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

时间:2023-06-19 16:15: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前儿童心理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

第1篇

 

绪论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儿童的成长教育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幼儿期是儿童成长和发育的重要阶段。幼儿是特殊的人群,同妇女和老人一样应该得到人类和社会更多的关注。幼儿园是国家培养儿童重要的基础设施,学前儿童有一大半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所以它的环境设计尤为重要。3到6岁是年龄特征非常显著的阶段,儿童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设计者从儿童心理出发,创造一个以儿童为本的幼儿园,让儿童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这是当前设计者必须重视的。一个幼儿园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健康。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概述

 

儿童心理学表明: 学龄前儿童处于自我中心阶段,正是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急需要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习理解他人,认识自我,把握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摆脱思维的自我中心主义。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上小学这一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一般是指3到6岁这一时期。设计者学习学前心理学有助于树立科学的学前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有助于更好地开展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幼儿园设计策略,最终以创建适宜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室内环境为目的。总的来说,学前儿童心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源于实践,但又是服务、指导实践的。

 

学前儿童心理学在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近年来,幼儿园的室内环境设计作为“隐形学科”在儿童性格、情感方面的塑造发挥出了巨大的优势,成为不少专家和老师的研究课题。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所处的环境是影响幼儿发展的主要因素,这就需要我们科学合理地设计幼儿园的室内设计,以求能够满足他们健康成长的需要。这里的室内环境,主要指幼儿园主体建筑物内部环境,包括门厅、走廊、过道、楼梯等室内公共部分和办公室、会议室、活动室、接待室等专用空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幼儿打造学习和生活的乐园。

 

1.活动室

 

对儿童来说,除了基本的日常活动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进行游戏。儿童的许多社会技巧和积极的非正式学习是在课后,在活动室学到的。因此,对活动环境的需求大,设计要求也更高。要求设计者能够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支持幼儿的学习,鼓励幼儿探索和实践,做到寓教于乐,促使幼儿与周围环境互动,充分发挥儿童的潜能。在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生理、心理需求。首先,活动空间的设计应该要让儿童在活动时能充分接触自然,亲近自然。优美的自然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经过长期熏陶从而认识世界,进而促进人格的发展。其次,活动空间设计要趣味化。儿童对周围事物天生就有一种好奇的探索精神,他们更喜欢狭小的、曲折多变的空间,所以设计时要尽量做到室内空间的多变性和灵活性。最后,要保证空间的安全性,使儿童的行为活动得到安全的保证。各项游戏设施、项目应该选择符合国家安全质量标准的产品,并且贴上注意事项和使用说明。设施也要定期做检查和维修,避免发生事故。

 

2.生活区

 

生活区的主要活动是睡眠和盥洗,所以生活区的装饰应体现安静。其色彩要柔和,多用暗色,让儿童有安全感,这样有助于睡眠。生活区尤其要注意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的有效结合,避免强烈的光源直射,造成幼儿紧张的心理。在家具、设施选取上要依据儿童人体工学的要求,充分考虑儿童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方便原则。家具要坚固、轻巧、无尖角、圆弧,以满足各种活动形式的需要。家具的造型上可以采用动植物、几何、人物等造型,家具色彩要明快艳丽,符合儿童的审美情趣。装饰艺术可采用儿童易理解和乐于接受的题材。

 

3.门厅、走廊、楼梯空间

 

门厅是所有人员进出的集散地,是幼儿、家长、教职员工人员必经之地,代表着幼儿园的第一形象,所以其空间环境的设计应该格外精心,以最大程度地体现出本园的教学理念。门厅一般比较宽敞,方便家长接送孩子。校门可以采用幼儿常见的,并且与他们已有的认知和记忆储备能引起联想的形象。幼儿每天都要经过走廊,在走廊展示的内容可以多次、反复的作用幼儿,因此,可以利用走廊陈设帮助幼儿学习一些生活和小常识。布置作品或装饰物可以采用平面粘贴或立体悬挂等方法。墙面上还可以饰以彩绘装饰,利用丰富的色彩和活泼的图案刺激儿童产生愉悦的心情。幼儿园的楼梯要同时兼顾成人与儿童使用的要求,所以楼梯要设成人扶手和儿童扶手。以上各方面设计上都十分注重色彩的搭配与运用,可适当采用鲜艳明快的颜色,亮色的色彩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有好处,有助于儿童智力的开发和儿童性格的培养。

 

总结

 

幼儿园的作用是给予儿童从事人类的各种具体活动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生产、科学、文化各领域中工作)以及发展相应的心理品质。3-6岁是非常重要的时期,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智力、性格、行为习惯等各方面的可塑性非常强。所以只有从儿童感受出发,结合学前儿童心理学相关理论的引入,才能创造出真正适合儿童健康成长的幼儿园环境。为儿童提供一个优质的环境,以帮助他们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

第2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教学

《学前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主要内容包括儿童心理发展相关理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各阶段的年龄特征以及如何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各方面健康发展等。学前心理学是学前教育学生最早接触的专业理论课程,此后的许多课程都会或多或少地涉及该课程。如何上好这门课,使其真正发挥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中的基础和核心作用,一直是高校学前教育教师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目前许多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都将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幼教人才。“学以致用”,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然而,许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都感到枯燥无味、晦涩难懂、到了幼儿园用不上。问题出在哪里?

一、先明确:目标是什么?

作为一门“理论课”,《学前心理学》教学中必然会包含大量的“知识”,使学生掌握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并掌握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但是,通过“知识”教学,我们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掌握了解儿童、研究儿童的基本方法,产生对儿童发展相关问题的兴趣,形成知道了儿童的“特点”、就会思考相应的“措施”的思维习惯,并能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分析、解决学前儿童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二、如何让学生“乐学”

《学前心理学》里包含大量的系统知识,且往往课时有限(大多高校都是每周2-3个课时)。如何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通过传统的讲授法,围绕学科的知识体系,直接将理论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这是目前大多数教师在进行《学前心理学》教学时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确解决了传授大量知识的问题,但由于学生为了“听懂”和“记全”而疲惫不堪,既难以真正体会这些知识对于将来专业成长的重要性,也难以真正由知识学习内化为需要、升华为理念,更难以转化为相应的实践能力。事实上,即使是知识的学习,也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方法。比如“问题导入”,由学生或教师搜集儿童发展中的具体案例,先让学生思考、讨论,再由师生总结,最后由教师呈现结论,这种方法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学生思考上,能够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并且能引导学生建立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意识和能力,知识呈现既没有花太多时间、也做到了深入浅出。再比如可以结合“翻转课堂”模式,教师通过小视频、资料、课件等方式,让学生先在课外自学理论知识并发现问题,再将问题带到课堂内通过小组讨论、情境模拟等方式深入学习,课后还可以通过qq群等途径进一步讨论和延伸。总而言之,只有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才会“乐学”、“愿学”并“勤学”。

三、如何让学生“致用”

《学前心理学》要求学生最终能够在真正的教育实践中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研究儿童、帮助儿童。然而,我们看到大多数学生谈论起幼儿、到幼儿园面对幼儿时,仍是采取原有的“常识”来应对,《学前心理学》没有真正发挥促进学生专业化的作用。目前大多《学前心理学》教学都是在高校的课堂内完成的。学生们听着老师说的各种儿童特点,偶尔穿插几个“小明”、“小红”的案例,这种隔靴搔痒的方式难以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所学习的“特点”也难以和实际中面对的幼儿发生联系。既然《学前心理学》是以学前儿童为主体,那么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不能脱离学前儿童。事实上,上个世纪北师大教育系在这门课的教学中就已经采取了学习的同时让每个学生到幼儿园中持续一年追踪研究一个儿童的方法1,这种方法一方面使学生学习到的各种特点、规律立体化,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及时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然而这种方法到今天仍没有得到广泛运用。除了让学生追踪观察,教师平时还应注意搜集真实的案例,让“小明”、“小红”不再干瘪、平面化,让学生通过这些案例能够真正体会儿童的成长特点,让我们的教学不再是纸上谈兵。目前大多数高校学前教育的见习、实习都缺乏明确、具体的目标指导,只要是按时上下班、上几次课、形式化地完成几个教案和观察记录,就能完成见习、实习任务。但是,如果能够将见习、实习与具体课程相结合,比如,在《学前心理学》中学习了学前儿童想象的特点之后,要求学生在紧接着的见习中结合所学特点观察幼儿的绘画、结构性作品、讲故事,这样便能及时使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实践中对幼儿的观察和了解了。

四、评价:目标达到了吗?

目前《学前心理学》大多采用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的考核方式。其中,平时成绩主要参照平时作业、考勤等表现,且平时作业多以有标准答案的题目为主;而期末考试则是以知识考核为主的闭卷考试,尽管包含客观题和主观题,但主观题也往往是按照“标准答案”来批改的。这种以“唯一答案”为指导、以“知识”为中心的考核方式,势必只能看到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看不到学生理解知识的深度、更看不到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对幼儿某个时期的观察和记录、和幼儿的某次聊天、平时阅读搜集各种资料的积极性、见习结束时是否能够提出儿童发展中的问题、问题思考过程中与他人探讨的态度等等,更加侧重考察学生能力的发展、态度的形成。总之,《学前心理学》是一门“理论课”,但所有的“理论”都只有落实到实践中才有价值。《学前心理学》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踏上专业道路的第一块基石。我们应该、也完全能够将这门“理论课”变成有趣、易懂、实用的“实践课”。

参考文献:

第3篇

Abstract Psychology of preschool children's pre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is one of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preschool education must learn and master the trivium, is to recognize and understand children's psychology premise. This research is for the purpose of through analysis of preschool psychology textbook content to reflect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our understanding of children, to reveal the children's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core features of "the view, consciousness to understanding of children with on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epen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education practice deepen and continue to improve through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material.

Keywords content analysis; children's knowledge; 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s; scientific concept of children

1 问题提出

在幼儿教师教育转型的背景下,学前心理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其教材的选择和使用则成为了认识和了解儿童的着力点,更为核心的是通过教材内容的分析我们能够真正面对“儿童是什么”的焦点问题,以何种儿童观去看待儿童、发现儿童,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儿童,才能对儿童教育进行认识。笔者从理论层面入手,以教材内容分析为载体,间接反映学前心理学教材中所蕴涵的对儿童的认识,进一步挖掘科学儿童认识观的核心价值。

2 资料收集与方法

本研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梳理学前教育思想发展脉络,从1979年-2015年的时间段中以主流教材为线索选择了33部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学前儿童心理学教材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以教材为分析单位,以此来透视对儿童认识的发展转变。

3 内容分析

3.1 学前心理学的复苏

“”彻底歪曲了学前教育的发展方针和管理体制,学前教育遭受巨大创伤。在失去发展方向的情况下,学习借鉴苏联教育经验起到了积极的复苏作用,但也出现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不够、生搬硬套的问题,过分强调集中的知识性学习。学前心理学教材的知识结构以“够用”为基,教材落脚点主要放在陈述儿童基本的心理特点,阐述基本理论知识,着重介绍理论流派、年龄阶段特征,及认知、情感的发展特点,只说明对儿童的已知层面,几乎所有的知识点都以理论讲述呈现,教材的理论性强,旨在对学前儿童心理学发展的来龙去脉作清晰的梳理,明确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3.2 学前心理学的探索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稳定发展,我们开始思考并批判性地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关注并收纳世界各国的学前心理研究成果,在教材中补充胎儿的发展,对儿童成长的人文环境做剖析,研究儿童的社会性,强调全面认识儿童。

通过对33本学前心理学教材的分析(图1),发现在理论知识体系构建上,知、情、意三部分的知识在教材中仍占有较大比重,教材发展定位在“强基”。33本教材在呈现儿童知、情、意三方面核心知识点时,都以核心概念(含义、基本特征)、儿童在这些核心心理现象上的年龄特点的固定模式进行阐述。理论篇幅所占比例大,在不太容易理解的知识点上略以简单一两句话所呈现的案例加以解释,案例在整个章节中出现的比例不超过5%。教学更多关注教师主导作用,过分强调计划性的学习,机械划一、重教轻学。教材使用只满足于快速学习理论知识,短期就能顶岗任教,或符合市场需求,出现学前教育的市场化、社会化,儿童教育的小学化、成人化,实行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学前教育事业在稳固前进的同时又处于盲目发展的阶段。

3.3 学前心理学的立体化发展

国家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教师专业化标准》的颁布实行,让我们看到对儿童的理解要与时俱进,要向更多“未知层面”和“完善已知”的方向前进。33本教材充分阐述国内外专家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流派,关注儿童不同方面的发展,将儿童脑发育、神经系统发展、身体生长发育和动作发展进行整合阐述,确保在认识儿童心理之前对儿童生理和身体有一个总体框架学习,明确身心相互作用、彼此联系的客观关系,旨在给予我们一个全面、完整的儿童。

由此,学前儿童心理学教材注重与幼儿园实际结合(图2、图3),强调对儿童认识的发展性和专业性,能够指导实践工作。因此教材的资源进行了优化和整合:

3.3.1 儿童社会性、儿童游戏的增加

在2005年后的教材中增加了两项学习内容:(1)社会性发展。独生子女的养育状态导致孩子在社会性能力发展上的欠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增加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相应社会技能和社会认知内容的了解和学习符合,更好时代需求。(2)游戏。儿童期的活动载体是游戏,补充儿童游戏相关知识能更好地将所学落实到幼儿园的实践教育中。

3.3.2 实践、实训增强

教材中儿童案例增多,课后补充练习,每章节增加儿童发展的实训项目,教学形式多元化,丰富更多对儿童的感性认识,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更鲜活、真实的展现儿童。

3.3.3 新主题板块的增加

根据幼儿在园生活环节和一日常规的观察,增加儿童学习品质、创造力发展、幼儿期问题行为等一系列的主题板块,逐渐打破以前层层深入的理论体系,开始尝试以儿童实际生活游戏为线索进行整合式的知识呈现,关注幼儿实际出现的行为和情绪问题,着眼于幼儿园生活,更好地促进了知识之间的相互融合。

3.3.4 立体化资源的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大量、及时地搜集到全球范围内儿童研究的前沿信息,采用MOOC等多元形式,整合家庭、社区等资源去探索一个动态发展的儿童,变知识堆积为知识、能力、专业三位一体的优化学习,突破儿童认识的瓶颈。

4 结论

随着学前儿童心理学教材内容的改革和丰富,随着对儿童认识的不断深化,当代学前儿童心理学教材的编写暗含了一个在观察认识儿童时应持有的理念,揭示了科学儿童认识观的核心价值:

4.1 儿童:作为自然性存在

教材的知识内容逐渐从单一理论阐述过渡到理实联系双向融合,从书本经验过渡到游戏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强调对儿童的认识上要注重符合自然成长规律。儿童具有自然属性,儿童的快乐和幸福,是在自然状态下获得的。在自然中,儿童的生命充满生机和活力。童年是自然的赋予,忽视童年自身的价值,剥夺儿童享受童年的乐趣,就是剥夺儿童的生命权。

4.2 儿童:作为社会文化性存在

从教材的知识内容来看,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占据了2/3的比例,详细对体系结构进行了完整说明,呈现了一个逻辑层次分明的儿童认识观,为实践提供了强大理论基础。其次,教材已经逐渐转变以社会动态背景下的身心发展视角来认识儿童。因此,对儿童的认识必须以一个有着具体社会文化背景的个体来看待。儿童接受文化的影响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一个能动的创造过程。儿童文化是一种以儿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来决定其价值和标准的文化,是儿童内隐的精神生活和外显的文化生活的集合。这些背景经验对孩子的学习与发展,甚至是心理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4.3 儿童:作为关系性存在

人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在关系中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得以有效发生,儿童的生活得以展开。这种关系其本质就是儿童与家长之间、儿童与教师之间、儿童与儿童之间一种本真生活的体现。我们的教育不能割裂了家庭和幼儿园、社会来单独看待儿童的发展,而应该在三位一体的架构下更好地去认识儿童、理解儿童。

4.4 儿童:作为权利主体

在学前教育实践中,真正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基于儿童的教育,即基于儿童的视角来设计教育活动,教育活动中应考虑到儿童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认知特点”。倾听儿童的声音,有利于激发儿童主体能动作用,发展他们初步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儿童的自尊感、责任感和权力感等等。

第4篇

关键词:儿童心理 玩具设计

检 索:.cn

Abstract :Children are the first stage of life, but also the rapid growth phase, psychological rapid development in this period also. Services for children as toys, to get children fancied meet their needs is essential. Article on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in various stage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oy design should consider how to elaborat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Keywords :Children’s Mental, Toy Design

Internet :.cn

一、儿童、玩具及儿童玩具

儿童,古代指除了婴儿之外的未成年人。而《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定义是:较幼小的未成年人。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儿童是指多大的人?现在人们公认儿童的年龄段为0-12岁,是一个人生理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玩具是指用来玩耍的器具,玩具可以愉悦身心,激发人们了解未知事物的兴趣,了解外部世界和自身。玩具在当代社会已具有广泛的年龄受众,可以认为玩具是人一生都可以使用的产品。本文所指的儿童玩具是指供12周岁以下儿童玩耍的玩具产品。

二、玩具设计需要适应儿童心理发展要求

(一)产品设计之前必须进行调研定位,做到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儿童玩具的服务对象为0-12岁的儿童,那么在设计之前就应该准确把握这个年龄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准确定位,这样才能设计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二)儿童玩具只有适应了儿童的心理发展,才能让儿童乐于接受玩具,真正发挥出玩具的教育功能。反之,若玩具违背儿童心理愿望,儿童就会产生抵触、不满、恐惧等消极情绪,这样就更没有办法达到更高的教育儿童的作用。

(三)满足儿童心理需要,才能吸引其消费,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而获得巨大的经济价值。厂家生产玩具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产品越是受消费者欢迎,它存在和生产的价值就越大。那么,这款产品也就是成功的产品。

(四)儿童期是整个人的成长和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仔细研究这个时期儿童心理发展的情况才能把握住这个关键点,收获较好的教育成果。例如,儿童两岁到四岁为儿童对细微事物特别感兴趣,因此此时应设计能够培养提高此项能力的玩具。

三、在玩具设计中,应该考虑的各阶段儿童心理因素

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把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分为八部分,而儿童则占了前四个部分。根据儿童成长的特点,他提出儿童应该在心理发展上做到:第一部分是乳儿阶段,这一阶段应该发展的目标是感知觉、运动能力、智力、认知能力等。第二部分是婴儿阶段,这一部分应该发展的目标是运动能力、认知能力、语言识别和表达。第三部分是幼儿阶段,这一阶段应该着重发展培养的是运动能力、个人性别上的认同、早期伦理和道德的发展。第四部分是儿童的童年阶段,这一时期应该努力发展的是运动能力、认知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具体运算思维能力等等。

(一)从婴儿呱呱坠地到12个月就是乳儿阶段,这一阶段婴儿在生理和心理上在在整个人生阶段是最为迅速的阶段,各个方面都会有突飞猛进的变化,他们在玩具上表现出渴求以及逐步增强的控制欲望。

这个时期幼儿在感知觉和运动能力上都有飞快的发展。他的感觉和知觉系统,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身体本身的感知觉都显著成长和发展。乳儿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大量感觉和运动经验的基础之上,形成了在因果关系上最早期初级阶段的认识。在这一阶段中,乳儿表现出对玩具渴求和愉悦,在同玩具进行各种互动中,非常有利于增强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因果关系的认识和对社会群体生活方式的理解。

(二)2岁至3岁是儿童的婴儿期。在这一阶段中,运动对婴儿的成长和心理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婴儿在这个时期是接受玩具的较好时期,成为生活中重要的伙伴,具备了思考适当难度玩具和肢体精细化运动的能力。

在婴儿期阶段,由于他们身体有了较大幅度的发展,他们可以在这个时期做出较大肢体方面的动作:像敲打、骑跨、踩踏等幅度偏大的动作。反过来这些操作玩具方面的身体活动又促进了儿童心理发展。婴儿阶段最显著的特点是好奇、喜爱模仿,是发展智力和学习语言的最佳阶段,这个时期语言能力的提高是婴儿社会化的最大特点。在这个阶段,婴儿已经拥有了丰富多彩的想象力:玩具的造型、色彩、声音等元素都会引发儿童超凡的想象力。儿童玩具可以很好的满足她在这个方面的需求和愿望,从而发展儿童的执行能力,增强他的认知能力。

(三)4岁到6岁阶段是幼儿期,也有人称之为学前期。在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喜爱群体性的游戏和玩具,表现出来强烈的交往合作的社会性能力。

此时,幼儿对事物开始具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会频繁的提出问题和质疑。玩具要随着发育进行设计来适应儿童心理发展变化,可以设置更多部分的教育益智模块,这样在玩耍过程中很好的满足了求知的欲望,为学校的教育打下很好的基础。幼儿在玩耍时开始学习遵守步骤及规则,会乐于接受游戏和玩耍中带来的惩罚或者奖励,表现出一定的责任感。

(四)6岁至12岁是童年期。这一阶段儿童需要学习基础文化知识和技能,是身体和智力各个方面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玩具应该具备更多高级的培养目的,着重提高其个人实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勤奋感的培养。

此时,儿童在认知学习知识基础上,开始乐于参加社会合作和同伴团体活动。儿童在玩玩具的过程中,提高了他们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他们此时已经解了社会和自然的一些规律,对这些的认知的提高也由最初的表象认识提高到深层次的内在逻辑推理。这个时期,他们的模仿能力大幅的提升,对世界的很多现象和行为进行学习和模仿,他们可以做到很快的在模仿中学习并且吸收。同时,他们通过与玩具交互玩耍,进一步促进了他们对世界事务规律的认识和掌握,在不断的学习各项技能中成长发育,逐渐脱离对成年人的帮助和依赖。

四、儿童心理因素在玩具设计中的关键点

(一)儿童玩具的形态设计

形态是人们从视觉语言的角度研究表达物体形象的习惯用语。其中的 “形”指物体的外形或形状,而“态”是指包含在物体内部的“神态”。

由于儿童对形状的识别能力非常有限,视觉上识别复杂形态较为困难,因此在低幼儿童时期他们更喜欢简单形态对眼睛的刺激,而复杂形态则接受不了。同时,他们对图形具有一定的识别和联想能力,像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简单的几何图形他们都能进行很好的识别。儿童玩具的造型可分三类:具象造型,模仿自然和社会上的各种事物;卡通形象,受儿童追捧的各种动漫影视作品的人物造型;抽象造型,一些抽象的几何形状的造型。

(二)儿童玩具的色彩设计

色彩一般是消费者和产品接触的第一印象,它比造型更早的进入消费者视野。儿童各方面在识别色彩的能力一方面在飞速的提高,另一方面受年龄的限制而能力有限。如:3岁幼儿能分辨红黄蓝色,但不能区分这些色彩的纯度、明度。供这一阶段的玩具,其色彩应该采用高纯度颜色,如果需要还可用色相对比来达到儿童识别和区分。

玩具色彩的设计应遵循在和谐中对比的原则。在玩具配色中使用突出的色彩,制造色彩的对比和冲突。对比的色彩容易吸引幼儿的视觉注意力,又能让整个配色具生命力。玩具色彩设计中的色彩要相互呼应求得和谐。在玩具配色中,呼应是使玩具色彩获得统一协调的重要方法。配色时,任何色彩的出现都不是孤立的,它需要同类色彩彼此之间的呼应,最后达到玩具配色的均衡秩序的形式美感。

(三)儿童玩具材质设计

材料是构成产品的基础,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和特点,它所展现给消费者在视觉上和触觉上的整体感觉就是材质。由于其用户年龄的特殊性,玩具设计中的材质应该采用绿色环保材料。质感经常是对过去经历的联想和想象而引发的感受,而儿童对产品的触摸感知是体验玩具产品的重要方式。在玩具设计中,儿童会通过触摸产品来区分软硬、粗细等质地变化,因此在设计中可利用此特点达到区域区分的目的。

(四)儿童玩具声音设计

玩具发出悦耳的声响,可以发展学前儿童的听音能力,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乐趣;而刺耳的声响会引起学前儿童的恐惧和反感,还会损害他们娇嫩的听觉系统。

玩具的声响应纯净悦耳没有杂音。学前儿童听音辨声能力并不高,音质低下的杂音对儿童的听觉系统是不良刺激。玩具不只是儿童娱乐的工具,而且还是孩子认识世界途径,他们往往是从对玩具各种属性的认识中获得对世界的最初认识。玩具摹拟的声音还应基本属实,如果玩具所摹拟物体的声音与现实有误,会给孩子留下错误的印象,有碍其正确认识世界。

结语

玩具设计作为工业设计中的一个方向,必然有着它的特点和方法。在玩具设计过程中,针对玩具服务儿童的这一特殊群体性质,就应该深入研究儿童心理学。对于在设计中的诸多关键因素,也需要同儿童心理发展进行很好的结合。因此,玩具设计应重视儿童心理学,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将儿童心理中影响玩具设计的因素提炼、归纳进而促进玩具设计实践。

参考文献

1 张,王洪阁. 玩具与创新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第5篇

一、素质教育的实施

素质教育提出后,儿童教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在社会竞争压力加剧,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学前儿童素质教育只注重儿童智能开发,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只注重儿童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忽视道德、情感和意志的培育。素质教育以学科为中心,忽视儿童的完整性。在这种异化了的教育的作用下,儿童整体地被异化了,他们被迫离开自己的童年而进入一个异化了的教育体系,本应促进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现今却阻碍儿童的自然健康成长。教育的最根本使命还在于培养人让儿童与生俱来的生命潜能充分展现的全面和谐发展始终是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核心任务。

国务院在《关于当前发展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坚持素质保教,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教育部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中提出遵循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纠正小学化教育内容和方式,创设适宜学前儿童发展的良好条件,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等要求。

二、什么是学前儿童素质教育

学前儿童素质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養。

幼儿素质教育中科学素质的培养,应该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能力和科学态度的培养。在幼儿阶段,科学知识主要指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那些可以观察和感知到的现象及不同现象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讲,科学知识包括与人们生活有关的自然环境(如常见的动、植物,自然界中的非生物等),幼儿身边的物理现象(如力和运动、热和温度等)、化学现象(如醋与苏打的中和),以及气候和季节现象和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和技术等方面丰富的内容。科学能力指的是应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观察、比较、实验、归纳、推论、应用和交流,都是科学研究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第三个因素是科学态度,科学态度包括好奇心、探究意识、执着的精神,还有敢于与众不同的勇气。培养幼儿的科学态度,并在此基础上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掌握适宜的科学技能,是幼儿阶段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

三、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的价值

(一)以发展人格为基础的儿童素质教育

以发展人格为基础的儿童素质教育,强调儿童素质教育的教育价值,通过儿童素质创作促进儿童健全发展,这是工具论的倡导者美国儿童素质教育家罗恩菲尔德和英国儿童素质家里德提出的。罗恩菲尔德对创造性推崇备至,里德主张通过儿童素质教育促进儿童人格的发展,认为儿童生来就有艺术潜能,并具有不同的表现类型,教师应按儿童的类型进行指导,以发展儿童个性。奥地利儿童素质教育家齐塞克将注重发展儿童的创造力、注重儿童人格的发展作为儿童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

楼必生和屠美如指出儿童素质教育有助于一般智力和创造性的发展。儿童素质活动中所整合的各种知识经验,发展出来的直觉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对抽象、逻辑思维起互补作用,有助于一般智慧的发展。杨黎明、刘志红、李建春和陈彤都认为学前儿童素质教育不仅是智能培养,更在于通过儿童素质教育发展儿童自己,促进儿童完整、健康人格的发展,对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形成方面发挥着潜在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学前儿童素质教育在人格教育方面有独特优越的功能,因为在教育情境中儿童素质活动可以将儿童带入一个丰富多彩的美的世界,使他们从感受领悟中体验、创造中获取实现自我的潜能、智慧、价值和乐趣,获得真、善、美高尚人格素质的熏陶和锤炼。

(二)以学科为基础的儿童素质教育

以学科为基础的儿童素质教育,主要价值在于它对个人经验的独特贡献。儿童素质能力不是自然发展的结果;儿童素质学习由创作、批评和历史三方面构成;必须经过学习才能获得,而严格的课程设计是儿童素质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对儿童素质教学效果要尽力进行评价。这是本质论的提倡者艾斯纳提出的,与他观点相似的格里主张以儿童素质学科的基本内容作为儿童素质教育的课程内容。W迪文格内尔的观点与艾斯纳相近,格内尔倡导DBAE大纲,他曾在文章《一种以学科为基础的儿童素质教育:将儿童素质作为一种学科研究的方法》中首次使用以学科为基础的儿童素质教育(The Discipline-Based Ar Education)的术语,这一流行的教育思想简称DBAE。

四、结合自然主义特点开展素质教育内容的文献综述

20世纪初自然主义创立了自然主义学前儿童素质教育法,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自然主义教育法传入中国,中国兴起了幼儿研究机构和学前儿童素质教育机构,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的发展,但是现在,自然主义教育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处在自然主义学前儿童素质教育中国化阶段,我们需要不断地研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并结合我国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的具体情况,把它真正地融入我国学前儿童素质教育中

张晗在《学前儿童素质教育实施中对自然主义教育的僭越与回归》中认为,自然主义教育法的特点在于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为此她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与研究;她的教学方法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从平民教育到贵族教育,为西方工业化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几代优秀的人才基础[1]。

《西方教育史》称,通过研究自然主义的学前儿童素质教育思想,结合中国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的具体情况,对自然主义学前儿童素质教育中国化有所探讨和研究。

(一)就学前儿童素质教育自然主义素质教育对象来看

学前儿童发展自然主义素质教育是依据学前儿童教育目标及与此相适应的学前儿童发展目标,运用教育自然主义素质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对学前儿童身体、认知、品德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学前儿童发展自然主义素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断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手段。刘霞在《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幼儿发展评价改革》中从后现代主义视野,给我国学前儿童发展自然主义素质教育的价值体系带来一股清风,我国对学前儿童发展自然主义素质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1.对自然主义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

如对1962年佩里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研究计划主持人戴纬韦卡创立的美国高端模式的引入,针对我国具体园情,更强调对学前儿童发展自然主义素质教育中各领域的情境性自然主义素质教育的效度和信度。研究学者把焦点放在儿童的本体发展上,孙镜情在《浅谈学前儿童发展自然主义素质教育》中提出自然主義素质教育不再是为了检查学前儿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情况,更关注的是学前儿童的过程和学习方法,关注学前儿童的情感、兴趣、爱好和意志、学习态度。在《指南》中,充分尊重和保护学前儿童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也是从学前儿童的角度客观强调对学前儿童自然主义素质教育的实施。

2.对自然主义素质教育角度的研究

对学前儿童各领域自然主义素质教育研究很多,张静的《多元评价促进幼儿个体发展》说明了对学前儿童自然主义素质教育的多元化、整体化。向海英的《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方案初探》是从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角度进行探究摸索,给予自然主义素质教育方案。徐晓莉的《幼儿发展评价》认为对学前儿童的自然主义素质教育更应该放在过程上,注重学前儿童的多方位发展,关注更多的是自然主义素质教育的动态性、多元化、综合性和过程性。结合素质教育的浪潮,《幼儿素质发展评价中的问题及改进对策》、《在素质教育观念下对幼儿发展评价的定位》都是从一种新的角度对学前儿童自然主义素质教育重新定位,贴近我国现行的教育理念,总体从自然主义素质教育角度分化上研究。

整合目前研究者对儿童发展自然主义素质教育来看,研究的层次重在理论,考虑实际对学前儿童的自然主义素质教育可操作性不强;自然主义素质教育方法上单一,标准模糊;缺少变通研究,对差异性自然主义素质教育方案的研究较少。总之,自然主义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切入点不够,导致理论是理论,在一线自然主义素质教育的实际操作者不能深入体会自然主义素质教育的应用。

(二)以传统的技能的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

1.国外的教学方法

张钡在《美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研究中提到,在古希腊时代,儿童学习主要在文法学校中进行,儿童模仿教师描画字母轮廓[2]。在20世纪早期,英国儿童素质教师史密斯认为绘画教学要像书写一样,从基础开始,循序渐进。德国的儿童素质教育和英国、美国的教育实践在形式上基本相同,教师示范,让儿童模仿和练习线和形。日本明治初期,儿童素质教育也十分重视实用功利,绘画局限于用笔描绘正确的图形。

2.我国的教学方法

孙春荣在《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发前后中国幼儿德育的比较》中指出,由于受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幼儿儿童素质教育实践中最主要的方法是临摹和记忆,不能发挥幼儿创造性及自我表现的价值,重结果,轻过程,讲究功利性目的。传统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出示范画、讲解、示范[3]。20世纪70年代风行的简笔画教学更限制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三)以培养学前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1.国外的教学方法

林梅梅在《幼儿生命教育的现实考察及策略思考》中提出,教育家杜威采用进步主义教学法,指出在儿童素质课中应让儿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他认为应重视和欣赏儿童的发展过程的有限经验,因此在儿童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必提供指导,更不应干涉,提倡培养儿童创造性的智能[4]。卢梭、德国柯思修泰纳和齐赛尔提倡让儿童在优美的环境中反对临摹。视觉艺术是一种语言;艺术不以一条准则、一门学科、一些抽象的技巧,或被视为其他任何关注技巧本身的方式教幼儿。在瑞吉欧艾米利亚学前学校,对于大多数幼儿来说,对于还没有具备正式书写和阅读能力的幼儿,使用视觉和图像语言表达对世界的探索和理解是很容易的,但这并不表示在幼儿使用工具、材料和图像、视觉表现方式时不给予任何指导。

秦秋萍在《自然发展视域下的学前美术教学探索》中认为,在开始画画前,交流他们真实看到的事物,交流他们的想法和观察的早期经验,能为孩子的绘画和创造带来一定的好处[5]。儿童的作品被谨慎地储存和展示,让幼儿们感受到成人对其作品的重视,激励幼儿更投入和认真地进行创作。加登纳认为,那些已经掌握了符号系统而又能不受其束缚的人,易于获得最新鲜的概念,最原初的行动和最独特的情感组合。幼儿园应任凭儿童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想法画画,而不是过早地教导儿童线和形的画法。

2.我国的教学方法

朱家雄和孔起英认为,学前儿童素质教育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和欣赏开展。通过欣赏培养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力,通过绘画、手工培养审美创造能力,通过绘画、手工和欣赏培养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在情感方面的教育,孔起英指出应通过儿童素质教育对幼儿进行审美情感教育,重视儿童审美经验的积累,她认为技能与创造性的发展不矛盾,技能为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在个性方面的教育,刘志红、李连春和高明认为,学前儿童教育活动应从儿童个性心理发展特点入手实施儿童素质教育,根据儿童个性发展特点因势利导,创造有利于儿童个性发展的环境。

(四)自然主义学前儿童素质教育观的教学方法

1.重视儿童的自我发展

杨佳在《西方元素对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影响》中提出,自然主义强调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即是心理胚胎的发展、肉体化的过程、潜在生命力的分化和吸收性心理的作用[6]。自然主义的这一观点在当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成了批判当时成人中心的教育观、号召重视自我发展的基础。

朱远来在《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中认为,成人对待儿童的态度是说教的、灌输的和干预的,成人在爱护孩子、帮助孩子、教育孩子的外衣下隐藏着一种关于孩子的观点,即认为孩子是无知无能的,必须由自己向幼儿进行教导,让幼儿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共同发展[7]。正是当时这种轻视幼儿能力、否定幼儿能力的观点,导致成人把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强加给幼儿,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幼儿、用成人的尺度评价幼儿,相应地,这种成人中心的教育观使幼儿的正常发展受到压抑和歪曲,妨碍儿童内在生命的发展和内在生命力的展现。

2.適应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和阶段性

顾彬彬在《教育学视域下的现代童年问题研究》中指出:自然主义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存在敏感期,即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幼儿有某种心理倾向性,从而使儿童在发展的某一特定时刻对一定的事物或活动表现出积极性和兴趣,并能有效地认识事物和掌握活动,而过了这一时期上述情况便会消失而且不再出现[8]。自然主义对敏感期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指出了一些心理现象发展的敏感期。

3.重视儿童的活动

向海英在《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中认为,自然主义强调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而天赋能力又是如何得以表现的呢?自然主义认为天赋能力是通过儿童的自发活动表现出来的,由此,她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9]。

张晗在《学前儿童素质教育与自然主义教育的和合》中指出,自然主义所谓的工作是儿童活动的重要形式,是在自然主义所提供的有准备的环境中进行的活动[10]。在她看来,通过活动,儿童的生命力得到表现,同时儿童的心理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第6篇

〔论文关键词〕儿童;延迟满足;心理素质 

 

一、延迟满足 

 

自我延迟满足是一种心理成熟的表现,专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延迟满足是自我控制的核心成分,也是社会化和情绪调节的重要成分。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预示个体成熟、社会适应、健康发展的一种积极的人格变量,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二、延迟满足的心理机制 

 

1.认知 

(1)注意能力的发展。注意机制的成熟是自我控制发生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研究表明,对奖励物的注意会缩短延迟的时间,而奖励物没有在场或者个体不去注意奖励物,那么延迟时间将会加长。mischel在认知神经研究的基础上,用冷/热系统结构框架来说明策略性注意调配对延迟满足的作用机制。“冷”系统是认知的、中性情绪的、凝神的和策略性的注意调配,主要表现为儿童的各种注意分心活动,它可以延长延迟满足的时间。“热”系统,是情绪和恐惧的基础,是由先天释放刺激所控制的注意调配,主要表现为儿童持续将注意力固定在奖励物或奖励物的唤醒特征上,它可以削弱延迟满足。“热”系统发展比“冷”系统早,在人生最早的几年里,热系统发挥主要功能作用,因此儿童表现为十分冲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冷系统发展起来,开始在延迟满足中具有优势作用,儿童也意识到自发地使用冷注意调配策略有利于延迟。 

(2)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了更直接地测试对奖励物的思维所产生的效果,mischel等人在研究中设计了不同类型的思维以引导儿童的注意力,结果表明:不管奖励物出现还是被遮盖起来,学前儿童在等待期间如被指引思考奖励物,那他们延迟等待的时间都将很短,不足5分钟;但当儿童被指引思考一些有趣的事情时,不管奖励物是否在儿童注意视线内,平均等待的时间都在10分钟以上;而当儿童没有任何分心思考的指引时,出现奖励物的情境儿童延迟的时间最短,不足1分钟。显然,认知的思维过程充当了分心的角色,某种程度上抵消了暴露于实际奖励物的强大刺激影响,使延迟等待的时间加长。 

(3)抽象认知能力的发展。抽象(abstraction)的策略似乎比分心(distraction)更为有效。mischel和moore(1973)发现:当儿童直接暴露在真实刺激物的情境中,他们很难做到较长时间的等待;而当儿童出现在以幻灯片呈现的刺激物影像(抽象表象)情境中,他们则较容易做到长时间的等待。可见,不同抽象程度的刺激呈现模式影响着儿童的延迟满足行为。在此基础上,moore等人教导儿童对刺激物作心理的认知转变,结果表明:儿童在面对奖励图片时,如果将图片假想成真实奖励物的话,延迟等待的时间将大大缩短;相反,如果把真实奖励物想象成图片时,能够等待很长的时间。另外,在认知上注意刺激物的抽象的、 “冷”(cool)的属性,而不是注意刺激物诱人的、唤醒特征的“热”(hot)的物质,也会促进延迟等待。 

简言之,个体如何对依随关系中的奖励物进行认知编码极大地影响着他们延迟等待的时间。显然,对奖励物的抽象认知表征对于延迟行为起到更为强大的决定作用。 

(4)元认知策略的发展。儿童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对有效的自我控制策略的了解与意识。mischel &mischel(1983)对学前至小学6年级的儿童进行了延迟策略元认知知识的研究。研究表明,4岁儿童通常偏爱那些对于自我延迟效率最低的策略,因而自我控制极为困难。到5岁,儿童开始理解对于延迟满足有效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避免注意奖励物;二是选择有效的分心策略。对于那些更有效的认知抽象和转换的策略,直到小学3年级,才逐渐开始能够使用;到6年级,儿童已显著地采用认知抽象和转换的策略。 

2.语言。语言发展水平和不同语用策略的使用都会影响到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在两岁儿童的延迟满足实验过程中,儿童经常会出现自言自语的情况,并且是作为一种延迟的策略出现。 

维果茨基认为,学前儿童在解决问题时常常利用自我言语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并最终完成任务。其对言语的调节功能及言语形式的简述得到了不少研究支持:一方面显示自我言语确实在4~10岁儿童身上表现明显,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言语形式由外部言语逐渐内化为内部言语思维,当个体在面临挑战性的任务时,内部言语思维又会外化为外部自我言语的形式;另一方面,儿童自我言语的使用可以预测自我控制的行为和任务的完成,从而起到调节的作用。 

鲁利亚发现言语控制的来源及形式(声音运动/语义内容)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行为起着不同的调节作用,并将儿童社会化中言语调节的发展划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5~3岁),只有成人的外部言语能够控制儿童的行为,而且成人言语只具有控制的启动功能,显然这一阶段控制行为的言语是其运动形式而不是语义内容;第二阶段(3~5岁),成人言语具有控制行为启动和抑制两种功能,儿童自己的言语只具有启动行为的功能,说明这一阶段言语的语义内容开始发生作用;第三阶段(5岁左右),儿童内部言语充当自我指导的功能,从而实现由外部言语调节向内部言语调节的转变。 

在传统的延迟满足行为控制的实验研究中,言语的调节作用得到了有力支持。对于幼小的儿童,产生言语的自我指导要有利于延迟满足,但言语指导的语义内容并不重要,与任务相关或不相关的言语都同等有效;而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言语指导的语义内容就显得很有意义,只有与任务相关的言语指导才能起到最有效的作用。 

3.情绪。smith& lazarus(1990)曾指出,任何意味着重要结果的事情,无论是对个体有害还是有益,都能触动情绪反应,人们感受到的情绪和情感对自我调节的努力和目标追求有重要影响。有研究表明,儿童积极的情绪状态可提高延迟满足的能力,而消极的情感则破坏自我控制的努力和采取目标行为,消极的情绪降低了对未来成功的期望和自我效能感。 

4.个性特征。 block j.h and block j.(1983)研究了延迟满足与个性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发现延迟满足能力强的男孩被描述为:深思熟虑、注意力集中、讲道理、合作,对动机和情绪冲动的控制;能延迟满足的女孩,其个性特征是:聪明、有智谋,同时与延迟满足相关的这些个性特征具有跨时间的一致性和稳定性。funder and block(1989)延续了青春期儿童延迟满足的研究,发现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儿童更有责任感、有能力、对智力问题感兴趣、过度控制;在反抗性、不可预测性、自我放任、敌意等个性特征上反应较低。延迟满足与智商、自我控制、自我韧力存在正相关,说明延迟满足能力与基本的认知技能和冲动控制能力有密切关联。 mischel, shoda, peake(1988,1990)对学前期儿童延迟满足行为的长期预测性进行研究,发现在学前阶段就能延迟满足的儿童,十年之后,在父母的评定中与延迟满足相关的特征有:不易受挫折的打击,在挫折情境中更易展示自我控制;受到激励时,学业表现很好;不易受诱惑,当面临选择时,朝向自我追求的目标,而不是追求即时满足;聪明、有智慧;有很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注意力集中等。 

 

三、幼儿自我延迟满足与其心理素质的关系 

 

心理素质是指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的刺激转化为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性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包括认知品质、个性品质和适应能力三个基本维度。 

1.幼儿心理素质的成分。 梁运佳的研究发现,幼儿的心理素质并未完全分化为三个清晰的维度,这说明幼儿时期的心理素质处于萌芽状态,各心理素质的成分之间并未清楚分化,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幼儿心理成分的发展,经历了从最初的混乱到各种心理成分逐渐产生的过程。随着幼儿的成长,活动范围扩大、经验日益丰富,幼儿认知水平不断提高,认知水平的提高帮助幼儿逐渐认识自我和周围的环境。前者使幼儿发展起自信心、自主性等与个性密切相关的因素;后者使幼儿慢慢学会处理自己与他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适应能力逐渐加强,同情心、合作性等适应性成分发展起来。而适应性能力的加强又促进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幼儿心理素质是相互促进的整体,在这种相互促进中,幼儿心理素质逐步发展、丰富和完善起来。幼儿心理素质未完全分化为三个清晰维度,具有整体性与发展性的特点,包括16个基本成分:自信心、自我控制能力、情绪情感、自主性、敢为性、想象力、表达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操作性、同情心、合作性、交往礼仪、解决冲突、环境适应。 

2.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其心理素质的提高。自我延迟满足是自我控制的核心成分,一个人的自控能力是衡量其心理素质水平的重要标志,自我控制能力与心理素质中的个性维度关系密切。在儿童的心理素质成分中包含自我控制能力,主要表现为控制直接、短期的欲望和控制冲动的能力,通过控制自己来达到某种目的。mischel的“糖果实验”表明,自制型的孩子成人后社会适应能力较好,自信,耐挫折,不易放弃,人际关系较好。因此,适当延迟对儿童欲望、要求的满足,让他们学会等待和控制情绪,这种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其心理素质的提高。 

3.心理素质的提高反过来促进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情绪情感是儿童心理素质的基本成分之一。有研究表明,儿童积极的情绪状态可提高延迟满足和抵抗诱惑的能力,能够使儿童更乐于参与活动,与周围人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而消极的情感则导致更加消极的自我评价,从而破坏自我控制的努力和采取目标行为。 

想象力是儿童心理素质的基本成分,它与认知维度密切相关。想象是指在外界现实刺激影响下,在人脑中对过去形成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moore等人(下转第18页)(上接第15页)的研究表明,儿童如果把真实奖励物想象成图片时,能够等待很长时间,这表明想象力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 

思维力也是儿童心理素质的成分,它与认知维度关系密切。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儿童心理活动发生质变,让儿童的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出现了比较复杂的社会性行为。mischel等人在研究中设计了不同类型的思维方式以引导儿童的注意力,结果表明,思维过程充当了分心的角色,使延迟等待的时间加长,换句话说就是思维力的发展可以起到促进儿童延迟满足能力提高的作用。 

第7篇

关键词:家庭生态系统 儿童 心理健康发展 影响机制

儿童心理问题是心理学家研究的重点,其中家庭因素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起点,也是儿童与外界进行交流和相互作用的基地[1],因而加强对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了探讨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机制,本文选取360名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360名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男生185名,女生175名,年龄在7-1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9.2±0.8)岁,其中小学三年级124名,小学四年级136名,小学五年级100名。经检验,所有被试在性别、年龄、年级等一般资料上的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家庭生态系统包括父母、家庭环境、儿童三个变量,其中父母子系统包括父母教养方式、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等,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进行调查,包括11个因子;家庭环境子系统包括家庭类型、家庭经济和社会地位、家庭环境特征等,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进行调查,包括情感表达、娱乐活动、文化知识、组织程度等10个分量表[2];儿童子系统包括性别、年龄、个性等变量,采用儿童十四种人格因素问卷(CPQ)进行调查,包括乐群性、敏感性、兴奋性、自律性等因素。并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CBCL总体T分或因子T分超出正常范围即为行为问题[3]。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P

2.结果

2.1心理问题检出情况

通过对360名小学生行为问题的调查,共检出62名存在行为问题,占17.2%,并根据此分成健康组(n=298)和问题组(n=62),两组在CBCL所有问题的行为因子得分和总分上差异显著(P

2.2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从父母子系统上看,两组在父母教养方式、父亲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从家庭环境子系统上看,两组在亲密程度、矛盾冲突、情感表达、独立自主、文化知识、成功倾向、娱乐活动、组织程度、道德宗教、家庭控制10个分量表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

2.3建模分析

对于健康组,父母子系统、家庭环境子系统和儿童子系统对心理问题的形成起反向作用,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20、-0.10、-0.10;对于问题组,父母子系统和家庭环境子系统对心理问题的形成起正向作用,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24、0.14,儿童子系统对心理问题的形成起反向作用,偏回归系数为-0.12。

3.讨论

对于健康儿童而言,家庭生态系统三个子系统均对其心理问题的形成起抑制作用,而且父母子系统影响作用比家庭环境子系统和儿童子系统大,这充分说明父母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据相关研究表明,三个子系统之间呈正相关[4],说明三个子系统存在相互依赖,一个子系统中的因子不利于儿童心理健康抑制,各系统的其它因子会向有利的方面转化,以保持结构的平衡。

对于问题儿童而言,父母子系统和家庭环境子系统对问题儿童心理问题的形成起正向作用,而且父母子系统正向作用更大,也说明父母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儿童子系统对问题儿童心理问题的形成起反向作用,但这种负向作用与健康儿童并不相同,其只是儿童通过过激反应或消极抵抗等方式在低水平上的抗争。鉴于父母子系统和家庭环境子系统的正向作用,应该采取一系列预防和干预措施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并且要多管齐下,打破儿童子系统的孤军奋战,实现家庭生态系统的重构[5]。

总之,家庭生态系统中的儿童子系统对问题儿童心理问题的形成起抑制作用,父母子系统和家庭环境子系统对问题儿童心理问题的形成起正向作用,家庭生态系统三个子系统均对健康儿童心理问题的形成起抑制作用。要从关键变量入手,对儿童心理健康进行预防和干预,充分发挥各子系统的功能,实现家庭生态系统的重构。

参考文献:

[1]王海英.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生态系统研究[N].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6):210-213.

[2]李守香.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及教育对策——以家庭生态系统为视角[J].学理论,2012,1(29):71-72.

[3]李高明.她正常上学了——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影响的个案研究[J].科技信息,2012,1(3):419-420.

第8篇

关键词:学前儿童;心理特征;音乐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274-02

儿童心理特征既简单又复杂。说其简单主要是相对成年人而言,说其复杂是因为它涉及儿童心理各个方面,而且很多是不易观察的内心世界。儿童时期是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发展的初期阶段,也是发展思维能力和形成认知方式的重要阶段,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以及不同的环境对其发展和培养都有着重大影响。新世纪初,我国基础音乐课程确立了“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换言之,音乐教学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力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成中的美和幸福感。基础教育如此,幼儿教育阶段更应如此。“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看似抽象,但其实施的过程必有切实的论据,这个依据就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果脱离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味地以成人的主观意志向幼儿灌输知识、训练声乐和器乐技巧的话,不仅会扼杀幼儿的音乐兴趣,而且会给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极大伤害。

幼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飞跃时期,其心理过程在开始还保持着具有形象性和不随意性的特点,而后各种心理过程的抽象概括性和随意性逐步发展起来,这个时期学前儿童的注意力、感知觉、思维都有着自己的发展特征,其特征为:第一,注意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尚处于萌芽发展阶段,且年龄越小幼儿高度发展的无意注意就越占主导地位,形象鲜明、活动变化的新异性刺激物能够引起并较长时间地维持幼儿的注意力。第二,感知觉。其特征主要表现在:幼儿的感觉和知觉在活动中发展;经验在幼儿知觉过程中的作用不断增大;词在幼儿感觉和知觉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知觉的目的性逐渐加强。第三,思维。其特征表现在:刻板性,即幼儿的注意力容易集中于情境的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重要性,结果产生不合逻辑的推理;不可逆性,即对时间的理解只能顺推下去,不易逆转回来;转导推理,即他们从一个特定的事物推论到另一个特定的事物,从不考虑一般;相对具体性,即幼儿是依赖表象进行思维,是形象思维,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那么如何根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来进行音乐审美教育呢?

一、适应学前儿童注意力发展特点,在音乐活动中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年龄越小,注意的稳定性、转移和分配等品质都相对较差,这个时期的儿童好奇心强,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色彩鲜明的事物很感兴趣,容易引起注意。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采用生动的形式,将所要教的知识装扮起来,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幼儿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教师首先要感兴趣。在组织教学中,教师的语气表情和动作都会不自觉地影响幼儿的情绪。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夸张的表情和语气,会使幼儿的兴趣高涨,一下子调动起他们的好奇心,幼儿会积极参与。如:在上音乐活动《我爱我的小动物》时,教师可以先出示图片的背面,勾起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猜是什么动物出来了,等他们猜出多种答案后,教师再数“一,二,三”,将动物“请”出来,幼儿在猜的过程中情绪被调动了起来,猜对了的幼儿欢呼雀跃,其他幼儿也受到感染,学习歌曲的兴趣大增,很快便学会了此歌。对于幼儿来说兴趣的培养十分重要,因为幼儿时期心理发育尚不完全,缺乏意志力与责任感。

二、根据儿童感知觉的发展,通过对儿童听觉训练和培养,提高儿童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幼儿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其感知觉正处在迅速的发展中。幼儿初期各种分析器的结构与机能已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程度,为感觉和知觉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自然物质基础。在生活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幼儿通过积极从事各种活动,提供了各种分析器的分析综合能力,因而促进了感觉和知觉的发展。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的基础,只有扎实的基础才能更好地领悟表现音乐。根据布里杰1961年所做的实验表明,大多数婴儿已具备了敏锐地辨别不同频率声音的能力。自然地对音乐做出反应是幼儿的本能,也是幼儿的兴趣所在。这时期儿童的感知能力发展较快,除各种音程外,还可听辨一些简单的和弦。可以记住八到十六小节的简单乐曲。可以完整地演唱、演奏一般的乐曲。对音乐的兴趣逐渐增大。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学习音乐最好的起点是倾听音乐的实际音响,而不是辨认音乐符号和学习识谱。将幼儿浸浴与音乐之中,比教给他识谱和乐理更有助于以后的音乐训练。所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创设有助于学生审美体验上的视听环境,如播放一些短小、风格不同的音乐,要学生听几遍以后说出自己不同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对音量、音质变化在听觉上的敏感性。与此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熟悉各种不同乐曲的音质及这些音质的不同特点,如小提琴的声音宛如人声的歌唱,长笛的声音犹如鸟语花香等。在对于儿童听觉能力培养上,我们还可以让儿童听赏些音乐大师们的经典作品。

三、根据儿童思维的发展特点,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第9篇

关键词:儿童;钢琴;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230-01

一、学前儿童钢琴教育的历史发展

钢琴是一件外来乐器,传入中国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已成为中国人民喜闻乐见,深入家庭的最普及的乐器之一。中国的钢琴教育水平在近半个世纪中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这与中国儿童钢琴教育的迅速发展是分不开的。建国后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钢琴教育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一大批优秀的钢琴家为钢琴教育事业奉献终身、许多中国题材的钢琴作品面世。而这个时期,儿童钢琴教育的发展尚属薄弱,仅在少数专业院校和个别有条件的家庭中开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很多家长希望孩子通过学习钢琴来提高艺术修养。

二、当前学前儿童钢琴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教师的匮乏

由于全国有数以百万的儿童开始学习钢琴,合格教师的匮乏就成了客观存在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很多不具备教琴能力的“老师”纷纷走上了儿童钢琴教育的讲台。这样,一些琴童由于得不到科学、系统的指导而使他们的学琴之路越走越艰辛,有的琴童很早开始学琴又很快地放弃了学琴。

(二)家长观念的误区

众所周知,在学前儿童钢琴教育过程中,家长的作用非常重要。许多家长拥有乐观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决心陪伴孩子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也有求学心切又不懂音乐的家长,也许是虚荣心作祟,他们要求孩子不停地参加考级来检验孩子的学习程度。孰不知,学前钢琴教育应该属于素质审美教育的范畴,学习钢琴应该是怡情悦性的,应该是享受美的过程,但这样急功近利的家长使钢琴教育似乎和文化教育一样,逐步走向了应试教育,这并不是教育的初衷,也不是考级的初衷。

(三)适龄教育的问题

有研究表明,手指的精密运动,有助于儿童智力的早期开发,且认为学习钢琴的孩子更聪明。有了这样的导向,那些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父母们都积极行动。于是,年龄幼小的孩子开始了严格且枯燥的钢琴学习生活,这样就给儿童钢琴教育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适龄教育。根据儿童特定年龄心理和生理状况的特点来选择适合他们使用的教材和教学方法,有助于儿童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适龄教育就成为大家所关注、并且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三、解决儿童钢琴教育问题

学前儿童钢琴教育三位一体模式研究教育者(包括家长和老师)在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时候,必须遵守两个基本原则:第一,遵守儿童动作技能发展的顺序和能力,避免揠苗助长;第二,重视儿童兴趣,只设置适于儿童发展程度的活动场所,不刻意规定动作技能应遵守的程序和达到的标准同样,钢琴教育也要遵循儿童本身身心发育的特点以儿童兴趣为重要引导,对儿童实施符合其身心发展的钢琴教育。因此,本文就根据前文分析的学前儿童的发育特点,结合钢琴教育的特性,提出学前儿童钢琴教育三位一体模式。此模式将家长教师和儿童三者统一到钢琴教育中来,以儿童为中心,家长和教师各司其位,使钢琴教育与学前儿童自身的发展相适应,并能有益于儿童各方面能力发展。

儿童进行钢琴教育的过程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输入到输出的过程。输入是指对儿童进行的识谱、指法、踏板、节奏、力度、声部、音高、触键方式乃至情感等方面的教育,而通过钢琴教育,儿童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上都会得到较大的发展在智力发展方面,主要表现在儿童的视觉、听觉感受的发展、记忆力的提高、想象力更加丰富、注意力更加持久细致、思维能力更加立体化、反应能力更加敏锐、观察力和理解能力得到提高等;在非智力因素发展上,儿童通过钢琴的学习能提高修养,使他们感情丰富情绪开朗,同时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 。

钢琴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一招一式的事情,它需要长期的、系统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儿童、家长和教师的协调合作。“钢琴热”的现象出现,一方面表现了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和渴望,但另一方面是是因为人们的偏位认识和功利心,而这对钢琴教育是有害无利的。儿童的学习需要与其身心发育匹配,因此,只有以儿童为中心,教师与家长各司其位,通力合作,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帮助孩子走向艺术的殿堂。

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学前专业学生音乐类课程结业验收标准改革研究与应用,编号:JG 201202087

第10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前儿童;成长文:童话中的美好

目前,多数家庭教育专家认为,家庭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狭义的家庭教育,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家庭里的长者(主要是父母)对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家庭教育作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之一,有其他两种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家庭教育在注重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并促进其社会适应。教育往往是互动的,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成长了家长,即家庭教育是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成长。学前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如果说3岁前我们更多关注了孩子的身体健康,那么3岁后依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他们还需要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让我们关注孩子,了解学前儿童的一些现状和特点,从知道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开始,关注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关注家庭教育会有何种影响,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理念。

一、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

(一)家庭教育误区

目前学期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误区:

1、儿童观落后

。如许多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缺乏了解、教育科学知识不足、孩子是附属品、个人愿望强加于孩子、天才教育大力宣传,而出现拔苗助长现象。

2、教育目标失衡。如家长过高的文化期望、职业期望、心理预期;重智力第一,加上早期教育思潮,忽视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入校后厌学、逃学现象时有发生;轻能力,认为孩子太小啥也不懂,生活自理能力差;重身体,一味满足吃穿;轻心理健康,这么小,认为他们不需要或漠视忽略了。

3、教育方式不科学。不恰当的教养态度,如认为孩子小或是自己忙,造成教养分离;极端的教育方式,如对孩子过分亲昵、照顾、纵容、包办、甚至不适当的满足一切需要,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会起适得其反作用。

4、与托幼机构教育相脱节。如家长让孩子死记硬背,而老师则支持在游戏中学习;父母从自己愿望出发,让孩子上各种特长班,而老师则孩子自由发展。教育内容偏差,导致教育力衰弱。

(二)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

纵观以上,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教育中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急剧变革,家庭结构、父母价值观等发生了明显变化,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1、大教育观——由狭义的家庭教育向广义的家庭教育发展。以往人们把家庭教育单纯的理解为关心孩子的学习,现在更多的家庭关注孩子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等,注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单向的家长向孩子实施教育走向双向的家长和孩子相互教育;关注家庭结构、父母婚姻关系、家庭人际关系等家庭生态因素对孩子成长带来的潜在影响;从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生态学等多种角度来考察儿童家庭教育等等,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逐渐丰富起来。

2、重视对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家长的教育。家长是家庭教育中的关键因素。许多家庭教育工作者呼吁,家庭教育的中心不是研究孩子的教育,而是研究家长的教育,他们发现家庭教育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家长。近年来,家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日益提高,家长学校的兴起、家长刊物的创办、家教经验的交流等为家长的学习与成长提高了平台。

3、走向学习型家庭。建设学习化社会,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主旋律,创建学习型家庭是每个家庭开启21世纪大门的钥匙。学习型家庭是一种较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在学习型家庭中,儿童和家长都可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每个学期儿童都是家庭的活跃因素,他们与家长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相互分享,促使家庭持续地、生态地发展。

二、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特点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启蒙性。教给孩子的东西,必须是他们周围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具体的、形象的、初步的、浅显的。

2、复杂性。家长不但要抚养孩子,还要促其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发展,注意他们的身体健康,并促其社会适应。

3、亲情性。家庭的感染作用,受到父母与子女之间感情亲密度的制约,孩子越小感染越大,效果越显著。

4、生活性。由于思维幼儿的直接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决定他们是从生活中的父母和家人身上学习的,必须关注自身的形象。

5、细致性。大事因小事,家长应给予孩子细致的照顾和教育,切不可粗心大意。

6、权威性。由于处于学前期的儿童,需依附与家长,家长在家庭中这种独特的作用决定崇高威信。

7、个性性。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需给予幼儿相适应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即因材施教。

三、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须知

(一)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是指三岁至六七岁这一时期,因为是儿童正式进入学校以前的时期。又因为这是儿童进入幼儿园时期所以又叫幼儿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神经系统方面。脑重量的增加,3岁儿童的脑重约1011克,相当于成人的75%,7岁儿童的脑重约1280克,基本已接近于成人的脑重量(成人平均为1400克);大脑皮层结构日趋复杂化;脑电波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5~6岁左右是脑电发展的第一个明显加速时期;约4岁起由于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内抑制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清醒时间相对延长,3岁儿童睡眠时间为12~13小时,5~7岁只需11~12小时。

2、幼儿的游戏方面。游戏是学前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游戏主要有:创造性游戏、教学游戏和活动性游戏。创造性游戏,是由儿童自己想出来的游戏,目的是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游戏是结合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编制的游戏;活动性游戏是发展儿童体力的一种游戏,如爬、跳等。

3、言语的发展方面。幼儿期是一种一生中词汇数量增加最快的时期,其3~4岁词汇数量的年增长率最快,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词汇内容丰富和深化,词类范围先掌握实词后掌握虚词,积极词汇较婴儿期大大增长;语法的掌握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4、认知的发展方面。随着言语的发展,记忆在不断的发展,与婴儿期相比,幼儿的信息储存容量相对增长,对信息的接受和编码也在不断的改进,记忆的策略和元记忆初步形成;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言语在幼儿思维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最初实物、数和类的掌握,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发展。

5、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方面。个性的初步形成是从幼儿期开始,社会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此中自尊感稳定与学年初期,应着重培养。自我意识发展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思维发展成为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倾犯行为和社会行为最早出现在此期,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的要求,儿童逐步学会控制侵犯行为和发展亲社会行为的同伴关系,并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总概括为:第一,游戏是学前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形式;第二,脑重量已接近成人水平;第三,是口头言语熟练掌握的关键时期;第四,认知是儿童发展的中心课题;第五,同伴关系尤在个性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第六,品德发展成为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第七,自尊感稳定于学前期。

(二)了解家庭氛围中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1、家庭居住条件。居住条件的好坏,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休息的质量,也影响着身心的发展。如随着城

市独门独户的增加,给孩子的同伴交往带来减少问题应引起注意。

2、家庭物质条件。为孩子提供物质条件,家长不会吝惜,但应注意理智。

3、家庭结构。父母应尽量给孩子提供好的家庭教育理念,也要保持完整的家庭,有益于孩

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4、家庭氛围。氛围是一种精神环境。家庭氛围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指标。父母要为孩子营造健康的家庭氛

围:营造和谐、平等、开放、快乐的家庭气氛。

四、家庭教育的影响

(一)正影响例子

一个男孩子懂得“一个有良心的孩子都要回报养育之恩”的道理后,过生日时,不在吵着向父母要好吃好玩的,而是去问妈妈:“我是怎样长大的?”妈妈告诉他:“你小时候我的工作很忙,是姥姥把你养大的。”男孩很感动,当他听说姥姥60岁生日快到了,便利用课余时间悄悄地折了60只纸鹤。姥姥生日那天,待全家人的生日礼物都送完后,他把纸鹤窜起的花环戴到姥姥的脖颈上,并轻吻了姥姥。姥姥感动得哭了,她说,这是她今天得到的最好的礼物。

(二)负影响例子

六岁女孩被祖母关进鸡笼致手脚退化,并失语。她未被关进鸡笼时,会说话,活蹦乱跳;他在竹块编制的鸡笼里生活了一年多,春夏秋冬没衣服穿,饿哭时靠邻居丢点土豆或红薯进鸡笼充饥,且鸡笼里没碗;他的妈妈已死,爸爸出门打工去了。他的祖母63岁,他说:“我不但靠不住竹子(指女孩父亲),更想不到笋子(指女孩)的福。”他的祖母由于伴侣已死去在和别人谈恋爱、她只关心她会自己不会坐牢、她还嫌给女孩洗衣服麻烦。

无论从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健康方面来选择,什么样的家庭教育让我们觉得舒心,无疑是正面影响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潜移默化、是润物细无声,更需要实际行动。让我们相信,播种爱,收获爱。

五、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策略

(一)坚持家庭教育的原则

1、一致性原则。指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家庭、社会、学校之间要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决不能各行其是、唱对台戏,或是前后矛盾、出尔反尔。

2、两不原则。指再穷不能穷孩子,再富不能富孩子。

3、三为主原则。一是以正面教育为主。父母要鼓励孩子,给他正面积极的教育,切忌给孩子头目中灌输恐怖、迷信之类的东西。二是以赏识教育为主。对孩子的奖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方法,本质在于善待生命、尊重生命。采用赏识教育,如给孩子一个拥抱,亲亲孩子的脸。当然不是容忍每一个错误,也不是溺爱,而是发现他们的长处,挖出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走向成功。三是以细节教育为主。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学习和游戏过程中,善于捕捉具有教育意义的细节,及时对孩子进行生动形象具有启发性、说理性的教育。让孩子在玩和学习过程中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教育,快乐地收获了知识。

当然,适当的反面教育、计划教育和批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必要的。

4、四尊重原则。一是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好规律,遵守好这些规律,实现教育能取得佳效。二是尊重孩子的权利。要相信自己的色孩子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的小天地,不能把孩子当成自己的财产,孩子有平等交流、玩等的权利。三是尊重家庭成员的意见。温馨和睦的家庭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教育孩子方面,要尊重每一位家庭成员的意见,形成教育孩子的孩子的合力。

一些重要问题上,可事先达成一致,避免当孩子的面唱反台戏。四是尊重家庭教育的特点。要取得家庭教育的成功,必须了解和掌握家庭教育的特点,采取适用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5、全面发展原则。指在培养孩子的德、智、体、美和劳动技能这五方面全面发展,不可偏废。德育在儿童个性和谐发展中应居首位;美育是教孩子从周围世界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体育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劳育是培养孩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态度、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使儿童获得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智育必须全面发展,防止偏科。个性的全面发展,是各方面都达到基本素质,并能相互促进,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

(二)家庭教育切记误区

1、心理误区。由于我们未完成的梦想或由于社会压力逐渐加大,我们希望从孩子身上得到补偿,希望越大,那么我们的孩子压力越大。压力超出负荷,造成的后果不仅是身体,还有心理和社会的不适。我们不

可以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强加给孩子。

2、教育误区。知心姐姐卢勤把溺爱归纳为三种类型:代替型、看管型、满足型,即鸡妈妈似的溺爱。爱,不能只是看管、代替和满足,我们的孩子还需要放开,如果说孩子是风筝的话,父母应是那根风筝线,起着引导、鼓励、再鼓励,并把握好度的作用。让他们去实践,有一天他们会创造比我们更强的未来。

3、形象误区。言教也要身教,父母的形象本身就是孩子的榜样。要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做好自己。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播撒一粒种子,生长出来的的确还是瓜和豆,关键在于他们有什么作用。

4、行为误区。耳濡目染,定型思维,驱之不去。父母的行为,每天都影响着孩子的感受,影响着他的思维意识、价值观念、习俗好恶、道德品质和社会公德的形成及其心理健康。父母要以身作则,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培养他们成为明天社会所需要的一代。

5、语言误区。家庭教育是靠家庭语言来完成的,父母的语言是孩子成长的营养,爱的语言多了,有一天会有爱的成果收获。肯定的语言,是孩子成长的信息,让他们相信自己,才会有迈出前脚的一步。

(三)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并丢掉不健康心态

1、父母要提高自身的人格素质。一是提高自身的人格的修养,要自尊自爱自强,充满自信心和责任心。

二是要提高自身的家庭教育素养。父母家庭教育需要一定的人际关系、心理学、知识等和不断学习。如归因方面,父母对孩子应有正确的归因,避免归因偏见,例如行为中心偏见在知觉他人时,是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而不是认为许多情景因素在影响他的行为;自我暴露方面,可适当向孩子暴露一些父母也有的不足之处,也需不断学习,让我们的孩子和我们是同伴是朋友。合作方面,要想孩子和父母合作,平常注意做到和孩子沟通,做到榜样效应,让孩子知道回报;学习方面,没有天生做父母的父母,只有学去做怎样做父母的父母。

2、丢掉不健康心态。一是丢掉补偿心。目的在于找回平常心,有平常心的父母往往创造出平常中的不平常。有了平常心,多几分理智多几分爱,毕竟目前我们知晓的一代圣君朱元璋,一代伟人如等,他们的成长经过或长或短的历练。他们的父母也是平常人,奉献的是一颗平常心,拥有的是一个不平常的孩子。当然,英才豪杰毕竟也只是少数的少数,不可以把昨天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加给孩子,因为孩子他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给他爱。二是丢掉反常心。父母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较,俗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比总是没有尽头的,用一颗平常心去培养孩子,相信有一天,他一定会找到自己的归属,也许还会让你大吃一惊。因为比毕竟是有害的,花时间去吹捧,还不如花时间去赏识孩子的长处,让他得到应有的发展。三是丢掉虚荣心。孩子考试好了,到处炫耀,好似在自己脸上贴了金。反之,则拳打脚踢、冷眼相待,把缺点看成是孩子的耻辱,把特长当成孩子的摇钱树……虚荣,跨进了门槛,你意识到了吗?作为父母,只是一个领路人,陪伴者,只是一段路陪孩子走而已,不能追寻他们一生,虚荣会害了孩子,也会害了自己。四是丢掉惧怕心。生个女孩怕受欺,生个男孩怕学坏。父母要培养女孩勇敢面对的精神,遇事不慌不乱,授予她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男孩的责任心,告诉他的责任是什么,如在家保护家园,长大保卫祖国等。惧怕并不会解决什么,关键在于怎么样才是保护。

(四)家庭教育中的健康关注

1、衣与健康。如新衣服上有大量病菌,新买时,应先洗后穿,且孩子的衣服单独洗涤护理,衣服注意储存,出现霉斑会伤害到孩子;服装原料为棉、麻等,种植中使用杀虫剂、化肥和草剂等,导致农药残留于纤维中,伤害宝宝的皮肤;储存面料时使用的防腐剂,会导致过敏,呼吸道疾病。

2、食与健康。合理膳食应遵循三条基本原则:即全面供给、平衡供给、合理烹调。

3、住与健康。如噪声影响身心健康,一般认为强度在55~65分贝以上的对人体会造成伤害的声音便是噪声。如水受到污染,人体的健康首当其冲受到伤害,有可能导致某XI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作为父母,我们要尽量避免噪声。孩子的生存空间不外乎三个:家居空间、社区空间、学校空间。家居空间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影响是第一位的;居住环境,孩子的玩伴应是父母选择住房的一个重要因数;优美的校园景观、奋发向上的同学、爱业敬业的老师构成整个学校空间。

4、行与健康。人的行为是健康状态的反映。对于处于学前期的儿童着重在于培养行为,以促其社会适应。需要从同伴交往能力、抗挫能力、移情能力、自主决策能力能力等方面来培养。

(五)手拉手——反馈检验

1、帮孩子开启“我能行”大门。卢勤把“我能行”归为六种力量:一是赏识的力量——相信你能行。成人赏识的目光,能使孩子创造出奇迹;二是信任的力量——你很重要。在信任中长大的孩子充满自信;三是发现的力量——你是奇迹。学会用发现的力量,金子就在你身边;四是评价的力量——你真棒。评价是一种力量,适当的评价能生发出一种能力;五是合作的力量——朋友需要你。学会与人合作市成功的开始。六是创新的力量――你能做得更好。成功只留给那些具有我能做得更好的心态人。

2、幼儿心理健康标准检验。有正常的智力活动,能表现出与其年龄相符的行为和能力;乐于同人交往,如乐于交朋友、待人热情;情绪饱满愉快,如对事物能够表现出情绪安定、愉快、乐观向上;性格开朗活泼,如心情开阔、天真、乐观、积极向上、心地善良;能够悦纳自己,如自信心强,能努力地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有良好的适应性,如能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生活自理能力较强,面对困难勇敢克服;有正常的行为方式,表现为:行为举止与年龄相一致、行为方式与社会角色相一致、反应强度与刺激强度相一致、行为总体一致,不是忽冷忽热喜怒无常。

3、家长的角色。家庭环境中家长应扮演什么角色?孩子的朋友、孩子的领导、孩子的兼职教师、孩子的保健医生、孩子的榜样和导游。家长要尊重和信任孩子,与孩子平等交流、做孩子的朋友;平时做孩子的朋友,关键时做孩子的领导,在一些原则问题和重大事项上必须由家长做最终的决策,而不能迁就孩子的任性;做孩子的兼职教师,讲应尽量少,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身教比言教更有效,更重要,每一位家长都应给孩子树立榜样,带着孩子去做;开明的家长不做“轿夫”,而当“导游”,引导孩子在人生旅途中前行凭借自己的知识和阅历,向孩子介绍“旅行”路线;还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95-269.[/M]

[2]吴增强等.现代学校心理辅导[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05).a,411-412.b,422.[/M]

[3]张瑞芳.纵观我国学前儿童家教的历史和现状[EB/OL].

[4]杨浩然.家庭教育的金钥匙[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09).a,7-23.b,31—44.[/M]

[5]卢勤.好父母好孩子[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04).a,6-20.b,139-151.c,201-219.[/M]

[6]宋宁等.班级心理教育手册:幼儿版[M]­.太原:希望出版社,2009(05).4-6.[/M]

[7]郑晓边.心理变态与健康[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6.[/M]

第11篇

儿童喜爱体育运动是因为体育教育的形式主要是以游戏的形式来开展的,游戏使幼儿的基本活动,爱玩又是儿童的天性。沙托说:"儿童是一个玩耍的精灵,而不是别的什么。要问儿童为什么玩耍就如同问儿童为什么是儿童一样。"体育游戏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要待挖掘以充分利用这部分资源来促进儿童各方面的发展。科学适合的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最积极、最有效的因素,也是增进幼儿健康的一种积极手段。儿童体育的发展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1." 体育之于儿童的身体和运动机能

体育是儿童体能的获得的一条重要途径。美国运动与体育教育协会将体能描述为"体能是指有能力执行日常任务,且精力还能留下来享受闲暇的活动及供应紧急的需求。对于体能不佳的人可能无法承受、且持续进行的耐力,是身体健康和福祉的主要依靠"。体能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者极为重要的角色。试想,一个体能微弱的人又何来闲暇从事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体能是一个人日常生活的先行官,体能既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同时还可以发展运动技巧。

1.1 身体适应能力

体育锻炼对提高身体免疫力有较强的作用,适量运动可以增强呼吸系统功能、自身的免疫防御系统及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能力。研究表明,每天运动30到45分钟,每周5天,持续12周后,免疫细胞数目会增加,抵抗力也相对增加。适宜的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人对环境条件及其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体育锻炼还可以帮助协调身体各组成成分的比例。健康的身体是各项指标按比例计算得来的,包括脂肪、肌肉、组织、骨骼。随着时代的发展,儿童肥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几乎不运动的学龄前儿童比起喜欢运动的学龄前幼儿在进入小学一年级阶段,其身体脂肪含量增加4贝以上。体育锻炼是解决儿童肥胖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1.2 体格与身体发育

身体运动对儿童的许多器官、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影响较大的是运动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

体育运动对运动系统的影响主要在骨骼、肌肉和关节上。儿童的骨骼在不断地骨化过程中,适当的身体运动能偶加强骨的新陈代谢,使儿童骨骼长长,长粗,具体表现为儿童的骨骼更加坚固,骨骼向纵向生长,儿童身高增加。儿童经常参加适当的身体运动,可以增强儿童肌肉组织的功能,使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得到发展。除此之外,适宜运动还可以活动和锻炼相应部位的关节,从而提高关节的稳固性,加强对关节的保护作用,最终达到增强关节牢固性的目的。

儿童的心脏发育不够完善,血液输出量也就相应的较少。身体运动加重儿童心脏和血管的负担,而适宜的负担反而能对儿童的心脏和血管起到一定的锻炼作用。适当的体育运动对儿童的血液循环系统的健康发育是非常必要的。

儿童经常到户外参加适当的身体运动,对维护呼吸系统的健康、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具有重要价值。体育运动能够提高儿童呼吸器官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从而有助于抵抗呼吸道疾病。适当的身体运动还可以有效增大儿童的肺活量,并且有助于儿童的肺部健康。

适当的体育运动能够促进儿童神经系统功能的发展。神经系统对于身体的运动起着支配和调节的作用。适当的身体运动能够使儿童的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更加灵敏,尤其是在在运动技巧上,体育运动往往与平衡、敏捷、协调、力道、速度、反应时间等有关。维持平衡是的一项重要能力,良好的平衡能力对于保证人体完成各项动作,以及站、立、行非常重要,体育运动对人体的平衡能力具有改善作用,提高人体对身体变化时的调节能力。 经常性适宜的身体运动能够是儿童的各县身体动作更加敏捷,反应速度快,促进各个神经功能的协调良好配合,有助于促进儿童神经系统的健康。

身体运动除了对儿童运动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外,对儿童身体其他的器官、系统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幼儿参加适当的身体运动,能够加快胃肠的蠕动,有助于促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同时,也能增加幼儿的食欲。身体运动对整个有机体起到锻炼和促进的作用。

2." 体育之于认知 " 对自我的认知

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是自我评价,一是他人评价。幼儿处于何种环境和具有何种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其形成什么样的自我概念,这将成为以后个性发展的基础。对儿童来说,年龄越小,身体活动的能力越成为其自我评价额一项重要指标。儿童是从体验中得到自我评价结果的,他们能够通过不断的回味在过去的时光中取得的成就、所获得的能力以及各种行为方式而获得自我意识。通常情况下,身体活动能力强的儿童,能够自己独立去做某些事情并且成功完成,这种成功的情感体验使得幼儿对自己产生积极地自我评价。同时,身体活动能力强的儿童会经常得到父母、老师和他人的称赞和夸奖,这些他人评价也会影响儿童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和判断。除此之外,儿童还能从对自身行为的观察,来自感觉系统的信息和与他人对比来获得自我概念。

对于儿童,积极的运动体验的最初贡献就在于帮助他们建立一个真实的充满成功希望的自我概念。在父母和老师们的正确引导下,儿童也可以从他们的实际才干和技能中独立的形成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3." 对周围环境的认知

对于幼儿来说,不了解的事物很多,于是周围各种事物对幼儿具有吸引性,幼儿对不了解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幼儿就不能够平静下来,必然会具体的直接付诸行动,也就是亲身体验与探索。皮亚杰的认识阶段论认为人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经历感知运动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通常会通过简单的身体运动包括简单的动作来认识周围的一切事物。儿童最初的精神发育首先是建立在运动和感受的基础之上。在最初阶段,他们是通过感受、亲身实践的行为与动作,以及他们的身体来形成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与了解。

儿童利用所能掌控的物质材料对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检验,这些活动使他们能够逐渐理解周围环境。身体和运动的体验往往是和对物体的体验、认知联结在一起的,这些物体是儿童所摆弄的对象,或者说是他们玩耍时所用到的工具。伴随着游戏的进行,儿童回自觉或不自觉的认识到他所摆弄的物体的特性,随之,儿童能够获取的关于周围环境的知识和经验也就越多。

4." 运动对智力的意义

健康的身体是智力发展的物质基础,这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发育的完善程度,是智力发展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研究证明,手和手指精细的、灵巧的动作,能把大脑中某些赋予创造性的区域激发起来,从而促进大脑思维能力的发展。适当的运动还能使脑细胞获得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这对正处于迅速发育、不断完善的幼儿的大脑神经系统来说,无疑是相当有益的。此外,儿童在学习体育游戏和动作技能的过程中,离不开语言的指导和对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智力的活动。所以,体育活动不仅能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而且还能发展儿童的智力。

5." 体育之于社会性

要想能够在一个社交的共同体中得到发展,儿童是离不开其他儿童的。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组成的小组里,存在着大量相互帮助、彼此学习以及互相借鉴或模仿的技能的机会。在此,运动和游戏最适合不过的。因为,在运动和游戏中包含着大量要求儿童和他们的同伴一起去协商、解决冲突、担当主角、协调和承认游戏规则的情境。

在这些体育游戏的情境中,儿童需要与同伴相互合作,需要尊重别人的意见与建议,需要克制自己独占、为所欲为的任性,需要具有一定的活动技能和合作的态度,需要有竞争、取胜以及团体的意识,需要遵守体育游戏的规则,需要良好的同伴交往技能等,这些,也都可以在儿童的运动活动中逐步加以培养和训练,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使幼儿变得更加积极、主动、自信和独立。在游戏中浮现出来的问题往往是一个机会,一个去检验社交行为的基本规则的机会。儿童在体育游戏中学到的社会交往技能是受用终生的。

6.体育之于心理健康

在学前儿童中进行科学、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教育活动对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前体育教育的成功与否,是关系到提高我国未来社会人口素质的大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体育与心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这两者却有着密切的关联。体育运动能磨炼人的意志,培养坚强的个性,对于学前儿童的教育会起着积极的作用。比如,可以促进学前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增强学前儿童的竞争意识、独立表现意识、群体意识等。同时在体育运动的带动下, 学前儿童更能产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还可以促进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儿童天生好动,他们需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活动来形成、发展和完善各种心理素质, 如知觉、感觉、意志、注意力等。在剧烈的运动中,儿童大脑皮质的兴奋,思想上的高度集中,视听器官及肌肉、骨骼等本体感觉器官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能够满足儿童的内在需要。运动中的规则、角色的变化、合理的冲撞及成功与失败,使儿童体验到了一种在现实生活中尚未能体验到的能力。另外在体力和智力上,儿童的才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因此体育教育者应该从促进儿童发展的角度来培养儿童对体育的兴趣,并且给予肯定,不予约束、压制。在教学上以成人的方式来对待儿童, 这样才会使儿童对体育感兴趣。在这种兴趣的促使下,发展儿童健康的身心。

在儿童的情感世界中, 虽然没有成年人那么多的烦恼和压力,但是他们也会因遭受挫折而焦虑、畏惧、积郁,也会由于父母过多的溺爱而产生叛逆的心理。这些问题的出现,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体育游戏,或是其他途径让儿童宣泄,然后再通过教育、说理、解释等方法来解决,这样对纠正儿童偏异的行为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体育活动是一种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良好手段,它的内容和形式与儿童先天好动的行为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它的社会性也与儿童的积极探索社会的心理发展特征是相符合的。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因此,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并进行科学的学前教育和训练,对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 刘馨,霍利岩,运动中成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

[2] 刘馨,学前儿童体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第12篇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 《幼儿心理学》 教学模式改革

一、现状分析

学前教育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专业,要进入学前儿童教育领域,必须经历书本和实践的双重历练,技术与艺术的双重修习。也就是说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在有较强的理论支撑的同时还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要求。我院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培养目标与这种要求是十分一致的。

199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条明确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课程设置方面,幼儿园教育已经告别了纯粹的分学科教学模式,而以单元主题和综合主题为主要的课程模式。也就是说从现在的学前专业培养目标来分析,把学前教育专业称为一种职业技术教育未尝不可。

二、问题的提出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其职业教育与其他专业相比要有更强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幼儿心理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在其中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在职业教育的背景下专业基础理论课应该采取哪种模式去教学,才能使学生得到最大的收益?也就是说如何使“职业模式”与“师范模式”达到一种“黄金分割”比例?

三、研究基础及结果

近几年来,我们充分吸收国内外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教学的最新成果,对幼儿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基本思路是:理清基本原理,提高理论水平;充实最新成果,反映改革前沿;强化实践环节,注重技能训练。重点在使学生形成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技能上下工夫,在学生掌握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原理上下工夫,在加强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上下工夫。为学生高起点地走向工作岗位既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做好充分的实践准备。

(一)课程内容模块进行划分,不同模块采取不同模式进行教学。

从社会发展需要入手,对学前教育教师职业特点和幼儿园岗位进行分析,本着“面向就业、面向发展和实用、适度”的原则,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以年龄特征为主线,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为出发点;通过教学实践、典型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目的地解决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并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努力将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提高学生在校内实训和校外教育实践中对学前儿童心理特征的分析研究能力,突出专业特色,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性人才。

(二)重视教育实践的作用。

在教育实践方面我们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校―园”合作,结合幼儿园岗位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深入幼儿园调查,结合我院毕业生在幼儿园的工作岗位,我们以“活动”为切入点,对幼儿教师职业进行了岗位分析,发现他们的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生活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亲子活动、家长沟通、教师生活活动、教师交往活动。在这些工作中,组织幼儿生活活动需要大量时间,其次是教学活动,也可以说幼儿在园中一直处于活动状态,我们可以活动为逻辑起点来设计课程。

(三)课程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模式及方法。

高职教育要特别强调使用引导发现法、自学辅导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训作业法等较先进的教学方法。结合我院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情特点,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课程实施方法主要有:讲授法、案例分析式、体验感悟式、自学引导式、实验法、幼儿园见习、实习等。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适当调整讲、习比例,加大实训和实践学时比例;加强教育实践环节的指导与管理;扩大教育实践场所,在各种实践活动中锻炼能力、发展能力;改革实践教学手段,利用网络,扩展教学平台;改革考试评价方式;围绕课程开展学生实践活动。为了适应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和新的课程体系改革,满足教学需要,便于学生切实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我们自编教材《幼儿心理学》,在内容上反映了国内外学前教育改革和研究的新成果和新动向,更好地贯彻了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同时,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加深理解,扩展知识面,参考本学科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加强课程资源建设。理论教学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传统教学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结合,讲重点、讲思路、讲方法;讲课与自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最终通过案例分析、设疑置难、自学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实践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可通过心理实验、幼儿活动模拟、教育见习、教育观察、教育实习等教学途径,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研究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采取哪种模式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中的最典型、最一般的基础理论问题在幼儿教育阶段的体现,是教育普遍原理和幼儿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的产物,对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基本教育理念的形成和初步教育技能的掌握起着奠基作用。教师是一个复杂的职业,仅仅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作为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教师教育课程,对于学生形成现代教育理念、掌握教育教学技能、生成教师的角色意识,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是大学生走上教学岗位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潘菊素,傅琼.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7):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