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

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

时间:2023-06-19 16:14: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

第1篇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5003701

笔者在文章《高中英语写作中“词类汉化”归类分析》中将高中英语写作中学生经常出现的“词类汉化”现象归纳为词性误用、词义误用和搭配不当等三种基本类型。本文将对高中英语写作中“词类汉化”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高中英语写作中“词类汉化”的原因

1.知识缺乏。英语词汇知识应包括词义、词性、习惯用法、词类转换以及构词法等。英汉词汇在语法功能、语用功能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学生容易乱用、乱套词汇,如把“吃药”译成“eat medicine”等。英语里有许多约定俗成的固定词组,主要有动词与名词的搭配和动词与介词、副词的搭配,不能随意更改。学生在写作时受母语的干扰,甚至就完全按照汉语习惯表述英语,从而造成词类汉化现象的出现。

2.文化差异。英汉文化差异主要包括:其一,地域文化的差异。比如在汉文化中,龙被视为“神物”,中华民族也称自己为“龙的传人、龙的子孙”。而在英语中,dragon被看作“邪恶、恐怖”的象征。其二,习俗文化的差异。主要有:姓名的差异、称呼用语的差异、隐私关注程度的差异、颜色内涵的差异等。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学生往往对上述文化性差异因素没有足够了解,对英汉文化和语言差异形成的词义冲突现象没有明确掌握,在英语写作中按照汉文化特点表述,甚至会造成用词不符合英语国家文化、道德、价值观念或宗教信仰习惯等严重错误。

3.教学弱化。其一,教师在词汇教学中缺乏对“词类汉化”的相关知识点、语法规则等进行强化练习,造成学生对汉化问题未能充分认识与理解,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根本无法意识到哪些是属于汉化错误。其二,教师对学生写作中存在的词类汉化现象重视不够,习作、试卷的讲评没有针对汉化现象做出专题性的辨析、讲解,对学生习作中的汉化错误缺乏针对性的纠正,强化其认识、理解,致使学生在写作时不严格遵循英文表达方式,错误层出不穷。其三,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缺乏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以及对英汉文化差异的比较,学生在不掌握英语特有的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词类汉化问题。

二、减少“词类汉化”现象的教学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学好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高中阶段的师生未能摆脱应试观念的影响,以“考分”为价值追求的高中英语教学缺乏对英语汉化现象的关注,致使学生没有把英语真正作为一门语言来学,因而学到的英语完全失去地道的英文味。因此,转变英语教学观念是减少“词类汉化”现象的关键。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英语教师必须把传授规范、地道的英语作为英语教学的第一要务,要让学生能够进行正确流利的英文交流并写出“正统”的英文。

2.采取多种词汇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对词汇的正确运用。其一,采用对比法进行词汇教学。英语中有许多词形或词义相近的单词,如“divide, separate; tell, say, speak, talk; join, take part in”等,必须及时、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并在写作中正确运用。其二,采用构词法进行词汇教学。构词法有转化、派生等,可帮助学生了解构词法,从而掌握单词及其正确用法。其中转化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使用功能,如map, head, dirty,warm,cool等名词、形容词均可以转化为动词使用。其三,采用阅读法进行词汇教学。词汇学习的关键是要掌握词义、词的搭配和用法,要能够用词语造句表达思想。将词汇教学融入阅读教学之中,能使词汇与句子、语篇结合起来,教会学生正确规范的词汇用法。

3.加强对英语文化的渗透。胡文仲认为:“越深刻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使用这一语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词汇、语法、语用、语篇教学等环节中的英语文化因素,加强对英语文化的渗透,让学生真正了解和熟悉英美国家的社会文化,加强学生对英汉文化差异的认识与理解,使学生能够用英语灵活、有效、恰当地表达思想。

总之,减少“词类汉化”现象能让学生掌握地道、规范的英语,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第2篇

(一)历史传统差异就

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来说,历史传统的差异应该是最为明显的方面。由于民族及国家发展历史进程的不同,在漫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不同的文化群体及文化群体特征。我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为文化及社会意识的主流,且在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儒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较为深刻、深远的作用和影响。以现世文化作为关键的、核心的内容,体现出群体文化基本特征,并且通过多种协调伦理观念及意识来实现文化及文化群体的自我认定,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主要基调。就这一基调来说,可以从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俗语来观察:我国传统文化中俗语的某些部分可以很好地反映我国文化发展的基调。比如“与人为善,吃亏是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都很深刻地揭示了我国文化的主流和基调,很好地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语言内涵的发展动向。西方文化则更为倾向于个人主义及个人英雄主义,宣扬人权至上,追求和实现自我的发展,将自我表现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放在首位,极为重视对于独立、自由的向往和歌颂。诸如英语文学作品中常用到的“individualism”一词,我们将其译为“个人主义”或是“个性主义”。外国著名文学作品《简•爱》就是歌颂了一个个性独立、向往和追逐爱情自由及尊严的女性,通过这一人物传递出西方文化的主流和趋势。所以就中西文化的差异来说,历史传统上的差异,应该是较为突出和明显的一个方面。

(二)生活习惯差异除了历史传统文化的差异外

中西文化的差异还体现在生活、风俗习惯的差异上。中西方文化生活习惯方面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诸如中国人见到熟人,会习惯说:“去哪儿了?”“吃过了吗?”等类似的语句,但是传递出来的意思并不是真正要问对方打算去什么地方或是有没有吃饭,而是没有实际意义的问候语。然而在英语文学翻译作品里可以看到,礼貌用语都是一些具有实际意义和真实性的语句,很少涉及到一些形式问候语。在英语文学翻译中,经常会遇到情景对话的环节,在这些情景对话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西方文化中的问候习惯与我国有明显的差异,作品中的人物如果要进行问候,便是直白简单切合当时情景的表达。除问候习惯的不同之外,中西方礼貌习惯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礼貌习惯的最大特征在于“卑己尊人”,包括孝道等,都是通过晚辈对长辈的谦恭来体现“礼貌”这一行为,并且将这种“谦让、谦卑”的文化当成一种崇高的美德。当别人对我们发出赞叹或是表扬的语句或语气时,我们通常会进行自贬以示礼貌,这一礼貌习俗是中国的一大特殊文化现象。而西方的礼貌习惯与中国恰恰相反。一般情况下,一方对另一方进行夸赞,并且是符合对方实际情况的,受夸赞的一方通常都会接受这一赞美或是赞叹,并对赞扬者说“谢谢你”,以此表示对对方肯定的感谢。由于中西文化存在的巨大差异,我们往往会认为西方人比较自信且不谦虚。而作为西方人来说,对于中国人对自己成就的贬低,也表示不理解,觉得中国人不太诚实或是诚恳。因此,对于中西方在文化生活习惯上存在的差异,需要进行更为深刻的探讨和挖掘。

(三)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

从本质上来说,是基于语言而逐步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较为深层的特有机制,并且其具体表现是在语言形式之中。从英语文学翻译作品来看,思维方式也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之一。思维方式的差异是进一步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导致语言差异的重要诱因。从古代开始,我国传统文化就主张天人合一的理念和思想,看中人与天的和谐与统一。因此,相较于西方国家来说,我国的生存意识更为明显,并且在形象思维方面更为突出;与此同时,我国思维方式中,还较为重视抽象思维的发展,对于实证研究及逻辑推论都比较看重。而西方文化在这方面与我国文化有着根本区别,从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框架和逻辑顺序就可以看出:其语言在句法特征、造字、语言的组织、思维的方式、逻辑性以及思维性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汉语里如果要对一个事物进行描述,通常都是从大至小,由表及里,从一般到特殊来完成。而英语在这一点上,恰好相反,具体地表现在汉英语句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称呼、位置、组织系统等多个环节当中。诸如在问句“你吃饭了没有?”当中,我国文化所指的吃饭,可以是早饭、中饭,也可以是晚饭,人们往往不需要指明。但是,在西方的文化当中,则必须要具体到早中晚,逐一翻译为:breakfast,lunch,supper。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究竟是什么因素的影响和作用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呢?笔者着重从历史社会根源、社会经济以及社会制度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社会根源的不同

中国经过了漫长的帝王世袭制度的封建时期,而在西方,很早就开始出现民主集中制的苗头,并且在随后的发展中不断更迭交替,直到现在看到的资本主义制度。封建制度背景下,我国国民的思想及意识形态其实没有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皇室及官员在引导着整个社会的潮流,从某个层面来说,在封建社会我国国民是不存在思想自由一说的。而就西方国家来说,自文艺复兴时期就逐步开始了思想自由的“征战之路”,开启了欧洲文化发展的新章程(中国在文艺复兴时期也受到了影响,但是最终却没能在思想领域掀起如欧洲般的大波澜)。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文化精神领域似乎出现了新局面。

(二)社会经济的影响

除了历史社会根源的作用和影响外,社会经济结构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自古以来,我国百姓就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人人都在为生计打算,我国的思想家、文学家们大多都是经历过许多的挫折与起伏,才作出了一些耐人寻味、万古流芳的作品。而就西方国家来说,由于社会较早步入工业时代,人们的劳动力价值得到了体现和尊重,基本上可以满足温饱需求,加上西方国家对科技文化的重视,劳动人民基本上都享有创作的机会。所以,西方文学大部分作品的素材都比较贴近劳动人民的生活实际。而在这一点上,中国恰好相反。虽然中国古代也有一些贴近百姓生活实际的作品,但是大多数都是文人为宫廷所做,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三)文化个性的作用

文化个性也是形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要素之一。众所周知,在社会主义制度之前,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制度时期,文化风格通常较为保守。从这一层面来说,社会制度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压制了个人思想的发展,或者说是压制了个性化的发展;而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是一种以资本流动为基础,较为重视财产和人权的社会体制,在这一体制中,比较重视公民的个人权利,赋予了国民很大程度的思想自由,推动了社会文化多元化及多层次的发展。

三、差异视角下推动英语文学翻译工作发展的有效措施

中西方文化交流从很早就开始了,随着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增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密切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如何正视中西方文化差异,推动英语文学翻译工作的有效进行,是文学翻译界当今热议的话题。

(一)通过差异化进行深度审视

所有事物的存在都具有两面性,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也不例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保证文学作品的原汁原味。甚至在接受差异的基础上,对自己进行深度审视,找到不足,谋求发展的主动权。我国的主流文化是中庸及和谐,但是在某些场合或是情景下,这一理念实际上是发挥不了作用的,鉴于此,可以借鉴西方国家近代更为科学的“管理策略”,提高我国的外事能力或是文化引导的能力。

(二)寻找共同点争取主动权,促进文学文化交流

第3篇

关键词:家庭价值观,文化价值观,跨文化

 

一、引言

亨廷顿认为:文化的核心是“由传统的观念所构成的,特别是同这些观念密不可分的价值观”。不同的文化群体由于受地理,宗教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持有不同价值观的文化群体。虽然价值观是后天形成的,每个人都有一套其独特的价值观,但在每一种文化中总有弥布于文化之中的普遍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称为“文化价值观”,它使生活在该文化中的成员用不同的价值尺度来评判事物表明肯定、否定、喜欢、避忌或模棱两可等意向。文化价值观决定着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规范性质。家庭价值观是文化价值观研究的核心,因为家庭是文化价值观形成的最初环境,家庭成员的行为、观念等势必受到家庭的影响。家庭是社会形态的最基本单位,因而整个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受家庭价值观的直接影响。

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美国是西方文化的一个融合体,因而这两个不同的文化实体必然体现着不同的核心文化价值观。中国文化价值观强调集体主义为核心,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与之形成对比的美国文化价值观强调个人主义为核心,个人利益高于一切。中美家庭处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因而受到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中美家庭所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组成家庭的成员的个人的行为、观念由于受不同文化价值观影响必然不同。本文试图从跨文化角度对受不同价值观影响的中美家庭在婚姻、教育孩子两方面进行探讨,并对其差异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二、婚姻观

婚姻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密切最长久的一种,是构成家庭的最基本的关系。

(一)中国家庭价值观之婚姻观

中国是集体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群体,个人利益需要服从集体利益,注重培养和谐、宽容的人际关系,因此中国家庭成员的行为观念大多数是以家庭这个小集体的利益为中心。家庭对于夫妻双方来说是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是一切活动的中心。多数中国家庭所追求的是那种温馨、其乐融融的天伦之乐,而这种幸福一定不是强调每个家庭成员的利益所能获得的,它需要成员之间的相互谦让、相互包容甚至忍让。由于受中国“三纲五常”思想的影响,家庭成员之间不是完全平等的,如在夫妻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等。婚姻对于中国夫妻来说是一件举足轻重的事情,所以无论是它的开始还是它的结束都将会对双方产生很重要的影响。总体看来中国的离婚率还是远远低于美国,因为中国人注重家庭这个集体的利益,婚姻已经不属于个人问题,它包含着道德、责任、荣誉感等因素。中国夫妻双方在考虑婚姻及家庭时大多数不会以个人的利益为重,这和美国家庭价值观大相径庭。

(二)美国家庭价值观之婚姻观

美国是具有几百年历史的西方文化尤其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集大成者,由于不同的历史发展道路和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形成了与中国完全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美国家庭价值观贯穿着独立、权利及平等三大观念。美国人的天伦之乐的思想意思是以个人平等、独立发展和权利意识这些观念为基础的。其中最突出的观念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独立平等。这种家庭价值观和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是紧密相连、一脉相承的。许多人有这样的信条“Everyman for himself and God for us”,所以单纯的个人才是美国人家庭价值观的出发点。因此在美国家庭生活中,美国人也崇尚独立性和一切靠自己的原则。

总体看来,美国人的婚姻观与中国人的婚姻观有着极大的不同。美国人认为:婚姻纯属个人私事,任何人没有权利干涉;同时婚姻与道德问题没有关系。一个人有权去选择自己所爱的人,结婚后一旦发现现有的婚姻是一个错误,不幸福的婚姻,自己有权做出再一次的选择。如果夫妇一方爱上了第三者,任何一方都不会受谴责。在他们看来:强迫两个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残忍的。

因此,由于文化价值观的不同导致家庭价值观的不同,集体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中国家庭价值观和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美国家庭价值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跨国婚姻中,这些问题是夫妻双方交际产生矛盾的根本原因。

三、教育方式

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教育离不开文化传统,教育除了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的影响外,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方法无不留下文化传统的痕迹。文化价值观作为文化的核心,对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作用。而教育的实施除了在学校规范的进行外,还有大部分时间教育的过程是在家庭这个情景中进行的,而能影响这个过程的主要因素便是父母。对于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和情景,由于文化价值观的不同,中国父母和美国父母在教育方面存在着差异。

(一)中国父母的教育方式

中国家庭价值观注重家庭这个集体的整体利益,由于中国一直受儒家思想和“三纲五常”的影响,在中国家庭中一直存在这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地位不平等的倾向。因此在做一些决定时,父母的决定更具有权威性。随着中国社会逐步进入经济社会时代,中国父母已经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对孩子的知识教育投入了越来越多的精力。孩子学业的成功与否已经不仅仅是关系到孩子前途的问题而且已经和家庭利益联系在一起,因为许多父母认为孩子的好成绩会增加自己的颜面,这无形给中国孩子增加了精神压力。评价一个孩子是否优秀,学习成绩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近来,对孩子的技能培养也成了中国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家长给孩子安排了各种技能培训,例如,钢琴、舞蹈、书法、棋类等技能培训也成了孩子教育的内容。选择这些技能,大多不是基于孩子的兴趣来选择的,而是从他们将来谋生的角度考虑由父母的意志来安排的。对于孩子以后的人生道路,中国父母更多是采取包办式。对于孩子上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工作问题、甚至婚姻问题等,中国父母都是扮演着主要的角色。

(二)美国父母的教育方式

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美国文化价值观,以个体的商业活动为经济基础,始终把“利”看作是健康的价值追求,因此它鼓励人们积极地追求现实利益,并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竞争,努力获取个人的最大利益和幸福。在美国,竞争意识渗透于整个社会乃至每个家庭。因此在美国家庭价值观中,竞争意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竞争才能进步,只有在竞争中才能充分展现出自己真正的能力。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具备在社会中顽强生活的实力,因为竞争是残酷无情的,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竞争的能力才能迎接各种挑战。因此美国家长非常注重培养子女的各种社会适应能力。其中包括自理能力、自我选择能力、自我表现能力,而所有的这些能力是在竞争中不可缺少的。美国家长尊重、鼓励儿童“自我选择,自主负责”,因此在制定家庭教育的目标时,家长会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关于择业和交友等问题上,父母会尊重孩子的意愿,最后由孩子来做最后的决定。

总而言之,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对不同家庭教育目的形成产生着巨大影响。中美两国文化价值观的不同是导致形成不同家庭教育方式的原因。

四、结语

中美文化的价值体系都把人放在中心位置上,但对人的理解却截然不同。美国文化强调人作为有理智、尊严和自由意志的独立个体的地位、要求人对自己的命运负责,一切靠自己,因而在处理家庭问题方面也必然体现出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观念。无论是在婚姻问题方面还是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方面,他们都以个人的意志为中心。而中国文化则主要把人理解为类的存在物,重视人的社会价值,把人看做是群体的一份子,是他所属社会关系的派生物,个体的价值因群体而存在并借此体现。

参考文献

[1] 顾嘉祖. 跨文化交际[M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2.

[2] 汪德华.英汉文化差异及思维方式[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

[3] 杨志华:《文化价值观视野中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研究》dlib.cnki.net/kns50/,中国知网,2007年3月

[4] 王玉娟:《中美家庭价值观的跨文化差异对比研究》 lsg.cnki.net/grid20/,中国知网,2007年7月

[5] Alexande,A.F., “AComparative Analylsis of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 Chinese and AmericanCulture”,Communication Quarterly, 1986.

[6] LawrenceStone, “FamilyValues in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Delivered at Harvard University,November 16 and 17,1994.

第4篇

国内企业华立集团在收购了美国飞利浦公司的全球研发中心后成立了新的项目小组,负责人是名外国专家。为了表示对项目的关注,华立董事局总裁汪力成每天打电话向他询问项目的进程,同这名外国专家进行沟通。可是一个星期之后,这名专家却提出了辞呈,理由是没有得到信任。这就是双方认识上的差异:在国内企业中,最高管理者每日的沟通是赏识的表示,但在国外却被理解成不信任。

所以企业在购并整合中不能忽视双方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的不同。意识决定行为,意识上的差异导致双方在同一问题上认识的不同,最终导致整合“事倍功半”,双方陷入互相指责的境地。

治理理念的差异

受传统价值理念的影响,中国企业在员工治理上更注重以“情”治人:一张庞大的关系网维系着企业的运转,公司规章制度在制定时更多的考虑感性因素,以“情”治人是企业的一大特色;而以美国企业为代表的国外企业则更注重“法”治:公司的规章制度是最根本的。在员工治理上,理性因素占绝对统治地位。因此,在企业购并后的整合中,情治与法治产生了激烈的冲突,无论是走出去的企业还是引进来的企业都面临这个问题。

曾有国外企业A收购了国内企业B,之后在整合中出于精简机构的需要将取消原企业的副经理一职。消息一传出,这些副经理们纷纷动用各种关系进行游说,甚至威胁将带走一部分业务骨干。最终购并方没有妥协,坚决裁掉了这几名副经理。但是在之后新企业的运行中却发现员工“遵规守纪”意识加强了,但是工作效率却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企业缺乏原有的凝聚力。究其原因发现是新企业的做法让中国的员工觉得人人自危,而在国外员工看来裁员却是剩余员工动力的源泉。这就是企业在购并后整合中碰到的治理理念差异带来的问题。

主动与被动的矛盾

不论是原先企业内部整合还是国内企业之间的购并整合都存在员工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矛盾,但是在跨国购并整合中这一矛盾更加尖锐:习惯“上传下达”工作方式的国内企业员工的思维方式已被固化,他们认为只要执行上级的指令就是尽职——“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观念让他们习惯于被动的工作方式;但在国外企业中,员工更习惯于主动的工作方式:他们会将个人的观点溶入日常工作指令中,追求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最佳结合点。这种工作方式上的差异导致在跨国购并整合中出现了中方领导常发出“外国员工不好管理”的感叹,而外方管理者却认为“中方的员工没有个性,创新意识不强”的问题。

实现“文化整合”

如何解决整合中文化差异形成的障碍呢?

在跨国购并整合中,走出国门的海尔的成功经验对后来者应该有重要的意义:立志进入世界500强的海尔通过购并、独资进入了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育健全的市场,和东南亚一些市场化程度比较低的国家,如果单纯照般照抄青岛海尔的成功经验成本太高,而完全按照当地的习惯办事又会为企业经营带来巨大的风险,海尔的解决方法是:在输出资本的同时输出文化——将青岛海尔的先进积极企业文化与当地特有的文化底蕴相结合,吸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文化整合”,创造出新的适合企业生存发展的文化土壤。

以一个美国海尔子公司为例:为了将中美两种文化的冲突降到最低,海尔在海外的企业都是雇佣当地的员工,任命当地的管理人员。在激励员工制度上,青岛海尔的做法是将干好和干不好的员工的名单一起公布,但是在美国就不行了,当地的员工不同意。怎么办呢?最后子公司的管理者想出了一个方法:采用玩具熊和玩具猪——干好的得到玩具熊,干不好的得到玩具猪。这样既体现了海尔“赏罚分明”的特点又得到当地员工的支持,顺利解决了中美两种文化的冲突。

反面教材则是肯得基“两进”香港市场的例子:肯得基很早就对香港市场虎视眈眈了,在它第一次进入香港时,完全照搬自己在西方的做法,没有注意到香港人的饮食习惯与东方传统饮食是一致的——排斥非常油腻的食品,所以肯得基进军香港市场的第一次行动以失败告终。到了第二次进军香港的时候,肯得基对自己的食品做了改变:在保持肯得基全球同一形象的前提下,结合香港人的口味开发香港肯得基的特色食品,让肯得基真正走进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可以看出在第二次进军香港时常的时候,肯得基改变的不仅仅是食谱,而且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适合香港人的经营方式,实现了两种文化的融合。

从海尔和肯得基的例子我们认识到文化的差异是企业购并整合的天然障碍,实现文化融合对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在员工中的内化,它在很大程度上受一个地区自身文化习惯的影响,又通过员工的行为表现出来,所以对于采用跨国购并方式的企业,文化因素不容忽视。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市场竞争激烈化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立志要在全球市场上大展手脚的企业一定不会忽视购并这一快速有效进入目标市场的方法;同时,随着中国入世后5年过度期的结束,大量外国资本将涌进国内市场,而国内的企业也纷纷通过购并方式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但是,购并的结果有成功也失败。在众多失败的购并案件背后,文化差异以及文化整合失败是最根本的。

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在发达国家间的企业购并浪潮有所冷却,而发生在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的购并案件却日益增多——

2001年10月经过18个月的谈判,阿尔卡特在支付了3.12亿美元的现金后拥有新成立的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有限公司50%1股的股份;

2003年11月21日中国香港雅虎以纯现金方式收购香港3721网络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的股份,并与北京3721科技有限公司结成技术同盟;

2003年12月5日德隆旗下的沈阳合金投资有限公司提示性公告,称该公司独资收购美国MURRAY集团全部资产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

同月11日全球最大的化妆品集团巴黎欧莱雅在巴黎和北京同时宣布欧莱雅正式收购中国护肤品牌小护士;

2004年1月29日TCL国际与全球“彩电之父”法国汤姆逊完成跨国购并之旅……

第5篇

两性用语差异

女性对颜色词语的掌握能力胜于男性

一般来说,女性对颜色词很敏感。他们擅长使用颜色词,如淡紫色,紫红色,灰褐色等,这些词听起来高雅。而男性不使用这些词,他们对颜色词没有兴趣。再如,加拿大语言学教授克洛科德博士1981年对约克大学的学生做过一次测验,测验包括两项内容:一是把有20种色彩的颜色板挂在黑板上,让学生写出颜色名称,结果女生能写出71%的颜色名称,而男生只能写出46%;二是提供五组相近的颜色,每组包括两种,让学生写出两种颜色的区别。结果女学生能写出颜色差异的占63%,而男生只占40%。

从审美角度看,女性对美的外在形式感受较男性深刻。女性在一起喜欢议论各种颜色,如果一个女子不识颜色及衣饰的花色,社会上则习惯于认为她不符合女性的性别角色,因而要受到别人的轻视或嘲笑。这也就是为什么女性比男性能更多更精确地使用表示色彩的词语,进行色彩的描绘。

女性比男性更喜欢使用情感词

女性在语言活动中喜欢使用情感词,如赞美词、礼貌词、强调词等。据研究,女性使用情感词的频率刚好是男性的两倍。她们善于使用语言的表现手段和描绘手段,其目的并不在于恭维对方,而在于使谈话顺利切题,从而有利于满足听话者的某种虚荣心理,使双方进行愉快的话语沟通,避免语塞。在口语中,我们会经常注意到女性较男性更多使用形容词、副词以及一些亲密语词来表示情感。

形容词的运用

女性常会过多地使用一些带夸张意味的形容词。虽然这些词男性也经常使用,但它们被使用的场合及其含义都有所不同。

副词的运用

女性比男性更多地使用一些程度副词来加强语气。而男性在表示强调时,则常使用语气较弱的词语,这可能同男性的镇定沉着和情感不易外露有关。

亲密语词

女性常被社会定为温柔、善良、贤惠。她们在语言上常使用高度的亲密语词,以示对听者的爱恋,关怀或恋爱。由此可见,情感词成了交际的剂,同时也是女性情绪易于外露的表现。女性比男性更善于使用委婉语,如果女性偶尔使用粗俗语,则会被认为没有修养或无教养。

日常交谈差异

话题选择差异

日常生活的交谈中,两性各自经常谈论的话题很不一样。一般地,女性较多谈论的话题往往涉及个人、关系当前的事情。而男性喜欢的话题恰恰相反,他们较少地直接袒露自我,与即时情景常保持一定的距离。

男性话语量女性多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女性说话比男性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例如,有人曾在某次社会聚会上连续三个小时观察一对夫妇,发现在此期间,丈夫说话的时间是妻子的五倍之多。但事后向在场其他人征询他们对这对夫妇的印象时,竟然人人觉得丈夫说话不多而妻子却非常健谈。

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调查研究都得出这样一个与人们观念完全相反的结论:即男性话语量多于女性。

交谈中,女性比男性更善于合作

一般认为,女性在交谈中表现比较为合作,相比之下,男性在交谈中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倾向于自己来控制话题的选择与说话的机会,不肯轻易让出发言权。在交谈中,男性的话题转换跳跃较多,连贯性不强。他们并不注意听者的反应与参与。当然,在别人讲话时,他们反应较缓慢,多半是不置可否,少有肯定赞同的评论。谈话期间,男性常常打断别人说话,并且口气直接、生硬,因而男性之间的交谈常常说话声音较大,相互对立与攻击较多。争吵、吼叫、诅咒、威胁、讥讽等情况都显著地多于女性间的交谈。

而异性间的交谈基本上是在男性的控制和掌握之下。情况之所以如此,原因之一在于女性在交谈中表现的较为合作,含蓄,以及较积极地反应并听取对方的意见,而男性则更易于抓住说话机会,并时常打断话题,从而使女性更多地以沉默相对。

形成两性语言差异的原因

社会心理因素

男女性别角色的言语行为是受社会心理因素制约的。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期待和要求。这些期待和要求以“固定模型”的形式普遍存在与人们的观念之中,构成几乎无所不在的强大社会压力,使人或者自觉地,或者被迫地依照这些模式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凡是不符和这些期待和要求的行为,都会被视为常规的偏离,并常常遭到社会的反对或否定。例如在西方社会,女性的话语风格,如委婉,含蓄,以情感表达为主,常使一些职业女性在工作中处于不利地位,与男性竞争更加困难。但是,如果他们以男性的粗犷,豪爽,幽默的话语风格对人说话,又可能被认为没有女人味,并招致男性和其它一些女性的非议。

男女心理发展特点

异性的生理特点是男女心理发展不同的基础。在青春发育期以前,女性在理解人际关系、形成任务和责任感等方面比男性成熟得早,女性的心理年龄比男性要大一岁或一岁半。青春发育期以后,男性敢于冒险,喜欢逞强,好称英雄,喜欢直截了当,但较粗心,不太注重细节。而女性文静恬弱,温柔纤细,有柔弱感,感情丰富细腻,因而强烈向往异性的支持爱护和保护,气量不大,缺乏自信。由这些心理发展特点,我们可推知女性喜欢使用情感词,善用委婉语,言语含蓄;不喜欢左右话题与她们的依赖性有关,喜欢使用反意疑问句与她们缺乏自信、疑心重有关。

文化因素

第6篇

关键词:秦汉雕塑;古希腊罗马雕塑;比较

中图分类号:K1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3-0094-02

中国的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发展时期,大致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掉六国,至公元220年曹丕称帝代汉建魏,一共经历了四百四十年的历史。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得到空前的发展和繁荣。秦汉时期的雕塑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一时期的雕塑以其恢宏的气势、力量和古朴浑厚的艺术特点将中国雕塑推向了高峰。其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大型纪念性石雕的出现和标志性明器雕塑的产生,以及工艺性雕塑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秦汉雕塑的巨大气魄和强健精神,为中国雕塑的历史留下了辉煌的一页。我国的秦汉时期相对应于西方,正是古希腊和罗马的黄金时期,这是西方历史上的一个辉煌的的时代,在艺术领域也达到了颠峰。古罗马雕塑艺术对西方文明的突出贡献,正在于它对于古希腊雕塑艺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光大。古罗马雕塑艺术上承古希腊的优良传统,并融入了本土埃特鲁丽亚雕塑艺术和铸铜、石雕技艺,在古希腊和中世纪之间,发挥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然而,对比之下,秦汉时期雕塑与古希腊罗马黄金时期的雕塑之间还是存在明显的差异。在这些差异的背后,必然有许多原因。

一、秦汉时期与古希腊罗马黄金时期雕塑上的差异

(一)风格方面上的差异

总体说来,秦汉时期雕塑风格是庄重、古朴,以壮观、雄伟著称;而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雕塑风格是奔放和外向的,以线条、形体著称,比如,秦始皇兵马俑,从将军俑到士兵俑,刻画的都是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人,脸上的神色大都都是深沉而朴实的,没有夸张的表情。汉俑也基本如此。但是古希腊罗马的雕像却不是如此。许多动态神情都经过了夸张处理。比如,在著名雕塑《拉奥孔》中,经过作者的处理,三个人物赤身被两条巨蟒缠住,身体扭转的动态及脸上的恐惧神情都刻画的十分夸张。而且,在古希腊罗马时期,有时作者为了更好的表现主题会把形象刻画成半裸或形式,这些元素在古希腊罗马的大部分作品中都能看到。但是,在秦汉时期的雕塑中是很难看的到的。

(二)内容与主题上的差异

秦汉时期的雕塑在内容和主题上以人物为主,夹杂着动物和事物的雕塑,而且这些艺术形象会统一设计在浓重的氛围中,例如,秦始皇兵马俑就是以人物为主模仿军队排列的阵形,中间夹杂着战车和马匹,人物和战车马匹的大小高度大都与真实存在的大小相近。汉阳陵墓中也出土了大量的人俑、动物俑和事物雕塑。而古希腊罗马的雕塑在内容上同秦汉时期的雕塑有明显的区别。古希腊罗马的雕塑几乎全部以人物为主,而且这些人物与秦汉雕塑中的人物不同,秦汉雕塑中刻画的是普普通通的人,而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雕塑刻画的大多是神话中的人物和英雄人物,如美神阿芙罗狄特、智慧女神雅典娜、亚历山大大帝、罗马皇帝屋大维等等。另外,在古希腊罗马的雕塑中掺入了抽象的思想来表达主题,在人物雕像中寄予了诸如胜利、和平、疯狂等一些抽象的观念。比如说阿帕农神庙中的雅典娜雕像就是胜利的象征。而在秦汉的雕塑中是没有这种情况的。

(三)雕塑塑造技法和使用材料上的差异

在塑造方法上,秦兵马陶俑基本上采用塑、模兼用的手段,一般是大部件统一模制,而头部、手、臂等则分别塑造安装成粗胎,然后运用传统的塑、堆、刻、画等技法进一步作精细的加工。经过窑烧,再施彩绘而成。而古罗马雕塑从塑造到结束都是一个整体。不会分成几个部分。在使用的材料方面,秦汉时期的雕塑主要用陶塑、木刻,或者铁、铜铸。长沙马王堆汉墓、汉文帝、景帝等的墓葬中都出土了大批的陶人和木偶人。用金属铸造的雕塑以铜铁为主,如长信宫铜人、马踏飞燕等雕塑都是以铜为原料。但是少量的也用铁,毕竟铁是一种重要的军事物资。相比之下,古希腊罗马的雕塑主要以大理石为原料,兼有少量的铜质雕塑。

二、秦汉时期与古希腊罗马雕塑艺术差异形成的原因

(一)中西文化上的差异

中国的文化是大陆型文化为主的文化。随着农耕的产生,农民被牢牢的束缚在土地上,加上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发展下去,抵御自然灾害,所以产生了以崇尚内敛、保守,信仰集体力量为核心的审美观。这种文化意蕴在秦始皇兵马俑和汉俑等雕塑作品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而西方文化则是海洋文化为主的文化。这种文化必然与我们以农耕为核心的大陆型文化不同,它强调冒险和征服,极具扩张性,特别推重个人的力量、英雄主义的行为和侵略性的气质。这种文化反映在雕塑艺术之中就必然会表现出个人的英雄气质和外向、奔放的审美情趣。所以,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是促成其雕塑差异不可忽视的因素。

(二)中西审美观的不同

中国的审美观强调的是一种集体之美。秦汉时期的雕塑,不论秦始皇兵马俑还是汉俑,都以群塑的形式出现,展现的都是强大阵列的团体威严、庄重之美。秦兵马俑开创了中国雕塑史上纪念性大型群塑的先河。而古希腊罗马的雕塑强调的是个体所展示出来的美,要求个性鲜明注重人物个性刻画。例如《卡拉卡拉像》表现的是罗马皇帝卡拉卡拉咄咄逼人的形象:卷曲的头发和络腮胡子环绕着一张凶狠紧张而又冷酷无情的面孔,扭转的头部强调了他那紧张而暴戾的性格,紧锁眉头的眼神中流露出空虚 不安,复杂的明暗关系和头与肩的戏剧性动作深刻的表现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即使是群体像,希腊和罗马人也不希望在整体中展现美,而只是把主要刻画的人物形象突出出来。这种情况在秦始皇兵马俑和汉俑中是找不到的。同时,中国的审美观念强调保守、内敛、委婉,而西方则强调奔放、明晰、直白。比如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雕塑中,刻画的形象多为半裸或的姿态,给人一种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但是,这在中国的雕塑中是绝对找不到的。但秦汉时期也注重形体的塑造,例如,秦始皇兵马俑的士兵在盔甲覆盖之下的肌肉非常饱满,使人联想到他们孔武有力的体格。只不过秦汉时期的雕塑家是用间接、婉转的方式去表现这种美。

三、总结

同其他艺术形式和文化的关系一样,雕塑的发展和文化背景是不可分割的。所以中国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和古希腊罗马黄金时期的雕塑艺术,虽然大体上处于同一历史时期,但是表现出很大差异的根本原因。我们在了解不同国家的艺术差异时,必然要寻根于该国家的文化内涵。正是由于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使得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显现出崇尚群体之美、内敛、保守的艺术风格;而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雕塑艺术展现出强调个人主义、外向、奔放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朱旗、戴云亮.中外美术赏析[M].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

[2]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外国美术简史(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第7篇

关键词:外籍教师;跨文化适应;国际化教育

跨文化的接触给人带来的不仅是新奇与神秘感,更多的是一种压力体验,因为在其他不同的文化生活中生活意味着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体验等方面要产生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会给人带来压力,而且不是每个人都能很好地战胜这种压力,进而达到对异国生活的成功适应。分析外籍教师的跨文化适应问题,探索管理对策,对提高他们跨文化交流能力,成功跨越文化障碍,更好地投入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跨文化适应的概念解读

跨文化适应是指对一种新文化的适应过程,一般可划分为包括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的心理适应,以及适应当地社会文化环境能力的社会文化适应。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文化冲击。文化冲击的概念最早由美国人类学家Oberg(1960)提出,用来指那些旅居者由于面对陌生的社交符号和环境而引起的心理压抑,并由此提出跨文化接触的人会经历蜜月、危机、恢复和适应四个阶段。著名学者Kealey认为跨文化适应有正面和负面的心理变量,如生活满意度是正面变量,抑郁和焦虑是负面变量,旅居者生活满意度高,抑郁和焦虑等负面情绪就少,就达到了跨文化适应。而被大部分研究者认同的跨文化适应的分类方式是Ward及其同事的观点。他们认为跨文化适应可以划分为两个维度: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是指在跨文化接触过程中以情感反应为基础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社会文化适应是指适应当地社会文化环境的能力,是否能与当地文化的人进行有效接触。

二、影响外籍教师跨文化适应的因素

(一)外部因素

1.生活变化

来华外教首先面临的是一系列的生活变化,如天气、饮食习惯和生活节奏等,这些变化会给人压力。在访谈中,有外教提到,刚下飞机,看到灰蒙蒙的天就感到一种压抑。有研究表明,生活变化与身体、心智健康存在一定关系;和心理失调存在一定关联。跨文化接触带来的生活变化势必会直接地影响人的心理适应。

2.社会支持

对于来华外教来说,除了家庭之外,他们的社会支持资源可以分为同胞和当地人。Adelman(1988)认为,社会支持包括情感支持和信息支持,由同胞提供的支持系统是非常有用的。在跨文化经历的初期,那些有相同旅居经历的人可以提供给旅居者信息,帮助他们应对新的环境。同胞还可以提供情感帮助,支持他们宣泄自己的情感,释放因跨文化新环境带来的挫折,同胞可以为旅居者提供保护作用,使其心理安全、自我尊重和归属感得到增加,从而减少压力、焦虑、无助感和疏远感。如果出现社会支持缺失,高校外籍教师会出现身体和心理上的疾病,进而影响跨文化适应的健康发展。

3.文化距离

文化距离是旅居者体验到的压力和适应问题的重要调节变量。按照每个文化的社会文化特征,文化可以划分为或远或近的一个连续体。比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文化上比较接近,文化距离小,澳大利亚与中国文化距离就比较大。文化距离的假说预测外籍教师的文化与居住国的文化距离越大,他们的跨文化适应就越困难。

中国人奉行崇权威和尚道德,而西方人侧重推崇个人尊严和个人精神,弘扬个人价值。中西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差异显而易见。另一方面,中西文化信息交流方式上的跨文化差异比较大。中国属于高语境文化,说话比较含蓄,喜欢旁敲侧击、点到为止。而西方人喜欢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来华外教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中国学生太过含蓄矜持,不喜欢积极发言。这跟西方学生的积极互动、激烈讨论的氛围相距甚远。他们的热情和赞美也无法鼓励孩子们的积极互动,这个时候他们会感到压力和沮丧。

(二)内部因素

1.评价和应对方式

生活变化对有的人来说是一种挑战,而对有的人则是一种压力,对于生活变化的不同认知和评价方式,就会影响外教的跨文化适应。首先是期望值,期望值是旅居者在进行跨文化接触之前,对跨文化接触的想象。现实的、与实际体验匹配的期望,能促进外教良好的适应,期望的正确性可以让他们对以后的压力环境进行正确的评价,建立起信心,减少焦虑。对来华工作期望过高,实际的生活满意度会降低。

2.人格因素

人格对跨文化适应的影响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原因是如果找到某些影响跨文化适应的人格因素,就可以运用于人才选拔,把那些能更好地适应其他文化的人筛选出来参与跨文化工作。影响来华外籍教师跨文化适应的人格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控制点是指当人们面对问题时,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认为是自己可以控制事情的发展,还是外界因素影响事情的发展。内控的人对于事情的归因主要着眼于自身的主观原因,外控的人则归因于外部的客观因素。在访谈中,外籍教师在评价自身教学情况时,内控的外教往往会强调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可能不适合中国学生,而外控的外教则会更多地强调中国学生不善于表达,不配合他们的教学方法。

三、加强外籍教师跨文化适应管理举措

中西文化的差异,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外籍教师初来中国往往会出现文化冲突、交际障碍等“水土不服”现象。很多外教都觉得跟中国人一般交往不是大问题,但是要更进一步与中国人交流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就很困难,除了语音因素外,主要还有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沟通模式等方面的问题。不同的文化在相遇时,能否互相尊重、有效沟通和理解,成为跨文化合作成败的关键。如何加强外籍教师跨文化适应管理,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跨文化适应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外籍教师的跨文化适应培训

跨文化培训的目的是增强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的态度,消除因文化背景差异形成的理解和沟通上的冲突。

从时间维度简单地说外教的跨文化培训可分为来校前、来校后和工作中。来校前,学校尽量通过网络、邮件等方式全面介绍外籍教师所要工作和居住的城市和学校,获得对该城市和学校的环境、历史、人文、经济和社会等文化信息,以免外教到来后发现与自己的想象出入太大,出现种种不适应。来校后,学校要加强中国文化、有关外事法规、生活常识和一些简单的汉语培训,让他们缩短对异质文化的适应过程,缩短文化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邀请公安局出入境的工作人员专门给外籍教师介绍中国的法律法规和当地安全部门的规章制度和政策。专门配备“一对一”的中方合作教师,在生活和工作上协助外教,让他们熟悉和了解我国的教育体系、教育观念和要求,以及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教学与科研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校园和周边配套。

(二)加强与外籍教师的跨文化交流

负责外籍教师管理的相关人员需要有较强的沟通意识,努力建立有效的交流平台与机制,把交流看做是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增进其互相了解,传递信息,及时发现问题。访谈中发现外教最不喜欢的是中国人“last minute”,如果最后才被通知课程要取消或者学校有什么活动安排,他们都会表示不悦,因为他们认为很多事情都是要提前安排,而不是最后一分钟告诉他们。

管理者或者合作教师与外籍教师的沟通不仅是限于工作层面的,也要有个人层面的。不仅是工作同事,更应该成为彼此的朋友。后者往往是他们对中国社会与文化进行更深入探寻和了解的机会,平时的非正式谈话中得到的信息可能是其他渠道无法得到的,而这种交流本身也锻炼外籍教师与他文化交际的能力。

总之,在外籍教师管理的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在充分了解中外不同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差异的基础上,注重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与应用,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进行科学有效的跨文化管理。进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Adelman M B. Cross-cultural adjustment: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n social suppor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1988(3):183-205.

[2]杨军红.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480-490.

[4]王利平,王思科,李洪春.重庆高校外籍教师文化适应状况的调查与研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8(1).

[5]李丹洁.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社会心理适应问题研究与对策.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5).

[6]陈慧.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 2003(6).

[7]王婧.高校来华外教跨文化适应探究.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第8篇

摘 要:汉藏翻译是促进汉族和藏族两个民族沟通的桥梁,要做到更加切合实际、通俗易懂的翻译,正确的音译是汉藏翻译中的一个重要项目。藏语和汉语在历史上有着持续的紧密联系,吐蕃王朝的时期,藏汉之间就已经开始了频繁的交流,藏族的许多书籍、佛经、典故都流入了中原地区,为两族的文化相互学习打下基础。而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不断发达,藏族和汉族的交流也愈发频繁,由于藏族各个地区的方言不同、俗语太多,导致了音译工作的规范化问题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部分。本文将通过详细的事例来对汉藏翻译中音译规范化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汉藏翻译;音译;规范化

引言:由于汉藏文化的差异,藏族没有标准的通用语,所以汉藏翻译一直是以意译为主,直译为辅的翻译方式来进行。通过乾隆年间历时十三年编著完成的《四库全书》中《说文解字》可以发现大量的汉藏翻译,对照词汇中许多的翻译并没有采用直接音译,而是通过咬文嚼字来进行意译。但是经过漫长的藏汉交流,我们发现藏语的词汇量越来越广,各个地区的方言层出不穷,曾经的翻译系统已经无法维持现有的沟通交流需求。所以尽可能的运用音译来翻译藏文成为了现在切实可行的翻译执行方式。

1.汉藏音译混乱的现状分析

汉藏音译的现状无疑是比较混乱的,产生混乱的原因和藏族各个地区不同的民族方言有着重大的关系。藏族地区有着三种不同的方言,本别是安多、康巴以及前后藏三大方言地区,而各大方言地区中有包含着许多的小地方方言。诸侯

力征,不同于王,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这句话就是对于各个地区语言的写照,经过漫长历史长河的洗礼,有些原本同一个音组成的词汇逐渐变成了不同的词汇不同的发音,例如:《格萨尔王传》中的一地名seng stag adom可以汉译为“僧达阿冬”、“森达顿木”、“孙达阿东”、“申达阿洞”等,这就能够很明显的看出由于地区方言的差异而形成的翻译障碍。三大藏族方言地区分布面积广主要分布在为安多方言区:除了玉树之外的青海所有地区以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地区;前后藏方言区:主要分布于中部和西部;康巴方言:东部地区、凉山木里藏族自治县、青海玉树州和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等地区。藏族人民所居住的地理环境不同所造成了不一样的音译。首先是韵母的不一样,韵母为eng和ing、en和in的译法有着相当大的差别。如成都(khrengtu'u或khrintu'u)、雷锋(la'ehPHin或la'ehPHeng),此外还有许多一词多义的现象例如:米(smi/smid/rmid/mus)、克隆(khilong或kailon)等这些都是源于各个地区方言发音的不一样,所产生的音译问题。

2.不同原文导致的音译差别

由于现在科技逐渐发达,且各行各业发展越来越迅速,许多新式的产品层出不穷,当研发出各种各样不同的科研产品时,在引进到藏族的不同地区就会发生命名的不一样,有些产品借用汉语的发音来音译,而有些产品则借用西方的发音来音译,导致了藏汉音译愈发的混乱。例如:汉语原文:咖啡,英语原文:coffee,从汉语借入:khahPHe,从英语借入:khodnPHe;汉语原文:美国,英语原文:america,从汉语借入:mego,从英语借入:amerikha或amerika;汉语原文:焦耳,英语原文joule,从汉语借入:coaer,从英语借入:cor。以上都是由于原文的不同而导致的翻译命名的差异,使藏语的统一性和交流性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

3.规范汉藏翻译中音译的相关对策

翻译问题一直是藏族和汉族沟通的巨大障碍,要想从语言文字入手借用科技飞速发展所产生的科学产物,加快音译问题的解决是非常可靠的方式。规范的语言有利于各个地区人民的交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藏族语言文字博大精深,依赖单一的部门或者单位来完成翻译工作明显是不切实际的。所以要加大藏族语言的规范化工作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藏族和汉族齐心协力来共同完成,做到精确和精密的翻译,并且及时结合翻译过程中的新兴词汇,将其快速地更新,促进藏语的规范化和现代化,使藏汉翻译的工作部门越来越标准化,为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援助之手。

4.提高翻译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质量

随着国内对于翻译工作的越来越重视,翻译人员也越来越广泛,但是其中不乏有浑水摸鱼、插科打诨的翻译人员,因为有了这些翻译人员,从而制约了翻译工作的顺利开展,拖延了翻译工作的进度和时间。对于翻译能力和实践能力不一致的工作人员,需要要求他们经过实地观测之后,对藏族和汉族各个地区的语言情况做出及时的汇报。并且及时地考察翻译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翻译人员要做到,不乱翻译、不缺斤少两的翻译、不低俗化的翻译。培养他们的使命感,使这些翻译人员早日成为众多翻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栋梁之才。

结束语

藏汉音译的工作困难重重,但是经过对藏族和汉族各个地区全方面的习俗、方言的考察。相信藏汉音译能够克服众多的困难,为祖国人民做到更好更及时的翻译工作,更加的规范和标准。使得翻译工作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两族的文化交流都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巴松拉姆.关于汉藏翻译中音译规范化问题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1:93+96.

[2] 塔措.从文化差异谈汉藏翻译的局限性[D].大学,2011.

第9篇

关键词:金溪县;明清古建筑群;“三雕”艺术;数字影像博物馆

江西省境内地理环境复杂,文化差异形成的不同的文化区。据考证北部开放地区在历史上最先接受来自中原的文化,由此衍生出了其独特的民俗形式,奠定不赣俗的基础。赣文化经长期发展又派生出一系列自己的文化分支包含了浔阳文化、豫章文化、临川文化、庐陵文化、袁州文化、赣南客家文化等诸多子系统。临川文化以临川古治属为核心,涵盖现今抚州市十余县区,生成于秦汉,兴盛于两宋,延绵于明清,影响于当今,是赣东江右民系创造出来的区域性文化,是江右文化的重要支撑部分。临川文化区地形的北部抚河冲积平原与丘陵区就包括金溪县大部地区与临川、东乡共同组成临川文化核心区。金溪县保存的最具中国特色的古村落建筑群及依附于古建筑的民俗“三雕”艺术是临川文化的活化石。80余古村落,920处古建筑,村落中大量明清时期的古民居、祠堂、书院、牌坊、戏台、庙宇、古道、水井、古桥梁保存完好,并留存着明清时期古朴的生活气息。建筑外观平直平实,被建筑专家称为“印斗人家”。

近年来提倡的城镇化建设,使得传统村落正在逐步消失。北京大学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平均每天有300个自然村落在消失,乡村古宅的消失更难以计数。据统计,我国65万个传统村落中,现在仅存3000个左右,比例为0.5%,这意味着99.5%的古村已经消失。民居建筑消亡导致其所承载的活态的传统文化也随之失踪。古村落文化艺术的发掘与拯救工作是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拯救工作的重要项目,对相关工作人员提出了挑战。将古村落文化研究深化为古村落民俗艺术这一分支,古建筑及“三雕”艺术考证是民俗艺术学科的一项重要的专业研究课题。

金溪县古建筑群翘脚飞檐、青墙黛瓦,是赣派建筑的典型代表,其保存完整程度甚至超过了江西流坑,其中建筑群内大量的“三雕”艺术是中国雕刻艺术发展的“活化石”,保有明清雕刻的完貌,是赣明清雕刻艺术考证的有力证据,为民俗“三雕”艺术的技艺传承和人文思想渊源提供了宽阔的研究空间。赣派建筑风格以青砖灰瓦、马头墙、双披屋为典型特征;格局为二进三开间,堂厅各一,面阔三间,明次间分为厅堂、臣室,一般都是左右对称,木构穿斗式梁架;人文环境布局中则采取厅堂宝壁两边侧门的上方设神龛的方法,狭小的天井都在堂前,既可采光通风,又有四水归堂之意,布局中蕴含“天人合一”思想,是赣派建筑及儒家文化的重要体现,是中国古建筑文化中极其华美一章。

金溪县等江西古村落中依附于古建筑的“三雕”艺术风格、工艺、图案、古村落的自然环境布局是赣派建筑的宝贵遗产,其营造出的自然美与艺术美相结合相融洽环境空间都是江西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但由于相当部分古村落中建筑装饰、材料等缺乏有效的保护,其中一些具有重要艺术文化价值的木雕、石雕、砖雕、门窗等构件被暗地买卖;因缺乏有效的监管控制,使得部分具有突出文物价值的村落构筑物,人为损毁的现象严重。以金溪县陆坊乡上李村为例:整个村庄规划齐整,四通八达,村边沟渠、水塘(池)纵横清澈且道路平坦整洁。各具特色的古建筑群散落在规划整齐且崭新的现代式高楼中,其原有的古风遗韵还存在:青砖黛瓦马头墙、古戏台、古祠(庙)与古绣花楼等。但是人为撬盗,损失严重使得部分古屋的木雕、石雕、砖雕和匾额陆续遗失。遭到人为破坏部分古建筑其形状可谓千疮百孔、惨不忍睹。文字与花纹的砖石、围墙窗棂,门角,壁板与室内雕刻了精美物象的木板和匾额,均遭到不同程度地被撬损断裂,这些情况的出现是对金溪县古村落文化艺术的重视度的低估、对古建筑“三雕”艺术价值的忽视所导致的保护措施的不力原因造成的。要加大对古建筑及“三雕”艺术的保护、使赣民俗文化艺术得到弘扬和发展,构建金溪县本土民间雕刻艺术数字影像资料馆迫在眉睫,数字博物馆的建立及后期的宣扬工作,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引起民众的关注,对促进赣民俗文化的传播和赣“三雕”技艺的传承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强地方政府对古文物的保护意识,可以为江西省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提供可借鉴的地理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氏族风俗、古建筑科技、“三雕”艺术、工艺传承等多方向、多层次的、多专题图片和影像资料。

数字博物馆建设技术人员将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把古建筑群及依附于古建筑的民俗“三雕”艺术借助数字媒体艺术多媒体属性打造成具有现场感、可与参观者进行交互、可在网络上进行下载,并可重复使用的视频、游戏、图片、模型。可为更多的人了解金溪县古建筑风貌及“三雕”艺术及工艺制作技法提供便利,可避免不断往复两地造成的时间和财物的浪费。这些宝贵的资源在数字化平台的开放,服务于社会,让更多的人了解江西省临川文化的重要部分金溪县古建筑群及其民俗“三雕”艺术的艺术魅力,领略古文化的精髓所在,对赣文化的传承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突出数字博物馆在信息社会中的传媒功能,也有利于金溪县旅游文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提高。从艺术与科技的角度来说,十三.五期间,互联网+项目、数字媒体技术、影像互动技术对古村落民俗文化艺术开发项目、非物质文化申遗工程、传统文化保护工程都提到日程上。用影像视频纪录金溪县建筑群布局、建筑风格格局;用图像影像纪录建筑群内部“三雕”风格、工艺、图案、内涵;用图像影像纪录金溪县民俗“三雕”技艺传承历史、渊源及雕刻艺术特色个案。从文化传播、民俗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出发,运用影像等数字媒体手段纪录、从艺术学角度出发、对金溪县明清古建筑群及“三雕”艺术进行系统、专业、多层次、多项目的考证研究可以为江西省古建筑遗址数据库和国家住建部的“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平台提供数据资料、可以为地方志提供影视资料、为旅游产业、为江西传媒产业、为江西文化创意设计方向产业提供影视设计和研究资料。对金溪县古建筑群保护工程办公室与旅游产业公司、M民俗三雕艺术研究机构:提供实例、史实资料、学术研究、展示与传播宣传、经济项目研发提供了具象的史料集;为金溪县古建筑群工程办公室的古建筑群复原、融造,为住建部的“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平台的构建提供研究资料,落实赣派民俗三雕艺术的保护;为学界、业界提供古建筑群浏览图像、视频作为历史价值学术的研究依据。

从以上角度表明,金溪县明清古建筑群及“三雕”艺术数字影像博物馆的建设可以通过内容、技术与数字化展览相结合的手段,充分体现赣民俗文化艺术保护的意义与价值,突出应用创新性,引领江西省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切实做到合理把控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在汲取现有考古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实数字化展示内容;提升观众数字化观展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参考文献:

[1] 叶若琛,王金平.传统民居石雕装饰艺术特征分析[J].工业建筑(增刊Ⅱ),2016.

第10篇

一、罗汉寺瑜伽焰口仪轨音乐传承体系的构成要素

笔者对罗汉寺瑜伽焰口仪轨音乐做了较全面的考察与研究,并采用系统论和控制论方法分析其传承体系内部各要素、各环节的关系与功能,将其传承体系大致分成传承主体和传承附件两大部分:其中传承主体大致包括传承本体和传承载体;传承附件则由传承方式与传承语境等要素构成(如图1)。换言之,传承主体是表示什么人传承了哪些东西,而传承附件则主要说明以什么方式,在怎样的时空环境中传承。

(一)传承本体罗汉寺瑜伽焰口音乐之传承本体,是其传承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声乐与器乐两部分。声乐即指佛教唱导,属“五明”④中的“声明”,《佛教大辞典》将“声明”解释为“一切语言文字、声韵学(如音乐)等”⑤,包括梵呗、偈、礼忏歌曲、诵经音乐和应赴佛事音乐等多种形态,其功能在于宣唱法理、开导众心、兴佛化俗、自我修炼。《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曰:“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佛教唱诵作为一门最古老的声乐艺术,与其特有的宗教文化和观念相融合,在佛教文化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按照音乐表现形态,又可将佛教唱导分作歌唱腔⑥、诵唱腔⑦与直诵腔⑧三大类;器乐则主要由法器牌子构成。在历史传承过程中,传承本体常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演变,只有经过长期的跟踪调查并作比较研究才能发现。按照美国人类学家梅利亚姆(MerriamAlanP.)“概念—行为—音声”三分研究模式,可将焰口仪式分成“—仪式文本—仪式音乐”三重结构。其中是核心,在整个系统中发挥隐性作用;仪式文本是仪式音乐之载体,是显性因素;仪式音乐则是仪式文本最华丽的外衣,受制于和仪式文本。整个仪式系统之所以能够穿越历史传承不息,根本原因是其体系的主体(概念)没有改变。仪式音乐本体(仪式音声)是整个仪式系统中最活性的成分,最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异。仪式文本(宗教行为)是仪式音乐生长的土壤,其变异性居次。但传承本体中的所有成员并非具有同等的固变特性,相较而言,声乐部分比器乐部分更容易变异,诵唱腔和直诵腔比歌唱腔更容易变异,外来曲目比本地曲目更易发生变异,等等。各唱腔类型的功能与文化内涵及其固变性特征大致呈如下分野:其一,赞佛颂神类的修行音乐,即旋律性较强的歌唱腔(如《香赞》《华严会》《观音菩萨圣号》等)少地域差别,主共性,呈现出固态化特征,因其受庄严神圣的的庇护,稳固的旋律形态成为其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追求的准则,也成为制约其发生变异的固化剂。其二,娱人、度鬼类的应赴音乐,即旋律性最弱的直诵腔(如《宣文书》《祝福文》等)受的禁锢较少,多变异,主个性。其旋律表征不明显,又与本土方言结合最紧密,呈现出强方言特征,即兴演唱的变化空间较大,因而呈现出较多的活态特征。其三,赞佛、娱人、度鬼类的中型音乐,即兼具旋律性与语言性特点的诵唱腔(如咒语、真言等)居于二者之间,呈现出双重特点。如图2所示:其四,有明显异域音乐特征的唱腔(如《受食赞》《肃坛场》等)相比其原生形态有较大变化,主要原因是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变容现象,如江南小调、湘鄂民歌进入巴渝地区后,由于方言语调、审美心理、当地风土等因素的影响,音乐形态会逐渐发生变异。罗汉寺瑜伽焰口属典型的禅焰口形式,其音乐不托管弦,唯法器牌子伴随,按其结构可分为只曲、变曲⑩和大曲輯訛輥三类。法器牌子都比声乐唱腔显示出更多的固化特征,主要原因是其曲式结构、数列逻辑中蕴含着浓厚的宗教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民族朴素的审美心理特质。如【莲九板】寓意为九朵莲花,常用于焰口的召请;【七星板】的数字“七”与我国古老的丧葬文化意合,主要在应门佛事中使用;【仓仓板】常用于焰口仪轨结束部分的回向仪程中,以示圆满回向之意。此外,鼓师击鼓、上师振铃、鸣法螺、压佛尺等,皆具有其独特的施法效应,行使着特定的宗教功能,在传承体系中较少变异。

(二)传承载体传承载体即瑜伽焰口音乐在传承和发展中籍以存续的载体和生长的土壤,主要包括古今传人、宗派、乐谱、音乐仪式文本等要素。1.古今传承人瑜伽焰口音乐是活的文化,需要活的人来传承,因此,古今传承人是罗汉寺瑜伽焰口仪轨音乐传承的重要纽带和中坚力量。他们当中的佼佼者,即是执掌佛教仪轨并直接参与表演的专家,主要有佛图户輰訛輥、都讲、韵主和尚、维那师及当今佛教音乐文化遗产传承人等。他们一方面承担着接班人的职责,又将历史语境、社会文化及自己的个人创造等因素揉进瑜伽焰口仪式音乐中,再延续传递至后世,如此周而复始,构建了一张纷繁复杂的传承谱系网。都讲原是古代寺院讲经做法时所设之职掌,以发问的形式帮助听众理解经义。据《佛祖统纪》载:天监三年(504)(梁武)帝御重云殿讲经,以枳园寺法彪为都讲。彪先一问,帝方酬答,载索载征,并通玄妙。輱訛輥后,都讲以举唱经文为主,释道诚《释氏要览》又云:后来,都讲一职渐不闻击问,举唱经文为主。今之都讲,但举唱经文,而亡击问也。都讲之后,又有都录一职,所行之职盖似古之都讲耳。輲訛輥维那又称都维那、维那师等,为梵语Kar-madāna略译,旧称悦众、寺护等,是古代寺院丛林中的纲领职事,掌管所有僧人的出入威仪及各种佛事仪轨,并在仪轨中带领众僧唱诵经文,业余时间教习敦促僧徒习练佛事仪轨法度。一般维那师非但嗓音好,记忆力和反应度都相当高,在寺院中享有较高声望。今寺院维那,仅在仪轨中任法事先导,行使举唱、回向等职。韵主和尚是古代寺院丛林中专事悉昙声韵梵音一学,并以此教导开化众僧及信众的法师。当明中叶,等韵之学盛行于世。北京衍法五台,西蜀峨眉、中州伏牛、南海普陀,皆有韵主和尚,纯以唱韵开悟学者。学者目参禅为大悟门,等韵为小悟门。輳訛輥可见,韵主和尚掌管着悉昙声韵与梵音的传承,且受到极高尊重。释界中至今仍有以“参禅”为大悟之门,“唱韵”则为小悟之门的说法,即唱颂“悉昙梵音”是进入“开悟”的重要法门。輴輥訛因此,韵主和尚对瑜伽焰口仪轨音乐的传承之功不容小觑。时至当下,我国政府提出复兴优秀华夏传统文化的工程,那些历史悠久、濒临灭绝的传统音乐品种皆有政府指定的传承人,主要行使传承、恢复、保护与发展传统音乐文化之职。罗汉寺的智丰法师、智觉法师都是佛教音乐的重庆市级传承人。每年节日庆典、纪念法事时,重庆市佛协都会以各种方式组织僧人或信众学习观赏瑜伽焰口仪轨音乐,平时也会组织相应的学习活动,促进法师们学习。上述古今瑜伽焰口音乐的传承人仅是其中一部分而已,正是他们创造性地将这一古老的文化薪火相传。2.宗派组织宗派组织是瑜伽焰口仪轨音乐得以传承的又一重要载体。历史上,大多数古老的文化形态都在某一宗派组织的维护下得以传承,如道教之灵宝派,佛教之瑜伽密教等,究其原因,正是基于宗派群体之上的文化认同与利益维护。所谓宗派组织,即是建立在共同文化价值观基础上的社会组织,该组织中的成员具有共同的文化体认、社会利益与理想王国,他们共同维护与传承自己的文化。巴蜀禅系分含南岳下輵訛輥与青原下二系,罗汉寺当属其中之禅宗南岳下系,此一禅系在巴渝地区产生了众多高僧大德,诸如马祖道一(南岳下一世)、缙云有缘(南岳下五世)、石溪心月(南岳下二十世)、如海真(南岳下二十一世)、吹万广真(南岳下二十八世)、破山海明(南岳下三十四世)等。輶訛輥他们共同维护和传承本宗派的佛教文化,使瑜伽焰口仪轨音乐在该体系内部得以安全稳固地延续。宗派组织成为维护和传承佛乐的坚强堡垒。3.轨范与实物所谓轨范,即仪轨实施之范本,指导仪式各项内容有序进行的科书,是瑜伽焰口仪轨音乐传承的必要载体。按照轨范的书写样态,大致可分为科书与乐谱。其中科书又包括主科书(如《瑜伽焰口》本)和辅助文献(如经书、注疏等)。科书的存在一定意义上保证了仪程主体框架得以稳态传承乐谱则有书谱和心谱輷輥訛、古谱和今谱等。书谱即通常所见谱本实物,在一定历史阶段以固态形式呈现,其承载的音乐信息量虽有限,但却是核心骨骼;心谱则是唱导师心中的乐谱,与书谱有密切联系,但更具个性化气质。古谱一般指清代以前用传统记谱方式记写的乐谱,今谱则一般是清代以后由教内外人士记录传抄的简谱或五线谱等。据罗汉寺方丈智丰法师介绍,罗汉寺原有一套以工尺谱记写的唱腔与法器牌子乐谱,惜在“”中毁于一炬。在焰口音乐传承中,乐谱的存在是其文化基因得以延续的重要条件。实物是与罗汉寺瑜伽焰口仪轨相关的一切物件,包括宝殿、佛像、法器、香炉、各种供养品及法食等。实物虽与仪式音乐无直接联系,但没有实物作为承载,瑜伽焰口仪轨音乐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也失去了赖以附着的仪式情境。总之,轨范与实物都是死的载体,有限的承载,却是罗汉寺瑜伽焰口仪轨音乐活化传承的必要条件。4.音乐仪式文本即实际的仪轨文本,活的载体。鲜活的仪式文本是将固化的载体(科书、乐谱、实物)与活的传人结合在一起的产物,仪式文本的可贵之处与生命力也在于此。根据美国民族音乐学家蒂莫西•赖斯(TimothyRice)的三重研究模式“历史构建—社会维持—个体创造和体验”輮輦訛可知,瑜伽焰口仪轨音乐的活化传承需具备以下三个共同的特点:其一,有祖辈传承下来的成体系的轨范科书、乐谱及成套完善的仪轨参照物,可兹依附;其二,有合适的社会需求和制度保障;其三,有创造意识和才能的传承人基于科书、乐谱的自主选择和创造性工作,推陈出新。以上三点,对罗汉寺瑜伽焰口仪轨而言,全部具备。

(三)传承方式传承方式是教与学之间的二维关系模式,反映出文化传递与对接背后深层的社会组织结构。罗汉寺瑜伽焰口仪轨音乐主要的传承方式有照本宣科輯輦訛、口传心授、剽学輰輦訛、陪学,其中,学界对口传心授与剽学已有论证,此不赘言,仅就照本宣科与陪学两种传承方式展开论述。1.照本宣科照本宣科,通常被理解为照着已有的本子念条文,或按着既定的程序敷演如仪。一般指讲课或发言等死板不生动,这是后人引申后的理解。所谓“科”,一指动作,引申为科仪,二指科书,即文字记录的仪式所奉行的轨范和程序。照本宣科原意是指宗教神职人员在宗教仪轨活动中依照科书内容,几乎原样地呈现其仪程内容的表演方式。如元•关汉卿《西蜀梦》道:“不用僧人持咒,道士宣科。”在民间,也常有“道士念经———照本宣科”这样的歇后语,因此,照本宣科一词原本是与宗教人士行科就范联系在一起的。瑜伽焰口仪轨科书《瑜伽焰口》上有明确精细的科范细则,对仪轨程序、诵唱要诀、法器牌子、结印方法、意念观想、种字真言等执仪要领皆做出详尽的规定。下图是罗汉寺瑜伽焰口仪轨所依科书《瑜伽焰口》,依此而行,足可规范。照本宣科常与依科阐事联系在一起,二者意义相近。当把它们放在某一时空横切面上理解时,是一种程式化的宗教仪式表演方式;但当把它们置于一个较长的时空序列中加以审视时,则是一种重要的宗教仪式传承方式,更是宗教仪轨得以稳固传承的重要保证。在罗汉寺瑜伽焰口仪式表演中,金刚上师加持《瑜伽焰口》科书后,将其分发至每一位随众法师,按照科书从头至尾照本宣科、依科阐事。2.陪学(1)陪学的特征。陪学是在形式和品质上与口传心授和剽学皆有不同特征的传承模式,常见于宗教仪式音乐或民间乐种中。陪学有三个重要的特征:其一是“陪”,学习者常处于真实的演出环境中,但起初并无直接强烈的学习目的;其二是不经过严格的练习过程,从陪学开始就参与正式演出,强调在实际演出中学习;其三是无固定师承关系,所有的演出者都是其师。陪学在罗汉寺瑜伽焰口仪轨音乐传承中时时可见,很多法师从事瑜伽焰口仪轨音乐活动并非自愿,仅是因某些时候寺院做法事时人手不够,被管事的“强行”安排至演出队伍中,陪着其他师父敲敲打打、哼哼唱唱,长期熏陶便慢慢学会了。罗汉寺的智德、觉安、恒尚、智观、净慧等师父,塔坪寺的有坤、净戒等师父皆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会做焰口法事的,师父们戏称之为“捡来的”。在其他宗教仪式音乐中,这种现象亦大有存在。很多民间艺人当初并非自愿参与仪式演出,只是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受邀参加,一来“凑个人”,二来挣点“外快”。随着其他师父先从敲敲打打、和唱跟班学起,慢慢至各种唱腔、各类乐器逐一学会。(2)陪学的教育学原理。陪学,看似极为普通的传统音乐传承现象,实则蕴含了朴素深厚的教育学原理,即环境教育理念。古今中外的教育先贤皆对其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荀子•劝学》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强调的正是环境对人的熏陶与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亦指环境对人的潜在渲染。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他的《民主与教育》中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教育原理与理念,其意在倡导环境对教育的重要作用。輲訛輦陪学能在传统音乐传承中被广泛应用,恰是其“从做中学”,强调环境熏陶与影响的结果。(3)“法”与“式”之辨。需要指出的是,“法”与“式”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主内,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后者主外,是这些思路和办法组织运用方式,二者属内容与形式之关系。一般而言,法(内容)存于式(形式)之内,而式则常包含法,但二者关系又常有微差,时可等同,时可并置,时可交叠,不一而足。上文所论之三种传授方式的差异,仅指三者在传承之“式”上的不同,但在传承之“法”上,三者却有相互依属、交叠的关系。就“法”而论,口传心授的传授方法指明了技艺传输的思路和办法,属方法论范畴,可以渗透至剽学与陪学等传承方式中。一言蔽之,剽学与陪学是口传心授法的分支与变异形式。若言传授方式,则三者各有异同。(4)三种传承方式之异同。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此处专指其“式”,即传授方式而非传授方法),学习者一般不具有“陪”的关系和特征,而是学习的主体;常常要经过漫长的习练过程方能正式参与演出;有严格明确的师承关系。剽学,即俗言之偷师学艺,无固定的师承关系与学习方式,“剽”者,指不经同意而将对方的东西据为己有。可见,剽学者并不处在真实的演出环境之中,而是取一种“隔岸观火”式,与师父和学习内容皆有一定距离;有强烈的学习目的与积极主动性,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将这种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习练过程全靠自主进行,学练成才后方进入人们视线或参与正式演出;无固定的师承关系。为清晰详尽地看出三者之异同,列表于下:可见,在学习的诸多方面,口传心授、剽学、陪学三种传承方式存在较大差异,但三者间在某些方面又有相似性。照本宣科、口传心授、剽学、陪学构成了罗汉寺瑜伽焰口仪轨音乐的主要传承方式,其中照本宣科具有统辖性、主导性,其他三种或单独进行,也常与之混融。口传心授则是传承法度之核心。除了上述传承方式以外,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宗教音乐也逐渐吸收当代数字化技术传承方式,如罗汉寺的法师们通过电脑储存的数字音频或视频,可以学习昌法法师、海常法师、智丰法师等名师的唱段与表演。此外,还可通过网络链接至全国各寺院瑜伽焰口仪轨表演的实况视频,起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总之,传承方式受历史语境、文化样态、传承内容等因素的制约,同时又决定着宗教音乐的传承效率和质量。

(四)传承语境传承语境是指与罗汉寺瑜伽焰口仪轨传承相关的制度、历史文化、、风土民俗等因素,它们共同构成其赖以生存的文化语境。制度包括官方政治制度与民间制度。官方制度是指历代封建王朝典章制度中,与重庆罗汉寺瑜伽焰口仪轨传承相关的内容,如历史上几位崇佛的皇帝(如梁武帝萧衍、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赵构、元世祖忽必烈、明成祖朱棣等),他们的施政纲领当中包含了许多有利于佛教文化繁荣的政策,极大地推动了瑜伽焰口仪轨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反之,佛教史上几次重大的法难大多源自当场封建统治者的排佛政策,如“三武一宗之厄”使佛教文化元气大伤,历代封建王朝的政治主张成为主掌佛教文化盛衰杠杆。国家封建礼乐制度与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密切相关,作为礼乐文化的一部分,佛教仪轨与其他儒道巫等仪轨文化彼此交融,共同发展。至今,罗汉寺瑜伽焰口仪轨中的某些仪程还保留着其他礼乐文化的影响,如开坛部分的“疏奏”以及宣文书部分的诵词,皆从儒祭仪轨中借鉴。佛教仪轨中的部分仪程用于皇上的封禅大典中,作为吉礼的一部分而存在;古代社会,佛教的盂兰盆供法事常在节日庆典仪轨中被朝廷当作和合官民关系的纽带而成为嘉礼的一部分;瑜伽焰口、水陆法会等仪轨常被封建王室用以祭奠亡灵、祛病消灾,并作为凶礼而存在。另,由政权相争而引发的战争、国家建设的移民政令、天灾人祸导致的难民迁徙等问题也深刻地影响着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如历史上有名的明玉珍西征、明清时期声势浩大的湖广填四川、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三线”建设等,这些与国家制度相关的历史事件是巴渝地区佛教史上的重要事件,对佛乐的传承产生了深刻影响。民间制度多指各民间组织和宗教派系等制定的思想宗旨、行动纲领、文化主张等,这些因素对巴渝地区佛教文化的传承必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明清时期在巴渝地区发展迅猛、影响深远的袍哥组织,对佛教文化曾产生了正负两方面的作用。巴渝地区南岳下系、青原下系等宗派,以及南岳下系内部各支系之间的斗争与融合、排挤与互利都对其文化与信仰势力的传播有直接关系。此外,历史上有不少高僧大德、圣贤居士为佛教文化的传承做出过巨大贡献,如宋•赵智凤经过不懈努力,促进巴渝地区佛教文化的繁荣,并开凿大足宝顶石窟,使密教文化源流不衰,这些民间组织和力量是推动巴渝佛乐发展的催化剂。历史文化、、风土民俗等因素是构建巴渝文化语境的必备条件。巴人的骁勇坚忍、豪爽仁义是罗汉寺瑜伽焰口音乐洒脱健朗、质朴爽利风格形成的重要内因。“以孝为先”的民风以及崇巫信鬼、笃信神佛的民俗客观上维持了往生、延生、功德三种焰口类型的使用,促进了巴渝佛乐的稳态传承。

二、罗汉寺瑜伽焰口仪轨音乐传承体系各要素之关系

在实际传承活动中,各因素相互交织和影响,形成一个复杂严密的传承系统。根据系统论和控制论原理,我们描绘出焰口音乐传承体系中各因素之交互关系,大致如下图所示:从该体系图中我们可以中看出以下端倪:其一,传承语境构筑了宗教音乐文化传承的保障体系,同时行使监管和评估的功能。传承语境与传承载体、传承方式之间又构成相互影响和渗透与制约的关系。其二,在整个传承体系中,传承本体存在一个相对变异、转化的过程,分别称之为“原生文本”与“次生文本”,二者属对立统一的关系,其传承演变历程充分体现出“历史—社会—个人”三维立体交互的关系。对整个传承体系而言,原生文本也是次生文本,次生文本亦是原生文本。其三,传承方式是整个传承体系关键因素,其他诸因素受其直接或间接制约,并围绕其做相应的调适。传承方式既受制于历史语境、文化样态、传承内容等因素,同时又制约其传承效率和传承质量。其四,传承体系包含自发传承和干预传承两大板块。其中自发传承属焰口音乐内部千百年来自然形成的传承体系,有自发性与长期性特征;干预传承则是在某种外部力量(如政府、民间组织或个人等)的干涉下形成的传承体系,特点是强制性和短期性。而干预传承又可分为积极干预和消极干预,前者是指外部力量对宗教音乐形成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南北朝、唐、元等朝代积极宽松的宗教政策和完善的宗教制度,皇室贵族对宗教的极力推崇等;后者则是外界力量阻碍了宗教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最典型的案例即是佛教史上有名的“三武一宗”之厄。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