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育学网络教育

教育学网络教育

时间:2023-06-19 16:15: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学网络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育学网络教育

第1篇

关键词:远程教育 课堂监督 微型学习 实践导向教学 媒体表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2-332-04

1 引言

30多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出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就曾预言:未来社会“最终走向学习化社会”。学习化社会的特点包括教育的整体性、全民性和连续性,学习的充分个性化、开放化和网络化等。

作为学习化社会的现象,中国网络教育从1998年试点开始,在全国重点高校和各级电大如火如荼的展开,到今天不过15年历史,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令人忧心,存在着网络教育的交互性与个性化服务意识不强,网络教育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缺乏高质量的网络教育资源网站的问题。随着大规模网上公开课的展开,对于传统的网络教育模式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专家学者纷纷探讨基于碎片化运用的微型学习研究,指出移动学习(Mobile-Learning)、微型学习(Micro-Learning)等无线网络学习形式受到更多人的青睐,华师大网络教育学院的老师也开始探讨如何将微型教学的模式引入网络教育学院课堂。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是教育部正式批准的全国67所远程教育试点学校之一。以教师继续教育为主,依托大学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不断构筑在职教师继续教育新模式,逐步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

网络教育学院目前的学习形式有四种:(1)自主学习,学员在互联网上进行网页浏览和视频点播;(2)协作学习,学员在互联网上进行作业答疑BBS、Chat、E-mail等形式的交互;(3)面授辅导,学员利用假期集中到当地教学站点,由辅导教师进行面对面授课辅导;(4)专家指导,让学科专家参与网上教学与指导,解答学员教学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共开设(专升本、高起专)共计24个专业的学历教育。

那么,学员对于传统网络教育存在什么样的看法,对于微型教育有何看法,究竟是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希望从哪些方面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呢?面对这样的问题,笔者对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学员进行了实证研究。

2 研究方法

2.1 方法

研究通过问卷对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进行调查,问卷涉及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现状,学习风格,所需的学习支持服务等方面。

问卷设计初稿完成后,请网络老师进行内容效度论证,并且采用重测信度的方法,在网络教育学员中简单随机抽样抽取了30名学员进行两次测试,相隔四周,重测相关信度系数为0.720,删除了与总分相关系数低于0.04的项目,将余下的重测信度系数提高到了0.758。终稿问卷共78题,65题单选题,12题多选题,1题开放式问答。将电子问卷放置于网络学院的主页上,要求网络学院学员进行填写,共收到来自28个教学中心的698份有效问卷。

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问题,笔者对网络教育学院的10位学员进行访谈,了解学员对课程改进的意见,学习的亲身体会,具体的学习情况等等。

此外,还对网络学院的3位老师以及上海华师京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2名技术专家进行访谈,从课程开发设置者的角度深入挖掘。访谈问题设计如下:网络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网络课程已经从哪些方面支持学生学习,学生还希望从哪些方面得到帮助,网络学院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出改进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2.2 样本

研究以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学生为抽样对象,进行电子问卷的填写。样本的年龄比例为20岁以下(2.72%)、20-25岁(34.96%)、26-30岁(24.07%)、31-35岁(18.62%)、36-40岁(9.17%)、40-45岁(7.45%)、45岁以上(3.01%)。问卷填写学生来自全国28个教学中心,但是大部分人员集中在苏浙沪三省(占67.4%)。工作状况为在职(94.27%)、没有工作(5.73%)。在读学历层次为专科(43.7%)专升本(56.3%)。

3 研究结果

3.1 学习时间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每周用4-6小时进行网络学习(50%),其次3小时以下(29.23%),7-9小时(13.75%),10小时(7.02%),如图1。网络学院资源中心老师提出:学生每周应该至少保证20小时的学习时间。据此达到学习标准的学习者远在7%以下。学习者因为职业竞争压力,希望获得文凭,但缺少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及自身兴趣,加上时间有限,在网络学习上投入时间和精力有限。

第2篇

一、实习要求:

根据网络教育学院印发的实纲及参考题目要求,每位同学确定实习题目、实习地点和内容,并

制定出实习计划。各校外教学部协助学生联系实习单位(以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为主),并如实填写《学生实习考核表》(见附件三)和《学生实习情况统计表》(见附件一)。实习结束后由校外教学部统一收集交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直属部。

在实习期间,各校外教学部组织有关教师为学生提供实习指导。根据学生所选题目确定指导教师,由学生直接与指导教师交流,解决实习中的专业问题。

实习前,请各校外教学部如实填写实习报告指导教师名单(见附件二),报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直属部,经直属部审核后再由各校外教学部反馈给学生。

二、实习报告要求:

撰写实习报告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和提高的过程。学生在实习期间应及时把收集到的资料及心得记录下来,作为撰写实习报告的原始资料,并围绕实纲进行深入、系统地归纳整理,写出调查报告或实习报告(包括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实习内容一定要注意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岗位,与本专业基础知识密切挂钩,体现本专业前沿知识。实习报告力求文字通顺、简练,说明应充分利用简图和表格。

实习报告不准互相抄袭,如若发现将按四川大学有关的作弊处罚条例进行处理。

三、实习报告书写格式:

见《实习报告撰写规范》)(附件四),字数不少于5000字。

二、实习报告的评定:

1.各校外教学部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实习报告和附件一、二、三按要求填写后交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直属部。

第3篇

关键词:开放教育;网络教育;试点高校

在多年从事远程教育的招生工作、学籍管理、考务工作中,笔者发现,多数人不清楚远程教育中的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有何区别,这就给他们报名及学习带来了一些困惑。因此,对这两种教育模式进行比较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入学管理

1.开放教育的入学管理。开放教育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一种学习模式,意思是将教学资源开放出来,供学习者自由参考和学习。开放教育本科只有具有专科学历者才能报,而仅具有高中、职高、中专、技校等学历的学员只能报开放教育的专科。入学前需要参加电大统一组织的入学测试,科目是语文、数学、英语等,属于摸底型的测试,题目不会太难,但是只有通过入学测试的学员才能被电大入取。

2.网络教育的入学管理。网络教育的入学门槛与开放教育基本相同,但对于毕业证的审查会更加严格。首先是所在电大学习中心进行审查,合格后要将学员的毕业证件、身份证、照片扫描传至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然后由试点高校专门组织人员来再次审查,每个毕业件必须在国家教育部信息网站上能够查到。

3.开放教育与网络教育入学管理的比较与分析。开放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入学条件基本相似,都是先经过审查证件,再通过入学测试即可被入取。区别在于网络教育的证件审查过程更加复杂严格。开放教育的入学测试采取笔试,试题相对比较简单,而网络教育的入学测试采取机考形式,题目相对较难,这是因为网络教育的各大合作院校的把关会相对严格一点儿。

二、学籍、学费管理

1.开放教育的学籍、学费管理。开放教育的学籍由电大本校来管理,各级电大有一套统一的学籍管理软件,方便电大系统内对各级电大学员学籍的查询、维护和管理。如果是学员需要在读证明或者是毕业证明,只需找他所在电大的班主任,由班主任为学员打印好证明后去校办盖个公章即可。开放教育的学费只有一种交纳方式,就是需要学员带现金到所在电大的财务部门现场交纳,财务部门开具正规税务收据。

2.网络教育的学籍、学费管理。网络教育的学籍由各个合作院校来统一管理。比如人民大学网络学院学员的学籍由人民大学统一管理,如果这名学员需要在读证明,需要由班主任按照人民大学的统一格式打好证明,再将证明扫描,通过网络传至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由该学院盖好章后,再扫描,最后再发到学员所在学习中心。网络教育交纳学费有两种方式,首选的方式是由学员通过网银自已交费。学员被录取后可以获得上网学习的用户名和密码,可以进行网上学习平台,学习平台有上缴学费的一项功能,学员通过网银在家就可以交费。

3.开放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学籍、学费管理的比较与分析。开放教育的学籍由当地电大管理,而网络教育的学籍由试点高校来管理,后者由于地域问题会比较麻烦。而网络教育的学费可以在家上网交纳,对于学员来说这方面会更方便一些。

三、学习过程管理

1.开放教育学习过程管理。开放教育的教学是采用面授辅导和网上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即每门课都安排一定学时的面授辅导,学员按课表规定的时间到所在电大上课,平时在家上电大在线网站学习,电大开放学院的导学教师会将详细的教学内容、复习内容及作业内容挂到网上,以方便学员自主学习。

2.网络教育学习过程管理。网络教育没有面授辅导,完全是靠学员在家自觉上网来学习。试点高校的网络学院都有学习网站,学员登陆后可以按照提示一步步地进行学习,其网站上的内容是由主办高校的教师上传的,所以内容的含金量很高,和试点高校的全日制学员的学习内容基本一样的。

3.开放教育与网络教育学习过程管理的比较与分析。开放教育的学习过程中有面授辅导的内容,而网络教育没有,因此后者更适合于没有时间去学校学习的学员。而有些学员对于知识的研究和探索非常认真,经常在学习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想与教师当面探讨,那么这类学员比较适合选择开放教育。

四、考试、毕业管理

1.开放教育考试、毕业管理。开放教育的考试是采取以笔试为主的,大多数科目的考试成绩是按照平时作业占三成,而期末考试成绩占七成的统计方式,试题是由中央电大统一出题。每科考试都通过的学员就可以参加毕业答辩,开放教育学院会为每个学员按专业、课题安排答辩辅导教师,毕业答辩由所在地电大组织,答辩教师中有一到两名上级电大安排下来的人员来进行监督。

2.网络教育考试、毕业管理。网络教育的考试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笔试为主,形式与开放教育相同,分为在线作业成绩和笔试成绩,按照所占比例计算最终成绩。但试题是主办高校出的,在考试的前一周邮至电大的学习中心。另一种是采取在线考试或者在线作业占百分之百考试成绩的形式。

3.开放教育与网络教育考试、毕业管理的比较与分析。开放教育与网络教育的考试、毕业管理比较起来,前者比较循规蹈矩,而后者相对很灵活,形式也比较新颖,对有些中间环节做了一些删减,更加节省了成本,也更加方便了学员。

综上所述,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各有特点,也各有优势。学员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掌握远程学习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以适应远程学习的特点,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第4篇

关键词:引领式网络教学;系统设计;过程评价;网络师生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北京大学引领式网络教学

网络教育是师生分离的教育形式,如何保证网络学习环境下教与学真实地发生,学习者既可以自主学习,又能够在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下系统地学习,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和提高学员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分析、评价与创新能力,是北京大学网络教育教学重点关注与解决的问题。在深入研究网络教育规律和远程学员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北京大学成功研发、实践了引领式网络教学模式。

从2007年起,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采用引领式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面向全国中小学教师的培训,至今共培训中小学教师85万余人。引领式网络教学的实施,得到了参加培训的中小学教师的好评,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北京大学引领式网络教学的理念

北京大学引领式网络教学模式是一种以网络为传输手段、以教学资源为基础、以教师引领的教学活动为主线,以师生交互为核心,促进发挥学员学习能动性的教学模式,很好地保证了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真实发生。

引领式网络教学模式关注教与学的过程,强调网络环境下教师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引导和带领作用,强调为学习者提供交流与协作的机会,注重学习者之间的人际交互,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学习讨论,引导学习者充分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进行有效学习。同时,采用过程性评价促进学习者参与学习,促进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反思,从而保证学习效果。

北京大学引领式网络教学实施在教师引领下的学员自主学习,强调基于学习材料,落实教和学的过程,强化师生、生生互动,履行过程性评价,扎实保证和提高学员的学习效果和质量(如图1)。

引领式网络教学过程中,学员基于教师设计的内容进行阅读、反思、做作业、开展讨论;教师在学员学习的全程进行指导,包括设计、开发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活动,对学员学习进行指导、督促,参与学员讨论,进行答疑解惑、对学员学习进行评价。在学习过程中,学员与教学材料、与学习同伴、与教师进行充分交互。由师生共同负责参与的过程性评价贯穿师生学、教的全过程。

三、北京大学引领式网络教学的实施

(一)系统设计教学要素,科学构建课程结构

北京大学引领式网络教学既注重教学内容的设计,又注重教学活动的实施,并通过过程评价来保证教学和学习效果,系统构建了以内容、活动和评价为基本要素的网络课程结构(如图2)。

(二)强化师生、生生交互,落实教学过程

教师全程参与课程学习,与学员交流,实现学习者主动学习,是引领式教学的核心,通过设计讨论、答疑、自测、作业等多种教学活动,很好地实现了师生交互、生生交互,落实了教学过程,达到了预定的教学效果(如图3)。

每个内容学习模块设计了学员讨论、学员与专家互动环节,集中研讨学习中遇到的学业问题,主持专家对于每一个重点问题进行细致的回复,并将讨论中学员的共性问题和典型问题整理成文档统一在答疑论坛上,做到了专家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互动的有效性。

专家还提供在线实时答疑。在整理前期共性问题和典型问题后,主持专家在预定时间进行在线实时答疑,很好地促进了学员对重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辅导教师每天24小时内对学员的学习进度、讨论、作业完成情况做出评价和反馈。

引领式教学不仅实现了师生互动,还提供了学员之间交流的渠道。通过课程分组交流、班级交流,使学员之间可以互相借鉴经验。学员普遍反应,参加北京大学的培训,不仅从北大的专家那里学到了专业知识,而且学到了专业以外广博的理念;另一方面还有学员之间的交流,让学员有机会和更多志同道合者,共同交流提高,不断探讨新思想、新方法。

(三)贯穿过程性评价,保障学习效果

引领式网络教学对学员的学习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的方法,同时考察学习投入和学习质量两方面的因素,重点对学员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测评(如表1)。通过评价学员参加的课程测试、讨论和实践作业等学习任务的参与度、实施结果和学习的收获等综合评定学员的最终成绩。在这种形成性评价体系中,学习者成绩的获得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这种评价方法起到了实时引领、督促学习的作用。

其中既有教师对学员的评价,也有学员的自我评价。教师评价要求教师对学员的学习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评价。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对学习者的参与情况和学习质量做出评价,进行学业指导,这也消除了学员远程学习的孤独感,提高了网络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学员通过自己的学习档案记录和教师的评价,形成对自己的评价,根据内外评价,使学习者能够自我反思、改进完善学习。

(四)完善技术平台,支持课程实施

教学平台是保障教学实施的重要技术基础。因此,在教学开发之初,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对国内外各类教学平台进行调研,最终确定在Moodle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形成具有北大特色的引领式教学平台(如图4)。

该平台注重人际沟通及学习活动的设计和管理,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学习者适应平台的负担;提供互动工具,使师生均可参加实时和非实时的交流和协作;完整记录学习者的学习历程,很好地实现了过程性评价;平台管理系统采用层级式管理,根据需要灵活设置评价、管理策略,方便地方行政部门的管理。

对于大规模网络教育和培训,要切实实现对大规模学员学习的引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它需要足够强大的教师队伍。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构建了由首席专家、主持专家和辅导教师组成的三级网络教学教师梯队。首席专家负责课程规划、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开发,主持专家对学员进行答疑解惑和共同问题的解答,辅导教师全程对学员的学习过程进行督促和激励、批改作业,对学员的问题给予及时反馈。

图5 学习成绩评价标准

实现网络教学师生之间的持续交流,加强师生双方的教和学的努力,建构网络教学师生共同体(如图5),是保证学员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网络课程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把网络课堂构建成师生交流、共同追求知识、探求真理的一个学园。师生间的交流是贯穿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全过程的,师生之间持续的交流落实到课件内容设计、交互教学活动设计、过程性评价方案、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开发以及教学过程管理等各个环节。教师参与一体化教学设计,设计开发资源,通过精心设计的资源为学员提供帮助;参与学员的学习过程,直接为学员学习提供帮助,与学员进行讨论,在学员学习过程中起到引领作用,同时起到督促、指导、诊断学员学习、巩固教学、评价学员的作用。

在师生共同体中,教师和学习者是平等的,在教学活动中,他们相互协作,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共同建构知识。课程设计以学员的发展需要为中心,教学安排使学习者能够主动按照学习进度学习,参加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学员与内容交互、进行师生交互、生生交互。

另外,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还建立了教学质量监督及技术监督制度,设置了监督岗位,制定了一整套管理规章及工作流程。一方面对教学进行有效地监督、检查,另一方面对教学支持的技术服务进行实时的监控,以保证教学中的技术服务的畅通。

四、结语

网络教学的本质是教学。实践证明,在学员学习过程中教师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是有效网络教学必不可少的要素,也是网络教学弥足珍贵的环节。北京大学引领式网络教学模式扩展了传统的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式网络教育模式,促进了网络教育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平等.基于网络技术的统计教育培训模式研究[EB/OL]. /was40/reldetail.jsp?docid=402546083.2009.3.

[2]秦宇.引领式在线学习模式[J].教育信息化,2005,(11).

[3]王勇,智协飞,伍清.基于混合学习原理构建的混合培训模式探索[J].继续教育.2009,(6).

[4]杨柳.新经济形势下的最佳培训方式——混合式学习模式[EB/OL]. /html/GEC_research/leading/200904/13-516. html.2009.12.

第5篇

【关键词】网络教育;学生价值;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9) 02―0074―05

一 引言

从1999年第一批网络教育试点高校开展网络教育招生试点工作以来,网络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教育形式之一。从市场的观点来看,网络教育市场竞争正在逐步加剧。这种竞争来自多方面,如:国内网络教育试点院校之间生源竞争;受到来自国外网络教育提供者的竞争;面临其他类型教育形式的竞争如成人教育等等。因而,应该更加重视引入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手段来分析当前网络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网络教育学院的竞争力。

网络教育学院竞争力的提升不仅取决于与竞争对手的竞争,更取决于能否为学生提供超越竞争对手的服务价值。关于网络教育学院竞争力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内部资源整合,职能优化和竞争对手上[1-4], 而很少有学者关注学生满意度对网络教育学院竞争力的影响。而对学生的漠视态度使得网络教育一方面不能正确识别潜在顾客需求的变化,开拓新的市场,另一方面也使得现有学生的满意度下降,失去现有市场份额。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向学生提供具有最大价值的教育服务,这才是网络教育学院竞争力的根本所在。

顾客价值是顾客在购买和使用某一个产品(服务)的整个过程中所获得的效用与所付出的成本的比较。顾客价值已经成为西方管理学家和企业家共同关注的焦点领域,被视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新来源[5]。本研究拟将顾客价值理论嵌入网络教育发展研究范式之中,从学生感知服务价值角度来探讨我国网络教育学院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二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说

1 概念模型

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使购买者满意,进而使购买者进行口碑宣传通常是组织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包括非营利组织和教育机构,而顾客价值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新来源。本研究基于学生感知价值与学生满意度对学生的行为倾向有显著影响,而感知价值又是由感知质量和感知价格构成,致力于探讨网络教育学院服务质量、学生感知价值、满意度和行为倾向之间的关系。构建基于学生感知价值的网络教育学院竞争力模型,如图1:

对于网络教育学院的竞争力,本实证主要通过学生的各种可能的行为倾向,如学生保留、口碑推荐、继续学习等来描述与测量。事实上,正是因为这些学生行为为网络教育学院创造了其期望的议价能力、竞争地位和行业竞争度等,从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提升网络教育学院的竞争能力。

2 研究假设

顾客价值被认为是顾客感知质量与感知价格之间的一种权衡,或者说是顾客感知利得与感知利失之间的权衡(Christopher,1997;Parasuraman,1997,2000;Grewal, 1998)[6,7]。Chang&Wildt(1994)[8]研究发现感知价值与质量成正相关关系,而与价格呈负相关关系。在网络教育中,学生价值是学生对接受的服务和价格的权衡,因而,提出如下假说:

H1:学生感知服务质量对学生感知服务价值有直接的正向影响。

H2:学生感知服务价格对学生感知服务价值有直接的负向影响。

Albert et al.(2000)[9]认为,服务价值是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中介变量。王永贵(2002)[10]对服务质量、顾客满意与顾客价值的关系进行剖析,探讨了顾客价值对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之间的调节效应。Jillian et al (1999) [11]认为,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和价格直接影响感知服务价值。网络教育作为服务的一种,我们认为网络教育学生感知服务价值是服务质量与学生满意的中介变量;对于价格因素而言,一般来说,低学费的网络教育使学生感受到高价值,高价值会使学生满意度提高。因此,提出如下假说:

H3:学生感知服务质量对学生满意有直接的正向影响。

H4:学生感知服务价格对学生满意有直接的负向影响。

H5:学生感知价值对学生满意有直接的正向影响。

菲利普科特勒(1972) [12]认为,顾客满意是一个人通过对一个产品的可感知效果与他的期望值相比较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而作为非专家型购买的顾客对于服务常常难以评价,且随着人们消费心理的成熟,广告媒体等的可信度在人们心目中越来越低,潜在顾客将有经验顾客的建议作为服务的购买决策主要信息源。

满意的学生一般会对网络教育学院做出正面的宣传,并将该网络教育学院推荐给他人,从而产生口碑推荐的“乘数效应”,这样会在无形中增强网络教育学院的市场竞争能力。

H6:学生满意对基于学生行为的网络教育学院竞争力有直接的积极的影响。

一直以来,顾客价值的概念都与企业绩效联系在一起。如德鲁克就认为顾客对价值的感知对企业绩效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对于网络教育学院而言,学生对网络教育价值的感知对网络学院竞争力提升有正向影响,因而,提出如下假说:

H7:学生感知价值对基于学生行为的网络教育学院竞争力有直接的积极影响。

三 研究设计

1 问卷形成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采用李克特(Likert)七点量表来进行测量。所有操作性问项是在结合国内外顶级期刊的理论文献与前人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找到每个研究变量的测量题项并进行回译(请在国外的朋友将英文题项翻译成中文,随后,将中文问卷再翻译为英语,并与原文进行对照,如此进行三次(Parameswaran&Yaprak,1987)),并根据我国网络教育的实际特点而形成。

2 预调查

在确定了初步的测量题项后,将题项交给3名网络教育服务质量专家和10名网络教育学院学生进行修正,完成了原始问卷修改后,对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生发放问卷进行前测和再测,获得有效问卷70份。通过对这70份问卷进行再测信度分析,删除了相关系数小于0.5的题项。在结构效度验证阶段,分别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删除变量的共同度小于0.5的题项。同时根据调查的反馈,修改了部分题项的表述方式,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理解,最终形成正式问卷。

3 正式调查

本研究的正式调查采用网络电子问卷和传统纸质问卷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收集调查问卷,网络电子问卷请求各高校的相关负责人将其放到该校的网络教育学院网络平台上,通过学生登陆自己学院的网页进行填答,纸制问卷请辅导老师发放填答。本研究的问卷调查时间为2008年5月至2008年9月,共回收问卷4480份。剔除整理后,共获得8所网络教育学院学生有效问卷共3621份,有效率为80.83%。样本的基本情况见表1:

样本的个人属性分布情况与2007年全国统计年鉴网络教育学生基本属性统计结果基本一致。因此,本样本在人口统计特征分布上基本合理。

四 数据分析与假说验证

1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采用SPSS11.5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信度分析。本文采用Cronbach’s系数来衡量问卷的信度。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来验证建构效度。在进行因子分析前,先进行Bartlett球形检验以及KMO样本测试,以检验各问项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具体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Cronbach’s都在0.9以上,问卷整体的Cronbach’s值为0.9703,可见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设计合理。各变量的KMO值在0.819到0.943之间,说明本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 测量模型

利用Lisrel 8.73对测量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各测量题项的因子载荷系数见表3。各载荷系数均大于0.5并且在p

测量模型的各拟合指数值见表4所示。可以看到,各拟合指标也达到了建议值,测量模型的总体拟合基本符合要求,因而测量模型比较有效,可以进一步应用结构模型来分析各潜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3 结构模型

利用LISER8.73软件对初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估计与检验。为了保证样本的随机性,从调研样本中随机抽取600个样本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采用LIREL8.73进行分析检验结果见图2,结构模型详细参数估计结果及拟合指标情况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GFI指标外,其他指标均达到了比较满意的标准,模型拟合程度是可以接受的。从图2,学生感知网络教育质量对网络教育价值感知的影响显著,其路径系数为0.53;学生感知网络教育感知价格对网络教育价值感知的影响显著,其路径系数为-0.63;网络教育价值感知对网络教育满意度的影响显著,其路径系数为0.65;网络教育满意度对提升网络教育学院竞争力的行为倾向的影响显著,其路径系数为0.58。同时我们发现,学生感知网络教育感知价格对网络教育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其路径系数仅为-0.02。网络教育价值感知对基于学生行为的网院教育竞争力路径不显著。

结果表明,基本上所有的研究假设路径都获得了显著性的支持,整体结构模型可以接受,但是对于不显著的路径,将需要剔除,然后对模型进行重新估计与检验,可以得到结构模型如图3。由图3可以看到,假设1,2,3,5,6得到了数据支持,而假设4和7并没有得到实证数据的支持。

五 结论与启示

基于以上实证检验与分析,我们得到以下结论和启示:

1 各关键变量之间关系如下:结果表明,学生感知网络教育学院服务质量会对学生满意度产生直接的积极影响,也会通过网络教育价值对学生满意产生积极的间接影响;网络教育价格感知对网络教育价值感知有显著影响,而对学生满意度没有直接影响,网络教育价格感知通过网络教育价值对学生满意产生负向的间接影响;学生感知网络教育价值会对学生满意产生直接的积极显著影响;学生满意对提升网络教育学院竞争力的行为倾向有直接的正向影响。

2 对于网络教育学院而言,要想提高基于行为的网络教育学院竞争力,必须想方设法优先考虑和关注如何提高学生价值感知,增强学生满意度。

首先,学生对价格的感知并不会直接影响其对网络教育学院的满意度,而一定是通过其对网络教育服务价值的感知来影响其满意度的。由此可见,学生对价格的感知和参照其价值的感知,如果物有所值,他就会感到满意。将网络教育学院对学生的各项服务明确列给学生,使其清晰的认识到自身接受了哪些服务,并对其每一项服务的价值有清晰阐述,以帮助哪些感知不敏感的学生对网络教育学院提供的教育服务价值有所认识。

其次,要及时收集学生意见和建议,从而来改进网络教育学院工作,使网络教育服务价值本身要不断提高。当网络教育服务价值本身处于高水平状态又重视了信息告知和宣传的情况下,学生就能很明确的感受到其所受教育服务物有所值。从而提升学生对网络教育学院的满意度,进而转化为提升网络教育学院竞争力的行为倾向。

最后,网络教育服务质量会通过两条路径间接影响到基于学生行为的网络教育学院竞争力,网络教育学院必须重视其服务质量的提升。从网络技术、品牌、资源、学习过程等多个方面来提高网络学院软件和硬件方面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梅龙宝, 彭斌,张生花.信息技术创造远程教育竞争优势[J]. 远程教育期刊. 2004(4):11-13.

[2] 戴家干. 高考改革与教育公平公正[J]. 中国高等教育. 2006,(12):15-17

[3] 张少刚. 入世后的远程教育服务与核心竞争力[J]. 中国电化教育. 2002(6):

[4] David Lei, Micheal A.Hitt, Richardian Bettis. Dynamic Core Competence through Meta-learning and Strategic Context[J].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6

[5] 白长虹. 西方的顾客价值研究及其实践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 2001 (4): 51-55.

[6] Parasuranman A. Reflecting on gain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rough customer Value[J]. Journal of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1997, 25(2):154-161.

[7] Parasuranman, Grewal.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the quality-value-loyalty chain: a research agenda[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Marketing Science. 2000, 28(1):156-174

[8] Tung-Zong Chang, Albert R. Wildt Price. product information, and purchase intention: An empirical study[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1994, 22(1):16-27.

[9] Gordon H.G., McDougall T. L. Customer satisfaction with services putting perceived value into the equation[J]. The Journal of Science Marketing. 2000,(14):392-392.

[10] 王永贵. 服务质量、顾客满意与顾客价值的关系剖析――基于电信产业的整合框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15(6):579-587.

第6篇

关键词:网络教育;成人学习社区;应用写作;教学应用模式;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5-00-02

前言

网络教育是在互联网的普及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计算机网络成为网络虚拟教育的搭载平台,其主要特点是互动性、及时性,能够避免场地等成本的浪费,达到更好的教育成效。我国对于网络教育的建设发展较晚,是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在近几年才不断兴起,发展历程较晚,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网络教育体系,国家对于网络教育并未有明确具体的政策要求。网络上的虚拟教育的出现,为成人教育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并在逐步发展中演化为成人教育虚拟学习社区。其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国外的研究较为丰富,已经形成了一定完善成熟的体系,但是我国网络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基础较为薄弱,实际应用经验不够丰富。网络学习需要具有软硬件以及网络教学资源,以其为基础进行教育学习。

一、网络教育环境中成人学习社区构建的发展现状

网络教育是以计算机网络为搭载平台,网络和通信技术是其发展的基本保证。在网络教育兴起初期,大多数是在论坛、公告栏、聊天室以及热点新闻讨论组出现,从其中演化而成的一种创新型的教育模式。虚拟社区是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而逐渐产生的,可以说先出现了网络虚拟社区,才出现了网络教育这种新型教育模式,将其应用在学习教育中,为一些特定的课程进行讲解,虚拟社区内成员之间互相沟通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将虚拟聊天社区转变为虚拟学习社区[1]。在我国这种虚拟教育学习社区大多数是一些专门的机构组织建立的,来促进企业内部员工进步学习,提升专业素质的一种方法和手段。由此看来,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网络虚拟社区学习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以往的互联网模式中,国外对于虚拟网络教育学习社区相关项目规模较多,其针对的人群到多数在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地区的教师、学者以及学生等,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交流,共享教育资源。针对某一特定主题和学术问题进行集体研究商讨,形成大型的网络教学讨论社区,对某一专业课程进行学习交流。进而营造一个学习气氛良好的虚拟网络教育学习平台、为国内杜宇虚拟网络学习社区的研究较为成熟的是在内径师范大学网络虚拟教育学习平台以及西南师范大学所建立的虚拟网络教育学习社区平台、国立海洋大学建立的网络虚拟英语学习社区等,这些虚拟网络学习社区是我国内较为著名的几大网络教育学习社区,其家里时间较早,随着不断的发展完善,电脑软件和硬件的不断更新换代,以及具有较为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实际开展经验[2]。其主要是为了内部的教师、学生以及专家学者能够在网络平台更好的将知识传播,来丰富内部的知识交流学习,针对教师的相关培训同样在网络虚拟学习社区进行,能够有效的开展教育培训,并且不需要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学习交流更为自由。国内几个著名的网络虚拟学习社区属于较为正规的学习社区,除了这几个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以外,国内大大小小的虚拟学习社区还有很多,专门提供网络教育学习。

二、网络教育环境中成人教育虚拟社区的教学模式应用

(一)在应用写作教学方面的应用

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从兴起到不断完善,大多数将其应用在教学领域,并将其分为两种概念的教学平台。一种是单纯的传授专业课程知识,为学生知识的学习提供平台;另一种是虚拟社区内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这两种类型说在教学应用中最为广泛的,可以说无论这两种虚拟教学类型哪一种,都是需要一个特定的网络虚拟平台为载体,以保证虚拟社区内的成员之间能够有效的进行沟通和知识的交流传播。在应用写作教学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在虚拟平台的基础上,对虚拟社区内成员进行应用写作方面相关知识讲解,根据成员之间的理解进行提问,来更好的促进应用写作能力提升[3]。虚拟社区中的网络教学的广泛应用,对传统教学方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师生之间的交流学习不同以往的课堂上交流,可以不受时间限制、不受空间限制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虚拟社区对教师提出问题,来获得需要的答案。这种便利又快捷的新型网络教育模式,成为现今教育领域中重点开发的方向,成为学习交流中较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创新升级,完善其内部结果和学习环境。尽管在实际教学中,网络社区教育的弊端也较为明显,但是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兴起较晚,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自身。

以我上应用写作课为例,日常教学工作中表现为:学校虽然是以课程为单元组织多班学生进行课程辅导,但还存在学生到课率低,面授课学生接受能力不够强、自主学习能力弱等问题。因此,探索并构建出一种符合学生期望的、体贴周到的网络教育环境中成人学习社区及其相应教学模式,对提升电大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电大现有大专本科层次各专业学科通过网络连接不同区域不同学科的学习,学员通过参与一些相关主题的讨论,提供相应网络连接的学习,建立网络虚拟学习的社区,提高电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及彼此学习合作能力。

(二)专业技术培训方面应用

在专业技术培训方面的网络虚拟学习社区应用,一般多为公司企业所建立的一种虚拟社区,内部成员大多数为企业内部成人员工,为了进一步促进其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自身素质的培养,利用网络教育虚拟社区来促进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交流,营造良好的和谐氛围,协同进步,提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虚拟社区教育利用相关技术人员的讲解,来解答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疑难,通过全面专业系统的讲解来促进员工专业技术的学习。

虚拟平台的构建在目前我国虚拟社区教育中大多数是以QQ的一系列软件以及Moodle平台进行网络教育,这种虚拟社区平台过于局限,由此所带来的虚拟社区教育过于落后,需要进一步完善改进。我校网络教育环境下成人网络学习社区的构建及适合成人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成果,作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网络学习社区的构建及其教学应用模式研究”的课题研究在电大成人教育方面的延展研究。本专科专业应用写作课程以至其他课程教学在网络教育环境中通过构建网络学习社区,让成人学习参与终身学习成为可能,成为时尚。

三、结论

总而言之,网络教育随着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不断完善更新,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作为信息化建设产物,其产生的教育促进意义愈加明显。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将会逐渐渗透各个行业领域,转变传统的学习模式,以一种更为便捷有效的学习方式来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静,郑勤华.我国虚拟学习社区研究回顾与展望[J].职教论坛,2014,13(03):35-41.

[2]赵慧臣,刘革,马鸣.我国信息化环境下知识建构研究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4,21(05):47-57.

第7篇

【关键词】Sakai;开源;学习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5―0098―05

一 背景

学习管理系统英文缩写是LMS(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具有发送、跟踪、汇报、评估和管理学习内容、学习者学习进展情况、学习者之间交互情况等等一系列的功能。学习管理系统运用广泛,从简单的课程管理,到相当复杂的企业范围的分布式环境,都有它的用武之地。

目前,我国高校的网络教育学院使用的教学系统来自三种途径,第一种途径是选择购买商业的教学系统,优点是系统的功能齐全并有完善的维护、升级服务,缺点是购买和使用的费用比较高,而且不能完全满足自己单位的实际需求。第二种途径是选择自主开发教学系统,优点是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实际需求开发,缺点是开发和维护的费用比较高,软件的质量难控制。第三种途径是与商业组织联合开发教学系统,优点是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实际需求开发,软件的质量能得到保证,缺点是开发和维护的费用很高。

是否有一种途径,既能节省软件的开发和维护使用成本,又能比较完全的满足各学校实际的需求呢?答案就在目前流行的开源领域,现在有一些开源的教学软件发展势头很好,如Moodle、Sakai等开源性软件。下面就以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网络教育学院使用Sakai开源教学系统为例,来探索这种途径的可能性。

Sakai是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密西根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伯克利大学于2004年发起的一项开放源代码的课程管理系统(CMS)开发计划。Sakai项目的目标是,“构建出一套通用的课程管理系统来替代当前各高校正在使用的商业课程管理系统,这些学校一致公认协作研究和教学应用是一样重要的,所以需要开发出一个协作和学习环境去满足不同种类学校的应用,Sakai协作和学习环境(CLE)是一个支持教学、学习和学术协作的灵活的、企业级的应用。它也是一个既支持全部在线又支持部分在线的学习环境”。[1]

众所周知,教师授课会根据课程和学生的特点使用各种各样不同的教学方法,Sakai满足了教师们的需要,使用过Sakai的教师和学生们都认为Sakai具有很高的可定制的特性。由于Sakai的体系结构是标准组件化的,所以教师能选择他们想在自己课程中使用的教学工具,并且Sakai的源代码是开源的,你可以自由的获取它,并根据自己学校的需要自由的改变和增加功能。

2007年5月,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决定升级学院的教学系统,经过反复的权衡和比较,最终选定Sakai作为下一代网络教学系统。采用Sakai主要因为以下几点原因:

 Sakai是一个在教育团体许可证下的免费开源项目。

 在全世界有超过160个教育单位正式采用Sakai作为自己的教学系统,支持的用户数从200到200000,这些应用经验表明,Sakai是一个稳定的可以支持大规模应用的企业级应用。

 Sakai的系统框架是标准组件化的,非常有利于系统的扩展,除了可以使用Sakai提供的教学工具外,还可以按照Sakai的标准很方便的开发自己需要的教学工具,并将其集成到Sakai上。

 对Sakai的关注、研究以及交流合作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2006年开始关注和研究sakai项目的发展。

2007年1月Sakai基金CEO Charles Severance博士和钱臻女士访问北邮网院,双方开展了学术交流和合作讨论。

2007年7月承担基于Sakai学习平台的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无烟中国项目。

2008年4月Sakai基金会CEO Michael Korcuska访问北邮网院。

二 应用过程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选择下一代教学平台的主要目的是要实践“引领式在线学习模式”[2],该模式的核心理念是,“系统提供学习时间管理和学习目标管理;网上学习资源以E-learning在线课程为主;挖掘学习记录并提供个性化的主动的学习支持服务。” [2]

如何通过Sakai实现这种教学模式呢?我们做了以下这些二次开发和改进工作。

1 对Sakai的二次开发

为实践“引领式在线学习模式”[2],二次开发的重点放在Sakai的“课程内容编辑”(Melete Lesson Builder)工具上。这个工具本来是很简单的一个在线电子讲义的制作和工具,我们将它改造成了一个能制作网上E-learning课件、能提供网上课件运行环境和能挖掘和分析学生学习过程数据的强大教学工具。

在设计这个教学工具时,参考了“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制定的CELTS-20标准(报批稿)和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学习技术标准委员会(简称IEEE LTCS)2000年9月的标准草案P1484.11D3.4。

这两个标准关注的是学习内容和学习管理系统之间的问题,目的是学习资源可以在不同的学习管理系统中可重复使用和具有可互操作性。“计算机教学管理(CMI)系统”[3]的互操作体现在:“启动课程时的信息交换;计算机教学管理(CMI)系统与网上E-learning(CBT)课程之间的通信;在CMI系统间传递课程结构、学习行为、课程内容;存储学习者表现数据。” [3]

标准对上述互操作的重要环节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规定。具体包括以下数据流:“CMI ⇔ CBT;CMI ⇒ CMI;CBT ⇒课分析工具。” [3]

改造后的“课程内容编辑”(Melete Lesson Builder)工具具备三个主要的功能:

(1) 该工具能在线制作符合上述两个标准中课程描述的网上E-learning课件。

网上课程的结构分为四个层次:

课程

单元

模块

学习内容(文本、视频、音频、图片、作业、测试、讨论、自测等)

每门课程包含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若干个模块,模块是学习的基本单位。

下面有三张图,图1是根据这两个标准设计的E-learning课件模型图[2],图2 是Sakai中制作网上E-learning课程的界面图,图3是 Sakai中学生学习网上E-learning课程的界面图。

(2) 该工具能提供一个网上课程的运行环境,能完成与网上E-learning课程之间的数据交互。图4 是Sakai教学系统与E-learning课程之间的数据流图[3]。

计算机教学管理(CMI)系统向网上E-learning(CBT)课程提供:核心数据(包括:学习者姓名、学号、课的位置、学分、课程状态、分数、学时间等数据)、学习者完成本节课每个教学目标的情况(包括:目标标识、尝试次数、目标得分、目标状态等数据)、学习者针对某一具体模块的学习数据(包括:总学习次数、及格分数、尝试记录、每次尝试得分、每次尝试后课的状态等数据)、学习者的背景数据(包括:城市、班级、单位、经历等数据)。

(3) 能够将学生的学习记录发给那些挖掘和分析数据的工具。图5是 Sakai教学系统到数据分析工具之间的数据流图[3]。

系统根据学习者学习活动记录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例如:对学习时长,练习的次数、每次的得分、提交的答案记录,测试的次数、每次的得分、提交的答案记录,参加讨论发言的次数等的分析,将分析的结果反馈给不同的角色:学生、教师,支持服务人员以及智能系统,这些角色将分别对学习者进行个性化的主动的支持服务。例如:

 系统会分析学生练习或测试的结果,反馈给学习者,告诉他有知识点的掌握的不是很好,有哪些知识点还需要加强学习,有那些知识点掌握的很好。

 系统会检索出做练习或测试超过三次都不通过的学生,教师对这些同学进行主动的联系,并对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讲解。

 系统会分析出上网比较少和学习进度落后的学生,学生支持服务人员去主动的联系这些学习者,帮助他们提高上网学习的时间和效率。

2 Sakai的工具选择

Sakai2.5版本提供了40多种工具,我们不可能全部都使用这些工具,必须根据中国远程教育的特点,有选择的使用,我们选择的工具有以下这些:我的工作空间、课程主页、课程大纲(Syllabus)、日程表(Schedule)、课程通知(Announcements)、资源(Resources)、课程内容编辑工具(Melete Lesson Builder)、聊天室工具(Chat)、讨论与个人消息(Jforum)、站点信息(Site Info)、术语表(Glossary)、花名册(Site Roster)、站点统计(Site Stas)、投递箱(Drop Box)。

3 Sakai的汉化

Sakai的设计支持国际化,所以,汉化工作主要是工作量的问题,汉化包括两方面的工作:Sakai系统的各个工具和帮助文档的汉化。Sakai2.5版本中的有些工具已经支持中文,但 Sakai在中文支持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汉化不完全和部分翻译不完全符合中国人的表达习惯,所以汉化工作主要是对未汉化部分予以彻底汉化,对已汉化部分用语的修正。

4 Sakai的Bug修改和一些应用上需要注意的问题

Sakai系统Bug的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1) 系统对中文编码的支持。例如:论坛(jforum)和Wiki中的中文乱码问题、聊天室工具中用户名如果是中文也乱码、资源中文件名如果是中文也乱码等问题。

(2) 工具本身所隐含的逻辑Bug。例如:服务器重启后,jforum论坛工具会产生数据丢失问题,日程(Schedule)工具在主页显示时,点击有事件的日期不能正常显示、分配权限功能分配权限后不能立即生效,这是由缓存配置引起的问题等。

另外,Sakai在应用上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例如,“资源(Resource)”工具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在默认状态下,资源都是以Blob大字段方式存储在数据库中。但是,随着应用的规模越来越大,资源越来越多,数据库的压力会非常的大,数据库就会成为整个应用的瓶颈,所以,需要在开始使用资源工具的时候,配置将资源存储在共享的磁盘存储上而不是数据库中。“讨论与个人消息(Jforum)”和“课程内容编辑”(Melete Lesson Builder)”工具的使用频率很高,所以需要考虑使用对象缓存来解决性能的问题。

5 将已有的教学工具集成到Sakai中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在多年的网络教育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工具,这些教学工具稳定、可靠,教师和学生都已经养成了使用习惯,将这些工具集成到Sakai中,既可以节省教师很大的工作量,又可以使Sakai完全满足学院的实际教学需求。例如:集成已有的题库和作业系统,该系统中有40多门课程的2万多道题目,题型有21种,系统的组卷算法也很稳定。另外还集成了实时答疑系统、虚拟实验系统等教学工具。

同时还需要将教务系统与Sakai集成,实现单点登陆验证,将教务系统的学生选课和教师任课的关系自动映射到sakai中的学生选课和教师任课,避免学生和老师进行两次选课。

三 应用数据分析

Sakai教学系统在2008年6月开发完毕,2008年9月开始试用,试用对象为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08年秋季学期入学的新生,数量5132人,试用阶段在Sakai上开设的课程有12门,包括: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管理学、普通物理等文理科的课程。下面就把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教学系统1.0的运行数据与Sakai教学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教学系统1.0是2006年1月投入使用的,系统上的学生人数是20134人,我们抽取两个系统从2008年9月1号到2008年12月15号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1 系统主要的性能指标对比

Sakai教学系统最大在线人数813人,论坛发帖数总数是6568贴,作业提交总次数137165次。

教学系统1.0的最大在线人数1524人,论坛发帖数总数是24534贴,作业提交总次数112056次

Sakai教学系统比教学系统1.0的作业提交总次数多的原因是,在Sakai教学系统上每门课程的作业次数比教学系统1.0的多了,而且不像教学系统1.0那样限制每次作业提交的次数和提交截至日期,系统还根据策略来控制每次作业的题目都不完全一样,这样学生可以反复练习,直到自己满意这次作业的成绩,据统计每门课程每次作业的平均提交次数为3次左右。

2 学生登陆对比

Sakai教学系统平均每天的登录次数10539次/天,截止到2008年12月15日,共4557名学生(占总人数的88.8%)登录教学平台学习,有473名学生(占总人数的9.2%)登陆平台超过200次,有1983名学生(占总人数的38.6%)登陆平台超过100次,有3217名学生(占总人数的62.6%)登陆平台超过50次。

教学系统1.0平均每天的登陆的次数:9554次/天。

3 课程参与情况

本学期Sakai教学系统共开设12门课程,各门课程平均学习参与率达到84.5%。例如:《离散数学》有92%学生开始学习,10月统计为52%;《普通物理》有86%学生开始学习,10月统计为42%;《经济应用数学》有81%的学生开始学习,10月统计仅有14%学生开始学习。

教学系统1.0上共开设73门课程,各门课程的平均参与率是82.2%。

从以上这三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由于Sakai教学系统应用引领式在线学习模式,学生的上网的积极性有很大变化,参与学习的时间和频率有很大的提升,下学期,随着网上学习资源的完善,学生的上网学习时间和频率还会有所提高。

下学期运行在Sakai教学系统上的课程将增至33门,学生将增至10000多人。图6是学生在Sakai教学系统学习的视图:

四 遇到的问题和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目前我们对Sakai的应用探索还处在起步阶段,在应用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缺少与Sakai教学系统相匹配的网上学习资源,界面可用性问题,工具比较独立,很难整合使用,系统的开发、部署和维护缺少经验;个别工具的性能还有待优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下一阶段的开发计划:

1 基于Sakai的课程资源建设方案。网络教育中最核心的部分是教学资源的质量,教学平台的目标是为教学资源服务,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网上学习的资源的建设方案,是我们下一步最重要的计划。

2 标准课件资源的导入和导出。使Sakai教学平台可以把符合IMS和Scorm2004标准的课件资源导入和导出,做到资源在教学平台间的可交换性。

3 学生学习活动的进一步数据挖掘。这可以帮助教育机构全面掌握自己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对教学资源和支持服务的质量反馈等数据,为下一步的决策提供有利的数据支持。

4 第三方信息工具的整合(短信、IM),为学生支持服务提供有利的工具保证。

5 界面可用性优化。优化界面设计,使其更加符合中国人的使用习惯和审美观。

6 基于sakai的其它教学工具的开发。

五 结论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采用Sakai教学系统作为网络教育教学平台的尝试,为困扰中国高校的教学平台问题找到了一条新的解决途径,那就是在开源教学系统的基础上做二次开发,既能节省软件的开发和维护使用成本,又能比较完全的满足各学校实际的需求,而且还能随着开源软件的升级而得到升级服务。

另外,“Sakai项目的软件功能和运营理念对我国高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无论是购买现有的相关产品, 还是高校自己开发网络教学平台,Sakai 项目的整个理念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和尝试的可能。”[4]目前,国内对Sakai的使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希望我们能把我们的应用经验以及对Sakai所作的一些工作与大家分享。

参考文献

[1] Sakai基金会.Sakai官方网站关于Sakai的介绍[EB/OL].省略/portal.>

[2] 李建伟.基于引领式在线学习模式的学习管理系统设计. [J].中国远程教育,2008,(6):50-53.

第8篇

论文关键词 网络教育 学校社会 政府政策

论文摘要 伴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教育成为了教育发展的新模式,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的高低便对教育的成败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资源共享程度的高低与与其开发过程有密切关系。因此,笔者对网络教育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便对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的提高提出合理的意见。

经过相关的数据分析与问卷调查,在教育资源开发过程中,影响其共享的因素主要有教育资源开发单位、学校与教师以及政府政策等,因此我们需要对各个影响因子进行详细的分析。

1 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单位与市场经济

1.1 研发机构与学校单一的客户关系影响资源共享

目前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大多是教育资源管理平台如课件,网络课程,教学网站等一些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在客户上普及的不是很广泛,多是学校、网络教育结构等,而且教育资源开发的专业人员很少,因此,网络教育资源相对比较小的市场空间,使网络教育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研发产品也没有太大的经济效益,在后需研究上缺乏资金上的补充,这无疑进一步阻碍了资源的共享。

1.2 在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不能遵守资源建设标准

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的使用对我国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促进我国教育普及和建立终生学习体系,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促进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支持系统的互操作、实现有效交流和共享,避免大量低水平的重复性开发工作和人力物力的浪费,并能与国际网上教育体系相沟通,保障网络教育服务质量。①但是当下的问题是:按照这个标准开发造成了难度的加大,因此很多机构为了省事而不愿意花费时间精力。这种没有标准的教育资源,在共享上便受到了限制。

2 高校和教师

2.1 高校管理者与教师保守观念无法推进共享

数据显示,很多高校教育不喜欢借鉴别人优秀的教育资源,认为那样体现不出自己的水平,或者害怕使用了别人的资源体现不出自己的独创性。学校也是这样,高校之间不情愿实现彼此的教育资源共享,感觉使用别的资源就是自己实力不够强大。这些保守落后的观念使得教师们开发出的优秀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而拥有这些资源的学校更不愿意拿出资源与人共享,正是这些观念使得教育资源共享收到了阻碍。

2.2 学校之间缺乏应有的交流与合作

由上可知,由于落后观念等原因,致使学校间的教育资源不能实现共享,虽然有些学校在实施教育合作,如西安交大、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在共同参加教育部“远程教育关键技术与支撑服务系统和天地网结合项目”的推动下,提出基于天地网的远程教育优化解决方案及技术规范;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共建、共享优质数字化课程,实现学校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及信息的共建、共享和共管。②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教育资源的交流与合作仅仅是局部的区域或同类的学校,这些资源的共享与整个国家的教育资源合作来说作用甚微。

2.3 网络教育资源开发的目的逐渐向功利化方向发展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最初的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但是在实际状况中,教育资源的建设性成果如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等掺杂了不少我饿了评职称的因素,这样导致了网络教育资源的重复性建设,扎堆现象严重,大多的教育资源多是教师临时为了职称而进行的创作,致使教育成果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发挥很大的用处,造成了资源建设的浪费,可见网络资源的开发不再是单纯的教育,而是逐步向功利化发展。在全国开展网络教育的学校不计其数,尤其是网络教育学校的生源上带来了十分可观的收入。这使得网络教育学院组织编制自己的教学资源就成为一种创收的手段,自己的有特色教学资源能够吸引学生,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愿意使自我的教育资源与其它学校共享,这也是影响的重要因素。

3 政府政策

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信息化社会我们对网络教育的需求也相应的增加,为了应对这个新形势,(下转第27页)(上接第17页)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在某种意义上对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现实发展中,都还未充分对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做到足够的重视。表现为:

(1)国家缺乏统一的网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在我国网络教育资源现状中,重复建设现象很普遍。这由于缺少网络教育资源管理上的统一协调机制、专门的远程教育法律法规等,这样使得各个高校为了维护自己的教学特色而不使用其他学校优秀的教育资源,而是花更多的费用去请专门的科研单位开发一套教育资源,结果网络教育资源内容基本相似,花费多,制作出来的网络教育资源在质量上并没有很大的提高。可见,国家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缺少统一的机制,已有的教育资源也不能实现最大程度的共享,致使在资源建设上的资金投入不断重复,网络教育资源的水平也得不到明显发展。

(2)网络教育资源知识产权制度不完善与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标准推广力度不够。影响我国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工作的另一个来自政府方面的因素就是缺乏合理、有效的知识产权制度。在现实中,我国公民法制意识淡薄,侵权盗版现象司空见惯,这使得各个教育资源开发单位与各高校都从维护自己的特色网络教育资源出发,必然使得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得不到更好的实施。

(3)对网络教育资源缺少长期的资金支持。远程教育是在大量化的专业网络教育资源的基础上运行的,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制作一个专门的网络教学课件就是几十万的费用,也就是说一个网络教育学院有200门课的话,要投入上亿元,这个是一般的高等学府所不能够承担的,因此,为了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需要国家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支持建设网络教育资源,如教育部实施的“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政府投资4000余万元,建设了三百余门基础性、示范性网络课程、试题库等,到2004年,有近一半验收,但是这些成功的网络教育资源只有一小部分在个别的教育学院使用,这也使得资源得到了浪费。

另外,政府或者社会团体不能给科研单位提够长期有力的资金支持,致使教育资料在质量上与共享上受阻。社会知识产权制度的不完善,那些拥有良好的教育资源的一方为了保护自己的版权不愿与人共享,这对教育资源质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影响。为防止自己的利益被损害,网络教育资源所有者在资源开发之初就要求教育资源开发单位对所开发的资源中所含知识给予适当的保护,很多网络教育资源在开始就设置了用户和密码机制。网络教育资源市场体制也不完善。

注释

第9篇

关键词: 网络教育 现状 发展趋势

一、引言

网络教育是我国在教育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办好教育的战略措施。网络教育不但能提高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其全新的教学模式,而且能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特别是其时空分离、宽进严出的特色,为从业人员的不脱产学习提供了可能,也极大地提升了在职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在教育资源不均衡、幅员辽阔的中国,网络教育是满足社会对多层次人才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网络教育的现状

网络教育指的是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向受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一种网络教和学的环境,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活动。

我国真正意义的网络教育始于1994年教育部实施的“中国教育科研网示范工程”。1998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和湖南大学为现代远程教育第一批试点院校。截止到目前,现代远程教育的高等院校已达68所,网络教育学生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网络教育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尽管网络教育现在的发展蒸蒸日上,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下面笔者就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分析我国网络教育的现状。

(一)网络教育的优势

网络技术和教育的结合,使得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

1.学习促进性

现在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需要创新发展的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网络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这种模式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方便地获取学习的资源和信息,可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制定学习计划、自主决定学习方式和自我评价等,这样更能提高学习的效率、提高自主学习的热情。

2.交互共享性

网络教育实现远程双向实时交互式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师生的交流与协作因为不受时空的限制而变得丰富。我国的传统教学都是班级讲授模式,互动活动较少。网络教学的交互性则为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方便。

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等国内比较成熟的网络学院都采用这样的师生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聊天室交流学习经验和心得,有些还有答疑板和论坛等工具,学生可以直接在网上向教师提问,教师也可以及时答复。

网络教育在提供网络课程的同时,也提供丰富的在线资料库,不同地区学习者可以跨地区与其他学习者分享学习资源。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教育资源的地区差异。

3.自主平等性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交往的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交往方式也由单向性向交互式转变。在网络教育中,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师生交往关系更趋于平等、宽容与和谐,教师不再是至高的权威,而是以自己的学识、能力、人格魅力等去感染学习者,建立起自己的崇高威信,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影响学习者,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普遍交往的关系[1]。

4.丰富高效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从中接触到绚丽多彩的文化内容,获得更丰富的资料。网络教育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给学习者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料和方式。对学生而言,通过网络,他们可以自由、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学制变得更加灵活。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有了选择的权利,学生对学习有了更大的兴趣,因为他们不再是被迫地学习,而且这种选择既不费时,也不费力。因此,学生的学习效率就相应地得到提高。

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强大的采用文字、声音、图表、视频和动画等多媒体形式表现的信息处理功能,这些都能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认知,促进思维与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这种具有明显优势的教育形式。网络教育已成为人们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重要形式,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和平台。

(二)网络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运用网络进行教育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我国网络教育发展迅猛,但是呈现良好态势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

1.沟通方面

网络教学可以真实地模拟这些传统教育中的方面,但不可以完全取代。与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同,网络远程教育强调学生个别化学习,教师辅导为辅助的学习形式。在这种师生分离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能及时指导学生,解答也不能满足众多学生个性化的需要,难以因材施教,教书不能育人。虽然有一些交流平台能实现师生的互动交流,但是与传统的课堂师生沟通方式相比,相对较弱。

2.自主学习方面

网络教育中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它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高度的学习灵活性,这会使学生太过自由而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从而导致学习效率降低。这种问题正在逐渐得以改善,现在很多网络教育学院都有专门的导航学习板块,并且把网络学习指南作为入学的必修课,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逐步提高。

3.基础设施方面

网络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善。在农村地区和一些偏远地区,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率还比较低。宽带问题一直是制约网络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有地方网络传输速度慢,传输质量和稳定性差,影响学习的效率。现在很多地方还没有建设宽带网,而且上网费用较高。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不完善,制约和影响了网络教育的健康发展。

4.教学资源建设方面

实现资源共享是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和优势。我国的网络教育处于探索阶段,目前网络资源共享量还比较少。现在各高校都是各自开发自己的学习平台和管理体系,在网络课堂中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很少能实现共享。这样势必会造成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人力财力和网络资源的浪费。

5.监管方面

目前,没有完善的、系统的网络教育管理方面的法规。教育部门、劳动部门、信息产业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都有管理的职能,又都不十分明确各自的责任,这导致目前网络教育比较混乱,对于网络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不利。

三、网络教育的发展趋势

为了解决教育资源的匮乏,实现资源的共享,许多国家的政府都把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作为重要的战略决策,制订专门的计划,并组织实施。远程教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一种重要教育手段和发展方向,也成为企业的一种重要的知识管理方式。

现在,已经有一百多个国家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都制定了相应政策,使远程教育手段在小学、中学乃至大学中得以利用。在一些企业里还出现了虚拟大学,这可能是21世纪世界一流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英国开放大学作为远程教育的一个典范,经英国大学拔款委员会评估,在全英国101所大学中,其学科教学质量名列第10位,科研水平排名第27位,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这说明远程教育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

我国的远程教育正处在起步阶段,根据教育部高教司的数据:2008年底试点高校累计招生670万人,年招生规模已接近全国年招生规模的1/8,发展速度非常之快,表明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国家很重视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将其作为解决我国教育资源短缺、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效途径。随着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远程教育还将有更大的发展。

四、结语

现在网络教育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尽管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网络教育的发展速度,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教育对我国的教育事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网络教育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只要我们能正确分析和逐步竭力解决这些问题,网络教育事业一定会健康有序地发展,网络教育也将步入崭新的时代。

第10篇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的营销理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发生着重要变化,1997年,GartnerGroup(高德纳咨询公司)首次正式提出了CRM这个概念。客户关系管理在零售业、银行业、物流业等服务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高度关注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以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作为企业追逐的目标,并且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源动力。IBM公司是一家运用客户关系管理比较成功的企业,它认为CRM指通过提高产品性能,增强顾客服务,提高顾客交付价值和顾客满意度,与客户建立起长期、稳定、相互信任的关系,从而为企业维系老客户、吸引新客户,提高效益和竞争优势。可见CRM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一种管理理念,其核心是将企业的客户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通过完善的客户服务和深入的客户分析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在向客户不断提供最大价值的同时,实现企业的价值。要满足客户首先要了解客户,所以说客户分析是进行CRM的基础。在探讨网络教育客户关系管理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对高校网络教育客户加以明确和界定。作为高校网院而言,一般通过自建学习中心或借助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开展网络教育招生、教学支持服务等工作,因此,学习中心或公共服务体系是高校网院招生、教务支持服务等工作的一个延伸机构,根据与高校网院的合作协议授权开展一定权限的支持服务工作,仍应看作是高校网院的一个组成部分。从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来看,它明确界定了网络教育产品就是网络教育服务,而该产品的最终使用者、消费者是学生。通常对客户的理解,一般指产品的实际使用者和潜在使用者,因此,对于高校网络教育而言,接受或可能接受网络教育服务这个产品的学生就是高校网院的客户。

二、高校网络教育引入客户关系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各高校网院一直以来积极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强化品牌意识,扩大影响力,从而吸引更多的生源,稳步扩大办学规模。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非常好,也顺应社会的需求,但该理念侧重在读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比如提供教学资源服务、网上答疑服务、重要学习节点短信提醒服务、班主任学习跟踪服务等,其服务的深度、广度普遍不够,并未真正构建成一套完整、有效的学生关系管理体系,与客户关系管理理论还有较大差距,因此,不利于高校网院的长远发展。生存和发展是一切组织追求和努力的目标,高校网院也不例外。一个组织要达到其目的,就必须发现并满足他人的愿望和需求,就必然存在交换和竞争,即存在营销。事实上,营销观念已为世界各国的许多学校、医院等非营利组织加以运用。高校网院隶属于高校,属于非营利组织,虽然与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目标有着明显区别,但他们有一个相似点,即企业为了争取最有价值的客户,而高校网院则是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当前,高校网络教育与开放教育、函授、夜大、自考等多种成人继续教育形式并存,而生源对象具有很大的重合性,同时高校网络教育领域也有教育部批准的68所普通试点高校参与竞争,可见生源竞争激烈。在“以客户为中心”成为社会主流思想的大背景下,高校网院必须增强市场营销意识,积极引入客户关系管理理念,全方位提高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学生来报读网络教育或购买高校网络教育服务并使其获得的价值最大化,从而促进高校网院的生存和发展。高校网络教育学生以在职人员为主,来自各行各业,学习的能力、态度、目的等都存在着一定差异,因此,高校网院绝不能照抄照搬全日制教学模式简单化地实施网络教学,而应该充分考虑在职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设置特色的课程,并持续地满足他们的需求。一些学生选择网络教育进行深造的原因是在于网络教育具有5ANY的优势,可以很好地兼顾工作与学习的矛盾;一些学生错过了传统教育方式提升学历的机会,希望通过网络教育弥补自身的学历层次,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学位,从而为进一步深造研究生学历打下基础。正因为学生需求的差异性与个性化,客户关系管理的引入显得尤为必要。高校网院管理人员要全面理解服务的真谛,才能向网络教育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由于近十几年来,高校网络教育的总体发展态势是良好的,办学规模稳步发展,但是,高校网院管理人员对服务的理解不够全面,没有切实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去建设有效的学习资源和提供全面的支持服务,也缺乏对生源市场的深度分析和对毕业生动态的关注和跟踪。因此,客户关系管理的建立可以帮助高校网院管理者来改进服务理念,促进服务质量的有效提升。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由于缺乏对客户关系管理理念的认识,高校网院在服务深度和广度、服务观念、服务的差异性和个性化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这样不利于高校网院的品牌建设,也不利于提高其竞争力。

三、网络教育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策略

针对当前高校网院管理的现状,笔者认为,高校网院应在进一步强化、优化为在读学生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以提高学生的忠诚度和满意度为立足点,从增加用户体验、注重学习过程数据挖掘、重视对客户市场进行细分以及加强内部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持续推进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的构建。

1.增加用户体验用户体验这个词最早被认知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用户体验设计师唐纳德•诺曼(DonaldNor-man)提出和推广的。用户体验是指客户在使用某个产品(或接受某种服务)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纯主观的心理感受,积极的用户体验能够增加用户“黏度”,留住客户,并让客户散播好的口碑,吸引客户,为产品或服务带来信誉和盈利能力。高校网络教育用户体验指学习者对网络教育学习方式的一种直观感受,而这正是高校网院管理中最易忽略的环节。虽然高校网络教育在社会上的认知度得到了一定提高,但并不那么深刻,网络教育学习的内涵并没得到真正理解。因此,高校网院应建立用户体验中心,免费向社会开放,按照专业性质(管理类、工科类或实验类)设置不同的学习体验区,将重点的、特色的课程植入学习体验区,让社会所有人包括潜在学习者从远程教育导学、课件点播、课后作业与练习、课程论坛、毕业环节等环节进行全过程体验学习,从而真正领会网络教育学习的优势与便捷,以便让学生自觉地选择网络教育作为继续深造学习的方式,即便自己没有选择网络教育,也会对体验的良好感受口碑相传,吸引其他学生选择网络教育。

2.注重学习过程中数据的挖掘由于个体存在差异,因此,每位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都会存在差异,要使学习支持服务切实落实到位,应努力发现他们的学习共性,从而有利于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学习支持服务和更具有效性的学习资源。课程学习主要以网上课件学习为主,因此,课件资源成为了学习过程的核心内容。目前课件资源建设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即高校网院建设什么样的资源,学生就只能被动地接受学习什么样的资源。网络教育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一般会根据自身的情况有选择性地点播课件相关内容。高校网院应利用网络平台数据挖掘每一门课程课件的学习记录,汇总分析,找到学生最为关注的一些交集,作为今后课件改造关注的重点,根据学习情况按需调整章节内容。另外,高校网院应重视网上作业和考前辅导,利用网络平台汇总分析错误率比较高的网上作业题目,将其作为考前辅导重点讲解的题目,并通过课程BBS论坛对错误率高的题目进行分析,吸引学生主动访问课程BBS论坛,从而达到了网络教学有的放矢的效果。

3.重视对客户市场的细分企业CRM面向的客户是一个收益群体,只有与客户建立起密切的关系,企业才能保证推出客户喜欢的产品,赢得客户的口碑,从而进一步占领市场、巩固地位。由于高校网院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投入不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对客户来说并无等级之分,但高校网院可以根据学生所处的阶段对学生进行细分,可分为潜在学习者、在校学习者以及离校学习者三类。通过确定不同群体学生的不同需求,以便实施更具针对性的策略,保证不同阶段的客户得到满意的服务。“潜在学习者”指尚未参加远程教育的学习者,是高校网院的生源所在,也是关系高校网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高校网院在生源组织过程中与潜在学习者缺乏直接有效的沟通,依赖于教育中心组织生源,导致中介招生、虚假承诺、乱收费等现象的出现,这样不利于潜在学习者作出正确选择。因此,高校网院要进一步介入与潜在学习者沟通的环节,要思考如何让高校网院品牌、教学模式、支持服务、资源建设等信息有效地传递给每一位潜在学习者。“在校学习者”指已被高校网院录取的学生,在亲身体验高校网院学习支持服务的基础上形成对高校网院的一种重新认识与价值的认可,通过网络教育学习提升知识水平。“离校学习者”指高校网院毕业生,这一类群体也是最为高校网院所忽视的,但对于高校网院品牌与质量的建设以及后续的生源组织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他们对高校网院的认同程度,会以他们对外的宣传和对其身边人产生的影响反应出来,也会决定他们是否选择高校网络教育作为学习深造的途径。

4.加强对内部管理人员的培训高校网院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必须高度重视人的因素,因为如果高校网院管理者对客户关系管理的看法不统一,如果各部门以及校外学习中心对客户关系管理实施的意义不了解,有较强的抵触或消极心理,那么高校网院客户关系管理就难以真正贯彻落实。因此,为了保证客户关系管理的顺利实施和改进,必须获得管理者的支持以及各部门、学习中心的理解、协作和共同认可。为此,需要通过在高校网院内部进行客户关系管理理念的推广和人员的培训,向高校网院总部以及校外学习中心管理人员灌输“客户是学校最重要的资源”、“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使客户关系管理的理念真正融入到高校网络教育招生、教学、支持服务等各个环节。

四、结束语

第11篇

一、采取积极措施,加快我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网络建设

我校是一所有百年悠久历史的高等学府,2001年教育部批准我校成为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试点学校之一,学校陆续投入了数仟万元用于网络教育学院技术设施及资源建设。教育部领导、网络教育专家、福建省委领导、省教育厅领导及主管部门,兄弟院校、各市、县(区)教育部门领导,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等都专门来我校参观指导,给予了很高评价。福建省教育厅针对各市、县教师培训机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较为薄弱,还不能有效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状况,为提高教师培训质量与效益,教育厅组织专人对我校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的技术条件和资源建设进行评估,认为我校在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资源、远程网络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具备面向全省中小学教师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远程培训条件。为此,教育厅在2003年工作要点中提出:“积极探索新的培训模式和培训手段,依托福建师大等有条件的学校和市、县、区教师培训机构建立起覆盖全省的远程教育师资培训的网络。

(一)建立“福建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中心”

福建省教育厅在《关于建立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网络的意见》(闽教师[2003121号)中,决定依托福建师大成立“福建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中心”(下称“中心”),挂靠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心的任务是依托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技术及资源优势,整合全国优秀的教育资源,按照教育部2003-2007年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以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学历教育、非学历培训和教师资格认证课程培训,使全省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教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中心的职责是认真贯彻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现代远程教育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方针、政策和规定;落实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规划,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负责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对全省中小学教师教育远程培训基地的业务指导、技术支持以及辅导教师、技术和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二)建立教师继续教育的网络平台和高水平高质量的网络教育资源

资源建设直接关系到教师继续教育质量,为此“中心”采取一系列措施,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网络教育资源。在充分挖掘和利用福建师范大学现有教育资源和信息资源基础上,还积极从省内外知名的高校、教育科研、教学研究、电化教育等机构,引进远程培训优秀资源。同时还聘请省内外知名的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专家、教授作为中心顾问,指导教师远程教育工作。

“中心”现已成为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培训中心全国IT&AT工程远程培训基地、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示范学校。为中心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

学校成立“福建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研和教学相结合,探索并初步形成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体系。开展远程培训的实验工作,建立继续教育实验校(点),通过科研立项等方式进行应用性科研与实验,及时总结经验与成果加以推广,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得到不断的提高。

(三)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基地”

为有利于提高远程培训的质量,有利于中小学教师就地或就近参加培训,有利于调动原有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及工作的连续性。福建省教育厅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基地设在各市、县(区)进修院校或有关承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任务的高等学校。

培训基地执行“福建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中心”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根据省教育厅和中心的工作部署及要求,组织安排本地区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远程培训;保证远程培训信息化设备的正常运转达,做好学员学习辅导和服务工作;承担培训中心下达的各类继续教育远程培训的教学管理工作;负责各类继续教育远程培训班学员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保护有关网络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防止非法使用;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中心的检查和评估。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基地必须经过严格审批。根据教育部办公厅相关文件的精神,符合申报基本条件的市、县(区)教师培训机构等单位,可申请作为培训基地,应填写《福建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基地申报表》,由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估合格后,经教育厅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方可作为培训基地。同时根据开展远程培训的需要,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基地严格按照《福建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基地信息化设备标准》(闽教师[20()3121号)要求来做好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的技术设施建设。

在管理上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建设和管理的原则意见(试行)的通知》(教高厅[2002]1号)精神,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教师远程培训的管理办法,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基地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开展远程培训所需要的上机环境、技术支持、资源建设、学生管理、考务管理等教学支持服务体系。

二、加强领导。确保构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工作顺利进行

第12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模式;转型

中图分类号:G72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1-065-02

一、构建学习型社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要以教育理念转变为引导

《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关键是实施终身教育,尤其要发展非正规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正是这一理念的最确切体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要进行发展模式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转变自身的发展理念,由学历补偿、学历补充教育向继续教育转变,并最终确立终身教育理念。

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为基础的终身教育,贯穿于整个人生,学校教育仅是其一部分。学校教育虽然是个体接受系统教育的基本形式,但就终身教育的广阔背景而言,个体的教育“不是以学校教育为主,而是以自学为主”。自学考试与终身教育理念相契合,因此,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改革与发展应当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最佳教育考试形式和最大的教育考试平台,也是最有中国特色的组成部分,应当在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要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积极推进招生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技术等方面的转型,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面对困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要以招生模式转变为突破

2011年,全国共有933万人参加高考,录取661.76万人,录取率是71.2%。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使得自学考试中来自高中毕业生的那部分生源锐减,给自学考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自学考试必须在招生模式上实现转型。

1.树立市场观念,实现招生对象转型。美国学者Dorthy Riddle在关于“采掘业(农矿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三大关系的描述中,把教育归为“公共服务”。自学考试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要满足服务对象即学生和家长的利益与要求,就要进行市场调研和市场开发,对招生市场进行选择与细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独立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的快速发展,分流了自考招生市场的大部分生源。从自学考试的招生市场生源构成及分布情况来看,一些普通高中毕业生、职业中学学生、独立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专科层次)在读学生或一些需要充电的在职人士。应该是自学考试招生的主要来源。自学考试应该利用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教育资源,发挥自学考试制度的优势,以提高中职中技高专学生的学历层次、增强其就业能力为主要目的,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2.改变管理理念,实现招生方式转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要转变传统的招生管理理念,建立一支了解、熟悉市场的专业化招生队伍,并且改变以前“坐着等”的招生方式,要主动出击,通过派工作人员、教师到职业中学、独立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各地市协作单位发放招生简章,介绍学校的学术地位、教学与科研情况、管理与生活设施,以及招生专业的基本情况、未来继续升学或就业的前景等,争取与潜在生源“面对面”沟通,消除招生中的信息不对称障碍。同时,利用好网络阵地,做好宣传工作。市场营销的重要一环即是“宣传”,招生也不例外。在网络时代,人们对传统媒体的关注度下降了,而对网络的关注度却提高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必须对此有所把握。

三、降低学历补偿职能:自学考试要以实现培养模式转型为关键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另一个次生现象,是高等教育学历的贬值。大学毕业生甚至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也可能找不到工作。这说明,与学历相比,社会更重视的是劳动者的素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证书含金量的降低,要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必须实现培养模式的转型,由学历补偿教育、学历补充教育培养模式转向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职业技能教育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

1.搭建终身教育“立交桥”。《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自学考试在继续教育中的作用,提出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各种成人高等教育、非学历教育,实现学分互认、课程相通。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要求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要求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主考院校要充分发掘其教育资源,满足更多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经济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要。因此,只有不断完善内部机制和优化外部环境,才能充分发挥自学考试的优势,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2.与企业行业联合,进行“订单式培养”。目前的自学考试教育培养方式突出考试,而不利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难以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再者,自学考试的专业设置也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步,造成单位需要的人才短缺的现象。因此,根据企业、行业的需要,由自学考试主考部门、主考院校与企业、行业按照需求联合培养,采取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采取“订单式”培养,不仅可以解决自学考试生源问题,还为行业与学生就业搭建了桥梁,为自学考试朝实践操作性发展迈出关键一步。

3.职业技能与自学考试相沟通培养模式。在目前用人单位愈来愈重视员工实践能力的背景下,自学考试应实行技能加考试的人才培养方式。引进社会信誉比较好的培训机构作为教育平台,实行技能资格证书与考试科目互换的免考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模式在教学上以专业课程为主,同时根据专业方向获得国家认定的资格证书。学生在获得专业文凭的同时,可获得相应方向的多个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就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同时也保证了教学质量,突出实践性操作能力。

四、现代技术发展:自学考试要以教育教学技术转型为依托

三十多年来,广播电视、互联网、电信、卫星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自学考试提供了优秀的教学载体。自学考试应以这些载体为依托,进行教学技术转型。

1.构建远程网络教育体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教育的优势越来越明显。网络教育使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最大化,学员可以不受时间、地点、进度限制地进行自主学习。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线学习的交互性也得到了提高。网络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与自学考试的自主性、灵活性、开放性相得益彰,可以有效提高自学考试的助学实效。应当建设全国性的自学考试网络远程助学服务体系。第一,加强网络学习资源库的建设,提供网络课件、习题库、试题库、电子图书等;第二,建立自学考试助学网,实现对考生的网上教学、网络讲座、网络作业、远程答疑与辅导;第三,建立网上师资信息库和考生信息库,促进师生、考生自由“结合”,协同学习;第四,开展网络注册学习过程性考核工作,适当增加过程性考核成绩,改革自学考试单一的终结性考核方式。比如,河南省自考委规定,自考生不仅要认真自学网上课程,还要完成课后练习和作业,并运用网络技术对学习过程设置了具体的标准,利用网络对考生学习时长、单元测试、练习及作业进行客观记录和评分。网络学习过程合格者,可取得该课程学业综合评价成绩(30分)。考生该门课的最终成绩计算方式是学业综合评价成绩(30分)+笔试成绩×70%。若达不到标准,其考试成绩将不被省自考委认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自学考试的质量。

2.利用“3G”技术进行移动学习。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不同形式的数据,包括图像、声音、视频等,使得资讯更丰富、传输更速度、交流更便捷。作为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3G的业务功能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语音通话、收发信息功能,其强大的数据传输功能、视频双向交流功能打破了传统全日制自考助学班的时空局限,使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任意地点自主学习。目前的自学考试考生,年龄普遍偏低,接受新生事物迅速,且对移动通信技术比较了解。3G交互式移动教学平台可以使自考学生从枯燥的全日制自考助学班中解脱出来,以更现代、更便捷的方式进行知识的更新和学习。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必将带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习方式的变革,成为自学考试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平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学技术要尽快和通信技术相结合,实现新的跨越。

参考文献:

[1]戴家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完善自考制度[N].中国教育报,2011—02—10(3).

[2]刘炳贵.自学考试在终身教育体系及其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J].江苏高教,2005,(4):109—111.

[3]王中华.重视终身教育理论推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的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10,(4):57-59.

[4]马强,于健.21世纪自学考试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辽宁教育研究,2006,(1):57.

[5]夏惠芸,陆峻波.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创新培养模式初探[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5(4):78—80.

[6]余海明.完善自学考试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若干思考[J].浙江社会科学,2010,(12):75-79.

[7]李攀.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悖论及改革思路[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