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6:15: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音乐教学要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在完善传统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小学音乐教师如何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发挥创新教育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在创新教育活动中,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重视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始终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1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概述
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中,创新教育是开展音乐教育的使命,也是人的动力教育,只有重视创新教育,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主要是为了顺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深化教育改革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使之更好的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小学音乐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将极大的促进学生学习音乐课程,并不断丰富自身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为了提高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质量,深入分析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进行总结,完善创新教育的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探究学习能力,促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般情况下,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育观念的更新仍流于浅表层次;应试教育的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很深等内容。
2.1教育观念的更新仍流于浅表层次:当前,在小学音乐教育活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仍是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教育观念的更新仍流于浅表层次,音乐教师的教学观念没能及时的转变过来,导致其在日常教学中,忽视了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以及深入探究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活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要求音乐教师采用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教育观念的更新仍流于浅表层次,直接导致音乐教学效率较低。
2.2应试教育的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很深: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试教育的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很深,也是音乐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应试教育的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很深,直接导致音乐教研活动质量较差,加之忽视音乐教育活动的有效性,致使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此外,由于应试教育的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很深,音乐教学活动的功利性较强,教师很少真正的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
3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的要求及作用
3.1创设良好的环境是重要保障: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创设良好的环境是重要保障,也是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的要求及作用内容之一。我们都知道,每个学生都具有无限的创新潜能,音乐教师如何通过创新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气,将学生的学习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新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在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同时,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学习音乐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创设良好的环境是重要保障,是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的要求之一。
3.2培养创新意识是教学基础: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是教学基础,是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认识到的教学理念之一。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师应切实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合理的开展创新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此外,重视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分析,及时的完善教学方案,也是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关键。例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的主题,鼓励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学习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3.3培养创新思维是教学核心:在实践教学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的要求及作用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在开展小学音乐创新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师应在明确培养创新思维是教学核心的基础上,结合音乐课程的教学主题,合理的制定教学方案,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并进一步完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营造相对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之更加主动的参与到创新教学活动中,并发挥自身的创新意识,提高音乐学习的效率。因此,在小学音乐创新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视培养创新思维是教学核心这一教学理念,对于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重视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活动开展的有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应充分重视创新教育活动开展的意义,在实践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创新教育活动,促使学生在创新教育氛围中,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陶冶自身的情操,逐渐提高自身的音乐欣赏能力与创新能力。因此,在实践学习活动中,重视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张芳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第一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王建军.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策略研究[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4,(9):50.
[2]吴洁.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音乐时空,2015,(21):183.
[3]王蓉.浅谈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西部科技,2009,8(34):95-96.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简介
从本质上来讲,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同传统的音乐教学法有着很大的不同。传统的音乐教学法就是“大满贯”,一味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改以往枯燥的授课方式,采用语言、乐器、歌唱和舞蹈等教学手段,加强课堂互动,以更积极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具有综合性、元素性以及即兴创造性的特点,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符合新时期对小学生音乐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二、W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影响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性
伟大的奥尔夫曾经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寻找,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要求下,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树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就自己所学的音乐知识进行音乐创作,其创作内容不拘一格,可以是演奏方式,也可以是歌曲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比如,在学习《爷爷为我打月饼》这首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爷爷为我打月饼”的画面,进而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其中情感,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比较喜欢的表达方式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有的学生可能是通过唱歌来表达自己情感,有的学生可能是画画,还有的学生可能是讲故事,这样自然就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也能对小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显而易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爱上音乐,而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在小学音乐教材中存在一些传统音乐或者是民俗色彩浓厚的音乐内容,传统的音乐教学法往往使得学生们会唱但并不知其中含义,更别说体会其中情感,教学效果往往事倍功半。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领会或者说是教师带领学生领会音乐的美妙之处,培养小学生的艺术情操。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能够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往往是为了教授音乐而开展课程,完成了教学大纲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方式大都是教师领着小学生唱歌,一字一句,一板一眼,基本不会根据歌曲内容而挖掘学生的其他潜能。事实上,音乐课程同其他艺术课程和非艺术课程都是紧密相连的,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按照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将音乐、舞蹈以及语言相结合,最大限度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潜能,丰富其知识,扩展小学生知识面。比如,在教授《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歌时,首先可以让学生感受这首歌曲的节奏,按照自己的理解体会其中的感彩,然后要求学生通过语言、音乐和舞蹈等方式表现自己的情感。在完成最基本的音乐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们讲述国旗的来历以及意义,不着痕迹地为孩子们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再如,在教授《新年好》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向小学生讲述我国五千年的文明以及过年习俗,让小学生了解我国地大物博的基本国情。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述自己家过新年的情况,进一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建议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求教师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知道,虽然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进行音乐的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一无所知”,相反,教师应该“无所不知”。教师在课堂上要利用自己掌握的各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不断拓展孩子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学习和探究能力。比如,在教四川著名歌谣《螃蟹歌》的时候,如果教师对四川方言一点也不了解,就没有办法将其准确地翻译成普通话,这就会使学生对该歌曲的理解产生误解,更不要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了。再如,在讲授《小雨沙沙沙》这一歌曲时,如果教师对下雨这一自然现象不太了解,自然也就不能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这也不符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要求。总之,教师应该尽可能提升自己的素养,即使遇到不了解的知识,也应该及时学习,使自己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求教师将游戏引入教学,坚持快乐学习法
小学生不仅仅潜力巨大,而且还活泼好动。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也按照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要求,教师应该将游戏引入课堂,在必要时,甚至可以用游戏来贯穿整个课堂。比如,在学习《小乌鸦爱妈妈》这一课程时,教师就可以直接让学生分别扮演乌鸦和妈妈,根据学生自己对母爱的体会来表现该歌曲的情感。这样教师不仅仅可以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歌曲节奏和情感,这才是真正的快乐与学习同在。
【关键词】 新课标;音乐老师;角色转换
随着国家教育的发展,课程的改革,教师这一角色也面临着转变的必要。随着课程改革的要求,音乐课堂将发生很大的改变,中小学音乐教师将要随着音乐课程的改革而重新建立调整好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以及做好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角色特征和中小学音乐教师所要作出的改变
(1)传统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特征。传统中小学音乐教师是单纯的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者;是音乐教学的支配者、绝对的权威者。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学习的态度与兴趣、以及音乐的审美观、音乐的创造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缺乏师生互动的交流过程,会使师生之间产生距离感,不能够很好的进行学习以及情感的交流。(2)面对新课程的改革,传统中小学音乐教师应作出的转变。现在的音乐老师,要面临着教学观念、教学习惯、教学情景、知识储备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改变。只有不断的改变角色,不断的更新教学理念,充实自己,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要求。(3)要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观念。现在的教育观念要更新为:音乐教师要通过给学生上这门课,使学生能够对音乐产生兴趣,提高音乐的感受能力,审美能力,以及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让学生能够把音乐跟生活结合在一起,在音乐中感受生活,生活中寻找,享受音乐,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个性的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4)要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习惯。音乐教师要从以往以自己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要把课堂的主动性转交给学生,尽量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5)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情景。第一,要适应新的课程结构。第二,要适应新的课程环境。(6)要随时储备知识。教师必须随时吸收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新观念、经常温故知新,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以适应社会的要求,时代的发展。
二.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中小学音乐教师要从各个角度来转变成新型的教师
1.从师生关系的角度看,中小学音乐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中小学音乐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过去只是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这一角色中转变过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对学生进行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要扮演好这些角色,就应该作到以下几方面:
(1)要热爱学生,跟学生保持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学习音乐的促进者,指导者,音乐表现的欣赏者。(2)音乐教师要跟学生互动交流、共同发展,成为学生音乐学习过程中的交流者、参与者、合作者。交流互动、共同发展也就成为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
2.从课程的角度看,中小学音乐教师应是课程的创新者。这样教师不仅是教材的被动的实施者,而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课程的设计者与创新者。这也就要求教师要把课程和教学实际相结合,大胆的进行创新教学,开拓教学的新思路,设计新的教学模式,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而又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教学风格。
中小学音乐教师要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课程的改革,要从教师做起,中小学音乐教师要成为音乐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以及创新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改变单调的课堂教学,要拓宽课程,把自己见解以及感受融入到新课程的实施中,让音乐课堂成为创新的课堂,音乐教师成为新课程的开拓创新者。
3.从教师自身的角度看,中小学音乐教师是音乐的终身学习者。现在的社会,科技在发展,知识不断的在更新,由于电视,网络等电讯化多媒体的发展。音乐教师要不断的更新知识,更新教学观念,创新课程,不断的充实自己,储备好知识与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
4.从身心教育的角度看,中小学音乐教师应是学生的“心理保健师”与“音乐治疗师”。教师要作学生的心理保健师,除了在教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随时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对于音乐教师,更是学生的心理保健师。教师应该让音乐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音乐的课堂,也要成为学生舒缓平时学习压力的课堂,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活泼的气氛下来学习音乐,感受音乐。
5.从情感关系的角度看,中小学音乐教师不仅要作学生的“良师”,还要作学生的“益友”。教师不仅要作学生的良师,也要成为学生的益友。教师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这样才能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才能更深入的了解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想法,与思想感情,才能更好到与学生沟通,交流互动。这样,学生也才会向教师敞开他们的心灵。
6.从社会对教师的评价角度看,中小学音乐教师应是学生灵魂塑造的引导者。对于给教师是学生灵魂塑造的引导者这称号,这是人们给教师的美称,也是社会对教师的一种职业的期待。这种期待肯定了教师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强调了教师工作对学生的精神塑造和智力开发的意义,也肯定了教师在教书育人上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也含有对教师实际教育能力的估计和评价。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引导者,也强调了教师在育人方面的重要性。特别对于中小学生,正是身心发展以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阶段,所以教师要教学生怎样做人。比如说,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处于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教师要指导她们学会观察、选择和吸收进步积极的思想,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7.从学校与教师的关系角度来看,中小学音乐教师是学校文艺活动的组织者,表演者与创编者。随着教育改革,国家教育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现在的中小学很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每学期都有举办各种文艺比赛,培养同学们的艺术特长,达到全面发展的效果,组织与编排这些活动、节目的任务自然就落实到艺术老师的肩上了。
【关键词】小学 音乐教学 问题 现状 对策 试析
小学音乐教学一直都是提升小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最为重要的渠道,更是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音乐教学对于促进小学生全面、良好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以及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就当前形势来看,我国小学校实施小学音乐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是小学所有教育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必须要根据小学生自身身体和心理发展的特征,采取一个具有很强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对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行培养,最终促进小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下面,笔者就试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有些学校对于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并没有一个准确和明确的定位,就当前形势来看,我国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并没有对我国音乐教育自身的功能有效发掘出来,也没有充分认识到我国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自身所具有的艺术性以及特殊性,反而将我国小学音乐教育和小学教育其他学科教育教学活动实施简单结合,进而将小学音乐所具有的艺术特征进行了淡化,甚至抹杀,这并不能够符合我国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自身的根本宗旨,更加偏离了小学教师实施音乐教育教学的目标。
还有些小学校将音乐自身所具有的艺术性忽略,主要表现在有些学生将音乐教育教学作为一种手段,将音乐所具有的益智以及辅德的功能看成了实施音乐教学的目的。有些小学音乐教师对于音乐教材里面的技能和知识所具有的系统性以及音乐兴趣和音乐能力具有的内在联系不能准确理解,通常情况下,音乐教师都将音乐课堂开展成了小学生的娱乐课程。这样就忽视了对小学生自身全面音乐素养培养的目的,更加忽略了音乐性是音乐教育自身发挥其他作用以及其他功能的根源。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小学音乐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艺术教育价值以及艺术教育功能十分重要的体现就是创造,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同样不例外,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保证演唱激情洋溢,保证音乐雅俗共赏,舞蹈生动活泼,这些活动能够有效激活小学生自身的创作兴趣以及表现欲望。所以,在我国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要不断鼓励小学生不断发展自身的创新思维,激励小学生积极开展自身的创作才能以及艺术个性。与此同时,还要对小学生创新思想来进行及时表扬,最终保证小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创造力以及想象力,在音乐教师教授新歌曲之前,必须要细致和耐心地分析和钻研音乐教材,找出重点以及难点,将那些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找出来,在基础训练过程中将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并且在这一个教授过程中,采取比赛或游戏等形式来将音乐趣味性增加。
2.小学音乐教学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想要鼓励小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过程中,必须要充分重视小学生参与音乐教育教学情境和活动,要求音乐教师必须要对活动形式进行精心的设计,引导小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小学生自身参与到历史教育教学的能力。在音乐欣赏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还要根据学生可接受性、心理特征、生理特征以及音乐教学条件,设计出一个有趣以及生动的活动。除此之外,还要通过使小学生进行创作、实施表演、组织伴奏、思考意境、谈感受和体会,以及实施课外研究性学习等等活动,来有效增加小学生参与到小学音乐活动中的积极性,开阔小学生四维空间以及学习思维,最终使得小学生能够发展以及彰显自身的个性。
3.小学音乐教学要改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一直都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载体,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对于提升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小学学习环境进行改善,加强小学校软件建设以及硬件建设,具有十分现实以及重要的意义。比如说,对于教师自身的环境实施完善,保持小学音乐教室整洁以及清洁,进而为音乐教师以及学生带来一个好心情和好氛围。再比如,通过音乐作品中醒目标语口号以及生动形象的标语口号,来为小学生实施潜在审美教育以及思想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师可以并不知环境的时候加入艺术家的名人名言以及作品展示,这样对于培养小学生自身艺术价值观念起到促进的作用。
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又从小学音乐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小学音乐教学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以及小学音乐教学要改善学习环境这三个方面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参与式 教学 小学 音乐课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合作式的教学或协作式教学法,具体是指全体师生在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下,所有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参与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上具有独特的作用和地位,值得我们音乐教育者深入探索和研究。
一、小学音乐课实施参与式教学的重要意义
参与式音乐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进而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要我学”为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我要学”,真正体现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的师生平等互动、互促共进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而在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让小学生深刻体验音乐的不朽魅力,拓展启发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小学生理解音乐能力和掌握音乐技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 参与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参与式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及时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拓展、及时补充和创新教材的内容,充分显示教材的生机与活力,只有通过那些具有时代气息的音乐载体才能更好地得到学生的认同。参与式教学需要教师利用自己的学识、经验和个性来分析、梳理、整合教材,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想象教学法、表演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营造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学习环境与氛围,帮助学生在情景中解决问题【2】。
(二)要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参与式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轻松驾驭课堂的能力,能够设置和创设适合教学内容的音乐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敢于参与,乐于互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和讨论,帮助学生找到学习音乐的方法。
(三)要有卓越的教学技能和艺术。参与式教学要求教师能够较好地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殿堂,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具备卓越的教学技能和艺术,通过具有感染力的教学,引领学生主动去体验和享受音乐带来的美妙感觉,自愿自觉地成为音乐学习主体,成为音乐教学的参与者和体验者。
三、参与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上的应用方法
对于小学生而言,音乐艺术并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种内心体验,是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参与式教学就是要让小学生在参与音乐教学过程中认知音乐、体验音乐。
(一)激发小学生音乐兴趣,引导主动参与。
学习兴趣是引导小学生参与音乐教学的巨大动力,教师要学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激发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营造一种宽松、平等的有利于学生参与的学习氛围。比如可以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让他们在音乐课中根据音乐边唱边跳、边欣赏边表演,动静互补、相辅相成。可以在音乐游戏中即兴舞蹈满足学生的要求,充分重视其创造性,更大的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二)开展音乐实践,创造参与音乐体验途径。音乐教学就是学生参与音乐实践得到实现的过程。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使之能从音乐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提高感受力、发展想象力、开发创造力,培养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3】。如教授关于新疆的歌曲,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哼唱、表演舞蹈、打击乐伴奏等多种方式来感受新疆歌曲的魅力,使学生们在音乐中感受到新疆的美丽、富饶。
这种让学生主动参与的体验过程,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并可以完成学生们的内心体验,真正把学生作为能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体和体验的主体。
(三)把握学习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参与学习。由于各个学生在音乐基础和音乐天赋及能力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要引导学生都参与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必须了解掌握各个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和个别差异情况,以便心中有数、区别对待。对于那些音乐基础较好的学生,应予以鼓励和表扬,让他们在同学中成为学习榜样,并引导他们去帮助和带动其他同学。而对于那些基础较差、音乐学习有障碍的学生,要采取方法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树立学习音乐的自信心,使他们也能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中去。
总之,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恰当安排、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情况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分解成不同知识层次的小内容、小目标,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学习、活动指导,使学生的音乐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
(四)激发有效互动,在课堂内外开展参与教学。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内进行有效互动,是参与式音乐教学的重要形式。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讨论、交流等形式的参与活动,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所学音乐的认识、感受和想法,教师针对他们的认知情况进行点拨和引导,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深刻体验参与式教学。另外,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课后拓展,指导学生针对上课内容进行查找相关背景资料,在课上对全班同学进行讲解,让图书馆阅览室、网络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通过参与和探究,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量,体验到参与和探究的快乐。
参与式教学模式对于小学音乐教学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是值得研究和推广的教学方法,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研究,逐步丰富参与式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使之更贴近小学生实际,在推动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上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彭贵军.浅谈互动式教学与构建高校新型师生关系[J].当代教育论坛,2009
(2):45-46.
2.姜莲. 音乐教学中“互动式”教学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10(9):
【关键词】:参与式 教学 小学 音乐课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合作式的教学或协作式教学法,具体是指全体师生在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下,所有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参与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上具有独特的作用和地位,值得我们音乐教育者深入探索和研究。
一、小学音乐课实施参与式教学的重要意义
参与式音乐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进而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要我学”为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我要学”,真正体现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的师生平等互动、互促共进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而在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让小学生深刻体验音乐的不朽魅力,拓展启发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小学生理解音乐能力和掌握音乐技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 参与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参与式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及时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拓展、及时补充和创新教材的内容,充分显示教材的生机与活力,只有通过那些具有时代气息的音乐载体才能更好地得到学生的认同。参与式教学需要教师利用自己的学识、经验和个性来分析、梳理、整合教材,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想象教学法、表演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营造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学习环境与氛围,帮助学生在情景中解决问题【2】。
(二)要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参与式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轻松驾驭课堂的能力,能够设置和创设适合教学内容的音乐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敢于参与,乐于互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和讨论,帮助学生找到学习音乐的方法。
(三)要有卓越的教学技能和艺术。参与式教学要求教师能够较好地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殿堂,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具备卓越的教学技能和艺术,通过具有感染力的教学,引领学生主动去体验和享受音乐带来的美妙感觉,自愿自觉地成为音乐学习主体,成为音乐教学的参与者和体验者。
三、参与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上的应用方法
对于小学生而言,音乐艺术并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种内心体验,是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参与式教学就是要让小学生在参与音乐教学过程中认知音乐、体验音乐。
(一)激发小学生音乐兴趣,引导主动参与。
学习兴趣是引导小学生参与音乐教学的巨大动力,教师要学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激发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营造一种宽松、平等的有利于学生参与的学习氛围。比如可以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让他们在音乐课中根据音乐边唱边跳、边欣赏边表演,动静互补、相辅相成。可以在音乐游戏中即兴舞蹈满足学生的要求,充分重视其创造性,更大的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二)开展音乐实践,创造参与音乐体验途径。音乐教学就是学生参与音乐实践得到实现的过程。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使之能从音乐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提高感受力、发展想象力、开发创造力,培养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3】。如教授关于新疆的歌曲,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哼唱、表演舞蹈、打击乐伴奏等多种方式来感受新疆歌曲的魅力,使学生们在音乐中感受到新疆的美丽、富饶。
这种让学生主动参与的体验过程,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并可以完成学生们的内心体验,真正把学生作为能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体和体验的主体。
(三)把握学习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参与学习。由于各个学生在音乐基础和音乐天赋及能力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要引导学生都参与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必须了解掌握各个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和个别差异情况,以便心中有数、区别对待。对于那些音乐基础较好的学生,应予以鼓励和表扬,让他们在同学中成为学习榜样,并引导他们去帮助和带动其他同学。而对于那些基础较差、音乐学习有障碍的学生,要采取方法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树立学习音乐的自信心,使他们也能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中去。
总之,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恰当安排、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情况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分解成不同知识层次的小内容、小目标,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学习、活动指导,使学生的音乐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
(四)激发有效互动,在课堂内外开展参与教学。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内进行有效互动,是参与式音乐教学的重要形式。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讨论、交流等形式的参与活动,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所学音乐的认识、感受和想法,教师针对他们的认知情况进行点拨和引导,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深刻体验参与式教学。另外,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课后拓展,指导学生针对上课内容进行查找相关背景资料,在课上对全班同学进行讲解,让图书馆阅览室、网络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通过参与和探究,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量,体验到参与和探究的快乐。
参与式教学模式对于小学音乐教学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是值得研究和推广的教学方法,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研究,逐步丰富参与式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使之更贴近小学生实际,在推动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上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彭贵军.浅谈互动式教学与构建高校新型师生关系[J].当代教育论坛,2009
(2):45-46.
2.姜莲. 音乐教学中“互动式”教学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10(9):
1.小学音乐教育中渗透自然主义教育观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需求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就需要进一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而当前我国不少地区教育理念滞后,教学方法陈旧,无法满足当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在此背景下,国家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以培养出综合素质和能力高的复合型人才,从而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与动力,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小学音乐教育中应用自然主义教育观是社会发展背景下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2.小学音乐教育中渗透自然主义教育观是改善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的必经之路
当前,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依旧禁锢于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之中,灌输填鸭式的音乐教学模式,致使音乐失去了本身之美,也使学生无法对音乐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情趣。小学音乐课程的内容本身之美就在于用简单的韵律凸显大自然之美,而当前的教育理念致使教师过于注重音乐唱法的传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忽略了这一学段学生在心理以及生理上的发育特点,进而也就无法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就需要将自然主义教育观融入于小学音乐教学中,为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奠定理论基础。
二、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渗透自然主义教育观的途径
1.以小学生心理以及生理发展特点为基础
要想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全方位渗透自然主义教育观,就需要首先明确小学生的心理以及生理发育特点,掌握其发展规律。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段在7-12周岁,而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理以及心理高速发展的时期,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所处年龄段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将自然主义教育这一教育理念渗透到教学中。比如:三、四年级的学生,其在心理上正处于自我意识萌芽的阶段,开始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来实现对事物的判断,但是依旧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某一件事情上;从生理方面讲其身体协调能力大幅度增强。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在评价与表扬中,提升其自信心和审美能力。
2.更新教学理念,以小学生为音乐课堂教学主体
自然主义教育观要求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来实现其对教育的指导性作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遵循音乐的本质属性,也要遵循学生的自然属性。因此,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这样才能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积极性的基础上,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从而实现学生个性化的成长,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
在渗透自然主义教育观、落实素质教育全面要求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对于音乐学科的兴趣,进而营造出和谐且具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使学生建立起对音乐学科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全身心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带着求知的欲望来探索,从而在音乐的熏陶中逐渐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感兴趣的方面,不断地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尽量使内容贴近自然,还原音乐的本真,这样才能在净化学生心灵的同时,启迪学生思考、探索,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比如: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按照曲目的内容,实现学生的分角色扮演,在寓学于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结语
关键词:合唱教学;创新;专业素养;基础;重视
合唱本身是一种具有较强的艺术性、集体性和科学性的多声部、表现力强的集体歌唱方式,对表演群体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意识要求比较高,本身合唱的对象――小学生就具有注意力集中差、行为能力自主性差以及自我要求不高的弱点,在音乐合唱教学过程中需要有科学有效的引导才可进行高效而有序的学习。
一、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小学合唱教学过程中,学校、老师以及学生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效果不显著。具体分析如下:
1.学校方面:重视度和投入不足
学校,作为知识、文化传播的场所,其管理方式、管理理念与制度规范的施行对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而言,很多小学的重视度和投入都明显不足。由于学校领导层本身的音乐素养比较低,管理理念又相对比较滞后,表面认可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要求,实际上却迟迟不见行动,对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重视度不够,使得教师的教学要求难以满足教学实际的需要,而其对合唱教学投入的不足(尤其是音乐教师的培训与激励体系的建设),往往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敷衍了事,避重就轻,将二声部的合唱变更为齐唱甚至不教,严重影响了小学生音乐合唱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学生音乐修养的提升。
2.教师方面: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不高
在小学合唱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因自身音乐素养不高和找寻有效教学方法的失利,对合唱教学失去了信心,针对音乐基础水平不一的教学对象,采用了迂回的教学战术,甚至是逃避或跳过的解决方法,将合唱变为齐唱,或者将其理解为两个或多个声部的拼凑,进行机械式教学,索然无味的教学让学生体会不到合唱的美妙,这种教学后果与变齐唱的后果是一样的。
3.学生方面:音乐基础水平不一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一般指的是基于普通学校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而进行的,它以班级为单位,结合相应的音乐教材内容,依据课程表,对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进行的合唱教学。它的教学对象不同于合唱团体,它的教学对象是全班学生,这群普通学生由于自身条件、嗓音条件、歌唱水平、合唱能力等的不一样,对合唱的理解和诠释也不尽相同,为此如何协调好这群音乐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的合唱教学,学校和老师以及学生本身必须进行良好的配合,才能切实促进小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才能促进学校合唱音乐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二、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为了贯彻新课标中的小学生合唱音乐教学目标,切实提高小学生合唱教学的效果,必须针对目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策略研究。
1.加大对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重视度与投入
现在很多小学校在合唱教学的重视度和投入上普遍存在供不应求、投资效果差的问题,为此必须加大对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重视度与投入。一是提高任课老师的绩效考核标准,对合唱教学方法、过程以及效果进行调研、评估,给予优秀老师相应的奖励,对教学态度不端正的老师给予惩罚,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二是定期开展合唱比赛。定期开展主题活动,让每个班级的学生与教师都参与到比赛中,通过比赛提高校领导、老师以及学生对合唱教学的重视度,提高合唱教学的效果,促进小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教师的思想、行为以及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现在小学新增的音乐教师大多为大专或者普通本科的音乐专业毕业生,音乐涵养和音乐认知水平比较低,为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定期开展音乐培训。聘请专家、学者到校对音乐老师进行辅导,提升音乐老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端正教学心态。二是要求教师对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行不断提高。不断拓展教学方法,使教学途径多元化,使教学内容形象化,通过生动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合唱中找准定位,不断对合唱音乐产生一定的认知。
3.创新教学方式
目前,针对单一而陈旧的音乐教学方式,学校必须进行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途径的创新。一是转换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目前很多小学生对合唱音乐没有兴趣,很大的原因在于教学方式的单一与刻板,因此可以通过转变教学方式,通过小学生喜欢的事物或喜欢做的事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是将复杂的发声与形象的活动进行有效结合。通过形象的小活动让小学生参与到合唱教学中,感受合唱的美。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师;声乐能力
声乐能力是一个集多种技能于一体的能力指标系统,其中包括的基础的声乐表演能力,高效的声乐教训能力和促进声乐能力横向发展的声乐拓展能力。对中小学音乐教师来讲,其音乐教学水平取决于声乐能力的高低,注重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声乐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不仅仅有利于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水平,广义上来讲,对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1中小学音乐教师声乐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在实践教学中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中小学校音乐教师的综合综合能力提升,对于音乐这门模仿性很强的学科来说,对教师的要求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能以一个艺术家、表演者的姿态在“教学舞台”上施展才华,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成为学生心中优秀的榜样,用以模仿和学习。因此,重视中小学音乐教师声乐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对音乐教学工作负责的一种表现,也是音乐教师实现自我能力提升与完善的重要过程。二是有利于中小学校培养应用性音乐人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学生各项学科的实践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学科也不例外[1]。中小学生对音乐接触大多属于基础阶段,从基础抓起,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也是关键所在。由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改变,自然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为了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音乐实践能力,就需要中小学音乐教师注重自身声乐能力的培育与发展,以更加全面和牢固的音乐知识以及更高的音乐素养为基础。
2提升中小学音乐教师声乐能力的途径
2.1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声乐能力
在中小学声乐教育中,教师为了制定出全新的声乐教学模式,必须清楚了解现阶段中小学生对音乐教学的实际需求,最好能对当下主要声乐教学模式进行调研,这样制定出的新型声乐教学模式一方面能让音乐教师本身的声乐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可以让中小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从而避免盲目跟风。中小学教师本着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基本思想,可以将新型的观摩教育模式和微课式教学相融合,让学生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中感受声乐世界的美妙,从而更加坚定自己声乐学习的目标。最后,学校方面为了大力支持音乐教师的对音乐教学模式的创新工作,通过添加和完善音乐设施设备来助力音乐教师在声乐能力方面的发展。
2.2定期对音乐教师进行声乐方面的培训
为了加大对音乐教师的声乐能力培训力度,发扬“素质教育,艺术为重”的教育理念,学校可以对音乐教师进行定期的声乐培训,一是可以邀请外地声乐专家或名师到本地,通过举办专业知识讲座或者创办声乐学习班等方式来传授经验,供学校音乐教师学习,从而提高自身声乐能力。二是有计划的将本地的音乐教师外派出去,到外地进行声乐方面的学习与交流,吸取更多不一样的声乐知识和经验为自身的声乐发展提供基础。
2.3要创造更多的艺术实践机会
由于声乐是一门集表演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艺术,想要提高音乐教师的声乐能力,尽可能的多参加艺术实践活动便是一个有效途径。音乐教师通过参加艺术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在声乐表演中得到能力锻炼的机会,在实践中发现自身声乐能力的不足,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另一方面在通过参与艺术实践活动获得语言、表情、气质和形体等全方面的发展,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2]。因此,在促进中小学音乐教师声乐能力培养与发展的道路上,学校或者相关教育部门可以按年、按季度举办当地音乐教师声乐能力比赛,并设置一定的奖项,为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声乐能力创造一个艺术实践活动的舞台。
2.4进一步强化声乐拓展能力
声乐能力包含多个方面,所以进一步强化声乐拓展能力也是提高音乐教师声乐能力的途径之一。随着音乐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中小学校里的学生乐队数量也逐渐增多,所以音乐教师要锻炼自身的指挥能力,以此来适应现阶段音乐教学和学生音乐活动的需要;其次是教师要加强自身对音乐的研究能力,细致化日常教学工作,并善于发现其中的问题与不足,拥有研究问题的能力,及时纠正完善自身的声乐能力;接下来是需要教师强化自身舞蹈表演能力,透过肢体语言能更好的凸显声乐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特点;最后是要求音乐教师强化组织课外艺术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声乐能力也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提高,音乐教师为学生们尽可能的创造课外活动的机会,利用课外实践给学生们排练节目。
2.5进一步强化声乐教学能力
声乐能力高低在教学能力上也有一定的体现,所以强化声乐教学能力也有利于音乐教师声乐能力的发展。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在具备专业教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教育技巧和教育心理学,这是教育的普遍规律。对于中小学音乐教师来说,了解中小学生处于变声期的嗓音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声乐训练和保护,与此同时教师要将歌唱心理教学融合到实际的声乐教学中,并能熟练的运用现代化设备和手段开展教学工作。教学能力的强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掌握一定量乐器的使用基础上具备较强的自弹自唱能力,并提高自弹自唱的表演质量;二是拥有一定的范唱能力,让学生在观摩中得到音乐的启发,有一个学习的借鉴对象;三是强化教师因材施教的能力,针对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采用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最后是强化音乐教师的声乐评价能力,使之更具专业性,合理性。
3结语
综上所诉,在强化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道路中,音乐教师是培养中小学生音乐能力,加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引导者之一。本文从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能力、强化声乐拓展能力等方面来提出策略,来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声乐能力,望以此为培养具备专业声乐能力和良好音乐素养人才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毛亚雄.探讨中小学音乐教师声乐能力的培养与发展[J].戏剧之家,2015,(17):194.
一、小学音乐欣赏课的现存问题
(一)学生的音乐底子差,学习能力不强。音乐欣赏课相比于传统的以音乐理论知识为主的教育方法不同,没有学生与教师的亲密互动是难以实现教学有效性的,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学生的音乐基础薄弱,音乐底子差,欣赏能力很难培养。小学生在平时很少涉及音乐知识的摄入,基本等于从零开始的学习,认为音乐课程是最容易学的,很多学生将音乐二字与流行歌曲完全等同,几乎没有任何声乐、乐器等方面的知识,听音乐只为了娱乐,凡是时尚的、动感的、吸引人的就反复听,凡是古典的、高雅的就认为是过时的、枯燥的,从内心深处拒绝欣赏,这些造成了音乐欣赏课的困境。(二)课程的组织和安排不合理。音乐欣赏课需要教师事前对课程所需的素材、环节等内容做出精心的准备,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分析,音乐教师自认为拥有多年的教学经验,觉得音乐欣赏课比传统的理论知识课还要容易,因此备课情况不好,很多教师甚至根本不备课,临时从网络上下载乐曲放任学生自学。教学内容的设计过于简单,没有深入开展探究性活动,过多停留于表面文章。在小组探究和讨论中,尽管场面火热,学生交流热烈,但收效甚微。(三)教学内容的设置不合理,过于陈旧。音乐欣赏课的内容设置过于陈旧也是导致学生对音乐欣赏课难以保持积极性的原因之一,很多学校多年都不更新一次音乐教学素材库,音乐教学设备和设施也十分陈旧缺乏,教师很少从互联网上选取新颖的教学素材与学生分享,长年累月地欣赏数目有限的固定乐曲,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学校的音乐教学能力薄弱,教师的基本功差,与其学也学不到东西,不如不学。(四)教师忽视学生的主置。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重视学生的主置,不能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分析,为小学生留出足够的自主发挥空间,难以提升小学生音乐知识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首先,小学音乐教师在培养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时候,只能利用自己选择的歌曲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部分小学生不喜欢教师所选择的歌曲,导致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难以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知识学习效率。其次,小学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无法利用小组探究方式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导致小学生音乐学习效率降低,甚至会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无法提升小学生音乐学习效率。最后,在小学音乐教学期间,教师不重视学生提出的意见与建议,一味的要求小学生按照教师的规定学习音乐知识,无法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增强小学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效果,甚至会影响小学生对音乐的喜爱。
二、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水平的策略途径
(一)营造音乐欣赏课堂的活跃气氛。良好的氛围是开展音乐欣赏课的关键,小学音乐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一定要创造条件为学生营造一个活跃的欣赏氛围,如果课堂上气氛压抑,教师一人授课,学生从不参与,学生欣赏的目的就无法实现。学生喜欢活跃的课堂气氛,并能够从中找到无限的乐趣,这一点小学音乐教师千万不能忽视。小学音乐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无论学生的想法多么与众不同或者多么平凡无奇,教师都要做出正面的鼓励性的评价[1]。(二)注意运用提问法展开欣赏教学。音乐欣赏课的关键不在于教师向学生传递多少专业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自己理解音乐、感知音乐、进而热爱音乐,能够形成个性化的音乐欣赏能力。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上课时,完全可以采用提问法来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的主观意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可以就课程内容提出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点,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欣赏教学,即让学生聆听,而且至少要听两遍,最后鼓励学生对刚刚欣赏的音乐做出评价。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将理论知识一股脑地全教给学生,应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精神的培养与提升,音乐欣赏课尤其如此[2]。(三)在音乐欣赏课中引入多媒体技术。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地与小学音乐欣赏课程相整合,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音乐教学的素质性,丰富的多媒体素材能够拓展音乐教学的表现形式,同时还可以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效率。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经典音乐让学生进行欣赏,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经过短时间的探讨之后,让每小组的学生代表发表欣赏结论。但是有一点是必须引起小学音乐教师注意的,那就是多媒体的运用不能毫无节制,更不能用多媒体取代教学授课环节,音乐欣赏课程不仅仅要听更要想,要思考,要感受,要表达,学生在多媒体设备的带动下只能激发兴趣,但是不能实现后续的目标[3]。(四)在音乐欣赏课中突出情感教学。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结晶,因此小学音乐教学不能忽视了情感的作用,如果没有情感元素的积极引入,小学音乐欣赏课就会演变成对特殊符号排列组合的欣赏,达不到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目的。通过具体的教学可知,将音乐欣赏课与情感教学相结合,一方面加强了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喜爱,另一方面还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等价值认同。小学音乐欣赏课,可以跳出教材的限制,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思想情感的类型选取一系列经典乐曲并进行归类,通过主题教学的模式向学生分享这些素材,对学生开展音乐专题欣赏教学[4]。(五)重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方式,激发小学生的音乐知识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首先,小学音乐教师需要调查小学生喜爱的音乐,在培养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时候,为其播放小学生喜爱的音乐曲目,进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期间,可以将小学生分为几个探讨小组,要求每个小组的学生探讨音乐曲目的欣赏方式,在小组探讨过程中,教师也要参与到小组探讨中,为学生营造平等交流的教学环境,保证可以提升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在小学生小组探讨之后,教师要求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发言,说出小组探讨的结论,在全班学生评价与合作的情况下,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六)创新音乐教学方式。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要重视自身教学方式的创新,逐渐提升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减少其中存在的各类教学问题,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竞赛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就是播放一段音乐,要求小学生鉴赏,并且举手抢答音乐的情感倾向,学生可以根据音乐的欣赏,认真体会音乐的情感,然后说出音乐的悲喜情感含义,在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较高的时候,教师就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奖励,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学生回答积极性较低的时候,教师不可以对其进行批评,而是要鼓励学生积极抢答问题,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次,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应用室外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工作,组织小学生到操场中欣赏音乐,此时,教师可以为小学生播放《我爱我的家乡》曲目,引导小学生在大自然中感受歌曲的情感,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小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增强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效果,逐步优化小学音乐教学体系。
音乐欣赏课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属于比较系统、复杂的一门学科,其中渗透着多项音乐元素,必须通过欣赏的途径,促使学生理解。通过有效性的课堂教学,为学生构建音乐欣赏的环境,营造欣赏氛围,确保学生在音乐欣赏中感悟到音乐元素的存在,既可以实现自身对音乐欣赏的追求,也可以达到音乐教学的效果,适应现代音乐欣赏的发展。
作者:邝少珍 单位: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凤翔小学
参考文献:
[1]谢圆.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6):241.
[2]张华丽.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6(7):134-134.
[3]蔡瑶.以多元化策略,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实效[J].北方音乐,2015(1):127-127.
[4]刘涛.浅谈新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J].速读(中旬),2015(1):114-114.
摘要: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我国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也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为提高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提出了策略方法。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88-01
一、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开展,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有了很大的提升,对小学基础音乐课给予了更多的重视,校园合唱的质量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并且,许多校园的童声合唱团以优美清澈的嗓音享誉中外。但是,从教学现状和水平上来看,目前小学音乐的合唱教学也并不乐观,大部分学校在合唱教学的师资、教学水平、教学设备、教学环境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欠缺,还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不愿教授合唱歌曲
合唱教学相比普通的音乐教学难度更大,对学生的音乐素质要求也更高,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小学生很少具有较高的音乐素质,再加上很多学校的音乐教师本身也不是专业出身,并未受过正规的专业音乐训练,只是其他科目的任课老师兼任,在这种情况下,老师难以完成合唱教学的任务,也不愿给学生讲授合唱歌曲。
2.学生基础浅薄,对合唱有畏难情绪
小学生年龄偏小,对音乐课的认识就停留在唱歌课的形式上,很多小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因为,他们不愿接受枯燥的音乐知识和单一的音乐练习。合唱本身对学生的音乐素质要求就高,不同的学生要演唱不同的声部,并且在演唱时要唱准每一个音节,需要合唱团的每一个学生长期的练习和配合,如此枯燥而又重复的练习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3.教学方法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合唱教学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和技巧很多,比如气息的控制、音准的掌握、不同声部之间的配合等,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上,老师是课堂的主导和权威,教师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灌输,学生被动的接受和服从,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
4.地域发展极不平衡
小学音乐的合唱教学在地域之间、农村和城市之间也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发达地区的学校很多拥有自己的合唱团,并且经常参加各大演出,水平达到多声部甚至无伴奏人声合唱的表演形式。但是落后偏远地区、农村的小学大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音乐课程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再加上师资和教学条件不足,开展音乐合唱教学有一定的困难,甚至没有开设合唱教学。使得各地域之g,合唱教学的水平发展不均衡、参差不齐。
三、提高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方法
1.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小学生对合唱的学习能力,首先得培养其对合唱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中应该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合理安排教学流程,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和认知特点,精心组织教学,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感到自信和充满热情。另外,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提高学生对合唱作品的欣赏水平。合唱歌曲比起一般的歌曲教学,难度无疑会加大,学生常常感到吃力和困难。所以,在教会学生合唱歌曲之前,可以先培养学生对合唱的欣赏能力。分别让学生聆听同一首歌曲的合唱和单唱的不同版本,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体会合唱的宽广音域,感受合唱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增加对合唱的学习兴趣。
2.注重方法教学,提高合唱能力
合唱需要不同声部之间的配合,对学生的歌唱技巧、音乐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合唱团只有做到声音上的统一、协调,才能将歌曲完整的表达出来。要想达到较好的合唱效果,必须对学生进行发声和歌唱技巧的指导。
首先,要学会气息的掌控。教导学生正确的运用气息,比如要求学生站立,保持躯干挺直、腿直立、面部放松,让气息自腹部顺畅而出,循序渐进地增加呼气和吸气的强度和次数,让学生有意识的训练控制气息的能力,注意呼吸的轻柔、均匀、舒展,在换气的时候也能自由的控制气息的进入和呼出的强度。另外,还要教导学生掌握好呼吸的节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规范的呼吸方法。
其次,要加强对学生音准和节奏的教学,合唱中对音准的要求特别高,每个声部都要做到音准,如果任何一个成员偏离音准,在合唱中就会显得特别突兀,破坏了歌曲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因此,一定要强化学生对音准的练习。可以让学生辅助以手势来进行音阶的练习,通过分声部演唱来找出彼此的音准问题。
最后,也是最难的,指导学生掌握不同声部之间的转接和连贯。合唱歌曲不仅仅是不同声部的叠加,声部之间一定要统一协调,否则失去声部之间自然的转接和连贯,会让歌曲听起来特别死板,没有统一协调的美感。但是,对于声部之间的练习不可能一蹴而就,老师在教导学生时一定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各个声部之间相互配合,控制自己的音量,不要某一个声部音量过大,会导致压过其他的声部甚至把其他声部带跑,使分声部合唱变成了一个声部的齐唱。
3.利用乐器进行辅助教学
乐器是音乐教学的常用辅助工具,器乐可以很好的给学生呈现不同声部之间的音准和音高。在合唱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器乐帮助学生更好的找准音准和音高,并且可以安排学生利用乐器对歌曲进行分声部演奏,彼此之间互相聆听,对不同声部的音准有更好的认识,在合唱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乐器代替其中某一个声部,交由学生轮流进行演奏或者老师进行伴奏,通过乐器的辅助声部,跟学生一起完成合唱歌曲。然后变换乐器所担任的辅助声部,让学生感受不同声部的变化,更好的把握歌曲的音准、音程和节奏。
总之,合唱教学是目前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我们既要认识到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进步和发展,也要意识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良好的教学资源,激发小学生对合唱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不断提升小学生的合唱能力,提升小学生的音乐审美和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周雪玉.试论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07
[2]孙明明.我国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现状与问题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6,06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合唱训练;教学研究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音乐教学也开始顺应改革潮流,以适应新课标中的要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具有和谐、平衡的特点。合唱是由多人分声部进行演唱的一种音乐形式,具有其特殊性,是音乐文化中的瑰宝。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开展合唱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因此,为促进合唱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学生的合唱基础训练,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以提升学生的合唱水平,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实现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的最佳效果。
一、新课标中对小学低年级音乐合唱教学的要求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我国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迎接新时期下的挑战。《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强调:要重点关注合唱教学,加强合唱基础训练,让学生感受到多声部所表现出的音乐魔力,以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积累与人共演的经验,加强学生的集体意识。据此,让学生在合唱教学中,受到音乐艺术的熏陶,能发现音乐中的美。在素质教育的发展下,小学合唱教学已成为音乐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为使合唱教学在低年级学生中普及,必须充分利用小学低年级的心理特点,挖掘其感兴趣的部分,激发其学习欲望,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提高学生的合唱技巧,从而实现有效的小学合唱教学。
二、小学低年级合唱基础训练的方法
1.小学低年级合唱基础训练中的视唱训练
在小学低年级合唱基础训练中,要重视视唱训练,其通常是利用单旋律的音准训练和节奏来进行。在合唱中音准是十分重要的,必须加强学生的音准训练,锻炼学生的听力,以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保障合唱质量。另外,节奏训练是小学低年级合唱中的基础性训练,必须增加学生节奏练习的时间,让学生准确地把握节奏。节奏基础训练,主要包括切分音节奏基础训练、变化节奏基础训练以及三连音节奏基础训练等内容。这些节奏基础训练,可促进学生节奏敏感度的提高。音乐并不是一种固定的形式,其是一种在演唱过程中会发生变化的艺术表现。为提高学生的视唱能力,学生要注意每天一个声部中的曲调,眼看要比口动的速度快,保证音准、跟上节奏。
2.小学低年级合唱基础训练中的歌声训练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声带还未完全发育,十分稚嫩,在合唱训练中要进行科学的练习,以保护学生的嗓音。首先,要纠正学生的合唱姿势,使其保持良好的合唱状态。学生的站姿一定要直立,身体不可紧绷;头部不可偏向某一方,要收腹;保持良好的演唱心情,表情要随着演唱歌曲的跌宕起伏而更换。其次,要进行呼吸训练,教会学生如何控制气息,以保证声音的优美。最后要重视发声练习,发声练习是小学生低年级合唱中的重要训练环节,学生必须对发音的位置和咬字展开练习。正确的咬字吐字在合唱中十分重要,有利于将其通过完美的歌声来呈现给听众,能让听众清晰地感受到演唱曲目所表达出的思想感情。
3.小学低年级合唱基础训练中的和声训练
小学低年级的合唱基础训练,第一步是对学生进行个人的音乐训练,是对其独立声音的训练,在此基础上,第二步便是加强学生的和声训练。合唱并不同于个人演唱,除了要保证自身的演唱,还要顾及到其他同学的演唱,不可出现抢拍或慢拍的现象。在合唱中,重视的是整体性,要确保整体的合唱效果,因而必须加强学生的集体意识,使其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
三、提高小学低年级合唱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
1.要将合唱教学融入与音乐欣赏教学内容中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重视音乐欣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为加强小学低年级合唱教学,可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融入合唱教学,激发学生对合唱教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合唱、和声的认识,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通过播放经典的、著名的合唱演奏视频,来增强学生的音乐体验。如,学习《快乐的嗦》这一课时,教师可先播放视频,让学生进行欣赏并了解其中所涉及的乐器,然后可开展模拟练习,让学生分成三个声部来演奏。
2.通过节奏游戏来训练学生的多声听觉能力
新课标中强调学生的识谱能力,认为其是小学低年级音乐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音乐课本内容为依据,辅助学生开展多声部节奏韵律训练。例如,在学习《洗手绢》这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充分利用人声和身体的律动来开展二声部的节奏训练,还可以通过声音模拟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如火车鸣叫声、雨声等。
3.利用歌曲学习来增加学生的合唱实践经验
在小学低年级音乐学习中,歌曲学习是中心教学内容,教师可充分利用歌曲教学来进行合唱训练。可通过歌曲中的合唱资源来丰富学生的合唱内容,带领学生进行合唱实践。例如,学习《法国号》这一课时,可将学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的学生来演唱歌曲的主旋律,而另一部分的学生则可用“嗡巴巴”来代替歌词进行配奏,将其作为二声部的练习,以强化合唱教学。
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教学部分,是一种集体活动,具有群众性。为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必须重视合唱的基础训练,提高合唱教学的教学效果,以促进学生听力能力的提升,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使学生具有集体精神,保障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质量。有效的合唱教学措施和训练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增强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罗茵.童声合唱实用有效的基础训练方法[J].青春岁月,2011(14).
[2]刘清云.合唱的基础训练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J].戏剧之家,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