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6:14: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动画题材的选择是影响一部动画片成败的重要因素,我国几千年来的悠久历史为我们的动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戏曲名段等都是非常好的动画题材,这使得我国的动画艺术家在进行动画剧本创作时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从而创作出了很多经典的动画片。中国的动画艺术在题材的选择上,一直注重向中国文化丰富的古典小说、民间传说、民谣、神话、民俗等进行取材,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如《铁扇公主》《大闹天宫》就取材于我国四大文学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哪吒闹海》取材于古典小说《封神演义》。《天书奇谭》取材于明代小说《平妖传》。《小倩》和《崂山道士》取材于《聊斋志异》。而《宝莲灯》《九色鹿》《葫芦兄弟》《女娲补天》等则是以民间故事为基础改编而成的。《骄傲的将军》《三个和尚》《鹬蚌相争》等取材于寓言成语典故。这些动画作品的取材都源自于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充分体现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在动画剧本创作中的重要性,它们中的一些作品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不但赢得了我国观众的喜爱,也获得了世界人民的一致好评。当前中国动画的发展落后于美、日等国家,创作出的优秀动画片也非常少,究其原因,动画剧本创作质量不高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动画艺术的发展,我们在进行动画剧本的创作时,对古典小说、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寓言成语典故等优秀传统文化题材没有很好的利用起来。因此,我们在进行动画题材的选择和剧本的创作时,必须对传统文化题材进行深入的再挖掘与整合,并注重与当前的流行小说、社会热点、流行思潮和色彩、时装、网络内容等流行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动画剧本,推动我国动画艺术的快速发展。
二、动画形象中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动画形象无疑是一部优秀动画片的关键和灵魂所在,只有创作出好的动画形象,才能把角色的性格特征和故事情节充分地表现出来。许多优秀的动画片就是因为它塑造出了许多鲜活而极富个性的动画角色形象而取得了巨大成功,比如我所熟知的《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哪吒闹海》中的小哪吒、《米老鼠和唐老鸭》中的米老鼠和唐老鸭等杰出的动画角色形象,虽然很多年过去了,我们却仍然记忆犹新。我国的动画艺术家们在进行动画形象的创作时,非常注重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将动画形象的创作与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造型语言如戏剧、壁画、年画、剪纸、木偶、皮影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了许多具有鲜明中国民族风格的经典动画形象。如《骄傲的将军》中将军的形象就是借鉴了京戏脸谱的元素,赋予了角色鲜明的个性。《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玉皇大帝和四大天王等动画角色的形象造型,都取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包含了敦煌壁画、中国戏剧、庙宇艺术及民间年画等多种民族传统艺术元素,从而取得了巨大成功。《哪吒闹海》中的动画角色造型也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它融合了中国门神画、壁画及中国戏剧等民族传统造型元素,运用简练的线条、传统中常用的红、绿、青、白、黑等色彩,把哪吒、龙王、李靖等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生动地展现了出来。木偶动画片《阿凡提的故事》中机智诙谐的阿凡提的造型则吸取了新疆的地域性元素。这些动画作品的角色形象都是从我国民族民间传统艺术中吸取了大量有益的成分,在对传统文化艺术进行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因而具有极强的形式感和民族特色,对我国乃至世界动画艺术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动漫行业的大力扶持,我国的动画市场日渐繁荣,动画公司也越来越多,动画片产量也逐年增大,但是真正让人印象深刻、家喻户晓的动画角色形象却越来越少。究其原因,主要是近年来我国的动画作品都开始模仿日本和美国,却逐渐丢失了我们自己的形象塑造风格,创作的主动性不突出,造型语言单调而重复,严重影响了我国动画艺术的发展。因此当前我们在动画形象创作中必须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并结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不断创新,才能创造出优秀的动画形象,大力促进我国动画艺术的发展。
三、动画音乐中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动画作为一种视听的艺术,必须将画面与音乐完美结合,才能真正将影片的主题思想深入表达出来,刻画出经典的动画角色形象,烘托感情等。我国大多数经典动画作品的成功都离不开对音乐的合理运用与深入研究,特别是对民族民间传统音乐的充分运用,以此来增强影片的感染力和民族风格。如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音乐以中国民族乐器古琴和琵琶为主,画面主要借鉴了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的国画风格,优美画面与美妙音乐的完美结合是该片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牧笛》则是把笛声与和谐的自然之音相结合,并大量运用中国南方音乐曲调,再结合中国水墨风格的画面,使影片达到了独特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艺术境界,美国评论家将其称为“在中国听到的最妙的电影音乐”,并于1979参加丹麦举行的第三届欧登赛国际儿童和青年电影节获得金奖,影片能取得重大的成功是与对我国传统音乐的运用密不可分的。《哪吒闹海》也大量运用了中国传统音乐,如两千多年前的古乐器编钟、京剧中的打击乐器等,再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角色形象及场景设计,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完美地融入到动画片中,获得了评论界的一致好评,还获得了多个国家大奖。《阿凡提的故事》充分发掘了新疆地方音乐的特色,音乐的运用使动画片呈现出独特的风情。总之,我国动画能创作出很多成功的作品,是与在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和运用了民族民间音乐、戏曲的精华分不开的。我们在当前的动画音乐创作中,一方面,我们既要重视对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将我国丰富的音乐资源很好的运用到动画片中去;另一方面,在动画音乐的创作中也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注意将传统音乐与当前流行音乐的有机结合。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动画的成功,是与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密不可分的,正是在坚持民族化的基础上,我国动画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当前我国动画的发展与美日等国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中国动画艺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因此,一方面,我们既要对本国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坚定不移地从本国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汲取营养,继续挖掘和弘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以其为基础并吸取当代文化艺术新理念,构建起独特的动画艺术风格;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在坚持传统化、民族化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文化审美趣味,不断进行动画艺术语言的探索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动画艺术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经典的动画作品,使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动画强国。
作者:李本建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新校区;校园文化;传承创新
基于我国高校的文化传统、社会背景,新校区不会割裂、孤立发展,反而站在新的更高起点,可以充分吸收老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弘扬传统,不断创新,突出特色,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新校区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方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别阐述如何传承与创新校园文化。
一、物质文化
新校区缺少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无法完全复制老校区,不可能照搬老校区的建筑、景观,容易出现文化断层。新校区选址可以秉承学校宝贵的历史遗产,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选址,积淀高校的厚重历史。即使无法做到所有的经典重现,也可以将老校区的许多优良传统文化移植到新校区中,例如校风、校训、校史、校徽、校歌。校训、校徽简明扼要地表达学校的办学目标与办学宗旨,是大学的标志之一,要标注在新校区校门和主要建筑物等显著位置,在校园各大平台与活动中也要标注在显著位置。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田径运动会、校庆活动等学校重大活动中,悬挂校旗,全员佩戴校徽、齐唱校歌,也是新校区传承校园文化的重要一环。创新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要将时空完美结合,既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征,又充分考虑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建设特色鲜明、风格独特、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每个校区可以有自己的标志性建筑和风格。例如山东大学的“小树林文化论坛”就是依托各校区的小树林,作为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成为山大学子共同的精神家园。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并非一蹴而就,是个长期的过程。要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例如鼓励校友捐赠纪念意义的物品,发动学生参与校史院史的挖掘、编纂工作,师生联动参与校园命名、绿化工作等。
二、精神文化
新校区精神文化的传承,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理念,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引进老校区的优秀文化成果,鼓励、激励新校区的学生走出校区、走出学校,在交流中学习、融合。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全校师生员工。全校动员、全员参与,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凝聚集体智慧。新校区的设计者、管理者传承爱校护校的精神,以人为本,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增强为师生服务的意识;广大教师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优良教风,立德树人,言传身教;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自主创新,树立优良学风、班风、校风。加强新老校区之间的文化交流的同时,还必须加强与外校校园文化、社会文化之间的交流。开拓创新,兼容并包,借鉴有益经验,创新校区校园文化。新校区可利用毗邻大学城、高新区等地缘优势,或者临近社区、农村的便利,共建学生实践基地,让学生走入社会、了解社会,增强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发挥科研优势,可以辐射、带动新校区周边环境,形成良性互动。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校报、网站、新媒体等平台的作用,实现学校信息的校区同步全覆盖,体现各年级学生、各学科学生的动态,成为广大师生参与学校重大事件的平台,增强主人翁意识。校园课程网络的建设,可以打破传统授课方式的局限,减少学生在不同校区间往返上课的不便,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学质量。讲座、社团活动等品牌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实现校内网络共享,扩大活动的受益群体。老生也可以加入低年级学生的QQ群、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虽不在同一个校区,可以随时深入交流。跨校区师生密切的交流、合作、共赢成为可能,形式更加灵活,不受时间、空间的拘束。
三、制度文化
新校区大多较好地传承老校区的制度文化,采纳老校区已有的相对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尊重学校的主体精神。老校区制度的落地需要一个过程。组织新校区师生员工对制度进行学习、解读,在实践中领会,加强制度落实的监督,有利于推动制度传承。但新校区面临许多新问题,完全照搬照抄不能解决问题,必须有所创新。要在实践中探索符合时代需要和办学宗旨、符合新校区实际的制度文化。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真正参与到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不论是否在大学城内,新校区要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加强与周边村镇、社区、学校、企业的联系合作,为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加油助力;针对新校区偏僻、治安环境较差的特点,新校区要完善安全保卫管理制度,合理安全保卫人员配备,明确安全保卫职责与管理体制,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新校区内教学、科研、文体活动、生活场所的管理、使用,校内文化活动、宣传活动、计算机网络、学生组织的管理规范,要与老校区的管理相统一,又能满足新校区师生的需要;创新新校区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探讨新校区的部门设置和人员安排,如何延伸老校区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部门的职能,明确权限,协调合作,简化程序,提高效率。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传承与发展离不开评估与反馈,以客观的评估标准实时、全过程反映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推广典型,改进不足,巩固校园文化成果。
参考文献:
[1]郭燕秋,关永平.论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96-99.
[2]王宇红,姚永平,童洪志.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与探索为例.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0),24-26.
关键词:广西;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创新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同时也具有诸多极具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体育活动。比如,珍珠球、竹杠舞、毽球等等,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趣味性强,受到当地人民的喜爱,还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值得传承与推广。基于此,本文将简要讨论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在高校传承的意义,分析高校传承与创新的优势和困境,并进一步提出几点策略,希望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所启发。
1、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传承的意义
1.1、有助于更好的塑造学生
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育则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换言之,体育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塑造功能和价值。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同样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但有助于学生强身健体,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和价值观念。换言之,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具有良好的思想教育价值,充分的加以利用能更好的规范学生的行为品德,陶冶学生的情操修养,锻炼学生的精神意志,从而引导学生成长为高水平、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举例来说,广西民族大学在教学实践中引入了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三人板鞋运动,该项目属于团体运动,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学生在参与这项运动过程中能有效锻炼自己的团结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由此可见,在高校教育中融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助于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提升学生的素质和品格,从而实现树德立人的教学效果。
1.2、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大部分学校逐渐提高对校园文化的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也成为了高校教学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完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传承与创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能为校园文化注入丰富的内涵,采取有效措施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我国知名学府清华大学就十分重视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并逐渐培育出别具一格的校园体育文化。除此之外,部分高校注重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发掘和建设,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打造成校园特色文化,挖掘出许多价值的文化要素,并通过组织少数民族体育竞赛、宣传推广等方式,推动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并且促进了校园知名度的提升。
1.3、有助于优秀文化的传承
现代社会处于快速发展进程中,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文化也是日新月异的发展。在世界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外国的体育项目逐渐受到国人的青睐和喜爱,外国体育文化也渗透进来,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是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甚至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消逝在历史的浪潮中。在此背景下,培育和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迫在眉睫。高校作为人才教育的重要基地,更应当承担起传承和创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任,从而保障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长久发展。
2、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传承与创新的优势
2.1、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结合广西地区实际情况来看,传承和创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一些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或多或少有融入一些少数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并且部门地区中考也将少数民族体育纳入考核的重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这些基础教育中有所渗透,并且广西地区学生从小便对一些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有所接触,从小便耳濡目染,而且广西地区在特定的传统节日时会组织和开展一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比赛和活动,许多市、县、乡镇的居民会也参与其中,使得许多青少年对少数民族体育并不陌生,甚至较为了解。由此可知,在广西地区少数民族体育有着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些群众基础对高校传承和创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文化的推广与传承。
2.2、场地器材优势
结合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点来看,较之其他体育运动项目而言,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比较低。因此,在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时,通常场地器材因素造成的限制比较小,时空限制也较小。例如,珍珠球、抢花炮、跳竹竿、板鞋竞速等体育运动项目。这些运动项目通常对场地要求很低,随便在哪个空闲地方便可展开,并且这些运动所需要的器材大多价格低廉。因此,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场地器材要求较低,对高校而言很容易实现。
2.3、教师资源优势
广西地区高校体育教师大多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的教学水平,其中也有许多少数民族的体育教师,这些教师对少数民族体育有着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即便是部分教师缺乏少数民族体育教学的经验,但只要通过科学的训练和指导,肯定可以在教学实践中较好的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教学,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3、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传承与创新的困境
3.1、政府、高校的重视不足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政府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而言,政府同样负有重要的职责。一方面是政策规范的指导,另一方面是必要的经费支持与投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高校少数民族胡餐厅体育文化传承与创新保驾护航。近几年来看,广西政府有关部门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日益提升,然而重视程度远远不足。现今,政府部门在维护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上所做的贡献有限,参与和投入的精力和金钱均有待提升。这也间接导致部分高校在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缺乏经费保障。比如,开展一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沙龙活动、学术研究活动,必然需要经费的支持才得以进行,然而政策制度的欠缺以及经费的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发展与创新。除此之外,许多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思想上也存在局限,他们简单的认为少数民族体育的娱乐性比较强,教学价值有限,即便是这些运动具有一定的学生基础,但他们无法保证引入校园和课堂后能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不确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功能和锻炼价值。这些都是由于缺乏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深入理解和认识,思想观念上的错误判断以及不重视所导致。
3.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缺乏融合
结合广西少数民族体育特点来看,健身性和娱乐性比较强,没有较为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作为框架。而大学体育教学对教学内容的体系性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在实践中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缺乏融合,其传承与创新也面临许多需要克服的问题。这些都给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与创新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3.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稀少
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重视的提升,广西地区部分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被优化后融入了高校体育教学中,逐渐转变为体育课程资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课堂的结合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体育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广西民族大学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了三人板鞋运动,广西柳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了高脚竞速运动。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逐渐转化为高校体育教学的资源,不但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所帮助,还较好地传承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然而据相关数据显示,广西大约有四百多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被高校所利用的资源却屈指可数,因此,高校的少数民族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到位。除此之外,广西高校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材的开发有待完善。结合现实情况来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比例有限,即便是部分学校融入了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但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标准教材和系统授课方案,大多数教师都是按照自己的经验和授课的情况随机安排,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缺乏规范性和深度,导致学生不能切实有效的掌握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体育文化的推广和传承效果一般,创新更是无从谈起。
3.4、现代竞技体育的挑战
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外国体育文化渗透到人们生活中,一定程度上冲击到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地位,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作为较为小众的文化,其发展空间更是受到较大的影响。结合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广西高校体育文化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空间有限,高校学生的兴趣大多集中在现代竞技体育上,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兴趣比较低。而高校也没有提高重视,缺乏积极的引导和教育。高校很少会将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纳入社团活动范畴,组织的运动会上也很少出现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身影。现代竞技体育占据着高校体育的重心,这也导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受到压制。
4、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传承与创新的策略
4.1、思想上提升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视
思想上的关注与重视是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广西高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需要从思想上进行转变和革新,摒弃以往不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习惯和作风。尤其是在外来体育文化和新兴体育文化的冲击与挑战下,更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来维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教育。积极从各个层面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体育教学中的占比,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完善纳入教学的重点,积极营造和谐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氛围和环境,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喜爱和认可,从而为学生学习和传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4.2、加强政策支持,健全制度保障
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政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高校教育方针有着重要的影响。政府作为政策的者,对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具有指导和导向作用,如果合理发挥自身的引导功能,那么对广西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大有裨益。因此,有关部门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与作用,积极制定和出台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传承、创新与发展的政策和方针,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高校也应当积极响应政府部门的号召,落实相关政策和规定,自觉承担起传承与创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任。首先,政府与高校应当积极构建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体系,确保教育、培训、比赛等形式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其次,要能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为高校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4.3、结合高校课程资源,充分发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结合广西地区实际情况来看,该地区具有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活动,因此为高校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基础。但是高校体育教学时间有限,需要教学的内容也很多,将所有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融入高校教育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要求高校应当结合自身的情况和需求,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挖掘和筛选,综合考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路径。一方面要以学生为本,保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要贴合实际情况,符合体育教学目标,满足高校办学发展需求等。所以,广西高校需要从实际出发,多做考察和思考。为了更好的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既要有目的的发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还要科学的将其融入校本课程,在保留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特色和内涵的基础上,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和进行,从而真正实现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与创新。在此基础上,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全面的发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内涵,在实践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讲解,从而让学生在参与少数民族体育活动过程中,真正领悟和体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与内涵,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热爱与兴趣,自觉承担起传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历史重任。
4.4、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育,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正所谓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专业的少数民族体育人才是实现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与传承的重要基础。文化的教育与传承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推动和实施。因此,高校应当注重专业人才的培育和引进,以专业的人才作为支撑更好的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目标。结合实践情况来看,广西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一些有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专业,也逐渐意识到专业人才储备的必要性。比如,广西民族大学就专门设立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将一些少数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纳入教学与考核的范畴。其他高校也应当积极的借鉴和学习,并充分结合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情况,引进和培养专业化的人才,引导学生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学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部分高校还可以设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方向的硕士点,重点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深入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与学习,从而为传承与创新提供动力。教师队伍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效果。所以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要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积极与其他教师交流与分享。除此之外,高校还应当招聘具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专业背景的教师,提高人才引入力度,完善师资培训体系,合理安排教师参与培训和学习,完善教师队伍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学水平,从而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4.5、营造良好的校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氛围
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条件。因此,为了更好的推动广西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首要环节是注重文化氛围的构建和文化环境的打造。高校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应当有方向、有目标的采取措施打造良好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环境,通过开设少数民族体育社团、组织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宣传等形式,营造出和谐浓郁的校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更好的学习和了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点和文化内涵,从而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5、结语
正如前文所言,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具有较好的锻炼价值和文化价值,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应当承担起传承与创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任,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合理的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从而更好的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秦言多.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01).
[2]何茂,高会军.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6(05).
[3]王献升.当前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困境[J].当代体育科技,2017(14).
[4]蒋雪娟.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与创新研究[J].广西教育,2016(01).
[5]郭传燕.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态发展探析[J].体育科技,2016(05).
[6]唐明.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01).
1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意义
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工作时,总会受到外界地域文化的影响。近几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与高速进步,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忽略了体现地域文化特色,这种情况严重影响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对此,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时,必须应重视起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就建筑设计这一层面而言,只有注重地域文化的充分融入,才能够符合当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发展新要求;而就人文层面而言,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实现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应用,加以创新发展,能够给用户强烈的归属感与亲切感。
2地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工作间的关系
不同地区自身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通常会受到当地地理位置、外界气候、以及人文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并在特定的区域之内形成源远流长的传统特色文化。地在我国每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地域文化,主要表现在人文尽管、风俗习惯以及建筑设计等几个方面。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时,需要重视该地区的地域文化传承,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能够实现与世界文化相连,符合当前发展时代下大众的艺术审美取向。通过在环境设计中对地域文化的充分融合,能够使得该地区的环境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传播度与自信心。我国拥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底蕴,而具备了不同特色的地域文化同时也影响着该地区的城市建筑设计工程,使得不同地区拥有着不同特色的建筑设计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人们自身审美取向与需求出现了改变,而环境艺术设计这项工作作为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重要途径,需要对此进行改变与创新。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随之加快,人们对于环境艺术的追求逐步趋于现代化风格,造成很多城市缺少了当地文化特色建筑。只有将地域文化充分且合理地融入进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来,建设具备了传统特色的现代建筑,才能够实现地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融合,从而实现对传统地域文化的保护与弘扬。
3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主要传承方式
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主要载体包括有两个方面的传承方式。首先,是在物质这一层面。通过环境艺术设计这一项工作,能够将地域文化特色转换为建筑设计,将传统文化赋予并体现在所设计出的建筑及产品中,从而充分体现出该地域所具备的地域文化特色。对此,设计单位及设计工作人员需要能够充分了解当地独具的文化特色,理解传统文化底蕴,从而将传统地域特色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中来。荡秋千,有部分环境设计单位并没有对地域文化特色进行充分把控,盲目地开展环境设计与施工建设,造成在环境艺术设计多体现出商业利益色彩,并没有能够展现出该地域所具备的文化特色,没有做到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其次是在精神层面,仅凭模仿与借用地域文化的表面特色,无法体会到深层精神。因此,在推行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在充分理解地域文化内涵这一基础上,实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达到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充分融合的效果。
4在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展开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策略
4.1地域文化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步实现与文化的相互融合,在开展工程建设等多个领域的设计工作时,都存在着同质化的现象,各类设计趋于利益化的发展,严重缺乏创意与创新性,极其容易使得人们对此感到审美疲劳。此外,有部分工程建设设计工作为了能够体现出自身夸张的特色,忽视了美学方面应该重视的问题,环境艺术设计风格主要分为了国际西方化与地域特色化这两个方面。对此,若想能够不断传承并创新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化艺术设计,必须要紧跟当前不断发展的社会潮流,与时俱进,同时充分了解传统地域文化的底蕴,积极利用起文化优势,将其合理应用与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从而最大限度展现出环境艺术设计所应具备的魅力。
4.2地域文化的主要发展策略与原则
在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应用地域文化时,需要尊重传统文化所具备的内涵,理性看待地域文化特色。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发展至今仍存在着良莠不齐的情况,对此,若想能够将地域文化特色充分融入进环境艺术设计中,必须要反复探究文化底蕴,做到糟粕取其精华,选择能够与当前不断发展的社会相适宜的元素进行结合,使得环境艺术设计在延续了传统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又能够符合现代化的审美。
4.3尊重自然环境,促使自然与艺术设计的充分融合
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时,首先需要重视起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与发展,尊重自然环境。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目的与最终成果是能够为了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此,必须要充分了解与倾听当地居民的意见,尊重该地域居民的文化习俗与生活习惯;同时,还应结合该地域的外界气候特色,尊重该地域的生物环境状态,在展开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做到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地对当地环境展开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工作。对此,设计工作人员在开展设计前,可以对该地域进行实际考察,充分收集并把控当地所具有的风俗习惯与文化特色,能够融入当地居民的生活,深入了解该地区的传统历史文化发展,在有一定掌控的基础之上,选择出与现代化设计最为适宜的传统原色,融入新的设计理念来进行创新与创作。其次,设计工作人员还应融入当地地域文化符号,作为重要的设计主题,不仅需要体现出传统文化特色,同时也应点名该地域所拥有的独特文化特色。在这一大环境的设计工作上,设计工作人员可以积极利用中国特有的美学角度与造景手法,实现现代材料与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符合现代化审美特色设计。此外,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还需要科学合理融入当地的自然形态,注重该地区的文化建筑特色,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保留优秀的自然文化建筑特色,也是对该地区特色文化的合理保护。当前发展形势下,我国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时还处于保留原始建筑的阶段,无法科学合理地掌控通过地域特色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进一不发展,对此,设计工作人员及设计单位需要充分认识到新旧建筑的结合把控有新旧新旧并置、新介入旧和以新代旧三种形式,对此,应积极探索与学习其他发达国家优秀的设计案例,通过探究总结出设计特点,再次进行创造与创新,实现自身独具了地域文化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工程。
4.4正确看待地域原有传统文化
在一个地域中,传统文化的整体形成过程是复杂且漫长的,并且深入影响着当地居民的思想认知与生活习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所具备的传统地域文化特色也在逐步与现代文化相互结合,出现了多样化的地域文化,而这些地域文化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于生活观念。对此,设计工作人员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时,需要能够具备理性化的思维,科学合理地对待该地域所原有的传统文化。重视该地区能够体现出文化特色的建筑物,在受到西方建筑设计的影响之下,对其进行合理保护,积极探索地域文化与现代文明发展之间所存在的平衡点,从而更好地将地域文化特色应用与环境艺术设计中来,更好地进行传承与创新发展。
4.5理性促进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设计工作人员在开展地域中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时,能够运用多样化的艺术设计技术,包括有传统化技术,以及当前发展下的高新技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设计技术随之飞速发展,促使着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整体质量与水平得以提升。但由于通过对现代化高新技术的应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造成影响。对此,设计工作人员还应理性看待设计技术水平的提高过程,尊重自然环境特色,科学合理地来选用设计技术与设计方式,做到能够与该地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历史文化特色相适应的技术来开展环境艺术设计,以此来实现对该地区地域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创新。
在世界范围内,尤其在发达国家,建筑的实用功能与审美是高度统一的。但长期以来,中国建筑行业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导致行政强势,一定程度上影响和破坏了建筑行业的生态,加上当时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运营状况,行业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受到限制。观念的缺失,造成我国“缺腿”的建筑业态。
20世纪50年代,中国建筑业提出“建筑三原则”,即“实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这个原则在今天看起来,严重违背建筑行业的基本规则,因为它将审美与建筑的本质与功能作为对立的二元来判断和思考,如此便可引出“假使条件不具备,就可以不要审美”的结论。
绘画、雕塑、建筑原是艺术和科学互为支撑的整体。但中国在1952年将建筑学划归工科,造成了此后的一系列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中国的“建筑学”变成了“建筑工程学”。
中国建筑业包含四种业态:房屋建筑业、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作为学术概念,建筑装饰这个概念并不能成立,因为它的存在本身与建筑是“对立”的,认为建筑先行缺失了艺术,后者来替建筑补充艺术。就此含义,我将建筑装饰业称作“逆流而上的中国建筑装饰业”。
问题是,我们的房子盖完后,并没有最终解决房屋与人的行为、人的生活发生良性关系等问题,我们还需要家具、灯具、“软装”(我个人并不认同这个名词)。这就导出我称之为“顺流而下的中国室内装饰业”,室内装饰针对中国建筑业的现状而存在,那是顺理成章的。
改革开放后,建筑行业内的建筑装饰业与室内装饰业发生博弈;从根本上说,这是建设部与轻工部之间的博弈。
二、中西文化传承的本质
搞清楚中西文化传承的本质,是实现室内装饰行业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前提。
首先比较一下中国和西方历史中的“时空”和“文化”。
中华民族的时空坐标是千年文明一脉相承,特征是统一的集权文化;而西方文化的时空坐标指向多国的千年文明传承,其特征是文化多元。大象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史图》将当代国家统一罗列出来,放在历史坐标下比较。我们可以借此很清楚地认识到中西文化时空积累的差异。
中国华夏文明以稳定社会为基础。华夏文明延续两千多年,主要在一个国家内完成,且前后三个阶段相对稳定:秦汉持续400~500年,唐宋延续600~700年,最后是明清。清代中间以1840年为标志分成两段,此后经民国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
西方版图上,罗马帝国及宣称为其继承者的神圣罗马帝国前后延续的时间相当长,从公元前27年延续到相当于中国清代的19世纪初。但罗马帝国及神圣罗马帝国,却是由众多城邦和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及自由城市构成的。
从世界版图看,华夏和罗马是唯一可以堪比的两大文明体系。
华夏文化中稳定的时间段非常长,秦汉稳定的时间达440年,唐宋相对稳定660年,明清相对稳定470年。从世界版图看,中国的统一也至关重要。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建立秦朝,泰晤士版本地图显示,秦代时向西北方向延伸的领域已经形成中华文明与西方交流的通道,到唐宋时,华夏文明达到空前高度,而清帝国则奠定了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神圣罗马帝国由众多小国构成,西方文化长期的动荡社会导致各种风格产生,先后有公元纪年前后的古典风格、公元500~1300年的中世纪风格、1300~1700年的文艺复兴风格、1700~1800年的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以及1800~1900年的古典复兴风格,社会的变动,成为不同风格出现的主要原因。
中西文化观念的形成还因所处环境的差异而不同。华夏文化的主要背景环境是内陆,对土地和自然环境的以来影响到华夏文化的各个层面,其精神特质平和、舒缓、优雅、内敛。罗马帝国以地中海为内海,海洋文明所带来的探索和冒险精神即伴随产生,西方文化的精神特质因此显得极致、细密、张扬、外向,将“人”看作大自然主宰。
两种文化导致的理论与实践也完全不同。华夏文化孕育的农耕文明,以正统、固化、保守和人文的理念著称于世。而西方的文化有发散对立的思想观念,最终导致工业文明出现,反映出变革、开拓、注重科技的总体面貌。
建筑装饰方面,华夏文化以宗法制度作为装饰构建的基础,封建伦理提倡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讲究仁、义、礼、智、信,使得中国的城市规划、建筑乃至其他方面,均以均衡的构图、循规蹈矩的装饰手法占主导地位;像北宋的《营造法式》,其间包含了多年积淀、代代延续形成的定制。中国最初的设计应该说还是非常有创意的,但经过代代规范,基本上成为工匠式的延续。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北京紫禁城的规划、建筑、室内设计只为显示皇权,并非以人的居住为设计主体,其格局是典型的王朝“家天下”的格局。故宫的太和殿,皇帝一生中用不了几次。虽然皇帝夏天常去圆明园,可圆明园已毁于八国联军的炮火,这样一来,我们缺少作为一个人的皇帝的居住环境的实例。遗憾的是,中国现在的建筑理念基本来自故宫。
中国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认为,中国人有两种审美理想,其一是“错彩镂金之美”,其二是“出水芙蓉之美”。前者体现宫廷装饰源流,后者体现民间装饰源流,这是中国室内装饰的基本物质表象和精神内涵。故宫太和殿的宝座可谓“错彩镂金之美”的典型,而民间文人的社会实践和居家环境,则可以作为室内装饰设计“出水芙蓉之美”的诠释。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李渔曾说:“土木之事,最忌奢靡,匪特庶民之家,当崇俭朴,即王公大人,亦当以此为尚。盖居室之制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凡人止好富丽者,非好富丽,因其不能创意标新,舍富丽尤所见长,只得以此塞责。”宫廷装饰讲究华贵、富丽、雍容、繁缛,民间装饰讲究简洁、宁静、清秀、自然。但今天中国室内装饰的主流观念显然来自于宫廷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是超越宗教的哲学体系,这对中国设计来说也影响至大。在春秋战国,有诸子百家,其中道、儒、墨、法四家影响最大。道家讲“顺乎自然”,儒家讲“三纲五常”,墨家讲“一义兼爱”,法家讲“依法治国”。但遗憾的是,此后秦焚书坑儒,汉代在“独尊儒术”的同时又“罢黜百家”,儒家独占统治地位,道儒墨法四家的文化并没有完全传承下来。虽然经历了1919年“”和1966年到1976年的“”的冲击,但儒家纲常体系还是对我们的设计理念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西方文化中,宗教因素极具影响力,以最有影响的基督教而言,以君士坦丁堡为代表的东正教、以梵蒂冈为代表的保守的天主教以及以马丁・路德为代表的新教等教派教义不尽相同,多元共存,并且都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熟悉的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建制是中国人顶礼膜拜的西方教堂奢华版本,被奉为所谓西方风格的典范样式。其实,在西方,类似芬兰赫尔辛基路德教大教堂那样的基督教新教教堂所展现的朴素面貌也同时存在,只不过在今天的中国人看来,那样有点寒酸的设计不能登大雅之堂罢了。
三、室内装饰行业的创新
要实现我国室内装饰行业的创新,首先要冲破单线传承的围城。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实际上是多元综合的思想体系,这应该成为我们传承的基础,而不是局限于儒家纲常礼教与等级制度等糟粕。
室内装饰行业的创新关键是观念转型。我们应一反过去对宫廷装饰风格的一味追崇,将民间装饰源流发扬光大。宫廷装饰源流是影响华夏文化现代观念形成的障碍,其糟粕应该彻底被抛弃。
要实现我国室内装饰行业的创新,我们还要立足下游产业资源整合。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大的从农耕文明跨越工业文明进入生态文明文化形态的社会,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观念存在现代转型问题。由于我们在本质上缺少对工业文明的继承,直接导致了狭隘的专业观。因此,我们要借鉴国际优秀案例,努力实现中西文化精华的融会创新。
室内装饰要基于环境观念,具体来说,就是立足下游产业的资源整合。室内设计还需要与工业设计联姻,以生活方式的变革来引导我们的设计。在这方面,瑞典的宜家做得很好。
宜家在欧洲的定位并非高端,但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初,以俨然高端品牌的姿态吸引国人趋之若鹜。实际上,宜家的理念就是整体设计。从室内空间、室内装修一直到室内陈设,三者合为一体,综合设计,综合考虑,综合营销。反观现在中国其他卖场,90%以上还在延续以前的单线作业方式。所以,接下来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把中西文化精华融为一体,以实现今天真正的创新。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回归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本质,要将道、儒、墨、法四大家结合起来,按照现代观念解读“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才有可能在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创新。
中华民族在原始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产生了“环境选择”的学问――风水学。风水学注重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实际上就是中国传统的环境设计观。在风水学中,自然要素与人的行为结合成一种“以天合天”的生活方式,这样的模式在现代人文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环境心理学的相关描述中可见形迹。
工业文明导致生活变革。1900年,西方工业国家的一般国民就有能力购买电扇、炊具和暖炉。20世纪初,电灯、抽水马桶、电话和洗衣机等家用设施的机电化与人工控制的环境系统就成为商品住宅的基础条件。然而,这一切首发于西方国家。
我们今天建筑面积约90平米的中小户型住宅空间中,放着按照20世纪西方现代风格标准设计制作的模数33mm家具,尺度普遍偏大,浪费资源,成本也高。我们今天所使用的不少设计参数基本延用西方设计构架,以厨卫空间、装修、产品为例,偏向于大型与高端,没有按照中国的生活方式消化调整。这些设计所提供的生活方式与中国的生活方式有多大差别?我们有没有可能建立符合国情、面向经济适用住宅的30mm家具尺度标准?我们有没有可能重新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产品设计体系?这需要室内设计师与工业设计师的共同努力。要再次达成“天人合一”整体协调的环境,我们有很多路要走。
如果能够发展出既符合当代生活方式,又满足人的行为特点的设计,这种设计就可能面向全行业。仅以厨房为例:如果我们不仅着眼于硬件产品,还能换一种思维方式,从行为模式出发进行设计,那么,橱柜与流理台设计可以转换为餐前操作与储存系统设计;灶具与排烟系统设计可以转换为烹饪操作系统设计;水具与排污系统设计可以转换为餐后存储系统与垃圾清运系统设计……以此为例,我们需要整合其他行业和设计门类,打造全新的设计理念。
创新是个兼容并蓄的过程,即融会人类思想之精粹,为我所用,为今天所用。创新是个积累升华的过程,从主观世界的创造性思维出发,实现客观世界的物质实体转化。当代中国室内装饰从业者,必须融会中西文化精华,才能实现传承创新,这不是某种风格的表面抄袭和膜拜,而是从生活本质入手,去发掘更多尚未被我们发现的传统文化优秀宝藏,从而开创中国室内设计未来新的辉煌。
郑曙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艺术设计分部主任
关键词:屏边 苗族 文化
1.屏边县苗族文化的多样性
在屏边这片广阔而神秘的土地上,生活着苗、汉、彝、壮、瑶等17个民族,总人口15.3万人,其中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4.18%,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生产性文化、生活性文化、观念性文化等多种多样文化。屏边的苗族大多居住在高山地带,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塑造出了一系列与山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产性文化模式,刀耕火种盛行千年不衰。围绕着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苗族早已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各自的生产性文化体系,伴随着耕种过程,一系列农耕礼仪为特征、反映民族神缘的精神文化生活也随之展开。
处于不同生存环境中的屏边苗族,为了生存,还以其特有的方式来顺应和利用客观的外部环境,在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特有的生活性文化,同时衍生出相应的人生礼仪。例如:“苗族鸡生”、“纺麻”、“织布”、“手工刺绣”、“蜡画”、“民歌民谣”、“花山节”、“苗族服饰”等等,时代在前进,人类在进步,这些生活性文化也常处于流变之中。受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屏边的苗族生活中,观念性文化也有所不同,其中,就有较大差异。规范性文化与人们的行为紧密联系着,常常从人们的行为方式中表现或折射出来。道德作为一种规范性文化,是一定的民族群体所认同和接受的人际行为准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苗族人民通过相互交流、交融、其文化中所包含的伦理道德精神也不断相互渗透,从而形成了许多与中华民族一致的伦理倾向和道德品质,如讲礼仪、重情感、重承诺、疾恶如仇、尊老爱幼、以群为重等。这些规范性文化中包含着的道德传统,是苗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厦的坚实基础和不可或缺的材料。
2.屏边苗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1理性地对待苗族生活性文化事象
从文化史的角度看,每一个文化事象都有它产生和存在的合理性,然而,随着历史和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有的文化事象被淘汰了,有的自行消失了,有的至今还保留着。屏边的苗族也有许多至今还保留并仍起作用的民族文化事象,这需要我们去理性地分析对待,不能采取“一刀切”或“一锅煮”方式,应分清情况,分别对待处理。有的苗族文化事象无先进或落后之分,不会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相冲突,但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如苗族服饰、苗族歌舞等。对于这些文化事象,可以无须干涉,任其发展,或者略加引导,使之在经济建设、社会文化建设、丰富苗族群众的生活方面发挥作用。有的文化事象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如重男轻女思想严重,供男子上学,不让女孩子上学;迷信,不信科学,生病不到医院就治,而要搞迷信医治;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创新意识不强等等。对这些文化事象,我们应该通过教育提高群众的认识能力,教其扬长避短加以改造,使之化害为利。有的文化事象与现代方式基本一致,如苗族人民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讲诚信、以群为重,尊老爱幼,以重情感为基础的自由婚恋等。对这类文化事象,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让它们成为苗族进步,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依托。社会不断进步,屏边苗族人民的生活条件也不断地得到改善,传统的文化也在不断发展着。
2.2批评性地传承屏边苗族规范性文化
面对屏边县苗族传统的规范性文化,我们要用现代文明的精神加以检验,根据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加以取舍、改造、传承发展。民族习惯法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于民族社会中的“法律”,在现阶段,一些苗族习惯法在屏边县的苗族社会的一定范围内仍发挥着作用。对待这些民族习惯法,我们不能用“一刀切”,应加以区别对待,只要与国家法律政策不相冲突的就保留,让它们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发挥作用。同时,我们也要主动运用国家法律来指导和引导它们的演变和发展。苗族禁忌习俗中,既有长期的生产、生活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有迷信与偏见的沉积。我们要用现代的眼光看待苗族禁忌,破除那些毫无道理的迷信的、愚昧的禁忌,保留那些有一定科学性的,有利于人们生产、生活的禁忌。各民族的传统理论道德思想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份厚重的遗产,采取“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的态度都是不对的,阻碍人和社会发展的旧的社会理论道德,我们应该摒弃,对那些属于社会公德层次的道德,我们要直接保留略加以改造,让它们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砖石。
3.小结
人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其中,精神生活的发展也是重要的方面之一。当支撑一个群体的精神生活的民族文化被破坏,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无法谈了,社会的进步与民族文化的保护不应成为矛盾。因此,建设苗族的文化,可以改善苗族精神面貌,为苗族地区注入活力,提高苗族人民的整体素质,为苗族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社会的和谐奠定基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应充分重视苗族地区苗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尽量减少时代变迁对苗族文化冲击的负面影响。总之,面对屏边地区的苗族文化,我认为要用现代文明的精神加以检验,坚持科学发展观,合理地开发利用,使传统优秀的苗族文化得以传承、创新,让它们在社会的发展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摘要]在全球化、多元化的文化冲击中,国产动画电影走入迷失的困境。新时代的政策与市场引导下,国产动画电影复归到“内容为王”的创作道路。《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白蛇:缘起》(2019)、《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等基于民间文化资源供给的动画电影创造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也给国产动画电影创作带来信心。本文论述了国产动画电影基于民间文化资源供给的传承与创新,分析了国产动画电影基于民间文化资源供给方面的创新策略与现实展望。
[关键词]国产动画电影;民间文化;资源供给;创新
一、国产动画电影
基于民间文化资源供给的传承复归早期中国动画的本土化探索让观众对传统文化产生了一种熟知感和亲近感,在创作实践中结合民间文化艺术形式创造了新的动画类型,在内容和精神内核方面也从民间文化中汲取养分,极具中国民间文化特质、中国文化精神和中国审美特色的动画作品在艺术上和质量上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时代文化传播的多元化发展,日美动画迅速占据了中国动画市场,此时的国产动画一方面背弃了民族化传统,对强势的西方文化有着盲从心理;另一方面,国产动画如《宝莲灯》(1999)和《梁祝》(2003)等作品,在对中华民族文化题材的作品处理时的机械“效仿”使其丧失了原本的艺术特色与本土价值,国产动画在内在焦虑与商业浪潮冲击中丧失了创作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阶段中,国家停止了对美术片的指标政策,不再对动画统购包销,国产动画被全面推向市场。动画产业与文化软实力息息相关,为了发展我国的动画产业,政策的干预与扶持为国产动画的重新崛起保驾护航,我国动画电影发展迎来了新的时代。在政策引导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国产动画电影从原来依赖政府补贴以量取胜的增长模式,已转变为以优质内容为核心的追求质量的模式。《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到《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背后,也再次呼唤国产动画的内容供给回到民间文化的传统与创新上来。国产动画创作不应盲目迷信和效仿,应该从5000年的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去挖掘资源,植入更深的文化历史和思想内涵,重拾传统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民族独特的创造力,保持传统民族文化,发扬民族艺术风格,复归到独具民间文化资源供给的特色发展道路上来。
二、国产动画电影基于民间文化资源供给的创新策略
文化资源划分为外显文化资源和内隐文化资源。[1]戏剧与舞蹈样式、特色建筑、地方音乐、民族服饰等,属于文化的外显性部分,而民间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则是内隐性的,它包含在文化的外显性特征之中,以形式各异的外显性形式为载体表现出来。动画创作中广泛借鉴民间文化的外显性形式和规律,成为动画展现民间文化内隐性精神内涵的重要途径。基于民间文化资源供给的创新是民间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民间文化在表现上具有单一化、指向性强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变化,动画电影对民间文化的表现不再仅仅局限于早期简单地模仿与再现,动画电影应注重对民间文化的形式元素、主题意义、精神内核等内外层面的资源进行创新运用。而着重在以下方面:对民间文化外显层面上视觉元素与听觉元素表现形式解构后重组的创新表达;在民间文化内隐层面上对主题意义进行挖掘,并以一定的现代逻辑转化书写;对民间文化中积累形成的对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与现实的融合构建及拓展延伸。
(一)解构与重组:基于民间文化表现形式的丰富表达解构意味着将原有内容和元素进行拆解,重组就是将拆解后的元素用适合的方式再进行连接。[2]动画电影对民间文化中形式元素的“解构与重组”表现在,不再只是单一地使用某种地方民间文化元素作为体验元素,而是对民间文化的体验元素实行统一调度,对民间文化表现手法进行切换,对场景空间进行打破与重塑,力图更加多元展现民间文化现象,创造出一种文化特征综合、丰富的视觉体验。《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和《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作品创新运用民间文化资源在影像中的体验元素、表现手法、场景“解构与重组”的方法,这种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对于当下动画电影美学构建有着积极的意义。民间文化元素重新调度。动画作品包含着不同的题材、造型、服饰、故事、音乐等文化元素,而这些源自民间文化的文化元素作为动画电影的构成单位有着不确定性。因此,动画创作需要将民间文化中的这些元素按照主题服务的原则重新调度组成一个较大的文化复合体,这样,民间文化元素才能发挥一定文化功能,包含文化元素集合体的动画电影才会呈现出独特的文化特质。动画电影《白蛇:缘起》在艺术风格上以中国风为定位,着力追求一种精雕细琢的镜头美感与画面质感。为了达到定位追求,影片对充满东方韵味的文化元素实现了重新调度,使这部作品真正走入了中国传统话语中的幻化之境,从而烘托出悠长隽永的韵味,形成电影独特的中国风文化特质。表现手法的交互切换。动画电影借助水墨艺术元素及手法创造出的黑与白、虚与实、书与画等之间的手法转换,不仅能够充分扩张空间、造型、线条、色彩以及氛围等多个方面的写意特性,还能让人感受到水墨动画写意精神及其深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动画电影《白蛇:缘起》开篇,运用水墨的笔法与意境创造出了白蛇记忆中的幻境,这种幻境与现实之间的切换也营造了影像时空的“虚”与“实”;淡墨山水画与实景之间营造的纵情挥毫的“写意”与精细雕琢的“写实”相互辉映。这些手法的切换运用并非简单地堆砌与叠加,而是基于对民间文化深厚底蕴的理解,在多种风格并蓄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各种现代派的艺术风格,超出原本写实、写意范畴,营造出突破传统动画电影美学视域的全新空间。场景空间的打破与重塑。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山河社稷图”出自明代小说《封神演义》,创作者将“山河社稷图”设定为一副神奇的场景空间,其中每个荷叶都是一个小景观空间,如雪山、荒漠、瀑布等,这些灵感都来源于中国的盆景艺术。影片将荷叶的平面与雪山、荒漠、瀑布景观的立体空间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表现形式进行了一次大胆融合。通过对场景、元素、空间的消解或再造,打破原有的视觉空间审美惯例,产生了全新的视觉美感。同时,动画中的“山河社稷图”,在叙事时空的虚实和不同视点之间的切换上,结合影像动态流动引领观众进入一个庞大的场景空间体系。空间形态随着视角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全新的视觉样式,拉近了观众与影像空间的体验距离,活化了静止的山水画空间。“解构与重组”带来画面表现的更多可能性,画面中的影像不再只是客观再现,拆解后的元素重新搭配组合,传统文化的刻板印象得到释放。
(二)挖掘与转化:基于民间文化价值主题的现代阐释文化价值的自反与现代表达。民间文化也具有自反性和适应性,民间文化艺术元素会自发地迎合时展而进行变化与完善。当前,人们对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越发提高,动画电影的创作应充分挖掘、提炼民间文化元素的艺术价值,结合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及生活现实,实现文化的现代性突破。这种对于传统文化的突破包含对故事情节、叙事模式,主题意义等的再创作,以此来凸显一种现代化的模式和风格,这也是现代性的突出表现。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重新塑造的孙悟空人物形象,是对传统的一种颠覆,是一种自反性、现代性的表现。动画电影《白蛇:缘起》在经典民间传说“白蛇传”的叙事母体上进行传统IP的再创新,将故事设置在“前世”,讲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这种在旧的故事主题中注入新的价值观念,也正是《白蛇:缘起》能够突出重围的原因。主题意义的陌生化处理。从文化资源主体来说,重在陌生化处理,通过主观能动性,自觉改造、升级与发展本民族文化,对于民族文化来说,现代性是当下的要求,陌生化是将来的要求。[3]无论是《白蛇:缘起》还是《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都植根于中国家喻户晓的经典神话故事,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带给动画电影广泛的群众基础外,也对动画电影的创新表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下的动画创作应赋予民间文化新的时代意义的现代化转化,做到民间文化元素的重构与新编、故事主题的提取与优选、时代精神的提炼与注入,让民间文化拥有“陌生化”的新奇意味。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在挖掘这个艺术典型的主题价值后,转换角度来诠释《西游记》这个神话故事以及孙悟空这个传奇的人物形象,用故事的形式反映了正义与邪恶尖锐的矛盾冲突与斗争。另外,主题价值的挖掘与转换也应注重影片主题和当下的价值体系的兼容。《白蛇:缘起》虽有许多创新,但其故事内核依然不变,讲述了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主人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都和我国目前文化价值相兼容。神话文本的另类书写。神话文本是动画电影资源供给的宝库,而挖掘宝库的重要环节就是精简神话文本原有庞杂的剧情,聚焦主题表达,合理加入元素及设计,赋予神话文本表达的趣味性。如《哪吒之魔童降世》就通过丰富叙事主题、精简支线剧情、增加趣味元素等手法实现对经典神话文本的另类书写。《哪吒之魔童降世》在主题和立意上瞄准现代社会的观者需求,对传统故事的重新解读和改编处理摆脱了之前作品中的二元对立、角色处理脸谱化的叙事模式,将主题意义重新定位在亲情、打破成见、逆天改命、理解与尊重的多元化的现代价值意义的层面上。不过,情节的提取与精简,依然保留了神话文本的主题与意旨,这种“聚焦”也使得影片拥有了更加跌宕起伏的剧情张力。另外,《哪吒之魔童降世》人物形象“暗黑化”设定,不仅表达了创作者对内在美反思的现实意义,也服务强化了影片“打破成见”的主题。影片中以德阳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为参考形象设计的角色结界兽,不仅丰富了作品的神话体系,也增加了影片的趣味性。太乙真人肥胖造型及川味普通话、鼻孔带有回忆功能的法宝飞猪、长生云和海夜叉等设定也是对民间文化元素颇有后现代意味的转换尝试,这种尝试不仅具有趣味性,也使民间传统文化与当下观众的审美情趣相融合。
三、国产动画电影基于民间文化资源供给的现实展望
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可以视为突破低幼“反智收割”的叛逆。《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也都是民间文化资源转化为摆脱“低幼低智”的标签的动画电影,创下了动画电影票房纪录。国产动画电影应该在内容及形式上拓展更为广泛的观众群体覆盖面,真正摆脱低幼化的桎梏。让国内观众改变动画电影低幼化的固有思维,应当基于民间文化资源内容供给拓展国产动画电影的故事题材,使国产动画电影向“全龄”受众转变。民间传统文化资源是当下动画创作的文化根基,新兴的现代数字技术是民间传统文化内涵更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动画电影创作需要不断继承发展民间文化的传统并在现代科技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民间文化的精神内涵。现代数字技术创新是动画电影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动力,也为动画电影的创作带来了充满想象的发展空间。以现代审美的全新视点去重新审视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现代动画中得到更新和拓展。动画电影创作以民间文化为基础,拓展延伸精神内核,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动画电影创作应在尊重民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其精髓和精神内核,将创新元素合理地运用在创作中,对民间文化的艺术价值和精神内涵进行延伸,让动画电影基于民间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职业院校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这项技艺将来可能后继无人,我不得不寻找更多的机会,向更多人介绍唐三彩这门手艺。”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水旺每年都会到各地参加各种展会,“我开的工资一涨再涨,但是也留不住人,年轻人不愿意干这个。”高水旺曾有几个年轻徒弟,也都做得很不错,可是其中几个人已经改行了。
在松花江东岸的吉林省吉林市乌拉街满族镇上,皮具曾经颇为盛行,但如今做马具、皮鞭的皮匠在镇上只有80岁高龄的刘启波一人了。“如果我不做,这门手艺就可能失传了。”刘启波的言语中透露着无奈。“6个子女,谁也不愿意接过自己的手艺,就连自己原先的两个入门弟子也在十几年前改了行,失去了联系。”
像高水旺和刘启波一样,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都表达了类似的担忧,“老祖宗传下来的绝活儿怎么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了呢?”
这种状况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5月15日,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三部门出台的《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强调,通过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进一步提升学校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民族文化相关专业学生,特别是民族地区学生的职业技能,促进就业,提高就业质量;促进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专业布局,推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特色发展;推动职业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相结合;借民族文化之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民族特色产业、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而通过三部委公布的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我们发现,这100个专业点来自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98所职业院校,涵盖范围比较广泛。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的职业院校一直承担着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
桑植民歌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在桑植县挂牌成立了桑植民歌实践教学采风基地。学校组织师资、相关艺术家深入桑植民歌基地采风,与当地的民歌传承人零距离交流,吸收丰富的民间音乐元素,把桑植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转化为丰富的音乐教育资源;加强对桑植民族音乐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加强培养桑植民歌演艺人才和高层次音乐人才,为桑植民族音乐文化活态保护、传承储备人才贡献力量。
黑龙江省有10个世居少数民族,经过历史的沉淀,形成了独特的衣食住行,即物质文化方式。如满族剪纸,满族萨满神鼓神偶制作,满族刺绣,满族河灯制作,满族弓箭,刀具铠甲制作等。但这10个世居少数民族的民族工艺品、服饰、食品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民族地区,这种接近产地的生产销售模式节约了一定的生产成本,但缺乏文化产品展示平台,难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这些文化产品,不利于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为此,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与全省民间民俗工艺品创意中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协商合作,在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校园内,结合民族图书馆、民族博物馆、民族体育馆、民族风情园等“三馆一园”建设,同时建设民族文化产业园,对民族手工艺品进行传承与创新。通过全省范围内招商,将10个世居少数民族的文化产品进行整合,将10个世居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聘请到园区,建立10个世居少数民族手工艺者工作室、民间艺人创造室等,同时鼓励他们在校园内开办手工艺坊,前开店后建厂,一边传承技艺一边销售,同时,店和厂还可以作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涉及民族文化的专业一定要加强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很多职业院校尤其是民族职业院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具有文化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既发挥职业教育基础性作用,发展壮大中华文化,也提高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服务民族产业发展。《意见》的出台,让全国职业院校特别是被列入示范专业点的院校感到十分振奋,院校长们摩拳擦掌,希望借此机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就业质量。
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举办的“推进职业院校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座谈会”上,与会人员表示,在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上,职业教育有着独特的优势,具有不可替代性,几乎所有的民族民间文化技艺的传承与创新都需要依靠职业教育来完成。
但是,与会人员也反映,目前问题也很多,主要集中在缺少顶层设计、缺少资金投入、缺少专业标准、缺少师资等方面。
海南民族技工学校校长罗雅指出,海南民族技工学校的民族织绣、民族美术两个专业进入了首批示范点,但省里并没有什么动静,以前学校归民委管,现在归教育厅管,两个部门都没有因为这个《意见》的出台而对学校有什么新的说法。
“三部委要在更深层次携手,搞好职业院校开展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顶层设计与发展规划,使之更加科学规范和富有成效。同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宣传,不断强化对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传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对此,云南省民族中专学校校长郭子孟呼吁。
与会人员认为,《意见》中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非常到位,但缺少宣传,这导致了各级政府对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推进乏力。另外,《意见》也缺少配套的设计与规划。
经费投入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在经费投入方面,三部门发文要求,职业教育经费要向民族文化相关专业建设倾斜,鼓励支持民族、农村地区学生就读民族文化相关专业。
目前,有不少职业院校,特别是民族地区职业院校,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尽管学校多渠道筹措和有效使用资金,办学经费依然捉襟见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制约着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工作的推广。安徽行知学校校长于日锦认为,民族文化中的一些民族传统工艺,有些能够进入产业,有些则很难进入产业,“国家必须要拿钱来保护,否则将形成历史遗憾。”与会人员呼吁,国家能切实加大投入,中央财政应该尽快设立民族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从示范点建设入手,推动民族文化特色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改善民族文化相关专业办学条件。
专业标准空白、师资人才缺乏,也是与会人员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2009年,在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新增设了民族类的8个相关专业,与民族文化相关的吃、穿、用、住都包括在内。但与会人员反映,目前这8个相关专业的教学标准还没出台,一些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不符合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学校对于应该开设哪些专业、怎样进行课程设置、安排哪些教学内容等随意性较强,考核体系更无从谈起。
英山缠花技艺源于明代,盛于清代,由农民制作,作为一种民俗礼仪、装饰艺术品用在人生的出生、结婚、祝寿、治丧四个重要的场合。古时吴楚交界,南北文化在此交汇融合,英山缠花在制作工艺上汲取了绘画、雕塑、剌绣、剪纸、景泰蓝、编织等多种美术精华,被称为 “立体绣花”“线艺雕塑”和“立体工笔画”。制作方法是在实物或人造坯架上用多色丝线缠绕出动物、花卉、水果、文字等,通过图案的寓意及谐音的方式传达人们的祝福和美好愿望,蕴含着浓厚的民俗文化和深刻的寓意。但是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民俗的消失,英山缠花濒临失传,我们面临的将不仅是保护和挽救这项传统文化,更面临着如何传承、合理利用开发的问题,要让传统手工艺“活”在现代生活当中,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一、英山缠花发展的困境及原因
首先,制约英山缠花艺术发展的瓶颈主要是产品知名度低、工期长、收效低,市场销售难以形成气候。据了解,虽然英山缠花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社会上知道并熟悉这种艺术品的人很少,就连英山当地也有大部分人不了解这种艺术,生活中更是鲜见。英山县文化馆1986年对“缠花”进行挖掘和整理,征集到了少量的原作和一些复制品。经过英山文化馆这几年的努力,英山缠花境况有了一些改善,但是由于全靠手工制作,工序复杂、制作缓慢,因此难以批量生产,产量极为有限且价格昂贵,难以形成品牌效应。目前消费者主要是部分民俗博物馆和少数收藏家,能走入市场的几乎没有,经济收效微薄。
其次,传统习俗的发展导致英山缠花的应用范围缩小,传统的技艺传承形式和制作形式制约了英山缠花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传统喜庆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工业制品的冲击下,许多场合已不再有缠花的影子,只作为一种观赏性的艺术品而存在,应用范围逐渐缩小。英山缠花在制作形式上主要还是以具象的摆放饰品为主,造型形式缺乏创新,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日常装饰品很少。英山缠花的多样性工艺特点和丰富的题材形式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拓展应用方面还有待挖掘。另外,缠花艺术技艺的传承方式同其他传统艺术一样也是师徒传承的形式,当地只有一批老人掌握这门技艺。如今老艺人相继过世,由于学习周期长且收效微薄,年轻人愿意学的极少,英山缠花的传承面临青黄不接,省级传承人只有80多岁的张仕贞和徒弟陈广英两人,扩大生产难以实施。英山缠花的生产方式以主要家庭作坊为主,制作者集英山缠花的设计、制作、组合等诸多工作于一身,在工艺的制作上没有进行分工作业,技艺和制作速度很难得到提升。这两个方面是导致英山缠花艺术止步不前的主要原因。
二、传承与保护的对策分析
针对英山缠花艺术的发展现状,对其传承与保护对策作出如下分析:
(一) 进一步落实与推进英山缠花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在经费上为传承人提供物质保障,使他们全身心致力于英山缠花的传承与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将缠花艺术作为民间艺术课在当地中小学开设,聘请缠花艺术传承人担任教师,培养热爱民间艺术的继承人和消费者;定期举办展览鼓励青少年参与体验和交流;利用报纸、杂志及广告进行宣传,扩大知名度。提炼英山缠花的“优质基因”,如缠花的造型方法、艺术形态、制作技艺等与时俱进地进行生产性传承,保持手工制作的生产方式,保证工具和材料的原真性,维持制作工序的原生态,延续图案的寓意性。在不影响生产效率和作品艺术价值的基础上,保留原有的工具生产方式。此外,还可以引入适合缠花艺术的现代化机器生产工具,对材料的切割、缠绕等方面的技术进行改进。
(二) 引用先进的电子设备对缠花艺术进行数字化录入,建立缠花艺术数字库
首先对已有的作品,采用多角度照片获取(三维模拟呈现)、三维彩色扫描(高保真立体式三维数据获取)两种方式,实现多角度、全方位的数据留存。其次对于缠花艺术的制作工艺流程及工艺传人的传承现状等利用数字声像采集技术进行跟踪记录保存。还建立缠花艺术学习课堂,由面授转化为电子课堂与面授相结合的模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传承人制作的过程录制下来做成视频课程供学员学习,定期集中面授及检查作品制作质量,并对一些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三) 依托高校以产学研结合作为载体,加强英山缠花艺术保护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发挥大专院校专家学者的智力资源,将缠花艺术研究项目引进校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建设,将英山缠花艺术以必修或选修课的形式开设,有益于学生对缠花艺术的了解,为培养继承人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另外,高校可以联合地方,培养一支缠花艺术教学、保护的专业教师队伍,保证其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进行应用研发;聘请缠花艺术传承人来校担任客座教授,进行学术演讲或教学示范。如上海交通大学“裁云纸社”与卢湾区文化馆联手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守白在该校开设五堂课为一周期的海派剪纸艺术课,都取得了很好效果。
三、英山缠花的创新发展之路
英山缠花作为传统民间艺术,它具有的优势是较强的装饰性和浓郁的地域特色;弊端是其工艺复杂,耗时耗力,而且缺乏知名度,花样种类也极其有限。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习俗慢慢被新的风尚取代,作为礼仪装饰品的英山缠花要想取得长久的传承与发展,必须寻求创新发展之路。加强对英山缠花的花样、工具、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在提炼这些民族元素风格的同时,将形式美法则合理融入现代产品的设计开发,使其内涵丰富、样式多变,生命力得到延续和发展。
(一) 拓宽缠花的应用范围
在缠花工艺发展上,一方面完全继承传统的工艺特点, 创作一批纯手工制作的传统缠花艺术精品,供政府、博物馆和个人收藏, 作为欣赏品;另一方面可以将英山缠花这一艺术形式与现代的艺术设计融合,创造性地进行商业性或产业性开发,结合现代审美需求设计出新的艺术品和日常生活品,适应市场的需要,扩大市场需求量。把缠花做成家居壁挂或者立体画,制作成符合现代人需求的发饰、挂件、首饰、装饰品等。与英山当地的旅游产业相结合,将缠花艺术的文化意蕴与造型元素植入旅游纪念品,开发成旅游纪念品和高级的馈赠礼品等,如潍坊通过对潍坊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开发利用,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 围绕缠花艺术开发出特色商品
一方面,可以结合缠花艺术原本作为出生、结婚、祝寿、治丧礼仪装饰品的深刻寓意特征,开发出不同系列的产品。如将原来在小孩出生时用来做装饰的寓意着前途似锦、吉庆有余、有福有禄的小老虎头、小蝙蝠、小鱼、小花等,在形态上做卡通化或简化处理,色彩上加入流行色做成工艺品或有缠花艺术装饰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儿童用品。对原来在婚庆用品中的传统缠花做成礼盒分档次进行包装设计,作为婚庆礼品出售;另外将包含各种深刻寓意的婚庆缠花如“喜鹊咏梅”“凤戏牡丹”“恩哥戏菊”“鹭子戏莲”“蝴蝶闹金瓜”等,装饰到婚庆用品上,如做成新娘发饰、鞋子和衣服以及用于床上用品的装饰。对用于祝寿的缠花如“金玉满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福禄双全”可以做成高档礼盒出售。另一方面,可以开发一些满足现代人日常需求的缠花工艺品,如“缠花工艺腰带”“缠花手帕”“缠花胸针”“缠花壁挂”,甚至将传统形态的“缠花八卦”做成保平安的车内装饰品等,还可以结合现代人的需求做成时尚的头饰及手机挂饰等。
(三)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传统的艺术虽然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拥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如果一味坚守传统不与时俱进,它势必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只有对传统工艺进行适当的改进,使之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使用需求,为当代的日常生活所用,才能实现其活态传承。
从上文中提到的英山缠花的制作过程来看,英山缠花的制作者也是设计者,艺人们的思维受到传统艺术形式的制约,很难设计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这就需要专业设计师与传统艺人合作,将传统艺术与时尚产品相结合,针对消费者需求设计出既有传统工艺特色又具现代感的作品。如2012年中国湖北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等奖缠花创意设计作品《紫气东来》,该作品将英山缠花的传统技艺手法和传统吉祥图案运用其中,并结合了窗花的镂空手法与构图形式,设计出既时尚又富有传统意味的物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题材上,可以对传统题材的形态进行创新设计,结合现代艺术形态设计缠花艺术新形式。首先可以对传统的装饰纹样进行简化处理,使之符合现代人追究的简洁大方的形式。如缠花创意设计作品《吉祥如意》将天圆地方、梅花和祥云等图案进行抽象的造型处理,设计出项圈和戒指,简约而耐人寻味。除了传统的题材外,还可以加入常见的植物形态如梅兰竹菊、玫瑰、百合等,动物形态如十二生肖、星座符号、卡通形象等,均可以作为设计的参考元素。
〔关键词〕文化创意 南京城墙 文创产品
“文创”指的是文化创意产业,它和一个城市的软实力密切相关。笔者感到,首先文创不只是一个产业概念。狭隘地说,它是一个品牌,能够增加文化附加值。再高一层来说,它是一种产业升级,达到城市创意、城市文明、市民文明的提升。因此,文创的价值不只是一个产业,而是一种发展策略。
文创产业发展最难的部分是如何实现自下而上的全民参与。一个城市,盖几座高大上的标志性建筑,那只是少数人享受,城市的文创氛围是出不来的。千千万万的市民如何参与?如何让文创的理念落实在普通消费者身上?如何提升市民的审美水平?如何让城市的消费者接受本土民族品牌?这其实是最难的。
文创在大城市、小城市、农村各地都一样,一定要有一个起点,而这个起点绝对是从年轻人开始的,必须要搭建低门槛、高效益的文创平台。今天,文创已经无所不在,因为文创的起点非常低,就是创意市集和街头艺人。
南京这座南北文化交融、古老与现代并存的城市赋予了文创设计师们独特的设计视角与兼容并蓄的设计风格。她们能够在纷杂的世界中独善其身,并保持好奇又单纯的童心,是件很难得的事情。都说,设计师讲究设计灵感,她们眼中的灵感,20%来自于天生的敏感与悟性,80%来自于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可是,很多人很难把生活和工作完全分开,工作是生活的重要部分,旅行、看电影、听音乐、陪孩子,也是生活的重要部分,不管哪个,都是在不断修正自我,不断收获。旅行、逛街、看展、参观博物馆等等,在此过程中,看产品和陈列、看装修装饰、看色彩搭配、看材质工艺、看版面布局等等,只要是美的事物,总能吸引设计师对其一探究竟。设计是相通的,时间长了,平时关注与积累的元素和表现手法会自然地融汇贯通到文创的设计中去。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建立统一的大明王朝,南京进入影响中国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明代南京以其龙蟠虎踞的自然形貌、山水城林的秀丽风光、群英荟萃的社会环境屹立于神州大地,其城市建设也成为世界都城的典范。
举世瞩目的明代城垣体系,于1366年到1386年,历时21年建成,以“高坚甲天下”而“称世界雄城之冠”,是世界第一大城垣,建造之时不遵循古代都城取方形或者矩形的旧制,而是“因天时就地利”,依山傍水而建,设计思想独特、建造工艺精湛、规模恢弘雄壮,在钟灵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间,蜿蜒盘桓达35.3公里,外廓城周长更是超过60公里,其营建思想既有创新又有继承,在中国都城建造史上标新领异,独具魅力。
南京明城墙,据初步估算共耗费了数亿块城砖。城砖一般长40厘米,宽20厘米,厚10厘米。其材质土性丰富,铭文形式多样,是南京明城墙的一大特点,也是南京明城墙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城砖烧造质量,明朝政府在城砖上采用严酷的“责任制”,保证了南京明城墙建造过程中的高质量。以南京天地为展厅,与南京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南京明城砖铭文,为后人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
南京城墙在文化创意产品方面应该说是一个“老字号”, 从1997年成立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馆开始,就一直立足南京文化,躬耕于本土文创产业。其中,由104张单票、26幅画面组成的《南京古城墙》门票被列为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后来经过学习,看见在许多文化创意产品商店里,有很多实用性、趣味性很强的创意产品。学习以后,我们一方面坚持历史性、知识性路线,另一方面也对文创产品进行了一番探索。近三年来,在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南京城墙积极用各种方式方法和众多机构开展合作,设计创作了三百余种富余城墙特色的文创产品,将文化遗存与当代人的生活、审美、需求对接起来,让游客把城墙文明带回家。
2016年,“南京文创展”在六朝博物馆举办,南京城墙的一大波融合了城市文化、城墙历史的文创产品悉数登场,其中很多还处于研发阶段,实属第一次与公众见面。文创产品是景区的形象浓缩和宣传载体。南京城墙现已完成了三百余件文创产品的设计,其中,城墙明信片、聚宝盆、金陵扇等已投入生产,得到游客一致好评。
一、文创产品既有观赏性,又具实用性
南京城墙“龙吐水”茶具:提取了南京城墙和城门元素,结合南京城的山水城林特色,并根据南京雨季城墙“龙吐水”现象设计出此款茶具。此设计由三部分组成:代表城楼的茶壶、代表城墙的茶海和代表南京“山水城林”特色的四个茶杯。(图1)
南京城墙蜡烛杯:将玄武门、中华门等的仿真模型放在长方形蜡烛杯里,点燃时就仿佛一轮金日映照古老城墙。
“五福临门”南京城墙手工皂:蓝色、橙色、粉色、白色、绿色一组城门形状香皂,环成一圈,犹如玉璧。
“拍砖、搬砖”是较为流行的网络语言,其和城砖铭文结合在一起设计的电脑鼠标垫,具有一种诙谐的意味,更适合当今年轻人的欣赏习惯。
二、文艺路线
“有诚有善”小扇:古朴典雅,寓意美好。
南京城墙铭文包袋:由“造砖、筑城”文字和城砖铭文为设计元素的帆布包袋,以时尚清新文艺的设计风格,体现了南京城墙文化内涵。
“爱上一座城”帆布包:以南京城墙为元素,将南京具有代表性的城门:中华门,仪凤门,神策门,玄武门和挹江门作为造型,设计一套讲述南京城墙文化的插画,由此衍生出一系列插画风格的帆布包。
三、给孩子们的礼物
“城门、城门几丈高”儿童身高测量尺:十分有趣,标尺用老南京童谣中的“几丈高”的词儿,结合城砖铭文中不同官级的职位名称为元素,设计了这款身高测量尺。
城墙模型玩具:让孩子分分钟就能造出一座城。
四、可以看、可以玩,还可以吃
“令牌”糕点、巧克力:是由南京城墙馆藏文物令牌衍生而来,口味则有抹茶、红豆、绿豆等多种选择,是一款充满趣味的食品。
五、打造“书香满城”文化品牌的同时,书房和文创中心共建互补
中华门:聚宝书缘和南京城墙文创产品展示中心
解放门:台城书房和大明茶砖(图2)
大树根:创营书会和三文化创意中心
下一阶段,南京城墙作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将选拔抽调相关专业人才,专门成立文创产业部,博采众长,开拓思路,在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继续打造一批富有城墙特色的文创产品,一手抓合作,一手抓研发,双管齐下,推动南京城墙文创产品的新拓展。
现在可喜的是,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大力发展文创产业,越来越多的文创公司在崛起,老百姓的文化修养与品味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提高,这对地方文创产业的发展都是利好。一件事情大家都在做,就会形成市场形成产业,但同时也会形成竞争,笔者想说,我们文创企业一定要共同维护好市场环境,杜绝恶意的低价竞争,在创意和质量上形成良性竞争,用开放的心态谋求合作,大家抱团共同形成行业标准,才更有利于文创产业良性、持久的发展。这几年来,我们看到,南京创意设计中心作为融合平台,为南京的设计企业做了很多实事,带领大家走出去,把好的资源引进来。希望今后南京创意设计中心能继续发挥平台作用,多举办各种活动,多嫁接各种资源,多开拓各种渠道,带领南京本土设计企业和设计师向世界发声。
参考文献:
[1]郑孝清.不负重托 共创未来 .古都南京,2016
1.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传承与保护目标。协同治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各系统围绕共同目标展开工作,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传承与保护机制首先要构建协同治理目标。这个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种。总体目标就是:繁荣和振兴民族文化,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良性传承与发展,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总目的,任何活动都要围绕这个开展。但同时由于各方参与活动的动机不同,都还有其具体目标,概括起来就是:实现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学界、媒体、传承人、社会公众等各方面的利益需求。例如企业对利润的需求,学界对文化研究的需求以及社会公众对提高文化素养,丰富个人文化生活的需求等等。这些局部目标需要各方力量围绕具体工作达成共识。
2.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传承与保护法规。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为主,建立协同治理法规制度体系,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治理工作机制。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兼有公私双重属性,法规制定要同时考虑维护公众利益和权利主体的私权利益。首先,要明确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执法者和监管者责任,突出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体地位。其次,要明确对传承人、学界、媒体、企业、社会团体协同治理主体的行为限制,特别是对存在的“重申报、轻保护”,保护单位的“不作为”,过度商业化、过度产业化等问题,要有明确的行为限制。再其次,要细化上述协同治理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只有在立法层面上明确了多元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才能真正实现各主体在协同治理过程中的合法地位,确保协同治理工作顺利实施。
3.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传承与保护激励。要注重发挥激励的引导作用,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积极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激励表彰制度,对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传播交流作出贡献、建立功勋、享有声誉的杰出传承人、社会组织及个人以及政府相关部门或其工作人员,进行精神、物质或政策方面的奖励,激发公众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
二、协同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
1.规范现有传承人管理。进一步规范传承人管理制度,严格传承人认定及退出工作,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形成公民个人申请、公民推荐、相关保护单位推荐等多种推荐渠道相结合的申报制度。开展传承人的监督及考核,对传承人进行常态化的考核和跟踪式的监督,对工作落实不到位,能力素质退化的传承人经过相应评审考核后及时执行退出程序。落实传承人的保障及支持,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医疗保障,积极改善传承人生活条件,长期稳定地为传承人提供补贴,保障传承人生活条件。
2.注重潜在传承人培养。坚持民族文化培养“从娃娃抓起”,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民族文化意识。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编写民族文化幼儿读物,创作系列绘本、童谣、儿歌、动画等。以幼儿、小W、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发挥中小学和大专院校的教育资源,积极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积极在青少年中培养民族文化素养,培养潜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3.拓宽传承人培养渠道。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孵化器”作用,积极鼓励社会团体、个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给他们提供资金、政策、税收、人才等方面的帮助。积极构建联合人才培养机制,例如:将社会传承人聘用至院校担任教员,在博物馆建立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基地。一方面可以解决院校教育理论功底扎实,具体工作实践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传承人提供更多的传承对象,同时还可以为博物馆提供更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内容,达到“1+1+1>3”的目的。
三、协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金投入
1.增加政府投入。各级政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保护部门,要认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传承中华文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大经费支持,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资金,并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逐年增加资金投入,要加强资金使用监管,优化资金投入和分配,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化的效用。
2.吸引民间资本。要大力鼓励企业、民间团体以及个人投资或者赞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通过政策引导、优惠等措施,鼓励民间组织、企业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或投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柒牌集团与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联手,成立的“柒牌非物质文化研究与保护基金”,共支持非遗研究项目累计60项,研究项目遍布全国35个地区,柒牌更将中国非遗艺术元素呈现于服装、服饰设计之中,铸建了行业内民族文化弘扬的领航标杆,让沉睡多年的中国瑰丽艺术焕发青春。
3.争取金融机构。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单位和个体的帮扶力度,在银行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以政策倾斜,可参照大学生创业优惠待遇,对微小型“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给予低息或无息贷款、在税收方面给以优惠等,促进微小型“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不断发展。
四、协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传播
1.强化社会公众认知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子在群众,其传承、发展都离不开广大老百姓的参与,要从提高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意识入手,不断提高群众参与传承保护的主动性。一方面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培养,促使公众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另一方面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知识学习,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类别、名录体系建设、保护措施等诸多方面,可以使公众进一步融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的保护、传承中去。
2.科学整体筹划宣传工作。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传播的整体科学筹划,样式上参照开封清明上河园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公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曲艺、体育竞技、杂技、手艺等整合在一起,整体宣传,提高宣传效益。时间上结合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构建贯穿全年的宣传主线。
3.大胆使用先进技术手段。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非实体性,许多精湛技艺都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录,紧靠传承人口口相传,在当前传承人较少的情况下,部分非文化遗产面临灭绝。因此,一方面要通过现代多媒体手段,用声音、图像、照片等多种方式将其记录下来,确保文化的延续性。另一方面注意发挥信息技术信息量大、覆盖范围广、传输速度快的优点,进一步丰富电视媒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产品,在互联网上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网站,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公众号,建立基于VR(虚拟现实)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平台,通过图片、音像、文字、虚拟现实等多种形式宣传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证宣传质量效果。
五、协同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
1.全面继承传统文化精髓。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沃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必须深入贯彻中华文化精髓,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保持传统文化的基本因素,防止发生变形走样。
2.不失本质搞好创新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必须遵循科学规律,要想科学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能人为地创新创造,防止“将淮南的橘,种到淮北的土”,而是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去发现规律,利用这些传承了千百年之久的固有规律来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些试图通过臆造出来的某些“规律”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想法与做法,到头来只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带来致命伤害。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而地处河南的众多历史文化名城不仅集中体现了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更是我们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加强中原历史文化名城景观保护与规划,传承华夏历史文明,发挥郑州作为河南省会中心城市地位,将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核心区,这也是河南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战略。
历史文化名城既是地方传统历史文化的象征,更是城市变迁和发展中的见证,它在长期不断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我们这些子子孙孙留下了各城市特有的历史文脉,是人类进步和社会文明发展历程信息的集中体现。国家在关于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针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力度。加强中原历史文化名城景观保护与规划与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本文通过加强历史文化名城景观保护与规划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试图来探析如何来加强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景观保护与规划,助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
历史文化名城景观保护与规划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想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我们可以发挥郑州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地位,将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身处中原经济区核心,郑州文化底蕴深厚,拥有黄帝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武术文化、嵩山文化、黄河文化等众多文化资源,这也是郑州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显著优势,更是郑州承担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大历史责任,因此,传承华夏历史文明郑州义不容辞。
历史文化名城既是地方传统历史文化的象征,更是城市变迁和发展中的见证,它在长期不断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我们这些子子孙孙留下了各城市特有的历史文脉,是人类进步和社会文明发展历程信息的集中体现。地处中原的河南,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是文化资源大省的典型代表。而所处我省的那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不仅集中体现了我省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更是我们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在河南境内,保存着很多历史城市,据调查统计,至 2012 年 6月,河南省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8 个( 郑州、洛阳、开封、安阳、濮阳、商丘、南阳、浚县)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7 个( 郑州市古荥镇、开封县朱仙镇、禹州市神镇、淅川县G紫关镇、社旗县赊店镇、确山县竹沟镇、郏县冢头镇) ,历史文化名村 2 个( 郏县张店村、郏县临沣寨、) ,河南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镇、村) 达 17 个,数量在全国位居前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19 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62 个。世界文化遗产 3 处( 安阳殷墟、洛阳龙门石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这些都是老祖宗给我们这些子孙后代留下的宝贵遗产和财富,如何保护好、利用和发展好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这些宝贵遗产和财富是我们每位子孙后代义不容辞须要承担起来的责任。。国家在关于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针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力度。我们作为华夏子孙更应该引起对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高度重视,要明确保护的重要性和责任性。但是,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的开发建设,这些历史文化浓郁的传统原始民居、历史地段、街区甚至一些文物古迹等城市特色文化遗产,或多或少的会受到一些现代设计元素和符号的诱惑和冲击,如果在进行城市建设中,尤其是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建设中,只有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处理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运用一种合理的设计手法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样才做到了传承和创新的有机结合,那么我们进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核心区的工作才更具有价值和意义。因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景观保护工作,也就是将我们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的一种传承和再创新的过程,因此加强历史文化名城景观保护与规划势在必行,这也是我们在进行传承华夏历史文明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历史文化名城景观保护与规划,助推郑州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目前,国家和政府都比较重视针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近几年不断将一些名城的城市文化遗产逐渐纳入文物保护单位,并放在博物馆收藏、宣传展览,但这些举措并不是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目标,它是一种保护手段,也是在进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最终目标是将这些城市文化遗产实现“子子孙孙永褒用”,在这一保护过程中,必将得到代代相传和延续。这也就要求我们能合理处理好其建设和保护的关系,及如何规划,将遵循什么样的规划原则、使用什么样的规划方法,以致最终能为名城的健康、有序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也使我们能借助加强历史文化名城景观保护与规划的力量来助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
1.协调好历史文化名城景观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省内广泛的分布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拥有众多历史文化名城的大省。而郑州作为河南省会中心城市,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也得到了高速发展的高峰期。那么与此同时,现代设计元素和符号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那么城市在进行开发建设过程中尤其是要协调好历史文化名城景观保护工作,因为我们不论是进行历史文化名城的景观保护和规划工作也好、进行城市建设工作也好,我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改善和提高我们居住环境的现状、美化我们的居住环境。因此,我们在进行城市建设和景观保护、规划工作过程中,一定要把现代设计元素和符号与传统文化运用一种合理的设计手段,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对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不仅要做到创新,还应做到传承,使传承和创新同步进行,最终将它们适当的运用在历史文化名城的景观维护和规划工作中,继而推动城市的建设工作,让历史文化名城景观保护与规划推动郑州的城市建设工作,从而构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核心区。
在城市建设中,城市的文化遗产中本无与其存在矛盾关系,关键好要处理协调好城市的“文脉”传承保护和城市建设的关系。在能保证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来搞城市建设,将城市文化更好的融入到城市建设中来。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历史文化名城景观保护规划要与其同步进行,做到二者相互协调、有机结合,达到双赢的目的。每座城市的文化遗产都代表着在当地曾发生过的人和事,代表着人们的聪明智慧,象征着时代的变迁、文明的进步,这些文化遗产也是这些名城中可以横向和纵向流动的景观资源,也是构建特色名城的宝贵财富,更是提高名城知名度的名片、宣传名城的直接媒介。因此,城市建设们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务必要将历史文化景观资源的保护纳入到其总体规划当中去,要名城的文化景观资源保护与城市发展建设并肩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