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6:14: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化学常识大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070-01
1 琥珀的化学性质
琥珀作为中药材先后被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197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988年)、山东省卫生厅《山东省中药材标准》(1995年)等收载,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是树脂和挥发油,包括琥珀松香高酸、琥珀银松酸、琥珀脂醇、琥珀松香醇、琥珀松香酸及琥珀酸等。[1]琥珀酸乃组织正常代谢过程三竣酸循环的中间产物之一, 它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递质г一氨基丁酸(G A BA)有着密切的关系, 经实验研究证明具有明显的抗惊厥( 听源性和电休克引起)、镇静及降低体温的中枢抑制作用, 符合中药琥珀的传统用途,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用琥珀酸代替琥珀, 为解决琥珀的药源问题提供可能性。[2]
2 琥珀镇静安神作用的历史沿革
琥珀性甘、平,归心、肝、膀胱经,在《雷公炮炙论》、《博物志》等都有记载。琥珀镇惊安神的药理作用随着我国古代医学对精神疾病即“癫狂症”的病机、脉侯、治法的研究逐步成熟有了明确的记载,《本草经疏》:琥珀毕竟是消磨渗利之性,不利虚入。大都从辛温药则行血破血,从淡渗药则利窍行水,从金石镇坠药则镇心安神。"
2.1宋代《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记载真珠散,组方瓜蒌根末、琥珀、真珠粉、寒水石、铁粉、朱砂、甘草末、川大黄、牙硝,主治五脏积热、毒气上攻、心胸顺闷、口舌生燥、精神恍惚、心松闷乱、坐卧不宁。
2.2明代《万病回春》卷四记载金箔镇心丸,组方朱砂、琥珀、天竺黄各5钱、胆星1两、牛黄、雄黄、珍珠各2钱、麝香,治惊悸;《墨宝斋集验方》记载琥珀安神丸,组方川黄连8两(酒洗),当归身3两(酒洗),玄参4两(酒洗),远志2两(甘草汤泡,去心),生地黄3两(酒洗),生甘草1两,琥珀1两,犀角1两(锉末),酸枣仁1两,白茯神4两,辰砂1两(为衣)。主治安神。主神短烦躁不安,夜卧不宁,惊悸怔忡,恍惚健忘。
2.3清代《医略六书》卷三十记载琥珀安神散,组方琥珀3两、荆芥1两半烧灰、泽兰3两、当归3两、赤芍1两半(醋炒)、肉桂1两半(去皮)、砂糖3两为散,治产后冲心昏晕、脉洪者,以琥珀散瘀安神以定志治产后瘀血冲心、神明失指;《古今医统大全》卷四十九癫狂心风门中记载琥珀茯苓膏,组方人参一两、 陈皮半两、当归二两(酒浸)(锉三味,熬稀膏一碗)、白茯苓(二两,为末)、琥珀(半两,另为末)调膏,治精神失守、渐成心风。《类证治载》卷三四对癫狂有详细记载,附方中癫狂安神用琥珀散、神虚用归神丹、痰迷用金箔镇心丸。
3 琥珀镇静安神作用的现代临床应用
琥珀镇静安神作用在现代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应用于多种治疗精神病专利药物的组方。
3.1 癫狂马宝散。《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记载癫狂马宝散组方马宝 600g 琥珀 30g 龙涎香 30g 珍珠(豆腐炙) 3g 牛黄 15g,具镇静,豁痰,安神,定志的功效。主神经错乱,狂躁不安。
3.2 琥珀合欢白芍汤。组方琥珀0.6克(研末),合欢花、白芍各9克,以琥珀安五脏、定魂魄、镇惊安神,为君药;辅以合欢花安神解郁,入脾补阴,入心缓气,而令五脏安和、神气舒畅;再佐以养血柔肝益脾之白芍,其苦入心、微寒泻心火,酸入肝、收敛肝阴。治疗失眠、神经衰弱。[3]
3.3 琥珀可治小儿诸痫(如风、惊、痰、瘀四证), 其可贵之处在于针对各种病因止痫, 非单一的镇惊药可比。琥珀抱龙丸治急惊、风痫;药用琥珀、石斛、茯神、远志、生赭石、蝉蜕、全蝎、生白芍、钩藤共为散,治惊痫; (发时痰声漉漉, 口吐涎沫, 二目直视, 神情呆钝, 或短暂失神);药用琥珀、胆南星、天竺黄、清半夏、橘红、青礞石、沉香、矾水炒郁金、石菖蒲共为散, 治痰痫; 药用丹参、赤芍、川芎、蔓荆子、木瓜、天麻、全蝎、血竭共为散,治瘀痫。[4]
3.4琥珀“四重汤”。“四重汤”由灵磁石、代赫石、石决明、生牡砺组成,在此方基础上加入琥珀和少许冰片制成散剂成为琥珀“ 四重汤” 散, 治癫痫。琥珀镇惊安神、 活血散淤,少许冰片芳香走窜、增强宁神醒脑,全方镇惊宁神, 平肝熄风, 清热化痰, 活血散病,补肾益精之功。[5]
3.5 琥珀宁心汤。组方党参12g,麦冬6g,丹参9g,枣仁6g,柏子仁6g,黄连6g,炙甘草3g,甘松0.9g,琥珀0.6g(研末冲服)治疗老年顽固性失眠。[6]
4 结论
琥珀镇静安神的药理作用在传统中医药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对琥珀理化性质的进一步研究成熟,琥珀镇静安神的药理作用也会在现代医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剑芳.琥珀的化学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杂志,2002,21(4):245-248.
[2]金园. 琥珀酸的中枢抑制作用.[J].河北医学院学报1980,(1): 38-40.
[3]本刊资料库. 全国名老中医治病经验谈系列.[J].医药常识, 2010,(6):26.
[4]孙浩. 琥珀在儿科用治何种疾病.[J].中医杂志,2006,(10):794.
――2012年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授予刘伟生院长颁奖词
作为教师,他诲人不倦,以爱播种,以心耕耘,先后指导毕业硕士生15届、博士生12届,为化学化工行业培养了数以百计的高水平专业人才;作为学者,他矢志科研,以学为基,以勤为力,在稀土功能配合物和稀土发光材料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富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院长,他克己奉公,以情为系,以理相依,使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这个有着辉煌历史的教学科研机构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兰州大学“居一隅而雄天下”的最好脚注。他就是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刘伟生。
刘伟生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后的首批大学生。他1982年从山东大学化学系毕业后来到兰州大学学习工作至今,先后于1988年、1996年在兰大化学系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任甘肃省有色金属化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甘肃省高等学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甘肃省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晶体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无机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应用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无机化学学报》编委,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第六届科技图书编审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为师:以真爱卓育英才
1982年,对刘伟生来说是具有人生节点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以优异成绩从山东大学毕业的他服从分配来到了条件艰苦的大西北,不曾想,这一待就是30余年。31年中,刘伟生与教师这份光荣的职业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对于这份职业,他向来看得很重。也正因为如此,伴随而生的浓浓的“爱”,成为他31年来执教生涯的“法宝”,怀揣着这份浓浓的情感,他用“爱”点亮了万千学子的求学之路,以爱培养出了一批批杰出的人才。
31年间,刘伟生教授长期耕耘在教学第一线,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主讲授过《无机化学》(本科生主干基础课)、《普通化学》(本科生基础课)、《配位化学》、《基础化学化学实验》、《高等无机化学》、《配位场理论》、《无机化学进展》、《配位化学进展》等课程。特别是近五年来如一日,身为学校资深教授的他坚持到距离市区近50公里外的分校区为本科生授课,累计为化学类专业学生讲授基础专业课时350学时、为萃英班讲授“配位化学”课共72学时,研究生各类课程300学时。
“刘老师的课,不仅教给我们知识,更教给我们如何探究知识!”虽然教过的学生一茬又一茬,但学生们对刘伟生的评价却没有跳出这个圈子。在教学工作中,刘伟生注重积淀经验、优化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依据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课后坚持辅导答疑,帮助后进学生学习,通过邮箱等多种媒介搭建与学生的沟通之桥,为学生们答疑解惑……
2013年1月,刘伟生担纲主编的《配位化学》教材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不仅倾注了刘伟生与南开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专家经年累月积淀的心血,而且体现了刘伟生一贯注重在教学内容上与相关科学前沿领域结合的追求。该教材内容增加了许多新的概念、理论、方法及近年来配位化学有关研究的新成果。作为2009年国家级教学团队“基础理论与实验能力双高型化学专业课程教学团队”主要成员和省级精品课程《无机化学》的主要成员,他先后被评为兰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优秀指导教师和兰州大学师德标兵荣誉称号。
“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做好自身教学工作的同时,刘伟生更将自己在长期教学工作中体悟出的洞见推广到更大的层面上。从进入学院领导班子之日起,他就支持和推动学院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使兰大化学化工学院的教学改革在班子成员中达成了共识――素质教育与教学过程的融合是大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是实现融合的基础,因此要加强通识教育、注重学科交叉、重构实践教学体系、发展学生个性化教育。
教书,更要育人。在刘伟生教授看来,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不仅要具备雄厚的专业知识和讲授技巧,更要成为学生人生路上的领航者,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正是秉承教书育人相统一的教育理念,刘伟生在日常工作中不仅专注于传授专业知识,更关心学生兴趣的激发、内心的强大和精神的健康。通过以身为范、言传身教,刘伟生教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同学们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教育学生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服务社会、回报国家,为民族发展贡献力量。他还利用自身的学术修养和人格魅力,在校友、企业和合作单位中为经济困难学生争取过多个奖助学金,帮助贫寒学子顺利完成学业。
“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刘伟生用三十余年的无悔教学生涯为自己换来了硕果满园:自1996年以来,他先后指导毕业硕士生15届、博士生12届,期间帮助学生完成了诸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毕业的研究生部分在国内工作,部分到国外继续深造,大多数已在教学、科研及工业生产中取得优秀成绩。作为这些优秀学生的代表,他指导的博士生巨正花,在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上,获英国皇家学会和道尔顿专刊墙报奖;博士生王蓓,2012年在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上获得一等奖。
为学:以真才勇攀高峰
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老师,使教学与科研互为源流、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融会贯通,是每一位教师心目中的理想状态。刘伟生没有把“教学和科研亦如双肩”的常识停留在口头上,而是用自己的执着和学术眼光完美地达到了理想状态。随着研究的日渐深入,他将自己的主要科研方向锁定在近年来化学学科中最具活力及很多新的生长点的前沿学科之一――配位化学中,并紧密围绕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需要,结合甘肃省的有色金属资源,将课题组的主攻方向聚焦在发光稀土配合物、长余辉发光材料、分子荧光传感器的研究上。
稀土,素有“工业味精”之称,由于其具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因而广受青睐。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稀土资源较大的国家之一,但资源优势亟待转为技术和经济优势。
立足国需,通过20余年深入系统的工作,刘伟生及其团队在稀土配合物的荧光、识别功能及荧光探针研究方面致力创新,取得了一批创新性研究成果:他和团队成员首次实现了对稀土配合物荧光的激发波长、发射峰数和强度的调制,解决了通常不能用可见光激发的难题,改善了单色性,提高了发光效率。在J. Am. Chem. Soc.上,单篇SCI他引160次。美国电化学会前主席M. Allendorf在Chem. Soc. Rev.中高度评价了该工作:称“该结果是出人意料的。”该成果对稀土光物理和光化学理论的发展,以及对开发新型稀土发光材料、拓展荧光探针分析的应用范围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强发光功能配合物,得到了目前检测限最低的稀土荧光体系;合成出第一个具有传感性能的稀土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发现NaAc对稀土荧光新的增强效应。为设计合成性能优异的稀土发光配合物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成果被收入权威专著《配位化学大全II》。
他们从结构上解释了开链冠醚具有选择性配位能力的原因;首次设计合成出对放射性稀土元素147Pm具有识别性能的配体。英国皇家化学会的杂志Chem. Sci.作为Research Highlights专门撰写评论文章,强调了这一工作的潜在应用前景。指出:“中国学者首次发现了可以在酸性溶液中选择性识别和萃取147Pm(III)离子的方法”,“该结果为设计新型的性能优异的稀土元素分离试剂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聚氰胺在食品和农产品中的添加对广大民众和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而对于三聚氰胺的检测所用的仪器设备价格昂贵,且运行费用高、样品预处理复杂、测试时间长等不利因素而难以在基层普及。刘伟生及其团队首次研制出快捷、简便、价廉的牛奶中三聚氰胺配位化学检测方法,并推广使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据统计,刘伟生自开展科研以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省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科技重点项目等研究课题。多次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并做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其中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6次。2012年8月作为大会共同主席,主办了第十二届国际华人有机化学研讨会(ISCOC-12)暨第九届国际华人无机化学研讨会(ISCIC-9)。经过多年孜孜不倦的钻研,刘伟生教授在科研方面攻坚克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曾先后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Appl. Phys. Lett.”等SCI刊物上15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
为公:以真情谋划发展
先后有张怀朴、袁翰青、朱子清、刘有成、黄文魁等一大批化学界的翘楚在这里任教,曾在上世纪80年代由全国12所重点综合性大学毕业生参加的CGP考试中连续5届取得优异成绩……刘伟生所在的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因建院时间长、师资力量强、培养出的人才质量高而享誉我国高等教育界,是兰州大学不折不扣的“王牌学院”。然而,在“孔雀东南飞”的大潮中,兰大化学化工学院的发展曲线并非一路上扬。
2006年,刘伟生出任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上任伊始,首要面临的就是条件差,人才流失严重等难题。如何让这个有着辉煌历史的学术基地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顺势而上、再上一层楼,挑战又一次摆到了刘伟生的面前。
经过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刘伟生和学院领导班子一干人提出了“以科研创新参与国家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体系,以教育教学创新参与国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服务社会创新参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学院发展思路,以及“胸怀一流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重点、提高服务社会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和谐学院”的发展措施,得到了全院师生的高度认同。
在学院行政管理工作中,刘伟生与几任院党委书记密切配合、换位思考、共谋发展。他讲政治、讲原则、讲奉献,带头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他谦虚谨慎、作风正派,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承担教学科研和学术兼职等繁重工作任务的同时,始终以学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第一要务,不分节假日、不分8小时内外,积极投身学院的建设和发展。
凝聚力强、脚踏实地,公平公正,平易近人,对学术严谨……这是团队成员对刘伟生的总体评价。以上种种,让学院中每一个人看在眼里,放在心上,感同身受。正是这样亲和的态度和科学管理的做法,让他们甘于奉献、团结奋进、并肩作战,在创新中寻找突破,在历练中涅磐重生。
关键词: 抗渗性;抗冻性 ;抗侵蚀性 ;碱集料反应
Abstract: the durability of concrete is concrete in the design life cycle, in the normal maintenance, must be suitable for use, without the need for repair and reinforcement of concrete, which in the resistance to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of various physical and chemical action, ability can still keep the original performance. Durability of concret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service life is linked, is the ability to use period structure to maintain the normal function, this function includes not only the safety of the structure, but also more in applicability.
Keywords: impermeability; frost resistance; corrosion resistance; alkali aggregate reaction
中图分类号:[TQ1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 影响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及其破坏机理
1.1 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
一般混凝土工程的使用年限约为50~100年,但实际中有不少工程在使用10~20年,有的甚至在使用几年后即需要维修,这就是由于混凝土耐久性低(不足)造成的。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原因错综复杂,除去社会因素、人为因素外,技术方面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1.1 混凝土的碳化
混凝土的碳化又称为混凝土的中性化,几乎所有混凝土表面都处在碳化过程中。它是空气中二氧化碳与水泥石中的碱性物质相互作用,使其成分、组织和性能发生变化,使用机能下降的一种很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混凝土碳化本身对混凝土并无破坏使用,其主要危害是由于混凝土碱性降低使钢筋表面在高碱环境下形成的对钢筋起保护作用的致密氧化膜遭到破坏,使混凝土失去对钢筋的保护作用,使混凝土中钢筋锈蚀,同时,混凝土的碳化还会加剧混凝土的收缩,这些都可能导致混凝土的裂缝和结构的破坏。所以说,混凝土的碳化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密切相关,是衡量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靠度的重要指标。
1.1.2 混凝土的冻融破坏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浆和粗骨料组成的毛细孔多孔体。在拌制混凝土时,为了得到必要的和易性,加入的拌和用水总要多于水泥的水化水,这部分多余的水便以游离水的形式滞留于混凝土中形成连通的毛细孔,并占有一定的体积,另外,还有一些水泥水化后形成的胶凝孔。这种毛细孔的自由水就是导致混凝土遭受冻害的主要因素,因为水遇冷冻结成冰后会发生体积膨胀,引起混凝土内部结构的破坏。当混凝土处于饱水状态时,毛细孔中的水结冰,胶凝孔中的水处于过冷状态,这样使得胶凝孔中的水向毛细孔中冰的界面处渗透,于是在毛细孔中又产生一种渗透压力。此外,胶凝孔向毛细孔渗透的结果必然使毛细孔中冰的体积进一步膨胀。由此可见,处于饱水状态的混凝土受冻时,其毛细孔壁同时承受膨胀和渗透两种压力。当这两种压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开裂。在反复冻融循环后,混凝土中的裂缝会互相贯通,其强度也会逐渐减低,最后甚至完全丧失,使混凝土由表及里遭受破坏。
1.1.3 侵蚀性介质的腐蚀
在各种侵蚀性介质如酸、碱溶液等作用的环境下,侵蚀性介质对混凝土产生腐蚀,最终可能导致结构破坏。
在冬季,为保证公路交通的畅通,道路养护人员向道路、桥梁及城市立交桥等撒盐或盐水,以化雪和放冰,这使得氯离子进入混凝土结构的内部。在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期间可能遇到的各种暴露条件中,氯化物是最危险的侵蚀介质,应引起高度重视。氯离子侵入混凝土腐蚀钢筋的机理,一是破坏钝化膜,氯离子进入混凝土到达钢筋表面,吸附于局部钝化膜处时,使该处呈酸性,从而破坏了钢筋表面的钝化膜;二是形成腐蚀电池,腐蚀电池作用的结果使得钢筋表面产生蚀坑,且蚀坑发展十分迅速;三是去极化作用,氯离子不仅促成了钢筋表面的腐蚀电池,而且加速了电池的作用,即凡是进入混凝土中的氯离子,会周而复始地起到破坏作用,这也是氯离子危害的特点之一。
1.1.4 混凝土碱集料反应
混凝土碱集料反应被许多专家称为混凝土的“癌症”。碱集料反应是指混凝土集料中某些活性矿物与混凝土微孔中的碱溶液产生的化学反应。碱主要来源于水泥熟料、外加剂,集料中活性材料主要是SiO2和硅酸盐、碳酸盐等。混凝土碱集料反应分为3种:碱—硅反应,碱—碳酸盐反应和碱—硅酸盐反应。其中碱—硅反应最为常见。碱集料反应产生的碱—硅酸盐等凝胶遇水膨胀,将在混凝土内部产生较大的膨胀应力,从而引起混凝土开裂。混凝土集料在混凝土中呈均匀分布,故裂缝首先在混凝土表面无序、大量产生,随后将加速其他因素的破坏作用而使混凝土耐久性迅速降低。
1.1.5 钢筋锈蚀
混凝土在一种或多种外界作用下,材料的耐久性能会发生衰退,逐渐降低了对其内部钢筋的保护作用。当钢筋外面的混凝土中性化或出现开裂等情况时,钢筋失去了碱性混凝土的保护,钝化膜破坏并开始锈蚀。锈蚀的钢筋不但截面积有所损失,材料的各项性能也会发生衰退,从而影响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和使用性能。钢筋锈蚀也是引起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下降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因素。
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一般是电化学锈蚀。电化反应的必要条件是钢筋表面呈活化状态且同时存在水和CLˉ 。混凝土保护层碳化导致碱度降低是使钢筋表面活化的主要因素,CLˉ 侵入也可使钢筋表面钝化膜迅速破坏。
根据钢筋锈蚀区的分布将钢筋锈蚀分为两类:其一,裂缝处锈蚀。构件混凝土表面可能由于荷载作用产生结构性裂缝,或因干缩、湿度应力、碳化、碱集料反应等产生非结构性裂缝。当环境中的水、氧、CLˉ沿裂缝侵入时,造成裂缝处的钢筋产生锈蚀。其二,普遍锈蚀。当混凝土碳化至钢筋表面时,一旦存在水、氧、CLˉ等条件时,首先在裂缝处出现钢筋坑蚀,进而发展为钢筋横向的环状锈蚀,最终沿钢筋纵向扩展为片状锈蚀。成片的锈蚀因其体积膨胀导致混凝土沿钢筋布置方向发生混凝土保护层裂缝。
1.1.6混凝土拌和
一些操作人员在用搅拌机拌制混凝土时,材料的投入顺序、加水量的多少、搅拌时间的控制等重要环节均不按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去做,随意性很大。致使混凝土熟料不能得到充分的搅拌,而且加水常常超量使水灰比过大,从而使混凝土成品受到影响。因此加强操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是提高混凝土的拌和质量的关键措施。操作人员应该具备如下几条基本常识:①搅拌时间控制在90s以上。②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砂、石严格过磅,并且不得随意加减用水量。③注意各种材料投入搅拌筒的顺序,采用一次投料法时,其投料顺序为砂、水泥、石;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的加料顺序是先加粗、细骨料和水泥搅拌60s,再加水继续搅拌。④控制干料总量,干料总量约为拌和物的1.4—1.7倍。⑤搅拌好的混凝土要卸尽,不得采取边出料边进料的方法。
1.1.7混凝土浇捣
混凝土浇筑、振捣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关键性工序。混凝土浇筑一定要认真、分层,浇筑层一般不能超过20cm,浇筑尽可能连续进行等,在此不再赘述。混凝土施工中最常见的质量事故如蜂窝、麻面、孔洞、露筋、埋件和转角处多孔疏松,拆模时脱棱掉角、表面泛浆和多孔,使混凝土的密实性降低,从而降低了混凝土耐久性。此质量事故多是因振捣过度或振捣不足或漏振所致。日常混凝土施工中多采用插入式振捣器,为避免超振、漏振、欠振现象发生,振捣时应特别注意以下规定:①每一振点的振捣时间,应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即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止。②采用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作用半径的1倍;振捣器距模板不应大于作用半径的1/2;并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模板、芯管、吊环、预埋件;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动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另外,在混凝土终凝前做好原浆抹面压光,也可增强表面密实度,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有力措施。因为自然环境对混凝土结构体的物理、化学侵蚀是从表面开始的,因此结构表面施工质量的优劣将影响整个构件的耐久性。
2混凝土的性能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1.1 强度与耐久性
混凝土强度(抗压) 是混凝土最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直接影响其应用,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从理论上讲,混凝土的强度越高其结构越致密,抵抗外部环境作用的能力越强,耐久性越好。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要实现高强就必须加大水泥用量、提高水泥标号,从而引起水化反应剧烈,水化放热多而快,混凝土自生收缩、干燥收缩、温度收缩作用强烈,由此产生的拉应力足以导致混凝土开裂,混凝土结构一旦出现裂缝(纹) ,就为冻融、化学侵蚀及碱骨料反应等劣化作用敞开了方便之门,耐久性降低在所难免。可见,混凝土强度过低固然对耐久性不利,但过高也会给耐久性带来风险。
1.2 流动性与耐久性
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从10 年前70~80mm 发展到现在大量商品混凝土180~200mm ,实现了混凝土泵送和高抛,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振捣质量,这无疑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一大进步。但大流动性需要较大的用灰量和用水量,而这正是混凝土收缩裂缝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减水剂的使用可以保证在水灰比不变或有所降低的前提下流动性得到改善,但拌和物的均质性和稳定性却明显变差,在运输、浇捣过程及成型后都容易出现离析、沉降、泌水现象,从而在骨料和水泥浆的界面,以及钢筋与混凝土的界面形成薄弱的过渡区,混凝土硬化后,形成大量孔隙和微裂缝。这是导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降低的根本原因。因此,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考虑,不宜过分增加拌和物的流动性,应根据工程特点全面考虑,注重拌和物的工作性,流动性的大小要服从于体积稳定性和均质性。
1.3 延伸性与耐久性
混凝土的延伸性与徐变、变形模量和抗拉强度三者存在密切关系,见图1 。徐变大、变形模量小、抗拉强度高的混凝土延伸性较好,裂缝的开展得以延迟和减小,并具有一定自愈能力,混凝土的耐久性好。混凝土随着强度的提高,徐变松弛作用急剧减小、变形模量增大。因此尽管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伴随抗压强度的提高有所提高,但延伸性却大大降低,开裂的时间反而提前 ,裂缝开展的宽度增加,耐久性变差了。
3.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
从上述分析可知,混凝土的外部环境、内部孔结构、原料、密实度和抗渗性是混凝土耐久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3.1原材料的选择
3.1.1水泥
水泥类材料的强度和工程性能,是通过水泥砂浆的凝结、硬化形成的,水泥石一旦受损,混凝土的耐久性就被破坏,因此水泥的选择需注意水泥品种的具体性能,选择碱含量小、水化热低、干缩性小、耐热性、抗水性、抗腐蚀性、抗冻性能好的水泥,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水泥强度并非是决定混凝土强度和性能的唯一标准,如用较低标号水泥同样可以配制高标号混凝土。因此,工程中选择水泥强度的同时,需考虑其工程性能,有时,其工程性能比强度更重要。
3.1.2集料与掺合料
集料的选择应考虑其碱活性,防止碱集料反应造成的危害、集料的耐蚀性和吸水性,同时选择合理的级配,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大量研究表明了掺粉煤灰、矿渣、硅粉等混合材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改善混凝土内孔结构,填充内部空隙,提高密实度,高掺量混凝土还能抑制碱集料反应,因而掺混合材混凝土,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有效措施。即近年来发展的高性能混凝土。
3.2混凝土的设计应考虑耐久的要求
混凝土配比的设计配合比设计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工作性的同时应考虑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和用水量,降低水化热,减少收缩裂缝,提高密实度,采用合理的减水剂和引气剂,改善混凝土内部结构,掺入足量的混合料,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
结构构件应按其使用环境设计相应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预防外界介质渗入内部腐蚀钢筋。
结构的节点构造设计也应考虑构件受局部损坏后的整体耐久能力。
结构设计尚应控制混凝土的裂缝的开裂宽度。
3.3 混凝土工程施工应考虑结构耐久性
混凝土的拌制尽量采用二次搅拌法、裹砂法、裹砂石法等工艺,提高混凝土拌合料的和易性、保水性,提高混凝土强度,减少用水量;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应控制混凝土的温度裂缝、收缩裂缝、施工裂缝,建立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制度,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抗渗性,重视混凝土振捣后的表面工序,并加强养护,以减少混凝土裂缝。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对控制构件外观裂缝、施工裂缝至关重要,应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特殊季节施工的混凝土结构,尚应采取特殊措施。
3.4 结构的日常维护
结构在使用阶段,应注意检测、维护和修理,对处于露天和恶劣环境下的基础设施工程更应如此,,建立检测和评估体系,及时发现,及时修理,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正常使用。
目前,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已十分严重,这应该引起每一名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从设计方面,应进一步明确使用年限,针对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结合工程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为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还应对施工提出详细要求。同时,应该大量使用新技术、新成果来改善、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延长混凝土工程的使用寿命。另外,作为提供给用户的产品,明确正常使用方法、日常维护内容也是必需的。
参考文献:
[1]《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大全》GB50010—200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9
[2]《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与寿命预测》----牛荻涛著 科学出版社北京2003
年 2月第一版 ISBN7-03-010793-4
保护环境的建议书(一)
市长叔叔:
我是华强小学的一名小学生。
我从小就在南宁长大,南宁是怎么变化的,我都看到了。从一个不知名的城市变成了一个中国绿色城市,开展了民歌节,南博会
现在在南宁,到处可以看到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等字样。在马路边上,各种各样的垃圾桶美丽极了。最近,大家都提倡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桶分开。
可是,我觉得光有分类是不行的,要在垃圾桶上写一些可回收一类的垃圾和不可回收的一类垃圾的种类,不是每个人都想我们一样接受知识多,知道什么是可回收和不回收的垃圾是什么,想那些民工,他们不知道,就会乱丢一气,这样反而不好。不仅起不到环保和垃圾分类的作用,反而会给那些垃圾场的工作人员带来工作的困扰。
此外,我还发现一个蛮严重的问题。
有一天,我和妈妈还有姥姥一起去坐公共汽车,想要去烈士陵园扫墓。开始我们是开开心心的出门啊,可是当我们去公共汽车车站等车的时候,发现旁边有一个垃圾桶,里面的垃圾已经发臭了,路过的行人纷纷五着鼻子绕到走,我们走过的时候一会闻见一股很大的腐臭味。
后来,我在去过的地方,凡是有垃圾桶的,我就仔细观察有没有臭味。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现在的垃圾桶都是固定的,不像以前那种可以把垃圾倒出来,可是为什么会发臭呢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垃圾桶是固定的,那些环卫工人早晨清垃圾桶的时候,只是简单的把表面的垃圾捡出来,并没有清理到底部。有一次,我就去问他们为什么不把垃圾清理干净?他们说不是不想,是因为垃圾桶是固定的,所以手不能伸到底部,垃圾又不能倒出来,所以就只能把垃圾留在里面了。
由此可见,垃圾桶发臭,不是因为环卫工人不尽责,而是因为垃圾桶的设计有问题。我在此希望,为了南宁的美丽,为了空气的清新,请市长叔叔再叫人设计过一些既实用,有好看的垃圾桶,不要再让那些臭味来污染我们清新的空气。
保护环境的建议书(二)
保护地球,从我做起
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代子孙。原来的她被小辈们装饰得楚楚动人。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
我为周围环境的恶化而感到心痛,我想:作为未来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人类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话,我们的生命将毁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将对我们作出严厉的惩罚。为此我下定决心要从我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卫士。
在刚过去的一年中,我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植树活动,带领我们初一(6)中队的班干部创立了绿色天使植绿护绿小组,鼓励队员们在校园里认养了一棵小树苗,利用课余时间给它梳妆打扮,为它长成参天大树打下了基础。在学校组织的让地球充满生机的签字活动中,我郑重地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并写下了自己对环保的决心和期望,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我积极参加学校在世界环境日举行的有奖征稿,认真查阅、收集各类资料,进行社会调查,撰写有关环境治理设想方面的文章,我经常去参加学校组织的环保讲座,观看环保方面的录相带,积极参预环保知识问答调查活动,认真填写每一项提问。我参与了红领巾植绿护绿队的网站建设,在上面大量的环保图片和环保知识,以及关于环保的各方面的法律知识,我国在环保方面发展动向、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情况;每个月我都利用网络、报纸,查找一些最新的不同的专题和板块环保资讯来告诉大家;还定期制作一些宣传板来宣传环保知识和生活中的环保常识。提高了大家的环保意识;号召同学们从不同的方面来关爱自己的家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周围的环境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积极动员身边的人一起来依法保护和建设人类共有的同样也是仅有的家园,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的文明做出贡献。我还和同学们共同发起养一盆花,认养一棵树、爱惜每一片绿地,让我们周围充满绿色和小用塑料袋不使用泡沫饭盒和一次性筷子,让我们远离白色污染的倡议。让我们放下方便袋,拿起菜篮子,让我们共同走向美好的绿色的明天,走向辉煌、灿烂的未来!
据我收集到的一份报告说: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不适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五大类。一个个铁一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它们像恶魔般无情地吞噬着人类的生命。它威胁着生态平衡,危害着人体健康,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让人类陷入了困境。为此我作出宣告:只要我们人类有时刻不忘保护环境的意识,有依法治理环境的意识,地球村将成为美好的乐园。未来的天空一定是碧蓝的,水是清澈的,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人类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幸福。
真正检验我们对环境的贡献不是言辞,而是行动。虽然我现在做得只不过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我坚信要是我们人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心,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携手保护我们的家园,自然会给人类应有的回报。在温暖的摇篮草原上小憩;
保护环境的建议书(三)
建议书
市长xx:
如今十分发达的地球,虽然环境情况看起来十分乐观,但是却有十分重大的隐患,这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大肆砍伐树木、建立化工厂、胡乱排放有害液体。对人类威胁较大的气体,世界每年的排放量达6亿多吨估计到下个世纪中叶,地球表面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面临沙漠化的危险,每年有6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威胁着60多个国家看见这一组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人类,你们有何感想?从2300万年到1800万年前森林古猿的出现到现在人类高度发达的文明时代,对于每个人从未停止过的索取,大自然都是有求必应的,这更滋长了人类的贪欲。
举一个例子:我国的木兰溪,在50年代初本是一个清澈见底的河流,但现在它已是鱼虾绝迹的污河,又为我们的地球母亲添多一道疤痕。这,不是给人类重重地敲响了警钟吗?
由此,我郑重地向仍未觉悟的人们建议:
第一,人类要想征服可怕的大自然,就必须尊重自然。对于改造自然理应慎之又慎,又要大刀阔斧,勇于实践和改良,才能控制自然,使自身利益与自然协调发展,决不能重蹈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第二,要从我做起,首先选择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善待我们的家园、善待地球,共创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节约资源 减少污染 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防止滴漏慎用清洁剂,尽量用肥皂,减少洗涤剂中的化学物质对水的污染。绿色消费 环保选择 )用无铅汽油、无镉铅电池、无磷洗涤剂,减少水与空气的污染。 )购买低砩家用制冷器具、无砩发用摩丝,减少对臭氧层的污染。重复使用 多次利用
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和餐盒,减少白色污染;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备购物口袋或提篮。分类回收 循环再用
不乱丢弃废电池、废塑料等垃圾、废物;将垃圾分类投放,变废为宝,使资源循环再生,造福人类。保护自然 万物共存
不猎杀、使用珍稀动物和受保护的动物,关爱与保护野生动植物;植树造林,爱护我们身边的每一寸绿地、每一株花草、每一片树木。讲究卫生 保护环境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制造噪音。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倡导同学门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建议叔叔阿姨们加入我们的队伍中来,为保护环境、造福后代贡献自己的力量。因为: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保护环境的建议书(四)
你们好!
我是一名小学生,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渴望在一个美丽洁净的环境中生活学习玩耍.可是现实的环境,还有人们的环保意识都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新世纪广场上人们随意丢弃饮料瓶,雪糕袋;生活区不到指定的地点倾倒生活垃圾;饭店,快餐店的生活污水很心安理得得泼洒在马路上:菜市场也没有环保措施,常年散发着鱼腥虾臭味;我们济宁得窗口光府河政府只是治理了一小断,没有治理得河段周围居民夏天都不敢开窗,沿河工厂还是肆无忌惮的向光府河排放工业废水,比如菱花味精和九九集团他们排放出来的工业废水根本没有做任何处理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是地球的主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地球的环境!因此我想给你们提几条建议:
1. 加强环保宣传,,增强人们忧患意识.
2. 环保是一项功在当今,造福子孙的事业,叔叔阿姨们要加强管理力度,不能仅是树个警示牌,挂副标语了事!
3. 持续性,大面积的在街道,社区办多种形式的环保知识学习班,让人们感觉到环保就在你我身边!
4. 责令工厂处理好工业三废问题,这个力度一定得强,这是我们环境污染的最大杀手!
环保局的叔叔,阿姨们,保护地球,提高我们的生存质量,维护生态的良性发展,是你我共同的责任,我们小学生永远做你们忠实的小小宣传员,相信只要我们不懈的努力,地球,我们这位人类的母亲会永远重新焕发美丽.青春的!
不知道是不是适合你,祝你写作愉快!
保护环境的建议书(五)
尊敬的校长:
您好!冒昧给您写这封建议书,请您在百忙中抽空看一看。您是学校的校长,每天有很多事要做。您为我们呕心沥血地工作,对学校注入了满腔热忱。使得学校井井有条。
但是,您却忽略了四楼的重要场所图书室。使得满腹知识的它忘记了它的使命,进入了一阵又一阵的沉睡之中。在神圣的学堂中,关上了一扇求知的大门。您知道吗?有多少渴望读书的眼睛,透过窗户望着可望而不可及的书架。您知道这一切吗?记得上次您让我们打扫图书室时,那里尘土飞扬,刚擦完一张桌子,抹布就黑了。难道这么一间为同学而修建的知识宝库,就甘心淹没在浑黄的尘埃中吗?许多在学校不应该发生的事也同蠢蠢欲动发展到了横行霸道:1、许多同学由于不能分清图书的好处和坏处,盲目阅读了对成长有害的不良书刊;2、课间做完作业后,因没事可做,疯疯打打造成了危险;3、由于没在小时养成读书的习惯,许多人只机械地接受老师教的知识,自己不在课外学习。鉴于以上3点,我们诚心诚意地向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尽快开放读书室,购买健康的书刊,添置《十万个为什么》、《百科知识大全》等知识性读物。并且最好定期更换图书,已防同学们乏味;
2、让两人担当图书管理员,已防撕书、偷书现象发生;
关键词 民族文化精神 影戏 天人合一 和而不同 人本思想
在影视艺术院校,中国电影史是一门传统的理论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那种单纯的以讲授电影发展史常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学生、社会以及电影本身的需要了。尤其在市场经济下,当今的中国,商业文化大行其道,并形成了对一代年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和改造,物质的获得变成很多人生活里唯一的追求。因此,当我们面对电影问题的时候。首先要面对的应该是文化,包括教育在内。要让学生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与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有充分认知。北京电影学院的陈山教授曾经指出:当我们的电影走出国门时。我们有没有根基和世界对话?拿什么与世界对话?这不只是知识架构问题,更重要的是艺术家的价值取向问题。对此我们是非常赞同的。
在教学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一门史学课程的教学,以什么观念对知识加以梳理,以怎样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追逐商业利益的大潮中,还能保有一种独立的艺术品格,以艺术家的良知和爱国情操,对自己的民众投以深切的人性关怀。这是教学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从某种角度来说。一部电影艺术史,其实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形象史和心灵成长史。因此,中国电影立足于世界影坛的根基应当是民族文化精神。纵观中华民族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文化是以人心和人生为观照的,有着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和进取精神。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特定的价值系统、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以及审美情趣等。构成了中国文化精神的基本风貌。因此,把中国电影的发展进程放在民族文化精神和艺术传统的视野中来加以梳理,通过对中国电影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分析与解读,揭示其背后所蕴含的审美意味,阐释中华民族的人文性格与文化精神,以求多层次、多元化地来关照中国电影的演变历程及其创作上的美学追求,便构成了我们教学的基本思路。
一、“文以载道”与“影戏”传统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其载体的结构与其所承载的内容构成了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而电影的社会文化位置和内含与其所选择的艺术形式及其发展方向之间也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这是我们认识电影艺术史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出发点。
在儒家思想的哺育下,中国古代文论中产生了“诗言志”、“文以载道”、“乐以教化”等一系列艺术命题,强调艺术要为政治教化服务的宗旨。这种以服务社会为根本目的的致用精神在中国得以长久的延续,也同样体现在电影创作中。中国电影的拓荒者郑正秋先生曾经说过:“戏剧者,社会教育之实验场也:优伶者,社会教育之良导师也:可以左右风俗。可以左右民情。是故吾人于优伶一方面,不可轻忽视之。于戏剧一方面,更不可漠然置之。”
回首中国电影的发展进程,其教化功能清晰可见。把电影看作一种社会教育的手段和工具,不仅是艺术家自身的追求,更是时代和社会对中国电影人提出的要求:电影成为他们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社会理想的手段。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电影艺术家所关注的问题和影片所集中表现的题材内容,大多与这一时代社会政治的核心话题直接相关。
在对电影本体的认识方面,由于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是一种重整体、重体悟、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因此,早期中国电影人对电影的认识也更注重对影片的整体把握。从社会功能目的出发,以中国观众熟悉的戏剧化冲突原则为基础。利用传奇、巧合等因素以求故事以情节的曲折生动:在电影的时空表现上,则以较大的叙事段落的戏剧性场面中展开的故事来完成影片的表意任务。这种以叙事为核心的电影本体论观念与电影的教化功能的结合,生成了最具中国特色的“影戏”传统。
从郑正秋、张石川的《孤儿救祖记》、《姊妹花》到蔡楚生的《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从谢晋的《女篮五号》、《芙蓉镇》到吴天明的《人生》、《老井》从张艺谋的《红高粱》、《秋菊打官司》到王小帅的《青红》、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几代电影人,都在传承着这种艺术追求。
作为一种电影观念,“影戏”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对艺术和电影的思维方法。它是在借鉴民族戏剧的娱乐因素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影像语言和中国式观影习惯特点逐渐建立起来的。“影戏”传统之所以能够产生并深广地影响着中国电影,正由于它是根植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中国电影的现实生存环境中。
然而,在当今中国电影该以怎样的姿态立足于世界的时候,作为年轻一代的电影人。该如何以富于国际化的视野来对“影戏”加以继承、改造,并实现新的突破呢?我们对学生提出了这一中国电影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人本思想”与影像中的人文关怀
在对“影戏”传统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我们又从另一层面对中国电影人既心存“兼济”天下之志,又洁身自好、守持心性真实、追求个性自由的价值观予以深入剖析:他们以发自艺术家内心的民族情感。表达着对平民大众深切的人性关怀。
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承载者是士。崛起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士,表现出博大的胸怀与开放的心态,有着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淑世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他们提出“天道远,人道迩”、“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命题。这种热爱人生、以民为本的思想,代代相传。形成了中国文化中积极入世的忧患意识和追求精神独立的审美品格。这一点,也同样支撑着中国电影的民族艺术影像,支配着中国电影主流形态的艺术走向。在教学中,我们以此为线索,深入探讨不同时期的中国电影人,在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独具魅力的生命关怀与平民意识。
打开中国电影影像的记忆,一系列血肉丰满、性格鲜活的小人物跃然眼前。每一代电影人都在这些形象身上赋予了鲜明的人道主义立场和深沉的生命关怀:卑贱的阮嫂首先是一个具有“伟大的人格”的圣洁的母亲:歌女小红和吹鼓手小赵的爱情在穷困的岁月里显示着中国百姓乐观豁达的情怀:天真善良、聪明可爱的三毛的不幸命运和“小广播”的市侩与心酸,都同样让我们在笑声里流下同情的泪水:张嘎子、、吴琼花在战火中追求着革命理想和自己的人格完善:李双双在集体化的道路上不断成熟,孙旺泉忍辱负重、执着地寻找着生命之水,成了一方水土中的平民英雄:翠巧为追寻光明而被黄河吞没:苏州河畔的女孩牡丹为纯美的爱情而付出生命:秋菊为“要个说法”历尽辛酸:做扒手的小武也有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贫嘴张大民在“与树同居”的日子里自得其乐:“三峡好人”们在时代的变迁中。思考着生存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
这些作品大多以平民化的视角,从日常生活中去挖掘中国社会的众生相,凝聚着 中国电影人对现实民生的深切关怀以及忧国忧民的悲剧意识,构成了一幅中国电影的“清明上河图”。
教学中,我们还针对当前中国电影创作中人文关怀的缺失现象让学生展开讨论:面对“黄金甲”与“好人”在票房上的“胜负”,我们该如何评说与选择?艺术与技术,传统与现代、生产与消费、道义与利益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这都是学生们走上创作之路时所要面对的!中国需要有力量、有人性深度和历史深度的民族电影。我们能为此做些什么?
三、“天人合一”与电影的诗意品格
“天人合一”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精神最根本的特色。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处理自然界和精神世界关系所持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特征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服从自然规律,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一致,人生理想就是天人谐调。这一思想特征贯穿于中国文化艺术的各个层面,并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追求、价值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美学上,和谐化诗意关联的“天人合一”思想,深刻浸渍了中国古代审美境界论,使得中国人特别强调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合一。于是,追求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意境之美,成为了中国艺术的终极目标。而中国人生于自然、取之于自然,仰赖自然的观念,也在电影创作中得以充分的延伸与发展,形成了中国电影艺术民族风格的诗意传统。
从20世纪30年代起。中国电影人就开始有意无意地把中国传统文化中那种宁静、幽远、恬淡的审美意境渗入到电影创作中来,并开始从叙事和造型相结合的综合效果来探索电影的民族文化意蕴的表现。委婉含蓄的无声片高峰之作《神女》:完整体现中国美学特质的影片《小城之春》;“十七年”中寄景抒情的《早春二月》80年代的散文诗电影《城南旧事》:充满东方韵味的武侠片《卧虎藏龙》,清新隽永的《那山那人那狗》……表现对名山大川、奇景秀地、边塞风光向往的风光片《刘三姐》、《五朵金花》、《林海雪原》、《庐山恋》:凭借大自然抵御政治压抑。升华生命诗情愿望的《牧马人》、《天云山传奇》等……
结合这些不同时期的电影作品所呈现出的美学意趣,我们与学生共同探讨:尽管由于主流意识形态倾向于急功近利、直奔政治性主题以及直白显豁的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原因,诗电影未能在中国获得长足的发展。但在传统美学的陶冶下,中国电影人一直在作品中努力营造具有浓厚民族意味的段落。他们融合中国诗歌、绘画、音乐等审美表现形式。通过空镜头、长镜头展现自然景观,借以抒发主人公的内心情感,表达创作者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试图运用视听造型来实现一种东方美学的表达,以写意的方式抒写恒久而普泛的人性主题,并形成了含蓄隽秀的诗意品格。这种美学气质是中国电影不能丢弃的!
四、“和而不同”与风格类型的多样化
在华夏文明发展过程中,“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基因。它是指在保持各种因素的本质的基础上,达到一种更高层次上的彼此相容相通,是“”的升华。为使学生深入领会“和”的含义,我们对此作了多角度的诠释。
从历史角度看,正是因为有一种“和”的博大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对外来文化产生巨大的亲和力,才会吸收、改造其他民族的文化,使之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文化学的角度看,中国近、现代的进程,恰好是中西文化不断地“和”的过程:而从当前全球一体化的格局来看,“和”已成为世界文化交汇融通的潮流。
纵观中国电影的百年进程,在抒发爱国情感、讴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颂扬英雄气节、表达乐观豁达的心态、追求家庭和谐等民族文化精神的熏染下,一代代电影人,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的电影作品。而由历史原因造成的区域构成上“”的特点,也使中国电影在“和而不同”的文化阐释上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侯孝贤、吴天明对现实的深切关注,李安、谢晋温柔敦厚的伦理情结,胡金铨空灵而富于禅意的武侠世界,冯小刚、周星驰富于平民意识的喜剧、贾樟柯长镜头里的尘世关怀等。其中都贯穿着浓郁的中国文化品格。而“华人电影”或“华语电影”概念的出现,也反映了当代人对中国电影多元构成特点的认同与关注。
据此考察中国电影可以看到:电影作为一种“舶来”的艺术,在进入中国文化视野和创作空间起,就体现了这种兼容并包的文化品质。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就是全新的电影语言方式,与最具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京剧艺术有机结合的产物。
尽管受传统艺术理论重感悟、轻理性的影响,中国电影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民族电影美学理论体系。但我们还是尝试着运用当前的一些研究成果,对中国电影在民族文化以及民族与外来文化结合下形成的叙事模式、风格类型进行了分析、梳理。以求给学生提供一个可借鉴的研究视角与今后的创作思路。
(一)主旋律电影
长期以来,电影在中国主导意识形态的观念体系中首先被看作“是一种意识形态载体而不是文化‘产品’”,因此,在中国电影创作中,主旋律电影便成为一个特有片种。在某种意义上说,主旋律是建国前“影戏”观念的延伸,并随着时代的变革,被不断地注入了更多的意识形态色彩。《中华女儿》、《白毛女》、《青春之歌》、《李双双》、《开国大典》、《生死抉择》、《张恩德》、《云水谣》等等,都是各个时期具有影响力的作品。
教学中,我们结合今年的“金鸡奖”和“华表奖”的获奖情况,对当前的电影现状进行解读:在经历了大众文化形态的冲击后,近几年的主旋律电影在继续强调其意识形态功能的前提下,开始有意识地将娱乐性、商业性元素融入其中。《云水谣》就是成功地将爱情片的类型模式与主旋律形态相结合的代表。
(二)家庭
以家庭伦理为核心的儒家伦理学说,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指向。对伦理秩序和伦理秩序中的个人及其职责的反映与思考,成为中国文艺创作中的重要母题之一。
在对中国电影的梳理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种不断重复的叙事模式: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为核心,围绕~个家庭的亲情关系来反映道德问题:用巧合的情节表现人物的不幸,用不幸的事情来衬映出人物对家庭伦理观念的取舍,借此体现影片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孤儿救祖记》、《姊妹花》、《渔光曲》和《一江春水向东流》先后成为20世纪前半期中国电影中最卖座的影片,原因就在于它们都是从家庭伦理的角度,以最贴近中国人文化认知的方式人手的。这类影片靠情、理打动人。以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观众之间在心灵上的沟通和共鸣作为契合点。这是一种具有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内涵的创作模式。
20世纪后半期,我们曾经对谢晋和李行等人的电影进行了有关恪守传统伦理还是实现人格现代化的讨论。80年代之后,有着国际背景,横跨中西文化的李安创作了“父亲三部曲”,他沿袭了家庭伦理的角度,但视 野则是世界的、开放的。展现了传统伦理观念在现代社会悲喜交加的命运。教学中,围绕着李安的成功,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一种从民族文化深处生长起来的叙事模式该如何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呢?关键就在于创造者在尊重艺术传统的基础上,能否顺应时代,赋予既有模式新鲜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因此,新一代电影人有责任将家庭打造成一种既能深入到民族生活和情感的内里,又能获得商业号召力的电影模式。
(三)武侠片
在世界电影类型片中,武侠片是少有的由中国人原创、探索和发展起来的类型电影,是比较纯粹的单华民族样式的类型片。它是以中国武术功夫及打斗形式、侠士形象和侠义精神作为情节类型构成基础的电影。
我们通过纪录片《功夫片岁月》,使学生了解武侠片在产生、发展、成熟的历程中。融入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多重内涵:满足老百姓良好愿望的侠文化、武侠小说的直接影响、京剧艺术的表演程式、武术功夫的表现形态、禅宗思想的渗透等。并以《火烧红莲寺》、“黄飞鸿系列”、《独臂刀》、《侠女》、《唐山大兄》、《少林寺》、《新龙门客栈》、《卧虎藏龙》等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武侠片为例,对这一类型特点进行分析:“侠义”、“自由”、“为民”的精神追求: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奇丽影像、壮观场面的营造:惊险动作的设计:传奇人物的塑造:全景、大全景镜头的运用……上述元素的有机结合,造就了影片慷慨激昂、感时伤怀、悲天悯人的审美效果,激发起中国人内心深处的英雄情结,对观众产生了强烈的情绪感染力。
通过分析与学生进行交流:中国武侠片之所以长久不衰地立于世界电影之林,其根本原因在于其独特的民族文化气质。然而,武侠片创作现状却令人堪忧: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刻意营造华而不实的大场面、卖弄电影特技、故事情节粗制滥造以及对“暴力美学”的盲目追逐等等。这种顾了“面子”,丢了“夹里”的状况会将中国武侠片引向何处?这是值得反思的问题。
(四)西部片
20世纪80年代初,钟惦先生提出了拍摄具有中国特色的西部电影的想法。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吴天明导演以《人生》、《老井》为中国西部片奠基。与此同时,第五代的《黄土地》、《盗马贼》等也加入了对中国西部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的关注:其后出现了《野山》、《秋菊打官司》、《双旗镇刀客》、《美丽的大脚》、《二嫫》、《一个都不能少》、《天地英雄》、《图雅的婚事》等一系列以中国西部地区为背景的电影作品。
或许“中国西部片”的概念还有待于商榷,因为它不是对美国西部片的机械模仿,而是作为当代中国极具区域特色的片种存在着。这类电影力求以新的视角对中国的西部生活作独特的观照和抒写,创造性地将当代人的思考融解于西部社会生活和自然景观之中。在艺术表现上,透过浓郁的乡土生活画面、民俗风情、宗教仪式以及独特的人文意象。捕捉其深层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中国西部生活进行雄性精神的审美创造,给中国的民族精神、艺术意识注入了刚气和力度。而这种阳刚之美正是当下的中国电影所欠缺的。
(五)喜剧片
喜剧片在中国电影中发展比较缓慢。作为类型研究而言,最值得关注的当属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出现的冯小刚的贺岁喜剧片。
这是一种带有很深的中国文化印迹的喜剧片。冯小刚以喜剧的超越精神和民间姿态,引发了中国大众的一次次“狂欢”!贺岁片不仅使“过年”有了民族本土意义上的电影文化载体,还形成了中国独有的电影档期――贺岁档。然而,它尚处于起步阶段,还远不够成熟。由此对学生提出:在他们今后的创作中,是否应该对这一电影类型融入更丰富的民族文化意味?
在中国电影中,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样式,如反特片、戏曲片、动画片等,这些作品几乎无一例外的显示了中国文化精神的强大生命力。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国人骨子里所渗透的民族之魂从未改变过。正如张明敏在《我的中国心》里所唱的“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毕国心”。“和而不同”、“多元向心”。这是中国文化、也是中国电影不变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