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6:15: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物理要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提出问题要有针对性
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笔者认为为学生创设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非常重要。
比如做“压力作用的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探究,教师在上课时,先不讲解压力和压强的概念,而是直接用苏科版八下P77图10-4中的器材先进行演示实验:用钉子做腿的小桌正放、倒放压入海绵,比较钉子陷入的深度;再启发学生用身边的铅笔进行实验:分别把削尖的铅笔尖和铅笔圆头压在自己的手指上,看凹陷程度并体会感受,加大用力并比较前后铅笔尖或者铅笔圆头压在自己的手指上的凹陷程度。要求学生对上述现象进行讨论并提出问题。学生在提出并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就会初步了解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猜想假设要有多样性
物理猜想是现代物理教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不仅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要强调,也应贯穿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效的猜想属于发散性思维,学生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比如,在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作出猜想时,像比物小是很多学生猜想假设得出的答案,当然也有学生会得出像与物等大的结论。猜想假设没有对错,猜想答案与正确结论一致的可以,不一致的要积极鼓励,与正确结论不一致的答案通过探究实验排除掉,更能加深学生对正确结论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应该用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去猜想,真正实现“动脑”这一教学目标。
三、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要有主体性
探究实验教学的重心或出发点在于学生,探究是学生的探究。探究实验通常采用分组实验,小组成员构成应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编组原则。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因素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自由、民主的氛围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未知结果的探究产生兴趣,使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为此,教师要做到: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对学生所犯的错误有高度的容忍精神;学生在决定探究什么问题时有真正的自等。
四、分析论证和得出结论要有科学性
在教学中,教师将一些有探究价值的课题设置成实验情景,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并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分步实验,逐步推断,再通过评估和交流,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学生除了要有良好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还要靠细致、敏锐、准确的观察力,从实验过程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加以处理,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深切体验到设计方案、收集信息、整理资料、运用科学方法的重要性。例如在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时,学生猜想的可能答案很多,像物体的质量、物体在接触面上的压力、接触面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及物体的运动速度等,但真正有用的信息是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经过对有用信息的处理得出“物体的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
五、评估交流要有拓展性
1.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初中物理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发展最大化的教学。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学的初中物理高效益——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是学生学习的初中物理高效性,初中物理高效课堂要在有限时间内使学生的发展达到最大化,做到优质、高效、低负、低成本。
2.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基本标准
(1)教学目标设置恰当(明确、具体、符合学情)。重难点处理得当(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面向全体,关注个性;注重情感、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整合)。
(2)授课精炼初中物理高效。抓住知识主线,思路清晰,讲练适度,组织严密。彻底改变“满堂灌”、“一讲到底”的落后教学方式,做到三个精讲——重点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难点问题精讲;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
(3)主体作用彰显。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接受性学习转换为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激励、鼓舞中自主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学习形式多样。努力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其他技术、组织手段,让学生尽可能利用多种学习方式,通过多种感知途径,在思考、操作、讨论、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初中物理高效学习。
二、如何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1.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际和本校实际出发,通过学习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优秀中学的教学模式,促进初中物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大面积提高我校初中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
2.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具体实施方案
(1)备课
①学生用的导学案的编写(教师备课的重点)。教师在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落实课本的教学目标,然后从学习目标、知识准备、学习内容、知识梳理和达标检测五个方面编写导学案,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查阅资料和独立思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目标要从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个维度去体现,这些由教师制定;知识准备的内容主要是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准备的知识要点,这部分由教师设计好后要求学生上新课前完成;学习内容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按课本内容而定;知识梳理就是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要点,要求学生自己梳理,这样既能回顾和巩固已学的初中物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运用精确的初中物理语言描述初中物理问题的能力;达标检测包括达标检测一和达标检测二两部分,达标检测一由学生当堂完成,时间为五分钟,达标检测二为课后作业,时间不超过15分钟,教师在设计题量时要注意时间,题目要切实能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
教师在新课前将导学案下发给学生,然后学生根据导学案,结合手中的学习资料自学,进行提前预习,并完成导学案上的相关内容。教师在呈现学习“支架”——导学案的基础上,对必要的问题,必要的学习内容提供必要的指导,引导学生初中物理高效预习、初中物理高效学习。那学生到底预习效果如何呢。就需要进行预习测试。在进行预习测试时,以“你学到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为题进行测试,测试以书写的好坏、语言表达等作为评价尺度,而对学生学到的知识程度不作评价。
②教师用的备课的撰写。教师主要还是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具仪器、教学程序、板书设计、教后感七个方面进行备课。与以往稍有不同的是,增加了课前二次备课和课后二次备课。课前二次备课是指临上课前对自己的教案用红笔进行修改,课后二次备课是指教师上完课后发现备课存在问题,然后再次用红笔进行修改。
(2)上课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堂导入
初中物理是学生物理学习的开端,学生在生活中碰到的一些物理现象在物理课堂中能得到解释。这时候物理的课堂导入就显得尤为的重要。物理知识包罗万象,从牛顿第一定律到阿基米德的原理,从万有引力到电场力,小到声音的传播存在的奥秘,大到太阳能与核能的应用,物理可谓是无所不能。物理知识的导入是学生接触物理学的第一步,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一步。
物理教学导入有着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方法,需要根据班级的具体状况和教学进度进行改变个优化。教师的课堂导入讲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也是重点。
一、根据实际物理现象导入物理
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知识还是有很多的,在课堂上大可把一些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导入教学,给与学生眼前一亮的物理学习体会,激发学生探究下去的欲望。例如,人教版教材《光的反射》这一章节的物理学习之中,学生们需要掌握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的概念,了解物理中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定义,探索光路反射的一般规律。在开新课时,就能运用生活之中光反射的种种现象来进行教学导入,例如有的夜晚月亮非常的亮,就是光反射的基本现象;以及猴子捞月的典故,也能作为光反射的教学导入……光反射的现象有很多,用一些生活之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作为教学导入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给与学生探究物理的动力。运用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教学导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物理教学方法之一,值得广大教师进行进一步的改善和提升。
二、物理实验进行物理教学导入
物理实验是很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的教学方式,它不仅仅是在进行物理概念和定理的解释中运用,还能在课堂的物理导入教学之中运用。一些简单而有趣的物理小实验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们的动手实验能力,提高物理的教学质量。在人教版教材《熔化和凝固》这一章节之中,物体的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形态的特征,以及熔化和凝固的基本定义和其曲线的物理学涵义等知识点都需要学生进行掌握。在课堂上可以运用小实验来导入物理知识点,比如利用酒精灯、烧杯、温度计、石棉网、小冰块,来进行一个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小实验,来引入本章的知识要点。
三、多媒体导入物理知识
多媒体是如今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在物理的教学之中能起到很大的教学推进作用。物理的教学导入和多媒体的运用是息息相关的,在物理的课件之中导入物理知识要点,能让学生更加直观明确的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定律。同时,在多媒体的课件中加入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和一些新奇的物理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多媒体的运用有着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准备充足的课件能吸引住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精力在物理的学习之中,大大起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作用。
四、学生主体性的物理教学导入
学生主体性的物理教学导入对于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要提升物理课堂的效率,需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原则,无论是在课堂的教学中,或者是教学导入之中。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导入需要让学生自主对物理学知识点进行预习,在课堂上教师再加以指导和讲解,从而让初中物理知识的教学做到学生学得多、教师反而讲得少的高效课堂。
总之,物理教学导入有着多种方式,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教学导入方法的挑选,从而有效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初中物理的教学导入虽说方法众多,但同时也有着颇多的注意点,以下来简要分析几点教学导入的注意点。
五、初中物理教学导入的注意点
初中物理的课堂本身就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导入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导入过程之中,其一需要注意学生们不一的物理学习或者是接受能力。初中物理是学生对于物理的初步接触,有的学生表现出不一般的物理学习能力,但也有的学生会对物理的学习有着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要多和学生进行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得到反馈就及时做出教学导入的调整,从而让学生得到发展和进步。其二是物理教学导入要和实际相结合,初中生的物理知识储备还不成熟,所以脱离实际比较高深的物理现象或者是规律会让大部分学生感到学习困难和困惑,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导致物理成绩下降,结合实际的物理教学导入有利于基础物理的学习,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物理基础。最后,物理导入教学的注意点是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学习能力是教师重要的责任,教学导入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初中物理的教学效率。
结语
教学导入在初中物理中有着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是帮助学生初步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和帮手。物理教学的导入方式多种多样,教师要进行一定的选择和优化,以此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导入的注意点是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高效课堂与之息息相关。初中物理教学导入是教学重要环节之一,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导入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元举. 初中物理教学导入技能探讨[J]. 读与写,2009年3期.
关键词:物理实验;初中物理教学;应用方法
一、前言
物理学科的基础研究方法便是实验,不论是专业学者的理论研究还是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工作,实验的重要作用均是不可忽视的。学习初中物理课程有利于提升初中生的科学素养,但是如何有效地提升初中物理的教学效果,体现物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是目前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来彰显物理学科的“有用性”和“生活性”,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所谓的实验探究,主要是指通过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开展实验的方式来完成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学过程,师生共同探究实验体现出了知识要点,发现了不足、鼓励了创新。教学实践显示,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探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鼓励学生自制实验教具,激发学生学习乐趣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在人们日益关注教育和增大教育投入的今天,不少初中物理实验所需要的各种实验器具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各种实验仪器的构造和操作也是越来越复杂。但是,诸多教学实践反复告诫我们,通常情况下实验仪器的复杂程度和实验的教学价值均是呈反比的。简而言之,并不是实验仪器越先进,操作越复杂,学生便能够学到越多的东西。鼓励学生自制某些简单的实验器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实验的知识要点,也能够更加深入了解实验器具的制作原理,既学到了知识,又增强了动手操作能力。
以苏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材上册中的第一章《声现象》为例。首先可以向学生展示音乐盒,在教师打开音乐盒的时候,请学生思考并回答音乐盒的声音来源;而后,向同学们演示音叉小球实验,观察敲打音叉发声时小球的反应,并鼓励同学用身边的各种物体演示发声,让学生思考发声的原理;然后,让学生当堂制作土电话,选择两位同学仿照教学内容演示土电话的通话效果,让学生探讨除了空气之外,是否所有固体均能够传声;再后,引导学生观察液体是否也能够传声,让学生设置相关实验进行探究,例如,将防水手机放入到盛满水的杯中,观察手机来电时的反应;最后,教师对整个课堂所进行的实验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提问,巩固其知识,例如,为什么将拨响的琴弦用手一按响声立即消失?为什么在月球上宇航员对着对方“大声说话”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会吓跑将要上钩的鱼,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以实际生活为基础,实现物理和生活的有机联系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强调物理学科要联系实际、联系生活,但是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维模式,则上述要求便很难实现。简单来说,如果学生能够用所学到的物理知识解决现实的问题或者是更好地完成了某项工作,那么该名学生便真正做到了联系实际、联系生活。观察是学以致用的前提和基础,借助于观察可以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现象,有利于学生利用物理知识来认识这些现象,对于发现的问题能够自觉地利用物理知识去解决,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意识。
以苏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材上册中的第二章《物态变化》的中的“汽化和液化”为例,除了通过常规教学让学生们了解并掌握汽化、液化的定义、不同之处、影响因素之外,还可以设置一些深入性的实验供学生进行探究,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该课时的知识重点和难点。可以设置下述实验:选用2个规格完全相同的干湿泡温度计,将其放置于相同的室温环境下,其中一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上裹有湿布,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对比分析2个干湿泡温度计的最终温度差异。让学生思考为什么1个干湿泡温度计的温度低而另一个高,此时如果2个温度计差值相对比较大,就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是较多还是较少?通过这样简单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炎热的夏天巧妙降温。
三、结束语
新课程标准突出物理实验探究,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技能,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得到开发,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并且,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改善。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的知识是来源于实践,而又服务于实践的。所以在初中阶段除了完成教学新标准要求的基础知识以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这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手指尖接触到实践的时候才能切身感受到自己的猜想和设计的可行性,否则就成为没有依据的猜想,成为非科学猜想,而动手实践是学生检验自己猜想的最有效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卢丽娟.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的几点做法[J].文理导航(下旬),2010,(06):125-126.
2.徐仲霞.巧妙挖掘,合理利用――初中物理教学中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J].考试周刊,2010,(45):256-257.
【关键词】瞄准要点;注重应用;结合实验;设置陷阱;面向全体
不管是传统的教学手段,还是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问始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尤其在初中物理教学改革中,每一个教师必须针对初中生的特点,尽量多设计出高质量的课堂提问,从而不断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和解决问题的喜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理论联系实际,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大胆践行了有效提问策略,以供同仁斧正。
一、瞄准要点,明确提问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做到简明扼要,尽量集中在重点内容和关键性的问题上。诸如我在执教“欧姆定律”一课时,鉴于学生往往对公式R=U/I 产生误解,就设置了如下问题:①某导体两端加16V电压时,测得电流强度是1A,导体的电阻是多少?②如果在导体两端加32V电压,那电流强度是多少?导体的电阻是否是原来的两倍?这样的问题选准了时机,在师生互动的前提下,学生很快掌握了欧姆定律的要领。
当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新的求知需求发生碰撞后产生认知冲突时,教师的提问就能达到“一时激起千层浪”的美妙境界。譬如,我在执教“杠杆”一节中的“力臂”概念时,设计了两个对比性实验: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大小相等,力的作用点与力的方向不同,但力的作用效果一样。学生在实验观察中,脑海里的新知识与旧知识发生冲突时,我就及时启发性提问:“实验中力的大小相同,力的方向与力的作用点不同而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其原因是不同的作用点和方向共同决定了相同的因素,这个因素到底是什么?”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逐步感知了“力臂”的概念内涵。
二、注重应用,恰当提问
许多物理知识渗透着应用性的特点,假如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运用学过的知识成功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某些问题,那么他们不仅会感到学以致用的喜悦,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众所周知:学生对“热水瓶是怎样防止热传递的?”这样的问题一般能作出正确回答;但是,我把这样的问题修改成:“假如热水瓶外层玻璃破碎,那为什么不能保温;而有些新买的热水瓶为什么也是不保温的?”学生通过仔细对照实物,并对不锈钢保温杯与常见的玻璃保温杯的保温原理和保温性能进行分析、比较,最终理解了其中的奥秘。
三、结合实验,巧妙提问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通过实验能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化;同时,实验也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时必需的教学艺术。可见,实验往往能检验、挑战权威的物理理论,它是最具生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我们应该注重物理实验的操作与分析,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新的操作方法,勇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诸如教室里的灯泡,根据开关后是否相互影响来确定灯泡是串联还是并联,并分析如此接线的理由。
在物理教学实验中还需要督促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问题。诸如当学生基本掌握大气压强和液体压强后,应该让他们分析其各自的特点以及是否都有流动性,并辨析压强的特点是否一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物理也是这样的,学生只有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才能对新知识的感受更深刻。譬如,我在讲授压强时,先让学生用两手食指同时挤按铅笔的两端,并提问:“手顶在笔尖处的手指为何感觉更疼?是否与力的大小和受压的面积有关呢?”学生顿时恍然大悟,对压强的概念的理解也就更深刻,也更容易分析生活中的类似现象。
四、设置陷阱,科学提问
所谓设置陷阱式的提问,就是教师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思维陷阱,让学生能在面临陷阱危机的情况下寻找正确的思路。譬如,学生跳远时,不管从哪个方向起跳一般不会影响成绩,而我进行了这样的提问:“如果选择向西跳,人跳在空中时,地球由西向东转是否可以提高跳远成绩呢?”许多学生似乎觉得有道理,但明显与实际情况不符,于是产生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浓厚兴趣。又如,在水平轨道上运行的列车失去动力后在摩擦阻力作用下减速,那么在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卫星受空气阻力作用速度也变小,那这个推理是否正确? 而事实上恰好相反,设置如此的陷阱会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入探究问题的兴趣。
五、面向全体,分层提问
新课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课堂提问一定要面向各层次的学生,采取因材施“问”的原则,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多设计一些不同深度的问题,即:既要具有覆盖性和普遍性,又要照顾到好、中、差各个层次的学生,不同目的、不同程度的问题,一定要让相应层次的学生回答,绝对不能越俎代庖。譬如,我在执教《惯性》一课时,针对有些中下等的学生对“力和惯性”、“运动和惯性”概念一知半解,就设置了如下提问:“处在匀速运动的物体是否一定要靠外力来维持?假如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那静止的物体是否也有惯性?一切物体在不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才有惯性?物体受外力越小,它的惯性是否也越小?”通过一连串的提问,能使中下等学生掌握了惯性、力、运动的关系。同时,我也为优等生补充设置这样的问题:“惯性大小到底取决于哪些因素?”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为了让优等生“吃饱”,激励他们把课内的疑问引向课外,从而拓展了知识视野。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探索与实践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对教材进行研究、归纳、总结,不断地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效率,同时教师也要经常性地与其他教师进行教学经验的分享,对自身教学上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并找出相对应的措施来解决。在初中物理课堂效率的不断提高下对学生知识的提升和学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高效课堂
高效,是指在做一件事时花最短的时间、体力、精力等来完成并取得较好的成果。对于衡量课堂的高效可简单地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由整体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接收到的知识量来体现,一节课里学生接收的知识量越多,则体现这堂课的效率越高;另一方面,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受到教师教学的影响,如在教师的教学下养成的学习习惯、思考方式等,在这方面上的影响较为深远,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着关键的意义,因此,如今的教师积极对课堂效率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大部分初中物理课堂存在的缺点
在教育改革的步伐下,大部分的初中物理课堂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有部分存在着一些缺点。(1)教师教学较为死板,少部分教师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上只是按照课本上的知识照搬照念,导致学生在学习物理时感到枯燥无味,注意力不集中,使得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的效率大大降低。(2)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初中物理的教材也在不断更新,少部分教师在对新教材上的研究不够深入,使得在课堂上的教学知识较为模糊,学生接受知识也就可想而知,课堂效率大打折扣。(3)在课堂的学习上有部分学生产生厌学的现象,教师在劝说无果的情况下就放任不管,因而使得这样的班级没有较好的学风,影响了平时课堂的效率。
三、初中课堂高效性的意义
初中物理课堂高效的构建,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上更加轻松,学生也因为高效的课堂而取得较好的成绩,促发了其学习的热情,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其自主思考的能力。在高效的课堂下,学生的知识层面在不断的提高,在学习中不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养成的好习惯对学生日后的生活也是很有重要意义的,让学生做到学有所用也可使教育的目的真正地达到。
四、如何构建初中物理高效的课堂教学
1.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的模式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可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地提高,通过学生组成的小组讨论可让学生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分享,并在交流中发现自己观点的不足之处,在交流中不断地提高。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学生间的友谊,对讨论有较好成果的小组,教师应进行相应的鼓励,这样可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高效。
2.从生活实际出发
初中物理知识有很多方面和我们身边的事例十分相似,教师可利用这一优势在物理课堂的教学上加以引用,可使学生在对题目的了解更加深入,也可对知识记忆得更加深刻。例如,在讲潜水艇的浮力时,教师可把潜水艇替换成乒乓球等在学生现实中容易见到的事物,让题目变得通俗易懂。这样学生在对概念回忆时也会更加有印象,掌握得更加牢靠。
3.教师积极引导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应注意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学习状况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要加强引导使每位学生在初中物理课上都能较好地接受教师所教的内容,对物理有较浓厚兴趣的学生更要加以引导,为日后输送较好的人才奠定基础。教师平时对学生的引导态度往往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上也可引入一些物理知识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如海市蜃楼、静电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使得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享受到所学到的知识带来的快乐,真正做到快乐学习,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参考文献:
[1]蒋宏涵.初中物理《现代顺风耳――电话》三篇教学设计的评析要点[J].网络科技时代,2005(12).
[2]赵凤池.如何适应初中物理新教材[J].河南教育,2006(10).
[3]陈林海.初中物理直观经验认识误区[J].第二课堂,2006(12).
关键词:物理复习;初中;对策
近几年,随着初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生的课业负担有所减轻,教学质量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但对于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班而言,由于他们面临着升学方面的压力,所以还是有不少教师在复习课的授课过程中采用“题山题海式”教学方法。毋庸置疑,“题海战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复习效果,但会导致复习费时、复习效果不佳等现象。
而物理属于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物理知识结构严密、逻辑性强,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和概括归纳的能力。该课的成绩对于升学率至关重要。本文就是针对初中物理,重点探讨如何提升毕业班复习课效率的对策,以期能改进当前的复习课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清复习要点,从容面对中考。
一、构建思维导图,以帮助学生理清物理的知识脉络
思维导图的本质是指利用“图示”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与概念,将隐形知识显性化,从而方便人们之间的思想交流。有部分初中生虽然能够理解某些物理概念,但不能很好地应对一些物理综合题。究其原因是各个相对零散的物理知识点未能形成有序结构,学生不能很好地找出概念间的关联,更不能掌握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教师应该将各个物理知识点进行汇总,采用文字、图形、符号等表达方式,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构建成一张完整的思维导图,标明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清晰呈现物理课程的知识框架,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二、剖析错误范例,以纠正某些学生的错误理解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希望学生尽可能地少答错题,片面地认为答题正确就肯定意味着学生真正掌握了这些知识点。然而,有些学生即使答对题目了,其解题过程中仍有可能存在一些错误的想法。
教师应该在复习课上剖析一些错误范例,以纠正某些学生的错误理解。一方面从答题过程着手,教师切不可回避答题的中间步骤,不可盲目套用一些定理定律,而应详细讲解答题过程与条件分析过程,引导学生在错误与正确结论间找到切入点,这样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才会更加深刻。
另一方面从题目信息获取能力方面着手,有些学生出现答题错误的情况并不是对知识点理解不够,而是因为未能透彻领悟物理题目的所有信息。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题目的重点语句下面划线提醒自己或者根据题目信息画出示意图。如,学生在解答电学题时,出现题目中条件的“丢漏”现象,教师可让学生在答题时画出等效电路图,并进行已有条件的标注;学生在解答力学题目时,可要求学生画出受力分析图并进行受力的标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显著减少审错题与“丢漏”条件的现象。
三、借助于变式训练,以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有些初中毕业班的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听得很认真,但面对概念相近的题型时,由于对概念的理解与变式的辨析不清而屡次出错。
教师可结合不同题型,从大量的题海中选择相似概念的题目进行混排,并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题目进行辨析讲解,这样不仅可以通过较少的题目讲解更多的知识点,解决各个知识点之间的混淆问题,而且可以避免“题海”复习法对学生产生的恐慌情绪。如,针对学生答题中所表现出的对摩擦力理解不够的现象,笔者混编相似题目,将不同变式中的情况进行了总结讲授,并向学生说清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摩擦力,从而分析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的区别与关联。另外,有些教师讲授复习课时只是局限于就题论题,不注重变式训练,这样会导致学生对题目迁移能力差,教师应通过“例题多变式”的训练法帮助学生发现某些知识点间的细微差别,从而减少答题的出错率。
四、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以引导学生通过现象巩固知识
教师在物理复习课的讲授过程中应多留心、多观察学生答题错误的原因,课堂上可穿插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环节,帮助学生进行甄别,引导学生通过现象巩固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如,通过“吸管喝饮料”与“椰子扎眼吸椰汁”的例子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综上所述,提升初中毕业班物理复习课的效率主要是针对目前教学方法的不足,摒弃题海战术,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物理的有效方法与乐趣,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牟登红.浅谈初中物理总复习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
[2]周晓明.浅议如何做好初中物理总复习[J].赤子:中旬,2013.
高一新生,刚从初中升学,是典型的初中教学与高中教学的转型过渡期。为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高中物理教学,前期必须把握初中物理知识与方法,逐步实现初中到高中的跨越。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如何在短短的45分钟内将课本上的知识及应用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是这场战争的关键点,如果善用一些课堂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那么课堂效果将事半功倍。
对大多数教学,兴趣是前期教学最好的着力点,初中教学显著的特点是实验的丰富与趣味性,结合此点,高中教学依旧需要重视实验类方法。
一、多样化实验
物理必修一课本教学中安排了多个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也介绍了一些实验仪器实验思路等,这不仅是对初中实验教学的延续,而且是对以实验为重要核心的正确认知,善于利用教材中和教材外的实验,能够有效展示物理知识。同时实验的直观性与趣味性能够让学生更有意愿也更容易理解某些抽象生涩的理论知识,继而掌握巩固与应用。
伴随着教学技术的革新,实验教学迅速发展。在高中物理中,实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为教材核心实验,以教材中安排的核心实验为主。如必修一的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等。课本给出了较详细的实验原理、思路、器材、步骤、数据处理、结论分析等,对此类实验,教师和学生根据安排,执行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
第二类为教材扩充实验,以教材中安排的扩充实验为主,此类实验是对核心实验的补充。教材扩充实验目的一是对核心实验进行补充与优化,采用更先进或更易得的实验仪器,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二是扩展新的实验思路,扩充实验方法,避免对老实验方法的拘泥与束缚,体现教学的开放性;三是具有探究和应用性,体现物理知识的探索精神及由知识到运用的本质性。如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中,课本给出了借用传感器光电门等仪器优化对速度的测量。
第三类实验为开放性实验,以老师与学生自主设计的实验为主。此类实验是在学生分组讨论与老师指导下完成,故能很好地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明显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维。
第四类实验为模拟化实验,老师通过教学技术如视频动画等对实验模拟演示,此种实验可以方便展示一些难操作、过程复杂,仪器难获得,实验效果难达到的实际实验,这是对实际操作实验的补充。
以上四类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经常使用的方法,按层次,以教材核心实验为中心,注重其中心性与考核型;以教材扩充实验为补充,注重其对核心实验的优化技术与易得性;以开放性实验为考察形式,培养学生对实验思维的创造性;最后以模拟化实验为弥补,克服仪器与时空等弊端,增强视觉性与便捷性。若灵活利用这几类实验并结合交杂,则能够强化课堂效果。
例如对自由物体运动规律的探究中,根据课本安排,使用打点计时器对自由落体的运动过程进行记录,以对打点计时器使用及实验数据处理能力训练为中心,进行分析。又给出扩充实验,通过频闪相机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全过程进行精密记录;因为频闪相机的限制,可以继续推出开放性实验,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利用易得的仪器探究,建议使用手机拍摄物体的自由下落过程,然后老师对下落的视频进行处理,然后得到模拟实验视频,最后进行处理;若时间或仪器等条件有限制,则可以依托模拟化实验,通过flash等软件制作模拟实验,弥补不足,提升感官性。
有了实验为衔接,学生易于理解和思考,但高中课堂无法进行足够的重复性复习,这需要学生从课堂上进行必要的笔记,自主地进行后期回顾。
二、系统性板书
由于时间的限制,学生很难做到对课堂知识的全记录,因此随堂笔记的有效与高效性非常重要。老师作为第一手笔记的制作者,除引导学生养成记录随堂笔记的习惯之外,自己也要掌控好板书的布局,便于学生的记录。
首先,物理教学涉及知识理解记忆、公式、图像、数据计算等多样复杂的板书,把控好板书的布局,将板块分区方便学生记录非常重要。如将黑板分为知识要点区、画图区、计算区、习题区等,制定好分区并固定,按区板书,让学生了解记录的重点,避免盲目杂乱的记录。其次,在板书中要化繁为简。减少多余内容的出现。如在公式计算当中,在不影响学生理解的前提下,可以省略部分过渡步骤,这样既避免浪费时间,又简化板书,体现结构的整洁性与科学性,便于学生记录和掌握。此外,如允许也可以设计板书化学案,促使学生提高效率。
课堂的实验与板书都对课堂教学效率有很高的要求,合理借助现有的信息化手段有助于效率的提高。
三、信息化技术应用
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对于物理这一门与信息技术关联度很高的学科,灵活使用新兴的教学装备辅助教学,能够明显帮助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教学节奏 知识结构 教学方法
每一个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教学节奏,有的人讲课犹如绵绵细雨润物无声,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知识;有的人讲课铿锵有力,犹如惊涛拍岸迎面而来;有的人讲课使学生如沐春风。但不是每一个教师都能把握好自己的授课节奏,掌控好自己的节奏,这需要我们传道授业者认真研究,好好体会。如能够把握好课堂节奏,会对我们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物理课堂教学节奏把握的重要性
“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节奏原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也比喻工作过程的规律。“节奏是一件艺术品中所包含的各种不同要素的有秩序、有节拍的变化――而这一切变化一步步地激起欣赏者的注意,始终如一地引导他们接近艺术家的最终目的中对节奏阐述得更为具体”。所以课堂教学的节奏是指一节课的张弛快慢及具有规律的变化,它是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算你有很好的课堂内容,没有了节奏的陪伴也不会有人去欣赏,节奏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有很多学生反映物理学科比较枯燥无味,感觉物理难学。这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这是由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理解能力决定的。其次物理无论是概念的建立还是规律的发现、概括,都需要思维的加工,与一般的思维过程相比较,在共性之中,物理学科的思维又有其个性,强调知识的准确性和思维的严密性。所以讲授物理应该把握好课堂节奏,将知识情景弱化。要使我们的课堂有感染力,能吸引学生,让学生津津有味地跟随老师的思维听好课,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二、物理课堂教学节奏要把握的要点
1.利用知识结构安排来设置课堂节奏
教学过程受到学生认识能力的制约,因而知识结构安排应具有阶段性。在扩大学生知识结构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教学的阶段性,贯彻量力性原则,有计划、有选择、有步骤地逐步扩大学生的知识容量。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着力掌握物理知识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沟通物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将各个孤立的物理知识融合起来,形成物理知识的有机结构。教学实践经验证明,教师经常设置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并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展示教师自身的认知结构,为学生思维指引方向,能够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学会构建知识结构的正确的思维方法。
2.充分利用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调节课堂节奏
“初中物理教学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种认识是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必要的基础。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学中要重视让学生观察有关的现象,要大力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要调节课堂节奏不可以忽视实验的作用,学生的课堂思维是需要刺激的,所以我们要努力寻找有效的物理实验,以此来刺激学生的课堂思维,使之呈高效度的节奏思维。
3.合理利用教学方法控制课堂节奏
利用教学方法控制课堂节奏要求教师能够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熟练地把握各类教学方法的特性,能够综合地考虑各种教学方法的各种要素,合理地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并能进行优化组合。如果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学生会感到乏味,提不起精神。一堂课可以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方法来调控,教师都必须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进程,恰当灵活地使用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学节奏变化活泼、富有新鲜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智力,提高教学质量。
值得指出的是,教师不能把自己的特点作为唯一依据去控制课堂教学节奏,以致造成课堂节奏单一化模式。总之,要把握好课堂节奏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积累,深入探究,才能更好地掌控课堂教学节奏,使之服务于教学。
参考文献:
[1]《礼乐记》.
[2]美国的理查德・泼列斯拉夫斯基.《演技六讲》.
关键词:量程;零刻线;试触;串联;并联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物理基本操作的指导与训练。现指出较普遍出现的操作错误,并明确正确的操作方法,希望能引起重视并对可能出现的错误及时给予纠正。
一、刻度尺的放置
出错点:零刻线或整刻线没有对齐物体边缘,尺子放斜。
正确方法:零刻线或整刻线要对齐物体边缘,尺子放正。
二、使用托盘天平的方法
出错点:A.直接用手拨游码;B.托盘上不放或少放纸片;C.药品放错托盘;D.在托盘上放多了的药品取出又放回原瓶;E.称量完毕忘记把游码拨回零点。
正确方法:正确操作要领是“托盘天平称量前,先把游码拨零点,观察天平是否平;不平应把螺母旋;相同纸片放两边,潮、腐药品皿盛放,左放称物右放码,镊子先夹质量大;最后游码来替补,称量完毕作记录,砝码回盒游码零,希望大家要记住”。使用时还应注意:A.移动游码时要左手扶住标尺左端,右手用镊子轻轻拨动游码;B.若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粉末时,右盘中放入一定质量的砝码,不足用游码补充。质量确定好后,在左盘中放入固体物质,往往在接衡时加入药品的量难以掌握,这时应用右手握持盛有药品的药匙,用左手掌轻碰右手手腕,使少量固体溅落在左盘里逐渐达到平衡。若不慎在托盘上放多了药品,取出后不要放回原瓶,要放在指定的容器中。
三、量筒的使用
出错点:A.手拿着量筒读数;B.读数时有的俯视,有的仰视;C.有的不能依据所需量取液体体积、选择合适量程的量筒。D.液体加多了,又用滴管向外吸。
正确方法:使用量筒时应根据所需量取的液体体积,选用能一次量取即可的最小规格的量筒。操作要领是“量液体,筒平稳;口挨口,免外流;改滴加,至刻度;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不慎加入液体的量超过刻度,应手持量筒倒出少量于指定容器中,再用滴管滴至刻度处。
四、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出错点:A.使用前指针没有与零刻线对齐;B.对测力计的拉杆施力倾斜;C.挂钩与拉环颠倒使用。
正确方法:使用前选用合适量程的弹簧测力计,使用时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与零刻线对齐,若没有对齐,要进行调整,或记下零点误差,对弹簧测力计的拉杆施力,要沿着螺旋弹簧的中心轴线方向,读数时指针靠近哪条刻度线就取哪条刻度线的值。
五、电流表的使用
出错点:A.使用前指针没有与零刻线对齐;B.电流表被短路或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C.有的不能依据电路中电流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量程。D.有的将电流表的“+”“-”接线柱接反了;E.有的读数方法不规范。
正确方法:正确操作要领是“三柱选二要合适,串联使用不短路,正柱流入负柱出,规范连接莫忘记”;读数要点是“一看所用接线柱,二找盘对量程数,三看最小分度值,四读指针所示数”。使用时还要注意:A.如果无法估计电流大小,就先选用最大的量程把表接入电路,用开关“试触”,表的指针不超过量程时再接通;如果指针指示值较小,可改用小量程测量。B.使用电流表时,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将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C.导线必须接在接线柱上。D.每做完一次实验,应立刻将开关断开。
六、电压表的使用
出错点:A.使用前指针没有与零刻线对齐;B.电压表被短路或串联在被测电路中;C.有的不能依据电路两端电压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量程。D.有的将电压表的“+”“-”接线柱接反了;E.有的读数方法不规范。
正确方法:正确操作要领是“三柱选二要合适,并联使用测电压,正柱流入负柱出,规范连接莫忘记”;读数要点是“一看所用接线柱,二找盘对量程数,三看最小分度值,四读指针所示数”。使用时还要注意:A.如果无法估计电压大小,就先选用最大的量程把表接入电路,用开关“试触”,表的指针不超过量程时再接通;如果指针指示值较小,可改用小量程测量。B.导线必须接在接线柱上。C.每做完一次实验,应立刻将开关断开。
在学生建立完整的物理概念和导出正确物理规律的课堂教学中,实验是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部分。实验中规范的操作能引导学生观察,并进行思考,配合讲授使学生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册(第二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物理教科书(八年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物理;趣味性教学;建议
随着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力度的持续推进,教育部对初中物理教学大纲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规范要求,不但需要学生能够牢固掌握基础物理知识,更进一步还重点突出了要加强学生的物理实践操作能力。尤其是在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协助学生做好对物理问题的观察、分析与解决,进而促进对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文章就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施趣味性教学的意义予以了简要的阐述,并提出了几点建议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施趣味教学的意义
在日常的初中物理教学中,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不但能够实现对传统师生间主被关系的打破,还可促进课堂教学的活跃性,促使学生能够在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之下愉悦的接受并掌握有关物理知识,促进学习效率的显著提升。但与此同时,也应当注意到在具体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当中,所采取的趣味性教学工作仍需进一步展开反思与总结,从而促使初中物理的教学趣味性及教学效率能够得以进一步的提升,促使初中物理的教学效果得以全面提升。
二、新课改下提高初中物理趣味性的几点建议
(一)充分结合多媒体设备
随着当前有关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设备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已经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由此不但大大降低了教师的劳动强度,还可使教师节省下大量的习题讲解时间,从而促使教师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实施趣味性教学,就必须大力加强对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利用各类多媒体设备来进行PPT的制作,从而来向学生直观性的展示一些机械的内在机理与运行过程,利用视频与声音等不同的方式来刺激学生的信息接受感官,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增强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强烈渴求。以上这些优势特点均是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电流及电路等相关内容之时,教师可采用不同的颜色来将线路图描绘出来,以促使学生能够更加有效的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概念,进而促进学生对物理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
在实施初中物理趣味性教学之时,教师应更加关注于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从学生的学习兴趣角度出发,以促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内容。将针对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培养作为主要的设计核心与要点,积极引导学生能够由多个角度来对物理知识展开思考,协助学生寻找到在物理知识当中所潜藏的自然规律特性,转而更加高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并为今后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讲授比热概念之时,为了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引导学生能够由公式、特征、单位等多个方面来对比热概念进行观察,从而促使学生发现这当中所蕴含的概念知识,最终促成学生能够实现对相关知识点内容的有效掌握,促使学生能够逐渐养成举一反三的灵活思维。
(三)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在初中物理中实验教学至关重要,通过采取物理实验不但可促进课堂氛围的活跃性,同时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便会更加主动的探求物理知识。例如:在讲解电流热效应的有关内容之时,教师可先演示一个较为简答的操作,将电阻丝与铜导线串联起来,同时在两条线上覆盖纸张,并将电流连接起来,在经过一段时间后纸张便会燃烧起来。通过在课堂上进行演示之后便可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电流具有热效应这一概念,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充分的调动起来,课堂教学氛围也更加活跃,教学的趣味性自然也就达到了。
(四)将物理与生活相结合
教师在对物理知识进行教授之时,应当拓宽讲解思路,不单单受限于对课本知识内容的讲解,更加重要的是要能够将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所能够观察到的现象和课本上的内容进行充分的结合,从而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真切的感受到物理就存在于身边的生活当中。例如:在讲解《光的折射》之时,教师便可引入一些生活当中教学常见的现象,将笔放到水中,并放置于有光线直射的位置,让学生观察放在水里的笔其倒影的改变情况,进而引出本堂课程的重点,即光的折射原理,从而促使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到折射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并利用这一原理来解释生活当中的一些现象,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三、结束语
总之,通过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可促使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产生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指引学生步入物理课程学习最为重要的一项基础因素,因而,对于初中物理教师来说,必须要扎根于实践教学基础之上总结教学经验,通过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手段,来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物理课程的学习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充分的开发出自身的创造性潜在能力,进而促进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翟扬.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青年与社会,2012,(2).
[2]秦晓文,李凯波,黎红等.初中物理学科教学质量的课堂评价――基于对7节录像课的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4,(4).
为了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笔者经过不断探索,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段时期以来,初中的思品课教学一直陷入一个“怪圈”:上课时教师勤勤恳恳地讲“道理”,交待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辛辛苦苦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差地复制要点,虽然兼顾了能力,却使得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条,甚至觉得所学的知识和现实是相矛盾的,是无用的东西。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课堂变成了只有老师的课堂,学生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这显然与新课改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一般都还不强,一味地进行枯燥乏味的理论传授,不仅徒劳无益,往往时间长了以后,学生会慢慢地失去了对思品课的兴趣,导致上课时没精打采。那么如何将抽象的理论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学生呢?笔者认为如果在思品课中也能引入物理化学课的实验环节,那么一定能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直观生动的形象。
如:在学习“创建新集体需要共同目标——团结一致”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引入物理的力和反作用力的实验。通过两个学生从两个相反方向推动一张桌子,与从同一个方向推一张桌子的对比,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效果。从学生细心观察实验,认真思考后得出结论: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这样方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实验虽然结束了,可留给同学们的思索仍在,同时还使学生发现了各个学科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小品因其诙谐幽默,贴近生活,引人思考而成为大众喜欢的文娱形式,在思品课中偶尔插入小品,能让同学们在身心放松的同时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如:在学习“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这一框题时就可以使用小品教学法。请几位学生表演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不同场所,充当形态各异的社会角色。学生一方面能够将自己生活的所见所闻表演出来,满足了自己的表现欲望,另一方面又能引发思考,使学生真正领会到在不同的社会场所,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从而让他们认识到应该做一个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的公民。
这样穿插了小品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既能促进学生各方面才能的发展,又能使学生开动思维,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同时,还使学生分享到学习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创造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切实改善初中思品课教学的枯燥乏味、效率低下,使学生爱上这门课,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作者单位:河南省柘城县实验中学47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