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化学五大核心素养

初中化学五大核心素养

时间:2023-06-19 16:14: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化学五大核心素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化学五大核心素养

第1篇

【摘 要】中学化学核心素养把“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放在首位,其次是“变化观与平衡思想”等五个方面,可见其重要性。化学核心素养与其它学科核心素养一样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科学素养,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化学课程是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化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渠道,也为学生终身发展植入有益的“催化剂”和“DNA”。所以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化学基本观”,提升“三重表征”思维,扎实落实核心素养于课堂。

【关键词】化学基本观;三重表征;核心素养

什么是化学基本观呢,本人认为学习者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自我构建以化学视角认识事物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观点,称为化学基本观。化学基本观并不是以现成结论形式出现在教材中,而是内隐于事实、概念、原理等具体的化学知识及其体系中,伴随知识层次的推进而发展、而深化。可以说,化学基本观是化学基本思想和方法在自我头脑中的综合与提升,是化学学习最终目标和对化学认识的最高境界。

在课堂上重视“化学基本观”就必须注重过程体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老师轻视学生“过程体验”,把化学教学变成纯粹的“纸上谈兵”;有的把理性的化学教学变成了简单的“识记性教学”;有的“演示基本应付,分组几乎不做”,“画实验”、“讲实验”;更有甚者在电脑上“看实验”等现象存在不少。这些做法必定扼杀学生主动体验、感知获取知识的能力。不能因为客观实验条件困难或者“抢进度”等原因而放弃“过程体验”。化学教学本身要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创造让学生多动手尝试、积极参与的机会,使学生在过程中丰富个体体验,提升体验的质量和内涵,形成自己的“化学基本观”。例如在讲授“金属的防护和废金属回收”时,可提前分组布置学生在家带来生锈铁钉及新铁钉以备实验之用,一部分同学到回收站调查金属回收的一些情况。课堂上,找几位实验现象比较明显的学生与几个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学生进行对比展示汇报,老师引导、启发学生分析原因。通过全体学生自主交流,很自然就知道“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这一事实。进而老师进行教学拓展,请学生再思考:一半浸在水中的铁钉,哪一部分锈斑最明显,理由是什么等问题,启发学生对铁锈生成的原因和防止铁锈生成的方法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使学生在轻松的探究氛围中,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在自主探究和交流合作过程中,培养他们“化学基本观”。真正实现化学课标要求:让学生认识科学探索的一般方法,掌握化学探究中常用的、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手段,学会观察、记录化学现象以用数据处理等,了解化学原理应用于实际化工生产的方法等。所以重视“化学基本观”的形成,是精简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途径。

不管什么学科知识的学习,若干年后具体知识或许会被遗忘,但是该学科特有的思维习惯、思想方法会烙印在脑海中,并不夸张地说或许会伴随其一生。所以说化学教学必须超越对具体知识本身的追求产,从传授事实、掌握知识转变为运用事实、发展观念,形成思维。“三重表征”思维能力是化学学习过程中,自我构建、自我转变形成的核心能力,当然是化学课堂教学必须落实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知道学习化学与化学研究,不仅要从宏观现象上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进行观察、描述,而且还要从微观结构上进行解释,只有如此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对于宏观上的物质不是每一样都可以拿到眼前用手触摸与体验的。即使可以让我们触摸与感知,但在学习与研究中还是不方便甚至不现实,所以我们还要运用抽象的化学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从宏观、微观、符号三种水平上认识和理解化学知识,自我构建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思维在三者之间自由灵活地转化。这已经成为国际上公认的化学科学不同于其他科学的最具特征的思维方式,即“三重表征”思维。这也是化学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变化观念及平衡思想”所倡导的。

虽然中学课程改革进行了很多年,但单一的“识记性的教学”化学教学已根深蒂固,老师与学生没有真正从“三重表征”思维方式的形成与培养等去寻找原因,结果把化学学习变成了“枯燥性的点滴记忆”。其结果影响了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更影响了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思考问题所必须的“变化观念及平衡思想”。所以从“三重表征”思维入手,把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十分重要。例如在讲授“奇妙的二氧化碳”时,首先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了解学习的重点,激发学习动机,课堂教学时,老师可以展示一瓶二氧化碳,让学生归纳其物理性质,然后重点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为了突破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这一难点,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两个实验来探究,再通过学生交流讨论得出这一性质;同时布置适当的课堂练习。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把实验探究、观察讨论、小组合作交流融为一体。增强学生主体参与能力、合作能力、探索能力,最后通过微视频介绍二氧化碳和干冰的用途,让学生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真正落实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有效的“事件发生器”。整节课,学生思维始终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教学置疑中伴随着“三重表征”思维的建构,课堂教学效果当然显著。

化学老师必须树立这样的观点:化学教学要将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内在意趣投影于化学实验,吸引学生在化学实验的感召下开展学习活动,通过个体或团队的探究,使得隐含的知识和方法等逐步、整体地显露出来,从而促进学生的理解建构与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应用能力。把化学教学从“掌握一种知识的化学”转移到“建构一种思维方式的化学”上来,真正落实核心素养于课堂。

【参考文献】

[1]衣敏之.几种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J].化学教学,2011(3)

[2]田卫兵.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科关键能力[J].数理化学习,2016(4)

[3]李巧利.化学科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1-2)

第2篇

关键词:化学教学;学情研究;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5-0005-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5.002

高效课堂教学是广大一线教师对教学的不懈追求,优化的教学设计乃是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教师中心”和“教材中心”的理论对教学一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目前,这些传统观念在制约着教学的转型,表现为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有些教师往往“胸中有材”但“心中无人”,很少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更缺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展开教学设计。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是学习的外部条件,为学服务”。因而,教学设计的展开应围绕学生主体来进行。这里,笔者结合“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来谈谈优化教学设计的一点做法。

一、分析领悟课标与目标,确定学生应学什么

课程目标是国家赋予我们的教学使命,我们必须承担这样的课程使命,必须为实现课程目标而教学;教学目标的本质则应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如果说“课标”是对教学的宏观调控,是总体性的描述;那“目标”就是对教学的微观把握,是细化了的任务。通过我们对教学目标中蕴含的学习结果性质、类型等进行科学分析,就可以确定要求学生在这个课题中应该学什么。

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内容标准“二、身边的化学物质”的“(四)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部分规定了“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有关的活动与探究建议有“使用pH试纸测定唾液、食醋、果汁、肥皂水、雨水和土壤溶液等的酸碱性”,“调查或收集有关酸雨对生态环境和建筑物危害的资料”,“实验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在内容标准“四、物质的化学变化”的“(二)认识几种化学变化”部分规定了“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并能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了解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反应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有关的活动与探究建议有“小组协作完成当地土壤酸碱性测定的实验,提出土壤改良的建议或适宜的种植方案。”

“中和滴定”乃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当然初中课标没有要求,但从学生的发展来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中和反应”大有必要,这样能使学生初步了解研究化学变化的科学方法,通过具体生动的现象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本节课教学要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发生的化学变化,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实验探究能力、交流评价能力以及科学和人文素养,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领悟了课标要求,教学目标的确定便有了支撑。本节课我是这样设定的:一是,找准教材知识点,确定知识技能目标:初步认识中和反应的特征,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初步形成进行中和反应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了解pH的变化范围与溶液酸碱度的关系;初步形成测定溶液pH的实验技能。二是,找准学生认知点,确定过程方法目标:通过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学会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的某些方法;通过对多种物质的溶液的pH测定,加深对溶液酸碱度用pH表示的认识。三是,找准道德教育点,确定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由中和反应的广泛应用感受到化学知识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通过用pH表示酸碱度的学习及实验探究,了解到酸碱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并体验到知识技能的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二、分析研究起点状态,判断学生能学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课标、教材和学生学习化学的一般规律设计出教学目标后,并非万事大吉,因为所确定的学习内容也并不一定都适合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要求学生应该学什么并不意味着每个学生实际上都能够“可能”学到什么。由于每个学生处于不同的起点状态,所以,确定学生“学什么”仅仅从教学目标来考虑是不够的,还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情”作深入分析,即对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学习动机状态等进行识别和判断,现代教学论把这一过程称为起点状态分析。

的确,学生的真实状态是建立一切有效教学活动的基石,只有掌握了真实学情才能更好地关注差异,让全体学生得到发展。

首先,从认知结构上分析。学生已经拥有了酸碱指示剂、常见酸碱的性质和用途以及酸碱溶液导电性的相关知识,也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如蒸馒头时,面发酵过了除酸味的方法),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尤其是学生已经知道酸溶液中都存在H+,碱溶液中都存在OH-,这为学生从离子的角度认识酸、碱之间的反应实质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教学中抓住这些有意义学习和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合理利用那些可辨别的、稳定清晰的观念,有利于学生重新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其次,从认知需求上来看。学生已初步认识了酸和碱的有关性质,但并不清楚酸碱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对生活中一些类似现象的解释也只停留在感性层面,本课题以“问题”的形式提出,顺应了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的需求。之前,学生接触到的许多反应一般都伴随较明显的现象,可以借助这些现象从直观上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而酸和碱溶液混合后可能看不到明显现象,学生无法直观判断酸碱之间到底有没有发生反应,这恰好点燃了他们探究学习的欲望之火。

再次,从认知能力上分析。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再通过交流讨论,学习“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较为容易。“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这一板块中,开始学生看到“pH”感觉有些新奇,存在一点困惑,一旦明确它只是用来表示溶液酸碱度的一种数值,至于它的真实含义等到高中再继续学习,自然暂时消除了疑惑。学生对用pH试纸测定常见溶液酸碱性的“活动与探究”兴趣盎然,学习上也不会有太大难度。对于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的发生,学生是比较容易判断的,而对于没有明显现象但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而言,便会产生认知上的冲突,这就需要在原有认知结构和新认知结构之间搭建桥梁,才能为新知的形成铺平道路。这一点在前面的学习中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课中,学生经历了使用紫色石蕊溶液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历程。本单元课题1中,学生不仅已掌握了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而且还探讨过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的验证方案设计(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以上说明学生具备了通过观察间接现象来推断化学变化发生的经验,为本节课“中和反应”的探究学习提供了保障,对进一步提升科学素养起着有效的推动作用。

最后,从情感态度来看。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达成上存在着深刻性和稳定性上的不同层次,他们在着手学习同一内容时也会处于不同层次的情感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在确定学生在教学中获得什么样的情感体验,达到哪一级情感层次的目标时,不要搞“一刀切”,而要考虑每个学生现有的情感状态是怎样的,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切实可行的情感教学内容。

三、分析查找知识空缺,诊断学生需学什么

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内容要根据“最近发展区”和“现实发展区”之间的一段空间来设定。这一段空间,是“预期状态与实际状态的差距”或者说是教学目标与起点状态之间的差距,现代认知心理学把这种差距称为“知识空缺”。教学的实质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获取一定的信息来“填补”这个“空缺”。

一是知识类型的缺失。这里涵盖知识、能力、策略等方面的缺失,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目标与学生起点状态的对比分析,把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所缺乏的知识类型揭示出来,并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挖掘出缺失的知识。围绕这些知识展开学习,这些知识也就成为学生在本课题中需要学习的内容。根据教学的连贯性和持续性,充分利用新课程教材的编写特点,从学生学习的视角去理解教材、分析学习内容,不难发现学生需要填补的基础知识空缺,这里不再赘述。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情绪易于波动,学习方法往往也不成熟,能力发展难以保障,但都具有好奇、好问等较为原始的学习兴趣。教学的主旨就是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学生这些最原始的动力转化为持久、稳定的学习动机,使每一位学生从爱看、爱听到爱想、会想。初三学生学到酸、碱、盐这部分知识时,已经步入学习的“高原期”了,很容易出现学习兴致减退的状况。因此,教学中需要填补的不仅仅是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不断给力,让兴趣得到持续性发展,逐步实现直觉的兴趣操作的兴趣探求原因的兴趣概括性认识的兴趣上的跳跃,借兴趣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是知识掌握程度的缺失。通常情况下,知识类型的缺失容易查找,难的是在知识掌握程度上存在的不足。学生学习不同类别知识在掌握程度上有不同要求:基础性知识学习有储存、理解、迁移三种水平;逻辑性知识学习包括概念和原理的建构、概念和原理向技能转化、技能运用的自动化三个阶段;策略性知识也由认知、转化和反省三个阶段构成;三类知识的学习只有分别达到第三阶段才算真正达到掌握。加上不同学生在同一类别知识的掌握也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通过“知能回顾”等措施来进行分析查找。

比如,可以凭借能力基础问题来进行检索:你知道判断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发生反应的现象是什么?你还记得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课中,二氧化碳与水能发生反应是如何证明的?又是怎样探究其反应生成物――碳酸的呢?想一想如何把没有明显现象的反应借助其他现象表现出来?这样,可以从中细心发现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

分析认为“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新课内容中的逻辑性知识学习便成了本节课急需的教学内容。鉴于初中学生具体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很成熟,加上化学学科知识的匮乏,教学中要把握好学生活动的开放度和探究度,尽量提升实验活动或问题本身较大的思维空间和活动空间,努力把能力的培养问题提到更高的位置。

当然,学生的知识空缺和学习需要,也是一个很难解读的指标。不要说不同地区,就是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问题并不会完全一样。这就带来了困惑,到底是谁的问题代表了学情呢?教师要对学生的差异进行比较筛选,注重个体性与普遍性的整合,因为学生的一种自发的意识和既有的状态,未必都是合理的存在,要注意积极引领,方可健康发展。

四、分析创新教学模式,谋划学生该怎么学

想要让学生真正学到什么,最关键的是思考学生该如何学习。教师要善于科学合理地整合资源,在教学任务的驱使下,精心设计学习方案,使知识的形成与发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启发诱导、实验探究、总结归纳等方式,让学生在体验、感悟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益。

中和反应是本节课的教学核心,是教学的重难点,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方式,循序渐进,逐步加以解决。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在理解上没有什么难度,所以贵在了解应用的范围,可以借助交流与评价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这是前面教学的一个延续,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块与生活相关的素材,因此,在学生弄清pH与溶液的酸碱度关系后,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多参与、多体验,从而进一步增添学习的乐趣。

在教学中尝试“以学案为载体的‘个人自学――小组合学――教师辅学’教学模式[1]”,其解决的是学习策略问题,因为这样做能真正凸显学生主体,从根本上改变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基于此,本节课学生活动安排主要考虑了以下几点:

(1)用好“学案与教材”,善于在学习的各个环节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这里是指学案背景下的切合学生思维情境的问题),运用这些问题有序地推动学生学习的进展,如“用问题导学”、“用问题启智”等。学生在学案引领下阅读教材,先进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学案中的问题[2],并做好记录,对于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只要有思考就好,让学生带着思考走进课堂。

(2)处理好“独立与合作”,初中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他们厌倦枯燥、乏味的说教和“满堂灌”。因此,要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并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都动起来,在思维的对接中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如充分利用“问题串”引领学生动起来,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59页图10-13,请你从微观粒子角度分析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微粒的变化情况,比如反应前有哪些离子,反应后有哪些离子,有哪些离子消失了?有没有新的微粒出现?能够推理得出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善于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用宏观体会微观、用微观解释宏观)这样一来,不仅使他们学会动脑思考,还学会交流评价;不仅学会独立思考,还学会与他人合作。尤其是,当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有了独特的见解,教师要及时反馈与鼓励,学生受到激励、鞭策、感化和召唤,其心态才能保持开放,才能产生充满活力、充满创造的体验。

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但是讨论必须要以自己的见解和前认知能力作为基础,只有学生的独立思考达到一定程度展开讨论,才可能让观点的碰撞产生思维的火花。这就提醒广大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活动时,一定要把握好合作的时机和“火候”,否则仅是表观上的“热闹”,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3)做好“实验与探究”,通过“会变色的奇妙小花”趣味实验(与绪言教学遥相呼应),使学生再度激起学习的兴致,再次燃起学习的热情,继而愉悦地进入核心活动:探究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发现问题: 。

提出猜想:请你对实验②作出猜想 。

方案设计:请你借助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氢氧化钠和盐酸是否发生化学反应。(运用了“化隐性为显性”的学科思想。)

(小组讨论后进行方案设计的交流与评价,教师及时进行点评。)

合作探究:分组进行对比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操作中要注意边滴加、边摇动)

交流讨论:根据观察的现象,确定选用哪种指示剂最为合适。(考虑到视觉效果要灵敏,选择最佳方案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得出结论: 。

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形成多次认知冲突,激发新一轮思维碰撞,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得成功的愉悦,同时感悟到“对比”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对中和反应的探究,让学生不仅学会主动探索规律,而且学会发现规律,同时享受成功的乐趣,并从中体验和感悟到化学家发现规律过程之艰辛。

再者,当亲历了pH试纸的使用后,趁学生兴致未落,教师又设疑:你能借助pH试纸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反应了吗?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把学生的思维活动推向了,学生自然会积极地展开讨论。(主要从碱溶液加酸的过程中pH的变化角度来考虑,培养学生从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

(4)顾好“课内与课外”,学习中不仅要注重课堂知识的学习,还需关注的是涵盖课前和课后的学习过程,让课堂能够形成一条完整的生命线。教学时善于利用熟悉的生活情境把学生由生活带进化学,激起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并得到持续性的发展。对于中和反应的应用,首先放眼于现实生活,从酸碱性的角度阐释它在实际中的应用,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学科思想。关于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这一内容,要注意内在的知识联系,了解pH与溶液酸碱度的关系之后,通过生活化、趣味化的“活动与探究”,让学生在亲历活动的过程中真正感悟到化学学科的价值所在,凭借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服务者……要善于倾听多方的声音,在倾听中思考,更要富有敏锐的观察力,能根据学生的表现做好即时评价与指导,将课堂教学不断深入下去。

另外,在学习策略的遴选上,教师还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等因素,或优选适当的背景材料,或提供一定的思维支架,或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或……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分析预测发展动态,揣摩学生会想什么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主体间互动的过程,更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真可谓“一样的课堂,别样的思维”。尽管我们课前难以捕捉学生多彩的思维,但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也要精心预设、充分预测学生的发展动态,具有一种超前的意识,通过创设多元化的教学预案,使自己在实施教学时有灵活的教学机智,让课堂上的生成更为精彩。俗语说得好:“家家有个宝,谁家的孩子谁知道”。应该说,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磨合之后,教师对自己新任班级学生的思想及心理现状,应有所了解,这就给课前的预测提供了支撑,绝非凭空臆测。试想,如果在课堂之前,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敏感地意识到学生思维的方向,经过思虑,挑出那些与课堂内容相关,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素材,并以此作为安排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难点的部分“起始点”和“归属点”,是不是我们课堂的针对性会更强,课堂的效率会更高呢?相反,如果没有了课前的预测,课堂上生成性的问题可能会使我们感到茫然,甚至在我们的搪塞中,会让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悄然“流失”。当然,我们难以做到课前预测和课堂生成的吻合,因为课堂的灵动性和发展的多元性谁都难以把握,我们只有在课堂上留心并捕捉精彩的瞬间,及时调整教学的进程,这样才能在预设性问题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在生成性问题中拓展思维、发掘潜能,提高效率[3]。

总之,围绕学生进行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知识、能力起点,心理、思维特点以及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要素。优化的教学设计诞生于对“课标、目标、教材、学生及策略”等要素的分析和整合,高效课堂教学更是诸多要素的复合系统。相信,身处教育转型时期的广大化学教师,定会心系学生发展,并在日常教学中持续、深入地研究下去,用心智优化教学设计,从而将中学化学教学推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吴俊明.冲破传统模式束缚,积极创新教学模式[J].化学教学,2011,(5):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