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6:14: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教学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为了及时掌握新生入学时的听、说、读、写、译水平,以制定适当的教学方法,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与难点,我们从2006级入学新生中随机抽取三个班从以上五个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最大的问题是听力和写作,73%的学生反映语速太快跟不上,67%的人认为自己词汇量不足。鉴于以上实际情况,笔者对改进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以下建议与大家探讨。
1.注重学生听力技能的培养,将听力课渗透于其他课程,达到相互作用之目的。由于非英语专业英语课时量有限,不可能安排很多专门的听力课,因此听力课程设置较少。所以我们应该在其他课程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力,弥补课时的不足。加强听写和速记的训练,增强学生记录和划分语句的能力。听写是培养学生听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听写一些意义连贯的短文材料,不仅有助于学生处理长篇文章、把握全文关键,而且还能使他们有机会以意群形式听出语篇内容,在需要快速处理语言时,能迅速而准确地抓住时机,对输出的信息作短期记忆处理,进而更好地理解所听内容。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文化背景知识与听力理解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提高听力水平,就必须跨越由文化差异造成的文化障碍,有意识地去了解英美乃至整个西方文化,了解他们的日常言语行为和语言习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使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努力排除本族语的干扰。
2.增加词汇量,提高写作能力。词汇是听力理解中的难点,更是影响写作的突出问题。有近六成的学生认为词汇会影响自己的英语听力、阅读和写作。学生的词汇量越大,特别是学生的表达词汇量越大,他们可写的内容就越多,主题得到充分发挥的可能性也越大,质量也越高,文章写的也有长度,结构也比较完整。D.Wilkins曾说:“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可见,词汇量在英语写作中的作用与地位。学生应该通过阅读来扩大词汇量,这样比一个一个的记单词要有意思得多而且还可以提高阅读能力。阅读可以使单词的再现频率提高,出现得多了,自然记得就牢了。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增强学生用英语思维写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的习惯,了解英语的句法结构和英语语感风格。在写作方法上熟悉文体模式。孔庆炎、刘鸿章认为(见《中国大学英语教学》 2004年第4期),应用文写作具有“程式化”的特点,教师在培养学生“遣词造句”写作基本功的同时,更要突出模拟套写训练,培养学生“照猫画虎”式地去模拟套写那些在涉外业务活动中经常用到的有关应用文(特别是其格式和有关句型)的能力。
3.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教学。如何使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较快的进步,赶上其他同学,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的教学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并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地发挥。对那些入学时英语水平很低的学生,要从低起点开始,教材的难度一定要适合学生的程度,教师要重新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扎扎实实打好语言基础。对基础好的学生提出高标准要求,使他们能有更大的进步,争取在A级和四、六级考试中达到优秀。
4.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时,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那些英语程度较差的学生,教师的作用更为重要。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帮助他们重新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并介绍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法,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教师要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满意、愉快、互助等积极的学习态度,这样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进一步改善高校英语教学环境。学生英语学习的成功与否,并不只是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创造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至关重要。改进英语教学需要全校各级领导、师生的共同努力。英语学习有其本身的特点,它需要的是学习上的坚持与投入,只靠教师课堂50分钟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系领导要重视本系学生的英语学习,要督促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如早读等,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无线放音设备、录像设备、语音教室等为学生开创学习英语的第二课堂。英语演讲比赛、词汇竞赛、作文比赛、校园英语角、定期请外教讲座等形式都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收稿日期:2006-12-13)
(一)促进舞蹈艺术的传播与发展
舞蹈艺术的健康发展需要雄厚的社会基础。在大学开展舞蹈教学,能够有效地实现舞蹈艺术的普及和发展,带动更多的大学生深入了解舞蹈艺术的发展规律,进而形成对舞蹈艺术的热爱。此外,大学生的文化水平较高、自身知识结构较为合理,是普及和发展舞蹈艺术的良好资源。通过开展舞蹈教学,选拔一批优秀的舞蹈艺术人才,有助于保持舞蹈艺术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有效地解决舞蹈艺术后备人才储备问题。与此同时,通过大力提高大学舞蹈教学工作水平,积极改革教学理念及方法,可以促进舞蹈艺术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通过开展大学舞蹈教学工作,可以充分促进现代舞蹈艺术理论的交流和发展,从而起到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大学舞蹈教学的主要对象有两个,一是舞蹈专业学生,二是非舞蹈专业的学生。通过开展大学舞蹈教学,实现舞蹈文化艺术普及的社会化。
(二)有效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现代社会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包括道德素质、政治理论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等等。通过开展舞蹈教学,可以有效地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目标。一方面,舞蹈教学是大学生美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广泛参与舞蹈课程学习和实践训练,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另一方面,通过舞蹈教学可以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培养坚韧不拔的性格,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水平,这对于丰富大学生综合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三)舞蹈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
舞蹈教学对于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大学生通过参与舞蹈训练,能够塑造挺拔健康的身姿,促进身体健康发育,强化各项身体机能,提高运动强度,从而有效实现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四)促进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高
通过参加舞蹈课程和教学训练,大学生能够逐步培养起对舞蹈艺术的长期兴趣,并因此具备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这种兴趣培养模式转移到专业课程学习之中,就能够有效促进专业课程的学习。
二、现阶段大学舞蹈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参与舞蹈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强
当前,大学生舞蹈教学有两种模式,一是各个艺术院校开设的舞蹈教学专业课程,二是普通高校开展的舞蹈教学选修课程,而大学生参与舞蹈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强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部分大学生将参加舞蹈课程学习视为可有可无的学习内容,而一部分舞蹈专业学生则在参加学习的过程中带有较强的功利色彩,幻想一夜成名,忽视了对舞蹈基本功的训练,缺乏刻苦精神。
(二)舞蹈课程的教学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当前,很多高校的舞蹈教学工作集中存在着教学功能发挥不充分的问题。大部分舞蹈教师单纯地重视专业课程教学,从舞蹈理论、舞蹈动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却相应地忽视了舞蹈教学在“德育”、“美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没有通过舞蹈教学活动来实现对大学生思想品格和道德素质的塑造,舞蹈课程的教学功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三)舞蹈教学专业化程度有待加强
现阶段部分高校舞蹈课程教学专业性不强,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首先,部分舞蹈教师的教学方法专业性不强,缺乏对学生科学有效地练习指导,学生学到的舞蹈动作不够标准,甚至会给学生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其次,教师在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大都采用传统的示范教学方法,缺乏对多媒体教学技术和设备的运用。最后,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较为落后,不能有效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在大学生舞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缺乏相应的指导。
三、对大学舞蹈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和思考
笔者认为,为了有效解决现阶段大学生舞蹈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推进大学舞蹈教学模式改革,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一)设置统一的教学标准及课程规范
对于开设舞蹈教学课程的高校来说,可以根据本校专业教学及舞蹈人才培养目标等实际情况,编写统一的课程教材及教学规范。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区别,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将兴趣培养及能力培养作为大学舞蹈课程教学的重点。
(二)强调课程教学与素质培养并重
要进一步强化舞蹈教学课程的功能,在充分发挥课程教学专业性特点的基础上,强化舞蹈课程“德育”、“美育”等功能,将舞蹈教学课程打造成为素质教育改革的主阵地。
(三)全面提高课程教学的专业化水平
为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建议如下:
1
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应用性
对于音体美专业,英语主要是作为交流的工具,大学英语的教学应该更注重语言的应用。例如对于音乐类专业,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时下流行或经典的歌曲进行欣赏,也可以将大家熟知的音乐家、歌手的故事带入课堂;对于体育类专业,可以在教学中穿插一些体育故事、体育人物等的讨论;对美术类专业,可以向学生传输中外文化,融语言、艺术为一体教学,启发他们的艺术灵感[1]。
在调查中,有715%的学生认为英语教学的重心应该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高于选择率为46%的英语过级考试。
2
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习积极性
目前,很多大学都已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来进行分层次英语教学,对提升英语基础很有好处。通过调查可知,课堂的良性互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而互动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提问的质量。教师的提问要保障课堂提问和互动的有效性,教师还要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开口[2]。
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终端的爆炸式发展,微课和慕课逐渐成为英语教学和学习的有益手段。教师可以把部分课堂教学内容做成微课,供学生课后学习,从而实现课堂的延续,新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和慕课自我反思,从而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
3
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深入,理论教学课时在降低,实践课时相对增加,对于音体美专业的英语教学而言,授课课时总体呈下降趋势。因此,为了弥补第一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和不足,需要充分发挥和发掘第二课堂的作用。这要求院系层面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任务化、课程化、学分化等形式,打通课内外的界限,使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使第二课堂真正成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重要的一环。
4
改革考核方式,体现语言应用能力
目前,国内大学英语的考核方式仍然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评价方式以笔试为主,方式较单一,这种评价方式只考核了学生对英语的认知能力,而对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无法体现。较合理的做法是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考核方式上采用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摘要:本文分析了通识教育的内涵,同时阐述了通识教育与大学体育教学之间的关联,最后总结了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旨在强化多远特色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优化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充实和完善体育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提高大学体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通识教育;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建议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这一概念起源于欧洲,指的是弱化专业技能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公共事务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追求育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人性化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保障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通识教育还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是一种非专业、非功利性的素质教育模式,通过为学生提供基础的能力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对于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另外,通识教育还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教育模式,通识教育面向全体大学生,保障全体大学生学习内容的一致性,帮助学生更好的树立价值观与道德观,强调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过程。
总而言之,通识教育可以从性质、教育目的和内容三个层面进行细化分析,从性质上来看,通识教育是大学生教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从教育目的上来看,通识教育强调对学生品质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和强化学生的个性化、多方面发展状况,为社会输送全面型人才;从内容上来看,通识教育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和知识的教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是一种非专业技能的教育活动。
二、通识教育与大学生体育教学之间的关联
(一)大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大学体育教学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目前,我国大部分大学高校的体育教学过程,都存在过度强调运用技能教授的问题,对于学生身体素质、对体育运用的兴趣以及心理状况等诸多内容较为忽略,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培养要求。
2.教学主体不明确
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导致出现“填鸭式”的教学问题,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气氛,降低了体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3.课程形式和内容过于单一
目前,通过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安排和设置进行了解,发现大部分的高校将体育课程安排在大一和大二两个学年,只有少部分的学校,或者是体育相关专业的院系才会在大三与大四学年设置体育课程,这实际上是一种很不合理的课程安排,使得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活动不能持续性的进行,整体上影响了体育锻炼的效率与质量。同时,大部分大学体育课程的内容安排较为单一,甚至存在不少学校体育课直接就是自由活动的时间,消磨了学生体育活动、锻炼的积极性。
(二)大学体育教学与通识教育之间的关系
从教学目标和教W重点上来说,大学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通识教育是一种强调基础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为社会输送全面型的新时代人才,二者在教学目标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在教学重点上具有一致性,换句话说,大学生体育发展与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应用通识教育模式。
三、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强化通识教育理念
强化通识教育理念的主体在于教师和学校各级领导,只有正确树立和深化学校领导与教师的通识教育理念,才能更好、更准确的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将通识教育理念作为教学课程安排与内容设置的理论基础,意味着大学体育的教师团队将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当做大学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优化和完善大学教育体系的改革策略,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二)明确体育教学目标、教学主体
明确体育教学的主体和目标是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识教育模式的应用强调了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大学体育教学突破了传统的单向技能传授模式,强调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实现了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体育教学的创新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对于体育锻炼和运动的兴趣,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同时,大学体育教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面向的是校内各个院系内的所有大学生,因此需要教师在考虑到学生差异化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不同需求,强调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完善学生的品德和行为。
(三)完善和健全体育教学方法
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设计时,应当在参考通识教育教学要求和当代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进行,尽可能的提高学生对于体育教学活动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对于体育锻炼与运动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在活动中领悟和实现体育教学的教育目的。
(四)优化体育课程内容设置
上文已经说明过,大部分的高校在体育课程设置上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在通识教育视野下,应当纠正和解决大学体育课程安排中所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说,解决大三、大四学年没有体育课程安排的问题。结合通识教育的教学目标,调整体育课程课时数量安排。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不仅要培养学生对于基本运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保障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不合理的课程安排与较短的课时会限制大学体育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因此大三、大四年级也是需要设置体育课程的,应当相应的增加体育课的课时安排。
四、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通识教育的内涵,了解了当前大学体育教育问题的诸多问题,明确了大学体育与同事教育之间的关系,然后从强化通识教育理念、明确体育教学目标与教学主体、完善和健全体育教学方法以及优化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等方面,完善了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过程,优化了大学体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综合性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慧芳,蔡皿. 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0:92-95.
[2]姜彬. 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 当代体育科技,2017,04:7-8.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语法 语法教学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各民族文化交融的发展,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各个国家及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日趋频繁,拥有与其他国家和民族交流的能力是新一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以交际为目的的教学理念占据英语教学的主导地位,却忽略了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导致许多大学生出现外语使用缺乏准确性、写作和翻译能力差等问题。因此,随着外语教学改革的逐步进行,有关是否应该重视语法教学的争议也越来越多。
从微观方面看,由于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往往仅分为精读、泛读、听说三种形式,缺少独立的语法课程。教师在授课时也往往只是在阅读过程中简略介绍语法知识,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完成精读、泛读课程上。而高校现行的教材也大多不包含独立的语法教材,导致学习者没有系统的语法概念可依,教师没有语法教学的明确目标可寻。从宏观方面看,一方面,语法学在我国生根发芽只不过是一百年的历史,我国的语言教育长期存在误区,不重视语法学习;语法学习不系统不全面;另一方面,由于英语语法系统和我们的母语汉语的语法系统差距较大,学习者易形成“石化”1,某些语言错误在学习初期已经形成,此后一直作为一种语言习惯固定下来,即使在大学阶段接受进一步学习也无法改变。种种因素导致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差、语法结构混乱的现象。
语法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基础,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也一直是外语学习中的一个难题。面对现存的这些问
题,笔者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对大学语法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一、情景培养和专项训练相结合
英语是一门外来语,英语的语法体系和汉语的语法体系截然不同,如果只是单纯依靠创造语言情景,藉此为学生提供象母语学习一样的条件,在寓教于乐中自然而然的掌握英语语法,那是不现实的。忽略语法的重要性和基础性,片面追求模拟语境、提高试听能力,使学生的语言能力浮于表面。在一些对英语语言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中,往往存在口语流利,但语法句法使用不规范,省略语使用过于频繁的问题。而对于那些在高中阶段没有打好语法基础的学生来说,要他们开口说英语,就更难了。
在学校开辟英语角、组建英语兴趣小组、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试听学习早已经不是新闻了,但是如果仅仅以交际为目的,进行纯粹实验性的外语学习,即便提供给学习者充足的可理解输入和交际机会,多年之后他们仍无法系统习得很多形式结构,无法进行高水平的语言交流,语言的准确程度也差强人意。创造情景条件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水平固然是当下一种颇为流行的方式,但是在某一个固定场合、固定时间内,涉及到的语法知识必然是单一的、重复的,如果不能让学生系统的学习,而只是一味机械的重复某一类语法或句法结构,必将导致学习者的语法系统混乱、出现知识结构断层。
任何脱离语境的单纯句子结构方面的语法教学,和任何忽视语法结构的片面追求实用原则的情景教学,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动静结合的教学方式,在精读课的分析语法结构时加入如何使用语法结构的训练,在泛读课中辨析语言意义和辨析语法结构同步进行,有效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
二、语法结构和文化背景相联系
“语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形成,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造成不同的语言结构和语言习惯。”2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承担一个民族延续文明、传承文化的重要使命。只有在深入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的基础上,才能够高效、全面的学习这个民族的语言。因此,我们在进行语言教学的时候必须重视语言背后的民族文化背景。语言来源于生活,是人类劳动创造了语言。因此世界各民族的语言都受到其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受到各自名族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宗教观等的影响和制约。那么,要想准确、深入的学习和理解某一种语言,首先就必须了解孕育了这一语言的这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同样,对于需要熟练掌握两门语言的大学生来说,了解汉语语法和英语语法的异同以及这些异同背后的文化渊源。
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在外语教学中,因为母语语法习惯的干扰而产生的石化现象也是最普遍的。尤其在大学专科阶段,很多学生还没有认识到接触第一手英语资料的重要性,还是习惯用中文的思维方式学习英文材料。因此,不仅要加强外语语法和目的语文化背景的联系,还要重视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之间的对比,采取比较教学法,进一步强化大学生英语和汉语的语法知识结构。目前许多高校的英语专业已经成功开设“英语国家概况”、“英美文学”这些的课程,对于帮助学习者提高对目的语的系统认识取得显著效果。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此基础上,增设英语语法课和汉语语法课,采用比较学的方法开展教学,使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汉语文化体系和
英语文化体系,真正实现国际交流的公平和对等。
三、开放式教学和传统教学相辅助
传统教学法提倡以“三个中心”为宗旨的教学思想,即“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这种教学思想固然突出了英语教学的目的性,起到有的放矢的效果,但是同时却忽略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开发和培养。开放式教学给学生更多自主的空间,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点进行选择性的学习,在一定层面上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教育体制的局限性,大部分的学生在高中阶段接受的是以应试为目的学习模式,即使他们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语法知识和词汇信息,却无法合理的运用这些知识。进入大学后,受到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等一些新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产生了逃避和轻视语法学习的想法,致使知识结构出现断层的现象,反过来影响阅读、写作和翻译的能力。
另外,从学生这方面看,不同的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也不同,仅“石化”这一现象的产生,就存在年龄因素、缺乏与目标语社会文化融合的欲望、交际压力、缺乏学习机会、反馈性质对学习者第二语言使用的影响等多种可能3。如果仅仅通过听说读来实现语言的学习是不全面的,在开展教学革新、注重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加强翻译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同时,目前高校采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其中的语法部分和中学英语语法有许多重叠的现象。它们或者在表述时换了一些术语,或者换了更复杂的句型。这势必引起学生和教师的厌倦。使本来就枯燥的语法教学更加失去吸引力。教学效果自然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认识到,中学阶段是语法积累和巩固的阶段,大学阶段则更多的是结合自身专业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水平。因此,必须将开放式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取长补短,才能更好的实现英语教学的理想效果。开放式教学弱化了教与学的对立关系,传统教学给与学生扎实的语法结构基础,将二者有机融合才是教学改革的新出路。
四、结论
时代在进步,教育理念在革新,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应该随之做出相应的改动。然而即使是注重文化交流、以交际为目的的今天,学好语法依然是非常重要的。语法是提高语言准确度的保证,是全面运用一种语言的基础,因此任何排斥和忽略语法教学的教学法都是不可取的。只有将语法教学和语言的交际功能相结合,将语法教学明确化、系统化、实用化,才能实现英语教学的全面成功。
参考文献:
【1】 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
【2】 高洪德.试论西方历史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D].山东大学,2007.10.
【3】 黄慧.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关键词】大学英语;问题分析;教学改革
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绩斐然,有目共睹。广大英语教师尽心尽力、孜孜不倦地探索外语教学规律,编写了一系列的优秀教材,同时也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具有高水平外语素质的人才。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还存在着若干问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首先观察一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表现出的问题。其最表层的问题是课堂效率低,这表明相对于教育资源来说存在极度的低效利用,即资源浪费的问题,说到底,就是教育质量存在问题。因此,透过表层现象,发现深层根源是必须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学校英语教学目标不明确
英语教学培养目标没有专业培养目标的针对性,不能很好地处理好作为基础课的英语课与专业课的关系,不能妥善处理四六级和英语综合能力或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四六级考试从思想和实践上很明显地干扰了正常英语教学。
2.混班教学不能满足学生多种不同的需要
随着扩招的继续,生源个体差异大,对教师教学的因材施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混班教学使因材施教几乎不可能。在这样的混合班中,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消,几乎有少一半的英语学习成绩最高和最低水平的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得不到进步甚至可能退步,使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都存在茫然的状态。
3.师资质量不够
在数量上,学生大过于教师,教师成为上课机器;在质上,一些英语教师教学水平不高。由于扩招,英语教师压力过大,以至于根本没有时间进行自我提高。
4.教材陈旧
虽然大学英语系列教材众多,如《全新版大学英语教程》、《新视野》、《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等等,这些教材所选文章虽都出自外国文人之手.但毕竟选材都是十多年前文章.和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之间存在一定鸿沟。广大学生学习英语不仅只为语法、单词还想了解国外人文风貌,形势发展,因而新鲜文章的引入就显得十分必要,从而有利于正确引导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
二、改善大学英语教学的对策
1.编排、选择合适的教材
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教材,英语教学也不例外,但现有的许多英语教材与时代脱节,因此英语教学要改革,教材更新与选择是最关键的一部分。教材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总纲,一套合适的教材不仅要内容新颖,能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还要配合有大量的口语和听力练习,全面针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次,所选用的大学英语教材还必须要有连贯性,延续性。如此才能保证大学英语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优化英语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显而易见。在提高外语课的质量和效果,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同时,应加强英语学习氛围的整体设计,通过精心设计校园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来优化英语学习环境,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外语的氛围,使学生时时、事事、处处看到英语、听到英语、使用英语,组织学生收看英语影视节目和收听英语广播,组织英语故事会、朗诵会、演讲比赛、英语文艺演出、英语文化节等活动,强化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让学生在愉快的校园生活中、轻松的学习环境里,潜移默化地使英语表达能力逐步提高。
3.改变教师教学方法
教师应注重授课的趣味性,针对性,提高课件制作水平,合理利用课间十分钟,开辟第二课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4年1月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其中指出:“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纲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手段提出了要求。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的第一负责人,对教学改革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引导、督促、监督的作用。一名教师授课水平高低也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以大二非英语专业学生为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使课堂更有针对性:针对大二学生要参加CET4,且大多学生基础较弱的特点,在期初应敦促学生做好计划,进行专项练习;适当讲解备考方法,抽出时间锻炼听力、翻译、阅读和写作。
其次,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锻炼学生听力,扩充知识面每次课前应适量下载并精心挑选音质好、内容好的视频短片,在课间进行播放,比如“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奥巴马演讲、杨澜TED演讲、马云英语演讲等,内容新颖励志,既可提高听力又可扩大视野。因此笔者认为课间时间应充分利用起来,成为了解外国文化、名人轶事,提高听力的第二课堂。
三、结束语
大学英语的教学与实践在不断更新、发展,这给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作为教师要认清新形势,在教材上做文章、改进教学教法,在理念上更新自己的观点,敢于接受挑战以创建大学英语基础教育的新平台。除了本文所阐述的几个方面,我们还应该从自主学习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探讨,按照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将大学英语教学各个环节的改革进行整合,达到大学英语教学整体优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陆巧儿.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2]宋鸿雁,肖本罗.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反思[J].唐山师范学报,2004(11).
[3]陈千飒.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J].科技向导,2012(5).
[4]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S].2004.
关键词:大学英语合班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这一发展带来的一个新的变化是:相对于学生人数的快速增长,教育资源的增长却显得相当缓慢,特别是教师短缺的矛盾日渐突出。不少高校在大大增加教师工作量的同时,纷纷将合班教学作为一种现实的选择,越来越普遍地采用。英语教学也越来越多地采用合班教学。
一、英语合班教学的优势
合班教学指在单个教学班中包含两个以上的自然班(一个自然班通常是25~45名学生),或学生人数超过一个自然班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大学英语合班后,人均70人左右。
与传统的自然班级课堂教学相比,合班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优势:
(一)活跃课堂气氛,增进生生互动
与分级教学的小班相比,合班能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人力资源。学生不同的人生活经历、知识、背景、兴趣和观点为活跃课堂气氛打下了基础,能使课堂上的生生互动变得更加踊跃,学生以较为放松的心态学习,学习效果会提高很多。
(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潜移默化的学习机会
一方面,不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知识面能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成绩好的学生的成功经验和学习技巧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带动其他学生,起到楷模的作用。同时,人数的增加也意味着竞争的增大,由此会引发学生更高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三)培养学生自学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大班教学使得教师无法顾及每个学生,这就意味着,如果学生想要跟上进度就必须学会相互指导和合作,从而营造合作的学习气氛,使互相帮助成为合班的特色。
总之,大学英语合班教学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提高学校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减轻英语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它能够在短期内缓解“扩招”后出现的供需矛盾,满足人们对大学教育的渴望,具有“应急”的作用。
二、合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合班英语教学的优势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大班教学,尤其是规模较大的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已影响到了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差
目前,在我国高校的大班英语教学中,教师采用最多的就是讲授式教学。教师在台上讲和写,学生在下面听和记,师生间缺乏沟通与交流。在小课教学中常用的提问、讨论等方式很少运用,单调而缺乏变化的教学形式,很容易使学生疲劳和麻木,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这既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反过来又影响教师讲课效果,形成课堂教学的恶性循环。另外,大课教学用统一的标准和模式来要求和衡量不同的个体,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个性的发展。
(二)课堂秩序难维持,课堂纪律差
最近,某媒体对393名大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31.6%的学生平均每周逃课一次,每周逃课二到三次的有16.8%,五次以上的3.1%。导致学生逃课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因为上大课:反正教室里人多,不去老师也不容易查出来。此外,上大课时迟到、早退的也比较多。在大班教学中,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控制课堂秩序的难度也加大,特别是在超过150人的大班中,小课教学中很难看到的违纪现象,如上课时看报纸、聊天、发短信、睡觉等,在大课上却相当突出。这些现象的出现,关键是教室里人太多,教师很难对每个学生进行有效监督。如果再加上有些教师对违纪现象采取放任与漠视的态度,则学生的违纪行为会更加严重,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
(三)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低,师生间互动性差
师生互动,就是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比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师生共同探讨等。在大课教学中,教师出于对课堂秩序能否方便控制和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的考虑,对案例分析、问题讨论等学生参与度高的教学方式很少采用,主要是“一言堂”式的讲授式教学。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很少考虑学生的需要与兴趣,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基本上剥夺了参与教学的权利。这样的结果只能是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弱化学习的动力。
三、确保英语合班教学质量的对策建议
尽管合班英语教学具有上述劣势,但只要语言教师实施有效的解决办法,英语合班教学仍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语言教学方法。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分别提出如下对策:
(一)教师切实加强对课堂的管理是提高合班教学质量的保障
合班人多室大,稍有点滴的突发起伏与波澜,学生的反响就会像涨潮一般巨大,甚至使教师产生始料未及的窘迫,尤其是个别教师越是情急慌乱,越是声色俱厉,学生就越容易起哄。要杜绝此类情况的发生,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很强的课堂管理能力,注重性格的平稳持重和认识视野的开阔贯通,从而在健康的气氛中解决冲突,并使之产生一定的教育价值。
(二)教师的高水平教学是提高合班教学质量的前提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历练和修为。青年教师应该有更多的学习锻炼的机会,多听经验丰富的老师的课,多请教,多学习,多在教学中思考,最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在上好每一次课前,应该有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不仅要扎实深入,而且要兼收并蓄,既要力求全面,又要做到重点、难点、创新点的明确以及前沿知识的恰当突出与合理把握,还要把打算采用的教学方式加以明示,以防情急生乱。要花大力气研究教学大纲与教材,真正吃透内涵,把握精髓,做到有所依托并超越,还要调查了解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的现状与前承课程的情况。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还要加强教研活动与集体备课,这是查漏补缺、互相学习、整合备课资源的有效途径。
(三)上好课是提高合班教学质量的关键
讲课是一种艺术,不论讲的是什么内容,无不体现出讲者的主观色彩;讲课又是一种创造,面对信任和渴求,灵感的火花飞溅,你会突然想到备课时没有想到的东西。
第一,课堂语言要简练、准确、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首先要善于提出问题,创造问题情境;其次是分析问题,要逻辑严谨,层层递进;然后是解决问题,明辨事理;再就是要有结论和探寻的空间。要精选例题与案例,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同时,教师还应结合所讲课程的特点,善于运用自己的特色知识和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绝不能照本宣科。
第二,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听课的积极性。首先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反对填鸭般的自始至终的灌输,倡导交互式、讨论式及其他学生参与面较大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精神共鸣与思想涟漪,以调动和展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合班人数较多的情况下,提问或设置的教学参与环节不宜过多,以每堂课2~3个为宜,且应经过教师课前的仔细斟酌、审慎推敲,将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拿到课堂上,否则临时突击性提问,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意义不大。要鼓励学生提问题。对学生的问题,能直接回答最好,暂时不能回答的要如实告知,下次课一定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复。对于疑点、难点等共性问题,在课堂上集中回答效果更佳。
第三,灵活使用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其能相得益彰。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图、文、声、形等相结合,能展示动态变化过程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和记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传统课堂教学是教师通过手写板书、口头讲解和推理分析,达到与学生交流思想和传播知识的目的。但是,若上课全部采用多媒体,直接的状态是教师手握鼠标,面对计算机,在固定的时间和环境下,学生就很难感受到课堂的活力,更难以及时理解并消化所演示的授课内容,并且大屏幕投影仪和音响对学生眼耳的刺激会使其感官和大脑易于疲劳,这无疑会导致接受效果的降低。为此,教师要将多媒体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方式适时地切换并使其互补,对重点难点以及推理过程,教师仍需要进行必要的板书;同时对于问题的提出、变化过程和结论等,则应灵活使用多媒体技术,使二者互补,才会有高质量的教学。
(四)提高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能力是保证合班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美国语言学家cohen撰文指出:“语言学习的成功取决于学习者本人,取决于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及其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的各种能力。”也就是说,学习者必须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真实目的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真正感知语言使用的某些规则及规律。外语学习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靠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开展。
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之余,努力激发学生的课下学习的主动性。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多媒体在语言教学中的广泛应用,都为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提供了理想的条件。网络信息技术融入学习领域后,学习者可以在自己认为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自身的知识结构层次,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行规划、安排学习进程,自主建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学生要学会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创造自主学习环境,只有具备个性化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个性化自主学习才能取得理想效果。教师、资源、媒体构成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外部环境。学生可在语音实验室听英文材料、看外语电影,或是使用计算机进行专项语言学习,在互联网上阅读英语文章,进行实时网上英语交谈等。这样,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所学语言知识的实际运用情况,同时也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环境,客观上起到培养学习自主性的效果。
在大学英语合班课的教学中,我们更应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每个环节,把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数学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考核机制;教师自身修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213-02
一、提高大学数学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蓬勃发展,特别是高科技的快速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数学人才参与其中,去解决高科技行业中存在的一些数学问题。这对大学数学专业课程教学而言是一个挑战,因为如果数学的发展跟不上其他行业的发展步伐,特别是不能满足对数学理论需求较大行业的发展需求,势必会拖行业的后腿,阻碍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在目前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大好形势下,各高校培养出高质量的数学人才是顺应时展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同样,数学学科要发展,靠的是更多更高层次的数学人才,而数学人才的培养靠的是高质量的教学。教学质量提高了,培养的数学人才相对就多了,数学学科也相应的发展起来。所以提高数学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对数学学科的发展意义重大。对于数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如果他们所接触到的每一堂课都是高质量的,那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被调动起来,这对学生自身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总之,上述三方面的意义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二、影响大学数学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的不利因素
影响大学数学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有很多,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本文主要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进行探讨,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教师队伍建设跟不上办学规模的发展速度。自上世纪末中国大学扩招以来,各高校的办学规模大幅度壮大,很多专业的招生人数也有大幅度的增加。但是有些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有的老师同一学期担任几门专业课程,整个学期疲于上课,对于如何去上好课乏于思考。很多高校的数学专业存在同样的问题,所以这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
2.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教师的素质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包括专业素质、教学态度、教学技能等。崇高的专业素质是一个老师上好课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如果教师的专业素质不过硬,那上起课来就会表现出不自信,照抄教材,很少或基本没有拓展,教材上没详细介绍的内容也就含含糊糊过去了。良好的教学态度是上好课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良好的教学态度表现为备课充分、上课严谨、爱生如子等。目前有些教师的教学态度有待提高。如果一个教师对上课敷衍了事,基本上不备课,上课时只带教材,上课照本宣科;对于配有教学课件的课程,教师只在上课前浏览下课件就直接上讲台的话,这怎能保证上课质量?较强的教学技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利条件。教学技能包括的内容很多,主要体现在个性化上,如板书、语言组织、课堂幽默的运用等。教师的教学技能越高,学生的学习情趣就会越高,学习的效果就会越好。
三、关于如何提高大学数学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至于如何提高大学数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本文从以下两方面考虑,提出一些建议,供参考。
1.从管理层面入手,建立合理的教学质量考核机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当前,可能由于办学规模的壮大,教师配置跟不上办学规模,有些高校的数学专业课程实行“任课教师上课,任课教师出题,任课教师改卷”的教学模式,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监管机制。这就使得在整个教学模式的运行过程中,难免出现“教师漏点题”或“教师给人情分”等现象,造成学生的考试成绩存在水分。更有甚者,少部分任课教师在期末考试前给学生出十几道题,叫学生带回去做,而期末考试题就涵盖其中。这就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严重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针对这些现象,笔者认为应从学校的管理层面入手,建立“教考分离”制度,实行任课教师负责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以及课后对学生的辅导,考试命题和试卷评阅则由其他教师负责。甚至可以先建立题库,考试试题从题库里随机抽取,考完后再由任课教师以外的教师来评阅试卷。另外,为了激发和监督任课教师的教学激情和教学良知,学校相关部分可以建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和教学质量奖惩机制,由教务处、督导组和院系相关领导负责执行。如对上课质量高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对上课质量差的教师暂停其上课资格一年,在这期间学习其他教师的上课方法和经验,以提高自身的上课技能。
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师说》里的名言,它意即教师应该给学生言传身教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为人品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崇高的教学良知,是难以胜任教师这个职业的,就更不用说有高质量的教学成果。所以要想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作为课堂组织的任课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修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加强师德师风学习,弄清楚何为师者。在和学生的交往中,教师应该明白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绝对不能做的。现在有些教师在学生面前想到什么说什么,甚至说些与自身身份背道而驰的话,严重影响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这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2)提高自身专业修养。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丰富扎实的专业知识难以在台上发挥自如。若教师上起课来照本宣科、板书照抄,不能延展和扩充,即使能把课本上的知识点解释清楚,学生学到的知识也只是局限于本教材之内,对于不同教材中的提法或观点,学生全然不知,这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所以,任课教师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要经常去学习不同教材中的方法、观点,学习最新的研究结果,然后总结和归纳,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些补充。例如:在数学专业课程《泛函分析》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间给学生穿插介绍一些数学家的生平和趣闻轶事,以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完“不动点定理”后,可以把关于此定理最近的一些推广和应用告诉同学们,这样不仅让学生增长了见识,而且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学的东西是有用的,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3)教学艺术和教学激情的水平提高。要保证每一个学生在课上一直保持全神贯注是很难的,他们难免会开小差。在教学内容乏味和上课教师没有激情的情况下,学生还会昏昏欲睡。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地集中注意力,这对任课教师来说是一个具有极大挑战性的问题。对数学专业课的任课教师而言,此问题显得尤其突出。笔者认为这需要任课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激情的水平。什么是教学艺术?教学艺术是教师在课堂上遵照教学法则和美学尺度的要求,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心理活动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实施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的活动。教学艺术具体涉及的内容很多,包括口才、板书、仪容仪表、课堂的及时批评和表扬等。教学幽默是教学艺术中的一种特殊形式。什么是教学幽默?教学幽默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的一种幽默感,使学生在笑声中进行认知活动,在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饱满的情况下学习和掌握文化知识。在课堂上特别是在数学课的课堂上,适当应用教学幽默对活跃课堂气氛非常重要。数学课程的课堂一般不乏沉闷,如果任课教师能在某知识点处适当幽默一下,顿时能把气氛活跃起来,能使学生精神起来,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除此之外,还能展现教师的才能与机智,更为重要是对提高教学质量很有帮助。
教学激情,即是对教育的一种热爱,专注、投入、执着。它是一种活力,也是一种敢于挑战自强不息的敬业精神。一个富有激情的教师是充满自信的、一走上讲台就神采飞扬的人。一个热爱教育事业而富有激情的教师就会爱生如子、爱校如家,对新学期的开始充满欣喜和期盼,对学期结束或学生毕业离校又恋恋不舍。如果一个教师教学充满激情,他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就能感召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欢快愉悦,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观,自然也就会喜欢上这个教师和这个教师担任的这门课程,教学质量自然就会提高(以上某些观点参考文献[1,2],类似的探索可见参考文献[3])。
总之,要想提高大学数学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首先要从机制建立上入手,保障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现代教育事业就如服务业一样,要想让“顾客”满意,就得提供优质的服务,要想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就得有良好的服务手段和服务态度。
参考文献:
[1]张荣伟.当一个好老师的四个要件[J].教育观察(教科研前沿),2013,(6):13-15.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课堂教学 质量 提高
随着中国经济体系的转变,教育事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保证拥有健全的理论研究队伍的同时,如何培养出适应新形势、能活跃于国际大舞台的复合型英语人才?而改革开放对大学英语教学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快速地培养出大批在国际性的文化、经济交流中起着桥梁作用的英语人才。这些挑战和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教师应转变思想,掌握教学大纲,研究教学方法,注重自身素质,以不断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一、转变教师思想
首先要摆正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正确观点,这是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传统的教学中,多采取灌输式教学法。教师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整个教学环节枯燥乏味,教学过程形成一言堂形势,教学质量很难得以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摆正自己和学生的关系,注意按照大纲要求,把握重点和难点,以提问等课堂教学形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不但掌握了重点内容,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使课堂的气氛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学生的兴奋点也放到了课堂中,这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选择适当的教材
合适的教材是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改革后的新教材有诸多优点:一是信息量大;二是文章内容新颖,题材广泛,趣味性强,文章所讲述的大多是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容易产生共鸣;三是新教材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增强课堂参与意识;四是新教材针对性地改进了课后练习题,使练习题内容全面、目的明确、形式多样,更加科学、合理。
三、明确教学任务
要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首先要明确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即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确定教学目标,首先要充分理解教学大纲的规定,严格执行教学大纲。其次,要明确教学目标内容和水平要求。目标内容涉及知识、智能要点、非智力因素和思想品德等几个方面。水平要求有三个层次,即认知水平,智能水平、操作能力、创造能力的发挥程度和教育水平。
对教学目标的确定,还要体现英语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状况,确定教学目标,其意义在于使课堂教学方向明确,有效组织教学环节。因此,教师必须熟悉教学大纲,吃透教材内容,掌握每个知识点,确定把握每一具体要求的区分度,然后,再就知识的完整性制定出每一课时明确的目标,增强教学的意识性,使课堂教学处于完整、有序发展的进程中。
四、优选教学内容
首先,教师要把握教材实质,使每一堂课实现最大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对教材进行分析研究,认准教学内容中主要的、本质的东西。教师不仅要知道教学内容的范围,而且要掌握教学内容的本质,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主要的、本质的知识上去。教师只要掌握了教学内容中主要的、本质的内容,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就能实现集中、具体、确切。其次,教师要掌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每一堂课都有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复习、巩固练习、课后作业都应紧紧围绕重点和难点进行,且每个环节都应精选,避免重复。教师只有把有限的教学实践花在最核心的教学内容上,才能真正把握教材实质,学生智慧才能得到最大的发展,课堂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最大的提升。
五、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遵循英语教学规律,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口、笔头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强烈的成就感,在知识、内容、方法和情感等方面创造和谐的氛围,在愉快的环境和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掌握、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发挥。
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核心要素。高校英语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基本功,如发音标准,语音、语调准确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语言不但要通俗明白,而且要准确无误,具有严密的科学性,生动有趣,具有启发性。教师要在备课时充分了解授课内容,安排授课环节,丰富授课内容。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不断更新知识,交流并总结经验,时刻关注英语教学中的新动向、新趋势。
总之,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教师应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方法,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以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葛均霞 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初探[J].魅力中国,2011(15)。
【关键词】全校公共选修课,冷热两级分化,原因探究,相关建议
全校公共选修课是中国矿业大学为扩大本科学生的知识面、开拓视野、推进文理渗透、理工结合、提高其综合素质,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一类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好奇的发现,在每个学期学生选修全校公共选修课的过程中,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冷热两极分化现象,有些课程选课学生数量非常之多乃至人满为患,而有些课程选课学生却不甚了了甚至出现了无法达到开课条件而被迫取消的尴尬局面。为了探究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我们近一年来在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公共教学区、学生宿舍楼对全校性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相关情况做了问卷调研,下面是对本次调研情况结果的分析。
一.调研问卷的结果分析
1.学生选课的态度分析。对于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的态度,有54%的同学对于重视选修课,而态度一般、不重视的同学也不在少数(两项合计占39%),还有少数的同学认为选修课是可有可无的,对选修课不重视(7%)。由此可见,有较大比例的同学对全校性公共选修课重视程度不高。
2.学生选课时的目的分析。学生选择选修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拓宽知识面,补充学习内容(40%);其次学生也会以接触不同学科,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补充更多专业以外的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目的而选择某门选修课程(28%);单纯为了修满选修课的学分或满足学校相关制度要求而选择选修课程的学生也不在少数(28%);出于增强就业能力这个目的来选择选修课的学生占比很少(4%),这也间接导致了两极化现象的出现。
3.学生选择全校公共选修课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学生选择选修课的最主要因素是课程的考核方式(33%),学生比较喜欢考核方式是考察,而不太喜欢采用考试的方式;其次,课程的名称是否吸引人、是否高大上也是很重要的因素(27%);课程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是否符合有利于达成自身的职业规划也成了选择的一大要素,两项合计占比为30%。同时,老师讲课是否风趣幽默、室友及学长的推荐、讲课内容是否实用并接地气等因素也是影响学生选择公选课时的重要因素。
4.全校公共选修课选课人数过少、上课出勤率过低的原因分析。学生对欲开设的课程不感兴趣是导致全校公选课人数较少的最主要原因(39%),而课程实用性较差也是影响公选课人数的重要因素(26%)。老师对待所开设课程的态度比较消极(可能仅仅为了完成学校的教学工作量考核要求而应付了事,准备不足,照本宣科)、讲授内容陈旧、实用性差、不和学生们进行互动交流、上课方式过于单一(仅仅停留在讲解PPT)、考核制度的松散(很多课程结束采用交论文等粗放的考核方式,不注重平时学习中的过程控制)等是导致全校公共选修课上课出勤率过低的主要原因。
5.学生难以选上自己所期望的全校公共选修课的原因分析。
半数以上的学生因为热门课程选的人太多而接受学生的数量有所限制(最多不超过200人),没能选上自己所期望的选修课(55%);其次,有23%的学生是因为自己所期望的公共选修课与自己其他课程开课时间冲突而无法得偿所愿;选课系统在特定时间段内过于拥挤(能够接纳的同时上线选课的人数有限,有时会由于同时登陆选课的人数太多而导致系统瘫痪)以及课程种类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没能选上自己所期望的选修课(22%)。
6.理想的全校公共选修课老师特质、课堂教学内容及模式分析。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学生们喜欢的公选课老师应该开朗、诙谐、风趣、幽默,上课时要认真积极(不会因为其是全校公共选修课而应付了事)、情绪饱满、面带微笑;课程所讲解的知识和内容的实用性要强、内容要接地气,课堂教学内容丰富、有“营养”,课程内容要经常更新,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在上课过程中老师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而不只是自己一个人在唱独角戏,要让学生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展现他们的才能,实现智慧、知识与独到见解的共享;上课方式应该灵活多样,PPT讲解、相关视频播放、游戏互动、课堂演讲等多种方式要有机结合;老师要关爱并帮助学生成长,教书育人,在讲解课程知识的同时能够对学生自身发展及未来职业规划提出合理化建议。
7.学生对学校全校公共选修课选课管理部门的建议分析。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学生建议全校公共选修课课程的设置应该多听取广大在校学生的意见(42%),鼓励广大学生列出希望学校开设的公共选修课课程的清单,再由学校公共选修课选课管理部门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全校教师,鼓励老师们开设相关课程;27%的被调研学生建议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可供选择的课程;16%的被调研学生建议学校相关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全校公共选修课选课系统,加大该系统在同一时间登陆的最大登陆量以提高选课效率,同时在选课平台上增加欲开课课程的教学内容信息及上过该课程学生的反馈信息,为学生真正选到自己心仪的课程提供信息帮助;15%的被调研学生建议学校公共选修课选课管理部门应该加强选课指导,指导大家学生如何科学选课,克服盲从,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诉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二.相关建议
通过上面的分析,特提出如下建议:(1)建议广大学生高度重视全校公共选修课课程的选择与学习,认真对待,真正深入与参与进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和技能,提升自身在未来职场上的核心竞争力;(2)对于广大开设全校公共选修课课程的老师而言,要像对待开设专业基础课一样对待自己开设的全校公共选修课课程,积极认真备课,为学生们传授实用性强、接地气的教学内容,坚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上课方式要灵活多样并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同时老师应该加强对选课学生的课程教学过程管理,一味放纵讨好学生的老师绝非称职的老师;(3)对学校公共选修课选课管理部门而言,应该积极听取广大学生的建议,改进选课平台性能并加大相关课程信息的披露,从而保证学生好选课、选对课、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参考文献: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2013年6月26日报道,该组织最新出版物《高等教育的排名与问责:应用与误用》汇集了各界代表对世界大学排名利弊的讨论,全面论述了当前社会对高等教育排名的看法,并邀请大学排名的幕后工作人员共同参与该书的创作,由他们讨论现行排名的应用与误用情况,旨在帮助学生、家长、教育机构以及政府更好地了解与辨识大学排名。
世界大学排名影响了公共政策、学生和家长的选择。不论排名正确与否,它已经成为全世界高教育机构办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并因此导致了大学之间的激烈竞争。世界上有1.7万多所大学,而其中只有1%的大学才是“世界大学排名”所关注的焦点。尽管排名有多样化的评估标准,但是前200名的大学大部分仍然是拥有200多年历史的老牌大学。这些大学均强调科学研究,每所大学平均拥有学生约2.5万名,教师约2500名,每年的预算平均超过20亿美元。
书中,几大知名排名机构的负责人公开辩论,详细阐述了他们所用的排名方法、优缺点以及随时间产生的变化。他们均表示,大学排名能为学生、家长、高校及政策制定者提供所需信息,有助于提升世界高等教育系统的透明度,但排名不能作为评判学校质量的唯一信息来源。此外,文中深入剖析了现行排名系统的弊端,包括研究方法缺乏多样性,过分关注研究经费增加所产生的社会效应等。
就业前景是学生和家长择校时考虑的重要因素,而经合组织官员理查德·叶兰德等人认为,大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应该得到重视,大学排名应该体现这一点,比如测试应届大学毕业生的通用技能(如书面沟通、分析推理能力等),以证明高等教育已经使他们具备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陶媛编译)
欧盟报告:欧洲高等教育机构须重视教学质量
据世界大学新闻网2013年6月21日报道,欧盟高等教育现代化高层小组近日了一份题为《提高欧洲高等教育机构教学和学习的质量》的报告。报告称,欧洲许多一流大学对研究的重视甚于对教学的重视。报告建议,到2020年,欧洲所有高校教师都必须接受认证教学培训。欧盟委员会将为这些建议的落实提供支持。
该高层小组以爱尔兰前总统玛丽·麦卡利斯为首,由众多杰出的欧洲学者及微软公司欧洲负责人简·米尔菲特组成,一共提出了16条建议,核心内容是“教学与研究同等重要,必须把教学和学习质量置于中心位置。”欧盟委员会教育、文化、语言多样性及青年事务委员瓦西利乌对此表示赞同,她说:“这些建议及时、务实,而且不需要大量额外支出。研究和教学都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我们要使两者之间保持平衡。在界定学术价值方面,我们必须强调和重视教学,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
报告提议,政府应该对高等教育负责,提供持续稳定、资金充足的保障,以支持高校提高教学和学习的质量。每所高校都应该制定和实施关于支持改进教学与学习质量的战略计划,投入必要的人力和财力,并给予教学与研究平等的地位。报告建议,为了保证对教学的重视程度,各高等教育机构应在学者的招聘和晋升时将教学能力作为考核标准之一,并建议高等教育机构为学生建立咨询、指导、辅导和跟踪系统,直到其毕业甚至就业,以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该报告受到了欧洲大学的欢迎,欧洲大学协会也呼吁对学者进行强制认证教学培训,对学生创业和培养创新技能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并建立一个欧洲教学与学习学术机构来负责监督高校的教学与学习情况。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邓莉编译)
新加坡青年节鼓励中小学生把艺术带给公众
据新加坡教育部网站2013年7月10日报道,作为2013年新加坡青年节庆祝活动的一部分,7月2日至6日,来自167所学校的5000名学生走上街头展示他们的艺术才能。他们不仅自己表演,还邀请围观的群众共同参演,旨在向公众们传达艺术无处不在,每个人都可以投身于艺术并享受艺术的理念。
此次新加坡青年节的主题为“参与·融合”,第一次公开呼吁让更多的学生追求艺术,唤醒他们对艺术的热情,并鼓励学生在公众面前展现自己。
为了激励和引导公众参与,学生们都使出了十八般武艺。例如,诚康中学的学生打扮得光鲜亮丽,在滨海艺术中心向人们发放他们现场做的艺术礼品和各种造型的气球;绿苑中学的学生开设了街拍艺术课,向公众教授图片分享软件的使用和摄影的基本概念;北维斯塔中学的学生则证明了油画的魅力,他们在滨海艺术中心准备了颜料和纸张,让人们在现场一试身手,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参与。
关键词:大学生 专业满意度
一、引言
教育问题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对象,如何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办学生满意的教育一直是众多高校所追求的目标。在我国,有许多对大学生所学专业满意度课题的调查和研究,对其原因进行了系统而仔细的分析,而后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已有的研究表明对所学专业不满意的大学生普遍出现学习热情下降、学习动力不足等现象,甚至有些同学因为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而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性格也随之变得暴躁,再加上当今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 ,专业设置是否适合学生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能够提高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已经成为高校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此研究主要针对以上问题,意在为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服务提供合理化的建议,让高校的教育服务从更深层次、更广阔的方向发展。
二、文献分析与假设提出
(一)文献分析
目前的学术界对大学生专业满意度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针对某一特定学科类别的大学生的专业满意度研究。如马利军,钱育佳(2009)对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的满意度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出了非医学专业的满意度较医学专业的低,且满意度在年级与生源上存在差异。
(2) 针对某个特定因素与专业满意度的关系的研究。主要研究不同年级与专业满意度、就业与专业满意度、专业满意度与学习积极性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例如樊明成(2011)发现当前中国大学新生对专业满意度差异非常大,从对大学新生的专业满意度的调研结果中发现许多专业中只有少数大学新生对就读专业满意。姚琳(2010)分析了就业问题对大学生专业满意度的影响,并在研究中发现就业前景与专业满意度成正相关。王海燕;李宝富(2011)认为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将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信心,进而影响到学习效率与效果,通过分析研究得出学习的积极性与专业满意度直接相关。
(3) 对影响大学生专业满意度的综合性研究。如梁盼盼、于婕(2011)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从专业感兴趣程度、性别、专业种类差异、年级差异、就业形势差异、学校对专业的重视程度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专业满意度的因素。
由上述文献分析可知,大学生的专业满意度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反过来,专业满意度会影响到学习积极性以及转专业的需求。
(二)假设提出
笔者在此将影响专业满意的度的因素划分为三个方面,继而提出了相应假设,见图1。
具体假设为:
自身因素 假设H1:大学生所学课程性质不同,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不同
假设H2:大学生所处的年级不同,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不同
假设H3:大学生所填报志愿批次不同,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不同
假设H4: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不同
学校因素 假设H5:大学生对教学设施的评价不同,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不同
假设H6:大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不同,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不同
假设H7:大学生对课程设置的评价不同,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不同
社会因素 假设H8:大学生对社会需求的评价不同,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不同
专业满意度产生的影响
假设H9:大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不同,学习积极性不同
假设H10:大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不同,报考建议不同
假设H11:大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不同,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意愿不同
三、调研方案与过程
针对调查目的与调查内容,本调研从影响专业满意度的个人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专业满意度带来的影响四个方面初步设计了36个题项,其中满意程度的评价采取李克特的5分量表法,将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5个刻度分别记为5分、4分、3分、2分和1分,以便于统计分析。
此次调研先在小范围内进行访谈和问卷的预调查,根据反馈结果对问卷进行了修订,删除了15个题项,最后形成了21个题项的问卷,进而投入正式调查。在抽样方法上,我们采用的调查方法有问卷调查法和面谈访问法。本次调研问卷调查确定了800个样本,而在样本选择上,按照年级、文理科、男女生的比例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了调查。问卷回收789份,回收率为98.6%。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大学生专业满意度的现状分析
1.大学生专业满意度的总体状况(如表1)
由图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中,有292个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表现为满意,占调查总体的37%;有394个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评价为一般,占调查总体的50%。从总体上来看,我校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
我校大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的综合评分为3.27,从整体上来看,大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介于一般与满意之间。
2. 大学生对教育服务各因素的满意度(如表2)
由表中计算的各项平均分可知,在教学设施、教学质量、课程设置这三个方面的综合评价中,教学质量所得平均分最高,可见湖北文理学院学生对本校的教学质量还是比较满意的,当然在其他的方面也要加以改进。
对学校基础设施的满意度:据了解,湖北文理学院学生对学校图书馆、实验室等设施基本满意,但是,在教学设施方面有许多建议,如教学楼需要新建、多媒体设备要及时保修等。
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大部分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表中数据显示教师教学水平的平均分要高于教学管理水平,但部分学生反映师资力量不够,有些专业缺乏专业教师指导,教师的专业技能有待加强。因此学校应该将教学和管理两手抓,不可偏废其一。
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由表中数据可知,大部分同学反映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还是比较合理的,很明显可以看出实践能力提高度的评价相对较低,因此教学应该注意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访谈中我们又了解到,部分同学反映课程时间安排不是很合理,如大部分专业课安排在大二、大三,导致学习任务加重;大一的通识教育内容应该多样化,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专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1. 自身因素
(1)课程性质对专业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①目前课程性质对专业满意度的影响
将在校大学生的目前课程性质与对专业的满意度并做成折线图(如图2)
由折线图可以很直观地发现,对专业的满意度评价为满意的。经卡方检验P=0.007
②高中课程性质对专业满意度的影响
将在校大学生的高中课程性质与对专业的满意度进行交叉分析(如表3)
②高中课程性质对专业满意度的影响
由上表可知,在对专业的满意度评价为满意及以上的人中,理科生占84.9%,文科生占91.7%,卡方检验P=0.018
由上面交叉表,可以看出,文科生在总体上的满意度要比理科生高。
(2)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专业满意度的影响
将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与对专业的满意度进行交叉分析(如表4)
由交叉表可知,不同年级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有一定的差异。其中2年级和3年级对专业的满意度情况基本相似,但2年级略高于3年级;1年级对专业满意度要高于2、3年级,且相差的百分比颇大,即所处年级对专业满意度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年级越高,对专业的满意度越低。卡方检验分析,有P=0.012
(3)第几志愿对专业满意度的影响
经分析知,填报第一志愿的同学对专业的满意度在一般到非常满意之间高于其他志愿的比例;与此类似,填报第二或第三志愿的同学又高于第四或第五志愿,因此可以推断出填报志愿的批次越高,对专业满意度的评价越高。经卡方检验分析,有P=0.043
(4)刚入学的兴趣和目前兴趣对专业满意度的影响
将刚入学兴趣和目前兴趣与专业满意度进行相关性分析(见表5)
由表5可以看出,大学生目前的学习兴趣与对专业的满意度的相关性要更大一点。
因为本次调查的变量为5个等级的定序变量,因此,我们采用非参数方法――斯皮尔曼秩相关系数(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 coefficient)来衡量和检验变量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
计算出Spearman秩相关系数后,要对该系数进行检验,此时的原假设为:两变量不相关。在满足原假设的前提下,若是小样本,则服从Spearman分布;在大样本下,统计量Z= Rs*sqrt(n-1)近似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如果|Z|>Za(即显著性水平为a时的Z值),则可拒绝原假设,接受研究假设。
本次研究中a=0.01, Za=2.58。Za/ sqrt(n-1)=2.58/sqrt(789-1)=0.09。即如果计算的两个变量之间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Rs>0.09或Rs
专业满意度与刚入学的兴趣以及目前的学习兴趣之间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均大于0.09,因此,假设H4得到验证。其中,目前的学习兴趣与专业满意度的相关性更强。
再将刚入学的兴趣和目前兴趣进行交叉分析,可以看出学生的专业的兴趣随着入学时间的推移而减弱,这跟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逐渐降低是一致的。
2. 学校因素
将学校因素各项目与专业满意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专业满意度与学校因素各方面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均大于0.09,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在学校因素的3个项目中,课程设置与专业满意度的相关性整体较高一些。在教学设施这一项目中,实习基地与专业满意度的相关性较高;在教学质量这一项目中,教学管理水平与专业满意度的相关性较高;在课程设置这一项目中,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合理度、课程对专业知识的帮助度、实践能力提高度与专业满意度的相关性较高,其中相关性最高的是实践能力提高度。各个相关系数均大于0,说明与专业满意度呈正相关,假设H5、H6、H7得到验证。
3. 社会因素
对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与专业满意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与对专业满意度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为0.253>0.09, 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大于0,说明社会需要与专业满意度是正相关的,假设H8得到验证。
(三)大学生专业满意度产生的影响
(1)专业满意度对学习积极性的影响
将大学生专业满意度与学习的积极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学习积极性与对专业满意度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为0.270>0.09,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而相关系数大于0,说明专业满意度与学习积极性呈正相关,即对所学专业越满意,学习的积极性也越高,假设H9得到验证。
(2)专业满意度对报考专业建议的影响
将专业满意度与对报考本专业的建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报考建议与对专业满意度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为0.229>0.09, 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且相关系数大于0,说明专业满意度与报考建议呈正相关,对于专业不满意的大学生很不建议他人报考自己所学专业;对于专业满意度较高的则很建议他人报考本专业,假设H10得到验证。
(3)专业满意度与从事本专业工作意愿的分析
大学生是否愿意从事本专业工作与专业满意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从事本专业工作与对专业满意度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为0.251>0.09, 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且相关系数大于0,说明专业满意度与从事本专业工作意愿呈正相关,对自己所学专业满意度高的大学生都比较愿意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相反地,对于不是十分满意(包括很不满意和不满意)的学生都不太愿意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假设H11得到验证。
(4)打算转专业的原因
由于专业满意度比较低的同学有转专业趋势,所以我们将大学生转专业的原因进行分析,由下表(如表6)可以看出,有42%的大学生想转专业是由于对目前的专业不感兴趣,其次,就是认为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不好,还有少部分学生是由于目前的专业课程学习困难。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分析
通过这次对大学生专业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自身因素方面
(1)文科生对专业的满意度普遍比理科生要高。其中可能与文科生的课程难度相对较低并且课程内容丰富易学有关。(2)专业满意度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降低。这一点与梁盼盼在文献《大学生专业满意度调查及启示: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中的结论是相反的。在梁盼盼的研究中,分析的结论是当大学生年级越高时,对专业的满意度越高。这可能与我校办学层次不够高、学生缺乏专业引导,同时学生学习上比较浮躁、学习兴趣降低有关。(3)填报志愿的批次越靠前、对专业的学习兴趣越高的大学生对专业均表现出了较高的满意度。
2. 学校因素方面
(4)对教学设施、教学质量、课程设置满意度越高的大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也较高。因为教学设施事关教学的质量,从而使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
3. 社会因素方面
(5)社会需求的评价越高,对专业的满意度越高。社会需求就业情况相关联,该专业的社会需求越高,学生学习起来更有信心、有动力,专业的满意度必然会增高。
4. 专业满意度产生的影响
(6)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高,学习的积极性也高,也会促使在校大学生建议他人报考本专业,这就是品牌效应。(7)学生对本专业的满意度高则较愿意从事本专业工作,这样一来,在平时的学习也会比较认真,以后在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就会更得心应手。
(二)建议
综合以上结论,我们从学生、学校及社会的角度出发从专业信息指导、教学服务,以及就业指导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1.专业信息指导方面
(1)开辟多种信息渠道,为高中生提供完善的专业信息。从我们的调研结果看,大多数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对专业的了解程度不够。鉴于此,高校应该开辟多种信息渠道,向广大高中生传播完善的专业信息。(2)加强对大学新生的专业教育。大多数新生对自己所学专业都只有感性的认识,所以对新生进行专业教育,培养他们对专业的兴趣是很有必要的。
2.教学服务方面
(3)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学设施的建设。经分析发现,在教学因素中,教师教学水平还有待加强;而在教学设施方面,实习基地建设与专业的满意度相关性较高,因此学校应针对自身办学条件,加大对实习基地的建设。(4)要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立专业内畅通的交流机制。大部分学生都觉得自己实践能力提高的程度很低。因此学校可以定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注重专业内畅通的交流机制的建立,以强化在校大学生的实践能力。(5)实现大学生专业选择自由化,课程学习自主化。数据显示专业满意度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降低。为此,国家可以制定自择专业课程机制,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3.就业指导方面
(6)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该面向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经调查,我们发现社会需求对专业满意度的影响很大。对此,学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就业工作的理论指导;二是要完善六大体系(就业指导、就业市场、就业信息、就业援助、创业扶持和支撑保障)。学校可通过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就业服务。
参考文献
[1] 马利军,钱育佳.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专业满意度调查[J].医学教育探索2009(06):724-727
[2] 周敏.农科类大学生专业满意度调查及启示[J].农业教育研究2008(03):7-9
[3] 樊明成.我国大学新生的专业满意度与专业选择调查分析[J].教育与考试2011(05):61-64
[4] 姚琳.大学生专业满意度与就业信心相关性的调查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1):92-94
[5] 李丹琳等.甘肃省4所高校学生就业心态及专业满意度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01):41-42
[6] 覃卫东,罗英.高职学生专业满意度及就业前景信心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思考[J].广西农学报2007(06): 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