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6:15: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音乐教学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音乐是最能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感情的艺术形式,是人类丰富精神文化的主要途径。音乐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使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通过优美音乐,净化心灵学生,帮助学生形成高尚品德,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在音乐活动课教学中,学生能够体会到音乐中传递出的情感与内涵,产生情感共鸣,这对于小学生身心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音乐教学中应积极解决课堂活动上存在的问题,组织科学有效的音乐教学活动。
一、小学音乐活动课教学现状
音乐教学是典型艺术教育,但音乐并非一个独立学科,音乐作品多有着特定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音乐,能够激励学生,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是情感教育的途径之一[1]。但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并不理想,教学思路和目标模糊,教学过程基本停留在老模式、老思路当中。大多小学的音乐活动课堂上,多以教师为中心,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缺乏互动和交流,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完全属于模仿式学习,学习效率低下,没有音乐意识。并且教学过程中,往往重理论轻实践,照本宣科,学生积极性并不高,不愿意配合教师,多处于溜号状态。这种死板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音乐兴趣及音乐素质培养,完全偏离了音乐活动课初衷[2]。同时还扼杀了小学生天性,违背了儿童成长规律,极有可能对孩子心灵造成伤害。小学音乐活动课教学应基于小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构建课堂,合理组织音乐活动,打破传统小学音乐教育僵局,通过诱导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使学生体验音乐魅力。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进行音乐活动课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二、小学音乐活动课的有效组织与实施策略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有效组织和实施小学音乐活动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构建多元化音乐活动课堂,展开具有实效性、有效性、针对性的音乐教学[3]。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就是理想的音乐活动课教学方法之一,能够有效组织和实施音乐教学活动。传统教学模式中,基础教学中,很多学生由于没有乐理视唱知识,缺乏自信,所以音乐兴趣淡薄。基础课程是帮助学生学会唱谱、读谱、识谱的重要课程,若基础课程存在问题,后续教学必然无法顺利进行。在基础教学中,可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格子节奏练习法,帮助学生打好音乐基础,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视唱知识。这种教学方式通过将不同时值的音符放入不同格子,展开音乐游戏,进行音乐教学活动。这种组织模式,使学生成为了课堂中心,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性,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僵局,让学生在欢快的音乐游戏中学到了音乐知识,学生积极性更高,课堂气氛更轻松。同时,这种模式加强了师生互动,让学生体验到了音乐学习的乐趣,乐理知识也变得简单易懂。在唱歌教学中,则可以利用集体教学或小组教学模式,展开音乐教学活动。唱歌教学是音乐活动课的重点内容,具体教学中不应以教师为中心,应将教学模式转换为,学生合唱、伴唱、重唱、独唱等学生为主的形式。丰富的音乐活动形式,对于学生音乐素质和兴趣的培养、音乐能力提高都有着很大帮助。唱歌教学中曲目选择应选择优美婉转,适合小学生演唱的曲目。乐器教学中,应加强教学互动性。乐器教学是小学音乐活动教学的关键,但大多教师重视度不够,教学质量差。具体的乐器教学中应融入实践教学法和分层教学法,通过多种实践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小乐器操作,让学生获得不同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感受不同乐器的节奏和风格,让学生对乐器产生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索音乐规律。课程活动中常用的小乐器,如:碰铃、角铁、木鱼等都十分便于操作,适合小学生使用。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结束语
音乐教学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能够培养学生音乐素质和基本审美能力,同时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小学音乐活动课教学质量并不理想。因此,在具体音乐活动课教学中,应积极调整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思路,丰富课堂内容,合理组织,科学实施。
参考文献:
[1]刘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唱歌教学的目标定位、内容构建及实施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13(11):119-124.
[2]杜建群.实践哲学视野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4,16(11):129-132.
一、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小学音乐教师要采用互动教学法,应当首先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在宽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中,学生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发言,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应当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在课下多与学生交流,课堂上多与学生互动,从而是学生尊敬教师、爱戴教师,将对教学的感情迁移到教师所教的课程上,更加努力地学习。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时常保持微笑,运用微笑语言和友好的肢体语言,使学生感受到积极向上、和谐友好的情绪,引起学生的情感呼应。最后,教师应当多多赞美学生、鼓励学生,及时肯定学生在音乐上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指导、鼓励需要改进的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学习。
二、运用互动教学法优化新课导入
教师应当灵活运用互动教学法进行新课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更为顺利地展开。例如,教师在教授“快乐的一天”这一课时,可以先提问学生有什么印象深刻的快乐一天,再问学生这一天做了什么,为什么快乐,有什么感想,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互动,使学生联想到日常生活,从而积极发言,活跃课堂气氛,成功导入课题。教师在教授“拉勾勾”这一课时,可以提问学生有没有做过“拉勾勾”,是由于什么原因做的,定下了怎样的拉钩约定,最后约定是否实现等等,再播放“拉勾勾”的音乐和MV,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课题。
三、创设游戏情境
小学生大多好动、爱玩,喜欢新颖有趣的事物,喜爱做游戏。因此,教师就应当根据小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基于教学内容,结合课堂情况,恰当地将游戏活动引入课堂教学中,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轻松有趣,使学生体会到学习音乐的乐趣,在快乐的游戏过程中轻松掌握教学内容,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唱歌接力游戏,采用小组比赛的方式,按照教室座位将学生分为数个小组,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唱歌任务,让学生每人唱一句歌词,按照座位顺序接力下去,最后由全班同学和教师共同选出唱的最好的小组,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这种方法不仅能使学生真正融入进教学活动中,还能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四、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生普遍具有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的年龄特征,因此,教师就应当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教授“动物说话”这一课时,可以先提问学生认识哪些小动物,引发学生的回答和讨论,导入课题。在教授歌曲之前,教师应当先示范演唱一遍,再提问学生:“歌曲之中提到了哪些小动物?这些动物是怎么说话的?能猜到小动物们说了些什么吗?”吸引学生对歌曲的兴趣,引导学生熟悉歌词,使学生从歌词中找到答案。这种方法不但能够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还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建立高效小学音乐课堂。
五、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法
教师应用互动教学法,不仅应当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当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因此,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当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首先,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音乐水平和性格特点,将学生分为数个小组,力求小组成员之间优势互补、小组之间实力均衡。其次,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给学生布置合理的小组任务,让小组成员一起交流讨论、合作解决。最后,教师应当选择小组代表发言,讲述本组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以及最终结果,之后由教师进行检验、评价与总结。通过这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和交流能力,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六、组织学生演绎情景剧
关键词:儿童音乐剧;小学音乐课堂;综合艺术
2011年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关注学科综合,其中包括音乐与诗歌、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不同艺术门类的综合。教学内容领域二‘表现’中有一重要内容———综合性艺术表演,要求与他人合作,在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担当一个角色。儿童音乐剧这一综合艺术形式正符合上述课标内容。音乐剧,又名歌舞剧,集音乐、美术(包括布景、道具、服装、化妆等)、戏剧(包括剧本、编剧、导演、演员、观众等)、舞蹈于一身,主体是少年儿童,因此它除了具备音乐剧的各种元素之外还具备了明显的儿童化特征:有趣、短小、简明易懂等。儿童音乐剧从专业舞台进入小学音乐课堂,成为使全体学生直接参与编演,提升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的具积极意义的教学内容。
1当前小学音乐课堂中儿童音乐剧教学的两种主要形式
在探讨艺术教育的意义、价值和功能时,学者们常常提出并进行辩证的论题首推“工具论”和“本质论”两种取向,前者视艺术教育为促进儿童全面发展达成的手段,后者强调艺术学科价值。儿童音乐剧作为高度综合的艺术教育形式,其取向自然也受到了艺术教育取向的影响。当前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儿童音乐剧教学形式可概括为以下两种:
1.1拓展式儿童音乐剧教学活动:所谓拓展式儿童音乐剧教学活动,意为在新授一首歌曲之后,为加深儿童对作品的理解或达到复习巩固、加深记忆的效果,教师引导儿童用表演的形式把歌曲中虚拟的故事表现出来。没有剧本的即兴自由创作是拓展式儿童音乐剧教学活动最大的特征。这种儿童音乐剧教学活动是作为完成核心教学内容之后的拓展延伸,体现了艺术教育中“工具论”的取向。其优点是让儿童毫无限制的放飞想象力,充分发挥儿童自主性。不足在于一味强调“工具”价值的拓展式教学使儿童音乐剧变成了课堂教学的“调味剂”,忽略了儿童音乐剧本身的艺术价值。
1.2主题式儿童音乐剧教学活动:相对于拓展式教学中的无剧本发挥,主题式儿童音乐剧教学活动中的剧本(包括台词)是固定的。教师辅助训练儿童的各项技能、帮助儿童研究分析剧本的结构、情节发展、角色关系、场幕等,终以呈现理想的舞台效果,体现了艺术教育中“本质论”的取向。其优点在于传承和展现了儿童音乐剧的本质性艺术价值,丰富了儿童的审美体验。遗憾的是它不能满足儿童的想象创造的欲望,儿童的创编能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容易使儿童出现过分依赖老师的现象。
2小学音乐课堂中儿童音乐剧教学的探索
过早固定化的剧本会限制儿童大胆的创造;而没有剧本,儿童的表演又会陷入混乱的局面。通过对拓展式和主题式两种儿童音乐剧教学形式的分析比较,笔者尝试着将两种教学形式进行融合:在保留主题式教学活动优点的基础上,将剧本从事先固定改为由儿童自主创作,以求同时展现课堂儿童音乐剧的“工具”和“本质”价值。经笔者总结,将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儿童音乐剧教学的框架分为确定主题、创编剧本、确定剧本结构和场次、搜集音乐素材、分工排演、综合评价这几个部分。下面以歌曲《小红帽》(人音版二上第六课)为例,详细说明儿童音乐剧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操作。
2.1确定主题。只要是儿童感兴趣的,或是一个艺术作品、一个想法、一个事件,都可以作为儿童音乐剧创编的素材。本次主题选自音乐教科书。
2.2创编剧本。在熟练掌握歌曲基础上,请儿童根据歌词大意创编故事情节并记录。
2.3确定剧本结构和场次。剧本结构设为“起始、发展、矛盾、斗争、、结局”,一个结构一个场次。起始:小红帽的外婆病了,学校放假了,妈妈答应让小红帽去看外婆,还特地让小红帽带去了外婆最喜欢吃的糕点。发展:小红帽兴高采烈地到了外婆家,却发现病床上的外婆怪怪的;矛盾:小红帽的外婆被大灰狼吃了;斗争:小红帽努力使自己冷静,想法设想誓要救出外婆;:小动物们纷纷帮忙出主意智斗大灰狼;结局:大灰狼被击败,小红帽一家脱险,正义终究还是战胜了邪恶,大伙儿都很高兴。
2.4搜集音乐素材。《小红帽》的主题音乐延用同名歌曲,唱段歌词自行创编。例如情节:小动物们纷纷帮忙出主意智斗大灰狼,这里创编的歌词为:我们一定要打败他,齐心对抗定要打败他。有智慧有胆量,越战越坚强,众人的力量必能打败他!特殊音效及背景音乐、舞蹈音乐等由每个人推荐自己认为合适的,一一播放,全体学生投票选出《森林狂想曲》、《鸟飞》、《长江七号》、《小叮当》、《世纪帝国》等最佳音乐片段。
2.5分工排演。(1)导演:经自荐、民主投票而出,负责排演的统筹调配;(2)舞美道具组:篮子、有色小方块(代表糕点)、头巾,头饰;(3)表演组:小红帽、外婆、妈妈、大灰狼、小动物们;(4)伴唱组、伴奏组、舞蹈组、旁白组、音响调控组;(5)教师:拍摄排演过程。
2.6综合评价。通过观众评论、自我评论、相互评论等各种评论方式,评选“最佳”。课后交流中有儿童描述说自己以前很害怕在公众面前表演,通过这个活动逐渐地挑战、适应,慢慢地面对观众不害怕了,能够很自信的表现自己;另有儿童表示通过亲身参与编排到表演的各项流程,更深入了解、喜爱上了儿童音乐剧……能有这般良好的反响,笔者甚是欣慰。儿童音乐剧作为一种综合艺术教育形式,具备了它独特的魅力和艺术教育价值。它激发了儿童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既面向全体儿童又注重儿童的个性发展,鼓励儿童自由地进行艺术创造,在做中学、学中做,完全顺应了新课标所提倡的要求,对儿童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深受儿童的喜爱。因此,重视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儿童音乐剧教学是十分有必要更是十分有意义的。
作者:陈敏慧 单位:台州市文华小学
参考文献:
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精神智慧的结晶,是提高学生德育品质的重要学科。教师要认真落实课改的基本理念,将音乐教学有效地和德育相融合,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的同时,为其德育品质全面提高打下扎实基础。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展现音乐柔美而强大的力量,让学生领略丰富的情感,直观地受到音乐的感染和熏陶。
小学音乐教育中德育渗透的意义
德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学习阶段逐渐养成尊师重道、团结友爱及坚强乐观的优秀品质,需要在日积月累中慢慢实施。音乐作为人文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其价值不仅在于让学生学唱各类歌曲以及学习较为繁杂的乐理知识,还在于展现音乐所带来的情感以及人文素养,这样才能体现“教与育”的核心价值,为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人类对音乐节奏的喜爱是与生俱来的,教师可以通过最初的韵律带动学生的情感变化,感受音乐独特的吸引力,使其发自内心地喜爱音乐,感受音乐中潜藏的德育素养。例如,教师可通过音乐独特的变化进行教学,如“do-1re-2mi-3/mi-3re-2do-1”就是“同学好!老师好!”以便学生在体验音乐趣味性的同时,可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由此可见,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拓展基本教学内容是为了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其感受音乐的内在魅力,在音乐学习中全心投入音乐欣赏中去,实现对心灵的熏陶,这也说明音乐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教师应通过情感引发学生共鸣,加强对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音乐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培养音乐人才才是音乐教学的重点。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人们团结起来抗灾的视频或歌颂爱国主义、体现民族精神的歌曲,除此之外,教师还可让学生讲述国歌的由来、中华民族所受的百年屈辱等,借此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让爱国主义音符永远跳跃在学生心中。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德育意识,针对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尤其注重对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欣赏和继承;同时,教师还可采取学生所喜爱的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如在教学中引入《中国话》《生僻字》等歌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的同时,也应让学生简单了解各国优秀音乐作品,如西方古典音乐有着一种浪漫主义情怀,而电子音乐则有着现代主义精神。教师应始终保持思想开放的状态,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独特魅力,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与人文素养。养成良好行为规范,教师应以身作则。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在音乐学习训练中让其保持最佳站姿或坐姿,因为正确的演唱姿态和良好的表演心态尤为重要。学生一旦出现行为动作不规范的情况,教师应马上纠正,并积极构建有序、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得德育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得以保障。教师将德育培养放在首位,不但能使学生受到音乐艺术带来的熏陶,还能引起共鸣,实现德育教育更好地渗透。音乐作为富有感染力的艺术表现形式,蕴藏着深厚历史文化与情感内涵,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若想在音乐教学中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教师需让学生有远大抱负以及高尚的思想情操,对学习与生活充满乐观向上的热情,使学生整体素质与道德修养得到升华。另外,教师的言行举止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以身作则,如说话要带文明用语、讲课要生动形象等,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综上所述,教师不仅要懂得教书方法,更要做好育人工作,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应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音乐可以感化学生心灵,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将德育内容融入其中,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全方位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优秀品质,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作者:马霞
毕业论文 [摘 要]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上,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到了现在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当中,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许多便利,也给音乐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同时,老师们在使用时有1些问题应该引起注意。
[关键词] 多媒体 优势 出现的问题及相对策略
Abstract: On traditional music teaching mode, the multi-media extended education applied to the prim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music teaching of now in the middle, the teaching for teacher brought many conveniences, also infusing into vitality for music classroom teaching, making classroom become more vivid. At the same time, while the teachers are using i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hould be pay attention to.
Key words: the multi-media advantages
the problems occurred and relevant solutions of them
引言
今天,人们大力地提倡素质教育,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系统中的1部分,对于小学生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音乐课是实施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它是人文学科的1个重要的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1,是基础教育阶段的1门必修课,①它的这些性质向人们说明了音乐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有它的合理之处,但怎样让音乐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乐于接受系统化得音乐学习,这是我们现在应该做的。为了使小学音乐课堂更具现代化,更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可以采用1些方法,例如: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音乐课是通过多媒体电脑技术,把文字、音响、图像等多种信息媒体组合起来,进行教学的1种课堂教学形式②。小学生抽象思维尚处在未形成阶段,而且对1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多媒体能够以生动的形象、多种媒体的综合使用来给小学生以感官上的感受,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1系列的优势,例如它可以增加音乐课教学的信息容量;通过用画面展示将抽象的音乐变得通俗易懂,使音乐形象化。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学习知识,让学生乐于接受系统化的音乐学习。
一、树立教学专业发展理念,引领小学音乐教师争做专家型教师
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只有在教育理念的支撑下,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教育理念支配着教育行为。小学音乐教师不被淘汰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更新观念。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坚持不懈地学习音乐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更新理论知识,改进工作方法,创新教学技术手段,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锻炼教学综合能力。小学音乐教师还应树立新型师生观,师生平等,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营造民主、宽容、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强化教学效果。小学音乐教师在理论学习和实践考验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争做有知识、有能力、有思想、有作为的专家型教育工作者。
二、完善指导教师制度,发挥传帮带作用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一方面靠自身不断学习探索,在实践中不断汲取教学智慧和技巧,另一方面需要虚心地向同行老教师请教,汲取老教师的有益经验。完善小学音乐教师指导老师制度,以师徒关系为纽带,发挥老教师和中年骨干教师的示范和传帮带作用,通过实施“一对一”的导师制度,加强对小学音乐教师的指导,促使小学音乐教师尽快适应和胜任教学工作,帮助小学音乐教师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和实现教学专业成长。安排小学音乐教师每学期指导老教师随堂听课,掌握课堂节奏,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指导老师要定期或不定期听小学音乐教师的课,并及时将听课情况与小学音乐教师交流指导,切实点评,指出优点和确定,促进小学音乐教师尽快成长。
三、牢固掌握信息技术能力,具备新型教学手段
21世纪的小学音乐教师不仅要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能力,而且要提高自身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中,内化为教学本身。小学音乐教师有机组合各种技术手段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帮助和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解决问题、交流协作等学习活动,并积极探索和组织学习开展信息技术环境有的学习方式。如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远程协作学习等,实现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变革之间的相互促进和有机结合。信息化是每个学校突破性发展的必备之方式,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承担起顺应信息化大潮的重任。
四、完善小学音乐教师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学教研的热情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竞赛是促进小学音乐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了解小学音乐教师课堂教学的窗口。为了全面推进教学质量工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小学音乐教师提高教学技能,学校应完善教师的激励机制,搭建小学音乐教师展示平台,举办各类小学音乐教师教学竞赛。按照“适度竞争,突出优秀,激励进取,兼顾公平”的原则,设立奖励等级及名额,制定评比方法和评比规则,让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技能竞赛中研究教学、改善教学,打磨教学技能,促进小学音乐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在教学技能竞赛中,小学音乐教师展现了自身的教学水平和风采,进而激发了小学音乐教师教学研究意识和提高了教学研究能力,促进小学音乐教师用研究与反思的眼光审视自身的教学实践,并把研究成果用在改善自身教学和提高教学技能上。学校鼓励小学音乐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研究,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体系等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深入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改革,引导小学音乐教师用教学改革研究成果更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反思能力,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
五、加强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培训,将培训学习常态化
【关键词】新课程;音乐教师;素质教育
目前,音乐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知识和实践理论的匮乏,使音乐教育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方面还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是当前素质教育实施存在的很大问题。需要我们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素质要求,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1目前新课程标准下我国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有
1.1应具备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在当代科技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的走进中小学课堂,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象和教学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将音乐欣赏教学素材的文字、图片、声音、影像和动画等手段结合多媒体技术,制作适合课堂教学的音乐课件,以多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提高了对音乐欣赏的认识。在乐理、视唱等课程中,我们可以运用有关制作音乐软件制作视唱曲谱例与M ID I电脑音乐的视唱练习曲,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很方便地领着学生视唱,还可以通过音乐软件改变音调、速度和音色适应教学,增加一些新奇因素,来提高中小学生视唱学习的兴趣。使用电脑音乐软件参与的多媒体音乐教学,可以使音乐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与生动化,让枯燥教学变为兴趣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2应具备必要音乐教学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音乐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基础,切实把好质量关,才能使音乐教师素质达到高水准,使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音乐教学必备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作。
2扎实的音乐基本理论知识能力
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心是把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将音乐的各种构成要素和音乐的内容、形式传授给学生,使他们真正热爱音乐,理解音乐。在音乐教学领域中基本理论是音乐技能的基础,弹琴、唱歌、跳舞、编创等音乐技能也都是以基本理论为基石,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学习技能的先导。如果没有过硬的音乐基本理论,教师的教学就会困难重重,教学受到严重的影响。
2.1音乐教师必备的歌唱技能
歌唱技能是音乐教师的首要技能。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通过美好的歌声把歌曲的感情传达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歌唱的兴趣,培养学生欣赏歌曲的能力,帮助并引导学生自信、大方、自然、富有表现力地歌唱,有效的提高学生歌唱水平。
2.2音乐教师的乐器演奏技能
乐器演奏技能也是音乐教师的重要基本功之一。这其中,钢琴是音乐教学的首选乐器,音乐教师应具备基本的弹奏能力,能够根据歌曲旋律、曲式风格等要求,正确选择和编配伴奏,不断提高即兴伴奏的能力,为创造性的音乐教学活动服务。
2.3音乐教师要具备音乐活动的组织能力
音乐教师活动组织能力的构成,既然作为课程形态的音乐活动课程是原来音乐课外活动的一种超越和提升,那么毋庸置疑,它自然也对音乐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下面几个方面是音乐教师组织活动课程的必备条件:全面、综合的专业修养,包括对音乐活动中各种技能和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对音乐活动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安排的构思;能够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组织活动;会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活动的管理和评价;了解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善于沟通和交流;能创造性地研究解决活动中发生的各种问题。
3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升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素质
3.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对新课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克服忽视应试教育的错误观念,从培养人才的理念出发,去加强音乐师资队伍的建设,鼓励教师不断开拓新的科研和教学领域,打破现行教师的管理体制,努力使音乐教师的数量和质量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3.2提高教师音乐教学实践能力
教学实践是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提高的主要途径,应做:一是日常音乐教学活动,这不仅限于日常中的唱歌、跳舞等,还应包括课堂与课外的音乐活动,不仅要健全制度,更要加强教学观摩,加强教学评价,分别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师素质。二是音乐教育科研,这在目前是个薄弱环节,要建立音乐教育研究机构,开展多种形式,不同规模的专题性的音乐教育教学研究,不仅研究音乐教育教学自身,还拓宽研究音乐教育在整个素质作用。让音乐教师参与到这些研究之中,通过教育教学研究去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质量,提高音乐教师的音乐教育理论和业务素质。
3.3加强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
加强中小学的继续教育,其中一个主要途径就是加强教师的在职进修,这是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的主要渠道,教师在职进修的内容除了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外,还应有课外活动的组织训练等,具体培训的步骤,建议先抓新教师的在职培训,因为这些教师迫切需要提升业务素质,以往在这方面,做得是相当不够的。加强在职进修,首先要广开进修渠道,要有脱产进修,但更多更重要的是不脱产进修等等。教师的业务能力是可以逐步提高的,重要的是教师要有事业心,热爱教育工作。因各地的继续教育是发展不平衡的,所以需要教师能够进行相互交流,相互沟通,以起到推进的作用,使音乐教育不落后于其他学科,所以我们必须抓紧师资队伍的培训建设,对今后的的音乐师资培养和学历达标有启示和充实的作用。
因此,广大音乐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争取更多的机会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和生动的生活形式,以丰富社会生活的积累。同时,要不断汲取、不断超越自我,勇于创新与创造,锲而不舍地追求新知,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科学施教,开阔视野,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逐步完善自我,提高素质,为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生;音乐课堂;教学设计
教师在小学阶段的音乐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小学阶段的音乐学习主要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来实现,因此,教师专业素养、业务水平的高低,能够直接决定新课标下小学生音乐学习知识量的多少。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是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最重要的前提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提升自我,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教学相长,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音乐创新性。
二、增强学生的音乐学习
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除了要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开展,还应该以学生为出发点,把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能力水平、兴趣高低等方面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从而因地制宜地增强学生的音乐学习。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小学阶段的音乐学习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出发。兴趣是做一切事情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也不例外。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着重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采用活泼有效的教学语言、教学模式等,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2.陶冶学生的情操
小学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要陶冶学生的情操,使音乐艺术形式成为学生一生的基本素养。因此,在进行新课标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时,要以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为方向,积极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以及课堂模式,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让音乐融入学生的生活、学习,使音乐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的教学设计中,要首先注重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并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音乐方面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调节学生的学习压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摘 要:提高音乐教师的民族音乐素质对于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促进普通学校的民族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创建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通过各级教师继续教育机构开展分层次的培训,通过各级教研机构展开民族音乐教学法的研究,鼓励教师开展以科研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等方式,共同促进普通学校音乐教师的民族音乐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 音乐教师;民族音乐;素质;途径
一个民族的音乐所内涵的情感与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和思想,对下一代进行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无疑是弘扬并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当前推进普通学校的民族音乐教育,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事业的征途中,我们必须关注当前中小学教师的民族音乐素养欠缺的现状,应对提高音乐教师民族音乐素质的重要性给予充分的重视。提升音乐教师的民族音乐素养的工作应得到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与帮助,它应依靠各级教师继续教育部门、教研机构开展音乐教师的民族音乐继续教育工作,同时还有赖于教师自身的努力。面对音乐教育的形势要求和各地民族音乐教育基础各不相同的客观现实,各地应当采取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原则,以多种方式促进音乐教师民族音乐素质的提升。
一、创设良好的民族音乐教育环境
教育的生态环境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制约与调控作用,音乐教师民族音乐素质的提升依赖于社会各界合力创设健康的民族音乐教育环境。政府应当颁布相关的政策,实施各种扶持激励措施、开展相关的比赛活动等推动教师的民族音乐素质不断提升;社会各种媒体机构应当为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传播构建一个相对稳定与独立的传播渠道与环境;音乐研究机构可将最新民族音乐研究成果与教师教育共享,使教师们能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得到不断的更新与发展;学校还应支持教师们开展相关的研究与活动,鼓励教师进行田野调查、采风学习,将民间艺人请进课堂近距离传承教学;社会机构应当重视传统音乐的传承与保护,保留原生的适合乡土音乐的成长的民俗活动以及活动场所。只有各个方面的通力合作才能使广大教师进行民族传统音乐学习和教育拥有一个健康的、富有生机的活态传承环境。
二、开展分层次的民族音乐培训
继续教育是提升音乐教师的民族音乐素养的最直接途径。当前负责音乐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各师范院校音乐院系的继续教育部、各级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教科所应当共同配合、相互支持,从教师的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分层次的培训,为音乐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和基地。根据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人普通学校音乐课程教学的民族音乐课程资源包括被教材选用的各民族优秀的传统经典作品、反映近现代和当代社会生活的优秀中国音乐作品以及地方与学校自行开发的本地区的民族音乐课程资源。各级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可将课程内容以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层次进行分类,根据教师们的需求分层次地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学习。培训学习内容应包括技能与理论知识两方面。技能类学习内容主要指的是对所要教授的民族音乐教学内容在唱、奏、演等基本技能方面的体验和学习。对于教师的民族音乐继续教育而言,并不是要求每个教师都能够有高超的表演水平,更重要的是让教师们了解民族传统表演艺术的演唱、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段,深人体验其风格、神韵及其所体现的美学观念与文化内涵。技能类培训还可以包括简单创作能力与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让教师们能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应用民族音乐素材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以及课堂改编作曲创造等,使古老的音乐焕发时代生机。而理论类的培训主要应当学习的是这些传统音乐形态的相关知识与美学基础等知识。
三、强化民族音乐教学法研究
在普通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还必须依靠教师采用生动而有效的音乐教学方法,因而对民族音乐教学方法的掌握也是提升音乐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民族传统音乐在传承方式上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师徒学制与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学习周期长,培养的人数有限。但作为学校音乐教育有其特殊性,其目标并不是要培养专业人才,而是培养具有感知民族音乐美、热爱民族音乐,具备民族音乐素质的公民。因此,负责教学研究的部门必须深人研究适合普通学校的民族音乐教学法,并将成功的经验推广交流以提升音乐教师的民族音乐教学水平,这对普通学校的民族音乐教育工作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研究民族音乐教学法必须重点挖掘民族传统音乐中适合学校音乐教育目标的教学内容,研究适合各个学段学生的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如民歌内容的教学,在小学阶段,主要让学生聆听演唱各地民歌,根据音乐要素初步感知民歌的不同风格特点;到了初中阶段,民歌教学上就应当让学生深人体验地域的风格特点,并让学生初步了解形成民歌特点的成因;到了高中阶段,就应当让学生了解民歌的美学特点以及其审美的价值。只有根据学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喜爱并了解民族音乐,最终实现通过学校教育传承民族音乐的教育目标。为使教学研究更加深人,在教研形式上可以在由负责基础教学研究的部门在地区间开展民族音乐教学研讨会,开展以传统音乐为主题的教学比赛与观摩会等形式促进教学的交流与研究,提升教师对开展民族民间音乐教学的热情与积极性。
四、提倡以科研为核心的自主学习
近年来教育形势发展迅速,对教师科研能力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以课题研究方式开展民族音乐教学探索,开发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们深人了解传统音乐,自主学习传承民族音乐。通过系统而深人的研究,课题组还可以编写适应当地的乡土音乐教材,对传统音乐的传承直接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运用的方式是提升音乐教师的民族音乐素养,促进民族音乐传承的有效途径。必须看到,提升音乐教师的民族音乐素质,促进学校民族音乐教育事业的工作必须付出持之以恒的坚持与努力。所幸的是,教育先行者们已经在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事业中不断前行。各级教研单位与培训机构已开始关注教师的民族音乐继续教育工作;众多以传承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为主题的课题研究工作吸引和带动着许多音乐教育者投人精力,为民族音乐传承事业不倦努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许多优秀的以民族音乐为教学内容的优质课以其成就展现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点燃了音乐教师关注本民族音乐文化,深人继续学习探究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和兴趣。我们相信,在民族文化复苏与繁荣的今天,提升在职教师民族音乐素质,促进学校民族音乐教育的事业不再举步维艰,民族音乐教育繁荣的春天即将到来。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教学;综合能力
一、教学内容及组织形式以音乐教学为主线,体现综合教学的理念
1.优化音乐内部教学
在新课程标准中把音乐学习分为: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领域。其中的每个领域自己特定的内容,从形式上来看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而在实际的教学实施中我们完全可以把他们综合起来进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
例如:“感受与鉴赏”即包含有“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表现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音乐感受力、和展示创造力的过程。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的提高,可以丰富音乐的表现,促进音乐创造力的发展。“音乐与相关文化”也只有在音乐鉴赏、表现和创造活动中才能真正得以实施和体现。音乐文化知识可以在学生参与的创作、演唱、演奏、欣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结合着讲解;许多音乐欣赏内容可以通过演唱、演奏来加深体验,加深理解;可以结合唱歌与演奏来进行创作教学,并通过唱歌和演奏来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
2.结合非艺术学科,彰显学科综合理念价值
音乐作为艺术的一个最主要的门类,在文化领域中音乐与其具有密切的关联,这样产生了音乐与其他非艺术学科的有机融合。如简地说艺术与数学的关系,大概不会有人否认,比如雕塑、建筑、绘画(主要是西洋画法和大型绘画),都涉及到数学方面的知识,都需要计算。但如果说到音乐与数学的关系,或许有人感觉纳闷儿:数学还会与音乐有关系吗?当然有。只从最简单的音乐“速度”就能够说明音乐与数学的关系。
再如讲解音乐的音值、节奏就可以与数学中的数量结合起来;音乐中节拍、速度与体育课中球类、体操相关联,也代替了单一的口哨或口令;音乐作为情感艺术,所蕴含的思想内涵,让学生在学习与感受的过程中体会到思想品德的教育。音乐与地方文化所融入的本土人情等的结合都使得音乐教学与这些学科知识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在教学中汲取各学科中某一点音乐学习相结合,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拓展了实施课堂教学的思维空间,同时培养了学牛的创造力和观察力,使得唤起学生更多的兴趣和爱好,多方面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二、恰当运用有效评价,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1.把音乐能力评价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小学音乐教学往往由发声练习、音乐知识、学唱歌曲、音乐游戏、唱游表演、乐曲欣赏等若干环节优化组合而成。不管什么样的组合,都应在每个环节之间对学生加以正面评价。因为“人性最深层地需求就是渴望别人欣赏和赞美”,小学生更是如此。学生从教师的及时评价中能得到满足、自信和鼓舞,继而不断获得继续前进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同时使学生对知识、课程与自我价值予以估定。要注意的是评价的语言要具体、亲切。评价的语言也是一门艺术。小学里的孩子们极好表现自己,希望能受到老师的关注。不断重复“很好”、“对了”、“正确”等简单的评价,聪明的孩子们会认为这是一种敷衍。而从“你的附点音符唱得很准确! ” “你的吐字比以前清晰多了。” “这个切分节奏你拍得很准! ” “你的指法真熟练! ”……等具体的评价中,能使他们看到老师对他的重视,因而倍感自豪,情绪高涨,学习更加努力。
2.利用综合教学的评价,更好理解音乐是深入音乐综合教学研究的依据
只有真实、客观的评价才能真正找出问题所在,才能加以深思,继而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教学研究。评价必须以日常的学习活动和教学过程为依据,排除任何事先排练、带有表演展览性质的教学活动。因为“教学表演”总是以“唯一的正确答案”为前提编制出多种问题,很可能向学生传递“教育就是背诵标准答案”这种隐蔽信号,使评价成为形式主义,从而无法真实全面地评价教学情况。
使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协调一致,使评价主体之间互相促进,使评价主体与评价本身和谐一致。由于学科的特殊性,音乐学科教学评价不同于语文、数学学科的教学评价,在进行评价时,一是要注意营造愉快和谐的评价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评价活动;二是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重视学生的自评,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提高学习音乐的情趣和音乐情感的表现。
三、结论
总之,在音乐教育中必须具备广阔的教育视野,对音乐的各种影响给予准确的评估。综合是一种复杂、灵活的组合,是一种多向的行为。提倡学科综合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学习领域和掌握知识的渠道,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综合素质得以培养。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提倡学科综合需要以音乐为主线,以音乐化有效方法与其他学科相融合。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说课训练 审美教育哲学 实践教育哲学
能力模块
由于长期受到音乐学院教学体制的影响,目前高师音乐教师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相割裂的现象依然存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在校大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相对较弱,致使毕业生到达工作岗位后,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甚至不能胜任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由于教学体系中缺乏培养学生课堂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毕业生对于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基本规范了解不够,出现对整节课的设计缺乏整体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概念模糊,课件设计喧宾夺主,备课过程中忽略新课标与教参等现象,致使毕业生到达工作岗位后,不能迅速适应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对真实课堂教学缺乏掌控能力。为了进一步深化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音乐教师教育质量,加强在校生职业技能培养,尤其是对课堂教学综合能力与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高师必须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目标明确、方法得当、有步骤、有系统的课堂教学综合能力训练。对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来说,说课训练是架起音乐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的桥梁,是实现音乐教师教育与未来职业对接的最恰当的切入点;通过说课训练,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课堂教学综合能力与教学研究能力,最大限度地实现音乐教师教育与未来职业的无缝对接。
目前,说课训练在部分高师音乐教师教育中已经开展,但出现了很多有待于解决的问题。首先,存在着没有将当前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渗透其中,致使训练目标不明、能力训练定位不准确的现象;其次,存在缺乏循序渐进的系统训练方案,致使方法失当;再者,训练渠道单一,存在着“纸上谈兵”、“花哨作秀”的误区。怎样通过说课训练来使高师师范生建构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具有音乐课堂教学与教学研究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迅速完成角色转换,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是高师音乐说课训练的重中之重。本文将从建构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准确定位高师音乐说课训练能力目标,制定循序渐进的系统训练方案等方面阐述笔者的观点,以期与广大同仁共同切磋,以利后行。
一、建构新的音乐教育理念
(一)建立辩证的音乐教育哲学观
“音乐教育哲学在音乐教育学科中占据着统领全局、纲领性的地位。它直接影响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做出怎样的决策,它对于任何即将或已经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人而言,都是职业生涯中的必需品。”①对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音乐教育的哲学观点也同样占据着统领全局的纲领性地位,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中的教学决策。因此,“全面地了解音乐教育哲学,有助于指导教师做出正确的决策,采取正确的行动。坚实的哲学基础,可以形成教师独特的观点和克服困难的策略。”②“在西方的音乐教育哲学体系中,审美教育哲学和实践教育哲学的辩证结合为西方音乐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③我国音乐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实践”的音乐教育哲学观也是在借鉴审美教育哲学和实践教育哲学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而提出的。因此,建立科学的音乐教育哲学观——“审美教育哲学和实践教育哲学的辩证结合”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首先要明确的思想认识,并将这一统领思想贯穿在整个说课过程中。
(二)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音乐新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通过为学生提供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中,在活动中学习最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同时,享受成功的欢乐;在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同时,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充分肯定了音乐教育在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在说课训练过程中,引领学生深入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使其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才能将新课标所倡导的基本教育理念渗透到说课过程中。
二、准确定位高师音乐说课的能力目标
对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经过了通识课程、教育学课程、音乐专业课程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专业技能等,但是各种知识是处于零散状态,没有进行统一的整合与运用。而说课是将所学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相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现代教育技术等等各门课程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训练。准确定位说课的能力目标,使说课训练有的放矢,才能避免学生走进纸上谈兵、花哨作秀的误区。根据说课训练的主要内容,可将说课能力分解为:分析教材能力,教法与学法的选择能力,教学设计与板书设计能力,创新与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综合能力等五个能力模块。
三、制定循序渐进的系统训练方案
根据说课训练的五个能力模块,先后按照分析教材能力、教法与学法的选择能力、教学设计与板书设计能力、创新与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的顺序,分阶段、分步骤进行训练,最后再进行综合能力训练;并且在训练过程中使说课者明确每个能力模块在理论上“是什么”,在实践中“练什么”,“怎样练”;指导教师要准确定位每个模块的训练目标、训练内容、训练形式以及评价方式,形成循序渐进的系统训练方案,才能使学生的说课能力得到有条不紊的培养。
(一)第一能力模块:分析教材能力训练
第一能力模块训练主要帮助说课者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此模块又可以分解为分析教材与教学内容的整合能力,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确定能力。
1.分析教材和教学内容整合能力训练
分析教材和教学内容整合能力训练就是培养说课者分析教材的地位、特点、技术要领及其作用,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地区音乐文化特色有效整合教学内容的能力。教材内容的选择一般要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与时代。中小学音乐课课型一般有:综合课、欣赏教学课、歌曲教学课、器乐教学课、创作教学课等。在训练中,说课者首先要对教材进行详细的分析,明确本课题或章节内容是什么课型,处于哪个学段,按照新课标的提示,此学段中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领域的内容与标准;其次,在整个学段或一个学年的教材系统中,本单元与本节课所处的位置及其作用,明确本节课的重要性、特殊性和它对前后内容的承启及联系;再者,根据音乐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参考教参,进一步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的详略取舍,进行教学内容与课程资源的整合训练。
2.明确教学目标,确立教学重难点能力训练
明确教学目标,确立教学重难点能力训练是说课训练中的核心部分。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所有教学活动的设计都要紧紧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来进行。指导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音乐学科特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等方面,科学准确地确定出教学“三维”总体目标。
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就是将其转化为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是整节课的核心,它的准确认定是说课训练的重头戏。在训练中要指导学生认真钻研教材,阅读各种参考资料,可以根据教参提示,教学内容的特点,教材后面的“思考·练习”题,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特点来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有时是统一的,有时又有区别,应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只有在通晓教材、了解学生生理与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才能直击教学重难点,达到准确确定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此模块训练都要通过具体课例来进行,可以采用分组法进行,通过小组讨论、研究、辩论对具体案例进行练习,在自评、组评的基础上来确定训练效果。
(二)第二能力模块:教法与学法的选择能力训练
第二能力模块主要是培养说课者“怎样教”、学生“怎样学”,并研究“为什么这样教”和学生“为什么这样学”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方式为:自主的学习、探究的学习、合作的学习。在选择教法时要始终贯彻“具有启发性”、“突出学生主体性”、“注重创造性”的原则。中小学音乐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欣赏法、演示法、参观法等)、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练习法、律动法、创作法、游戏法等)、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观察、分析、综合、比较、引导等)。说课者要从实际出发,在遵循教学规律与掌握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课型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方法。
笛卡尔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德国莱因兰—法耳茨州教育部最近提出了“学生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自主性、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学生主体性的表现,特别在当今的新课程改革中,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因此,选择学法要注意三个方面:一要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困难及其原因;二要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或掌握何种学习方法;三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说明准备创设何种教学环境,以保证教学效果。
此模块训练方式可以采用分组法进行,运用实际体验法,通过模拟真实课堂教学,来甄别最恰当的教学方法。最后在组评的基础上来确定训练效果。
(三)第三能力模块:教学设计与板书设计能力训练
第三能力模块训练是培养说课者对整节课进行设计时的整体把握能力。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各教学环节的程序安排,如怎样引入新课?本课题的教学内容分为哪几个问题?对各个问题怎样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怎样进行音乐体验?怎样进行音乐实践?怎样表现音乐?如何进行巩固练习?如何进行课堂小结?如何实现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转变?等等。音乐教育往往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而不是一种逻辑思维认知的过程,教学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过程设计都要与以逻辑思维为主的学科有所区别。由于音乐教学的学科特点,课堂程序应当根据课型的需要做合理的安排与调整,对其中每个环节的设计都应该精心策划,以保证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还要让说课者明确“为什么这样安排”的理论依据(课程标准依据、教学法依据、音乐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等);要说明课堂导入的合理性与创新性,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怎样运用新课标理念指导教学,怎样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活动之间的和谐统一;教法与学法之间的和谐统一;知识传授与情操培养之间的和谐统一;更要说明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什么方法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等。总之,一节课各个部分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要理解到位,要注重音乐体验的完整性,音乐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连贯性,教学分配既不能平均用力,也不能失之偏颇,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层层递进。此阶段的能力训练可以采用上述说法进行,使说课者有机会阐述自己的观点,培养说课者独立设计教学环节的能力。
板书是课堂教学核心内容的逻辑外化形式,被称为微型教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导游图。板书设计是教师必不可少的基本功。板书设计能力训练要使说课者通过了解板书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形式、基本要求,掌握板书设计的主要形式,能够设计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具有启发性、情感性,直观又美观的板书。除了传统板书设计形式之外,还应当使说课者掌握多媒体板书设计方法,利用多媒体板书声、光、色、形、清晰、快捷的优势,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美化视觉的目的。板书设计能力训练可以采用展示法进行,说课者通过呈现不同的板书设计方案来评出最符合训练课题的板书。板书设计形式可以是多种方案,但板书内容一定要体现本节课的教学思路。
(四)第四能力模块:创新与现代化教育技术运用能力训练
指导教师在说课教学过程中,要与广大一线中小学音乐教师保持最直接的联系,密切关注基础教育改革趋势,对新课标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所呈现出来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观察与分析。比如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过分依赖合作式教学法,教学程序趋于形式化,以及音乐审美实践活动远离音乐本体等现象。指导教师要结合基础教育发展变化,即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在跟踪调研的基础上,将最前沿的课堂教学策略运用于说课训练中;同时,及时地介绍国内外音乐教育的最前沿研究动态,从而使在校大学生在教学技能与知识结构方面成为名副其实的“新人”;另外,在说成品课的同时,充分激发学生创新设计教学的欲望,把说课变为展示学生个人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舞台,使学生在创新中逐渐成长,使他们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便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创新性。
现代化教育技术运用最多的是服务于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由于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大的优势,扩大了课堂容量,起到了有效辅助教学的目的。在课件制作训练中,要遵循形式设计必须服从教学内容需要的原则,避免走进喧宾夺主的怪圈,而一味地追求新奇与漂亮,使上课的内容淹没在过分突出的背景图案之中;还要避免过分依赖视频效果,从而大大削弱了听觉审美,忽略了音乐本是听觉艺术这一根本命题。
(五)第五能力模块:综合能力训练
经过以上四个能力模块训练,指导教师接下来要指导学生进行说课综合能力训练。首先进行说课观摩活动——说课视频观摩、优秀中小学教师的现场说课观摩,使学生在审视、评议、交流中建立完整的说课逻辑思维;其次,采取分组练习、小组互评的方式,进行小范围实际操作;最后,要求说课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运用讲述法、示范法、表演法进行集中展示,学生在交流与切磋中提升说课能力。指导教师要适时引领学生发现说课中的疏漏和不足,培养他们的教学反思能力,提高学生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
四、结束语
说课能够综合反映出说课者的专业素质、教育理论水平、教学业务能力等,已被普遍运用于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由于说课可以在短时间内对说课者得以全面的了解,已被教育部门广泛运用于教师招聘中。因此,说课训练对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都应该是一门必修课,掌握说课技巧,无论是对毕业应聘,还是将来从事教学工作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注 释:
①赵慈琳《音乐教育哲学的批判性思考》,《人民音乐》2009年第10期。
摘 要:纵观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现状,依旧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小学音乐教学模式不符合时展需求,另一方面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需要引起教师关注。从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入手,剖析手脑并用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并提出其具体的应用方法,以科学性、实践性与综合性,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水平。
关键词:手脑并用;小学音乐;教学模式
一、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一个人真正所能够具备的素质,往往可以通过多个层面的培养来体现。小学音乐教育不仅能够深度地挖掘小学生的音乐才能,而且还能够激发小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发展,让小学生获得全面的成长。
其实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儿童时代的学习潜质是非常巨大的,在良好的环境下,这些潜质可以被更好地开发。社会研究早已经证明,小学阶段开展诸多解放儿童天性的教育,对于小学生的素质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生接受到音乐教育之后,大脑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某种生理反应,为其音乐潜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良好的音感必须在小学和幼儿阶段进行培养,一旦过了这个时期,则人的听觉、乐感敏锐性会出现很大程度的改变,之后便是长时间的衰退。科学上的递减规律认为,在一个人能力达到最高峰的时候,就需要一直保持适宜的教育辅助,在这种辅助教育的状态下,这个人的这种突出能力就会一直得到保持。
二、手脑并用的音乐教学概念
手脑并用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其教学观念应该保持对学生音乐兴趣、情感、理想、目标以及情绪的多角度培养,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与此同时采取手脑并用的方式,让学生融入实践的教学课程中,强化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以手脑并用的方式进行音乐教学,其目的不单是教育学生书本上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其重点在于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情趣和理念。
手脑并用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特点,体现在三个层面,分别是科学性、综合性及实践性。首先是科学性的教学特点,专家指出手脑并用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记忆和印象的深刻,有助于提升学习的效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手脑并用的方法可以结合多种类的学科知识,不断地进行实践性活动和实践性教学研究,这样可以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提升教学质量;其次是综合性的教学特点,在手脑并用的教学模式下,可以妥善地解决教学和环境的问题,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过程中,这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教学办法,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地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
三、构建手脑并用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
手脑并用的游戏式教学模式。虽然音乐课上小学生有着较强的求知欲望和可塑性,但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韧性较差,需要采用游戏的方式,才能够更好地提起学生的兴趣,游戏式的手脑并用教学方法,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由浅入深、由繁化简地制定出手脑并用的游戏式音乐教学方案,不仅可以融入更多的生活经验,而且还可以采用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将那些理解不了的歌曲,更容易地理解。比如,《采蘑菇的小姑娘》的教学,老师就可以采用表演结合演唱的方式,让学生在表演的活动中扮演小姑娘,先把歌词和节奏提取出来,然后让学生跟着节奏一起去演唱,一边跳舞一边表演,这样可以大大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竞争形势十分激烈,对于孩子的全面培养十分重要。良好的音乐教育,可以对孩子的素质能力有着积极、全面的培养作用。小学音乐教学模式中开展手脑并用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增强素质教育的效果。手脑并用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小学生深入地了解音乐的魅力,在融洽的氛围中提高自身素质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