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西方经济体系

西方经济体系

时间:2023-06-19 16:14: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西方经济体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西方经济体系

第1篇

一、马克思市场经济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理论基础

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充分激发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我国当前的重要任务。确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态,基本原理作为社会主义根本指导理论地位的体现,也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市场经济建设和完善的过程中,要坚持劳动价值、剩余价值等基本理论。

第一,劳动价值论。劳动生产使用价值也创造价值。马克思认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马克思市场经济理论明确指出商品价值的本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抽象劳动。这一理论观点为货币、资本、利润、利息、红利、地租等财富形式提供了正确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明确提出劳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必须高度重视。这同样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改革攻坚阶段重要的理论指导,必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

第二,货币理论。货币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一种特殊商品,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货币流通量由待交换商品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决定,进入资本主义后,纸币成为货币的主要形式,其流通量流通中所需的贵金属货币的价值决定。这些理论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

第三,剩余劳动理论。马克思认为,剩余劳动为任何社会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劳动力作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特殊商品,其超出自身价格的劳动成为剩余劳动,创造出剩余价值。剩余价值通过利润、利息、红利、地租等形式体现和存在。劳动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商品,而是为社会发展创造物质财富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依然会有剩余劳动存在,形成以利润、利息、红利、地租、税收等形式存在的剩余价值。剩余劳动及其产生的剩余价值不再是资本家的个人利益所得,而是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公共利益,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点之一。

第四,再生产理论。认为,物质资料的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基础。物质资料再生产的目的在于按照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阶段,理论上可以通过货币在市场竞争中的中介作用实现比例的平衡;但实践上,由于市场的自发性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比例周期性失衡的矛盾是无法得到根本解决,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也由此产生。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具有对经济的宏观管理的制度保证,从根本上解决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的自发和盲目性,通过增加国内消费的比例,来形成与生产资料的平衡发展,有效解决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无法克服的矛盾。

第五,世界市场理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伴随着国际贸易及拓展,以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的历史。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商品和资本的输出,在为本国经济发展积累财富和扩大市场规模的同时,还有效的缓解了国内的阶级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首先接受和肯定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和世界性。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不断开放,融入世界经济发展、参入国际竞争,最终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过程。在市场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凭借社会主义自身的制度优势,对内扩大内需,对外谋求合作共赢,使我国的经济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二、市场经济理论对我国规避市场经济弊端具有实践价值

市场经济理论对建设和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务必要高度重视马克思市场经济理论指出的市场经济弊端。做好市场经济顶层的制度设计,抓好各项政策的有效落实。在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将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优越性与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相结合,弱化市场经济自身的缺陷,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更快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健康有序的?l展。当前,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群众路线,以群众利益作为经济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和执行的落脚点,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消除损害经济发展的行为,努力建设公平、公正的经济发展环境。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积极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创新,促进协调发展,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结合供给侧改革,通过科学划分分配比例,不断提高劳动者的购买力,强化社会救助帮困机制的建设,增强国内的消费需求,使社会生产与消费的基本比例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三、马克思市场经济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理论共同服务于我国的市场经济

第2篇

1宏观经济管理的概述

1.1宏观经济管理的概念

宏观经济管理是国家通过政策、法律、制度的形式和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控制,达到在结构和总量上调节和管理的目的,是我国市场经济体系条件下,有效的经济管理和控制措施。

1.2宏观经济管理的相关理论

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现象的解释侧重于模型的建立和解释,而中国的学者则倾向于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因此,对于经济管理的很多西方经验直接应用在我国经济调控会形成水土不服的问题,例如:亚当斯密力主应该用看不见的手在主导市场,反对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这种观点在二次世界大战后被验证为只是一种理想的模型,放弃对市场的干预会导致市场的无序、盲目地发展,最终会引发市场的灾难。凯恩斯主义认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可以起到积极性的作用,政府将企业不愿意做、做不好、利润低的行业接管过来,有助于社会加速的发展,经过多年的验证,特别是在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中,我们更加看到政府对于经济发展的指导性的必要,以及政府对市场调节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不难得出一切市场经济都不可能离开政府以更高层面上的调控作用,宏观经济管理的价值正在得到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宏观经济管理的作用也在市场经济体系的创建和完善中得到进一步的印证。

2宏观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短暂,尚处于发展的初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烙印,宏观上看我国经济的投资驱动为主特点十分明显,投资中政府的投资所占比重较大,政府主导投资和行政干预的作用显著,至今我们还在提倡拉动内需。这和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有非常明显的区别,西方国家宏观经济体现为消费驱动,服务业主导,投资基本由私人和自由企业来进行,基本上是一种消费型的经济模式。我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过程,平均年GDP增长速度接近10%,而平均年通货膨胀率却只维持在3%以下,人民币币值稳健,市场经济一直稳健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宏观经济管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宏观经济管理的原因是市场经济本身缺陷和我国当前发展形式以及市场经济的实际要求所共同决定的。首先是市场经济失灵需要宏观经济管理,市场不能有效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无法自发消除垄断;市场不能完全体现公正的收入分配;市场不能有效地处理外部经济的问题;市场调节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等,我国企业为了创造更大的经济利润,纷纷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加大产量步伐,在竞争中彼此抢抓市场,盲目地生产,结果造成供大于求,这些都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加以解决。其次是我国目前处于市场体系还不完善,市场调节也不健全,市场运行常常受市场之外不正常因素干扰,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行秩序,必须要有宏观经济管理来保障经济平衡有序地运行。在这种复杂经济格局面前,价值规律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必须依靠宏观经济管理。再次是我国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必须要强化宏观经济管理,在几十年经济发展的背后,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投资型的经济主导,消费疲软,需求不足,缺乏核心竞争产业,市场竞争过于激烈,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普遍存在,等等。针对以上情况,如果失去了宏观经济的调控与管理,我国经济就会面临经济形势严峻,出现内需不足,就业压力大,无序竞争的局面。因此,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定离不开宏观经济管理,可以推向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还会继续沿用宏观经济管理的方法,确保经济和社会的进步。

3结语

宏观经济管理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的调节、控制和管理手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宏观经济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也需要进一步改变,要发挥宏观经济管理的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水平,稳定社会物价水平和平衡国际收支等综合能力,在推进市场经济体系创建和完善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确保经济的发展始终处于正确的轨道。

作者:叶强单位:黑龙江省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第3篇

【关键词】社会经济体系;加尔布雷思;经济学研究方法

一、《经济学和公共目标》的研究方法总结

(一)研究主体

加尔布雷思立足美国经济运行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在寻找问题根源的分析过程中注重结合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实际,定位于本国资本的所有者阶级。虽然加尔布雷思所关注的研究主体与其他资本主义经济学家无异,但是他却因袭了美国制度经济学的传统,即从制度入手研究经济问题,以公司结构、社会结构两个角度分析,把对公共目标的关切作为主导思想,理论焦点落脚于权力分配,二元体系作为理论框架,尽而其所提出的改革措施是以结构改革、权力均等化和收入均等化为主。由此可知,加尔布雷思所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是西方资产阶级的一种改良主义。其中,最能体现加尔布雷思其思想特点就在于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中,所运用的分析方法较为深刻地揭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学内部运行存在的矛盾,因此,这对于我们理解现代资本主义有所帮助。

(二)研究重点

加尔布雷思的研究重点在于结构改革。所谓结构主要侧重于制度设置层面,他认为,制度的合理与否以及公众目标的实现和被破坏程度远比经济增长幅度更为重要,为此,就必须全面分析构成结构的制度形式,从小到家庭大到工会、垄断组织、国家等都属于制度所研究的范畴。加尔布雷思认为经济社会的不平衡发展、社会中的诸多不平等现象、无意义和无价值的革新、对政府的控制权、通货膨胀、市场行业间缺乏协调性等都属于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也正是现实问题的一部分。而这些现实问题的根源则是由权力的分配不平衡所致。于是,他指出,资本主义国家所发生的现实问题不能再用宏观经济学或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说明,而要注重研究权力如何分配才能使得整个经济社会平衡发展。

二、加尔布雷思的经济思想体系核心

加尔布雷思认为一种思想体系最终的检验标准,是看它是否阐明了当代所焦虑的那些问题,是否有利于治愈经济的病态。他不仅秉承并且发展了凡勃伦关于制度的观念,进而提出了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存在的权力转移论、生产者论、二元体系论和新社会主义论。

(一)权力转移论

加尔布雷思认为,人类社会在经济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重要性会不断发生变化,并且历史证明谁掌握了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谁就掌握了权力。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随着时代进步、企业逐步成长,生产过程愈发复杂,生产技术愈发精妙,个人层面已难以应付工程技术、原料采购、质量控制、劳工关系以及市场营销,因此,必须由相应的技术专家组成一个团队组织,共同管理现代企业。由此,科学技术促使主宰社会的权力从工业化时期的资本家手中转移到后工业化时期包括科技人员和管理阶层在内的技术型组织成员或技术专家手中。

(二)生产者论

加尔布雷思认为对现代经济而言,计划显得尤其重要。他意识到生产什么并非取决于消费者,消费者似乎通过货币投票来决定生产;事实却是,生产者预先控制市场,决定消费者需求,从而决定生产什么。于是,加尔布雷思从现代公司以实现稳定为首要目标提出了生产者论。他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者主导产品的设计、生产,而且控制着产品的销售价格,并通过广告、通讯网络和推销等方式对消费者进行“劝说”;现代大公司还会对政府进行游说,以左右政府的采购决策。

(三)二元体系论

加尔布雷思以美国为例剖析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他认为,像美国这样的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是一个由计划体系和市场体系构成的二元体系。正是二元体系的存在才让现代资本主义这样的“丰裕社会”中贫困、资源配置失调等各种矛盾和社会冲突持续不断。为此,加尔布雷思指出,政府首先要摆脱计划体系的权力影响,并且在基于公共目标与计划体系目标不一致时,采取干涉性的管理使二者趋于一致,M而减弱计划体系的权力,扩大市场体系的权力或者对计划体系实行价格管制,限制大公司通过哄抬物价的方式来损害小企业、消费者的利益。因此,加尔布雷思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应该把权力均等化和收入均等化作为公共目标。

(四)新社会主义论

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改良者,加尔布雷思认为现代经济、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最终将会趋同,只要进行社会的结构改革,即计划要取代市场;技术阶层取代资本家掌管计划体系的权力;国家行使调节总需求、物价和工资的职能,并且致力于兴办教育和发展科技。此外,要限制资本主义社会计划体系的权力,从而提高市场体系的地位就会实现权力、收入的均等化,从而实现加尔布雷思所描绘的“新社会主义”。

三、结论

总而言之,虽然从方法论角度来看,加尔布雷思的研究方法实际上属于现象描述法中的一种形式,即从结构上描述、说明和预测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不得不承认,加尔布雷思的观察和研究能够紧扣时展,反映的现象都是从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以来的社会、经济整体情况。他强调有效的政府管理、教育和社会正义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不遗余力推行政府改良。此外,他的研究并不看重纯粹的理论,而是结合社会历史的分析,注重政策在现实中的作用。因此,他的研究方法富有现代主流经济学整体上所缺乏的人文关怀和伦理含义。

参考文献:

[1]郑英.《一位经济学家的传奇人生》――加尔布雷斯述评[J].开放时代,2006(5)

第4篇

关键词:方法论;马克思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比较

任何一门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突破都离不开方法论的变革,深入了解不同经济学体系的方法论是把握好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关键。本文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进行比较,对我国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方法论基础的比较

马克思经济学是制度分析,通过考察人与人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来解释经济的本质问题。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经济学与其它经济学流派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注重对经济制度、经济权力及其历史变迁的研究,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解释社会经济制度变迁,在历史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中分析个体的经济行为;把复杂的社会现象归结为经济关系,依据经济关系来理解政治、法律制度和伦理规范,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确定生产关系及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把生产关系的变化归结为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从生产力水平出发,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基础反映了马克思经济学的本质和精髓,并使马克思经济学作为一个整体、一种范式与其它的经济学流派区别开来。马克思经济学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意义不仅在于其理论,而且在于其方法。

当代西方经济学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视为一般和永恒的范畴,从总体上看,其哲学基础是历史唯心主义的人性论,并以个人主义作为其研究的出发点。在这一哲学基础上,西方经济学家运用个量和总量研究法、均衡分析法、静态和动态研究法、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法、数理模型分析法、制度分析法等,并在一定的制度背景下研究资源配置问题。可见,当代西方经济学从其唯心主义世界观基础出发,侧重经济运行分析,研究资源配置及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些具体的研究方法在马克思经济学中也有类似的体现,虽然马克思并没有从这个角度进行论述,也没有使用过相同的名词。

二、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比较

(一)总量研究方法和个量研究方法的比较与评析。个量研究主要以单个经济主体的活动为研究对象,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研究个体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其特点是把一些复杂的外在因素排除掉,突出个体经济主体的现状和特征。这种研究方法在实践中主要分析单个企业中要素的投入量、产出量、成本和利润的决定及单个企业有限资源的配置、单个居民户的收入合理使用,以及由此引起的单个市场中商品供求的决定、个别市场的均衡等问题。这种研究方法往往将某一个体的具体情况和局部特征表现得非常清楚,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难以注意到宏观经济对个量关系或个体经济行为的影响;二是研究结果常常是有条件的,因为这种方法是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排除一些外部经济因素来研究个体经济问题,但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一些外部因素却常常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有时还可能会成为影响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研究方法的运用是有条件的,而且研究结果往往与现实不符。

总量研究方法把制度因素及其变动的原因及后果和个量都看成是不变或已知的前提下,以经济发展的总体或总量为研究主体,研究宏观经济总量及其相互关系。如,在研究消费时,只着眼于社会总消费与总收入、总投资、总储蓄的相互关系,对个体的消费行为及其变动则不予关注。这种研究方法由于抓住经济运动的总体状况及总体结构,因而其研究结果对把握国民经济全局具有重要作用。但这种研究方法也有局限性:主要是往往忽视个量对总量的影响。

作为分析经济的具体方法,不论是总量研究方法,还是个量研究方法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由于个量与总量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加和关系,有些经济现象从总体和个体不同的视角来研究,其结果会有所不同。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就运用了总量与个量研究方法。关于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马克思有时以个别资本为研究对象,有时以社会总资本为研究对象。在对魁奈的《经济表》中运用的总体的研究方法,曾给予很高评价。他说:“魁奈的《经济表》用几根粗线条表明,国民生产的具有一定价值的年产品怎样通过流通进行分配,……无数单个的流动行为,从一开始就被概括为它们的具有社会特征的大量运动,——几个巨大的、职能上确定的、经济的社会阶级之间的流通。”但由于魁奈“有限的资产阶级的眼界”,使他对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进行错误的划分,因此,他虽然天才地应用了总量分析的方法,却不能得出完全科学的结论。从马克思对个量和总量研究方法的运用中,不难发现:第一,马克思的总量分析总是以个量分析为前提,因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宏观分析具有坚实的微观基础,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贯性。而二战后以凯恩斯主张的以总量分析方法建构的宏观经济理论中,却缺乏必要的微观基础。这也是近些年来西方经济学理论界为之修漏补缺的重要原因。第二,马克思是在对资本主义现实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作了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个量或总量的研究方法。而西方主流经济学者在运用这些方法时则往往忽视甚至抹煞了现实的阶级关系。

(二)均衡研究方法的比较与评析。均衡分析方法是研究各种经济变量如何趋于平衡的方法。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曾借用机械力学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研究方法来说明经济均衡。因此,均衡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各种经济力量达到均衡所需要的条件和均衡实现稳定的条件。虽然,由于影响均衡的条件经常变动,以致难以达到均衡,但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时,研究各种力量的均衡方向,仍然极为有用。均衡分析方法通常有两种: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分析是将经济事件分为若干部分,集中考察其中的某一部分,而对其他部分存而不论。一般均衡分析法则侧重用各种经济因素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来分析整个经济体系的均衡,重视不同市场中各种商品和资源的产量和价格的相互关系。如果资源供给状况、消费者偏好、技术函数已知,一般均衡理论便能从数学上证明通过资源和商品价格的自行调节以达到彼此相互适应的水平即均衡状态。

均衡分析法侧重经济数量关系的研究,在正确的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其科学性不容怀疑。但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在运用这一研究方法时都往往忽视量的平衡背后质的关系,甚至用量的平衡取代质的同一性,这往往会掩盖事物发展的本来面貌。如,马歇尔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研究,确立了供求相等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并以此代替价值关系。但他从来不回答为什么供求相等时的价格恰好处在这一水平,而不会处于其他水平。因此,这种分析方法缺乏对价值实体的分析。从均衡方法的具体运用来说,决不能用函数关系代替因果关系的分析。函数分析是量的关系的研究,而因果关系的分析是质的关系的研究,因此,不能用量的分析代替因果关系的研究。波兰经济学家兰格在《政治经济学》一书中,将经济规律和一切规律分为三类,即因果律、同时律(或结构律)和函数关系律,并指出:“最基本的是因果经济律,因为其他两类经济规律都可以转化为因果律”。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也完整系统地运用了均衡分析法,在分析供求时马克思不仅分析了竞争如何使供求趋于一致,同时也着力分析在供求一致时的价值决定问题,这实际上是分析价值实体问题,因此,马克思能科学地揭示价值是价格变动的内在根据。马克思对社会再生产的研究实际上也是均衡分析,他深入地研究了社会再生产平衡发展的实现比例或均衡条件,但并不说明资本主义经济是均衡的,而是说明资本主义经济难以达到均衡,并且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均衡是如何形成的及其深刻的社会原因。

(三)静态和动态研究方法的比较与评析。静态研究方法是抽象掉了时间因素和变化过程而静止地分析问题的方法,主要为了说明什么是均衡状态和达到均衡状态需要的条件,而不管达到均衡的过程和取得均衡所需要的时间。当已知条件发生变化后,均衡会由一种状态转化到另一种状态。如果只着眼于前后两个均衡状态的比较,而不考虑从一个均衡点到另一均衡点的移动过程和经济变化中的时间延滞,则被称为静态的研究方法。动态分析方法是对经济体系变化运动的数量进行研究,通过引进时间的因素来分析经济事件从前到后的变化和调整过程。汉森在《凯恩斯学说指南》中引用拉格纳·佛里舒的话说“不但考虑在某一时点的系列数值并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而且要考虑在不同时点某些变数的大小,同时我们引用某些足以在同时属于不同时刻的其中数值的公式,这是动态学说的重要特点。只有通过这种学说,我们才能解释一种情况怎样从前面的情况中产生出来。”希克斯在《价值与资本》中指出:“我把那些我们并不计较日期的经济理论称之为静态经济学;而把那些对每一个数量都必须注上日期的理论称之为动态经济学。”

由此可以看出,用是否考虑经济数量在时间上的变化来区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如何将根据有无时间的变化与有无增长来区分的动态和静态分析统一起来?阿克利在《宏观经济学》中指出:“静态分析,不论简单的或比较的,都只集中在均衡位置上面。它既不涉及达到一个均衡位置所需要的时间,也不涉及各个变量向均衡状态所经过的路线。这是一件关系动态分析的事。”“如果均衡是在时间推移中没有变动的一种状态,那么只要均衡保持着,一种关系的时间维度就可以略而不论。”按阿克利的意思,尽管均衡是在时间中变动的,但量上没有变动,可按静态来处理。瑞典学派的林达尔在《货币与资本》中认为:“没有经济事物不是在时间中进行的,如果要具体考察动态与静态,我们就可以给出一个一般方程,然后又将具体的经济量值带入方程中,如果在量上不变动,这就是一种特殊的静态。如果有量上的变动,就称为特殊的动态。”

西方经济学的静态与动态分析法各有所长。静态分析可有效说明均衡的条件,而动态分析可观察到经济变化的过程。马克思认为物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中运动的,运动是普遍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不过是运动的一种特例,并且认为静止是事物存在的必要条件,否则任何事物都不具有质的稳定性。但决不允许用静止掩盖和替代事物运动变化的绝对性。质量互变规律告诉我们必须在质量互变中研究动态与静止。因此,西方经济学中的静态与动态分析与的运动与静止是不同的,前者主要局限在数量关系上。

(四)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的比较与评析。实证分析简言之就是分析经济问题“是什么”的研究方法.。侧重研究经济体系如何运行,分析经济活动的过程、后果及向什么方向发展,而不考虑运行的结果是否可取。实证分析法在一定的假定及考虑有关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前提下,描述、解释或说明已观察到的事实,对有关现象将会出现的情况做出预测。客观事实是检验由实证分析法得出结论的标准。樊刚指出实证研究作为一种经济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从经济现象的分析、归纳中,概括出一些基本的理论前提假设作为逻辑分析的起点,然后在这些基于现实得出的假设基础上进行逻辑演绎,推导出一系列结论,并逐步放松一些假设,使理论结论更加接近具体事实。”规范分析法是研究经济运行“应该是什么”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和社会目标,来探讨达到这种价值判断和社会目标的步骤。

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具体的经济分析都不可能离开人的行为。在实证分析法中,关于人的行为的社会认识是其分析的基础,完全的客观主义是不存在的。从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来看,“除少数经济学家主张经济学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纯实证分析以外,基本一致认为经济学既是实证的科学,又是规范的科学,因为提出什么问题来进行研究,采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突出强调那些因素,实际上涉及到个人的价值判断问题”。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实证分析这个方法论术语,在一些学者看来,马克思经济学在方法论上强调的只是规范分析。其实,马克思主张的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分析方法,就是规范与实证有机结合的方法。马克思的历史分析方法可以说就是一种实证分析方法,是“动态实证”。马克思十分重视对事实的分析。在《资本论》第一卷的序言中他说:“物理学家是在自然过程表现得最确实,最少受干扰的地方考察自然过程的,或者,如有可能,是在保证过程以其纯粹形态进行的条件下从事实验的。我要在本书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到现在为止,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地点是英国,因此,我在理论阐述上主要用英国作为例证”。马克思很重视实证分析,如,马克思对分工、生产、交换、市场、利润、利息等范畴的考察和研究都是实证分析,他的经济研究实践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五)数理模型分析方法的比较与评析。数理模型分析方法可使对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研究的表述更简洁清晰,推理更直观、方便和精确,使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更加条理化、逻辑化和明了化。与英国的斯密、李嘉图,法国的魁奈、西斯蒙第及德国的李斯特等同时代的经济学家相比,马克思是当时经济学大师中运用定量分析最多和最好的。《资本论》在数学方法上,除运用简单的加减乘除之外,还有比例关系、函数关系、不等式及众多的统计图表。保尔·拉法格在《忆马克思》一文中提到马克思对数学分析的评价,马克思认为:“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完善的地步。”恩格斯认为:“单靠数学演绎就确定一个论断为真理的事,这种情况几乎从来没有,或只是在非常简单的运算中才有。”而且列宁也指出:“数学公式本身什么也不能说明,它只能在过程的各个要素从理论上解释清楚以后对过程绘图说明”。可见,马克思经济学对数学的运用,只是把数学当成一种工具。而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把数学当成一种目的,以数学化的程度来评价经济学达到的水平。

(六)制度分析方法的比较与评析。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家们就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在制度不变的前提下研究经济问题。在一定情况下,这种假定有利于经济学家对经济问题做深入分析。但在许多情况下,经济行为远比传统经济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复杂得多。因此,制度经济学家创立了将制度作为变量,用正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用,采取结构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和社会文化分析法来研究经济问题,揭示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经济学方法论。总体来看,制度分析方法的特征主要有:第一,动态化特征。即用进化或演进的眼光看待经济世界,这是制度分析方法的一个突出特征。制度分析方法特别看重制度的演进,而且认为促进制度演进的真正动因是技术的变化或技术的能动性,同时还认为技术变化和经济政策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因此,必须在制度演化的动态过程中去寻找问题形成的原因。第二,“非纯粹经济分析”的特征。制度分析方法始终坚持一种信念:社会经济是一个整体,经济系统中一切事物之间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而且任何事物都是其他事物的原因。所以在研究经济问题时既考虑“经济因素”,又考虑“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并把法律、政治、社会意识形态等非经济因素纳入经济研究的内生变量中。第三,方法论的集体主义特征。从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历史来看,经济学对人类行为的分析有两种途径:一是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二是方法论的集体主义。正统经济学是以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为基础,而制度经济学则带有强烈的方法论集体主义色彩,他们认为对制度这一集体行动的考察和描述才能最好地理解个人的经济行为。第四,具体化特征。制度经济学家使用正统经济理论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及运行,并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在研究方法上带有具体化的特点,侧重研究微观经济制度,并更多地从现象上和形式上进行分析,较少进行内在矛盾的分析和考察。其理论核心总是围绕制度的内涵和构成、制度变迁和创新、产权制度和国家理论这些具体的制度范畴。

制度分析方法不是西方制度经济学家的独创,其实马克思就是一个制度经济学家,他的生产关系分析实质就是制度分析,与西方制度经济学家不同的是,马克思是从本质上来进行制度分析的,西方经济学家则是从现象上进行分析。由于西方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方法注重从现象和形式上进行制度分析,因而具有客观实用性,所以它针对当代外部性经济问题的解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被广泛运用于经济理论的研究中。

三、结论

(一)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具有不同的经济学方法论。马克思经济学是制度分析,侧重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通过人与人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关系的考察来解释经济的本质问题。西方经济学侧重于经济运行分析,研究资源配置、研究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马克思经济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创造性活动中,进行观察和感悟事物所形成的理性结论。

第5篇

[摘 要]大庆市龙田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原大庆市城市建设开发集团公司,成立于1988年11月,是大庆市成立最早,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一家以房产开发为主体的国家一级建设单位,多年来,为百年油田建设、服务大庆经济做出了具大贡献,公司重视经济管理工作,本文就此进行论述。

[关键词]大庆 龙田 经济

随着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其对每个国家的经济政策的指导作用日益重要,世界上每个国家的经济政策都会有一定的理论作为依据,不可否认,经济学作为一门发展中的社会科学,还不完善,还有许多问题,甚至错误。那么一个国家以不完善或错误的经济学作为其实践中的指导,肯定会对该国家造成负面影响,即便在短期内没有体现出来,但长期必然出现问题,我国作为转型中的国家,使用正确的经济理论作为指导更为重要。

我国政府过去制定的经济政策依据的是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而现在是在逐步接受西方经济理论,而且已变为我国主流经济理论,从引进西方经济理论之初,我国学者就把其作为具有借鉴意义的理论,指导思想就是批判的借鉴,实际上也没有任何一个经济学者认为西方经济理论比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具有更大的实践指导性,但从目前制定的诸多宏观政策来看,我国政府已经基本认同了西方经济理论的指导性,并且在不断的执行所谓的需求管理政策,尤其在1997年开始的拉动内需的政策,执行力度越来越大,效果却微乎其微,于是很多学者提出各种解释。分别通过对宏观经济理论目标、运行机制和前提条件的研究发现,其根本原因是我国并不适合使用西方的宏观经济理论。

、,宏观经济理论目标差异

研究经济学理论的目的就是产出最大化,那么西方的学者普遍认为,生产的两个基本要素是资本和劳动,在西方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劳动相对于资本来说是稀缺的,只要保证劳动的充分就业,产出就会最大化,于是整个西方经济学研究就是围绕劳动的充分就业展开的,可见西方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西方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资源禀赋基础上的,和我国的国情正好相反,我国是资本相对于劳动来说是稀缺的,如果还是把研究重点放在劳动的充分就业上,整个宏观经济体系还是维持西方的一套,那么对产出的意义并不大,如果直接拿来指导实践的话,首先错误的是理论前提,更别说结论了。对我国经济即便没有破坏作用,也不会有预期作用的。我国现在要做的是把研究重点放在资本的高效使用上,并以此为前提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宏观经济理论,很多学者也的确这样做了,如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等等,但仅是一些观点,并未形成令人信服的理论。

2,宏观经济理论与实际运行机制差异

在宏观经济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型就是IS-LM模型,该模型为执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同时也决定了均衡的市场利率和产出,根据该理论模型,市场利率是由产品市场均衡和货币市场均衡共同决定,利率的自由浮动在宏观经济理论中起到关键作用,其逻辑如下:经济过热,政府要执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IS-LM,首先,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出售政府债券,收回货币,货币供给减少,导致市场利率上升,利率上升,投资下降,进而产出下降,最后经济降温。可以看出,政府通过货币政策来影响市场利率,达到政府的经济目的,但在建立IS-LM模型时,货币市场均衡却出现了问题,传统货币需求理论认为货币需求是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和收入成正比,提出投机动机是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理论的最大贡献,正是投机动机的存在,使利率介入货币需求理论,为建立IS-LM模型奠定了基础,可以这样讲,没有投机动机就没有Is-LM模型,西方国家由于拥有发达的证券市场,提出投机动机是符合其经济特征的,但在我国,这样的经济理论却与实际相背离,我国证券市场一方面起步晚,另一方面,由于各种管制的存在,市场规模及在居民中的影响远不及西方国家,居民以投机动机持有货币的数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一旦没有投机动机,那么IS-LM模型在我国将不复存在,更别说用来指导实践了。 3,宏观经济理论前提条件的差异 从斯密开始,西方经济理论就把资本主义趋利行为发挥到丁极致,作为其中一个重要方面的宏观经济理论,成立的前提条件就是凯恩斯的三大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由于三大心理规律的存在,消费减少,投资减少,利率极低,居民普遍持有现金,这样导致有效需求不足,这就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支持。三大心理规律正是资本主义趋利行为的反映,是以西方长期以来的资本主义精神为基础。马克斯韦伯在

结论

正是因为宏观经济理论目标不一致,经济理论与运行机制的不一致和经济理论建立前提的不一致,一直以来指导我国宏观经济的理论并不适用,这也为我国1997年开始的拉动内需的政策,执行力度越来越大,效果却微乎其微提供了解释,在我国不能使用西方经济学理论。不可否认,西方经济理论经过几百年酌发展,汇集了大量的融思想性和科学性为一体的精华,我们还是应该回到引进西方经济理论之初的指导思想一借鉴,真正的经济理论还是要依靠中国的经济学者来探索。

(作者单位:大庆市龙田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第6篇

关键词:民营经济,财务会计管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营经济在近些年来在我们国家得到了飞速发展,民营经济大力发展的过程中,相应的问题也因此运营而生。民营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之一,其在西方经济体系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民营经济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民营经济的特征

民营经济与传统的国有制经济不同,其投资方背景往往来自于民间和个人。在经济学的有关概念和相关界定中,民营企业是经济组织的一种具体体现,其在市场范围内遵循着一定的市场规范和原则,其经营遵循着商业原则的基础,从企业的角度来观察,民营企业具有以下的几个特征。首先。民营企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盈利,其也是以盈利为唯一目的的经营企业。其次,民营企业之间的相关关系网络的建立往往是基于经济利益。并且,民营企业之间的用人制度和管理模式较为灵活,企业内部奖罚制度与国有企业相比也更为灵活。最后,民营企业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其在规模上与国有企业相比往往有着较大差距,但是国有企业在数量上占有很大的优势。

二、目前中小民营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方式的基本特征

财务会计管理方式是财务会计进行管理的一种必备的方式,以及必须掌握的技能,在具体的表现上,财务会计组织需要建立完备的财务管理机构和组织,以便更好地对工作进行管理协调,其次还包括了对于相关会计工作者的人员调动以及调配,以确保相关制度能够有序的建立。在财务会计具体的核算过程中,作为财务会计工作者而言需要掌握有关的会计凭证以及财务报表。同时作为会计工作者而言,需要熟练掌握相关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准确地进行有关的检查、考核以及分析工作。最终,需要明确自身工作的有关目标和目的,在工作中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以便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一般来说,中小民营企业内部的管理和组织配置上较为简单,企业内部没有复杂的产权纠纷,企业上下一般以盈利作为企业的最终目的,因而,在用人管理制度上比国有企业更加的灵活多变。但是民营企业在发展中也同样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不仅如此,由于企业自身规模有限,员工的职业素质上有所欠缺,企业自身在产品质量上也存在着不足,种种原因导致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其最终影响到财务会计管理方面:

(一)财务会计人员出现“家族化”

根据有关的市场调查和对于民营企业进行大量的研究和访谈,就民营企业内部财务会计管理人员进行分析,从具体的来源上可以看出,在中国绝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内部会采取财务会计管理人员亲缘化,家族人员往往会在企业内部担任众多要职。由于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在我国的民营企业的具体管理中,一般会采取家族伦理的管理制度,正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更加的信任和支持具有血缘关系的人员。通过以血缘关系来建立起的民营关系纽带,使得在民营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大大降低了企业在人才管理上的相关成本,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家族化”和“亲缘化”仍是民营企业管理当中的主要形式。

(二)财务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由于民营企业在产品质量上往往具有较低的生产需求,企业自身也缺乏足够的资金进行专项技术人员的培养,因此,使得中小企业的员工素质相对较低,对于财务会计管理人员来说也不例外。由于其在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上有所欠缺,使得其在具体参与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时不能够及时发挥会计工作者的基本职能,利用数据分析来对企业的发展提出决策性的建议和方法。而且,由于企业内部家族网络复杂,外来人员往往难以取得内部管理人员的信任,不仅如此,由于企业的规模有限,有的企业甚至忽视了对于会计管理人员的建设,由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代为监管。

三、中小民营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方式形成的企业因素分析

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来说,之所以会形成如今这种局面的原因由很多,其中由于民营企业在发展和兴起的初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缺乏足够的信任,往往只有通过血缘关系为纽带才能够在企业内部获得足够的信任。对于企业团体的内部人员来说,其对于外来人员具有很强的敌视。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作为企业内部十分重要的职位,在人与人之间缺乏足够的信任前提下,往往只有通过家族人员担任才能够让企业领导者放心,这样的举措使得不少财务工作人员丧失了有关的工作机会。而且,我们国家在市场经济秩序的体系还没有进行充分的建设,其相关的发展也不够完备,正因为如此,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通过以家族管理的方式,才能够使得民营企业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放心和安心,这也是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初期阶段。采取家族管理的优势有很多,在企业成立初期,由于自身资金不足等原因,其难以保证向企业内部员工承诺较高的经济补偿,而对于家族人员来说,由于血缘关系的影响,其在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企业发展艰难的初期阶段,一般不会对于利益成本进行相应的计较,这也使得人力资源成本能够得到充分的降低。同时从企业的管理角度来看,在中小民营企业内部,作为财务会计管理人员,其对于企业的决策参与度可以说是少之又少,由于中小民营企业自身规模的影响,作为企业老板来说,其深知企业在有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所在以及今后的发展内容和工作,作为财务人员来说,很难直接对企业的管理参与到具体的决策中来。因而,企业内部对于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要求也随之降低。

参考文献:

[1]吴海滨.试论中小民营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方式[J].江苏商论,2005.

[2]贾创雄,于洪江.中小民营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方式现状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6.

[3]符新勇.浅谈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现状[J].商,2012.

第7篇

关键词: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中国经济

Multinational Company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Abstract: thesis major discuss follow subjects: multinational company direct; world market economy system and investment in china; the direct investment contribute to china economy.

Key words: multinational company; direct investment; china economy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具有投资周期长风险性大,可带动技术出口和管理知识的转移,以及参与对的管理与投资等。跨国公司对国外的直接投资可以实行不同的方式。第一种直接投资是以参与经营为目的,收买外国企业或收购其股权,并派出人员实际参与经营管理。但是取得控股权并不是直接投资的唯一特征。另一种直接投资是对外发放许可证和缔结技术协定形式,拥有技术和商标所有权的公司,经常通过发放许可证给被投资国企业参与国际经营活动。许可证协议有许多不同类型,许可证协议有独占的非独占的,其期限有长也有短,发放许可证取得报酬的也不同,可以一次付清,也可以在特定的期限内按销售额一定的百分比收费,作为发放许可证的企业,它力求在协议期间保障自己对技术实现一定形式的控制,其具体方法包括从协议中列入有关就市场的专门条款,或者从领取许可证的企业那拥有一定的股权,而这种占有股权的方式就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范畴。

在中国有些跨国公司只是出资金出技术的一部分,并不占合营企业的控股权,但是派出人员参与经营管理,所以应该认为这是直接投资。有些企业只是以其技术专利,或其商标等无形资产参与合营,在中国最大股份为不超过25%。如的X尼在中国内地只是以其商标投资大中国内地的企业,并派出人员参与监督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合法(如是否雇佣童工等违反劳动法这样细的事情进行监督,以免损害的X尼产品在儿童世界的声誉),这虽然看起来像是许可证贸易,因为的X尼并不是生产企业的股东,但是其真正参与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所以这也是真接投资的一种形式。

全球市场经济体系和中国的引进外资

现在我们所处的世界经济体系是以完全的市场经济体系为主导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商品和资本可以自由流通,劳务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自由流动(劳务的自由流动主要是只能从发达国家向不发达国家流动,而不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流动受到限制。)各国的利率,汇率和股价都紧密地互相连动。这个体系对资本非常有利,让资本可以自由地向报酬率最高的地方流动,进一步造成全球资本市场的迅速成长,结果是一个巨大无比的资本循环体系,资本被位于中心的七个国的和资本市场所吸住,然后以借贷和股票市场直接融资的方式,被跨国公司以直接投资等方式供应给这七大工业国为代表的以外的边陲市场,只要这个资本循环体系维持运作,就可以凌驾其它的力量,资本将会带来很多益处,不只是产能的增加,而且是生产方法和其它新发明的改善。不只是财富的增加,而且是经济的综合,因此各国无不全力吸引并设法留住外资,并使吸引外资的目标优于其它的社会目标。

全球的市场经济体系有中心和边陲之分,中心提供资本,边陲使用资本,中心和边陲之间进行生产、消费、商品及劳务的交换,对于边陲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能否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心的东京、纽约、伦敦等金融货币市场筹集到资金,国际金融财团是否愿意将资金投向该发展中国家,有几项指标是很重要的,第一就是该国的负债占国内生产毛额的比重,每年必须偿还外债的本息占出口的比重,该国的外汇储备额等。我国是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我国的内债有几仟亿人民币,外债有一仟多亿美元,但我国的进出口基本平衡,但最关键的是我国有几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并且这个数额还在不断增长,而我国的进出口的外汇收支基本平衡,那么这几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从哪里来,这主要就是来自每年几百多亿美元的跨国公司直接投资。这每年几百多亿美元的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和外汇储备的增加,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全球的金融体系是一个巨型的循环系统,通过世界著名的股票、债券市场,把资本吸向中心,然后再向边陲分配,而主权国家在这个体系中像是一个活门,当全球市场经济体系在扩张时,活门可以打开,当全球市场经济体系在紧缩时,活门可以关闭,限制资本的流出,一般来说,我国的外汇管制制度,对跨国公司汇出外汇的审查政策,对限制外汇资金的不正常流出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另外在国际收支中,贸易帐和资本帐的平衡也很重要,贸易帐的国际收支赤字可以通过资本帐的盈余来抵消。我国的贸易帐收支基本平衡,而资本帐不断盈余,所以导致我国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

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国民宏观经济的贡献

在我国到为止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分布在如下的产业领域。①垄断竞争型的行业,主要是家用电器、机械制造业、高农业、食品行业等工业制造业和饮食服务业等,也有一些分布在商业零售企业和物流运输行业。②房地产和国民经济基础行业,如公路建设,桥梁建设,港口码头和电厂建设的项目。

中国每年吸引外资在几百亿美元以上的规模,是世界上第二大外资引入国,每年给国民经济以巨大的推动作用,根据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资本的积累总是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因此资本的有机构成实际上是不断提高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在不断扩大的社会总资本中,不变资本的比例逐渐增大,可变资本的比例逐渐缩小,不变资本比可变资本增长得更快,不变资本表现为生产资料的购买,可变资本表现为劳动力的支出,因此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必然表现为生产资料的生产的优先增长,反映在我国引进外资上就是跨国公司直接投入到中国内地的资本用于不变资本开支,即机器设备等的支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用于可变资本支出,即劳动力方面的支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尽管用于可变资本支出的绝对量是增长的)。这个过程表现为,当跨国公司将资本第一次直接投资于中国内地用于直接的生产制造和服务业时,所用的机器设备投资和用于劳动力投资所占的比例,相对不高,即刚开始时是劳动力密集行业,但是由于跨国公司们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加剧,于是跨国公司们在中国市场的第二期投资时,只好用更先进的机器设备投资,这样生产的产品质量更好,劳动效率更高,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样不变资本在投资中的比重上升,在第三期投资中,将会使用更先进的机器设备,于是不变资本所占的比重再次上升,这个过程反映在我国吸引外资过程,刚开始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然后这些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不断地技术更新,在追加投资中,使用更先进的机器设备,不变资本的支出不断增加,于是开始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企业转型。这表现在我国社会宏观经济条件下就是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生产资料的科技含量不断扩大,社会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投资中,用于包含更高技术的先进机器设备为代表的生产资料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不断上升,西方经济学的加速-乘数原理告诉我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投资,收入,消费,相互影响,相互调节,跨国公司每年对中国内地的几百亿美元以上的直接投资必将对我国的内需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跨国公司大量的新一轮的技术更新的机器设备支出的投入,使投入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通过乘数原理,产生新一轮的连锁的投资与消费需求,为了满足这新一轮的需求,通过加速原理,导致了对生产资料等的更大需求,这表现为跨国公司在以后的投资中,跨国公司再会投入更先进的机器设备,导致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支出中,用于机器设备的投资优先增长,不变资本的比重不断加大,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

[1]吴能全《广东三资绩效》中山大学出版社

[2](英)尼尔胡德,斯蒂芬杨《跨国企业学》经济出版社

[3](英)J。H。塔格特M。C麦克德莫特《国际商务》中信出版社

第8篇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据自己多年在基层行政工作的经验,我深深感觉到,体制改革并通过体制改革建立一个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制度环境,仍然是当前我国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整体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县域经济实力也得到提高,特别是沿海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由于历史文化发达、经济基础相对较好,体制改革速度快,经济地理位置优越,民营经济发达等原因,县域经济发展迅速。但就整体性来看,县域经济仍未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农业仍处于主导地位,并且生产方式落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逐渐减少的耕地上,使得农村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不高,农业规模效益低,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不发达。另外,县域经济的工业发展也相对落后,其国有经济绝大多数已经改制或者破产,民营经济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工业对农业的反哺支持能力不强。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规模与水平已直接影响到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

当前制约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如农业经济增长模式落后、土地和自然资源制约、资本不足、县域工业和服务业落后、劳动力流动不畅、技术落后以及体制和制度不完善等等。如果把这些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笼统划分为体制、制度因素和生产要素因素两个大的类别,并进行比较的话,我认为,在当前我们国家依然处于经济转型和体制转轨过程之中,通过体制改革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制度框架,对县域经济长远发展的作用要比讨论生产要素的作用和配置以及产业政策要更为重要而迫切。这是因为,在现代社会别是转型经济里,尽管诸如资本技术、人力资本等经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举足轻重的。但是,“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些要素,有了制度才得以发挥作用。制度至关重要”。

从理论层面看,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基础的科斯定理告诉我们:交易是市场的前提。在交易成本为正的现实世界里,没有适当的制度,任何有意义的市场经济都是不可能的。奥尔森也明确指出,兴盛的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是那些能够保障个人权利的制度。没有这些制度,也就没有人会积极地储蓄和投资。诺斯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则开门见山地指出:有效率的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也是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所在。因为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建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者更确切的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具体来说,新制度经济学在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上基本观点就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有效率的制度系统。这是因为:第一,制度通过确定明确的规则,增加了资源的可得性,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因而减少了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而促进了市场更好的运行;第二,制度通过明确界定产权,使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鼓励了创新和企业家的出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第三,制度通过建立社会活动的基本规则,扩大了人类在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领域的选择机会,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发展的内涵。

从现实层面来看,我们国家还没有完全实现经济转型和体制转轨,很多计划经济时代的体制、制度、思想、政策和做法并没有被完全放弃,新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制度框架还没有建立起来。不完善的体制、制度、政策和做法在严重地制约着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和效率。这也是我国许多县级政府一再强调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拼命建立各种工业园区,但县域经济总是徘徊不前的真正原因。总结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可以说,虽然经济增长不仅仅是体制改革的直接结果,但体制改革肯定是经济增长的直接诱因,而且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不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状来看,都是经济以外的其他因素。也就是说,体制、制度等非经济因素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各种经济因素则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就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而且这种转轨还是渐进性的,中间经历了很多中间环节,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处于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攻坚阶段,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包括法律体系、经济体制、政府职能以及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都有待完善。这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背景和体制、制度基础,对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不能脱离这样一个背景和基础。因此,在当前这个时期,探讨资金、资源、技术和人力资源等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和配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有用的,探讨相关的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也是必须的,但这一切都必须以中国经济转型和体制转轨为背景,即在把这些理论转化为政策的时候必须要充分考虑中国的体制和制度基础状况,否则,理论上看起来很完善的政策也总是在实践中变形或大打折扣。

从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情况来看,西方经济学界的成果都是间接的理论研究,而国内的研究多数是从纯粹的经济角度的成果,有的成果只是零星提到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涉及到的个别制度改革问题,既不系统,也不深入。因此,我认为,在当前我们国家依然处于经济转型和体制转轨过程之中,通过体制改革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制度框架,对县域经济长远发展的作用要比讨论生产要素的作用和配置以及产业政策要更为重要而迫切。

第9篇

在农业经济阶段,是以土地为主要的生产要素,可称为生产的单要素阶段。

工业经济阶段又可大致区分为两个依次继起的阶段——即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在工业经济的初级阶段,是手工业工场和低机械化生产阶段,这一阶段的生产可称为劳动密集型生产,是以土地、劳力、资本作为主要的生产要素,也可称为生产三要素阶段。在工业经济的高级阶段,是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生产,可称为“资本—技术密集型”生产。在这一生产阶段,由于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生产的要素除原有的土地、劳力和资本外,还需其他的要素与之相配合,生产才能卓有成效地进行,因而可称为生产的多要素阶段。所以,总起来说,在工业经济阶段,整体上看,可称为生产三要素阶段。

知识经济(KnowledgeBasedEconomy)阶段是工业经济阶段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其基本特点表现为以人类高度发展的知识(广义理解的知识)作为最关键的居于主导地位的生产要素,可称为生产的新要素阶段。

由生产的多要素阶段发展到生产的新要素阶段,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飞跃。

首先,关于知识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早在300多年前,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年)就说过一句至今仍是家喻户晓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在知识经济体系中,高知识转化为高智力,而高知识又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晶。创造性思维与一般思维不同,往往表现为:具有超常性(不墨守成规)、富有个性(独出心裁)、富于开拓精神、独创性与灵活性。这种创造性思维转化为独特的策略、构思,进而形成种种具有开拓性的设计和发明、创造等等,它们的定型化(物化),就形成独特的专利权等无形资产。在知识经济体系中,智力资产(具有非凡的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和他们超常智慧的物化而形成的无形资产,相对于传统的有形资产(原材料、厂房、设备等)将发挥无可比拟的作用,从而使经济的发展不再属于资源依赖型,而转化为知识依赖型(依赖于人的知识的发展程度)。由于地球上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而人的头脑中的知识却可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因而,知识经济作为知识依赖型的经济,就可保持长期的持续发展。这是知识经济对比传统的工业经济的一大特点。

其次,知识经济既是以知识(广义理解的知识)作为最关键的、居于主导地位的生产要素,因而智力资产(具有非凡的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和其超常智慧的物化而形成的无形资产,是提高企业活力和竞争力的无尽的源泉,其作用远比传统的有形资产(原材料、厂房、设备等)重要得多。这是由于任何有形资产(物质资源),都要依靠高素质的人才去掌握和使用,在生产中首先要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智力的作用),才有可能转化为物尽其用,从而尽可能提高生产经济效益。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目前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比西方经济发达国家高七、八倍甚至十几倍,这正说明,我国经济目前的知识依赖程度,对比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可见我国21世纪的经济发展,应尽快从资源依赖型转到知识依赖型上来,步入知识经济发展的康庄大道。

再次,知识是无国界的,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它可以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近似于光速在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从而使经济活动突破国与国的界限而成为全球化的活动,因而使世界性的经济竞争达到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企业的生存、发展,自然也由此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面临这一全球性竞争的新形势,任何企业如果不能争分夺秒地进行各种形式的创新(包括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等),要取得以智取胜的效果,是根本不可能的。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不同于发达的工业经济,主要表现在:

1.资产的组成以智力资产(具有非凡的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和其超常智慧的物化而形成的无形资产(专利权、商标权、商誉等)为主体。

2.人员的组成以高智力的员工为主体。

3.产品(服务)的生产以高科技含量为主体,同时致力于对现有产品进行更新改造,大力提高其科技含量,使之进一步“软”化。

4.投资取向以智力投资为主体,要以长远的战略眼光,在人才开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新产品的研制等方面,投入足够的资金,以确保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

5.在竞争策略上,以智谋、创新取胜,尽可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奇(出奇制胜)。

二、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将对管理会计体系产生重大影响

(一)管理会计内容上的丰富、发展

1.提供的信息要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知识经济以知识为生产要素的核心,而人是知识的主人。形成一种能促使人的聪明才智和开拓创新精神得以充分发挥的机制,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物质、精神的许多层面。因而与此相适应的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就不应是单一化的,而必须是灵活、多样化的,包括数量信息与质量信息;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静态信息与动态信息;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物质层面的信息与精神层面的信息,等等。使之与知识经济的特点和要求相适应,并据以形成多视角的激励机制,在高层次上激发员工的奋发创新精神,借以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无穷无尽的智力源泉。

2.智力资产和相应的智力资本的确认、计量及其效益的评价与分配等,将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在知识经济体系中,智力资本(Intellectualcapital)及与其相对应的智力资产(Intellectualassets)作为人类超常智慧的结晶,是企业创造超常效益的最基本的源泉。它们的确认、计量及其效益的评价与分配等,将在管理会计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因为,在知识经济中,智力资产与传统的作为管理会计师所熟悉的物质资产(Physicalasset)与财务资产(Financialasset)有所不同,它们作为人类超常智慧的结晶,是生产价值很高的知识产品的基本生产要素。而与智力资产相对应的智力资本,则是智力资产创造者所拥有的知识产权。这两个范畴所反映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会计上表现为“借方”与“贷方”的关系。在这里必须着重指出,为了正确反映智力资产在知识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必须把它同通常所说的无形资产区别开来。如前所述,智力资产是指具有非凡的创造性思维的人才,而无形资产则是他们的超常智慧已经物化了的部分,在现有文献中,对无形资产的相关问题论述较多,而对本文所说的智力资产则极少涉及。因而我认为,对知识经济中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智力资产问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并通过周密的确认、计量与评价程序,将它们的价值同现有其他资产一样,以“智力资产”项目列记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同时以相同的金额列于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项下,并同对企业投入现金或其他资产而形成的“资本”一样,参与收益的分配,以实现价值的创造与分配的统一。这样做,也体现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精神。至于已入帐的智力资产的金额,则应视其寿命周期内不同阶段的增值或减值情况,相应地进行调整或逐次摊销。由于这是知识经济条件下管理会计内容上的一个新发展,目前的认识还是初步的。因而必须把它当作一个新的专门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地进行开拓性的研究。

3.投资方案效益的评价要从财务效益向全方位效益转变。现行管理会计对投资方案的效益评价,主要考虑财务效益,而且把重点放在寻求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节约上。这种做法是导源于劳动密集型或低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条件,从知识经济的要求来看,无异于舍本逐末。知识经济既是以知识为核心生产要素的经济,自应以智力投资作为基本的投资取向。与此相适应,投资方案的效益评价,就应站在时代的高度,面向国际大市场体系,从整体观和长期观来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尽可能超前地在人才开发、科技开发和产品开发等方面投入足够资金,力争在这些领域超前地取得创造性成果。因为在知识经济体系中,人才的知识优势和创新精神,是企业的生命。依靠深厚的人才、科技积累,谁能最先推出具有独创性的产品(因为它享有专利权),谁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占领世界市场,从而为企业全面、长期地提高其竞争、发展能力奠定牢固的基础。由此而取得投资效益,是属于高屋建瓴式的全方位效益,它是传统的、狭隘的财务效益根本无法比拟的。因此在知识经济体系中,投资方案的评价与选优,应以方案可能产生的全方位效益作为基本的出发点。

具体地说,在知识经济体系中,投资于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生产经营的电脑化、自动化水平,可能产生的全方位效益可进一步区分为直接效益(如直接人工成本的减少、能源成本的节约、废料的减少、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存货的减少等)、间接效益(如减少占地面积、保障劳动安全、改善生产条件等)和无形效益(如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的弹性、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改善企业的社会形象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等)三大类。利用这三大类指标对先进技术设备的投资决策进行效益评价,如何量化它们,据以得出较具体的数据,是传统上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

但对以上三类指标进行较具体的分析,可以看到,有些指标易于进行量化,并可直接采用货币计量的方式;有些指标只可从它的某一个侧面进行量化,据以得出的数据具有较大的不完全性;有些指标则难以用具体的数据来较确切地反映其可提供的效益。以下举例说明。

一般地说,上述第一类反映直接效益的指标易于进行量化,且可用货币计量其效益的大小。如存货减少,一方面可以减少存货的仓储费用,并且可以相应减少在存货上占用资金所需支付的代价(利息费用)。

上述第二类反映间接效益的指标,有的可以量化,有的只可从它的某一侧面进行量化。例如占地面积的减少,可以用由此而少支付的租金反映其效益,在经济发达地区房地产租金极为昂贵的情况下,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但从保障生产安全、避免工伤事故这一因素看,其效益可以部分地用减少保险费的支付来反映。但人的生命是无价的,由此而避免了人员的死亡,其效益就无法用货币来计量了。再如,改善生产条件,使劳动者的健康不致受到伤害,虽可用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来反映,但劳动者在比较舒适的条件下进行工作,由此而导致劳动热情、工作效率和敬业、乐业精神的提高,其可能产生的效益就难于进行量化了。

上述第三类反映无形效益的指标,虽有些包含了可部分量化的因素,但它们的基本方面都是难于量化的。例如,产品质量的提高虽可通过废、次品和修复、赔偿成本的减少而显示其效益,但在大的方面,由于产品质量超群而提高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程度和改善企业形象等而可能增加的效益,就难于进行量化了。又如,顾客的满意程度,虽可通过顾客的投诉、订货撤消和销货退回等而部分地表现其负效益,但由此而形成的对企业的不信任感,从全局上有损于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其可能产生的负效益就难于量化了。

由此可以看到,先进技术设备投资决策的效益评价,对有关指标的量化问题不能作绝对化理解,量化本身并不是目的,它只是为决策者正确地决策提供相关的参考数据。数量信息只是信息的一种形式,但并不是唯一的形式。对于难于量化的指标,只要将有关情况较完备地进行收集、分类、整理,并据以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洞悉其中所隐含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和基本规律,亦足以为决策者正确地决策提供重要依据。至于那些可以量化的指标,如果脱离活的情况而只提供死的数据,其作用也是极为有限的。因此在效益的评价中,必须特别强调数量因素与质量因素并重,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并重,数量计算与综合判断相结合。显然,面临的问题越复杂,涉及的可变性因素越多,决策者的综合判断就越重要。而综合判断的成效如何,则主要取决于决策者的素质、经验和水平。由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涉及的越是属于高层次、具有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的决策,越有赖于决策者根据相关材料(包括量化的和非量化的相关材料)进行高屋建瓴式的综合判断,才能得出既具客观现实性又具科学前瞻性的结论。由此而形成的具有远见卓识的决策方案付诸实施,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否则将事与愿违,甚至导致巨大损失。

(二)管理会计师职能的扩展

在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中,企业员工的组成以高智力的员工为主体,说明企业员工的总体素质已大大地提高了。与此相联系,管理会计师的职能也大大地扩展了,已转变为跨专业的具有广博知识和深入洞察力的“管理顾问”,为企业提供高智慧的谋略,全面提高其综合竞争能力服务。管理会计师职能的扩展和现代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管理会计师的许多传统的职业服务可为相关的电脑网络所取代,从而要求管理会计师进一步提高其综合素质,在决策支持系统中,提供更高层次的、非现代信息技术所能取代的智力服务,借以在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中,更好地为决策系统进行卓有成效的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根据知识经济条件下已经大大改变了的客观实际,我认为管理会计已经不能从原始意义上的“会计”去理解它了,它将形成一个独特的、不同于传统的、以财务信息为主体的新的信息系统。这意味着它将与现行财务会计分道扬镳,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而管理会计师作为“管理顾问”,则将转变为以提供具有远见卓识的管理咨询服务为其基本职能。

(三)进一步提高新型管理会计师的综合素质

在知识经济体系中,随着管理会计师职能的扩大和任务的加重,对其应具备的综合素质也应有更高的要求。这是因为,管理会计师作为“管理顾问”,履行管理咨询的职能,就必然要求他们能为企业提供高智慧的谋略,使之能据以增强整体的竞争优势,从而创造卓越的经营业绩。

“管理顾问”可区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他们自行组建管理咨询公司,应客户的要求提供有关的管理咨询服务;另一类是任职于工商企业或公用事业组织,为他们所属的机构提供管理咨询服务。

第10篇

【关键词】世界体系论;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

一、世界体系理论阐述

世界体系论以体系作为分析单位,强调整体性,从宏观来研究体系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这个体系各部分之间的基本联系是经济的,并在某种程度上由文化联系或政治联盟加强。

在这个世界体系中,存在着中心、半边缘和边缘三个区域,三者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贸易关系。“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是以世界范围的劳动分工为基础而建立的,在这种分工中,世界经济体的不同区域(中心区域、半边缘区域和边缘区域)被派定承担特定的经济角色,发展出不同的阶级结构,因而使不同的劳动控制方式从世界经济体系的运转中获利也就不平等。”中心区域的国家处于主宰地位,是体系中最为发达的区域,对体系整体起着核心作用;半边缘区域的国家则是传递的角色,处于过渡的位置,对于中心区域来说它属于边缘区域,而对于边缘区域来讲它又形同中心区域;边缘区域的国家则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主要生产低级商品,劳动报酬低。

“国家自产生起就存在于国家体系之中,在国家体系的变化过程中存在两重过程:一是中心区域的 ‘中心化’过程,即在世界经济中国家在几个地区不断垄断商品,利用国家机器在世界经济中使其利润最大化,这些国家因之成为核心国家。二是边缘区域的‘边缘化’过程,即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利用不太先进的技术和过多的生产力,这些国家因之成为‘边缘国家’。与这种经济两极化相对立的是政治两极化,即中心区出现了强国,而边缘区出现了弱国”。并且三个地域里的国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边缘或半边缘的区域可能发展成为中心区域,而中心区域也可能发生逆向变化。

二、全球化是把双刃剑

如今,全球化作为一股不可逆转的势力全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经济方面,世界市场大力扩展,全球经济更趋于一体化;在政治方面,各国之间的政治联系日趋紧密;在文化方面,体系中核心国家的文化观、价值观在全球得到广泛传播与接受。全球化充分发挥了市场的作用,资源在全球的流通使之能得到最合理有效的优化配置,并且通过国际化的比较和竞争可以促进自身自省与发展。

然而,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世界经济融合的同时也加剧了全球不平等,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一种潜在的不等价交换。在世界体系中,中心国家总是处于垄断地位,而处于边缘、半边缘地区的国家在这个存在着剪刀差的世界市场中则总是处于弱者地位。“在经济政策、贸易政策、社会政策、金融政策和货币政策方面,最终是华盛顿的政治家及其顾问们在为全球一体化制订规则。西方经济强国的德国尚有这种无奈,发展中国家就更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了。”发达国家借助其资金技术等竞争优势,剥削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与资源。发展中国家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高新的科学技术、完善的市场机制,又迫于急切想拉动经济增长的愿望而可能出现国内经济大量依靠外资,则容易使国民经济外生化、泡沫化。

同时,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同样增加了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当一国出现了经济问题时,不仅区域内部受到影响,直接影响到其贸易伙伴国,区域之间同样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到最后则变成全球性的经济问题。经济全球化造成世界各国紧密联系,也造成两极化格局加剧,前者使危机影响全球经济的机会增大,后者则使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增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融风险也进一步增大,全球经融危机一但发生,则会愈演愈烈。

三、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路径

处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边缘地区的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国家,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就是在世界体系中改变位置,即从边缘向半边缘、向核心地区升迁的过程,从而消除了第三世界永远处于依附地位而得不到发展的悲观看法。”目前的中国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要想获得发展,提高自己的国家地位,努力使自己跻身于体系中心区域,在应对全球化浪潮时既应该对外开放,更应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一)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从国际关系方面来讲,应该努力创造和谐的世界经济贸易环境,以“融入”的姿态丰富发展自己在世界体系内的活动,积极谋求国际合作,努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共同抵御全球经济风险带来的灾害。上海合作组织、东北亚区域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等,都是我国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表现。

(二)培育民族产业,提高预防及应对风险的能力。

从自身方面来讲,应该增强综合国力,完善市场监管体制,优化配置国内资源。经济危机的爆发往往波及全球,整个体系进入危机状态。但这对于中国来讲是一把双刃剑,努力把握好中心区域国家遭受危害的时期,它能够成为我们国家寻求发展,拉近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差距的一个好契机。在这个阶段我们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水平,扩大内需,优化国内经济结构,慎重开放资本项目,优化配置国际资源,在防范及化解其危害的同时注重完善金融体制及市场监管体系,健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的经济制度和宏观调控体系。要放眼于整个世界体系,

参考文献

[1] 伊曼努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 伊曼努尔·沃勒斯坦.历史资本主义[M].郑伟民,王正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3] 汉斯·彼得·马丁,哈拉尔特·舒曼.全球化陷阱[M].张世鹏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第11篇

【关键词】法家思想;会计制度;性恶论;利益最大化

一、前言

法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思想之一,其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对现实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进入现代,随着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等思想的传入,人们发现法家思想与西方思想存在着相似的地方。在我国建立会计制度和发展会计制度的过程中,传统文化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尽管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孔孟之道已在人们心中形成主流,但在经济社会中,法家思想的影响不失其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法家思想的产生背景、意义及基本内容

1.法家思想的产生背景和意义

在经济上,春秋时期,人们的生产力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个体耕作、个体商人和手工业者纷纷出现,逐渐形成了以利益为中心的经济体系;在文化上,各国政府纷纷寻求文化发展,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多因素形成了法家的竞争思想,并且逐渐成为法家体系。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策略的不断引入,中国也开始着力于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会计制度。企业寻求发展,不外乎如何促进资本的流转使得个体乃至社会的不断富有化;会计的衍生,体现了对客观数据反映现实经济状况的需求。企业乃至整个社会追求利益的扩张,投资的稳准,上升的空间与趋势,更不应该忽略文化思想在经济战略选择中的作用。法家思想的运用可以建立完善的会计制度,进而可以保证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2.法家思想的基本内容

法家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国家管理制度方面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就执法而言,法家思想主张法治,反对人治。法家思想的核心思想在于“人性本恶”,这与儒家等学派的思想大为不同。法家思想学者认为人性本恶,应该采用处罚、监督和告诫的方式利用到人趋利避害的本性,从而使人遵守法纪,服从管理者。

三、中国会计制度的内容

中国会计制度的发展历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年到八十年代末期,该阶段开始探索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制度。第二阶段为从九十年代初到现在,其主要特征为采用各种会计工具和核算方法,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并逐步与国际接轨.两个阶段都着力于促进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

四、传统法家思想对中国会计制度的影响

1.“性恶论”是建立会计制度的基础

会计制度建立的基本理论之一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即理性的人会选择利益更高的行为。可见,这种说法与性恶论的理念相似。在“性恶论”的基础理论下,说明市场经济中的交易双方在伴随着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可能会出现弄虚作假和尔虞我诈的行为,为了规范这种行为,必须采取一种规章制度来防止弄虚作假,而这种规章制度就是会计制度。只有不断完善会计制度,才能满足宏观调控和稳定经济秩序的需要,进而培养出有着更高会计素质和水平的会计从业人员。

2.“以法治国”思想促进了会计制度的颁布

如上文所述,法家思想之一便是主张法治,反对人治。在近代中国的部分企业中,“人治”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产效率低下和人才流失等问题。企业管理者不凭借规范制度,依靠个人喜好去办事的情况十分严重。根据法家的思想,必须通过严格的制度和机制来规范企业行为,使企业可以健康发展。在我国会计制度的发展过程中,九十年代以前,由于会计制度不够明确,一些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无所依从,导致效率低下,难以走出国门参与竞争。因此,在后续的会计制度发展过程中,出台并完善了《会计法》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等各种具有针对性的会计法规,通过法律的完善,使得企业进行合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时有规律可循。可见,以“会计制度治企业”具有良好的效果。

3.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在会计制度中的运用对比

在思想性质方面。法家思想强调在经过考虑之后,理性的人会选择利益更高且更能满足个人偏好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制度的出现是为了遏制人性自私的行为,而儒家思想强调义重于利益,而义所表现的就是政府的公有利益;在会计制度的建设方面,法家思想主张依法治国,存在较高的制度约束性,而儒家思想强调礼仪治理,强调等级制度。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对会计制度的建立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儒家思想决定着会计制度的模式,是会计制度的根本,法家思想是会计制度的立法基础,是形成会计制度的前提。只有合理的运用儒家与法家的思想,才可以完善会计制度。

五、总结

在现代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中,有大量的儒家思想、法家思想或者墨家思想值得借鉴,尤其是法家思想,其“性恶论”和“以法治国”对于现代社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性恶论”是建立会计制度的基础,“以法治国”思想促进了会计制度的颁布。可见,法家思想作为中国的传统思想,其对现代经济学、管理学和会计学等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升.浅析传统文化对法律的影响[J].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02):50-52.

第12篇

一、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

区位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是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两大主题,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理性的区位选择导致经济活动在某一优势区位的聚集和扩散,在中观和宏观上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和演进始终沿着区位论和区域经济发展两条线索进行,其间对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日益深化。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在渊源上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tunen,1826)从区域地租出发探索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分带现象,创立了农业区位论,奠定了区域经济理论的学科基础。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德国经济学家韦伯(weber,1909)提出了工业区位论。30年代初,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1933)根据村落和市场区位,提出中心地理论。

稍后,另一德国经济学家勒什(losch,1940)利用克里斯塔勒的理论框架,把中心地理论发展成为产业的市场区位论。总的看来,农业区位论和工业区位论立足于单个厂商的区位选择,着眼于成本和运费的最低。中心地理论和市场区位论立足于一定的区域或市场,着眼于市场的扩大和优化。这些区位论都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以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价格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单个厂商的最优区位决策,因而又叫古典区位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空间相互作用模式、各种规划模式、网络和扩散理论、系统论及运筹学思想与方法的应用使区位论获得迅速发展,对区域经济运行的动态性、总体性研究促使地域空间结构理论、现代区位论逐渐形成。地域空间结构理论主要有地域空间结构阶段论、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地域空间相互作用引力理论。

值得一提的是,在地域空间相互作用与市场均衡的区域经济运行研究中,萨缪尔森(samuelson,1952)的市场在空间上呈离散分布的空间市场均衡模式与柏克曼(beckman,1968)的连续流模式从处于一定地域空间中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出发,为空间经济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而现代区位论一方面使区位研究从单个厂商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区域总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的研究,从抽象的纯理论模型推导,发展为建立接近区域实际的、具有应用性的区域模型。另一方面,使区位决策客体扩大到第三产业。

现代区位论的区位决策目标不仅包括生产者利润最大化,而且包括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战后区位理论的发展主要是由美国学者推动的,其中,艾萨尔德(1sard,1956,1975)把古典区位论动态化、综合化,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要求,把研究重点由部门的区位决策转向区域综合分析,建立区域的总体空间模型,研究了区域总体均衡及各种要素对区域总体均衡的影响。

现代区位论开始立足于整个国民经济,着眼于地域空间经济活动的最优组织,但其整个理论框架仍然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假设,这极大地影响了现代区位论对现实区域经济问题和区域运行的解释力。

传统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分为区域经济平衡增长理论和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定下对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的主要成果是索罗一斯旺增长模型。索罗和斯旺(solow and swan)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与开放区域经济的假设下,认为随着区域经济增长,各国或一国内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会缩小,区域经济增长在地域空间上趋同,呈收敛之势。

不平衡增长是短期的,平衡增长是长期的。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williamson,1956)在要素具有完全流动性的假设下,提出区域收入水平随着经济的增长最终可以趋同的假说。这两种理论实际上就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空间均衡论,即市场价格机制能够使区域间的收入均等化。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日益拉大。而发达国家以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为目标,把大量资源和要素集中投入到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结果,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加剧了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两极分化。

这种差距拉大和两极分化表明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已经很难解决所有的区域发展问题,区域经济增长并不像新古典经济学家设想的那样收敛,即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增长情况并不一致,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区域差距没有缩小反而拉大。

为了对这一现实经济问题进行解释并为促进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区域经济增长提供理论和政策依据,部分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主要有缪尔达尔(myrdal,1957)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赫希曼(hirschman,1958)的“核心-边缘理论”等。缪尔达尔指出,市场力作用倾向于扩大区域差距而不是缩小区域差距,一旦差距出现,则发达区域会获得累积的竞争优势,从而遏制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使欠发达区域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越积越多。

赫希曼的观点与此类似。他认为,增长在区际间不均衡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核心区的发展会通过涓滴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带动外围区发展,但同时,劳动力和资本从外围区流入核心区,加强核心区的发展,又起着扩大区域差距的作用,极化效应起支配作用。要缩小区域差距,必须加强政府干预,加强对欠发达区域的援助和扶持。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展经济学家p·弗里德曼从国家角度提出“中心边缘理论”对赫希曼的“核心-边缘区理论”进行补充。

与此同时,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对区域贸易的理论研究也取得进展。瑞典经济学家俄林(olin)把区际贸易引入新古典经济学,使其成为一般均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俄林从贸易角度研究了要素流动、要素价格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认为,区际贸易、国际贸易与要素自由流动会带来区域之间生产要素价格与商品价格的平均化。

总之,为了解决区域问题,西方经济学家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下,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利用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对区域内部资本积累、劳动力就业、技术创新与国民收入增长的关系,区内产业结构演进与升级,区际分工与区际贸易,中心城市及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现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理论框架已经成形。

二、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在新古典经济理论框架下的西方区域经济理论,主要从规模报酬不变和不完全竞争出发来研究现实的区域经济问题,把由于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带来的规模报酬递增看成是一个外生变量。新古典经济理论模型中,要素流动是瞬间、无成本的,生产要素、商品和劳务不完全流动性、经济活动不完全可分性的存在,使规模经济和完全竞争假设的矛盾无法解决。

随着建模技术的升级,一些原先被忽略的因素可以重新纳入到自由的框架中,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框架下获得新发展。

目前,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研究最活跃的领域是新经济地理学。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dixit and stiglitz,1977)建立的垄断竞争模型为空间因素纳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奠定了基础,新经济地理学由此产生。

广义地讲,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用新方法对区位选择进行再研究,二是以新方法为基础,用“空间”观点分析区际贸易。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代表是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krugman)、藤田(fujia)、莫瑞(mori)、瓦尔兹(walz)、马丁(martin)、沃纳伯尔斯(a.venables)等。

克鲁格曼试图通过建立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规模报酬递增模型,把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纳入主流经济学。

1991年,他在总结哈里斯(harris,1954)的“市场潜力”理论与普里德(bred,1966)的以市场规模与区域产业范围间循环关系为基础的进口替代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采用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的垄断竞争假设,把一个经济分为生产同质产品的农业和生产不同的可以替代产品的制造业,农民不能流动而工人可以流动,农业没有运输成本,制造业的运输成本与萨缪尔森的“冰山”形式存在(及任何之成品在运输过程中都有一部分丢失)建立了。

一个两区域两部门模型。他认为,收益递增的作用就是使每一种产品只有在一个地方生产才有利可图,其结果是不同地方就生产不同的产品,生产差别产品。当一个地区有劳动力流入时,它不是生产更多的现有产品组合,而是生产新产品。

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一个经济规模较大的区域,由于前向和后向联系,会出现一种自我持续的制造业集中现象,经济规模越大,集中越明显。运输成本越低,制造业在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越大,在厂商水平上的规模经济越明显,越有利于聚集,“中心—边缘”结构的形成取决于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区域国民收入中的制造业份额。

克鲁格曼还建立了一个动态的多区域模型来解释当空间结构均衡时,动态的力量确实趋于形成沿地形大概等距离分布的聚集点(城市)。他通过区域跑道模型演绎了区域运行的几何结构。区域跑道模型反映了区域经济体系中各个构成部分呈环状分布,认为运输费用仅仅受环形周长的影响,制造业的同一布局总是处于均衡分布状态。地平面并不是稳定不变的,集中的区域环形分布会产生轻微紊乱的地平面,自发演化出一个或多个制造业集中。这样,制造业区域布局由最初的均衡发展到两区域集中布局,而这两个最终集中布局区域特征正好相反。

瓦尔兹(waltz,1996)则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导致规模收益递增的生产和创新产品的区域性集中,区域经济增长源于产业部门的地理集中及由此产生的持续的生产率提高。

马丁(martine,1999)研究了聚集经济条件下的区位竞争问题。他通过模型分析得出结论,在最初的区位竞争中获胜的区域对其他企业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参与最初区位竞争的第一个企业虽然可以获得较大的财政激励,但随后的其他企业却能够从该区域的产业聚集形成的外部经济中获益。对在区位竞争中获胜的区域而言,更重要的利益在于为随后进入的厂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同一区位的厂商数目会随着外生的相对成本优势和内生的聚集优势的增加而增加。

藤田和莫瑞(fujita and mori,1997)研究了多制造业经济体系中的运费与规模经济差异,认为经济体系会自动发展为一个中心地体系,他们(1996)对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等级体系模型进行了修正,通过构建基础模型进行预测分析后,发现人口增加会引起新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在一个长而狭窄的经济体系产生,并沿着一条线逐渐向外扩展,形成多城市空间。与古典区位论一样,这些研究都强调经济活动聚集带来的外部经济对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所不同的是,克鲁格曼更强调由经济活动聚集带来的、与市场供求相连的金融外部性的作用。

在区际贸易方面,沃纳斯伯尔(venables,1996,1999)把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作为区际贸易新类型的基础。认为,假定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如果中间性商品受到规模经济和运费的影响,生产过程中所引起的区际经济分化必然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拥有大量制造业门类的区域能为中间性商品提供比较广阔的市场,使这些国家和地区趋向于区域一体化集中,从而使下游生产具有成本优势,并强化这种优势,循环往复。

他通过研究发现,在高收入的工业“核心”区与农业“边缘区”的分化过程中,市场规模扩大的驱动远远超过区域一体化增长的驱动力。此外,沃纳斯伯尔还把运输成本纳入赫克歇尔-俄林(heckscher—ohlin model)的区际贸易模型,发现贸易方式和生产方式不仅取决于资源禀赋和要素密集度,而且依赖于运输成本,后者与国家或区域的地理位置有关。新贸易活动的区位选择相对于已有的贸易活动密度而言,依赖于要素密集和运输密集度。

巴德温和弗斯开尔德(baldwin and forskild,1997)则提出了区域与贸易分析的另一种观点,认为现有的区域分析方法应主要用于区域经济增长内部。因为在各种区域模型分析中,循环过程不仅涉及到生产要素的流动,而且涉及到生产要素的积累,市场规模大的区域,投资额越大,又会进一步增大市场规模。

新经济地理学力图把“空间”因素引入对区际贸易的分析,通过把运输成本作为“空间”因素纳入区际贸易模型来解释贸易量随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少,价格、要素报酬和行业生产率在不同区域间差异等与区际贸易问题。

此外,随着发达国家从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知识社会的转变,经济中更多的有形投资流向高技术商品和服务,在研究与开发、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的无形投资也越来越重要。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一方面将技术进步当作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另一方面又假定技术进步是外生变量而把它排除在模型之外。为了更好地解释经济现实,一些经济学家直接把知识纳入生产函数之中,用于说明知识对经济长期增长的作用,建立了新经济增长理论。

阿罗(arrow,1962)最早用内生技术进步来解释经济增长,他假定整个经济体系内存在着技术溢出,在不存在政府干预时的竞争性均衡是一种社会次优,均衡增长率低于社会最优增长率,政府可以采取适当政策提高经济增长率,使经济实现帕累托改进。此后,罗默(romer,1986)在其知识溢出形模型中,用知识的溢出效应说明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强调知识的外部性对经济的影响。卢卡斯(lucas,1988)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则认为整个经济体系的外部性是由人力资本的溢出造成的。

新经济增长理论通过技术进步内生化为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理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基础。实际上,内生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在地域空间上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聚集经济、规模经济产生的技术外部性和金融外部性(技术外部性即技术溢出效应,金融外部性则是与市场扩大相联系的外部经济)使要素边际收益递增,从而引起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聚集和扩散,这样,规模经济就不再是一个外生的经济变量,而作为内生经济变量进入到区域经济增长模型中。

规模经济内生化的结果是区域经济增长差距越来越大。巴罗与萨拉-艾-马丁(barro and sala—i—martin,1991)认为,虽然国家收入水平与长期趋势之间的差距越大,其增长也越快,但由于缺乏长期增长的潜能,递增收益阻碍着各国经济增长差距的缩小,各国经济增长最终趋向发散。鲍莫尔(w.j.baumol)从生产性角度研究了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趋势,发现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不存在收敛趋势。

随着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的形成,新区域主义开始取代传统的旧区域主义。新区域主义以新经济地理学为理论基础,埃斯尔(ethier,1998)总结其特征如下:鼓励世界区域贸易和多边贸易的自由发展,发展中国家放弃闭关自守、反对市场经济的政策,而代之以融入多边贸易体系的政策;区域协定往往涉及到深层次的一体化问题;区际贸易自由化是适度的;企业的区位、发展极、区域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的选择也随之发生变化。汉森(hanson,1998)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经济一体化对各国生产的空间组织有重要影响,其中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区位选择影响大于发达国家。

三、评析

新古典经济理论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和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研究微观经济活动和宏观经济增长,把要素流动看成是瞬间的、无成本的,认为市场力量会使经济趋于均衡,当经济运行偏离了原有的均衡状态,市场经济体系具有一种自我恢复均衡的力量。其理论中不包含空间因素。

一些经济学家根据区域经济增长的实际,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建立在新古典经济理论基础上的传统区域经济理论认为,微观经济活动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促使生产要素流向区位条件优越的地方,经济活动聚集在某一区位会产生外部性,多个厂商相互作用的结果会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规模经济效益的产生,一方面源于由于厂商规模扩大所带来的利益增长,另一方面源于由于厂商外部性增长所带来的利益增长。后者是由那些在生产或分配上存在密切联系或在布局上指向性相同的产业按一定比例与规模集中布局在拥有特定优势的区位所产生的增加收益。

他们认为,单个厂商内部的规模经济通过外部性可以汇总为总量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递增,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价格机制的作用使经济活动和产业趋向于集中在市场潜力大的区位,而市场潜力大的区位往往又是经济活动和产业集中的地方,区位决策是内生的,区域经济增长和衰落具有自我增强性。生产要素不断向优势区位和区域聚集,引致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从地域空间来看,权衡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后,厂商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种城市架构,为相互交错的六边形市场区提品。

传统的区域经济理论研究者假设某个区位或区域的要素供给具有高弹性,都意识到高弹性的要素供给对发展过程中的外部性形成十分重要。实际上,无论是微观的区位决策,还是宏观的区域总体空间均衡及区域经济发展,外部性与规模报酬递增都起着关键作用。

与新古典经济学家不同,当代区域经济理论研究者更强调金融外部性对规模经济形成的意义。在他们看来,单个厂商生产能力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性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聚集现象的出现。但他们在新古典经济理论假设下提出的挑战,却因规模经济与完全竞争理论上的不相容而缺乏微观经济理论基础。

从理论上讲,完全竞争假设与内生的规模报酬递增是矛盾的,为解决这一新古典假设带来的难题,传统区域经济理论在坚持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把规模报酬递增当作外生经济变量,这样就可以在个体最优化和一般均衡的模型下研究区位选择。

然而,这种假设处理的一个必然结果是无法从理论上解释生产活动地域空间聚集与扩散的循环累积性,使区域经济增长和衰落具有自我增强性思想停留在粗略的描述性阶段,使其难以融入主流经济学。而且受当时已有的建模技术限制,区域经济学家和发展经济学家们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时,无法把他们的思想用形式化的严谨的模型表达出来。

他们在研究经济发展问题时,大多采用一种非数学的风格,没有意识到对形式的追求正在很大程度上要求经济学朝着建立明确模型的方向发展。

此外,他们的研究没有明确说明市场结构,即他们在描述的假想经济中的竞争状况时,往往想当然地认为规模经济是欠发达区域工业化的一个制约因素,而未对这种规模经济的形成机制和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除了刘易斯的过剩劳动理论比较容易被模型化外,许多其他的经济发展理论则很难被模型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思想的传播和交流。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与主流经济学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主流经济学的发展,不完全竞争模型的建立为传统区域经济理论的两难困境提供了工具。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经济地理学的经济学家们通过建立不完全竞争与规模报酬递增相容的模型,把区域经济活动聚集和扩散的内在机制用严密的数学模型表示出来,努力把空间因素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不完全竞争模型为当代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基础。区域经济理论就像新经济增长理论一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