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审计理论与实践

审计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3-06-19 16:14: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审计理论与实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审计理论与实践

第1篇

一、公共支出绩效审计理论评述

(一)公共支出绩效审计的含义

我国的公共支出一般是指政府为了完成其职能,用以满足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支付,既包括国有资产又包括公共财政支出。现阶段我国主要将公共支出绩效审计作为政府效益审计的一个子部分,即审计机关在对财政预算单位的财务支出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的基础上,对其履行政府职能所使用资源配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分析、监督和评价,并提出审计建议的专项审计活动。

(二)我国绩效审计理论研究现状

相对于国外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迅速发展,并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的现状,在国内,公共支出绩效审计理论在近年才逐渐丰富起来,如《公共财政框架中的财政监督》( 李武好等, 20__) ,《财政支出经济分析》( 杨芳丹, 20__),虽然研究了公共支出绩效评价问题,但却未涉及审计机关在绩效审计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开展公共支出绩效审计实践的可行性分析

(一)政治环境支持

随着社会民主法制的建立健全、公民民主意识的不断提高,政府行政改革深化以及公共财政体制日趋完善。《审计署20__至20__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将“全面推进效益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效果,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今后政府审计的主要目标,提供了必要的政策保证。

(二)经济环境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取得可喜成果,但是政企分开并未完全到位。财政支出规模庞大,支出内容庞杂,公众越来越关注公共部门使用资金的效益、效率状况,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观念深入人心。

(三)法律环境支持

199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条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财政收支、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依照法规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依照本法规定接受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对前款所列财政收支或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20__年6月1日实施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增加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立法目的。同时,不少地方政府也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了绩效审计的法律地位。

(四)科学技术环境支持

我国的信息产业发展迅猛,从而加快了计算机审计的建设步伐。审计工作由传统的手工查账向计算机审计转变。财务软件、审计软件、管理软件相结合开展审计,因而减轻了审计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审计效率,使更多审计资源可以投入到绩效审计领域内。

(五)实践性支持

近年来, 审计署和一些地方审计机关从事的公共支出绩效审计运行实践为接下来建立行之有效的审计模式提供了可以借鉴总结的经验。如深圳市审计局自20__年至20__年开创性地进行公共支出项目和公共部门的绩效审计,广泛涉及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很好效果。我国开展绩效审计,尤其是公共支出绩效审计不仅是可行的,也是非进行不可的。

三、公共支出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实践状况分析

(一)我国现行公共财政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绩效预算制度还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预算内容不完整、预算编制数据粗糙、预算透明度不高等缺陷。公共财政体系不完善,使得审计重点仍停留在真实性、合法性上,占用大量审计资源,阻碍公共支出绩效审计的全面开展。

(二)现行的绩效审计体制尚不完善

目前在我国审计机关最先开展绩效审计的是与财政、财务收支的资金使用、分配、管理中存在的合法性、真实性有关的问题。公共支出侧重于合规性审计,忽视其原定目标和效益效果。开展项目绩效审计时常忽视结合经济、政策和自然环境进行宏观因素分析,忽视项目对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影响。审计范围还没有涵盖所有公共部门的财力、人力、物力、时间资源使用情况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审计范围覆盖面窄,审计内容不全面。

(三)审计缺乏法律制度保障

依法审计是审计的基本原则,目前政府公共部门的支出绩效审计在制度建设上还是空白,《审计法》只规定对“财政收支或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没有具体的条文内容,也没有对公共支出绩效审计设置一些具体规范和操作指南和审计评价指标,审计人员还没有一个公认可接受的适用于各种情况的审计标准可供利用。

四、如何建立适用于我国的绩效审计模式

(一)合理选择审计项目

在审计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开展公共支出绩效审计,关键是选择具有代表性、重要性的审计项目。在选择审计项目时应选择财政投入大、政府和社会关注程度高的热点问题。审计机关开展项目审计时应当量力而行,即对项目展开可行性分析,考虑审计难度、审计成本、审计资源及审计风险等相关因素。

(二)明确绩效审计目标

绩效审计强调一个组织在资源配置和利用上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公共部门不同于企业,其效益可划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体现为:公共资金投入的经济性、产出的效果性、资金使用的节约性、资源利用的合理性、管理的科学性,以及潜在经济效益,某项活动或项目的展开未来会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多少。社会效益主要包括:公共部门经济、管理活动对全社会运行所产生的长远影响,如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等。

(三)确保审计内容的完整性

公共资金流经的各个环节上都存在着绩效问题,因而绩效审计应当覆盖资金运行的各部门、各项目、各环节。一般说来,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支出项目决策的可行性评价、社会、经济、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绩效情况、政府的行政效率以及公共项目和政策能否有效实施。在分别审计投入和产出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展开资金使用效益效果的评价。

(四)运用综合性审计方法

绩效审计除运用财务审计中的审阅法、观察法、顺查法、逆查法等 技术方法外,还应运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和经济分析技术,综合分析资金使用、资金管理及项目运作等情况。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审计的技术方法,如成本效益分析法、横向比较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财务分析法等,客观评价了被审项目的公共资源使用的效果,还反映了管理体制的缺陷与漏洞。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开展绩效审计时必须全面、系统、宏观看问题,既要关注直接的经济效益,又要关注环保、生态、社会效益;既要重视反映短期绩效指标,又要重视反映长期绩效指标;既要坚持定性分析,又要坚持定量分析;既要重视指标的特殊性,又要兼顾与法律、政策、标准的互补性;既要运用总量评价,也要结合比率评价。审计过程中应注意结合宏观环境、客观情况、历史条件和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将有关指标结合国家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因素进行动态、综合、横向比较评价。

第2篇

一、审计理论和实证理论的相关性分析

审计理论是来源于审计实践,并在审计实践中得到检验,同时又不断在审计实践中修正与完善。因此,审计理论是审计实践的科学总结,是通过实践将客观的、合乎逻辑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内容加以概括、抽象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审计理论体系按理论研究的性质,可分为两个层次:审计基础理论和审计应用理论,二者各自具有不同特点。

审计基础理论是研究审计本质、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即能揭示审计实践普遍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它在审计理论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其科学水平决定着审计理论体系的水平。其主要特点:1、研究对象的一般性和普遍性;2、研究目的是解决如何正确认识审计实践和从一般意义上组织审计实践活动所涉及的审计实践要素的基本性问题;3、研究功能的长远性和战略性。

审计应用理论是审计基础理论在具体审计实践中运用的知识体系,也就是关于处理具体审计工作时应遵循的原理、原则、程序和方法的知识体系。它介于审计基础理论和具体审计实践活动之间。审计应用理论可以使审计基础理论与审计实践的联系更加密切,新的审计基础理论概念更易于在审计实践中贯彻落实。其主要特点:1、研究对象的具体性和特殊性;2、研究目的的针对性;3、研究性质是具有实践性、专业性和服务性。

随着实证研究方法的传播和发展,中外审计专家、学者已经注意到随着审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实证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审计理论研究中,并在审计理论研究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证理论是19世纪30年代由孔德在其名著《实证哲学教程》中提出的,它所奉行的实证主义只承认存在的事实,一切关于事实的概念都要以经验的实证材料为依据。实证理论的特点:1、实证理论研究的目的是要从现象与事实中发现和揭示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并对造成这种规律的因素进行检验,进而对现象与事实做出合理的解释、预测;2、实证研究方法对理论的选择重视其可证实性,要求其转化为具体可检验的假设;3、强调价值中立;4、实证研究是一个从经验向理论推演的逻辑实证过程。

实证理论概念直至20世纪60年代才出现在会计文献中,在此之前绝大部分会计文献都属于规范性的,强调的是如何限定会计,而不重视以实证的方式去验证这些限定所依赖的重要假设。但是,实证理论并没有及时在审计理论中得到发展,尽管其时首倡审计理论研究的莫茨和夏拉夫认为,“数学法并不适用于审计学,除最简单的模型以外,在审计发展的现阶段,建立适应于审计学的数学模型是不可能的”。但审计本身毕竟就是一种实证性的行为,而且时过境迁,审计理论研究必须引入以数学法为主的实证理论。

二、规范性研究在审计理论研究中的局限性

规范性研究是审计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目前我国审计理论研究的主要形式,它在解释国家有关审计政策和制度、制定审计规范,以及规范审计实务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审计理论研究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审计规范的制定提供依据。然而,规范研究如果仅用一些抽象的范畴去演绎未知,就不可能得到能够正确指导实践的理论原则和操作原则,其可靠性就受到质疑。规范性研究的局限性:1、以规范性的演绎法排斥实证性的归纳法,使审计理论研究从理论走向理论;2、以哲学抽象代替辩证分析,导致了经济业务活动中大量存在的具体问题难以在现有审计理论框架中得到解释,使审计理论缺乏解释能力和现实意义;3、审计理论的研究跟不上我国审计实践飞速发展的步伐,我国当前审计基础理论相对薄弱,滞后于审计实务,而导致改革缺乏坚实的理论,步履维艰,难以整体规划;4、审计理论研究成果与审计实践需要有脱节现象。因此,要建立完善的审计理论体系,提高审计理论的科学性,应对不断运行的审计过程进行多层次实证研究,力求在复杂的环境下探索新的审计体系。

规范研究所形成的理论,由于受观察角度与范围的限制,其要素之间往往缺乏严密的逻辑关系,甚至发生矛盾。为了克服这些弊端,在对审计理论进行规范研究的基础上,应该采用实证法进行研究。这是因为:(1)规范性审计研究以审计目标和审计假设为前提,进而进行演绎推理,得出衡量审计体系的行为标准。对审计理论采用实证性研究,它没有削弱规范审计理论对审计实践的指导作用,相反,在某些方面可弥补其规范性研究的不足。它可将审计体系构建于实际观察结果的基础之上,而并非个人的知识、经验或判断,它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处理分析数据,在研究手段上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而且其他人也可用同样的程序和方法对研究结论进行验证。因而,它得出的理论解释和建立的模型更具有可信性。(2)有利于解决审计体系理论研究中存在的经验式研究、名词之争的问题,使审计理论源于实践又直接用于实践,尽快形成统一实用的审计理论,改变人们对审计的看法,促使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审计研究的理论成果,从而更好地推进审计的发展。(3)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促使审计理论面向审计实践,进行现实问题的研究。按照美国会计学家亨德里森在《会计理论》一书中所提出的要求,要使理论具有说服力,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关于现实世界的前提,应该以可观察的现象一致为依据。(2)各种理论说明的相互关系,应该就其合理的一贯性予以检验;(3)如果任何一个前提是以价值判断或无说服力的经验检验为依据的,其理论结论或经过检验的假设应受到独立的经验检验。”

三、实证理论在审计理论研究中的必要性

我们可以看到实证研究在会计理论研究中已经起到重要作用,但在审计理论研究中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可以说,实证研究在审计理论研究方面甚至是一片空白,大多数审计理论工作者对审计的基本问题采用规范性的描述法。规范研究者主张,在审计理论研究过程中应坚持特定的价值判断标准,即立足于对现有审计环境、审计惯例的分析,从中抽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并将其作为构建审计理论的前提。而实证审计理论工作者则认为,在理论研究过程中事实与价值、手段与目的是分离的。正如瓦茨和齐默尔曼在《实证会计理论》中所言:“理论只是提供一种限定所必需的两个因素中的一个:特定行为对各种变量的影响;使用者提供了另一要素:目标以及反映变量对目标影响的函数”。他们坚持客观的经验调查,排斥非理性的、功利性的价值判断,主张像自然学那样,以仔细、客观地观察一个实验或一定时期所发生的事实而获取的经验为依据,来构建科学性的审计理论。

审计本身就是一种实证性的行为,采用一定审计程序所搜集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审计报告的出具是否真实、合法。从审计的全过程来看,实证理论应该作为审计理论的重要依据,但是在我国的审计理论研究中对实证应用很少,导致了审计结果不准确、审计理论滞后。缺乏对实证理论的重视,主要是对于实证理论的可行性缺乏信心,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少,而且实证研究会加大审计理论研究的成本。但是,实证理论在审计理论研究中应用是完全必须的。下面从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和审计规范三方面论述其必要性。

1、审计目标是审计理论结构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它对其他要素起决定和制约作用。审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它包括审计总目标和实际具体目标。实证理论在审计目标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可以通过实证研究确定审计目标。审计总目标是适应不同的历史时期而不断发展的,可以通过对于各时期的审计需求的实证研究确定总目标,这需要社会整体范围的实证研究,包括对政府、中介、客户、企业等各方面的实证分析;审计具体目标则是根据总目标制定的,而具体要怎样确定也可以通过实证方法进行适当确定。

2、审计假设是为实现审计目标而建立的前提条件。审计假设是指面对多变的审计环境的影响,从实现审计目标出发,对审计实施的一些前提所做出的合理设定。由于审计的内容多样性和审计分类的不同,各个不同性质的审计都应该有各自不同的审计假设,没有使用于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的审计假设,所以要提出正确的审计假设即必须进行大量的数据收集、进行实证分析。

第3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审计案例;案例教学的实施

高等职业院校承担着培养社会生产建设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因此,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断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来完成这项任务责无旁贷。

《企业审计》课程是我院会计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内容理论性强,如果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教育部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要求。因此,探索《企业审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实现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案例教学的优势

案例源于英文“Case”,指具体事件,来自于现实第一手材料,真实,有环境、有情节,故案例教学也即具体事例教学。案例教学法应用于《企业审计》教学,其优势可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审计案例的研究可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审计理论的理解,便学生进一步弄清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提高学生用所学理论指导其实践能力。

(二)审计案例教学可以向学生提供许多实际问题,使之了解各类审计案件及审计技巧,提高认识及感悟水平。

(三)学生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既有案情又有场景,尤如身临其境,通过认真研究案例,归纳自己的观点,参与讨论,既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由单纯的理论叙述转向将理论融入具体审计案例方式讲授,形成大视野、大容量,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引导和鼓励学生跟踪与研究学科热点及前沿问题,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

二、审计案例的选取方法

选用案例要根据教学目的从审计实务资料中进行概括、总结、提炼,形成实用性强的案例。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选取案例:一是选择国外经典案例。尽管中外司法体制不同,中外审计准则、职业道德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不同,中外注册会计师管理体制不同,但国外市场经济发展较快,其审计事业的发展也相对成熟。研究国外审计经典案例可以以他人之石,攻吾之玉。二是选择对我国审计理论与实务有重大影响的国内典型案例。目的是在沉痛的教训中切实反思当前审计理论与实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三是设计审计实施过程中的案例,让学生亲身感受审计实践的过程,通过审计案例模拟审计实践,有亲临其境的感觉,进而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案例教学的实施

《企业审计》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是以审计案例讲授为主,将审计理论融入审计案例之中,通过审计案例讲授、分析和讨论,总结归纳审计理论;实践教学引入课堂审计案例的讨论,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一)将案例引入理论教学

审计发展历程当中,每一个重大审计案例的发生都会对整个社会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每一个重大审计案例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些深层次的审计理论问题。通过对真实审计案例的介绍,引导学生寻找其理论根源与应对策略,并使学生进一步弄清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即审计理论来源于实践,而实践又推动了理论的进一步完善,从而提高学生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案例教学以审计理论为基础,结合具体个案,将审计问题置于某一情景或某种条件之中,使问题、答案以及课堂知识与审计理论之间建立内在联系,使学生在运用知识、发现线索、逻辑推理的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其审计职业人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职业洞察力。对审计案例进行分析,并设计适合课堂讲授的内容、结构,使之能在课堂上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审计案例教学是开放式教学,同一个审计案例,分析的思路、方法可以是多样的,这就促进了学生不断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引导学生跟踪和研究学科热点及前沿问题。

(二) 实践教学引入课堂审计案例的讨论

如果说使用案例进行理论教学是通过案例总结出审计理论,课堂审计案例的讨论就是促使学生使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案例中涉及的问题的过程,即完成通过案例总结理论,再将理论用于案例的分析。在进行课堂案例讨论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取合适的审计案例和所学的理论内容匹配。审计理论比较抽象,对于没有从事过实际工作的学生来讲非常不容易掌握。虽然在理论讲授中是引用案例来总结审计理论问题,但是由于审计案例设计内容的片面性,很难使学生在进行理论总结中完全掌握要求的内容。因此在进行课堂讨论案例的选取的时候,要注意到案例和对应的审计理论的匹配。

2.选取的案例能够涉及到对应理论内容的绝大部分。选取的案例和对应的理论部分不仅要匹配,还要注意案例设计的理论内容是否全面。如果选取的案例只涉及到对应理论的部分内容,会使学生忽视未涉及部分,从而导致学生对理论内容的应用程度掌握不够。因此,选取的案例要充足,以使学生能够对案例对应的理论部分进行完整的运用。

3.进行讨论的案例要在课前布置。学生在完成习一个理论学后能够马上运用得比较充分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进行正式的课堂讨论之前要提前布置,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考虑怎样用所学理论去分析解决案例中的问题,保证学生能够对案例中的一些比较明显的理论应用部分独立完成;学生讨论以分组的方式进行,这样能够使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启发,逐步深入挖掘案例中涉及到的较隐蔽问题。

4.课上讨论要促使学生充分表达各组的讨论结果。安排课前讨论能够使每个小组都有各自的讨论结果,避免直接在课上讨论互相影响思路。进行课堂讨论时以组为单位发表各自的见解,这样对于大家已经达到的共识,教师可以在最后的分析时不再重复,只针对学生通过讨论还不能够认识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节省上课时间,提高效率。

四、改革考试模式,课程考核采用全程考核的方式

课程考核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着滞后性、不全面的弊端。在审计案例教学中,建立一种过程考核评价机制,保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动态考核。

(一)在理论授课阶段引用案例分析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总结案例涉及的理论知识,对于不同程度的回答给与学生一定的分数,这样可以避免学生怠于思考而导致的发言不积极现象。

(二)在案例讨论阶段,要分成三个部分。

1.课前进行的小组讨论结果要分组总结成书面形式,在讨论开始前上交,并给出一定比例的成绩。教师根据课前的讨论结果来判定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也是促使学生进行充分认真的课前讨论的一种强制措施。

2.课上各组分别进行发言,教师可以在各组代表发言时针对他们的讨论结果再进一步提示,对于根据提示能够作出积极反应的小组和个人要给与加分。

3.课堂讨论结束后,各组要在课前讨论和课堂讨论的基础上重新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在根据课后总结的情况给与一定比例的得分。

课堂讨论部分的得分按照小组得分加个人课堂表现得分综合给定每位同学的成绩。

(三)综合考核部分

在全部的课程进行后,教师还要以案例分析的考核形式对每位学生进行单独考核。根据学生对案例分析的全面程度给出最后部分的考核分数。

这样每位同学的最终成绩有三部分组成,即理论+实践+考核,所占比例分别为:20%、40%、40%。通过这种全程考核方式,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确定课堂学习的重点,从而保证学生学习的全面性、实践性,并使得学生的成绩有一定的客观性。

五、在审计课堂教学中纳入职业道德教育

审计作为审查会计合法性、公允性的职业,诚信正是其首要的职业道德。审计人才是一种智能型人才,其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自身作用的发挥。由于注册会计师执业过程中的审计诚信缺失导致的审计失败屡见不鲜。检验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在于检验各类人才在工作中创造性发挥作用。审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行业安身立命的基本,事关审计职业的存亡。因此审计入门时就应当加强诚信为本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很多审计案例都可以运用于审计职业道德教育,比如明星电力事件、安然事件、世通事件等等。教师可以通过活生生的事实引导学生,使学生在校期间、从业前就能够养成诚信为本的职业操守,为今后的诚信执业、诚信审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案例教学注意问题

案例教学旨在配合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进度,通过教师讲授审计的理论知识和组织审计案例分析讨论,使学生对知识点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将案例用于审计课堂,根据实际效果和学生的反馈情况设计合理的案例教学方式。

(一)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案例的安排应与课程体系保持一致,其内容和程序与课堂教学同步。

(二)由于授课进度不同,随着学生学习内容由浅入深、知识面由窄到宽,案例也可相应的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综合。

(三)案例教学的形式也应更人性化、多样化,有时,可先讲授审计基本理论再结合相关典型案例,给枯燥的理论加一些鲜活的背景和情节,强调理论知识在案例中的运用,使理论变得生动、易于理解;有时,则可以先给出具体的案例,再引出相关的专业理论加以分析,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兴趣。

(四)讲授审计方法和审计实务时,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加入课堂引导案例、课堂讨论案例。加入课堂引导案例目的是教学生分析审计案例的思路及审计方法的应用技巧,变抽象谈论为具体分析。加入课堂讨论案例目的在于让学生参与、体验,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讨论案例可以课前先布置,课堂中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地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剖析案例。课堂讨论结束后,教师要进行相应的点评和归纳总结,把讨论中遇到的重、难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五)教师可以根据课程进度并结合课堂讨论情况,布置课后思考与分析案例案例,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延伸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写成案例分析报告,使学生可理性地对所讨论案例进行思考和总结。课后思考与分析案例可以帮助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知识要点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总之,在《企业审计》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可以将一些枯燥的审计理论知识融入生动的审计案例中,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审计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提升学生处理审计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完成高职审计教学的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安予苏. 浅析案例教学[J].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2)

第4篇

【关键词】审计理论;逻辑起点;审计基本动因

一、引言

1961年,莫茨和夏拉夫共同出版了《审计理论结构》一书,开创了审计理论研究的先河,自此之后,众多专家学者便展开了对审计理论的研究。代表性的有美国会计学会出版的《基本审计概念说明》(1972年),C·W·尚德尔(美)编著的《审计理论—评价、调查和判断》(1978年),之后安德森以及汤姆·李和大卫·费林特也对审计理论结构作了深入的研究,对后世影响较大。国内对审计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在近二十年的研究中,国内学者对审计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审计实践也有了长足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比如对于审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问题众说纷纭。

二、审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不同观点及其局限性

由于不同学者研究方式、研究背景的差异,审计理论界对逻辑起点也存在多种不同见解。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主要包括:

1.以审计假设作为逻辑起点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以审计假设为逻辑起点的模式,以莫茨和夏拉夫、尚德尔为代表。这种观点认为审计假设为审计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在审计假设的基础上推导出审计原则,由此推出审计概念,然后用它们来指导审计准则,形成审计规范。

其局限性表现在:首先,以审计假设作为逻辑起点会造成审计理论与社会环境相脱离;其次,审计假设是审计人员对无法证明的现象根据客观规律做出合乎逻辑的推理,它可以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理论基础,但是不能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

2.以审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以审计目标为逻辑起点的模式,以安德森为代表。以审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受到会计研究目标导向的影响,这种观点认为审计目标出发是整个审计理论体系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素,其他的审计要素都是围绕审计目标展开的,因此,将审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

其局限性表现在:审计目标是审计人员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审查的导向,它是审计人员的一种主观判断,并不能直接反映经济发展的需求。另外,审计目标会随着时间或其他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从审计目标出发进行审计理论研究,就会缺乏稳定的基础,所以以审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也是不恰当的。

3.以审计本质作为逻辑起点

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以审计本质为逻辑起点的模式,以汤姆·李和大卫·费林特为代表。这种观点认为审计本质是审计的固有属性,是稳定不变的。只有准确把握了审计本质,才能正确把握审计理论的研究方向,其他审计要素的提出才有基础可言,从而进一步构建审计理论体系研究框架。国内十几年的审计理论研究,大多选择“审计本质”作为逻辑起点。

以审计本质作为逻辑起点也有其局限性,表现在:认识审计本质离不开具体的审计环境,人们对审计本质的认识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等循环往复的过程,只有弄清了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才能进一步认清审计的本质,因此,将审计本质不能作为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4.以审计环境作为逻辑起点

以审计环境作为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以刘明辉教授为代表,在《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一书中有所体现。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审计环境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是审计系统中最简单、最普遍、最基本的现象。同时,审计环境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是一切审计实务存在的基础,也是一切审计理论要素产生的源泉。审计环境是沟通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的桥梁。

但是,审计环境是审计赖以生存的客观条件,不能决定审计的存在和发展,审计的本质、职能和目标是由审计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另外,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审计环境处于不断变化中,知识和信息网络已经成为不可忽略的审计环境,将来还会出现新的审计环境,因此,以审计环境作为逻辑起点所构建的审计理论结构框架缺乏足够的稳定性。我们应当重视审计环境对审计所起的重要作用,但是以此作为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不合适的。

此外还有二元或多元导向型,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如果仅为审计假设、审计目标、审计本质、审计环境中的一种,对于正确、全面研究审计理论是不完善的。因此,他们提出了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二元论、多元论,但是,它违背了了审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唯一性,因此也是不可取的。

三、审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应具有的特征

1.唯一性

进行审计理论研究必须从一个切入点入手,这个切入点就是逻辑起点,从这个点出发研究审计的其他相关问题,才能对审计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形成审计理论,并以此指导审计实践,构建审计理论体系。

2.联系性

审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应该是审计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并与审计理论体系中的各要素相互联系,构成一个逻辑严谨、内容完整的理论体系。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审计也是如此。一方面,逻辑起点联系审计系统与审计环境;另一方面,逻辑起点联系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以逻辑起点产生的审计理论指导审计实践,自身也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完善。

3.初始性

审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应该具有初始性,是审计理论体系中各种复杂要素的基础。逻辑起点的实质内容应表现为审计理论体系中最抽象、最简单、最基本的思维规定。对审计理论的研究是以逻辑起点为出发点的,在它的指导下,审计理论研究的其他问题才得以解决。

4.一致性

这里说的一致性是指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应该是一致的。任何理论的诞生都是历史过程的抽象,因此,逻辑起点应该与历史起点保持一致,而不能超越历史起点。

四、审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提议

基于以上研究,笔者认为应将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即维护产权,作为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理由如下:

首先,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动因有多种不同观点,目前比较流行的有“两权分离观”和“受托责任观”,但基本动因只有一个,即维护产权。符合审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唯一性的要求。其次,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反映社会环境对审计系统的客观要求,是环境需求与审计本质、基本职能结合的统一与概括。在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推动下,形成审计本质和审计职能,进而产生审计基本目标。再次,维护产权这一基本动因是审计理论体系中最简单、最初始的思维规定。正是从这个因素出发,才出现了审计主体与客体,进一步衍生出审计本质、假设及审计目标、审计规范等。产权动因论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动因,是制约审计本质、职能和目标的。审计理论体系实际上是围绕维护产权这一基本动因展开的。最后,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是审计基础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又是审计工作的历史起点。审计的产生、发展和变革追溯到底是为了体现产权结构、反映产权关系、维护产权利益。从这一方面来看,其逻辑起点与历史起点是一致的。

审计本质是以审计基本动因为基础的,进一步衍生出审计假设、审计目标,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审计准则、审计程序和方法,最终形成审计报告。另一方面,审计理论结构作为一个理论系统与审计所依存的社会经济环境还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审计环境对审计理论体系的作用表现在,要求理论结构的构建必须适应环境的需要,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革,与此同时,审计理论通过审计实践的反作用而不断改善环境的状况。因此,进行审计理论研究、构建审计理论体系框架就应该将审计基本动因作为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参考文献:

[1]审计理论研究课题组.审计基本理论比较:前后一贯的理论结构[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72-82.

[2]赵红莉. 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新思考[J].财会通讯,2010,(09).

[3]祖建新,石道金.论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J].财会通讯,2006(2).

[4]杨蓉.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新思考——审计本质目标[J].中国证券期货,2011(6).

第5篇

一、 逻辑起点的特征

从的角度讲,逻辑起点指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全过程出发点的概念、范畴或判断,也叫做上升的起点。

逻辑起点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它的实质表现为该体系中最抽象、最一般、最简单的思维规定。

第二,它是自己所处体系中的直接存在物,即它必须是不以该体中任何其他范畴中为中价的前提的范畴。而任何其他范畴反倒必须以它为基础和依据。

第三,它应该揭示"细胞"形态的内在矛盾以及对象整体的一切矛盾萌芽。即是说,起点范畴本身所包含的矛盾是整个范畴体系运动、的内在动力和源泉,整个体系不是这些矛盾在各种条件下合乎逻辑的“生长”和运动。

第四,它与形式逻辑系统中的公理不同,它既不是任意的和暂时承认的东西,也不是随便出现和姑且假定的东西,而是为后来的事物运动过程所证明把它作为逻辑开端是正确的。

第五,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逻辑起点范畴作为它所在系统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同整个体系发生着多方面的联系。这种联系的方式如何,不仅规定着整体的本质,而且也规定着起点范畴在该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因此,要想确实弄清被确定的起点范畴的意义,就必须对整个体系展开多方面层次的综合性论证。①

二、审计理论结论的逻辑起点的四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构想及其评价

第一种构想,以审计假设为逻辑起点构建审计理论结构,我们称以此为基础建立的理论结构为"假设导向型审计理论结构"。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审计假设是审计人员对那些未确切认识或无法正面论证的现象,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做出的合乎事理的推断。审计假设是演绎的先决条件。

以审计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许多学生主张以审计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主要受科学方式的。审计假设是前提条件,但不是推理的逻辑起点。审计假设是为实现审计目标而设立的前提,其实质是对审计主体、审计客体的一种时空限定。因此,审计假设只能是论证审计理论的基石,以它作为逻辑论证起点却有些牵强。

第二种构想,以审计本质为逻辑起点构建审计理论结构,我们称此为基础建立的审计理论结构为“本质导向型审计理论结构”。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只有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才能把握审计理论的发展方向”。“只要正确地确立了审计的本质,也就顺理成章地确立了审计理论结构。”②

理论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的性的正确反映,然而把审计本质作为审计理结构的逻辑起点则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从逻辑学角度,审计本质不具备作为逻辑起点的基本特征。审计本质揭示的是审计这一事物更深层次的规律性,它不能成为逻辑起点;其次,从审计理论与审计审计实践的关系看,审计本质属于纯理性的范畴,以此作为逻辑起点构建审计理论结构易使审计理论脱离实践,使审计理论失去与外部环境的密切相关性。经济环境的变化,必然对审计产生影响。再次,把审计本质作为逻辑起点易造成审计理论内部结构离散与脱节。科学和完整的审计理论结构应该是结构严密,各组成要素相互连贯,浑然一体的。在这个结构中,要求具备一个具有一定内聚力、向心力的逻辑起点,通过它能把审计理论结构各组成要素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序的、严谨的整体。如果失去了这个逻辑起点,其他要素便无由存在。以审计本质为逻辑起点为逻辑起点却不具备这种功能。无论我们把审计定义为“查账认”、“过程论"或”"控制论",审计的、程序并不会因此而不同。

第三种构想,以审计环境作为逻辑起点构建审计理论结构,我们称以此为基本建立的理论结构为"环境导向型审计理论结构"。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审计环境与外环境有机的总和,审计内环境决定审计的本质,从而决定审计职能;审计外环境决定审计目的。……审计目的、审计本质、职能与审计目标最终统一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审计环境中。"③

以审计环境作为审计结构逻辑起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审计系统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要受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由于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审计实践是在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下,为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而发展完善起来的,因此,我们应该把审计理论研究的视野扩展到审计系统以外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中去。然而,把审计放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环境中来研究,并不意味着审计环境的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因为环境是指存在于系统之外的对研究系统有影响作用的一切系统的总和。研究审计离不开审计环境,同时,审计环境不是审计本身,它并不构成审计理论结构的要素。

第四种构想,以审计目标为逻辑起点构建审计理论结构,我们称以此为基础建立的理论经结构为“目标导向型审计理论结构”。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目标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④

审计目标是整个审计理论结构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素,是所有审计理论的最补出发点。⑤笔者赞同这种观点,本文将对此具体。

三、审计目标是审计结构的逻辑起点

鉴于以审计假设、审计本质和审计环境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带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笔者认为审计目标应该成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现具体如下:

第一,从逻辑学的角度看,审计目标具有作为逻辑起点的基本特征:首先,审计目标的确定并不是主观臆造的产物,它反映了审计过程中内在的必然联系,审计目标对审计这个人工系统的其他构成要素要决定或制约作用。审计因为需要而产生和,但审计本质一经形成,就相对稳定。审计目标的提出,应反映审计本质,并促进审计本质和职能的否则,就是不切实际的目标。其次,审计目标属于审计理论结构并居于起点地位,决定和制约着审计假设、审计概念和审计准则。审计假设在于对审计系统,同时审计系统又通过审计目标去适应外部环境,退即审计目标制约着审计假设。基本审计概念是为实现审计目标而界定的。审计准则是人们为了保证审计目标实现而制定的用来指导和制约审计主体行为的规范,即审计目标是制定审计准则的制约因素。由此可见,审计目标是审计理论的直接存在物,任何脱离审计目标需要而建立的审计理论结构及其要素是不的,再次,审计目标必须通过外部环境给予规定和说明,是审计发展的起点,具有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特点。最后,审计目标包含了审计活动的“基因”,是审计活动中一切矛盾的“焦点”,是审计系统运行的导向机制,是审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二,从系统论角度看,目标对行系统是至关重要的,按一定目标运行是一切系统所具备的基本特征。对审计这一人工系统来说,目标表明人们为什么要设计这一系统,目标是人工系统存在的前提,是决定系统其他要素的基础。因为人们只有有了某种需要才设计某一系统,为实现系统目标,必须以假设的形式对其环境进行抽象,以建立系统的教研运行机制。系统在特定环境下向某一方向运行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这就是原则(或准则)。可见,审计目标决定了审计系统应使用的和程度,是引导和制约审计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尤其在缺乏明确的可供遵循的审计准则时,审计目标也是审计行为的判别标准。同时,审计目标直接反映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审计受外部环境变化很大,而这种影响首先体现在对目标期望的调整和重新选择。如,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简单的业务决定了审计目标主要是审查帐目有无错误和弊端;社会各界对财务报表依赖性的增强决定了审计目标主要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未来的盈利能力作出职业性判断等等。总之,作为引导审计行为导向的审计目标,构成了审计系统的出发点和归宿。目标对于系统的重要性决定了以审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的客观必然性,以此为逻辑起点构建的审计理论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稳定的和有序的系统。

第三,从审计计理论的性质看,由于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要求审计理论经必须密切联系审计实践。由于审计目标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产物,它是审计环境的需要和审计系统内在的本质的统一,而审计目标合理与否,又能及时受到实践的检验。因此把审计目标作为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能增强审计理论对审计实践的解释功能和指导功能,使审计理论日趋完善。总之,审计目标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是比较科学的。

审计目标是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以此为基点构建审计理论结构的基本思路如下: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审计基本概念--审计准则。审计目标要素处于该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起头驾驭整个审计理论结构的导向作用。它直接与社会经济环境相联系,决定和影响审计系统的其他要素。在审计目标的指导相联系,决定和影响审计系统的其他要素。在审计目标的指导下,审计理论需要推理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审计假设。审计假设是根据审计目标的要求,对客观经济环境的合理推断。审计假设作为前提条件,支撑起审计理论结构。在审计假设的基础上,根据对审计实务的和提炼,提出审计概念。审计概念既承上依据审计假设,又启下指导审计准则的建立,审计准则直接指导审计实务。审计结构作为一个理论系统与审计所依丰存的社会经济环境还发生相互作用关系。审计环境对审计理论结构的作用关系表现为理论结构的构建必须适应环境的需要,并随着环境的变革而变革;审计理论结构对审计环境的反作用则表现在审计理论通过对审计实践的指导作用与解释作用不断改善环境之状况。

注释:

① 苏越:《科学发现中的逻辑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P289-290。

② 转引自蔡春博士论文:《审计理论结构》,1991年34页。

③ 刘兵:《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及审计理论体系》、《审计研究》,1995年4期。

第6篇

关键词:审计案例;案例教学;案例分析

审计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审计实践中常常需要审计人员运用专业判断,可以说,专业判断贯穿了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和审计报告及至审计全过程。而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在很大程度上信赖于审计人员的专业实践经验。这种职业特点使得审计教学比其他学科更加注重基于社会实践的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指审计专业教师以案例为基本素材,提炼和采用审计实践中的一些典型例子,对原理、理论和道理进行解释,将审计理论知识描述以案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深入审计情境现场,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突破教学中的难点,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专门技术方法。

如何把案例教学理论行之有效地应用于实际教学当中,从而达到理论设想的目标,教学实践是检验的唯一方法。近年来,笔者一直从事审计学的教学工作,经历过“审计难教、审计难学”的阶段,对审计学的教学也一直在进行不断地探索与改进。教学实践证明,审计学进行案例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关于案例教学的实际应用,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

一、案例教学方式的应用

案例教学要适应专业培养目标,有选择地采用不同的方式。目前,国内学术界和实务界比较认同的案例教学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第一,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以理论讲述为主,再结合相关理论讲案例。第二,以案例讲述为主,将理论融于案例之中,通过对案例讲授、分析和讨论,总结归纳理论。第三,在审计理论课后,专门进行审计案例课程的讲解,通过大量案例的讨论,侧重解决审计理论与实践结合问题。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不应该也不能只采用某一种方式,而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式或者几种方式结合起来应用。

因为不同的专业,课程的性质也不一样,对于会计专业,审计学是专业必修课,而对财务管理专业则是选修课,同时审计学课时也相对较少。就教学内容来说,笔者把审计学课程大致分为两块,一块是审计基本理论和方法,一块是审计实务。不同的专业教学重点也不同,会计专业更注重实务,财务管理专业则相对偏重于理论。同时理论与实务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具体应用如下:

1.在审计基本理论和方法这一块,笔者主要是以理论讲述为主,再结合案例,讲授在实际中如何运用相关理论,在何种情况下会用到何种审计方法,运用何种方法可发现哪些问题,从而使学生对理论和方法有直观、实际的理解。在这一块,会计专业与财务管理专业大致相同。这时应用案例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使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包括审计准则的内容、审计方法的应用,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融汇贯通,熟练运用,提高其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2.审计实务部分,主要以案例分析、案例讨论为主。案例分析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观察、分析、判断和决策的过程。案例讨论旨在说明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途径和措施,学生要从自身角度来剖析案例,阐述自己的看法,不同意见相互辩论,形成热烈的探讨问题的气氛,学生成为案例讨论的主角,并注意掌握案例讨论的方向,紧紧围绕着案例的主题。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把讲台让给学生,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学生思考、争辩和决策,引导学生探询案例中各种复杂的情形及其背后隐含的各种因素和发展变化的可能性。案例分析中的讨论题、思考题,可以推动学生去阅读相关理论,查阅案例相关背景资料,不仅要从理论上理解案例,而且要在具体的情境下去把握。

对于会计专业来说,在这一部分,学生是主角,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来进行讲授。上课之前,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布置好任务:每一组负责讲解一个循环。教师先作示范性的讲解,由学生在课外时间按组进行讨论,进行组织,下次上课时每组选取一名代表上台对理论进行讲授,其他组同学进行提问。最后教师进行修正、补充。理论课后,再发放一些案例,进行分组讨论,教师也可以参与各组讨论,并进行适当地引导。讨论过后,每组选取一名代表上台对案例进行分析,其他组员进行补充。也可以采用辩论的形式,各组之间进行相互辩论。课后写出案例分析报告。第二次上课,再进行讲评。通过剖析审计案例,让学生以审计主体的身份参与案例,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自觉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案例涉及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增强实际操作能力的目的。而对财务管理专业,则主要以案例分析为主,将理论融于案例之中,通过对案例讲授、分析,最后总结归纳理论。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恰当地进行案例讨论,让学生参与其中。

相对于传统的审计教学方法,审计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在教学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案例的选取

要实施案例教学,而且要行之有效,案例的选取很重要。审计案例是联系审计理论和审计实践的桥梁。恰当的审计案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在阅读、分析、讨论、解读案例过程中发现审计实践中存在的或者容易产生的问题,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对审计实践工作的认识以及对审计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因此,对案例的选取,笔者非常慎重,教学中运用的案例都与教学的理论知识密切相关,主要是选取一些近年来实际的、当地的、最新发生的事件作为教学案例,避免了目前一些审计案例虽然典型,但是缺乏系统性、引导性,难以达到相应教学效果的现象。在前期审计理论与方法部分,案例的选取相对地注重其趣味性,因为那个阶段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其入门,所以主要案例较为短小精悍,具有“身边性”、“新鲜性”。审计实务部分的案例则相对可以宽泛些,甚至有些案例可以由学生来选取,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

总之,审计案例是否真实、实用、合理是审计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当然,教师除了积极地搜集、整理、选取恰当的案例外,还应积极引导,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审计案例教学实践中去,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审计案例教学的预期目的。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主要不是研讨理论本身,而是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践问题,它要求学生实现从理论到实践体验的飞跃,在于它不仅使学生能够获得知识,而且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受到多方面的锻炼,它适合对学生审计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陈小林.审计案例教学基本范式探析[J].财会月刊(综合),2008,(10).

[2] 邹照菊.关于审计案例教学的若干思考[J].会计之友,2008,(9).

第7篇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河南 巩义 451200)

摘 要:审计课程是普通高等院校财经专业开设的高层次的专业必修课,它是融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战略等多门学科的课程。目前审计教学模式普遍存在忽略实践,强调理论的现象,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无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对审计教学进行改革,改变审计教学模式,改变审计教学方法,对审计教学的实践环节进行完善,提高教学质量。文章简要分析了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教学对策,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审计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环节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3.027

收稿日期:2014-11-28

0 前言

众所周之,审计课程比较难,既不好教也不好学,究其原因,首先,由于审计是集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战略等多门学科的课程,要想学好审计,必须要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而目前的状况是,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容易乐观;其次,审计课程有着自身的特点,其理论性比较强,且相关概念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学起来比较枯燥,大多数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并不理解其真正的含义;最后,由于大部分教师只是从学校到学校,根本没有到企业实习过,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只是纯粹的讲解理论知识,没有与实践结合,只是“纸上谈兵”,因此教出来的学生理论知识也许掌握的很好,但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差,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

1 目前审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目前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审计人才

目前的教学模式大多是 “教为主、学为辅”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始终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教学方法单一,内容枯燥无味,无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思路闭塞、只能培养高分低能的学生,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动手操作能力,无法向社会输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审计人才,这种教学模式与培养高素质审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标相悖。因此对审计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1.2 师资队伍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

我国的大学教师存在着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老师从学校直接到学校,从学生身份直接转变为老师,根本就没有到社会上实践过,一个企业到底是怎么运作的,各个部门是如何开展工作的,各个工作又是如何展开的,比如审计课程当中的风险评估这一章,课本上的理论性非常的强,相关概念十分的抽象,如果不联系实际,则学生理解起来非常的困难,而讲课的老师根本就没有到事务所工作过,自己都不知道现实工作当中到底是怎样进行的风险评估,无法很好的理论联系实践,又如何给学生讲的生动形象,进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审计有着自身的特性,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审计人才,学生学习的目的是要所学有所用,最终是要运用于实践的,如果学生只是掌握了较强的理论知识,只会应付理论考试,而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那也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因此要想教好审计这门课,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扎实、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理论与实践结合,要具备一定的审计实务操作技能,要熟悉审计工作到底是如何开展的。

1.3 实践教学环节比较缺乏

众所周之,学校是学习容易实践难,而审计课程有着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性,因此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是相当重要的。尽管目前大多学校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不断地尝试模拟实训、案例教学等实践教学方法,但效果并不理想。就案例教学法而言,典型案例国外比较多,但国外案例环境与国内实际不符;而说到国内典型案例,立即会想到安然、银广夏等,但这些案例已过多年,过去的案例不一定适用于现在,因此,案例本身往往存在一定的问题。就模拟实验室而言,要想建立一个完美的模拟实验室,既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还要有完整的实验资料和数据;另外,实验室设计起来难度比较大,对研发人员的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有扎实的会计、审计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更要能熟练操作相关财务、审计软件,因为模拟实验所需资料涉及的知识比较多、技术性比较强。基于这些原因,多数学校并没有审计模拟实验室,进而无法为实践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2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教学对策

2.1 改革审计教学模式和方法

目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不利于培养适用社会发展需要的审计人才,必须对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具体来讲,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针对某一个知识点,以现实工作当中的典型案例为基础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进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审计之所以难教难学,是因为相关概念比较抽象,不好理解,如果运用案例教学法,则容易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另外,通过案例讨论,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而形成以学生为主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为了实施审计案例教学,首先,必须要建立审计案例库。案例的选择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案例的选取必须和所授课程相关;第二,案例尽可能多的选择新的案例;第三,案例的实际操作性要强;第四,案例库以实际案例和人为设计案例相结合。其次,要有效的实施。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审计课程的学习兴趣。利用已有的案例库将实际案例和人为设计案例相结合。将学生进行分组,课前将案例分发给各小组并提出要求,让学生进行预习并做出初步分析,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讲。任课老师参与并指导学生的讨论,形成学习小组的初步观点,形成书面结论。

(2)模拟训练法。所谓模拟训练法,是指对现实的工作环境及任务进行模拟,让学生转换身份,进而亲身体验现实工作到底是如何操作的。这种教学方式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将来能快速地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模拟训练法的前提是学校要有一整套完整的账,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相关账簿及会计报表等。训练时老师首先要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然后根据审计项目对学生进行分工,使不同的人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不同业务循环的审计流程。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英语、语文、数学等课程的教师,只要你拥有扎实、丰富的理论知识,就能把相关课程教好,学生也能学好,但作为教审计的教师,你仅仅拥有理论知识则远远不够,你还必须要有相关的实践经验,因为审计不像英语、语文、数学等基本课程,这些基本课程都是基本功,你必须要记注,就像学武术的人必须要练扎马步。而审计说白了是一门实践课,你学习的目的最终是要用的,如果教师只是一个劲地讲理论知识,根本不会与实践结合,那么教出来的学生又怎么会青出于蓝胜于蓝呢?因此,教师应尽可能的利用业余时间多到企业、事务所实习,多积累实践经验,并将实践经验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教师自身充分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另外,学校还可以聘请从事审计行业的注册会计师作为兼职教师,进而充实教学队伍。

2.3 对审计教学的实践环节进行健全和完善

学生有一个通病,就是眼高手低,总觉得自己学会了,而真正让他去做的时候,却不能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因此,要想提高审计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让学生进行实践。就学校而言,学习容易而实践难,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那么就需要学校做出努力,多与会计事务所沟通合作,尽量让学生作为实习生参与到项目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充分地理解课堂所学知识,才能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进而才能更好地学习。

3 结语

总而言之,审计课程有着自身的特点,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审计人才,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扎实、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利用业余时间多到企业、会计事务所实习,只有自身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生动形象、活灵活现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另外,学校也要想办法多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世全.基于实践核心的审计学教学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2013(7)

2 刘婧,李岩.应用型大学审计教学改革新方向——培养审计学习兴趣与知识使用能力教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20)

第8篇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审计假设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拟对这一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一、研究审计假设的意义

审计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的构成要素之一,是支撑审计理论大厦的基础,是整个审计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首先,审计假设是认识审计对象,形成审计理论的基础,是对审计理论进行逻辑推理的起点。所以,审计假设对审计理论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经受得住考验的审计假设能够为构建坚实的审计理论提供坚固的基础。

其次,审计假设是不能直接检验的公理。它是作为审计理论的基础而存在的,是由它来推导审计理论的。

最后,审计假设面临着知识更新的挑战,应该不断地得到充实和更新。今天还有效和有用的假设到了明天就可能被验证是不适宜的,由其推出的理论可能会出现缺陷,因此要进行发展和完善。

二、审计假设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一)审计假设是对审计实践的高度抽象

任何理论都离不开实践,审计理论的本源是审计实践。作为审计理论起点的审计假设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并不是简单地对一系列审计经验和事实进行一般地概括,而是将其上升为理论的基础,进行高度提炼与归纳,是最高层次的抽象,因而是最简单、最抽象、最原始的概念或公理。同时,其抽象程度越高,概念范围越广泛,普遍意义也就越大,适应性就越强。

(二)审计假设是对审计理论基础的精炼概括

审计假设应当揭示审计产生并存在的原因、进行审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等一系列最基本的方面。一旦离开这些基本的审计假设,不仅审计理论的建立失去了演绎的前提,而且审计活动本身也难以存在。

对审计假设的选择与表述应当体现精炼性。对所有审计假设,不分主次的研究与罗列是不必要的。假如一个审计假设对整个理论体系而言没有任何有用之处,则应该舍弃它。因为它是多余的,会破坏整个体系的紧凑性。同时,由审计假设应当可以推导出审计理论体系中的所有命题。

三、对审计假设内容的构想

人们对审计假设的探索已将近四十年,在此期间国内外的审计理论工作者提出了许多观点,继莫茨和夏拉夫、汤姆·李、大卫·弗林特等人的开拓性研究之后,后人不断地进行探索。但随着审计实践的不断发展,对审计假设的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本文就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审计实践的新发展谈谈对审计假设内容的构想,审计假设体系应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经济责任关系假设、可验证性假设、内控有效性假设、独立性和胜任力假设。

(一)经济责任关系假设。经济责任关系假设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审计存在的前提。经济责任关系是财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时,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由于受托经营管理而形成的一种委托与受托的关系。委托人为了保证自己的财产和利益,就必然要对受托人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监督,而受托人则需要将自己的经济行为及经营成果记录下来,向委托人报告以解除经济责任。由委托人来亲自进行监督检查是不现实的,委托人不一定有时间、有能力,而且对受托人来说也有失公平。而由独立的第三者��审计师来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则是最佳选择。由此产生了审计。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丰富,经济责任关系的内容也在不断发展和多样化。一方面,审计的内容从最初的财务审计发展到“三E(节约、效益、效果)”审计,进而人们又认识到“管理出效益”,至此,审计进入管理审计阶段。在现代社会中,受托人不仅要对直接的委托人负责,而且还要对整个社会负责,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日益增多且越来越重,因此社会责任审计便应运而生。另一方面,企业发展至现在规模越来越大,各管理职能也随之分解层层下放,从而产生了各管理层次之间的经济责任关系,继而产生了内部审计。尽管现代审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决定这些变化的内在因素仍然是经济责任。经济责任关系具有普遍性,一切审计活动都是以经济责任关系为前提的,没有经济责任关系假设,审计活动就难以存在。

(二)可验证性假设。可验证性假设是指经济责任可以验证,可以通过收集审计证据来确定被审计事项与既定标准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否则,要实施审计是困难的或不可能的。这一假设是针对复杂经济环境中许多事物是不可验证的而提出的。凡无法确认和验证的事物不应包括在审计之内。离开经济责任的可验证性这一假设,收集审计证据和制定审计评价依据的工作是毫无意义的。

随着审计实践的发展,审计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内容越来越复杂。以前莫茨和夏拉夫考虑的仅是财务审计,后来又产生了“三E”审计、管理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等,这些审计的内容又各有其验证方法,例如:公认会计原则,一系列经济技术指标及优良管理的范例等。所以,无论何种经济责任关系都具有可验证性。

(三)内控有效性假设。内控有效性假设是指健全有效的内控能消除发生错弊行为的或然性。内控是受托人建立的保证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过程与既定目标相吻合的一种有效控制机制,有助于消除舞弊行为,但不能完全杜绝舞弊行为。内控有效性是审计的前提。这是因为假如舍弃这一假设,在内控无效的情况下,错误和舞弊行为的发生就难以避免,也就不可能合理地实施审计业务。因为此时要么放弃发现舞弊行为,要么实施极为细致的检查。在后一种情况下审计成本太高,很不现实。

第9篇

‘三结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延大教发[2012]6号)

摘要:审计学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审计学课程“难教难学”的问题,民族院校尤为突出。本文以延边大学为例,在对审计学特点进行总结和对民族院校审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民族院校审计学课程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审计学 教学质量 模拟实验 民族院校

审计学是会计学科体系的核心课程,它以会计学、财务管理知识以及相关的财经法规为基础,集理论性、综合性、技术性和实践性于一体,致使其教与学难度很大。民族院校由于学生汉语水平和师资水平等影响,所面临的困难就更为突出。如何攻克审计学“四性合一”,突破审计学“难教难学”的困境?本文认为应根据审计学课程的特点和民族院校审计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审计学课程的特点

(一)理论抽象,逻辑思维严密

现代审计学理论源于西方,术语晦涩难懂,理论抽象。20世纪末,审计风险模型的出现,从理论上解决了注册会计师以制度为基础采用抽样审计的随意性,但同时也加深了审计理论的抽象性。如对“重要性”术语的理解,不仅需要很强的理论基础,还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审计原理逻辑思维严密,它从审计目标出发,依次为审计计划、审计证据、审计抽样、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等,环环相扣,内容联系紧密,缺一不可。与有些课程的内容独立成章不同,审计学任何一章的舍弃,都会影响到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二)内容综合性强,研究对象复杂

审计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课程。因此,在学习审计学之前,一般要求先开设管理学、会计学、企业内部控制、财经法规等相关课程。审计学研究内容不仅包括财务报表审计,还包括经营审计和合规性审计;研究对象不仅包括财务信息,还包括非财务信息,内容广泛,研究对象复杂。

(三) 专门的技术和方法

美国会计学会认为“审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1973,AAA)。在这个“系统化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完成审计工作、实现审计目标呢?这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专门的审计技术和手段。比如,如何根据审计目标制定审计计划;如何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去获取充分而适当的审计证据;如何根据所获取的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如何形成审计意见,出具适当形式的审计报告等。更加重要的是,如何保持客观性和独立性。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审计对象日趋复杂,审计技术和手段不断更新。审计人员不仅需要熟悉财经领域的相关知识,还需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和统计学基础,以应对信息技术对手工审计的冲击,满足被审计对象规模化变动趋势的需要。

(四)较强的实践性

审计对象的实务性较强,审计本身就是一项实践活动。审计活动就是通过实施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获取审计证据,对审计对象发表审计意见。审计实务特征直接导致审计学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学习审计学,学生应掌握如何开展审计业务,如何执行审计业务和撰写审计报告等。这些具体的操作流程和实务,需要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经历一遍,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而高校学生几乎没有任何会计或审计领域的实践经验,这无疑加大了教师授课难度,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倍感困难。

二、民族院校审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源复杂,学生汉语水平差异较大,影响学习效果

1.学生的语言差异影响。民族院校招生政策倾向于少数民族考生,招生计划中有明确的民族要求,如延边大学要求省内招生计划总数中50%招收朝鲜族考生。由于长期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区,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中小学期间大都接受民族语言授课,而大学中除民族语言专业外均选用汉语教学,对授课语言的转换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而且,相对于会计学科的其他专业课,审计学理论抽象、术语晦涩难懂,这对于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来讲,几乎相当于读“天书”,极大地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生源的地域差异影响。民族院校在招生上体现出区域差异化特征。延边大学以东三省为主,面向全国招生,江浙、山东以及河南地区考生一般比省内学生录取分数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外地学生一般比当地学生录取分数高、认知能力强,自主学习能力也较强。这些特点正是学习审计学课程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部分学生在毕业时已经通过了3-5门注册会计师科目考试。

3.学生的思维习惯差异。由于受不同民族文化的熏陶、不同地域环境的影响,各民族、各地区学生在性格、习惯、思维方式上呈现出明显差异。这就需要在教学环节中加入感性材料、增加情感体验环节,以增强学习效果。但由于受到教学学时的限制,往往难以顾及到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生源差异导致学生在学习审计学课程中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一方面,对于汉语水平高、认知能力强的学生存在“吃不够”现象,嫌教师讲得“过细”,教学进度太慢;另一方面,对于来自民族中学、汉语水平较差的学生则存在“吃不消”现象,对审计学术语、原理等理论理解困难,产生了厌学情绪。

(二)师资结构不尽合理,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亟待提高

1.民族院校高水平审计学教师难引进。审计学理论性强,教师需要有专门的审计学理论研究经历,以科研带动教学。这就需要引进高学历的审计学专业毕业生充实师资队伍。但民族院校一般地处偏远地区,教学条件和知名度与名校无法相比,加之审计学博士毕业生数量较少,又有一部分人员进入实务界,民族院校很难引进高水平审计学教师。

2.教师普遍缺乏审计实务经验。大多数教师都是走出校园直接进入教学岗位,没有会计或审计方面的经验积累,这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3.部分教师教育理念急需转换。理论指导实践,反过来,实践的需求又推动理论发展。随着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的不断深化,审计学理论和方法不断演进,风险导向审计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一部分长期从事审计学教学的人员一时难以转变“审计是对会计账务进行查错除弊”的认识,固步自封,难以适应实务界对审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课堂理论讲授过多,教学方法急需改进

审计学课程的特点对审计学教学方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目前,由于部分学生的汉语语言理解能力较差,教师不得不反复讲解相关理论。教学内容集中于审计程序,介绍审计人员应当实施哪些程序,收集哪些证据,很少有具体过程的模拟。心理学实验表明,不同感官的记忆效果是不同的。只有让学生实际操作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然而,审计学教学忽视了实践环节的训练,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学生通过背书、背习题来应付考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提高民族院校审计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建议与措施

民族院校包括民族学院(大学)和民族地区高等院校两类学校。延边州是朝鲜族聚居的地区,延边大学是典型的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在民族院校中有一定的影响力。本文以延边大学为例,探讨提高审计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建议与措施。

(一)实行差异化培养,发挥学生的个体优势

1.构建多层次的培养目标。以专业培养目标为统领,结合审计学课程特点、学生的初步毕业去向、学习兴趣和目标以及对已修课程的掌握情况等,实行差异化培养。对于汉语水平较差、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要求其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鼓励其直接就业;对于基础知识坚实,理解能力较强,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加适当分量的课外知识,鼓励其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或读研继续深造。我们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上传一些教学辅助材料和额外要求内容,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和网上答疑。对于这部分内容,旨在增强教学效果,学生可以自愿选择做还是不做,不计入成绩考核。特别强调一点,从2011级学生开始,我们将之前的大班教学改为按照汉语水平程度进行分班授课。

2.实行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在成绩考核方式上,重视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运用多种手段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成绩由平时考核、实验成绩和期末笔试三部分构成(见图1)。在日常考核中,特别强调模拟实验的考核成绩。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本课程的实务操作技能训练,能够根据不同的审计目标选用恰当的审计方法和审计路径,获取审计证据,并独立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教师根据学生对实训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价。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提高审计学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

1.尽快引进高层次审计学人才,提高教师理论修养,强调以科研促教学,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机制和奖励措施。如将科研与教研捆绑一起,作为年终评优或职称晋级等方面的考核指标。

2.尽快提高审计学教师的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利用课余和假期到会计师事务所实习等方式参加社会实践,必要时可以直接引进有上市公司审计经验的注册会计师充实教师队伍。

3.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学习,包括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相关培训,开拓视野,转换思维模式,关注审计热点问题,紧跟审计学领域前沿。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导因素,只有提高审计学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改革教学方法,构建“理论教学、模拟实验、课程实习” 三结合的审计学课程教学模式

综合审计学课程的内容、特点和教学现状,我们改革了单纯的课堂理论讲授教学法,重新构建教学模式。新教学模式由三个教学模块构成,即理论教学、模拟实验和课程实习,每个教学模块有相对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成绩考核方式(如图1所示)。

下面分别从各模块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成绩考核方式等方面予以介绍:

1.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理论教学侧重于审计基本原理,奠定学生的理论基础;模拟实验以企业财务报表审计为重点,侧重于实践性较强的业务循环审计。通过模拟实验的仿真效果,强化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操作能力;课程实习侧重于对审计过程的总体把握,也就是如何展开审计业务,最终形成审计意见。通过课程社会实习,学生接近审计实务,有利于培养职业判断能力和审计综合素养。

2.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以学生为主体,综合运用案例教学、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在实务性较强的业务循环审计环节采用模拟实验教学。通过对手工审计模拟和计算机审计模拟的优劣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将二者结合运用效果更好。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的核心是将课堂讲授、模拟实验与社会实习有效结合。

3.学时分配和成绩考核。审计学课程课内教学6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48学时,模拟实验16学时;课程实习2周,安排在课程结束之后的假期进行。在成绩考核方式上,注重对各教学模块分别考核,具体如图1所示。

审计学课程“理论教学、模拟实验、课程实习”三结合的教学模式实验效果良好,学生平均成绩显著提高,不及格率大幅下降。模拟实验的仿真效果和社会实践的“实战训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效解决了审计学课程“难教、难懂、难学”的问题。X

参考文献:

1.雷召海.关于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

第10篇

对于环境审计的探讨和实践,尽管在国外己经进行了很长时间,但是在我国还是处于初始阶段,我国环境审计理论研究时间并不长,有些理论不够完整,不够成熟,很难用来指导环境审计实践工作,有的甚至落后于已经开展的环境审计工作,中国开展环境审计,必须依据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现状,做到实事求是,不能盲目跟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成果。我国环境审计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环境审计法规建设滞后

目前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不少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不过环境审计仍然缺乏开展工作的直接依据,没有权威性的法律确保环境审计工作的开展。这必然影响环境审计工作开展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二)环境审计理论基础薄弱

有关于环境审计的论文还是很少,现有的文章对于环境审计的定义、对象和内容都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并且我国很多的环境审计理论都是直接套用国外的研究成果,没有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因此,我国环境审计理论研究还要经历漫长的探索,形成我国自己独特的环境审计理论。

(三)环境审计应用水平较低

我国的环境审计实践程度和操作水平都还较低,从宏观来看,政府审计仅仅针对环保资金的运用情况进行基本的财务审计;从微观来看,企业也仅仅是为了节约资金支出而开展常规审计。因此进行内部环境审计的企业非常少,而民间环境审计的实践更可以说是几乎空白。

(四)环境审计评价标准缺失

现有环境审计评价指标已不适应循环经济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评价指标选择不合理。现有评价指标体系仅从法律法规遵守情况、内部控制环境、环保财务收支等方面进行评价,忽视了对企业发展可持续性的评价。其次,循环经济思想体现不够充分、完整。现有评价指标只是对资源利用的现有情况进行评价,没有将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率等环保指标包括其中。

(五)缺乏具备综合知识的环境审计人员

从当前的情况可以知道,环境审计是一门涉及范围比较广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法律、环境、统计、会计、审计等各方面的内容,所以这就要求环境审计执业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综合的素质,环境审计工作要有专业的队伍作为保障。但是目前我国环境审计人员大多来自于财会部门,他们缺乏相应的环境知识和综合素质,制约了我国环境审计的展开。

二、实施环境审计、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环境审计法规建设

我国已经制订了一些与环境审计相关的政策以及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但目前还没有直接用于指导环境审计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现有的审计准则不能对环境审计工作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还没有专门制定环境审计的规范。因此,应尽快制定权威的,具体的环境审计准则,统一环境审计的评价依据,让审计人员做到有法可依。

(二)开展环境审计理论研究

我们要加大环境审计理论研究的力度,大力发展环境审计研究。并将环境审计理论研究与常规审计理论研究相区分,借鉴环境经济、环境管理、统计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将环境审计研究与其他相关学科相融合。在进行审计程序、方法等实用性理论研究的同时,加大审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并超过实践。

(三)不断创新环境审计方法

基于循环经济视角下的环境审计,首先要求各级审计机关根据区域不同的环境特点,积极组织相关审计机构和相关人员,通过平行或联合审计的方式对共同关注的区域性生态环境事项,开展审计调查,并共同商讨建立协商机制,我们可以开展跨专业的联合环境审计和外聘专家合作审计等;其次要积极开展跟踪审计,各级审计机关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和环保工程项目要积极试行跟踪审计和审计调查;最后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与方法,如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环境质量监测技术、排污费征收管理系统等。

(四)构建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循环经济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主要分为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这两个大方面,直接指标主要是经济效益指标,它可以直接衡量企业的价值增值,企业的经济性,为企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间接指标主要包括:资源和能源消耗指标、绿色环保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社会指标。这些间接指标虽然与企业利益没有之间关系,不过却能为企业的可持续经营、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不可小觑的影响。

(五)培养高素质的审计人员

第11篇

1、绩效审计已成为当今世界审计的主流。目前国际绩效审计方兴未艾,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就美国、英国、加拿大等一些有代表性的国家而言,绩效审计已经成为政府审计的主要内容,有的甚至占其总工作量的90%以上。如美国的绩效审计、加拿大的综合审计、德国的经济性审计中横向审计方法的运用等,都是这些国家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审计理论和实践上的新发展。毋庸置疑,绩效审计已经成为当今政府审计的一个发展方向。

2、绩效审计是政府审计高层次发展方向。审计不仅要实行真实性合法性审计,更应当实行绩效审计,以便为政府宏观决策服务。可以说,审计本来就应该包括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两个方面,绩效审计之所以出现很晚,只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社会和科学的进步程度以及审计技术手段的发展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而已。正如审计署李金华审计长在2003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的:效益审计是更高层次的审计目标,是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

3、我国正在积极开展绩效审计试点。在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我国审计界对经济效益审计进行了一些探索,没有深入开展。2002年,李金华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也强调指出:“‘绩效审计’是世界发达国家审计机关的重要任务,我们要抓住机遇,积极在效益审计方面进行探索”。我国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开展效益审计,并且要逐年加大效益审计份量,争取到20(1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

4、绩效审计兴起将推动我国政府审计发展。开展绩效审计,不仅延伸了审计的范围,拓宽了审计领域,而且在财务审计合法性和合规性的基础上,进而审查其合理性和有效性,还保证了审计内容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并且,随着绩效审计的广泛实践,在审计制度建设上,绩效审计将由随意性向强制性发展,由零散的、粗略的、弹性较大的审计实践向统一组织、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审计活动发展。并通过立法修规建立健全有关审计制度,规范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的行为,从制度上保证这项工作的开展,从而实现绩效审计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绩效审计的不断发展将大力推动审计理论的研究,从而丰富我国审计理论的宝库,提高我国审计理论研究的水平。同时,科学规范的审计理论反过来又将指导我国的绩效审计实践,促进提高我国的审计实践水平。

总之,开展绩效审计,是在科学审计观指导下的一种科学审计理念,是在新形势下提高审计能力、强化审计监督的一个必然选择,有着极重要的意义。我国的政府审计经过20年的工作取得了辉煌成绩,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绩效审计制度。因此,研究探索政府绩效审计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二、当前绩效审计研究的重点

目前,我国审计界已经普遍认识到了开展绩效审计的重要性,掀起了绩效审计研究的热潮。在我国,绩效审计尚处于探索阶段,有许多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需要研究,当前绩效审计研究的重点不是探讨是否开展绩效审计,也不是简单地介绍国外绩效审计的做法,而是要着眼于指导我国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的实践,解决操作层面的问题,一方面,研究我国开展绩效审计的规范化程序和方法,另一方面,把一些实践中开展绩效审计的好办法、好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和概括,推动我国绩效审计实践的发展。

当前,绩效审计研究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有,绩效审计项目选择的原则和程序;绩效审计审前调查的步骤、方法;绩效审计目标的确定和标准的选择;绩效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绩效审计的报告框架、结果沟通与后续跟踪等。

针对研究重点,当前绩效审计研究的方法应该是与实践紧密结合,规范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注意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防止从理论到理论,或者堆砌国外绩效审计的资料,从而脱离实际,难以对实践起到指导作用。

如何借鉴国外绩效审计的经验,从理论上对绩效审计进行探讨,从实践上对绩效审计“如何去做”的问题进行研究是当前绩效审计研究的重点。本课题研究正是以解决实践问题为出发点,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全面了解我国审计机关开展效益审计的现状,找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借鉴国外审计的一些有益做法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和把握我国效益审计的定位,探讨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绩效审计体系。

三、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架构

任何一门学科在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发展过程中,都应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完整的、相互关联的、合乎逻辑的理论框架,理论上的提炼又转而成为指导实践的工具,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修正和提高。绩效审计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对其理论的研究探讨也就显得越发重要和紧迫,特别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

1、受托经济责任学说是绩效审计产生的理论前提。受托经济责任理论一直是传统审计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审计是在这个受托责任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展起来的。对效益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与检查是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绩效审计由此而生。可以认为,效益责任的形成及其考核是开展绩效审计的理论前提。

2、凯恩斯革命和公共支出规模的扩展是绩效审计产生的经济基础。凯恩斯主义有效地医治了“真正的经济病症”。政府审计以独立的第三者的身份向公共资源的所有者或其他利害关系人提供客观公证的信息,绩效审计应运而生。政府机构的规模不断扩大,管理和控制活动不断增强,政府机构的开支也与日俱增。因此,凯恩斯革命和政府公共支出规模的扩展为绩效审计产生提供了经济基础。

3、新公共管理运动是绩效审计发展的政治动力。审计时实现公共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公共管理为审计提供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新公共管理运动创造的政治环境,推动了绩效审计的发展。

4、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笔者认为政府绩效审计的基本目标定位是:对被审计单位是否经济、高效或有效地执行有关政策进行独立审计检查;对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对象实现既定目标的程度和所造成的各种影响进行报告,为决策机构提供相关的评价意见;发现并分析审计对象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方面存在问题的迹象或绩效不佳的领域,提出审计建议,以帮助被审计单位进行整改。

5、政府绩效审计的范围。政府绩效审计的范围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行政单位涉及各级政府部门、人大、政协、以及由国家财政提供工作经费党派机关和部分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包括文化教育、科研卫生、社会福利及其它社会公共事业部门;国家投资建设项目。主要是指由财政性资金(财政拨款或财政融资)投资的各种建设项目。有些项目并不全部是由国有资金投入的,但只要是属于政府审计管辖范围内的投资项目都可以进行绩效审计;其他各种专项公共资金的使用。专项资金是指财政预算安排的或有关部门、单位依法自行组织的,具有特定用途的财政性资金。比如行政事业专项资金、社会保障基金、农业专项资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等;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

第12篇

【关键词】审计实践教学 案例教学 模拟实验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43-01

审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与许多相关学科的课程理论相互渗透,且拥有自己独特的审计理论与方法。审计课程同时也具有极强的技术性及实践性,现实审计岗位上的工作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单纯依靠审计理论是很难发挥的。难理解性与较高的实践性都要求我们在审计教学中应该加强审计实践教学,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联系。只有将实践教学置于严格的规划和控制之下,让这一环节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具有更高的科学性,才能提高审计教学的整体效应。

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审计实践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将审计学理论知识向实践转化,其作用日渐显现。近年来,一些高校相继开展了审计实践教学,取得了一些成效。由于各种原因,许多高校的审计实践教学的实施效果不尽如意。因此,必须完善审计实践教学。

一、目前,审计教学中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

(一)审计学教学效果不理想

目前在我国几乎公认审计学的教学效果在所有的专业核心课程中几乎是最低的,学生普遍反映审计学难学、抽象,而同时教授审计学课程的教师也反映,学生的学习兴趣低、相关的案例少,教材选择也较少等。近些年来,我国对于学科专业设置进行了改革,其目的是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这无疑对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大有裨益。随着我国对学科专业设置的完善,在大学的专业教育中,审计已经完全被纳入了会计专业教育的范畴。审计课程的教学长期以来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其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具体审计实际工作需要,往往是值得怀疑的,这不仅是由会计类、审计类工作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而且与审计教学中的局限性也密切相关。

(二)审计学是一门较为成熟的专业课程,实践性强是该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

目前,普遍采用的传统讲授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该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实践教学在会计学课程中已经普遍实施。在审计教学中,很多流程或操作是需要实践性环节来辅助认识的,尤其是学生未接触过审计工作,对审计中的审查程序、专业技术方法、职能岗位缺乏感性认识,实务操作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

(三)教材与案例匮乏

相较于会计类课程教材的更新,审计学教材建设也比较落后,很多版本的教材多年没有大的更新。另外案例教材匮乏,教学内容不够丰富,缺乏必要的实例。其实,我国审计实践已经积累了多年,有教学价值的审计案例也不少。就教学内容来看,审计学的课程教学老师必须考虑教学大纲、学时(学分)的要求,因此教学内容大多以教材为主,而教材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审计准则制度体系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教材虽然也更新,但很难及时随着有关法规、准则的变化而作相应的修改,因此很难保证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的需要完全衔接。

二、针对目前实践教学中的缺憾,应尽快完善审计实践教学

(一)完善案例教学的教学方法

教师的主要角色是创设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氛围,负责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讨论学生在案例教学中是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积极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根据具体案情,学生身临其境,认真分析案例,总结自己观点,参与辩论,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建立审计案例库

案例的选择和恰当使用对案例教学来说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应选择适合教学环节的案例。但目前审计案例教材比较少,不能满足日益推广的审计案例教学的需要。因此必须建立完善审计教学案例库,系统整理、分析有关经典案例,包括国内、国外的典型、最新的审计案例,案例不仅包括成功的案例,也应包括失败的案例。案例库的建设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审计案例的选择要体现教学目的即要与一个或数个审计理论点对应,以及较强的实践性,即案例数据丰富真实,行业背景齐全,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更加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三)建设“情景教室”

在资金许可的情况下,应建立一个建设具有真实感的“情景教室”――审计模拟实验室。以便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模拟从事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活动,领略审计工作的严肃性。同时,还应当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适当使用多媒体图形、动画、声音等,使学生多个层次感受所学的内容。这种“情景教室”,其效果是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下直接感受现代审计学的理论与方法,将枯燥的审计教学以最直观的情景教学来体现,从而避免专业课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缺失应用性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梁素萍.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新思路――基于审计实验教学模式设想[J].会计之友,2009(1),54

[2]王俊豪.审计教学中的研究性教学方法探讨[J].会计之友,2008(4)(上月刊),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