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6:14: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校服务基础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随着现代社会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知识与科技的创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作为现代大学三大职能之一的社会服务出现了明显强化的趋势,甚至成为衡量现代大学的存在价值、决定其社会生命力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校办学理念以及高校综合实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数量庞大的各类高校,尤其是占绝大多数的一般地方高校仍习惯于以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为主的传统运作模式,为地方经济服务还停留在人才培养这一间接服务的层面上,高校与地方之间缺乏一个“对接”的机制和“对接”的平台,制约了高校与地方的互动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地方院校而言,必须充分利用人才、科研优势和长期以来形成的办学特色,积极创建服务社会的动力机制,在参与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来提高教育质量。
一、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服务存在的问题
1.地方高校缺乏服务的意识且缺乏机制的保障
地区高校服务地方观念的淡薄,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在学校管理者身上,尤其是较高层次的管理者,只注重教师的校内教学科研,不允许教师把精力分散于校外,甚至用行政处罚来控制教师的校外教学科研行为,这极大限制了教师主动联系校外的积极性。
2.地方政府没有很好的发挥其作用
区域高校一般包括中央直属或中央地方共建或地方院校三种形式, 对前二者区域政府因不为所管,也较少过问,更无从把有限的资金给以投入, 对于地方政府也因财力所限, 不能够很好地为地区高校提供经费和物质支持, 从而使区域高校的改革、发展以及社会服务的开展受到一定影响,加之地区政府长期多关注于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对地区高校也较少过问和关注, 导致区域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对地区高校的协调管理、引导功能滞后, 不善于利用经济杠杆、行政手段等多种途径引导、激励当地高校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3.地方政府没有很好的发挥其作用
区域高校一般包括中央直属或中央地方共建或地方院校三种形式,对前二者区域政府因不为所管,也较少过问,更无从把有限的资金给以投入,对于地方政府也因财力所限,不能够很好地为地区高校提供经费和物质支持,从而使区域高校的改革、发展以及社会服务的开展受到一定影响,加之地区政府长期多关注于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对地区高校也较少过问和关注,导致区域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对地区高校的协调管理、引导功能滞后,不善于利用经济杠杆、行政手段等多种途径引导、激励当地高校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二、高校服务地区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1.高校应建立运行机制, 提高服务地方经济水平
高校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运行机制中处于核心地位,为了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高校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必须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相适应。首先, 构筑具有高校特点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要通过对学校科技成果的二次开发和产业化开发, 开发出适合工业化生产的产品和技术, 实现对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可通过高校与科技园共建、共享公共技术平台, 推动成果转化。其次, 以市场运行机制为手段, 合理布局高校科技资源, 促进大学科技园快速发展。大学科技园在运营管理上必须引入了市场机制, 利用大学的经营性资产与政府、社会企业联合组建大学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 以负责大学科技园的开发、建设、经营与管理。大学科技园要依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和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合理布局人才、技术、信息及文化资源,实现快速发展。
2.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思想和完善机制
高校要切实转变过去那种认为高校工作仅仅是教学与科研的观念,要强化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 把基础研究同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高校要促使科研人员更新观念,增强科研人员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充分调动其从事科技开发的积极性, 逐步树立服务地方经济主战场的思想,高校科研不仅出成果,更要注意发挥科技潜力。由于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涉及社会和学校的方方面面, 为了使高校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必须建立一套与其相适应的有效的运行机制。首先,高校内部的管理与运行必须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相适应,要建立健全专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组织机构。其次,高校根据市场的“晴雨表”,随时调整学校科研方向和重点, 使学校的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并与经济社会各个层面建立联系,从资金市场获得资金帮助。
3.地方政府应积极营造有利于地方高校服务的地方建设平台
发挥政府的协调领导作用, 促进高校、政府、企业之间的沟通,建立高校与企业及社会各方面直接联系的机制,促使高校充分发挥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为高校和企业搭建人才供需平台。地方政府应增强服务意识,抓住高校毕业生就业这一关键环节, 为高校和企业搭建人才供需平台,帮助高校成立科研开发平台。
4.企业要树立依靠高效的观念,吸纳高科技的人才-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双赢
企业要树立依靠高校的观念,增强吸纳科技人才的能力。企业的竞争、产品的竞争,说到底就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企业要主动依靠高校联合开展科技活动,企业应拿出措施,吸引高校科技人才到企业共同搞产品开发,搞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的素质和竞争能力。企业应主动与高校联合承担“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项目,发挥各自优势,共同研究,共同开发科技成果。
三、结论
研究高校参与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模式,无论是对加强教育与经济的结合,建立高校与地区社会良性互动关系,还是对提高区域竞争力,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泽芳,张继平.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J].高校教育管理,2007,(3):2-4.
[2]周本祖.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问题的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2006,(7):48-49.
摘要: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是体现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是高校体现社会服务职能的有效手段。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主要通过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下的演出服务,与本地教育系统合作的教育服务以及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的农村、社区精神文明服务等形式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地方高校;实践能力;地方经济
地方高校的音乐专业是培养音乐文化传播使者的摇篮。把学生能力的培养跟服务地方紧密结合,以社会需要为培养方向,为农村、城镇、区域性的音乐教育、文化管理、企事业单位文化建设输送大批合格音乐人才,是高校服务地方、突出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加强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其主要形式如下:
一、与当地文化部门合作下的科研服务在美国,很多高校主动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界联合建立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文化产业为重要课题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日渐延伸和拓展。地方高校在发展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同时,应立足地方,积极探索与地方经济的有机结合,增强为社会服务功能,既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谋求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相结合中一个主要形式就是与当地文化局、群艺馆、婚庆礼仪公司合作。主要任务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参与整理、挖掘当地传统音乐文化,如地方戏曲、民俗音乐、民间歌舞等音乐形式,对其进行“守护”、传承、与发展。通过对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发掘、整理和编辑,不仅可以保存大量珍贵的传统音乐文化资源,而且还为后人提供演唱、演奏、表演的范本,让民族民间音乐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传承发展而日益繁荣。为落实传统音乐文化的现代转化,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的音乐工作者,应把当地传统音乐的理论研究、传唱传播、创作实验、演出推广等作为文化实体,强化学术价值,在交流中建设,在建设中交流。把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与开发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结合起来,对提升地方文化品位具有现实意义。
二、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合作下的演出服务,是锻炼学生专业能力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合作下的演出服务主要指与政府部门、媒体、企业等合作的传统节日、单位庆典、开业宣传、主题联谊等演出。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与需求单位协商,有组织地创造、编排各类雅俗共赏、符合各单位活动主题、贴近当地群众生活和审美习惯的节目,把队伍拉到社会中去,接受群众和社会的检阅。这类合作演出,既可丰富地方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又能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校外演出实践必须有专人管理,有组织地开展对外实践活动。每次活动应请合作单位签写意见反馈书,及时总结经验,在实际教学和排练过程中不断改进,努力达到社会对音乐人才的要求。
三、与本地教育系统合作的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办学理念及服务地方社会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
就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地方社会教育服务方面,主要指练好扎实的教师素质,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服务是地方高校教育服务的核心。地方高校音乐专业主要为地方中小学校培养合格师资,积极为基础教育服务。“要全面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学生素质,关键在于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素质”。为此,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办学主要通过教学基本功比赛、校内演出与排练、教育实习等途径培养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能力。舞台实践和活动组织是锻炼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最基本的途径。如:以班级为单位,每月举行一次专业汇报,通过比赛和汇报促进学生“唱、演、编”的专业基本功培养。另外,结合节假庆典或学校社团活动,有目的地让学生自己组织、自编自演各类节目,对提高学生自我创编能力及集体活动组织能力有直接的效果。音乐教育实习是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阶段。学生在这个实践活动中学会基本的组织教学、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评课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走向社区文化单位、农村学校,进行教育实习的途径,辅导当地中小学生的课外音乐学习和社区群众文艺活动的节目指导,巩固专业知识,积累为社区群众教育服务的经验。以上这类实践手段为学生塑造全面的“师范”综合素质提供了保障,为学生今后站稳讲台,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的农村、社区精神文明服务
高等院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以其特殊的条件和职能,对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着有力的推动作用。由于音乐专业的特殊性,高校艺术人才在校园文化和当地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特殊、重要作用。要服务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具有地方特色。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把地方音乐纳入到教学研究中,带学生到农村田间中,到民居小巷里,实地采访民间艺人、歌手,听他们演唱当地民间曲艺,定期聘请当地剧团的演员、艺人、民歌手来现场讲课,将地方音乐文化原滋原味地口传心授给学生;并在声乐、舞蹈等课程中将地方音乐文化如地方戏曲、民歌等内容融入专业教学中来,让学生掌握地方音乐文化的精髓,使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当地音乐文化特色。有了这个基础,学校可以组建大学生艺术团或演出小分队,与当地农村、社区政府合作,结合当地风俗,利用节假日定期开展“文艺下乡”活动,开展“大学生与农民心连心、与市民心连心”等慰问演出,把地方特色音乐文化和时代的主旋律带到社区和农村去,服务社区和“三农”,积极有效地为新农村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地方高校音乐办学在地方现代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服务的培育、形成及其净化、规范、提升等方面是否能较好地起示范、影响和导向作用,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表明,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将日益密切,地方高校只有走出“象牙塔”,主动融入现代社会生活中,向公众传播知识,为社会提供服务,才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开拓更大的空间。
内容摘要:根据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音乐专业人才应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这一中心,构建“多元+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整体设计“知识多元、能力多元”的人才培养格局,实现“知识结构与地方文化对接、能力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的培养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多元化”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音乐人才培养 服务地方经济 模式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已基本形成以中央与地方两级管理的基本格局。地方本科院校一般办在各地州市,承担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具有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方特征。地方性高校办学特色的切入点,应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地方对人才需求的特点,抓住“地方”两个字做文章,立足地方、面向社区、服务经济,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这是地方高校苦练内功、扬长避短的办学理念。
2006年以来,笔者所在学校启动以服务地方经济为核心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根据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在研究和实施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构建了“多元+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根据总体研究目标要求,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以整体设计、分模块同步展开的方式,主要通过多元能力培养平台的搭建、多元能力培养环节的设置、能力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的对接等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环节开展研究与实践工作。
一、多元能力培养平台的搭建
根据当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围绕省级“多元能力”这一中心,搭建“校内、校外”两个实践平台,开展多元能力的培养。
围绕“校内平台”,研究课程设置,强化公共基础课程、公共选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与实践课程间的互动作用,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努力形成音乐、艺术和文化“三位一体”的整体课程结构。树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念,强化民族音乐课程和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建设,实现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和知识结构与地方文化的对接。围绕“校内平台”,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落实和完善“一赛二会三体验”的实践教学环节,苦练专业基本功,为能力“多元化”打下基础。
围绕“校外平台”,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文化旅游部门、企事业单位、教育部门、社区及农村的合作,拓展对外实践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音乐作品表现能力、节目创编能力、活动组织能力,把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现实社会的具体服务,实现知识结构和能力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真正对接。
通过这两个平台的锻炼,让学生的能力达到“在讲台是称职的教师,在舞台是合格的演员,在非专业岗位上是文艺活动的多面手”,把他们培养成为“知识多元、能力多元”的应用型人才。
二、多元能力培养环节的设置
搞好实践能力培养环节,对于巩固专业基本功,实现音乐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起着关键性作用。实践能力培养环节包括“一赛二会三体验”三大模块。
一赛:该环节指每年一届的“教学基本功”比赛。比赛分5项:声乐演唱、钢琴演奏、舞蹈作品表演、指挥、自弹自唱。面向全体音乐专业学生,要求一到三年级的学生每人至少参加3项。通过各单项的初赛、复赛、决赛的选拔来总结比赛和教学中的经验和不足,全面提高教风、学风。该环节利于学生提高较为全面的专业技能和艺术表演能力。
二会:这一模块指各类专题的教学汇报音乐会和校内重大晚会。教学汇报音乐会指以各教研室为单位举行的声乐、钢琴、器乐、舞蹈等教学汇报演出;校内重大晚会主要指学校接待重要来宾、举办重大事件特别安排的演出活动。“两会”既可检验教师教学情况以及学生专业学习情况,又可突出学生的专业特点,锻炼学生音乐作品的表现力。
三体验:指艺术全能体验、知识创新体验、社会实践体验。
艺术全能体验就是指毕业班的实践活动,包括毕业实习、毕业晚会及学校“五个一”工程的实践项目。毕业晚会是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有专业课程进行综合型的艺术检验,其目的是使学生熟悉活动的所有程序、主题确定、内容安排,锻炼学生音乐活动的策划、组织能力。学校“五个一”工程包括“一首声乐作品演唱”“一曲钢琴演奏”“一个舞蹈作品表演”“一段自我介绍”“一堂音乐课”,实施的目的在于有针对性地巩固毕业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毕业实习是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阶段,学生在这个实践活动中熟悉基本的组织教学程序,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评课能力得到锻炼。艺术全能体验可提高学生全面的艺术素养、语言表达能力、创作能力、艺术表现能力。
知识创新体验指学生自编自演各类节目参加学校节假日庆典、校园社团文化节等活动的文艺演出。这类演出主要锻炼学生在节目内容、形式等方面自己选材、选表演形式,自己组织演员、考虑活动组织程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社会实践体验主要指校外演出、当地采风、社区辅导等。校外演出是指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与政府部门、媒体、公司企业等单位合作的演出活动。通过这类演出实践,可把学生拉到群众中去,把节目带到社会上去,接受群众和社会的检阅,这是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当地采风指学生们参与整理、挖掘当地传统音乐文化如地方戏、宗教音乐、民俗音乐、民歌等音乐形式,对其进行研究、守护、保存、传承、发展,让学生了解当地音乐文化,创造、编排出更多贴近当地群众生活和审美习惯的节目,更好地为地方文化传播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社区辅导指学生走向社区文化单位、农村学校,辅导当地中小学生的课外音乐学习和社区群众文艺活动,这是学生巩固专业知识、学以致用的有效途径。
目前的就业形势使音乐专业的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人要面向非专业岗位,如大中小学的团委、学生会,企事业单位的工会等。因此,落实和完善“一赛两会三体验”实践能力培养环节,建立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结构合理、内容完备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实现能力“多元化”迫在眉睫。特别是通过广泛的校外演出、当地采风、社区辅导等社会实践体验,让学生了解当地音乐文化市场、当地音乐文化特点和社会发展状况,把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现实社会的具体服务,成为能力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的有效途径。
三、能力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的对接
地方高校的音乐专业是培养音乐文化传播使者的摇篮。把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地方经济服务紧密相结合,以社会需要为培养方向,立足本地,辐射周边乃至全国,为农村、城镇、区域性的音乐教育、文化管理、企事业单位文化建设输送大批合格音乐人才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突出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是高校音乐专业办学体现社会服务职能的有效手段。通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我们认为地方高校音乐人才的能力培养主要通过与文化部门合作下的科研服务、与旅游部门合作的地方旅游文化服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下的演出服务、与本地教育系统合作的教育服务,以及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的农村、社区精神文明服务等主要形式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
1.与当地文化部门合作下的科研服务
随着小康社会目标及和谐文化建设任务的确立,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资源价值的多层次要求显得更加迫切和更加直接。为了真正落实传统音乐文化的现代转化,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的音乐工作者,应该把当地传统音乐的理论研究、传唱传播、创作实验、演出推广等,都作为文化实体强化其学术价值,在交流中建设,在建设中交流。与当地文化部门合作下的科研服务,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下,发挥当地高校的优势,与当地文化局、群艺馆合作,建立当地音乐文化研究中心。主要任务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参与整理、挖掘、研究当地传统音乐文化,对其进行守护、保存、传播、发展。把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与开发地方传统音乐文化遗产与资源,挖掘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底蕴结合起来,对研究开发地方在全国有影响的科学文化遗产和特有资源,丰富、光大地方文化精神,提升地方文化品位具有现实意义。
2.与旅游部门合作的地方旅游文化服务
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音乐传媒活动的丰富多彩,使社会对地域音乐文化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地域音乐文化艺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地域音乐文化的社会存在和传播也真正进入大众化的时代。地域文化能否较好地利用已成为吸引更多游客和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旅游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音乐文化是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形式之一,是丰富广大游客的旅游生活及现代审美需求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地方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中,把地域音乐文化融入到教学和实践中来,与当地旅游直接服务,是非常有效而实用的措施。在教学中,发挥民间文艺团体、民间艺人和民间文艺创作人员在活跃基层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定期请他们表演、传授,让学生掌握这类地方音乐文化,为再现和创作当地音乐表演形态打下坚实基础。实践方面,利用节庆活动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庆活动,到当地节庆活动点和旅游景区体验生活,直接参与民间音乐活动,收集索材、资料,为今后进行精心加工、改编、创作出优秀的旅游宣传音乐作品提供保障。
3.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合作下的演出服务
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合作下的演出服务,主要指与政府部门、媒体、公司企业等单位的合作演出。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可以与需求单位协作,根据各单位活动主题,有组织地创作、编排各类雅俗共赏、贴近当地群众生活和审美习惯的节目。这类合作演出是学生服务社会、学以致用的有效方式,是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衔接点,更是体现地方办学特色,服务地方经济的有效措施。同时,这类演出既可丰富地方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升文化品位,促进地方精神文明建设,又能体现地方高校服务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4.与本地教育系统合作的地方教育服务
基础教育服务是地方高校教育服务的核心。在音乐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与地方社会教育服务方面,主要是指练好扎实的教师基本功和素质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为此,地方高校音乐人才培养应把提高未来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作为师资培养的重点。我们主要通过音乐专业教学基本功比赛、校内演出与排练、教育实习、毕业班“五个一”工程等途径,训练学生“唱、演、编”的专业基本功,培养学生驾驭课堂及集体活动组织能力等全面的教师素质,为学生今后站稳讲台,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5.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的农村、社区精神文明服务
在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把地方音乐文化纳入到教学研究中,带学生到农村田间、民居小巷实地采访民间艺人、歌手,听他们演唱当地民间曲艺、山歌小调;定期聘请当地剧团的演员、艺人、民歌手来讲课,将地方音乐文化口传心授给学生;并在声乐、舞蹈等课程中将地方音乐文化如民歌、歌舞、戏曲等内容融入专业教学,使学生掌握地方音乐文化的精髓,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地方特色。有了这个基础,师生们可以针对广大农村的现代农村文化意识及生活方式相对滞后的局面,组建学校大学生艺术团和演出小分队,与当地农村、社区合作,结合当地风俗,利用节假日定期开展“文艺下乡”活动,创作、编排出更多贴近当地群众生活和审美习惯的节目,开展“大学生与农民心连心、与市民心连心”慰问演出等活动,把地方特色音乐文化和时代的主旋律带到社区和农村去,服务社区和“三农”,有效地为新农村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地方高校音乐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地方高校音乐办学在地方现代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服务的培育、形成及其净化、规范、提升等方面是否能较好地起示范和导向作用。实践表明,地方大学与地方政府、地方大学与行业、地方大学与区域的关系将日益密切,地方大学只有走出“象牙塔”,主动融入现代社会生活,向公众传播知识,为社会提供服务,才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便是教育的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辩证统一。
参考文献:
[1]朱国仁.高等学校职能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
[2]杨健.试论音乐表演和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12).
[3].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三峡大学学报,2003(7).
[4]金清云.办好地方高校,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J].德州学院学报,2001(3).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8-0017-02
1 前言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将成为未来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该方针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张千帆对这一思想方针的社会效应予以回应,即这一思想方针的落实将有效地帮助全国各地区的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那么,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建设,缩短城乡基础教育教学差距,将毫无疑问地成为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推进的关键。
2 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
通过对黑河市农村23所中小学师生、家长及管理部门相关人员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当前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效果不佳,同龄学生较城市学生英语学习认知和技能水平相对较低,其影响因素主要涉及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两方面。
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及资源结构欠合理
1)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不充足。新课标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当前英语教学需要完善的硬件设备,如录音机、语音室以及播放幻灯片的多媒体设备等。然而调查表明,23所中小学均具备提供录音机的条件,但均未达到每个英语教学班一台;具备语音室的学校仅有10所。众所周知,英语学习区别于其他学科,其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离不开语言环境,因此,日常的听、说训练是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必要手段。然而,硬件设施的短缺将不能满足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班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
2)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基础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据调查,23所中小学中,英语教师106名,约占全体教师总数的17%,较其他主科教师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其中,30岁以下教师12名,占所有英语教师总数的11.3%;30~40岁教师53人,约占总数的50%;40岁以上教师41人,占总数的38.7%。数据表明,英语教师的年龄结构处于失衡状态,中青年教师较少,揭示了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人才引进机制滞后,最终将影响先进的英语教学思想的引进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同时,农村英语教师学历层次较低。中师学历约占60%,专科学历约占30%,其中毕业于英语师范专业的仅约占10%。
教师队伍老龄化和低学历,使其在英语听、说技能的训练上略显劣势,部分教学观念与?n堂组织形式也趋于陈旧,不能及时推陈出新。因此,师资结构的不合理最终必将影响英语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更新与改进。与此同时,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普及,向社会输送大量优秀外语人才,其大部分注入我国城市基础英语教学队伍,那么最终必将导致城乡英语基础教育差距愈来愈大。
教学理念缺乏科学性 部分学校对新课标提出的对英语基础教育的要求落实不充分,在有限的资源配置情况下,对英语教学没有给予高度重视,课程安排与人员配备皆不够充实,对英语教师专业素质与业务素质的提升欠缺关注。英语教师资源短缺,多班级甚至多年级共用一名英语教师现象严重,部分学校还出现英语教师由其他学科转岗而来,势必影响教学效果。部分英语教师不能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业务素质,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模式缺乏进步性和灵活性,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教学目标不明确。许多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理解不透彻,教学重点仍仅集中在学生对词汇、语法的掌握,而忽略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
2)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气氛僵化。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仍处于主导位置,“一言堂”“填鸭式”仍屡见不鲜,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佳,学习压力大。
3)教学评价评价方式单一。对英语学习效果的评定仍集中在对语言知识的考查,通过一张试卷判定学生的学习状态,忽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测量。
家庭教育缺乏保障
1)监护人英语知识水平有限。受区域发展需求的限制,农村人口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一直是阻碍我国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关键。因此,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每个班级有超过85%的学生反映其监护人无法对其英语学习进行辅导;仅有20%左右的小学生拥有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家庭辅导的机会,初中生比例要相对高一些。
2)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的学习环境。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现象的发生,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愈发严重。经走访,约1/3的儿童未能与父母长期生活在一起,其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也少之甚少,处于“零家庭教育”状态。当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困难时,父母不能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或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其解决困难,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心理障碍,慢慢失去学习动机和自信心。
由此可见,在农村,家庭教育未能真正发挥其作为学校学习有效补充的辅助作用。从教育学及心理学角度可知,家庭作为学生成长的主环境,与其学习行为及学习习惯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美国教育社会学家科尔曼通过他的一次社会调查得出结论:家庭环境是影响学生学校教育的主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父母在学生学习中能够起到引导和监督作用,能够为学校教育进行有力补充。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在语言环境缺失的情况下,将使学生面临较于其他学科更为艰难的学习过程。因此,适时准确的课业辅导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通,势必对学生英语学习目标的明确、学习习惯及自信心的养成意义重大。
3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对策
坚持国家“教育公平”的方针,加强农村英语基础教育,缩短城乡英语基础教育差距,每位英语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通过对黑河市农村中小学英语基础教育现阶段存在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改变这种状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政府相关部门应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配置合理化始终是人们呼吁“教育公平”的重点关注内容。
1)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加强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硬件配备:鼓励中小学配备充足的听力、口语训练设备,如录音机、语音室等;增设多媒体设备,改善课堂教学环境,便于英语教师利用现代化技术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受地区经济发展条件影响,偏远地区农村外语人才引进困难。政府应采取适当的政策倾斜,建立积极有效的农村教学人才引进机制,如增加事业编制、调整工资待遇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优化师资结构,积极引进高校外语人才。师资结构不合理是当前农村英语基础教育中的最突出问题。老、中、青年英语教师比例失衡,学历层次相对较低,从而出现英语教学模式老化、理念陈旧等教学僵化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儿童的英语基础,使农村儿童彻底输在起跑线上。因此,严格把关农村英语教师的引进机制,积极倾向高校师范类英语专业人才,利用他们优秀的专业技能与素质,为农村英语基础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2)加大师资交流与培训力度,实施鼓励政策,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组织英语教师走出农村,参与更大范围的基础英语教学研讨会,开阔视野,吸取先进的英语教学经验;针对当前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开设专业素质培训班,即“校本培训”,内容应涉及英语语音、书写规范、教学方法等,校内定期进行考核,成绩作为年度评优的依据;鼓励教师参与科研,从自身实践教学中发现农村基础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切合农村实际的解决办法,从而促进农村基础英语教学发展。
积极响应并参与高校帮扶工作,促进?W校及家庭教育环境建设 美国威斯康星思想为中国高等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它强调高等院校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因此,充分利用高校资源,积极参与高校帮扶工作将意义重大。农村中小学应积极与地方高校建立协作关系,为高校英语专业在读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支教平台,同时有效利用这些外语人才资源。一方面,号召这些外语人才进入课堂,不仅能够为学校解决师资短缺问题,而且他们所具备的优秀的专业素养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英语基础教学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数量充足的支教生可以承担起关注留守儿童、帮扶家庭教育的重任。支教生不仅能够对学生进行英语课业辅导,而且能够对缺乏家庭教育环境的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和健康人格成长,从而弥补家庭教育环境的缺憾,为学校教育进行有力补充。
关键词:地方高校:公共文化服务:职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1)10-0026-0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执政能力的五大任务,其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主要执政能力,第一次鲜明地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逐步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内在包涵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下公共文化服务中高校参与的力度较弱,迫切需要强化高校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步伐。
一、地方高校公共文化服务的现实背景
公共文化是公民素养的基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公共文化发展程度决定着一个民族或地区核心竞争力大小。从其内涵来看,所谓公共文化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因而,发展公共文化水平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其他相关主体的义务,公共文化水平不仅体现了政府的管理取向与管理能力,也体现了参与者的价值取向与实施能力。当前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注重以人为本,更加关注民生问题,提高社会的和谐度与幸福感。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是要试图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政治方面,体现为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各方的工作积极性,妥善协调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维护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在人际关系上,实现全社会互帮互助、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体现在社会管理上,健全社会组织机制,社会秩序运行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而,和谐社会要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发展,而离开了公共文化发展就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和谐社会也难以实现。
事实上,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有关“十二五”规划建议中,为了全面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明确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就业结构以及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等措施。这些措施既有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也有加大反腐力度,优化政治环境,并特别关注主体因素,提升人口素质,如从人力资本理论出发,提出建立“人力资源大国”的国家战略,通过大力发展基础教育,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教育,提高高等学历的人口比例,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强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重申了人力资源的价值与人力资源建设目标,把提升人的整体素质作为各项工作的重心,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而在人的素质结构中,人的文化素养是前提,关系到领导者施政的理念。涉及到个人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取向,也是完善教育体系,提升个人学习的自主性,进而全面提高职业伦理、提升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基础。
公共文化是政府及其相关参与者提供的公共服务,既是政府及相关参与者的职责,也是社会发展提出的内在要求。对于管理者来说.随着信息社会内涵不断丰富,传统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已有的金字格式等级分明的官僚组织结构不再有效,需要富于柔性的扁平型、网络型组织结构.以及建立的网络技术基础上的虚拟的组织形式,从而在决策、控制、组织、协调等各个环节中提供更有效的公共服务。与此同时,管理手段也日益复杂.对管理者使用现代管理工具的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处理问题的技术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增加危机管理能力与技术.这些都向新时期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管理者不断增强学习意识,丰富文化素养,提高学习能力,合理调控工作、生活与学习时间。对于个人来说,在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人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大、职业竞争不断加剧,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尤其需要每一个人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发展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不急不燥,敬业乐群,合理表达利益诉求,积极投入岗位工作。这就需要提高个人的主动性,把握发展方向,正确处理个人生活与岗位工作关系、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关系以及专业知识与实践知识关系。其中,个人的文化素养至关重要,深刻影响着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工作效率与生活质量。正如爱因斯坦所言,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使学生对价值有新的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
二、地方高校公共文化服务的历史线索
19世纪中期以来,基于高等教育机构所受到的经费资助及其自身资源的垄断性,高校为社会提供服务成为不证自明的真理。19世纪60年代,根据《莫里尔法案》,作为赠地学院之一的威斯康星大学注重大学为农业和工艺教育,坚持为本州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特别是1904年范・海斯校长把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思想发扬光大,指出大学应成为灯塔,积极促进社会发展,成为公众服务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大学除了培养专门人才、进行科学研究之外,还应该给大众传播知识、推广技术、提供信息以及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满足社会对于大学的社会需求。服务社会成为威斯康星思想重要组成部分,以威斯康星思想为代表,大学社会服务职能开始确立并得以彰显。正如阿什比所言,威斯康星改革壮举已得到了历史证明,“这是一次正确的改革,其他国家现在已开始纷纷效仿这种美国模式。”
不过,美国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并不是仅为了获取经济报酬,如果这样,就“把社会服务职能狭隘化了.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是面向社会发展各方面的需要的,服务既有经济方面的,也有政治、文化、教育、科技方面。”美国大学的公共服务面向群体多元,涉及到社区、州和当地政府、商业和工业界,其职能内涵也丰富多样,包括价值观推广、社会批评、解决社会问题、开展社会活动以及技术转让与项目评估等。从威斯康星大学社会服务实际行动来看,其实施的主要途径体现在传播知识和专家服务两大方面。在传播知识过程中,威斯康星大学成立了知识推广部,
设立了四个服务项目,即函授、学术讲座、辩论与公开研讨、提供一般信息服务。专家服务有两个层次:一是指大学与州政府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大学指派专家服务于州政府,提供信息服务与决策咨询:二是根据社会实际需要,把学校知名教授选作巡回教师。深入到农村、商店和工厂中进行现场指导。由此可见,从大学形成社会服务职能之日起,大学所倡导的服务理念是借助大学优势资源,为区域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提供益的帮助。面对日益多样的社会需求,大学不可能四面出击.疲于应付.选准工作重心至关重要。在帕森斯看来,“在社会组织的四种类型中,即模式维持组织、经济组织、生产组织、政治组织及整合组织中,大学是模式维持组织中的一种,以解决文化的维持和更新问题。”换言之,大学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应以公益性内容为主,以知识传播为主的公共文化服务处于优先位置。
改革开放以后,基于中世纪大学以来形成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主要职能,我国高等学校也确立了相应的职能体系。在服务职能的理论探索方面,其根据主要在于: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方针决定了高等学校应主动适应并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国家现有的经济不可能大幅度提高教育经费,高等学校应在积极为社会服务中创收,用于发展教育事业,改善教职工待遇;我国高等学校具有服务社会的潜在力量。从中西大学服务社会的观念及理论基础来看,获取经济报酬成为我国高校服务社会的理论基础,这种思想在实践中有愈演愈烈的态势,尤其是部分高校借助产学研名义,以经济收益为主导,挖掘大学的科技成果与专利技术,期望为社会提供原创性成果,服务于经济发展主战场。特别一些地方性高校刻意效仿研究型大学的做法,放弃自身的文化优势,公共文化服务职能较弱,有偿服务思想较浓。“高校服务社会与教育教学之间的矛盾上升为焦点问题和公众话语。教授亲临一线授课的正日趋减少,大批高水平的教师长期置教学而不顾,专门从事科研或科技有偿服务,教学的主力军变成了一批毕业不久的年轻人”。针对这一问题,母国光教授旗帜鲜明地提出,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即使是国家重点大学,也应当把教学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其实,产学研结合是高等教育教学与科研工作拓展与延伸,如果把产学研作为获取经济利益的主要途径,不与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就严重背离了大学本质,大学也因此会迈入歧途。
面对大学服务职能的诸多争论,特别是在当前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利益机制驱动下,需要大学树立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不以赢利为目的,着力于文化服务职能,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全社会的人文素养,始终保持着一种批判质疑的精神.不断引领社会发展。正如龚克所言.“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的人,应该是具有正确价值观的人,是真正有道德、有文化的人,在走出校园后,是能够真正引领社会文化的人,当出现道德失范的时候,不仅能洁身自守而且能够发警世之言,还能提出建设性的解决之道”。地方性高校也不例外,不过,不同类型的院校由于所处环境及办学定位,需要区分院校各自的学科专业优势与区域特点,一方面突出大学学术组织属性,将大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术共同体,不能期待它回应每个人的兴趣,也不就只偏向于贫穷、犯罪、失业和城乡差距等问题的解决,虽然大学为社会提供着独具特色的服务,但是不应要求它把注意力集中在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上。另一方面突出工作重心.发挥大学的学科专业知识优势,彰显大学文化内涵与文化精神,发挥区域文化知识传承与文化引领作用。
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就是要以大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和谐社会构建宏大主题,主动面向区域社会发展需求,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增进人的公民意识,发展公益行为,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以及促进非物质遗产保护等。涉及到文化创作、文化传播、文化维护、文化教育等.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增强高校服务能力部分中提出,高校除了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外,还要加强科学普及工作,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张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提供信息与决策咨询服务。
三、地方高校公共文化服务的走向
基于文化价值的公益性,结合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主题,地方高校文化服务的价值开始突显,服务主体不断拓展,服务范围不断延伸,服务职能日益多元,推动文化服务成为高校服务职能的首要职能。
1.突出两个主体
从高校的服务职能确立之初,其服务内容主要是面向社会提供有关课程与科研资源。如美国19世纪60年代所颁布的《莫里尔法案》,要求政府发挥政策引领作用,扩大高校办学自,丰富高校的课程资源,向所在社区提供适宜的大众化课程,同时把高校科技资源向引向企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㈣这就决定了高校的服务职能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延伸,也就意味着教师在社会服务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以自身的专业优势与技术成果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20世纪以来,伴随知识经济兴起,科技的重要性更为明显,企业对技术的依赖逐渐增强,高校、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始形成产学研联盟,高校的科技贡献度与成果转化率不断提升,高校与企业之间形成了难以割舍的利益共同体,经济取向成为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与此同时,建立在专业知识与实用技能基础上的合作,成就了一批主要从事社会服务的教师与科研工作者,学生被排除在高校社会服务之外。
随着高校服务职能的重心发生转移,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由松散型走向紧密型,文化服务的主体不再局限在教师身上,学生成为继教师之后的主要群体。主要原因在于:其一,学生的文明素养不断提高。从文明的生成与传递来看,高等教育处于国民教育体系顶端.大学生所吸纳的高层次文化具有被模仿的特性,学生所具有专业素养、语言风格及文明习惯,受到大众化文化追慕,其向外的文化辐射力较强。二是学生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来自不同区域的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把先进文化渗透关系群体.扩散范围较广,公共影响力不亚于教师群体,并且由边缘群体逐渐成为文化的主要提供者。三是学生受到的世俗影响较小。学生缺乏社会团体所积累的既得利益,其生存与发展的理想性成份较浓,因而,学生不仅有较高的发展愿望,而且有较强的行为示范。这就需要高校发挥两个团队的影响力,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促使教师在公共文化教育中发挥着引导作用,使学生在公共文化教育中起着主力军作用,共同服务于地方公共文化的创新与传承。
2.覆盖城乡社区
一是立足于城市社区。一座城市是其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其外在形象与职能大小标志着所在区域的发展程度,也反映了区域社会的文明进程。城市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动用区域内的所有资源,调动多方积极
性参与其中。由于高校多数生存于城市,在城市文明进程中,高校以其较高素质的文化群体对城市社区发挥着示范与引领作用。鉴于当前高校与地方存在的二元管理体制,以及教育系统内部学生发展指标上存在着不科学的方案设计与不合理的评价体系,高校仍然保持着较为封闭的性格特点,教师与学生深入社区的观念不浓,机会较少,内容单一,迫切需要高校参与到城市社区之中,针对社区的文明行为、青少年校外活动、社区居民终身教育、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以及特殊人员的生存与发展等提供相应文化帮助。
二是立足于农村社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有的发展模式城市化取向较浓,沿着“乡改镇”、“县改区”、“县改市”、“撤地建市”的路线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这种发展模式存在着重硬件建设和眼前利益,轻环境培育和长期发展的误区.一些地方“被城镇化”现象严重。同时,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乡村传统文化不断消解,甚至出现断裂的危险。新农村建设既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也要推进政治民主与文化进步,尤其需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动员区域内人力、物力与财力,营造农村文化建设的氛围。特别是区域内的高等教育资源,一方面具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紧迫性,另一方面其教学的专业性、学科的广泛性、教学的自由性、研究的学术性以及实践的义务性,成为区域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在高校资源介入下,通过政策宣讲、文化启蒙以及法律援助等手段,努力在干群关系、民工子女辍学、婆媳关系、邻里矛盾以及社会治安等方面,重建良好的生活秩序与乡村文明。
3.拓展服务领域
【关键词】顶层设计;基层创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8-0020-03
【作者简介】郭毅浩,江苏省南通市教育局(江苏南通,226007)局长、党组书记、南通市委教育工委书记。
基础教育面广量大,是教育的奠基工程,世界各国和地区均普遍重视。在我国各类教育中,基础教育的体量最大,据2015年数据,全国基础教育学生规模为80.2%,江苏省为79.7%,南通为79.1%。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协调发展各类教育的同时,抓住基础教育这一重点,持之以恒地改革创新,始终如一地聚焦质量,是江苏教育也是南通教育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重心。
教育是常新的事业,南通先贤张謇曾发出“万事有始者有卒,教育有始而无卒之事也;万物有新者有旧,教育有新而无旧之事也”的感慨。在全省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阶段,办最美的教育,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公共服务,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聚焦问题,在持续创新中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我们就三个核心问题进行了思考:教育创新的主体是谁?各类主体如何分类发展?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服务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2015年6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给我们以很大启发: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营造公平竞争的创业环境,使有梦想、有意愿、有能力的科技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失业人员等各类市场创业主体“如鱼得水”。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学生乃至家长都可能成为创新的主体。如果把创新主体比作“鱼”的话,政府工作部门就需要创设一池“活水”。我们的实践就是创新教育治理,优化“众创”服务,通过制度设计、平台搭建等方式,楣愦蟆按葱轮魈濉碧峁策支持、营造宽松氛围。
一、注重规划,强化顶层设计,鼓励基层创新
(一)以完备的体系建设引领发展
一百多年前,张謇先生以“师范启其塞,小学导其源,中学正其流,专门别其派,大学会其归”的理念,在南通兴建师范、幼儿园、小学、初中、职业学校、大学等360多所近现代意义的教育机构。南通在全国一千多个县中以“模范县”脱颖而出,被外国友人赞为“理想的文化城市”。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1920年6月实地考察南通后赞叹:“南通者,教育之源泉,吾尤望其成为世界教育之中心也。”这种布局教育注重规划的发展思路,成为南通教育文化的重要积淀,对我们进一步发展好基础教育,服务好学校办学和课程创新有两点重要的启示:一是面向未来,整体规划学校布局。近年来,随着南通城市的快速发展,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原有的基础教育资源供给不足,造成43所大班额的学校,形势不容乐观。为此,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十二五”之初,对未来十年的学校布局进行了科学规划,拟新建、改扩建53所中小学,以有效增加学位,扩大教育供给,缓解大班额学校的压力。二是注重内涵,规划学校教育的价值导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立德树人”,改革体育美育。南通在长期注重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上,紧扣核心素养培育目标,进一步规划好德育、体育、美育等工作,召开市级专题推进会,搭建评先评优平台,争创国家级示范区,构建中考评价体系,引导各地各校和全社会重视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形成。
(二)以协调并进的系统思维鼓励基层创新
作为江苏教育版图中的一个重要区域,南通辖区面积为8001平方公里,至2015年底,有730万常住人口。市区以外,下辖海安县、如皋市、如东县、海门市、启东市等地。我们以系统思维,统筹各类教育的改革发展,通过制度设计,鼓励基层创新,充分发挥各地各校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统筹各类教育,在协调发展中优化基础教育环境。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我们围绕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地方政府促进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项目,强化制度设计,先后出台了《南通市高校教学名师奖评选办法》《南通高校服务经济贡献奖》等7个引导性文件,鼓励学校创新发展,提升服务能力。同时,系统规划专业分类和人才培养,引导各院校加强优势学科、品牌专业、科研平台建设,形成了“一校一策”“校校有优势项目”的齐头并进态势,精准有效服务地方。“3+3+N”重点产业发展落到实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内涵得到不断优化,实现了跨越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增本科院校1所,高职高专2所,省联院分院4所,为学生多元选择提供了更多的优质空间。
在基础教育领域,通过招生录取制度的整体规划,推进良好生态建设,严格县域内招生录取制度,“不挖墙脚”“不掐尖”,区域内外形成良性发展态势。以全市初中毕业学业监测为例,2015年,如皋市22所初中,校际最大分差仅有57分;2016年,如东县21所初中,最大分差51分,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充分调动各个县(市、区)的积极性、创造性,今年A地区整体情况最好,明年可能就换成了B地区,后年就换成了C地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生态。每个区域的协同并进发展,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发展引擎”,全市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得到不断提升。更有价值的是,区域、学校乃至班级的协调并进,教育公平得到更为细致、更为微观的落实,“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成为南通教育的一个鲜明特色,成为南通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老百姓认可的“教育模样”。
二、强师固本,持续创新,提升要素水平
区域教育发展良好,离不开卓越的教师教育和师范教育,在持续接力中不断提升教育要素水平。
(一)职前教育不断创新,夯实先发优势
南通教师队伍职前培养起步早,赢得了先发优势。1902年,南通师范学校诞生,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改革开放以后,南通的师范院校,全部提前招生,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1984年,各地还在实施三年制师范的时候,南通首创五年一贯制师范教育,中等师范培养大专生。20世纪末,师范学校免费招生、定向分配的政策取消以后,2007年,南通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开展五年制师范定向生培养工作,蓄水优质师资。此项改革创新被教育部评价为教师教育的“破冰之举”。最近,南通市委、市政府决定再创教师教育先发优势,明确提出建设南通市一流师资方案,着力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揽子体制机制问题。
(二)职后教育全员覆盖,专业进步各得其所
“铺天盖地,顶天立地”是南通教师职后教育生态的形象体现。“铺天盖地”指的是职后教育的全员覆盖,帮助每一位教师不断走向进步;“顶天立地”讲的是职后教育的名师培养,在高端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功夫。我们评选南通名师,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从2006年起,我们顶层设计,启动了5年一个周期的名师培养工程。成立了相关中青年名师工作室,以点带面,发挥辐射引领作用。10余年来,培养工作扎实推进,在全市中青年名师一梯队培养对象中,有47人评上了江苏省特级教师,10人成为“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5人成为江苏教学流派小学新生代代表人物。
(三)注重科研强师,久久为功,形成核心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每一任南通市教育局局长都对教育科研工作高度重视。“教育科研是教育第一生产力”是我们的战略定位,“接过来,丰富它,传下去”,是我们的行动指南。我们把教育科研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第一保障,主要抓好两点:
一是项目推动。20多年前,南通教育就启动了“一十百”教科研工程,即培养一千名科研骨干,带动十万名南通教师,即培养好一百万南通学生。在微观层面,注重项目推动。如,体育对学业提升有何帮助?我们经过多年的项目研究发现,运动改变大脑。我们提高了体育中考的分值,并加强对学校体育的过程管理。南通的许多高中,体育课正常上到高考前。2014年起,每年5月份市教育局组织对所有高三学生进行体质监测。研究数据显示,学生的学业水平和体质健康实现了同步发展。
二是持之以恒。大数据显示,一个课题,只要方向正确,坚持研究两到三个“五年”,成果就很丰厚,成效也会较显著。以南通教师持之以恒搞科研的典范――“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李吉林、李庾南老师为例,她们每个人60年就在一所学校,60年就是一个身份――普普通通的一线教师,60年就做一件事――上课、研究,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就做一个课题――情境教育、“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她们的成果荣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成为能与世界对话的本土性、原创性教育品牌,在指导实践、引领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聚焦课堂,深化课程改革,推动全面发展
近几年来,我们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聚焦在课堂教学改革上,以改革课堂为突破口,取得了课程改革的显著成效。同时,以课堂改革为龙头,带动其他方面的改革。
(一)引领改课,焕发课堂生命活力
南通提出“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12字课改指导意见,其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研究“教”,总体“评”。坚持问题导向,关注学生主体,把时间交给孩子,把方法教给孩子。这12个字并不是硬性灌输到每个区,而是各个区域以此为原则,结合本地实际,实现课堂教学的“百花齐放”,海安“导学案”,如皋进行“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改革,通州区推出“学的课堂”,如东实践“真学课堂”,海门探索“学程导航”,启东实践“三段四模式”……课堂教学改革让越来越多的学校充满了发展活力。以如东县景安初中为例,它地处农村的该校,学生在进校的时候学业成绩位次很靠后。82%的学生,家长一方或者双方在外面打工。通过课改,学生合作探究,踊跃展示,综合能力不断提高。2015年,初一、初二和初三毕业时学生学业水平监测跃升为南通市163所初中的第一;2016年继续保持全市领先。课改带来的质量效益不断扩大,如东西南片的河口、袁庄两个镇的五所农村初中,结成了改课联盟。2016年毕业监测,五校均进入全市第一方阵。
(二)搭建平台,促进学校进步、教师发展
二是坚持立德树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三是推进综合改革,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四是狠抓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五是优化资源配置,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激荡人心的2012悄然过去,催人奋进的2013大步走来。
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我谨代表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向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新年问候,向关心和支持重庆教育改革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首2012,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教育战线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全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大力推进教育城乡统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建设长江上游教育中心和西部教育高地,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这一年,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推进“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出台“提质十项规定”,强化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和“2+2”项目,学生负担明显减轻,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推进普通高中教育优质多样发展,全面推行高中新课程实验,启动实施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雏鹰计划”,试点运行22所综合高中,改革招生考试评价制度,确立“三位一体”高考新方案,公布了重庆异地高考方案。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召开了全市职业技术教育大会,出台了《决定》和《规划》,加强了基础能力建设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开展中职校长全员培训,创新“园校互动、校企合作”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推进高等教育内涵特色发展,大力推动协同创新,深入实施新一轮“质量工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增强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渝高校科研成果占全市总量的60%左右。
这一年,教育机制不断优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进一步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切实确保了“三个增长”,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尤其是村小的布局,全面规划了2015年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布局结构调整目标和基本原则。切实优化城乡、区域、学校三个层面的教育格局,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重点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教育政策向农村倾斜,新增教育经费70%用于农村教育,市级经费投入重点向贫困区县倾斜,建立以城带乡良性互动机制;促进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突出库区教育、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协调主城和周边地区教育发展;建立全市中小学干部教师交流机制,优化师资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
这一年,教育民生不断改善。为全市大中小学生办十件实事: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作业本及教辅资料、为进城农民工子女提供30万个义务教育学位、为边远农村地区学校配备特色学科教师、实施高中阶段学生生均公用经费财政补贴、扩大中职免费政策受益面、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堂建设、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实施教师全员培训、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逐步提高。
这一年,教育开放不断扩大。推动重庆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提高重庆教育国际化水平。开展中德职业教育校企对话系列活动,建立中德(重庆)汽车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中心、中德(重庆)职教研究所。举办首届中英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论坛。市内高校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和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重庆教育创新突破,提速发展,落实“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全市教育工作将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主题,以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围绕建设长江上游教育中心的奋斗目标,坚持求真务实,不断改革创新,认真组织实施国家和重庆教育规划纲要,加快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一是落实战略地位,推进教育优先发展。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确保教育经费逐年增长,力争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14%。完善各级各类教育生均拨款标准。
二是坚持立德树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进一步改进中小学生德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文化强校建设,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培育学校文化特色。加强和改进体育和学生卫生健康教育。树立“幸福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三是推进综合改革,激发教育发展活力。深入推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健全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机制。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中考制度改革,启动实施高考新方案。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制度建设试验区建设。调整优化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结构,推进研究生招生改革试点工作。开展现代制度改革试点,全面推进依法治教。
四是狠抓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幼儿园一日活动改革,提高学前教育保教质量。完善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以生为本的学校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完善职业院校办学水平评估和办学质量评价体系,严格执行规定学制和培养标准。研究制定高等教育及专业质量分类标准,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农业教育;问题;策略
农业教育对于农业知识的普及、相关人才的培养、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业新产品以及新技术的改进等都具有现实意义。农业教学还可以帮助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以及技术能力,让农民有能力进行自主创新,对劳动手段和方式进行改进。实现农业现代化、机械化的同时,不断加强绿色农业的建设,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总而言之,农业教育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1农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农业教育格局失衡目前,我国面临的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农业教育的发展不均衡。由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西部地区在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较少,和东部地区相比相差甚远。虽然国家已经逐步加大西部地区农村的农业教育推广和投资力度,西部地区农村农业基础教育的覆盖率基本上达到了80%,但是和东部地区相比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目前西部的省份中,高校的总数不到20个,农业的高等院校更是少之又少,一般好的高等院校多数集中在东部的大城市中。这种东部和西部之间的农业教育差距,包括在教师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教学方法以及内容都是我国农业教育需要面对的问题。1.2农业教育师资问题农业教育的根本是教师,我国高校在1999年实行了扩招,之后很多农业高校的非农业专业学生数量不断增多,促使农业专业的教师数量不断下降,对于农业教育的发展非常不利。教师数量的减少导致师资力量缺乏。教师自己花费用于教学研究、教学方法分析等方面的精力越来越少。有很多地区的农业高校还存在基础硬件设施不足,没有办法招收到学生的情况。对于研究生来说,虽然最近几年一直都在扩招,但是教师的工作重心发生改变,造成学校的教学质量不高。1.3忽视农民农业教育在农业教育中,其中最大的目标人群是农民,但是我国的农业教育恰恰就忽略了这个最为重要的主体。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通过学习对农业知识、技能、科技以及方法进行有效掌握,改变传统的农业教学观念和生产方式,对于农民通过自己的思考改变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民虽然掌握一定的农业知识,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农业教育,和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2提高我国农业教育质量的措施
2.1加强法律的保障对于政府来说,要想更好推进农业教育的发展,首先应该制定对应的农业教育相关法律,利用政府的行政手段不断强化农业教育的位置,让其在整个社会和教育体系中都被认可,让全社会都重视农业教育。同时给予农业院校更多的支持,不断强化以农为本的思想。给予农业专业的学生一定的优惠政策,对他们进行严格要求,在保证学习环境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2.2重视农业直接劳动者素质的培养农业教育的根本在农民,农民是农业的主体,为了更好的加强对农民的教育,首先应该由政府出面不断加强农业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不管是强制性的还是资源说服性的,都应该促使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农业教育中。建立专门的农民咨询中心,为农民随时讲解对应的农业市场发展方向、农业新技术、新科技等。为农民订阅相关的农业书籍、报刊以及杂志,让他们有更为丰富的知识获取渠道。2.3加大政府的支持和资助政府应该积极主动地加强西部地区的农业教学工作,不仅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同时还给予相关的农业高校、学生以及相关工作人员一定的财政和政策上的支持,利用金融政策加大投资的力度,在国家的保证下为农民提供财政补贴以及低利息的贷款业务,促进农业技术发展和研发以及农民的农业培训方面的事项,教师的培训也会更加轻松,愿意参加培训的人员也更多。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的农业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要想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社会以及学校等各方主体都积极参与,对我国农业教育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充分研究,主动借鉴和吸收国外优秀的经验,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吸收和引进,自主学习和创造,开创出一条适合于我国农业发展的特色农业教育体系,建立并且完善对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更好地促进现代农业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忠华.对高校定位研究的再思考[J].高教探索,2010,(05).
[2]续敏.农业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18).
关键词: 大学生顶岗支教 意义 问题 缓解对策
顶岗支教是指在学校的组织和和教师的指导下,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在实习学校通过顶岗任课的方式来完成教学实习任务的教学实践活动[1]。2007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要求,高师院校要因地制宜地组织高年级师范生到中小学进行不少于一学期的教育实习,围绕培养高素质教师的目标,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遵循教师教育规律,调整教师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它通常采取导师带队、师生配合、合理配置、分组派遣的方式进行[2]。2008年9月聊城大学启动了村义务教育顶岗支教工程,其主要内容是:从2008年开始聊城大学每年选派数百名师范生赴莘县、阳谷、临清等县市的一百多所中小学任教。此举旨在把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送到农村教育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当地的基础教育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对聊城市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一个舞台。笔者通过对聊城大学顶岗支教活动的调查,阐述了顶岗支教的意义,分析了顶岗支教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意见。
一、大学生顶岗支教的意义
(一)有利于缓解落后农村地区缺乏教师的问题。
我国贫困农村地区中小学师资匮乏而且教师质量普遍不高。开展顶岗支教活动,师范高校通过与师范生实习地的各县教育局沟通,将高校的实习生安排到缺乏教师的中小学进行顶岗实习支教,有效解决了贫困农村地区缺乏教师的问题。与此同时,实习生也带去了新的理念、新的知识、新的技能,为支教学校注入了积极元素,有利于提高实习支教学校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3]。
(二)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师范生在高校获得了较为深厚的教育教学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实践经验不足。顶岗支教活动的开展,使高校师范生可以和当地教师一样独自担任至少一门课程的教学,将自身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运用于实践教学,找出自身教学能力的不足。和当地教师交流教学经验,有助于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拓宽了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渠道。
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是19世纪末产生于美国的大学第三职能,20世纪中叶,服务社会成为大学的普遍职能。大学除了要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各种人才外,还要运用它的知识优势服务于社会上的广大的求知者,这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实现服务社会职能的一项主要内容[4]。高校通过“开放式”教学和远程教育服务于广大社会上的求知者,顶岗支教活动将师范生安排到缺乏教师的贫困农村地区,解决了农村地区缺乏教师的“燃眉之急”,进一步拓宽了高校服务社会的渠道。
二、大学生顶岗支教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范生的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一般的顶岗支教是从大三上学期开始的,在此之前,师范生只进行了两年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时间较短,许多顶岗支教的实习生对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技能的掌握还远不能胜任实际的教学工作。首先,实习生的语言文字基本功与实际教学要求有一定差距。在调查中,许多实习生表示在与当地学生沟通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实习地区较为偏远,当地学生在学习中多操方言,加之一些实习生的普通话不标准,师生在交流中存在障碍。由于实习基地多为小学,对实习生的写画能力要求较高,而许多面向初高中的实习生在此之前并未接受过相关的专门训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困难。其次,实习生组织课外活动的技能有待提高。受制于实习基地学校教学资源的匮乏,实习生的到来并未改变学生课外活动少且质量低下的局面。许多实习生“空有一腔热血,偏恨报国无门”,他们组织课外活动的能力在实习基地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最后,实习生的班主任工作技能不足。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实习生担任班主任的现象较为普遍,但实习生的班主任工作技能不足,导致在面临突发性事件,例如:学生在校期间患病、打架等,显得束手无策,不能及时化解矛盾,不利于班级的管理和运转。
(二)实习经费不足,影响实习支教的正常开展。
聊城大学给予每一位参与顶岗支教的学生一定的生活补贴,这些资金一部分来源于高校,另一部分由地方教育和财政部门拨付。由于高校资金吃紧,再加上参与顶岗支教的学生众多,许多支教点的教育行政部门本身就财力有限,造成一些支教点财政困难,部分地区出现拖欠实习学生生活补贴的现象,使实习学生难以安心支教,影响到实习支教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实习中的指导工作较为薄弱。
聊城大学在实习生的指导工作中采取领队教师和实习指导老师相结合的制度。即领队教师全权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习、教学、生活等各方面的工作,实习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和评价学生的教学工作,同时各个院系还派遣专业教师指导学生的实习工作。但聊城大学每学期派出的实习生一般在四五百人左右,这些实习生要分赴聊城的四个县市展开为期半年的实习工作。实际分配到每个实习点的实习生只有几名,实习生所在的实习点比较偏僻且相隔较远加之高校教师资源有限,指导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学生在实习中暴露出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缺陷。因此,从总体上看对学生进行实习中的指导工作还需要加强。
(四)顶岗支教的评价模式不完善。
在顶岗支教过程中,培养创新型教师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岗后评价。所谓岗后评价就是在顶岗支教结束后对顶岗支教培养创新型教师的效果进行价值判断。聊城大学在对实习生顶岗支教后的评价上采取的模式为:实习成绩=实习指导教师的评价+实习基地的评价+领队教师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模式有利于综合各方面的意见,但是主观性太强。有些实习生借助顶岗支教大搞“形象工程”,大作表面文章,一些实习点的学校和学生“被素质化”、“被优秀化”。这些都严重影响到实习基地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的正常进行,对实习生本人和实习基地都不利。
三、缓解大学生顶岗支教实习问题的对策探究
(一)做好支教生入岗前的准备工作。
实习支教生的入岗前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教学工作技能和心理准备两个方面。只有具备较好的教学工作技能才能有效进行教学,不至于应付公事、误人子弟。心理方面的准备,主要是接受实习地较差的生活环境和农村的生活方式,较快使实习生进入到工作状态。学校要根据中小学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和师范生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基本技能薄弱的特点,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加强师范生“三笔一话”、教学工作技能和班主任工作技能等实践技能的培养。心理方面的准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立新老实习生一对一沟通机制,加强新老实习生的沟通,使新老实习生了解实习基地的具体情况,并据此对自己的教学方法作出相应的调整;组织“新老实习生”经验交流会,通过交流会这个平台使新老实习生了解实习基地的具体情况,缩短他们到岗后的适应期;入岗前组织实习支教学生到实习地参观等。
(二)多方渠道筹集实习资金。
要做好顶岗支教实习活动,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没有经费顶岗支教学生的生活就会受到影响致使支教生无法安心教学,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加强经费投入是做好顶岗支教实习活动的关键,这需要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师范院校共同的努力。地方政府应该从财政收入拿出部分经费作为师范生实习支教的专项拨款,支持顶岗支教实习活动;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在经费使用上应做到有所侧重,确保顶岗支教实习学生的生活;师范院校在保证学校各项实习活动的基础上,在经费使用上,应向顶岗支教活动倾斜,为顶岗支教实习学生提供一定的补贴。另外,学生也要注意经费的科学使用,减少浪费、节约开支,提高经费的利用效率。
(三)顶岗支教岗上指导。
对学生在顶岗支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是实习生提升教师职业技能的关键。因此,岗上指导的重要任务是教育教学指导。针对实习生所在的实习点比较偏僻且相隔较远加之高校教师资源有限的特点,对顶岗支教实习生的岗上指导可采用实习教师、指导教师和当地老教师协调的方式进行。实习地点相近的实习生可以相互听课,并对彼此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相互交流经验弥补不足;指导老师要经常与实习生进行电话询问,对实习生遇到的困难进行理论上的指导;实习地点有经验的老教师应该成为实习生的主要指导者,时常听实习生的课,作出评价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帮助实习生提高教学技能。
(四)建立合理完善的岗后评价模式。
岗后评价是对实习支教生半年教学任务的考评,是顶岗支教活动顺利进行、实习生积极进取认真完成实习教学任务的保障。合理的评价制度应该坚持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因此,评价指标的制定必须坚持可以量化的标准。实习支教生的努力过程和成果反映在平时的教案和学生的成绩上,因此应该将实习生平时的教案和所教班级学生的期末成绩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可以考虑用下列公式作为考核实习支教生的实习成绩:
(任教科目学生成绩的平均分-上学期该科目的平均分)×40%+教案成绩×20%+(实习指导教师的评价+实习基地的评价+领队教师的评价)÷340%=实习成绩。(中教案成绩满分为十分,实习指导教师的评价、习基地的评价和教师的评价满分各位十分。)
对考核成绩优秀者颁发优秀实习支教学生证书,师范院校要尝试探索优秀实习生在教师招聘、考核、留用方面优先考虑,对考核成绩差、顶岗支教持漠然置之或敷衍了事态度的学生要给予及时、合理、适度的处分。
参考文献:
[1]刘初生.教育实习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12.
[2]梁海波.广西高师院校开展项岗支教实习的思考[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97-99.
关键词:教师培养;教育硕士;社会服务;学术创新;职业外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5―084―02
设置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本文以南京师范大学专业教育硕士培养为例,探究我国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点方向。
一、开展以学术创新为重的职业教育
专业学位研究生是针对特定的职业进行的定制培养。职业化是其首要特征,科研创新是其本质属性,这种职业应该以深厚的理论知识为支撑。专业硕士的培养是“以学术为依托,内涵学术性的职业教育”。应该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具备专业化的知识结构,厚基础,重学科。为此,其课程结构应具有一定的精深度和宽广性,相关内容要体现学科、行业的前沿性、先进性和创新性,准确反映相关学科、行业整体或局部的发展,并且能联系交叉学科和本学科的纵深发展。以南京师范大学物理专业教育硕士为例,除了基本的物理学及教育学课程,还开设了大学物理专题选论系列课程,邀请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物理学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并与实际相联系,充分展示理论、技术对生活和教育的改变。对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除了课程知识,更需要加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知识的自我更新能力、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同样以物理教育硕士为例,我们开设了物理思维方法论这一课程,引导学生了解、思考、分析并尝试应用最新的科技手段解决学科发展的前沿性问题,促进学科和行业的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和技术革新,有利于学生今后个人职业生涯中的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二、注重职业的外延和内涵培养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性培养,绝不是简单的工作上的技能培训。例如,师范生的“两字一话”和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基本应用是本科或师范专科院校的教学内容,研究生阶段无须重复。专业硕士的职业性培养应推动其拓展职业能力,克服职业倦怠,促进其长期发展的能力。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的培养,注重学科教育与师范教育外延拓展的融合,强调教师的个人素质和作为社会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中小学教师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建设力量,其影响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或是校园中,而且反映在青少年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中。教师是处理社会公共业务的人员。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它是一种公共的业务。”除了必备的课堂管理能力、教学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个人的言谈与气质、知识面和兴趣爱好的广泛性、人际交往的能力、参与公共事物及活动的能力,也都是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教学质量和学生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职业倦怠是现代社会几乎所有行业的从业人员都或多或少面临的问题。由于循环重复性,再加上职称评审、升学率和家庭生活等琐事的困扰,教师极易产生职业倦怠和情绪枯竭。南京师范大学对教育硕士除了开展各学科的创新性培养和师范性的技能训练,还开设了形体学、艺术学、语言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生命化”选修课程,为其梳理职业成长规律和教育认知的规律,提供丰富和有效的知识储备,以提升专业境界、职业伦理精神和职业尊严感,让他们学会以积极向上的情绪涵养在工作和生活中开展创造性活动,永葆青春。
三、以实践带动行业、社会进步
教育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公共事务之一,关系到社会的结构与运行,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各种力量实现其利益的交汇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和实践是高校服务于社会的方式之一。教育硕士的实践不是简单的上课,更要了解整个教育活动的规范和章法,对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深入学校体验教育生活,并积极参与高校、社会、相关行业、企业全方位的合作。目前,建构大学、产业、政府三位一体的新模式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有效促进大学发展的高等教育新理念。与美国“州立大学服务于所在州人民”的理念相似,专业硕士的社会实践既是其必修的课程,也是其服务社会的表现,这种服务具有积极的正反馈作用。
教育硕士在课堂上获得的教育责任感是微乎其微的,但一接触到学生时,教师的责任感便会油然而生,催生其献身教育的信念和不断进取的动力。知识渊博、热心育人的中学资深教师可以作为实践导师,参与对研究生的培养。他们的实践成效将第一时间反馈给学校导师,教育硕士培养方案依据相关反馈不断调整。学生们年轻而富有活力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作为各实践学校的教学亮点,有利于高校和各中、小学开展多层面、多领域的教育前沿问题研究。这种教育实践不是经验的重复,它根据教育理论不断改变自身,又不断创生和丰富着教育理论。
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三大职能中,服务社会是大学存在的价值基础,而培养人才和科研是大学服务社会的主要手段,也是大学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独特优势。目前,南京师范大学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是江苏省教育行业的中坚力量。该校招收农村教育硕士,被录取的学生实地工作三年后返校学习,有针对性地开展落后地区紧缺人才的强化培养,成为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开放的教育教学与管理体系,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合作,促进了企、事业单位与大学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是培养与就业互相促进的长效机制。
四、充分利用资源,建立有效评价机制
关键词:西部地区;师专院校;生存与发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综合性、多学科成为各高校近年来发展的方向。一直以来以培养中小学教师为己任的师专院校已不再是中小学师资的惟一“摇篮”,其生存和发展也受到了很大冲击,适应社会需求,适时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当务之急。然而,对于西部地区的师专院校而言,经费和高层次高素质师资的短缺则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强大阻碍。因此,按照社会需求科学地设置专业,进行专业转型,走校企联合办学、自身培养师资的办学模式,才能有效地促进学校的发展。
一、西部地区师专院校发展现状
与东部地区相比较,西部地区师专院校由于受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社会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办学条件还很落后。主要表现在:办学经费紧张,学校教学基础设施跟不上,尤其是实行高校扩招以来,教学资源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严重匮乏,整体教学水平不高;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大都为师范教育类专业教师,不能胜任非师范职业教学工作;专业设置比较单一,主要为师范教育类专业;专业结构调整步履艰难,人才培养不能适应社会需求,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困难;凡此种种,已严重制约着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深入研究西部地区师专院校办学存在的问题,对于促进西部地区高校教育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西部地区师专院校办学困难的原因
西部地区师专院校办学艰难有学校自身发展滞后的原因,也有社会的、经济的、政策的各方面原因,它们共同制约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1.师专生就业难影响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学校是以学生为主导的,学生的质量代表着一个学校的质量,学生的就业同样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师专院校主要是培养中小学师资的,而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中小学适龄学生人数锐减,西部很多地方中小学已经实行撤并,教师趋于饱和,社会需求越来越少,而高校扩招后的师专毕业生人数却越来越多,导致了师专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困难,进而影响到师专院校的招生。《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2004―2006年资料汇编》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报考师专院校的考生人数和录取成绩与报考高职院校的考生人数和录取成绩相比呈下降趋势,生源质量越来越差,新生报到率也越来越低,从而使师专院校的办学成本越来越高。这一多一少、一高一低反映了西部师专院校的师范类专业已开始从过去的“鼎盛”走向衰弱,从而影响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2.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制约着学校的发展
教育是一项高投入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但自1993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来,在“高等教育要逐步形成以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新格局”的教育体制改革下,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也实行了区别对待。“中央直接管理一部分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在高等教育中起示范作用的骨干学校和少数行业性强、地方不便管理的学校。……对地方举办的高等教育的领导和管理,责任和权力都交给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财政把主要精力放在办好100所211工程院校上,地方高校则统统由地方政府出资去办。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因财力所限或领导对教育的认识不够,往往对教育的投入大打折扣,使得地方高校办学经费十分困难,几乎全部负债经营,有的甚至资不抵债。办学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已经成为西部地区师专院校生存与发展的严重障碍。
3.师资力量薄弱成为影响学校发展的症结
高校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西部地区师专学校由于办学条件差、经费紧张,引进高层次高素质师资就成为空话。就是学校通过进修、考研、考博等形式自身培养的高素质师资,也无法留到学校任教,一个个“孔雀东南飞”,学校却束手无策,无法解决人才紧缺的问题。“人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相对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高校工资待遇没有任何政策优势,待遇偏低。……西部地区越是教育经费困难,越是人力资本往东部地区流动;由于人力资本不足和素质不高,严重影响经济发展,使用于人力资源积累的教育经费更困难,从而形成西部地区发展的‘教育经费少一人力资本积累少并流失一经济发展水平低一教育经费少’的恶性循环。”师资力量薄弱已成为制约西部地区师专院校发展的症结。
4.专业设置单一造成学校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目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缺乏市场特色,专业结构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因此,出现了人才的结构性短缺和结构性过剩并存的矛盾。”师专院校主要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设置大都为教育类专业。在中小学师资基本趋于饱和,就业出现困难的情况下,仅仅靠单一的师范类教育专业就失去了社会竞争的优势。而要进行专业结构调整,设置更多的符合社会需求的非师范职业教育类专业,从师资培养到实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是巨大的。对于普遍负债经营的西部地区师专院校来说,急于求成是不现实的,只能一步一步地推进。专业设置的单一,已成为影响西部地区师专院校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
三、西部师专院校生存与发展的思路
1.加快专业结构调整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培养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加强师范院校的学科建设,鼓励综合性大学和其他非师范类高等学校举办教育院系或开设获得教师资格所需课程。”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延续了50多年的高师院校独家培养师资制度的终结,也预示着高师院校必须通过专业结构调整才能获得新生和发展。
第一,紧紧抓住自身传统的师资培养优势,立足初中和小学师资培养本行,改进课程设置,着重培养师专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让他们不论成为教师或转向其他领域,都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多种能力,成为复合型人才,从而提高社会竞争能力。第二,增设与当地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来扩大社会影响,争取政府与社会更多的投入。第三,适当发展社会需求较大的非师范专业,进一步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和实力,促进学校不断完善,向地方性综合本科院校发展。
2.依靠自身培养,解决师资紧缺问题
西部地区师专院校大都是近年来从三级师范过渡到二级师范的,教师学科视野狭窄,专业知识陈旧,已经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大环境下高校竞争的需要,急需大批高层次高素质的教师。但由于办学条件差,经费紧张,走人才引进的道路显然是行不通的。陇南师专近年来师资培养的经验值得借鉴:依靠学校自身,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自己培养本校紧缺高层次高素质师资的办法是可行的。
(1)通过奖励机制,鼓励本校青年教师考研、考博,继续深造。对考上的教师,除与其签订毕业后回校服务的协议和进行回报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外,更重要的是关心、支持他们,解决他们学习、生活当中的实际困难;毕业后在住房、职称、职务等各方面给予特殊照顾,使他们能够安心为学校服务。(2)每年有计划地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外出进修学习,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对一些新办专业,特别是非师范类职业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选派教师到企业一线去扎实学习,学成后回校任教。(3)聘请专家或其他高校退休教授来校指导、培养本校任课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实践表明,这一办法是能够整体推进学校教师教学水平和大学办学理念,是代价相对较小的师资培养模式。(4)学校要营造以人为本,崇尚学术,关心爱护教师成长成才的优良校风,激励广大教师通过不懈努力提高教学能力,以留住自身培养的高素质人才。
3.校企合作办学是解决学校办学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
高校的使命就是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但是近年来却出现企业为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苦恼,而大学毕业生就业却越来越困难的尴尬局面。这种由于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脱节而造成的人才结构性供需失衡,对高校和企业的发展都极为不利,因此,建立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促进高校和企业双赢的最佳选择。对于西部贫困地区师专院校而言,加强校企合作办学更显得非常必要。
第一,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可以解决学校由于办学经费紧张而无力筹建教学实训基础设施的被动局面,节约办学成本,促进学校发展。第二,通过校企合作办学能够使学校零距离接触企业,了解企业用人要求,从而有针对性地促进学校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对接,为企业培养真正用得上的人才。第三,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可以让毕业生提前接触企业文化,熟悉企业环境,掌握企业职业技能,为毕业后顺利走向企业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可以多种多样,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1)“X+Y”模式。就是学生在学校学习x年的专业基础知识,以提高综合素养;在企业实训Y年,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企业文化。学生实训合格后,全部由企业安置就业。这种合作模式的特点是X越大Y越小,说明工作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越高;X越小Y越大说明工作对职业技能要求越高。这种模式对不同素质的人才有不同的要求。
(2)“顶岗实习”模式。也叫“带薪实训”,就是学生在校学完全部课程后,经过简短的培训,就安排到企业具体岗位上一边实习一边掌握职业技能,还可享受生活补助。这种合作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工作技术含量不高,易于掌握,主要是一线产业工种,适合文化知识层次不高的人才。
(3)“定向培养”模式。就是学校按照企业具体的人才要求标准定向招生,定向设置课程,培养人才,企业按自身需求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学生毕业后全部到本企业上岗就业。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培养方向明确,就业单位固定,有利于学生明确发展方向,保证就业。这种模式更适合人才需求量较多的行业,也有利于促进毕业生就业。
(4)“校企专业共建”模式。就是针对某一行业对人才需求的特殊性,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共同完成教学与实训任务,达到培养专业人才的目的。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高校和企业深度合作,企业也成为办学的一方主体,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都更加明确,培养的学生更能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这种模式有利于促进高校专业设置和实训设施建设。
以上几种模式中,“X+Y”模式和“校企专业共建”模式对西部地区师专院校最有借鉴价值,因为这两种模式既可以促进学校专业结构调整和课程建设,为学校节约经费,学生也易于接受。
4.政府加大经费投入是学校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地方高校;陕北农村;教育资源;英语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也得到了空前提升,这不仅是大学自身的使命和职责决定的,同样是全社会给予大学的期望,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1]。总理在2014年全国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我国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就是说,地方高校也必须不断提升服务农村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利用自身所拥有的相对丰富的教育资源,切实加大服务地方特别是农村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近年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就总体而言仍然严重滞后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特别是农村教育体系中的英语教育尤其薄弱。有关数据表明,自从2001年教育部规定我国城市乡村各小学统一从三年级开始教授英语课程以来,中西部农村学校的英语教育教学问题日益突出[2]。一是农村学校英语教育设施落后,二是英语师资力量十分薄弱,这些因素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农村学校英语教育的发展。因此,充分发挥地方高校英语教育资源的优势,并利用其在地域上最接近和最了解农村的特征,有针对性地为农村英语教育培养人才,或者面向农村英语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专业学生和教师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支教帮扶活动,在活动中对农村英语教师进行英语教学方法的技能培训等,从而不断推动和提升农村英语教育的发展水平[3]。事实上,这样做也确实有助于高校增强其服务社会的能力,更好地履行自身的服务功能,并反过来促进自我发展。带着全面了解陕北地区英语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的目的,也是为了找到高校优势教育资源服务地方教育的着力点或契合点,笔者带领课题组成员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考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对陕北地区农村英语教育的实际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本文拟就陕北地区地方高校服务当地农村的英语教育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陕北农村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英语教育发展水平落后,地区发展不平衡
以延安市为例,在其下属的13个县区中,由于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对英语教育重视的程度不同,农村中小学英语教育在相对落后的前提下,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如宝塔区、安塞县等由于经济发展良好,地方政府对英语教育的投资力度大,英语教师基本都是英语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教师的工资有保障,英语教学所需的硬件设施也配备齐全,相应的英语教学的质量就高;宜川县和洛川县虽然经济发展不是很强,但由于当地政府、学校和家长对英语教育很重视,其英语教学的质量也较高;而延川县和延长县等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加之对英语教育的不重视,地方政府又无更多的资金来投入英语教育,不仅教学条件差,英语教师缺乏且优秀英语教师流失现象严重,其农村英语教学质量就相对较低。由此可以充分看到陕北延安地区农村英语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二)农村英语教育客观条件差,师资力量弱
调查表明,一方面,一些经济落后的县城如延长县的个别贫困农村的小学根本没有英语教师,几乎无法开设英语课程,学生在上中学时才首次接触英语,有的农村学校虽然开设了英语课程,但却没有专业的英语教师,英语课是由其它科目老师代上的,从上课内容到方法都是凑合的,这些农村学生一开始就输在了英语学习的起跑线上。另一方面,陕北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中小学都几乎没有英语教学的必要设施,如电视、多媒体和英语语音室,只有英语读写课程,没有听说课程,基本上是哑巴英语。加之农村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环境,英语课堂几乎是他们英语学习的唯一场所,家庭英语教育也几乎为零。最关键的是,陕北农村英语教育师资力量十分薄弱。由于教师待遇差,不仅难以吸引英语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或研究生来农村任教,就连现有的学历较低非专业教师也得不到培训,英语教学水平和能力长期无法提高,严重制约了农村学校的英语教育教学。
(三)农村英语教学缺乏合理有效的教育教学评估体系
教学评估是判断教学好坏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在陕北农村学校,考试是英语教学评估的唯一手段,考试成绩成为检验学生英语学习的唯一标准,考试的内容也完全是课本所学内容,没有课外知识的延伸,且考试形式单一,只有笔试,没有英语口语测试和听力测试,无法检测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和听说水平,这一教学评估模式完全忽略了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能达到英语学习的真正目的,与此同时,农村学校也几乎没有评估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基本手段,严重缺乏英语教育教学的基本评价体系。
二、陕北地区农村英语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性是造成农村英语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重要人为因素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和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均衡性,致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距。农村学校由于地方经济发展落后,生活环境差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教学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且农村学校的生源较差,这种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直接导致了我国农村英语教学状况的每况愈下。在农村基础教育环节,由于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农村义务教育,尤其是英语教育的硬件设施差,办学经费少,师资力量弱,最终导致了农村学生的教育条件日益恶化,学习成绩,尤其是英语学习成绩难以提高,这直接影响他们升入重点高中和重点大学。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致使农村学校的学生受教育机会“起点不公平”,无法平等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具有专业专职英语教师和英语教学必备的硬件设施,造成农村英语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因此,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性是造成农村英语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重要人为因素。促进农村学生享受公平均衡的教育,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仍任重而道远。
(二)部分农村英语教师提高难、再教育难影响了教育者自身水平的均衡发展
根据本课题组成员的实地考察和访谈得知,陕北农村中小学的英语教师有80%以上都不是专业的英语教师,而是由语数或其它科目老师兼任,这样一支英语教师队伍从思想上不重视英语教学,实际也不具备过硬的英语教学知识和教学能力。部分农村中小学虽然有专职的英语教师,但也不是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其英语教学水平和能力仍亟需提高。这样一支英语教师队伍专业知识不过硬,英语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陈旧,应对新课改后的英语教学显得无能为力或力不从心。针对这一情况,农村教育主管部门每年在寒暑假会安排农村英语教师进行一些有关新课改的英语教学培训,但由于培训者自身英语专业素质不高,或培训内容只是纸上谈兵的空洞的理论知识,缺乏具有实际意义的英语教学课程示范,使假期英语教学培训只流于形式,不能达到真正的提高农村英语教师教学水平的目的。农村英语教师的英语专业知识和英语教学技能的提高仍举步维艰。此外,由于陕北农村生活条件差,教师福利待遇低,优秀英语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不愿来此任教,使得陕北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一直处于短缺状态,只能勉强维持学校的英语教学,他们没有外出进修和再教育以提高自身英语教学水平的时间和机会。因此,农村英语教师提高难、再教育难影响了教育者自身水平的均衡发展。
(三)体制机制不健全是导致一系列问题长期存在和无法解决的制度原因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陕北地区的基础教育受到进一步的关注,近年来,陕北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发展,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农村学生辍学率也有所下降,但农村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教学评估机制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一是行政主管部门权力高度集中,对农村地方教学和学校办学管得太多,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缺乏因地制宜的办学自,办什么样的学校,教什么课程,考试考什么内容,都得教育主管部门点头批准,导致英语教材内容有些远离农村学生的生活现状和认知水平,使农村学生丧失英语学习的兴趣。其次,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学监督和评估体系也不健全和完善,只依据升学率来衡量学校的办学水平的评估手段过于单一,还应关注学校全体师生的德、智、体、美、劳等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样才能综合评价学校的办学质量。在评价英语教学方面,只注重笔试和知识的考查,忽视了学生英语口语和听力水平的能力的测试,这样的教学评估体系不能对教学起到良好的反拨作用。因此,农村教育体制机制不健全是导致一系列问题长期存在和无法解决的制度原因。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坚持“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原则,形成县、乡、村三级办学,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办学模式和教育教学机制,在教育部权力相对集中的基础上,适当下放权力到地方和学校,以完善农村教育教学体制。
三、地方高校教育资源服务农村英语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一)地方高校应主动而为,推动自身优势资源向广大农村延伸
首先,地方高校和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鼓励高校英语教师和英语专业学生去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到贫困偏远的农村顶岗支教、实习或任教,这样做不仅缩小了地区发展的差距,又解决了大学生就业的问题[4]。地方高校教师去农村学校顶岗支教,使其积累一定的中小学英语教学经验,更直观地了解中小学农村英语教育的现状,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宽其科研的领域,做出更多有实际意义的课题,从实践过程中找出一条改进农村英语教育的途径。其次,地方高校还可以为农村英语教师提供进修和培训机会,以改变其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提高其英语教学水平。再次,地方高校还应呼吁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对农村英语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其办学条件,保障教师基本收入。最后,地方高校还可以帮助农村英语教师加强英语教育方面的科学研究,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有机结合,探索出科学高效的指导农村英语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二)地方高校应推动地方政府加大对农村英语教学的投入
硬件设施和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投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加大投入,才能为农村地区英语教育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如配备电视,建设多媒体教室,使学生能够通过电视、多媒体等更直观生动有效地学习英语,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学校还应建设英语语言实验室,开设英语听说课程,使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地方高校不仅能够为农村教师提供进修和培训的平台,还应向农村教师开放图书馆的馆藏书目资源和电子书籍资源,以便于农村教师的自学,努力推动农村英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在加大硬件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建立健全英语教学评估体系,使农村英语教育教学在制度化轨道上健康发展。
(三)地方高校应当在推动农村英语文化教育市场的发展上大有作为
地方高校英语教师可以在陕北经济发展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开设英语培训机构,为农村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第二课堂,以拓宽农村学生的英语学习渠道,为其提供充分的英语学习环境。要通过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合作,加强校地交流,特别是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根据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进行分层分岗培训设计,为农村英语教师提供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训,也可以开设网络课程培训,使农村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开辟农村英语教学培训市场[5]。还可以把英语教学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有机结合,如把陕北民歌、陕北说书、安塞腰鼓和剪纸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成英语,用英语教唱、教练等,还可以助力于农村的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教育资源服务农村英语教育
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地方高校有别于其它研究型高校,应突出自身服务社会的功能,应开发和利用自身的地区和人才优势,为本地区的教育和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陕北地处我国中西部地区,其农村地区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状况相对较弱。因此,该地区地方高校更应当承担起其服务社会发展的使命,积极投身于本地区农村英语教育教学之中,通过各种渠道为本地区农村英语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徐常利 单位:延安大学
参考文献:
[1]余永德.农村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32.
[2]刘萌生.农村英语教育现存问题与新模式探析[J].吉林: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5):23.
[3]廖其发.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