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教育的思考

关于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3-06-19 16:14: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教育的思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教育的思考

第1篇

关于“立壁角”

笔者是一位70后,相信所有的70后对“立壁角”都不陌生的,至今“立壁角”仍是一些教师会采用的惩戒措施。

端午节放假前,看到了两个立壁角的例子:①两个学生上课违反纪律,被教师惩罚站在办公室门口,一左一右,像门神一样,互相挤眉弄眼,嘻哈一片;② 三个学生敲打直饮水处的设备,被惩罚站立总务处办公室,一人鬼脸,一人无所谓的神态,一人咬着嘴笑,3个人互相配合,笑声此起彼伏,完全没有一点“立壁角”的自觉。

这样的状态,如果你是那个叫他们“立壁角”的教师,会怎么想呢?毫无疑问,肯定是更生气。冲动是魔鬼,一生气,情绪一激动,大多老师都会忘记一件大事情,那就是叫他们“立壁角”的初心。初心是什么,解决问题,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由这两个例子,笔者脑海里跳出来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在常规教育中――永远把解决问题放在第一位。

没背课文就背;没写作业就补;没带作业本,让家长放学接孩子时带来;敲打公共财物,损坏就赔偿,没损坏就在公共区域打扫卫生或做临时“保安”,或取消使用公共财物的权利等等。(这条比较有意思,人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会懂的珍惜。公共设施所有人都有使用权,但不要忘记,每个人也有爱护公共财物的责任和义务。)

一定要“立壁角”的话,一个一个立,立在那里要交给他任务,让他在限定时间内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30秒,1分钟,老师发完本子的时间等),通过后立即执行。牢记,作为教师不和孩子斗气。不给他惹你生气的机会,不影响他当下的学习。

可有的年轻教师忍无可忍,怎么办呢?再支你一招:把“立壁角”的学生当校长,试想哪位老师敢叫校长立壁角呢?也可以把学生惹的祸当奥数题或论文答辩来对待,这样一想,心情就一下子就好起来了?

友情提示:慎用“立壁角”“见家长”“找校长”这些方法,因为学生一旦知道教师没有别的办法时,以后的教育会很难。而且这三板斧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根本上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关于班级制度

育人是融合在教学、与学生相处的每一刻里,不是割裂独立的。“立壁角”不能用,用什么法宝教育学生呢?班级制度是一条出路,因为制度是有力量的。

一般每个班有3项制度――①班风:简洁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校训“爱德求真”4个字)。②班规:建议不要超过10条。来自学生,共同商讨,形成公约。③评比:《素养之星评比细则》《金钥匙积分细则》,多样激励方式(物质、精神的、儿童化的,例如另类兑换电影、换座位),意外的教育效果(如预发积分,有对后进生的激励作用;积分换电影、点歌、Q座位,有交友、分享;换升旗手、国旗下讲话,有组织、合作、自信、展示)。

如果说前两项是从大方向上把握班级建设的话,那后一项就是学生更为关注的具体的操作指导。《素养之星评比细则》《金钥匙积分细则》在我们城中校区,每个班都有,每个班都不一样,而且全体老师都会参与进来,是真正的班报化、师本化的制度,是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的体现。

以金钥匙积分为例,有物质的、精神的、有个人的、团体的多样化的激励方式。请看这些特殊兑换:换电影、点歌、换座位的,里面包含了感恩、交友、分享的内涵;换升旗手、国旗下讲话的,一定有组织、合作能力的培养,一定有在大众面前展示自己的自信和勇气在里面。有意思的是有的老师还想出了预发积分的方法,给那些鼓足勇气的学生往前冲,但又没有后续力量的后进生一个再次起跳的桥墩,让他们有了保住这来之不易的积分的机会,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在这些特别的兑换里,有老师的智慧,更有老师的爱。

关于环境

与制度一样有力量的是环境,虽然环境的力量更多时候是润物细无声的。

安静的环境里,没人好意思大声讲话;整洁的环境里,没人好意思随地吐痰、扔纸屑;环境可以改变行为习惯。

为了让我们老旧小的城中校区有一个相对理想的环境,以潘校长为领头羊的后勤装备处动足了脑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我们新改造的教室,把原来“我们的约定、班务栏、黑板报、学习园地、星星闪烁”五个板块集中在了教室后面一块板上,让狭小的教室显得相对整洁美观一些。经过一学期的使用后,我们又做了进一步的调整,把五大板块基本融合成2大块:制度部分和展示部分。让每一张上墙的纸鲜活起来,各自发挥出特有的育人语言。

第2篇

一、混龄教育的特点与可行性

在目前的幼儿教育中普遍采用的教育组织形式是同龄教育,在具体实践中同龄教育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同龄编班这一组织形式无视个别差异,没有反映幼儿是如何学习和成长的,排斥了那些不具备相同经验的幼儿,导致幼儿在班级组织中的不同地位。反之混龄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些问题。混龄教育对不同年龄有的发展程度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幼儿角色具有多样性、变动性,幼儿有时充当着弟弟或妹妹,有时充当着哥哥或姐姐,他们从弟弟妹妹逐渐成长为哥哥姐姐。

在国外幼儿混龄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冲突”理论等,观点为混龄教育的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些理论认为,没有与他人在思想上的相互交流和合作,个体永远不能把他的运算合成一个连贯的整体;一个幼儿与人合作能做的和不与人合作能做的之间的差异就是同伴合作的基础,幼儿之间的合作活动促进了儿童的发展。在混龄教育活动中,同伴间的认知冲突会迫使儿童站在他人角度看问题,年长幼儿用自己的行为和语言向年幼幼儿解释或表现,年幼幼儿用自己的行为和语言向年长幼儿模仿或询问,这样可以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幼儿具有关于社会的更广阔的认知视野,从而使得每个幼儿的经验和能力得到提高,这样更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从尊重人类和儿童生物本性的角度讲,我们不应该把幼儿人为地按照年龄来分组,特别是在教育这个方面。混龄教育为幼儿提供一个类似于社会的环境,年幼幼儿可以通过观察、模仿年长幼儿,从而促进年幼幼儿的发展。在混龄教育中,各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各方面表现出个体的差异性,在他们之间也表现出了接近性和渗透性,这样更有利于不同年龄的幼儿之间的沟通、交往及其健康的发展。只要给予幼儿机会,鼓励他们和不同年龄的幼儿结交朋友,不但可以扩展幼儿的社会生活世界,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二、混龄教育对于促进幼儿发展的积极作用

混龄教育可以弥补独生子女与不同年龄幼儿交往的不足,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性,使幼儿成长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

(1)有助于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当前,幼儿出现交往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但人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学会与人交往。混龄教育中幼儿角色在弟弟或妹妹、哥哥或姐姐之间不断转换和渐变中,幼儿能更好地体验他人的感受,更好地理解、包容和尊重别人、控制自己,进而学会换位思考,从而产生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的移情能力,丰富幼儿交往的经验,锻炼他们交往的技能,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2)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 不同年龄的幼儿在一起活动时会随机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非事先老师安排的,会产生认知冲突,从而使幼儿的认知水平不断的得到提高。不同年龄的幼儿在相互的帮助下,解决这些随机出现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巩固并重新思考已有的经验,还能使得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有助于培育幼儿良好的心智。混龄教育中能力强的大龄幼儿用心地教弟弟妹妹,他们在大龄幼儿的细心帮助下,可以轻松地掌握一些技能技巧,在爱和关怀的氛围中对自己也充满了信心。老师把能力弱的大龄幼儿和小龄幼儿安排在一起,这些大龄幼儿能看到自己的优势。反之当能力强的小龄幼儿和大龄幼儿在一起时,树立起“我能行”的信念。

(4)有助于形成幼儿良好的品质。混龄教育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健康的类似于社会的成长环境,为幼儿提供社会角色体验的机会,克服了幼儿的自我中心,同时也扩大了交际面,学习了与人交往的正确态度与技能,养成负责、合作、尊重、自信、谦让的良好品质。

三、混龄教育在推进建议

混龄教育有很多优点,但在实践实施过程中也遇到很多问题,如家长的观点、理论及经验的不足、对教师的要求、课程的设置、幼小衔接等,都亟待我们去解决。

争取家长认同混龄教育。混龄教育作为一种新事物,会遇到家长的质疑和阻力。年长幼儿、年幼幼儿的家长会有各种不同的担心和顾虑。幼儿园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来宣传混龄教育,让家长熟悉、了解混龄教育,增强家长的信心和参与热情,以期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和支持。

开展混龄教育实验。国家要鼓励支持一些有意愿、有资质的幼儿园开展混龄教育,也可以实行部分混龄教育,设置适合于混龄教育的课程内容,对理论进行实证,积累宝贵经验。如果实验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社会好评,肯定更具说服力和影响力,这样更有利于混龄教育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第3篇

关键词:家庭感恩教育;现状;成因;建议

“恩即恩惠,就是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现代汉语词典》)所谓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为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产生感激之情的一种心理体验。会感恩的人,才会懂得相互理解、相互关爱,才会对生活和对别人心存感激,才会生活得更有情趣和更有意义。

一、家庭感恩教育的重要意义

感恩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家庭是“三位一体”教育合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这一体系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尤其在感恩教育方面,家庭更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首先,家庭是孩子养成感恩意识的第一个平台,父母是孩子感恩教育的启蒙老师。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站,最初的教育发生在家庭之中。苏霍姆林斯基说:“善良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永远无法弥补。越早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在孩子心中播下感恩的种子,由此而形成的习惯也将伴随孩子一生。”

其次,家庭感恩教育效果明显,是由家庭特有的优势决定的。

1.家庭教育具有随机性。父母与孩子长期、全方位密切接触,可使感恩教育渗入生活,随时抓住生活点滴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

2.庭教育具有亲缘性。父母为孩子提供帮助最多,是孩子最信赖的人;孩子对父母的情最深,意最切。感恩父母,往往是许多孩子养成感恩意识的起点。

再次,家庭是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主要场所。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道德教育主要的场所是家庭。”家庭教育的重点是品德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即教会孩子如何“做人”。

二、家庭感恩教育缺失的现状及成因

家庭感恩教育意义重大。然而,现代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更多地停留在物质层面,养而不教,很少涉及精神领域;对孩子的教育内容更多地停留在智力和成绩方面,片面求智,很少涉及道德品质教育;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要么溺爱娇惯,要么简单粗暴,对孩子的感恩教育缺乏科学引导。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其成因有三:

(一)家庭感恩教育观念存在误区

现代家庭中爱的错位及感恩教育的不作为,阻碍了孩子感恩意识的形成。

1.错误“养育”观念的影响。现代家庭,独生子女成了家庭的宝贝,不少家长无私地为子女奉献,忽略了教育孩子应该对长辈的付出有所回报;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不懂得也学不会感恩,等孩子大一些再教育也来得及;一些家长甚至错误地将对孩子的教育完全归于学校,家长只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从而忽视对孩子感恩意识的培养。

2.片面成才观的影响。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十分强烈,不少家长在“分数第一”思想指导下只注重孩子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智力的开发,缺乏对社会生活知识和规则的强调,忽视了道德品质的培养,忘记了还应教育孩子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3.传统“荣亲”观念的影响。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给孩子灌输“只要学习好,就是对我好”的思想。还有些家长爱攀比孩子的成绩,使孩子长期在攀比的环境中把自己误解为满足父母虚荣心的工具,认为自己只要成绩出众,成就非凡,满足了父母的虚荣心,就是对得起父母,就是报了父母的养育之恩,而遗忘了本应尊重和感恩父母的那份真情。

(二)家庭感恩教育的引导缺乏科学性

1.感恩教育方法呆板陈旧。家长们在教育时往往采用空洞的自上而下的说教、灌输方式,如“你应该学会感恩”、“你必须这样做”。这种强势呆板的说教,吸引不了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幼童;容易引起处于叛逆期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可能导致思想活跃的大学生的反感。感恩教育难以收到实效。

2.感恩教育形式化。一些家长往往重口头教育,而忽略孩子的行动锻炼。由于缺乏体验感恩带来的快乐感受,孩子很难将感恩情怀内化为自身的需求,缺乏发自内心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容易出现“说的比唱的好听”现象。

(三)家庭感恩教育环境欠佳

1.家庭缺乏感恩教育氛围。

有些家庭,父母回避感恩话题,对感恩行为嗤之以鼻;有些家庭,父母对自己的长辈怨这怨那,恶语相向,家庭成员之间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常为一点小事破口大骂、大打出手。长此以往,孩子在压抑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感情受到伤害,感恩之心也会减弱甚至泯灭。

2.家长榜样作用的缺失及错位。洛克在《教育漫画》中指出:“儿童的举止大半是模仿出来的。”父母是孩子最初也是影响最大的榜样,在孩子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一言一行都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然而,一些家长借了他人钱物之后,故意躲避债务,借而不还,不知感恩;还有一些家长对他人给予的帮助不以为然,甚至吝啬说声“谢谢”。孩子长期耳濡目染,想要建立感恩意识实属难上加难。

(四)家庭感恩教育出现功利化倾向

一些家庭过多地从功利层面强调感恩的意义。曾听一位母亲对上大学的儿子说:“某某领导对你很关心,你要多联系,说不定毕业的时候对你找工作有帮助。”这种感恩教育难免让人产生疑问:这会不会帮助孩子形成利己观念呢?难道那些没有利用价值的人就不值得我们联系和感恩吗?

三、加强家庭感恩教育的若干建议

(一)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1.家长应树立“养”、“育”结合的全面教育观。家长除了满足孩子衣食住行这一物质层面的需求,更应注重孩子精神及道德方面的需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育”。家长在与孩子共同生活时,引导孩子对他人的帮助道一句真诚的“谢谢!”,当他人遇到困难时竭尽所能帮助对方,为辛苦劳作归来的父母端凳倒茶等。

2.家长应树立多元的成才观。树立多元的成才观,要求家长转变“重智轻德”的观念,在看重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更要注重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读书的首要价值不是“升学”,不是为了获得学历身份,而是提高能力与素质。不仅因为孩子的优异成绩而自豪,当孩子乐于助人,懂得尊重他人,礼貌待人、孝顺长辈时,更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3.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家长应把“学会做人,学会关心他人”作为教育孩子的最终目标。孩子是拥有独立人格的社会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应视其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不应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

(二)家长应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家庭感恩教育

1.感恩教育应做到以情动情。感恩教育需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以及孩子的接受能力,选择适合孩子的感恩教育方式,以理服人、以情动人。面对处于逆反期的孩子,说教灌输的方式必然行不通,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对话谈心,让孩子体会他人的付出,从而激起孩子的感激之情,在自然而然的情感交流过程中帮助孩子培养感恩意识。

2.感恩教育应做到“知行合一”。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即感恩教育应以孩子形成感恩观念和行为为目的。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讲求“知行合一”,引导孩子将感恩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如,可以教育孩子从身边的小事着手,为劳累的父母做一次家务;为辛勤付出的老师倒水擦黑板;对帮助过自己的人真诚道谢等。把“感恩”的种子植入孩子心灵深处。

(三)家长应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感恩教育环境

1.家长应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感恩教育氛围。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孩子的爱心不需要刻意培养。家长给孩子讲知恩图报的小故事;登门感谢“恩人”时尽量带孩子前往,使孩子在有意无意中感受到爱与恩的交融,久而久之孩子会自然地表达出自己的爱与关心。

2.家长应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孩子道德的发展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和教育。教子千遍,不如自己做一遍。无论工作多忙,都别忘了在假期带孩子去看望双方的老人;逢年过节、老人生日,和孩子一起为老人选购礼物。家长若能以身作则,处处感恩,特别是孝敬长辈的言行,定能达到“无为而为,不教而教”润物于无声的理想教育境界。

(四)施恩不图报,家长应防止感恩教育功利化

感恩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出自对生活及他人的感激,是非功利的,它不是投资,应该不求回报。因此,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时,千万不要亵渎感恩的内涵,把感恩教育庸俗化。感恩教育应该上升到更高层次,即“施恩不图报”,这才是感恩以及感恩教育所应有的高尚境界。

法国杰出的雕刻家罗丹曾说过:“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以家庭为感恩教育的起点,让孩子怀着感恩之心,去迎接和创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4).

[2]严加银.当代青少年感恩教育探究———以传统孝道为视角[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

第4篇

一、以人为本,在教学中贯彻赏识教育理念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的需求外,还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渴望认同和赏识。就如同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说的:“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赏识教育的理念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是指通过表扬或赞扬,来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它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体现在教学中,就是以“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强调教员以平等的姿态和学员对话,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赏识、尊重、肯定学员,建立一个平等沟通交流的平台,鼓励学员发挥自己的潜能,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和力量,不断的获得发展和成功。

任职培训的学员层次多,起点高,都有丰富的部队实践经验。很多学员甚至比教员的阅历还丰富,经验还多,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员如何得到学员的认同是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可以先通过集体讨论、小组交流、个别谈心等多种形式了解学员。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以真诚的态度肯定学员的能力、尊重学员的需求。了解教学对象是赏识教育顺利开展的前提。教员应该放下姿态,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入学员中间,虚心的请教,互相交流,不吝啬赞美的语言。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肯定的动作、一句激励的话语、一次表现的机会,都可以拉近与学员之间的距离。古语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一位愿意被学员接近,能够被学员接受的教员,才能得到学员的认同,最终引导学员主动学习,积极受训,发挥他们无限的潜能,提高教学的质量。

二、因材施教,在教学中贯彻开放式教育理念

当今时代是一个空前开放的时代,传统封闭教育格局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方位开放的新型教育,包括教育方式、过程、内容、目标、方法、手段等各个层面的开放。军队院校改革顺应时代的发展,提出由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转变。任职教育是逐级培训,培训层次和类型呈现多样化,同一层次的培训对象有多种类型,同一类型的培训对象也有多个层次。再加上培训学员的个体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员不能停留在一门课一份教案的层面,而应该更加注重因材施教,融会贯通,以开放式的教学理念投入到教学中去。在开放式教学理念的指导之下,尝试实行教材的开放、课堂的开放、过程的开放、方法的开放等等,以培养复合型、综合型的适应部队需求的军事人才。

任职教育具有明确的岗位指向性和很强的实践性,走下课堂,走入部队。打破教材、课堂的局限,及时将部队的军事斗争准备和信息化建设中的有益经验和成功做法引入教学,积极开展与学员间的交流,鼓励学员把部队训练和一线岗位的工作经验带入课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员甚至不同的学员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学员的参与,允许学员多角度,多因素,多方位的思考和解决问题。以开放的姿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三、与时俱进,在教学中贯彻创新教育理念

任职教育培训周期短、周转快,同一对象一年可能有多期培训人物。根据这一特点,教员应该围绕部队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坚持教学的适时性和创新性。让学员能够感受到每次的培训都有新内容,新收获。

“没有差徒弟,只有差师傅”,学员有没有学下去的兴趣,关键还在于教员有没有破费“心机”去求新求变,这里的“新”、“变”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方面,还包括教学方法、手段、方式等等。要以部队需求为出发点,跟上部队建设发展的形势,及时更新,大胆创新。以求异思维能力扩展创新的维度,敢于大胆否定,开拓思维,摆脱固有思维模式的束缚,善于质疑和否定原有的知识,用前所未有的新观点、新方法、新角度,去认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具有敏锐的眼光,及时发现部队建设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对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方法进行研究。

四、脚踏实地,在教学中贯彻终身学习理念

“活到老,学到老”成为众多对知识孜孜不倦追求者的名言。学习不仅是充实自己,调整知识结构的有力途径,更是适应现代化教学的必然选择。

第5篇

【关键词】教育与实践;脱节;思考

理论来自实践,并用来指导实践,这两者应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而在现实中,中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脱节的现象严重。导致这类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而且复杂的,而改变这一现象的对策要根据具体的研究结果而来。

我们来讨论一下教育与实践脱节的具体原因有哪些?在笔者看来,对此进行了如下的分类。

第一,“应试教育”的结果。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多种复杂因素作用下,渐渐陷入了“应试教育”的泥淖,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直至教育行政部门、地方政府等等,都以“分数”、“升学率”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价值取向。这一价值取向强有力地主导着学校的管理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对校长、教师形成了的巨大心理压力,由此导致了学校管理和教学行为的简单化。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知识点、易考点、易混点”成为教师备课和课堂教学主要的“关注点”;教参、教辅、教案集成为教师备课和课堂教学主要的“关注点”;“命题”权利的部门所印发的“训练册”、“丛书集”等,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凭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题海战术等成为教和学的主要方式、方法;成绩排队、名次公布、与利益名誉挂构等,成为学校对教师管理的主要手段。如此学校管理和教学行为,日久成习,致使校长和教师早已丧失了的理性思维能力、兴趣和需求。于是,中小学校长普遍地轻视、拒绝教育理论,是“势所必然”。这是一种普遍的“训练出来的无能”和“训练出来的平庸”。

第二,教育失衡的恶果。我国的“重点学校”制度成为了今天进行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障碍,同时也是教育实践者排斥教育理论的重要原因。因为这一制度在一开始就人为地用政策、财力、物力、师资、生源把少数学校推上了绝对优势地位,而把多数学校推向了只能为“生存”而挣扎的劣势地位。在以“应试”为惟一学校评价标准的社会背景下,“重点学校”可以轻松地把优质生源“一网打尽”,它们的“高分数”、“高升学率”实属“自然”,它的校长和教师哪里还需要“教育理论”!而那众多的“薄弱学校”的校长和教师,终年处于“求生存而不得”的“绝望”之中,哪里还顾得上去学习什么教育理论!可以说,对于“重点学校”主导的基础教育而言,“教育理论”实属多余。也许有人会举出“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的例子来反对这一观点,但是,我要说:极其特殊的例子并不能代替和改变普遍的现实。

第三,“教学管理”制度运用不善所引起的失衡。我国政府通过设置“教研”部门来管理学校教学。从现实情况看。政府的“教研”部门如能发挥其“专业引领”作用,对于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确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事实上,这些教研机构并没有提出教育理论要运用到实际实践中去的具体想法,换句话说,也就是这个推动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这也是导致教育与实践脱节的一个重大的原因。

第四,学校特质的反映。圣吉认为:“管理体制决定企业、政府和教育机构的特质,而这些特质将塑造未来社会的形貌。” 我国现在中小学校的典型“特质”是“科层等级制”,这使许多学校不像学校而更像行政机关。再加上“处级”、“科级”、“股级”等等“行政职级身份”,于是滋长了许多校长的行政思维、行为方式和“长官作风”,由此又必然地导致了不少中小学校的“管理主义”。在这些学校中,制度至上,“指挥、指令、指示”与“服从、听话、循规蹈矩”成为校内人际关系的实质,复杂的教育事业变成了简单可以“计量”的“工种”,教师变成了半体力劳动者。试想,这样的学校怎么还会有教育理论的需求?

针对于笔者认为的引起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这些原因,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求其可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第一,坚决避免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不要把“分数”“升学率”当做教育的唯一

价值取向,学校的管理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应以理论运用于实践为主,积极的推行理论指导实践,更加强调动手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书本上的“重点、难点知识点、易考点、易混点” 摆脱“训练出来的无能”和“训练出来的平庸”。

第二,学校教育平等化。正因为一开始就人为地用政策、财力、物力、师资、生源把少数学校推上了绝对优势地位,而把多数学校推向了只能为“生存”而挣扎的劣势地位,从而划分出了高低两个等级。教育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而平等的运用,导致“高层学校”因为是资优生而觉得不需要理论指导,而“低层学校”因为平庸而没精力去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

第三,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相配合。要使教育理论知识活性化,在教育理论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之间确立知识分享的理念,拓宽教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沟通的渠道。具体来讲就是学校机构要运用理论研究的结果来指导自己学校的工作,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第6篇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永远的老师。每一个人都曾经在家里当过“孩子”或“家长”,家庭教育要伴随人一生;不管你曾经是孩子的角色还是家长角色,家庭教育是永远存在的。家庭教育虽然不像学校教育正规却比较“自由”;虽然没有课表却随时可以“上课”;虽然没有教材却总在家庭成员中“阅读”。家庭教育在充满亲情的互动中增加了认同的难度,又在血缘关系的融合中容易失去教育的尊严。它使一些家长包括教师,可以教好别人的孩子,却难以管住自己的孩子。可以让父母变成“暴君”或“奴隶”,可以让家庭环境变成“乐园”或“地狱”,可以把自己无意间或有意间变成“心灵导师”或“隐形杀手”。家庭教育就是这样无情无义和有章有法,让我们必须在痛苦与快乐之中进行思考。

子女是本书,父母是作者,教师是编辑,而社会才是真正的读者。子女长大了不爱自己的父母,十有八九是父母不曾爱过自己的子女,或者爱过,但,是溺爱。所以家长要向子女学习,揣摸他们的心理,模仿他们的行为,熟悉他们的个性,与他们融为一体,这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条件。做父母的不要在孩子面前有任何放肆的言行表现,要知道所有这一切都在成为子女心灵的污点。在诸多环境中,最早最直接最重要的环境,应该是家庭教育的环境。所以,精心构建一个温馨和谐、充满幸福的家庭,就成为发挥家庭教育功能的前提条件。家庭教育是以家庭为单位,以血缘为纽带,以亲情为基础的一种教育,每一个子女,都是谁生育,谁教育,谁培养,谁依靠,这是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不可颠覆的常规。然而社会发展的加速,生活节奏的加速和生存难度的加倍,使不少父母采取了阶段性和程度性分离的办法,由他人代养的办法对子女进行养育。如,交给父母长辈管教,托付亲友帮养,雇佣保姆,寄住学校,诸如此类的做法,使孩子的内心非常孤独且缺乏感情的交流,无异于降低了对子女的教育质量,取消了家庭教育中最富有的优势和特色,家庭教育自然会黯然失色。人生一段的省心、省时、省事的结局,往往会创造出一生的痛苦、痛心和痛伤。例如,沈阳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一名学生是富家子弟,到学校报到由三个年轻人陪同可以说是前呼后拥;可他却一点也感觉不到幸福,反而妒恨一个来自偏远山区的穷同学,妒恨穷同学的浓浓亲情;夜里还经常偷偷地哭,有一天清晨在校园一个僻静的杨树林里怒骂自己的父母:“某某和某某,我恨你们!你们就知道挣钱,根本不把我放在心上!不爱我为什么要生下我!你们觉得给我钱就够了,可我比班里最穷的朱金生还穷,他有那么疼爱他的父母,我有什么?”而且很痛苦地狠狠地用拳头砸着树干,好像那树干就是他无情的父母。要是父母看到这一面,不知道有多么的伤心和自责。

再如,一位亲戚说他的儿子13岁了,可从没有叫过一声爸爸妈妈,给三百元、五百元可就是不开口,非常的伤心,十分的后悔不该丢下孩子外出打工,而忽略了对儿子的家庭教育。可以想象作为任何家庭遇到了这样孩子不认自己的父母的事,都无法接受的。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父母都是为了孩子在打拼,但是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这样钱是挣点可没有了亲情。

又如,身边一个邻居的情况,这位家庭的儿子,由于小时候是在外婆家长大的,父母每次都是把学习和生活费寄给外婆,而回来的次数很少。但是每次回来都是非常的溺爱孩子,要什么买什么,要钱就给钱,结果小孩子慢慢长大了,由于外婆、外公年龄大了,无法顾及到小孩到镇上初中后的学习、生活情况,再加上学校是寄宿制,这样学生也就一个星期回来一次,无法做到及时监管。然后孩子在上学时去网吧上网、早恋、和同学吃喝等,因为没有钱,只要向父母要,父母都会给的,因为长期不在儿子的身边,父母回来有求必应。结果没到初中毕业就辍学了,学习太差,不遵守纪律,家长也不管,自己觉得上学也没意思就退学了。离开学校找父母要钱去学理发,结果理发没学成,钱也花光了,反正就是一没钱就找父母要,而且父母不给就会失踪很多天,打电话,也不通,父母只好把钱打在其银行卡上,就怕最后连个懒儿子也没有了。这完全是用钱去弥补对小孩的正面教育,钱把小孩害了,小孩子只会花钱,其他的什么都不会。

金钱不能代替教育,不能代替父母的爱。由于现在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家长都为了生活,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太少,或者教育的方法不对,导致孩子不听管教。甚至有些家长利用金钱代替教育的方式去讨好孩子,而导致教育的失败。其实孩子需要的是一个认可赞许的笑容,一个充满感情的拥抱,一个期望的目光,一个轻轻的吻。亲情是美好的,但亲情的铸造需要宽宏、温暖的胸怀。

(作者单位:河南息县第一实验小学)

第7篇

一、正确理解教育惩戒:惩戒≠体罚

《辞海》对“惩戒”一词解释为“惩治过错,警戒将来”。也就是说,“惩戒”是通过对不合规范的言行采取强制性的纠正行为,从而避免违规行为再次发生,以促进合乎规范的行为的产生和巩固。因此,“教育惩戒”是以教育为前提,以惩罚为手段,以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原则而进行的强制性教育活动。而“体罚”则是对学生的肉体和精神施加直接侵害,给予学生身体上感到痛苦或极度疲劳的惩罚,并造成学生身心健康损害的侵权行为,它包括体罚和变相体罚,即“体罚”和“心罚”。

可见,教育惩戒实质上是通过消极的“惩”促进学生不良行为的“戒”,而体罚却是有“罚”无“教”,二者在目的、手段、方式和效果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目的上,惩戒是为了帮助学生真正认识错误,悔过自新,从而不愿再犯错;体罚则侧重于使学生惧怕皮肉之苦,从而不敢再犯错。手段上,虽然惩戒和体罚都是使用“罚”,使学生感到痛苦,但惩戒中的痛苦是学生幡然醒悟后的痛苦,是内发的;而体罚中的痛苦大都是教师施加给学生的,是外在的。方式上,惩戒具有教育和制裁的双重性质,一般采用训诫、斥责、惩罚性值日等方式;而体罚则用罚站、打耳光等来处罚学生。效果上,惩戒能使学生最终心悦诚服地改正错误,还能增进师生感情;体罚虽然也能使学生在一时间改正错误,但学生往往会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导致更加严重的违规行为出现。

总之,教育惩戒并非单纯的惩罚,“惩”只是手段,“戒”才是目的。它是在不伤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的一种常规教育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人格。而体罚是一种造成学生肉体疼痛或精神痛苦的违法行为,不仅侵犯学生的人身自由权、健康权和受教育权,还能伤害学生自尊,制造师生仇恨,必须彻底禁止。

二、当前我国教育惩戒的困境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法律已经明文禁止体罚,然而审视目前我国的立法,对教育惩戒既无禁止也无允许,成为一个法律盲区。即使现行的有关教育法律法规,也没有使用“惩戒”一词,而多用“管理”或“处分”等概念来替代。然而,由于学校管理工作的需要,目前教育惩戒是普遍存在的,正是这种无法可依的现状,才导致教育惩戒困惑的出现。

第一,缺乏健全的教育惩戒法律制度,教师难以实施惩戒。也许是由于立法时的有意回避,我国现行法律没有明确授予学校的教育惩戒权,所以学校在进行学校和班级管理时,往往难以制定完善的教育惩戒制度,造成教师在学生管理和教育上无所适从,惩戒学生时又显得名不正言不顺。而由于教育惩戒缺乏参照的标准,学校和教师对于惩戒的合法界限都心中无底,使得教育惩戒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导致学生和家长对教师的不理解,社会对学校的不满意。

第二,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教师难以把握好教育惩戒的“度”。由于教育惩戒法律规定的缺位,对教育惩戒的标准、形式和程度缺乏明确的界定,使得教师认识模糊,难以分清究竟是“体罚”还是“惩戒”。所以在行使教育惩戒权时难以把握好教育惩戒的“度”,甚至把体罚视为正当的惩戒,以罚代教,造成体罚学生的现象屡禁不止。

第三,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教育惩戒权得不到应有的制约。教育惩戒权来源于教师的教育权力,是基于教师职业地位而拥有的一种强制性权力,其行使必须受到法律的制约,在法制的框架内运作,其来源、权限、形式和标准等都应该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而由于学校和学生双方处于管理和被管理的不平等地位,特别是目前我国教育惩戒法律规定的空白和制度的欠缺,必要监督机制的缺乏,往往导致这一权力的滥用,损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第四,缺乏有效的救济途径,学生的合法权利得不到保障。学生相对于学校而言,无疑是处于弱者地位,学校在惩戒学生上拥有比较广泛的自由裁量权,惩戒权行使的任何不当都会损害学生的合法权利。“无救济即无权利”,如果学生的合法权利被侵害而无法得到有效的救济,那么学生的权利将不复存在。而我国目前法律对行政救济上的申诉制度的规定过于简单,缺乏可操作性,司法救济上的诉讼程序也只设定为民事诉讼,因此,学生的合法权利根本无法得到保障。

三、教育惩戒的规范和完善

为保障学校依法管理学生,维护学校公共利益的权力;为保障教师教育学生,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为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免受教师的侵犯,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了充分发挥教育惩戒的功能,走出目前我国教育惩戒的困境,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育惩戒进行规范和完善。

(一)加强教育立法,使教育惩戒有法可依

近几年来,我国的立法机关在教育立法方面虽然有较大进步,但从整体上看,还是不尽人意。无论是现行的教育法律、行政法规,还是其他的规范性文件,都赋予学生相当广泛的权利,但对义务却少有规定,即使有涉及,也大多是指导性,根本不具有强制性。所以一旦学生违反这些教育法律法规,司法机关常常因缺乏法律依据而“不管”,学校则由于没有完善的教育惩戒制度而“管不了”。教育法律法规是现代国家教育行政的基础和基本依据,它对宣传教育理想,规范教育行为,防止和克服教育违法行为的产生都具有重大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惩戒法律条文,明确界定教育惩戒的范围和程度,建立健全的教育惩戒制度和严厉的责任追究制度。从而规范教育惩戒权的授予、行使和制约等问题,使教育惩戒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是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客观要求。

(二)完善程序性规则,使教育惩戒规范化

教育惩戒不仅要实体上合法,而且程序上也必须合法。如果没有正当的程序,学生在受到惩戒时的合法权利就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和维护。为此,要改变过去“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明文规定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严格程序,如调查程序、听证程序、惩戒具体实施程序和申诉程序。通过正当程序规则的管理,规范教育惩戒权的运行程序,使教育惩戒权的行使能遵循符合法治精神的步骤和方式,避免教育惩戒的无序性、偶然性和随意性,确保教育惩戒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三)建立行之有效的救济机制,使教育惩戒有所补救

首先,要完善申诉制度。为了消除教育法对受教育者诉权授予的模糊性,必须充分考虑受教育者处于被管理的劣势地位,赋予其抗御侵害的有力手段。因此,要对现有法规进行细化,明确受惩戒学生的申诉期限、时效和条件,充分保证学生的申诉权。

第8篇

本文所提到的戏剧教育,指的是有别于列入教育部专业戏剧教育体系的、正式的、高等专业戏剧院校的系统施教,而仅指在综合性或专科性学校所进行的戏剧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教育的重要性与戏剧所具备的以下几个特点有关――

首先,戏剧是一种综合性艺术,融合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如文学(剧本)、造型艺术(布景、灯光、道具、服装、化妆等)、音乐、舞蹈等,从而成为时间与空间综合的艺术。当代不少舞台演出还借助了多媒体的参与,甚至把作为“第8艺术”、“第9艺术”的电影、电视先后纳入自己的特殊表现手段,从而展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使戏剧审美有了崭新的内涵与外延。由此,戏剧教育可以凭借戏剧所具备的多种艺术因素,使受教育者得到多种教育,使大学生的素质得到多方面提高和完善,从而组成一个比较完美的知识、智慧与能力的素质结构模式。这,正是我们的素质教育所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

其次,戏剧又是一门特殊的集体艺术、综合性创造。戏剧需要所有创作者和参与者的集体智慧,通力合作才能塑造出鲜明而完美的舞台形象。如果脱离了任何一个部门的工作与创造,那么一台戏剧演出的效果必将减色,甚至有难以完整呈现的可能。因此,戏剧教育可以凭借戏剧这种集体性特征,培养大学生具备团队精神、集体精神,使他们的思想品德情操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而这些,正是当前不少大学生较为欠缺或忽视的品质。

再次,戏剧是一种深刻表现人生的艺术,是人类审视、品鉴、表现自我的重要方式,也是陶冶精神情操、滋润心灵的春风甘露。当今社会,物质化的潮流正迅猛地占领人类的生活空间,人类的精神世界日益受到挤压;而以流行时尚的大众文化却在“娱乐”名义下,几乎渗透了社会每一个角落。此时,优雅高尚的戏剧艺术作为人们精神世界的养分,成为许多人的迫切渴求。凭借戏剧的这个特点,可以培养大学生去发现、欣赏、珍惜、爱护真正的美,从而提升精神境界、完善自己。

最后,戏剧有着明显的当众表演性。市场经济的推进及媒体时代的来临,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意识到在他人面前“当众表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求职面试、自身形象、包言谈举止、交际能力,社会对人才的“当众表演”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戏剧艺术正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有效手段。

戏剧教育理应进入教育家的视野。然而,事实并非如理论思考与逻辑推理所表述的那么理想。

在中国的教育史上,戏剧教育的位置历来并不引人注目。环顾西方发达国家所重视的通才教育体系,其中就包括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层次课程中的戏剧教育。美国有一千多个大学举办了戏剧系,而选修戏剧课程的非专业学生则更多。这些课程中,既有戏剧欣赏等“软”课程,也有表演、剧作、舞美等“硬”课程。中国台湾的许多综合性大学也都设有戏剧系,但那里却没有“戏剧学院”。而在内地的教育体制下,大多数人似乎只有在幼儿园“玩游戏”的阶段还与戏剧搭上一点关系,一旦进入小学以后,就开始被要求“严肃”地学习了。而且随着年级越高,离高考越近,与戏剧的距离就越远。

然而,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是,过了高考这一关,许多大学生就明显地表现出了对戏剧的热爱和追求。现在有一些校园戏剧,虽然开展得不像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校园剧那么热闹,演出也没有当年的学生那么成熟,却常常可以吸引大批大学生前来观看,且引起激烈的争论与评说。虽然这种情形常使许多专业戏剧人士称羡不已,但总体来说戏剧教育在国内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综合来看,内地大学的戏剧教育在以下几个层面存在着缺失――

首先,能满足大学生戏剧热情的戏剧课程仍然非常稀少。如今,不少高等院校对素质教育的期望与重视在认识上与日俱增,但在具体的教学安排上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分量,课程设置往往局限于音乐、美术、舞蹈、文学等门类。有些高校延伸至插花、服饰等课程,或安排一些戏剧讲座,让专业剧团或专业戏剧院校的编导演、教授等前来介绍国内外有关戏剧的信息,却很少设置完整的戏剧类课程。戏剧教育似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强化,也没有得到教育家的普遍关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其次,戏剧教育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得相当紧密的艺术类课程,即使有一些学校设有戏剧类课程,但普遍的情况是缺乏实践。目前戏剧欣赏课程的教师大多来自中文系,他们一般只擅长理论与剧作分析,难以指导戏剧实践,而实践恰恰是学生剧社最需要的内容。有关资料表明,美国的大学一般都有剧场,每一个剧场都会有七八个全职专业员工负责道具、服装等方面的工作。如美国中西部的印地安那大学有4个剧场,每年要演出几百场次的戏,而一切费用(包括员工的工资)都不依赖售票,主要由大学本身提供。中国学生演剧的繁荣,曾在百年中国话剧历史上留下过重要的印记,中国现代戏剧的开端就是1907年由一群中国留日学生编演的根据美国长篇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五幕话剧《黑奴吁天录》;而天津南开学校蓬勃的学生演剧活动,既造就了著名剧作家,又为一些政治家打下了良好的文艺基础,这些都是戏剧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功典范。

第9篇

一、“教育”之本质

中西方对“教育”的不同释义。汉语“教育”一词始见于《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的第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说文解字》对教育的内涵也作了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我国的一些大教育家对“教育”的内涵都给出了自己的见解,比如: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由此可见,教育在于使个人变得更好,使生活变得更好,绝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灌输,这也只是教育的最简单形式而已。

在西方,“教育”一词则源于拉丁文educare,本义为“引出”或“导出”,意思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从词源上说,西方“教育”一词所包含的是一种内发之意,一些大教育家对“教育”作出自己的理解,比如:马克思、恩格斯曾提出“教育是促进个人的独创的自由发展。”康德:教育是由个体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构建、自我评价的过程,是自我能力的发展,它体现着社会意志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自由地、审慎严肃地共同探究的机理,不是“指令”,不是“替代”,更不是让茧中的幼蝶曲意迎合或违心屈从。蒙台梭利:“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 雅斯贝尔斯:“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西方社会对“教育”一词的理解似乎更注重它的引导作用,引导人们能力的培养、爱的培养,精神的塑造。

二、重“教”轻“育”的现代教育

(一)“教”与“育”的倒置

古昔中外,人们对教育的理解实则是偏于“育人”方面,培养人的一种善的本质,或者说是引发人们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而在现代汉语中,我们对“教育”这个词的理解实际是偏于“教”,而不是“育”。偏重于知识的传递,而轻视了人格的培育和能力的培养,这就把教育的内涵本末倒置了,知识的传递作为教育的一个方面,它是一个非常肤浅的层次,现在大部分人把知识传递当成教育的主要内涵,这是我们现在教育的一大误区。在教育中,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人格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知识传递是非常次要的,我们只不过在人格养成和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进行知识的传递而已,这样才是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本来面目。

素质教育自从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以来,一直是教育界广泛关注的话题,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在广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现在的很多中小学教育依然以“应试”为主,更多的强调统一的课堂,统一的评价标准,像工厂生产标准件一样,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按一个标准,一个规格生产出来,这种应试教育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重教材,轻实践;重分数,轻理想;重未来,轻现在。

(二)生命被囚禁在书本之中

在“知识就是力量”的感召下,中国的基础教育普遍重视知识的学习,并且把知识局限于书本,局限于教材。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现在的中小学教育中,按照中考、高考的指挥棒走,教材是唯一的参考书,教师按照教材来教,学生按照教材来学。素质教育不应只局限于学校、课堂,而是应该渗透在生活中,停留在课堂的素质教育是不全面不完整的,教育不出拥有全面完整人格的学生,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教育天地。大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其实就是一种更贴近生活的教育,教育原本是与生活一致的,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我们现在中小学教育的弊端就是太重书本,和生活没有联系,抱着书本,忘了人生。“如果教学活动只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真实的生活体验,那么,他们获得书本知识就可能只是一堆没有活力的死知识,也容易导致本应生动活泼、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活动变得枯燥无味,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这样的“教”教出来的学生更多的可能是 “有知识而没有智慧,有智慧而没有文化,有文化而没有思想,有思想而没有生活”的人。陶行知曾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这不仅是教育的思想,也是生活的思想。我们现在的中学教育应该更多关注学生“做”的方面,或者说是实践的方面,通过实践,产生新的思想和价值,教育、学校、书本都应拥有引导人“做”的力量。

(三)生命被驱逐着前进

雅斯贝尔斯认为,对于人的生活而言,最重要的是抓住当下和现在。教育必须关注当下学生的生活。人的过去与未来都是为了自己的当下,都是为了充盈和丰富自己的现实生活,生命是一个过程,在生命的历程中,并不意味着彼阶段的生命比此阶段的生命更有价值,也不能为了未来的生命而牺牲现在的生命。我们的学校为了孩子以后的“完美生活”,不惜牺牲孩子现在的生活,因此,除了“题海战术”和“填鸭式的灌输”外,其他增长学生见识的方式都很难被接受,即使学生十分欢迎,即使能够激发学生的潜力,我们学校和家长也难以认可。这样的后果就是不自觉的给孩子设置了一道无形的藩篱,孩子的生命活力在这里得不到应有的展现,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下,那份青春和活力所剩无几。

三、教育的出路在哪里

(一)著名教育家昆体良曾提出:“教是为了不教”。我们的教育除了使学生不再需要有人去教,还能有其他什么别的目的呢?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所要完成的不是一把刀子的职责,而是一块磨刀石的职责,一块能把学生磨得坚韧,锋利,锐利的磨刀石。“教是为了不教”,这里的“不教”并不是说不需要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学生能够养成一种自主、自觉学习的愿望,学习是一种需要,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愿意去阅读、计算、书写,而不是学校和教师强制去完成的作业。同时,这里的“教”也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这里我所要阐述的就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这会是其它能力养成的一种主观因素。

第10篇

一、教师改变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

教育要改革,教师必须改变。“因为在改革的实施中,仅仅是新的课程方案、课程材料、教学策略以及学校的组织结构等并不能自行启动以求实现有效的改革,它们都必须通过参与并投入其中的人,即教育工作者,或者更直接地说是教师来实现。若处于改革中的教师无动于衷,则学校教育系统中其他方面再多的变化最终也将无济于事。因此,教师改变成了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和终极力量”。[2]然而,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教育改革总是面临教师难以改变的困境。一方面,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复演着“失败”与“回归”,使得教师对改革前景缺乏积极乐观的态度,因此,面对外在的改革要求,教师总是习惯性采取观望态度甚至是抵制态度。另一方面,据管理心理学理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地带’,即有自己熟悉的活动范围和经验,在其中就会觉得安全、舒适和稳妥,一旦逾越,则可能会遇上困难、麻烦、危险和挑战”。[3]因此,面对改革,教师往往不愿意投入太多精力和时间,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更不愿意改变自己驾轻就熟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放弃自己的“舒适地带”。因此,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必须正视教师的消极态度,否则改革将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如当前,职业院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正在开展的教育教学改革缺乏热情、缺乏价值认同,对于改革的理论(如课程理论)缺乏深入理解,但迫于外在的制度安排或基于自身的成本/收益计算,部分教师会迎合改革需要,做出必要的改变。然而,这种改变是以功利为目的的,是一种被动的选择,并不是基于对改革的价值高度认同的基础上做出的主动的、积极的改变。当教师不能主动做出改变,心甘情愿地以主人翁的精神进行改革,改革的效果也就不会很理想。不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依然是“新瓶装旧酒”,“虽经改革,但各种关于教育、教与学的陈旧态度却依然根深蒂固”,“个别学校虽然一度表现出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变革的能量逐渐‘损耗’,最终总是回归当初,与其他传统学校并无二致”。[4]因此,笔者认为,要真正提高改革的成效,教师必须改变,必须让教师对改革的价值高度认同,并熟悉改革的理论基础乃至具体的操作规程与技术规范。要做到这一点,要求在制度上进行创新,切实将教师改变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通过制度促进教师改变,促使教师主动离开“舒适地带”,寻求专业发展。让教师在投身教育教学改革中获得自身的专业发展,在自身的专业发展中深化改革。[5]

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应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改革除了要寻求教师改变以外,还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既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承受对象,也是改革的利益主体。任何改革最终应落实到学生身上,即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成才。学生成才是目的,改革只是手段。因此,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深入研究职业院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价值选择与利益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改革设计。然而,当下的一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改革的逻辑起点不是学生的需要,而是市场用人单位的需要。以课程改革为例,一般的改革思路是:基于职业市场调查,确立专业对应岗位(或职业)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再将相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转化为课程。这种课程围绕“职业岗位”进行课程设计,打破了传统的围绕“学科知识”为中心进行的课程设计,更符合市场用人单位的需求,突出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但这种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的课程并不一定符合学生的需要,也不一定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的作用有限。因此,虽然这种职业本位课程较好地克服了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的缺陷,但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及身心发展规律,在实践中很难取得预期效果。事实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生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一方面随着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职业教育作为面向人人的教育”正在成为现实,职业院校的生源越来越多样化,入学方式也日趋多元,学生的成才基础与成长动机均存在较大差异。以广州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仅全日制在校生就多达五类,包括中职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退伍军人、社会人士(插班生)以及大学毕业生(大学毕业后的“回炉生”)。学生的入学方式也各不相同,包括普通高考、“3+证书”、普高单招、中高职对口单招、“三二”分段(学生在职业高中完成三年学业后,通过高职院校自行组织的选拔考试进入高职院校学年)、政策安排(如退伍军人②、新疆班)、自主入学(如社会插班生)。[6]因此,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必须正视学生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探索,从而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唯有如此,才能激发不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革才有生命力。另一方面,随着职业教育供需矛盾的逐步缓解,职业教育正在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学生的教育选择机会越来越多,选择空间越来越大。随之,学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再满足于获得“受教育的机会”、也不再满足于“通过接受职业教育获得一份工作”,而是希望受到优质的职业教育,并通过接受职业教育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因此,出于市场竞争考虑,职业院校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不应仅考虑“出口”——用人单位的需要,还应考虑“入口”——学生的需要。如对于制造企业而言,一直希望职业院校能为其培养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但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并不愿意从事这类工作。如果仅以企业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工作改革,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成才动机,也会因毕业生不愿意去既定的岗位就业而造成技术浪费。总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不仅应考虑用人单位的需要,也要考虑学生的需要,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我成才。相反,若改革淡漠学生的需要,不仅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影响改革的成效,而且会降低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影响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有科学设计

改革必须坚持科学性原则,必须有科学的设计。职业院校在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时,必须对为什么改革、改革要改什么、改革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控制无关变量等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进行科学设计。以职业院校普遍开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在改革之前,我们必须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改革是如何进行的、改革的效果如何检验、如何控制无关变量,以确保改革效果是因改革而起,不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制定详细的改革方案。否则,改革将缺乏效度,包括内在效度与外在效度。所谓内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或者说是研究结果能被证明的充分性程度。如当前一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并没有安排对照组,只有实验组或改革组,由此很难检验改革的效果,难以确保改革“效果”是由改革引起的,而不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如因改革,教育教学资源投入更多、教师的工作更投入等)。外在效度是指改革结果能被推广的范围大小,一项改革结果所推广的总体范围愈大,外在效度愈高。反之,其可推广的总体范围愈小,外在效度愈低。[7]如当前一些职业院校开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无关变量控制不够,在改革中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缺乏连续性(如当影响改革的一些可控或不可控因素发生变化时,该模式将难以持续),也缺乏可复制性和推广价值。如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显然缺乏外在效度。因此,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进行科学设计,避免随意性,从而提高改革的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改革是推动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当下,职业院校普遍开展的教育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为职业教育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不可否认有一部分改革并没有取得良好效果。一些改革只凭热情,缺乏科学的态度与科学设计,对于影响改革的诸多因素(如教师改变、学生主体性等问题)缺乏深入思考与研究,从而影响了改革的效果。针对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建议职业院校应切实深入研究影响职业教育质量与发展的突出问题,明确改革的目标与方向,针对问题科学设计改革方案,并在改革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通过改革解决影响职业教育质量与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动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注释:

① 数据来源:据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公布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1-2009)中的数据整理。

② 退伍军人虽经“3+证书”通道入学,但要求比其他中职毕业生低许多。

参考文献:

[1]刘伟.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R]. 广州:广州讲坛第二十三讲,2005-7-25.

[2]尹弘飚,李子建. 论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改变[J]. 教育研究,2007(3).

[3][4] 操太圣,卢乃桂. 伙伴协作与教师赋权——教师专业发展新视角[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7,5.

[5]查吉德.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制度有效性问题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5

第11篇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 现代 中学数学 教育 工作者的现状,对新课程标准的制订和执行、新教材的编写、教师的教学、学生的评价、教育观念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提出了一些注意事项和对 社会 的呼吁。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评价,教育观念。   现代中学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培养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分析 能力、推理能力、 计算 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是“素质教育”的内涵之一。 几年前,我国数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中学数学的素质教育或者说中学数学素质的教育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 发展 。[1] 对于现代中学数学教育的现状,美国内布拉其斯加大学数学教授史蒂文·邓巴认为:“之所以杜克大学的篮球水平始终能够保持在美国顶尖位置上,就是因为学校、教师以及家长们的通力合作,才造就出一批又一批篮球精英。然而 目前 美国中学的多数学生只知道把数字填进公式里,而不去理解怎样运用这些数据去解决实际 问题 。这正是我们在中学数学教育方面失败的所在。” 美国官方和教育专家们认为,一些亚洲和东欧国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论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美国则把注意力放在一般的书本练习方面。这些完全不同的 方法 使得美国中学生数学成绩不佳。美国数学教育专家们呼吁,重新制定数学教学大纲。把解决问题、理解概念和实际 应用 三者结合起来,设计和安排教学 内容 ,以尽快提高美国学生的数学水平。 20世纪以来,数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计算机的结合,使数学在 研究 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现代中学数学教育地的观念和内容也与以往有所不同了,解决问题、理解概念和实际应用三者结合起来就是现代数学教育的主旋律。 当前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的大致情况是,学校里爱好数学、成绩好、又觉得比较轻松的学生不太多,多数学生对 学习 数学缺乏兴趣。花的力气不少,但成绩并不好,数学成了学习的负担,拦路虎。大多数学生很难达到理想的数学水平和能力。其中有课程标准要求过高的原因;有教材内容过多过繁的原因;有教师水平不整齐,教得不够活的原因;更有现行评价体制的原因,因为数学是主科,总归是要考的,应试、要考高分的牵制力是很大的。 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出台,将会逐渐改变这种局面,但是执行新课程标准的人数以万计,我们必须统一认识,为我国中学数学教育发展,为培养新一代人才而达成共识。 一、     关于课程标准的思考 由美国数学教育家的呼吁可见,课程标准是左右一代人的数学素质的行动性纲领,不可不高度重视,不可不认真制订,不同的课程标准培养出不同的人。在重视数学素质教育的课程下,培养出来的人雨季一定比注重数学分数的应试教育的课程标准下的人才要多而且精。可以说课程标准是指挥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社会和家长形成数学教育观念的魔棒。在教育普遍受重视的今天,课程标准的制订更是关乎一代人的成长与发展的最重要的纲领性文件。 我国现行的课程新标准较以往的课程标准,显然是先进了不少,更符合国性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其制订的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应用性、发展性、创造性,现阶段看来是合理的,课程新标准要求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也是完全正确的,也完全符合数学文化素质的内涵。 课程新标准界定了数学素质的内涵,其中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更是精华;把数学看成是工具,用以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等;把数学看成是为其它 科学 提供语言、思想和方法的基础学科;把数学看成是培养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手段;把数学看成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后二者是十分重要的理念,这就为数学的素质教育各个环节拓宽了视野,开启了思路。

如果要求大部分人都掌握高深的数学 计算 、推理和证明,把数学当作是人人都必须掌握的接受进一步 教育 的敲门砖。当然会使有的青少年把数学当作拦路虎而不当作培养能力的手段和数学文化,从而使在其它领域本的所 发展 和创造的人才。因为数学的缘故而失去信心、失去机会,这当然是课程标准的罪过而不是数学的缘故。但是,课程新标准也存在一些 问题 ,如从实践的角度考虑,如何解决“个体化教学”与班级授课制这一现实之间的矛盾[2]。课程标准的制订应是一个长期的探索的过程,不可能几个专家一挥而蹴,要反复实践,不断修改,不断更新,以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总之,有了新的课程标准,便会有相应的新教材,相应的新教法,相应的新学法,相应的新评价,相应的新理念,也会改变 现代 中学数学教育的现状。 二、     关于教材编写的思考 教材为学生的 学习 活动提供了基本的线索和工具,是实现课程标准、提高数学素质、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教材和课程标准一样是造就一代人的数学素质的工具,不可不高度重视,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体制下,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用什么样的教材就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毫无疑问,在课程新标准下的教材的编写,已不再是过去那种单一化的版本,而是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为各类学校提供了比较和选择的余地。可以根据校情、班情进行选择,这是一大进步。 新教材所选择的数学素材,就来源于 自然 、 社会 与 科学 中的现象,是密切联系当前生活实际的问题,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数学知识回到现实生活中,将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返璞归真,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3],不要为问题而脱离实际,使数学纯化,与生活产生隔阂,但也要反映一定的数学价值,将数学本来的魅力充分展现出来。 新教材的 内容 编排和呈现突出了知识形成与 应用 过程,轻结果重过程,体现了螺旋上升的原则,采用逐步加深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思想和 方法 的理解,这比以往的教材改进了许多。 新教材的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关注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介绍了有关的数学背景,特别是设计上先进了许多,这是很好的。作为数学教师应深入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摈弃传统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最终目的,充分发挥教材的教育和教学功能[4]。 但是,在众多执行新课程标准的人中,教材编写者是第一批执行者,若他们偏离轨道。真可以说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事实上,从 目前 的教材看就有此嫌疑,分明新课程标准不作要求的内容或者说已过时的内容,不在正文中出现,便要在教材的习题中出现,于是下面教学者,进一步扩大其力度,再走几步,可想而知,课程新标准也就新不了了,和原来列二致,这当然是指少数内容了。所以,好的教材应是以课程新标准为依据的,不偏不倚,恰如其分,带头执行课程新标准的。 总之,的了新教材,便会的相应的新素材,相应的新教法,相应的新学法,也会改变现代中学数学教育的现状。 三、     关于教师教学的思考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应根据所要完成的教材内容,从学情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发扬教学民主。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组织、引导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与学生合作,努力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进行自主探索现合作交流,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习、渐渐进步,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取知识,形成技能,锻炼思维,发展能力,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仅学到知道,更学到方法、思想。从目前的情况看,数学教学的情况远非如此,估且不论教师的水平是否可以达到,就教师的态度就值得怀疑,有的教师想如此却不敢如此,这与社会的教育观念相关。

教师教学离不开数学教材,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的媒体,是学生 学习 活动的主线,教材不可能适应每个班每个人,教师要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创造性教学,结合学情利用教材,在课堂上,关注学生要多于关注教材, 教育 是一种关注,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 内容 ,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5],适时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 发展 。事实上,关注教材比关注学生多的情况还存在,忽略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忽略个体差异的情况更是比比皆是,教师的教育观念也有待改变。 教师教学还要好紧跟 时代 ,利用 现代 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 应用 ,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习的内容图文并茂,栩栩如生, 自然 增加了教学的魅力,使学习者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6]。从 目前 的情况看,现代教育技术还停留在纸上者居多,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也是走过堂,没有真正落实,甚至有的地方现代教育技术的设备只是不动产而已,这是相当可惜的资源浪费。可以说,今天让学生使用坏一台电脑,将来他会创造出若干台电脑,教育要舍得投资。 四、     关于学生评价的思考 教与学都要评价,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传统的评价手段比较单一,主要是测验与 考试 ,只关注学习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只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事实上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还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要把学生理想化。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手段和形式要多样化,要重视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课堂上适时对学生进行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仅是评价学生,还应评价教师的教学,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进教学 方法 。有部分教师还认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只是评价学生,这中、是不对的。 五、     关于教育观念的思考 现在,家长和 社会 的教育观念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应试教育观念上,甚至一部分教师也不例外,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不在于课程标准,也不在于教材,而在于教师的教学和对学生的评价上。 首先,现在对学生评价的手段单一,还是定量评价为主的唯分数论英雄,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学生要当英雄就昼拿高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是被激励出来的,而是利益驱动下产生的。 其次,现在教师教学也并未脱离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还停留在口头上,对教师而言,不是不想进行素质教育,这里有水平、观念的原因,也有其它原因,还有社会观念的原因。 素质教育观念的形成,光靠课程新标准的制订和执行,光靠新教材的开发利用,光靠教师和新教法,靠新的学生评价机制,都不足以形成,必须一步一步地走,中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为了尽快缩短这个过程的时间,的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强大,多出人才,必须大家都行动起来。         参考 文献 : [1]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 《改革热潮中的冷思考》 郑毓信 《中学数教学参考》9/2002 [3] 《新教材中的 问题 情境创设》陈辉志大才疏《湖南教育》6/2003 [4] 《引言教学的心 理学 意义》   刘吉存/孔令夯   《中学数教学参考》  12/2002 [5] 《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关注的过程》桂文通通《中学数学》12/2002 [6] 《浅谈 计算 机辅助教学的优点》  李征  《中小学素质教育》7·8/2001

第12篇

关键词: 幼儿园 数学学前教育 思考

对于幼儿园小朋友来说,数学学习是比较抽象的。小朋友只有在具体生活情景中才能真正理解有关数学概念和简单计算。所以在幼儿园数学学前教育中,要让小朋友真正融入真实的情景中,感知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小朋友学习欲望,真正喜欢上数学,并且在生活中真正运用起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运用[1]。

一、教师要转变学前教育观念

幼儿园小朋友跟义务教育阶段小朋友的理解能力不同,所以在学前教育中,教师要结合小朋友特点进行学前教育。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所以教师的理念也要改变,这样才能更快地适应社会,并且不断创新。在以前学前教育中突出的是教师的教,但是现在学前教育中,要求突出小朋友的学。所以需要教师结合小朋友特点,改变学前教育观念,设计好学前教育内容,在课堂上突出小朋友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小朋友的主观能动性。让孩子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生活实际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教师可以查阅发达的网络资源,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二、教师要改进学前教育方法

以前学前教育方法是比较欢快的,为的是让小朋友快乐地学习,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或者讨论等学前教育方式,调动小朋友学习积极性,让小朋友积极参与到学前教育实践中。培养小朋友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从幼儿园小朋友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要讲解的内容,设置学前教育目标,突出幼儿园小朋友的特点,选择一种比较适合的学前教育方式。例如,讲到个位数相加的时候,小朋友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算数问题,教师可以运用手中粉笔举例,左手一根粉笔,右手一根粉笔,那么总共有几只,很多小朋友会很快回答出来,这样可以增强小朋友学习数学的信心,让小朋友更愿意学习数学,然后教师增加难度,让小朋友思考。这样可以引发小朋友进行探究,培养小朋友探究能力。

三、根据幼儿园小朋友特点,布置合适的学前教育环境

和谐愉快的学前教育环境是教育成功的开始,对于幼儿园小朋友来说更是如此。幼儿园小朋友心性未定,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不会长时间坐在板凳上听老师讲课。所以在布置教室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小朋友特点布置圆环形,或者不规则的形状。这样在教师讲解过程中可以结合一些游戏,既可以让小朋友理解学前教育内容,又可以激发小朋友学习兴趣,让小朋友开心地学习。例如,讲到事物的高低认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小朋友同时站出来,比较个子高矮,教师可以在中间空地上站起来或者蹲下,让小朋友们说一说什么是高什么是低。这样在学前教育中,可以直接强化小朋友感官上的认识,让小朋友更好地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记忆更深刻。

四、在数学学前教育中可以结合其他知识

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由于小朋友对学习的东西不会分类,因此教师在教小朋友的时候,可以在数学引导中加入自然小科学或者英文字母学习,突出小朋友的主体性特征,激发小朋友学习兴趣。例如,在数字学前教育中,教师可以让小朋友就学过的数进行口述。锻炼小朋友勇气,加深小朋友对数字学习的印象。绕过小朋友数一下英语字母总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可以加深对英语字母的印象,加深对数字的理解[2]。

五、在笛а前教育中加入游戏

幼儿园小朋友比较爱玩,对很多事物都感到好奇。所以在数学学前教育中,可以加入游戏学前教育方法,让小朋友更容易接受,也愿意参与进来。对于每一节课,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内容安排游戏,锻炼小朋友的想象能力。例如,在认识数字1-8的时候,可以玩“抓老鼠”的游戏,让一个小朋友扮演黑猫警长,几个小朋友扮演老鼠,然后黑猫警长开始抓老鼠,最后看看能捉到多少。在游戏中,小朋友可以更轻松自由地学习数学,自主地理解和掌握。让小朋友更喜欢数学,更愿意研究数学中的问题。

在幼儿园数学学前教育中,教师要根据小朋友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安排课程内容,并且选择小朋友认可的学前教育方式进行学前教育,激发小朋友学习兴趣,让小朋友愿意参与到数学课堂中。同时,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和情感温暖小朋友,跟小朋友一起探究数学中的奥秘,一起做游戏,体会数学乐趣,激发小朋友学习数学的能力,培养小朋友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