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一音乐教学反思

初一音乐教学反思

时间:2023-06-18 10:46: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一音乐教学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一音乐教学反思

第1篇

关键词:体验音乐;音乐本体;音乐欣赏;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1-0074-03

音乐本体是指音乐的各表现要素,可从四个方面对其进行概括:人声与器乐声;力度、速度、节奏、旋律、和声、力度等音乐要素;音乐结构;自然界与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这四个内容有的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但更多是交叉在一起的,需要结合具体音乐作品和实践活动进行整体的音乐学习,使其有益于学生参与和体验音乐。音乐本体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是由音乐课的性质决定的。

正如,《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擅和即共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否则,音乐欣赏课堂将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任何学科的老师都可以讲授音乐欣赏课。笔者通过对课堂的观摩发现,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大部分教师仍偏重灌输式讲授音乐,缺少与学生的互动,偏离音乐本体,至使课堂内容枯燥空泛,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结果导致学生不会欣赏音乐,很难引发对音乐的兴趣。因此,教师转变教学思维模式势在必行。教师应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翁,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就是学生与音乐的桥梁,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综上所述,笔者对回归音乐本体,活跃欣赏课堂提出了几种办法。

一、让耳朵走进天籁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所以,体验音乐的首要途径是“听”,如果没有听觉,再美的音乐也不可能感受到。铃木教学法中强调“音乐的耳朵,可以在听音乐中得到。”所以,听是音乐体验的首要环节,如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活跃学生耳朵的关键。

2011年秋季学期,笔者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观摩了主题为《噢!苏珊娜》的音乐公开课。教师用录音机播放音乐,同时给每位学生发一份乐谱,以事先提问的方式听录音,引导学生自己学唱歌曲,使其通过不同录音版本进行比较,让学生自己辨别哪个版本好听,并找出原因,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与示范下,学生很快带有感情的唱会了歌曲。除此之外,笔者还观看了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选活动,其中一位天津的教师讲授了京剧欣赏课《智取威虎山》,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电子合成器和现场范唱的方式,引起了学生们极大地兴趣。这两个课例给我的启示是:听是获得音乐体验的关键,而且让学生听音乐的方法极其重要,除了教师用录音外,现场的示范更能引起学生们的注意,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以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

在音乐欣赏课堂中,因为幻灯片对视觉的刺激会大大削弱耳朵对音乐的感受,所以教师应适当运用幻灯片,甚至闭上眼睛有目的地听音乐,会更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到听觉上来,达到最好的听觉效果。有目的地欣赏,让学生锁定某一音乐表现要素来听,通过关注主题旋律、节奏型、乐器演奏等音乐表现要素的方式和对不同音乐作品的比较等方法,使学生加深对音乐表现要素的记忆和理解。笔者在2011年春季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赴梨树县的支教活动,通过教授初一年级和初二年级的音乐课发现,让学生有目的地闭上眼睛听音乐,更容易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效果显著。但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曲目的难易程度,当遇到难以记忆的音乐片段时,教师要降低难度,让学生容易接受,否则,容易打消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让身体舞动节奏

音乐教学是情感体验的教学活动过程,体态律动的有效运用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尔克罗兹作为“体态律动”节奏教学法的创始人,曾说:“音乐不单做知性的反应”,“人类必然会在所有的随意肌中感受到节奏的振动。”也就是说,音乐的情感体验过程必然会伴有某些肢体活动。因此,教师应尽量让学生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态体验音乐,积极带动学生做肢体摆动等身体律动活动。如:拍打节拍、节奏等都会很好地调动学生情绪,把学生带到音乐中去。笔者曾在课堂上让学生用拍手、捻指、拍腿等活动拍打节拍,在课堂中加入律动后,课堂的气氛马上就活跃起来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有明显提升。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或变换律动方式,保持学生的兴趣。节奏作为音乐的骨骼,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音乐表现要素,积极挖掘节奏的巨大能量,对于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集体拍打节奏节拍,利于统一拍感;分组拍打节奏节拍,便于体验立体节奏或体验节奏卡农;拍打身体不同部位,体验音色、强弱变化等。

除节奏外,其他音乐表现要素都可以设计到课堂中,如根据旋律的高低起伏、音乐快慢、音乐结构、演奏乐器、音乐主题等各表现要素的变化让学生做出不同的肢体动作。另外,也可给学生分配角色参与音乐活动,笔者曾在音乐教学法课堂上观看过《说唱脸谱》音乐欣赏课堂的视频,其中的教师准备了脸谱、服装、打击乐器等道具,给学生分配不同角色,让学生即兴发挥参与音乐活动,这样让学生身体力行体验角色扮演,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内容记忆深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律动活动要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进行设计,其太难容易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太容易则不会带动学生的兴趣。总而言之,律动活动的体验设计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以抓住学生注意力为主要目的,同时要注意掌握好课堂秩序,有效分配课堂时间。

三、让嘴巴表达心声

嘴巴的积极参与有利于学生内化音乐知识,尝试用音乐表达情感,加深对音乐要素的记忆与理解。

1.让学生们张开嘴巴唱音乐。让学生演唱不是音乐欣赏课的主要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对音乐作品加深印象和理解,利于学生对音乐结构和不同音乐风格的把握。学生通过学唱音乐主题,能切身体验到主题变化,让学生通过主题变化有效地掌握音乐结构。或通过学唱不同音乐风格来掌握不同音乐风格特点。这种对主题变化或风格特点的总结最好由学生完成,学生之间可相互补充或修改,并对其进行评价,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课堂中经常会遇到音调不准、节奏不稳等各类学习者,教师应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被打击,同时也要耐心正确引导。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音乐公开集体课中,有一位会弹吉他的学生给我们边弹边唱,展示了他的才艺,但他的音准不太好,唱得却很投入,旁边的老师及时给他示范和鼓励,学生信心十足的完成了演唱,赢得掌声。这就很好地保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教师也可对学唱部分进行适当改编,使学生参与合唱或轮唱,使学生在体验不同音乐形式的同时,更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锻炼了其合作精神。在欣赏课中尽量丰富学生们的音乐体验,有利于学生掌握音乐本体知识,学会欣赏音乐。

2.让学生们敞开心扉,畅谈音乐。笔者认为,畅谈音乐最好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它是音乐课堂教学中不容规避的环节。小组不能随意划分,原则是:组内成员要有差异,避免学生间的“强强联合”,组与组间尽量平衡接近,每组要有组织者、记录者、总结者等,尽量做到每个成员都有分工,都能得到个性发展,才能积极发挥小组讨论的优势;小组间可以相互评价,以此调动课堂气氛和学生积极性,培养集体荣誉感与竞争意识,增强集体凝聚力,同时让每个成员学会倾听、说服、反思、自控、帮助、协调等能力;小组讨论的话题要围绕音乐本体内容,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音乐术语表达音乐,让学生展开想象,大胆阐述各自感受与缘由。小组讨论方法有助于启发学生灵感,内化音乐知识,深化学生对音乐表现要素的认识和对音乐的理解。

综上所述,教师要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拓展课堂内容,给学生创造发挥灵感和想象的空间,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才能提高教学水平,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音乐是情感艺术,“体验音乐”是实现音乐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应以音乐本体为音乐课的主要内容,并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让音乐欣赏课堂充满乐趣、积极活跃,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音乐,感受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到音乐本体知识且印象深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