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

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

时间:2023-06-19 16:15: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

第1篇

关键词:新课改;音乐课教学;创新实践;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音乐教学是我国校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健全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全面发展学生德智体能力,将其培养一个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了满足这些要求,音乐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新课改下,积极探索有益于学生学习的创新课程。

一、创新对音乐教育发展的影响

创新是时展的主旋律,作为音乐教育而言,提高学生听课效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经给我国的音乐教育带来极大的影响,不仅从音乐课程教学方法,还是学生学习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一,从音乐教学方法分析创新教育的重要作用。新课改的宗旨强调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固定不变、按部就班、机械僵化的教学模式,主张课堂教学必须构建生成性的探究性活动过程。[1]在此环节下,一个和谐、充满生机的课堂环境将是创新教学方法的奋斗目标。著名的卡尔.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就是一个非常讲究音乐教学的创新思维的训练的实践方法,这是一个平等的舞台,学生与教师一起参与音乐教学创造,在观点的碰撞下,产生一些新的想法,进而将其实践,形成新的事物。另外柯达伊教学法,它主要透过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水平,也就是注重培养传统音乐语言思考、演唱及创作方面的能力,进而提升全民族的素质等。这些音乐方法均强调教育创新,推动了音乐教学的发展。

第二,发挥学生参与音乐教学主体地位。素质教育要求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上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探究音乐问题的欲望。在这一环节上,教师应当抛弃先前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围绕学生而开展教学活动。此时的音乐教师应当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推动学生与音乐开展沟通,让学生自主发现音乐的美,以此提高音乐课堂效率。[2]在这一教学理念影响下,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开展互动、民主、宽松的师生关系,将音乐课程创造成一个充满人间美的环境,学生也会再次积极探究音乐问题,充分展示创新精神与动力,逐渐完善自己的创新意识,为音乐课程有效教学保驾护航。

二、新课改下音乐课创新教学的途径

“教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当前教育改革大形势下,创新教育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效率,在新课改这一时代背景下,音乐教师就应当充分捉住这一机遇,充分发挥自己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比传统教学更为优越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以探究问题的形式而形成的自主学习过程。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素质教育下的音乐课程,要求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意识,在自己努力下,得出所需要的结论。在问题意识教学中,音乐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要有所创新,推动全部学生参与教学实践,在这一环节上,音乐教师也应当转换自己的教学思维,从“知学生所思所想”方面提出问题,强调问题应与课本知识点相结合,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境,依照学生的学习思路,循循引导,真正起到,改变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3]在问题意识的指引下,学生自然的会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结合自己的知识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切实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学习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设置小组讨论,让每一个问题经过千百次的讨论、验证,这样自然提高该答案的科学性、精确性,同时在这种学生互动的模式中,培养了学生团队精神,也容易创造出结果。

(二)导入的艺术,调动学生听课的兴趣

在音乐课之前,音乐教师应当本堂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一个开心的笑话或精彩的开场白,以博取这些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吸引他们继续听课,以此引出该堂课讲解的内容,为激发学生学习这些知识打下基础。如音乐课上,老师演奏了一首贝多芬的曲子,小张问小五:你懂音乐吗?小五:是的。小张:那老师弹得是什么。小五:琵琶。学生一听,大多会哈哈大笑,就立刻活跃了课堂气氛,师生间的距离在此时也被拉进了,同时学生也明白今天音乐课学习的主要内容――钢琴。相信学生在这一极具艺术性的导入下,可以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钢琴的兴趣。[4]在这一好的课堂气氛下,音乐教师应当捉住时机,向学生讲解钢琴相关的知识,以此充足学生的知识,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教学生现场弹奏钢琴,这样学生学得更快,进而提高了他们动手操作能力。这样音乐教师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教师合理运用情感与学生展开学习互动

师生间的交流是相互、彼此感染交融的过程,音乐教师情绪上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对此,在音乐课程中,每一位音乐教师都应当调整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失控影响教学。同时音乐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及生动的语言等,以此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5]在教学环节上,教师应当充分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感变化紧密相连,将学习中注入情感因素,尊重学生学习主人翁的态度,让他们在音乐学习、音乐欣赏中获得情感上的认知与升华,这本是音乐课内在的要求。音乐课的教学实践也是情感流露的过程,每一个曲子,每一首歌,每一个演奏者,都是抒发自己情感的历程,期间有着丰富的情感经历,这也就让音乐充满艺术性、情感性,对此,音乐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学生看待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 谷晓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02)

[2] 朱艳;音乐创新教学中的感思与实践[J]. 音乐天地. 2007(04)

[3] 胡振邦;声乐“传帮带”教学模式的设想[J]. 中国音乐教育. 2008(11)

第2篇

【关键词】音乐教学;兴趣 ;审美;创新实践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在国家教育政策的支持下,我国音乐教育受到各级教育部门普遍关注,音乐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随着美育被正式写进教育方针,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得到显著加强,音乐教育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的任务是提供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中去,并在音乐实践中学习最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奠定其终生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课标还着重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从音乐艺术的审美感知角度上看,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为此,就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课的教学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以学生为主体,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音乐课的形式是以动为主,以情引动,以动助学的。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儿童爱玩、爱动这一天性,运用音乐游戏、舞蹈、律动等,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和场面,将具有动感的音乐与儿童好动的性格特点相结合,让学生在唱唱、跳跳、玩玩、动动中去感受、理解、表现音乐。

如在歌曲《小麻雀》这首歌曲教学中,由于面对的学生都是低年级的,年龄较小,我运用设置情景,曲后表演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学习歌曲,感受音乐,发挥其主体作用。具体做法是:设置情景,让同学们带上头饰,自由发挥想象力,表演小麻雀、小花猫的走路动作,在表演中让学生自己体会小麻雀、小花猫有礼貌的一面。表演结束后再问:“我们该学习小麻雀、小花猫的什么品质?”学生很快就能悟出对人要有礼貌的道理。

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敢想、敢说、敢问,敢于大胆创新,乐于发表意见。在教学中适当加入了游戏、歌表演、乐器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有益于学生淋漓尽致地发挥其主动性。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音乐学习情境

兴趣是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正如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音乐教学的超级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情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利用多媒体设计生动、新颖的动画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般情况下,上课铃响后,学生停止活动回到教室,注意力总是很难一下子集中起来,思想仍停留在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主要表现为目光游离不定,情绪动荡不已,在常规的师生问好下,学生勉强收敛,但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能摸准学生的思想动态,改变机械的训话方式,可巧借媒体优势,化枯燥为鲜活。

如在教一年级歌曲《小宝宝睡着了》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夜晚宁静祥和的气氛,在导入新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上课了,我走到讲台前,用右手食指立于嘴角上作“嘘”状,然后拉上教室窗帘,学生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几十双眼睛都盯着老师。此刻,打开多媒体,伴着优美的乐曲课件中出现了已经闭上眼睛的月亮,旁边有几颗小星星在时隐时现的眨着眼睛,接着画面上出现了一棵大树,微风轻轻吹动着树叶,树干上有几只已打瞌睡的小虫儿,树窝里躺着几只可爱的小鸟,在树下的小屋里亮着一盏灯,有一个可爱的小宝宝正伏在桌面上,透过窗子数星星,数着数着就睡着了。随着乐曲的停止,学生的目光也停在了这一瞬间。这时,我轻声地对学生说:“夜深了,天上的星星、月亮都闭上了眼睛,鸟儿休息了,虫儿也停止了歌唱,就连小宝宝也睡着了。”然后用充满亲切的口吻对学生说,“同学们,让我们也闭上自己的小眼睛,乘着歌声的翅膀,一起进入甜美的梦乡吧。”同学们看着栩栩如生的画面,听着老师亲切的话语,他们完全沉浸在甜美的意境之中。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来导入新课,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课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

三、以“审美”为核心,创新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课标提出要以“审美”为核心。在音乐教学中,应注意发掘教材的创新实践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创新实践,使他们真正成为会学习、会创新的一代新人。

例如,在欣赏刘天华的音乐作品二胡独奏曲《光明行》时,结合音乐家刘天华的生平介绍,给学生讲述1930年冬天,北京饭店的大厅挤满了本国的知名人士、外国大使馆人员,他们都是特意来欣赏刘天华独奏音乐会的,音乐会开始前,有几个外国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中国的诗歌、文学很有价值”、“中国的山水画别有风味”,“至于中国的音乐嘛?”有人说到这里停了下来,环视了一下身边的人,几个外国人不约而同地耸了耸肩。然而当刘天华教授手腕一挥,琵琶奏出的声音就象是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悦耳,二胡的演奏更使这些外国人惊讶不已,“拉锯式”的一推一拉的运弓,居然奏出了令人迷醉的音乐,他们情不自禁地翘起大拇指说:“中国的音乐真好!”这样把学生带入到音乐创作的背景当中.这样,不仅让学生更投入地欣赏音乐作品,同时使学生更加热爱中国的民族艺术。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引发学习激情,调动学习情绪,充分发掘他们的创造力,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注重学生有效参与,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不仅是《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实施小学音乐教育目标的关键,也是优化音乐课堂教学的要求。只有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感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就能创造音乐艺术、音乐教育和审美体验的价值。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这就是我们音乐教学的最大成功。

参考文献:

[1] 山东教育报

第3篇

关键词:音乐艺术; 教学效率; 新课导入; 教学语言; 小组合作; 课堂小结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以各种手段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中音乐是一门以音乐艺术为载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基础课程。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形式和信息技术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们能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来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进而创造音乐。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和健康发展,这样才能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质量。在此,笔者以歌曲《丢丢铜仔》教学为例,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一、设计精彩的导入激发兴趣

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的确,一节好的音乐课,新课导入非常重要,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有不同的导入方法,这样才能有好的效果。如歌曲《丢丢铜仔》导入,我让同学们屏住呼吸,然后播放背景音响材料,接着让同学们模仿火车汽笛声音,这样,同学们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同时我加大了模仿难度,让同学们模仿火车行进中有节奏的声音,看谁模仿的最好,结果同学们模仿的都很好,最后我深情地地对同学们说:“我感受到你们的火车开动得既欢快又有气势。可是在交通不方便的台湾山区,山里的孩子们迎接第一辆火车进山会是怎样的场景呢?――让我们一起来表现一下山里孩子迎接火车的喜悦之情吧!”这样很自然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二、运用生动的语言带入情境

语言是人们情感交流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音乐课堂教学情境教学的重发手段之一。说话抑扬顿挫、眉飞色舞的人,不可否认,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被感染其中,所以生动的语言可以让人兴奋自如,而枯燥的语言会让人了无生气,毫无活力。在音乐教学中,身为老师的我们在语言方面就要生动形象,要善于运用声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把学生带入音乐世界,因此,教师的语言应充满激情,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过度语的设计,使环节之间连接得更紧密、更恰当。如:为了让学生感受《丢丢铜仔》的意境,我问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山里孩子喜悦之情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更美妙的音乐世界吧!”,“同学们能很好的把山里孩子喜悦之情带进我们的课堂,春风得意,笑容满面。同学们要是把课堂学习难度再加大一点你愿意吗?你有信心吗?好,我们一起走进二部轮唱的学习!”过渡环节时,“练低声部的同学非常来劲,剩下的同学你们甘于示弱吗?那好,我们来学习高音部吧!”“同学们,大家学得真棒。快乐吗?好玩吗?下面我们将进入学习的部分,希望大家快乐投入吧!”

三、通过小组合作以加深理解深度

初中音乐教学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倡导教师的引导与启发,分组讨论与合作学习,使学生加强自力锻炼,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攻关能自勉的主动境界。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掌握知识,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印象和理解深度。例如,在本堂课的第三个环节为歌曲编配打击乐曲伴奏时,我设计了一个“寻找合作伙伴”的环节,以小组为单位自行寻找另一小组合作,这样一小组寻找用手中的打击乐器(手铃和铃鼓)或自己创编的声势动作为另一小组二声部演唱做伴奏,另一小组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演唱二声部,再让其他小组根据轮唱的音准、节奏、音色的统一和打击乐器的编配及伴奏进行评比打分,使我们知道哪儿做的好,哪还有不足,通过反复练习和探究,使我们音乐能力都有所提高。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我校――云枫初中的特色之:小组合作探究、小组交流展示。

四、重视课堂小结以渗透德育教育

如今许多的音乐教师,比较重视课堂的开始,往往忽略课堂的结尾,其实,音乐教学除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音乐之外,德育教育是音乐课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别的学科无法替代的,音乐教师要善于运用课堂的小结,点出在本节课中我们懂得了什么?有哪些还做的不够好?得到了哪些教育?今后我们应如何做等。对于这堂课我们可以这样小结:今天我们更深入地学习了台湾民歌《丢丢铜仔》,虽然只有简单的两乐句,但是它的旋律却是那么活泼、优美,可以反复吟诵,通过学习使我们了解到我们的民歌是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不仅演唱的语音语调很有特色,而且内容也是丰富多样的,更加说明了我们的民歌就是在人民生活中产生的、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歌曲。希望同学们能在平时日常生活中留意并收集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与老师同学分享,丰富我们的音乐生活。

以上仅是我在歌曲《丢丢铜仔》教学中得到的一些体会和感想,在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无论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我们的最终目的都是希望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爱学、乐学并学有所获。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音乐体验的情感,提高学生音乐基本功和音乐素养。

第4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 高效课堂; 音乐潜能; 教学形式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经验面临严重的挑战。使我充分认识到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的紧迫性,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下面我谈谈自己在音乐新课程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也是自己对高效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

一、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获得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音乐教育是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热爱、信任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具有促进作用。使他们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大胆想象、展现个性、创造潜能。获得音乐美感和享受。具体做法:

1.问题设置艺术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启发学生随着音乐展开想象时,常常会煞费苦心地设计一些问题。如曲子表现了怎样的意境?风格怎样?音色、力度、速度是怎样变化的?等等,一连串的问题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审问式的方法,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往往因为这种紧张的学习气氛,使课堂出现“冷场”现象,而影响课堂效率。

我尝试着改变这生硬的提问方式,设制题目的语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如“我能感受曲子美在哪里”;“我感觉到了曲子的情绪及速度、力度的变化”;“我能分析曲子的结构”等,让学生欣赏音乐后选项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欣赏《二泉映月》时提问“阿炳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创作的?”改为“我能理解阿炳的心声”或“我能领略阿炳的不平凡人生”艺术的教学需要讲究艺术性,换一种语气来进行教学。那是由于平等和谐的新型关系在起着微妙作用,易于产生心灵的认同。这样的模式起乐于使学生感知、情感态度能自然流露,体现人与音乐的高度融合,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让学生参与备课

新课程强调“教”服务于“学”,教师通过与学生合作,依靠学生自主动手活动、实践、合作与交流去实现教学任务;新课标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主线,以学生的眼界去设计教学,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并设计相应对策。这就要求我们尽可能让学生参与课前备课,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资料,选择教学内容,自己设计学习方法。如我教学“采茶舞曲、进行曲、摇篮曲”等体裁的歌曲,让学生课前去寻找同类体裁的曲子,通过交流听赏、筛选确定学习内容,设计学习方案。这其中教师只充当参与、促进和指导的角色。这个过程不仅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还能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需求,掌握学生的情感状态,把握学生的现有水平,使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教学方案,以便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二、富有新意的教学设计,是开发学生音乐潜能的有效举措

新课程呼唤着一种关注学生的情感、能力发展的开放、民主、活动、探究式的音乐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奠定其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基础。我根据自身的能力、知识结构与性格,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整体水平与基本素质,根据新课程的目标、内容与方法,以及教室的设备与教学环境,精心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很好的开发。

1.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课堂情境的创设包括两个部分,一为“情”,二为“境”。情是情景、情感,境是环境、场景,二者合一,形成了音乐教学特有的情感境界。教师创设一种融听、视、感、触为一体的环境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进入角色。如《梨园金曲》戏剧欣赏课,课前我在教室里张贴几幅剧照,有沙家浜里的《智斗》,《铡美案》、《红灯记》里的人物等,在教室里营造出戏剧院的氛围。上课一开始教师播放《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的唱段,让学生寻找与之相对应的剧照,判断人物角色所属的行当。曲毕,学生争先恐后纷纷举手,踊跃发言,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以至顺利地引导学生直奔主题,深入进行审美的体验。

2.趣味性学习,审美、愉悦两不误

多年教学领悟出:娱乐的学习,开心的学习,是掌握知识技能最牢靠方法。创设灵活多变、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趣味中品尝学习的快乐。如教学“迎宾曲”引导学生感受区别顿音与连音在情感表现上不同的艺术效果时,感悟出音乐教学的愉悦性,创设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画若干棵茶树,每棵茶树分别代表一条旋律,让学生根据音乐听辨先采哪棵树的茶叶。让学生“从做中学”、“从乐中学”。既训练听力,熟悉歌谱,掌握连音与顿音的表现方法,又获得了审美愉悦的体验。如欣赏《百鸟朝凤》之后,我布置学生模仿大自然的声响来表现音乐,看谁表演得最精彩。这下激发学生极大的潜能,发挥口技表现许多声响如雷声、下雨声、刮风声、知了、百灵鸟叫声等,不善于表演的学生有的帮助同学设计表现形式,有的互相模仿,还有的三两个合作表演。这样多人合作可以获得比平时更多的乐趣,共同分享表演的喜悦,在愉快中获得美的体验。

3.重组教材内容,创设专题性课堂教学形式

教师灵活组合教学内容,以专题性的课堂形式组织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欲望。变枯燥乏味为生动活泼的学习。我以作品的体裁为线索,组合教学内容,比如把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二胡协奏曲《春天的故事》(片断),让学生逐一听辨,逐一对比,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总结出协奏曲音乐体裁的特点,及其演奏形式。在一堂课内感受不同风格作品带给学生不同情感的体验:让学生一会儿进入《梁祝》真挚爱情的故事里,一会儿又加入到斗志昂扬的抗日队伍中,然后走进万象更新、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这种课堂形式深受学生欢迎,让他们在享受美的过程中理解音乐概念,对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总之,新课改下的初中音乐教学要力求达到实效高效,我们必须更新观念,优化方法,不断钻研和探索音乐教学的新路子,促进音乐教学的发展。

第5篇

新课标下的音乐理念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音乐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音乐教学经验对音乐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观点:

1.教师要根据学情设定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有必要提前了解学生的学情,包括年龄特点、已有的知识经验、现有认知水平和情感态度等。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对整个课堂教学、教学目标的设立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除了对整堂课的教学目标要清晰外,对每一个环节的小目标也要清晰。只有围绕目标,环环相扣,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经典音乐的兴趣入手,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是完成音乐教学大纲所赋予的教学任务的关键。而学生的兴趣和欲望来自于教师严谨而周密的教学构思。尤其是精心设计好"开头"、"过程"和"结尾"这三个环节,让学生像欣赏一首旋律优美的乐曲,观看一部引人入胜的影片那样津津有味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更能使课堂教学具有"磁性效应"。

2.1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新课,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课的引入是学生能否产生学习兴趣,渴求新知,增强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挖掘教材的活动性和创新性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2.2教师适当运用激励性评价,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是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学生成功感为前提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和参与学习过程的态度和情感,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做出积极、肯定的评价,保证学生的有效参与,并能使学生感觉到成功的喜悦。

2.3关注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有效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有效地参与体验,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能否有效地参与课堂体验音乐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

3.以音乐为本,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第6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音乐;教学设计;创新;师生合作

在以往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由于缺乏对音乐的了解和感悟,将其看做是一门学科,教师在课堂上教授时不愿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去,课堂教学效率较低。音乐作为启蒙学科之一,一直被学生认为是一门必修的课程,而忽视了其本身的艺术魅力,导致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低。而音乐被纳入学生的课程安排,是国家对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使学校更加重视学生艺术能力的发展,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亟待提升。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教师应充分汲取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思想,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世界,感悟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借助信息技术,变革课堂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领我们走进信息时代,教学工作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的运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仅仅借助乐器或者自己单独演唱向学生教唱歌曲,学生被动地学习歌曲,没有用心体会歌曲的意蕴,课堂氛围渐趋沉闷乏味。教师应变革教学方法,在课前将教唱歌曲描述成一个故事,并用PPT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巧妙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初中音乐课堂中。借助PPT形式的音乐故事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让学生在观看PPT的同时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以及作者创作歌曲时的心境感悟,带着自己对歌曲的感悟学习和演唱歌曲。

例如,我们在学习《茉莉花》这首歌曲时,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我们很难从歌词上体会作者创作的情感和想要表达的意义。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这首歌,教师可以从歌曲的创作灵感、歌词赏析、蕴含情感和社会影响几个方面对歌曲进行剖析,制作成PPT这种学生乐于接受和学习的形式向学生一一传达,让学生在学习演唱歌曲之前深入歌曲,赏析歌曲故事。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的运用,不仅使学生提高了音乐学习的兴趣,还帮助学生实现了与歌曲创作者的心灵对话,增强了对音乐艺术的鉴赏能力。

二、实施创作教学,培养学生音乐创新思维

初中阶段对音乐课程的教学并不仅仅停留在对歌曲的演唱和理解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根据音乐进行创作,借助音乐这一艺术形式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初中阶段的学生在经历了六年的小学学习历程后,在各个方面都养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往往有自己的想法。对于音乐这种艺术性较强的学科,教师更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散思维,树立创新观念,开发自己的创作潜力和艺术才能。

在初中音乐学习中,并不是歌曲的创作才叫做创作。学生根据自己在音乐课堂中所学的音乐节奏感设计和发明节奏小游戏,运用身体的律动对音乐的旋律进行表达,也属于音乐创作。课堂中,教师对歌曲进行教唱时,应鼓励学生在歌唱的同时身体律动起来,借助自己身体对音乐的感知更好地掌握音乐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实现身体与音乐的共鸣。另外,对于那些艺术素质较高、音乐才能较为突出的学生,教师还应鼓励他们勇敢地对所学歌曲进行改编,用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将音乐换一种方式表达出来,并且对其进行指导,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思维。

三、打破传统观念,确立新型师生合作关系

自古以来,以学定教这一教学方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得到验证,是符合教育发展要求的,提高教学效率的正确的教学方法。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而进行教学设计,确定教学目标。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忽视了学生的接收情况,师生欠缺交流,教师不能直观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课堂教学效率逐渐下降。为了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应从自身出发,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确立新型的师生合作关系。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歌曲教唱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教学方案。对于学生难以演唱的歌曲,可以先为学生讲述歌曲创作的故事,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再对歌曲进行一句一句的教唱,在保证学生愿意学习、乐于学习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率。对于学生容易接受的歌曲,教师可以适当加快教学速度,鼓励学生在讲台上进行演唱,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对于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歌曲,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一起演唱歌曲,实现师生在课堂上的平等学习,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为初中音乐课程的教学增添了新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保留音乐本身的艺术性和特殊性,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感悟艺术的魅力。对于以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创新教学设计,借助信息技术变革教学方法,实施创作教学培养学生音乐创新思维,打破传统观念,确立新型师生合作关系,改善初中音乐课堂现状。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在感受音乐艺术魅力的同时锻炼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第7篇

在当今社会,随着素质教育和心理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高中音乐教育也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教师和家长也逐渐的意识到高中音乐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学习有着密不可分的影响。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高中音乐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程度加深,但是由于音乐教学还是延习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并没有意识到高中音乐对他们的重要性,也没有对高中音乐产生极大的兴趣。因此,音乐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意识到音乐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要有具体对策和措施实施到日常音乐教学当中。

一、采用竞赛的教学模式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竞赛模式无论在哪个行业都是一种选拨人才的重要手段,在教育方面也是如此。那么,对于高中音乐教学来说,竞赛模式无疑也是一种对学生发展极其重要的手段。在传统的高中音乐教学当中,教师往往不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是一味的对他们教学,使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时代的变迁、学生的自身特点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例如:在进行钢琴的教学当中,由于不是所有学生都擅长钢琴,所以教师可以挑选班级里比较擅长钢琴的同学,让他们来进行竞赛。教师可以根据课本或现实的音乐要求,让同学来选择曲目练习,并给他们布置任务,让他们课后好好的练习,并由教师和学生商量制定一个比赛的时间。这样一来,不仅能增强学生动手练习的实践能力而且还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带动班上其他同学对钢琴学习的热情,对他们有不同的要求,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知识点。所有的学生在老师的这样安排下都有所发展。

二、采用分组的教学模式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网络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甚至于人们更偏爱于网络中的沟通模式,致使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进而沟通能力也越来越薄弱。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如果音乐教师一直不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没有特点的教学,就很难发现学生自身的特点和爱好,致使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也逐渐减少。一旦教师对音乐教学进行改革,采用新型的分组教学的模式,学生的特点马上就会显露在老师和其他同学面前,非常有利于老师制定教学计划,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学生之间的团结能力也会越来越强。例如:在进行歌唱的教学当中,由于一首歌当中除了主歌部分还会有许多的部分,比如副歌、和声等等。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再对学生讲解一首歌中的所有部分,使他们掌握基础知识,然后再让学生自己选择在自己的组里是负责主歌、副歌还是和声的部分。分组完毕之后教师进行整首歌的教学,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最后由老师考核学生的练习情况。并给学生的练习情况作出准确、公平、严谨的评价。这样一来,不仅能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且还能使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更加透彻,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分组的教学模式,能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的沟通能力大大提升,并增加了学生的团结意识。

三、采用师生互换的教学模式

在现代流行音乐盛行的形式下,学生往往对流行音乐更感兴趣,尤其是高中时代的学生,对流行音乐更是情有独钟。由于现在出现了许多和歌曲有关的综艺节目,这样的节目是高中生的最爱,但是却不受老师的钟爱。因此老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优势,和学生互换角度,去学习学生所拥有的音乐知识。例如:近几年最流行的歌手选拨类节目《中国好声音》。有的学生每期都会观看此节目,也会从节目中导师指导学员的过程中学到一些音乐技巧。所以,在高中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来充当教师的角色,给全班同学讲授他所了解的音乐知识,并给学生作出专业的指导。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使老师更容易掌握学生的爱好特点,而且能够使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一种积极的态度,更有利于音乐的教学。同时学生心情愉悦,也能使其他学科的学习更加轻松愉快。

高中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学习压力最大的时期。音乐是缓解压力的最好方式。轻松的音乐可以让人忘记苦恼和忧虑,悲伤的音乐可以充实人的感情。但是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并不能对学生的压力有很大的影响,所以高中音乐教学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根据实事的特点,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使学生对音乐学习感兴趣的同时也能更好的减轻其他学科带来的心理压力。

第8篇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音乐教育;问题及对策

虽然中学一直将音乐课作为课程的一部分,然而由于人们传统认知的限制,不仅学校而且大多数家长都将其作为副科,忽视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新课改下新的教学理念认为中学音乐教育应该受到重视,本文主要探讨中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新课改对中学音乐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教育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从事教育的人更是投入心血用以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不管通过什么途径,其最终的目的都在于培养全方面的人才,提高教学的质量。中学音乐教学的方法各异,实则有共同的内涵,即因材施教,将课程的设计与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人尽其才,而不是传统“一刀切”的做法。除此之外,我们必须意识到中学音乐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作用,这门学科能够通过设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动脑筋思考的能力,学生也可以通过努力交出满意的作品。教师应该意识到这门课程的独特性,转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兴趣,而不是内心对音乐课的抵触,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发展中实现全面成长。对此,兴趣被作为新课改的一个标准,用来衡量中学音乐教学的质量。

二、中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古老

教师为主导的传统中学音乐教育,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主要是由老师带着学生唱歌或者通过口头讲授知识的方式,这种所谓的“填鸭式”教学,大大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在中学音乐的课堂上,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在音乐中提高自我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以及其它综合方面的能力。进行新课改后,将课堂的主题交给学生,最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教学资源不足

音乐来源于生活,对于音乐的教学也必须回归于现实的生活之中。培养音乐人才,要使他们真正的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从点滴之事中获取灵感。一棵树想要长成参天大树就必须从环境中汲取养分,要想在音乐领域做出成就就必须依赖于音乐课程资源,这也是音乐课学习的基础。如今网络音乐盛行,我们也可以借助网络带来的便利。网络的普及会带来诸多益处,如果在网络音乐教学资源上缺乏研究,则会落后于时代,也是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会大大影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3、学习意识陈旧

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下,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普遍被教师采用,也就使一些学生养成死记硬背的弊端。但是,如今日新月异的世界,追求的是创新、是能力,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复述,死记硬背来的知识储备更是不被推崇。对此,学生要树立时代意识,赶上时代步伐,从生活中寻找新的知识。

4、师资不合理

经研究,如今大多数中学音乐教学时,课堂内容单一,且多是课本上的内容,很少进行拓展,也就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很乏味,缺少创新,而这些与教师不充分的备课,学校对师资力量的投入不大,甚至很多音乐课是其它学科老师代课。除此之外,由于教师水平不高,他们认为音乐课只是简单的向学生教授唱歌,单一式的教学,使学生的弹唱无法有机统一起来。简单的教唱以及教授基本的音乐知识,是无法满足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追求的。

三、解决中学音乐教育问题的措施

1、注重教学技巧

要解决中学音乐教育问题,教师在进行传统授课的同时也应该开设其它唱练等拓展性的课程,这样学生在学好基本课程的同时也能提高听辩能力。在中学音乐课程中注重教学技巧的应用,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优化课程资源

课程内容的来源途径多样,对其进行整合、梳理要付出很多努力。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铲除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优化课程资源,降低学生们对书本的依赖,提高实际的学习能力。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上的音乐音乐课程资源在教授和辅助学生提高音乐水平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网络上各种资源混杂,如若正确使用则大有益处,但是使用不当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3、更新教育意识

意识对行动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实施新课改就要对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课堂上的主体进行意识上的启发。兴趣的培养对于音乐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除此之外,也该要贴近生活,从生活中获取灵感和知识。学生思考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也要多加注重。培养人才不能只重视课题的研究,也应重视德智体美劳,音乐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极为重要,因此更新音乐教育的意识,不仅依靠课程也要贴近生活。教师主导。

4、开启现代化教学

加大对教学的投入,开启现代化教学,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音乐的兴趣。现代化教学,运用多媒体等技术,将图像、声音、影片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拓展教学方式,提高中学音乐教学的质量。教师将各种资源加以整合,为音乐的教学进行服务,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全方面的能力。

四、总结

新课改教育的背景下,中学音乐教育也改变了以往应试教育的局面,开始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也不乏种种问题的出现,阻碍着教育教学的顺利发展。所以本文对出现比较频繁的问题做了总结,提出了几点解决措施,希望可以成为中学音乐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另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样重要,所以在实施新课改的同时,不能忽视音乐教育中学生全方位的素质教育。需要我们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才能真正培育出完美人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不断适应新课改的教育理念。

作者:隋伟伟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马爱红.新课改下中学音乐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J].歌海,2008,05:62-63.

[2]张蔚.浅谈新课改下的中学音乐教育[J].北方音乐,2015,01:112.

第9篇

【关键词】音乐 教学 对策

一、音乐在初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1.培养初中学生的审美意识。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它具有专业性、审美性。因此,音乐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识。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初中时期正是学生世界观、审美观等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审美功能是音乐教育独特的不同于其他艺术的标志,虽然哲学等其他艺术也具有审美功能,但是其概念很抽象,语言又生硬,很难让人参透其中的奥妙,对人们审美意识的培养效果不太明显,没有音乐和舞蹈的作用来得快。这里我把舞蹈加进来,是因为舞蹈、音乐不分家,舞蹈是视觉上的审美艺术,而音乐是听觉上的审美艺术。另外,音乐的律动性非常强,很能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融入音乐中去,这样会迅速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因此,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是独一无二的,是任何其他艺术学科都无法替代的。

2.促进初中学生心理健康、个性和谐发展。音乐教育对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和个性的协调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首先,音乐能够刺激人的心灵,选择好的音乐对个性的形成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其次,音乐教育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对社会、大自然等的认知更加深刻。人们在听音乐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体会和共鸣点,而且,大部分的音乐都能够给人带来幸福感,这种对现实的积极的态度会给人以启发和鼓励,使人们能够在喧哗的都市生活中寻得一份平静。因此,好的音乐作品对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谐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二、新课改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对策

1.引进流行音乐,鼓励学生兼容并蓄。在今天的音乐领域中,流行音乐迅速发展,并同另外两种音乐形式——民间音乐和古典音乐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形势。新课程改革将流行音乐引入了初中课堂教学中来,目的是鼓励学生兼容并蓄。不可否认的是,流行音乐的引进对传统教育模式有着强烈的冲击,这也正是需要人们探索的地方。在不断探索新的融合方法的同时,我们也应关注在音乐教学中存在的特殊现象。比如我们的音乐教学和流行音乐搞对立,这样就会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变得乏味枯燥。针对当前中学生滥听流行音乐的现象,作为音乐教师必须加强自己的责任意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接触正面的音乐,这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2.合理利用电教手段,丰富学生想象意境。作者在小的时候,音乐课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都是老师在上面弹着钢琴,学生坐在下面跟着唱。新课程改革以后,引进了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够更直观、更深刻地体会音乐的内容。多媒体教学利用了声音和图片等多种信息途径,吸引了学生了课堂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下,感受优美的音乐给我们带来的愉快,并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例如,在学习和欣赏《蓝色的多瑙河》这首曲目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和欣赏这首曲目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的技术,播放有关这首曲目的景色风光,使学生能够在欣赏时仿佛置身于其中,然后,教师通过这种热情帮助学生分析和讲解这首曲目的结构等等。

3.设计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创新。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上,要新颖独特,能够引导学生独立地完成探索创新,这对音乐教师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优秀的组织能力。在设计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要着重考虑对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的引导,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新颖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我们都知道一个游戏叫做猜歌词,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这个游戏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热情。

4.把生活贯穿到对音乐的赏析中。因为音乐具有赏析性,所以我们将生活贯穿到对音乐的赏析中,就会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一个人能不能成为音乐家,它都要懂得欣赏音乐。音乐对每个人的审美观的形成有着关键的作用,对音乐的赏析可以提高人们的欣赏水平和艺术品位。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在音乐中贯穿生活,教会学生如何去欣赏它,学会辩证地看待流行音乐。例如,教师可以定期为学生订购有关音乐会的门票,让学生在家长或者朋友的陪同下去欣赏音乐,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

参考文献:

[1]武新卉.新课改下初中音乐教学探讨[J].焦距新课程.2013.

第10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7-0112-01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应真正领悟新课改理念的精神,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实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促进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转变,确保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研究新课改下实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新课改下如何实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阅读习惯,指导有效阅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只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一个学生如果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会自主的选择阅读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学作品学习语文。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在读书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如问题式阅读课、鉴赏品评阅读课、分组合作探究课、质疑解惑阅读课、分角色朗读课、故事表演阅读课等,给学生预留充足时间自主实践,使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方法有多种,高中语文教师应结合不同题材的文章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如散文、诗歌宜大声地、有感情地诵读,诵读时让自己深深地融入作者与作品中最好。高中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时,可以通过具体教读一些散文、诗歌例作使学生掌握停顿、语气、语速的技巧,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如在阅读小说时,一般可同时使用三种阅读方法,第一步速读课文,整体感知小说情节结构,了解环境描写;第二步精读小说,赏析人物形象;第三步细读小说,由细节描写赏析入手,结合三要素把握小说艺术特色、主旨和社会意义。

二、创设情境,尊重情感体验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采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手段,积极营造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氛围,同时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对高中语文教师而言,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切忌用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时间,而应该努力创设语文阅读学习的情境,使学生进入最佳的阅读状态,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对学生而言,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进行语文阅读,可以用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

创设情境激活高中语文课堂,尊重情感体验,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有以下几点,一是创设导入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目标,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使学生阅读时一开始就融入到创设的情境中;二是创设音乐情境,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音乐能给人很直接很强的感染作用,运用音乐创设情境,能够营造出强烈的情感氛围;三是创设画面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画面,使学生在画面营造的氛围中,将感情倾注于审美对象,有利于使学生产生和作者情感的共鸣;四是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创设情境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巧妙的提问创造悬念,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三、组织讨论,强化阅读教学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还可以通过采取组织讨论的教学手段,强化阅读教学。组织讨论,强化阅读教学,首先要精心设计议题,高中语文教师应对阅读教学环节合理的设计,其具体内容包括对阅读文本内容的解析、学生情况的分析、阅读目标的定位等,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挖掘好教学资源、设计好相关议题,从而不断引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和多方面论辩。只有精心设计讨论的议题,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活动中来。

其次,在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还需要高中语文教师积极引导。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来解决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通过集思广益,互相合作,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在讨论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相互补充、启发,有利于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另外,在组织讨论完毕后,教师还要及时予以反馈评价。在高中语文课堂上,高中语文教师通过组织讨论,强化阅读教学,可以通过评价活动来激发和放大学生的参与兴趣。在对学生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价时,教师的评价要着眼点于学生认知的正确度、深度、广度和创新度等方面,评价要以激励为主,要客观全面,评价要突出学生的参与态度、思考习惯以及相关能力成长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总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为适应新形势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应从教学实际出发,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式地讨论,积极探索实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这样才能激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冯宝媛.浅谈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的教学体会[J].学周刊.2011,(30).

[2]祝仕国.浅谈新课标背景下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探索[J].教师.2011,(28).

第11篇

在以往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无论是中学音乐欣赏教学还是高校音乐欣赏教学,都是以单存的传授音乐知识、进行音乐理解和审美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传授模式,对于专业性要求强的高校音乐欣赏教学而言,是无可厚非的。在新课改下的新教材教学中,这种形式的中学音乐欣赏教学就有了它的很大不足。中学生对音乐中美的理解和把握的能力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也包括一些城市中学生,由于对待音乐课的态度和其它各种因素和条件的限制,他们对于音乐的认知能力和了解程度只是局限于一般的流行歌曲方面。现在我国高级中学所采用的欣赏教材并不统一,有好几种版本存在,但无论哪一版本的教材所被采用的欣赏曲目,都是以传统音乐、民族民间音乐和西方音乐为主的高雅音乐,这样的作品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它们的内涵丰富,表现抽象,具有很大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同时,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这些音乐本身的音乐语言表现的方法也是让他们难以理解和接受的。

传统教育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可逾越的,这就为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设设置了障碍。新课改下对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有了明确,不但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可以是密友关系、亲人关系。虽然如此,但是受几千年来的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在课堂上,面对教师的时候,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依然是不够放松、束手束脚。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把课堂变成轻松学习的环境,把老师当成良师下的益友呢?在上课时引用趣味式的导入设计就可以很好的解决一定的问题。这位老师说,猜对了,我就姓罗,但是可不是被人打的‘锣’,这句话一说,引的学生大笑起来,从而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感。最后教师说,既然说到锣,那我们今天就欣赏与锣有关的音乐吧,从而导入了对京剧音乐的学习上来。

导题是老师开启新课、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的开始点,做好导言设计,在构思的同时,一定要做到精练而不繁琐,随意而不跑题。同时,要与本课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统一,有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具有很强的启发性。成功的课题导入会给学生带来春风扑面的感觉,好似给学生在览胜导游。我想,通过我们的不断学习,越来越多的精彩的音乐课课题导入设计会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的。

第12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冷思考

“冷思考”就是理性的思考。作为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师,要沉下心来,冷静地、客观地、理性地分析新课改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出现的棘手问题。例如,是否设置三维目标?课堂教学是否真正“赢在导入”?课堂教学方法是否选择恰当,是否能够激发兴趣,是否对学生语言学习有帮助?是否真正实施新课改所要求的生本教育?教学评价是否及时、到位?等等。本文主要围绕以上问题,进行一次彻底而全面的“冷思考”,与更多的同行交流经验,彼此交流,共同促进。

一、设计三维目标,有效引导课堂教学

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南针;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为课堂教学顺利指航,引导课堂教学走向高效。从目前来看,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而如果教学目标缺乏“导航性”,很难促进课堂的精彩生成。因此,英语教师必须理性的思考新课改下应该设计什么样的教学目标。笔者认为,英语教师可以以新课改的目标设计标准进行设计,突出三维目标,力图做到明确、清晰,并且在课堂教学开始前阐述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的方向。例如,在学习初中七年级英语Food and Lifestyle这一单元时,教师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1. Knowledge aim: Get to know some new words and phrases about food;

2.Ability aim: Students can talk about what they like and what they dislike about food; can talk their lifestyle in English;3.Emotion aim: Students have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life and know how to develop a healthy lifestyle.以上目标的设定结合了新课改要求的“三维目标”进行设定,也突出了目标设定的层次性、差异性的特点。当然,教学目标的设定并不能成为“摆设”,英语教师还必须利用一两分钟的时间展示目标、解说目标,以让学生心中有个明确的学习方向。除此之外,英语教师还要冷静地思考,目标是否贴合实际?是否能真正为课堂教学“导航”?需要以什么样的教学促进目标的达成等。

二、借助新颖导入,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的教为主旋律。因此,很多教师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讲解语法、练习,而忽略了导入的设计。从多年的实践中发现,导入对于整个课堂教学有着重大影响。而如果每天都以复习旧知或是简单问候作为导入,难免让学生产生乏味感,而整节课的氛围也是让人压抑的。因此,英语教师应对“导入”进行一次“冷思考”,如以何种方式导入?如何控制导入时间?如何在导入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等等。例如,在学习初中七年级英语Let’s celebrate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新颖的导入,首先,播放一首名为Jingle Bell的圣诞歌曲,并且教师随着音乐的律动走进教室,营造活泼的氛围,让学生徜徉在欢乐的歌声中。其次,利用多媒体屏幕展示圣诞节相片,有Christmas tree, Father Christmas, Christmas card and so on. 当学生利用欣赏、好奇的眼神观看这些图片时,教师再抛出问题:What’s the name of this festival? Can you share other information about this festival with us? What’s your best festival? 在连环问题的刺激下,课堂像炸开了锅,学生围绕问题进行交谈、分享,学习氛围逐渐被营造起来。教师将音乐、图片、问题域一体,环环相扣,刺激了学生学习的欲望。除了这一导入方式,英语教师还可以利用问题,扣住学生心弦;组织观看小视频,再围绕视频内容探讨;直接抛出吸引人的话题,组织学生互动等方式作为导入,力争做到“赢在导入”。当然,在设计新颖导入的同时要思考导入内容是否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导入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衔接性如何等等。

三、反思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很重要的联系。从当前来看,语法翻译法似乎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宠儿”。这主要是因为新课改下英语教师依然没能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应该理性思考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反思互动式教学,构建活泼的课堂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互动式教学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部分英语教师对互动式教学理解得不够透彻,因而在课堂中实施起来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这就需要英语教师针对这一教法,进行一次“冷思考”,如何才能利用好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仅仅是师生互动吗?只有不断反思互动式教学,英语教师才能更好地构建活泼的课堂。例如,在学习初中八年级英语Wild animals这一单元时,教师通过反思互动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构建了活泼的课堂。首先,以竞猜互动的方式学习Reading内容中的动物新单词,该形式有利于最大化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师出示竞猜内容:It is a sea animal and look likes a large fish. It is very clever and often plays some games for us in the zoo. What animal is it? 这一竞猜活动有效促进了师生互动,并把课堂点燃。其次,设计两大探讨问题,引导学生分组合作,促进生生互动。在整个互动过程中,英语教师做好“引导者”“监控者”角色,以保证学生互动的顺利进行。探讨问题如下: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best? Why? 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least? Why? 最后,等学生互动交流完后,随机抽取学生表达观点,检查学生互动效果,并给予及时评价。在这个案例中,英语教师在课堂中组织了两种形式的互动,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英语课堂在互动中越来越活泼、有生气。

(二)反思微视频运用,破解语法的难点

随着移动大数据化时代的到来,课堂教学也趁着这股“春风”,迎来了全面的改革。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微视频,破解教学难点,特别是语法教学的突破上。由于微视频在课堂教学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因而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值得英语教师进行“冷思考”。例如,微视频是否够“微”?微视频是否已经全面而合理地运用?等。例如,在学习初中七年级英语Friends这一单元的Grammar中的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时,教师制作了微视频,辅助讲解,促进学生吸收。本次微视频的制作以形容词原级变成比较级及其用法这一内容为主,旨在通过微视频学习破解语法学习难点。除此之外,英语教师还专门利用QQ组织了群讨论,让学生有平台交流学习后的感受。最后,利用学校的在线学习平台,设计了相配套的语法练习,巩固微视频中的学习要点。通过以上三个环节,微视频在课堂的运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从学习语法知识,到交流看后感受,再到在线练习巩固,让学生轻松学习语法。

四、构建全新评价,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改下要求各科教师实施生本教育。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生本教育的今天其作用也不可小觑。英语教师应该思考如何从传统课堂评价中转变到新课改下的课堂评价。笔者认为,让学生参与评价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全新的评价方式。例如,在对八年级英语Wild animals这一单元的内容进行评价时,可以创新将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由于学生评价经验少,因而在最先开始时,英语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例如,引导学生从互动教学对自身学习是否有帮助?互动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是否能帮助学习?互动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否到位等方面进行评价。除了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英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互评,如学生在互动中的表现、与学生的交往能力等方面。通过将学生纳入评价主体,最大化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有效的评价也反过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