现在的世界,重新审视产品、服务、商业形态,找到颠覆创新的对象和方案。世界变了,我们要主动适应这种变化,在变化中找到价值和机会。 InnoSpring、FuseProjec、Plug and Play孵化器
Plug and Play是美国人创建的硅谷最大孵化器,我们熟知的paypal就诞生在这儿。在1万多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有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创业者。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了非常好的服务,包括引荐VC、办理各种手续、认证和提供各种生活配套服务,创业者只需要心无旁骛地考虑产品和市场问题,这可能是全球最早的科技孵化器模型。
——E人E本总裁 蒋宇飞 【趋势之八】
众筹将势不可挡
众筹在中美两国都是新事物,不同的是,在美国只要法律没说不允许,你就可以大胆尝试,而在中国,你却要为此铤而走险。无论如何,众筹正在改变创业企业的融资模式。或许,它就是将来的主流。
最初,创业者需要身着笔挺地拿着商业计划书跑到SandHill Road去打动投资者。后来,双方更多是约在Palo Alto某个交通方便的咖啡馆,谈完各回各家。
如今,一群天使投资人在集合资金后,会在创业孵化器中和创业者敲定条款和金额,交割走人,不仅每个天使占的股份不多,更挑剔的创业者还会对天使的背景百般挑剔,因为他们需要利用天使的背景和经验,迅速解决商业成长中诸如法律、人力或是运营等问题——这种众筹投资模式中天使的选定,更像是创业者们自己的投资组合。
对于风险投资,有几个数字值得关注。风险投资公司在2008年的时候有470家,而到了2013年只剩下401家。同期中,全美国的孵化器却从39个猛增到了170个。至于天使投资人,更是密布整个硅谷,每次大公司IPO后,热钱便滚滚而来,反而是创业者越来越成为稀缺品。
“你依然需要创业者身上的想象力和能量,但他们已不那么需要你的钱了。”美国知名孵化器Y-Combinator的创始人Paul Graham曾如此说道。与硅谷“A轮困境”相对的是,天使密集恐惧症正在这里泛滥。
在金元之外,法律的支撑也极其重要,在美国SEC已批准的针对众筹的监管草案中明确到:“限定个人投资者在12个月内可以在所有众筹融资平台上投资的资金不得超过如下额度:对于年收入10万美元或以上的人而言,不得超过年收入或净资产的10%;对于年收入低于10万美元的人而言,不得超过2000美元,或者年收入或净资产的5%(取其中大者)。”而众筹必须通过经注册的经纪交易商或者经注册的“融资门户网站”进行,同时完成一轮众筹融资的公司必须向SEC提交年度报告。
然而在中国,这却是一片灰色地带,根据《关于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中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对此,大成律师事务所金融部合伙人王风和律师曾表示:“众筹在国内是一个新生事物,法律地位尚不明确,谁来监管也不明确,现在还处于一个政策观察期。”
事实上在美国众筹历史中,也曾是摸石头过河,直到2013年3月26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给Funders Club(美国的创业企业平台)写信的方式声明:不会对Funders Club采取打击行动。
在中国,如何能将众筹安全地进行走下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则对于国内众筹模式控制法律风险要点总结到:一要严审项目的合法性与可行性;二要充分运用合同法条款防控刑事风险;三要向投资人充分披露和提示风险;四要请法律专业人员审查把关。
——文/本刊记者 吴澍 硅谷传递的是“精和专” 杨万里 浦佩君 张明博
尚8文化合伙人
硅谷的创新孵化系统包括以下几个要素:一、极具创新金盛精神的人才资源输出(人才、创意);二、多元化的文化背景的融合(文化普适性);三、丰富的投资机构的集聚(资本);四、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配套服务机构的集聚及专业的服务体系(服务)。孵化器正是各种要素集聚的主要平台。硅谷正向全世界的创业人传递着迈向卓越靠的是精和专,而非粗和泛的信念。
创新、坚持、专注
一个用4年时间只专注于打造专业产品,8年不盈利的互联网公司,最终创造了市值10多亿美金的神话,这是linked in的故事——一个并不被很多人看好的冷社交网站。一个用7年时间只专注于做一款汽车界的Tesla的公司,上市股价最高达到190美金,这是全智能信息化电动汽车制造商Tesla的故事。
创新、坚持和专注,是每一个创业者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要拥有全球化的梦想
斯坦福的一名教授谈到,在硅谷,创业团队在初期便要考虑如何建立全球化的商业模式。牛文文社长说了一句话,我们感同身受,“目前的现状是:站在硅谷,做全球的生意;站在北京,做全国的生意。”美国的文化造就了硅谷创业文化的世界观,美国人的自负或者是自大精神,恰恰为创业者提供了一个要有全球化意识的梦想观。
创建成熟的创新研究体系
在美国,创新无处不在。在硅谷,允许失败,鼓励试错——这是创新的前提。创新从何而来?无论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还是商业模式创新,一定要有方法论、有思路、有管理措施、有实践平台、有改良方向、有实现创新价值最大化的途径。在这条创新价值链之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创新管理的体系化教育及培训是核心,这也算是目前我们一直在“追随”美国成熟商业模式问题的症结所在。
硅谷虽有万般好,事实上也没有必要过度仰视。硅谷成就了一批世界级的知名企业,但每天也在接受无数创业团队失败的现实,只不过,在这里,创造了一些精彩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发生的舞台是硅谷。但是此次硅谷之行的最大意义在于,它提供了通过自身成功的一个路径选择——我们有理由“以此为鉴”。 空气是甜的?
游学临近结束,我们本来以为看得太多,不会再被震撼了,结果还是又震惊了一把。这次不是科技公司,而是到了纳帕的一个酒庄,蓝天白云都不用提了,连空气都是甜的,弥漫着葡萄酒的味道。所有同行人员瞬时崩溃,为啥美国的气候这么好,我们却要在雾霾中创业?
——E人E本总裁 蒋宇飞 【趋势之九】
新硅谷在“卧室”里诞生
相比以前在车库里创业的老硅谷,一个在卧室中创业的新硅谷正在诞生,你创业所需的一切,在硅谷就如同空气一般常见,唯一重要的是——你的创意与梦想。 在纳帕,大家享受着加州的阳光,畅谈着创新的力量。
在人们的记忆中,“车库创业”是硅谷的经典模式。但如今,硅谷正在掀起一股“卧室创业”风潮。什么是卧室创业?就是在既有硬件、场地的基础上,借助更现代化的手段,实现更加灵活的创业模式。今天,随着开源硬件、3D打印、众筹网站等技术和平台的诞生,居家创业的精神得到了更广泛的普及,同时也催生了创客文化。
2012年11月,著有《创客》一书的克里斯·安德森从《连线》离职,加入DIY遥控飞行器生产商3D Robotics公司。在这之前,他的合伙人若尔迪·穆尼奥斯就已经在洛杉矶的一间车库里运营这家公司,并从一开始就获得了盈利。按照常理,每天只能生产几十块飞行器主板的3D Robotics不可能以低价拿到上游优质货源,也不可能以数量优势推向市场,获得足够的品牌关注。但是,借助今天的开源硬件电商,他们可以方便地获得各种电子元件;依靠3D打印机,设计出的蓝本也不需加工手板进行验证,零配件可以直接打印;凭借发烧友社区,他们的产品也能迅速地销售出去。
事实上,3D Robotics的模式还有些原始,Kickstarter这类众筹网站的诞生真正给创客们的居家创业提供了基础:只要你有一个好点子,不需要四处筹钱,也不必到处推广,将自己的想法简单包装一下,放到Kickstarter上就可以了。如果它真的是个好项目,感兴趣的人会对它进行预付费式的“投资”。拿到这笔启动资金,创客们就能甩开膀子大干了,甚至还会吸引VC的目光。
中国虽然缺乏车库文化,但在这一轮创业潮中并没有落后,比如深圳,其近年培育起来的硬件创业氛围甚至得到了外国人的亲睐。Zach Smith,这位开源精神的践行者就来到深圳运营硬件加速孵化器HAXLR8R。这家孵化器会为入选的团队提供25000美元,并用三个月的时间进行孵化,最后送到美国进行展示、融资。
制造业的新风向也为创客们带来了利好,未来更强调C2B模式与柔性生产的结合。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战略官曾鸣认为,柔性将是云商业最突出的特质:“商业模式方面,以销定产、满足柔性需求的C2B模式将成为主导;协同模式方面,线性、固化的供应链,将向着柔性的协同价值网不断演化;生产方面,柔性生产虽已有数十年的发展,但新的个性化需求将驱动这一领域的技术革命跃上一个新高度。”
——文/本刊记者 邓超 要改变世界,一定要来硅谷 姚劲波
58同城创始人
这是我第三次来硅谷。我在(上市)路演之前来了一次,路演的时候来了一次,这是第三次。我特别喜欢这个地方。
“孵化器至少得有2000平方米,才能有团队氛围。”厚德创新谷天使开放平台发起人李竹说。他有超过20年的创业经历,最早和清华的大学同学一起创立了一家软件企业,后来卖给清华同方。之后一边创业一边做天使投资,他投资悠视网后,出任了CEO。
李竹说,厚德创新谷每天都在发生故事。既有想法还没成型、拎着电脑就进来办公的人,也有估值已经过亿、初具规模的团队。有的团队成功,有的团队失败,失败了还可以进行队伍重组,形成一个小生态圈里的微循环。
做一个很酷的孵化器
厚德创新谷的创立跟李竹的清华校友身份有关。在清华百年校庆上,清华校友总会互联网及新媒体协会成立,旨在帮助校友创业。随后,协会与清控科创联合发起创立了厚德创新谷。当时,海淀区政府把鼎好大厦里的四层楼给了创新工场和清华科技园各两层。给清华科技园的这两层由清控科创进行管理,厚德创新谷得以入驻。李竹发起这个孵化器的初衷之一,是中关村一直没有这样的“创新型”孵化器。
“北京是创业生态环境最好的地方,中关村更是中国创业生态环境最完善、创业氛围最浓、创新最多的区域。这里有大互联网公司,有高校输送人才,有非常多的投资机构,还有非常好的区域市场。但厚德创立时,中关村还缺少一种给创业者更多专业性增值服务的机构,更不要说全国了。”
传统孵化器的方法是低价租房、高价出租,靠日常运营盈利。李竹则希望厚德创新谷能真正帮助创业者降低失败率,帮他们找到正确的产品方向、对接所需要的资源;当他们的产品要上线时,帮他们找人推广合作,帮他们获得融资。此外,新型的孵化器还应具备种子期项目的投资功能,而不仅是简单的创业服务。
所以这样的孵化器和传统孵化器最大的区别在于,“一开门就是赔钱的,你得租房子,然后给创业者一个很便宜的价格。然后你要思考怎样给创业者提供增值服务,最后实际上是通过投资来获得长期收益,而不是日常的运营”。厚德创新谷本身也是一个创业公司,要做一个很酷的孵化器,不能太小,“太小的孵化器,团队只有十个八个,交流氛围会差很多”,但是,早期的孵化器怎么养活团队,却是一个大难题。
在借鉴了YC、500 Startups等若干硅谷孵化器后,厚德创新谷选择建立创业导师的机制——本质上是建立跨企业团队。孵化器的全职人员只有6个,因为租场地已经是成本,还要打六折租给创业团队,一个工位才每月1000元出头,如果人力多了,孵化器运营成本就更高了。6个人管理了30多个创业团队,两年来一共轮转了110多个创业项目,他们需要承担多种角色,是连接创业者和创业导师、创投机构、法务机构等各方的桥梁。创业导师则大多是互联网公司高管、VC,给创业者以建议指导,如果他们相互认可,创业导师会得到1%~1.5%的股份,这也是对导师的认可和激励。现在厚德签约了近百名创业导师,发展不错的创业项目背后基本都有创业导师的身影。
厚德创新谷定位于最早期的、移动互联网与文创领域的创业项目,投资阶段与硅谷的YC相似。所以在这里,经常能看到创业者最初的面孔——拎着电脑进场就开始了创业,孵化器给他们提供场地,协助他们完成注册;法律公司、财务公司的驻场办公人员帮他们解决这些陌生的问题;孵化器还帮他们提供云服务,对接亚马逊、阿里云、百度云等大平台。帮助创业者提前两个月进入创业状态。李竹会对大家讲:“这是一个有意思的事,这里将来会产生无数个亿万富翁。”
孵化器的6个人里,除了一个小伙子外,其余都是美女,“创业者屌丝男多嘛”。孵化器与创业者的互动非常频繁。有一个男生原先是孵化器成员,后来被这里的创业项目37健康感召,便加入创业团队去了。“这样的事很平常,因为你看着创业者为自己的事业拼命,会每天被他们感动着。”孵化器还有一个女生,帮创业团队做线下活动,和一个创业者一见钟情,两个人现在热恋中。李竹对这些孵化器每天发生的变化不反对,甚至鼓励支持。“这是一个年轻人的世界,大家互相感召,思维是完全开放的,没有禁锢、没有约束,一起往前走。创业服务者和创业团队之间的交流和互助,我们都乐见其成。”
与创业者交朋友
最早期的创业者,最强烈的需求通常只有两个:资金和指导。厚德创新谷提供的专业增值服务和投资功能,就是为了解决这两个痛点。创业者本身视野有限,很可能自己想到一个市场需求,但其实很多人都实践过,早已被证明不容易成功。他们最大的创业成本是试错。所以厚德创新谷也形成了自己的投资标准。
“首先看团队,是不是正确的人在做正确的事。人靠谱,做的事适合他们,自己也喜欢,这是起码的。第二是团队所做的项目方向,应该有一定的市场空间,而不是一个很小的事,只解决了少数人的需求。我们要求创始人至少有两个,一个人创业其实是很难的。”李竹说,“投资人和创业者不是居高临下的关系,而是平等的。你只有深入到创业者的生态环境中,才能发现好项目,全心帮助和服务创业者,这也是孵化器倡导的精神。”
发展最快的颗豆游戏是2013年才入驻的,当年就实现了1000多万元的利润,创始团队来自北大,原来在游戏公司工作过,现在已经从孵化器毕业,估值已达数亿元。37健康则是北航研究生毕业后创业的项目,团队原先擅长做智能硬件,主打产品血压管家,软硬结合。入驻孵化器后,与创业导师讨论后调整了方向,更多地做云端的血压数据管理,前端硬件反而不再重要,因为一旦和其他智能硬件合作,不管哪个硬件都可以与之对接。改变方向后,这个团队的进展就特别快了,执行力也非常强。“这个团队进孵化器的时候自己凑了几万块钱,我们给了他们20万元种子基金启动,3月底就完成了A轮千万元融资。”
厚德也在创业
李竹做天使投资也有很多年,他当然也会给身边人推荐自己投的项目或清华校友的创业项目:美团、易代驾、航班管家、儿童发烧总监、血压管家、互动吧……“最高兴的无非是看到自己投的产品被很多人认可,听说周围的人都在用。”创业者拿到新一轮融资当然也是一个里程碑,但这只是对他们的一种证明,意味着可以走得更远,却不意味着肯定能成功。而产品被市场和用户所接受,才是真正令人骄傲的时刻——创业者做了对自己、对市场、对社会有意义的事。
大中华地区是全球IPO的主导力量。ChinaVenture的统计显示,2010年中国企业共完成491项IPO,融资规模达1068.75亿美元,超过了欧洲企业和美国企业的融资总和,无论是IPO数量还是融资额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以筹资额而言,中国占到全球IPO市场的37%。同期,上海、深圳、香港三地IPO的融资额超过1200亿美元,几乎是美国各大证交所IPO总额的3倍。其中,沪深两家证交所的IPO发行总额达721亿美元,两家之和首次超过香港IPO规模。
在全球三大IPO中的两家――中国农业银行、友邦保险(AIA)上市的推动下,香港交易所2010年的IPO融资额达到4450亿港元(其中内地企业占50%,跨国公司占45%,香港本地企业只占5%),继2009年以来连续第二年位列全球之首。
同期,港交所新上市公司数量113家,较2009年上升55%。截至2010年年底,港交所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为21万亿港元,全球排名第7位;香港交易所(00388.HK)的市值也达1901亿港元,高居全球上市交易所榜首。
过去数年,港交所一度过于依赖内地企业的上市资源,2009年内地企业占香港IPO集资额高达83%。曾任摩根大通(JPMorgan)中国区主席兼CEO的李小加出任港交所CEO后,港交所致力于打造“中国的全球市场”,推动中国内地以外的企业赴港上市,成为中国事实上的“国际板”。
2010年,在香港IPO集资额中,跨国公司占到45%:包括全球最大的铝生产商俄罗斯联合铝业(UC Rusal)、蒙古最大的私营炼焦煤企业蒙古矿业、法国化妆品牌欧舒丹(L’Occitane)。巴西淡水河谷(Vale)、英国保诚集团(Prudential)也登陆港交所,二者虽不涉及融资,但对提升港交所的国际形象大有裨益。
2011年上半年,香港IPO集资总额达1837亿港元,同比上涨264%,创10年新高。跨国企业赴港上市热潮不减,所在行业与国家更趋多元化:
4月,日本网络金融集团思佰益(sBIHoldings)通过香港IPO筹资1,81亿美元,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日本企业;5月,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商嘉能可(Glencore)在伦敦和香港两地IPO,集资净额约75亿美元;6月,美国箱包制造商新秀丽(samsonite)完成香港IPO,筹资12,5亿美元;同期,意大利奢侈品巨头普拉达(Prada)成功在香港IPO,集资25亿美元。受此鼓舞,意大利总理兼AC米兰俱乐部主席贝鲁斯科尼考虑将刚在意甲联赛夺冠的AC米兰来港上市。投资银行还在积极接洽意大利汽车公司菲亚特(Fiat),并提议跑车制造商法拉利(Ferrari)在香港证交所上市。
此外,英国高档鞋品牌周仰杰(JimmyChoo)、美国高级手袋及配饰品牌蔻驰(Coach)、意大利顶级摩托车奢侈品牌Ducati、全球第二大奢侈品店的日本二手名牌店Brand Off、荷兰国际集团(ING)以及德国物流及邮递公司Deutsche Post旗下子公司DHL Express均有意来港上市。
据香港《信报》报道,瑞士信贷(CreditSuisse)亚洲股票资本市场部联席主管洪长福表示,以往企业要增加国际知名度,吸引外资基金入股时,多选择赴纽约或伦敦上市,香港只算是一个地区性融资平台。
然而,随着近年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的不断上升,不少欧美企业欲开拓亚洲市场,反而对来亚洲上市兴趣更浓,香港作为亚太区最为发达的金融市场,因此成为首选。
离岸人民币业务也成为香港交易所的突破口:2010年7月,合和公路基建发行了香港首笔人民币企业债券;同年8月,麦当劳在香港发行两亿元人民币债券,标志着跨国公司为中国运营筹资有了全新渠道。
此外,长江实业分拆旗下内地部分资产,在2011年4月以人民币计价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形式上市:汇贤集资104,8亿元人民币(合16,1亿美元),成为首宗香港的人民币IPO。
香港交易所CEO李小加在“2011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是一项长期、系统、艰巨的工程,最终目的是建立有效的生态环境。港交所准备积极应对中国更大规模的对外投资,投资将推动香港人民币相关产品的需求。把握内地投资者需求的关键是拥有“货币中立”的人民币产品,这样就排除了汇率风险的因素。
李小加表示,从交易所的角度出发,是否愿意用人民币交易是市场行为,不由交易所的意志转移。交易所的工作就是提供监管的环境,把人民币离岸中心可能存在的先天不足的结构性缺陷去掉。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李小加有意让港交所在大宗商品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发挥更大作用,以利用内地的需求。因为中国内地已经在全球能源、金属和农产品市场中占据强有力地位。他认为利率互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因为人民币的使用正日益普遍。为达到上述目标,港交所正与内地3家商品交易所及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探讨合作方法。
港交所为鼓励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将为有意发行人民币计价股票的发行人,提供“单币单股”及“双币双股”两种发行模式:发行人同时进行人民币计价股票、以及港币计价股票的首次公开发售,两批股份可互为转换。允许港币持有者申购人民币股票,为发行人和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
同时,也方便已经上市的企业,通过简单的二级市场配股,发行人民币计价股票。相关工作已准备就绪,预计将在2011年底实现人民币股票的发行。
另外,“人民币股本证券港币交易通”(TSF,即人民币资金池)机制将于10月推出,从而解决二级市场的人民币流通量问题。
过去20年,香港一直是中国资本和企业走向海外、国际资本和企业走向中国内地的门户。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对外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加快,香港的“门户”作用将更加突出。
在这一背景下,港交所的发展战略可以归纳为三个中心,即中国企业的“首选海外集资中心”-、中国资本的“首要海外投资中心”(中期目标)和“全方位的国际金融中心”(长远目标)。
2011年8月,国务院副总理在访问香港之际,明确表示将在内地推出港股组合ETF(交易所交易基金)。港交所则愿与上交所及深交所就成立合资公司展开磋商,合资公司可能的业务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发展指数及其他股票衍生产品、编制新指数等。
此前,上交所和深交所的附属公司曾分别在2008年和2010年与港交所订立行情合作协议,旨在促使内地与香港投资者熟悉对方市场行情,推动双方市场逐步迈向融合,并为内地未来推出
港股ETF做准备。
李小加于2010年1月在香港交易所正式履任后,3月份发表《战略规划2010-2012))时宣布架构重组,成立“市场发展科”。2010年12月,港交所聘请纳斯达克OMX前亚太区总裁蓝博文(Eric Landheer)为市场发展科高级总监暨上市推广部主管。蓝博文对国际资本市场的丰富经验和语言能力,有助于港交所在未来几年吸引更多来自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的企业上市。港交所执行副总裁兼市场发展科执行总监罗力(Romnesh Lamba)曾是李小加在美林(MerrillLynch)任中国区总裁时的旧部;现任港交所交易市场科风险管理部主管的甘健宏(KevinKing),也曾在纳斯达克OMX担任衍生产品市场风险管理主管。
2011年5月,港交所委任“黑池”Chi X日本的前代表董事马俊杰(Joseph Meyer),担任新设立的集团行政管理总监,负责监督主要项目的实施,以及管辖行政管理部和人力资源部。港交所未来两年将要完成的重要工作,包括设立场外衍生工具结算所、推出托管服务、信息技术系统提升、设立新一代数据中心,以及多项市场咨询。
2010年至今,港交所从市场招揽、担任副总监以上职位的高级管理层(包括马俊杰)共8人。李小加特别重视市场发展和信息技术部门,两者已成为港交所的支柱。
为了增加市场竞争力,港交所将分两个阶段延长交易时间、开市时间:首个阶段于2011年3月7日开始调整,全天交易时间较之前延长1小时,总共5个小时;第二阶段将会在2012年3月实施,整体交易时间延长至5个半小时。尽管面对本地中小券商反对,李小加表示会继续推行必要的改革措施:包括收窄买卖差价、引入收市后竞价时段、为期货交易增设晚间交易时间、隐名交易、容许非参与者直接落盘(DMA)、建立联系网络及可衔接市场结构等。
过去10多年,中国大量创新型企业赴海外上市,主要看重海外交易所和资本市场具备的以下特点:
上市门槛低、筹资速度快。清科研究中心(zer02IPO)比较了中美两国的4个活跃资本市场后发现,从企业递交申请材料到成功上市,纽约证交所、纳斯达克所需的时间远少于深圳的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纽交所需要的时间最短,平均为36.46天;其次为纳斯达克,平均为64.22天;所需时间最长的是深圳中小板,平均127天(为纽交所的3.5倍);深圳创业板所需时间为71.56天。
海外交易所的再融资速度也相当快,以近期在纽交所上市的优酷为例:继2010年12月在美IPO募资2亿美元之后,仅过了半年,该公司又于2011年5月再融资5.93亿美元。
可以提升企业声誉和推动海外拓展。中国企业通过海外交易所上市往往会提升国际知名度,海外上市也可以带来丰富的合作资源,来自各方面的合作机会为很多企业提供了走向长期发展的契机。品牌效应是众多企业选择在美国、中国香港和欧洲等地上市的重要原因。
此外,海外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相对成熟,以及市场约束机制有助于企业成长也是主要原因。
信任对后续融资支持的影响MacMillan,Kulow和Khoylian(1989)认为风险投资家做得最多的两项工作是帮助企业筹集资金和提高管理能力[20]。风险投资不但为新创企业的发展注入了资金,而且在企业随后的发展中,风险投资可以给予再次注资和提升其融资能力[21]。除了自有资金,风险投资家更多通过引进其他风险投资机构进行权益投资,或者引进银行等金融机构给企业提供债务融资等手段,进一步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在后续融资过程中风险投资家实际担当着风险企业的信用担保人、风险过滤器的角色,同时风险投资家联合投资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成功的投资,尽可能早地证明自己的能力,获得声誉[22],因而风险投资家可能面临着投资失败、风险企业滥用资金所带来的资金和声誉双重损失的可能性。双方之间的信任使风险投资家不会担心风险企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谋取私利而带来双重风险,愿意继续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同时风险企业也因为对投资家的信任,能够正确认识后续融资可能带来的股权稀释问题,而较为坦然地接受后续投资,正如Shane(2002)指出,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相互之间越信任,风险企业越能整合到创业必需的财物资源,且所获财物资源数量也越丰裕[23]。因此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命题:命题2: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间信任正向促进风险投资家后续融资支持。信任对战略支持的影响风险投资家会对新创企业的战略制定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促进企业未来的快速成长[24]。风险投资家通过占有风险企业的董事会席位参与企业战略规划的制定,来对其提供战略支持。风险投资家通常是某一行业和相关几个行业的专家,对特定行业的发展、市场潜力大小和市场变化趋势有深入的了解和跟踪,因而在参与风险企业战略决策的过程中专长于外部环境分析,而风险企业则对自己企业的资源状况、优势与劣势最为了解,双方拥有互补的专长知识,实现专长知识的共享,则能够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Inkpen和Ross(2001)指出,跨组织合作的伙伴间必须要有高度的信任关系,才能使伙伴愿意提供有帮助的关键知识或经验[25]。当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间建立高度信任时,双方会积极与对方分享自己的知识:创业者不必担心完全披露己方的资源、技术等信息而损害自己的利益,而且会增强与对方分享知识并向对方学习其专长知识的意愿,这样风险投资家也因为对方的坦诚而主动提供自己的知识并参与战略制定,提高战略支持的程度,使得双方间的学习顺利进行、知识得到有效整合,从而有利于风险企业做出正确的战略决定和战略规划。因此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命题:命题3: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间信任正向促进风险投资家战略支持。信任对管理支持的影响风险投资家一般拥有跨学科的知识背景和丰富的行业经验、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规律,因而Hurry等(1992)指出创业者能够向风险投资家咨询学习经营创业企业的技巧和方法[26],进而弥补自己管理经验的欠缺,提高管理技能。通过投资家的管理支持,创业者将获得企业管理方面的新知识或者对管理实务形成更深入的理解,这个过程实际是投资家的知识向创业者转移的过程。Kim和Mauborgne(1997)认为信任能够很好地增强伙伴间合作与共享意愿,一旦人们建立了相互信任关系,他们将会非常愿意共享彼此信息[27]。因此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之间的信任关系,是投资家与创业者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对创业企业提供管理支持的重要基础。当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间存在高度信任时,创业者更愿意与投资家进行深度交流,主动向投资家学习新知识和技能,并敢于暴露自身的不足,而风险投资家也会因为创业者的积极互动而增强进一步提供知识和指导的意愿,使企业获得更充分的管理支持,并且能以一种包容、耐心的态度面对企业暂时存在的不足。因此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命题:命题4: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间信任正向促进风险投资家管理支持。
不同维度信任对网络资源支持、后续融资支持的影响谋算型信任中,信任的确定通常是基于信任带来的收益及信任破坏带来威胁的比较[11]。在这种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境中,信任双方倾向于做出理性的、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计算最大化的期望收益和最少化的可能损失,同时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预测[28]。在谋算型信任下,双方关系建立在激励约束机制和共同利益之上,双方的了解还不是非常深入,均处于试探性阶段。此时风险投资家还有较强的防范心理,担心创业者能否恰当地使用资源,基于理性计算只为风险企业提供有限的网络资源,比如介绍部分自己非常熟识的供应商或销售商等;而另一方面创业者出于自我保护的考虑,不希望对方在企业中介入太深,或者因为对风险投资家的网络能力、提供的网络资源的价值感到没有把握,故在提出资源要求时也不主动,因此在双方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谋算型信任阶段网络资源支持的程度相对有限。在谋算型信任下风险投资家做出后续融资的决策前,将会非常审慎地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增值潜力,并在继续投资可能带来的收益与投资后创业者可能的败德行为导致的资金和声誉风险间进行计算权衡。由于此阶段风险企业还未树立足够的声誉,并且此时企业披露内部的经营信息非常有限,信息不对称情况较为明显,这使投资家无形中会加大风险评估值,因而增资会非常谨慎,这样在谋算型信任下,风险投资家经利益计算会提供必要的后续融资支持,但若谋算型信任的程度降低则会倾向于降低后续融资支持的幅度。在了解型信任或认同型信任中,双方关系超越了纯粹的利益计算,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非正式的沟通增加,交往也更为深入,双方间持续的互动与沟通增强了他们对对方需求、偏好及态度等的了解和行为预测能力,因而逐渐打消对对方行使机会主义行为的顾虑,促进了对对方的友好和谅解。在这两种信任状态下,出于对风险投资家的了解,创业者更愿意坦陈自己的需求,比如告知投资家在研发过程中遇到了技术瓶颈,希望介绍同行业企业展开合作或介绍该领域的技术专家提供咨询,这样使风险投资家的资源支持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风险投资家基于深入了解不担心对方会不恰当地利用资源,因而会告知自己的资源状况和价值;同时也相信创业者是具实提出的资源需求,故愿意将自己网络中其他的成员介绍给创业者;而在向其他企业推荐创业企业时风险投资家的声誉也增强了创业企业的可信度,使网络内其他企业更容易与创业企业缔结合作关系,有利于创业者赢得更多获取资源的渠道,使风险投资家的网络资源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在了解型信任或认同型信任状态下,双方的共同信息范围逐渐扩大,风险投资家对创业者的价值观、偏好、行事习惯也有了深入、全面的了解,关于风险企业信息的不对称程度明显降低,风险投资家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市场竞争程度了解非常深入,对企业即将发生的资金需求了然于胸,同时也认为创业者滥用资源或谋取私利的可能性很小,因而能够也愿意为企业量身制定后续融资计划;由于风险投资家对风险企业的信任,提高了风险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声誉,则容易受到与风险投资家有来往的金融机构的青睐,从而带来更多的低成本资金[29];同时创业者能够更加深刻理解风险投资家的融资策略的出发点,可以很好理解和顺利接受增资带来的股权稀释。因此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命题:命题5: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间不同维度信任对网络资源支持正向影响作用不同,了解型信任及认同型信任对网络资源支持的促进作用均比谋算型信任强。命题6: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间不同维度信任对后续融资支持正向影响作用不同,了解型信任及认同型信任对后续融资支持的促进作用均比谋算型信任强。
不同维度信任对战略支持、管理支持的影响由前述增值服务的界定可知,风险投资家为风险企业提供战略支持、管理支持实际是投资家的战略思想、战略规划经验和管理经验、营销技能、管理新思路等复杂隐性知识向风险企业转移的过程。隐性知识的不可编码性,使隐性知识转移通常需要借助面对面的接触和深层次的交流才能实现。而深层次的沟通、交流只存在于双方相互间具有格外强的信任时,否则仅停留于表面层次。当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之间是谋算型信任时,信任关系属于信任的初级层次,在这种信任关系下,双方遵守规则、严守本分,相互接触少,彼此之间的信息沟通方式主要限于投资协议约定的信息披露,风险投资家仅通过参与董事会的正式沟通方式介入风险企业战略决策,因而他向风险企业转移的复杂专有知识较为有限,而更多的是简单知识;同时由于风险企业家心存芥蒂,向风险投资家所提供的企业资源、技术前景等关键信息比较有限,使风险投资家难以有效地进行企业的战略分析与战略制定,因而此时提供的战略支持相对有限。另一方面,在谋算型信任下,风险企业担心过多披露信息会暴露自己的缺陷使自己的利益受损,很少会主动披露企业内部的经营信息,这使风险投资家对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的了解受到局限;而且在这种信任中,由于创业者对风险投资家的能力了解还不充分,对于风险投资家提供的管理运作支持还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不希望过多干涉其经营管理,因而,风险投资家在这一信任阶段提供很有限的管理支持。当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处于了解型信任的状态时,非正式接触明显增加、沟通变得开放且频繁,双方的密切交往和深度交流,将成为投资家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途径和知识转移的手段。创业者不必担心知识流失的风险而愿意提供技术细节,愿意将自己在资源获得、企业战略布局等方面的困惑与投资家交流。这使风险投资家对企业的资源状况尤其是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产品、技术的领先程度有了全面的了解,对创业者的战略设想也更为明了,也就能针对企业现状提出具有价值的战略规划设想,因而此时风险投资家对风险企业的战略制定过程的影响较为深入,提供的战略支持较多。在了解型信任关系下,一方面创业者对投资家的人品、管理经验水平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对企业信息披露更为主动、全面,使投资家能够全面了解企业实际的情况;另一方面风险投资家对创业团队的经营管理能力、研发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方面也有了直观认识。随着双方沟通的增加,投资家能够及时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得当、失当之处,也更有可能为企业准确把脉,得以在必要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比如发现企业产品独特且附加值高但管理及销售比较混乱,风险投资家就会帮助该企业建立销售网络、销售队伍,协助其进行市场开拓。由于隐性知识具有不可言传的特性,获取隐性知识的关键就是通过共同的活动来分享相同的经验,风险投资家在手把手的指导企业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过程中,管理经验等隐性知识将得到传递。虽然信任双方接触的越多,他们就越能理解和预测彼此间的行为,并且了解到各自的问题和期望,那么从这里赢得的收益将会比几乎所有其他地方来得更多[30],但在认同型信任关系中,双方将时间和精力更多放在感情交流上,反而降低了专有知识共享的程度和互相学习的程度[31],尤其在中国的关系文化背景下这一特征将会更为明显。在这一阶段,风险投资家与创业者间长期的交往互动,造就了相互的深入了解和深厚感情,双方甚至形成了一致认同的价值观和行事准则,拥有高度默契,认为在企业经营、发展等根本性问题上与对方的取向是一致的。创业者认为投资家已经对企业的经营情况非常了解而没有必要向其提供企业的经营信息,由于认同对方的价值观和理念,而不必为具体的管理运作问题和投资家进行讨论,并且认为对投资家的战略观点与倾向非常了解而不需要和其就战略制定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另一方面,风险投资家认为不必详细地过问创业者战略制定的过程,他们也会做出与自己观点一致的战略决定;同时觉得通过此前的深入交往和指导,创业者的企业经营管理思路也和自己是一致的;并且创业者的管理能力也获得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对创业者的管理决策不再需要过问具体的细节,风险投资家因而会将时间和精力更多放在双方关系培育和情感交流上,反而减少了对风险企业战略及管理知识的传递。因此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命题:命题7: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间不同维度信任对战略支持正向影响作用不同,了解型信任对战略支持的促进作用最强,而认同型信任对战略支持的促进作用并不比谋算型信任强。命题8: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间不同维度信任对管理支持正向影响作用不同,了解型信任对管理支持的促进作用最强,而认同型信任对战略支持的促进作用并不比谋算型信任强。
本文界定了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间信任及其维度划分,明确了增值服务的定义和内涵,在此基础上,从信任的发展演化规律出发,进一步分析了信任和各类增值服务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间的信任促进双方社会网络的融合,创业者通过这种信任网络能进一步获取更多的网络资源;双方间的信任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进而使创业者获得更多的融资支持;双方的高度信任关系,使投资家愿意提供自己的知识或经验,同时创业者认可确信对方知识的价值,愿意提供真实信息,从而使风险投资家更为有效地协助企业进行战略决策,并为企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管理支持。而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双方之间不同维度的信任对增值服务各变量的影响规律不同:了解型信任及认同型信任增强了他们对对方需求、偏好及态度等的了解和行为预测能力,因而逐渐打消对对方行使机会主义行为的顾虑,故这两种信任对物质资源支持,即网络资源支持、后续融资支持的正向促进作用均比谋算型信任强;在谋算型信任下有限的正式沟通局限了知识传递,了解型信任中双方丰富而频繁的沟通促进了隐性知识的共享,而在认同型信任关系中,相互的高度认同使双方更多地重视情感交流而不够重视知识交换,因此,了解性信任对知识资源支持,即战略支持、管理支持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强,而认同性信任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不比谋算性信任强。综上所述,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的信任与增值服务间呈现一种较为复杂的关系,双方应当树立合作意识,悉心维护信任关系并努力提升信任层次,使风险投资家的资源优势能更充分地为风险企业所用,来提升竞争优势;同时双方在非常熟识、信任的情况下,还应有意识地加强业务交流,激发不同意见,避免群体思维,从而使风险企业从风险投资家处持续获得高质量的知识,改进企业绩效,以利于提高风险投资的成功率。
作者:张识宇 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一、评估行业存在的基础
评估行业存在的基础是什么?这是一个关乎行业前途命运的根本性课题。多年以来,很多评估人习惯于告诉外界:之所以要评估,是因为根据某某法律法规或文件规定,必须进行评估。然而,众所周知,法规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行业存在的基础如果仅是若干法规或文件的条文规定,则该行业的生存与发展将会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我们知道,以公司设立为评估目的的业务是评估行业的重要业务之一,其主要法律依据是公司法。公司法中对股东非货币性资产出资需要评估作价进行了明确规定。2005年公司法修订时,对资本制度的选择曾经产生很大的争议,部分专家认为应仅要求对非货币性资产出资进行股东评估(即股东内部协商评估),并主张将法定资本制变更为授权资本制。经过反复研究,最后公司法坚持了独立第三方评估的要求,认为这比较适合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并部分采纳了授权资本制的内容,实行较为宽松的法定资本制。尽管继续坚持了以资本信用为基础的法定资本制,但很多专家也认同以资产信用为基础的资本制度的设计与实施是未来的总体发展方向,因为从国际实践经验来看,该制度更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法定评估”之一的以公司设立为目的的资产评估,其法规依据在未来是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的。那么,资产评估的固有基础是什么呢?
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相关法律制度的设计必须反映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要求相应的法律制度与之相适应,上层建筑总处于不断的调整之中来适应经济基础持续发展的要求,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与适应的过程。公司法要求对股东非货币性资产出资进行独立评估是根据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确定的,该规定是与我国现阶段实行法定资本制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协调的。
因此,从表面上看,资产评估似乎是因为法律法规的要求而产生,然而,深究其实质,我们就会发现,资产评估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基础并非是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资产评估具有深刻的经济学基础。
二、资产评估的经济学分析
笔者认为,新制度经济学是深刻认识与系统分析资产评估的最重要的经济学原理。新制度经济学是当代经济学理论与实践中最为重要的经济学理论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中,新制度经济学家占据了最为显著的位置。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研究资产评估,可以奠定资产评估的经济学基础,明确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方向。
(一)新制度经济学基本理论
上世纪中后期以来,以罗纳德·科斯(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思(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奥利弗·威廉姆森(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等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在经济学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经济理论的三大传统柱石是——天赋要素、技术和偏好,新制度经济学家向人们证明,制度是经济理论的第四大柱石。新制度经济学家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分析制度问题,不仅提出了交易费用等革命性概念,而且对经济学分析的一个重要前提——人的行为特征作了重新界定。简而言之,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作为当今最为重要的经济学领域,其主要分支学科有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委托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新经济史学等。
(二)交易费用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的开创者——罗纳德·科斯教授在其1937年的著名论文《企业的性质》中首先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概念。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范畴。科斯认为,交易费用是获得准确市场信息所需付出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交易费用经济学的集大成者、新制度经济学家奥利弗·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费用分为两部分:一是事先的交易费用,即为签订契约、规定交易双方的权利、责任等所花费的费用;二是签订契约后,为解决契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从改变条款到退出契约所花费的费用。最后,交易费用概念扩展到包括度量、界定和保证产权和提供交易条件的费用,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的费用,订立交易合约的费用,执行交易的费用,监督违约行为并对之制裁的费用,维护交易秩序的费用,等等。
亚当·斯密时期的经济学家们在构造经济学模型时忽略了专业化和劳动分工所产生的交易费用,但现代经济学家们再也不能忽略数额巨大的交易费用了。据道格拉斯·诺思教授估测,1970年美国交易部门构成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45%,另一著名新制度经济学家——香港大学的张五常教授估计交易费用占香港国民生产总值的80%。这包括了全部第三产业以及第一、二产业的监管费用,诺思认为,这些交易费用是决定一种政治或经济体制结构的制度基础。
因此,现代经济运行中,研究与解决交易费用的问题是重要的课题之一。由上述交易费用的分析,不难发现,资产评估作为现代服务行业,在产权交易与资源优化配置的各主要环节中,都能够有效发挥节约交易费用的重要作用。在产权交易过程所涉及的各主要环节,如交易前期的价格谈判、价格确定,交易实现中的交易条款设定,以及签约达成以后的签约调整、违约赔偿等环节,优质的估值工作都能够发挥重要或者辅助的作用,其中,有的作用是资产评估自身功能所直接决定的,比如发现并达成交易价格,帮助订立交易条件、违约赔偿等;有的作用则是在资产评估服务过程中派生出来的,比如交易谈判,度量、界定产权和提供交易条件等。高质量的资产评估能够有效节约交易费用,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资产评估是降低交易费用的重要选择。
到场嘉宾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总裁陈浩做了主旨演讲。他说,目前VC、PE遭遇寒冬,首先是由于中国的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行业发展的不均衡、不平衡,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局面。另外一方面,创业企业成功的门槛大大提高,对创业团队的要求越来越高,应提高探索新模式的能力,和带动企业走向盈利的管理能力,以及组建团队的能力。对于投资机构来说,除了应对这些变化,机构内部如何留住人才也是一个新的话题。
他强调,对于企业来讲要“以人为重”,投资公司、投资机构其实最根本的就是靠人,再由人去带动文化。
亦庄产投总经理唐雪峰作为会议在主旨演讲嘉宾他认为,作为一个国有平台如何在双创里面提供服务,从两个角度来看,一个是引导示范的作用,一个是环境营造的作用。围绕项目、基金、资源整合三个要素,把每一个细微的角度整合起来,逐步打造成一个综合化的平台,从钱、事、资源的角度,整体化的给项目的创业者和投资的创业者提供整体服务,我们相信拥有全国的投资平台都去整体提供这样的服务,肯定让我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个节奏更快,而且能够帮助大家尽快的走出这段资本的寒冬。
主旨演讲之后,会议以分论坛的形势开展深入研讨,分别为机构专场:多元深入,开启股权投资新时代;高成长企业专场:创新助长企业高成长;房地产基金专场:转型与产融结合;大消费专场:资本引爆大消费;健康医疗专场:行业整合进行时。
在机构专场,以多元深入,开启股权投资新时代为主要话题。
2016年以来,资本市场的关键词是变化,变化一方面是因为机构投资领域的拓展,一方面是因为投资模式的多样化,另外一方面也因为退出渠道的多元化。同时,从实操来看,创新型的基金到底应该怎么把握其中的机会?怎么整合?如何从最前端推动股权投资的发展,在政府合规要求加大基金管理的同时,基金如何创新?前景又怎么样?
松禾资本的创始合伙人、董事长兼总经理罗飞、国寿投资直投部投资总监顾业池、华软资本总裁、董事江鹏程、中财沃顿董事长罗蔚、清控银杏董事长罗茁、韦莱韬悦投资咨询部温易明、昌平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颖、澳银资本总裁熊钢一起探讨当下对于投资,尤其对于股权投资的一些看法。
松禾资本的创始合伙人、董事长兼总经理罗飞认为,在现时段虽然投资趋冷,但同时资金的供应对于优秀的GP并不是问题,尤其是母基金的风起云涌。在投资策略方面,罗飞认为,机构开始反思前几年投资趋同的问题,已经有更多的GP团队在投资策略方面越来越有自己的风格。在管理机制方面,管理团队也形成了管理模式1.0和2.0的区别。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资金方面供应方面各个机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昌平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颖首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作为昌平区政府成立的一个平台,她认为现在政府的资金转变了以前的投资方式,以前是以财政的补贴等等方式,现在转化为股权投资的方式,通过基金,尤其是一些母基金的引导基金来支持整个产业环境的一个营造。
对于资金方面江鹏程认为,从融资的属性来说,股权投资其实本身还是一个相对长周期的,可以抵抗一些短期行业趋势的投资产品。在目前的一些行业遇到的困难的时候,会存转型升级和进一步发展的机会,怎么样抓住这些机会是考验所有管理人的能力。
在基金的募集方面,清控银杏的罗茁认为最基本的事情还是在于要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和投资逻辑,那么资金就会不请自来。
澳银资本熊钢认为资本的属性首先决定了投资的属性,澳银资本的美元基金从2003年投出以后一直没有分配不断的滚动的发展,不断的滚动的增长。同时还有相当部分的政府引导基金资金介入。
国寿投资直投部的顾业池认为对于各个投资机构来说,资金之间差别特别大,但对于国寿投资目前还没有融资困难,因为都是自有资金,难题是怎么找项目?
对于现阶段股权投资整体情况的探讨,韦莱韬悦投资咨询部温易明认为,作为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放开后机会会越来越多。同时他也注意到了越来越多的跨境投资的机会。
在这之后,主持人罗飞抛出了一个开放式话题:十年之后中国GP团队在全球的影响?
对此江鹏程认为从世界横向的比较来说,中国的影响力和增长在国际上还是很显著,所以单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相信本土的投资团队一定会走的越来越好,在国际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国寿投资直投部投资总监顾业池说,从十年的跨度或者更长时间跨度去看,GP完全有机会去做国际性的投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相信中国的GP有很多的投资机会。
清控银杏的罗茁则认为海外市场将是中国GP的一个机会,走出去是大势所趋。
中财沃顿董事长罗蔚从一个侧面说明,西方几百年来的殖民是创业也是创新,同时也是冒险。他说中国人喜欢冒险,所以定会越来越成功。
韦莱韬悦投资咨询部温易明从市场和经济发展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的GP一定会走向世界。
昌平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颖说道,从整个行业趋势来看,她觉得GP应该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好,中国未来的GP也一定会视野放到全球范围。
澳银资本总裁熊钢则发表了不太乐观的看法,他说:从大的角度来看,我个人认为中国的GP,比国外GP的距离还非常远,甚至我们是否能追上还是个问题。一个机构的态度、习惯、方法和他的经验组成他整个的体系,所以态度如果不对可能就没有好的结果。
会议进入了高成长企业专场。
依托经济转型和互联网+的概念,新兴行业当中具有优势的企业也开始进入到了高成长的阶段,像生物科技、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等等行业这些高成长的企业频出。在这些公司当中也都是体现了创新,体现了探索,体现了融合的思路,究竟这些高成长企业是怎么做到持续成长的呢?在市场的竞争如此大的情况下怎么做到脱颖而出?最终成为独角兽呢?
高成长企业专场的主持人是戈壁创投管理合伙人徐晨,科盛投资董事长郭佳莹、搜房控股总裁刘坚、中科招商执行副总裁任立殿、国科嘉和基金合伙人董事总经理曹捷、马泷齿科(中国)公司董事、首席运营官杨志宇、柔宇科技BD总监许雯、乐旁松露执行总经理刘泉清参加了论坛的讨论。
作为企业家和投资人共同探讨的论坛,各自的创新成为第一个话题。
对于创新,郭佳莹说任何企业都要创新,包括自己的基金公司都在创新。她认为在中国这个市场上,创新是必然的,如果你不懂如何创新,你是无法生存的,何谈成长和高成长呢?同时还有一个问题,创新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郭佳莹认为创新要和进入门槛结合在一起。
对于创新刘坚认为,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讲都是毋庸置疑的。他说,在当前的市场我们每天想的肯定都是怎么样能够发展?怎么样能够不被其他人替代?所以创新这个词是永远刻画在一个想成功的企业家的心里的。
许雯认为,一般来说,整个的大的创新都是从无到有的,而且是在一些条件并不具备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慢慢布局的。柔宇科技就是依托技术的成熟研发形成了现在的产业化。
马泷齿科杨志宇认为创新应该分为两部分,一个是技术的创新,一个是运营模式的创新。技术的创新来说其实每天都在发生,在运营模式的创新方面,他认为宗旨就是回归医疗,服务于市场。
乐旁松露刘泉清认为,创新其实是可以有多个层面和多个维度的,既有技术上面的创新,也有产品的创新,包括商业模式的创新。乐旁松露的创新就在于把松露携手中国医学科学院做了跟市场消费需求相嫁接的一个动作。
中科招商执行副总裁任立殿认为,从大的趋势上来看,国内最近几年不管是技术还是模式创新,目前最起码不弱于整个世界的先进水平,模式创新的领域我认为也不输于国外,有一些针对中国本土市场上才会出现的新模式也在不断的涌现。
国科嘉和基金合伙人董事总经理曹捷认为,没有技术上高壁垒,同时在模式上和市场上有创新的项目是最完美的。
时间进入到下午论坛的主旨演讲环节。
首位主旨演讲嘉宾是通江投资集团董事长张保国。
他主要从宏观经济层面,包括结合自己在英国的所思所感给观众做了分享。关于股权投资方面,张保国认为在实体经回报率不断下滑的情况下,如何保持理性发展,如何在经济周期未雨绸缪,这是通江资本未来的策略。张保国说,通江投资目前主要核心两块,一块是经营板块,一块是制造业板块,包括房地产板块等等,那么商业模式也是围绕核心业务展开。张保国希望资本够去更多的来关注产业,更多的来关注产业链,和更多的关注到创新以及其他的链条里面。
中财沃顿董事长的罗蔚接下来进行了主旨演讲,他从美国、香港、澳门的经济发展阐述了经济发展的规律,结合到中国的现实情况,罗蔚认为,既然经济有其发展规律,其中的周期谁也避不开,那么就要尊重周期利用好周期。
对于中国市场,他的观点是不要悲观,反而要敢想,然后是敢做。
下午论坛的第三位主旨演讲嘉宾,是来自优购汽车的CEO赵卿,作为国内唯一的自建供应链的平行进口车电商,利用自身的供应链优势以及互联网和汽车结合多年经验,短短几年就已经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完整产业链的汽车电商。
赵卿从操作优购汽车的案例,给与会嘉宾分享了对汽车电商的趋势和模式分析,指出了汽车电商发展的必由之路。赵卿说,优购采用的是采购加销售加增值服务的传统汽车的方式。低成本、高效率是汽车电商PK传统行业的利器,当电商具备了服务能力,那么引入其他的国产车、合资车变的顺理成章。
作为汽车电商来说,他认为首先要满足客户随时随地购车的所有的端口,PC端、移动、IPAD、手机、APP、微信公众号、自媒体哪一个都不能少。同时为客户提供的服务哪一个都不能少。货品,比如说平行进口车、国产车、合资车、新能源车。再一个线下交付这一块,你如何最终交付给客户?这个交付场景是怎样?你希望在各地布置你的线下的交车点。现在,交车点优购已经布置了一百个城市。
作为一个汽车电商应该有的商业模式,赵卿认为,首先作为汽车电商你要给你的上游供货商通过资金流和物流形成采购,将汽车采购进来,放到自己的汽车电商的备库、产品目录当中,当用户最终产生购买的需求,将车步入到客户所在的当地的汽车点。比如说在汽车点完成最后一公里的上牌等活动。唯一有这样的一个体系才能够支撑将整个销售场景online化的可能性。
精彩的主旨演讲之后,会议进入论坛环节――房地产基金专场:转型与产融融合。盛世神州的投资基金首席执行官李万明任论坛主持,参与嘉宾分别是乾立基金高级副总裁成斌、合凡资产总经理姜海、华晟基金董事长、中信汕头滨海新城投资发展公司董事长林竹、五牛基金董事总经理全宇、亨瑞集团高级副总裁徐东、长富汇银基金执行总裁杨明伟、高和资本执行合伙人周以升参加了论坛的讨论。
2010年是房地产基金的元年,经过6年的发展,房地产基金也面临着发展方向的选择,房地产基金的投资转型与产融结合成为转型的选择。那么对于转型,嘉宾有什么样的观点?
对于房地产基金的转型,周以升认为,房地产在过去几年发生的变化是非常深刻的,第一、原来增量的里面到存量里面来;第二、开发商原来从一个扩张的阶段到现在为止已经到一个极限了;第三、从金融环境来讲,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的场景已经从传统的商业银行,就是间接融资开始往直接融资转移。
杨明伟认为关于转型和创新一定是发生在这个行业里面做的最好的那个企业。他认为地产转型目前还处在从地产开发的粗放型到专业型的转型阶段。
姜海表示,企业的转型要结合自己的优势。对于姜海来说,不一定要转型而是要形成自己的特色产品。
乾立基金成斌认为,房地产基金的发展离不开房地产企业和房地产行业本身的发展。所以房地产基金在转型的过程当中,必须考虑房地产行业本身内在规律的发展。
盛世神州的投资基金首席执行官李万明表示,不一定非要转型,可以在原有的行业或者原有的模式上做的更出色。
论坛还讨论了实业资本的海外扩展话题, 产融结合的问题,以及在产业链上如何投资等问题,与会的房地产基金的嘉宾发表了各自的意见。
在大消费专场的论坛讨论中,云月投资合伙人李一担任主持嘉宾,创富合伙人刘凯、通江资本总裁孟君、硅谷天堂董事总经理邵文海、同创伟业投资总监田文、加华伟业合伙人王嘉来、源坤控股集团执行总裁、管理合伙人杨广安参与了论坛的讨论。
邵文海认为,与其说资本引爆大消费不如说创新引爆大消费,比如说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等等,所以他的观点是“创新引爆数据,资本助力创新”。
那么怎么在消费升级当中通过模式创新为消费者提供不同手段,来提升大家对消费的改变?
针对这个问题杨广安认为,提供给市民一个新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和家庭相结合的消费是创新的出路。
对于此,孟君认为大健康和快乐生活应当是资本关注的两个重点。加华伟业合伙人王嘉来说,消费领域投资主要有三个维度,第一、消费结构的变化。第二、财富的支配权在谁的手上?也就是说谁在花钱需要我们要研究清楚――那么母婴和90后消费将是重点。
在文化体育投资方面,田文认为应当关注体育衍生的体育饮食健康方面。他说希望能在在这方面能够有一些比较专注的投资。
与会嘉宾还讨论了大消费中的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就是抓住四个字“健康快乐”。
接下来是在健康医疗专场,同渡资本创势管理合伙人吴蓉晖、德诺资本管理合伙人林云峰、同系资本副总裁刘林茂、长江国弘合伙人梅江华、坤裕基金董事总经理、管理合伙人孙旭东、康桥资本董事总经理赵春林、方正和生执行董事陶恩、投壶网执行总裁赵妍昱参与了论坛的讨论,就现在医疗健康领域最好的机会在哪里为话题展开讨论。
林云峰认为,现在很大的机会应该是物理治疗方法,也就是医疗器械,因为各种新材料和电子科技的微型化,同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欧美华人的人才正在回归,带回很多的技术创意,这些会使介入式的医疗器械爆发性成长。
同时移动医疗方面,如果能够找对方向,比如说对慢性病的移动医疗的管理还是有一些机会的。
刘林茂看好中药板块的成长机会,第一是中药饮片,第二是中药颗粒。同时医院改革、医疗器械也会找到很好的投资机会。梅江华则看重医疗行业的细分领域,他认为医疗的本质要满足一些未被满足的需求,无论是从药品、器械以及其他的细分领域。
孙旭东在医疗投资中,特别关注接合部。也就是说只有在接合部的细分领域找到更明确的机会才有更好的收益。同时他认为,由于整个医疗领域的供应链体系呈现出极度碎片化的状态,那么其中的整合机会将会很多。
赵春林认为,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在生物制药领域有很多的机会。
陶恩则从更宏观的来看投资机会,他认为医疗投资很重要的一块是注重政府买单的领域,那么,陶恩的投资逻辑是关注布局未来五年的新医改。陶恩表示,在未来投资医疗,提供更好的更性价比的产品,是他们在未来整个投资的方向。
赵蛾湃衔中国目前整个医疗健康产业,其实内在的创新的驱动力是不足的。而且整个的资本化市场上可投资的项目本身的估值偏高。她表示未来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领域。
对于移动医疗,与会嘉宾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2015年6月,韩洪刚大学还没毕业。在被校医院诊断为可能患上了抑郁症后,他回到宿舍看到室友,突然就哭了出来。
同年7月2日,他在北京入职、安顿,之后立刻去了医院再次检查,被确诊为“中度抑郁”。
和韩洪刚的初次见面是在北京芍药居地铁站旁的一家咖啡馆。在约定时间晚上8点又过了40分钟之后,他回复我说,到了。
我到门口去接他。他在微信上说,看到了吗,一个刚进门的胖子。我扭头确认看到的就是他。从一个媒体看片会匆匆赶来的韩洪刚,目前是商业新媒体《好奇心日报》的电影记者。
很难把眼前这位戴着眼镜、胖胖的、挂着一脸笑容的小伙子和抑郁症联系起来。但他并不避讳且颇为真诚地告诉我,确诊后他曾断断续续吃了近半年的药,最近因为失恋,病情复发,他又重新开始吃药了。
得病的何止一个韩洪刚。
如果在百度搜索栏里输入“抑郁症”3个字,时下会出现8530万个结果;输入“心理咨询”4个字,会出现6890万个结果;输入“心理治疗”4个字,则会出现2040万个结果。据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姜涛提供的数据,目前中国抑郁症患者人数已远超9000万人,有近1.58亿人患有各类精神疾病。
隐秘而旺盛的市场需求正在催生大量心理服务机构的涌现。
黄伟强在心理服务行业已经工作了12年,由他的团队着力打造上线的壹心理,更为强调心理科普的重要性;前高校教师简里里离职创业推出的简单心理,希望成为心理治疗需求者与心理咨询师对接的平台;暖心理创始人金Z早年曾遭遇心理疾病的重重困扰,治愈之后决定投入该行业,帮助更多在灰色地带彷徨不安的人;InMe心迹创始人许瑶已带领团队从轻服务入手,逐步切入到了心理咨询市场;前情感类节目主持人青音的创业项目一启动即受到无数粉丝的垂青;初心客厅创始人舒翔聚焦女性用户早期心理危机,且已初步探索到可行的商业模式……
如今,亲子心理、情感咨询、情绪解压等诸多细分领域已有无数创业者快速进入。过去两年间,国内已有数十家心理类创业公司成功拿到了融资。
但他们无疑也正面临着同样的棘手问题,比如心理学在中国仍普及不深、大多数用户付费意愿不强、社会大环境不重视甚至不支持等。即便如此,他们仍然被认为正处在一个升腾在即的风口之上。
心理咨询服务在美国的发展轨迹或可为当下中国提供些许借鉴。1965年,美国人均GDP攀升至3000美元,此时心理咨询服务开始起步;1976年,美国正式推行心理咨询师注册体系,市场爆发。一个被认为具备参照意义的数字是,1976年,美国人均GDP在7000美元上下,而2016年,中国人均GDP恰好刚刚超过7000美元。
恩颐投资全球合伙人、中国董事总经理蒋晓冬认为,虽然心理服务在中国的发展尚处早期,但需求是巨大的,许多机会仍在摸索中,而互联网必将在未来行业演进道路上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
初识抑郁
2015年年初,韩洪刚第一次隐隐感觉自己的状态不大对。“不开心,容易累,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同年4月,他到北京实习,住在朋友家的沙发上,因为和朋友生物钟不太相同,作息有些紊乱。中途为了完成毕业论文,他经常在厦门和北京之间穿梭往返,加之出国、找工作都不太顺利,在6月初回学校参加一个连续两天熬夜的学生活动后,他觉得自己已经把精力全部耗光了。 黄伟强在心理服务行业已经工作了12年,由他的团队着力打造上线的壹心理,更为强调心理科普的重要性。
一天,韩洪刚在学校餐厅吃早饭,在听对面患抑郁症的好朋友描述自己的症状时,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情况好像并无不同。回去之后,他开始上网翻阅资料、对比症状,发现自己非常符合抑郁症的病情描述。随后他去校医院问询,校医将之归为“毕业综合症”,“也有可能是抑郁症”。
韩洪刚并不介意向别人讲述他的病症。在校医初诊后,他发了一条朋友圈,结果他吃惊地发现,不少师友和他一样,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
24岁的pumpkin(化名)看起来是个开朗阳光的女孩子,齐耳短发,面容清秀,聊天过程中她一直保持着微笑。
大学毕业两年来,pumpkin一直在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做运营,工作称得上清闲。偶尔,她会跟朋友抱怨一下公司的同事“很没意思”,平时没事儿时还会跟朋友去LiveHouse嗨一把。相熟的朋友普遍认为她是活泼乐天的。
但这只是表面。pumpkin说,她从小就发现,自己的“开心点”很高,可以说几乎没有――经常觉得一切都好无聊、好没意思。在朋友面前,她一般充当服务开导对方的角色;在家里,父母管得比较松,她也算听话,不太依赖家庭;只有在谈恋爱时,她才会觉得自己是在依靠别人,所以每次分手,她都会情绪崩溃一段时间。
2016年年初,刚跟上一个男朋友分手的pumpkin,感觉自己状态特别不好,记不住东西,晚上也总睡不踏实,想去看心理医生。跟父母商量之后,父母不支持,觉得她在瞎想。
pumpkin有位初中好友,从小学习特别优秀,一路走来顺风顺水,只是在清华大学读大四那年,据说因为不想写论文,休学了,申请到的哥伦比亚大学也没去成,最后去了美国另一高校,但前阵子再度休学回家,被确诊为重度抑郁症。看到朋友的遭遇,pumpkin感到害怕,她再次跟父母商量。父母说,你要想看就去看吧。
2016年9月,在认识的安定医院的朋友先期介绍流程后,pumpkin去医院挂了号、问了诊、拿了药,药物的对应病症分明写的是强迫症和抑郁症,费用共计五百多元。药吃了四分之一后,她觉得自己的状态好多了,但她认为主要原因是“自己想明白了”。
InMe心迹创始人许瑶2013年因为其他人的抑郁症而产生过巨大的挫败感:那两三年,周围的亲人朋友中不只一个人因为抑郁症自杀,而她当时对他们的帮助微乎其微,只是劝他们要坚强一点,不要这么软弱。
“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在国外留过学的人,都对这件事情这么愚昧,更别提我的父母了。”许瑶说。这也成为她从传统行业跨界到互联网行业创业做心理服务的直接原因。
与许瑶的经历类似,暖心理创始人金Z2008年之前在IT公司工作,后来一度陷入到莫名的自我否定中,不愿出门,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进而正常工作都已无法招架。一位学心理学的朋友认为她有抑郁倾向,建议她去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金Z先是在网上找了一套抑郁症测试题,答完之后她才意识到,自己可能的确生病了。只能正视。后来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心理治疗,她自称迎来了新生。
感觉到心理学“太了不起”之后,32岁那年,金Z辞掉了原来的工作,去读了心理学研究生,还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证书。后来她和老师一起,共同创办了线下心理咨询工作室,再之后她独立创办了暖心理。
在抑郁症、强迫症等各类常被提及的心理问题之外,如今人群中更多存在的是与社会竞争压力变大、生活节奏变快相伴相生的焦虑和状态不佳。
北京安定医院在2006年特别开设了抑郁症研究治疗中心。此前,在该院就医的患者被诊断为抑郁症的几乎占了一半。以该院主任医师姜涛为例,他曾最多一天接待过200多名门诊患者,即便平均下来,每次门诊人数也都在100人左右,平时病人想要在医院挂上他的号都非常困难。
“中国精神科从业医师太少,有执照的不到2万人,缺口高达40多万。”姜涛对《财经天下》周刊记者说。
不只医师资源匮乏,更大的问题在于,普通民众对心理疾病的认知还处在相当初级的阶段。壹心理创始人黄伟强认为,目前中国心理咨询服务市场的最大障碍是,很多人不知道心理学,对该学科存在认知偏差,因为担心被歧视,主动寻求心理服务的仍占少数,大多数人找不到正确的方式来应对自己的心理问题。
行业演进
在北京安定医院已工作24年的姜涛仍清楚地记得,1992年大学毕业刚到该院工作时,一次去北京市卫生局开会,主持人说,安定医院的来了,结果全场医生都大笑起来。提到这一幕,姜涛至今仍无法释怀:“那么多医院的同行在那里,一提到安定,他们居然在底下哄堂大笑。”
从事心理学培训职业的叶壮对自己的大学第一堂课同样印象深刻。在老师讲完主要内容后,许多同学问:老师,我们不学星座吗?什么时候学解梦,什么时候学催眠啊?
北师大心理学在读博士刘朝莹在谈及自己的体会时说,很多人甚至经常把心理学和占卜算命联系在一起,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心理学除了临床心理学这个部分,其实它的内容非常实际和枯燥,属于理科专业。”叶壮说。
20岁获得伦敦大学学院认知神经心理学硕士学位的简里里,2007年刚回国在中央财经大学党务部工作时,很多同学问她是什么星座。“中国是我见到的唯一一个张口闭口谈星座的国家。”不过,简里里在奇怪之余,也尝试着去理解这件事情,“我觉得,人们的内心深处是很想知道自己是谁的,但因为中国历史的原因,背负着很多创伤,而星座是一个简单粗暴解决个人心理需求的方式,像一个创可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高歌猛进,越来越多的人对于了解自己、治愈自己有了更为强烈的需求,也具备了这种可能性,而对于新鲜事物接受程度更高的90后一代的逐渐成长起来,则让这一演进过程变得更为顺畅和快速。
从字面看,心理咨询是以心理学为科学基础的分支,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方面出现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上世纪90年代之前,心理咨询在中国一直被认为是伪科学。”简里里介绍称,“直到90年代初,一批德国专家到中国培训心理咨询师并将规范诊疗流程引入进来,这一情况才逐步得以改观。” InMe心迹创始人许瑶已带领团队从轻服务入手,逐步切入到了心理咨询市场。
2001年4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推出《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并将心理咨询师正式列入《中国职业大典》。2002年7月,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项目正式启动,此后全国统一鉴定考试每年举办两次,分别是5月和11月。
2002~2010年,一大批有心理援助需求的人苦于在国内找不到靠谱的心理咨询师来解决问题,他们开始自学该领域知识,有些甚至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证书。曾有来中国讲课的国外心理学专家坦言,在那期间,有时他们的授课过程都难以正常进行下去――每位听课者都试图将这一课程变为一个“你来治疗我”的咨询过程。这一时期,心理咨询服务市场基本发力在培训上,并且质量良莠不齐,大部分从业者并不具备执业能力。
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自2004年首期推出后,一直颇受观众欢迎,据称很多人是受该节目影响而投身心理服务行业的。
不难发现,也正是在那些年,许多在专业上仅粗通一鳞半爪但非常擅长炒作营销的投机客博出了名头。他们纷纷通过登陆中央或地方电视台的方式亮相,虽然没有专业资质背书,却有了媒体背书,收费陡增,整个行业一片混乱。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举世关切。多位受访者向《财经天下》周刊记者提到,当时地震灾区曾广泛流传这样一句话:防火、防盗、防心理咨询师。归根结底,大量不够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涌入灾区,已令人厌烦。不过,在暖心理创始人金Z看来,2008年实为中国心理咨询元年。简单心理创始人简里里也明显感觉到,2008年是一个重要分水岭,此后国外心理学专家一拨拨地持续来中国提供培训,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水平在不断提升。
在2010年之前,因为所学专业为心理学的缘故,简里里家里不时会有人过来找她解决问题,她一般顺手转给认识的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大夫。有一天,一位经常合作的精神科大夫打电话给她说:“从你那过来的人情况都太严重,不要再转给我了,以后就让他们直接去医院挂号。”但从2011年开始,简里里感觉情况已有微妙变化:一些不错的朋友找到她,想就个人成长、婚姻、择业等问题,跟她讨论一下。
2012年,工作之余,简里里开始在豆瓣上解答一些网友的心理求助问题。慢慢地,她发现人们针对心理危机所提的问题总是大同小异,于是她开始有意识地把那些比较高重合度的问题写成文章,得到了大量关注。简里里的体会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给她发邮件,但大多没有严重问题,往往只是想有一些个人了解,想要知道自己是谁。
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姜涛称,工作场合被哄堂大笑的情况近些年再未出现,反而像与高血压类似的疾病,专科医生有时还会找到他们做辅助治疗――某些患者在服用抗抑郁药物后,症状会有明显减轻。
毋庸置疑,无论是医学界还是社会公众,大家对心理学的重视程度相较早年已大为提高。
心理学科普正是壹心理创始人黄伟强多年来一直大力推动的事情。
2008年,黄伟强创立心理学门户网站蓝心网并出任总编辑。2009年,他和两位心理学博士共同创办博曼心理,切入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即员工帮助计划,公司的初期定位是为大型企业提供专业的员工心理帮助服务。
但在实际业务操作中,黄伟强逐渐发现,线下服务实为买方市场,企业EAP并非刚性需求,用这种方式,他找不到心理学人的专业尊严。2011年,经深入思考,黄伟强离开博曼心理,创办了壹心理。
基于多年媒体运营经验,黄伟强将壹心理的使命设定为“传播科学的心理学”,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心理需求的释放,再以轻度、低门槛的服务逐步切入心理服务市场。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用户对内容的消费日趋碎片化,”黄伟强说,“以前人们只有在家里和办公室两个场景下上心理学网站,而现在随时随地都可以。”为此,他们根据不同场景撰写相关文章,同时更具针对性地生产有趣、有网感的内容吸引90后用户。
对接风投
在最初感觉自己状态不对之后,韩洪刚尝试过自我调节。当时他按照某些资料上的指导,为自己设置了一个作息时间表并严格遵照执行:早上7点起床,洗簌、吃早餐,之后散散步或者跟当时在美国的女朋友聊聊天,9点多骑自行车到健身房,从9点半到11点,进行两个小时的锻炼,下午写论文或者去图书馆,有时还会拿出专门时间用来冥想或听歌。
与韩洪刚的应对方式类似,数位有过心理治疗经历的受访者向《财经天下》周刊记者表示,跑步、游泳、瑜伽、找朋友聊天等是他们日常自我疏解负面情绪的主要方式。
成立于2015年4月的InMe心迹,将发展目标设定为“都市轻心理生活服务平台”。InMe心迹创始人许瑶早前在国外从事地产投资业务。在内容这一重要引流入口之外,InMe心迹另在心理咨询师个人品牌包装推广上倾注了巨大心力,并将主打业务与生活方式相结合,比如引入瑜伽、插花等环节,吸引用户付费报名,方式则包括线上线下两种。
许瑶直言,创业前自己对中国心理服务市场的估计是过于乐观的:与数年前相比,人们对心理咨询的认知水平的确提了上来,但大家的付费意愿依旧不高,大部分人还没有养成为一个看不见的服务买单的习惯。这也是InMe心迹选择从生活方式切入心理服务的一个重要原因。 暖心理创始人金Z早年曾遭遇心理疾病的重重困扰,治愈之后决定投入该行业,帮助更多在灰色地带彷徨不安的人。
2015年年底,许瑶曾与团队一起到北京CBD核心区的国贸一带做过一次市场调研,但结果不容乐观:这些参与问卷的高级白领们情绪低落时,女性多会选择买买买,男性则往往表示会去喝酒。
2016年6月,InMe心迹经历了一次较大幅度的团队压缩,人数由20人锐减至10人。许瑶决定,在InMe心迹App这一主阵地之外,努力探索社交、游戏等周边产品的可能性,希望以此获取更多用户,带动核心业务成长。许瑶表示,他们更多的是在服务没有严重心理疾病、只是需要疏解情绪的用户。
泽厚资本创始合伙人刘国炜早年在国外留学时既已对心理服务有了相当了解。在他看来,作为一个服务品类,它算不上特别新,但中国起步较晚,近年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年轻白领们心理减压的需求在增长。InMe心迹在心理咨询师这一环节把控比较严格,并且通过场景化的服务方式,淡化了疾病的特征,用户能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里完成心理疏导,这是泽厚资本颇为看重的两点,因此很快就作出了投资的决定。
2015年12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情感类节目主持人青音宣布离职创业。作为心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青音的最大优势在于,她自己就是一个“大IP”――效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逾16年,积累了大量忠实的粉丝。在拿到天使轮融资之前,她在移动端论坛――微社区上开通的账号,已连续16周排名第一,超过韩寒、陆琪等人。2006年,她加入号称中国心理咨询界黄埔军校的“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简称“中德班”),开始接受长达3年的深入而专业的心理学治疗培训课程。
2016年1月4日,青音宣布成立“青音魔法学院”。这是一个旨在帮助都市白领心灵成长的学习计划,根据不同人群需求,开设线上线下两种课程。在内容丰富的基础上,青音邀请到了堪称强大的师资力量前来授课,这其中既包括心理学专家,也包括能够广泛吸粉、颇具人气的当红主播。当然,这些课程都是收费的。该项目推出不久,青音便顺利拿到了创新工场的A轮融资。
做了这么多年的情感、心理节目,青音认为,其实大部分人并非心理有问题,只是一时遇到了情感难题或情绪困扰,而这些问题不一定非要通过心理咨询师才能解决,有时靠知识更新或生活方式的改变也能逐步将其化解。所以,青音想做的事情,更多是在“泛心理”这一块,用户是那些有困扰但还没有真正患上心理疾病的人,至于心理咨询,暂时还不是她们的业务重点。
6月23日,心理咨询平台初心客厅宣布获得由引力创投、粉粉日记和某知名女性社群平合投资的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初心客厅聚焦情感咨询,目前看,98%的用户为女性。该平台通过文字、音频、视频等方式获取用户,已推出付费节目、课程及电话咨询,日均100多个订单,客单价为80~100元/50分钟。此外,它还与众多第三方平台进行内容合作,比如大姨吗、秀美甲、闺蜜圈等,并获取分成。
在心理危机用户的选择上,初心客厅更偏重于预防期。“恋爱过程中的很多人,在某些节点或场景是需要做心理或情绪疏导的,再加上女性和男性的减压方式不同,有些话她们不愿意跟身边人说,这就是我们做线上私密咨询的原因。” 初心客厅创始人舒翔介绍称。
简单心理上线伊始就将自己定位于一个连接求助者和心理咨询师的平台。创始人简里里看到,她从小生活的环境里一直都是靠谱的心理咨询师太少,在医院之外,人们很难找到此类可心的服务。在高校供职时,她也曾尝试到线下的心理咨询工作室兼职,希望接一些社会上的收费案例,但她后来了解到,市场上大部分心理咨询机构都不够规范,而且它们的获客途径大多是百度搜索,成本很高,很多咨询师为此要背上销售任务,否则很难维持正常运转。
2014年,简里里幸运地申请到了硅谷英雄学院针对年轻创业者的扶持项目。在那里,她展示了自己的这一心理服务平台。该学院创办人――德丰杰创始人、硅谷重量级投资人Tim Draper爽快地答应给她期望中一半的天使投资。回国之后,她又找到华创资本和真格基金,拿到了计划中的另一半。
2014年6月,网站版简单心理正式上线。在上线前两天,简里里给之前写邮件向她求助的最近20人发了邮件,推荐了简单心理。令她颇感振奋的是,上线首日就已有用户为服务付费。
求解商业化
虽然市场在升温,但整体进展远称不上迅猛,从业者仍需慢慢摸索。
创业暖心理之前,金Z已经在互联网产品上做过诸多尝试,曾推出过一款名为“巧克力减压”的产品。这款产品以工具切入,用户在线答完压力测试题后,将会收到站方推荐的各类解决方案。因相对枯燥,用户忠诚度不高,2015年3月,金Z决定停止运营该产品,转而推出心理健康咨询App――暖心理。2015年7月,暖心理拿到由鼎晟天平投出的天使轮融资。
历经在App上陆续加入杂志、社区、趣味工具、咨询4个版本的迭代后,2016年7月底,暖心理宣布获得薛蛮子投出的数百万元Pre-A轮融资。正是在投资人薛蛮子的建议下,2016年9月,暖心理上线了直播功能。通过邀请心理导师直播,再将流量引入导师的“暖店”,“暖店”里可以放课程,也可以放个人咨询服务,暖心理从中抽成。
如今入驻暖心理的很多大咖基本都是自称“比较接地气”的金Z本人一个个登门拜访邀请过来的。
从2012年到2014年,壹心理团队先后推出了壹心理、心理FM、口袋心理测试3个App;微信公众账号则以壹心理、心理测试、心理公开课、心理FM为主,通过文字、音频、视频等不同方式全方位传播心理学知识。目前壹心理累计全网用户已近1550万、心理咨询师6000多位、专栏作家600多位、心理主播400多位。
回望创业路,壹心理创始人黄伟强坦承,之前的一些战略战术并非完全正确,因为涉及很多特定原因,他们其实踩了很多坑。他建议后来者如果想要再在心理领域创业,最好能够单点突破,而不要像壹心理一样横向做很多事情。
2015年2月,黄伟强尝试B端变现。奈何小半年之后,该项收入不足70万元,他深感团队气质不适合做B端生意,最终将其砍掉了。
2015年下半年,壹心理遇到了资金困难。彼时公司账户余额仅够支付两个月的员工工资,但商业模式仍未找到。先后跑了70多家投资机构,黄伟强颇为伤悲地发现,资本对他们基本上持观望态度,虽然最后倒也拿到了几家机构的Term Sheet,但估值远远低于预期。
投资人质疑之处大同小异:心理咨询服务市场虽然很大,但暂时还看不到爆发期,而且看不到有想象力的变现方式。 前高校教师简里里离职创业推出的简单心理,希望成为心理治疗需求者与心理咨询师对接的平台。
2015年10月,黄伟强决定啃一啃商业变现这块硬骨头――推出了付费的心理测试和心理课程。用户的付费转化率大概为5%。壹心理还在计划和其他平台展开合作,比如一些亲子、情感、职场类App,通过API的接口给他们提供心理测试,多一条变现通道。
但黄伟强依旧认为,市场需求的释放不是特别理想,用户对心理咨询的接受度不高,需要用轻服务的方式去慢慢切入。目前入驻壹心理的6000多位心理咨询师,经过筛选,在前台展示的大概有700多位,每个月约有300多位专家能在平台上接单。
黄伟强一直希望能够在商业与理想之间求得一种平衡。但今年,黄伟强称,壹心理必须成为一家赚钱的公司。
谨遵专业规范是简里里对简单心理的基本要求:每位咨询师在申请入驻简单心理平台时,他们需要通过严格的筛选,而该筛选标准是比照美国心理学会(APA)的标准而设定;过筛后还要接受咨询服务经验调查及督导面试,目前综合通过率在20%以下;不只如此,咨询师入驻后,简单心理还将持续对他们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
在早期设计产品时,出于专业性的考虑,简里里还舍弃过不少产品的商业属性。比如求助者提交预约申请需经咨询师确认,再让来访者确认,咨询师也可以选择拒绝。在后面咨询量变大之后,这一功能设计被取消了。但在早期,这些兼顾求助者和咨询师双重利益的专业性做法,让简单心理通过口碑传播,迅速在行业内打开了知名度。
目前简单心理的核心业务是个体咨询,用户需支付300~1800元/50分钟的费用。其他付费业务包括简单倾诉、电话咨询等,为用户提供轻心理服务。上线迄今,简单心理付费咨询人次累计已达10万,营收则以每月20%左右的速度在增长。
2015年4月,心理咨询师柴欣入驻简单心理平台。在此之前,他已经在心理咨询行业摸爬滚打了8年多。刚刚入驻简单心理时,他在该平台的接单量不及他日常工作量的一半,如今则已占到了2/3。
即便在轻服务上,简单心理也做了很多专业性设置。拿简单倾诉来说,它的设置是,每位电话倾诉者每周给同一位聆听者打电话的次数不能超过3次,全部通话次数则不能超过9次。虽然这一做法显然与商业利益最大化相违背,但简里里认为,只有严格遵循学科规律,才能真正在求助者和倾听者之间架起良性互动的桥梁。
简里里也强调,心理咨询并不仅仅适用于病理性用户,普通人同样需要;虽然心理咨询在国内发展缓慢,但从轻服务切入时,依然需要兼顾专业性,否则就会“略危险”。“轻量级服务不是不能做,而是需要在更规范的方法下去做。”据简里里介绍,简单心理也在探索各类轻服务。
在保证个体咨询业务稳步增长的同时,简单心理正逐步完成心理健康服务产业链各端的布局,包括向用户提供精神科服务、心理知识课程以及向成长中的咨询师提供督导服务、教育培训等。
赛富亚洲投资基金投资总监任栋认为,心理健康服务市场虽然没有特别明显的高速增长,但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大突破了该服务的时空限制,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有效淡化了患者的病耻感,很好地保护了他们的隐私,这为行业发展带来了不可小觑的想象空间。
就心理学科普作家唐映红的观察,当前大众所谈的心理问题其实很多并非病理性的,这些此前甚至未被视作问题的情绪或情感困扰,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知识的普及而逐渐凸显了出来,而关注是改变的起点。
辽宁省阜新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二科主任李海鸿认为,这些创业项目的服务方式都有可取之处,但更重要的还是看用户希望解决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如果只是为了舒缓一时情绪,这些服务是能够提供帮助的。
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姜涛在采访中表达了他对当下心理创业热潮的担忧。虽然他也认为互联网对心理治疗的认知和普及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一些情绪问题的确可以通过倾诉和疏导等方式得到有效解决,但在这一过程中,依然需要设定规范的操作流程和合理的评估体系,以确保服务的专业性。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侯玉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社会心理学研究。他表示,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等各种压力是很容易诱发精神类疾病的,从统计数字上看,近年罹患心理疾病的人群在总人口中的占比有上升趋势,但当下心理服务创业机构,如果没有多年专业学习与经验积累,是很难科学应对真正复杂状况的。不过他同时认为,移动互联网技术或许会为这一行业带来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