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6:15: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体制的定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要害词:大众财政;私人财政;当局财政;大众财政论;国家分配论
在我国,研究大众财政标题是比年来的变乱,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垂垂创建,大众财政体制在我国事否实用,也成为宽大财政理论和现实事情者配合体贴的标题。笔者拟就大众财政的一些理论标题谈些本身粗浅的相识。
一、对大众财政看法的重新相识
讨论大众财政标题,首先必须弄清大众财政的看法。笔者以为:
(一)大众财政是与私人财政对应的看法,是对当局财政的客观要求
大众财政是与私人财政(财政)对应的看法,它是代表社会大众优点,为餍足社会大众须要而举行的出入运动。这里的大众优点和大众须要是指宽大大众的优点和须要。大众财政举动目的的社会大众性,是大众财政与私人财政的区别地点。从举动特性上看,大众财政是一种收入和付出运动,这组成大众财政与其他大众举动的本质区别。字串4
显然,我们这里对大众财政看法的定义与传统说法有肯定差异。凭据传统看法,大众财政便是大众经济,便是当局提供大众产物的举动,由于当局的职能重要是提供大众产物,因此,大众财政险些成了当局的同义词,这显然是不准确的。在这里,我们将大众财政表述为一种代表社会大众优点,为餍足社会大众须要而举行的出入运动,是夸大大众财政作为一种出入运动的举动寓意,也是突出大众财政作为当局实现大众优点和大众需求的一种东西和本事与当局本身在看法上的区别。
大众财政存在的底子条件是社会大众优点和这种优点的载体棗大众须要的存在,这是大众财政存在的一个须要条件,它在肯定程度上分析大众财政作为大众优点和社会大众须要的实现本事存在的须要性。大众财政作为一种餍足社会大众须要的出入运动,着实验主体是肯定时期社会大众优点的代表者,在国家和当局存在的条件下,主体的责任自然应该由国家和当局来包袱。因此,国家财政一定是大众财政。
国家财政的社会大众性首先是由国家和当局的社会职责和成果决定的。国家及代表国家确当局是社会办理者,虽然也是社会大众优点的代表,表现大众优点并使之得到实现,是国家和当局的一项最为重要的职责,因此,国家财政必须是大众财政。不表现和实现大众优点和大众须要确当局财政是不正常的和有缺陷的。从这一意义上说,大众财政是对当局财政的一种客观要求。
字串6
(二)大众性是当局财政的一样平常性子
凭据传统看法,大众财政是当局为社会提供大众产物的举动,它的孕育产生和存在是市场机制自然存在的缺陷使然,也便是说,由于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有一些自身无法补充的缺陷,因而须要当局出头具名议决提供大众产物的要领来对市场缺陷加以补充。显然,这里是将市场经济当作大众财政存在的须要条件,也便是说大众财政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当局财政的表现情势。对此,笔者有差异的看法。我们以为,大众财政不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当局财政的分外性子,而是当局财政的一样平常性子,由于表现和实现社会大众优点和大众须要是当局财政的配合出发点和归属,不论任何社会形态确当局财政都是云云,在这里所差异的只是由生产力程度差异决定的社会大众优点和大众须要的层次,以及由生产干系决定的大众优点和大众须要的范畴。
这里大概会有一个疑问,即我国传统筹划经济体制时期确当局财政涉足了大量私人财政的变乱,它是否具有大众财政的性子,若有破例,怎样表明大众性作为当局财政一样平常性子的论点。笔者以为,我国传统筹划经济体制时期确当局财政仍然是大众财政。在这里,重要的标题是在筹划经济体制下,私人的个体须要被控制到了最狭窄的范畴内,相当部门个体须要被异化为大众须要,大概被采取了大众实现的情势,正是这种私人须要的个体性与着实现情势大众性的不调和,才导致了筹划经济体制在提供私人产物,餍足个体须要方面的低屈从,这种低屈从恰恰从另一角度分析确筹划经济体制下当局财政的大众属性。我们不克不及由于某种机制在使用上的不正常而否认机制本身的存在,同样的原理,我们也不克不及由于筹划经济体制下当局财政代行了许多私人财政的职能而否认当局财政的大众财政性子。字串1
创建大众财政理论体系应注意的几个标题来自:
财政在西方的译文是“public finance”,实际上暗含着公共财政的意思(个人觉得可能是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建立的时间比较久远而得名,于是就印证了张教授的观点)。在中国,财政和公共财政的定义始终没有一个权威而又清晰的定论,对我这样的小兵来说更是迷糊多多。上周,有幸能在厅里听到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博士生导师张馨教授做的以“关于公共财政的问题”为主题的讲座,受益多多。因此随意记下廖廖几笔,算是对讲座内容的消化和复习。
张教授知识渊博、思路严谨、表达清晰,他主要介绍三个方面的内容(ppt有四部分,最后改革部分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展开):
一、为什么出现公共财政问题?
2010年3月xx总理率新一届政府出席记者招待会上说:“我们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使公共财政更好地进行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好地改善民生和改善生态环境。”提到了所谓的公共财政,其实我很就纳闷公共财政和财政到底有什么区别,因为在英文中都是public finance?以前的财政不是公共财政吗?张教授没有就这个问题首先给出答案,而是首先按时间顺序介绍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发展历程。中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1958年、1973年、1978年和1994年四次大幅度改革,其中1973年和1978年是打破计划的两次改革,1994年初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应地,我国财政体制为了适应经济体制的变革在1994年进行了大幅度调整,表现为⑴税制改革⑵实行分税制。尽管和发达国家的财政体制相比,还存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基本方向还是在沿着西方财政体制的方向。财政的整个改革目标就是要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在中国,关于公共财政的提法在学术界产生过激烈争论。直到1998年12月,国家才正式提出了“初步建立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公共财政才真正赋予了新的含义。那时中国的市场经济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已经逐步建立,可以说:“公共财政是随着整个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出现的。”温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提到:“在未来五年,我要下决心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让人民的钱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可以看出,公共财政的问题已经得到了最高领导层的高度重视,问题到了如何落实的问题上来。
二、什么是“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的定义是什么?张教授提出了公共财政的三个主要内容: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活动;公共财政是社会公众或人民群众的财政;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制度。公共财政是财政的一部分,和市场相适应的财政制度就是公共财政,是一种政府的分配活动,用于提供公共服务。从第二个方面指出了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管家”和“主人”的关系。因为税收是掏纳税人的腰包;政府及其官员是纳税人养活的;政府必须并且只能为纳税人服务;政府不能浪费纳税人的钱。政府进行的收支是属于“管家”的活动,其权利和义务是相适应的。第三个方面,当今我国的财政体制并非是被市场经济中拉着走的,而是主动地去适应市场经济的产生、发展等一系列进程。此外,由于财政处于国家运行机制中的重要地位,当今的改革应该放在财政上来,通过对财政的改革进一步引导政治体制的改革。张教授还特别解释了为什么公共财政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而产生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资源配置是计划的,资源本身并没有任何的选择权;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主体是国营经济,归根结底就是国家企业,表现为国家自己收,自己支。形象来说,国家的财政收入就是从左边口袋拿到右边口袋。而在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是私人独立的,私人的财产具有不可侵犯性质。财政收入表现为纳税人的钱,是国家向纳税人掏腰包,因此,只有市场经济的建立才能导致公共财政的产生。在这个部分,非常清晰地说明了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的不同之处:有市场经济才有公共财政,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公共财政;没有公共财政就没有市场经济,有公共财政才能有真正的市场经济。
三、如何构建公共财政制度?
xx说:“其实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如果你读它,会从中看到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社会的结构和公平正义。”勿庸质疑,1215年英国〈大〉的签署,在财政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诸侯也以法律形式剥夺英国王室的部分税权。随后数百年的较量中england parliament逐步控制了全部的财政决定权,仅把执行权留给国王,在政治上也在1295年逐步转化为现代议会的形式,财政方面体现在政府预算制度的形成。这是历史上首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由社会公众约束帝王的权力,通过把执行权留给国王、控制国家支出、控制英国国王的私人支出、控制公帐、控制举债等系列的措施最终形成了史上首部政府预算制度。张教授归纳出来了政府预算制度的四个基本性质:一是计划性,政府必须编制年度收支计划,经议会批准了才能执行,从计划性来看,它是约束政府行为的法律规范。同时也是一个谁决定谁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中,体现为市场对政府的决定和控制。二是归一性,所有的政府收支,除某些特殊的例外,都必须纳入预算。坦率地说,据此标准要在我国要实现公共财政的目标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不仅仅体现在财政的范畴,还体现于国家经济体制的问题。三是公开性,所有的政府收支,除某些特殊的例外,都必须向社会公众公布,受到议会、社会公众和舆论的监督,其中知情权的透明度是最典型的体现。四是法治性,议会通过的预算具有法律效力,任何违背就是违法,都要受到法律追究和制裁。
张教授在最后探讨了政府预算制度的历史作用;整个社会根本转型的关键性条件;如何更好地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内容。总的来说,这个讲座还是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很新鲜的公共财政知识内容,今天有机会把它写出来,主要是为了总结,在今后的学习中还需花大工夫、大力气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财政专业素养,更加游刃有余地把工作做好!
以下内容与本文“关于公共财政的问题”讲座总结相关,可查阅参考: | | | | | | | |
【返回 栏目列表】
【关键词】民政档案;核心;发展方向
一、新形势对民政档案管理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步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开发经济建设,国家政策和经济体制的支持也侧重于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在新形势下民政工作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迎合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需求,突破传统的管理观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新形势下的民政档案管理工作被赋予了更大的使命和要求。只有正确把握民政档案管理的核心方向,有效落实民政工作建设、管理和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利用科学化合理化的管理手段推动新时期的民政工作创新发展。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体制共同发展的形势下,利用新型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对民政档案实施高校管理,利用创新思想改善民政档案管理队伍的面貌,有效利用科学手段和新思想观念解决民政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并在实践中寻求更适合现阶段形势发展的民政档案管理方法,在发展中不断进行创新,以保证我国民政事业持续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政策和方针,以新思想、新面貌、新态度、新方法落实完成党和国家赋予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使命。
二、民政档案管理的核心要求
新形势下的民政工作侧重于发展完善经济体制,民政工作作为国家基础工作的一部分,结合着民政工作利民为民的特点,民政工作中涉及的档案管理工作就尤为重要。民政档案体现了综合性较强、涉及范围较广、类型较复杂等因素,并且都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而民政档案的管理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及社会的关注。进一步做好民政管理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民政档案管理的档案关系到国家政策的落实及实施。在以科学和经济发展为前提的新形势下,民政档案管理的核心要素体现在管理基础、管理水平和管理理念上。
(一)民政档案管理的基础建设是民政档案管理核心的重要部分。民政档案可以从宏观定义上分为专业、文书、实物、电子、声像和科技档案等。民政档案管理是民政部门中的基础性工作。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民政档案管理也呈现着多元化的特点,新形势下的民政工作要求更加多样化,档案资料类型复杂,涉及范围较广。所以,民政工作更需要与时俱进,利用新型信息化技术完善管理方法,确保民政档案的基础性工作跟上时代的发展。利用科学方法收集真正具有保存意义的文档资料,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公正性,对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推进信息化收集和管理,进而提升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民政档案管理的管理水平也在核心概念上占有重要成分。民政档案管理相对于其他档案管理较为复杂多样化,管理人员和管理资料需要进行合理分配,才能够有效地保证工作质量。民政档案管理的管理水平体现在档案管理制度、管理规范、工作制度和员工职责等方面。在科学技术和经济体制发展的新形势下,培养具有时代意义的新型管理型人才,利用更具专业性的人才改善现有的管理机制,对工作权责进行合理分配,并物尽其用,达到对民政档案以及相关人员的合理性管理。
(三)新形势下民政档案管理的管理理念也在改变,传统的民政档案管理通常存在很多懒散的、不作为、不规范等现象。新形势下的社会经济体制给民政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管理观念的基础上,更需要有协调合作的管理理念。民政档案管理部门不再是一个单独行动的主体,而是需要和其他部门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国家和政府的任务,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摒弃错误的封建思想和管理概念,努力形成具有现代化意义的数字化管理概念。
三、新形势下民政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
我国的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民政工作也由原来的传统模式,转变成了现代化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方式。对于加强经济建设,以及对全面奔向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国家大力推行各种福利救助、民主政治建设、消防建设、社会事务管理政策等。对民政档案管理工作来说,其发展方向不仅决定着民生的发展,更将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所以,在新形势下,找到推动民政档案管理发展的要素极为重要。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档案管理是新时代的产物,在多个领域应用中发挥其重大作用。所以,在民政档案管理中,信息技术、数字化处理技术以及创新管理理念也将成为民政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民政档案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多样化的政策实施给民政档案的基础性收集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新形势下的民政档案管理迫切需要改善核心要求和明确发展方向。在社会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信息化高科技技术已经成为各领域普遍应用的管理方法。民政档案管理更需要条理性强、专业性强、协调性强的数字化管理。所以,新形势下民政档案管理将顺应时代的发展,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对管理方法进行完善,利用科学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技术推动民政档案管理的发展。
作者:袁振 单位:洮南市民政局
【参考文献】
[1]文丽鹏.浅析在市场经济中档案管理的挑战和出路[J].东方企业文化,2013(10).
一、国家的存在是财政存在的充要条件
财政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国家在出现后,它并不进行生产。然而,为了维持它自身的存在和运转,国家又必须从国民收入中分到一块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由于国家不进行生产,它不可能通过交换的形式来获取它所需的社会产品,它所拥有并能加以运用的,只有强制性政治权力。国家凭借强制性的政治权力参加社会产品的分配,就是原始的税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另一方面,国家为了维持自身存在和运转消耗社会产品的过程,就是财政支出。因此,国家的存在是财政存在的充要条件。只要国家存在,财政就能够存在;只要国家存在,财政就必然存在。财政的存在,只需要国家这个唯一的前提。可以说,财政是国家内生的一种东西。从古代的奴隶制国家、封建国家,到现代的计划经济国家,无不如此。在执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中,国家仍然是财政存在的充要条件。与财政的这种存在必要性相关的是财政筹集收入的职能。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存在的必要性得到了扩展。
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市场上的一切经济行为都是按照价格机制运作。古典经济学家们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通过供求双方的自发调节,使资源配置和社会生产达到最优状态,即所谓的“帕累托最优”。如果情况真是这样,财政的作用就应该只限于筹集政府收入,它存在的必要性也就只是源于国家的存在。但是,我们看到,现实情况并不是这么理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对财政存在必要性的认识还应该更进一步。问题主要在于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只是经济学研究中的一种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具备形成完全竞争市场所需的全部条件。而只要有某一条件没有得到满足,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上就有可能出现失灵。
西方经济学家对市场失灵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导致市场失灵(marketfailure)的根本原因在于价格信号并非总是能如实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具体来说,市场失灵有以下几种情况:
1、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领域。西方经济学认为产品分为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萨缪尔森在其《公共支出的纯理论》(ThePureTheoryofPublicExpenditure)一文中给出了公共产品的定义:纯粹的公共产品指的是这样的物品或劳务,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物品或劳务消费的减少。西方经济学家根据萨缪尔森的定义,总结了公共产品相对于私人产品的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由于公共产品具有上述特征,市场对公共产品的生产进行资源配置时,就会出现失灵的现象。一般来说,由于“免费搭车”现象的存在,完全由市场决定的公共产品的生产量是不足的。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应该设法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
2、外部效应
所谓外部效应,是指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之间或私人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效益之间的非一致性。即某些个人或厂商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或厂商。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由于私人经济主体主要以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所以对于带有外部效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供给不是过多就是不足。外部效应除了影响社会经济效率之外,由于外部效应导致的成本或报酬分担不合理,它也会妨碍社会的公平。所以政府应当对外部效应进行矫正,将外部的成本或报酬内部化,使带有外部效应的产品的生产数量改变到合理的水平。
3、垄断
当一个企业可以通过减少其产品的供给,使其产品的售价高于边际生产成本时,就形成了垄断。由于垄断者能够操纵市场价格,它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办法是将其产量确定在产品边际效益等于边际生产成本的水平上。结果是造成市场上该产品的供给量不足,价格偏高,造成社会效率的损失。对此,政府部门应该进行干预,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保护有效竞争,排除垄断对资源有效配置的扭曲,强迫或鼓励垄断者增加产量,降低价格,使该产品的售价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以避免社会效率的损失。还有一些行业的规模效应很明显,如果政府不加干预,就会自然形成垄断。对这种自然垄断行业,政府也应该及时加以干预,也可以划归政府来经营。
4、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
信息经济学的观点认为,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掌握的信息总是不完全的,要获得更多的信息,需要付出“信息搜寻”成本;此外,市场在交易中总是存在信息不对称,交易一方总是比另一方有着更多的信息或有着更低的信息搜寻成本。由于市场经济主体在交易中总是根据自己所拥有的信息作出决策的,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必然导致市场失灵,资源配置偏离帕雷托最优。
5、宏观经济领域的失灵
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方面的失灵,不仅在微观经济中表现为上述偏离帕雷托最优的情况,市场失灵同样也反映在宏观经济领域中。对宏观经济领域中资源配置效率的考察所依据的指标主要有:就业水平、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状况。但自发的市场机制并不能自行趋向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适度的经济增长。市场失灵在宏观经济领域中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与失衡。为此,政府也必须对经济进行调控。
但在现实中,市场失灵并没有使市场经济制度崩溃,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在现实中应该有一条挽救市场失灵的途径。其中,除了认为应由政府干预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观点之外,还有一些经济学家主张通过扩大市场覆盖面(即市场完全化)和提高市场效率来挽救市场失灵,但在实践中都是不成功的。西方经济学家在对多种解决市场失灵的方法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要优化资源配置,必须由政府进行干预。这就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存在必要性的又一体现。
于其他手段相比,财政手段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中具有以下优势:
1、财政手段比较灵活,税率和补贴额可以根据外部性情况及时加以调整。
2、财政手段的管理费用低,避免了产权界定和市场交易的巨大费用。
3、财政手段在技术上比界定产权、扩大市场覆盖面更易于操作。
三。市场经济体制中财政职能的界定
根据上述对财政存在必要性的分析,可以得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财政所应具有的职能。市场经济体制下,对经济的调节应以市场机制为主,在市场机制能够完成资源有效配置的领域,政府就没必要介入。只有发生市场失灵时,政府才应该介入其中。但政府介入的最终目的仍是为了维护或确保市场的正常运作,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财政作为政
府干预市场的手段之一,它的职能也只能限定在市场失灵的范围内。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资源配置职能。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主要体现在提供公共产品上。公共产品所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决定了它难以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只能有财政来进行供给。其次,财政履行资源配置的职能还可以实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并解决垄断的问题。
2、收入分配职能。
我们在前面提到,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所决定的初次分配状况极不公平。这样客观上就要求社会有一种有助于实现公平的再分配机制。市场本身不能提供这种再分配机制,只有依靠政府以非市场的财政手段来完成这一任务。在这一点上,财政可以说天然地具有作为进行再分配工具的有利条件——强制课税权。这使得财政可以大规模地介入国民收入分配,通过税制设计上的巧妙安排,如征收累进的所得税,把资金从那些收入偏高的人们手中征集上来,然后,再通过各种类型的转移性支出项目,如医疗保险、食品券补贴等,把资金转移给那些收入偏低的人们。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这种体制尚未完全确立和不尽完善的情况下,经济犯罪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论述经济犯罪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一、经济犯罪及其特征。1、经济犯罪并不是一个法律术语,而是经济和犯罪这两个概念的相加与组合。经济犯罪指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与经济活动直接有关或者具有财产内容的,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让利法规定为犯罪,并且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2、特征:(1)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与经济活动直接有关或者具有财产内容。(2)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3)被刑法规定为犯罪或者违反了刑法规定的行为。(4)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二、市场经济及其法制特征。特征:(1)是权利经济。(2)市场经济是自主经济。(3)是契约经济。(4)是竞争经济。(5)是法制经济。三、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的危害。1、侵犯经济活动主体的合法权益。2、扰乱市场竞争的有序、正常运行。3、妨碍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4、破坏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外部环境。四、抑制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危害的途径。1、严格执法是抑制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危害的根本保证。2、完善刑事立法是抑制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危害的基本前提。3、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养活经济犯罪,是抑制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危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经济犯罪、市场经济、法制、刑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健全,使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空前活跃。但与此同时,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各种原因,也由于商品经济本身的各种负面效应,经济领域的犯罪现象也不断出现,这极大的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并直接或间接的引发了很多经济犯罪,严重的妨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经济犯罪也因此成为当前的突出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这种经济体制尚未完全确立或不完善的情况下,经济犯罪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思考探索经济犯罪,市场经济二者之间的关系,作为一名法学本科生,对于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刑法的有关规定,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经济犯罪及其特征和特点
绝大多数的犯罪行为,归根到底都与经济有关,但是人们通常并不把这些犯罪都称之为经济犯罪。一般情况下,人们只是把某些与经济活动有关联和具有财产内容的犯罪行为称之为经济犯罪。从严格意义上讲,经济犯罪并不是一个法律术语,而是经济和犯罪这两个概念的相加与组合,是在犯罪这一整体范畴中从经济这一角度或者层面对犯罪中部分范围的界定。而犯罪一般被认为是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违反刑法规定,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经济犯罪中的“经济”一词本身是一个多义词,在这里应该理解为,经济活动或者财产。因此经济犯罪就应该定义为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与经济活动直接有关或者具有财产内容的、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被刑法规定为犯罪、并且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可见看出经济犯罪的这一定义,3、具有以下四个层面的涵义:一是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与经济活动直接有关或者具有财产内容的行为。只有这样的行为才可能是经济犯罪,没有这一特征的犯罪,只能是其它犯罪;二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经济犯罪直接危害着社会经济秩序和其它秩序,并且这种危害性达到了一定程度,否则不是经济犯罪;三是被刑法规定为犯罪或者违反了刑法规定的行为。这是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所决定了的,刑法没有规定为犯罪的不为犯罪,只有被规定为犯罪的才可能是经济犯罪;四是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犯罪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当然要受到刑罚的处罚。这四层涵义密切相联,共成一体,构成经济犯罪的一般特征。经济犯罪与其它犯罪的最大的区别是经济犯罪的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与经济活动直接有关或者具有财产内容,这一区别也是经济犯罪的独有特征。另外,我们从经济犯罪的这一特征入手,可以将经济犯罪分为两个类别,一是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经济犯罪,它直接破坏着经济秩序,可称之为经济活动犯罪;另一类是具有财产内容的犯罪,它破坏着经济秩序,同时也破坏着其它秩序,比如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侵犯财产罪、贪污贿赂罪,可称之为财产犯罪。
经济犯罪严重的扰乱了市场经济的秩序,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经济犯罪浮动呈现上升趋势,有其以下特点:1、经济犯罪发案率居高不下,犯罪金额越来越大。近年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案要案不断出现,犯罪金额在几十万元以上,甚至数百、上千万元的大案时有发生。2、职务经济犯罪以及非职务人员与经济领域工作人员相勾结的共同犯罪呈上升趋势。犯罪分子利用从事政府的公务或在经济领域工作的职务之便实施经济犯罪,其犯罪手段具有相当隐藏性,社会危害也较其他犯罪更为严重。3、单位犯罪已成为当前经济犯罪的显著特征。这类犯罪后果严重,查处十分困难,经济犯法案范围的加大,犯罪主体身份的复杂化,犯罪手段的智能化、隐藏性等特点,导致了司法机关对经济犯罪的查处阻碍重重,十分艰难。
二
、市场经济及其法制特征
[关键词] 供电企业;资产管理;实现
[作者简介] 王爱民,广东电网公司中山供电局,广东 中山,528400
[中图分类号] F2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5-0075-0003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这为私有制经济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所有制经济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迫使企业在资产分配管理方面进行有效的调整,以适应资产管理的新规范。供电企业是提供用电服务的主要单位,电力产业面对新经济体制局势已实施了多方面的政策变动,强化供电企业资产管理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供电企业实施资产管理的意义
企业资产管理是面向资产密集型企业的信息化,制造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的总称。它以提高资产可利用率、降低企业运行维护成本为目标,以优化企业维修资源为核心,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供电企业重视资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稳定资产
资产管理属于系统性的协调措施,供电企业由资产控制延伸于市场竞争,逐渐扩大企业在市场上的影响力。一项新型供电业务的市场推广需借助系统性的资产管理体系(如图1),全面提升企业的供电服务水平。通过建立科学的资产管理模式,帮助新产业结构的规划控制,按照市场交易规律经营操作,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便能增强供电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协调支配
考虑到社会各方用电量的持续增多,供电企业也积极扩大市场份额的占有率,这也是参与同行竞争的常用方法,依靠占有率的提高锁定更多的客户群体。错误的市场决策不但未取得预期的经济收益,反而增加了企业营运阶段的操控难度。资产管理作用于市场开拓,能够先固定已占有的市场范围,协调固定资产与非固定资产的支配流程。
(三)规划经营
优越的管理体制是企业成功经营的重要因素,资产管理是现代经管体系的主要组成之一。供电企业如果缺乏有效的资产管理方案,不仅增加了业务项目执行中的资金投入,也阻碍了资产运转期间的正常支配。基于资产管理的经营模式,可提前发现本企业潜在的风险隐患,把电力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反馈给供电企业,得以实施全新的经营管理方案。
(四)控制成本
成本投入与经营收益之间是紧密相关的,我国电网建设依旧处于“高投入、低收益”的现状,直接导致供电企业成本耗资超标准。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局面,电力企业容易盲目地控制经营成本,所以必须针对性地安排资产管理计划,根据现有资金额度编制合理的改革措施,适当地控制供电系统运行成本的支出,提高固定资产分配的有效利用率。
二、新经济体制下资产管理的综合措施
供电企业资产管理是个集成系统,虽然可以分为多个模块,但模块之间往往是密切相关的。设备、维修、库存、采购、分析等一环套一环,做到有关信息“一处录入、多处共享”,保证了资产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一)资金管理
资金是国民经济中财产物资的表现形式,常用货币单位衡量某个企业资产价值的大小。对于供电企业而言,资金是其从事供电服务及工程建设的核心条件,只有筹集到充足的资金才能保证各项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使企业资产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资产管理应坚持“资金控制”为中心的原则,从收入、支出两方面完善现有资金的管理。如:城市电网改造工程中,供电企业根据现有资金资产的多少,合理地参与工程投资计划,减小资金回笼潜在的风险。
(二)实物管理
固定资产是实物管理的主要对象,财政部颁发的于200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中,是这样对固定资产下定义的:“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2)使用年限超过一年;(3)单位价值较高。”这应该是固定资产的准确定义。新经济体制下供电局调整固定资产管理方案,更加注重供电企业实物资源的协调分配,提高实际物体资源的使用率,进而促进了实物资产应用价值的实现。
(三)客户管理
稳定客户资源是供电企业效益创收的基本条件,与客户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顺利地推向电力产品与服务业务。因而,客户管理需坚持“客户至上”的原则,以优质的商品质量及供电服务获得客户的认可。供电企业在为客户提供一系列的商业服务,如:设备维修、技术指导、咨询讲解、售后服务等。无论是生产型或销售型企业,不断提升其服务质量易获得广大客户的认可,提高客户对某项服务的满意程度,这是企业持久经营的关键所在。
(四)市场管理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残缺造成了诸多风险隐患,非正当经营的经济行为比较普遍。基于资产管理模型下的市场决策,要求企业强化电力市场的维护,凭借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创造健康、规范、持续的市场环境。尽可能在原有供电服务项目上进行优化调整,综合改善现有的经营模式,为企业塑造优良的品牌信誉。为此,重点加强行业服务质量的改革工作,往往能获得消费客户对品牌的最高“满意度”,维护了供电市场的发展。
关键词:财政管理;经济;市场经济;政府支出
中图分类号:F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7-0022-01
1 财政管理的一般范畴
财政管理是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运用一定手段,对财政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财政管理的职能主要有以下五种:第一,决策。即财政管理主体对于财政活动所采纳方案的选择,一般原则是采用最优方案,在没有最优方案的前提下选择次优。第二,计划。即制定并实施计划。第三,组织。即为了保证决策和计划的有效执行而进行的组织活动。第四,协调。即财政管理主体对于财政活动的各种关系之间的矛盾进行协调,包括政府和纳税人之间的矛盾,政府之间的矛盾等。第五,监督。即检查监控财政活动的全过程。财政管理为了实现其职能,要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
2 财政管理与经济的关系
明确了财政管理的范围就是政府的经济活动以后,我们就可以更清晰的分析财政管理与经济的关系。
在我国确立以市场经济作为经济运行方式的整个过程中,我国的经济学理论引进和借鉴了许多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市场机制运行分析的理论。在非市场主体更加具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和经济效益以后,他们必然会从经济上对政府的管理活动形成制约,提出要求。他们会问:政府为什么要征税?要征多少税?征的税是怎么用的?总之,人们会越来越要求政府的管理活动要讲求经济效益。这就对财政管理提出了效益管理的要求,认为财政的管理要注重过程的管理,要注重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
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的财政管理,是由一国的经济体制,特别是财政体制的属性和宏观经济运行、管理模式所决定的,并与之相适应。认清了财政管理与经济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克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经济效率和效益,不计投入产出效应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改正以往那些用计划代替管理,用增长代替质量,只知道用投入去追求产出,不讲成本与效益分析,忽视财政监督等旧的观念。
加强财政管理,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财税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内在要求。因此,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以及宏观经济配置管理方式的根本性转换,必须对财税新体制和新运行机制下的财政管理提出全新的要求,财政管理从内容到形式,都应发生明显变化。
加强财政管理,是充分履行财政职能的必要保证。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范围,得到不断拓展,其职能强度也有日渐增大之势。然而,理论和世界各国的实践,都无可辩驳地证明,除体制和制度等因素的羁绊外,财政职能的履行程度与财政管理状况的好坏,呈正相关关系。在财政管理十分混乱的情况下,国家的财政职能不可能得以正常有效履行。
3 财政管理与经济关系的启示
认识财政管理与经济的关系,可以转变政府职能,改变目前我国财政供给范围过宽、包揽过多等突出问题,改造财政支出。在清理、明确各级财政事权范围的同时,将那些财政部门不该管、管不了或者管不好的微观经济活动及相关事宜,那些可以由市场机制去解决的问题,逐步从财政管理的供给范围中剥离出去,把有限的财力,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能有效执行的方面。
财政管理与经济的关系还表现在在进行财政决策、计划、组织、协调的过程中,必须将财政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去看待。只有这样,才能将各种宏观的分析方法运用其中,从经济运行状态的要求出发,正确确定政府活动的范围和内容,根据经济发展周期和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将政府作为一个经济行为主体纳入财政学的研究中,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去分析政府的动机和行为实现方式,从而为从制度上去克服政府的官僚倾向,控制政府支出规模,建立一个更加有效的政府提供经济理论上的依据。也只有这样,才能在财政管理中更多的运用微观的分析方法和管理方法,去提到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率,提高财政活动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转型经济 渐进式演化 激进式变革 制度变迁
一 引言
转型经济学是指一种研究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学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转型经济学主要是指具有共同研究主题和追求目标的一些理论文献以及撰写这些文献的经济学家(盛洪,1996)。目前,关于转型经济还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也很难说谁是转型经济学家,因为还没有专门从事这一理论研究的人。关于其理论体系,我们只能从现在构成这一经济学流派的一些理论文献,以及撰写这些文献的经济学家的文献、研究思路来寻找一条线索,理清其脉络。本文首先介绍转型经济学的内涵,然后简述一下各个学派关于转型经济的理论要点,最后简要回顾中国经济奇迹并作以简要评述。
二 转型内涵
关于转型概念的理解,比较经典与普遍的定义是热若尔·罗兰的表述:转型即一种大规模的制度变迁过程或者说经济体制模式的转换。从目前国内的文献来看,从三个层面上使用转型的概念:第一种含义是从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第二种含义是在包括了第一种含义外,还包括那些过去实行广泛管制的经济向自由市场经济转型;第三钟含义是在前两种理解基础上还包括了所有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市场化,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
实际上许多人把转型经济学看作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的原因正是由于把转型理解成为一种制度的变迁过程,只是描述了转型的一般的特点。不错,转型的确主要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但转型还有其本身的特殊性,而这些特殊性仅依靠制度变迁是不能够真实的描述,更别说来解决这些问题。鉴于以上理论实践中三个层面使用转型概念的事实,笔者个人比较赞成转型的第一种含义,即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当然,后两种转型概念的理解当然没错,但关键是其不符合概念提出的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更不适合建立新的独立的研究学科。对于第二种理解,放松政府管制,实行经济自由化,其实这在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框架内可以得到解释;对于第三种发展经济学范畴内使用的转型概念,现有的发展经济学就有了相应的解答与分析框架。转型(或者转轨、过渡)概念的提出应该来说主要发源于二十世纪上半期全球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计划经济实践中遇到困难并探索其解决办法的历史事实。
三 几种转型理论范式
20世纪80年代末,包括前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开始了从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将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一起称之为“二十世纪两项最伟大的经济实验”。毫无疑问,这场涉及多达15亿人口的重大变革吸引了全世界学者的目光,他们应用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演化经济学以及比较经济学等最前沿的理论成果从不同侧面对这一变革加以研究。在短短的十几年里,相关文献数量迅猛增长,从而在主流经济学中赢得了巩固的学术地位,并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催生出了一门新的学科—转型经济学,来专门研究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1、主流经济学的激进主义转型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是对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的系统化。按照新古典理论的理解,市场机制不过是资源配置的工具,其核心是供求和价格的相互作用。在转型之初,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华盛顿共识在转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中占据统治地位。根据华盛顿共识:严厉的需求紧缩,加上放松管制、贸易自由化和私有化,就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因此,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核心就是“管住货币,放开价格”,实行以宏观经济稳定化、国有企业私有化和价格自由化为核心的激进式的“休克疗法”。采取了一系列诸如:大幅度缩减货币供应量,实行高利率;保留少数重要商品的国家定价,绝大多数商品价格全面放开;消除预算赤字,减少价格的国家补贴;取消对企业工资的限制;全面改革财税体制等措施。
2、演进主义的渐进式转型理论
随着俄罗斯等国的激进式改革的受挫和中国经济改革的巨大成功,演进主义的兴起及其影响力的扩大是转型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演进主义理论核心思想可概括为:知识和信息是有限和主观的,并以分散的状态为个人拥有,因此,人们根本无法认识和控制社会生活,最好的社会就是顺其自然。想通过理性设计而进行大规模的社会变革必然造成社会的灾难。渐进式改革实际上是社会不断的积累、加工信息,而且知识与信息是具有连续性的,用一种完全不同的系统来强制使其中断是不可取的。经济体制本身是一个具有自我强化机制的复杂系统,在演进过程中会不断吸取旧制度中的合理因素。因而,渐进式改革更可取。
3、新制度经济学转型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把企业制度、产权制度、市场制度以及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等制度现象纳入经济学分析的框架之内,扩展了经济学的视野,对于我们研究制度现象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根据这种理论,改革的过程实质上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寻求成本最小的最优改革路径。经济学家热若尔·罗兰曾指出:“如果转型的经验给了我们任何启示的话,那便是,没有以适当的制度为基础的自由化、稳定化和私有化政策,不大可能产生实际的效果”。公共选择学派代表人物布坎南指出市场制度是自由交易的制度,这些制度结构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另外,科尔内、萨克斯都提出了新制度经济学转型理论的代表性观点。
4、凯恩斯主义转型理论
与新古典主义理论相比,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于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和内在机理的认识更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现实,他们对于转型经济中产权改革、宏观经济、转轨速度和次序、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认识值得重视。
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一书中,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斯蒂格利茨对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转型经济理论提出批评。认为在决定选择哪种市场经济模式时,一定要牢牢记住实际的市场经济是如何运行的,而不是去记住毫不相干的完全竞争范式;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竞争远比私有化重要得多;由于信息的不完全,私有企业和公有企业一样都会出现激励问题,因此,建立一种集中与分散、公有因素与私有因素相结合的混合体制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正确选择。马克·奈尔(Mark Knell)等人认为激进式改革对自由市场的崇拜是盲目的。市场化和私有化的方案往往忽视了这样几个重要因素: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交易关系,而是一种生产关系;企业是生产组织,市场是交易机构,企业与市场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替代的;价格机制不仅是一种解决经济问题的手段,同时还有金融功能、战略功能等,在满足这些功能上越是成功,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就越难以实现;私有化对于提高效率并不是必要的;国有企业也可对市场做出积极的反应。因此,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重要的。
5、市场社会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就是以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为目标的一种理论和主张。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结合,能否在理论和实践中解决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结合问题,是决定经济体制改革前途和命运的关键因素。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初模式即兰格一泰勒一勒纳模式,借助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这一理论假定,市场机制仅仅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后来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虽然在许多方面超越了新古典的范式,但是中性论的假定却被接受下来,因而这些理论难免会带有新古典理论的缺陷。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实践表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任务,绝不可能一蹴而就。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和实践,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获得巨大的发展,市场社会主义也成为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主流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
6、比较主义
用比较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现实的改革问题是九十年代以前转型经济学的主流。这种理论从不同的经济体制中总结出若干基本的经济体制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做出最优选择,指导改革的实践。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从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到匈牙利新经济机制和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再到90年代东亚模式,都曾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市场经济模式和市场化道路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的经济转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然比较经济学的方法也存在着根本的缺陷。一方面,这一理论是经验的而非规范的,因而无法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另一方面,它把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历史环境下的经济体制简单化,因而无法深刻理解制度变迁的复杂现实。
7、特殊改革方式理论
中国的学者在借鉴国外关于转型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把转型经济研究放在中国特殊国情和特殊道路选择上。林毅夫等人认为,经济改革的核心是经济发展战略的转轨,改革以前中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推行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而改革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则在于改革“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使资源的比较优势能发挥出来。中国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是选择了渐进式改革道路。张军指出,由于传统国有部门的绝对规模使它事实上处于垄断地位,因而,在改革过程中如果实行完全的价格自由化,就可能给国有企业提供操纵市场的机会,造成生产下降和经济的衰退。相反,在价格双轨制下,国有部门将比完全的价格自由化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多且定价更低。以价格双轨制为特征的“边界改革”的经验正在于,国有部门在计划外边界上通过对价格信号做出反应去捕捉获利机会,要比突然被私有化的国有部门去对经济扭曲和短缺做出的反应更迅速。
四 中国增长的“奇迹”
自1978年开始,中国开始经济转型。10年后,东欧和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也加入转型的行列。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选择了与东欧和前苏联不同的道路:“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改革,而不是激进的“休克疗法”。中国经历了20年迅速的增长,而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却经历了将近10年的下降。改革方式选择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改革结果。以下两组数据清楚的表明了中国改革与前苏联、东欧改革成果的巨大反差:
中国改革二十多年的稳定的高速发展,引起全球的瞩目,经济学家也提出了不同的解释。专家指出中国能在这二十年间迅速发展的原因在于1979-1983年之间中国建立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起了非常重要要的作用,在此之后,中国又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还有乡镇企业的作用。中国的改革成功的原因是基于保持和建立在社会和组织资本上的这一系列的制度变迁。斯蒂格利茨认为基于社会资本的制度变迁是中国改革成功的基础,而在很多国家转型后的社会资本比转型前要薄弱的多。相对而言中国特别重视创造和改组,特别是新企业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而不仅仅是进行单纯的私有化。而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国采取了渐进型的方式。这对于改革普及到其他企业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体制外增量改革对解释转型经济的中国提供了有创建性的解释,但随着转型的完成,对存量的改革也许会成为重点;国企改革还存在诸多困境;城镇改革与农村改革的冲突;消费需求的拉动力不足;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五 简评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转型经济学正在同比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相融合,然而以上任何一个学科都不能够完全取代转型经济学,它们只是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转型经济学所正在经历的分化。而对不同的经济学流派来说,过渡问题的出现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种挑战,不同理论所具有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将受到严峻考验。在实践中形成一种比较科学的价值和逻辑相一致的制度变迁理论,是我国经济理论发展特别是经济理论发展中面临的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应当为此做出努力。
关键词:转型经济学;研究主题;研究范式;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
中图分类号:170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9)02-0125-05
自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普遍出现了困难,经济发展速度持续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谋求用市场经济来代替传统的计划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普遍的选择。虽然基本目标一致,但各计划经济国家所走过的道路却不尽相同,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经济绩效更有天壤之别。由此催生了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即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对经济体制的变迁进行动态研究,转型经济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几乎各个经济学流派都对经济转型进行了研究,我国一些学者则力图建立转型经济学独特的理论范式。这些研究取得了很多极富价值的理论成果,并提供了大量的政策建议。但是,一种统一的、被广为接受的转型经济学研究范式还没有形成。这将不利于转型经济学的学科发展。
一、转型经济学研究的主题
在转型经济学的发展和形成过程中,有三个重要概念,即过渡、转轨和转型。与之相联系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改革。厘清这几个概念,是理解转型经济学的前提。社会主义国家出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效率困境而推出的旨在改善计划经济体制运行的改革措施,是转型经济学的源头。国内外学者一般将改革与转轨、转型严格区分开来。如周冰(2004)认为,改革与转型或转轨首先在研究目的和理论定位上不同,改革理论的目标是直接指导改革实践和政策制定,而转型经济学是一种实证的纯理论研究,其目标是对改革和制度变迁过程作出科学的阐释。其次,二者遵循的理论规范不同,改革理论研究的母体是经济学,而转型经济学从一出现就是以西方经济学特别是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世界银行(1996)指出,转轨涉及到社会和经济各方面深刻、系统性的变化;当改革能够渗透到社会最基本的游戏规则,能够对规范行为和指导组织活动的制度加以改变时,才发生转轨。波兰G・W・科勒德克(2000)认为,改革的焦点是调整与完善现有制度,而转轨是改变制度基础的过程,是由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替代社会主义集中计划经济体制。
过渡、转轨和转型三个概念的核心内涵是一致的,都是指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但它们各自所突显的重点并不相同(周冰,2007)。“过渡”一方面表明逻辑的起点在计划经济、终点在市场经济这样一个两头明确的状态,而另一方面强调的是一种不稳定的变化过程。转轨也同样暗含了两端明确的意思,但转变的内容更狭窄,即经济调节机制从“计划轨”向“市场轨”转化。而转型强调的是这个变动过程的性质,属于制度结构和体制形态的改变,是从一种体制模式到另一种体制模式的转换,起点虽然还是计划体制,但终点则出现了动态和不确定的特征。目前这三个关键词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混用着,核心的内涵还没有很大的争论。但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转型是最能准确表达这一研究领域和对象的术语。
靳涛(2005)和周冰(2007)把转型的概念划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体制转型或者说是经济转型,指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这是最狭义的转型,也是转型经济学目前关注和研究的重点。第二个层次是社会转型或者说国家转型,是指在经济转型的基础上,加上政治制度转型。第三个层次是文明的转型,指社会或国家转型再加上文化和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这是最广义的转型。显然,经济转型是整个转型研究的核心和基础,而且经济转型本身就可以构成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国家和中国的转型实践说明,对于成功的体制转轨而言,政治民主化或改革不是必要的条件,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协调一致的政策措施对转轨更有积极意义(王蕴,2005)。主张改革与经济改革不可分的观点实际上还没有理解经济转型的特有规律,将政治制度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起来的分析,可以作为第二个层次转型理论的主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文明的转型,显然不能局限在经济学领域,也不能局限于某种社会科学领域,而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
二、转型经济学研究的几种范式
1、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范式
新自由主义学派主要以现代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伦敦学派、弗莱堡学派、新制度学派等为代表,其中,货币主义和新制度学派的影响最大。货币主义主张经济上的自由主义,认为市场机制不过是资源配置的工具,这一工具的核心又是供求和价格的相互作用,而政府的作用仅在于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只要产权界定清晰,允许当事人的自愿谈判,不管权利初始界定如何,影响资源配置的外部性都会得到解决。他们的主张集中体现在“华盛顿共识”当中,认为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核心就是“管住货币,放开价格”,实行以“稳定化”、“私有化”和“自由化”为核心的激进式的“休克疗法”。
在“休克疗法”指导下的转型遇到了极大的困难,而中国的转型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对此,他们又认为,转型取决于各国经济改革中的结构性因素和初始状态,中国的成功不具有普遍意义。如“休克疗法”的倡导人哈佛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1994)等人认为,中国是作为一个农业国家开始改革进程的,而前苏联和东欧各国面临的则是经济结构的调整问题,经济结构的调整则很可能引起利益上的巨大冲突。因此,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主要是特殊的内部条件,或者说是“经济落后”的产物。但是,中国的改革正面临着产权陷阱,改革前景不容乐观。
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所研究的基本对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问题,研究的是市场的运作,而不是研究市场的生成问题。而经济转型本质上是一个制度结构和体制形态的变化问题,这是一个深刻的社会性变革,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分析范式在这里都难以发挥作用。根据他们的理论,计划经济被打破之后,市场体系会迅速发挥作用,但实际上,新体制的建立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
2、新凯恩斯主义的范式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继承凯恩斯关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保证市场经济有效运转必要条件的思想,强调转型过程中的政府应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不能像
“华盛顿共识”那样做一个最小角色的政府。斯蒂格利茨(1998,1999)系统地论述了“后华盛顿共识”的主张,该共识大大加强了政府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为使市场更好地发挥作用,政府必须采用多样化的工具。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方面,政府的主要工具有控制通货膨胀、治理预算赤字和往来帐户赤字、稳定产量和促进长期增长、审慎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等。在竞争政策方面,主要有促进贸易自由化、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促进私有化、确定管理控制机制等。钱颖一(1999)认为,“后华盛顿共识由简单的转轨公式诸如稳定化、自由化和私有化的看法转向关注制度建设,以及分析制度的影响”。文贯中(2001)进一步指出,“后华盛顿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将发展的目标定得更加广泛和长远,并且让政府在经济成长过程中起更加积极的作用”。“后华盛顿共识”把转型与发展联系在一起,强调政府在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也强调竞争的作用,认为私有化只是手段,而不是目标。
与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一样,新凯恩斯主义也不是一个关于市场生成和发展的理论。虽然它强调了政府在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它着重于阐述政府的政策工具,而且依然是基于对市场内在缺陷的认识提出的,没有明确区分转型条件与市场条件下政府功能的实质性不同。德・维拉斯(de Vfies)和本・芳伊(BenFine)(2002)的研究报告也指出了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开出的转型方案,即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与新凯恩斯主义的“后华盛顿共识”并不能解决世界的贫困问题,更不能给世界带来繁荣。
3、演化经济学范式
演化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来自于达尔文主义,其奠基者凡勃伦与现代开拓者纳尔逊、温特都把达尔文主义作为其类比和隐喻的基础。凡勃伦是第一个将“演化经济学”作为专业术语使用的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成为演化经济学重要的灵感来源。经济演化思想在奥地利学派那里被广泛应用,经典例子是门格尔有关货币从物物交换经济中有机和自发地演化出来的理论,哈耶克等人则试图为个人自由和自发秩序的合理性提供强有力的论证。现代演化经济学发源于美国,以1981年博尔丁出版的《演化经济学》和1982年纳尔逊、温特出版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为标志,演化经济学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从动态演化的视角理解社会经济过程,已经成为分析和描述复杂经济现象的重要方法。
在演化经济学家们看来,为解释持久的经济变化过程,生产要素的投入只是必要条件,而充分条件则要来自于新古典经济学假定前提的变化,即新偏好的形成、技术和制度的创新以及新资源的创造。换言之,它关键取决于“新奇的创生”。新奇的创生是永无休止的经济变化的原因,在演化经济学的框架中它被处理为经济系统内生的。演化经济学把创新放在核心地位,是演化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在研究纲领上的基本区别。
2004年美国高盛公司高级顾问乔舒亚・库珀・雷默发表了题为《北京共识》的研究报告,他将“北京共识”概括为:“1、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践(如中国的经济特区);2、坚决捍卫国家和利益;3、循序渐进,不断精心积聚具有不对称能量的工具(如外汇储备等)”。他明确表示,“北京共识”的灵魂是“创新”和“实验”。贾根良(2006)认为,“北京共识”的精髓与演化经济学的经济政策观之间存在着惊人的联系。基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来研究经济转型会发现,一项良好的经济政策制定必然要持有系统观和过程观,前者注重的是经济政策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嵌入性,而后者则强调的是时间的建设性作用,包括历史的沉淀、现在的选择、未来的不确定、新奇以及保持变迁的连续性等。在此基础之上,经济政策的演化观必然要坚持最小限度打乱原理、试验性政策学习和质量型经济政策等基本主张。
虽然经济演化理论对转型过程的研究非常有启发意义,但演化经济学范式也并不能成为最佳范式的选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基于演化经济学对转型过程的研究根本不能揭示转型的本质特征。演化经济学所考察的是经济系统的一个长程的、自发的、渐变的过程,它考察的是这种变化的动力、机制和方向。而转型则是较短时间内整个经济系统结构性的变化,它是急剧发生的。从历史长程来看,这种变化只是“系统演化路径上的分叉或者突变的那一个点”,“转型的结束正是一般意义的制度演化的开始”(周冰,2007)。在转型过程中,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力量对比与矛盾冲突,尤其是政府在转型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演化经济学很难对这些关键的力量与矛盾作出细致、深入的考察。从演化范式的政策观来看,它还只是提供了一些制定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
4、制度变迁范式
制度及其结构决定了人们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激励机制,制度变迁则决定了社会和经济组织演进的轨迹,历史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就要到制度变迁中去寻找原因。根据热若尔・罗兰的定义,转型是“大规模的制度变迁过程”。因此,用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理论来解释、研究转型过程就成为一种最常见的现象,在这方面的文献数量也最多。制度变迁理论最初是遵循新古典经济学“需求一供给”均衡的分析范式,其后多转向老制度主义的演化分析方法,最近则多用演进博弈论的分析工具。虽然制度变迁理论到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还不能称其为一个独立的范式,但由于这一理论强调了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而且对制度变迁的研究正契合于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体制改革的理论需要。因此,制度变迁理论在转型经济研究中也倍受推崇,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理论工具。樊纲(1993)最早用成本一收益分析方法,提出两种改革成本并将其用于对两种改革道路的分析。盛洪(1994)则基于制度变迁的成本一收益分析,认为改革的过程实质上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寻求改革成本最小的最优改革路径问题。旧冯涛(1996)认为,中国经济改革始终贯穿着一条利益诱导、利益补偿、利益替代的战略主线,可以总称为“替代型”的改革战略。杨瑞龙(1998)通过中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分析,提出了“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的理论假说。周业安(2000)提出一个分析中国制度变迁的初步的演进论框架,并认为内部规则的逐步发育和强大的过程,是中国市场化的本质。黄少安(2000)基于对中国经济转型过程的研究,提出制度变迁的三个假说,丰富了制度变迁理论。刘(2004)则将转型方式划分为突变式制度变迁和演进式制度变迁。
在单项的制度变迁过程中,很容易确定制度变迁的主体,从而可以进一步确定制度变迁的成本、收益、动力、阻力等关键性概念。但是,转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制度变迁。罗兰所谓的“大规模的制度变迁”也并不是单项制度变迁涵盖范围的简单扩大。“转型指的是整体意义上的制度系统的结构和性质的改变,由于这种变化程度的剧烈和显著,以至于使得改变之后
的制度在形态分类的意义上不能再归入原来制度的同一类型,因此才称之为体制转型”(周冰,2007)。简单地用单项制度变迁的理论来解释整体性的制度结构的变迁,不仅难以得到对转型的全面理解,而且很可能会因遗漏转型过程中的重要变量而得出片面的结论。
三、转型经济学研究的前景
转型经济学的起点是计划经济,终点是市场经济,中间是转型过程。目前,对于转型经济学两头的研究有充足的范式资源,但对于转型过程,也就是转型经济学的核心研究领域,还没有十分恰当的研究范式和方法。因此,这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还没有对转型的本质进行一致的概括和抽象,众多的理论范式都企图“用一个子集的特征去规定全集的特征”(陈甬军,2000)。“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当前对过渡经济问题的研究和分析过于依赖已有的经济学范式。这种不加分析地把已有范式的不同分析性观点组成理论拼盘,对过渡经济学分析问题做出的回答和解释,必然导致逻辑混乱和各种观点之间的逻辑不一致性”(张新,2005)。因此,无论从经济转型层次,还是从国家转型层次,转型理论研究急需一种统一的范式。
国外对转型理论的研究仍然以新古典、新凯恩斯和制度范式为主,热若尔・罗兰的《转型与经济学》是转型经济学的第一部综合性著作。作者应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工具,阐明了他对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理解。但该书并没有提出转型的一般理论,更没有形成新的分析范式。
国内学者出于对传统政治经济学困境的思考,同时也出于对西方经济学的批判性吸收,对于转型经济学抱有极大的热情与期待,希望借此来构建我国的理论经济学,为经济学的发展作出贡献。有的学者从我国特殊的转型之路着手,虽然没有提出独立的转型研究范式,但却构造了自成一体的理论框架。如樊纲(1993)指出我国渐进之路的本质是增量改革;林毅夫(1994)从发展战略转变的角度来揭示我国转型的内在逻辑;张军(1997)从价格双轨制人手解释了我国改革的路径和方式;厉以宁(1996)则在发展经济学的框架内纳入转轨的条件,提出了转型发展理论;周振华(1997)则以体制转型为约束条件,研究了狭义的发展问题;胡家勇(2003)则认为,转型的实质是政府转型,从政府改革、建立有效政府的角度研究了转型。
【关键词】TPP;自由贸易区;RCEP
一、 TPP的概述
1.TPP的定义
TPP的英文全称是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中文全称: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也被称作“经济北约”,是由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成员国中的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四国发起,后期加入了美国、澳大利亚、秘鲁、越南、马来西亚、墨西哥、加拿大和日本8个国家,即TPP有12个成员国。TPP是一个涵括商品贸易、服务贸易的综合协议。
2.TPP谈判内容
从2011年l1月以来,TPP谈判文本从原来的21章扩大到29章,涵盖了货物贸易、农业、纺织品与服装、跨境服务贸易、金融服务、电信、投资、国有企业、劳工、环境、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电子商务、跨领域事项、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动植物卫生检验检疫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贸易救济措施、能力建设、法律事项等内容。
二、 TPP 对中国的影响
1. TPP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首先,中国如果加入TPP,一是将从其他TPP成员国货物和服务贸易更清晰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减少中受益。二是将从TPP要求中国放松国内管制,允许私人部门进入国有企业主导的行业中受益。加入TPP可以影响中国经济实际GDP增长2.0%,实际出口增长2.3%。其次,中国如果不加入TPP,意味着“贸易转移效应”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放缓0.2%,出口下降0.5%。
2. TPP对中国经济体制的影响
一是其市场准入条款要求全面开放货物贸易、绝大部分服务投资市场,全面开放和高度自由化会使中国部分产业面临较大冲击。二是其经济体制条款关于国有企业、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监管一致性、投资审批、环境保护等要求,与中国现行法律和管理体制存在较大差异。三是其政治安全条款要求结社自由、保障互联网自由,均与中国政治制度和现行司法实践有较大冲突。
3. TPP对中国政治方面的影响
在政治上,美国利用TPP拉近了与东亚国家的经济联系,这也使得东亚地区经济变得较为分散,加大了东亚政治经济并轨的难度,中国在地区政治事务中的建设性作用受到限制。
同时,美国借助TPP重返亚洲,目的就在于在亚洲地区孤立中国,从而影响中国同东南亚国家的关系,阻碍东亚的一体化进程。
4. TPP对中国自贸区战略的影响
TPP谈判进程的加快将成为中国在亚太地区实施自贸区战略面临的一个重大的挑战。美国主导TPP就是要阻碍“10+3”、“10+6”或“东亚共同体”,并通过TPP对未来的亚太自由贸易区发挥主导作用。
三、中国应对TPP的政策互动与战略选择
1.中国应对TPP的政策互动
TPP从美国加入开始,就充满了对中国的遏制,而中国从国际、国内多个层面展开了应对TPP政策博弈与互动。从国际层面,中国加速了与多国的谈判进程,从多维度构筑防御TPP瓦解和分化效应。从国内层面,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政策是中国促进经济发展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2. 获取新世纪新一轮开放红利,拉动中国经济均衡可持续增长
当前,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应该坚持以开放促改革,顺应21世纪“公平贸易”时代潮流,认识到这是人类社会进入新世纪应对新挑战的共同智慧、解决新问题的共同理念。在未来5至1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内需拉动尚未强劲到位,只靠投资拉动不可持续,则外贸进出口拉动不能成为短腿。中国须再次获取新世纪“新一轮”开放的红利,形成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均衡拉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强劲驱动力。
3.主动与国际新多边“公平贸易”规则体系接轨
TPP(TTIP)总体上是利于发挥市场作用、消除贸易和投资壁垒、保护和鼓励创新的,代表了前国际贸易规则的最高标准。凡是有利于形成公平竞争发展环境、有利于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有利于提高政府效率效能、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国际规则标准,都是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都应接受、引进和借鉴。
4.加大RCEP和TPP规则互通互联、高标准融合力度
推动亚太地区平行的两个区域RCEP和TPP谈判之间建立可行的互联互通机制,达到高标准融合。
综上所述,TPP对中国具有重大影响,因此中国应当密切关注TPP的最新动态,对那些有争议的议题,应当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仔细研究,以期在后期谈判中可以灵活合理应对。同时,中国应加强现有贸易的谈判和协定,对于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谈判中,适当做出一些妥协,从而更快地实现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
参考文献:
[1]孙玉红:《多国博弈视角下TPP谈判引发的政策互动和中国的战略选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
一、文化消费的概述
1.文化消费的定义
从广义上看,文化消费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包括文化产品的消费,同时也包括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的消费。我们在观看电影,在欣赏电视节目,在书店购买书籍以及杂志这些都属于文化消费,我们为了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去购买那些属于精神消费的物质,如家庭购买电视机、购买电脑和购买照相机等。而除了这些消费外,还有建立文化设施的消费,如在学校或者政府部门建立图书馆、在城市内建立展览馆和影剧院等等,这些都属于文化设施的消费。相比于过去的生活和经济的发展水平,我们今天的生产力不断的提高,文化消费也成为了一种新的消费。但是所有的文化消费是以物质消费为前提的。也是以物质消费为基础的。一定时期的社会生产力影响一定时期文化的发展,但是反而言之,一定时期的文化也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2.文化消费的特点
文化消费能够促进资源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文化消费也能够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社会的更好的发展。文化消费能够给人以精神享受,精神文化消费是高层次消费,但是,人们在消费的过程中不能只是以物质消费为满足,在消费时更重要的是满足精神文化需要;文化消费能够提高人的能力,社会上通过接受教育和技术培训等高层次精神文化消费,使人们变成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文化消费可以增加人们的愉悦和幸福感,以提高认得主体素质为最终目标,精神产品价值的最终实现是在与主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能够对主体产生积极的效应,更好地为主体服务,促进主体自由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达到一种精神的愉悦。
二、文化消费时代下的产品设计观
1.产品设计观的含义
我们所说的产品设计一般是由产品的功能、特性、品质、品种与式样等所决定的,产品设计是顾客消费需要的中心内容,也是顾客选购产品的首要因素,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影响产品设计观的决定性因素,一般是由顾客购买总价值大小所决定的。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会影响顾客的购买力,所以说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每一个顾客对产品的需要一定会有不同的要求,而同样的道理,构成产品价值的要素以及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当我国没有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一定会把如何获得产品看得比产品的价值更为重要。而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市场商品日益丰富种类繁多,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普遍的提高,人们在消费时一般更加重视产品的特色,希望产品能够更加新颖。所以说在不同经济体制下产品的设计观会因为人们的消费理念而不同,而经济的发展水平也会影响人们对产品的要求。
2.怎样提高产品的设计观
提高产品的设计观,首先就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品的功能。我们今天对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某种功能的产品在结构或方法上实现较大的突破,这样就可以使产品功能提高,而且在提高产品功能的同时还可以使产品的成本降低,从而使产品价值有较大的提高。其次要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产品的价值,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生活用品,是随着人们对其要求不断增加,而不断提高产品价值的,我们可以对产品适当的进行从新设计,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使其式样更加适应时代的变化,从而不断提高它们的功能并且提高产品地使用价值。其实提高产品的价值既是消费者的要求,同时更是企业的追求的目标,但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单纯的追求提高功能,更不能片面的降低成本,而是要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产品设计和产品改进设计中,寻找出一切可以提高产品价值的方法,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要。
三、结语
我国正处在一个改革开放和走向现代化的时代。现代化过程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同时又是一个内容丰富、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其中,经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文化现代化是最重要和最深层的因素,而经济现代化必须有相应的文化现代化作为动力和支持。
1. 经济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
关于经济现代化的含义,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认为,“经济现代化是一个高度综合的概念,它包括国民经济的工业化和知识化,包括劳动生产率和国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包括经济福利的大幅改善以及国内经济公平和国际经济地位的明显变化,包括世界经济前沿和国际经济差距的变化等”。
1.1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所谓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物质、制度、观念方面的文明成果)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精神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制度形态与观念形态两方面),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一个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传承下来的。它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以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一般来讲,文化包括三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文化已经不仅仅是历史发展的足迹和成果,它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在经济活动中发挥重大的促进作用。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深层推动力,并渗透在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无论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还是精神文化,对经济发展都有巨大的意义。一个地区从经济发展战略的确定、方针政策的制定、体制机制的创新,到社会成员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经济行为,均会受到一定的文化影响。文化对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支持作用,当然这种支持作用主要是通过文化对经济活动的主体———人的影响来实现的。文化在经济发展进程中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作为一种“文化力”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由收集整理
1.2文化现代化对经济现代化的意义
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经历的一场深刻变革,这场变革以工业化为动力,促进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并引起经济、政治、文化、思想领域的相应变化。正如美国学者亨廷顿指出的:“现代化是一个多方面的进程,它涉及人类思想和活动的所有领域的变化。”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现代化是适应世界环境变化,追赶先进国家的发展过程。从根本上来讲,现代化运动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文化变迁运动,是一场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改革、整合从而创造新文化的运动。现代化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其经济实质,经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在这里,“经济现代化”可以定义为特定历史阶段中的经济发展,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大转变过程这一特定历史阶段中的经济发展。在经济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经济现代化离不开文化现代化,在一个文化不发达的国度里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文化现代化是经济现代化的灵魂。文化现代化具有塑造现代人的特殊功能,可以加速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化过程,给经济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 中国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需求
文化具有传承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相对封闭和保守的文化,这种文化在具备中庸和稳定性的同时,也缺乏活力与进取精神,抑制民族的发展和创造力。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不断交流与冲突,在某些方面,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了较强的力量;但与以民主、科学和制度建设为核心内容的西方文化相比,中国文化的封闭性、落后性和保守性的缺陷便凸显了出来,近代以来也曾经严重阻碍中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我国是一个文化相对多元的国家,各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这些地区文化在今天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显示出了不同的意义,而且创造了很多新的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如温州文化、浦东文化、珠三角文化等。总体来讲,传统文化中的很多因素,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对今天的经济建设是有利的,如诚、信、义等;但是,有很多文化特点,如:重自守轻开放,重稳妥轻创新,重自我轻合作,重公平轻效率,重道德轻法律,重权利轻规则,重眼前轻长远,等等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与现代经济发展是不相适应的。
3. 文化现代化的任务:建立市场经济文化
3.1经济现代化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现代世界多数国家,包括我们国家所实行的经济体制,都是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现代化经济的形式,从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其实质是经济现代化的过程。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是主要依靠市场来进行资源合理配置的一种经济运行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所有的经济要素都进入市场,通过市场竞争、市场整合、市场分配,实现资源配置的最高效率。这是关于市场经济的基本认识。但是,市场经济不仅仅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更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因为,不仅是市场范围空前扩大,而且市场交易的内涵和市场机制的原理也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而这一切又都是以政治、法律、经济体制和制度的相应变革为前提的。市场经济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资源配置方式以及经济活动方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制度、体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际交往和精神生活的变化,是整个社会的文化变革。因此,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说到底就是市场经济文化的建立。
3.2市场经济文化的内容
转贴于
建立什么样的文化,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的。文化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从根本上讲,一个时期一个地区的主流文化的性质和样式,取决于这个地区特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体制。市场经济是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方式,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主要特点是:创新与效率、竞争与合作、开放与信用、规则与法制等。经济发展与实现现代化,首先必须建立市场经济文化。本文由收集整理
其一,竞争文化与效率文化。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同时这个开放的经济环境下也必然充满竞争,竞争可以刺激经济社会发展。具备竞争意识、竞争思维、竞争能力,学会竞争,是市场经济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文化要求。建立竞争机制,激发竞争,各种资源通过竞争机制的作用,在各地区、部门、行业、企业间实现科学配置,杜绝政府对地方经济的保护,鼓励地方经济参与竞争,在更大范围内的竞争,是使地区经济获得生命力的保证。当然,要避免盲目竞争和恶性竞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通过市场得到合理配置,微观经济活动充满效率。在微观经济活动中,效率优先是一个基本原则。当然,在经济发展中,不仅要重视微观经济效率的激发,还要通过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加强地区经济合作和协调,保证整个地区的宏观效率。
其二,人本文化与知识文化。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高度文明的市场经济,它发展到今天,已经从传统的以物为本、以权为本,发展到以人为本。所以,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性,发挥人的积极性,是现代市场经济对社会的文化要求。由此,市场经济要求公平、公开、公正,要求消除权力本位和官本位现象,崇尚科学、尊重知识,重视教育、尊重人才,尊重社会成员的民主权利。市场经济同时是公平竞争型经济、质量效益型经济、法治规则型经济。在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细、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的情况下,市场经济也同时必然是宏观调控型经济、合同信用型经济。在市场经济比较完善的某些国家,由现代市场经济派生出诸如质量观念、法制观念、科学观念、人才观念等普遍的社会意识,这就说明市场经济本身蕴含着众多的文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