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公立学校的财务管理

公立学校的财务管理

时间:2023-06-18 10:46: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立学校的财务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公立学校的财务管理

第1篇

关键词:公立学校 集中核算 资产管理 财务

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作为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财务管理模式,由产权单位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取消二级单位的银行账户,单位重新开设统一的新账户,集中办理二级单位的支付、会计核算,实现财务公开的一种财务管理手段。集中核算模式有利于规范学校财务管理秩序。有了集中核算模式,学校财政行为就要通过统一的核算账户来实现,因此增强了对学校收支合法性的管理,严格统一的账户管理办法挤压了学校借多种名目收费的空间,提高了财政监督的可靠性和密集性。集中核算模式有利于提高学校会计核算的质量。集中核算方式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学校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较高,在某种意义上,大面积采用集中核算会促使学校会计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从而逐步实现学校财务管理的动态化、高效化、科学化,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集中核算模式有利于改进学校资金利用的顺畅度。集中核算一改此前教育资金下拨的分散状况,集中管理促进了教育经费的安置到位,并减少了经费使用的浪费现象,协调了经费接收与利用的平衡。

一、集中核算与学校资产管理的矛盾

(一)学校财务管理与核算脱节

在学校未实行集中核算模式之前,所有的财务工作都由学校一手管理,但引入了集中核算之后,学校财务中的会计核算一项就交付给专门设立的会计核算中心来进行,会计核算中心实际上不能真正进入财务机构的工作中,使得会计核算无法实施财务监管,学校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面临脱节的窘境。从我的从业经验来看,二级单位会计工作的忽视,容易使下属单位误认为核算由会计核算中心单方面进行就可以,在一定意义上降低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引发管理与核算之间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现象的发生,削弱了人员进行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以致某些财务的报销不能顺利完成,影响了学校工作的大局。

(二)学校资产管理监督机制缺失

就目前集中核算模式在学校的实行情况来看,核算中心的大包大揽,会对学校资产管理的监督环节产生较强的冲击,学校财务管理部门在拿到更多的教育经费后就会放松资产节约意识,这是学校工作必然发生的惯性,通常在购进教学设备时不能科学分析学校的实际需要,对办公区域的花销逐渐增多,有形资产的使用价值得不到充足的利用。这种监督机制的缺失阻碍了学校教育经费的良性周转,增强了学校财政危机的发生,不利于未来学校拓宽经费筹集渠道,给学校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学校自身预算编制难度增强

集中核算模式实施后,财政资金不像往常直接拨付给各级学校,需要通过统一的支付手段进行下拨。财政资金借助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进行,这就要求学校在进行预算编制工作时,明确财政拨款和资金使用的具体项目,款项界定绝对明晰,不同方向的资金不可混淆使用,这给预算编制工作带来了难度。之前我们在做学校预算时,只需要做出大概的预算框架,不需要精确计算出每分钱的用途。而现在要把未来发生的情况全部预算出来,这对于并非专业财政机构的学校来讲难度可想而知。学校行政管理层次交错,不可预料的事情时有发生,不仅难以分清各部门在财务管理中的具体职责,并且预算制度与会计制度不能达成互相的默契,行政体系和集中核算中心不能很好的配合,预算编制就难以按目标完成。

二、提升学校资产管理模式的策略

(一)增强管理与核算之间的业务沟通

各级学校要首先增强集中核算中心对学校财务管理的监督力度,确保核算中心对学校财政业务的指导地位,承认和尊重集中核算工作对财务管理的义务和权力,提高其工作的权威感。财务管理部门依然要保持同集中核算中心的工作联系,共同协商、解决两机构存在的问题和分歧,教育经费的接收和支付工作两部门要进行密切的探讨,形成互相扶持、互相借鉴、互利共赢的良好部门氛围,逐步构建起管理与核算的统一运行机制,缩进两方的距离,根除脱节的现象。

(二)建立多方资产管理监督机制

学校资产管理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资产的监督需要多种力量的介入,因此必须建立核算中心、财务管理部门、教师家长三级联动资产监督机制。核算中心作为学校财务的直接监督部门,必须要把好监督的第一关,对教育经费的纳入、支付、存储等细节做好认真的记录并备案,要建立定期的资产盘点工作,对于资金滥用现象要依法严格追究当事人责任。财务管理部门要以身作则,提高资金高效使用的意识,有计划、有目的的利用好每一笔资金。教师和家长作为监督的,学校要提供相应的监督途径,定期做好资产公示表进行对外公示,虚心接受教师和家长的监督。

(三)强化预算管理机制

学校要在原有的预算综合管理基础上进行合理、合情的预算编制,细化预算定额,制定指标体系,促使学校预算管理适应学校实际的收支情况,让每笔资金的开销都依据明确的预算。要理清学校预算部门与财政部门的关系,预算部门积极配合财政部门的工作,服从大局,财政部门要体谅预算部门的难度,为预算部门在体制建立问题上多做指导。建议组建预算管理委员会,出面做好学校预算工作,按时进行预算上报工作和资金使用反馈的收集,增强预算部门人员的责任意识,增强管理能力。

综上分析,集中核算方式的在学校的使用仍处在起步阶段,学校财务管理工作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我们管理人员要在制度、渠道、培训等环节做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催熟集中核算模式,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

第2篇

高中学校的发展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高中教育对储备全方面发展人才和塑造人才品格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就全国高中学校的发展近况来看,公立学校数量较多,规模相对较大,高中学校主要以公立为主,是我国事业单位体系中的组成部门,具有事业单位特点。高中学校的内部结构有着较明显的事业单位特征,从财务的角度来看,高中学校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国家财政补贴,社会捐赠和自主筹款所得金额占比较低,财务管理工作中没有树立正确的管理会计意识,高中学校自主发展意识较弱,政策指导性较强,有些高中学校过度依赖当地政府的政策指示,没有给予知识充分的自主性和自由。基于这样的发展现状,高中学校要想解决财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要想使得高中学校获得健康自主的运营发展,就要完善原有的财务管理制度,树立正确的管理会计观念,要结合高中学校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来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为高中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财务保障。

二、高中学校财务管理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管理会计又称为内部报告会计,通过财务会计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以便在管理层进行科学决策时提供必要的内部会计信息,管理会计的核心理念是价值创造和维护,管理会计可以将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扩展,可达到解析过去财务信息,控制现在并筹划未来的效果。高中学校的管理会计是财务工作的重要内容,高中学校要提高财务工作质量,首先要明确管理会计工作的现状。

(一)缺乏正确的财务管理会计意识

财务管理工作影响着高中学校的日常经营和整体内部结构的优化,学校的运营和发展离不开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作为支撑,财务管理工作是学校发展的后勤保障。就目前的财务管理会计工作的现状来看,一部分财务工作人员并没有根据经济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来更新自身专业知识,没有意识到管理会计对高中学校日常经营的重要性,没有重视资产管理,账外资产较多。其次,一部分高中学校的管理会计工作混乱,管理会计工作流程随意,规范性较差,管理会计工作秩序复杂,会计人员的权责分配不明确,追责制度不完善,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二)缺乏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

由于高中学校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所以其对经济发展要求和会计要求的变更反应较慢。较多的高中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和后勤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财务工作和后勤工作之间都只是独立运作,没有必要的相互联系,这样就使得财务工作缺乏实际性,账务处理工作的真实性下降,账务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较差。同时,由于后勤和财务之间关系的断裂,使得后勤工作执行财务预算的效果较差,不利于财务核算体系的完整性。其次,一部分高中学校的财务管理制度缺乏必要的全局性和系统性,各个管理会计环节没有得到较好的衔接,会计管理制度和审计监督制度不够完善,影响了管理会计工作的质量。

三、高中学校优化管理会计工作的措施

(一)更新财务管理理念,树立正确的管理会计意识

高中学校要优化财务管理体制,就要更新财务管理理念。高中学校的财务人员要不断强化管理会计认识,要认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要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其次,学校财务部门可以开展管理会计知识培训,提高财务工作全体人员的专业水平,在高中学校财务工作中营造管理会计氛围,为管理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高中学校要重视会计人员的招聘工作,要严格按照持证上岗的规定来选拨会计从业人员,并不断加强财务部门人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再者,高中学校可以借鉴现金的科学管理会计处理方法,借鉴其他类高中学校管理会计工作经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财务工作质量,进而推动自身的财务管理体制的整体革新。

(二)不断完善管理会计体系

高中学校要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采取应对措施,要解决财务管理体系不完善问题就要根据高中学校的发展要求对管理会计体系进行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中学校的财务工作也应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应该要不断推动财务管理制度和后勤管理制度相结合,同时要保证财务管理工作服从教学工作,以教学工作为重心。其次,要注重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全局性,做好财务成本核算工作,完善财务结算制度,同时要不断优化审计监督制度,规范财务流程,强化管理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再者,财务管理工作要注重系统性建设,降低成本通常需要系统性的制度变革,要注重财务管理会计整个环节的优化。同时,高中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会计准则的要求来开展管理会计工作,完善学校的财务管理体系,规范财务工作流程,提高财务管理会计工作流程的规范性,进而避免发生财务工作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等问题。

(三)要重视财务信息体系的建设

第3篇

【关键词】委托理论 公立高校 会计信息

一、高校会计信息及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

高校的财务部门每天都吸收并生产出大量的会计信息,这些信息涵盖了与高校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等各方面,具体包括会计核算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财务管理过程中经过各种加工生产的各类汇总数据和各类报告、以及财务会计人员向各级管理部门、债权人或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反映单位财务状况相关的信息等。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满足真实性、相关性、及时性、可比性这四方面的要求,其中真实性是最根本的要求,是用来衡量会计信息是否能客观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会计信息失真,是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相对的一个概念,是指由于会计信息提供者的主观或客观原因,造成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

二、公立高校的委托关系

我国现阶段公立高校的行政领导机构主要是教育部和教育厅,而全国的公立高校有2500所左右,这远远超过了教育部和教育厅的管理能力,因而教育部和教育厅不能事必躬亲,高校也就逐渐获得了部分的办学自以及经营管理权。众所周知公立高校是由政府出资主办,高校资产是属于国有资产的,而国有资产属于国家人民,政府作为国家人民的代表,对国有资产的进行经营管理。公立高校的领导正如国有企业的领导,只是国有资产的经营者、使用者、人,并不拥有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因此,政府与公立高校之间存在“委托一”关系。政府代表国家人民向公立高校进行财政拨款出资,委托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公立高校既是政府公办的高等学校,所有权在于国家人民,又有一定的办学自以及经营管理权,他向国家人民提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社会服务。这里所涉及的公立高校、政府和个人之间的委托关系主要有四个层面:

第一,个人与政府之间的委托关系。我国实行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因此教育资源作为特殊的生产资料是归属于我国全体公民所有的,而全体公民将其所有的教育资源委托政府―人民的代表进行经营管理,这就构成第一层的委托关系。个人作为“初始委托人”,委托政府对教育资源进行经营管理,政府就成为公众提供所需要的教育服务的“中间人”。

第二,政府与公立高校领导层之间的委托关系。政府是通过高校来为公众提供其所需要的教育服务的,因此政府与公立学校领导层之间构成委托关系。政府作为“中间委托人”,委托公立高校为社会提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服务,学校领导层就成为向公众提供教育服务的人。

第三,委托关系存在于公立高校内部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例如校领导层和院系、部门负责人之间,校领导委托院系领导对各院系的教育资源进行运营管理。学校内部的委托关系还存在于校领导与教职员工之间,院系管理层与各教研室之间,各科室管理层与各科员之间等。

第四,委托关系存在于学校教育服务消费着与提供者之间。例如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家长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校之间,这可归为“初始委托人”与“最终人”的关系。

本文研究的主要从政府与高校领导层、学校内部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角度,分析高校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三、基于委托理论的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

(一)政府――学校领导层的委托关系

在所有权和管理权相分离的公立高等学校中,高校所有者的代表(即政府)作为委托人授权学校领导层(即人)管理高校。在该层“委托一”关系中,政府与学校领导层的存在委托矛盾如下:

1.委托方和方的目标效用存在偏差。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委托方和方都是理性的经济人,追求的都是各自的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政府作为委托方,追求的是实现国有资源的优化配置,而高校领导层作为政府的人不具有对高校资产的所有权,这就决定了他的目标利益是多元的,除了提高本校的办学效益、促进本校的教育事业的发展等这些目标之外,还有对金钱、名誉、权力、社会地位的追求。因而委托方和方的目标效用存在偏差,这也使得两者之间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出现,即方可能会牺牲、损害委托方的利益来换取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学校领导层掌握着高校的经营管理权,很可能利用职位之便篡改舞弊会计信息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由此会直接导致高校的会计信息失真。

2.委托方和方的会计信息不对称。所谓会计信息不对称是指“委托一”关系的双方拥有的会计信息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存在不对等。在多数情况下,政府没有直接参与高校的经营管理,因而政府在获悉高校的会计信息方面处于被动和劣势的地位,而高校领导层直接参与了高校的经营管理,因此双方能获取的会计信息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不对称。若高校的领导层只注重本校的办学效益、教育事业的发展或者其自身的利益最大化,通常会把握信息不对称这一契机,例如为了不违反经费使用相关规定,会去粉饰财务信息、隐瞒经费真实的使用情况等。信息不对称为高校的领导层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二)学校领导层――会计人员的委托关系

反映和监督高校的经济业务活动并向外披露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是高校的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但是高校的领导层作为会计人员的领导,可以直接影响到会计人员的职位升迁以及奖金的发放,会计的监督职能会因此受限。当高校领导层出于理性经济人的考虑,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损害高校所有者的利益时,就可以选利用其职位之便对会计人员施加压力,而会计人员由于自身权利有限往往选择妥协退让,成为会计信息舞弊的同谋者,由此形成“内部人操控”会计信息的局面,会计信息质量将不尽人意。

(三)学校领导层――院系、部门负责人的委托关系

学校领导层基于学校的自身发展,调配有限的教育资源,希望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高校的领导层是将各院系、部门的管理权委托给各单位负责人,而院系、单位负责人的目标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更注重的是其所在院系、部门的发展、提高院系的经费预算、个人的福利等等,这样学校领导层和院系、部门负责人之间也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最显著的冲突在于学校预算的使用上。

预算分配机制使得多数院系、部门负责人误认为,当年的预算应当全部用完,否则会影响下一年的预算拨款数。因此在当年的预算不能使用完的情况下,也要尽可能地自造名目、收集发票将其花掉。有的院系为了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鼓励让教师收集各式各样的票据进行公务报销,以此作为教师的工作补贴。而对于这些原始凭证和公务活动,会计人员很难判断其真实性和相关性,如果将这些非真实的或者和教学不相关的经济活动记录于会计凭证、账簿中,就会虚增会计的支出类科目金额,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高校的领导层基于失真的会计信息来调配教育资源,很难达到学校有限的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基于委托理论的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一)进一步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政府与高校领导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高校的领导层会干预会计信息的形成,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因此,政府不得不委托外部中介机构对高校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进行监督,所以产生了注册会计师审计。虽然注册会计师是独立于公立高校的第三者,但也面临着立场选择:既要保持独立性进行客观公正的审计,又要争取审计业务,从客户处取得报酬。在这种情形下,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难以保证其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因此,进一步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能够保证有效的外部监督,进而防范高校会计信息的失真。

如何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我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入手:第一,由政府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高校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让注册会计师不用面临立场的选择。第二,进行审计轮换,对高校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的会计事务所每隔几次要轮换,防止注册会计师与高校关系过于密切而丧失独立性。最后,建立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赔偿制度,注册会计师因串通舞弊或重大过失而不能发现高校的会计造假,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充分利用经济处罚强化注册会计师风险意识,提高执业水平和责任心。

(二)完善并推广会计委派制

高校领导层和会计人员同时作为高校的内部人,容易形成“内部人操控”会计信息的局面。在利益的驱动下,高校领导层过对会计核算的过程进行多的干预,甚至是指使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会计信息被异化为掩饰内部人败德行为的工具,完全丧失其真实性。因此,要保证高校会计的监督职能,就必须使会计人员不受高校领导层的制约。能够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就是建立会计委派制。

会计委派制是指政府对占有国有资产的企、事业单位委派会计人员的一种制度。会计委派制下的会计人员将不再受高校领导层的制约,没有利益威胁,从根本上摆脱“内部人操控”的局面,高校会计能够客观公正地行使会计的监督职能。此外,由政府直接委派会计人员对高校的经济活动进行反映和监督,高校的会计人员可以直接将会计信息反馈给政府,这样也减少了政府和高校之间的信息不对等的可能性。

(三)加强对院系、部门负责人的经济责任考核

为了避免院系部门领导一味地追求增加预算、滥用预算,应当加强对院系、部门负责人的经济责任考核。高校的年终绩效考核一般都是从德、勤、绩、廉等方面来考核,但这些指标并不能反映院系、部门负责人是否严格按照财务规章制度来签字审批经济业务的报销,是否按规定的开支标准和开支范围严格执行预算。各部门负责人签字审批是经济业务报账的第一道关口,把好第一关就能减少一些原始凭证失真现象。

五、结语

会计信息涉及到高校的管理活动、经济活动等各个领域,因而影响其真实性的因素很多,解决高校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以及会计信息的外部监督机制,才能有效地防范和打击会计造假舞弊等违规违法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进而保障基于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的管理决策的有效性。随着会计环境的改变和相关制度的变迁,也还会出现许多新的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因素,所以解决高校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在以后的财务工作实践中分析总结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这样才能更好的为高校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研究提供可以借鉴的数据和经验。

参考文献

[1]邓克俭.我国公立高校委托关系的问题及对策[D].湖南大学2008.

[2]李建奇.我国政府与公立高校关系研究――基于委托理论视野[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

第4篇

一、独立学院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独立学院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一般是以对财务管理工作全面分析为基础,主要着眼于财务实力、教学科研成绩、校产指标以及能够反映学校信贷价值的指标等的详细分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财务实力、教学科研成绩、校产指标属于定量化指标,反映信贷价值的指标则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形式。其中,定量化指标中的财务实力是反映独立学院实力的重要标志,教学业绩则属于反映学校业绩的核心指标,能够反映教学绩效的指标则不外乎科研成绩和校产指标。教学业绩是反映独立学院教学绩效的核心指标,是反映独立学院教学绩效的指标。以上是独立学院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大致情况,下面文章将对财务评价指标的内涵进行剖析,并进一步对应采取何种措施完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分析。

二、 独立学院各财务评价指标的内涵解析

类似于公立学校的财务评价指标,为了增强评价结果的可比性,规范指标的口径范围,独立学院的财务评价各指标可以归结为两大类:定量指标、定性定量结合的指标。

(一) 定量指标

如上文所述,在大多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中,定量化财务指标主要包括三种,即能够反映独立学院实力的指标、能够反映独立学院教学绩效的指标以及能够反映独立学院未来发展潜力的指标。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下面六项能够显示出独立学院的真正实力:一是生均总经费收入。生均总经费收入是当年学校总的经费收入与在校生总人数的商,即为学生每年均摊的总经费收入。从计算来看,生均总经费收入的高低是学校综合经济实力强弱的重要象征,体现了学院招生筹资的能力与水准;二是教学活动收入占总经费收入的比。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活动收入不仅包括学杂费,而且还包含教学服务活动收入等其他与教学有关的收入;三是捐款及赞助收入占总经费收入的比例,用学院当年收到的捐款及赞助收入比上年总的经费收入。通常,独立学院能否获得社会各界的捐款和资助关键在于其社会影响力如何,因此该指标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学院在社会上的声誉;四是自筹经费占总经费收入的比。自筹经费主要体现了学院多渠道筹资办学的能力和水平;五是经费总支出占总经费收入的比。通过总支出与总收入的比例,可以看出学院在一定时期内的资金结余状况,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学院的发展潜力;六是自筹经费增长率,一般是指年增长率。此项指标反映了其对国家资金的依赖程度是学院自我积累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的主要资金均源于学生交纳的学费。

其次,能够显示学院教学业绩的七项指标,具体如下:一是人员经费占总经费支出的比。指标中所指的人员经费主要是指教职工工资、福利等经费支出。二是生均培养费。该指标通过当年教育事业费支出除以在校学生总人数计算而得,事实上是指学生可以摊得的培养费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该指标具有双重性评价特征,因此在评价体系中予以分配的权重较小,仅作为一个参考,不作为重点指标来考评。三是师生比例。师生比例是衡量学院人力资源利用率的标准之一,从侧面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效率和效果。四是教学活动收入增长率。教学活动收入增长率实质上是将当年与上年度学校全部教学活动所获取的经费数加以比较的一个指标,从而达到动态实时衡量学校自筹资金能力的目的。目前,对于成立时间不长的独立学院来讲,此项指标的意义有限。五是教师占全校教职工的比。教师占全校教职工的比就等于在编专业教师人数除以全校教职工总人数,该指标可以反映学校社会化程度。六是在校学生人数。在校生人数这个指标反映的是学校办学规模。七是专业教师人均获经费额。专业教师人均获经费额反映了教职工的专业研究水准,很大程度上也是学院专业综合实力的象征。

再次,反映学校未来发展潜力的指标。当前,因为大部分独立学院成立时间尚短,所以反映学校未来发展潜力的指标还不够清晰。以下几项指标可以作为反映学校未来发展潜力的指标:专业教师人均获得的科研经费额、科研活动获奖状况、科技研发活动收入的总额度以及年增长率以及校办产业上交学校总额的年增长率等。

(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指标

反映独立学院信贷价值的指标主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形式。关于学校的信贷价值指标主要包含了一些金融和非金融性的指标,这些指标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价学校投资的风险水平及投资偿还能力。具体可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可用资金与总负债的比,其中总负债是非限制性流动资金负债、所有固定资产负债减契约留存资金和准捐赠资金负债的总和,可用资金则主要涵盖了所有固定资金资产的总和减去契约限制要求留存的所有资金、非限制性准捐赠资金资产以及非限制性流动资金资产;二是债务还本付息额与非限制性流动资金收入的比。年度所借债务本金与利息偿还额、契约所限制的资金留存额和契约所要求的更新与重置资金;三是实际报到学生人数与录取学生总数之比;四是,年度初在校生数比上年初的在校生数。此指标用来衡量学校今年学生录取数量的变动情况,以进一步判定学院的未来发展前景和趋势。

三、独立学院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5篇

关键词:财政风险矩阵 公办高校 债务 风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115-02

一、我国公办高校负债运转的现状及面临的风险

(一)我国公办高校债务规模现状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2005年以前,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额达1500亿~2000亿元,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贷款,平均债务每所学校1亿元以上;《2007年中国教育蓝皮书》披露: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高校贷款规模已达4500亿~5000亿元;而2007年7月全国政协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则显示,全国高校贷款总额约2500亿,仍有规模不断扩大趋势。贷款总额的不断累积,使很多高校的资产负债率达50%以上,负债收入比多达150%~190%。虽然,不同部门或研究机构对于高校债务的估额有所不同,但我国高校已经形成的巨额债务不容忽视。

(二)公办高校负债经营的风险

1.影响社会安定的风险。公办高校巨额债务导致了学校财务运行困难,使得学校不能按期支付基建与维修工程款项。有些公办高校已经发生投资商及基建民工围堵学校大门、禁止学生入住公寓的现象,严重影响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在国家对于高校债务尤其是地方公办高校债务没有出台有效化解办法的情况下,投资商上访或集体到政府请愿的行为也时有发生,这已影响到学校及社会的安定及正常运行。

2.导致高校财务不可持续发展的风险。一方面由于财政拨款数额不足,加之学生欠费现象,高校经费紧张;另一方面学校各项支出日趋增加,教育成本上升。各高校既要维持日常运转,保证教学、科研等各项事业发展的经费开支需要,又要有发展,财务支出压力巨大。在此情况下,高校债务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冲击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风险。高校巨额债务形成的利息负担和还款压力引致学校运行经费严重不足,这影响到了高校硬件设施的改善与教师待遇的提高,对教师队伍的稳定与教学科研活动的开展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一是由于经费不足,学校压缩了学生经费、办公经费,教育质量大大降低。二是有的学校长期拖欠教师工资,使得教师工作积极性削弱,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种不良环境影响下势必导致学科的衰退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降低,进而冲击毕业生就业。

二、财政风险矩阵模型与公办高校债务

(一)财政风险矩阵模型

世界银行的高级经济学家Hana Polackova Brixi通过建立财政风险矩阵模型来分析政府面临的财政风险。他认为:“政府面临着四种财政风险,每一种风险从广义上都可以定义为负债。每种负债均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中的两个:显性的、隐性的、直接的、或有的,把这四个特征两两组合,可以划分为直接显性负债、直接隐性负债、或有显性负债和或有隐性负债四种类型。”根据财政风险矩阵:“直接显性负债是指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发生的政府法定或是合同规定的责任,当债务到期时,政府具有法律上的清偿义务。直接隐性负债指的是在经济运行中不依附于其他事件而必然发生的、后果可以预见的、任何情况下都存在的负债,但并非基于法律或合同关系的政府责任,而是基于公众和利益集团压力的政府道义责任。或有显性负债是指在某一特定事件发生的条件下政府应当履行的法定责任,最常见的或有显性负债就是以法律合同为基础的政府担保项目。一旦被担保人无法偿还债务,政府就负有代偿的义务。或有隐性负债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政府承担的非法定的责任或义务,它常常是由于政府行为导致的连带性债务,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政府只是在市场失灵、迫于来自公众和利益集团的压力,或者不这样做的机会成本过高的情况下才会承担这些负债。”

(二)高校债务属于“政府或有隐性负债”

高校债务虽然表现为学校的直接负债,但其实质是公共债务的一种形式。公共债务是以政府债务为核心,所有与政府相关联的单位、机构和团体乃至企业所举借的债务与欠款都属于公共债务。作为公共事业单位重要组成部分的公立学校,就组织性质而言毫无疑问属于公共部门。而在银行与公办学校的债权债务关系中,学校属于债务人,由于债务人是公共部门的性质,学校贷款形成的债务自然就属于公共债务。

公立学校贷款属于公共债务里的政府或有隐性负债,当学校无法偿还贷款时,学校与政府之间虽然没有法律文本约定政府必须替高校清偿债务,但公立普通高校的特殊作用和身份,使得国家出于道义上的责任必须担负起债务最终支付的责任。一旦学校无法向银行偿还贷款本息,政府对学校贷款负有最终的偿付义务。

三、我国公办高校债务性质

(一)我国公办高校性质

1.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将产品分为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其中公共产品因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由市场提供不经济,只能由政府来提供。高等教育由于其特殊性和非盈利性属于准公共产品,其主要也应由政府来提供。弗里德曼说过,提供公共产品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政府应该做的也可以做得到的。政府是提供高等教育这个准公共品的“第一责任人”。不管政府是否愿意,它都必须履行这一基本职能,否则政府就是失职,就是“缺位”。

2.我国公办高校担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培养的重任。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机遇时期,为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高校在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重任方面责任重大。作为我国高校主体的公办高校,责任尤为突出。

(二)我国公办高校办学主体

1.各级政府是公办高校的实际办学主体。首先,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了公办高校的法人资格,但公办高校在资产的处置权、办学自、组织收入、筹集经费等很多方面自受限,控制权仍掌握在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机构手中,高校法人地位没有真正落实。其次,本次高校大规模贷款,政府实际上是最主要的推动者。国家出于拉动经济的需要,开始高等教育大扩招。但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政府并没有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同比增加。为此,政府作为最重要的推动者,积极促成了公办高校与银行间的合作,帮助公办高校拿到贷款,并承担了隐形担保责任。

2.公办高校债务带来的社会效应的最大受益者是政府。一是在国家没有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公办高校利用政策贷款,扩大了学校规模,形成了大量国有资产,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优化与增值。虽然公办高校具有法人资格,但在现行体制下,无论任何方投入高校的资产, 最终都将归国家所有。二是拉动了教育消费,促进了经济增长。三是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为社会储备了巨大的人力资源。所以,无论从财产归属、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看,政府都是高校贷款建设的最大收益者。

(三)我国公办高校债务的形成原因

1.响应国家号召,扩大基本建设,适应快速扩招的新形势。在国家实施高校扩招政策后,高校本专科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108.4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565.9万人,增长了4倍多;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也从9.8%增加到23%,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过渡。但由于财政资金投入相对有限,高校日常经费满足不了快速发展带来的基本建设需求,迫切需要从银行等部门融入资金,解决基本建设资金瓶颈问题,负债办学成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的必然选择。

2.公办高校收入单一,国拨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有限,满足不了扩招带来的急剧膨胀的资金需求。我国公办高校经费来源渠道主要有三条:国家教育经费拨款、学费收入及其他收入。首先看国家教育经费拨款,和国外相比,我国教育经费及其占GDP的比例很低。世界平均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为5.1%。而我国仅占2.5%左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使之达到4%。”现在的境况是政府投入与4%的目标尚有很大差距。其次,作为学校收入另一重要来源的学费收入由于受办学规模和收费标准的限制不能达到目标。一方面是招生规模在2008年已达高峰,生源不再增加;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学费标准已接近居民承受能力,增幅有限。除此之外的其他收入,如:事业收入、经营收入、校产收入、科研经费收入等,在许多高校收入中占比很小,作用有限。综合看来,高校收入只能用于学校的基本职能,维持学校经常性开支,难以满足扩招带来的基本建设资金需求。

四、公办高校债务风险的化解和防范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公办高校的性质还是公办高校的办学主体,无论是从公办高校的债务形成原因还债务的形成过程,政府都在其中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因此,公办高校债务的化解最终还需要政府的积极努力。

(一)强化政府对高校债务的监管责任,建立高校负债风险预警系统

作为高等学校举办者的政府要切实履行好监管责任,要科学把握高等教育规模,防止高校盲目扩张。应该结合经济发展现状,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作出一个科学的、长远的规划,以指导我国各级、各类高校的发展,避免由于资金紧张形成大量银行贷款以及生源不足资源闲置的状况发生。同时,也要设置一个“高校负债风险预警系统”,通过预警系统的设立,设置相关的量化指标,分析、评价高校负债办学的资金使用合理程度、财务管理水平和真财力情况,为学校决策者提供依据,并对学校财务运行中潜在的风险起到预警、预报的作用。

(二)加大政府政策倾斜力度和财政投入

我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在现有负债规模下,完全靠高校自身是无法化解负债风险的,必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统筹化解高校财务风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使之达到4%。”各级政府应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有计划、分阶段实现这一目标,尽快化解高校债务危机。

(三)积极帮助公办高校主动寻求债务化解之道

1.鼓励公办高校多渠道拓宽融资渠道。一是通过“资产置换”开发学校土地资源。当地政府要通过土地出让所得更大的比例,来偿还公办高校的巨额债务。二是将属于高校法人及个人的知识产权、科技成果、学术积累等“知识资本”内涵物聚合起来,以自营或外包方式进行公司化运作,将由此获得的资金用来偿付高校债务。三是借鉴BOT项目融资方式。将BOT项目融资方式应用于高校后勤设施建设,由校外公司作为项目的投资者和经营者安排融资、承担风险、开发建设项目,并在有限的期限内经营项目获取必要的投资回报,最后根据协议将该项目转让给高校,解决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后勤设施建设的资金短缺问题。四是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组建教育基金。通过理事单位赞助、社会捐资、校友捐助等方式集中广泛的社会资源筹集资金。

2.要求高校内部加强债务管理、提高资金运作效率。一是合理控制债务规模,加强高校债务资金运作管理。二是加强高校内部管理,强化节约意识、成本意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目前,高校一方面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资金十分紧张;但另一方面,也确实存在着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现象。为此,必须要求学校加强内部管理,强化节约意识、成本意识,量入为出,自觉防范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田志龙,史维庄.西方经济学视野下的高校债务.现代教育科学,2008(6)

2.余杰,刘跃.中国高校债务化解理论与实践述评.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9)

3.尉凤英,高勇.中美高校债务管理与风险防范的比较研究.煤炭高等教育,2009(4)

4.张湘洛.我国高校债务形成原因及风险化解.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

5.杜莉,李海涛.高校债务重组与化解路径选择.经济纵横,2010(1)

6.程启斌,刘天佐.地方高校债务负面影响与化解责任的思考.广角,2010.7(中旬刊)

第6篇

[关键词]组织文化 家族化 组织结构 组织价值

我国民办高校经历了曲折短暂而又快速地发展,形成了自身相对独特的组织文化。大多数民办高校缺少政府的有力支持,甚至还受公立院校排挤和打压,发展的初期多是依靠办学者个人或少数先驱者的奋斗和冒险精神而成,民办教育也走过了一条从争取一般性法律政策许可到获得专门法律条例的肯定、从计划外边缘身份逐步过渡为市场内外的非边缘化地位的曲折历程。由于这种特殊的发展渊源与轨迹,民办高校整体上表现出不同于公立院校的组织文化特性。

一、家族化管理

我国民办高校的举办人员主要来源于企业、政府离退休官员、公立高校教职员,学校的办学投入也主要表现为企业投资、个人独资或合资以及利用银行信贷,尤其是早期办学者作为先锋多以个人出资、滚动积累为主,早期从事民办高等教育也多属于个体为主的办学行为。

民办高校发展的经历是家族式管理的渊源。当民办高等院校还是教育领域新生事物的时候,民办高校的发展更多是依靠举办者个人的无畏勇气和勇于冒险的精神,许多今天看来都习以为常的行为在当时都属于典型的个人创新行为。民办学校的发展没有计划内生源,也不存在社会认可的文凭,可是举办者却利用举办自学考试培训的方式加以解决;资金不足没有自己的校园校舍就采取租赁的方式,师资与管理力量缺乏就从公立院校离岗和在岗人员中聘请从事专兼职工作,并利用办学盈余作为学校积累的基础。因此,可以说,民办高校的发展和举办者的个人创新能力、冒险探索精神以及克服困难的毅力密不可分,并由此形成了现在我国民办高校中典型的组织特征之一,即学校管理的家族控制、学校权力的高度集中、家长式作风盛行。

法理上的模糊产权是家族化管理的驱动力。经历一段时期蓬勃发展和扩招后教育服务市场的洗礼,办学出现两极化趋势,部分学校规模逐步扩大和部分学校止步不前甚至消亡同时存在,可是相比于初期,生存下来的多数民办高校都已经积累了一定办学资产,尽管有的院校尚处于负债经营的状况。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超越于法律建设的步伐,现有的关于民办教育的法律法规都没有对民办高校的产权给定一个明确的界定。根据国际上常见的关手产权[1]的理论,产权主要存在法理上的产权和事实上的产权,前者是法律规定的完全产权,是法律赋予的财产控制权、所有权及由此享有的财产权利与义务;后者是人们依照适合自身的方法去使用财产的权利,尽管他们不是所有者。两种产权的区别可以通过公司的例子加以理解:股东拥有公司的法理上的产权,不过股东们通常并不直接掌控资产,而交由公司的实际管理者负责,于是这些实际管理者就拥有了事实上的产权。用这种产权理论比照我国民办高校的产权,恰好折射出我国民办高校法理上的产权模糊与事实上的产权明确的现象。民办高校举办者为了获得产权而采用事实控制的方式也是家族式管理盛行的主要驱动力,可以估计的是,在没有获得法理上的学校产权以前,这种管理方式还能存续较长时期。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家族化管理的必然性。家族化管理具有独特的优点,民办高校真正的发展时期很短,总体上依然属于初步发展阶段。与民营企业一样,民办高校没有政府大力支持,面临着公立院校的竞争,学校创办初期能够依赖的最有力的团队就是家族成员。家族内部的血缘、亲情关系形成的天然凝聚力,有利于学校前期的创立和形成办学积累,创业期信息、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匮乏,而家族成员可以不计报酬、忘我地投人学校发展事务,管理成员内部也容易形成一致的发展目标,这些都利于学校的快速发展和积累办学投入;此外,学校发展中组织间沟通,由于这种家族化成员,降低了协调成本,创业初期不存在利益分配等影响组织成长的问题,家族成员容易在办学观念、管理目标、行动方式等方面达成一致,利于提高办学效率和改善办学效益、降低办学成本。

二、企业化经营

几十年前,将大学和企业相提并论是不可思议的。然而今天的教育机构尤其是民办高校从企业的运作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包括制定预算系统和改进财务管理方法,以及高度专业化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尽管我国的民办高校不是营利机构,可这并不妨碍举办者借助于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手段不断改善办学状况。

强烈的市场意识,是民办高校发展的根本特性。市场需求、市场机遇、主动服务等都较好地体现于民办高校办学行为之中。为了生存与发展,民办高校必须了解自己的教育服务市场,吸引足够的资源并将这些资源转化为合适的教育项目,再把它们分配于服务对象身上。民办高校办学经费绝大部分来源于招收一定规模数量的学生,即占有一定的教育服务市场份额是学校发展的必要条件。敏感的市场嗅觉是民办高校的重要特性,学校专业的设立、课程的安排、学生的就业等都和市场需求密切相关。“客户服务”的理念被引入教育领域,与公立院校相比,学校空前注重学生与家长需求,注重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这种市场意识被贯穿于学校教学管理的各环节中,渗透于招生、专业设置、课程调整、教学管理、就业的各环节。当人才市场出现某种需求的时候,民办高校通常都会立即反应,增设或扩大相应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如近年来纷纷设立的航空服务类专业,就是瞄准了我国航空业发展中人才供不应求的市场空间。我国已有的规模较大的民办高校,都设有专门的招生与就业人员,专门的招生网络和宣传媒体,每年在招生上都有不菲的投入,而招生工作也深入到具体的职业中学和高中,形成学校招生人员与学生、家长之间面对面的“营销渠道”;招生的区域上,不同的民办高校各有自己相对固定与集中的范围,但是基本都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大多数省份、深人中专与高中院校可与学生家庭直接沟通的招生网络。

民办高校的经营意识,典型的行为就是讲究规模经营、多元经营以及注重成本核算。不少民办高校的举办者并不讳言,由于办学投入巨大,民办高校不能完全像公立院校那样办学,而是要有自己的经营理念,要注重成本核算,要像企业那样经营教育事业才能成功。从教育服务的供给来看,相对理想的民办高校都存在规模经济与广度经济。规模经济容易理解,学校通过招收大量学生形成规模办学,利于降低办学的单元成本;广度经济,对于企业而言就是同时提供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这些产品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相关,从而比之于那些分别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更有成本优势,对于学校而言就是同时提供计划内教学、计划外教学、职业培训、远程教育等多元教育服务,各种教育服务相互之间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从而降低了学校办学成本。企业伺机而动、不放过任何机遇的经营风格,深深地烙进民办高校办学理念中,我国成规模的民办高校多数都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短短几年内迅速扩大,并把这种优势维持至今。从竞争的角度分析,民办高校既要面对公立院校的竞争,也有内部彼此竞争,还有其他国内外教育机构的竞争。民办高校注重形象的宣传,参加一些有利于提高自身形象的公益活动,多方面包装自己树立院校在公众间的良好形象以增强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招生过程中积极邀请学生实地参观、访问校园,采取优惠措施吸引学生入学,就业时积极与企业联系建立自己的就业渠道并向社会推荐本校毕业生等。民办高校必须面对成本收益的问题,投入太大,学校形成巨大的成本压力,甚至导致资金运行困难,一旦遇上招生问题或其他意外,学校的正常发展也容易陷入困境;没有收益,学校无法成长壮大,无法抵御办学中的风险,更谈不上滚动发展。如果说我国存在公用事业市场化的领域,那么不包括公立教育的民办高等教育或许就是典型之一。

三、组织结构的公司化和机构职能的多重性

学校组织结构的公司化具体表现就是学校文化和企业理念的结合,院校组织结构出现类似于公司那样的扁平化、国际化、网络化取向。遍布全国的招生与就业网络,积极从事中外合作教育、实行国际化发展,学校结构奉行精简、高效、效率原则是我国民办高校的普遍现象;机构职能多重性即既执行教育机构的职能也具备经济实体的职能,学校必须考虑收支平衡、办学投资收益等经济问题。民办高校既是一个文化组织,也是一个经济实体,具有教育功能也注重经济功能。作为文化组织,只要民办高校持续存在,其教育功能就始终不可或缺;而作为经济实体,民办高校和公立院校不同,有太多的因素可以危及生存与发展,也面临着更大的成本压力,必须考虑收支平衡的问题,必须考虑自身的抗风险尤其是资金风险。我国民办高校对生源的高度依赖和学校经费的单一来源,是高风险因素,生存的压力仍然存在。陕西省民办高校最多的时候有上百所,至2005年年底剩下45所,而成规模的不到10所。尽管已经有一部分学校被淘汰,部分办学者仍然认为民办高校淘汰的时期尚有待来临,即未来一部分民办高校仍然面临着较高的生存风险。这种生存的风险导致民办高校在学校组织结构和机构职能上具备独有特征:集公司化结构和多重性职能于一体。

四、组织要素的流动性特点

与组织结构公司化相对应,民办院校组织中要素流动性强、稳定性较差的特性相对我国公立院校要显著得多。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的高度流动性和非稳定,院校组织内要素的存废设立都系于学校发展的要求。民办高校的学生类型非常复杂,既包括全日制也有业余制,既有长期也有各种短训班学生,既有部分学生在日常教学中流失,也有部分学生流人校园,其教学周期内学生的流动性始终高于公立院校;教师的流动性亦具有类似特点。民办高校专职教师通常低于学生要求的标准,于是大量兼职教师得以出现在组织内流动,即使是专职教师其稳定性也低于公立院校,稳定的师资建设对于民办高校始终是难题,并导致部分民办高校产生了依赖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的新思路;学校自身发展的要求也对组织内人才要素不断提出新的标准,并建立了要素流动的机制,以吸引更多优秀人员和淘汰部分不适应者。作为要素的组织内各种机构的设立与撤销,也比公立院校要灵活机动得多,民办高校拥有比公立学校更充分的组织内部权利,可以依据需要建立或撤销某些机构,对要素进行重新组合。这种特性尽管对组织的稳定构成一定不利影响,但仍然为组织的发展保持和增添了动力,它对于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提高办学效益以及提高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而这也是我国公立院校的重要诟病之一。

五、组织价值的公益性和功利性双重取向

作为组织的价值取向,我国民办高校基本上都集公益性与功利性于一体。办学者申请设立学校时都是非营利机构,由此也就决定了它公益性的基本特性,而教育事业也属于公益性社会事业,无论是政府举办还是非政府力量举办,均存在外部溢出的正效益,故可以说,举办高等教育本身就决定了民办高校的公益性;而作为独立的成本核算实体,民办高校缺乏公共财政支持,资金来源多数为个人出资、企业投资、银行贷款,未来经常面临成本压力和投资风险,也决定了民办高校不可能像公立院校那样纯粹追求公益性。在实际办学中,如果没有办学盈余和办学积累,很难想像学校能有发展并有效抵御风险,也很难想像我国民办高校能有今天的成就,换句话说,我国民办高校办学过程中客观上存在办学盈余的结果。尽管举办教育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但是动机有别于结果,《民办教育促进法》仍然肯定了出资人可以获得合理回报的权利,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理解为法律对这种功利性结果的某种肯定。教育不能以追求营利为目标,教育本身就是公益性事业,但这不妨碍教育过程完成后取得了某种功利性结果,即民办高校通过有效管理和成本核算,提高办学效率和效益,取得了经济上的收益,它并没有违法,也不悖于教育公益性宗旨;反过来,在教育事业上,功利性有时候可以推动公益性,而公益性目标也可以伴随着功利性结果一起实现,这就是我国民办高校独特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HenryM.Levin.Raising Productivity in Higher Education.The Joumal Ofhigher education,V01.62,N03(May-Jun,1991), P241-262.

[2]顾敏.组织文化的柔性及其内涵田.经济论坛,2003,(8).

[3]汪怡.大学知识管理中的组织文化塑造田.高等理科教育,2005,(6).

[4]孙海法,民营企业组织文化价值观的维度m.中山大学学报,2004,(3).

[5]晏双生.论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组织文化建设田.商业研究,2002,(4).

第7篇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各个高校的未来发展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因为目前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各个新兴的企业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而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从整体而言各个高校的发展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高校财务管理的问题是目前各个高校继续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高校;经济管理;管理会计

高校的经济管理是高校整个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环节,经济管理影响着高校的发展和进步,所以如果在这一环节出现了问题,直接会影响高校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对高校经济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探究和分析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其中管理会计工作在高校经济管理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因为高校涉及到经济方面有着比较大的流动性,所以管理工作需要的难度就会增加,只有对高校所使用的资金进行一个合理和科学的管理,才能最大化提高高校的经济效益,促进高效的发展。

一、在高校经济管理中实施管理会计的必要性

随着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密切关注各个高效的发展,所以现在高校的发展不再像以前一样,以前的高校大多数的决定都是跟着国家的政策和决定一步步发展,一切都是由政府说的算,因此政府的决定就影响了各个高校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改革,高校就完全脱离了政府,许多以盈利为目的的私立学校逐渐兴起,公立学校地位也被提升了一个档次,就是因为这样的发展趋势,这就更加要求了高校要全面进行经济管理,而在管理经济的过程实施管理会计能够最大化为高校争取经济效益。但是现在许多高校在财政管理方面都出现一些漏洞,仍然采用以前的会计管理方式,这会严重阻碍高校的发展,并且学校的所有支出都要经过财务,而支出没有考虑到预算范围,资金挪用程序不规范,给予这样的现状,这就更加明确了在经济管理中实施管理会计,管理会计可以提高学校财政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能够促进学校的发展。

二、在实施管理会计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成本固定。高校要能够发展,就要加大对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有的学校要选择增加资金扩建校园,不管是教学场地还是学生宿舍,还是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等等方面都需要更多资金投入,只有将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完整后高校才能得到发展。在建设这些基础设施的过程中要注意的是成本的固定。首先要把成本固定工作当做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成本固定工作完成之后会发现高校的经济利益有了明显提高,还能更新高校的设施设备。

(二)建立健全会计责任制。在高校的经济管理中实施管理会计的重点工作内容就是责任会计制度的建立。只有建立健全的责任会计工作,才能保证高校经济管理能够充分体现管理会计的优势,避免出现一些不良的效果。但是有些高校并没有重视责任会计制度的建立,一旦问题出现却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方案,所以管理会计工作中必须要根据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统一的责任制度并且严格按照制度实施,制度中要明确规定奖惩标准,这样才能在调动工作人员工作的同时,规范工作。

(三)建立统一的资金管理。为了能够使管理会计在高校经济中发挥出作用,这就要求管理会计要顺应各种决策的需求,此时就应当引进一些先进的理念。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要将一些特殊原因加入到讨论问题的因素中。除此之外,高校还要建立统一的资金管理中心并且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也要划分明确,不同工作内容由不同的人员进行管理并且要记录好每个环节的信息。

三、将管理会计运用到高校经济管理中的途径

(一)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工作人员的素质决定着管理会计工作的效果,所以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基于现在各个高校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果来讲,工作效率不高,并且在工作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缺少比较专业的会计管理工作人员。越来越多的高校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这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所以各个高校要加大队会计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除了定期组织培训之外,还要进行交流座谈大会,相互借鉴和学习,除了培训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之外,还要注重培养工作人员的处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做好管理会计工作。

(二)高校内部的经济管理要集中。其实高校严格的来讲还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一种企业,所以高校的经济管理方式可以当做是企业的经济管理,因此就要完善和强化高校自身的管理制度,建立比较完整和科学的经济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实施监督和追踪资金的流向;并且随时关注资金的使用风险,最大化发挥资金使用的程度,促使高校的资金能够有计划和有规划中进行,这样才能发挥管理会计在高校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三)提高高校资金的利用率。要想提高高校的资金利用率可以采取使高校的资金周转速度加快,比如说可以缩短资金的收回期限、应收账款压缩等等方式,将资金利用率发挥到追到,并且要合理规划资金的使用途径,采取多种方式吸收更多的资金,将资金投入一些比较正规合法的理财公司中,能够使资金有效的灵活运用,多方面吸收资金。

综上所述,高校的经济管理中运用管理会计是十分有效的,并且管理会计成为了经济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要充分利用管理会计,才能促进高校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丽慧.管理会计在高校经济管理中的运用解析[J].科学中国人,2015(1)

[2]张会丽.管理会计在高校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0)

[3]冯星.解析管理会计在高校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3)

第8篇

[关键词]意大利 教育体系 大学改革 症结

[中图分类号]G5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215-02

一、意大利教育体系的历史发展

在上中世纪和11世纪,像欧洲其他国家一样,意大利的教育完全是由教会负责的。主要分三类学校:教区学校、主教学校和本笃会的修道院学校。

学校教育从12世纪开始发生改变,到13世纪深刻转型。到13世纪末,相比于世俗学校,宗教学校已失去了其重要的地位,只有在反宗教改革时期才有所恢复。文艺复兴时期,学校数量增长显著。一个重要的新生事物是文科学校,其程度要高于文法学校,会聘请当时著名的人文主义学者授课。

18世纪开始了由各个王国推动和控制的公立学校教育。由于奥地利特蕾莎女王所推动的改革,1788年在米兰出现了意大利第一所公立师范学校。在二月革命和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有四个不同的教育层次:初等教育、中低等教育、中高等教育和大学教育,同时还有师范学校和职业教育。

从19世纪上半叶到20世纪初,意大利很多教育学家和教育工作者继续致力于创造一种更为现代化的学校体系。19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更加意识到经济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有素质的劳动力。在1962年的中学改革中,意大利男女生混合的班级数量显著增加。

1969年,在高涨的学生运动推动下,大学实行了自由入学政策。与此同时,高中毕业考试的内容也得到了修改。

20世纪90年代末,欧盟的发展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局面,这股强流推动着意大利大学向更加符合欧洲水平的大学转变,意大利进行了使大学有更大自主性的改革,以英美模式为基础,引进了所谓的“3+2”形式。

二、意大利走向新世纪的大学改革概述

(一)1999年大学改革

根据1999年11月3日通过的第504号法案,意大利大学的面貌发生了改变,新的大学体系形成。其最为创新之处是将大学学习分成两个连续的周期(三年制本科和专业化本科)。

这次改革的另一创新之处就是实行大学学分制。这是对学生为完成规定的学习课程所做努力的整体评价。实际上,这一制度是在学生努力通过相应的笔试、口试,完成实习和论文的基础上给予每门课程一定的学分。

此次改革的新意还在于班级的划分。班级是大学课程的载体(无论是三年制本科课程还是专业化本科课程),班级可以为评价是否达到教育目标提供准确的信息,同时也为开展必要的教学活动及学分的确定提供依据。但学生在准备注册大学时应知道,选择一个他想要学习的专业和班级并不是唯一要做的事,因为在同一个班级学生也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课程,因此他还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愿景来个性化自己的课程。

这次改革的第四大创新之处在于对已经就业、想要重新学习的人提出了平衡学习和工作之间关系的解决方案。在意大利每个工作者都享有一定的便利条件,允许其边工作边上课或准备考试。

最后,这次改革还加速了意大利大学的国际化进程,通过埃拉斯谟计划(Progetto Erasmus)促进了学生跨国的流动性学习,博洛尼亚大学、罗马智慧大学和佛罗伦萨大学成为意大利接收外国学生最多的大学。

(二)2004年大学改革

意大利的大学随着1999年的改革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分成了第一阶段教育和第二阶段教育。2004年生效的270号法案对大学学年进行了重新规划。总的来说,从2008-200年度开始,本科教育将分为两个周期:即本科(原来的三年制本科)和两年制高等本科(原来的专业化本科)。一些课程只在其中一个周期里设置。本科毕业后的教育分为各持续1年的第一阶段硕士和第二阶段硕士以及博士。凡是获得本科学历的人都可注册第一阶段硕士,凡获得高等本科学历的人都可注册第二阶段硕士。除此之外,一些职业,如医生、律师、教师等,要想获得资格证书,还需要在本科或高等本科毕业后,到专门学校进行1-2年的学习或实习,通过国家统一考试才能获得任职资格。

2008年,为了维护学习权利、评价制度、大学体系和科研质量,通过第180号法案,对大学改革加进了重要的新内容,如公开竞争、招聘教授和研究员,增加奖学金等。此外,在2008年意大利大学和科研部(MUR)制定的一个纲领性文件中,展示并总结了意大利近10年的大学改革的主要成果。

(三)杰尔米尼改革

玛利亚斯泰拉·杰尔米尼是贝卢斯科尼第四届政府(2008

年5月到2011年11月)的教育、大学和科研部部长,她推行的《教育改革法案》在2008年和2010年分别引起过极大争议,其中2010年大学改革议案在意大利全国引起激烈声讨,但还是获得了议会通过。这个议案中削减研究经费和奖学金以及使私营部门参与到大学理事会中等内容是问题的关键。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①大学校长每一任期不超过6年。②精英式终身教职制度。③严格控制大学财务支出,包括增强财务管理透明度,引进行为准则规范等。④允许私营部门在大学理事会(Consiglio di Amministrazione)中占据一席之地,这实际上形成了大学的私有化。

三、意大利大学改革常年的症结

意大利大学改革是在统一后的意大利不断争议的话题。首要的问题反映在国家对大学越来越少的投资上,这一点常常成为媒体和社会强烈批判的对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CSE)2009年的报告[2]显示,意大利投入在高等教育上的公共支出不足国内生产总值的1%,低于欧盟国家的平均数1.5%。此外,报告显示意大利投入在学生身上的花费平均为5628欧元,与欧盟平均8455欧元的水平相差较远。如果再算上科研和发展经费的话,意大利平均水平为8725欧元,而欧盟平均水平为12336欧元。

另一个难以解决的大问题是“人才流失”问题,因为在意大利缺少与优秀人才相适应的工作机会。事实上意大利工业企业中的研究活动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较其他工业化国家低,很多企业经常要寻求政府对科研的辅助投入。在大学和公立研究中心的工作机会也大幅减少,这主要是由于2008年第133号法案和2009年1号法案规定的冻结营业额造成的,各大学缺少科研投资,付给科研人员的报酬往往与其科研水平不相称。另外,对于大学教师的聘用主要是看其以前的科研成绩,如出版物数量、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量、引文量,大学对录用了未达到标准的人员的院系还会加以处罚。

此外,意大利曾经提倡在较大城市的郊区或周边小城建立分校和小规模大学的做法,这样可以减轻学生负担,弥补公共教育资源的短缺,但从2008年开始这种做法被遏制了。2008年第133号法案和2010年第240号法案规定了大学合并的条件,其目的本是要提高各校的效率和区分度,但却带来了很多管理问题,合并后的学校反而变得没有特色和优势。还有一方面即是从1999年改革以来大学的自主性造成了考试门类越来越多和细化(尽管最多教学时数和教师数不变),因此法律规定从2009年开始三年的本科课程最多只能有18门考试。

四、结论

为了塑造意大利在当今世界的强国地位,保障意大利能够更好地迎接新世纪的国际竞争和科学技术的挑战,意大利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进行了三次较为系统的大学改革。这种变革包括政府制定政策和法规,加强大学与企业合作,扩大开放并提高国际化水平,增强在职教育的灵活性。从一定意义上看,意大利走向新世纪的大学改革是通过多届政府的教育立法和教育政策进行指导和实现的。但是意大利历史上形成的长期政治格局不稳,经济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失业剧增,财政赤字高,以及文化危机和高等教育质量差强人意,既是构成其大学改革的背景和动因,同时也是制约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的障碍。

【参考文献】

[1]《大学世界新闻》(University World News)2010年12月5日http:///article.php?story=

第9篇

关键词:民办教育;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4-0136-02

1 民办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1.1 专业设置不科学,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目标不明确

民办高职高专院校的会计类专业设置五花八门,不够科学,在专业设置上存在重复现象,我们走访的河南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把会计专业基本上细分为会计与审计、投资与理财、会计电算化、审计(注册会计师方向)等等。对于审计这个会计学体系的一个分支,诸多以财经类为主的院校基本都有开设,只是发展程度不同。个人认为,对于民办的高职院校而言,由于其招收学生的层次性,没有必要专门将审计单独划分为一个专业,甚至有些院校重复开设。我们可以将其并入在会计专业中,给学生讲授基本的审计理论与实务。

不同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内容却基本是相同的,使得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目标等流于形式,体现不出由于专业不同而在实务工作的应用性方面展现的特点。

1.2 课程设置重复,教材征订与管理制度不规范

课程定位和课程设置是一个专业建设和改进的基础环节,诸多院校在不同专业,甚至相同专业上存在课程设置重复的现象,比如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的教学内容有许多理论是一样的,这样既浪费了各种资源,教学效果也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

教材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质量,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更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而目前高职教材缺乏一个科学的标准,没有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各种教材版本泛滥,却又缺乏适用的好教材,许多教材只是本科院校教材的压缩。

另外,我国高职教育教材管理比较混乱,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都在积极编写教材,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这也存在着致命的问题,教材编写不规范,相互抄袭严重,极少有自己创新的观点,在选取教材上基层教师的自受到限制,其主要原因是缺乏一个严格的管理机构和一套健全的教材征订与管理制度。

1.3 师资力量薄弱,青年教师科研能力较低,科研的应用性较差

资金筹措问题一直是民办高校发展的瓶颈。当前,民办高校融资渠道相对单一,资金短缺普遍,对学费的依赖性比较大,资金积累少。从而导致许多教学问题的存在且难以得到解决。

由于民办院校的特殊性,导致其教师结构不合理,其主要人才引进来源为公办院校的离、退休老教授和应届毕业大学生。诸多民办院校的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并且对“双师型”的理解有偏差,他们基本将“双师型”理解为“双证书”和“双职称”,就是我们教育界所需要的“双师型”,所以除了在高校教师系列参与职称评定外,觉得自己再考一个专业领域的中、高级会计师就是“双师型”教师了,而事实情况并非如此。

民办高职院校在科研方面是比较落后的,究其原因大致有两种。一是科研经费难以取得。二是科研带头人的缺位。大部分学校的兼职教师都占50%以上,有的甚至达80%以上,其师资主要是以兼职教师为主的。兼职教师存在稳定性差、工作责任心不强等问题,导致科研工作无法顺利深入的开展。即使有长期愿意服务的青年教师,其中也不乏因为种种现实原因,导致其难以潜心于学术研究,更谈不上研究成果的应用性了。

1.4 会计实践性教学建设落后,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会计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经济管理应用学科,实践性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有些民办高校在实践性教学方面存在如下问题: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实践性教学设施设备缺乏,实践性教学时间难以保证;实践性教学形式单一,教学目标不明确;实践性教学基地缺乏,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目前在我国,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会计职业界和学校联系松散,没有一个固定长期的合作关系和联系机制,学校的教学缺乏基本的实习、实训基地,因而使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不能形成一个良好而持久的运行机制。

2 民办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2.1 加强会计专业建设,实施品牌战略

国外大多民办大学都十分重视特色建设,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多数国家民办大学将眼光瞄向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培养人才,在培养目标、规格、层次、办学形式等方面灵活多样。在日本、马来西亚、英国、美国、荷兰,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一般都高于公立学校。英国的牛津、剑桥、美国的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日本的庆义塾、早稻田等,都是以质量和特色著称的民办大学。

我国民办高校的会计专业设置应根据市场的需求,以实用型为主,符合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要。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在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目标指导下,要建设各级别精品课程体系,尤其是要建设新颖、仿真的实践性教学课程,打造精品会计课程,使会计专业成为民办财经类高校的品牌专业。各民办高校应当重新按照最新会计行业的需求,选择适合这个层次学生使用的教材,不能以本科院校会计教材的压缩为标准。教师在讲授会计理论与实务的过程中,也应该将会计类的岗位工作目标转变为具体的学习目标,将岗位工作任务转变为具体的学习章节,将岗位工作内容转变为具体的学习内容,将执业资格证书的取得与学生的考试考核挂钩。必要时可以借鉴并尝试国外先招工、后入学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民办高职会计专业一定要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才能吸引广大学生,实现跨越式发展。升达学院重视外语水平的提高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会计知识的普及,成为办学的特色,给各专业的毕业生增加了就业市场竞争的优势,毕业生找到了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

各民办高校应该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关键,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成果,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保障。

2.2 加强师资建设,教学与科研并重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保障。国外的高校往往实行教学和科研并重,努力提高民办高校发展的层次和质量。美国公立大学较少有研究型的,但是哈佛、哥伦比亚等民办大学的成功,使美国大学的学术声望位于世界前列。日本的公立高校较少举办紧密联系市场的技术培训,于是短期大学和专修学院(大多为民办)主动适应,其规模占据日本高等教育的大半河山,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壮大了自身,成为日本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的重要力量。

要把培养一支教育观念新、创新意识强、师德高尚、水平高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办学的第一要务。应不惜优厚待遇,比如对于有能力的兼职教师给予的待遇和校内的专任教师完全相同,只是不再编制而已,积极聘请企业的高级会计师、企业财务总监、审计经理来担当技能训练的兼职教师。这样做,一方面弥补了学校技能课教师的不足,保证了教学上较高的实践水平,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学校与社会职业界的联系,保持了学校师资结构的灵活性,也提高了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

另外,民办高职院校也应积极推动教学与科研并重发展,在日常的教学中发展科研,以科研的力量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真正使“知本”转化为“资本”。民办高校可以引进高素质高学历的师资,特别注意引进具有博士等高学位、能够挑起教学科研重担的中青年高级人才,或者是经过教学和科研的实践具有较高教学科研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鼓励教师参与到企业技术应用的层面上来,将自身的专业理论转化为社会财富,同时也增强了科研的应用性,进而推动深层次的学术探讨,真正意义上使得会计专业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目标。

2.3 加强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建设

针对传统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单一的缺点,建立全新的会计实践性教学形式,它应该包括以下八个方面,即演示教学、案例教学、单元练习、模拟实习、校外生产实习、社会调查、项目设计、撰写论文等。通过这些实践性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达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民办高职院校应加大对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真正按照现代企业会计职业岗位的要求建立校内模拟实践教学实验室,并且在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分别针对各会计职业岗位不同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操作方法和技巧等进行职业岗位模块教学,增强学生对各会计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和应用能力。

不断开发实践性教学基地,建立会计职业界和教育界的联系机制,应当尽可能利用第三方的优势,如政府、学术组织等,同时还应扶持和培养职业界的代表-—会计民间职业团体,如注册会计师协会、管理会计师协会等,并此在基础上采用各种方式,发挥民间职业团体在沟通与交流中的职能,如参与会计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的制定、调查企业的需求、组织学术研讨、交流,及时吸收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

2.4 增加对民办教育的财政投入

资金困难是民办教育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其他如师资队伍、校舍、教学设备等困难,也源于资金问题。政府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财政支持解决民办学校的困难,促进其发展。

民校教师社会地位和权益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障。无论公办民办教师,都是辛勤的园丁,都在为社会培养人才,不应有什么区别。但是,就目前而言,民办高校尚不能享有与公办高校同等的政策待遇地位,民校教职工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与公办学校教职工享有的权利不等,教职工缺乏人文关怀,缺乏认同感,没有稳定感、进而使其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民办高校的内部管理经费开支,要有一个硬性规定,如:用于教学方面的比例、教职工福利比例等,政府要监督执行。高校管理机构要修复现有制度中的漏洞,加强自身的评估与监督机制建设。政府要从政策层面引导和促进民办高校的筹资渠道,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民办高校专项建设和资助贫困生等,以真正体现公益性和教育公平。

2.5 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手段,建设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建设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有些高校已经开展地很顺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登陆学校的资源库进行网络学习。河南的民办院校可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各民办高校可以先从教师的科研作为切入点,比如开展的精品课建设、教材建设等,从日常课件的动画、视频开始累积经验,逐步建设校内教学资源库,尝试学生可以用手机扫描二维码链接到会计专业的数字化教材,更加方便灵活地进行阅读和学习,实现校内外的教学资源一体化,待相关计算机技术纯熟和网络设施到位的情况下,最终预期会实现与企业合作而建设的横向教学资源库,学生用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即可随时随地享受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的网络大餐。

参考文献

[1]李华.高职会计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实践探索[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2]胡皎,郑小兰.高校会计专业教学现状调查[J].南昌高专学报,2005.

[3]赵雪枝.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第10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择业误区;对策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是普通高校的优势办学资源与优质社会资本相结合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它拥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独立的校园校舍、独立的教学和财务管理、独立招生和颁发文凭资格。截至2007年5月,全国共有318所独立学院,其中湖北省31所。对于这样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为中心的独立学院的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值得关注。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413万人,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在大学生就业激烈竞争的今天,独立学院的毕业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一、样本调查

此次调查针对2007届学院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展开,内容涉及就业意向单位性质、单位行业、就业区域、薪酬期望值、单位职位等,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54份。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就业单位选择上呈现多元化趋势,相对稳定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不再成为热门。本次调查将单位性质分为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内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国外投资企业、部队和不限。结果表明(见图1):毕业生对单位性质要求趋向多元化。主要由于独立学院学生整体素质与一类大学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紧迫,所以学生对单位性质要求不高,也缺乏信心到事业单位、外资企业这样福利、待遇较好的单位就业。

2、就业单位行业没有要求或不离本专业。调查结果显示,有44.2%的学生对行业没有要求,有41.6%的学生希望在金融业就业,此外是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3.2%)、租赁和商业服务业(2.6%)、房地产业(1.9%)、批发和零售业(1.9%)、教育(1.3%)、住宿和餐饮业(0.6%)。

3、就业区域选择上以自我为中心,选择大中城市。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对就业地区的选择明显集中在武汉市(74.5%),其后依次是生源所在地城市海口(10.3%)、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9.0%)、其他中东部大中城市(6.2%),没有一位学生选择到国家急需人才的西部或农村地区。可见,独立学院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了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期望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就业,这也可能与较大的教育投入有一定关系。

4、毕业生对薪酬的期望值整体符合社会实际情况。对于求职者最为关心的薪金问题,在本次问卷中我们将大学生月薪期望值分为四个档次:1000元以下、1000―2000元、2000―3000元、3000元以上。调查结果显示(见图2):选择月薪1000―2000元最多,达到被调查人数的79.2%,2000―3000元的占12.3%、3000元以上的占7.1%,仅有1.3%的大学生愿意接受月薪1000元以下。虽然就业期望区域在大中城市,但由于大中城市大学生竞争压力较大,所以对月薪的要求不敢奢望,整体符合社会实际情况(2006年,47.98%的应届毕业生工资在1000―2000元之间)。

5、毕业生对单位职位选择茫然。对于未来的第一份工作,愿意在何种职位工作,有一半的毕业生很茫然,没有任何要求,只希望有一份工作。对金融学和销售方面职位比较感兴趣。(见表1)

三、独立学院毕业生择业误区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虽然高校毕业生就业逐步走向市场化,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来选择职位,但由于受到家庭环境、社会需求、学校教育和个人素质的影响,在就业意向和实际工作上有所出入,存在着几种误区。

1、择业时盲目,忽视专业对口。独立学院办学历史很短,最早要追溯到1999年浙江省兴办的二级学院,在办学上缺乏经验,很多学院模仿其挂靠的公立大学办学,没有一套适合三本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学习期间缺乏职业规划,不知道自己适合在哪种性质的单位就业,也不知道自己从事何种行业,更不清楚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位。在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很多独立学院的毕业生为了一份工作,不顾专业对口,盲目选择一份不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

2、部分学生择业时存在心理误区。独立学院毕业生在择业时存在两种心理误区:自负和自卑。自负就是自以为了不起。前者多为一些自身条件较好,工作能力较强的学生。他们大多自我感觉良好,自我估计较高,在求职择业上,主要表现为:择业取向较高,自视清高等。究其原因,是他们缺乏客观的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一旦产生这种心理,就很容易脱离实际,使自己的择业目标与现实之间产生较大的反差,从而在择业时缺乏自知之明,失去良好就业机会。后者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悲观、畏缩、不思进取、没有信心。一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敏感多疑的学生,或一些学业成绩―般甚至曾受过处分的学生,面对择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对自身能力缺乏了解、缺乏勇气、不敢竞争。他们往往对所选职业拿不定主意,或者在用人单位面前过分谦虚,不敢对能胜任的工作大胆说“行”,总是“试试看”,从而错失择业良机。

3、“以自我为中心”,盲目追求在大中城市就业。独立学院的学生教育投入相对公立学校较高,湖北省的状况大概是二本以上收4000元,三本1至1.3万元(2006年武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350元),所以这些毕业生希望在短期内有所回报,从而希望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就业,他们自己也知道这些地区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跟一类、二类大学毕业生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实际就业中还是选择了工作而不是选择城市。

四、帮助毕业生走出择业误区采取的对策

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大学毕业生存在的一些择业误区,高校教师或就业指导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帮助毕业生走出择业误区,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和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

1、加强对毕业生的教育引导,培养其正确的择业观。独立学院的毕业生要对社会现状有所了解,认清就业形势,有正确的择业观,要有下基层的良好心态,要有不怕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既不能自卑,也不要好高骛远。我国的西部和边远地区,对大学生的需求量很大。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不是多了,而是相对过剩。

2、教育毕业生正确面对社会偏见。独立学院一般招收“三本”类学生,这部分学生相对于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本科学生,入学成绩相对较低,造成一些用人单位的偏见,2006年就有部队在招聘时公然不准独立学院的学生报考。对于这种情况,要教育毕业生正确面对,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随着独立学院及毕业生的逐步成熟,国家将完善毕业生的就业政策,社会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歧视将会得到逐步消除。

3、建立完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组织体系。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个学校的整体工作,要形成一个就业工作组织体系。加强领导协调机构,由学院院长或书记亲自负责,做好组织和监督工作;各职能部门都要行动起来,就业不仅是招生就业部、学生部的事情,需要学院各职能部门配合;要有专业化的指导教师队伍,招生就业部的工作人员或辅导员要学习就业指导知识,接受专业培训,在招生就业方面成为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去指导学生就业;实行学校全员化就业,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动员学校全体人员参与帮助学生就业;适当聘请专家对毕业生进行指导。

4、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对独立学院的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形成一套体系,要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全程就业指导:对大一学生进行成才指导,对大二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指导,对大三学生进行就业教育指导,对大四学生则着重进行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指导。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形势,各高校要狠抓毕业生质量这一根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入思考和推进专业设置、学科结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和学校实际,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社会上树立自己的品牌,提升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竞争力。21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结构日新月异,毕业生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质,适应社会的需求,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动,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张兴.国有民办二级学院的起源与类型[J].当代教育论坛,2003(9).

2、楼锡锦等.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优劣势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6(2).

3、肖静.浅议独立学院的发展规模和健康发展对策[J].中国独立学院在线,2006.

4、王永珍.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中国教育科学探索,2005.

第11篇

【关键词】非经营性 国有资产 管理 现状 对策

一、非经营性资产相关介绍

(一)非经营性资产的含义

所谓国有资产就是指属于国有的一系列财产、物权、债权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国有权益。按照用途进行分类,其划分为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以及资源性资产。其中非经营性资产是指在非生产流通领域为国家所占有的、不参与生产经营话动、不以盈利为目的以及价值不会循环周转的公益性国有资产。

通常情况下,非经营性资产也就是说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主要由各级政府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公检法机关、各派和人民团体,以及事业单位所依法占有。例如,职工宿舍、食堂、浴室、幼儿园、学校、招待所等纯福利设施等。

(二)非经营性资产的特征

我国的非经营性资产有着不同的形式,为很多不同的单位所占有,但他们都有着不同于经营性资产的以下特征:

1.非营利性。这是非经营性资产有别于其他国有资产的本质特征,不像其他国有企业的资产一样是为了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而存在,其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追求社会总体效益的最大化,以提供社会公益性而存在,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却能够产生一系列间接的效益。比如,我国的公立学校,学校的教室、教学设备等都可以说是非经营性资产,虽然学校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也会收取一定的费用,但这些费用并非是非经营性资产的盈利。因为,这种行为不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绝非我们通常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盈利,它主要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为目的,间接的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非增值性。所有的非经营性资产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社会公众服务,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并未被当做资本来从事经营活动。也就是说它在发挥价值的同时并没有追求价值的增长,更说不上保值,相反仅仅作为一个非生产性消费。如某机关的办公大楼,我们建设它并不像投资房地产一样期望它具有一定的增值。

3.无偿性。我国非经营性资产一般是通过财政拨款或是行政划拨等方式进行整合配置,因此对其占有单位来说是一种无偿占有和使用的行为,但是这种无偿性并未扩展到其服务对象层面上,它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是可以收取一定费用的。

4.产权不完整性。产权的完整既包含对财产的占有和使用,又包含对财产的受益和处置。当前我国非经营性国有财产不拥有这些完整的财产权。因为,我国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使用风险均由国家以财政资金给其承担无限责任,不用单位进行负责。因此,非经营性资产占用单位的产权内容只限于使用权,而不具备对其的处置和分享收益的权利。如某机关的办公楼,该机关只对其有使用权,而没有其他的财产权。

二、当前我国非经营性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我国的很大一部分事业单位都面临了相应的改制,但为了保障国民生活的正常运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仍按照“国家统一所有,各级地方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和使用”的管理体制执行。然而,在具体实践中,由于每个地方的具体条件和改革进程都存在差异,并且各地区也不同。这样归纳起来我们就不难发现,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模式主要有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和财政管理模式。前者是说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是由相应的各级政府国资部门进行宏观管理。此模式在全国广泛实行。然而,随着中央机构的改革,撤销了国有资产管理局,把地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划归为财政部,因此,该模式逐渐被财政管理模式所代替。后者是说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由相应的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进行宏观管理。

(二)存在的问题

1.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体系。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监督不严,约束未能落到实处,各级管理部门或多或少都存在有监管不力的问题,比如上级主管部门未能有效监督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而单位又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很多单位领导和主管人员在思想认识上有存在重进和资金,而轻出和实物,因此这也就导致了部门和单位资产管理上监督的松懈。

2.未能充分开发国有资产潜在的经济价值。因历史原因,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办公场所都位于市中心。当前,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些处于市中心的非经营性资产有很高的经济开发价值。所以,这些资产实际的经济价值远远高于其账面价值。通过转变思维,对其进行市场置换和开发,这不仅能够解决部分单位办公场所不足的问题,还能让国有资产增值,也能进一步体现出这些资产的价值。

3.筹资渠道有待拓宽。国有的性质导致了非营利性资产大多都只能由国家政府财政部门拨款,或者由上级部门调剂补助以及收取相应费用来筹资。可以说筹资渠道很单一,没有外来资金的注入,导致很多非营利性国有资产都处于流失或者闲置状态。

4.缺乏公正的绩效考评制度。当前对我国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实行绩效评价的内容着重于资本自身使用的效率、效益和公平性。而我国现行的非营利性国有资产大多都被行政事业单位所使用,导致资产绩效评价实施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并且也缺乏公平公正的绩效考评制度,没有相应的制度导致绩效评价也就无据可依。

5.缺乏相应的惩处措施,使得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当前,对于大多数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处置不当的情况时有发生,然而相应的责任人大多却能够免受惩处,使得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普遍发生。另外,我们很多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疏于管理的现象,使得资产未能得到充分合理利用,致使大量资产被闲置。

6.未能执行严格的预算与审计管理。由于我们很多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使用单位就是事业单位或者相应的政府职能部门,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这部分国有资产的使用形式,或者说这部分单位能够变相的对这部分国有资产进行处置。没有其他的单位对其进行相应的约束,就谈不上相应的预算和审计管理,这导致我国个别行政事业单位存在账外资产。

三、对策

针对目前我国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和问题,国家先后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制度来对其进行规范,比如《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以及《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通过这两个办法的颁布和实施,我国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以及各种实际存在的问题,给我国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并且也出现了上述一系列问题。这势必要求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当前国内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加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管理成效:

(一)建立非营利性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规范管理权限

鉴于当前我国非营利性国有资产缺乏相应的法律体系约束的情况,我们必须结合实际,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或者由地方颁布相应的地方性法规,来约束和管理非营利性国有资产。以严格的法律制度来规范管理非营利性国有资产,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将按照法规进行制裁,给一些不合法、不规范的行为以警示作用。

(二)细化非营利性国有资产财务管理制度

针对目前账目杂乱错乱的现状,应采取会计核算监督办法对各非营利性事业单位现有的资产进行清理和核实,或者实施由第三方审计机构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取得、持有和处置等过程进行审计。将各单位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重新建立账户,将各项实物资产纳入预算管理,作为政府控制预算的依据。由国资委成立专门的审计与会计核算中心,对使用非营利性国有资产的单位可采取委派会计人员的办法,定期按照财务制度和政府的要求监督各单位的财务运作,规避财务运作风险。

(三)广开财源,齐头并进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突破传统的仅仅依靠财政拨款的形式,拓宽筹资渠道,引进可以利用的资金。比如,我们可以结合单位实际,设立专项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非营利性国有资产,避免非营利性资产的流失和闲置。

(四)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在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绩效评价体系中,主要评价内容就是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效率性、效益性和公平性。但这些指标有些是相对的概念,无法直接量化,我们应根据实际,将相应的指标进行量化,逐步将绩效评价量化,以达到公平公正的进行评价。同时,我们还可以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间接指标进行分析。比如,可以从投入、产出、效果及公众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价。逐步完善符合实际的绩效评价指标,细化具体评价条例,兼顾地方利益。

(五)加强监督审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一方面,充分发挥财政审计的作用,加强对国有财产的购置、持有以及处置等环节的监督审查。比如,在国有资产的购置方面,应严格遵照相应的规定,严守政府采购要求,严格财产透明管理制度。另外一方面,应由相应的财政部门加强对本区域内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登记管理,定期检查使用情况,还可以委托相应的社会第三方对非经营国有资产部门财产使用状况进行监督。鼓励媒体、公民、社会团体以及相应的机构对我国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使用及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六)通过预算管理制度来规范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

应制定相应的预算管理制度,由相应的单位按照需要资产的种类,执行预算制度的要求,提前对需要购置的资产进行预算,并报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待预算审核批准后才能按照预算的内容进行相应的配置。并且,在资产配置的具体方式上应引入市场机制下规范的做法,建立以政府采购制度为主的资产购置方式,在公开、公正、公平的环境下,以较低的费用购置性价比较高的资产,达到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同时,财政部门应成立专门的国有资产预算管理部门,针对当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研究制定相应的固定资产配置标准,对各单位上报的预算进行严格审核,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屈一.国有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出资会计处理浅析[J].经济师,2012(01).

[2]邵学峰,郝诗凝.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财务监管机制[J].江汉论坛,2011(04).

[3]王奇超.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0(31).

[4]侯宝成.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亟待加强[J].中国集体经济,2010(06).

[5]庞卫宏,王金玲.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04).

第12篇

关键词:国际金融经济形势 经济发展 影响 对策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深化的影响下,治理变革已成为各国应对危机的主题,金融市场也将持续不安,面临着变幻莫测的国际金融环境和日益严峻的经济形势,我们既应看到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应善于从中寻找发展契机和潜力,以此将不利的挑战转化为良好的机遇,进而促进我国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一、国际金融经济形势概述

虽然在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下金融危机得以缓解,像美国、欧洲及其他国家的经济开始缓慢恢复,但由于并未从根源处解决危机,所以当下的经济复苏只是暂时性的稳定,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依旧存在,如市场价格波动剧烈,世界贸易不断下降,世界经济增速缓慢等,因此国际金融市场在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会将持续处于波动状态,由此引发新型危机也不是不可能的,这也意味着必须加快国际金融体系整改、合作与监管的步伐。

二、国际金融经济形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际金融经济形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下述几点:

一是严重冲击了我国金融市场,直接导致金融机构经济受损,加之国际市场复杂多变,不但使我国难以顺利进行宏观调控,也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最终影响部分金融机构的工作业绩。

二是造成我国贸易出口增速缓慢,由于缺乏技术革新的动力,而采取的压价措施以及美欧日等国家的削弱的消费需求势必影响我国外贸出口,此外还可能增加我国进口商品的成本。

三是使部分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在市场需求降低、要素供给紧缺、成本增加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下,造成不同行业不同程度的利润大幅回落,甚至出现亏损现象,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四是造成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在贸易出口量的下降、企业经营困难、以及海外人员回国等的共同作用下,导致企业岗位流失严重、用工需求下滑,而新增就业人数不减,致使就业困难问题突出。

五是导致我国经济增速缓慢,其实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放慢了增长步伐,而其对我国金融、外贸、企业、就业等的不利影响势必继续制约我国经济增长。

三、新形势下,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控制对策

国际金融经济形势之所以会演变为当下这种局面,深究原因,无非是经济结构长期失衡导致的,因此我国应充分认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战略意义和实际价值,把握机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调整经济结构的进程,以此提高综合国力,从容应对变幻莫测的国际金融环境,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体可从下述几点着手:

1.立足我国国情,优化产业结构

一要牢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应深化种粮直接补贴政策,加快农业科技普及和创新,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等,以此实现粮食稳定生产,构建绿色、高效、现代化农业。二要转变工业发展模式,应强化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降低能源消耗,保护资源环境,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带动下,发展制造业和基础产业,以此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并减少对国外某些产业的依赖性。三要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应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大力发展面向生产、民生的服务业,完善现代服务体系,同时注重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等,从而实现服务业比例提高,以此吸纳更多的劳动力,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

2.扩大内需,形成经济增长新优势

新形势下,我国外需减少、出口下降、发展动力削弱,但是我国人口众多,市场广阔,有着巨大的消费需求潜力,因此可以切实扩大内需,形成经济增长新优势,从而提高风险防范和抵御能力。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提高国民收入水平,加大对就业、教育、社保、医疗等的财政支持,同时还应适当的推行税收减免、降低消费税率、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深化“三农”政策、调控房价、大力发展旅游文化等服务产业等措施,以此扩大内需,消化国内产能,拉动我国经济增长。

3.重树金融市场信心,深化配套改革

国家应积极推行综合性、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如推行合理的货币政策、适度扩大信贷规模、降低利率等,针对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应特别加大对其的信贷支持力度,并建立信任危机防范体系,动态、实时掌握金融市场动态,以此及时调整政策,正确引导投资,降低金融风险。同时加强金融监管力度,重点发展公司债、三板、企业债、主板等,以此避免虚拟经济偏离实体经济,进而重数金融市场信心,维护我国金融市场稳定运行。此外还应深化配套改革,为经济平稳发展提供动力,应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质取胜,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形成多元化、集约化的发展模式,以此积极应对国际竞争,抵御国际金融危机。

4.鼓励企业创新,强化经营管理

国家应积极倡导和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并加大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为其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重要保障,以此提高国内企业创新能力,淘汰落后的生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化要素结构。企业应立足于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加大资金投入,优化产学研资源配置,苦练内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此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同时企业还应切实推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优化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强化财务管理,谨慎投资,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以此提高风险抵抗能力,有效应对金融危机。

5.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距

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在国际金融经济形势的影响下,这些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国家应根据区域特点差异制定相应的规划和部署,进一步落实和深化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促进管理、技术等要素和资源的合理流动,实现资源共享、梯度转移和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同时针对城乡差距问题,应坚决落实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方针,加强小城镇与大城市的沟通与协作,实现生产要素在城市、城镇、农村的流动与共享,并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用于收购和加工农产品,提高农村经济收入,加快农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如公共交通、医疗服务、公立学校等,以此改善乡镇公共服务水平,减少城乡差距。

结束语

总而言之,国际金融经济形势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当下我们既应看到世界经济复苏的一面,也应明白其深远的影响和潜在的威胁,因此我们必须立足实际,加快调整经济结构的步伐,以此促进我国经济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董阅军.浅谈国际金融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中国城市济,2012(25).

[2]毕吉耀.国际金融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中国经贸刊,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