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8 10:46: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在不断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在这些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则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又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交织融汇在一起。因此,必须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都总结出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但是这些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一情况,高校需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做进一步的探索,找到更为有效的教育方法,真正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完善
据全国各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调查分析可知,在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够完善的状况,在条件欠缺的情况下,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由辅导员担任。如此不完善的教育体系,一方面增加了辅导员的工作量,使辅导员未能对每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充足的了解;另一方面由于部分辅导员缺乏心理辅导咨询等相关专业知识,导致其未能对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有效辅导,在很大程度上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调查发现,当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尽管一些高校已经有了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室,但是基本上都是“空有其表”,并未真正投入使用,校方不愿意在此多花费精力,使心理健康教育未得到有效普及,导致许多学生并不知道校内有这一服务。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也就造成了高校心理咨询服务形同虚设,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起不到任何作用。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
(一)加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设
高校应对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给予足够重视,应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体系,同时还应加强心理咨询服务硬件的投入。例如,心理发泄室、心理评测室和心理治疗室等的建设,这些硬件设施对于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还应该定期对校内的心理健康工作进行检查,同时监督工作人员,建立良好的惩罚机制,对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工作者给予奖励,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质量。
(二)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与学生的联系最为亲密。在教学中,教师能够与学生直接进行交流,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所以,高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建设,除了专门引进专业心理工作者之外,还应鼓励本校心理咨询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参与到校园心理健康咨询工作中来。同时对一些刚参与心理健康咨询工作的教师要加强专业培训,整体提高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素质,进而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三)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解决心理问题
许多大学生都怕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还有一些大学生不愿承认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校内的心理健康咨询有抵触情绪,这也是造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顺利进行的重要原因。因此,高校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解决心理问题,如高校可以定期举办心理咨询讲座,还可以组织心理健康咨询相关的竞赛活动等,通过这些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心理健康教育。
(四)采用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国内许多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基本上都是通过公开课进行的,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仅仅依靠一门课是远远不够的。随着学生的不断成长与发展,心理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单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不能满足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这就需要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不断创新。例如,辅导员组织案例分析、心理知识竞赛或者心理游戏等。
三、结语
大学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问题也会比较突出,而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因此,高校应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积极探索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以更全面的教育形式使学生在大学期间能够健康成长。
作者:许敬 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郑舒婷.试论如何加强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8):168-169.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of the Poor Undergraduate
【中文摘要】 贫困大学生也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国贫困人口的基数大,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仅仅关系到其个人的成长成才,更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应试教育逐渐被素质教育所淘汰,教育多元化、多样化的新形势,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的成才方式。改革开放的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呼唤使高校学子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新的要求,更加主动地做出调整和适应,更加注重对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意识到成才的条件,不仅仅需要他们有强健的体魄,丰富的知识,更要有远大的理想,正确的价值观,坚强的意志,创新的能力,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赢得竞争的胜利,同时,更加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认为心理健康是具备优良素质的基本要求。可是,对于那些从山沟里走出来的学生,每一步都是一个新起点,不良的心理状态是阻碍他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最大障碍。是的,认识到一个人在心理健康上多一分弱点,就会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多一分阻碍和损失。因而,主动地使贫困的大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素质教育发展自身、完善自身的要求。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已经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家长揪心、学校担心、学生忧心的带有普遍社会性的大问题,甚至影响了当前高校的发展与稳定。经济上的重负,往往导致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贫困使大学生心灵深处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挫折感,从而导致了自卑、抑郁、焦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部分学生因此成为经济、身心的“双困生”,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性格等诸多方面都造成了很大影响。高校在经济帮助的前提下,也要帮助大学生摆脱心理压力,要增加激励措施,坚持物质资助与精神扶贫有效结合的原则。在进行“缓、补、减、免、保”的同时不断加大“奖、勤”的力度,使贫困生在接受资助的同时培养自强自立的精神和回报社会的责任感。同时对贫困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给贫困生以关爱,开拓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世界。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家庭环境和他们特殊的生活经历所造成的。他们一般学习都很刻苦,但由于学习方法不对,显得呆板。我们在关注他们精神世界的同时,也要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心理健康与挫折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同学增进交往、接触社会、锻炼更多的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舞台,有助于他们个性心理的发展。另外,要帮助贫困生确立合适目标。“态度决定一切帮助贫困大学生正确对待贫困,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实现对贫困、挫折的理性超越。贫困学子在确立自己的期望水平时要注意从自己的智力状况和自己所能付出的努力程度为调整目标,最后将目标梯度化、体系化。应加强对贫困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精神健康辅导工作,将其作为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一个新的重点。加紧组织专门力量进行研究,探索形成针对性强、效果好的心理咨询工作方案。
【英文摘要】 The poor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also the successor of the socialist career. The poor population base figure in our country is big, so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to poor university students is important to not only their personal growth bu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whole national quality. With the reform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of our country, the exam-oriented education is replaceed by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gradually. Multi-mode of becoming person with ability is offered by education which is on diversification. Composite model talent is called by the reform andopening-up society., so that university students is faced with drastic social competition and new requirement. To become a useful person , university studen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one's own overall quality which includes not only strong physique, abundant knowledge but also long-range ideal, correct values view, strong will, the ability to create, wholesome personality and upatanding social adaptive capacity. Only the all-round developing person could meet the needs of the times, win the victory of competition. They that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ir own psychological health , think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is the basic demand with fine quality.However, each one-step is new jumping-off point to those students coming from the poor country . So the ill psychological state is the greatest obstacle of hindering their studying, living, working. Yes, realizing one weakness at one person’s psychological health is one hinder and loss to one's ow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herefore, to make poor university students accept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to become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Poor university students' question has already become a big prevalent sociality problem which is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by the government ,society, paterfamilias of students, university, poor students self .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of the present university have even influenced by the poor university students' question . Economical heavy load often result in enormous spiritual pressure in psychologically. A kind of setback sense must been produced in soul deep of poor undergraduate by their difficulty. Thus a series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psychological obstacle that includes feeling self-humiliation, blues, anxiety, unsociability and self-denial is resulted in. Some students become poor students which both economy and mind are poor. The university should help poor university students to get rid of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n the premise of financial help. Effective integrate of material help and spiritual poverty alleviation principle should be insisted . The spirit that they would constantly strive to become stronger and become self-sustaining and the duty sense to return the society should be cultivated while they accept economic help from society. The correct psychology guid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love should be bestowed to the poor student to open up the spirit that they should constantly strive to become stronger.Poor university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oblem is mainly caused by home environment and their special experience of life. They usually study very diligently, but because of incorrect learning method ,their study looks stiff. We carry on psychological health
关键词: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科技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085-02
目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取得了较快的进步,但是随着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新的形势给学生的成长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同时也给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带了巨大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只有认识到网络心理教育的重要性,逐步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构建网络心理教育平台,才能使网络心理教育充分发挥出作用,然而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并不是很理想,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以及问题
1.高校没有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深入研究。随着近年来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普及,网络科技逐渐融入到社会各领域当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而大学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阶段,因此网络科技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但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高校并没有充分地利用网络科技环境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指导,而仅是片面地考虑到网络对于学生心理的不良影响,而继续沿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从而导致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没有很大的进展。然而网路科技的发展确实存在一些弊端,比如说,网络科技的发展,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一些不良信息也利用网络进行快速传播,这些不良信息确实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网络发展还有是有很多可以利用的优势的,因此高校要加强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从而充分地利用网络发展的优势规避其劣势。
2.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偏重于防治工作。在高校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中更多内容是关于心理疾病预防的,比如说: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上,大都是关于心理压力以及心理障碍等调适与指导的内容,很少有关于心理发展性的内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出现了较为片面的理解,把心理咨询与治疗当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心理障碍性问题,另一种类型是心理发展性问题。在所有学生当中出现的心理障碍性问题的是非常少的,而学生的大多数心理问题主要集中于发展性问题上,因此,高校更应该侧重于发展性心理健康指导,从而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为主要的教育目标,进而发挥网络心理教育的功能,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
3.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影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以及实践性较强的工作,这就需要心理指导教师具有专业的知识技能以及专业的技能,尤其是在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指导之时,还需要教师具有熟练的网络操作技能,然而就目前的现状来看,虽然很多高校已经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指导,但是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并非专业的人员,而是思想政治教师、医务人员或者是其他专业的教师所兼任,这些教师既不具备较高专业心理学知识,而且心理指导的技能也不是很丰富,导致心理健康指导的实际效果并不是很高。
4.没有对网络信息进行筛查监督。随着网路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很多信息是由个人所提供,而且没有专业的机构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导致很多信息都出现失真的情况,特别是网上的心理测验内容,有些内容没有经过特殊处理,最终的测试结果可信度不是很高,但是却很容易对测试者造成心理影响,并不利人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尤其是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低的大学生,受网站心理测试影响,会造成很大的心理阴影,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而且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只注重资源建设,而并没有为访问者与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提供良好的沟通平台,不利于网络心理健康指导的顺利进行。
二、改进策略
1.树立先进教育理念,重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高校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目前大学生正处于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的时期,并且他们的接受能力非常强,但是他们社会经验不丰富,辨别能力相对较弱,某些有心人可能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传播一些不良的思想内容,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这就需要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高校要不断规范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实施正确的引导方式,从而使学生的辨别能力得到提升,增强对不良的信息的免疫力,主动避开网络垃圾。同时高校应该正确地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正确合理地利用网络并形成良好的网络习惯,减少不良信息对学生的侵扰,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构建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高校需要加大网络平台建设的资源投入,给予必要的硬件支持,这也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同台构建的基础条件。另外,高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构建丰富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第一,专题部分,设置的内容主要是当前学生比较关注的心理问题,高校可以聘请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丰富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授,并制作成视频到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并能够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一些技巧,从而能够在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时及时自主解决。第二,是基础知识部分,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心理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可以是一些实用的论文或者是一些案例故事,还可以是一些相关的课件以及网络上的资源,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从而有针对性获得知识。第三,网络心理测试系统,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到学生心理状况,并要汇总学生测试的数据进行归档整理,测试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适应情况、人格特点、情绪变化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从而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信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指导。第四,交流讨论区,学生可以根据关注的认定问题进行讨论,可以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看法,给予必要的指导,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3.加大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能适应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发展需求,实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有较高的素质能力,才能实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需要网络心理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在网络心理教育中能够采取较为先进的技术以及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教学资源等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从而使教学的效果能够得到提升。其次,心理指导教师需要具备专业心理教育知识以及技能。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与普及,网络教育环境更加复杂,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就需要心理教育教师具有较为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以及技能,才能根据学生表现出的不同的心理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再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需要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新的形势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才能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最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以及创造精神。在网络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学生接受心理教育的形式是多样的,这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传统的教育方法进行革新,不仅能利用网络课堂,同时要充分地利用在线讨论方式,更积极地引导学生、启发学生,促使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顺利地进行。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心理健康指导教师能够充分地利用高校的各种教学资源,设计创新的教学方式,比如说可以从预防性的心理教育改革为创新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推动传统网络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力度。这就需要高校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培训的力度,并要构建网络交流平台,促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更好地促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另外,高校还可以完善各项激励措施,引进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从而充实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队伍。
4.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首先,高校要加强校园网站建设并要加强管理,加大网络信息的筛选力度,并要以积极的、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建设的高地,避免学生接触到错误以及消极的思想在网络传播,从而充分地发挥网络优势。其次,加强对学生的法制观念指引,促使学生的理性思维以及辨别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减少不良思想文化对学生的影响。
总之,在网络环境下,需要利用网络辅助工具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但是传统的心理教育也不能被忽视,要促使网络心理教育与传统心理教育相互结合,这就给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高校树立先进教育理念,重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构建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加大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并要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充分发挥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远,高娜娜.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5).
[关键词]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新探索
[作者简介]文婷,广西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助教,教育学硕士。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2―0186―04
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已经成为整个教育界的一项共识。那么就如何有效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这个问题上,“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教育模式正日益受到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关注。有的研究者主张把“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定型的专门术语来加以研究。他们提出,所谓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以班为单位,以班主任为主导,面向全班学生,旨在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一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近几年的实践结果也体现了这一教育模式的重大价值,但任何新生事物都有其尚待完善的地方,笔者意图在自己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对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作出新的探索。
一、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要树立一种理念:助人自助
“助人自助”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高境界。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模式,那么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也是“助人自助”。按照字义来解释,“助人”就是协助或帮助他人。而“助人自助”就是协助求助人认识自己面临的困境,引导其自我探索、自我挑战、自我了解,并采取有效的行动,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因此“助人”注重的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自助”才是目的。许多老师在实际工作中,一直弄不清教育与教导的异同。教导较多运用的是灌输、说服、训诫、讲解与控制,只达到一些“助人”的结果;而教育则是强调教育者要尊重、接纳、聆听受助者自身的领悟,重在受导者内心的转变,达到“自助”。另一方面,按人本主义学家罗杰斯的观点,每一个人都具有发展自己、促进自身成长、迈向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大学生正值青春期,生理方面和心理人格都在逐渐成熟和完善之中,他们有“自助”的愿望,也有“自助”的能力。因此,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要树立“助人自助”这一理念,而且要贯彻始终。
二、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两个原则
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是指导班主任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准则,也是处理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和诸要素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根据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以班为单位,以班主任为主导,面向全体学生”的内涵,我们提出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的两个原则:
(一)全体性原则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应以绝大多数乃至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为基本出发点和根本归宿。就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性质而言,它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类是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它主要是教育与培养个体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助学生成才。它是一种面向全体,具有普遍性质的教育。另一类是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它主要是保护个体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适应社会,使学生正常地成长发展。它是面对在心理方面出现不同程度问题的部分或个别学生的具有矫正性质的教育。在实际工作中,这两种教育常常是彼此交织在一起的。由于班级工作性质旨在促进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班主任对全班学生全面负责,包括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和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全面和协调发展。这就决定了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着眼点及重点应立足于面向全体的、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兼顾补救性心理教育。当然,全体性原则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其自觉性和积极性,要敢于放手,不能越俎代庖、包办代替,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能真正取得实效。
贯彻全体性原则,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应了解所有学生的共同心理需要及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其次,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手段,使得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都能得到全面而又独特的发展,做到因材施教。
(二)辩证统一原则
辩证统一原则是指进行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应以辩证的眼光对待学生的心理发展,用联系的眼光、发展的观点进行班级心理健康教育。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应将发展学生心理素质与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结合起来。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为主导,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心理发展的需要给以必要的帮助,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开发其心理潜能。同时,也应重视对学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早期发现和预防,尽量减少或避免心理问题的发生。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强调发展性、超前性,而不是补救性。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还应将他助、互助与自助结合起来,通过他助、互助,帮助学生形成自我教育能力,统一到“自助”。没有学生的“自助”,便谈不上其他教育。
贯彻辩证统一原则,应着眼于全体同学,在发展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个别情况做到预防与发展相结合,还应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将自己定位于服务者、参谋者的角色,通过教育者指导或集体教育等方式,培养学生“自助”能力。
三、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发挥三支队伍的作用
国外大学心理辅导发展的新特点之一是建立校内外辅导一体化网络,形成“辅导学生,人人有责”的局面。在校内形成辅导主任、专业辅导人员、教师、学生辅导干部相结合的辅导网络。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增设了班级心理委员,广西大学也是其中之一。经过系统的培训和辅导,班级心理委员正式上岗后也成了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一支重要的力量。那么目前有效地开展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三支队伍就包括了专职心理辅导老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和朋辈辅导员这三支队伍。专兼职心理辅导老师负责大学生心理活动特点与规律的立项研究工作;提出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培养方案和措施;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工作,探索心理疾病的成因和心理卫生策略;负责与国内外高等学校、科研部门开展本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负责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指导大学生自身维护心理健康;协助学生工作部(处)、团委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质量。辅导员和班主任负责及时了解、掌握本学院、本班学生的心理动态,解决学生一般性的心理问题;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转交给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关注本学院、本班心理弱势群体,做到早发现、早干预;积极开展本院的大学生心理
健康教育宣传工作。班级心理委员和朋辈辅导员负责及时发现存在心理困惑、心理问题的同学,并向辅导员和班主任汇报;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班级气氛,为心理弱势群体提供强大的支持系统;配合学院、班级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班级心理委员是新兴起的一支队伍,对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乃至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做好班级心理委员这支队伍的培训与辅导工作也是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的重点。必须指出的是,这三支队伍是层次分明、互相衔接,不能掉链和断层的。只有三支队伍通力合作才能将高校班级心理辅导推向更高的层面。
四、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四个误区
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了这么多年。但在人们观念和实际行动上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
误区之一:德育化倾向。由于当前许多高校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匮乏,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担自然就落在辅导员和班主任身上。而他们对德育工作片面的理解,又缺乏心理健康知识,不能准确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致使其在教育过程中往往把本属于心理障碍范畴的心理问题当作思想意识、道德品质问题和违法乱纪行为来处理,损害学生的利益,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产生逆反心理。
误区之二:夸大化倾向。现代人普遍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频繁的应激,前所未有的巨大心理压力使人不堪重负。对于大学生来说,情况也不例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但尽管如此,也不能因此夸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事实上,很长一段时间,有关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检出率呈直线上升或逐年递增的话语屡见报端。但在心理健康评定过程中,存在着来自多方面的误差,从而导致了对当前心理健康问题在数量上估计偏高的倾向,这不仅影响了学术研究的科学性,而且也误导了人们对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评价,造成大学生人人自危的负面效果,阻碍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开展。
误区之三:学科化或完全游戏化倾向。一种现象就是把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搞成心理学知识的传授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甚至在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中进行考试,完全忽视了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性、实践性、实效性。还有的教育途径是采用游戏活动的方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
误区之四:简单化倾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科学性、规范性和操作性均很强的工作,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要求很高,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和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胜任。从我国的情况看,尽管不少高校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但从总体上看,杂拼从业人员的现象比较严重。很显然,如果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既不通晓心理学专业知识,又不具备心理辅导与咨询的技能,在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就极易出现用简单、粗暴的、违背心理规律和教育规律的方法对待学生的现象,对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很不利。
五、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五条途径
在探讨了理念、原则、队伍以及四个误区后,我们尝试来探讨一下开展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五条有效的途径。
(一)合理组建队伍
前文中我们探讨了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要有专兼职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老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和朋辈辅导员这三支队伍的有力支撑。这三支队伍素质水平的高低也决定了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是否顺利,是否高质有效。因此合理组建这三支队伍就成了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质高效的保证。如何在当前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师资短缺、素质良莠不齐的现状下提高队伍的整体水平呢?笔者建议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长期培养。从长远的角度看,要真正解决我国高校面临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短缺的矛盾,应从系统培养专业人员人手。为此,在具备条件的高等学校心理学系、教育系可设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进行本科和研究生的培养。二是短期培训。以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和班级心理委员为主要对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使其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其间,培训不能以取得结业证为目的,应注意理论和技术讲授的基础上增加实践(见习、实习)的内容,让学员真正领会、运用知识和技能。三是全员参与。利用全校教师教育学生,亦即强调对学生进行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单靠少数专业工作者参与,而应投入全校的力量,通过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来改善学生的整体行为,在高校形成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人人有责的局面。
(二)实施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这里所说的班级教学,是指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形式来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相对于过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所普遍采用的咨询和治疗模式而言,这种课程模式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性心理问题所进行的预防性和发展性教育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优越性。因此,我们认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实现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是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核心要素。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分为两种:一种是专门课程,即纳入学校正式课程计划,为完成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而对学生进行的专门的心理知识传授、心理品质培养和心理问题辅导的课程,它主要由班主任来实施。就心理知识传授而言,主要是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实际需要,适当介绍与心理健康发展密切相关的常识、自我进行心理训练的方法和自我保健的知识。就心理品质培养和心理问题辅导而言,主要是指运用有关心理科学知识,有意识、有计划地开展相关活动,使个体心理受到训练,心理问题得以解决。另一种是渗透课程,即在学校的学科教学中,通过自觉的、有意识的方式对学生心理施加影响以实现其心理健康发展的课程,此种课程由包括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内的所有班级任课教师实施。
(三)优化班级环境
班级环境是辅导员、班主任、任课老师和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格爱好的学生组成的群体,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情绪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良好的班级环境建设体现在班集体建设、班级管理和班级文化建设等方面。在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中必须充分利用班集体在学生个体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用集体的方式实现其心理素质的不断提升和优化。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集体生活是全盘教育的基础”,“集体生活是学生的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学生“心理正常发展所必需”。因此,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以集体生活不断的自我创造的过程”教育学生,就成了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班级管理是班级管理者根据国家和学校的教育要求,从班级实际出发,遵循教育原则,运用管理方法,对班级组织、成员及各项工作进行规划、指挥、调控、督察的综合性、教育性活动。班级管理是学校的基层管理,它具有两重性:一是对班级组织和成员的协调性;二是对班级学生的教育性,而教育性正是班级管理区别于其他管理的本质属性。
班级管理的水平不仅直接反映学校的管理水平,而且直接影响着班集体的发展水平和学生个体素质的发展水平。班级文化是指“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的所有成员和部分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班级文化作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隐性课程,正是以生活为媒介,通过个体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综上所述,优化班级环境是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途径。
(四)班级心理辅导活动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已被认为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普及、服务于所有学生的最佳途径之一。一般来说,同一年龄层次的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基本上处在同一层面上。他们在智力、人格的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大体呈现出一种普遍性和规律性。因此,高校完全可以通过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心理辅导,来促进大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整体发展。那么有效的班级心理辅导活动是提高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途径。要有效地开展好班级心理辅导活动,必须在实施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让学生先“动”起来,只有活动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改变学生的意识和情绪状态,使他们专注于辅导主题的展开,从而降低心理防御水平,更好地敞开自我的内心世界。按照皮亚杰的观点,任何学习都应从情景开始,那么班级辅导活动也是这样,活动为辅导主题提供了模拟的生活场景,而提供动态的生活经验又是所有团体辅导的基本原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都有一种内在的需求和动机,用以促进自己的成长和提高;而且每个人都有一种解决自身问题的潜在能力,即使是心理适应不良的人也是如此,那么班级心理辅导活动应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为目标,不要由教师代替学生做决定。在辅导活动中还要注意操作的科学性。班级心理辅导是一种互动的“团体的过程”,这个过程会产生影响团体成员及整个团体的力量。在操作上,注重团体内部的交流互动。在辅导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保持一种随和、宽容、接纳的态度,不要对学生作否定性的评价,极力创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气氛。
(五)班级教育合力
关键词:民办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政策研究
0 引言
民办高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高等教育学校。民办高等教育重新恢复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目前的民办高校应该包括民办学院、独立学院和对外合作办学等形式。截止2006年底官方统计,我国共有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278所,独立学院318所,两类在校学生达到280.5万人,其中独立设置民办本科院校28所(现有40所)[1]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过近20年的发展,对于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步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办学过程中因为它特有的性质和民办高校学生特有的特点,也出现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这给民办高校的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1 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一个逐步被认识,被重视的发展过程,对于民办高校起步更晚,也有了较大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目前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具体如下:
1.1 起步晚,起点低,规模和力度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普通高校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民办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却晚了近10年,发展速度相对缓慢,而且不平衡,不少学校至今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已经开展的民办高校许多是凭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个人努力在推动,缺乏相关支持,使得心理健康工作难以提高质量。
1.2 心理健康保障机制缺乏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据调查,绝大数民办高校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但是相应的保障条件不能满足教育的需要,效果不佳。
1.2.1 重视程度不够,即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心理健康工作的目标是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优化个性品质,增强适应能力,促进人格的发展,这项工作对高等教育目标能否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但是,目前的民办高校仍有一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加油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误解,尤其是在经费支持上,在调查问卷中发现没有一个民办高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经费支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最底层,认为只要做到学生不出大事就好,比如:跳楼等自杀事件。更多的经费花在实验室的建设,多媒体的建设,心理健康咨询室简陋,基本上没有心理测试的软硬件,即使有也比较落后,得不到更新。
1.2.2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规范管理,体制不顺,人员流失严重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管理机制、从业人员的编制、待遇、职称评审等保障机制都提出了要求,其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待遇是个重要的方面[2]。但在有心理咨询室的民办高校中,机构设置比较紊乱,归属不清楚,在调查的20所民办高校中,12所有心理咨询室,7所归在学务处或者在团委,3所在共科部,其他2所挂在其他部门,基本上都是行政人员编制,不利于工作人员的职称晋升,专职人员很难在现有岗位上寻求发展,兼职人员待遇往往得不到落实,大部分人员工作量大但报酬低,目前心理健康教师处于一个不良的环境中。还有些民办高校根本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机构。
1.2.3 心理咨询教师缺乏 国外高校一般每2000名学生就拥有1名心理教育专职工作人员,美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比例是1:1500,而我国高校通常的比例是:1:10000,对于我国的民办高校连1:10000都达不到[2],在调查的20所民办高校中,50%没有专职的心理咨询工作人员,此外兼职的人员均由辅导员来担任,因此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出现用德育的工作方法代替心理咨询治疗方法,这样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了德育教育。
同时,心理教师必须具备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技能,对心理疾病相关因素有深入的了解,在欧美国家,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都是硕士生或者是博士生,在我国,从业人员按照要求也必须是具有必要的心理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方法。而多数民办高校心理教育人员没有系统地接受过心理学,心理咨询等方面的专门培训,即使培训,目前的培训工作也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培训大纲和要求,培训时间长短不一,缺乏实习和督导,培训机构鱼目混珠。甚至有些根本都没系统地学习过心理学的知识,对心理测试技术和心理辅导方法不熟,也导致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专业性不强,学历低。因此教育的专业化是影响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
1.3 缺乏心理素质教学的开展 心理学课程是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心理学课程能普及学生的心理学知识,增强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自觉意识,正确认识现实中的挫折,及时调整心态,而在我国90%的民办高校根本就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至于定期举办心理学专题的讲座更是寥寥无几,有个别民办高校开设了心理学课程,但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在教学方法上,所采用的也只是课堂灌输,有针对性的活动开展的还不够,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尚未得到普及,学生自我心理保健意识较差。
1.4 机构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工程,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而在民办高校各个部门人员都比较精简,所以部门职责比较明确,而且传统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事情,缺乏全员育人意识,往往其他部门都这项工作了解不多;而且咨询中心和各个院系之间配合也不够,缺乏有效的沟通,信息不能得到很好的反馈,互相掌握的一手资料不能提供对方参考,也就是没有很好的衔接,无法及时纠正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5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欠灵活 面向学生的发展性辅导还未开展,目前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主要以个别辅导为主,职业辅导主要以提供就业信息为主,丰富多彩的团体心理辅导、训练等活动开展的很少,职业心理辅导不普及。而团体合作的精神和技能是大学生成长所必需的。综合来看,目前民办高校面向全校学生的发展性辅导还处在发展初期,而且由于人手和专业的限制,使现有的辅导工作仅仅处在表面上,不深入。
心理健康工作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生命线,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公办高校一样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所以必须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策略,来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转贴于
2 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研究
对于任何性质的学校来说,政策资源将是最大的资源,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民办高校将不会有今天的发展规模,政府出台了系列法规支持民办高校,有1982年的修订的宪法中规定允许社会力量办学;有1987年的《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规定》,有1993年的《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有1997年《社会力量办学条例》,2002年《民办教育促进法》,2004年《民办那教育促进法实施条列》[3],在这些法规和政策的指导下,民办高等教育也一步一步走向规范化和法规化。关于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同样也需要政府的支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改善从业人员待遇低,职称评审无保障的局面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管理机制、从业人员的编制待遇、职称评审保障机制提出了要求,涉及到人、才、物等方面,尤其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待遇提到重中之重的位置。而心理健康教师的流失主要也是待遇和职称方面无法得到保障。对民办高校来说,现在还没有针对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条款,更无法确保教师的质量和心理工作开展的效果。所以必须通过相应的政策完善各种保障机制,才能提高心理工作者的积极性,促进民办高校心理健康的有序发展。
2.2 改善教师待遇不公局面 在《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明确规定民办高校与公办教师享有同等权利,不过,由于对民办高校教师在任职、辞职、免职、处罚条件等方面没有细化,使得民办教师在医保、住房、职称评审等方面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2.3 改变招生不公,学生待遇不公局面 在我国行政法规明文规定,所有教育机构均有享有招生自主权。但是在统一招生考试录取中,公立院校优先、民办高校最后录取原则[4],现在的民办高校基本上都是三本院校,按照录取的顺序,一本、二本录取后才开始三本,使得民办高校的招生质量受限,恶性循环,民办高校培养的学生永远跟不上公办学院的学生质量,无形中就会增加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负担,同时也不利于民办高校的发展。所以应贯彻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法律地位平等的原则,在招生、教学、行政管理和发放毕业证等方面均享用平等权利,尤其应改革招生制度,允许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平等的参与不同层级的招生,改善民办高校的生源质量[5]。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民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在升学、就业、社会待遇以及参加先进评选等方面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同等权利”。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从毕业生毕业证书的实效性、学生申请助学贷款、奖学金等方面可以看出有差距。
2.4 加强监督环节的政策落实 民办高校培养的仍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成才,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强化对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定期派专员深入各个民办高校了解情况,可以督促作用,同时,将民办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情况作为下阶段各个民办高校招生规模的参考依据,建立评估体系。
2.5 建立心理健康督导制度和资格认定制度 督导制是由专业人事组成督导小组,定期到各个民办高校现场督导、组织专业研讨制度,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遇到难以解答的问题时候,可以与督导组联系,得到指导。
资格认证可以由教育部门规定考试科目,制定考试大纲,具备较高专业理论素养和实际操作的人员才能取得资格,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此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业务水平[6]。
参考文献:
[1]金劲彪.民办高校政治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7).
[2]廖迎春,周爱云,曾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力原因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6).
[3]卢彩晨,邬大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回顾与前瞻[J]教育发展研究.2007(3B).
[4]张胜利,曾文.浅析教育与公平与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J]当代教育论坛.2007(9).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指导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培养方式也需要进行相关的调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要求。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
1.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足,教学形式单一。很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作为一项教育课程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和指导,而是作为政治理论课等一些常规课程的附属内容来讲解。这就它导致在教学过程中被逐渐淡化,主要表现为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在这种思想主导下,简单化地处理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和心理疾病,甚至用大道理的灌输和说教去面对学生焦虑、抑郁、悲观、厌世等心理问题,只会加重学生的心理问题。另外,由于学校安排学时很少,无法开展其他活动,教师只能通过课堂讲授来给学生讲解,内容脱离实际,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吸引力,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很难将心理健康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也无法真正解决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实际问题。
2.教师队伍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目前,各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大多数都是由非专业人员兼任的。他们本身便不具备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经验,这就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不但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甚至还可能偏离该工作的发展方向。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复杂多样,这就要求高校一方面要配备齐全专职的心理学专业教师、心理咨询工作者和医务人员,另一方面,加强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的专业培训,达到掌握系统的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心理咨询的技巧,从而进一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3、把心理健康教育当成学校单方面的问题。心理健康不是学校单方面能做好的问题,他需要社会、家庭的共同参与。良性的社会竞争与投入,良好的家庭引导与配合,正确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这三者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稳步前进的砝码。遗憾的是,目前学校、社会、家庭缺乏统一行动,没有很好地协调,致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单打一的状况,很难顺利地开展下去。
二、解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几种方法
1.深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通过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等方式引导和帮助大学生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各自的侧重点。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大学生的思想层面,更多地关注大学生思想动机、人生态度、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研究,注重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为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则偏重于人的心理活动的研究,它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更关心学生合理的内在需求,更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和体验,更强调在社会规范许可的条件下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可以修正以往单纯通过灌输说教而忽视通过人的心理活动来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做法,有助于从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全过程,引导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为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使教育手段更具科学性。
2.积极开拓多种教学方式。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经常是交织在一起的,仅靠单一的课堂教授方式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必须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因素,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要配备心理学专业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去,通过谈心、咨询等活动,指导大学生处理好学习、交友、择业、健康和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这既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又为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另一方面,心理咨询工作者要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学术讲座、团体咨询等方式主动、公开、广泛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心理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要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必须把心里健康教育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建立一个以提高心理素质教育核心的统帅各科教学活动的总纲要。要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使其与其他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形成一种协同效应,从而构建一个由学科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课程组成的统一的全新的课程体系。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活动之中,将有助于改变各科教学的现状,又有利于塑造大学生健康的心理,这是带动大学生身心素质全面与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
3.建立健全系统的专业教师队伍。高校管理层首先要重视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完善专职教师队伍的人员配备和培训工作。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决定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专职心理教师不但要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更要系统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教育过程的简单化,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得心应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心理咨询工作者也要通过多种途径从思想和心理方面了解问题学生,加强心灵的沟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找出问题的根源,再从思想上加以引导教育,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4、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投入。经费是确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我国高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标准每生每年不低于10元,为止各高校院校在财务处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项经费,要将此款纳入财务预算中。只有资金到位,才能保障硬件到位、人员到位、设备设施到位。
总之,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个合格的大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乃至全社会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杨春萍、刘峰.高校心理健康课参与式教学模式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1(4)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探新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问题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各大高校纷纷开展以来,在近30年的时间里得到了蓬勃发展。各高校基本设立了面向所有在校大学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并通过各种方式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比如开设了以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和心理知识普及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了各类专题讲座、心理游园活动;实施了以全面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测查和以大学生心理问题矫治为主要目的的心理咨询等。它们都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各高校还拥有一批专业素质较高,综合能力较强的心理教育工作者。他们通过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了全面提高。然而尽管如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重预防、矫治轻发展,重理论知识讲解轻实际操作,工作开展方式单一……
虽然传统的课堂教学对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起到积极作用,但当大学生面对发生在实际情景中的心理问题及出现的心理危机时,仍不知如何处理。大学生求新、喜闻乐见的特点使得他们对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学有一定的抵触、排斥心理。因此,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探求新颖的、引人入胜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对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二、几种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1.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又称音乐治疗(Music Therapy,MT),是一门集心理学、音乐学、教育学、医学等学科在内的边缘交叉型学科。国外对音乐治疗的公认定义是: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音乐治疗师通过运用各种音乐体验及在治疗师、治疗对象之间作为动态的变化力量发展起来的关系,来帮助治疗对象达到健康的目的。它包含三要素:治疗对象,音乐,治疗师。音乐疗法分个人音乐治疗和集体音乐治疗两种治疗形式。上世纪50年代音乐疗法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并于80年代传入我国,目前已逐渐被用于医学、心理学领域,其他领域还鲜少使用。
音乐疗法以患者的自我意识为基础,治疗师借助音乐的力量对患者加以引导,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医学领域的音乐疗法主要结合药物治疗,辅以音乐工具,通过音乐直接作用于人体大脑中枢神经从而对人的情绪实施影响,进而对人的生理机能产生作用。心理学领域的音乐治疗有两种实施方式:一是以语言为主、音乐为辅,对人的心理进行干预;二是以音乐为主的音乐欣赏、音乐聆听、音乐创作等,同时结合语言引导人自我放松,进行意想,舒缓情绪。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引入音乐疗法具有可行之处。大学生爱好音乐,具有一定的音乐素养,乐于接受通过音乐达到教育目的的方式。音乐治疗主要以心理发展而非心理治疗为目的,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问题改革相一致。另外,大学生人数众多,集体方式的音乐疗法可以扩大接受心理教育的受众范围。
2.电影疗法
电影疗法(Film Therapy,FT)是由英国著名心理医生贝尔尼·弗德尔发明创立。他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发现电影具有治疗心理问题的神奇功效。此方法目前在欧美国家已得到广泛认可和运用。我国对电影疗法的研究和使用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
电影疗法是电影心理学的一种治疗技术手段。它通过治疗师引导治疗对象观看有针对意义的心理影片,让患者在观看的过程中找到与影片共鸣之处,从而改善自我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达到恢复心理健康的目的。不同影片具有不同的心理学意义,实施电影疗法的关键是治疗师依据治疗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引起他们共鸣的影片。治疗师可通过团体方式引导大家在观影之后进行自我感悟、相互讨论,在互动过程中产生共鸣,升华情感。目前比较优秀的、使用广泛的心理学影片有:《美丽心灵》、《爱德华大夫》、《沉默的羔羊》等。
电影疗法可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因有三:第一,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对晦涩的心理学电影较易理解。第二,看电影是年轻人休闲、娱乐的主要行为方式之一,深受大学生喜爱。寓教于乐的方式与传统的课堂式教学相比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第三,电影疗法操作简便,易于施行,受众范围广。
3.绘画疗法
绘画疗法又称技艺疗法(Drawing Therapy,DT),起源于20世纪初对精神病艺术家的研究。在我国,绘画疗法主要被用于智障型、失语型、自闭型等缺乏社交能力及社交技能人群的研究与心理治疗,对治疗情绪上的焦虑和抑郁问题效果尤佳,在一般人群中的使用不多。
绘画疗法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为理论基础,与著名的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一样,都运用了心理学中的投射技术。不同的是绘画疗法以非语言的绘画为工具,绘画者通过创作将自我潜意识的、不被感知的、受压抑的内心冲突投射至自我创作的图画中,并在创作过程中得到情绪上的纾解和内心的满足,从而达到心理诊断及心理治疗的目的。绘画疗法的核心概念包括象征、转移及投射。由于绘画是距离人类意识最近的一种表现形式,图画中的每个部分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但是绘画又具有主观性和模糊性。绘画艺术大师Robin认为:“人类的思维和心理活动大多是呈视觉性,而绘画艺术疗法正是运用可视图画去呈现来访者的内心世界,通过来访者对可视图画的表达和思考,从而达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绘画疗法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频率不高。目前学校心理咨询使用较多的有沙盘疗法,又称箱庭疗法。与沙盘疗法相比,绘画疗法不受地点、环境、实施工具的限制,对治疗对象的绘画技能不做要求,操作简便、易行。另外,绘画疗法亦可采用团体形式,这对其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广泛使用提供了重要条件。
4.素质拓展训练法
素质拓展训练(Outward-bound)最早起源于战争和户外,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户外体验式教学模式,它具有体验式、开放式、探险式、求新式等多种特点。素质拓展训练的雏形是二战期间对海员海上求生能力的训练,后来增加至体能、人格、管理等方面的训练,训练对象也逐步扩大到军人、企业员工、学生等群体。素质拓展训练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引入我国,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得到了蓬勃发展并被广泛用于军队、医院、企业等社会组织中,学校不常使用此方法。
素质拓展训练是指导老师通过专门针对受训人员特点、问题及要求而精心设计的素质拓展项目,运用团体方式让受训人员在训练过程中体验、感悟、升华,培养他们团体协作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他们坚强的毅力及耐挫力,提高他们自我分析的能力等。“自然理念”是素质拓展训练的重要理念。它强调自然的、现实情境中的训练,主要分水上、场地和野外三种课程类型,每种类型训练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不一。总体来说,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培养各种积极人格品质的体验式教育方式。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引入素质拓展训练虽受一定的场地、设施限制,但素质拓展训练所具有的主动参与性、情境性、自我教育性、个体差异性等特点是其他教育方式所不具备的。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学生喜欢探新,具有冒险精神,热衷于有趣味性的、挑战性的事物。素质拓展训练中的“穿越电网”、“孤岛求生”、“相依为命”、“车轮滚滚”等项目能带给大学生在其他训练和教学课程中不能体验到的感受。另外,相较于个体心理咨询,以提高群体而非个体的基本心理素质,以解决普遍的、发展性的心理问题而非个体的、非差异性的心理问题为目的的素质拓展训练与大学生群体成长特点、心理需求相一致。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上述四种心理治疗方式具有五个共同点:简便、易操作,寓教于乐,团体互动性强,贴近大学生心理,受众广。它们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引入新的教育方式提供了可行性条件。基于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需摒弃工作中持有的轻发展重治疗、轻能力重干预的错误观念,结合传统的教育模式,探求大学生喜爱的、符合其心理成长特点的、高成效的教育方式。音乐疗法、电影疗法、绘画疗法以及素质拓展训练法可以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式,可以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去新活力。
参考文献:
[1]郑玉章,陈菁菁.音乐治疗学的定义、形成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音乐探索,2004(3):91- 94.
论文关键词:高校学生;心理教育;心理健康
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招生数量和办学规模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与此同时,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现,有心理障碍和问题的学生在高校学生群体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严重的还导致了恶性事件的发生。我国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因此,研究高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加强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研究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学生心理特征
每个时期的高校学生都带有其特定的时代气息,在他们身上能够折射出社会大环境对他们心理成长的影响。当前的高校学生主要有以下心理特征:
1.自卑心理与自负心理的矛盾
来自不同家庭的高校学生既存在自卑心理又存在自负心理。家庭条件相对一般的学生往往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在学习、生活过程中表现出自卑心理,存在孤独感。而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学生往往心理上比较乐观,容易产生不切实际、盲目乐观的自负心理。家庭环境是影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最直接因素。
2.渴望被认同的心理
高校学生充满奇思妙想,敢想敢当,敢于实施,很多学生希望自己能在学生群体中崭露头角,得到周围同学和教师的认可。如果在尝试的过程中受到挫折,容易产生失落情绪,会认为自己的才能被忽视了。高校学生有着强烈的被社会认同的心理,一旦出现不被认可的情况,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3.反叛心理
在传统管制型教育模式下,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等的。学生处于从属地位,教师有着明显的话语权。学生长期处于这种压抑环境中,造成了他们的反叛心理。进入高校的他们,学习上已经不存在太大的压力,向往自由的高校学生对传统的管制教育比较反感,希望学校能够给予一定的自由度。自由和纪律本身就是矛盾的,这就在无形中对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造成了一定的隔阂,给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
4.恋爱价值观
恋爱是大学生永恒的话题,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他们渴望恋爱。但高校学生心理上并没有完全成熟,缺乏恋爱经验,在遇到感情纠葛时,往往采取过激行为。这也是困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道难题。高校学生应当正面直观的面对恋爱问题,树立正确的恋爱价值观,既要有追求爱情的勇气,又要具备承担爱情责任的能力。
5.人生目标茫然
进入高校的大学生随着学习压力的陡然剧降,出现了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生活目标随波逐流等问题,常有生活无意义感,人生目标茫然。古语有云“预则立,不预则废。”从迈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学生就应该了解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这个社会为自己提供了怎样的发展空间,自己的人生坐标又在哪里,以朝着这个坐标不断地调整自己前进的方向。
三、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对策研究
1.加强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的培训
虽然在高校中已经普遍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但很多从事高校心理咨询的工作人员主要由辅导员或德育工作者担任,他们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心理学培训,缺乏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的培养教育没有纳入到正轨。高校要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就必须对心理咨询人员开展系统化、有针对性的培训。
2.利用网络等新形式及时进行辅导
很多的高校学生在心理咨询中心或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不敢或不愿完全敞开自己的心扉。这就导致了心理咨询工作人员无法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以致于无法科学合理的“对症下药”。网络技术的普及以及网络世界的开放性、虚拟化等特点,使得高校学生可以在不暴露自己真实身份的前提下无所顾忌地敞开心扉,释放自己心中积压的苦恼与烦闷,通过网络尽情地倾诉与宣泄,从而使心理压力得到释放和缓解。对于从事心理咨询的工作人员来说,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资源,准确及时地把握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使得心理咨询工作开展的更有效果。
3.建立朋辈聊天室等资讯途径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大力宣传,学生也逐渐摆脱了对心理咨询的种种误解。但是高校学生中能够走进心理咨询中心,对心理咨询工作人员敞开心扉接受咨询的学生并不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在选择倾述对象时更倾向于向同龄人倾述。而在高校中建立朋辈聊天室,是缓解不愿走进心理咨询中心的学生的心理压力的一种有效途径。高年级学生作为朋辈咨询员,可能不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教育理论,但是他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学习生活实践经验去与那些需要咨询的学生进行沟通,使得需要咨询的学生摆脱向心理咨询工作人员进行心理咨询就是接受思想教育的心理阴影。
4.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的良性互动
影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很多,既有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外在因素,也有学生个体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内在原因。首先,家庭是学生心理成长的最初也是最直接的因素。从家庭生活不美满的环境中走出来的高校学生往往行为比较偏激,因此,父母在关心子女生理健康的同时,也应当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不少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有的家长甚至与子女基本上没有沟通。其次,学校在传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在向学生传播着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变化规律。第三,社会是高校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主要实践场所,同时社会也通过各种媒介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成长。因此在面对就业这样的实际问题时,家庭应该鼓励支持,高校应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进行引导,社会则应该提供就业、创业机会。另外,学生这一主体也应该深刻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职业取向,端正职业态度,创造自身条件。因此,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发挥积极效应,学生才能取得职场的成功。
5.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学生的课外空余时间相对较多,且他们往往对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充满了兴趣。学校可以经常性的组织一些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心理健康研讨会、社会公益活动等。通过心理健康课外活动让学生体验、反思和反馈思想情绪的变化。与此同时,学校也应该建设好校园文化氛围,办好宣传栏、做好宣传广播等,使学生时时处处接受熏陶。
6.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评价、预防及治疗体系
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评价及治疗体系已迫在眉睫。很多高校在新生入学阶段会通过新生问卷调查等方式来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通过该措施,可以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有个大致的了解,也可以从中发现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及有针对性的治疗。对高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价,不仅有利于掌握高校学生总体的心理变化趋势,也有利于把握学生个体的心理变化历程,针对个体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目标。
1.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性质与特色
1.1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性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这两段论述给心理健康教育课定性为一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课程。
1.2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色
(1)和其它学科相比,注重“情商”教育。现实中,绝大多数学科课程是以非判断问题为目的,重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注重“智力”的培养,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德育性质决定其重点不是以教授“知识”为主,而是以解决大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问题为主,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情商”,“情商”主要指人的情绪控制力、自我认知能力、自我激励、认知他人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
(2)和其它德育课程相比,注重“疏导”的教育。和谐社会就如健康的身体循环系统,不仅要让主动脉畅通,还需要让众多的毛细血管畅通。现实中,德育课程多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前进营造一个主航道,就如建设身体身体循环系统里的主动脉,更多承担“主导”作用。而心理健康教育课,注重探索心灵世界,尊重个体差异,承担了更多“疏导”的作用,就如疏通身体循环系统里的众多毛细血管。
1.3和传统师生关系相比,学生是中心
但在现实教学中,特别是在应试教学中,教师往往充当知识权威、控制学生的角色,学生多是被动角色。
“心理健康教育课研究的是学习者个体自身的心理活动及其调节,而不是个体之外的客观世界;关注的是学习者内部心理活动的直接经验,而不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直接经验。”这段论述表明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的对象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学习的客体,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必需以学生为中心。
2.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2.1教学内容
现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没有全国统编教材,教材是各校内部选定或编写的,内容体系比较多,通过教学实践,我们编写教材的内容体系主要有三个部分“概述?心理效应?专题。”
(1)概述部分主要介绍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及教育的现状。(2)心理效应部分简单、生动、有趣讲解相关心理学原理的运用,例如《普通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学》等。(3)专题部分涉及自我认知、环境适应、人际交往、恋爱婚姻家庭、求职择业、学习成才、情绪管理、常见心理障碍的识别与自助、心理危机干预等大学生经常要应对的问题。
2.2教学方法
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课常用的教学方法有:知识讲授、课堂讨论、游戏、角色体验、小品演绎、心理剧、多媒体、参观考察、案例、电子信件、QQ聊天、视频等。这些方法中,例如课堂讨论、游戏、角色体验等在给小班教学时,只要精心实施,教学效果不错,但给大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班合成)教学时,操作难度比较大。至于电子信件、QQ聊天、视频等现在阶段还多是作为课后进行辅助的手段。
当前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必修课都是大班上课,因此,在当前教学实践中比较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法是“多媒体案例法”。此方法直观、生动、启发性、针对性强。在实践中,我们主要通过经典名著人物性格、社会热点事件、经典影片人物行为剪辑等方式,虽然工作量大,但效果好。
3.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师角色定位
但从目前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培训体系不完善,造成高校专业化的教师数量短缺,质量不高。在此背景下,要成为新时代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面对未来的挑战,需要教师转变观念,积极求索,让自己胜任学者、演员、导演三位一体的角色。
3.1学者角色。学者角色就是教师要具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深刻的思想、科学的态度以及灵活的思维。教师学者角色是由心理健康教育课由众多学科“杂交”而形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所要求的,其基本原理与知识主要来源于众多与心理学相关的学科,同时涉及政治学等众多内容,以及教师个人的阅历与经验。因此,教师即使难让自己成为各学科的专家,但至少要争让自己成为了解多种相关学科理论,懂得其思维方式的“杂家”。
3.2演员角色。教学实践证明“学者未必是良师。”因此,学者要要成为优秀教师还需提高上课的表现技能与感染能力,才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要成为一个好演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精心备课。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以学生为中心,体验他们的情境,对学生想法、行为真正做到积极关注、尊重、理解与共情。其次,适当包装身体语言与口语表达。口语表达包装就是让表达清晰、流畅、幽默,有气势。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贫困生
一、高校大学心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美国的一位资深心理医师曾断言,“随着中国社会向商业化的变革,人们面临的心理问题对自身生存的威胁,将远远大于困扰中国人的生理疾病。”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环境及各种关系的改变,必然会带来他们不曾想象的压力和挑战。据不完全统计,因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导致的休学、退学人数占总人数中相当高的比例,基本在30%左右。大学生人数增加,独生子女人数增多,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心理疾病将成为最为突出的问题。当前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要求,不仅包括思想政治方面,还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显示,大学生自杀率是同龄人中的2-4倍,明显高于非大学生年青人,且仍有一个上升的趋势[1],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二、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优势
1、和学生联系最密切,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
辅导员是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位老师,与学生联系最密切,学生愿意把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向辅导员倾诉,学生更愿意接受辅导员的建议。辅导员会陪伴大学生完成整个大学学习过程,生活阅历和知识背景与大学生接近,很容易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而且,辅导员最容易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快捷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学生心理健康情况,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
高校辅导员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重要联系纽带。辅导员可以从班级干部、信息员、寝室长等多种途径了解到学生的心理状况,新生入学生后辅导员利用学校心理健康测试了解学生的基本心理健康情况,还可以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如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专业心理指导老师等,既可以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又可以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心理指导,方便与家长沟通,共同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促使其顺利完成学业,健康走向社会。
3、年龄方面的独特优势
高校辅导员大多数都是刚参加工作、学历层次为硕士的年轻教师,他们求学期间大部分是学生干部,积累了不少与学生相处的经验,当角色转变为教师时,最能理解学生在大学阶段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大学生的困扰,跟学生比较容易沟通,擅长利用网络和学生交流,工作更具亲和力,可使工作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采取的措施
1、从学生入学开始,建立学生心理档案[3]
从新生入学开始,开展心理调查,建立个人心理及健康档案,及时存档,时刻关注大学生殊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并对其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和帮助。新生入学后除了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调查外,还应关注学生的适应问题,他们可能会因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而产生失落感。考上大学后,失去求学动力、目标未定,另外少了父母和老师的督促,有些新生可能会放纵自己。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方式,很多新生进入大学后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才能树立更高的学习目标。由于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变化,常使一些大一新生产生焦虑、抑郁、自卑等情绪,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会给后续年级留下“后遗症”。辅导员应帮助他们缩短转变过程、消除不利影响,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另外辅导员应根据学生的不断变化来更新心理健康档案,这样才能全面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
2、关注贫困生
贫困生约占班级人数的30%,特困生约占学生人数的10%,因此关注贫困生应作为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成本的提高,学费标准逐年趋升,在校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及其它的一些开支,一年每个大学生花费约一万,完成学业近四万,在一些发达的城市,学费及消费标准更高,这对于来自农村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数字。目前来自农村的大部分学生家里都不止一个学生在校就读,高额的学费让这些家庭不堪负重,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建立一种比较完善的资助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一种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要内容等多种方式助学体系,高校也以多种方式资助贫困生。应该充分肯定,我国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
目前,贫困生一般将助学贷款作为自己的学费来源。贫困生学费得到解决后,还有生活问题,由于贫困,不少贫困大学生只好选择在外打工甚至身兼数职。贫困大学生经济上的困难和由此所带来的心理问题,往往是外人很难想像的。他们的学习目标很大程度上是为拿奖学金,为此,他们忽略了自身能力的培养。在以后的就业中,又出现了障碍。贫困学生因经济上的重负,导致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贫困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学业,损害其身心健康发展。
辅导员和学生关系最密切,针对贫困生这个“弱势群体”,在日常生活中,辅导员应多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问题,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教育他们正视自己的家庭出身,使同学明白困难是暂时的,只要加强自身能力的锻炼与培养,可以用双手改变家庭现状回报父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于受资助的同学,教育他们要有感恩之心,有能力时回报社会。
3、关心残疾学生
残疾学生由于自身先天或后天的缺陷,容易产生消极心理。一方面,由于身体残疾,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困难,他们比普通学生更容易遭受挫折,外界刺激敏感,若受到取笑和不合宜的怜悯,很容易产生无助、无用、自卑等心理,他们渴望他人对自己的理解,又缺乏主动接近别人的勇气,甚至回避与人交往。另一方面,容易失去生活的信心,甚至轻生。尤其是当残疾者在坐、立、行走、穿衣、等方面困难较大,更容易失去生活的信心,甚至产生轻生的想法。身体残疾的学生一般性格都比较孤僻、内向、封闭、自卑等,容易心理失衡,与同学处不好关系,辅导员应关注他们的进步,发动班级学生多组织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增强他们相互尊重的意识,加强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建立一种融洽的同学关系。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提高其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避免其陷入自我封闭的圈子。以榜样的奋斗历程,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潜能,与困难抗争,最终取得成功。
4、关注家庭发生突发事件的学生
大学生在校四年期间,有个别学生家庭会发生突发事件,如父母一方自然死亡、意外事故或学生之间比较亲密的人去世,都会给他们带来无形的精神压力,如果不能及时疏导,会造成不良影响。辅导员应多与他们进行交流,转移其注意力,使其尽快从失去亲人的阴影中走出来。另外,由于社会发展,传统的婚姻观念也受到了很大冲击,离婚率逐年增高,单亲家庭日益增多。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子女,面临着教养失衡问题,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导致部分孩子心理出现异常,这些孩子由于生活在特殊的家庭里,他们的身心健康受不同程度的家庭环境影响。辅导员应掌握这部分学生的心态,帮助他们适应单亲家庭的事实,平衡他们的心理,这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我们辅导员工作的一个重点,辅导员和家庭携起手来,共同给这些学生关爱,尽量减少父母离异对孩子心理的创伤,消除心理异常。对他们做的对的地方给予肯定和鼓励,不对的地方给予指正,克服敏感心理。只要科学的引导,单亲家庭的孩子同样可以和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5、关注沉迷网络学生
随着时展和科技的进步,网络的普及使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足不出户可以了解天下事,工作之余可以上网娱乐、网上购物等,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另一方面,虚拟的网络,有很大的复杂性和诱惑力,网络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广大的学生,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导致成绩急剧下降,多门课亮“红灯”,甚至退学,很多学生玩后感到极度空虚,充满负罪感,长时间如此会形成抑郁症,严重的甚至造成悲剧。沉迷网络的原因有多种,青年有很强的自尊心,渴望成功,在现实社会中,只有部分人被肯定,网络是一个多元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这里能够提供他们所想要的一切。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在逃避现实,利用网络建立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辅导员应对学生上网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正确应对网络,对于沉迷网络的学生,及时说服、教育,关注其到课率,跟进追踪直至正常。
6、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的家长保持密切联系
大学生心理问题跟社会、家庭、环境、个人因素等等有关。一般都和家庭有很大关系,如单亲家庭等。辅导员应取得家庭对学生心理支持,家长比较了解学生,对孩子出现的问题,他们比较清楚,这样老师和家长联合起来做学生工作就容易的多。另外有些学生从小到大一直在外面上学,和家长沟通较少,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也不知道,加强和学生家长沟通,如果学生的心理诱因在家庭,家长了解学生的症状后,可以自我反省,改变家庭氛围,给孩子更多的关注,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
7、充分依靠班委,及时处理学生问题
辅导员的工作千头万绪,辅导员要充分利用班级学生干部,建立一支能力强的班委。班级干部,是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他们分布在班级里各个宿舍,生活在同学们之中,对同学们的情况最了解。辅导员可以通过班干部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为贫困生认定作为参考依据。和谐的班集体能够促进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对于出现心理异常的同学及突发事件,班委能及时向辅导员报告,得到快速解决,使问题最小化。应对好突发事件,辅导员除了要具备敏锐的政治头脑、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坚持真理的勇气和开阔的胸襟等人格品质以外,在个人能力要求上还需要具备统揽全局力、快速反应力、良好的心理稳定力、敏锐判断力、科学决策力、果敢执行力和善后处理力[4]。
8、多种渠道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辅导员对学生的影响最深,学生一旦有了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辅导员。在日常的管理中,辅导员应多走访学生宿舍、教室、课堂。在日常的生活和管理中培养学生对辅导员的信任。面对各种心理问题,辅导员尽对症下药,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要注意运用多种形式,在和学生交流过程中,辅导员应尽可能的使学生产生亲近感,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愿意倾诉,有的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不愿和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有的学生有些心理问题感觉面对老师难以启齿,这就要求辅导员不能拘泥于一种形式,辅导员可以用手机、邮箱、QQ聊天或飞信等平台与学生交流。
四、结语
辅导员不仅要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部分学生思想问题发生的规律性阶段,如:大一时会出现不适应大学生活和跟同学相处不融洽的问题;大二容易出现学习与工作、情感与恋爱问题;到大三大四时就会出现就业问题。多元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知识储备是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5],辅导员应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时期学生工作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于健.大学生自杀成因探析[J].《理论界》,2012年06期:13-16.
[2]王慧琳.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思考[J].心理健康教育,2009 年 06 月169 期:51-54.
[3]刘宁.徐其涛.论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年09期:76-79.
关键词:高校新生;心理健康;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9-0113-02
大学新生从熟悉的中学环境来到陌生的大学环境,来到了他们人生征途上又一个新的起点。当他们生活初步安顿下来,正常的学习生活开始之后,激动振奋的情绪往往被新的困惑所取代,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法、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变化,他们面临的将是一段艰难的大学适应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新生不能处理好由中学到大学的过渡,时常感到困惑、迷茫,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怨天尤人,有的甚至产生失眠、神经衰弱等痛苦,有少数人无法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如果能采取科学的引导,提高新生适应能力,就能缩短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时间,这对提高大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受到了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只有了解新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以及产生的原因,高校教育工作者才能有效地引导新生实现心理适应的转变。
一、高校新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具体表现
概括起来,大学新生主要会出现四个方面的心理问题。
1.理想与目标的失落而引起的茫然
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在他们脑海中所想象的大学往往是“芳草绿树”、“明窗净几”、“书山学海”、“友情善意”。然而,跨进大学校门后,就会发现现实的大学生活不是想象中的那样诗情画意,学习不是预料的那样妙趣横生。有的新生由于没有考上自己感兴趣或者热门的专业,就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前途,便开始对自己的专业抱有不满情绪,埋怨自己的专业。所以,学习没有精神,有时干脆逃课,甚至沉迷于网络或睡觉。
2.中学与大学的落差引起的心理失衡
经过高考拼杀的大学新生,自然不是弱者。在中学时代他们经常是教师赞扬的对象、同学学习的榜样。这种优越感和自豪感使他们充满着自信与愉悦。带着良好的自我感觉进入大学校园之后,突然发现自己只不过是大学生中的普通一员,面对新一轮的排列组合,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已荡然无存,“常胜将军”的桂冠也不翼而飞。这种心理上的落差使他们原有的优越感和自豪感变成了自卑感和焦虑感,导致自我认知失调。
3.人际交往的障碍
与来自不同家庭、不同社会背景的人相处,是大学新生要学习的第一堂课。然而这第一课引发的人际矛盾和心理不适往往给一些大学新生带来许多烦恼。有的学生与同宿舍的同学长期关系冷漠;有的学生不愿与人交往,也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对外界很少关心;还有的新生奉行“我行我素”的处世原则,过度考虑自己的需要,而忽略他人的需要和交往,对他人缺乏关心和谅解。这样的新生多数出现人际关系失调造成的焦虑不安、心慌意乱、孤单失落、寂寞失眠甚至社交恐惧等症状。
4.自理生活能力较差,“恋家”情绪严重
步入大学后,新生从中学时代那种被家长、教师管束的状态中“解放”出来,环境的改变和角色的转换使得广大新生产生独立的自我意识,他们希望摆脱依赖,按自己的意愿去做自己该做的事。相当一部分新生能逐步适应这种环境和角色的转变,能较好地安排好生活和学习。但有些新生生活自理能力差,不会管理时间,不会管理钱物,对一些基本的生活问题束手无策。一些新生更是无法从心理上摆脱对家庭和亲人的依赖,总感觉还是“家里好”,出现严重的“恋家”现象。
二、高校新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大学新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
1.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和教育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城市家庭的孩子平均每天劳动时间只有11分钟,不及美国的六分之一,而在家学习的时间平均超过3小时,近乎美国孩子的5倍。在家长对孩子生活上的放纵和教育上的严厉刻板并行的管理方式下,孩子的学业可能出色,但依赖性强,一旦离开父母,以自我为中心的偏执型心理便暴露无遗,很难独立面对外面的世界。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大学新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此外,一些家庭对子女的影响起着消极的作用。例如家庭的变迁和离异,父母错误的价值观和不当的言行,使孩子形成与众不同的错误的价值尺度,对人对物都有自己的一套方式和观念,结果使他们形成了一种孤独多疑、不善交际的闭锁心理和自私自利、小气计较的不良心理定势。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大学新生中的心理问题。一个人进入大学后的表现,相当程度上是他大学以前较长岁月所形成的人格的影响和延续。
2.社会因素
可以说,现在的大学生是从考试中熬出来的。从小学到中学,父母和身边的人一直告诫他们“学习不好什么都妄谈”,而学校的“应试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更大。“应试教育”主要是以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这种教育的教学活动基本上全部是围绕应考而开展的,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适应能力和自主能力的发展,也引导了许多学生极端看重分数,无暇顾及其他方面的发展,致使大学新生会考试却不大会生活,不会与人相处,对待挫折的心理承受力过分脆弱。这样的学生一旦从中小学应试教育的环境进入到大学的素质发展氛围中,各种心理不适会接踵而至。
关键词:心理剧;心理健康教育;应用与困境
中图分类号:G5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193-02
近年来,复旦研究生投毒案等一系列极端性校园安全事件暴露出当前大学生群体存在的许多心理问题。随着人们对心理卫生及心理健康的认识逐渐加深,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当前,各高校均建立起了“校―院―班―宿舍”四级或五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日常心理教育、心理辅导及危机干预工作也逐渐完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困扰,更应该做好防微杜渐的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起良好心态,使他们能够合理应对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心理困扰。要做到和做好这一点,传统的课堂知识普及和以语言方式为主的咨询辅导,存在着效率低、影响小、覆盖面窄的问题。心理剧作为团体心理辅导的新形式,寓教于乐且辐射面广,在欧美及亚洲许多国家逐渐发展成为主流的心理辅导与咨询方式之一。国内高校中,虽然应用心理剧这一团体辅导方式的时间尚短,但其推广及应用的速度却十分迅速,且越来越受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认可与欢迎。
一、心理剧的基本理论与发展状况
心理剧是由精神病学家莫雷诺(Jacob Moreno)于20世纪30年代首创,并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团体治疗方法。区别于传统的以语言为主的咨询方式,心理剧是人们通过表演,对现实的生活场景进行模拟再现,从而发现他们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出现的问题,达到宣泄负面情绪,提升自我洞察,并获得对自身问题和自我更深层的理解,进而发展出积极、健康、具有建设性的新的行为模式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随着心理剧技术的逐步普及与发展,在欧洲一些国家和日本,心理剧已成为主流的心理治疗技术之一。心理剧技术广受欢迎与其本身所具有的特征是密不可分的:一是主体性。尊重参与者的主体地位,参与者在整个过程中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与创造者。二是体验性。体验性是心理剧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的灵魂。参与者无论是亲身参演心理剧,还是作为观众,都在一个相对真实、完整的情境中,通过体验产生领悟、获得启迪。三是情境性。心理剧取材于参与者真实的生活场景,在这样的情境刺激下,当事人通过“移情”唤醒真实的情绪体验,在有“我”参与的真实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0世纪80年代,心理剧技术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被逐渐介绍到我国。经过20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心理剧成了近年来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相当受欢迎的新形式和亮点之一。今天的心理剧在吸收话剧表演的基础上,还进一步融合了舞蹈、绘画、音乐等表达形式,因而深受参与者的认可与喜爱。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剧不仅成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有效延伸与补充,还成为日常心理辅导及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高校为例,每年的“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各高校都会悉心组织心理剧比赛与演出,心理剧作为融表演和团体辅导为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已被自治区内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认同与接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也因为有了心理剧技术的实施而显得更有生机与活力。
二、心理剧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1.心理剧的运用使学生在心理发展中完成知、情、意、行的统一,有助于形成稳定的行为态度及行为模式,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心理剧以认知、情绪、行为三个层面的调整为基础,通过创设模拟情景帮助学生调节情绪,主动修正不合理的观念行为,练习新的、恰当的行为模式,学生由此获得自我了解与领悟,并对其生活、工作、学习及个人成长产生积极影响。
2.心理剧技术在问题学生干预中,还可以防止学生对自身心理问题的掩饰倾向,做到及早预防、及时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有些问题如亲子关系问题、青春期性心理发育困惑问题等,总会让他们感觉有些难为情,尤其面对老师,他们无法敞开心扉,这种情况常常成为心理辅导的阻力,而在心理剧表演与展示中这种阻力得以弱化或去除,这就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能及早发现、及时干预学生存在的问题,防止学生心理问题的恶化。
3.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扩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辐射面。传统的咨询方式较为被动,而心理剧技术具有积极主动且受众面广的特点。它不仅能使参与演出的人得到启发和成长,也能对更多的观众起到教育和预防作用。心理剧在内容的组织上更有主动性,高校的心理辅导中心可配合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实施有针对性的、主题式的心理剧疗法。正因为心理剧的内容与主题多来源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所以这种心理辅导方式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参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心理剧一方面为参与者提供了自由、安全的氛围,另一方面,在模拟情境中每一位参演者和观众都能构建起真诚、互助的互动模式,对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参与者心理发展具有双重教育意义,与传统的以语言为主的治疗形式相比,这正是其优势所在,然而由于一些条件的限制和缺失,这一技术在实际的操作及应用中还存在许多误读与偏颇。
三、心理剧技术在应用中的困境及思考
心理剧的研究和应用在我国的时间不过二十多年,目前我们所做的更多的是一种学习和尝试,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1.专业人员缺乏。目前,各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数量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与欧美发达国家高校人员配比相比较差距更甚。为了做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许多高校都是由学生辅导员去完成这一任务,这些教师大多只接受过一般的心理咨询培训,没有专业的心理剧治疗培训。这样,就无法确保心理剧技术实施中各个环节的科学性、有效性,心理剧的辅导效果也必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与限制。
2.理论基础及实践指导相对缺乏。心理剧技术的运用在国外已经较为成熟,但在国内普及与实施为时尚短,许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剧的理论还存在一知半解的状况。现有的大多数介绍心理剧技术的资料都是国外或者港台学者的研究成果,而且主要倾向于理论的介绍与探索,具体实践及应用方面的成果相对缺乏。因为没有扎实的理论及实践指导,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是一知半解地去套用某些理论及案例,这就使得心理剧倾向于表演,而使其治疗功能弱化。
3.合格的心理剧剧本短缺。目前心理剧剧本大多是将学生的生活与问题编成故事或剧本,然后演给学生看。严格意义上讲,这样的心理剧只是一种情景话剧或小品,表演过程中没有创造与生成,参演学生的互动也是被动而为而非主动发生。这样的心理剧虽然也有一定的镜像效果,但已经违背了心理剧重视经验和感受的体验性原则。学生的愉快情绪基本都是对表演或参演者的兴趣,而不是心理剧辅导效果的影响,因此,对学生个体成长起到的教育作用是十分有限的。
4.文化适应性的问题。心理剧技术源于西方精神病学和心理治疗技术,其研究与实践主要是一种临床心理治疗模式,而在我国高校心理剧的实践则主要是一种非临床的预防发展模式,两者有许多不同之处,简单照搬国外心理剧理论与操作经验必然导致问题与混乱。同时,西方文化追求个体的平等,对于心理剧表演中的“空椅子”技术、角色互换和扮演技术等,他们能够很容易完成,而我国由于传统文化中长尊幼卑观念的存在,使学生在进行角色扮演时会产生不自觉的抗拒,从而影响心理剧的治疗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心理剧在许多高校也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与支持。心理剧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丰富了心理健康宣传的形式,既能吸引广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又能达到对参与者心理困惑进行有效指导的效果。只有充分提高认识,重视发挥心理剧的应用,才能真正使这种方法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走到广大同学中去。同时,我们还应加强对现有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和改善他们实施和运用心理剧技术的水平,使心理剧技术在实践中发挥出应有作用,改变目前心理剧咨询和治疗收效弱的状况。
参考文献:
[1]柳岚心.心理剧[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4-7.
[2]邓旭阳,桑志芹.心理剧与情景剧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