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基础会计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

时间:2022-10-18 15:33: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基础会计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基础会计教案

第1篇

关键词: 《基础会计》 教学 改革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会计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专业会计有一定了解,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为进一步学好专业知识奠定基础。该课程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和操作性比较强,会给初学者造成一定的障碍,往往使人感到乏味无趣,不易入门,其教学效果的好坏关系到以后一系列专业课程教学的成败。如何将学生带进专业大门,让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基础会计》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并为专业后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应成为该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加强专业学习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学好一门课程,首先要对它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基础会计》是一门入门课,对学生来讲什么都是全新的。因此,在学习会计专业知识之前,应加强对学生专业学习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相关知识的重要性,并能很快地熟悉这门课程,培养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为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作好知识铺垫。

(一)做好学前的专业教育工作。

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堂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新学科的新奇感,不失时机地将会计在现代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功能向学生一一说明,变好奇心为求知欲,变畏惧为兴趣。一方面可由教师对会计工作的重要性,目前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现状,学生毕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学校的办学优势、办学特点和师资力量等情况进行介绍和分析。另一方面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出作为未来会计职业的从业者需要掌握哪些专业技能,具备怎样的职业素质,帮助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将会计职业与自身发展联系起来,树立自信心,并鼓励他们成为一名专业能手,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二)公开教学计划,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公开教学计划,是指任课教师在讲课前组织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让学生充分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知晓在校学习期间所开设的课程及教学计划进程,明白通过三年的学习应具备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便学生做出自己的学习计划,明确奋斗目标。

(三)带领学生到实习企业进行现场观摩,使其对会计环境形成感性认识。

在开课前可由实习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到实习企业的财会部门进行参观,了解实际单位会计机构的设置及会计核算借助的工具――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观摩实际单位会计核算处理程序,增强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

通过一系列课前的教学准备,学生对会计专业有了一个粗略的感性认识,进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就为学好《基础会计》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采用制度版,教案写成活页式

基于实用的指导思想,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教材无需采用固定版本,教案不必重复转抄教材。把基础会计的基本会计原理、基础知识讲明白后,不应全用教材的教学案例。教师应先把有关企业会计制度、小规模企业会计制度学精吃透,以现行制度为蓝本,以企业、事业单位实际业务为例题,写成活页式教案。如把一个小商店、小超市,一个手工小作坊、饮食服务店,一个家政服务社团或敬老院可能有的业务归纳出来,以此为依据编写教案,编制作业题,一个行当作为一个案例,从建账体系到凭证处理,一一写成讲义式教案,通过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合理安排练习时间和作业布置,既传道解惑又进行就业指导。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教师的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要不厌其烦,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谓,敬业、爱岗,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对学生负责,对学校的声誉负责,对自己的前程负责,积极配合,极尽所能;管理者应充分相信教师的能量和品质。这样组织会计教学内容,就使会计教学从死套教材的大工商业中解放出来,转向学生就业的实用轨道上,既丰富多彩,又中看中用。

三、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增强教学的互动性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化被动为主动。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按部就班地讲授课本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求知欲和好奇心就会荡然无存。为此,教师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通过设置疑难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兴趣,激发其探求知识的好奇心。启发式教学的运用,可以打破平铺直叙的授课方式,使课堂教学动静相生、起伏有致,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很好的体现,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会计应用能力。

在操作性教学环节上,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教师手把手地教,辅以相应的指导,并及时将优秀成果展示给大家,恰到好处地表扬赞许、鼓励先进、鞭策落后。这样有利于建立平等民主、融洽合作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在欢快、轻松、舒适的气氛中愉快地接受教育,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学习兴趣自然会大大提高。

(二)巧妙点拨,化难为易。

会计教学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会计知识贴近生活,感受到会计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会计的魅力,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对于一些不易理解的抽象概念,多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简单易懂的例子来加以说明,效果会比复述课本好得多。例如,笔者在讲授借贷记账法的具体应用时,把全班分成资金筹集业务组、生产准备业务组、产品生产业务组、产品销售业务组及财务成果业务组,每一组的成员有不同的职务,在每一个阶段每类不同身份的人的业务不同,如编会计分录,登记账凭证,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三)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出现,多媒体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已经普遍被使用,多媒体教学有着显而易见的优点,主要表现为:它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能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例如利用多媒体展示帐户之间的对应关系,显示报表的编制过程,会使课程变得生动详细、简单易懂、摆脱乏味,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它能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成为解决学时矛盾的重要途径。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集中全体教师的智慧与教学经验,使教学内容更加规范有序。

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加强实践性教学比重

加强实践性教学在会计教学中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目前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的内容应与理论教学的内容相配套,形成完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以达到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的效果。《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识别原始凭证,认识理解分析经济事项,将经济活动内容转换为会计语言――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等。

《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的方法主要有: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配套同步的单项实训和课程结束时的全面模拟实习。

平时的单项实训要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即在基础理论知识讲授完毕之后,及时让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去处理具体的问题。比如在讲会计凭证、账簿时,应把学生带到会计模拟实验室看看什么是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及账簿,并让学生亲自动手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以此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第2篇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更是教师的战场,是专业能力的检测站。”优化教案,精彩导入,先做后学……凭借丰富多彩、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许月桂执教九年,秉承“让每一堂课都变得扎实”的理念,不断探索,细心耕耘,成为学校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之一。

“考量”教案功夫在课前

记者采访时,许月桂正在参加临海市专业教师比武大赛。许月桂的这堂公开课讲的是销售折扣、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的相关内容。对于从未接触过会计的人来说,这些名词都是非常抽象的。但许月桂却通过母亲节箱包公司促销的案例将这三个概念融入其中,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具体,让“门外汉”也听得津津有味。

优化教案,许月桂最拿手的就是联系生活。有一次,在整理报表结构中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教案时,许月桂发现这两个表格刚好一个是左右结构,一个是上下结构,就像楼房,资产负债表就像一间一间的平房,利润表就像3层的小楼。无独有偶,在准备盈余公积的教案时,许月桂发现盈余公积相当于班级中的备用小金库,平时不能花,只有在集体活动的关口取用;而盈余公积提取时还要考虑之前有无欠费,也如同造房子。“如果地上有个坑,一定要填平了再造,不然这房子就存在不稳定性。”说起这些源自生活的想法,许月桂如数家珍。

事实上,为了找到专业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连接点,许月桂花了不少“力气”。她不仅强迫自己不断学习专业新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还主动与同一专业组的老师互通有无。“只要有空闲,我就会翻看以前的教案,不断地优化。”如今,许月桂的教案集已有厚厚一叠,而几乎每节课的内容都有被修改的痕迹。

让许月桂欣慰的是,这些略显“土气”的教案却让教学如虎添翼。尤其是那些来自农村的学生,只要听过许月桂的课都能及时吸收。有一次,有个高三学生向许月桂“求助”五五摊销法。为了能够让学生快速理解,许月桂灵机一动,在白纸上画了两张图:一张是五个水平排列圆从中间纵向分成两半,一张是五个水平排列圆横向分成两半。“五五摊销法,不是把五个圆整体分成一半一半,而是每个圆都要分成一半一半来计算,也就是说我们领用材料时每份都要先摊销一半价值,在报废时再摊销其另一半价值,每份材料都是独立的个体,不是把五份材料看成一个整体。”借助两张图和许月桂的讲解,该学生很快找到了自己出错的原因。一道被诸多高三学生誉为“高难度”的题目就此迎刃而解,而这两张图也从此成为学校会计专业的一个经典案例。像这样的情况其实不在少数。以前许月桂班上总有几个学生会把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弄错,但在许月桂的“楼房”比喻讲解后就再没有学生出错了。

精彩导入铭刻“初印象”

“什么是会计?很简单,就像烧一盘糖醋排骨,会计的任务就是计算全部配料的价钱,包括排骨、面粉、糖、醋、油、盐等等;当这盘糖醋排骨出锅后,如果用于贩售,会计就要在销售以后根据价格计算利润。”由于爱吃糖醋排骨,每个学期第一节课的前5分钟,许月桂都要用“糖醋排骨”引出会计学。这对初学者来说,是一个非常有“记忆点”的演绎。因此,有不少学生在毕业后都还清晰地记得许老师的“糖醋排骨理论”。

“课堂引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第一步,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启动阶段。巧妙引入课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集中注意力,明确学习目的,产生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从而使学生乐于思考,积极主动地探讨,自始至终地参与教学活动。”许月桂认为,人际交往讲究第一印象,扎实的课堂也讲究第一印象,譬如每个学期的开学第一节课,每节课的前5分钟。

在许月桂的公开课上,笔者真切感受到了这5分钟的魅力。上课铃声一响起,许月桂的课件就开始播放各色各样的包包图片,原本还有些嘈杂的课堂一下子安静下来了,同学们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讲台上。许月桂立即抓住这个瞬间,引出课堂案例――母亲节箱包公司活动。用包包图片引入,是许月桂针对女生班而特别设计的,既抓住了女生喜欢包包的心理,又恰好与母亲节应景。

“导之有法方能导之有效。行之有效的引入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明确思维的方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热情。为了保证引入的有效性,在选择和设计引入方法时,应‘当其时、适其时’,即适当。”在许月桂心里,“适当”的含义等同于符合学生的“口味”,让学生觉得课堂导入有意思。在这方面,同是职校毕业的许月桂有先天优势,在职校环境中的生活感受,让她能比其他老师更迅速地了解职校学生,真正做到恰如其分。除了图片导入之外,许月桂还有很多“招数”:如借助徐永祚替上海交易所设计会计制度的故事引出在商业会计中沿用至20世纪90年代的“收付记账法”;通过压岁钱存银行的计算游戏引出《财务管理》中“货币时间价值”的知识。

先做后学互动有“玄机”

许月桂上课有一个习惯,就是“温故知新”,先做后学,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稍加延伸,让学生们以动手操作的方式学习,然后再针对性地讲解教学内容。以这次公开课为例,许月桂以箱包公司促销活动的“练习题”贯穿始终,以新品包“唯爱”的销售引导学生进行成本、折扣、收入的计算,从而引出销售折扣这一新知识;以包包购买者由于商品的颜色不符合要求,要求在商品价格上给予减让,进行进一步计算,引出销售折让的概念;最后以购买者由于质量问题,要求退货,引出销售退回的概念。如此环环相扣、步步深入,让学生在做的同时掌握新的理论知识。

第3篇

关键词:空间教学;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财务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承前启后,是之前《基础会计》的延续,又是后续课程包括《财务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财务管理》、《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等课程的重要前提。课程目的性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专业基础。《会计基础》课程应该培养的是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专业知识,而《财务会计》课程则应该在专业素养方面为学生在职场打开晋升通道;另一方面,会计专业的学生都会走考级考证的道路,而中级甚至更高级的考试会在学生毕业后。《财务会计》课程应该为今后的考证考级至少是中级会计师考试,打下坚实基础。

《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所需课时最多的一门课程。就课程本身来说,一方面,它涵盖的知识点非常多,包括了企业在运行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经济要素;另一方面,它是一个精密复杂的逻辑系统,各模块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前后融会贯通。就教学目的来说,这门课程既要教给学生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与技巧,又要使学生能够独立处理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还要使学生具备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二、传统教法与改革现状

传统的财务会计教学基本遵循教师讲授理论基础―例题演示―学生练习的程序,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下,学生被动接受相关知识,往往觉得能看懂例题,但动手的时候就不知从何下手,如果课后没有加强练习,授课效果就浮于表面。会计专业学专学精的唯一途径除了多写多练别无他法,而高职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过程中不愿意动手练习,所以知识熟练内化的程度总是有所欠缺。另一方面,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大范围铺开,但是在会计专业运用却并不彻底,效果不理想,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学生分组不合理。在基于工作任务的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分组应该是4人/组,但是因为实际的班级设置一般都超过了40人,甚至是50人以上,又不能配备2人以上的指导老师,分组流于形式,或者不能避免“搭便车”现象的发生;二是工作任务设置不合理。现行教材以工作任务来驱动教学时设置的工作任务就是传统的账务处理例题。而现实的工作中是没有文字性介绍的,会计人员要依靠原始凭证来识别经济业务,而且工作任务在设置上往往只起到了导入的作用,并没有涵盖岗位所需的大部分知识点;三是咨讯阶段缺失。教师布置好工作任务后只有小部分学生主动咨询相关知识,大部分学生只等着老师讲解,给出答案,学生对传统教学方法有依赖性;四是评价机制不合理。项目教学法下的考核方法仍然沿用期末考试成绩+实训成绩+平时成绩的构成方式,学生只要考好了期末考试,学习过程并不重要;五是信息反馈渠道单一。教师对于教法学情的反馈分析在课堂上跟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不一定能马上消化,需要用文字表述出来,让学生慢慢理解。

三、改革思路

针对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我们对《财务会计》课程进行了解构重构及整体设计。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工作岗位的要求将课程进行了解构,分为应收预付结算会计岗、存货核算会计岗、固定资产核算会计岗、无形资产核算会计岗、其他长期资产核算会计岗、金融资产核算会计岗、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会计岗、负债核算会计岗、所有者权益核算会计岗和收入费用及利润核算会计岗,再将知识点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进行了重构,建立了对应的十一个业务核算模块。课程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账务处理能力为核心,课程内容的难度设计对接学生正在面对的会计证考试和初级会计师考试。

具体课程执行时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导向,运用大学城空间的各项功能来设计模块内容。认为课程设计应在充分分析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来进行,大学城空间的各项功能也应该以服务课程、方便好用为原则来使用。

由于高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不强,因此仍沿用最直观的方式―工作任务来驱动课程。交给学生一个精心设计的工作任务,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涵盖了相关模块的知识点,学生在执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相关知识以5分钟学习卡册的形式列示到课程资源中,学生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自然会主动获取相关知识。教师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把好关:一是课程设计思路要清楚,做到整门课程清楚明了,学生能够跟着老师的设计思路往下走,不至于错乱;二是工作任务设计到位,工作任务一方面能引导学生走入学习过程,另外一方面也是学生对于学习目标的直观体会,所以工作任务的设计既要贴合于实际工作岗位,也应涵盖岗位相关的知识点;三是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可以运用团队竞争等教学方法,也可以设置相应的奖励机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学生参与进来了,课程改革才是有意义的;四是考核评价。考核评价是激励机制的重要方面,是学生积极性的重要保证。一方面,我们以团队成绩来进行考核,能够把团队里每一个不愿意拖后腿的学生都调动起来,另一方面,利用试题库进行单元小考,防止“搭便车”现象的发生。

四、具体课程设计方案

选用三本教材配合教学:一本单项实训,一本教材,一本练习册。利用单项实训中的原始凭证来设计教学任务驱动教学过程,学生通过原始凭证识别经济业务,通过教材和大学城空间来获得完成任务所需知识,课后再通来练习来内化提高。

大学城空间建设方案:一是以工作任务引导教学过程,以原始凭证驱动教学任务。我们模拟了一家钢铁制造企业:东方股份有限公司,以该企业的具体业务为内容来设计教学情境。比如说应收账款业务,给出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笔销售业务中会计人员会涉及的包括销售发票、运输发票、转账支票、托收凭证在内的原始凭证,业务涵盖了应收账款业务中所有知识点,包括定义,确认时点、商业折扣、现金折扣、销售折等等,要求学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逐渐主动掌握相关知识。二是微课资源:我们用五分种学习微课资源的形式补给学生相关知识点。微课资源分为三种:一种是简单的知识内容,只作介绍即可;一种是涉及计算和账务处理的知识,在知识介绍后附有演示练习,学生在课堂上即时完成并采用微博方式进行互动;一种是难度较深内容,我们设计了视频教学,进行了详细讲解。三是学生团队的建立。要求学生以团队的方式参与到课程中来,设计了团队组建方式,学生按要求建立团队,并提交团队名称、图标等相关内容,学习过程以团队方式互动及提交作业。四是课堂互动方式采用腾讯微博,一方面课堂作业以学生团队的方式用腾讯微博提交,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与用微博、私信、大学城留言等方式与教师交流,及时得到解答。五是学生考核方式:一方面,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采用团队考核的形式,我们建立了团队学习进程临控图,以考勤、任务完成的正确性及速度作为考核对象,分组计分;另一方面,我们拟利用大学城空间的在线考试自测系统,建立课程试题库,进行单元测验,作为平时成绩计入期末总评分。六是教案,采用表格式教案,体现工作任务驱动方式。以一个教学情境设计一个教案,以原始凭证的给出来布置教学任务,以五分钟教学资源的形式给出了相关知识点的知识介绍及例题演练甚至是视频教学。七是及时撰写教学日志,并按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写出教学心得,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

五、执行现状及效果

因为《财务会计》课程课时较多,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执行时分成了上、下两个学期进行,目前,我们已在大学城空间建设了《财务会计》(上)的教学资源,空间网址为:http:///SpaceShow/index.aspx?uid=445834,已建立好应收预付结算岗、存货核算会计岗、固定资产核算会计岗、无形资产核算会计岗和投资性房地产核算会计岗五个岗位的相关内容。本届会计专业学生3个班155人,共分成了27组参加学习。建设内容包括电子教案24份,教学日志15份,教学课件48份,教学心得10份,微课资源150个。

在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教学反馈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1)教学设计。以存货核算会计岗为例,传统教材是按存货取得、计价和发出这样的时间顺序来设置教学情境,而不同存货取得方式不同,包括了自制、外购等方式,存货计价涉及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路就很混乱。我们采用了存货品种,即原材料、周转材料、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来设置教学情境。在原材料这一教学情境中,用表格式教案来引导教学过程。先用原始凭证模拟企业收发原材料的具体情况,提出工作任务,要求学生用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两种方法核算原材料的收发计量,学生在使用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时自然也就理顺了取得、计价、发出的时间关系。再用微课资源补充学生执行任务所需知识点,把需要衍生解释的内容放入微课资源中进行介绍。例如,取得存货时货物、结算单据和价款支付在时间上不一致应该如何具体处理,我们就根据四种不同情况做了四个微课资源。微课资源以任务来贯穿,有教案为依托,结合到教学思路中,不再显得单一零散。(2)教学评价。我们以团队的形式来对学生的平时成绩进行评价。平时成绩分成三个部分:考勤、课堂作业(以腾讯微博方式现场提交)、手工作业;考勤影响团队总分,很好地提高了到课率,达到95%;课堂作业以腾讯微博方式现场提交,记入团队分,按分值排名,不定期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手工作业则要求每个人提交,记入团队分,以此提高了学生的手工账动手能力。(3)教学反馈:每一次课及时撰写教师心得及日志,并发表于大学城空间的对应版块,对课程重点难点及学生掌握情况进行深入剖析,对作业中的频发问题进行讲解,及时反馈沟通。

第4篇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学组织 教学反思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中心工作,有效课堂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问题。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下,我校对教学模式进行了重大改革,但不管教学如何改革,教师必定要研究和实践教学预设、教学组织、教学反思。如何让这三部曲演奏出美妙的旋律,那是教师一生孜孜追求的艺术境界。下面以“会计凭证”的教学历程谈谈如何演奏课堂教学三部曲。

一、了解学生,解读教材,做好教学预设

(一)课堂调研解读学生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有所得,这就需要教师解读学生,把握学情。入学一个月后,我对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

1.你对目前《基础会计》课堂感兴趣吗?为什么?

2.《会计基础》课听得懂吗?课后作业会做吗?为什么?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的学生认为会计课堂太枯燥,没什么兴趣。超过38%的学生认为会计课理论性太强,上课听懂得,但理解不深,兴趣不高。

以上调研信息让我陷入深思:会计理论太抽象,会计业务太理论化、太枯燥。如何让学生快乐地接受和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呢?是否可以让同学们在动手填制原始凭证的过程中学习有关原始凭证的知识点,在原始凭证知识点的串联中完成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呢?

(二)解读教材整合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与学的依据。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现有的知识基础解读和处理教材。

“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是进行会计核算的首要环节,原始凭证是会计工作中最基础、最原始的第一手资料。学会填制原始凭证不仅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而且是学生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必须掌握的技能。原来教材中贯穿的是一条由理论到理论的教学主线。考虑到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

处理前:

课题:《基础会计》第四章第二节原始凭证。

教材内容主线:概念种类填制内容填制要求审核

处理后:

课题:今天我制单,这里的“我”是学生,学生制单。教师则以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里。

教学内容主线:填制一次原始凭证填制要求填制累计原始凭证审核填制汇总原始凭证。

教学理念:做中学,学中做,课堂教学模式:企业化。

重组处理后我将原始凭证的填制作为教学重点,将教材中让学生被动倾听的知识改变为让学生动手做的知识,让同学们在动手填制原始凭证的过程中自然学习原始凭证的基本理论和填制要求。

(三)把握学情设置教案

把握学情、解读并处理教材之后,必须进行教案设置。下面是“今天我制单”教案设置过程:

教学预设前是这样的:先让学生填写三种类型的原始凭证(一次原始凭证、累计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原始凭证的知识点。结果发现这样一来,无法实现“做中学,学中做”。

思考片刻,形成了这样的教学预设:在填制一次原始凭证过程中归纳原始凭证填制要求,在填制累计原始凭证的过程中归纳原始凭证审核要点,最后填制汇总原始凭证,在对三张原始凭证比较分析的过程中理解原始凭证概念、种类和填制内容。

二、创设学习情境,做好教学组织,激发学生兴趣

有了教学预设,如何将纸面上的教学设想在课堂上有效实施、灵活引导呢?

以原始凭证的填制为主线,将原始凭证的相关知识点串联在这条主线上。这是“今天我制单”的主题,还要突出“我”字。

首先,教师展示预先准备好的发票吸引学生,开门见山地引入新课。

其次,填制一次原始凭证――发票,不讲解原始凭证的理论知识。让他们先自主填制,遇到问题组内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组间合作解决,组间无法解决的提交老师。在填制环节,学生的表现异常积极和活跃。“我”在原始凭证的填制和讨论过程中学到了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

累计原始凭证与一次原始凭证填制方法基本相同,但又有区别,学生自主填制领料单,教师则从旁巡视将各组提交的作品进行展示,组织同学们做“大家一起来找茬”的游戏。通过找茬游戏顺理成章地学会了原始凭证的审核要点,同时掌握了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

再次,加深难度,填制汇总原始凭证―-差旅费报销单。我让学生根据住宿费发票、火车票等原始凭证汇总填制差旅费报销单,并完成原始凭证的粘贴。同学们完成作品后,每组随机抽取一张差旅费报销单进行展示,并要求其他组同学点评。这样通过生生互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在评价中进一步规范了原始凭证的填制,“我”在课堂上的地位进一步确立。

最后,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填制的三张原始凭证,归纳出原始凭证的概念、种类和填制内容。

三、归纳总结,及时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对教学活动所做的总结。它是教学常规的一项基本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本堂课教学反思如下:

(一)设计提问和大家一起来找茬的环节,协助制单之旅,营造互助合作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

(二)“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认识企业的原始凭证,把书本的理论知识化解为实际的会计业务,实现课堂教学“企业化”,拉近学生与企业的距离,在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中深化对原始凭证基础知识的理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将本节课的课题“填制原始凭证”修改为“今天我制单”,意在突出“我”才是课堂上的真正主人,教师只是课堂气氛的掌控者、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很受学生欢迎。

四、结语

教无止境。将教学预设付诸教学组织,在教学组织中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在教学反思中不断领悟,把日常教学活动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认真思考,形成新的教学预设、教学组织、教学反思三部曲。如此循环,课堂教学效果定能不断强化,教学方法也会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基础会计;问题;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近年来,随着普教的扩招、社会对中职学校教育认识的不足,中职学校入学生源质量严重下降,给会计专业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基础会计作为中职会计专业的一门传统基础课程,是学生对会计学的第一印象,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会计课程的学习。基础会计教学虽有着较远的历史,有很多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不断地积累传承。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行业管理技术不断现代化,新的需求和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如果不能在教学方法上跟进改善,势必无法满足当前企业单位对会计人才的要求。

一、基础会计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缺乏学习积极性

中职学校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多为初中毕业生,他们的文化基础相对于高等院校学生来说相当薄弱;再加上近年来生源萎缩,入学“门槛”降低或取消,使得学生素质更是普遍下降。而大多数的中职学校在开学第一学期即开设基础会计课程,这对于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对财经知识近乎空白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基础会计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问题,对于初学者来说抽象、深奥难以理解,很容易消磨他们对会计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得困难,老师教得辛苦,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

中职会计教学,主要是培养具有一定会计实际操作能力的会计专门人才,是为社会经济输送一线的工作者。因此,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是中职会计教学的主要目标。而传统的基础会计主要偏重理论知识讲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对模拟实验环节重视不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只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甚至麻木的背诵理论,对基础会计学习普遍感觉吃力甚至对这门课的学习失去兴趣,这种观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势必缺乏动手操作能力,毕业后也很难胜任会计工作。

(三)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手段主要还是以黑板书写,许多专业教师虽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会计从业经验,但他们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差,所以更倾向于使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法,即使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也常是教案的简单呈现。教师只注重单纯的知识传授,课堂上的时间绝大多数由教师支配,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与交流,讲解抽象的理论和概念时,枯燥无味,学生难以理解;讲解会计核算时,由于内容多,使得老师不得不将很大一部分时间花在板书上,严重影响了讲课效果。

二、中职学校基础会计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

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要激发并持续保持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进入学校后,第一次接触到会计这门学科,对他们来说,完全是个陌生的概念,也不知道将来从事会计职业有多大的发展前景。因此基础会计的第一节课非常关键,因为它不仅是学生对会计学的第一印象,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契机。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将会计工作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功能、目前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方向进行说明,并引用身边影响较大的成功会计人员的人生故事,尤其是本校优秀毕业生的案例,让学生在思想上将会计职业与自身的发展联系起来,感到学习会计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激发其学好会计的积极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则要结合日常生活中为学生所熟悉感兴趣的情况,精心编制教案、设计课件,力求文字叙述浅显易懂,举例深入浅出,通过通俗的语言、形象的比喻,使学生轻松地掌握学习的重点,接受这门课程。

(二)改革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现代社会迫切要求中职学校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适应不断更新的会计内容。首先要注重直观性的演示教学,传统教学中实务操作主要用文字题表述业务,这种方式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导致对该内容理解不透彻。因此,教师可以想办法搜集丰富的教学素材,用模拟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资料代替抽象单一的文字,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际,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其次要引入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用多媒体教学并不是简单地把教案搬到屏幕上,这样的课件枯燥无味,不能达到物证举例的效果,而是引进或组织教师自行制作生动活泼、直观的教学课件,对于难以表达清楚的基本理论、方法可利用计算机的幻灯片形式进行辅助讲解,使高深的理论通俗化,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以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提高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实践经历与能力

要提高中职学校基础会计教学质量,离不开高素质的会计师资队伍。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目前中职学校的大多数老师都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的,很少有去企业实习的机会,因此自身的实践本领也不过硬。学校要提高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首先要重视教师的职业培训,增加对师资培训的投入,创造条件,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高学历教育和脱产进修学习。其次动员专业教师利用假期时间到企业单位、事务所参加实践锻炼,积累会计实践工作经验,然后在课堂上融入实践工作案例,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生动,以真正缩短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距离。学校打造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专业师资队伍,才能为培养高水平的实践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重视会计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落到细处

基础会计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在掌握了会计学原理的基础上,在实际工作中会“作账”。要实现这个目标,会计实践教学必不可少。目前会计实践教学主要以集中性会计模拟实习课为主,而且多是在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等专业课程结束后才进行。这种教学模式有着明显不足,会计的学习有系统性、整体性的特点,在会计教学初始阶段不注重实践教学,势必也影响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习中问题的逐步积累使学生在其后专业课程中如听天书。因此教师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并把实践教学落到细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进行课堂模拟实习,对应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对实际业务中的各种凭证、账簿、报表进行专项模拟训练,以增强学生对会计业务的各个环节的掌握程度,在学生对单项模拟实习有了一定了解,对各个单项环节业务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之后,进行综合模拟实习,可以选择业务较为简单的企业进行模拟训练,从建账开始到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登记种类明细账和总账、编制会计报表,完成一个会计循环结束。二是可以建立校外会计实训基地,通过学校和教师的社会资源,拓宽建立校外实践基地,走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把学生安排到不同的企业跟着会计去学习实践经验。使学生能有真正的实践机会,把理论知识具体地应用到时实务当中去。三是可以通过聘请在岗或退休的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发挥他们实战经历丰富的特长,向学生传授会计应用的实践经验。四是为适应现代多元企业制度和多行业的会计技能需求,应拓宽会计基础的实践教学内容,突破实践教学多以工业企业为实践对象的传统,尽可能将各种经济实体和行业纳入到会计基础的实践教学内容,使学生能适应各行业、多层次的需求。

总之,中职学校应正视目前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理论功底扎实,又懂实际操作的会计专业技能型人才,从而更好地为国家建设服务,促进中职学校的职业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劲松.漫谈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时代教育,2009(10).

[2]吴海波.浅议《基础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2(09).

第6篇

【论文摘要】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使得财务会计课程受到较大的冲击,现行教材模式已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文章分析了立体化教材的内涵,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对我国财务会计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目标、思路以及内容进行了设计,以适应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需要。

一、“立体化教材”的内涵及其特色

立体化教材是2002年首次在国内提出的教材建设新理念。所谓立体化教材,首先要求在学术上、内容和呈现方式上具有先进性;二要充分考虑使用对象的实际需要和现实状况,有较好的层次差别和针对性;第三,就是在教学内容资源的组合上,不仅有主教材,还要有相应的辅助资料,不但有纸介质教材,还要有音像制品、电子与网络出版物有机结合的多媒体资源等。立体化教材,从整体化教学设计出发,集成多功能、多媒体的教学包,形成系列化的教学解决方案,同时将教学包和基于互联网的教学平台结合在一起,构建一个让师生教学更加方便、学习更加自主的教学环境,延伸了“课堂”的空间和时间,打造了新的教学环境。

与现行教材相比,立体化教材的特色在于实现服务立体化。即为教师免费提供电子教案、案例库、习题库下载;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开放专题讨论网络空间,实现更大范围的教与学互动。实现教材开放性,通过网络站点进行专题拓展,可适应不同层次学生需求,教师可在第一时间了解相关信息。

二、财务会计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目标

财务会计课程理论、实务内容多,专业性很强,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使得财务会计的内容受到较大冲击,需要充实、修改和完善财务会计教材。为此,建立一套以纸介质教材为主体,以配套教学资源和服务为手段的立体化教材,是适应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需要。

财务会计立体化教材建设目标定位:以财务会计知识为基础内容,以综合素质培养和实际能力训练为基本目标,贯彻先进教育理念,遵循学习认知规律,合理规划立体教材结构,建成综合性教学资源与服务体系。

三、财务会计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思路

1.通过立项研究立体化教材开发建设

配备齐全的财务会计立体化教材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通过策划、立项、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通过立项,研究教材建设规划的内容、申报与审批、教学网站的建设与管理、教师培训等具体操作内容,发挥项目的示范作用。

2.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立体化教材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做成一套优秀的立体化教材,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有较强的现代教学技能,还要能熟练地掌握计算机软件、网络技术等。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搭建立体化教材建设平台

财务会计立体化教材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多媒介、多层次、多形态、多用途的一整套教学方案。它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相适应,通过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以期达到提高财务会计教学质量和效益的目的。

四、财务会计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内容

(一)主教材

国内教材的结构、内容基本上大同小异,对形式重视不够,语言表述亲和力不够,实质上是缺乏服务理念。我们应该借鉴美国教材,取长补短,财务会计主教材作为基础性工具,应包含所传授的知识各知识点之间的相关联系,即科学性、先进性和系统性于一体,成为教学平台的支柱。整体结构可以设计为本章学习目标、案例引入、主体内容、结束语,章末小结,关键词索引,复习与思考等几大板块。主体内容的重难点部分应标有提示、注解以及相关的网上辅助资源;复习与思考部分细分为自测、讨论、练习、习题、案例分析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与要求。每章的练习与习题,旁边都标出了该题目考查的知识点与相应的学习目标,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题目进行练习。

(二)配套教学资源

财务会计教材应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配套教学辅助资源,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配套教学资源包括:

1.教学指导书与教学参考书

教学指导书的功能是提炼教学的核心内容,突出核心知识,清晰构建知识结构框架,引导学生有目的的、有针对性地学习,有利于学生理清思路,成为教学平台的导向标。教学参考书能够起到讲解相关知识背景和发展演变过程,并进行一定知识拓展,可以是其他教材、期刊、报刊、网站,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视野。

2.电子教案

电子教案是为直接服务于课堂教学的课件,也可供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其表现形式主要是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其优点是开放性好,便于教师在每一轮的教学中不断更新完善。由于电子教案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各个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故需要开多个展示窗口,通过这些窗口,教师间可以进行交流切磋,感兴趣的学生能开阔眼界。

3.教学录像

发挥课程组教师集体的力量,将财务会计的重点章节录制成教学录像,可以起到观摩教学和反复学习的作用。

4.建立与教材配套的习题库和案例库

配套习题库是教材的补充和延伸,习题力求做到少而精,突出重点,难易适度,知识覆盖面广。同时习题类型要多样化,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简答题、业务计算题、案例分析题等,有利于减轻学生对单调题型的厌倦感。

案例教学法是重要的教学方法,建立案例库,按章节设置,每章根据内容都有具体的案例解读,并结合典型行业业务设计综合案例,使学生对企业会计核算全程有个整体思路。受教材字数的限制,教材里往往不能列示过多案例。采用案例网络化的形式予以提供,较好地解决了教材篇幅过长的问题,又使得抽象、晦涩的会计学理论易于理解。

5.试题库

考试可以度量和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应不断完善客观的、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试题库,确立不同层次的考试梯度和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试题库后续建设,能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予以动态质量评价,使之成为教学平台的质量检验器。

第7篇

[关键词] 模真教学 填柜组业务表 账务处理

所谓模真教学,就是将实际业务经过筛选、整理后搬进课堂,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操作的一种教学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做好柜组核算课的模真教学呢?

一、明确教学目的,做好模真教学准备工作

1.精心设计教案

根据《柜组核算》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案,把知识与技能两者有机结合。模真教案要分题列出,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时、教学组织、分步、教学程序、每一部操作要领、规范要求、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同时,准备好模真所需的文具、工具,即一套模真资料――选择一个经营核算过程比较典型的商业企业业务核算资料,购置商业企业进、销、存的业务报表、记账凭证、科目汇总表、账簿、会计报表,做账所需的业务、财务章、算盘及投影仪等全部用具,为创造优化的技能教学过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分好模真小组,讲清实习目的

由于是《柜组核算》模真教学,因此,教师要根据《柜组核算》模真资料所介绍的商业企业情况、经营流程、核算方法及提供的相关资料,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三人为一组,分别扮演营业员、柜组核算员、企业会计人员的角色,担当柜组销售、商品采购、仓库管理、财务及对外等职能部门职责,由教师负责“结算室”工作,及时解决核算业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再根据核算教学实践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对训练课题进行剖析讲解,讲清训练目的,并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重视质量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习惯的培养。要求通过核算训练,使学生基本掌握商业企业工作的业务流程、操作规程。

二、开展形象化模真教学,提高学生的业务处理能力

1.教师操作示范是直观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投影仪等手段,通过熟练、规范、分解的操作演示,边讲边练,言传身教,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从而对规范操作方法、操作要领,做到心中有数。进行第一步:模真――填表,即填制发货票、入库单、出库单、内部调拨单、调价单及进、销、存日报表等,根据所取得的有关资料,分析业务内容,进行示范操作,然后,指导学生实际操作,如根据购进发货票和商品到货通知填制入库单,依据调价通知填制调价单。第二步:记账、登记账簿。教师讲清记账凭证的分类及填制要求以及账簿的启用和登记要求,然后进行示范,针对第一步填制的业务表,填制记账凭证,登记总账及明细账,直至结账、对账、更正错误,编制会计报表。如根据购货发票做购进的账务处理,填制银行付款凭证,登记商品采购、应交税金、银行存款账。第三步:对完成的会计资料,根据所学的经济活动分析知识,对企业的商品采购数量、质量及销售完成情况和资金的利用状况,运用比较法、因素分析法等进行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把学生培养成企业的初级管理人才。

在模真教学中,各个小组成员在有效完成自己的业务目标后,再相互轮流训练,使各个部门的各个岗位都能融会贯通,使学生的业务处理能力得到加强,也促进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2.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解决核算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教师的统一“教”很难满足每个学生的“学”的需要,学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巡视检查,掌握训练的反馈信息,有针对性的给学生以指导。例如,填制发货票,有的学生漏填购货单位名称,从银行提现会填制现金收款凭证,以及人民币大写不顶格等。还有的同学发现有误,不按要求就乱改乱涂等。对此,教师应及时给予点拨、强化训练,并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强烈的责任心。

三、做好模真教学成绩考核,达到学习目标

在课程目标制定后,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交代注意事项,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保证模真课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搞好上岗前的教育,阐明训练的重要性,并通知学生,考核成绩作为本学科的毕业成绩的一部分,使学生努力完成教学实习任务。

第8篇

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不高,专业基础薄弱众所周知,很多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不高,部分学生进入专业之前英语语法不清,听说读写的能力偏弱。但学生因专业的关系对专业英语仍有兴趣,只是缺乏足够完善的课程体系去刺激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作为专业必修课的会计英语有它独特的专业特点:专业术语较多,语法和句法严谨,如果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高,再加上有些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存在层次不清或者紊乱,就会导致学生缺乏对会计英语的学习积极性。

会计专业英语的教师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师资力量薄弱也是目前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会计英语的教师既要懂会计专业知识,又要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而目前高职院校普遍缺乏这样的专业英语教师。从专家的调研结果来看,高职院校会计英语教师大多是基础英语教师,在会计英语教学中,主要强调语法和专业词汇以及句子的翻译,忽视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缺乏英语语言与专知识的紧密联系。

高职财会专业主干课程与CAT课程体系的关联性分析

CAT(CertifiedAccountingTechnician)即国际注册会计技师资格认证,被行业专家喻为“国际型企业中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摇篮”。CAT资格考试以国际会计准则和惯例(IAS)为依据,课程主要涵盖会计、财务管理、办公实务、人力资源和IT等领域。CAT和ACCA是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主办的两个级别的资格考试,CAT是ACCA的技能基础,ACCA是CAT的延伸发展,两者体系一致。ACCA含金量很高,但对高职高专学生来讲,学习起点过高。CAT把几门实用的会计专业课程分为三个水平等级,一般在两年以内可以学习完所有课程,适合高职财会专业的学习特点。:CAT具有完善的课程体系,但都涵盖于于当前高职高专财会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只是在各门课程的相互对应度、紧密相连度上略有差别。以成本会计为例,大多高职财会专业把此项课程放在第五学期学习;而对于财务管理的课程,两方面都一致的放在后期学习;在最基础的部分,双方都集中学习了基础会计的内容,但是在中级课程方面《财务记录和做账》的课程表明了CAT证书的侧重点在于“技”的把握;只是CAT中《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管理》是目前大部分高职财会专业没有重视的课程。据以上分析,本文认为CAT和目前大部分高职高专的财会专业教学课程有很大关联度。基于会计专业英语的不足分析和课程体系的关联性分析,本文提出把CAT嵌入教学计划,形成新的课程体系进行双语教学的构想,用以解决目前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的问题,进而使高职财会专业教育适应国际化的潮流趋势。

以CAT为蓝本构建高职高专《CAT会计英语》课程体系的设想

1.构建原则及目标据CAT的课程与高职财会专业的课程关联性分析。本文认为可以以CAT课程体系为新课程体系的基础和制定原则,以CAT的分阶段课程替代高职财会专业相应的课程,进而把CAT课程嵌入到高职财会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去,最终达成新专业英语课程体系的目标。

2.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语言设计本文认为CAT的教材本身十分强化基础和技能训练,重新编写教材必要性相对较小,更适合高职财会专业的教案和讲义是编写的重点。在教学内容方面,本文建议对CAT的三个阶段予以适度调整以嵌入到当前高职财会专业总体教学计划。例如CAT中T1RecordingFinancialTransactions(财务交易记录)和T3MaintainingFinancialRecords(财务记录和做帐)可以合并第一阶段学习,以适应我国高职财会专业的教学特点。T5ManagingPeopleandSystems(人力资源和系统管理)和T7Planning,ControlPerformanceManagemen(t计划,控制和绩效管理)更适合调整到第二阶段进行学习。本文认为《CAT会计英语》的课程体系应采用双语教学,侧重点在于用英语去理解领会会计专业知识,我们建议教师以汉语为主进行讲解,同时尽量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适当加入口语训练部分,调动学生使用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根据“CAT会计英语”双语课程的特点,本文建议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特长,展现双语教学,扩展双语教案和讲稿。发挥网络学习的优势,使学生可以与全世界CAT学员进行沟通交流。在教学方法上,应逐渐形成一定的模式,注重课前和课后的学习。建议分层次分组指导,保证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得到更好的英语语言训练,而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也不影响其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结束语

第9篇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会计电算化一词,早在1981年,于我国北方的一座省会城市――吉林长春的一次讨论会上就提出来了。目前已处于普及阶段,因此,这门课程的知识系统已趋于完善。笔者与重庆地区约三十多所中职学校的财经类专业教师的交流,大家对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必须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已经形成共识。

另外,无论是从社会上的任何一个方面来讲,学会会计电算化,都是必要的。从学生就业需求来看,机会还是较多,特别是最近在本地政府鼓励下创办的小型微利企业,他们需要一大批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这为当前的中职就业提供了很多机遇。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

根据对重庆市30多所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其中只有不到一半的学校使用“考(会计电算化)证”指定教材,这足以说明,有一半的学校没有充分认识到“考职业资格证书是非常必要的”。调查中还发现,有不少教师还期望等到毕业证拿到后,免考会计电算化与会计基础,认为到时只要考过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就可以办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似乎这可以节约学生的开支,其实这是严重的考试与教学脱节,因为学生一旦学完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及时参加财政部门的会计电算化合格证考试,既有利于鼓励学生认真学习,也为学生在校进行“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打下基础。根据调查,目前即使是使用指定教材的学校,其教学方式,也不都是实现了多媒体化;就其教学内容来看,也只有个别学校做到了理论和实务并重;就算是财政部门自己组织的大约一个月的短期培训,在理论方面的教学也是非常薄弱的,很多地方就是在完成短期培训后,考前一两天,做一次或者两次模拟练习,然后马上参加上机考试,即使考试合格,学生在实务中的适应能力也将大打折扣。因此考试虽然合格了,工作能力却让人担忧。

三、如何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

为了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单独做好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是不够的。根据几年来的实践经历,我认为有以下做法值得提出来,以供同行商榷。

(一)做到分层教学

目前的中职学生,基础知识差异很大,所以有条件的学校应该进行分层教学。比如重庆市立信职教中心,重庆市经济贸易学校,在会计教学中就做到了分层教学,他们将基础好一点的学生专门分成一个或两个班,进行会计资格证、或者会计初级资格的考前培训,为基础好的同学创造上升和发展的机会。同时,基础不好的学生加强一些实务操作,理论方面,适当给予宽松,对这些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爱,不能完全讲教材。比如可以介绍当前在小企业或个体单位使用比较普遍的EXCEL在记账中的应用,还可以建议学生自己去侧重选择一个书上没有的会计软件的使用,比如“管家婆”等。

(二)做到分阶段考试与不限时考试和限时测试相结合

当前的会计电算化学校考试,基本上没有实现考试系统的自动化,但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分阶段进行自动测试,还是可行的。不少学校都可以在网上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考试系统,进行部分理论的考试。当学生学完第一章节的内容时即可将与第一章节有关的理论题,设计成单选、多选和判断三种题型,让学生自测,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其他章节的教学同样可以这样进行。

在2010年11月中旬,重庆市经贸校有19名学生参加了本地区财政部门的短期培训班,在即将参加考试前两天的模拟练习中,只有几个学生合格,学生们非常悲观,在这种情况下,我作为他们的任课教师,很快按照新的考试系统设计了一套实务考题,并要求他们力争在70分钟完成。事后证明。这种测试是起作用的,19名同学全部通过了会计电算化合格考试。

(三)做到演示性教学与学生自己动手相结合

当前的重庆市指定会计电算化考试教材,提供了五个会计软件的操作,这加重了教学双方的难度,但为学生未来的适应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条件。现在许多学校在“五个校园”建设推动下,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比如重庆市经济贸易学校的所有教室,已经完全能满足电子化教学的需要。教师在讲会计软件操作时,可以先由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而后,由学生在教师提示下完成相关操作。比如当讲通用转账凭证时,有时甚至要请全部同学参与操作,之后还要在上机实作时及时跟进。任何软件的操作,都离不开学生自己动手。

(四)做到学校教学与财政考试相结合。

会计电算化学校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界的认可。为此教师必须摸清考试系统的要求,让学生不怕财政部门的考试,为了让更多的学生顺利过关,甚至还要求助于其他网络资源,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让学生不光对实务操作感兴趣,对理论题的考试也不害怕。实践证明,这种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想去参加财政部门的考试。

(五)做到大众化教学与培养技能型人才相结合。

我们的会计电算化教学面临多种挑战,除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让一些学生适应财政考试,让多数学生会使用软件做账,还要培训出两三个能参加重庆市中职会计电算化技能大赛的种子选手,并力争获奖。

(六)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第10篇

1.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理论教学方面

第一,相对于“基础会计学”课程而言,《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内容和难度急剧增加,学生一时很难适应;第二,该课程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我国现行颁布的各项会计准则,随着具体会计准则的修订或颁布,导致了《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内容缺乏稳定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增加了教学的难度;第三,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存在着欠缺;第四,学生对该课程学习方法不够科学,只注重考试。

1.2实践方面

1.2.1实践课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是“从校园到学校,从学生到老师”,没有实际从事过会计工作,对会计知识的理解只限于书本,这就制约了会计实践课的效果。

1.2.2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模拟实践教材内容单一,财务软件相对滞后。

1.2.3实践课的考核不够科学,导致学生对实践课的重视不够。

1.2.4实践课时比较少,实践室开放程度不够。

1.2.5实践课程中实践性不足。从学科隶属的角度来讲,中级财务会计属于一门应用性学科,民办高校应注重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而且,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讲,单位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大多数都重视应聘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对财务会计人才的考核更是这样。而现在多数高校中级财务会计的实践课,注重对会计基本操作程序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1.3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各高校多是“填鸭式”教学,课堂上教师讲授代替了问题讨论,考试以问答题代替了分析性的问题。

2.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改革思路

2.1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民办高校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特点,使得高校的培养模式越来越趋向于“订单式”。订单式直接面对岗位需求,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特殊用途,因此民办高校要大力发展订单式培养。由于地区不同,订本文由收集整理单式人才的要求必然不同,即使是同一地区,不同用人单位对同一专业高技能人才的“订单”培养要求也是有差异的。因此对基础知识要求广博、技术技能科技含量较多、文化学科涉猎宽的“人才订单”,必然要有较长的学制来适应;反之则宜采用短学制。民办高校教育要向教育教学与就业服务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实现产学合作、订单培养,最终走向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新模式。

2.2加大实践环节力度

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除了使学生熟练掌握会计操作程序,最重要的是在学生整个学习阶段不间断地进行会计实践教学。为了加大中级财务会计实践教学力度,最重要的是提高实践指导教师水平。实践指导教师应熟悉企业实际情况、企业实际操作流程,实践指导教师应聘请有深厚的会计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同时,每年找适当的时间安排教师下基层参加实践活动。这一方法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以此保证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同时,中级财务会计实践课程应建立在erp环境下进行模拟实践。高校可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采用用友软件,如果条件稍好些的高校可以采用用友u8软件,允许学生自由选择业务流程,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分组完成实践任务。

为了保证实践课程开设的力度,应加强对实践课程的考核。具体做法可以在不增加实践课课时的情况下,严格考核制度,提高实践的效果,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2.3分层分组教学法

针对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我们建议实施分层分组教学法。即对一个班的学生,按照他们的学习兴趣、实际动手能力分成6个小组。每组安排一名组长,负责本组的联系及信息反馈,这名组长尽量选择责任心强、上课认真听课、学习好、号召力强的学生。以他为首的组员之间相互督促,共同突破学习重难点。每组以组长为联络员,将小组同学平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针对问题引导学生解决。同时,注重因材施教,面向每一位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4形象化教学法

为了使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可以采用形象化教学法。即精选教材中重点、难点编制相应的电子教案。同时,开发 cai 课件 ,利用多媒体、动漫技术、投影扫描等手段,结合课堂讨论、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运作模拟、实际操作、企业观摩、市场调研等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2.5实例教学法

由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具有很强的实际性、应用性。所以多数学生虽然学会了基础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不知所措。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实验项目进行实际操作的训练,在教师稍做指导之后,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分析。在学生理论学习达到一定要求后,针对实践内容分析具体业务,通过指导学生编制凭证、编制账表进行案例分析,通过讲解实际案例的操作流程,掌握业务分录及业务计算。

2.6四位一体教学模式

针对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特点,形成“理论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校外现场实践”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2.6.1理论教学。为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精心制作电子教案,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引入动漫技术进行教学,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同量掌握和巩固相关知识。

2.6.2案例教学。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几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融合情境的会计实务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求知欲,以最佳状态进入学习。

2.6.3模拟教学。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会计模拟教学。即:结合中级财务会计的业务流程,对每一流程进行模拟实验。这一模拟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及时对实践环节中产生的不足、成功之处、及所经历的具体感受总结升华为知识,取长补短,构建知识体系,提高会计专业技能。

2.6.4顶岗实习。系部应为学生多提供以毕业实习和设计为主的校外顶岗实习机会,提前与职业岗位接轨,实现实习与就业的有机结合。

第11篇

关键词:民办院校;基础会计;教学改革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的变革越来越明显,从传统的手工做账到现在的会计电算化阶段,网络时代下,对会计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高校人才培养以及高校教师带来了更高的挑战。针对地方民办本科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要结合区域学生的特点,办出特色,其关键是要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而基础会计是学习会计的入门课程,对学生进入会计门道并加大兴趣度去学习产生重要影响,新时代下95后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表现,如何更好地结合95后学生的特点,使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探索。

一、《基础会计》课程及院校学生的特点

民办本科院校多为地域院校,其创办院校的目标多是服务于当地,为当地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以服务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财会专业是众多学生选择的热门专业,并且是就业岗位最广阔的专业之一。但是,民办本科院校相对其他重点院校学生本身存在一些特点,比如学生普遍文化课水平不高,基础知识不够牢固;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对学习兴趣不高,“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是其学习的一个目标;另外95后学生已经充满整个校园,其思想多变、敢于表现自己并且不受约束的性格决定了传统教师讲授型的方式不受欢迎,因此对高校以及教师是一种挑战。在高校中,《基础会计》课程一般是在大一下半学期进行开设,该课程是从一个基础性并且有宏观性的角度去讲述,所讲的是作为会计的所要具备的思维方式,以及在会计中的一些基本规则:比如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会计的六个要素等等,对于头脑中没有这种意识的学生来说不便于接受,理论性较强。另外会计类的知识需要跟随时展而不断更新,具体到实际某类企业中,需要进行实际操作而不是口头上的理论,大部分的实务工作要求这门课程要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实践性操作要强,因此对于刚踏入大学的学生来讲,学习好基础会计有一定的难度。

二、《基础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与非专业目标不够明确

《基础会计》课程在许多高校经管大类专业中都曾开设,除了本专业的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之外,以及经管大类专业的物流、国际贸易、金融工程等专业,部分院校开设目标不够明确,没有本质区别。本专业的基础会计教学是学生入门基础,并是以后大学期间继续学习会计的基础,重视理论,更加深实践,为以后实务工作打下基础。而非财会专业学生一般只在大一时开设基础会计课程,而没有更深入的学习会计其他课程,学生基本的学习目标是为了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更深入的目标是以后从事管理岗位要懂会计,即会用会计,而不是会具体的操作。目标明确后才能有针对性的开设课程,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上过于理论化

基础会计的课程本身包含理论性内容较多,使用的会计专业术语比较多,在讲授上专业教师会不自觉地引入理论术语,因此初学者会感觉到不易理解,会导致这样的效果,一方面学生会感到迷茫,另一方面感到上课很枯燥,缺乏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章节的内容安排一般是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复式记账法以及企业经济业务的分录最后是报表内容,整体的框架结构在开始讲述时学生并不是很理解其中的原理,因此在课程讲述中引用案例,运用实际业务中操作的方式,可以打破章节顺序,逐渐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三)课程讲授方式上过于单一

目前大多数地域院校讲授基础会计课程还是传统的讲授方法,由于内容较多,大部分教师课堂上是大满贯的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得也会比较疲劳。现在高校学生以90后为主,大多数95后的学生们已经充斥着整个校园,95后学生敢于表现自己,思维活跃,保持着一种怀疑精神,对于这种特点,网络时代下讲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教学,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三、《基础会计》课程改革的探索

(一)选好教材,专业做区分

从实际的教学经验上说,要讲好《基础会计》这门课程,必须写好教案“吃透”教材。教案是教师反映本次课的思想灵魂,备课充分才能把控住课堂,教学效果才好。基础会计的教材选用上要做一定的区分,财会专业的学生要选择适用于当地学生的重理论更重实务的教材,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另外选择一些更新知识较快的教材,适用于95后学生网络特点下的教材,比如“码书教材”即可以扫描二维码的小知识,吸引学生眼球,增强学习的兴趣。对于非本专业的学生,应选择理论性较弱更关注会计信息分析的教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会运用信息去解决问题。

(二)多样化教学方式

经济在发展,教育的方式也应随着环境变化而发展,成长于网络新时代的95后们,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能力要远远增强。传统的教学方式或者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方式已不受新时代学生的欢迎,基础会计的课程知识点较多,具体涉及到的实务操作比较多,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现在流行的慕课、翻转等形式,主体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采用教师讲授重点内容、学生讲授了解性内容、课外通过视频学习知识点以及课内讨论的方式进行多样化教学,符合95后学生的特点,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重视实践,巩固理论

会计的实践性要求重于理论性的知识,在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注重实践操作能力。基础会计这门课程前面章节理论性知识比较多,在学完会计要素以及借贷记账法后,进入到实践操作,可以采用边学习边实践操作的方式,比如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等,教师可以事先示范或者学生通过看实际企业中做账的流程,进行实际的填写。报表的编制实则是综合性的知识,可以巩固理论性知识。实践项目可以分为专项实训和综合实训,凭证、账簿和报表每部分的填写在课堂讲授时进行专项,最后剩余两周的时间进行综合训练,做一套完整的模拟账。高校要重视实践的知识,不能形同虚设。

(四)打破常规,因地制宜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理论和实际操作一体化”的专业人才,民办院校财会专业的创办是为服务于当地乃至周边区域企事业单位发展。基础会计处于会计领域金字塔的底端,但却是基础性的架构。教学内容的讲授可以大破章节顺序,按照实务中做账的流程讲授,比如先带领学生学习阅读企业报表,从报表中引出会计六大要素的分类,进而讲述会计运用的方法,以及具体的会计处理,最后一步一步得到报表的数据。另外在讲授理论课时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课堂45分钟全满贯似的输入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可以适当运用5分钟停顿法,让学生思考或者稍微复习吸收一下,以教师善用的方式,并结合学生接受的特点,最大可能的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目的,因地制宜的教学。

四、总结

为适应区域企事业单位会计人才的需要,作为会计金字塔领域的基石部分,高等院校在设置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时,应始终坚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能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基础充实、理论够用、以实为本,以能为上”的主体思想为宗旨,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当代95后学生的特点,因地制宜,巩固理论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尽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袁良荣.独立学院《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探索[J].财会通讯,2011(4):46-47.

[2]邹娟.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3(10):140-141.

[3]时军.基于新会计准则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财会通讯,2011(9):149-151.

第12篇

传统意义上,“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以讲解为主,辅以讨论或案例分析,所用教学资源较为有限,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教学环境数字化程度不足

尽管课程教学环境大多实现多媒体化,但主要在于运用主讲计算机、投影仪、自动幕等初级设备,实现了板书向PPT的转变,而对于大量先进的视听设备与支持设备则使用较少,难以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2.信息资源相对匮乏

课程教学所需信息资源主要依赖于教材、习题集,而网络信息的使用相对不足。由于教材与习题集的出版与再版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周期,而会计准则的发展又日新月异,信息资源的不足使得课堂知识的传授往往滞后于实践需求的进展,信息资源成为课程教学的一项瓶颈。

3.网络素材多以静态为主

目前,“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所用素材包括教学大纲、教案、计划手册、教学日历、教学课件、习题集等,多以静态形式呈现,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需求。即使运用网络素材,也主要是网站信息的下载,又以网页为主,多是静态展示,不利于学习者追问式学习。

4.课程建设多以重点课程形式体现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通过重点课程建设后,形成的教学资源主要是教学大纲、教案、教学日历、试题库、习题集、案例集、课件,有的还包括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报告。考虑到教学管理要求,以及教学效果的体现,这些教学资源能够向学习者真正完全公开的很少,而作为最重要的整个教学过程无法向相关学习者展示。5.课程实践多为模拟信息。学习者对课程涉及的相关业务流程的训练主要在会计模拟实训室进行,目前多为模拟信息,与达到仿真要求具有很大距离。这种传统资源只能满足教室型实践的需求,学习者难以身临其境,无法体察真实环境的设置状态,加之缺乏相关内部控制、企业管理流程的感性体验,使得实践的效果尚不理想。

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运用现代网络资源的途径

“中级财务会计”处于高校会计学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地位。该课程教学内容贯穿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的确认与计量,以及财务报告列报等。通过采用会计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培养学习者熟练掌握账务处理与信息呈报的技能与素养,“中级财务会计”是建立在基础会计等课程习得之上的会计准则运用与会计政策选择的一门解释性专业课程。该课程可运用现代网络资源的途径如下:

1.网络化多媒体教学环境构建

网络化多媒体教学环境构建,就是在传统单纯的多媒体教学中,整合了IT技术,协调运用教学电脑、投影机、视频展台、音响设备、电动幕、照明等视听设备与支持设备,提供“显示高精度、音质高保真、声光高受控”的现代网络化、综合化、立体化的教学场景与环境。网络化多媒体教学环境中,运用VGA采编技术,能够将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教学现况等进行实时采编与传输,优化编辑与展示等效能,实现教学环境的多角度、空间性的呈现。

2.信息资源的有效选择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运用现代网络资源,需要注重信息资源的有效选择问题。由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知识点链接了相关专业课程,包括核算层面的基础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层面的成本会计、税务会计等,其所运用的信息资源就需要与这些相关课程进行有效协调,确保体现交叉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的合理性。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选择事关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引导学习者进行拓展性思维与研究型学习,而这有赖于施教者的细致设计与有效指引,如何保证主题的明确性、内容的覆盖性、时效的及时性、信息的科学性、运用的合理性等,将成为信息资源筛选的重要考量。

3.网络动态素材的拓展

该课程在基础内容部分,可增设票据开具演示、账户设置flash等;在案例讲解部分,可增设案例文本、视频、相关资料链接等,进而构建网络动态素材资源包,并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做好资源更新与维护工作。另外,依据学习者的个性需求,增设“提问与响应”功能模块,给予学习者动态资源支持。

4.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已在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建设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其中,录制精品视频公开课是重要一环。对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录制教师而言,需要完成课程基本数据文件,包括课程主讲元数据、课程分讲元数据和课程目录。具体来讲,课程主讲元数据又包括课程名称、所属学院、所属专业、课程简介、课程总讲数、主讲教师信息、备注等;课程分讲元数据又包括讲次、本讲标题、本讲简介、本讲关键词;课程目录又包括讲次、本讲标题、本讲主讲教师、本讲时长等。相关资源,如Efilm视频文件、MP3音频文件、Pdf文件等通过权限设置后可以上挂网络,指导学习者有目的、有针对性、可循环、可动态地进行自主性学习。

5.财务会计仿真实验室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