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6:14: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理学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 生理学实验教学的背景和现状探究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医学的高度重视,从教育到实际的医院工作,都对医学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近几年在课改的前提下,学校对医学的教学也不断改革,不断开辟新的路径来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医学类学校不仅在招生的数量上剧增,而且学校所设立的科目也越来越多。虽然生源不断扩大,但是教学的基础设施却没有随着学生的增多而改变。这就导致了实验的基础设施得不到更新,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由于生理学的发展速度过快,学校的教育模式相对落后,所以学校不仅要从学校的基础设施上改善教学的现状,还要在教学的方法上下功夫。只有老师从不同的地方获取到新的知识,这样才能够将老的教学模式翻新,打破传统性质的教学,博采众长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彻底地改善学生们动手能力差的特点,让学生们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加深对生理学的了解。
2 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实用性措施阐述
2.1 学校提高学生对生理实验课的认识 学校在对生理学宣传的时候应该突出生理学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们从进校门就认识到学习生理学实验课的重要性。为以后的学生们学习生理学课程的时候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改变同学们的观念,使他们不断提升对生理学实验课程的兴趣,然后再从行动上加强对学生们生理学实验课程的教育,从而让他们注重生理学实验的实践。
2.2 老师应该加强实验课的组织和指导 老师在实验讲解和示范时间的控制上应该与学生操作的时间在分配比例上恰到好处。这些都需要老师在备课阶段精心设计,把重点、难点划分出来,根据当时不同的教学情况实施具体的教学方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在实验室巡回式地对学生们的操作过程检查,及时发现学生们不正确的操作方法,在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中就能帮他们改正错误,让他们的记忆更加的深刻,同时还可以从中观察同学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遇事能否想办法自己解决的临场应变能力。教师在整个生理学实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若发现问题就应提出质疑,把问题交给学生,启发学生去思考,同时引导学生自己排除实验故障,找到答案或解决的办法,从而突出学生在实验课中的主体作用,而老师则是具有引导的作用。
2.3 倡导学生们积极总结实验结果 在上完实验课之后总结这次实验的结果,回去自己完成实验报告,通过实验报告的形式加深对整个实验的理解,养成同学们做事之后总结和记录的良好习惯,这样才能提高今后实验的效果。教师要对全班学生的实验情况进行简单总结,要全面地指出学生实验中的优缺点,并分析原因。在完成实验之后,让学生分组对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问题提出后,可以组织其他同学自由发言,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总之,生理学实验教学应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加强实验课组织指导,重视实验小结与总结。要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核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从实验思路、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分析,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不但动手,更要动脑,在实验过程中验证掌握的理论知识,通过动手参与,主动探究所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水平与动手能力都能得到巩固与提高。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归纳和总结,不断积累经验教训,不断改革和创新,以此来提高生理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2.4 在教育改革环境下改革教育模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教育手段也是逐步增多,曾经的传统教室教学模式可能会被打破,现在已经出现了虚拟的网络课堂、网络实验室。所以我们的教学的模式也要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通过新型的教学手段,激发同学们的学习激情和学习兴趣。在虚拟的实验室反复地模拟实验,在这种模拟的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反复地操作实验,对实际课堂的操作进行强化和记忆。我们可以用这种虚拟的实验室来辅助学生们的学习,甚至可以当现实实验室达不到要求的时候,运用这个虚拟的实验室来完完整整地模拟实验从而加深学生们对事物的理解。
3 结束语
在现在的实验学习中我们要不断地去优化我们的教学方法,合理地运用当前的科技,为我们进行生理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服务,在整个的教学中要提升学生们对生理学实验的整体认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把生理学实验课做成一门很有意义的学科。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尝试运用新的科技技术或者是自己的亲自实践多对学生进行启发性的教育,在生理学的实验过程中,不断提醒学生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的正确性。培养学生们做实验时候的细心,操作比较复杂的实验的时候要具有耐心,遇到困难需要解决的时候要有信心,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们的务实严谨的思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们成为学习的主体,而老师则是指路人。
参考文献
[1] 马凤巧,丁玉琴,鲁宜夏.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初步探索[J].当代医学,2011,17(08):161-162.
[2] 莫伟彬,黄天昌.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0(02):82-84.
[3] 王仁俊,寇正,郝锡联,孟惠平,李华,赵永斌.新课改背景下高师院校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4(01):146-149.
[4] 王海波.医学院校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讨和实践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3):392-393.
通讯作者:陈琅
【关键词】 癫痫; 苔藓纤维发芽; 胶原纤维酸性蛋白; 神经细胞黏附因子
癫痫是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由大脑神经细胞群反复超同步放电引起的发作性、突然性、短暂性脑功能紊乱,属于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的脑功能失常性疾病。癫痫发作可导致脑神经元选择性损伤,甚至死亡,从而引起胶质细胞增生、苔藓纤维出芽、突触重建等脑结构和功能的可塑性变化;而大脑这些可塑性变化在形态上又使得癫痫更加反复发作,是癫痫频发和难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癫痫脑神经元损伤的机制,已成为癫痫研究的热点,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现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得几个方面综述如下。
1 苔藓纤维发芽(mossy fiber sprouting,MFS)
在经历长期反复痫性发作的癫痫患者的脑活检组织中,海马硬化是个常见的病理现象。此病理改变最基本表现是海马内神经元丧失,胶质细胞增生,和海马纤维发芽。另外,在多种实验性癫痫动物模型的研究中,人们也发现了显著的海马苔藓纤维发芽。
所谓苔藓纤维发芽(MFS),就是一种神经的再生现象。海马结构齿状回颗粒细胞的轴突(苔藓纤维)又投射到了新的区域,即在齿状回内分子层(IM)和CA3区椎体细胞层、下锥体细胞层(起始层,SO)异常生长,发生了苔藓纤维突触重组。在正常情况下,颗粒细胞轴突(在透明层,SL)形成突触。而内分子层为颗粒细胞树突分布的部位,不受苔藓纤维的支配。
目前对于苔藓纤维发芽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有人认为是与癫痫引发的海马内神经元的缺失有关。也有学者认为即早基因起关键作用。即早基因可能通过调节基因表达产物(如神经生长因子)发挥作用,促进神经元轴突发芽,导致神经网络突触重建。在慢性颞叶癫痫患者与多种点燃动物模型的海马区均可见苔藓纤维出芽,且有神经营养因子表达,蛋白水平及其营养活性均增加,并与苔藓纤维发芽率呈正相关,有学者认为颗粒细胞通常含有兴奋性氨基酸,发芽可能是颗粒细胞兴奋性增高的原因,并且由于突触重组打破了齿状回内兴奋-抑制平衡,引起长期反复的癫痫发作。
许多学者对多种癫痫动物模型的海马MF发芽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Okazaki等[1]刺激发芽的MF可使颗粒细胞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而未发芽的MF则不能引出颗粒细胞的EPSC,认为MF发芽形成的神经回路导致颗粒细胞的兴奋性增高与癫痫放电的产生和传播有密切关系。
MFS改变了门区及内分子层局部环路,在颗粒细胞间形成异常兴奋性联系,增加了发作敏感性从而促进癫痫的形成。MFS在颗粒细胞近端树突产生巨大的突触兴奋性,从而反复点燃,易化癫痫活动在齿状回的形成。由于癫痫脑神经髓鞘的广泛破坏,纤维间的绝缘性受影响,再加上神经纤维具有双向传导性及相对不疲劳性,导致某一兴奋在神经网络内不停的异常传导。海马结构的突触调整,构成密乱的反复兴奋性联系,激动信号在兴奋性联系中不断震荡、放大、增强,并向损伤对侧扩散,出现癫痫大发作。但由于MFS会同时和兴奋型神经细胞和抑制型神经细胞形成突触,使整个重建神经环路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状态,这也是癫痫大部分时间不发作,小发作多于大发作的生理学基础,当发作起始部位所处环路兴奋型突触数量大于抑制型突触并且大于抑制作用时,这一相对稳定的平衡即被打破,诱发癫痫发作[2]。但迄今为止,MFS是对癫痫起抑制作用还是促进其易感性的形成仍有争议[3]。
海马内MFS导致的突触重组是癫痫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变化,它对癫痫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已经被作为癫痫治疗的重要靶点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 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
随着对癫痫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证实星形胶质细胞在癫痫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并已证实在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时可使神经细胞的兴奋阈值下降,神经活动过度而进一步诱发癫痫。并且星形胶质细胞还可以产生和释放神经营养因子等促发癫痫。另外,长期慢性癫痫发作引起星形细胞增生参与海马硬化将会影响大脑的正常生理调节功能,同样起着促进癫痫发作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星形胶质细胞作为营养物质传送者而起到保护营养神经细胞的作用。因此,星形胶质细胞被称为神经元营养的内通道。在细胞化学方面,星形细胞的特点是含有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GFAP是存在于发育和成熟的星形细胞中的中间丝蛋白,是星形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另外,星形胶质细胞还是谷氨酸( Glu)和γ-氨基丁酸(GABA)代谢的必经场所,即GLu的形成和转化均可在星形细胞内进行[4]。但一般情况下,星形细胞内产生的谷氨酸很快转变为谷胺酰胺,后者释放到细胞外,被神经细胞摄取作为谷氨酸的前体和原料,故正常时星形细胞内谷氨酸含量很低。但在慢性癫痫的情况下。由于神经细胞的损害和死亡,使谷氨酰胺的摄取受到障碍而致星形细胞内谷氨酸含量增高,可引起细胞水肿,并可通过摄取和释放Glu、GABA而调节神经递质代谢,另外星形细胞在维持神经细胞离子平衡中也起重要作用,星形细胞上存在有Glu和GABA等一些神经递质受体和离子通道[5],说明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均有着重要意义。
GFAP,分子量为50~52 kD,富含谷氨酸和天冬氨酸,以中间微丝蛋白和可溶性蛋白两种形式存在于胶质细胞的胞浆,构成星形胶质细胞胞质内的胶质原纤维,参与形成细胞骨架,只存在于星形胶质细胞,不含于其它胶质细胞,是星形胶质细胞的标记物。GFAP表达增加也是常用的星形胶质细胞激活的标志,同时星形胶质细胞的GFAP表达增加也是一细胞增生过程。GFAP特异性表达于成熟的星形胶质细胞,常常用于标记损伤后胶质反应。脑外伤后活化的星形胶质增生是神经细胞损伤的一个标志,表现为星形胶质细胞的肥大和增生,细胞增大,突起增多和增长。这种增生成为反应性胶质增生,是脑损伤后最常见的现象之一。GFAP的高表达,在某种程度上提示星形胶质细胞的蛋白合成和运输等功能活动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6]。
3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NCAM)
成年哺乳动物巾枢神经系统中存在两个神经千细胞聚集区,即侧脑室的麟室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和海马齿状回的颗粒下层(subgranular zone,SGZ)。神经干细胞迁移与PSA-NCAM表达有密切关系。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是一类调节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黏附功能的膜表面糖蛋自,主要有NCAM-180、NCAM-140、NCAM-120三种形式,在神经中具有介导神经细胞黏附,促进轴突生长,诱导神经细胞迁移以及促进神经环路形成等作用[7]。实验证实,神经受损伤后NCAM表达将增加,提示NCAM参与损伤后神经组织的修复过程。NCAM在神经元细胞损伤后的轴突再生和突触重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认为是决定轴突再生和突触重建的可塑性分子标志物。而NCAM表达的过度上调则可能导致异常神经元环路的形成,继而引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
NCAM参与突触可塑性有两个机制:(1)NCAM介导的细胞动力骨架动力的改变,涉及活动依赖性突触重建。N-黏附蛋白的胞浆区直接与Ankyrins(位于特异胞膜区的胞浆表面的Spectrin结合蛋白家族的一员)相连。(2)为胞内信号系统,具体特点如下:胞内信号改变可反馈到突触后膜,通过NCAM-1调控细胞与细胞的黏附,迅速改变突触的结构和效能。胞内蛋白水解酶Calpain水解NCAM-1的胞内区,可较快地解除和重新组织突触的结构联系。使用相应的可溶性NCAM-1的抗体作用于神经元可触发许多第二信使水平的改变,继而产生级联反应,导致突触效能改变[8]。
脑缺血缺氧模型证实,短暂性全脑缺血后,海马颗粒细胞的NCAM表达增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I/R)后,在纹状体的室下区也可见NCAM表达增加,NCAM对神经再生起重要作用,能促进脑损伤后神经细胞重塑[9]。在海人酸癫痫模型中,KA致痢大鼠海马中的NCAM表达增高,表明大鼠致痫后,海马被大量诱导生成,并发挥刺激轴突再生和促进突触重建的作用,形成导致癫痫反复发作的兴奋性神经网络结构[10]。以往的实验证实,海马突触前后膜上存在大量(多唾液酸神经黏附分子)PSA-NCAM,在持续性突触生成和可塑性脑区均特征性PSA-NCAM的表达,这种表达在成年动物中低水平的,但在大鼠神经元损伤后,损伤远端PSA-NCAM含量增加,而一旦未损伤神经元的侧芽与周围形成新的突触,NCAM会再次下调,PSA-NCAM的含量与神经元修复的过程具有平行关系[11]。Ksper对敲除了PSA-NCAM基因的小鼠进行研究时发现由缺乏PSA-NCAM,神经细胞的迁移受到干扰,海超微结构出现紊乱,小鼠的学习和记忆成绩受到影响[12],出现认知障碍。
因此,研究NCAM在癫痫大鼠海马中的表达对癫痫机制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Okazaki MM,Molnar P,Nadler JV.Recurrent mossy fiber path way in rat dentate gyrus:synaptic currents evoked in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seizure inducedgrowth.J Neurophysiol,1999,81(4):1645-1660.
[2] 李国良.海马苔藓纤维出芽与颞叶癫痫.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2,29(6):515-518.
[3] Kang TC,Kim DC,Kwak SE,et al.Epileptogenic roles of astroglial death and regeneration in the dentate gyrus of experiment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Glia,2006,54(4):258-271.
[4] 朱长庚,李龄,魏瑛,等.癫痫病人手术切除标本的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研究.解剖学报,1997,28(3):225-227.
[5] Steinhauer C,Gallo V.News on glutamate in glial cells.TINS,1996,19(8):339-343.
[6] Taff JR,Vertes RP,Perry GW.Distribution of GFAP astroctyes inand neonatal rat brain.Int J Neurosci,2005,115(9):1333-1343.
[7] Sato K,Iwai M,Nagano I,et al.Temporal and spacial changes of highly polysialylated 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immunoreactivity in amygdala kindling development.Neurological Research,2010,25(1):79-82.
[8] Eckhard M,Bukalo O,Chazal G,et al.Mice deficient in the polysialyltransferse ST8SiaⅣ/PST-1 allow discrimination of the roles of 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protion and polysialic acid in neural development and synaptic plasticity.J Neurosci,2010,20(13):5234-5244.
[9] 高晓玉,杨宏伟.脑缺血缺氧再灌注后神经黏附分子的表达及其意义.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6):651-652.
[10] 吴丹红,钟萍.不同剂量托吡酯对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NCAM和GAP-43mRNA表达的影响.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12(12):1459-1462.
[11] Alexander D,Galina D,Vladimir S,et al.Polysialylated Neural CellAdhesion Molecule Promotes Remodeling and Formation of Hippocampal Synapases.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2004,24(42):9372-9382.
水生生物生理学是动物生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水生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基本都是从实验中获得的,因此,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实验教学在该学科建设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教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掌握常规的生理学检测方法,另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将理论知识充分应用于生产实践。
1 水生生物生理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为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我校以培养有一技之长、实践能力强的学生为主要目标,来提高本校学生的竞争力。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主要通过增加实验课时数,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然而实验课时数增加,主要通过增加实验数目来完成,而增加的实验往往以操作简单的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往往由老师配好试剂、学生按照实验报告机械性的按步骤操作,应付了事。这样的实验学生往往缺乏兴趣,对实验结果也仅限于试验数据,而缺少需要动脑思考,深入探讨分析的内容。因此,单纯通过增加试验数目,尚不能真正达到增强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还需要结合生产实践,增加综合性、创新性、探究性实验,以学生为主体,动员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积极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运用各种知识及基本实验技能方法解决问题,这样的学生才真正符合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2 整合相关课程,实施综合性实验
从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发现,简单的验证性实验虽然时间短,但由于实验的信息量较少,因此相对于教学效果,存在试验动物和相关耗材的浪费,比如,对血液学指标的检测,常规实验往往设计诸如“红细胞和白细胞数目的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等多个实验,这类实验所需要的试验材料都是相同的,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将相关实验进行整合,安排在一个实验中完成,但是可以在同一授课班级内进行分组,不同组采用不同的试验材料,比如分别采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等材料进行组间结果对比。
实施综合性实验的另一个途径就是将相关学科的实验进行整合。因为在生产实践中对生理学指标的检测往往是当生活环境发生改变时,以生理指标的变化作为水生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情况。而水产养殖的关键在于水,水环境的变化与水生生物尤其是生理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在检测生理指标时,可以与养殖水环境化学等课程结合起来,在进行常见水质指标的检测时,比如养殖水体中常见含氮物质、累积的重金属物质、异常的pH、常见离子成份变化、不同增氧模式等发生改变时,伴随检测水环境的变化对水生生物的生理学影响,比如检测渗透压调节能力、代谢水平、血液学指标等的变化情况。这种综合性试验,更加贴近生产实际或科研实践,理论与实践才能更好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实验教学的应用目的。
3 改革授课方式,实施探究式教学
除了整合实验内容,在实验教学的授课方式上还需要根据实验内容的调整,改革现有的实验教学方法。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多由教师确定试验内容,准备试验材料,编排实验步骤,明确注意事项,学生只是按照步骤按部就班的机械操作,正是由于参与程度不够,实验的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为引导学生有更强的兴趣积极参与,在学生掌握基本检测方法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实验的设计。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只是确定试验题目及后期结论评定等辅作用,具体的试验设计和操作由学生自主完成,包括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设备的确定、实验试剂的配制、不同实验条件的设计、检测方法的选择等,整个实验可以分阶段完成,包括实验的准备期、材料处理期、指标检测及数据处理期等。为使实验可以更加快速有效的完成,不同实验处理可以交叉同时进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没有现有的实验步骤可以参考,学生必须自己思考及处理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对于不理想的实验结果,也需要去总结相关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实验结束后,由学生将自己的实验实施过程及总结的注意事项等整理成实验报告。这种实验实施方法实用性,趣味性并存,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自主性,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4 结语
鉴于水生生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对于学生对该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及其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教学改革正是围绕学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以培养具有实验技能、具有创新和开拓精神,适应当前市场经济新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高校;生理学;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工作任务
中图分类号:G642;G658.3;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0-0033-01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从2009年7月以来在各大职业院校广泛推行。它突破传统的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分开讲授或实践的局限,根据工作岗位的现实需求,将理论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及与生产、技术服务相关的内容有机融合,使教学环节成为一体,由同一教师讲授及带领实践,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从而调动和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
一、“生理学”的定位
生理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与护理专业大学生后续临床课程的学习及在临床上的应用密切相关。要对生理学课程进行理实一体化模式的开发,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生理学”课程教材设计
教材是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础,要根据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对生理学的知识点进行适当的梳理和增减,保留经典的、对生理学课程起基础性作用的知识,删减过于陈旧、机制不明确的内容,补充有现实针对性的新的教学内容。打破传统的生理学课程章节的限制,从理实一体化理念出发,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为实现工作岗位目标,精心地设计教学项目,再分解成多个教学任务。
三、“生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
【课程描述及背景分析】“生理学”是医学类、医药类、护理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大部分的生理学知识都是从实验中获得的,所以要重视实验,了解理论知识的来源,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应该联系生活和临床实际应用,把生理学这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卫生保健和临床实践中去。【任务分析】保健和临床实践岗位必须做的一个实验是血型的鉴定,这是最基本的测定技能。【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以模块二任务二“血型的鉴定”为例,为突出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性”的特点,本着职业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以工作任务过程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精心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1)教学准备。主要是进行场地布置、药品及仪器的准备、学生分组。
(2)引进典型工程项目阶段。首先,注重情境创设,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展示某公司重大铝粉尘爆炸事故后市民献血的图片,突出与本次课项目相关的内容及情境。1)导入本次课的任务:ABO血型的鉴定。老师指出,完成此任务需要掌握ABO血型的分型依据和血型的凝集反应。然后,给每个学生发放方案设计表格。2)学生自行设计方案并实施。学生通过查阅书籍资料、网络、讨论等认真设计方案,各自找出能够鉴定ABO血型的方法。3)学生提出实施方案。展示学生的方案设计,总结出几个典型方案。方案一:玻片法;方案二:试管法;方案三:凝胶微柱法。4)教师点评方案,和学生一起讨论几种方案的优缺点,分析几种方案的可行性。最终,根据实验条件和可操作性,选出玻片法来鉴定ABO血型,通过视频讲解,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观看之后,学生讨论实验实施的方案,完成工作任务单。
(3)制定项目实施方案。1)让学生讨论并制定用玻片法来测定ABO血型的实施方案。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教师给每名学生发一份工作任务单,工作单主要是模仿护理岗位实际技术文件的内容。2)教师巡回指导。巡回指导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对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及时进行督导。
(4)方案的实施。以动手操作为主,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各组根据设计的方案进行ABO血型的鉴定,小组组织讨论,分析实验条件的控制,并修改设计方案。学生要注意规范安全地进行操作,重视实验用具的严格消毒、操作的规范性和凝集现象与红细胞叠连判断。有些学生的实践经验不够丰富,难以控制实验条件,教师要加强巡回指导,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5)效果评价。教师先对各组的方案和结果进行分析,给出相关的评价。然后从各组中找出一名学生作为代表,讲解本组的方案实施情况,再由其他组同学提出点评意见。教师最后拿出设计的优化方案供学生参考,引导学生注意总结血型的鉴定在该案例中的运用方法。
(6)拓展知识。1)完善玻片法鉴定ABO血型的方案设计。2)尝试使用血型知识推测子女可能出现的血型。通过对玻片法的掌握,可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轻松掌握血型的鉴定技术,进一步缩小所学技能与不同岗位技能需求之间的距离。
四、结束语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生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发现,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依据学生个性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能轻松地掌握专业技能,更好地提升自身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生理学;记忆方法;医学生;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150-02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形态学与技能学的转折点,也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1]。生理学是每一位医学生必修的重要医学基础课,是学习病理学、药理学及临床各科学的基础[2,3]。学好生理学无论对于后续的理论学习,还是将来的临床实践,都至关重要。然而,生理学理论性强、知识深奥而抽象,加之知识点多、难记忆,使很多学生学而不深、记而不牢[3-6]。由此可见,正确的学习记忆方法对学好生理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下面结合自己学习生理学的体会,谈几种记忆方法,为生理学的学习和教学提供借鉴。
一、学习生理学的记忆方法
1.理解记忆法:实践表明,理解与记忆有着密切的联系,理解越深、记忆越牢。如胸内负压在呼吸过程中变化的生理过程及机制复杂,相关的知识点多,不易理解和掌握,如能从胸内负压形成的原理去思考和理解,就可以从中悟出胸内负压在吸气末变大而呼气末变小的道理,有助于正确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知识。所以,在学习时要注意从根本上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和原理,弄清相关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样才能在深层次上加深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并轻松地将知识记忆。
2.推理记忆法:生理学是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一环扣一环地进行分析、推理,不仅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也是记忆知识的巧妙方法。如:交感神经兴奋其节后纤维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的β1受体和血管的α1受体心输出量增多、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通过这样的分析、推理和判断,使所学的知识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结构,犹如一颗参天大树,这颗大树越是枝繁叶茂,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就越是丰富、牢固。
3.图形记忆法:生理学的理论和机制比较抽象,给学习和记忆带来困难,若能挖掘其中的直观因素,把抽象、复杂的理论利用图形直观地表示出来,则可达到化难为易、转抽象为具体的功效。例如:细胞生物电的离子机制,不仅内容抽象,还易混淆,如果利用图形表示,问题可迎刃而解。以窦房结P细胞、心室肌细胞、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为例,首先画出它们的动作电位波形,并在相应的动作电位波段旁写上流动的离子和流动的方向。这样直观地比较它们之间的波形和离子机制异同点,有利于进一步增强记忆。如图1所示。
4.表格记忆法:生理学中存在着相同的、相似的、或完全相反的知识,它们之间并非具有严格的逻辑关系,也不便直观图示,但它们却具有鲜明的对比关系,若将它们的异同点,通过表格的形式,加以对照类比,则对这些似是而非或完全相反的知识,便很容易鉴别,并记忆深刻。如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等知识,将它们的比较内容通过列表表达,由于表格使用的文字少,表现力强,很容易理清和分辨容易混乱的内容,记忆起来简单明了,并能提高记忆的准确性。
5.实践记忆法:生理学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应用性,而知识的学习贵在与实践相结合,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从实践中学习和加深理解知识,记忆就会比较深刻和牢固。如血液凝固、收缩压、舒张压、水利尿等概念及内容,可通过课外应用的实践操作,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把枯燥、乏味的理论转化为具体、实用的实际技能。这样既能巩固理论知识、又能提高动手能力,还能体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原动力。
6.串联记忆法:在生理学中存在着一些相同词语,若把需要记住的相同词语的各种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相互联系的“记忆网络”,只要能想起“记忆网络”中的某个知识点,就可以通过相同词语想起其他的知识点。如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影响肺换气的因素、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等等。通过知识点表面存在的相同词语,有助于将知识串联起来,将分散变为集中,枯燥变为有趣,达到一箭双雕之功效,同时也增强了知识的凝聚力和记忆力。
7.连锁记忆法:把生理学中相互关联的知识理成一条“记忆链”,使之贯连。如生理性止血的概念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血液凝固的概念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等等。只要顺着这条“记忆链”,就能顺藤摸瓜,将“记忆链”中的知识逐一记忆起来。这样的连锁记忆法,将所要记忆的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扩大了记忆的范围,加强知识间纵横联系,达到以一贯十的效果。
8.编码记忆法:对于生理学中的一些复杂过程或重要关系,死记硬背不能长久,如果能抓住其中所蕴含的关系,编码加以表示,既简单又深刻,记忆效果极佳。如与Na+泵相关的3种物质(ATP、K+、Na+)数目的记忆较易混乱,采用编码记忆法来解决这个难题,效果显著。将这3种物质的第一个英文字母按26个英文字母顺序列出,并按顺序在字母前加上1、2、3,就编成“1A、2K、3N”,其意思是:Na+泵作用的过程是每消耗1个分子的ATP、泵入2个K+、泵出3个Na+,并将这个编码过程表述为:“Na+泵123”。这样的编码记忆法,在调动和发挥想象能力的同时,减轻了学习负担,使记忆更快速、更持久。
9.手势记忆法:某些生理知识不仅能用语言描述,还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加深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如视野的概念“单眼固定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看到的空间范围。”在用自然语言描述的同时辅以肢体语言:首先用一只手罩着自己的一只眼睛,另一只手的食指指向前方的某一固定点的同时另一只眼睛顺着该食指所指的那一定点紧盯不动,再将食指顺该眼余光空间画一个圈即为视野。这样形象、生动而有趣地比画,加深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记忆准确而牢固,同时增加了学习积极性并提高了学习效率。
10.比喻记忆法:生理学许多现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才觉得抽象、枯燥、复杂。尽管这样,在学习中利用一些客观现实的事物与记忆的知识内容连结起来;如细胞膜对物质跨膜转运,将细胞膜比喻为河、通道比喻为桥、载体比喻为船,物质要运输到河对岸,通过桥的运输量比船多,所以通道比载体的运输量大。这样有机地把知识与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认识和理解其特征、功能,不仅能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复杂的关系简单化,还能强化记忆效果、丰富学习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二、结束语
生理学具有广泛、深奥、难学的特点,给学习和记忆增加了难度,而机械记忆学习方法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效率低、效果差。如果能够改善记忆方法,做到对不同学习内容采用不同记忆方法,不仅降低学习难度、减轻学习负担,还能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加强学习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上述的记忆方法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结合个人习惯和知识特点,灵活运用上述的记忆方法,相信能更好地学好生理学,并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使记忆轻松而牢固,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卡吾赛·阿曼.浅谈《生理学》教学体会[J].科技创新导报,2010,(20):159.
[2]朱永香,肖赞英,王倩,等.病例分析在生理教学中的运用[J].医学信息,2010,23(4):851-852.
[3]陈琳,许敬.浅谈生理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医学教育探索,2008,7(12):1256-1257.
[4]闫宏丽.浅谈如何提高生理学的教学质量[J].时代教育,2008,7:255.
[5]蔡智慧,林玲,杨维维,等.生理教学与临床病例相结合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105.
1 虚拟实验室概述
虚拟实验室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网络设备对实验场景进行模拟和仿真,让学生进行观摩和操作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音频和图片等实验操作步骤,能够使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到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操作过程等,从而可增强生理学实验教学的直观性和有效性。另外,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实验场景进行模拟,能够让学生仿佛亲身感受到由于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动物生理反应,从而能够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真实体验,对学生具体实验操作具有较大帮助。
2 虚拟实验室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开展策略
2.1 预习实验
在生理学传统实验教学中,通常存在一个教师带教大批量学生的现象,使得在进行示教时,坐得较边缘的学生无法看清示教具体操作,加之示教内容无法重现,从而使得边缘学生无法掌握到示教内容;而坐在较近的学生,虽然可清楚看到示教操作,并且都将步骤记录了下来,但在具体实验操作过程中却需要反复翻看实验讲义或需要教师多次讲解。由此可见,让学生进行实验预习,是提升实验教学效率的关键。通过让学生对实验步骤、实验内容和原理、注意事项等进行预先学习,能够让学生对所要开展的实验教学内容有所了解,从而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实验成功率。传统实验预习方法主要为要求学生写预习报告,但该方法直观性较低,并且容易流于形式。而让学生通过虚拟实验室进行实验预习,可提升学生实验预习效果。虚拟实验室趣味性和直观性均较强,其通过形象的三维虚拟画面,可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并且其还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和智能性,可对学生实验情况做出及时有效的反馈,如学生操作有误,则会出现声音或文字的提示,并拒绝下一步操作,让学生进行改正后,才可进入下一步操作,从而可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进行严格规范。因此,让学生利用虚拟实验室对实验进行预习,可使学生掌握整个实验步骤的正确操作方法,并对实验中生理指标变化情况有所了解,以减少学生实验操作的盲目性和错误率,使学生实验成功率得到有效提升。
2.2 复习实验
在实验具体操作结束后,通过虚拟实验室可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实验复习。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未解决的问题,而让学生将实验操作情况与虚拟实验室结果进行对比,可使学生在其中发现问题的答案,并加深学生对实验操作过程与实验原理、内容的映像,增强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激发学生对实验知识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实验的有效性和成功率。
2.3 拓展实验项目
在传统的生理学实验教程中,一个专业班级学生一学期最多可设置5次实验课程,并且设置的实验内容因各种因素限制而极为有限。而通过虚拟实验室教学,可打破传统实验教学中仪器设备、空间、时间的限制,扩充了实验空间和内容,如部分因种种因素而无法进行的实验项目,均可利用虚拟实验室顺利开展。学生只要进行身份验证和登录,即可进行各种实验操作,从而可无限增加学生的实验课程,使学生随时随地都可进行实验操作,加强学生对实验操作和理论知识的掌握,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尤其在实验课时较少时,并且在不开设继续教育远程教育以及生理学实验时,通过虚拟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可极大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和有效性。
2.4 强化动物实验基础训练
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实验课程大部分为活体动物实验,这对于首次接触活体动物实验的医学院学生而言较难以适应,甚至部分学生对基本实验器具都掌握不全,更加不会操作。另外,由于实验课程课时较少,教师没有更多时间在实验课堂教学中单独传授学生实验基本知识,加之生理学实验均学生实验技能有一定要求,从而使得实验基础较差的学生实验成功率得不到有效提升。而在实验课上没有实验成功,在课后又无法重现实验教学内容,则无疑会使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断降低。但在通过虚拟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后,则可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虚拟实验室让学生直观、形象地学习和了解活体动物实验、基本设备使用、基础操作方法等,从而可使学生动物活体实验相关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得到有效加强。
3 虚拟实验室在实验考核中的应用策略
首先通过分析传统实验考核方法的弊端,将虚拟实验室考核方法与其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虚拟实验室在实验考核方面的应用优势。在生理学实验考核中,传统的考核内容主要有实验操作水平、实验报告、书面测试、出勤率等考核项目。据有关研究报道,学生在进行实验报告撰写时,对于实验原理、目的、操作步骤等均直接照抄书本内容,实验分析与结果部分均互相抄袭,并且存在各种乱写、乱抄现象,使得在实验考核中,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报告考核的学生少之又少,从而可见传统实验考核方法难以客观反映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掌握程度和问题。另外,对实验操作技能进行考核,旨在有效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操作水平,但在考核过程中,通常需要分组进行,若干个学生为一组,成绩则需要以组为单位,这便给实验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乘之机,由于其能力较差则无需进行过多协作,便可使实验考核成绩得到同等提升,而对实验能力较好的学生则造成严重影响,其不仅需要承担大部分考核相关内容,成绩还需和其他人分享,从而无法反应出各个学生的真实水平。同时,由于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偶然性,以及教师在评判过程中存在的主观性和随机性等,均会对实验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造成一定影响。
而虚拟实验室考核方法配备了考试子系统和考试功能,支持实试题导入、对错判断等功能,可让学生通过Internet与数据库进行远程在线测试,并对学生测试情况进行判断和自动生成成绩。该系统能够以数据形式存储大量用户信息、试卷和题库,并且对系统扩展和管理维护等均极为便捷;另外,其客户端装置非常简易,并支持远程访问,使学生在考核时通过浏览器对服务器进行连接,便可进行相应的远程测试,而教师便可随时对学生的考核试卷进行批阅,同时还可使学生进入系统便可查到自己的测试成绩。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实验水平进行期末考核时,让学生通过虚拟实验室进行相关考试,可对学生实验原理、目的、操作技能、注意事项等理论知识进行全面考核,从而可客观得出学生的实验考核成绩。另外,该考核方法还具备仿真实验系统,其能够对学生实验步骤操作过程中的熟练程度和正确率进行辨别,对实验操作用时长短和出错频率进行评分,从而可突破时间、空间、人为等因素的限制,使考核范围不断扩大,还可避免传统实验考核方法中因偶然性、主观性、随机性等对考核成绩造成影响的弊端,弥补传统实验考核方法的不足,使学生实验真实水平得到有效反馈。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2004级临床本科两个大班(1、2、3班和4、5、6班)分为两组,分别为155人和160人,其中l、2,3班为实验组,4,5.6班为对照组。
1.2 方法:实验组对生理学的部分章节按照PBL教学法进行教学,即以问题为中心或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其教学目标是:获得基本知识体系;提高分析和处理问题时有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强获取新知识、扩大知识外延,并解决可能面临的新问题的能力,针对其明确的目标,根据生理学的具体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法。
1.2.1 教师课前认真备课:教师讲课要达到预期效果,课前必须作好充分准备,熟悉与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读、精读、吃透教材的基本内容,把基本内容进行加工提炼,将最基本的问题简洁、清晰地讲给学生,使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听课。
1.2.2 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主要以问题引导教学,可围绕基本概念及重点内容首先提出几个十分普遍而又易被忽视的问题,课后再提出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去获取需要的答案,这些问题的提出已把学生深深地吸引,驱使他们想寻找答案,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一声法的应用使教师可把抽象的生理学理论融入到问题中文,由浅入深层层分析,最后在一系列的理论基础之上得到答案,这样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地理解,提高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1.2.3 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生理学是医学院校中最基础、最古老的课程之一,因而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备课,仍然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自己查资料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写出论文,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一部分,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积极地发挥,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1.3 教学效果评价
1.3.1 问卷调查:在该学期期末就两个大班的学生对该种教学方法的态度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是否喜欢该种教学方式进行统计分析。
1.3.2 期末成绩统计分析:对两个大班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统计,以对两种教学方式进行对比性研究。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ll.0forWindows软件进行X2检验。
2 结果(见表1、2)
3 讨论
关键词:运动生理学;课堂理论;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运动生理学作为人体生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体育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规律的科学,而运动生理学研究人的身体机能和结构在运动训练和体育活动影响下的变化,研究人体机能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及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发展的生理学规律,探讨人体运动能力发展和完善的生理学机理,论证并确立各种科学的训练方法和训练制度。
一、运动生理学课堂理论改革的探索
1.运动生理学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优化
根据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在对运动生理学课堂理论改革的探索中,根据实用性、前沿性以及科学性原则,对运动生理学的教学理论进行了适当的精简,在此基础上适当减少了理论课的教学课时,同时增加了一些在体育运动训练和教学中较为实用的内容和国内外与体育相关的最新的一些理论以及科研成果。在进行运动生理学课堂理论改革的探索时,我们注重对运动生理学教学内容的优化,对运动生理学的一些教材内容展开合理且又科学的调整、提炼和删减;在进行授课时,教师以精讲、少讲为主,突出教学重难点,将运动技能的形成、能量和物质的代谢、肌肉的呼吸、循环以及收缩作为教学的重难点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某些较为简单的,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够很好地理解的内容,则留给学生课下自学,教学有详有略,详略得当。运动生理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性较强的学科,在进行教学时,尽量多加强实践性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运动生理学指标,如无氧阀的应用等。
2.转变运动生理学课堂理论教学方法
在素质教育大力实施的今天,根据2012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要寻求适应学生学习的高效教学方式。在进行教授时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由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模型、幻灯片、挂图等,提问激疑,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改变传统呆板、枯燥的课堂教学氛围,指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切实发挥主体作用。
同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快速传递信息、使得抽象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化的特点,是一种较为可靠的崭新的教学方式,其在运动生理学理论教学课堂中的运用,能够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比如,在学习运动生理学中人体的某些内部组织器官以及某些机体结构的生理变化时,如果单靠教师口头讲解,学生难免会感觉枯燥无味难以理解,毕竟看不到,学生的想象力也有限,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听得津津有味的。因此,虽然教师耗费了心思,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实际收到的成效却并不理想。而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制作直观易懂、形象生动的CAI课件,再加上教师的讲解,学生很容易理解重难点知识,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Word,PowerPoint等教学软件进行课件的制作和修改,借助校园网信息化平台展开高效教学。
二、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1.加大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比重
运动生理学的发展以实验为基础,是一门实验教学课程。由于我国传统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状,使得实验教学在运动生理学教学中所占比重较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较少的实验教学只让学生学会操作几个生理指标,至于如何在运动训练以及体育教学中运用这些生理指标则知之甚少。因此,必须加大实验教学比重,在常规实验基础上,增加对运动心肺机能、运动时能量的消耗、运动心电图的测试等等,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运动状态下用血压、心率等较为简单的生理指标评定心血管机能。
2.改革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要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将演示实验与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相结合,实验场所也根据实验内容尽可能多样化,适合在实验室进行的实验可以在实验室操作,适合在运动场的就要在运动场完成。
3.改革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的考核方式
与运动生理学理论知识考核方式一样的闭卷考试方法很难全面评价实验教学效果,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的考核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实验分析、思维以及动手能力方面的考核。对实验教学的考核方式分为三个阶段:(1)上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了解学生掌握技术和实验操作能力的最直接的方式,同时从实验报告中也能够了解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释实验结果的掌握程度。(2)通过让学生独立操作实验的方式,考核学生的独立动手操作能力。(3)给出实验题目,让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上网查阅资料,通过图书馆搜集资料等,然后完成实验的设计方案,这一过程是为了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程度。实践证明,这样的实验教学考核方式,取得到了非常大的教学成效。
本文分别从对运动生理学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优化以及转变运动生理学课堂理论教学方法两方面论述了运动生理学课堂理论的改革,对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从三方面展开,首先加大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比重,其次改革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方法,最后改革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的考核方式。希望能给予相关教育人士以帮助。
参考文献:
[1]许强.运动生理学实验课教学改革探索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01).
[2]涂相仁.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以《运动生理学》教学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2009(09).
[3]宋相川.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8).
[4]杨修厂.多媒体技术在运动生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版,2012(10).
作者简介:
【关键词】生理学 课堂教学效果 提高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2-0181-02
巴甫洛夫曾说:“医学的理想境界是运用生理学的知识来防病治病。”由此可见,生理学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生理课是将来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及进入临床的重要启蒙课程。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可为进一步学好后续课程,如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和各门临床课程及今后从事医务工作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中职院校校医学生,学好生理学尤为重要。
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研究一般状态下的正常人体功能,并阐述机体机能的基础学科,即人体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规律、机制及其在整体活动中的意义,是每一位中职院校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启蒙课程。教学课堂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学质量的高低。提高生理学课堂教学效果,对加强医学生掌握生理学基础理论知识至关重要。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大部分生理学理论知识都是通过实验获得的,实验原理、理论知识较多,造成学生学起来难度较大,多数学生对生理学这门课程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影响教学质量。本文就如何提高中职院校学生学习生理学的课堂效果,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供广大医务工作者进行学习和交流:(1)明确课堂教学目标;(2)创新和积极改进好的教学方法;(3)积极优化教学模式;(4)生理学理论知识与临床知识融为一体。此外,在生理学课堂教学中导入临床实例,通过精心设计、恰当应用临床典型案例,可增强教学过程的启发性和趣味性,促进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
一 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中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学习自主能力差,知识基础薄弱。如何激发起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在有效的时间内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笔者认为,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引入本节课的重要的、难懂的知识点清楚地告诉学生,使学生明确本次课的学习目的和要求。如在讲授“肾脏的排泄功能”一章时,首先告诉学生,人体的排泄有多种途径,其中以肾最为重要,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的各种代谢产物必须及时由肾脏排出体外,当肾脏功能障碍时,其他器官不能代替,就会出现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而导致死亡。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名词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说过的。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进行讨论。接着教师提出问题:“肾脏是如何实现泌尿的功能呢?”
二 积极改进或创新教学方法
“探究——主体参与型”教学方法,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学模式。其指导思想在于: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又是创造与发展的主体,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如在介绍“正常测量血压”时,可以先设置提问,如血压的概念、正常值范围、测量血压的部位等,经过学生讨论后,引出血压的概念及正常值。问题是思考的起点,但作为教学开始环节,不要把问题设计成一问一答式,应围绕教材待解决的问题而提出正确引导学生思维、激发探索创新的问题。其目标指向常常是:可做什么?该做什么?其次,观察情境,形成问题猜想。要让学生针对教师或本人提出的问题进行适合自己的数学活动,包括模型制作、游戏、实践操作等。再次,调动发散思维,研究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把握问题特点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发散思维能力,深入研究问题,多提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发散性地解决问题。最后,触类旁通,灵活应用。一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解决其他问题的开始,学生从问题中得出的不仅是结果,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触类旁通,灵活应用平时积累的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以多种思维方式解决同一问题,以单一思维方式解决多个不同问题。
三 积极优化教学模式
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按照生理学知识间的相互关系,把习题、解答以及相关的学习资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以超文本的方式提供给学生,这对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外自学都是非常有利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以下两点:首先,应善于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突破难点,利用图片、动画、再配以简明的解说,能极大提高课堂效率。例如,运用课件演示骨骼肌收缩机制时,人体粗肌丝、细肌丝滑进滑出动感的画面,实现在运动变化中研究骨骼肌收缩机制规律。其次,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技术收集资料解决生理学问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够解决一些问题,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会有选择地获取有价值的知识,其中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利用网络技术收集资料,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四 生理学理论知识与临床知识融为一体
关键词:生理学;教学质量;教学实践
研究学习生理学的目的是:首先,生理学的研究与临床医学有着密切联系,医学中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无不以生理学原理为基础,同时在防病治病的过程中,又不断提出新课题,推动生理学的研究。其次,生理学为其他医学基础课,特别是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因生理学知识理论性强、内容繁杂,且其许多概念和生理过程都很抽象,难理解、难记忆,因而使很多学生产生了惧怕心理。因此,在教学中需讲究教学方法,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恰当地选择和使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下面就自己生理学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1、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喜好
生理学的研究内容中有许多复杂的过程,如各种跨膜物质转运的过程、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兴奋的传递、肌肉的收缩、心脏的射血与充盈过程、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传递、尿液的浓缩与稀释等等,这些过程讲述起来很枯燥抽象,教师要单纯用语言将其描述清楚明了比较困难,学生听起来也很费劲,不好理解。另一方面,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新的技术不断被应用于生理学实验,使生理学的研究日益深入,生理学知识和理论不断得到新的发展,越来越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要将这些微观活动讲得清清楚楚,也需要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在生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多媒体课件是一种综合运用影视、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文字等多种媒体信息制作的教学软件,可以使精细的结构宏观化,整体的过程动态化,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整体的功能局部化。它可以使学习内容图文并茂,有声有色、栩栩如生,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2、问题启发式教学法
问题启发式教学法又称PBL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PBL)【1】,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核心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它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和实践能力。如在学习血管生理前,提出“血压是如何形成的?”等问题,要求同学充分预习教材、查找有关资料,课后进行分组讨论,课堂上以组为单位来回答,回答不足之处,再由其他同学或教师进行补充。在这里,教师不是指示者,而是支持者、协助者,为学生提供资源,在学生获得知识与解决问题时给予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结合生活事件
教学实践证明,结合生活事件是开发学生潜能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学习兴趣越浓厚,学习主动性就高,其学习效果也就越好,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4、在生理学教学中适时引入临床病例
首先要在教学观念上重视生理学与临床的结合。生理学是探索生命机制,而医学是寻求护身之道,二者出发点不同,但在共同研究生命这一点上汇合、交织着。所以我们的生理学教学就必然要和临床紧密联系在一起。把理论教学与临床病例相结合,无疑在生理知识与临床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理学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为将来临床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生理教学中引入临床病例,可以增加课堂吸引力,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求知和探索欲望,并且使学生早期介入临床,培养临床思维方式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为以后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5、比较讲述教学法
比较讲述法是一种十分重要、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2】。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经过比较、鉴别的知识往往更容易使人理解和记忆。所谓比较讲述法心就是将两种相反或相对的事物、同一事物相反或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和鉴别,从而区分异同的一种方法。
6、联系新进展
当今社会是知识爆发的时代,同样现代医学知识也在飞速发展,而书本知识往往相对滞后,因此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了解本门学科的前沿动态,有助于学生了解并掌握本课程的最新知识。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将书本知识与新进展进行联系,拓宽学生的视野,为经后从事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培养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7、联系多个相关学科
讲授的过程中,要联系相关学科,比如组织胚胎学、解剖学等,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并且能够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实践中,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利弊,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与综合应用,以上只是本人从事生理学教学工作的一些粗浅体会,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尝试、运用和创新。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生理学 教学改革 基于实验的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029-02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现代医学生的理念必须从以“病”为本转化为以“人”为本,培养高素质、高能力和应用性的医学生成为时代需求。“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是一种有效的实践性、应用性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将这种培养模式的理念应用到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即“早实践、多实践、反复实践”的教学模式。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分支,也是医学院校本科生必修的医学基础课程。它是研究生物体及其各个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因此,如何让学生短时间内有效的掌握这门学科并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动手能力和科研意识,就要求将生理学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做到“早实践、多实践、反复实践”。鉴于此,笔者进行了医学院校“基于实验的生理学特色教学模式”(Experiment-Based Learning,EBL)的探索,以期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将从生理学教学现状、基于实验的生理学特色教学模式的探索、具体实施和效果评价四个方面浅谈生理学教学改革。
1 生理学教学的现状及发展
生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是学好临床课的基础,而生理学实验是生理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方面因为生理学是一门逻辑性、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其中的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基本理论的得出都是通过大量生理学实验的证实;另一方面,生理学实验课的各种手术操作是临床医学操作的基础,掌握好生理学实验基本技能和方法是医学生以后临床工作的必备条件。目前,国内大多数医学院校的生理学实验教学已整合到医学机能实验学。医学机能实验学是把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的实验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门独立的实验性学科[1]。由于医学机能实验学在课程安排时间上滞后于生理学理论教学一学年左右,导致生理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严重脱节,更与目前“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相悖。虽然近年来已出现生理学第二课堂教学等[2],是第一课堂教学的延续与补充,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动手能力和科研意识[3],但仍不能有效地将实验对生理学理论知识学习、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因此,探索一种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相融合、教师和学生相互动的“早实践、多实践、反复实践”的教学模式,不仅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所亟需的。
2 医学院校基于实验的生理学特色教学模式的探索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为适应其学科性质,“床边教学”(bedside teaching)一词被提出,它是以临床带教老师为主导,医学生为主体,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教学[4]。简言之,就是改变先讲理论、后进行实践的传统做法,结合病人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它打破了我国医学教育课程的设置以基础知识-临床知识-实习三段式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医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在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医学基础课中《生理学》的讲授其实也存在相似的基础理论-基础实验的二段式教学模式,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理学的知识不利,更导致生理学教学和能力训练对医学生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难以发挥,势必影响他们对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学习。另外,自转化医学作为一种崭新的医学研究模式提出后,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基础和临床的整合。也就是说,生理学不仅只是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开设,最终还是要为临床服务。这也反映了转化医学模式的内涵之一“bench to bedside”(从实验室到临床)的基本要求。由于临床医学生不仅要牢固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这就要求“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培养模式。要使生理学最大程度地为临床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支撑,不仅要加强和巩固生理学的基础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早实践、多实践、反复实践”。即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系统、规范的理论讲解,结合相应临床病例的举例,更要注重培养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科学思维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大胆创新的空间。为此,我们按照“bench to bedside”(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转化医学理念,结合“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了医学院校基于实验的生理学特色教学模式(EBL)或者实验台边生理学特色教学(beside-bench teaching, BBT)模式,试图将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效能放大从而提升理论教学的效果,对这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5]进行探索。如果教学过程中,采用EBL模式,将实验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性的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融会贯通,培养他们探究问题的主动性,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但为他们学习临床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还可能无形中育下一些科研苗子,进一步深造。
3 EBL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在实验条件方面,除了具备开设一些生理学的基础实验,如ABO血型的测定、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视力盲点视野色盲的测定、人体肺活量的测定所需要的相关设备外,实验室还配置了涵盖《生理学》各个章节中相关生理指标检测的实验装置,如八通道生理记录仪,可以实现多个生理指标同步监测;如与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中“细胞的电活动”相关的细胞电生理仪器设备;除了外周指标的监测仪器外,还配置了针对第九章“神经系统的功能”的实验仪器,如考察动物脑的高级功能-学习记忆的行为学实验仪器八臂迷宫,水迷宫等;观察人脑的高级功能-语言和其他认知功能的实验仪器如128导事件相关电位的检测与分析系统。此外,本教研室不断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积极参加国家、国际高级师资培训、进修班等,为开展实验台边生理学特色教学模式奠定扎实的基础。
教师通过精选部分教学内容开设EBL教学。重点是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和形式的多样化、理论与实践教学的配套、研究性教学的开展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如我们针对自主神经系统生理学知识的学习展开了EBL教学。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调节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基本涉及到前面已经学习的各大系统的功能活动。另外,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还受情绪、应激等的影响。这样他们不仅可以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回顾,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设计实验。我们选取临床医学31位学生作为实验班,每个EBL教学班随机组建2个教学小组。在EBL教学前一周左右,学生提前预习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这一节的理论知识,通过查阅资料来设计实验的方法,了解实验设计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EBL教学过程中,各教学小组在代课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八通道生理记录仪同步记录人体多项生理指标如体温,呼吸运动,血压,心率,皮肤电阻,脉搏波,脑电波等,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到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各项生理指标的波动,老师在实验中针对性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对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预测,组织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操作和观察。特别是根据心理生理学原理,由学生设计和实施心理刺激,观察生理功能活动的变化,不仅训练了学生自行设计试验并加以实施的能力,更使学生对心理生理学的概念有了深刻的认识。然后教师结合理论教学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特点,以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调控作相应讲解。EBL教学结束后,学生和教师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指出本次EBL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改进的意见。这种EBL教学,首先将目前的基础理论-基础实验的二段式教学模式改为实验台边生理学教学的一段式教学模式,即针对《生理学》理论知识系统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开设EBL教学,使他们在教师实验台边生理学教学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对生理学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起到促进的作用;其次,《生理学》学生学习模式由学生被动式学习改为学生主动式学习。而教师每次实验室生理学理论教学后都会提出“微科学问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实验来验证,这就使生理学的教学方式实现了同步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实践训练的效果。
4 建立有效的考核体系评价教学效果
针对新型的生理学教学模式,可以采取以下三种考核体系。第一是针对理论教学效果的考核,通过学生理论课成绩和学生问卷反馈判断EBL教学法对生理学理论教学效果的影响;如我们针对临床医学实验班实施的自主神经系统生理学EBL教学设计问题,对全体31个学生进行了自主设计的问卷调查,要求学生对EBL教学法的必要性进行评价,并发表自己对EBL教学法在生理学学习中的意义、看法和具体的建议,回收30份。结果显示,66.7%的学生认为EBL教学法“非常必要”,33.3%的同学认为有“必要”,无人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无所谓、没必要”或者“不好”;他们对EBL教学法在生理学学习中的意义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第一是帮助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23/30)、激发学习兴趣和科研兴趣(13/30)、培养动手能力(10/30)、开拓思维和创新能力(8/30);第二是针对实验技能考核,主要是检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第三是针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考核,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行设计实验,带教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去综合评价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针对有科研兴趣和良好科研思想的学生鼓励加入各种科研兴趣小组,组织开展科研活动,鼓励大学生科研项目的申请和研究等,实现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总之,生理学教学的EBL教学法更能适应转化医学的要求,具有基础理论―基础实验的二段式教学模式不能取代的优点,特别是较好地适应了“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同时,我们在肯定EBL教学法优点的同时,发现EBL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教学课时相对较少、只能小班教学、教师层次要求较高、实验室设备需要更多投入等问题。所以,目前在普通医学本科院校开展EBL生理学特色教学只能循序渐进,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教学资源的改善,逐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莉敏.医学机能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2(28):59-60.
[2] 朱志茹,季卫刚,孙卫忠,等.五年制医学生人体生理学第二课堂教学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Basic Medical Education),2011,13(5):417-419.
[3] 夏建霞,易维京,熊加祥,等.以系统科研培训为体系,开展生理学第二课堂活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10):968-972.
关键词:植物;植物生理学;课程改革;思考
作为生物专业学生必学的课程,植物生理学在学生们所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植物生理学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十分广泛,是一门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有很大帮助的综合性学科。在该课程中,实验课教学占了很大的一部分,重要性突显。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自然植物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对大自然的喜欢越来越浓郁,为了与时俱进,迎合人们日益增长的切实需求,教育部加强了对植物生理学的实验教学改革力度,通过改革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植物生理学主要探索的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并通过结合这些内在规律,研究植物与外界环境的联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它具备知识复杂、丰富等特点。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设置的实验几乎都是很简单易懂、知识点涵盖较少的验证型实验,教学内容也多为跟着教材走,没有创新,在课堂上,也不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收益甚差,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很不利。
1 教学理念的转变
在《植物生理学》这门课程中,理论性极强,因此,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学习起来会比较吃力,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扎实的基础知识,来帮助学生对植物生理学这门科学理论知识的理解。随着各学科向深层次发展的进程,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分界线渐渐模糊,这很大程度上增进了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对于学习者有很大的帮助,并极大的促进了新型技术和新型成果的产生。针对这些新涌现的实际问题,怎样帮助学生用最少的去猎取最多最全面的课程知识,并结合实践来稳步提高教学质量成了我们当前遇到的最大难题。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优异的综合型人才,在教学理念上,首先应该要求教师不可过于依赖教材,必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避免传统的死板式教学,同时,还应该加强教师自身能力的培养,让其提高对自身价值的认识,使教师能够真正胜任导演者、指引者、点播者这些角色,树立“为学生服务”主旨观念,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切实激起学生学习植物生理学的兴趣。
2 教学内容的改革
2.1 选用优秀教材
在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要件中,教材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要想真正学好植物生理学,必须选择好教材,通过优秀教材的指引,引导学生对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探索,并达到真正掌握代谢机理以及胜利调控等原理的目的。对于园艺专业的学生来说,更应该加强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故而,在选用的教材中,要增加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内容,增设一些能够切实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实验。
2.2 课堂教学改革
植物生理学中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综合性很强。尽管学生们在初高中都学习过生物方面的知识,教师对学生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考核和检测,但是,初高中所涉及的范围比较窄,涵盖的知识也相对较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输送,强化他们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并结合相关的生物实验和学生原有的植物生理学方面的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记忆的过程中深化理解,二者相辅相成。
2.3 提高课件的质量
在当代植物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课件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更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载体[2]。在课改后的多媒体课件中,应该深化创意的思维效果,在课件中,可以尝试着插入一些能够深化学生理解、加深学生记忆的图片和声音,以提高学生学习植物生理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 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效
随着植物生理学多年的沉淀和积累,以及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如今,[3]我国在植物生理学的研究方面已有了很大的成就,为我国输送了很多林业、园艺、生物方面的专业特色人才。与传统教学相较,改革后的教学效果显著,其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运用能力等方面已经突破性的进展,学生们在此过程中受益匪浅。
4 结语
总而言之,植物生理学是一门理论知识较复杂、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植物生理学方面的能力,我国应该加强课程改革推进,以迎合学习的需求,响应时代的号召。
参考文献
[1] 李合生.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樊明琴.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