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化学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中的能量变化

时间:2023-06-19 16:15: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化学中的能量变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化学中的能量变化

第1篇

一、《化学反应原理》模块课程的意义

要提高《化学反应原理》模块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对课程涉及的学科功能和作用有清晰的认识,即《化学反应原理》模块课程是如何通过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这两大物理化学的分支学科,来阐释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揭示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呈现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的。也就是说,通过《化学反应原理》模块课程的学习,要让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模块课程的功能和作用有何整体上的认识。

要研究一个化学反应,每个研究者都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基本的问题,即①化学反应最本质的特征――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是如何变化的?(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②在特定条件下,化学反应能否进行?朝什么方向进行?(自发性和方向性问题)③若化学反应能够进行,化学反应又能达到什么限度?(反应平衡问题)④若化学反应能够进行,化学反应有多快?(化学反应速率问题)⑤若化学反应能够进行,是如何进行的?(历程的问题)以上这些问题,前三者可以通过化学热力学加以解决,后两者则可以通过化学动力学研究来实现。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的任务和目的不同:化学热力学主要是解决化学反应的可能性问题,着眼于化学反应体系状态研究。而化学动力学则解决实现化学反应的现实性问题,着眼于化学反应过程研究。

因此,可以看出《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教学,可以实现为学生提供研究方法上的指导,这是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把握的对《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意义的整体性认识。只有深刻认识《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所涉及学科知识的意义,才能真正把握《化学反应原理》模块课程的核心价值,理解教材各知识点的教学价值,更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

二、《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问题讨论

在平时的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过程中,与中学化学教师交流发现,《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问题困扰着很多中学化学教师。[2-4]比如,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本质,决定着化学反应的一切性质;如何通过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确定化学反应的可能性和方向;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如何决定化学反应进程;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如何决定氧化还原反应进程等问题。这些问题事实上涉及到的是上文提到的研究化学反应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五个基本问题的前三个问题(即化学热力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1. 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本质,决定着化学反应的一切性质

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本质,决定着化学反应的一切性质。化学反应研究需要首先弄清楚其能量的变化。教材[2]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作为《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专题一的内容,其理论依据正在于此。“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专题讨论的核心知识是盖斯定律,它为我们提供了如何确定一个未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能量变化)的手段,从而为化学反应本质的研究打开了解决问题的门户。

(1)新教材为何要引入焓变ΔH的概念,焓变ΔH与反应热Q有何不同

为了引入盖斯定律这一核心知识,需要有其引入的前提条件。盖斯定律是建立在化学热力学研究基础之上的,必然要涉及到化学热力学最重要的性质――状态函数。没有状态函数焓变ΔH的引入,盖斯定律就无从谈起,这就是教材引入焓变的真正意义所在。

焓变ΔH与原教材用Q表示的反应热究竟有何不同?作为状态函数,焓变仅与状态有关,而反应热Q则与反应过程有关。正因为如此,从获取角度看,反应热Q只能通过实验逐个测量,但焓变ΔH,却可以在理论上为一切的化学反应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加以获得,从而为该化学反应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能量数据的基础。

(2)焓H是什么

按照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一定律)原理:在化学反应过程的任何瞬时,内能的变化:dU=δQ-W=

δQ-ΔP外ΔV(体系放热-环境对体系做的功)。

若体系变化只做体积功(热膨胀、收缩)不做其他功时:定压条件下的体系,反应热

Qp =ΔU+P外ΔV=(U2+ P外V2)-(U1+ P外V1);

因此,体系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就体现为化学反应前后两种状态下的U+ P外V的差值。而U、P、V都是状态函数,因此U+ P外V也是一种状态函数,这就是焓H的定义H=U+ P外V。 当然,这仅是理论概念,可知而无法测量。

(3)只有恒压反应热Qp=ΔH,而恒容反应热Qc≠ΔH

反应热可以通过弹式量热计进行测量,但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忽视了一点,即弹式量热计是在恒容条件下测量物质的燃烧反应热,得到的是Qc=ΔU,它并不等于焓变。要得到ΔH,需要进行以下换算:ΔH=ΔU+ P外V = Qc+ΔγRT。

例如:正庚烷的燃烧反应为C7H16(1)+11O2(g)=7CO2(g)+8H2O(1)

25℃时,在弹式量热计中1.2500 g正庚烷充分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60.089 kJ。试求该反应在标准压力、25℃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热效应ΔH。

解:正庚烷的摩尔质量为M=100 g・mol-1,所以n=0.0125 mol,

在弹式量热计中进行定容反应,故ΔU=-60.089 kJ,

反应的ΔU= - 4807 kJ・mol-1,

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物质计数量之差为Δγ=7-11= - 4,

则根据ΔH = Qc+ΔγRT

=(-4807-4×8.314×10-3×298) kJ・mol-1

= -4817 kJ・mol-1。

知道了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热ΔH,就能为我们从理论上确定该化学反应是否能够自发进行,是否具有研究的价值。

2. 如何通过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确定反应的可能性和方向

确定化学反应研究对象的能量变化ΔH,对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但并不是决定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唯一判断依据,还需要考虑体系的另一个重要的状态函数即体系熵变ΔS。两者共同确立一个决定化学反应自发方向的状态函数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其关系式是:ΔG=ΔH-T・ΔS。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可以从理论上给我们指明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可能性和方向。当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

3.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如何决定化学反应进程

当我们获得了化学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就使我们掌握了该化学反应的自发推动力。这种推动力决定着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即与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之间会建立一定的关系,该关系式为:ΔG=-RTlnK。

这一关系揭示了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变化关系的趋势,即可能性(化学热力学研究的问题仅涉及状态不涉及过程)。由上述关系可以看出,ΔG值越大,意味着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小,对于产物的生成来说,反应物是化学热力学稳定的,因为达到平衡时,仅有非常少量的产物生成。相反,ΔG越小,意味着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就越大,必须消耗相当量的反应物去生成产物才能达到平衡,所以反应物是不稳定的。若ΔG=0,K=1,意味着体系处于一种特定的状态,反应的推动力为0,反应物和产物的量都不再随时间而改变。

4.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如何决定氧化还原反应进程

按照原电池原理,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在理论上都能设计成一个原电池。氧化还原反应的自发反应进行的程度,正是原电池反应进行的推动力。而一个反应自发进行的推动力ΔG,与原电池的电动势之间的关系是:ΔG=-nFE。

原电池反应的推动力是两个电极半反应的电极电势不同所产生的电势差,若不存在电势差,反应的推动力就没有了。从化学热力学状态来看,此时状态下两个电极半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为0,反应就处于平衡状态。

由此可见,《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的热力学知识,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角度入手,从化学热力学函数焓变的引入开始,引导我们从状态变化的特征,得到了利用盖斯定律能够进行任何理论意义上的化学反应的放热或吸热计算,从而搞清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为判断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吉布斯自由能的计算,形成了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即解决了研究一个化学反应,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该化学反应能否发生,是否具有研究的意义和可能。同时,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化学反应如果可能发生,其反应进程大小的可能性问题。因为吉布斯自由能是化学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的推动力,与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电化学反应的电动势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讨论,我们认为中学化学教师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教学中存在很多学科性知识的误解,可以进一步加强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知识的学习,把握住研究化学反应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五个基本问题,认真区分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的应用范围,以提升对《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驾驭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宋心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第2篇

关键词:情境创设;实验操作;开放延伸

如何学习高中化学?如何引领学生在化学王国里淌出一条渐行渐宽的路子?面对这门异常重要但“晦涩难缠”的课程,专家和学者在探索,在前行的路上不断“擦亮”自己的眼睛。而更多的一线教师也在关注技术和方法之前,不断低下头琢磨:情境创设、扩展眼界、探究体验……其中,有一些先行者,已经引领学生在化学教材、课堂、实验中,收获了“馥郁”和“芬芳”。

一、从生活出发,应多一些情境创设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境。”的确,枯燥的理论讲解只能带来苦闷、压抑、死气沉沉的课堂。余光中说:“一个人可以不当诗人,但生活中一定要有诗意。”这句话影射到教学中就是,课堂上可以没有专家,但一定要有一群“活蹦乱跳”的孩子。聪慧的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创设新颖丰富的情境,使学生从“麻木发呆”过渡到“活蹦乱跳”。

例如,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程《化学反应中的热量》的教学中,一教师在上课伊始,设计了以下问题情境:

(1)请大家观看图片:展示图片自热饭盒自热饭盒原理示意图。思考它与普通饭盒的不同之处。

(2)教师演示“滴水生火”的实验――Na2O2与H2O的反应。思考:水能生火的原因是什么?此反应除了得到NaOH和O2,还有什么生成?

(3)动画展示燃烧、爆炸及电池的图片和视频。思考: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都有哪些表现?

以上情境设计,与生活息息相关,与现实“亲密接触”,自然能最大限度地唤醒学生曾经业已“沉睡”的一大群细胞,使课堂温度一升再升,学生学得活泼,学得兴致盎然,效果事半功倍。

二、从实验出发,应多一些直观操作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说到底,化学课堂不仅仅要解放学生的眼睛和耳朵,也要解放学生的双手。教育家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所谓的“创造”自然离不开学生的动手操作,离不开手脑结合,观察、阅读、思考、实践应相结合。

仍然以《化学反应中的热量》的教学为例。放热现象不能用眼睛直接观察到,学生只有亲自动手实验,触摸反应器和观察温度计,才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样的实验直观、有趣,能很快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正所谓“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在本课中,化学键的拆开与形成和具体的能量数值联系在一起,定量计算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又要从物理学的相对能量高低与能量的转化的视角去认识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最后还要将两套判断标准有机地结合在一块,从微观与宏观两个角度去认识反应的反应热,显然难度较大,尤其是两套判据的整合。面对这一教学中的“拦路虎”,教师将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整合,首先展示自热饭盒的图片,让学生对反应的热量变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将课本上的实验提前到课始,直接感受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这样的设计如磁力一般吸引了学生,课堂呈现出争先思考、互相策应的激动人心的风景。

三、从学生出发,应多一些开放延伸

课堂不是一个静态的所在,所谓成功课堂应该是一个不断刷新、不断延伸的空间。学生也不是知识的静态接受者,而是在不断生成、怀疑、肯定中向前“挺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经常性地反思:选择什么?摒弃什么?匡正什么?就高中课程《化学反应中的热量》而言,如何引导学生形成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概念及科学能量变化观的建立,就需要教师多一些开放延伸,多一些另辟蹊径的“路径”。

例如,一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开放性措施:

(1)在铝与盐酸反应的实验中,为了得到该反应为放热的结论,设计了一个对照实验以及使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这为后面得出金属与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提供依据,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用定量来研究化学的思想。

(2)通过三方面的措施来理解酸碱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一是通过温度传感器来测定盐酸与烧碱反应的放出的热量;二是通过数据的分析,感受现代技术在化学中的应用;三是在使用中和热仪器时,从各个角度分析如何减少反应中热量的损失。

(3)多角度地认识吸热和放热反应。如热饭盒的原理示意从实验现象、宏观、微观三个角度去解释。提倡开放性、应用性,密切结合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对身边化学现象和生活中化学问题的分析能力。同时,提倡通过开展辩论、角色扮演、小型调查等活动对学生进行表现性评价。

美国教育家帕克・帕尔默曾经说:“在每个教育阶段,教师的自我是关键。”无论是情境创设,还是实验操作,抑或是开放延伸,教师是关键,教师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全面的锻造而创造条件,以便引导学生在化学的“百草园”收获到殷实的“花草”和饱满的“果实”。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创造宣言.育才学校手册,1994.

第3篇

关键词: 问题式教学 高中化学 教学情境

“探究学习”是新课标改革后重点提倡的教学模式,问题式教学能够很好地契合这一要求,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而高效解决问题,提高同学们的能力与素养。想要科学高效地实施问题式教学这一模式,教师应当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几个重要环节,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串起化学课堂的精彩。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教师应当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问题式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通过合适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们的热情与求知欲,从而使后续的教学与探究更加顺利开展。

比如,在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这一节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我首先用PPT展示了几组图片及视频。爆炸、牛奶变质、钢铁生锈、溶洞的形成,这些都是化学反应,但通过观看动态图片或视频,同学们可以观察到这些反应有些发生得非常迅速,如爆炸,而有些则需要经过漫长的反应过程如溶洞。我又给同学们展示了钢铁在同一时间段内分别在潮湿的空气中、干燥的空气中、水中放置后的锈蚀情况,同学们可以明显发现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锈蚀情况最严重。然后我提问:“不同的化学反应速率差别很大,决定其快慢的本质因素是什么呢?即使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当外界条件不同时,化学反应的速率也不尽相同,那么影响其速率的外界因素有哪些呢?”通过这样提问,引出了这堂新课的课题,同学们开始思考与讨论,最终同学们都能总结出:“物质本身性质是影响化学反应的内因。”而对于外因,同学们答道温度、湿度、浓度等,但是同学们想到的因素并不全面,通过引导同学们探究实验得出结论,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利用身边的化学现象引入课题,成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提出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形成假设,分析问题

在实质性的探究阶段,教师应当通过适当的提问,引领同学们形成假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有方向地展开探讨与研究工作,切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比如,在对《盐的水解》这节知识进行教学时,通过一系列具有递进性、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同学们正确分析从而获得知识,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首先让同学们分组进行检测盐溶液酸碱度的实验,经过实验,同学们可以发现不同盐溶液加入酸碱指示剂后可能呈现不同的颜色,我提问道:“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同学们都能回答出不同的盐溶解酸碱性是不尽相同的。“那么为什么不同的盐溶液会显示不同的酸碱性呢?是什么因素决定的呢?”同学们开始进行思考与讨论,我引导同学们从微观角度分析不同盐溶液的水解过程,“在前面的内容中我们学到盐溶于水是会发生电离的,而水中也存在水电离出来的H+和OH-,什么情况下盐的离子会与水电离的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呢?”同学们假设是因为盐电离后的离子与水电离的离子发生反应才导致溶液产生酸碱性差异的。同学们开始尝试列出不同盐电解后的离子式,观察什么样的盐溶于水后电离的离子能与H+或OH-发生反应。最终同学们发现强碱弱酸盐CH3COONa电离后的弱酸阴离子CH3COO-与H+结合发生反应生成弱电解质CH3COOH。此外,强酸弱碱盐与弱酸弱碱盐电离的离子都能与水电离的离子发生反应,只有强酸强碱盐不能反应。然后我告诉大家,盐离子与水离子发生反应的过程就是盐类水解的过程。“然而为什么水解后酸碱性不同呢?”我提醒大家溶液中的H+和OH-是影响酸碱性的因素,最终同学们明白了原因,如CH3COO-与H+结合后,溶液中H+减少,而OH-增多,因此溶液呈碱性。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我通过一系列问题成功引导同学们探究出盐类水解的过程与实质,高效实现了教学目标。

三、多元反思,解决问题

反思是解决问题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反思与评价,同学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适当提出问题引导同学们反思总结,培养同学们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在对《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这一节内容进行教学时,我通过引导同学们自主探究与归纳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对于不同的化学反应,有些反应是放热的,有些反应是吸热的。在教学过程中,我给出同学们不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的能量,让同学们计算不同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差值H。通过计算出的数据H,同学们还不能判断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首先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反应的实质,得出这些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的结论,然后提出问题,让同学们观察这些反应,进行反思然后得出规律:“同学们已经知道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的了,那么现在能不能关联我刚刚给的数据,从能量变化角度分析总结出反应热的规律呢?”同学们通过思考和讨论发现,对于放热反应,H为负,对于吸热反应,H为正。同学们总结出另一种判断能量变化的方法,若化学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即H0,则反应吸热。

上述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已经得出的结论反思前面的数据,成功总结出能量变化的规律,使同学们产生深刻的理解与记忆,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问题式教学能够高效实现教学目标,深化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摸索与尝试有效的教学模式,从而打造高效的化学课堂,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第4篇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为高中化学注入了新的生机,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化学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在教学实践中,只有立足于实际,从问题出发思考解决策略才能更好地推动新课改的进程,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问题情境要有情境有问题

问题情境是特殊的情境,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知识等内容,让学生从直观中了解化学知识,在问题的引导和启发下投入到化学知识的探究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改下,问题情境创设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一些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只关注了情境而忽视了问题的引导和启发作用,从而导致课堂表面活跃而实际效果不佳的现象。其实,问题情境包括了情境和问题两个要素,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因素,而问题则是用于启发学生的手段。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创设情境并在情境中蕴含问题,提出问题后启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入新知学习或让学生对新知有更深刻的认识。

生活是情境的源头,因此教师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案例来创设问题情境,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例如,在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中,以生活中的钢铁腐蚀、铁锅生锈、铜质水管长铜绿、铝质器皿擦亮后变暗等现象来导入,然后以这些现象的化学反应为问题,从而引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点探究。又如,在氨气的性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以液氨泄漏事件来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办法,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思考问题,从而深入到本质问题的探究中。可见,结合生活创设情境,通过情境引出问题,通过问题引入知识探究,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

二、合作探究要有讨论有指导

合作探究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特色,合作探究改变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灌输式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探究教学,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在合作和探究中构建知识体系。在合作探究中,教师依然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忽视了这一点,课堂就会变得松散无度。

合作探究首先要体现教师的指导性,即在合作探究实施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例如,在学习“每摩尔H2SO4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时,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每摩尔H2SO4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这种特定的粒子只能是H2SO4分子,其余的氢原子、氧原子、氢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微粒都不是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所以,定义中的“物质”与“微粒”必须一一对应,这种微粒实际上就是该种物质的本身。教师以问题“1molH2SO4含有多少个H2SO4分子?含有多少个氢原子?含有多少个氧原子?含有多少个氢离子?含有多少个电子?含有多少个质子?含有多少个中子”作为启发,让学生在逐层探究问题的基础上理解。其次,在合作探究中,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教师要允许并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当学生分小组对问题探究后,教师要及时总结并讲解重点。又如,在“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复习“化学键形成的时候放出能量,断裂的时候吸收能量”,然后提出问题:“当水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时候,能量是如何变化的?能否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能量变化的原因?”小组学生围绕该问题进行讨论,教师总结“虽然力的种类和大小不同,但是本质都一样,就是形成作用力时要放出能量,破坏作用力时要吸收能量,即物质的变化常常伴随能量的变化”。

三、实验教学要有过程有创新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课改下的化学实验提倡从演示实验过渡到探究性实验,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获得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因此,在实验教学中,过程是基础,创新是关键。

要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首先教师要注重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创新性设计。例如,在甲烷的取代反应实验中,由于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甲烷的混合物。这个实验用日光直接照射,较难控制反应的进行。教学中,教师可以以高压汞灯或日光灯作为光源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实验后让学生自己写出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取代反应的方程式;然后让学生自己分析、归纳取代反应的定义,通过实验的创新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构建。其次,在实验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在用多种实验方法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对浓硫酸和稀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归纳,然后小组分别设计鉴别实验方案,方案设计后教师指导学生选择最优方案,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实验后总结出两者的性质和鉴别方法。这样,通过开放性的实验设计,提高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动手能力。

总之,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不断实践,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提高,这样才能稳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5篇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12.005

坐标系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十分广泛,中学阶段多见于数轴及直角坐标系的运用。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本文补充介绍一维坐标系中建立纵坐标的运用、二维坐标系中等边三角形坐标系的运用以及三维坐标系在化学中的运用,以说明坐标系运用在化学教学中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一、一维纵坐标

【例1】取等质量(a g)的胆矾两份,把其中一份溶入水中形成b g溶液,测知溶解时吸收Q1 kJ的热量,把另一份胆矾加热,脱去结晶水,冷却后溶入水中也形成b g溶液,溶解时释放Q2 kJ的热量。

(1)胆矾溶解热为 kJ/mol;

(2)无水硫酸铜溶解热为 kJ/mol;

(3)由以上数据可知,胆矾脱水热为 kJ/mol,是 热过程。

解析:根据题意,绘出能量变化示意图,其中:E1表示a g胆矾晶体中无水硫酸铜的能量;E2表示b g硫酸铜溶液的能量;E3表示a g胆矾晶体的能量。

答案:(1)250 Q1/a;(2)250 Q2/a;(3)250 (Q1+Q2)/a,吸。

拓展:在解答某一类能量变化题时,若能充分利用“一维纵坐标”,可以使许多有关“能量”高低等之类的问题变得形象、直观和简明扼要,以达到“拨开云雾见晴天”之功效。

对于借助数轴来强化化学上有关数和点的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相关资料介绍得也较多,总结起来多集中反映在:溶解性的分类、铁合金的分类、分散系的分类、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沉淀的生成、溶解与pH的关系、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与产物之间的关系等,本文不再赘述。

二、二维等边三角形坐标系

【例2】在一定温度下,向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KCl后,NaCl的溶解度要降低。当KCl加到一定数量后,会得到同时饱和的NaCl和KCl溶液。在KCl的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KCl的溶解度也要降低,最后也得到同时为KCl和NaCl所饱和的溶液。这种溶解度变化的关系,可以从等边三角形坐标表示的图形中反映出来。等边三角形坐标可以表示出三种物质的任何质量百分组成。三角形顶点A、B、C分别代表三种纯物质。三条边线表示任何两种物质混合物的百分组成。三角形内各点表示三种物质混合物的百分组成。例如图中的p点表示:A20%,B10%,C70%。

在一次实验中,分析五个饱和溶液的组成,得到如下结果(以质量百分率表示):

请在等边三角形坐标图上标出上表中各点的位置,再将各点连成曲线。连结AF和BF。

回答下列问题:

(1)D、E两点分别表示什么?

(2)F点表示什么?

(3)DF和EF曲线分别表示什么?

(4)如果NaCl、KCl、H2O三种物质混合物的百分组成在CDEF区域内,则该混合物处于什么状态?

(5)如果混合物的百分组成在ADF区域内,则该混合物处于什么状态?如果混合物的百分组成在BEF区域内,则该混合物处于什么状态?

解析:关键是读懂试题信息:三角形内任一点都代表三组分体系,如过p点所引的平行于各边的“平行线”(取到各边的相应线段)的长度之和应等于三角形任一边之长(100%),因此,p点的组成可由这些平行线在各边上所截距离来表示,按照逆时针方向A、B、C的体积分数分别为20%,10%,70%。

答案:(1)D、E两点分别表示NaCl的饱和溶液、KCl的饱和溶液;

(2)F点表示NaCl、KCl同时饱和的溶液;

(3)DF曲线分别表示饱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EF曲线表示饱和KCl的溶解度曲线;

(4)CDEF区域内的混合物则表示NaCl、KCl都为不饱和的溶液;

(5)ADF区域内的混合物则表示含KCl固体的饱和NaCl溶液;而BEF区域内的混合物则表示含NaCl固体的饱和KCl溶液。

拓展:平面等边三角形坐标系特别适用于表示三组分体系中局部与整体的结构比例。三组分体系在化学、地质、土壤等领域尤为多见,常见的三组分体系如例2的二盐一水体系、部分互溶的液体体系甚至合金体系等,都可用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来表示各组分的组成,若进一步按比例组合进行种类划分,则可变成具有若干特点(如等含量规则、等比例规则及直线规则等)的分类图,有兴趣的读者可参看文献[1]。

相比等边三角形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化学中的运用更为广泛,本文不再赘述。

三、空间直角坐标系

空间直角坐标系在结构化学中常用来表示原子坐标。通常用向量xa+yb+zc中的x,y,z组成的三数组来表达晶胞中原子的位置,称为原子坐标。

【例3】某一立方晶系晶体,晶胞的顶点位置全为A占据,面心为B占据,体心为C占据。

(1)写出此晶体的化学式;

(2)写出A,B,C的分数坐标。

解析:当原子处于晶胞顶点,每个晶胞平均有8×1/8=1个原子;当原子处于面心,每个晶胞平均有6×1/2=3个原子;当原子处于棱心,每个晶胞平均有12×1/4=3个原子;而处于体心的则有一个算一个。所以此晶体的化学式为AB3C。

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其中:A、B、C分别用■球、■球、■球表示):

则位于晶胞原点(顶角)的原子的坐标为(0,0,0);位于晶胞体心的原子的坐标为(1/2,1/2,1/2);位于ab面心的原子坐标为(1/2,1/2,0);位于ac面心的原子坐标为(1/2,0,1/2);而位于bc面心的原子坐标为(0,1/2,1/2)。

答案:(1)AB3C (2)A(0,0,0),B(1/2,1/2,0)、(0,1/2,1/2)、(1/2,0,1/2),C(1/2,1/2,1/2)

拓展:利用原子坐标可判断相关晶胞类型。如:晶胞内的任一原子作体心平移[原子坐标+(1/2,1/2,1/2)]能得到与它完全相同的原子则为体心晶胞;晶胞中的原子能发生如下平移中的一种:+1/2,1/2,0或+0,1/2,1/2或+1/2,0,1/2,则为底心晶胞,分别称为C底心晶胞、A底心晶胞、B底心晶胞;而晶胞中所有原子均可作在其原子坐标上+1/2,1/2,0;0,1/2,1/2;1/2,0,1/2的平移而得到周围环境完全相同的原子则为面心晶胞。

此外,在两点间的关系用夹角和距离很容易表示时,极坐标系便显得尤为有用;而对于原子中的电子在核外的球形对称场中运动的描述,将直角坐标转换为球极坐标更为方便,如球坐标系下的薛定谔方程等。关于这些坐标系在化学中的运用主要是基于量子力学模型的化学知识。

第6篇

一、教法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掌握这部分教材内容,我是这样做的:

1.光合作用过程属于微观领域的变化,同时又比较抽象,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因此既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在此节课中,我使用了多媒体技术图形、展示模型、图表等,加强了直观教学,激发了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同时结合讲解法、讲述法、谈话法等,在笔者的引导下,使学生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教学效果不错。

2.要抓住光合作用过程的重点内容,带动一般。教学中我特别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1)使学生了解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吸收光色以及功能,并强调叶绿体是在光合作用光反应中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中起作用的。例如有这样一道题:为绿色植物提供哪种光,对其光合作用最有利,光合作用的产物较多?A、红光;B、蓝光;C、白光;D、绿光。这道题应教学生首先考虑叶绿素的作用是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的作用是吸收蓝紫光,换句话说,光合作用最有效的光是红光和蓝紫光,而题中没有直接写出,就让学生考虑白光可色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等,所以本题答案应是C。(2)一定要讲清楚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关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还原力(即氢和ATP),用于暗反应还原二氧化碳。因此,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没有光反应,暗反应就无法正常进行;没有暗反应,光反应也就失去了意义。(3)自始至终围绕着光合作用实质来讲光合作用过程,既要着眼于物质的变化,又要注意能量变化。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是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能量变化把光能转变为储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因此,从物质和能量变化来看,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的同化作用过程。在此使学生对同化作用概念得到升华。

3.本节课教材安排有一个实验,即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做实验时,除给学生讲清楚常规性要求外,我还特别强调了下面几点:(1)取材时要用色素含量多的浓绿的新鲜叶片;(2)提取色素时,滤液应尽可能浓些,也就是说加的丙酮要适量,不要过多;(3)滤液细线要求细、齐、匀,最好多划几次,以保证色素的浓度;(4)滤纸条一定要垂直放入层析液,千万不可歪斜,以防止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

二、学法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理解和掌握。

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同化作用的主要方式,学生应结合同化作用概念来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即光合作用是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于有机物中。

2.要把光合作用概念和光合作用反应式结合起来记忆。二者的本质相同,但是表示方法不一样,记反应式时,不仅要正确写出反应式:CO +H O CH O+O 和6CO +12H O

C H O +6H O+6O ,而且要明白反应物中各元素的来源。特别是反应中放出的6摩尔O 来自于参加反应的12摩尔H O。

3.光合作用过程是应掌握的重点,同时又是难点。其过程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学习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①光反应利用的是光能,因此,必须在光照下才能进行。暗反应不需要光,即光不是暗反应的限制因素。但千万不要认为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反应,夜里进行暗反应。把二者分割开来是完全错误的。②光反应的产物是氢、ATP和氧气,其中氧气以分子状态被释放到大气中去(可以结合光合作用的生态意义),氢和ATP被用于暗反应还原二氧化碳,因此光反应和暗反应主要是以氢和ATP联系起来的,而暗反应又可以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作为合成ATP的原料,所以光反应和暗反应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二者成为光合作用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例如,有这样一道题: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加,但是在光照最强的夏季中午,由于气孔关闭,光合作用不能继续增强,反而下降,主要是因为(?摇?摇)。

A.夏季水分大量蒸腾,水分解产生的氢数量不足

B.夏季气温高,酸的活性受影响

C.夏季光照太强,使叶绿体分解

D.暗反应过程中C 产生得太少

此题要使学生知道:光照增强,光反应速度加快,产生的氢、ATP和氧气多,但在光照最强的夏季中午,为了防止水分过度地蒸发,植物关闭了气孔,从大气中进入植物体内的二氧化碳的量相对减弱,使暗反应中二氧化碳固定过程减弱(CO +C2C )使暗反应过程中产生C 太少,所以此题应选择D。

第7篇

一、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的教学成果,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教学活动起着明确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因此,注重教学目标的优化设计是实现教学优化的重要前提。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目标只注重知识的传承和知识结构的形成,把化学知识目标的达成率、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作为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要对课堂教学目标重新定位和优化,就要以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为主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这些技能与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化学问题,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二、不断学习、研究,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艺术

化学教师应不断地学习以加深业务功底。高中化学新教材重建了知识体系,明确了以突出实验为主的探究活动。从内容上看,新课程更关注化学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更重视化学概念、基本原理和学习方法。化学教师的知识更新已是当务之急。不断地扩大教师的业务功底,化学教师在处理化学教材上才能游刃有余;课堂上才能讲得既轻松诙谐,又翔实丰厚;处理教材、教法上才能既居高临下,又细巧精制。可见,学科功底对一个好的教师的重要性!

化学教师应善于运用教学智慧。教学智慧是教师角色所拥有的独特品质,是化学教师在把学科能力转化为教学功能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智慧。众所周知,化学课堂教学不是一潭死水,它是动态生成的、富于变化的。因此,事先预设的教学方案再周密,教学中总会有预想不到的新问题,如出现实验异常、学生知识缺乏、教学时间不足等。教师若是对这些问题束手无策或处理不当,课堂教学就会陷入困境、僵局。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面对这些问题和意外事故,总能想方设法地随机应变实施临场发挥以便应对,将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因素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化学教师应提高教学艺术。教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把书教得出色,那更是一件难事。因为“教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授课过程中教师的声音何时该是低沉的,何时该是铿锵有力的,何时又该是渐缓而富有感情的;教师的表情何时该是疑云满面的,何时该是兴高采烈的,何时又该是激动昂扬的,这些都该在学科内容的要求下事先有所设计安排。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将会对课堂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传达给学生的知识将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备课务必要追求“精心设计”,而讲课则要做到“声情并茂”。“教有通则而无定法”,每位教师都要创造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教学艺术。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手段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21世纪的课堂将是多媒体的课堂。”因此,高中化学教学必须与现代教育手段有机地整合,实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对于原理复杂、抽象性强的知识点,我们可制成课件,再现或模拟其形成过程,增强动感,提高教学效果。如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盐的水解原理、各种晶体的结构等都可以做成多媒体课件,突出反应过程和空间结构特点,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化学教学的内容。同时,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尤其在教学的复习阶段,针对各章节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可利用多媒体再现其内容,并在重点、难点的地方加以突破,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并掌握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四、注意联系社会与生活,增强学习化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化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可以关注与化学有关的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运用化学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紧密联系当今社会水资源严重缺乏的问题,能源危机、工业化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等问题。从化学的角度,用最科学经济的方法加以探讨,提出解决的方法,可使学生切实感到学好化学对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有现实的帮助。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可以培养和启发学生对化学专业的兴趣与爱好,对深层次化学人才的培养亦具有深远的意义与作用。

第8篇

能量和能量守恒定律

世界是由运动的物质组成的,物质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并在不断相互转化正是在研究运动形式转化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建立起了功和能的概念能是物质运动的普遍量度,而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

这种说法概括了功和能的本质,但哲学味道浓了一些在物理学中,从19世纪中叶产生的能量定义:“能量是物体做功的本领”,一直延用至今但近年来不论在国外还是国内,物理教育界却对这个定义是否妥当展开过争论于是许多物理教材,例如现行的中学教材,都不给出能量的一般定义,而是根据上述定义的思想,即物体在某一状态下的能量,是物体由这个状态出发,尽其所能做出的功来给出各种具体的能量形式的操作定义(用量度方法代替定义)。

能量概念的形成和早期发展,始终是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过程紧密相关的由于对机械能、内能、电能、化学能、生物能等具体能量形式认识的发展,以及它们之间都能以一定的数量关系相互转化的逐渐被发现,才使能量守恒定律得以建立这是一段以百年计的漫长历史过程随着科学的发展,许多重大的新物理现象,如物质的放射性、核结构与核能、各种基本粒子等被发现,都只是给证明这一伟大定律的正确性提供了更丰富的事实尽管有些现象在发现的当时似乎形成了对这一定律的冲击,但最后仍以这一定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告诉我们,尽管物质世界千变万化,但这种变化决不是没有约束的,最基本的约束就是守恒律也就是说,一切运动变化无论属于什么样的物质形式,反映什么样的物质特性,服从什么样的特定规律,都要满足一定的守恒律物理学中的能量、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就是物理运动所必须服从的最基本的规律与之相较,牛顿运动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组等都低了一个层次。

第9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提高

高质量的化学教学要以实验为根基,以实验为载体,这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一、联系生活实际,优化实验教学

化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使实验教学向生活化进行转变,创设学生

所熟悉的情境,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实验,促进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共同提高。例如,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素材,燃烧供暖做饭,服饰材料加工,教师要根据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补充规划实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以做馒头为例,引导学生回忆做馒头时都要在面中加入小苏打,也就是化学中的纯碱,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解释现象,揭示“面起”的实质。又如,用铝制水壶烧水接触水的部分会变黑,启发学生从铝的氧化还原

角度进行分析。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又可以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方法指导,提高实验能力

熟练掌握实验的步骤和操作方法是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因此,从学生接触化学这门学科开始教师就要注意学生严谨态度的培养,加强实验方法的指导,为学生熟练进行实验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实验技能主要包括实验装置、实验器材以及实验药品的使用。比如,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步骤、定量取用实验药品、熟练操作实验器材等。例如,为了探究白色粉末是否是碳酸钙,需要用到以下实验器材:夹持仪器、存放容器、加热仪器、称量仪器、反应容器以及漏斗和玻璃棒等辅助器材,为了保证实验效果,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各种实验器材的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了解器材的用法,比如由于量筒的特殊材质决定了它的特殊性,既不能加热也不能作为反应容器,只能作为测量仪器来使用,同时由于化学反应会伴随能力的变化,所以量筒的精度会受能量变化的原因而产生误差,这就更

加限定了量筒的使用范围。所以只有了解这些基本事项,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才能保证实验的有效性。

总之,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应在今后的教学中做进一步探索研究,从而进一步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10篇

一、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图像

根据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可知,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变化的一般规律如下图:

① a=过渡态物质的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表示断裂旧化学键吸收的热量,也可以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② b=过渡态物质的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表示新化学键生成放出的热量,也可以表示活化分子变为生成物所释放的能量或逆反应的活化能;③ 图中c表示反应的反应热,可通过计算焓变值求得反应热:a.从物质所具有的焓角度分析,焓变(ΔH)为生成物的焓与反应物的焓之差:ΔH=H(生成物)-H(反应物);b.从化学键角度分析,焓变为反应物的总键能与生成物的总键能之差:ΔH=E(反应物)-E(生成物)=a-b(用图中符号填空);c.从正逆反应的活化能角度分析,焓变为正反应的活化能与逆反应之差:ΔH=E(正反应)-E(逆反应)=[H(过渡态物质)-H(反应物)]-[H(过渡态物质)-H(生成物)]。

【例1】(2016・海南,11)由反应物X转化为Y和Z的能量变化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XY反应的ΔH=E5-E2

B. 由XZ反应的ΔH < 0

C. 降低压强有利于提高Y的产率

D. 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Z的产率

解析:根据反应体系能量变化示意图、活化能、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焓变可知,XY反应的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E3-E2,XY反应的活化能=E5-E2,故A错误;读图可知,E5 > E4 > E3 > E2 > E1 > 0,则XZ[或2 X(g)?Z(g)]反应的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E1-E2 < 0,故B正确;由题意可知,2 X(g)?3 Y(g)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由勒夏特列原理可知,其它条件不变时,降低压强能使2 X(g)?3 Y(g)的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因此能提高生成物Y的产率,故C正确;2 X(g)?Z(g)的正反应是ΔH < 0的放热反应,由勒夏特列原理可知,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能使2 X(g)?Z(g)的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因此能降低生成物Z的产率,故D错误。

答案:BC

点拨:解答此类试题,关键是了解化学反应过渡态理论模型、活化能、焓变等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反应物的能量若高于生成物的能量就是放热反应,生成物的能量若高于反应物的能量就是吸热反应。看清反应物、生成物的能量的高低,掌握反应的热效应的含义及反应原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二、同一反应体系中某(或各)物质量的变化图像

该类图像题往往涉及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有关问题。体系中某(或各)种物质量的变化关系通过曲线给出,解决该类试题的关键是分析曲线中的特殊点,如起点、突变和渐变的先后、平衡点等变化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及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例2】(2016・全国课标I,27(2))CrO42-和Cr2O72-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室温下,初始浓度为1.0 mol・L-1的Na2CrO4溶液中c(Cr2O72-)随c(H+)的变化如图4所示。

①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2CrO4溶液中的转化反应 。

② 由图可知,溶液酸性增大,CrO42-的平衡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根据A点数据,计算出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③ 升高温度,溶液中CrO4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则该反应的ΔH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解析:① Na2CrO4溶液中的转化反应不涉及化合价升降,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根据电荷守恒、原子个数守恒或设Cr2O72-的系数为1法配平,则2 CrO42- + 2 H+ ? Cr2O72- + H2O;② 读图可知,随着横坐标所代表的c(H+)逐渐增大,溶液的酸性增强,纵坐标所代表的c(Cr2O72-)逐渐增大,说明2 CrO42- + 2 H+ ? Cr2O72- + H2O的化学平衡右移,因此使CrO4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A点的横、纵坐标的数值为1.0×10-7、0.25,CrO42-的初始浓度为1.0 mol・L-1,根据三行数据法推断如下:

③由勒夏特列原理可知,升温能使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由溶液中CrO4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可知,2 CrO42- + 2 H+ ? Cr2O72- + H2O的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由上述结论可知,逆反应是吸热反应,进而推断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该反应的ΔH小于0。

答案:① 2 CrO42- + 2 H+ ? Cr2O72- + H2O ② 增大 1.0×1014 ③ 小于

点评:本题属于只有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的图像题,随着一个变量的变化,根据曲线的走势可以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因此确定平衡转化率的变化。根据起始浓度及曲线中某点的横纵坐标的值,利用三行数据法可以计算有关组分的平衡浓度,进而计算该指定条件下的平衡常数。基本步骤为:书写(写出有关化学平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列变量(列出各物质的起始、变化、平衡量)计算(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式计算)。

三、多变量化学平衡图像

多条件变量图像是指某一变量或某些变量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关系,这类图像往往表现为多条曲线并存,解题时关键是分析这些曲线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根据条件的不同,结合化学原理,作出解答。

【例3】(2016・全国课标II,27(2)(3))丙烯腈(CH2=CHCN)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主要副产物有丙烯醛(CH2=CHCHO)和乙氰(CH3CN)和副产物丙烯醛(C3H4O)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1)图5为丙烯腈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最高产率对应的温度为460℃。低于460℃时,丙烯腈的产率

(填“是”或“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判断理由是 ;高于460℃时,丙烯腈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 (双选,填标号)。

A. 催化剂活性降低 B. 平衡常数变大

C. 副反应增多 D. 反应活化能增大

(2)丙烯腈和丙烯醛的产率与n(氨)/n(丙烯)的关系如图6所示。由图可知,最佳n(氨)/n(丙烯)约为 ,理由是 。进料气氨、空气、丙烯的理论体积比约为 。

解析:(1)反应①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放热反应,如果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当投料比、压强、浓度等变量不变时,升温能使平衡逆向移动,丙烯晴的产率会减小,读图可知,低于460℃时,丙烯腈的产率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产率;温度高于460℃,催化剂活性可能降低,导致丙烯晴产率降低,A项正确;反应①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使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逐渐变小,B项错误;温度高于460℃,反应②或副反应进行程度可能增多,反应①进行程度减少,导致丙烯晴产率降低,C项正确;反应活化能与催化剂有关,与温度、压强、浓度等改变无关,升温,反应活化能不变,D项错误;(2)读图可知,最佳n(氨)/n(丙烯)约为1.0,因为该比例下丙烯晴产率最高,而副产物丙烯醛产率最低;由反应①的热化学方程式、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可知,进料气中氨、氧气、丙烯气体的理论体积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对应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即1 ∶ 1.5 ∶ 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5(氮气约占4/5),则进料气氨、空气、丙烯的理论体积比约为1 ∶ [][-][1.5] ∶ 1=1 ∶ 7.5 ∶ 1 。

答案:(1)不是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AC

(2)1 该比例下丙烯晴产率最高,而副产物丙烯醛产率最低 1 ∶ 7.5 ∶ 1

点评:有关化学平衡图像的试题涉及知识面广、灵活性大,大多注重对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的考查,其将数学知识和化学平衡理论融为一体,体现新课改的要求。本题涉及热化学方程式、速率和平衡图像、外界条件(投料比、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综合运用能力。

四、溶液导电性图像

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和所带的电荷数有关。只有温度、浓度相同的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才有可比性。浓度不同时,难溶的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导电能力甚至弱于弱电解质。相同浓度的强电解质的导电性明显强于弱电解质,弱酸(碱)与弱碱(酸)反应生成了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增强。

【例4】(2016・北京,11)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7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B. 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

C. 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

D. 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解析:由酸、碱、盐的性质可知,两份溶液中反应式分别为H2SO4 + Ba(OH)2=BaSO4 + 2H2O、NaHSO4 + Ba(OH)2=BaSO4 + H2O + NaOH和NaHSO4 + NaOH=Na2SO4 + H2O,当H2SO4和Ba(OH)2 恰好中和完全时,由于生成的硫酸钡难溶、水难电离,则溶液的导电性降低程度最大(几乎为0),而NaHSO4和Ba(OH)2中和时,生成的NaOH或Na2SO4易溶且易电离,溶液的导电性降低且会呈现两个拐点(一定大于0),则①代表滴加H2 SO4溶液的变化曲线,②代表滴加NaHSO4溶液的变化曲线,故A正确;b点,只发生反应NaHSO4 + Ba(OH)2=BaSO4 + H2O + NaOH,且NaHSO4和Ba(OH)2 均无剩余,所得溶液含有NaOH,故B正确;c点,曲线①代表过量的硫酸溶液(呈酸性),曲线②则发生反应NaHSO4 + NaOH=Na2SO4 + H2O且NaOH过量,所得溶液呈碱性,则前者所含OH-少于或者,故C错误;a、d两点的溶质分别是BaSO4、Na2SO4,分别是难溶、易溶的强酸强碱盐,均不能水解,因此溶液均呈中性,故D正确。

答案:C

点评:本题属于两线图像题,涉及强碱溶液与强酸、强酸酸式盐溶液混合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对照实验。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和图像信息,提取“起点”“折点”“终点”的纵、横坐标数据,结合相关的化学反应原理,写出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根据反应中生成的水和沉淀的量,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折点”越多,表示分步发生的化学反应越多,每个“折点”代表不同的含义。②中第一个“折点”表示第一个反应已经完成,第二个反应开始发生。而①中只含一个“折点”,说明只发生一个复分解反应。

五、酸碱中和滴定曲线

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酸(或碱)溶液中滴人一定体积碱(或酸)溶液时的pH变化曲线也是高考的热点之一,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准确分析坐标曲线图中所标点的化学含义。坐标图上的曲线是满足一定条件的点的集合,其中有些特殊点(如曲线的起点、顶点、转折点、交叉点等)隐含着某些限制条件或某些特殊的化学含义,明确它们的含义,有助于快速、准确地提取有效信息,再经过分析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

【例5】(2016・天津,6)室温下,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1mol・L-1的三种酸(HA、HB和HD)溶液,滴定的曲线如图8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三种酸的电离常数关系:KHA > KHB > KHD

B. 滴定至P点时,溶液中:c(B-) > c(Na+) > c(HB)> c(H+)> c(OH-)

C. pH=7时,三种溶液中:c(A-)=c(B-)=c(D-)

D. 当中和百分数达100%时,将三种溶液混合后:c(HA)+c(HB)+c(HD)=c(OH-)-c(H+)

解析:当中和百分数为0时,0.1mol・L-1的三种酸(HA、HB和HD)溶液的pH:1 < HA < HB < HD,说明酸性或电离程度:HA > HB > HD,则电离常数:KHA > KHB > KHD,且KHB=≈10-5,KHD=≈10-7,故A正确;NaOH滴定HB至P点时,HB一半被消耗,一半未被消耗,溶液中溶质为NaB、HB,且NaB、HB的浓度相等,由于HB的电离常数KHB=≈10-5,而NaB的水解常数Kh==10-9,则NaB的水解程度小于HB的电离常数,因此溶液中:c(B-) > c(Na+) > c(HB) > c(H+) > c(OH-),故B正确;当加入等体积等浓度NaOH溶液时,中和百分数达100%,所得溶质分别为NaA、NaB、NaD,由于酸性:HA > HB > HD,则三种盐的水解程度:NaA < NaB < NaD,溶液的pH:7 < NaA < NaB < NaD,由此推断,当pH=7时,加入的NaOH的量:HA > HB > HD,则所得盐的量:NaA > NaB > NaD,则c(Na+) 不相等,由电荷守恒原理可知,c(A-)、c(B-)、c(D-)不相等,故C错误;由质子守恒原理可知,c(H+) + c(HA)+c(HB)+c(HD)=c(OH-),故D正确。

答案:C

点评: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问题是中学化学中的难点问题。这类问题一般有两种考查方式:离子浓度大小排序和离子浓度守恒关系。其中解答离子浓度大小排序问题时要遵守以下三个原则:①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除双水解反应外)的程度微弱(通常在10%以内);②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逐级减弱;③多元弱酸根也分步水解,且逐级减弱。解答离子浓度守恒关系问题也有三种思路:①电荷守恒(溶液电中性原理);②质子守恒;③原子守恒(物料守恒)。

六、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的变化曲线

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的变化曲线是比较复杂的化学图像题之一,解答时需要弄清坐标系中横坐标、纵坐标的含义,认识几种粒子浓度与溶液pH的关系。

【例6】(2016・江苏,14)H2C2O4为二元弱酸。20℃时,配制一组c(H2C2O4) + c(HC2O4-) + c(C2O42-)=0.100 mol・L-1的H2C2O4和NaOH混合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的变化曲线如图9所示。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答案:BD

点评:比较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时,经常要用到物料守恒、电荷守恒、质子守恒三大守恒关系。

七、热重曲线

热重曲线也是高考中的常考题型之一,常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解答这类试题时,应灵活使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质量变化确定剩余固体的成分,由此推断有关反应的方程式。

【例7】(2014・新课标II,27(4))铅及其化合物可用于蓄电池、耐酸设备及X射线防护材料等。PbO2在加热过程发生分解的失重曲线如图10所示,已知失重曲线上的a点为样品失重的4.0%(即样品起始质量-a点固体质量/样品起始质量×100%)的残留固体。若a点固体组成表示为PbOx或

mPbO2 ・nPbO,列式计算x值和m∶n值 。

解析:根据PbO2[][=] PbOx+O2,1 mol PbO2受热分解失去的重量为mol×32g・mol-1=1mol ×239g・mol-1×4.0%,解得:x=2-=1.4;根据mPbO2 ・nPbO的组成可知, n(O): n(Pb)=(2m+n):(m+n)=1.4,解得:==。

答案:设起始时PbO2为1 mol ,根据PbO2 [][=] PbOx + O2可知其受热分解失去的重量为mol×32g・mol-1=1mol ×239g・mol-1×4.0%,解得:x=2- =1.4;根据mPbO2 ・nPbO的组成可知, n(O):n(Pb)=(2m+n):(m+n)=1.4,解得:==。

点评: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图像,分析问题时都应该注意以下三个关键点:一是读图,明确图像含义,通过观察弄清横坐标、纵坐标的含义及单位,搞清特殊点的意义,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等,将图像和具体化学反应等联系起来。二是识图,进行信息提取,挖掘隐含信息,排除干扰信息,提炼有用信息,在统摄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或运用数据计算。三是用图,联系化学原理最终解决问题。

八、沉淀的变化图像

解析:由最高正价=主族序数和图中信息可知,x、e分别是第IA族的氢、钠;由最低负价+8=主族序数和图中信息可知,d、g分别是第VIA族的氧、硫;由同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推断,y、z分别是第二周期的碳、氮,f、h分别是铝、氯,则R为NH4Al(SO4)2,该盐在水中完全电离:NH4Al(SO4)2=NH4+ + Al3+ + 2 SO42-,碱性:NH3・H2O > Al(OH)3,则水解程度:Al3+ > NH4+,则平衡时该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SO42-) > c(NH4+) > c(Al3+) > c(H+) > c(OH-);由于水解程度:Al3+ > NH4+,则Al3+ 优先与滴入的NaOH溶液反应,当Al3+完全变为沉淀后,NH4+才能与继续滴入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一水合氨;当NH4+也完全反应之后,继续滴入的NaOH溶液才能逐渐溶解之前生成白色沉淀;图中NaOH溶液体积在0~30 mL时,反应为Al3+ + 3OH-=Al(OH)3;NaOH溶液体积在30~40 mL时,反应为NH4+ + OH-=NH3・H2O;NaOH溶液体积在40~50 mL时,反应为Al(OH)3 + OH-=AlO2- + 2H2O;由c・V可知,n[NH4Al(SO4)2]=0.01 mol,n[Ba(OH)2]=0.024 mol,由NH4Al(SO4)2=NH4+ + Al3+ + 2 SO42-可知,NH4+ 、Al3+、SO42-分别为0.01 mol、0.01 mol、0.02 mol,由Ba(OH)2=Ba2+ + 2 OH-可知,Ba2+、OH-分别为0.024 mol、0.048 mol;由Al3+ + 3OH-=Al(OH)3、NH4+ + OH-=NH3・H2O、Al(OH)3 + OH-=AlO2- + 2H2O可知,0.01 mol Al3+完全转化为0.01 mol Al(OH)3沉淀需消耗0.03 mol OH-,0.01 molNH4+完全转化为0.01 mol NH3・H2O需消耗0.01 mol OH-,因此只有0.048 mol -0.03 mol - 0.01 mol=0.008 mol OH-能溶解0.008 mol Al(OH)3,还有0.01mol-0.008mol=0.002 mol Al(OH)3过量,除了阳离子之外,由SO42- + Ba2+=BaSO4可知,还有0.02 mol SO42-与0.02 mol Ba2+反应生成0.02 mol BaSO4沉淀,还有0.024 molC0.02 mol=0.004 mol Ba2+过量;因此,最终沉淀为0.02 mol BaSO4和 0.002 mol Al(OH)3,共0.022 mol沉淀。

答案: ① c(SO42-)> c(NH4+) > c(Al3+)> c(H+) > c(OH-)

第11篇

[关键词]兴趣 语言 生活实例 教法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80123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的心理状态。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将生物知识趣味化,引导学生去学习,掌握生物学知识,在学习中体会掌握生物学知识的乐趣,将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一、设计精彩导言,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的导言,如同影视剧的序幕,负有酝酿情绪、引起注意、带入情境的任务。精彩的导言,能抓住学生的心弦,立疑激趣,促成学生情绪高涨,步入学习的振奋状态。例如,在讲“物质代谢”时,不妨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形式多样、引人深思的问题,如首先向学生提出三个问题:“人为什么要一日三餐?”“高血压患者为什么表现为“三高”?”“某同学前几天吃了一块牛肉,为什么身上不见长牛肉?”在介绍“显性基因遗传和子代性状”时,提出了“为什么有的父母都是双眼皮,可子女却是单眼皮”“为什么父母高,子女也会出现很矮的情况”等问题,这些问题必然引起学生的好奇,此时,教师引而不发,学生疑问重重,求知欲倍增,此时引导学生回忆、联想,可达到立疑激趣之效。

二、运用语言感染力,提高学生兴趣

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除了要准确、精练外,还要生动形象,幽默诙谐,富有情趣。充分运用语言的感染力,可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如在讲“应激性”这个概念时,我发现一个同学在打瞌睡,于是轻轻地走过去,在他的桌面敲打一下,他猛然抬头望我,我接着说:“这就是应激性。”教室里立即响起了一阵笑声,笑声刚停,我又说:“刚才同学们的笑声也是应激性的表现。”然后在此基础上向学生讲述应激性的概念,使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气氛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结合生活实例,保持学生兴趣

为了使学生能在兴奋中学习,除了使用幽默生动的语言之外,还需要经常结合教材内容,联系实际,灵活运用一些生动有趣的实例,使学生已经激发的兴趣得以维持。例如,在植物新陈代谢一章中讲水分代谢时,可联系到移栽幼苗时根部要多带些土,免得损伤根毛而影响成活的问题;讲矿质代谢时可联系生产中的“看叶施肥”“中耕松土”“施肥过多出现烧苗现象”的生产实际;讲高等动物的激素调节时,可联系“大脖子病”“呆小症”“侏儒症”等人体异常的生理现象等。这样结合生活实例进行教学,可有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分组抢答,以赛促趣

在生物教学中,我引入比赛机制,对激发学生兴趣有极强的催化效果。以学生的自然分组为单位,进行课堂提问或复习或练习,以每组轮流回答形式展开,当堂计分公布每组得分结果。这样做,激发了学生显示自我、争胜好强的意识。活动中,人人积极思索,举手抢答,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激情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而且很好地帮助学生巩固了知识。

五、教法多样化,强化学生兴趣

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绝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应针对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定向质疑―阅读探究―解疑归纳―反馈运用

例如,遗传知识的教学中,可先提出几个问题:“生男生女由谁决定?”“人类的一些遗传病(如色盲)为什么在男性中出现较多,而在女性中较少?”寥寥数语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然后让学生主动地去阅读和探索,再和教师一起解决问题,归纳总结,最后以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二)指导自学―模仿讲课―补充讲评―巩固练习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复习课和部分较易内容的新课。笔者曾用这种教学方法复习了第二章新陈代谢的内容,整堂课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发言积极踊跃,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板书提纲―阅读讨论―点拨总结―反馈运用

第12篇

关键词: 初高中化学教学 衔接问题 解决对策

新教材的知识结构安排、体现的思维方式及相应的教学方法,以及使用的教手段等都与旧教材有很大的区别。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衔接问题是高一化学教学一开始就面临的一大难题,新教材将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安排在第一章就是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现针对初中教材及高中教材就知识体系、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化学用语、化学实验等方面加以对比,以便教学的有利开展。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衔接问题

(一)知识体系的衔接问题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是常识性介绍,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上以物质的分类为主干,即每一部分知识只介绍其中的一个点或很少的一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很少谈及。而高中化学知识则以物质的结构、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理论为主,在教学中以学生在初中所学的知识“点”开始,注重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使学生把知识由点而发展成为一个知识层面,进一步注重知识面的应用及知识之间的联系而形成知识网。现就初中的几个知识点与高中化学的知识体系具体衔接列举出来。

1.高中新教材的第一章第一节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对这一知识“点”来说在以往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是一大难点。氧化还原反应在初中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在化合反应中出现了氧化反应的概念,第二次在氢气还原氧化铜中出现了还原反应,只是从得氧失氧的角度认识,并且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为阅读材料,这样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是很少的,并且将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割裂开来,使概念不完整,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使该概念完整,要求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进一步提高对电子转移的认识,实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并从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使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面。在教材中还很直观形象地设计了一个彩图,将氧化还原反应与初中四个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表现得清楚明白,且用数学中集合的关系表示出来,使学生看起来很直观,确实由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在高中教材中将氧化还原反应这个难点采取了分散的形式,将氧化还原的配平安排在高中氮族部分,这有利于知识的不断加深和学生的掌握,最终形成知识网络。同时使学生得到启发:在学习知识时不能只看形式,而应抓住本质,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就是从“形式本质”的发展过程。

2.初中复分解反应的知识点是一个重点,但只是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角度进行分类,没有揭示反应的本质,这部分知识与高中化学第一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直接衔接,从离子反应的角度揭示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教学的切入点是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引入电解、电离及强弱电解质的概念认识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实现知识点的扩充、知识面的形成。

复分解反应条件■离子反应条件

①生成气体 ①生成易挥发物

②产生沉淀 ②生成难溶物

③生成水 ③生成难电离物

具体过程以书写离子方程式的练习训练体现出来,并且引导学生通过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不断加深理解,由一个离子反应过渡到一个离子反应代表同一类型的反应,揭示复分解反应的本质,特别强调:H■+OH■=H■O的离子方程式代表了所有的强酸与强碱反应的实质,不仅代表某一种强酸和强碱的反应;最后再通过应用,即离子共存问题和离子的鉴别(离子除杂质)实现知识体系的形成——构建知识网。

3.化学计算问题的衔接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难点之一,初中所学的化学计算有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洛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生成物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是一个难点,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每年都不例外。这一知识点在初中是重点和难点,也是化学计算、思路和方法形成的一个基础。在高中化学中经过一个过渡,即第二章《碱金属》中出现的两种混合物其中一种不反应的计算,是对初中化学计算的一个复习和总结,而且是对初中纯净物计算的一个知识点的拓展,为高中化学计算的难点“物质的量”做准备。高中化学的计算知识网是由“物质的量”为核心展开的,即高中化学计算的思路既有微观计算又有宏观计算,靠“物质的量”架起宏观与微观的桥梁,实现由初中的“质量计算’到高中的“物质的量的计算”的过渡与衔接。

4.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衔接问题。在初中只介绍某一种物质的性质,一般不考虑物质的结构,只是按其类型讲授、学习、总结规律。在高中以物质的结构为主干,以族的板块,从结构开始,推理出其性质变化规律,再通过实验验证其性质和规律,进而总结、应用得出推论,达到知识的灵活应用与迁移,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的目的。第二章《碱金属》有利于实现初中单一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思路与高中以族为板块,从结构上解决问题的衔接。让学生形成初步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思路及方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开阔学生的视野。

如:将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最终会变成什么物质?

以金属钠着火后如何灭火(与初中用CO2或H2O灭火进行讨论)这个问题实现知识网络的构建,形成下列学习思路:

(二)思维方式的衔接

初中化学的思维方式只是向观思维,感性认识比较多,逻辑性不太明显。高中化学则以抽象思维为主,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因此,在高中化学中首先要完成学生思维方式的衔接和转变,为学好高中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高中化学教学必须解决的难题。在教学中每节课都应培养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思维方式,这一点应贯穿教学的始终,如《碱金属》一章中的《碱金属元素》一节,从结构上进行分析,推测其性质变化,实验证明,结合前面钠的性质作对比,再分析找出结构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这是新教材思路中的精华。又如物质的鉴别问题,学了焰色反应后,应形成物质鉴别的整体思路:三种物质以内用一种试剂,三种以上物质先分组,再一一鉴别(配套练习上有思路引导)。利用新教材图表资料多的特点,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找出其联系和规律,是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解决问题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单一,只是从某一个方面看待问题,而高中化学需要从多角度、多方位、不同层次看待问题,这就是高中化学教学面临的义一个难题,也是将初中的知识“点”过渡到高中知识层“面”进而形成知识“网”所必须经过的途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完成这一过渡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这样易于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化学用语的衔接

经过多年的高中化学教学发现,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对化学用语的使用不规范,直接影响高中化学教学,这一点表现得非常突出。特别是化学符号的书写,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实验步骤的正确书写,计算过程的客观反映等方面都有不规范的现象出现。望初中教师提高学生正确使用化学符号、规范书写及书面文字表达能力。

(五)化学实验的衔接

化学实验的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化学教学中科学品质培养的途径,是激励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源泉,在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为生动活泼的信息的催化剂。初中化学实验与高中化学实验的衔接显得尤其重要,下面列举几个事例加以说明。

1.我们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三个问题:①实验室制氧气装置的气密性如何检查?②用Na■O■和H■O制氧气选取何种装置?③该装置的气密性如何检查?引导学生分析两种装置的不同,初中制氧装置是固体加热,使用单孔橡皮塞;而用Na■O■和H■O制氧气时固液反应不需加热,使用双孔橡皮塞,且有长颈漏斗。因反应条件和使用仪器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检查气密性,为此教师要采取正确的讲解方法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在高中阶段如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2.关于量筒和滴定管读数的问题,即俯视和仰视读数与实际体积的误差比较,因量筒的起始刻度在底部,而滴定管的起始刻度在上部,这样读数时俯视和仰视其结果显然是不同的,启发学生应从不同的角度用比较的方法看待问题,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高中实验要求学生对装置及操作进行改进,如初中课本中CO的回收到高中的Cl■的处理,都是有毒气体对环境有污染,且引导学生根据二者性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吸收装置。由此激励学生进行比较、讨论、改进装置,即从启发、引导、研究、探索的角度进行实验教学,这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4.在实验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要不断引导、不断提出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指导学生如何解决,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时间和机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鼓励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也是新教材的一个要求。

例如高中课本第一章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讲到充分燃烧时的一个反应:

C(s)+H■(g)■CO(g)+H■(g)

工业上将固体燃料汽化增大了与氧气接触的面积,使燃烧更充分,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这时教师应立即提出问题,煤在家庭取暖中被大量使用,那么要使其充分燃烧,应在煤炉中加水吗?当然学生会答加水就熄灭。老师继续问,不加水该怎么办?学生无话可说,教师应马上启发,初中课本中有一个煤炉比较特殊,它有两个进气通道,起什么作用?它叫“双风炉”,在上世纪80年代兰州市红古区曾经在居民中推行“双风炉”,收到很好的节能环保效果,其原理学生都能理解,就是煤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遇到第二个通风口进入的空气燃烧,使其充分燃烧又防止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使学生掌握充分燃烧的条件。

二、教学方法及教学对策

鉴于上述事实,我们在新教材的教学中应采取如下对策。

(一)发挥新老教师合理搭配的优势

新老教师合理搭配,是促进教学相长,发挥教师特长,体现整体教学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之一。新教师具有接收新信息快、掌握或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老教师有比较丰富的教学创新能力,易于把握学情的优势,应将二者的优势通过组织教学的方式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以提高教学水平。

(二)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

新教材的教学课时少,内容多,信息量大,教学难度不易把握,根据学情分析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组织教学为好。其优势有三:易把握难度,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通过集体备课,统一进度,有利于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大家集思广益,教学更有针对性,易于把握学情,为各位教师省出更多的时间辅导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有利于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