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6:14: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诚信文化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何为企业诚信文化
企业诚信文化,对于企业内部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为企业员工认同的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人生价值观、行为准则和处事规范,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诚信文化对于企业外部,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以规范和调节企业与社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之问信用关系的一种道德理念,它要求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他人利益,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不损害对方和公众利益。
有学者把企业诚信文化分为表层、中层、深层三个层次:表层企业诚信文化指可以见之于形,闻之于声的企业减信文化现象,其最具代表性的是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中层企业诚信文化指企业的质量管理体制,包括企业的组织机构、管理网络及诚信经营管理的规章制度等。深层企业诚信文化是指沉蕴于企业全体员工心灵中的诚实守信的经营意识与观念。包括诚信思想方式,行为准则,道德价值观,企业风气与习俗。它是员工对诚实守信的个人响应与情感认同,是企业诚信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是企业表层,中层文化的基础和保证。
诚信文化,在企业和法人的经济行为中集中地体现为信用。它包含二层含义:其一,信用是指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诚实无欺,遵守诺言的行为准则。“无信不立”是我国传统道德的核心,一个人失去信用就意味着与之交往的相对人将面临不可预测的信誉风险。其二,信用作为经济活动的基本要求,是指一种建立在授信人对受信人偿付承诺的信任基础上,使后者尤须付现金即可获取商品、服务或货币的能力。由于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大部分交易都是以信用为中介的交易,因此,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的一个必须具备的要素。其三,信用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即依法可以实现的,利益期待,当事人违反信用义务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诚信和信用也是企业活动的基本原则。
企业诚信文化有五个功能:一是导向功能。企业中每位员工、各个部门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目标,具有层次性,而企业诚信文化能把员工个人目标引导到企业目标上来,形成统一的行动。不论个人是追名、还是追利,最终还是要和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相一致。二是约束功能。通过建立共同的诚信价值体系,形成统一的思想和行为,对企业中每个成员的思想和行为都有约束和规范作用。三是凝聚功能。企业诚信文化的价值观被全体成员认同之后,能够将各方面成员团结起来,形成巨大的向心力,从而把每个员工的利益凝聚在一起。四是激励功能。企业诚信文化一旦形成能使企业成员从内心产生出一种情绪高昂、奋发进取的工作热情,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使人产生归属感、自尊感、成就感,从而调动人的精神力量。五是辐射功能。企业诚信文化不仅在企业组织内部发挥作用,而且通过各种传播媒体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样的影响将是企业的巨额资产。
二、怎样构建企业诚信文化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必须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才能真正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怎样构建企业诚信文化?
第一,以人的思想观念为根本,树立以诚信为核心的价值观。“经济人”是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所以作为企业与企业家似乎应该是在商言商,唯利是图。然而,真正精明的大公司懂得“信誉比金子贵”的道理,它们的经营理念都注重从价值观上去思考问题。如惠普公司在年度报告中谈及其核心价值观念时提到:为了公司的发展,我们努力地创造和革新,但是有些东西是亘古不变的。这就是我们企业的价值观:曾经的摩托罗拉公司把“诚信为本和公正”作为自己的核心理念,要求企业的每个员工和经理人“保持高尚的操守,对人永远尊重”;曾一度跃居世界榜首的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制胜的法宝之一就是诚信的服务。IBM公司的总裁说“我们卖的不仅仅是电脑,卖得更重要的是诚信。”香港富豪李嘉诚说:“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是守信。我现在就算再有多十倍的资金也不足以应付那么多的生意,而且很多是别人主动来找自己的,这些都是为人守信的结果。”实践已经证明,每一个试图在市场中长期发展的企业都应该树立起正确的价值理念,提高企业信誉,降低企业与其它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同时,一个企业也需要有共同的价值观把企业各部门团结在一起,把全体员工凝聚在一起,从而才能引导企业各部门以及全体员工统一行动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如果在企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就会在企业内形成巨大的凝聚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企业发展。把培育全体员工共同认知的价值观当作企业诚信文化的核心,才能够确保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升级发展。以减信为核心的价值观,不仅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而目能够为企业创造无限的经济价值如拥有更多的合作伙伴,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等,以及树立企业信誉,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极大的提升。海尔公司就是以“卖信誉而不是卖产品――真诚到永远”为理念,以其无形资产带活其有形资产,以改变人的观念和精神面貌改变整个企业的面貌。海尔的成功进一步地证实了一个企业要想提高核心竞争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培育共同的价值观,加强企业减信文化建设。
供电所诚信文化建设初探
供电所诚信文化建设初探
农村供电所是县级供电企业直接服务于电力客户的窗口单位,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营销管理,优质服务要靠供电所来参与完成,同样,供电业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受供电所文化建设水平的影响,如何落实好国网公司的“人人讲诚信”主题教育活动,推进供电所诚信文化建设,对县级供电企业而言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企业发展之道,员工立身之本。诚信理念及其建设要求,已随着经济的发展潜移默化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域和方面,为各界所重视。著名经济学家吴敬涟先生曾说:信用关系市场大局。长江实业总裁李嘉诚先生也说: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能事业做大?答曰:无它,一字而已—“信”。那么诚信对于我们供电所的农电员工来说就是忠诚于企业,热爱本职工作,奉献社会;热诚勤地做好岗位工作,精益求精。在客户面前讲信用,信守诺言,实话实说,树立良好的信誉,创建个人诚信品牌,提高公信力,让客户信服;自己溶入到企业中,对企业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心。树立农电员工的诚信意识是新时期农电管理的要求,笔者就供电所诚信文化建设做一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加强品牌建设。对外要规范使用“国家电网”品牌标识。要重点加强办公、营业和生产场所等标识使用的管理工作,要做到从常规服务到精益服务、从普遍到个性化服务的转变,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塑造供电企业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良好形象。加强营销服务的考核奖惩力度,杜绝营销服务行为中的不足造成对公司诚信美誉度的影响,比如抄表错讹就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诚信形象。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坚持以“规范的服务、合理的流程、优良的秩序、优美的环境、文明的礼仪、创新的活动”,向客户展示诚实守信的形象。
对内要通过培训教育、企业内部活动、内部媒体宣传等,大力宣传公司品牌形象的价值内涵和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大力加强“主人翁”教育,增强企业员工对公司品牌的认知,提升品牌意识,要重视客服人员服装、劳保用品,宣传标语等方面的规范管理,打造公司统一的品牌形象,提升农电员工为电力事业奉献的荣誉感。
重视领导示范的作用。任何一个单位的上层领导的言行举止足以影响其下属的行为,影响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这个道理。《名人品德言行录》上有这么一个“曹操割发代刑”的故事: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去打仗。沿途的老百姓因为害怕都躲到村外,麦熟了也没有人敢回家收割小麦。曹操立即派人告诉老百姓他是奉皇上旨意出兵讨伐逆贼为民除害的。士兵如有践踏麦田的,立即斩首示众,请父老乡亲们不要害怕。果然曹操的官兵在经过麦田时,都下马慢行,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老百姓看见了,没有不称颂的。一日曹操骑马正在走路,忽然,田野里飞起的鸟儿惊吓了他的马。他的马一下子蹿入田地,踏坏了一片麦田。曹操立即叫来随行的官员,要求治自己践踏麦田的罪行。官员说:“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曹操说:“我亲口说的话都不遵守,还会有谁心甘情愿地遵守呢?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怎么能统领成千上万的士兵呢?”随即抽出腰间的佩剑要自刎,众人连忙拦住。这时,大臣郭嘉说;“古书上说,法不加于尊。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曹操沉思了好久说:“既然有‘法不加于尊’,的说法,我又肩负着天子交给我的重要任务,那就暂免一死吧。但我不能说话不算话。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于是,他就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说:“那么,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曹操又派人传令三军:丞相践踏麦田,本该斩首示众,因为肩负重任,所以割掉头发替罪。现在的人觉得剪头发是件很正常的事,可是,古代人认为:头发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随便割掉不仅大逆不道而且还是不孝的表现。曹操就这样给三军做了一个示范,赢得了士兵和百姓的信任。对于供电所来说其是供电企业的一个直接服务于客户的团队,供电所长就是这个团队的核心,是诚信价值观的示范者,供电所长应该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带动这个这个团队的诚信文化建设。对上,要做到经营业绩数据真实,不弄虚作假,不隐瞒营销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高度负责,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模范遵守执行公司规章制度,带头开展自我道德修养教育。对下,和员工多沟通交流,做到相互了解和理解,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要在员工间营造诚信的坦诚相待氛围。结合本所实际,解放思想,创新诚信教育建设工作思路,深入贯彻公司《企业文化守则》和《员工守则》,把诚信价值观根植于员工思想深处。
建设一个和谐的团队。现阶段农村的供电所主要力量是农电工,他们的工资水平普遍偏低,存在一定的心理落差,归属感不强,影响企业与农电工的和谐发展,因此,如何从心理上加以引导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以目前的发展水平,想大幅度的提高收入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应该从心理上做到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乃至家庭,淡化“农”字影响。在工作上尊重他们,通过对社会 提供有偿劳务来增加收入,通过办理养老和医疗等保险来解除后顾之忧,通过提拔优秀的农电工来实现其对自身价值的追求,让员工看到前进的希望。着力培养集体荣誉感,倡导团队精神。设立农电工会,和当地政府协调,接受其党员关系转入,让其有自己的家,有说话的地方,自然调整好心态,员工与供电所之间也自然会产生感情,有利于增加农电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加强诚信教育,建立诚信激励机制。加强对员工的诚信教育,切实提高员工素质。为了有效地弘扬诚信,可以结合本所的特点制定诚信教育培训学习计划,结合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提练出诚信闪光点,使诚信教育看得见,摸得着,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让员工互相进行诚信教育,让员工从内心真正树立诚信意识。能自觉以诚信做人,以诚信待人,以诚信沟通客户,以诚信坚守岗位,以诚信捍卫企业。当然,诚信建设靠自觉还不足以达到要求,还要通过一套完备的道德规范与规章制度来保证实现。建立诚信评估机制,加强对信用风险环节和关键员工的跟踪监控,为诚信建设创造一定的条件和环境。对员工的诚信品质和行为进行约束。必须要练好内功,通过制度来进行考核到人,加强营销管理。切实履行国网公司“三个十条”,严格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做到对用户诚信。开展“诚信之星”的评选,建立诚信考核机制,每年进行考核,县公司参考供电所对其的诚信考核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并对其诚信状况进行严格的登记,作为今后加薪和荣誉获得的依据。对考核不合格的员工要有披露机制和处罚措施。
做好供电所诚信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供电所的执行力,有利于供电所经营服务,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把公司建设成为信用意识强,管理制度严,公共记录好,经营业绩优,品牌美誉度高的诚信企业。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诚信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2-0118-0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以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建设文化强国,对高校文化建设提出了更新更严更高的要求,文化强校以培养高校大学生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我国高校今后很长时期内一项重大任务、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体制改革中,有关文化强校与高校大学生诚信文化建设的研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持续探讨,近年来已经产生了诸多理论成果,对于进一步深化这一重大问题的认识和研究意义重大。
一、关于高校大学生诚信文化建设的内涵与功能
一般认为,大学生诚信文化是大学生关于诚信的理论观点、价值信仰、道德规范、知识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态度、行为方式和社会评价的总和,是大学生诚信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体现和反映。大学生诚信文化直接源自社会诚信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道德诚信对于大学生诚信文化的生成具有重要影响,此外,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对大学生诚信文化的养成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诚信文化建设是以提高大学生诚信意识、诚信素质和诚信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实践,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内容,对于构筑契合时代精神的信用社会十分重要。[1]个人事业成功、社会和谐发展、经济有序竞争皆需要以诚信为基础和起点,诚信既是一种价值观念也是一种社会关系。高校大学生诚信文化建设对于整个社会诚信文化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总之,推进高校大学生诚信文化建设,是改革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和结构的客观需要,是提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治本之策和固本之道。
第一,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诚信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涉及大学生的信仰体系与知识体系等范围和领域,为树立和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第二,有助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储备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科技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需要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人才,人无信则不立,诚信素质是衡量大学生人才的重要依据和基本标准。
第三,有助于引领和带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持续和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过程中,大学生诚信文化建设处于基础地位和关键环节的链条之上,此基础如果不牢、链条不稳,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校培养和输入的大学毕业生是各类人才队伍中的新鲜血液和后发力量,其诚信意识、诚信素质与诚信能力是干好本职工作的先决条件和必要基础,只有诚信素质合格的大学生才是国家、社会、单位和企业所需要的有用人才。
第四,有助于为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和环境提供舆论支持和形象示范。行业与部门的信用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领域,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部门,进行诚信文化建设对于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推进高校大学生诚信文化建设,形成诚实守信、诚恳有信、诚挚笃信的高校诚信文化风尚和诚信建设氛围有助于为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强大的引领力和推动力。
二、关于高校大学生在诚信文化建设中诚信缺失的表现与成因
1.关于大学生诚信状况的分析首先集中于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归纳和综合起来主要表现为个人本位、利益本位及关系本位:
一是在个人本位上以自我为中心,沉醉于满足个人的偏好和兴趣,热衷于追求表现形象的光鲜亮丽。一些大学生学习缺乏目标和动力,理想信念淡薄,无故旷课、论文造假、作业抄袭、考试作弊,严重影响和破坏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氛围。[3]
二是在利益本位上以自我利益为核心,过于追逐不应该、不应得的利益。一些学生在求职时不讲信誉而身签数家单位,找到待遇更好的单位就与前者毁约。一些家庭并不困难的学生往往恶意拖欠学费而挪作他用,一些贫困学生在毕业工作数年后仍故意拖欠国家助学贷款不偿还。
三是在关系本位上以关系为重心,忙于拉关系、讲关系、攀关系。在干部竞选、争先创优、奖励评优、保送就业等问题中,一些大学生不认规则认实惠、不讲原则讲关系,想方设法请客送礼、投机取巧和弄虚作假,以多项荣誉包装门面以捞取更多好处。
2.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对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成因进行分析
第一,从大学生个体来看,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比较优越,成长环境比较舒适,生活经历比较丰富,但是缺少应有的社会磨砺,因而艰苦奋斗的作风与吃苦耐劳的精神比较缺乏,责任意识淡薄、心理素质脆弱,在行为表现上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存在自私自利的心态,容易将消极和负面的社会现象视为社会常态和社会本质,进而放弃诚信原则,产生失信行为。
第二,从家庭环境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数父母忙于生活与生计的重担无心顾及学生的学业状况及思想成长,放牧式地让学生在校接受教育,将育人的重任交付给学校和教师。[4]部分家长则基于应试教育的功利取向,更多地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主要关注理论知识的灌输和专业心智的培育,而轻视和忽略了子女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甚至将一些社会交往的不良行为与不当习气掺杂进子女教育中来,造成了诸多负面和消极的影响。
第三,从社会环境来看,在体制改革与社会转型阶段,国内外社会中各种负面事件与问题严重冲击和侵蚀着人们包括大学生的诚信观念与诚信行为,权力寻租、制假贩假、商业贿赂、学术造假等腐化现象和问题大量存在于市场社会的各个领域和角落,进而严重败坏了社会的诚信风尚和良善风气,导致整个社会信用危机四伏、信用状况落势下滑,不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诚信观念和诚信文化。[5]
第四,从高校德育实践来看,高校德育实践整体上无法完全适应和满足学生个体、家庭状况与社会环境不断演变的实际,造成高校德育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能力不足、效果不佳的现实困境与难题。[6]高校德育在德育内容上缺乏诚信理论的系统性研究和教育,造成德育教育简单化、形式化、空泛化和空洞化;在德育方式上缺乏反思性教学,注重灌输轻视启发,过于追求教师主导性而忽略学生主体性,造成德育脱离学生的实际、社会的实际和学校的实际。
三、关于加强高校大学生诚信文化建设的途径
诚信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社会诚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大学生诚信文化建设既要突出大学生自我建设的主体性,又要强调高校教师诚信教育的主导性,还要融合高校管理人员的参与性与积极性,以此构建高校大学生诚信文化建设的教育系统与监控体系。
1.坚持以人为本,进行复合性教育,加强高校大学生诚信文化建设
复合性教育是以全面增强和重点提升大学生诚信意识、诚信素质和诚信能力为目标所进行的多专业、多学科的综合教育,复合性教育重在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专题教育形成教育合力,从整体上推进大学生诚信文化建设。
第一,以诚信文化教育引领和驱动大学生诚信文化建设。[7]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文化教育是大学生诚信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将先进诚信文化进行提炼、概括和输导是广大理论工作者的职责,高校教师只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诚信文化理论产品对学生实行输导。
第二,以心理健康教育推进和深化到诚信文化建设中。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竞争型社会,高校大学生在面临着学业竞争、评选竞争、考试竞争与就业竞争时往往容易产生过度与失衡的心理压力,导致对社会消极现象评价片面化和极端化,进而出现行为失信的问题。所以,进行系统、专业与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大学生诚信文化建设是非常必要和不可或缺的。
第三,以职业规划教育促进和强化诚信文化建设。高校大学生终将要进入社会,实现就业、创业与立业的梦想,如何根据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性格特征、专业特长与职业追求合理设计职业规划,需要专业教师进行系统教育和培训,以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防止大学生出现出格失范行为。
2.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加强高校大学生诚信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凝炼高校大学精神,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和主体工程,依托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大学生诚信文化教育和建设是高校德育的战略抉择。
第一,以高校学生工作系统为龙头,整合各方力量统筹规划诚信文化建设。高校学生工作系统主要包括高校学工处(部)、团委等工作部门,是高校学生管理的职能部门和诚信文化建设的主管机构,主要承担诚信文化建设的规划、设计、组织与实施重任。
第二,以高校学生社团组织为中坚力量,协调各方力量共同推进诚信文化建设。高校学生社团是具体的执行和运作组织,在诚信文化建设中能够有效地联结、联系和联络广大学生参与到建设活动中来,及时反映和反馈大学生的需求和建议。
第三,以高校工会妇联组织为纽带,联系和团结广大群众协力进行诚信文化建设。高校工会妇联组织是联系和沟通高校系统共同进行大学生诚信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在联系和鼓动妇女群众与退休职工进行大学生诚信文化建设时具有独特的优势。
3.以制度为重点,加强高校大学生诚信文化建设
在高校大学生诚信文化建设体系中,制度建设是具有根本性和基础性的建设内容,通过制度完善和巩固大学生诚信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手段形式、内定主题、载体途径、程序进路、经验教训,对于高校大学生诚信文化建设的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一,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制度,增加守信收益,提高失信成本。[8]诚信档案制度建设是大学生诚信文化建设的关键之举,对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诚信意识极具约束性,也是用人单位增强录用毕业生决心的有力凭据。
第二,健全大学生素质评价体系,增强诚信观念,提升诚信意识。大学生素质评价体系建设是完善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指标体系,在德智体美、能勤绩廉的评价指标中,品德是决定性作用的优先指标,增加和突出诚信在品德评价中的权重对于大学生更加注重诚信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指引作用。
第三,完善大学生能力考核机制,增长诚信能力,增强诚信才干。大学生能力考核机制应将诚信素质作为一项基本项目进行考核,比如以建立《大学生诚信等级证书》方式记载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等级状况,以此作为诚信档案供相关单位查阅和评议。
高校大学生诚信文化建设是高校文化强校战略的重中之重,培养适合和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人才评价体系、人才考核制度和人才激励机制方面进行大胆改革和不断创新,将大学生诚信文化建设和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与此同时,基于大学生诚信文化建设的实践,高校应不断摸索和丰富提升大学生诚信意识、诚信素质与诚信能力的途径和做法,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奠定坚实的诚信道德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兆德.弘扬诚信文化,构建大学生道德建设体系[J].高等农业教育,2003(8):12-15.
[2]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7.
[3] 余修日,刘剑斌.关于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诚信问题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17):85-86.
[4] 林兴岚.当代诚信文化建设的实践性思考[J].社会主义研究,2007(6):44-46.
[5] 王 维.大学生的诚信缺失和诚信社会建设[J].教育探索,2006(10):108-109.
[6] 黄曙林.试析当代大学生诚信文化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08(8):211-212.
关键词:安全诚信 文化 安全管理
山东能源新矿集团翟镇煤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为主线,以提升人的本质安全程度为根本,以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为目标,以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抓手,全面推行安全诚信管理,开展安全诚信文化建设活动,倡导安全诚信,提升安全道德,为实现本质安全型矿井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矿井已连续实现安全生产3400余天。
一、坚持理念立信,打造全员学习力
1、创新安全诚信管理,形成十大特色理念。经过持续推动安全生产管理创新,在全矿员工中形成了以安全核心理念、安全价值理念、安全质量理念、安全责任理念、安全工作理念、安全管理理念、安全执行理念、安全培训理念、安全教育理念、安全道德理念等为内容的安全诚信文化理念十大系统。
2、构建立体化宣贯平台,形成"双十"宣贯载体。发挥阵地作用,搭建"一条文化街、一条文化长廊、一条井下生态巷道、一个电视宣传阵地、一个宣传网络、一座文化展室、一个培训基地、一支宣传队伍、一个社区电子大屏、一项专题活动"等"十个"载体平台。创新宣教形式,形成咏颂誓词、愿景引导、典型激励、深度汇谈诚信帮教、"四个一"活动、薄弱人物差异教育、过关帮教、"五级"安全警示教育、虚拟事故教育、安全处罚复议等"十个"宣教法。
3、立足创新提升,彰显翟镇煤矿品牌效应。围绕安全诚信管理,突出"五精":精心打造以地面、井下为主的安全诚信管理示范展示一条线;精细策划活动方案设计、各类接待预案、部门职责分工等完整工作流程;精心设计实施区队环境改造,统一格式,统一内容,统一制作;精心打造具有翟镇煤矿特色的"智慧化调度指挥中心、精益化阳光办公大厅、一体化三级培训基地、人本化社区文化广场"四大亮点;精心制作一部专题片、印制一本安全手册、提炼一套经验做法。
二、坚持机制守信,打造全程执行力
1、实行安全诚信"十位一体"管控。建立完善安全责任体系、安全基础管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安全技术管理体系、安全自主管理体系、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安全监督检查体系、安全评价体系、安全文化管理体系等"十大体系",为安全诚信文化建设提供机制保障。深化安全生产诚信建设工作机构和内部监督制度建设,完善安全生产激励约束机制,优化安全工资结构,发挥制度约束和政策激励的双重推动作用。强化职工安全责任意识、安全自主互助意识、职业健康意识和安全规律规则意识,利用各种载体开展安全生产诚信建设宣传教育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安全活动,推动安全生产诚信机制落实。
2、实行安全诚信"三项考核"管控。强化安全诚信监督管理,实行矿安全诚信考核小组负责制,在信息大厅设立安全诚信监督台,设立监督举报电话,严格考核,奖惩兑现。严格执行安全诚信公示,完善安全诚信档案,对自检、区域评价、矿检、上级检查等四个层级进行诚信测评,测评结果进行公示。创新实行安全诚信五级预警督办,一级警示重点开展案例警示教育,定期组织预案讲解、座谈警示会;二级警示深入推行专业隐患排查制度,查找薄弱环节;三级警示坚持班班讲安全、每日安全一提醒,强化职工安全意识;四级警示坚持班前分工首先讲安全,班后进行安全点评;五级警示持续开展岗位"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查摆活动,严格执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制度。
3、实行安全诚信"三项奖惩"管控。细化安全诚信评估标准,分专业、区队(科室)、班组和员工四个层级,层层分解,狠抓落实。设定三级考评分级标准,从高到低分为A、B、C三个等级,量化评分在90分以上为A级,80至89分为B级,60至79分为C级。A级为诚信单位,可给予简化监督,每半年检查一次;B级为守信单位,进行常规监督,每季度检查一次;C级为基本守信,进行强化监督,每双月检查一次;59分以下为失信单位,实行月月安全监控管理。实施正负激励机制,对员工以BMS隐患闭合流程为载体,区队、部室管理人员、副总及以上领导按"百分制"考核,依据岗位自律评估表,逐级进行考核,评估得分与工资挂钩。
三、坚持行为重信,打造全面发展力
1、实施绿色开采,为矿井全面发展提供可持续动力支持。加快充填开采研究,成立充填开采研究中心,积极做好岩移数据观测、分析,完善综采机械化固体充填工艺,提高充填效率,解放煤炭资源。牢固树立"节约就是生产力,就是新的生产方式"的理念,注重系统节能,从开采方案着手优化工作面布置,创新实施综采面断层中深孔爆破技术,实现节支降耗增效。围绕"无尘化"矿井建设,加大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的投入,实施矸石市场化管理,开展节能环保新技术引进与开发,确保低碳绿色环保。积极开展安全环境整治活动,对矿区环境进行绿化美化工作,为职工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环境。
[关键词] 企业文化;企业诚信文化;行为准则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8-0017-03
[作者简介] 钱立洁,泉州师范学院经济学教授,研究方向为理论经济。(福建 泉州 36200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构建企业诚信文化是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本准则。企业诚信文化关系企业盈亏,是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能否具有竞争力的关键。诚信文化已成为企业能否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关系企业能否具有活力。当前,我国企业诚信文化的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必须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构建企业诚信文化的对策,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对企业诚信文化基本内涵的理解
1.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观念形态文化、制度形态文化和物质形态文化的总称。企业文化,就是运用文化的手段和力量来管理企业,是企业组织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文化环境、产品品牌和经营战略等的综合指标,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是企业现代管理理论中的一种特殊管理方法,是企业的“软实力”,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准则。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发展,国外企业文化的信息不断从各种渠道传入我国。企业文化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从管理科学理论中分化出来的一个新理论。首先兴起于美国,是在美国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并开始落后于日本及西欧一些国家的背景下产生的。1982年美国出版的《企业文化》首先提出了企业文化的概念,美国管理学家发现,当时,日本在汽车、家电、钢铁等许多领域开始超越美国。传统的管理理论已无法解释日本经济和企业成功的原因,日本企业的成功,在于实施了一种新的管理革命,即把企业文化上升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并用于管理过程中。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强调以人为中心,面向员工,把企业文化作为行为准则,视为企业生存的基础、成功的核心。把日本企业成功的奥秘不仅归结为加强管理,而且归结为注重企业文化,使管理者看清了价值观、行为与生产力的关联,从而致力于塑造企业文化,引导企业广大员工忠心服务于本企业,以创造最大的效益。事实证明,自觉地有意识地培育、建设企业文化,已成为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特别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是竞争的必然结果,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居核心地位的则是企业诚信文化的建设。
2.企业诚信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为企业员工认同的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人生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处事规范等。诚信文化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领域,体现于企业中每一位员工、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群体的企业价值观、经营道德理念、经营行为方式、企业制度规范、生产环境文化及产品实体性文化等之中。其核心是要求企业要遵守信用,言行一致。企业诚信是一种管理文化,是企业在处理内外关系中的基本的道德规范,其实质是企业对顾客、对员工、对社会履行契约的责任心,也是企业间建立信任、实现横向交往的基础,是企业良性循环的保障。
诚实守信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市场经济的重要特点就是“信用经济”。塑造出以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企业运营要坚持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这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有力保证。因此,企业应该建立诚信模式,创造促使本企业走向辉煌的诚信模式机制,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利的文化约束准则。
3.企业诚信文化的内容主要有:(1)企业对消费者的诚信。消费是生产的终点,产品进入市场实现消费也是企业文化展示魅力的重要环节,企业提品有质量信誉和服务保障,对消费者讲信用重承诺,将会促进产品消费数量持续增长。(2)企业相互间的诚信是企业文化的横向交流。即在企业之间的交往中,自觉恪守承诺,相互尊重,以诚相待,并以真实、诚恳、信用的态度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在竞争中真正做到讲求信誉,不搞欺诈,公平竞争,诚实守信,认真履行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创造一个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企业共同发展。(3)企业对员工的诚信是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企业要健全和完善各种保险制度,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对员工的承诺保持诚实守信,创造企业和谐发展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自古以来,“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商无信不富”。对企业来讲,就是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要依照国家法律规定、市场规则和商业道德规范,规范自己的生产经营行为,在谋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不损害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不损害与其相关经济组织的利益,确实维护国家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诚信经营,依法纳税。这样,企业的发展才能有可靠保证。
二、企业诚信文化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行为准则
1.企业诚信文化有利于统一员工的行动,最终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企业诚信文化有利于引导企业中各部门以及职工统一行动并为实现企业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企业的诚信文化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理念有利于企业引导员工树立诚信观,统一员工的思想意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促使员工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而努力,最终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2.企业诚信文化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工作效率。加强企业诚信文化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产生归属感、自尊感和成就感,从而能够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作效率。一个有良好信誉的企业,能使企业的员工更多地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激发员工更好地为企业奋斗的热情。
3.企业的诚信文化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声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具有良好诚信度的企业,更能在社会中获得认可,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而良好的企业形象也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4.企业的诚信文化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企业必须有社会责任感和公众意识,而企业的诚信文化经营理念,要求企业每项生产和经营都要本着对社会公众和消费者负责的态度,生产质量好、品种多、价格低、服务到位、信得过的放心产品,这样,企业才能吸引顾客、提高市场占有率。海尔集团在价值观和经营哲学中把“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真诚到永远”作为海尔企业诚信文化的核心,使海尔集团的产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5.企业文化具有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作用和功能。企业文化代表着一个企业的素质,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是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进行科学管理、广泛吸纳人才、不断创新进步的重要保证。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给企业带来活力,促使企业提高素质,建立严格科学的管理机制,培养良好的企业行为,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企业文化具有企业经营的指导功能、企业发展的推动功能、企业管理的改善功能、企业意识的导向功能、企业主体的凝聚功能、员工士气的激励功能、思想行为的约束功能、人际关系的功能、两个文明的促进功能、服务社会的感应功能。因此,构建企业诚信文化,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行为准则。
三、当前企业诚信文化的现状
当前,我国企业诚信的现状令人担忧,一些企业背信弃义、制假贩假等现象屡禁不止,使得企业诚信文化严重缺失。必须重新塑造与构建企业的诚信文化,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1.企业缺乏健全的信用评价制度。企业的信用评价制度是指一整套的对企业进行信用评价的体系,包括相关的信用评价指标和评价要素。当前在企业信用的评价中缺乏公正性、全面性和透明度。许多评价结果不能及时向社会公开,从而使企业的信用缺失造成的损失得不到社会监督,使企业信用评价起不到监控作用。
2.企业竞争者的信用缺乏,合同违约和合同欺诈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致命因素。任何企业都应按我国《合同法》的规定行事,一旦合同订立,“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前,一些企业却总是不愿履行合同。有些企业在订立合同时故意隐瞒有关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利用合同骗买骗卖的行为也屡见不鲜。就如一些企业利用其他单位离自己较远、信息不畅,对自己的身份、信誉等缺乏了解又急于推销产品的心理,以“货到款清”为幌子,或签订虚假购销合同,或假意先付部分货款来进行诈骗,给其他企业发展造成严重的损失。
3.企业偷税、漏税比较严重,给国家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不少企业忽视诚信文化建设和诚信文化道德的积累,为了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利用做假账等手段千方百计偷漏国家税收,严重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因此,必须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企业应遵纪守法,应诚信于国家和社会、诚信于市场中的广大消费者,依法纳税,积极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企业诚信文化建设中培育良好的企业经营道德观,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更大贡献。
四、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途径
1.塑造企业的诚信价值观,增强公司与员工的凝聚力。企业在发展中要通过注重发展企业文化,将公司的战略规划及时、准确地传达给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员工,让他们了解公司的一系列的发展战略与实施的计划与效益,促进他们对企业的了解,增强对企业的信心和信任感。提高企业诚信文化有利于增加企业的凝聚力。
2.培养管理人员和员工诚信守法的意识,形成企业的内部诚信理念。由于高层管理人员对内管理企业事务,对外代表企业,所以高层管理人员诚信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是否具有诚信形象。高层管理人员的言行,直接影响到一般员工的价值取向。必须加强高层管理人员在管理事务中的诚信文化建设。另外,企业的主体是广大员工,必须加强对员工的诚信理念的宣传和培养,努力塑造企业的诚信价值观,这是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营造良好的企业诚信氛围的关键。
3.建立科学规范的诚信奖惩机制。诚信奖惩机制是指企业建立的一整套对员工的诚信行为进行考核和奖励的体系,包括考核和评价的标准,奖励等级措施、惩罚条例细则等。要保持企业的良好形象,必须建立一种现代企业的奖惩分明的诚信奖惩机制。使诚信奖惩机制科学化、合理化、标准化。对诚信经营、信誉度好的企业或个人应进行鼓励和奖励,而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违反诚信经营的现象应进行批评和谴责,形成一定的舆论压力。奖惩手段应落实到职务任免、级别升降、薪酬分配等具体环节中。同时,要建立健全企业诚信奖惩的组织领导体制,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责任明确,保证企业以诚信文化规范经营组织行为。
4.建立诚信经营内在管理机制。企业诚信经营的实现,是通过企业内在管理机制来完成的。为此,企业必须建立诚信经营的内在机制,认真制定体现企业诚信文化的经营准则,使企业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把企业的诚信文化经营准则转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职工明礼诚信;企业管理群体应做自律的表率,杜绝一切失信于企业、国家、社会的动机与现象出现,实现组织诚信与个体诚信协调统一。企业诚信经营准则应由企业家群体制定,企业家群体应率先执行企业诚信经营准则,诚信经营才能得到保证。企业要有效实施诚信经营,必须在企业内部实施诚信经营教育,丰富管理层人员和职工的诚信经营知识,提高他们诚信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诚信经营环境,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树立良好的经营形象和信誉。
5.培育和创建优质品牌产品,体现企业诚信文化特色。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是企业诚信文化的重要标志。企业在产品的生产上要严格把握和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以优质产品赢得社会的信誉和认可,这是增强企业生命力的重要保障。如2008年被称为世界最具创造力的顶尖企业“苹果公司、谷歌公司、丰田汽车公司、通用电器公司、微软公司、塔塔集团、宝洁公司、索尼公司、沃尔玛”[3]等,都是以优质的品牌产品,彰显企业诚信文化特色,创造企业旺盛的生命力的。
6.建立企业诚信信用评价体系。应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优势,建立诚信信用评价体系,对每个企业的诚信程度、信用等级进行客观评价并向全社会公布,供社会各界进行查询。例如,可以建立“企业诚信信息网”,对不讲诚信的企业要进行充分曝光,使缺乏诚信的企业在国内外市场无立足之地。对诚实守信的企业,要在提供贷款贴息、产业扶持政策方面给予优先支持,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7.发挥政府在完善市场机制中的监管力度,为企业诚信文化的实施提供服务。政府作为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仲裁者,其行为直接影响着市场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社会正义能否得到有效维护。要保证企业诚信落到实处,政府首先要强化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的信用意识,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要加快制定相关法规,以规范、高效的行政服务搭建起政府信用平台,减少行政审批,打破地方保护,为企业提供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另外,要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力度,让所有失信于民的政府行为,都置于国家法律法规的监控之下,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为企业诚信文化的实施提供保障条件。
总之,构建企业诚信文化,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行为准则,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对企业的发展有巨大的积极意义。企业在经营中只有把诚信文化建设作为发展的基石,加强企业核心价值观、诚信观建设,倡导树立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良好风气,企业才能创造出具有企业诚信文化特色的高信誉的产品,才能不断占领国内外市场,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也才能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长盛不衰,持续发展壮大。
校园文化 大学生 诚信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是进行诚信教育的理想场所。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公民社会道德意识反而滑坡。由于近几年高校扩招的影响,一些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缺失现象严重,突出表现在表里不一、学风不正、考试作弊、拖欠学费、不按时还贷等问题上。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成型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必要时期校园文化建设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强大助推。如何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实施诚信教育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诚信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和谐社会主义首先需要人与人之间互相信赖,诚信是维持我们正常社会关系的纽带。缺乏诚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会受到威胁,社会将变得混乱无序,和谐社会的构建将会可望而不可及。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先导性的作用。诚信源于教育,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了大学生的诚信会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诚信与和谐的发展。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契约经济,更是诚信经济。它要求以诚信为基础运行各项经济秩序。诚信是经济交换的基础,在市场经济中,诚信是最可靠的无形资本,它能给经营者或者经营者所经营的企业带来长期利益,是经营者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因此,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诚信素质,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
三、诚信教育是塑造大学生健康道德人格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价值标准也日益多元化,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道德体系遭到了怀疑甚至否定,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一部分,其价值观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因此,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严格遵循诚信的原则,自觉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活动,以便培养出具有健康道德人格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校园文化的特征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互动性。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这里教师的作用,学校领导的作用,即教师的教师作用是关键。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和行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不可低估,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
第二,渗透性。校园文化如和煦的春风一样,漂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
第三,传承性。校风、教风、学风、学术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或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代代相传,相沿成习。似乎有一种遗传因子。任何一种校园文化,一经形成之后,必然传承下去,不因时代、社会制度不同而消失,当然会有所损益。然而其精神实质却是永续的,永生的。校园文化的功能,不是直接可以触摸的到的,然而生活在校园之中的人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得到。
实践证明,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促进师生、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素质的提升,不完全来自课堂,课堂之外的活动,包括必要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和谐校园也能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学生自己组织的社团活动,诸如体育竞技比赛,篮球赛对训练体能、增强体质的好处自不待言,其中对培养团队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是不可缺少的手段。再次,通过各种各样的文艺、体育、学术报告等,造成一种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学子们置身于这种环境之中,受这种精神的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有进取精神,有良好气质、天天向上的人。
如何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实施诚信教育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1.借助校园文化的互动性,发挥“人”的辐射作用,提升学生的诚信素养。
由于人是社会性动物,一个充满诚信的校园环境会为语言和智慧的产生提供良好平台。人类的快乐和幸福感,也来源于他人和社会,一个人孤立于凄凉的宇宙中,思想将难以维持。人的思想和行为表现对周围的环境具有弥散性。在学校这个人才成长的环境下,每一位长者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领导的一句问候,老师的一番叮嘱,管理人员的一个微笑,对于学生都是不倦的教诲。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因此,学校教职员工的良好行为习惯是构建文明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元素。教育本身是一种智慧。教师言传而无身教,无论为师者知识层次有多高,无论为师者多么的能言善辩,其教学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负责管理学生的专职人员,他们的言行影响着学生的心境和身心。校园无小事,处处是教育。为此,自上而下的学校领导及教职员工都应该从优良的点点滴滴行为习惯做起,为实施有效的诚信教育奠定基础。
加强高校诚信教育力度,教职员工都要以身作则,重塑学术正义,为大学生树立诚信榜样。教师是“传道、解惑、授业”的人,是教育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者,是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率先垂范。
2.通过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熏陶和渗透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校风是一种无声的命令,一种习惯势力。优良的校风可以促使学生奋发向上,恶劣的校风是腐蚀学生的极大的破坏因素。校园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建构一种共生且协调发展的校园文化,其主要理念是实现人与人、人与学校、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依靠健康向上的校风去熏陶学生的心灵,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关键在于形成良好的班风、教风、学风,这需要做大量细微的工作。引导师生正确判断事物,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和纠纷,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协调处理好校内外的复杂人际关系,形成以师生关系、干群关系为核心的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加强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做好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增强师生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和制度建设,使内涵建设又特色,学科建设上水平;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积极参与校园文明创建活动,组建地方特色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教职工团体比赛,通过多渠道推动校园文化活动的丰富创新,更好地满足广大师生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校园文化是由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之间相互交叉、相辅相成,通过灌输、引导、感化、制约、激励、凝聚的方式,来达到育人的目的。其中物质文化层次侧重于服务育人,制度文化层次侧重于管理育人,行为文化层次侧重于实践育人,精神文化层次侧重于教书育人。
科学、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因此,需要学校领导对校园文化的功能要有充分的认识,真正予以重视,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基础上,将其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学校是形成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阵地。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定型阶段,自制力较差,控制力较弱。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健康的集体舆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言行具有规范作用。
3.通过开展有意义的活动进行诚信教育
第一,精心组织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加以引导。如图书馆或电子阅览室尝试实行无人值班、开展诚信与反诚信的讨论、诚信征文活动、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等活动,在校园内营造诚实做人、踏实做事的氛围。
第二,通过政府发动社会行动发扬诚信文化,为诚信教育搭桥铺路。
政府如果不诚信,将对整个社会的诚信文化的重塑产生恶劣的影响,影响地方风气和声誉,给广大民众特别是大学生造成不良的引导示范作用。因此,我们要积极倡导政府诚信行政,诚实做人,通过逐步构建高信用的各级政府来实施社会诚信教育,进而影响校园,毕竟学校是社会环境的反射,这样才更有说服力。市场经济的冲击,各种社会诈骗,短斤少两,金钱至上和社会腐败的滋生使诚信行为大量缺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诚信文化的缺失和不完善,倡导诚信校园文化刻不容缓,但应坚决抵制反诚信文化。
第三,积极培育健康向上,诚实守信的班风。在反诚信文化的支持下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替考屡禁不止,抄袭作弊普遍不被学生认为是可耻的行为而被认为是一种勇敢的冒险游戏,替考学生也不以为然,一笑而过。因而,诚信教育要从树立优良的班风做起,班级管理者要经常举行诚信为主体的班会和讨论会;定期选举最佳诚信标兵,进行表彰和鼓励;鼓励班委和党员同学主动起模范带头作用,人人牢记诚信座右铭。人无信而不立,诚信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做人的根基。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诚信的标准也在提高,需要从更高的不同层次体现诚信。如今很多大学校园文化氛围不浓,学生诚信观念淡薄大学生诚信教育关系着和谐社会的有序发展,值得领导及老师高度关注。诚信文化的倡导要和创新意识结合起来,在继承优良传统和吸收古今中外诚信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创造新的诚信文化。校园诚信是社会诚信文化的缩影,诚信校园文化的传承性有利于诚信教育的落实。诚信校园文化不是一天两天的效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可通过校园文化的传承性进行诚信教育,需要注重诚信元素的积累。如杜绝考试作弊、严肃考风,学生按时还款还息、严格惩处宿舍乱丢东西,巩固和维持好良好的诚信校园风气。考试作弊是危害校园风气的天敌,应该制定实施细则,加大惩罚力度,落实处理结果,不能只流于形式,事半功倍。宿舍乱丢东西现象曾多次出现,但每次都因无从下手而不了了之,只有靠大家各自诚实守信,共同监督才可减少类似事件发生。诚信校园文化的建设,使近几年学生贷款违约的数量逐年减少,但要杜绝此类现象,还要加快创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步伐,从课堂教学到课外活动,从班风到校风,时时刻刻注重诚信理念教育和宣传,让诚信的脚步踏遍校园的角角落落,并继续传承下去,诚信教育的活动会更加顺利地开展,和谐文明的校园将会更美好。
参考文献:
关键词:档案;管理;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强大软实力,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郑煤集团公司将今年定位企业文化建设年,力争在近几年内打造全国煤炭系统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告成矿作为郑煤集团公司的主力矿井,确立了今年成功创建河南省煤炭系统企业文化建设示范矿,明年成功创建全煤行业企业文化示范矿的目标。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加强企业人事档案工作,实现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文化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在于在企业内部最优化地配置八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煤炭企业,特别是生产矿井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比较缺乏,建立完善的人员档案,对于稳定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至关重要。人事档案是职工学习、工作等综合表现的全部记载,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个人的学习能力、业务能力、职业道德和文化素质等基本内容。完整的人事档案,有助于企业更有效地挖掘员工的潜能,更加合理地安排人力资源,最大化地发挥每个职工的才能,积极推进科技兴企战略。
完善健全人事档案内容制度,适应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时展的要求。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求人事档案记载的内容能全面地反映个人的成长经历和社会活动,因此,必须摒弃传统的内容单一重复、政治性强、不具有修改化和记载内容与时展要求脱节、不能被社会所利用的人事档案内容制度。切实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利用的角度出发,把反映个人业务水平、技术专长、工作业绩、、职业培训等方面的记录纳入人事档案的内容中去,适当采用定量指标考核作为对个人工作业绩和态度的记录,突出个人能力的发展,提高人事档案信息的利用价值。
结合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体系,对人事档案工作进行评估,形成切合企业实际的人才评价体系。只有收藏和管理、没有良好的监督和考核的人事档案管理是不健全、不科学的。结合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体系,探索市场化的企业人力资源评估体系和人事档案评估体系,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竞争机制,为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带来直接效益。人事档案评估体系,以人事档案的利用和对人力资源最大化的开发为评价宗旨,以个人的业务能力考核、职业道德评价等和定性指标为评价标准,作为对个人的岗位、薪酬的评判依据,进而形成企业员工完整的人事档案管理和人才评价体系,带动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可以推行主管部门定期考核制度或中介机构测评制度,加强监督力度。
开放式的企业从事档案管理模式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的一种新模式,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密切相关,所以它应是一种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是面向社会化、公开化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对企业人事档案进行归档齐全完整,有得于实行规范化管理,我国的私营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管理体制比较灵活,人才流动大,对人才的管理已经不能够再利用管理干部那一套体制来进行社会化开放模式在这种背景中应运面生,这种模式对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推动技术创新、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等诸多方面有极为重要的创新意义。
二、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弘扬企业诚信精神文化
企业诚信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有面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经营哲学的重要内容,是企业文化精神层面的直接体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企业信用档案是企业诚信文化的载体,企业诚信文化则是企业信用档案的表现形式,二者相互依存,构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诚信文化的建立离不开对企业信用的管理与监督,而对企业信用原则实施过程的监督与管理是建立在掌握企业真实、准确、可靠以及系统全面的信用数据基础之上的,即对企业信用的监督与管理是建立在对企业信用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基础之上的。从企业档案工作的基本属性来看,系统、全面地收集并管理企业的信用数据,保证企业信用数据的真实可靠性,保证企业信用数据的原始凭证性,正是企业信用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因此,建立一套规范的企业信用档案,是构建企业信用监督与管理机制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即企业信用档案的建立是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证。
三、加强企业档案管理,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
企业档案与企业形象宣传,是企业管理文化的不同层面,它们都对企业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是企业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良好的企业形象,不仅能推动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还能在企业外部产生巨大的形象推动力,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档案中记载的企业在成长、发展历程中所荣获的各种奖项和成果,都是树立企业形象的典型素材。
农村供电所是县级供电企业直接服务于电力客户的窗口单位,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营销管理,优质服务要靠供电所来参与完成,同样,供电业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受供电所文化建设水平的影响,如何落实好国网公司的“人人讲诚信”主题教育活动,推进供电所诚信文化建设,对县级供电企业而言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企业发展之道,员工立身之本。诚信理念及其建设要求,已随着经济的发展潜移默化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域和方面,为各界所重视。著名经济学家吴敬涟先生曾说:信用关系市场大局。长江实业总裁李嘉诚先生也说: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能事业做大?答曰:无它,一字而已—“信”。那么诚信对于我们供电所的农电员工来说就是忠诚于企业,热爱本职工作,奉献社会;热诚勤地做好岗位工作,精益求精。在客户面前讲信用,信守诺言,实话实说,树立良好的信誉,创建个人诚信品牌,提高公信力,让客户信服;自己溶入到企业中,对企业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心。树立农电员工的诚信意识是新时期农电管理的要求,笔者就供电所诚信文化建设做一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加强品牌建设。对外要规范使用“国家电网”品牌标识。要重点加强办公、营业和生产场所等标识使用的管理工作,要做到从常规服务到精益服务、从普遍到个性化服务的转变,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塑造供电企业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良好形象。加强营销服务的考核奖惩力度,杜绝营销服务行为中的不足造成对公司诚信美誉度的影响,比如抄表错讹就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诚信形象。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坚持以“规范的服务、合理的流程、优良的秩序、优美的环境、文明的礼仪、创新的活动”,向客户展示诚实守信的形象。
对内要通过培训教育、企业内部活动、内部媒体宣传等,大力宣传公司品牌形象的价值内涵和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大力加强“主人翁”教育,增强企业员工对公司品牌的认知,提升品牌意识,要重视客服人员服装、劳保用品,宣传标语等方面的规范管理,打造公司统一的品牌形象,提升农电员工为电力事业奉献的荣誉感。
重视领导示范的作用。任何一个单位的上层领导的言行举止足以影响其下属的行为,影响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这个道理。《名人品德言行录》上有这么一个“曹操割发代刑”的故事: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去打仗。沿途的老百姓因为害怕都躲到村外,麦熟了也没有人敢回家收割小麦。曹操立即派人告诉老百姓他是奉皇上旨意出兵讨伐逆贼为民除害的。士兵如有践踏麦田的,立即斩首示众,请父老乡亲们不要害怕。果然曹操的官兵在经过麦田时,都下马慢行,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老百姓看见了,没有不称颂的。一日曹操骑马正在走路,忽然,田野里飞起的鸟儿惊吓了他的马。他的马一下子蹿入田地,踏坏了一片麦田。曹操立即叫来随行的官员,要求治自己践踏麦田的罪行。官员说:“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曹操说:“我亲口说的话都不遵守,还会有谁心甘情愿地遵守呢?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怎么能统领成千上万的士兵呢?”随即抽出腰间的佩剑要自刎,众人连忙拦住。这时,大臣郭嘉说;“古书上说,法不加于尊。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曹操沉思了好久说:“既然有‘法不加于尊’,的说法,我又肩负着天子交给我的重要任务,那就暂免一死吧。但我不能说话不算话。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于是,他就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说:“那么,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曹操又派人传令三军:丞相践踏麦田,本该斩首示众,因为肩负重任,所以割掉头发替罪。现在的人觉得剪头发是件很正常的事,可是,古代人认为:头发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随便割掉不仅大逆不道而且还是不孝的表现。曹操就这样给三军做了一个示范,赢得了士兵和百姓的信任。对于供电所来说其是供电企业的一个直接服务于客户的团队,供电所长就是这个团队的核心,是诚信价值观的示范者,供电所长应该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带动这个这个团队的诚信文化建设。对上,要做到经营业绩数据真实,不弄虚作假,不隐瞒营销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高度负责,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模范遵守执行公司规章制度,带头开展自我道德修养教育。对下,和员工多沟通交流,做到相互了解和理解,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要在员工间营造诚信的坦诚相待氛围。结合本所实际,解放思想,创新诚信教育建设工作思路,深入贯彻公司《企业文化守则》和《员工守则》,把诚信价值观根植于员工思想深处。
建设一个和谐的团队。现阶段农村的供电所主要力量是农电工,他们的工资水平普遍偏低,存在一定的心理落差,归属感不强,影响企业与农电工的和谐发展,因此,如何从心理上加以引导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以目前的发展水平,想大幅度的提高收入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应该从心理上做到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乃至家庭,淡化“农”字影响。在工作上尊重他们,通过对社会提供有偿劳务来增加收入,通过办理养老和医疗等保险来解除后顾之忧,通过提拔优秀的农电工来实现其对自身价值的追求,让员工看到前进的希望。着力培养集体荣誉感,倡导团队精神。设立农电工会,和当地政府协调,接受其党员关系转入,让其有自己的家,有说话的地方,自然调整好心态,员工与供电所之间也自然会产生感情,有利于增加农电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加强诚信教育,建立诚信激励机制。加强对员工的诚信教育,切实提高员工素质。为了有效地弘扬诚信,可以结合本所的特点制定诚信教育培训学习计划,结合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提练出诚信闪光点,使诚信教育看得见,摸得着,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让员工互相进行诚信教育,让员工从内心真正树立诚信意识。能自觉以诚信做人,以诚信待人,以诚信沟通客户,以诚信坚守岗位,以诚信捍卫企业。当然,诚信建设靠自觉还不足以达到要求,还要通过一套完备的道德规范与规章制度来保证实现。建立诚信评估机制,加强对信用风险环节和关键员工的跟踪监控,为诚信建设创造一定的条件和环境。对员工的诚信品质和行为进行约束。必须要练好内功,通过制度来进行考核到人,加强营销管理。切实履行国网公司“三个十条”,严格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做到对用户诚信。开展“诚信之星”的评选,建立诚信考核机制,每年进行考核,县公司参考供电所对其的诚信考核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并对其诚信状况进行严格的登记,作为今后加薪和荣誉获得的依据。对考核不合格的员工要有披露机制和处罚措施。
做好供电所诚信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供电所的执行力,有利于供电所经营服务,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把公司建设成为信用意识强,管理制度严,公共记录好,经营业绩优,品牌美誉度高的诚信企业。
关键词:现代企业;诚信文化;企业竞争力;品牌建设
诚信,乃做人之本,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美好品质,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诚信作为道德的基础而存在。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规划,价值观念,诚信体现在企业的价值观念上可以理解为,凝聚企业的核心,在企业的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深入研究企业的诚信文化,促进当前我们国家,市场经济更加平稳健康发展。
一、诚信与企业诚信文化的内涵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诚信是最基本的道德约束,同时,当前企业的正常发展,竞争力增强都要依靠诚信文化,这是企业的经营方向。
1.诚信的含义
诚实守信是一切道德的规范的其中一个,我们国家的诚信文化自古以来就有,传统的道德规范文化有对诚信的具体讨论,很早很早以前,在诸子百家时期。就有诚信是做人基本准则这样的记载和说法,我国古代伟大的圣人孔子说过,人没有诚信,就不可能成就事业,也不是一个合格的人,他还说,诚信在治理国家时意义重大,关乎国家的兴衰成败。我国的传统儒家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所以历史发展至今,诚信仍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今这个社会,诚信可以一分为二,一方面是诚,另一方面是信,所谓诚,简单的说就是诚实,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体现,那么信就是是说做人做事有信用,是在个人的基础上延伸的意思。诚和信之间互相依存,一个是一个的体现。
2.企业诚信文化的含义
在当代的企业发展中,企业文化必不可少,企业文化中的营销文化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整个企业的商品销售活动都要靠营销文化来指引,企业的营销战略思维,营销方向观念,还有各种营销过程中的流程和规章制度,这些构成了企业的营销文化。在现代化的发展下,企业的营销文化有所改变,主要有各种观点思维的文化,规章制度的文化,还有具体的物质性的文化,其核心内容是营销的观念理论和看待态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决定了诚信经营方式,当前企业营销的基础就是诚实守信,诚信经营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的趋势。在现代的企业营销道德规范中,诚信是重要的部分,不仅如此,诚信还是企业正常运行的中心理念。对于企业来说,诚信文化是保证企业营销时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维护社会公平,促进公平公正交易的根本,也能保障消费者的各种利益,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更长远的发展。
二、当代企业诚信文化的重要性
我国实行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是一种讲究诚信的经济形式,企业要想有长远的发展前景,就要在企业的诚信文化上下功夫。
1.培育企业回头客
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大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给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但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却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消费者也有了更加理性的消费观念,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经济能力也在不断增强,生活水平随之提高,人们对于商品的选择要求更高,大多数消费者都会选择信誉度高,还要有各种优惠服务的企业。所以企业要顺应消费者的消费要求,诚信经营,为顾客生产品质好,性价比高的产品,同时要给他们提供优质的产品售后自己修理服务,还要让他们在消费过程中感受到愉悦开心,通过这些让顾客信赖自己的产品,培养回头客,固定的消费者。
2.带动企业的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当前社会上很多企业,都利用诚信经营的方式和理念,为自己的产品培育出了回头客,让那些顾客更加满意企业生产的产品,这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可以省去很多花费,而且他们介绍自己的朋友,亲人这些也会让企业的顾客不断增多,企业的也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企业进行商品营销时,诚信文化可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他们信赖企业,就会跟别人介绍交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也在给企业的商品做宣传和广告,这样一来,企业的业界口碑提升,在商品交易环节,成本下降利益提升,不仅如此,客源量会大大增加。
3.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不同的国际,有不同的文化,可是不管是在西方文化中,还是在我们国家的文化历史上,诚信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只有诚信经营,获得企业的经营信誉,顾客才会不断赶来,而且,在各个企业进行竞争的过程中,竞争能力也会更强,有了消费者的认可,市场的认同,企业一定会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4.培养优秀诚信的员工
诚信营销文化对于企业很重要,在交易成本降低还有管理难度上都有很大的作用。员工努力负责的工作,是建立在企业诚信的基础之上的,只要企业做到对员工诚实守信,员工就会负责认真工作,相应的就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5.打造良好的品牌
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哪个商品有什么样的性能,或者是利用价值更高,他们一般都会看商品的牌子,诚信在企业的品牌形象树立上必不可少。我们都可以看到,那些运营的很好,知名度很高的国际品牌,他们的最大特点就是诚信,不制造假产品,不欺骗消费者。很多国外的商品,都靠先进的科技技术,和诚信的经营模式来赢得顾客,提高经济效益。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企业竞争更加严重,想要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要打造诚信品牌。
三、如何进行现代企业的诚信文化建设
1.形成诚信的观念
(1)给员工一个诚信的标准
让员工有一个诚信的要求标准,有些人可能只知道做人要诚实守信,但并不了解在工作过程中他们该如何诚信,企业结合我国的诚信文化,自己国外的先进诚信案例,给员工制定一套诚信要求准则。
(2)特定的宣传机制
员工对于诚信很多是处于概念模糊的状态,并且意识不强,所以要形成一套合理的诚信宣传机制,比如员工观看诚信的视频,让他们参加诚信讲座,请专业人士给他们分析诚信的深层含义,让他们明白诚信经营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意义,提高他们的诚信意识。
2.强化诚信观念
(1)对诚信知识和观念进行考察
企业要建立诚信文化,就要有一套考察系统,给员工具体的规定,让他们知道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到底应该怎样做,才是有诚信的行为。然后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检查,确保员工理解相关内容。
(2)奖罚机制的建立
企业在发展的前提下,建立诚信文化,很多员工可能都没有很强的积极性,所以建立一套员工诚信奖罚机制,有利于促进员工的诚信行为,激励员工诚实守信的为企业工作。在建立奖罚机制时,各项说明要清晰明确,如果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诚实守信,认真工作,并且有显著的业绩,那就要对他们进行奖励。但是,如果一些员工工作时浑水摸鱼,偷工减料,这种行为就要扣除他们的工资,还要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严重的要开除。
四、结语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同时在企业的发展上也有很重要的作用,企业的品牌口碑好,使企业盈利的根本,企业的诚信文化又是建立品牌良好口碑的基础,所以要加强企业诚信文化的建设,促进企业形成属于自己的高信誉度的品牌,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何贤平,徐伟军.宁海县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0(2):420-424.
[2]胡峰.广州市批发市场发展特点及空间布局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1-2.
[3]孙霞.学习力与文化力---企业生存与持续发展的无形支柱[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关键词:特色文化;企业软实力;提升
优秀的企业是建筑于优秀的企业文化之上的。企业文化建设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安全文化、诚信文化、廉洁文化、亲情文化为建设重点,以服务企业员工为着眼点,才能发挥企业文化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转变发展方式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引导作用,以文化力打造企业软实力。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软实力
企业软实力是相对于企业资金、设备、产品、基础设施等 “有形资产”要素而言的,是企业文化、品牌影响力、技术创新、运营管理能力的综合体现。企业软实力是企业的“无形资产”,通常通过文化、形象和品牌的吸引力、辐射力和影响力给企业带来效益。
企业文化是企业软实力最核心的内容和集中反映。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做好各项工作的精神支柱,它凝结在制度中,体现在行为上,展现在环境里,并一直伴随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成长、不断凝练、不断升华。
二、管道技术服务企业软实力的表现方式
中油管道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检测公司)是专门从事管道智能检测的专业化技术服务公司,属管道技术服务行业,其“软实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对内:企业内部规范经营,高效运作,制度合理,团队和谐,企业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充分发挥企业团队中每一个员工的创造力和潜能,从而达到提高企业整体战斗力的目的。
对外:企业能有效满足油气管道客户的要求,靠不断创新的管道检测技术和优良的质量为管道业主服务,为国内外油气管道保驾护航,特别是为国内战略能源通道保驾护航,在社会中具有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能够获取推动企业发展的政策扶持环境、公众评价环境、人际和谐环境等,在社会和广大客户心目中形成强势。
三、企业文化对企业软实力提升的重要作用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软实力形成的基础和源泉
一方面,企业文化从许多方面决定着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企业软实力的形成提供并奠定平台和智力基础。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对外的适应力,同时,企业文化贯穿于企业行为的始终,造就企业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二)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需要的战略资源。企业形象在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加美誉度和保持文明度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关系着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三)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学习创新和学习型组织发展
知识的快速更新将成为企业的基本素质和要求,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强化知识管理,更好地开发、利用和共享知识,而学习是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
四、检测公司以特色文化促进企业软实力提升的实践
检测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92年10月的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管道技术公司。2005年9月,管道局实施高新技术服务产业战略重组,成立检测公司,目前是国内唯一拥有系列化设备的专业化公司,从事管道检测业务20年,累计管道检测里程5万余公里。
近年来,检测公司把打造特色企业文化作为新形势下的一项发展战略,在狠抓科技创新、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的同时,以安全、学习、廉洁、诚信、关爱五大特色文化建设为抓手,精心组织,严密部署,把“文化魅力”细化到公司工作的各个环节,有效地促进了企业软实力的提升,推动了企业快速平稳发展。
(一)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全面推广安全文化
以“安康杯”竞赛活动为抓手,为员工搭建身心健康平台,创造健康安全的氛围。充分利用各宣传阵地,通过宣传标语、横幅、宣传栏、知识竞赛等手段,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努力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岗位通晓,人人皆知。”通过进行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宣传活动,提高了广大干部、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形成一个“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搭建平台,提升素质,努力打造学习文化
坚持“在学习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的核心理念,努力打造学习文化,搭建一个员工素质提升的平台,在检测公司这样靠技术吃饭的专业公司里,营造出员工善于学习,注重钻研的文化氛围。通过搭建“培训平台”,搭建学习平台、练兵平台,提高员工业务技能。
(三)认真干事,干净做人,大力弘扬廉洁文化
抓廉洁文化进领导班子,抓廉洁文化进部室、班组,抓廉洁文化进家庭,全方位、各方面宣传贯彻廉洁文化,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全体员工中树立“干事、干净”的廉洁理念。
(四)真诚服务,共谋发展,质量信誉铸就诚信文化
提出了“质量即人品,诚信是生命”的理念,对职工讲诚信,对客户讲诚信,提升诚信文化塑造,以诚信缔造品牌,以诚信创造价值,以诚信获得市场和客户的尊重。
(五)注重生活,家和人和,真情融入关爱文化
开展“员工的舒心就是家人的舒心、员工的快乐就是家人的快乐、员工的健康就是家人的健康”等系列活动,活跃了职工的文化生活,也为企业员工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五、特色文化建设取得的效果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员工观念不断更新的背景下,检测公司的特色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以其先进性促进了企业的全面发展。
精品工程层出不穷。本着“建精品工程、树诚信品牌”的信念,检测公司开展的各类工程项目均以精湛的技术、优化的方案、最低的成本、满意的结果征服了业主,企业声誉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校诚信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C-0023-03
诚信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诚信品质直接影响着国家诚信体系的建设。因此,高校开展诚信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许多高校开展了诚信教育,取得一定的教育成效,但在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寻找对策,不断深化和完善高校诚信教育。
一、高校诚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高校领导对诚信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诚信教育关系着学生诚信人格的培养。然而,从笔者走访调查的情况来看,部分高校对诚信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高校领导认为诚信教育应属于幼儿和中小学品德操行教育范畴,不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有的高校领导虽然重视诚信教育,但在实践中却裹足不前,诚信教育成了“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事情。高校领导诚信教育意识淡薄直接影响诚信教育的有效开展。
(二)诚信教育重知识轻体验。在多数情况下,大学生对道德的认知是清楚的,但缺少实践体验。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诚信教育内容过于侧重知识性,忽视体验性。一些高校诚信教育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重在诚信理论知识的传授,仅仅解决道德认知问题,使学生误把“学到”当成“做到”。由于学生无法通过自身的体验把诚信的“知”变成为诚信的“行”,也就无法真正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形成诚信行为动机,更谈不上诚信人格的形成。
(三)诚信教育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高校诚信教育的出发点是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诚信道德的自主和自律,进而培养其诚信人格。为此,诚信教育必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当前一些学校进行诚信教育时,片面强调外在制度对学生的管束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在诚信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其独立人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个性差异亦得不到必要的承认。在教育过程中,抽象的理论传授代替鲜活的道德体验,“禁止”、“防堵”、“控制”成为着眼点,批评、惩罚成为常用的教育手段,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体现,没有变“要我诚信”为“我要诚信”,学生诚信人格培养成效不佳。
(四)诚信教育在内容上没有充分体现时代性。诚信既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为规范。现代市场经济的“灵魂”就是诚信,与此相适应,市场经济的一条基本原则和规范是:公平竞争。现代社会的竞争是合作和诚信的竞争,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双赢”。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不断完善,大学生价值观念发生较大变化,他们较为重视自身的发展,看重个体利益,在这种情况下,诚信教育依然沿用原有的教育内容,仅以空泛的大道理来教育新时期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就显得过于脱离时代而难被学生接受。
(五)教育管理者不能以身作则。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广大教育工作者以身作则,言传与身教并重,才能收到良好教育效果。有的学校存在“学校行为”的不诚信现象。如招生广告、就业率统计、收费和教学评估等问题上有不诚信现象;有的学校内部管理存在一些弊端和漏洞,管理者存在不诚信行为;有的教师重教书轻育人,更有甚者,抵挡不了不良诱惑,为了评职称、捞荣誉,抄袭他人成果。教育者的诚信缺失必然削弱其育人功能,只有诚信的教育行为才能培养出诚信的学生。
(六)忽视建章立制。建章立制是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建章立制、宣明规矩无疑就是诚信教育的重要一步。有的学校没有意识到建章立制既是诚信教育的手段,也是诚信教育长效机制的物化,忽略规章制度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忽视培养学生遵守制度的自觉性。在实践中表现为只将诚信教育停留在讲座、讨论、评比这些形式上,甚至把诚信教育看做一种临时检查活动,造成大学生的诚信规章制度意识淡薄。
(七)诚信的考核评价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当前多数高校诚信考核实施的是定性考核,少数学校对学生诚信表现进行量化考核的探索。但这种量化的诚信考核法毕竟是一种新事物,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一是大学生尚处于心理发展和人格形成期,具有极大可塑性,在此情形下,应如何避免诚信(不诚信)证书成为道德判决书?二是如何对一种具体诚信行为(不诚信行为)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是进一步完善诚信量化考核评价方法的关键。
此外,目前高校诚信教育还存在忽视校园诚信文化建设、诚信评价与社会征信系统脱节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诚信教育进一步深化,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和完善高校诚信教育,不断提高教育的成效。
二、提高高校诚信教育效果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氛围,开展诚信教育需要有良好舆论环境。因此,高校要加大诚信教育的宣传力度,一方面,提高广大教职员工对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紧迫性、艰巨性的认识,改变过去那种把学生诚信教育仅仅理解为学校纪律教育与管理的一项内容的观念,使广大教职工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为人师表,以自己的诚信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另一方面,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在诚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了解诚信教育的内容,明确诚信教育的意义,自觉参与教育活动。同时,通过充分发挥校内各种舆论工具的作用,弘扬诚信的美德,抨击失信行为,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校风,营造诚信教育良好的环境氛围,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实现诚信教育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变。
(二)汲取中西诚信文化精华以丰富诚信教育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内容:
1.汲取中国传统诚信文化精华。中国传统文化把诚信视作为人处世之本。孔子曰:“民无信不立”。孟子认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把诚信看做天道和人伦道德的根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吸收传统诚信文化精华,赋予其时代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现实来看,许多高校在开展诚信教育的过程中都注意对传统诚信文化进行挖掘,加以继承和发扬。但是,也存在对传统诚信观简单套用的现象。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仅仅限于伦理关系,其价值追求是人伦关系的和谐,诚信是片面的,是有条件的,并且把诚信和“仁、义、忠、孝”联系起来,诚信是对特定人的诚信,是“熟人”诚信,而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诚信,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当前,应扩充其内涵,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理解诚信的内涵。因此,要对传统诚信文化采取“扬弃”态度,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2.借鉴西方诚信做法,丰富诚信教育内容。西方诚信思想是在古罗马帝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从一开始就有商品交换规则意味,同中国传统诚信有着明显区别。中国传统诚信观更重视“诚”,认为诚是人的品质,信是诚的外显,诚信的约束力更多来自伦理的力量。西方的诚信侧重“信”,重视行为表现,强调“践诺”,认为诚信就是依照既定的制度、法律、规则、合同行事,强调诚信的约束力,要求人们在签订协议时不欺不诈,在履行协议时不折不扣,诚信约束主要依靠法律。西方的诚信观强调对人的行为的约束,诚信制度化、规则化、法律化,操作性强,最终演变成为可操作的信用制度。诚信的制度化、规则化、法律化正是我们目前所欠缺的,是诚信建设的努力方向,也是高校诚信教育应该着力借鉴的内容。
(三)大力开展学生诚信实践活动。诚信教育的重点是知行统一,关键在践行。我们要通过开展诚信实践活动,使学生做到诚信知行统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帮助学生认识诚信实践的重要性,提高其参与诚信实践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诚信积极行为,形成诚信实践动机,并外显为诚信行为。
2.采取措施拓宽学生诚信实践的途径,使学生通过诚信实践达到知行统一。如在校内,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诚信主题活动;在校外,组织学生参加诚信实践活动,让其在各种现实的情境中感受到诚信规则的重要性,体验到诚信的愉悦,促进其诚信人格的培养。
3.充分利用实习活动开展诚信教育,使教育同职业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诚信就是职业资本的道理,为学生职业诚信的最终形成奠定基础。
(四)力促学生诚信人格培养方式由被动向主动转化。教育能否奏效归根结底取决于教育对象参与的积极性,没有学生诚信道德的需要就没有其道德认知和实践的积极行为。首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要我诚信”变为“我要诚信”。其次,要有效实施榜样示范教育。榜样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激发学生培养诚信人格积极性的方法。最后,要积极培养学生自律意识和能力。学生诚信人格培养方式是否能真正实现由被动向主动转化,关键在于学生能否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形成诚信是“己任”的心理。
(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诚信教育的作用。诚信教育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的重要体现就是把诚信教育融进课堂教学中去。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渠道,也应该是诚信教育的主渠道。首先,学校应制定相关管理规定,促使教师主动寓诚信教育于各教学环节中。其次,充分挖掘各门课程的诚信教育资源,在教学中抓住学生诚信思想的闪光点,引导学生思考实践诚信。再次,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讲解相关职业活动的职业诚信要求。最后,建议设置专门的诚信教育课程,在有限的时间内将丰富的诚信理论系统地传授给学生。
(六)努力拓展诚信教育的外延。高校诚信教育的外延必须由点到面扩展,向社会延伸,使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政府在管理国家行政事务中要努力树立诚信形象,加强打击欺上瞒下、弄虚作假、坑蒙拐骗、偷税漏税等失信行为,提高社会的诚信度,要大力宣传和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培养公民的诚信意识,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大众传媒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营造诚信社会氛围。学生家长要重视营造诚信教育的家庭环境以配合学校诚信教育活动,以自己的诚信言行为子女树立诚信的榜样。
(七)构建科学的诚信评价体系。应构建科学合理的诚信评价体系,深化高校诚信教育重要内容。科学的评价体系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导向性。诚信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行为具有导向性,能够引导学生自觉树立诚信理念,激发实践诚信的积极性。二是动态性。动态的诚信评价就是根据学生的变化及时进行评价结果的更新,让评价好的学生有前进的动力,评价差的学生有改正的机会,避免诚信评价成为“道德判决书”。三是定量性。在定性的基础上,可用计量的方法来评定诚信表现。我国学生操行的评价一直侧重定性评价,往往用好坏、善恶和美丑定性,这种思维方式显然存在不足,无法进行同质状态下量的比较。所以科学的诚信评价体系应该是定量化的。
(八)加强校园诚信文化建设。所谓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其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精神氛围。它渗透到师生的言行中去,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加强校园诚信文化建设,可以形成浓郁诚信文化氛围,使学生在诚信文化的熏染下成长。当前应该十分重视培育校园网络诚信文化,引导学生在网络生活中自觉培育诚信行为习惯,在诚信沟通基础上互动。首先,利用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往往敢于袒露内心世界的特点,及时了解学生网上交往的思想动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开展工作。其次,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如QQ群、BBS、泡泡、聊天室等,开展诸如“诚信讨论”、“诚信辩论”、“诚信调查”的网上诚信教育活动,拓展诚信教育渠道,实现“键对键”的思想交流,形成坦诚相对、畅所欲言的新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促进学生网络诚信人格形成。最后,要加强诚信教育网站、主页的建设,在学生管理制度中增加学生网上行为规范方面的内容,规范学生上网行为,倡导诚信上网。
【关键词】 会计文化; 会计行业; 会计事业
文化,通常是指人类在自然与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总和。会计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累累印记:从原始计量时代的伊拉克算板、埃及纸草记录、印度贝多罗叶记录,以及中国的陶器、兽骨记录等,都可窥见会计发展源于亘古,传承至今,流长久远。通常传承久远的事物都具有文化性,会计亦如此。发展会计事业、传承会计文化是会计发展不变的主题,尤其在中国经济快速运行环境下,在中国会计改革日益深化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建设、发展和传承会计文化是当前值得热议及思考的话题。
近几年来,会计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会计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会计理念由于会计改革推进进度不一,在不同区域和不同领域的运用效果呈现不同,这亟待会计文化建设加以辅助强化。然而文化的建设、发展与传承相对制度建设本身而言更为“无形”,也更难循其路。笔者作为长期于实务界从事财务管理的中国会计人之一,希望从自身经历思考和探寻会计文化建设之路。为避免通篇空泛而论,笔者更希望以实例展开、引发思考的方式切入,围绕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近几年财务管理转型变革的实践探索,进一步探讨会计文化建设的问题。
一、实践与分析
中国联通与中国大多数企业一样,经过多年的长足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的制度和流程,部门职能、岗位职责、行为准则、运作程序也实现了程序化管理,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完善了信息加工、传递等系统化管理;作为原中国四大电信运营商之一的原中国网通同样具备与原联通相似但却又各成体系的管理环境,这就使得两家的融合难度加大。实现深层次的融合,使得融合后的新联通实现1+1>2,是国家实施电信改革的目标,也是融合后中国联通的内在要求。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中国联通最先深入迈进融合进程的领域,以下笔者从近年来中国联通利用融合契机促进财务管理转型变革的实践出发,通过总结归纳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及运用效果,对应式地思考和研究中国会计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以供参考。
步骤一:构筑全方位“端对端”的业务财务一体化管理模式
一个企业能否快速健康发展,不仅取决于企业所处的外在发展环境,还与其内在管理模式的高效与否紧密关联。而财务管理模式作为企业管理内循环中的关键模式之一,对其投以足够的关注度并设计好和运用好它,无疑将对企业管理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中国联通从融合元年起,就在不断探索和完善公司的管理模式,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完善,在财务管理领域已逐步确立起“业务财务一体化”的运行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以财务端为起点、深入至业务前沿各节点各端的“端对端”业务管理模型和体系(见图1)。
如图1所列,中国联通根据自身业务发展和管理环境特点,将公司业务管理分为工程建设线、网络运维线、市场营收线、日常运营线、人力资源管理线五大横向模块,同时还将供应链和财务管理两大纵向条线进行贯穿,总体形成了七大“端到端”的业务管理模型,这七大端对端管理共同作用,形成了涵盖全业务全方位的公司管控体系。从近两年的实施效果看,由于整个基于端对端管理的“业务财务一体化”模式,在总体业务设计上是由集团公司财务部主导、各级财务部负责人承担“业务总监”之责而建,因此其财务理念在建设之初和运用过程中就扎根其中,充分体现着“从财务来到业务中去”的财务管理目标,有力地促使了财务管理理念、思维和要求在公司各级单位和各个岗位的生产管理行为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延展和传播。
可见,企业的管理主张要想得以“张扬”,需要模式疏导,而模式之所以称其为模式,即表明了它并不会孤立存在。从中国联通探寻、确立并不断完善的“融于业务”的财务管理策略来看,善于将财务理念及管理要求渗透于业务前端,并呈与业务前端管理“齐头并进”之势,显然要比自己“单打独斗”、滞后于业务管理之外去推进财务管理理念的方式方法要好得多。因此,重视业务发展阵营的财务渗透及有能力将其贯穿至业务各端,不仅可以增强财务管理效果,而且这种勇于走向前端的财务管理思维,本身就是在主动强化与业务口的合作与发展,必然推动公司内部管理各方的和谐共赢。以此推思中国会计文化建设,尝试以“走出去”的观念去传播和渗透会计文化,以和谐共生的心态去建设会计文化,相信更具创造力和发展性。
步骤二:完善“高效集成、透明智能”的平面化流程管控体系
“平面化”一词在管理中并不鲜见,它更多地体现着企业内部管理中清晰且分明的管理主张。在中国联通融合要求下,平面化管理的核心要求明确为:高效集成且透明智能。笔者认为这个核心要求其实质与现代财务的职能要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当前企业管理层都希望财务所呈现的服务支撑定位看,“高效集成”需要财务管理升华为通过构建全新的流程管理模式,实现业务财务的精密协同,最终达成财务管理的集约化和高效化,进而实现对业务发展的快速响应和有效支撑;而从财务本身的诚信内涵要求看,“透明智能”需要财务管理通过管理规则统一、全面预算管控、清晰绩效考核、集中资金管控等管理机制的有机结合,推动过程与结果的透明展示以及实现对决策有效助力的智能化管理。
然而要达到上述要求,仅构筑业务财务一体化管理模式仍显不足,因为模式转型需要流程去推动才能“流动”开来,否则转型将会停留在理念中最终使模式形成“空中楼阁”。正是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通过流程再造完善公司的平面化管理就成为了中国联通财务管理变革的必然之选,这与上述步骤一的财务管理模式转型衔接紧密且互为辅助。以下笔者通过中国联通工程建设全流程例示(见图2),进一步说明平面化财务管理的运用意义。
如图2所示,中国联通的工程建设全流程包括了自滚动规划至设备运维共九个流转环节,其间涉及项目成本、采购、库存、报账及资产运维五大类核算内容,在财务管控方面也涵盖了计划、预算、合同、工程、预决算、费用等多项控制要求。以往在以部门职责为主的管理方式下容易形成“管理壁垒”或“管理盲区”,但平面化的全流程工程管理模式下,需要理清上述九个流转环节所对应的核算内容与关键管控点,从而确保流程执行过程中信息的自动传递与管控的“有的放矢”,最终实现“高效集成、透明智能”。涉及跨部门跨职责的流程梳理本身需要能站在大局角度看问题的部门或人员来达成,很显然,财务部门作为长期与公司信息和业绩挂钩密切的单位,责任在肩且也符合要求。为此,中国联通在流程梳理及平面化管控体系完善过程中,明确了以“财务引领”的方式推进,并在此前提下实施了业务信息自动贯穿的IT系统改造,逐步实现了收支核算自业务起点端直联至财务端的平面化管理状态,从而在增强财务管控实时性、有效规避内部经营风险的同时,极大地强化了企业会计信息的诚信可靠,也较好地支撑了外部监管需求。从这个意义看,平面化的流程管理可给公司带来更有价值的信息资产,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透过中国联通平面化管理思路完善流程管控体系的实践探索,有助于进一步思考中国会计文化建设的问题:要促成全社会的会计诚信文化氛围,不仅需要解决会计领域内部的诚信问题,还需要系统性地解决贯穿会计信息流转各个领域的诚信问题。有效穿透至各领域的诚信文化建设是会计文化建设的目标也是会计文化长足发展的基石。
步骤三:搭建“顶层设计、一级架构”的大ERP集成管控平台
众所周知,企业内部信息的流通与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关键要素之一,管理好了信息,就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管理好企业的基础,但如何高效管理好信息,需要有力的载体,尤其对于国有特大型企业的中国联通来说,两国三地上市,分、子公司众多,内部信息林林总总,融合环境下迫切需要“拨开云雾见青天”,迫切需要通过搭建强大的IT管控平台实现上述两个步骤的管理主张和财务转型。为此,中国联通从融合元年起就着手顶层设计而建立了全集团一级架构下的大ERP管控平台(见图3),实现了全业务协同、业务财务协同、风险控制与业务过程协同、财务管控与业务规则协同、预算和核算协同这五大协同,在满足公司内部业务管理、财务管理和外部监控时效要求的同时也使得公司财务管理转型成为了“切实可行”之举。
从图3看,整体大ERP框架下系统种类繁多,有基于业务经营发展所需的BSS平台,有基于网络运行管理所需的OSS平台,也有基于内部办公管理所需的MSS平台,还有基于各类数据处理的核心平台等。这些平台在以前管理运行中不是完全没有但都相对独立存在,这也造成了财务人员过去不得不在浩瀚的各类平台系统中穿梭,不得不总紧盯“业业核对”或“会业核对”,工作量大且还分身乏术,无法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有效支撑公司要求的前移化渗透式管理中,财务转型价值受限。
要解决工作量大及工作精力投入等问题,显然全面高效运转的IT手段是关键抓手。为此,中国联通着力重塑了IT管控平台,并将这个系统定义为一级架构,并由集团公司顶层统一设计和推广,这种高度集约化式的IT环境重塑,实质上也是公司管理体制机制的重大改革。经过近三年的逐一搭建和上线运用,目前公司的所有业务运作和管理行为都是透过统一方案下的大ERP系统分拣并自动输送到下一个环节,直至到达数据处理中心,最终反映公司经营、运行及管理的结果,这种强大的直联IT系统使得公司业务在到达财务端时更能如实反映其本来面貌,有效减少了信息传递过程中有意或无意的“人为变异”,进一步保障了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全面以及内控建设的有效。与此同时,这样的大ERP方案还解决了原有零散系统“单边”管理功能上整体协同性差的问题,公司通过统一开发新系统、新流程、新控制逐一化解了以往管理盲点等问题,统一、规范且高效的管理理念透过IT系统也得以逐级逐点传播运作开来。
可见,回到会计文化建设本身去看文化建设的载体问题,会计文化的传播与深入正如中国联通的IT建设思路一样,中国联通在融合过程中逐步建立健全的日趋完整、规范、透明共享的企业信息化平台,即是以有形的方式去达成了文化管理这种无形渗透的需要,而既然是“渗透”,则必然体现其“无处不在”的特性,在企业管理中,统一方案下的IT系统无疑可承担起这样的角色功能,而大至整个国家的会计文化建设,大力挖掘并创新会计信息化建设等各类文化建设的载体,十分必要。
综上所述,笔者以中国联通融合时面临的形势及应对策略展开,从三个关键步骤阐述了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变革实践路径,从中探寻了会计文化有效渗透理念及和谐共生建设的思考。笔者作为中国会计人之一,增强学习研究是动力,而同时作为实务领域中的一员,注重实操分析是本性,因此本文以“虚实结合”的方式,通过自身所服务企业的若干财务管理实践来进一步思考和探究中国会计文化建设思路之一二,更符合“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思维方式,也希望能以此带来更多的学习和探讨。
二、启示与思考
企业如同一个国家,其管理灵魂在于构建符合企业不同时期发展需求的统一的管理模式。从管理模式的性质来分,企业管理可以分为行为管理和思想管理,这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就像人的两只手一样,要配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思想管理需要文化建设配套实现,文化建设又需要行为规则的规范、固化、优化等模式得以渗透,如果说思想管理或者文化管理属“无形化”管理范畴,那么显然行为管理就相对而言为“有形化”的管理范畴,二者的相互贯通才可使企业管理价值最大化。同样的道理,一个国家的会计文化建设也需要有形推动与无形传播之间的有机融合。
中国联通近几年财务管理转型变革的实践证明,融合三年多以来,不仅公司经营业绩快速发展,而且公司基于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实践日趋完善和渐显成效,信息管理环境的渗透贯通且透明清晰,极大地促进了公司会计诚信文化的巩固与发扬,并衍生了有助于会计文化发展的业务共生和谐文化。围绕会计文化建设本身,笔者认为:
1.立足于谋划长远、和谐共生的会计文化建设才更具生命力。中国联通定位于端对端管理的业务财务一体化管理模式起点于财务管理体系的建立,并以财务为核心实施了“走出去”战略,不断延伸直至构筑了包括工程建设线、网络运维线、市场营收线、日常运营线、人力资源管理线五大横向流程以及供应链和财务管理两个纵向流程在内的全业务全流程化管理模式,将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均纳入一体化管控平台“视野”中,极大地促使了会计理念横纵渗透、与业务发展呈并肩齐行之势,这种共赢共生的管理设计模式如果也同样贯穿于会计文化建设,势必有助于共生各方在互相理解、互相协作之下达成共同目标,进而有效促进会计文化传承更为活跃并生机勃勃。
2.着眼于以人为本、诚信公正的会计文化建设才更具长效化。诚信是会计行业的核心价值和灵魂,衡量会计诚信的方式是会计信息的准确完整,在传统会计信息管理中,信息的不对称影响着经营决策,也影响着会计与会计以外人员的沟通交流。中国联通基于全方位全业务平面化的IT管控平台,解决各环节信息透明的同时也促进了内外沟通机制的畅通,使得会计诚信文化建设不再“分而治之”、单纯依赖“人治”,同时将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化为各自面对的流程,这种落实于有形之处的管理模式不仅为企业管理所需,也为会计文化建设所需,有能力将诚信文化渗透至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个角落日常行为习惯中,将会促使会计文化建设更有实效性且更能得以长足发展。
3.实践中勇于突破、不断创新的会计文化建设才更具有先进性。中国联通的流程再造,使然于融合初期公司“不进则退”的环境,敢于挑战公司积累至深的全业务管理模式并全面性变革,需要勇气更需要驱动力,而驱动力往往不是现成的,就如中国联通敢于推倒重建、创新性地开发全流程化的大ERP管控一样,即是这样强有力的驱动力。同样的,会计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挖掘其驱动力所在,如何将统一、规范的管理规则和制度不仅仅停留在文字上,而是切实有所推广应用,显然“抓手”十分重要。诚然IT固化管理、强制执行遵守、避免人为失误等手段在企业管理中屡见不鲜,对于会计文化建设虽然也不是简单复制的问题,但破冰创新的原理却是一致的,因此中国会计文化的建设要更上新台阶,需要以可行的载体建设为手段,这样的载体可以是会计信息化深入、会计管理机制体制改革,也可以是产学研联盟的深化,还可以是领军人才的辐射影响,等等。总而言之,只有不断由内及外挖掘驱动所在,并有能力贯穿于企业、事业、行政及学校等各类单位的工作实践中,从而更有效地融于整个社会环境,才能推动会计文化建设在会计发展中发挥实际的引领作用。
三、结语
以上是笔者循着2012年“中国会计文化建设”征文的话题,从小处着眼触发的一些思维见解,只是“冰山一角”。聚焦会计文化建设,本身课题就很宽泛,不同研究个体理解和表现的形式方法也都不尽相同。但不管怎样,作为中国会计人,我们都应该有意识地思考中国会计文化的建设问题,寓思考于实践、寓小处于大局,以躬行践履之姿持之以恒地共同描绘会计文化建设的美好蓝图,共享会计文化建设的成果:让他人认识、理解和赞赏会计行业和会计事业,了解会计文化和会计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进而在推动会计事业长足发展和会计文化繁荣发展的同时,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军.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 努力实现从会计大国向会计强国的迈进——在2012年全国会计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