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音乐教育课程

大学音乐教育课程

时间:2023-06-19 16:15: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音乐教育课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音乐教育课程

第1篇

一、调整课程结构,加强音乐教育类课程

目前音乐教育的专业课程可分为公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几个部分,除了基础的教育学、心理学之外,与学生教学实践能力息息相关的音乐教育类课程主要集中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或教师教育课程中,大多在本科三、四年级开设,大部分高校目前只开设了一门必修的音乐教育课程。随着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将越来越意识到音乐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增加音乐教育课程必将成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改革的趋势。然而怎样科学地调整课程结构,增加适用的音乐教育课程呢?笔者认为以下几点是值得思索的:一是音乐教育课程在音乐教育专业各类课程中是否真正占有核心地位,各音乐教育课程开设的时间是否贯穿于本专业大学四年的始终,该类课程是否真正受到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的一致重视;二是音乐教育课程是否真正贯彻了“以学生教学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观念,如果开设的音乐教育类课程仅仅是数的增加,那只是增加了学生的负担。笔者建议可开设中小学音乐教材教法、中小学音乐课堂乐器演奏、中小学音乐课课例鉴赏等实用性课程;三是音乐教育课程是否能够立足于本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目前许多音乐教育类课程主要借鉴了国外一些知名的音乐教育思想(如奥尔夫、达尔克罗兹、柯达伊等),然而基于本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教学方法却几乎没有,学生只能运用国外的音乐教学法对我国民间音乐素材的音乐作品进行教学设计,有时候未免牵强附会,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开设基于民族音乐文化的音乐教育课程。

二、改变教学模式,注重课程融合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大致可分为音乐技能类课程、音乐理论类课程、音乐教育类课程,每一类课程对于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建构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这些课程各自为政、互不融合,那么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这些课程只有协同作战,才能达到1+1>2的效果。对于音乐技能课程来说,首先要使学生明白学习音乐技能课程的目的,是以舞台表演为目的还是以当教师为目的,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其次应培养学生的教师角色意识。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技能技巧,还会主动思考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教学规律,如何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难题,如何将学习所得运用于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实践。另外应开设一些与中小学音乐教学结合紧密的技能性课程,如自弹自唱、即兴配奏、小型课堂乐器演奏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学生的专业技能转化为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能力。对于音乐理论课程来说,大部分学生都不够重视,认为理论学习枯燥无味,然而不仅音乐技能技巧的学习有赖于音乐理论的学习,而且从音乐教师需要的综合素养来看,对音乐本体的分析还是对音乐相关文化的掌握,无不需要扎实的音乐理论根底,因此,首先要增加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笔者建议可改变仅由教师讲授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将理论课程学习中一些简单的内容交由学生讲解,教师加以引导和补充,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对于音乐教育类课程来说,要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绝不可能单打独斗,要和音乐技能课程、音乐理论课程协同作战,要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将所学的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与音乐教育理论教学技巧联系起来,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此外音乐教育课程应改变教师单一说教的模式,开发各种实践形式,如课例鉴赏、教案写作、中小学音乐课情境模拟、微格教学、说课实践等,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小学音乐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三、增加实践形式,拓宽实践渠道

传统的音乐教育专业实践主要包括艺术实践与教育实习,艺术实践主要是对学生音乐技能方面的展示,教育实习主要包括中小学教学实习与实作,一般安排在音乐教育专业的第四学年,无论从实践的形式还是渠道来看,对于培养学生音乐教学的实践能力来说都远远不够。笔者认为要拓宽学生的实践渠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加学生课堂实践的机会,这主要是指学生在专业课程的课堂中进行模仿式教学。以笔者长期执教的音乐教学论课程为例,笔者不仅讲授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理论知识,更开拓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模仿中小学音乐课进行教学,从教材分析到教案写作再到课堂实践,学生从模拟的环境中会使教学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再如,基本乐理、和声、曲式、中外音史等音乐理论类课程,每门课程都是中小学音乐教学所需要的知识,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同样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截取其中较为简单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自行预习上网收集资料PPT课件展示的方式将教学内容讲授给大家,教师进行引导与补充,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文字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解教材的能力等,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也是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教学实践能力。而音乐技能类课程,如果适当开设一些技能类的大课,我们就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课堂实践的机会,让高年级同学在初始入学的大课中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无疑会得到提高。二是提供综合性的艺术实践活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艺术实践活动多是单一的音乐技能的展示,如钢琴、声乐或其他器乐音乐会,笔者认为可以开展综合性的艺术实践活动,如自弹自唱、即兴配奏、合唱指挥等,这些都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必备技能,将有利于学生中小学音乐教学能力的提高。三是建设教学实习基地。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一般在大四进行,当前的情况是集中实习少,分散实习多,实习时间短,不便于教师指导。笔者建议高校可以和当地的中小学进行长期合作,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将一至四年级的实习目的与任务分阶段细化,学生可以分不同的阶段在实习基地进行见习、实习,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加强高校与中小学的联系,实现双方互赢。

四、结语

关于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笔者以己之经验提出了以上四点建议,仅是培养该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一个较初略的框架,还需要许多细化的工作,才能将该专业的学生真正培养为社会需要的应用性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罗静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第2篇

专才教育一直以来是我国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基本模式,并由此而建立起相应的音乐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对于中国音乐教育走上系统化、规范化的道路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也进行了多次课程改革,但总体框架并未改变。面对新世纪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这种以分科设置为主流的学科课程体系已不适应新时期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要求。如学生专业口径狭窄、专业基础薄弱、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不强、兴趣单调、不热爱教育工作、教育理论水平低、科研能力差、教学缺乏个性等等。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音乐教育课程结构不合理、内容陈旧、脱离实际等,不能不说是主要原因之一。课程体系的内涵是多方面的,但核心为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三个方面。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就大的框架和体系而言,也是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构成的“三层楼”模式。“按照这一思维逻辑构建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的设置上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即与培养目标或实现培养目标已设置的课程无直接关系或关系不大的课程基本上都排除在课程体系之外。”①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窄、专、深的课程体系,追求各自学科专业的系统性、完整性,重视专业的纵深发展,把分科课程的知识与整体范围的知识割裂开来,忽视专业和学科的横向联系,使课程越教越细,越教越深,从而造成学生知识面过窄、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的局面。其原因是师范院校沿袭了音乐专科院校的办学模式,未能体现出师范院校音乐教育师范性、专业性、基础性的基本特点。师范性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与专业音乐院校在培养目标的主要区别。专业音乐院校是以培养音乐表演、创作、理论专门人才为目的,而师范院校则是培养音乐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音乐师资为目的。所以不应要求学生某一专项技能的高、深、精,而应要求其专业知识技能的全面均衡发展。专业性是指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不但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更重要的是应使他们具备教授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素养。基础性是指为人们终生热爱音乐、享受音乐、学习音乐、传授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课程设置来看,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课程主要由普通教育课程、音乐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三部分组成。普通教育课程是对学生普遍进行的专业知识以外的“公共课”教育,它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个性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现时普通教育课程设置本身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据统计,我国普通教育课程的课时约占总课时的21%,而美国、日本、德国一般在33%至40%之间。我国采用“大一统”的课程模式,几乎是清一色的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外语课和计算机课等必修课,尽管现在也增加了不少选修课,但它们有的已变成必修的选修课,有的成了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参与的虚设课程。课程门类过于单一,课程设置缺乏弹性、开放性。音乐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音乐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是直接指向具体专业的课程,如乐理、视唱练耳等。专业课是建立在专业基础课之上的关于某一专业的学科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课程,如声乐、器乐等。目前,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课程设置相对独立,“学生明显存在着学科之间的知识割裂,曲式、音乐史、声乐、器乐各是一回事,学生很少将这些知识与表演性和欣赏性课程内容融为一体。其结果,难免落得一个理论、技术理论和表演技术各自为政的匠人”。②专业课自成体系,相互之间渗透不够,因而培养出来的师资专业知识面较窄、适应能力较差、学术水平低。目前一些高师院校音乐学科实行的“主修”制出发点是好的,似乎体现了一专多能,但由于认识出现了偏差,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只瞄准了“舞台”,而忘掉了“讲台”,过于强调一专而忽视多能。学生毕业后一旦走上基础音乐教育岗位,面对要会弹、会唱、会讲、会舞、会写、会组织音乐活动等多方面的素质要求,往往表现出不适应。教育专业课程是最能体现“师范性”的,是解决未来教师“如何教”的课程;我国目前仅有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三门课。这主要是受苏联专业教育的影响,特别是学科专业教育思想的影响。从课时比例来看,教育专业课程课时仅占7%,而美国、德国、英国分别占20%、30%、35%。我国师范院校音乐教育实习通常一次性完成,时间短,平均每个学生3-5节课,甚至1-2节课,内容窄,模式单一,多数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发达国家的教育实践则在20周左右,且分数次进行,把课程学习与教育实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课程内容来看,一部分课程观念陈旧,知识陈旧,内容陈旧,有些音乐专业教材几十年不变,有的虽然作了修改,但基本上还是老套子,无质的变化,不能及时反映音乐学科研究成果;有些课程门类多,内容庞杂且概念不清,知识结构不系统,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更无法进行学科的交融和渗透;西方音乐的理论技能知识比例远高于中国音乐所占的比例。观念上的落伍,内容上的陈旧,严重制约着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专业基础课内容不够宽,相互之间联系不紧密,致使专业课的开设结构不尽合理,带有较大的盲目性,脱离高师的自身特点,致使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对基础音乐教育的状况了解甚少,毕业后高不成低不就。甚至有些教师、学生一味地向专业音乐学院看齐,以演奏家、歌唱家、理论家为终极目标,致使学生毕业后有相当一部分,尤其是专业方面有特长的,不愿意或不安心从事音乐教育,特别是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而改行,造成音乐教师流失严重。

二、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探析

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基本态势。基于这一点,我们必需要有新的音乐教育观念来指导。(1)从全球的宏观视角来看,新的音乐教育观应当包含三个导向:文化价值、文化生态、文化创造。首先,文化价值就是音乐人类学家公认的要把“音乐作为文化来传授”的观念。第一,学习音乐是学习人类交流的一种基本形式;第二,学习音乐是理解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一个途径;第三,通过学习音乐培养想象力和自我表现力;第四,学习音乐是学习艺术。其次,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文化单一倾向将被多样性、有机性的生态文明所取代,新的音乐教育体系应建立在音乐文化生态的保护和音乐文明思维框架之上。最后,西方传统科学理性的确定性真理在当今受到质疑,对音乐教育将产生很大影响,尤其为民族音乐教育在未来音乐教育中的价值提供了发展空间。“人们必须尊重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创造性和成就模式。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哲学价值的当代文化意义,也将被人们所认识”。③(2)我国中小学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出台,在教育内容、课程目标和基本理念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创新,尤其是对音乐学科性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明确体现了音乐是素质教育、审美教育和基础教育,音乐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音乐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门类等。

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至今已有一百余年,对于音乐课程性质及其基本理念的认识,经历了从把音乐课当作德育、娱乐性教育课到审美教育课,再到素质教育课的过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理应是中小学或中等学校合格的音乐师资。综合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现状,如何造就合格、新型的音乐教师,已成为音乐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

美国全国音乐学校协会是对大学音乐和音乐教育专业进行审批的机构,它们早在20世纪70至80年代就确立了以能力为基础的师范音乐教育原则,在此基础上列举了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三种能力和素质:一是个人素质,即音乐教师必须能激励他人,能不断学习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的知识,能联系其他学科和艺术,能确定和评价新的思想,能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并能理解教师的作用;二是音乐能力,即音乐教师能凭着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技术水平,进行表演、伴奏、演唱、指挥并评价他人的表演,为个人的表达而组织声音,通过原作和各种风格的即兴表演表现出对音乐的理解,同时,应具有确定和解释比较满意的作品和不太满意的作品的能力,能为在学校环境中进行表演而记录和改编音乐,能确定和解释用于全部音乐的创作手法,能评价创作手法的情感效果,能描述用于音乐中的声音产生的方法;三是专业素质,即音乐教师必须能表明自己的音乐观和教育观,能表明自己熟悉当代教育思想,能运用有关音乐作品的广泛知识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能通过实例展示全面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献身教学的思想。这充分表明,一个成熟的音乐教师应明显地表现出具有作为音乐家和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能力。④因此,我国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已势在必行。它不仅应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发展思想,还应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同样,音乐课程结构也要体现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要尊重学生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音乐课程设置必须适应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设置创新性、开拓性、研究性的音乐教育课程,这是培养21世纪合格音乐教师的重要前提;音乐课程设置还必须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面向世界,用全球的宏观视野,高标准、严要求,保证音乐师资的高质量,进而提高基础教育质量。“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是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音乐教育。所以对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不要求其专,而应求其全。也就是说,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以专向为主,而需全面发展;不要求其深,而应求其正,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学生;不以技术的数量为追求目标,而求其根本质量。”⑤据此分析,音乐课程改革并非全盘否定现有的课程体系,而是站在时展的高度,重视审视以往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有继承、有摈弃、有创新,重在整体化。为了这一目标,我们认为,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应遵循下列几项原则:

1、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和音乐教育规律的统一。音乐艺术从本质说就是一种实践,音乐的教学也就是一种艺术实践的教学,所以音乐教育应重视实践性,以艺术实践作为主要教学形式和内容。音乐实践又是一个塑造音乐形象的过程,音乐的艺术性只有在技巧与艺术修养(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理论涵养等)的有机统一中才能体现出来,故音乐教育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审美教育。单纯地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是不符合音乐专业师范教育原则的。音乐具有终生性和社会性,音乐是人的精神产物,潜移默化地表达思想感情,具有无限的潜能。音乐艺术又具有集体性,音乐善于以集体的形式进行教育,加强并提倡集体形式的音乐教育活动,也是师范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2、多元化音乐教育与中国音乐教育的统一。音乐教育要充分体现音乐多元化特征,这是由师范生适应未来各级各类学校音乐教育教学任务需要而确定的,也是由师范生应具备在未来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所应有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决定的。“如果在未来新世纪里中国人也将走向世界,参与世界的一切文化生活,那么,多元化音乐教育的课程安排,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⑤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音乐文化,东西方音乐体系及文化价值是平等的,在平等对话的条件下,应本着相互尊重、相互了解、相互认知的原则,改变以往以西方音乐为主、中国音乐为辅的音乐教育状况,在多元化理念的指引下,“以中国音乐理论体系为基础,进行音乐教育改革,建立中国音乐教育体系。”⑥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课程与教材的建设。所以,音乐学科的课程体系应大力强化中国音乐的课程内容,摈弃多年的重西轻中,即重视西方音乐,轻视中国传统音乐的做法和以西否中的错误观念。

3、高师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统一。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关系,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所培养的对象是未来服务于基础教育的人,理应密切关注、研究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又将关系到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所以,高师音乐教育应实践将师范性与学术性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和专业与文化并重的原则,使得学生在校期间能全面发展,以便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基础音乐教学。

在遵循上述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结构首先应优化核心课程,建立少而精、容量大、实用性强的主干课;其次应扩大选修课程范围,增加课程设计和课程编制的灵活性;最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艺术和社会实践,形成隐性课程。这三种课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新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方面:(1)强化教育类课程。一是增加教育课程门类时数,二是加强教育课程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可开设跨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如开设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中小学音乐教材教法研究等课程。(2)拓宽基础课程。其内容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领域,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相应减少原公共基础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如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等课程,有利于学生的选择,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3)调整音乐学科专业课程。将音乐表演、音乐技术、音乐学等内容结合起来,构建以培养学生音乐文化素养和音乐教育素质为宗旨的综合化学科专业结构和育人环境。依据中小学课程标准所设立的四个教学领域,高师音乐教育应当有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即音乐审美类课程、音乐表现类课程、音乐创造类课程、音乐与相关文化类课程、音乐教育类课程五大类。“以音乐审美为统领,音乐表现为载体,音乐创造、音乐文化为两翼,音乐教育为基础,形成各有侧重、互相关联、互相贯穿的课程体系。”⑦调整必修课、选修课门类,精减课程内容,压缩课时,通过合并、新设、优化课程设置结构,增加选修课与自修课的比重,这样便会拓宽学生的理论思维,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另外,加快音乐学科的教材建设,充实课程内容,及时反映音乐学科的最新成果,变粗放式教学为科研式教学,变讲授式教学为主体式教学,变注入内化式教学为生成建构式教学,以便改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专业水准,使之趋于合理化、科学化,有利于形成高师学生合理的音乐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以适应新时期的需求。近年来,一些师范院校从实际需要出发,适当地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在加强音乐专业基础课教学的同时,增设了适应中学教学要求所必需的选修课程,技巧课也从传统的一对一教学形式转为小组课或集体课。虽然这种课程教学模式还在探索阶段,但这些有益的尝试,必将有力地推动高师音乐教育的整体课程改革。

21世纪是更加注重人才素质的世纪。使每个人都能成为具有审美理想、审美需求、审美能力的人,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我们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地设置音乐课程,重视音乐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师范院校作为基础音乐教育“工作母机”的作用,使之成为推动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①杨晓宏:我国高师现行课程体系的缺陷[J]载《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一期;

②刘沛: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问题[J]载《中国音乐》,1997年第一期,第39页;

③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④[美]马克:《当代音乐教育[M]》,管建华,乔晓冬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261页;

⑤王耀华:《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J]》,载《音乐研究》,2002年第一期,第15页;

⑥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年版,第270页;

⑦姚思源:《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文选[C]》,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84页;

第3篇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薄弱。调动开发课程资源的积极性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这一专业术语指教会学生在多种音乐文化社会中懂得音乐。也指民族音乐和其它的文化内容。还可以指“仅仅针对少数几种音乐文化做深入研究”。也可包括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面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薄弱,调动开发该课程资源的积极性尤为重要。生源的选拔不利于音乐课程的实施。学前教育学院的学员一般年龄偏大,他们觉得时间宝贵。比较重视所学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忽视音乐课程。在学前教育学院一年级的第一学期的音乐课。完全是做的调整工作。把他们用速成的方法赶上齐一的水准。智慧比较高的勉强赶上,来得慢的就落伍了,因为在高中有的根本不开设音乐课,也有课表上虽然排有音乐课,实际上学生在教室里温习其它的功课,还有的不能请主任教师只好请图画、体育教师兼代。乐理不会讲,五线谱不能认,唱歌是“左嗓子”,学生没兴趣。高中音乐课程目标应完成的一些音乐知识。诸如乐理中简单的识谱,音乐基本表现要素,音乐常见结构以及音乐体裁、形式,音乐历史及音乐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等等,没有在他们身上得到实现;在音乐技能方面,诸如视唱练耳等方面差,就更不会关心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

教师对开发课程资源的理解仅局限于开发几门实用课程。像钢琴、声乐、和声、视唱练耳等,未能认识到音乐教师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在职教师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和技术从哪里来?我们不能期望或者说等待教师在繁重的教学中自然的产生,教师课程理论基础薄弱必然造成在开发课程资源过程中的无所适从。在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与指导是关键。音乐教师则是开发的主体。作为音乐教师教育主阵地的高等师范院校应率先设置和开发课程资源,从而形成未来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理论和技术。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形成了上级发号施令、下级照章办事的依赖心理。究其缘由。教师的这种“惰性”是由国家教育机制、教育政策造成的。要真正调动教师开发资源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潜力。惟有给教师赋权,使其从旧有教育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更加理性地结合教育学院的性质和生源现状从事教学活动。凡是对学生发展有价值、有影响的东西,均有可能开发成为课程。

在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今天,建立适应教育要求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提上日程。在音乐教师职前教育中对师范生进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教育和示范,就显得尤为迫切和有价值。

(二)音乐课程资源内容单一,建构音乐教育课程的多元文化视角

出于教育的不同目的,形成用于培养专门化人才(专业音乐教育)的课程和用于培养非专门化人才(普通音乐教育)的课程两种课程形式。这两类课程知识都是专业知识其性质是相同的,并非用于培养“专门化人才”的知识不同于用于培养“非专门化人才”的知识,它们只是两类学科课程,而不是两种学科知识,其中的差别仅在于课程知识的组织结构和课程知识的处理方式而也,差别的根源在于其教育学背景(即培养目标与教育设计等)。学前教育学院中的音乐教育体现了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师范性”,不能沿用专业音乐院校的方法。在内容上不能只强调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内容过于单一。《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称“新课标”)的研制和出台,顺应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潮流。为普通音乐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一种思路和前景。“新课标”新增了音乐与相关文化这一学习领域。这无疑是对学习的提升,学前教育学院的学生虽然音乐底子薄,但高考文化分数录取较高,一般在500分左右,而音乐专业学生文化较低,普遍在200多分左右,高考文化课分数的高低标志着是否具有深厚的文化知识基础,这是作为教师最基本的素质。学前教育学院的学生不要仅局限于音乐内部(音乐感受和音乐技能)的学习,在学习音乐上宜多一些音乐欣赏,少一些说教,帮助学生提高鉴赏和分析作品的能力,不必太注重较深的音乐专业知识和理论。学习音乐与相关文化:包括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发展把其他音乐文化纳入音乐课程的能力。将多元文化方法纳入音乐教育课程可解除对学生学习的限制。音乐方面的课程包括作品曲目和音乐要素等,学校可以建立与作品曲目相关联的部分课程提纲,将使学生有机会从各种文化出发,通过个人、结构和社会文化角度去学习理解音乐,把音乐作为该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从多种过去和现在的社会和文化视角“研究音乐”。把音乐定位在一个特殊的时期、地方或文化中来区分音乐的特性(诸如曲调或节奏特点),掌握特定文化或历史背景下所创作音乐的理解方法。在高等教育中加入外来音乐将提高听的能力,独特的音调和节奏结构被认为是一种新的类型。在人口稠密的地区,一个班级的学生可能来自几个不同的民族,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应付不同文化和音乐表现,不得不寻找处理这些情况的方法,虽然教师仍需根据提纲讲授。但感兴趣的教师也向学生学习,通过欣赏学生最擅长的音乐,让他们在课堂上演示不同文化的歌舞,收集研讨会资料,阅读论文并且走出各自的领地寻找那些对教学有帮助的文化持有者,这一系列的办法收集材料在课堂上使用。

(三)课程资源开发缺乏地方特色。建立以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为中心的音乐课程体系

从音乐与文化的关系来,音乐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是文化系统中最能体现一个民族本质和文化特征的文化形象,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无论是其曲式、配器还是旋律、节奏等,总是呈现出母语文化的特征,无不反映母语文化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审美心理。母语是音乐的“国界”。我们常说中国音乐要以“中华文化为母语”,就是指中国音乐的创作、演奏、表演、教育等应体现出它固有的中华文化的特征和取向。我国新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强调要“弘扬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新课标”在标准地列举了民间或民俗音乐的内容,如:3-6年级标准中有“主动参加社区或乡村音乐活动并能同他人进行音乐交流”,“乐于听音乐会或观看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7-9年级标准中有“在出席音乐会及参与社区音乐活动过程中,能够观察和了解音乐家或民间艺人的活动,并作出自己的评价”。应该说这是很好的想法,但如何真正地贯彻实施,并在这些学习内容中考虑音乐民族学家的观点,仍是当前的音乐教育需要作出回答的翻。

我国音乐教育尤其是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其课程设置主要以欧洲音乐体系和音乐内容为主,我国民族音乐文化至今也没有建立起完整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许多大学生对自己音乐的“母语”知之甚少,高校音乐教育一直未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课题虽早在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研讨会”上就已被提出,但至今仍是制约我国音乐教育发展深层次问题,“母语缺失”“文化缺失”亦是普通高校音乐教育面临的最大难题。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重视并加强民族音乐教学,把文化之根深深地扎在音乐教育的土壤中,是我国普通教育高校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在选择。构建新的多元文化课程体系。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应彻底摒弃以欧洲为中心的“一元论”观念,努力实现从“欧洲中心论”到“音乐文化多元论”的转变,建立以我国民族传统音乐为中心点的多元文化观和音乐课程体系。在现在开设的“中国音乐史”的基础上,增加如中国乐理,音乐诗、词、曲课和创作课。中国器乐课,中国音乐美术课等课程或部分内容。增加姊妹艺术和艺术以外的其他科目知识;在中国音乐的内容上。既包括汉族的音乐文化,也要重视藏、蒙、壮、维吾尔族、彝族等各少数民族的音乐;在中国的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之外。也要有现当代的音乐、尤其要注意引导流行音乐进课堂的问题。我们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作为音乐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民族音乐传统的理解和对艺术美、思想美的感受和挖掘,可以很好的促进对学生音乐教育的效果。

结论

全世界存在众多的民族,他们有各自的文化背景,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存在着各具特色的音乐。世界各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历史有很多的共同点,许多国家最初都是把音乐作为同化新移民的一种手段,所有国家已经意识到学习民族音乐的价值。许多国家已把多元文化音乐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在中国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有利于突破“欧洲音乐中心论”,有利于开拓音乐教育者和学生的多元文化视野。有利于中国音乐教育面向世界。学校里的多元文化教育更多的是综合课程计划中的实验性模式。时间从三年到五年不等,它的效果也依赖于课堂材料的发展和广泛传播,实施多元文化运作起来有一定的困难。目前中国音乐教育仍然存在观念转变的问题,也有人提到在中国实施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否“超前”,而更多的人认为我们的音乐教育观念与世界相比,已经“滞后”。由于学院和大学的工作是受其自身发展条件制约的,因此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音乐教育能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找到一个适用的理论与方法的支持体系吗?相关的美学和实际运用的相关问题是什么?高等教育如何改革才能更好的帮助新教师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面对不同的学生,教授多种音乐?如何进行教师多元文化培训,输送师资力量?什么将有助于他们的提高等等问题有待讨论,解决。我院应顺应国际形式,改革音乐课程,探寻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经验、方法,力求与国际接轨。

第4篇

摘要: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直接影响着高等师范院校的办学思想、课程模式、教学内容,宏观系统地审视我国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及改革方向,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师范院校   音乐教育   课程改革

   新世纪的第一年,指导基础教育音乐课教学的新课程标准开始在全国试行,这标志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作为教育“工作母机”的师范教育,如何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已成为了一个极富现实意义的事情。本文拟就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 我国现行音乐教育课程透视

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现行课程的基本框架是建国初期照搬苏联专才教育模式形成的,这种课程模式对于中国音乐教育走上系统化、规范化的道路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材,开扩了中国音乐文化的视野,丰富了我国人民的音乐生活。50多年来,虽然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次改革,但总体框架并未改变。面对新世纪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这种以分科设置为主流的学科课程体系已不适应新时期通才教育、专才教育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要求,高师音乐教育的问题也日益明显,如学生的专业口径狭窄、专业基础薄弱、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不强、兴趣单调、不热爱教育工作、教育理论水平低、科研能力差、教学缺乏个性等等。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高师音乐教育课程结构不合理、内容陈旧、脱离实际不能不说是主要原因之一。课程体系的内涵是多方面的,但核心主要为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三个方面。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就大的框架和体系而言,也是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构成的“三层楼”的模式。“按照这一思维逻辑构建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的设置上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即与培养目标或实现培养目标已设置的课程无直接关系或关系不大的课程基本上都排除在课程

体系之外。”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强化了窄、专、深的课程体系,追求各自学科专业的系统性,完整性,重视专业的纵深发展,把分科课程的知识与整体范围的知识割裂开来,忽视专业和学科的横向联系,使课程越教越细,越教越深,从而造成学生知识面过窄,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的局面。许多师范院校培养的音乐师资其知识结构往往局限于某一专业,只强调了本学科某一领域纵身性,与课程标准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其原因是师范院校沿袭了音乐专科院校的办学模式,未能体现出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即师范性、专业性、基础性。师范性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与专业音乐院校在培养目标的主要区别。专业音乐院校是以培养音乐表演、创作、理论专门人才为目的,师范院校而是培养音乐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音乐师资为目的,所以不应要求学生某一专项技能的高、深、精,而应要求其专业知识技能的全面均衡发展;专业性是指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不但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更重要的是具备教授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素养;基础性是指为终生热爱音乐、享受音乐、学习音乐、传授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课程设置来看,高师音乐专业的课程主要由普通教育课程、音乐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三部分组成。普通教育课程是对学生普遍进行的专业知识以外的“公共课”的教育。它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个性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现时普通教育课程设置本身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据统计,我国高师普通教育课程的课时约占总课时的21%,而美国、日本、德国一般在33%至40%之间;我国采用“大一统”的课程模式,几乎是清一色的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外语课和计算机课等必修课,缺乏选修课,课程门类过于单一,课程设置缺乏弹性、开放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修课程的余地很小。而发达国家的课程大都涉及到哲学、社会科学、体育和自然科学,且学生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主动选修课程,这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音乐学科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音乐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是直接指向具体专业的课程,如乐理、视唱练耳等。专业课是建立在专业基础课之上的关于某一专业的学科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课程,如声乐、器乐等。目前,高师的音乐专业学科课程设置相对独立,“学生明显存在着学科之间的知识割裂,曲式、音乐史、声乐、器乐各是一回事,学生很少将这些知识与表演性和欣赏性课程内容融为一体。其结果,难免落得一个理论、技术理论和表演技术各自为政的匠人”。专业课自成体系,相互之间渗透不够,因而培养出来的师资专业知识面较窄、适应能力较差、学术水平低。“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三多三少,即处于搬运工、教书匠、经验型层面的教师较多,而专家型、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较少;游离于教育研究之外的被动旁观者,机械执行者,盲目模仿者较多,而自觉将教育研究作为自己职业生活方式的主动参与者,勇于探索者,积极创造者较少;怀抱着旧惯例,热衷于操作训练,满足于技艺水平的较多,以审美的心态从职业生活中确认生命的价值,体验存在的意义,享受创造的快乐的教师较少”。 目前一些高师院校音乐学科实行的“主修”制出发点是好的,似乎体现了一专多能,但由于认识出现了误差,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只瞄准了“舞台”,而忘掉了“讲台”过于强调一专而忽视多能。学生毕业后一旦走上基础音乐教育岗位,面对要会弹、会唱、会讲、会舞、会写、会组织音乐活动等多方面的素质要求,往往表现出不适应。教育专业课程是最能体现“师范性”的,解决未来教师“如何教”的课程。我国目前仅有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三门课。这主要是受苏联专业教育的影响,特别是学科专业教育思想的影响。从课时比例来看,我国高师教育专业课程课时仅占7%,而美国、德国、英国分别占20%、30%、35%;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实习通常一次性完成即在毕业前,时间短,平均每个学生3-5节课,甚至1-2节课,内容窄,模式单一,多数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发达国家的教育实践则在20周左右,且分数次进行,突出了实践课程,把课程学习与教育实习有机的结合起来。

从课程内容来看,一部分课程观念陈旧,知识陈旧,内容陈旧,有些音乐专业教材几十年不变,有的虽然作了修改,但基本上还是老套子,无质的变化,不能及时反映音乐学科研究成果;有些课程门类多,内容庞杂且概念不清,知识结构不系统,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更无法进行学科的交融和渗透;还有西方音乐的理论技能知识比例远高于中国音乐等。观念上的落伍,内容上的陈旧,严重制约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专业基础课内容不够宽,相互之间联系不紧密,致使专业课的开设结构不尽合理,带有较大的盲目性,经常因人开设,而非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培养目标来开课;严重脱离中学实际,脱离高师的自身特点,脱离培养目标,致使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对基础音乐教育的状况了解甚少,毕业后高不成低不就。甚至有些教师、学生一味地向专业音乐学院看齐,以演奏家、歌唱家、理论家为终极目标,至于学生毕业后有相当的一部分,尤其是专业方面有特长的不愿意或不安心从事音乐教育,尤其是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而改行,造成音乐教师流失现象严重。

第5篇

[摘要]应用型音乐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目标偏离人才的最终职业目标,重表演技巧,轻音乐综合素质,欠缺“师范性”,教学手段传统、落后。教学改革的途径与措施主要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设置课程,组建适合人才培养特点的专业课程体系,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方法等。

[

关键词 ]职教课程观 音乐教育 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马山雪(1968-),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辽宁沈阳 11003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辽宁省农村学前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w2014146)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1-0105-02

在我国,应用型本专科院校中的学前教育、音乐教育、小学教育、艺术教育等专业都需要开设音乐教育类课程,如声乐、钢琴等,许多普通本专科院校也都开设了音乐教育类的选修课。应用型音乐教育课程应当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目前,高校音乐教育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还比较陈旧和落后,培养目标院团化,课程设置科班化,专业技能单一化,这些都不再适应当今社会对应用型音乐教育人才的需求。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加以解决,势必影响音乐教育课程目标的实现,最终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当前应用型音乐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目标偏离专业人才的最终职业目标。长期以来,在应用型音乐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往往受到音乐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人才培养的目标趋向于专业化。音乐院校人才培养以专业技能技巧为主,高水平的演唱或演奏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音乐教育的师范性特点受到严重忽视。音乐理论课设置也相对单一,缺少横向学科交叉,中外音乐史和音乐欣赏课开设较少,使学生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内涵分析不够透彻,这就导致学生的演唱或演奏技巧比较强,但音乐教学实践能力薄弱,演奏或演唱作品时缺少对作品的深刻理解。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很好地胜任音乐教育工作。音乐教育课程主要是为中小学、幼儿园、各种音乐培训学校以及企事业单位培养音乐师资。音乐教育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其前沿性、师范性和基础性。学生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不但需要掌握专业技能技巧,还需要具备较高的音乐教学能力和音乐运用能力,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因此,课程设置的改革和理念的创新势在必行。

2.专业课程之间缺乏协调和统一。应用型音乐教育培养的是具有综合音乐素质和技能的人才,综合技能非常重要,要求学生集识谱(准确理解作品)、演唱、弹奏等多种技能于一身,且要能够同时熟练运用,即具备过硬的“弹唱”能力。可是,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弹唱分离,采取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各学科缺少横向间的有机配合。钢琴课单纯学习弹奏技巧,学生整天练习各种钢琴练习曲;声乐课则主要训练发声的状态及技巧。学生往往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自己的爱好,侧重主攻钢琴或声乐的某一方面,这样教学的结果必然造成学生的技能单一,且高不成,低不就。学生只会弹不能唱,或只会唱不能弹,缺乏自弹自唱的能力,更缺乏职业思想和职业意识,这对学生将来适应音乐教学工作会产生不利影响。这一问题形成的根源还是学校没有正确树立职业教育的课程观。

3.课程结构单调,综合性课程开设不足。以往的音乐教育教师培养只注重专业知识技能,忽视人文知识的提升,这与单一的课程设置有着直接关系。一般院校虽然都开设了“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但是很少开设“音乐心理学”“中外音乐史”“音乐欣赏”等课程。由于音乐理论知识课较少,致使学生音乐理论和音乐鉴赏方面的知识欠缺,学生在演唱歌曲时缺少对歌曲文化背景的理解,因此不能正确表现作品的思想境界,在将来的实际教学工作中难以达到相应的要求。可见,课程缺少横向交叉、拓展面不足,其带来的弊端甚大。

4.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率低。目前高师音乐教育课程的教学手段还是相对落后,教学中大多采取传统教学方式,教师示范起主导作用,学生边模仿边实践,缺少音像、视频等辅助教学手段。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现在科技高度发达,计算机教学已是发展的趋势,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二、音乐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与措施

应用型音乐教育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缺乏职业教育课程观的正确指导,忽视了职业目标对课程的决定性作用。要想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从教育思想、课程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根本出发点,以适应社会需要和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改变“学院式”的课程设置和授课方式,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用,满足学前及初等教育音乐教学师资及不同层次群众对文艺工作人才的要求。

1.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应用型音乐教育主要为中小学、幼儿园及各类音乐教育机构培养师资。音乐课程的设置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音乐教育和音乐院校不同,音乐院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专业院团,培养演员、歌唱家。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以突出师范特色为主,不仅培养音乐人才,更要培养教师人才。音乐综合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在教师的教学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否则将无法为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因此,要做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双师型”音乐教育合格人才。

2.科学构建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应用型音乐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要通过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教学内容体现出来,因此,构建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核心环节。专业课程一方面要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要强化专业特技的培养,还要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提高学生就业适应性和竞争力。还要注意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课程设置,使教学内容保持与时俱进。

公共课和专业课是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专业课主要分为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较高的文化素养是宗旨,在课程的教学设计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为主。以往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普遍参照音乐院校的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某一学科的高水平的技能,忽视音乐教育师资的需求。

“师范性”是应用型音乐教育课程的主要特点,为体现这一特点,除开设“钢琴”“声乐”等课程之外,还应开设一门“歌曲弹唱”课程,并通过实践教学,加大课程实训力度,使学生能熟练掌握自弹白唱技能,并且学会歌曲以及伴奏的创编,提高学生边弹边唱边配伴奏的实践能力。另外还要运用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和音乐素养。还应开设一些知识拓展性课程,以使学生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

在课程内容改革方面,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来制定课程,增加一些具有时代感,能够体现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的篇目。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应避免单一性,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多强调技巧训练,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内涵等文化理论知识介绍得不够充分,使得学生演唱或弹奏的作品枯燥,缺少表现力,不生动。在教学过程中,在训练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细致地带领学生分析文化知识、历史渊源,使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得以全面发展,不仅掌握专业技能,同时不断增进音乐理论知识,为培养具有音乐综合能力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3.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分层次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注重教学的发展规律,不能盲目进行教学,避免低年级学生因学习较难的教学内容感到困惑迷茫,失去兴趣。例如,在声乐教学中,对于初学的学生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先从简单的发声练习开始,带领学生练习以开口音和闭口音为主的发声练习曲,闭口音和开口音交替使用,也可以结合较小的、带有旋律的、起伏不大的练习曲进行演唱,使学生能够较快地掌握共鸣腔体和咬字的运用,这些方法对训练学生的歌唱状态和演唱技能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歌曲演唱也要给学生练习一些旋律简单、歌词朗朗上口的歌曲,如“故乡的小路”“跑马溜溜的山上”等,教学生用最基础的歌唱状态来演唱,声音与气息平稳结合,使学生在歌唱方法与状态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钢琴教学中,对初级学生重点强化基本技法的训练,让学生多练习基本音节和琶音,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弹奏的基本技巧。另外,还要训练学生为儿童歌曲创编伴奏的能力,白创儿歌伴奏是锻炼学生独立掌握伴奏能力的重要前提,多让学生练习一些儿童歌曲的伴奏曲,逐步形成边弹边唱的能力,扭转过去大部分学生普遍存在的能弹不能唱,或者能唱不能弹的低能现象,通过以上练习为学生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应逐步提高学习要求。在声乐教学中,因为学生已掌握了演唱的基本技能,具备了演唱的基本状态,对简单歌曲的演唱也掌握了基本要领,因此,应对学生加强声音与气息结合能力的训练,这样会使演唱的声音结实并具有穿透力。歌曲可以结合学生的演唱程度来选择,按照作品的不同风格给学生留曲目,使学生感受各种不同风格的歌曲,训练学生独立演唱的能力,高声区演唱是学生演唱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应加强学生的高音演唱能力。分析和理解作品风格也是学生演唱好作品的前提,加强学生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化和艺术素养,使学生能淋漓尽致、带有感染力地表现作品。在此基础上,还应当要求学生掌握一些难度较高的幼儿歌曲的演唱方法和艺术风格,加强学生对儿童歌曲演唱的训练和歌唱质量的提升。在钢琴教学中,学生演奏作品也要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难度。曲目的选择要由浅人深,由易到难,从而提高学生的歌曲伴奏能力。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这一时期也是非常重要的,钢琴演奏和声乐演唱都离不开音乐理论知识指导,因此,教师应着重对学生讲解乐理知识,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实际训练中加以应用,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第6篇

当前我国高校在新课改背景下进行的钢琴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以期实现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式上的改观,实现多元开放式教学,让现代高校钢琴教育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呈现出轻松灵动的个性化特点。中国钢琴教育历来强调对学生的技术训练,中国大学生虽然在钢琴演奏技术上高于外国大学生水平,但是在视奏、即兴编配、伴奏和重奏等能力方面差异非常明显。因此,我们要深入研究西方国家钢琴教育的优势和长处,为我所用,以促进中国钢琴教育的发展和培养更多优秀钢琴艺术人才。为此,由李小莹撰写的《当代美国高等钢琴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一书,对新课改背景下高校钢琴教育思路与方法的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⒖技壑怠

全书系统地论述了美国钢琴教育的基本理念、高校钢琴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类型、以人为本的分类钢琴教学、多元开放的钢琴教学形式和钢琴表演与钢琴教育课程等内容,从不同视角呈现出当代美国音乐教育改革中钢琴教育的基本面貌。该书还从比较音乐教育的视角出发,以美国钢琴教育为对象,探讨了音乐教育中专业音乐教育的问题与现状。作者选取了部分美国高校作为研究对象,从课程设置、课程类型、教材内容、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调查与分析当代美国高等钢琴教育基本理念与实践。该著作通过对美国高等钢琴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的分析与论述,进而分析、归纳与总结了美国高等钢琴教育所取得的成效,为中国高校钢琴音乐教师和中国高校钢琴艺术教育带来一些有意义的思想启迪和思考。

本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阐释了钢琴教育的基本理念,具体阐述了美国钢琴教育基本理念的历史演变和当代美国钢琴教育的基本理念。这一章通过对美国钢琴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演变以及基本理念的阐述,给我国高校钢琴教师提供一些基本理论知识与思想观念上的启示。通过中美钢琴教育基本理念的差异比较,找出我国教育观念上的不足,汲取美国钢琴教育先进理念,为改观我国高校钢琴教育理念提供参考。第二章介绍了美国高校钢琴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具体阐述了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钢琴教育专业课程。同样的高校钢琴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不同层次上的钢琴教育,比较中美高校钢琴教育课程设置上的异同,为我国高校钢琴教育寻找差距,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有效缩小差距。第三章论述了高校钢琴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主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等课程类型。从其具体课程设置内容的条分缕析上,能够找到一些可学之处,美国钢琴教育的个性化特质尤其值得借鉴。第四章重点论述了以人为本的分类钢琴教学,阐述了初级钢琴教学、中级钢琴教学和高级钢琴教学。第五章论述了多元开放的钢琴教学形式,具体阐述了钢琴个别课与集体课教学、钢琴教学研讨课和钢琴教学工作坊。美国多元开放的钢琴教学方式、以人为本的分类钢琴教学、有针对性的个别与集体教学都展示出美国钢琴多元开放的教学模式和场景,具有借鉴意义和作用。第六章介绍了钢琴表演与钢琴教育课程,具体阐述了多元钢琴教育理念的倡导与实践、钢琴教育专业设立的必要性和钢琴表演与钢琴教育课程的比例。最后综合分析了美国钢琴专业、表演教育和教育课程的发展状况和前景。总之,对于美国这样一个没有厚重文化历史束缚的新兴资产阶级国家,高校教育方面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其开放性和富于挑战性特点使其成为世界标杆。其钢琴教育虽然不是世界上最具优势的国家,但美国兼容并蓄的开放个性使得其在钢琴音乐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它独特的钢琴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值得国人去审视和借鉴。

本文是吉林省教科规划项目“核心素养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实践”(项目编号GH1636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通过对国内外钢琴教学现状的总结,对新技术新理念的探讨,表明汲取国外高校钢琴教育成果和资源也可以为我国钢琴专业课程改革提供思路。与西方音乐教育界开展深层次的合作、交流和对话,有助于我国高校钢琴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助于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高校钢琴办学思路,加快钢琴艺术教育领域“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步伐,实现我国钢琴音乐走向国际教育舞台的夙愿。当前我国高校钢琴教育要在钢琴课程设置、钢琴教学理念、教学方式、钢琴师资培训、钢琴课程教学模式上、新的演奏技术技巧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激发大学生学习钢琴动机,鼓励自主性学习、讨论式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方法;本着人本主义教育理念,运用钢琴教学中的多样化教学手段,注重钢琴音乐教育的创造性和实践性教学内容创新,重视钢琴教育的多样化和本土化,拓宽大学生的钢琴音乐文化视野;进行分类钢琴教学,细化教学对象,使得钢琴教学专门化;强调通识教育和整体知识观,鼓励钢琴教师积极探索与编创钢琴作品,并运用于钢琴教学当中;注重钢琴表演和教学实践活动,重视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水平差异对学生进行分班和分组,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总之,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借鉴外国钢琴教育教学前沿理论,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促进我国钢琴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田小书,通化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硕士。)

第7篇

一、加强大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从思维的角度来看,人的思维分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类,二者不可分割。如果只重视期中的一种,就是不健全、不全面的思维,它可制约一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钱学森说:“只注重逻辑思维,埋头于细节,易犯机械的、片面的毛病,缺乏整体的有机联系的认识。正因为受到了艺术方面的熏陶,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钱学森认为形象思维是取得科学成就的关键。爱因斯坦也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二、大学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和拓展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人才之间的竞争也愈来愈白热化,社会对人才的培养在新形势下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集中体现在社会越来越需要以创新能力为重点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具体到大学教育中来,就是要转变传统教育中单纯重视知识化、科学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科学与人文并重的高校教育模式。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大学教育除了关注专业教育以为,更应该贯彻“通识教育”的指导原则,在学生掌握基本的、必要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广泛地认识和了解其它课程的知识,特别是艺术方面的知识。科学和艺术从一开始就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互相配合、互相渗透,共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认为,高校只有加强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和拓展,同时提高二者的教育水平,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具备健全人格的、有着丰富创造力的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实现大学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和拓展

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正是由于音乐与生俱来存在的特质,使得大学音乐教育在陶冶学生的情操、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等方面表现出其他专业学科不可取代的优势。新形势下,普通高等院校应强化创新创新意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实现大学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和拓展。结合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大学音乐教育的创新改革以及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和拓展,都必须以转变教学思想和理念为前提。一方面,普通高等院校应充分认识到大学音乐教育并不是简单设置一门音乐教程,而是要充分认识到其在育人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普通高等院校不能用专业音乐教育的眼光和要求来看待音乐教育,而使得音乐教育的发展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再一方面,大学音乐教育应将学生的专业需求有效的纳入到教学体系中来,满足学生的专业诉求,充分发挥为专业教育服务的功能。

(二)调整和优化学科体系的建设

随着我国高校教学创新改革的不断推进,大部分高校已经意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普遍设置了与艺术相关的课程,各个大学音乐课程的设置率逐步上升,以及大学音乐社团、音乐比赛层出不穷,这都有助于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但也存在着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第一,将音乐课程设置为必修课,适当增加音乐课程的学分比例,同时应当对学生的专业教育课程、音乐教育课程的教学时间进行科学的分配,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第二,建立多样化的音乐课程。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多大学对学生的艺术选修课程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学生只能在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课程中选择一门。第三,高校要保证音乐课程的教学时间,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音乐教学的兴趣,将音乐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促进与专业教育之间的融合和拓展。音乐是一种非语言和非具象的艺术,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以及不确定性特点给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营造了更多想像的空间,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和创新能力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大学音乐教育应当通过音乐课教学和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加强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和拓展,促进其身心各方面和谐全面发展。

作者:陈琛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第8篇

(淮阴师范学院,江苏淮安223300)

【摘要】职业的多样性以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多样性,直接决定了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目前,我国师范院校在音乐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学生通常在某一学科或是某一领域具备了更为专业的技能,却未重视对音乐人才“一专多能”的培养,这也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就业的竞争优势。文章就师范院校音乐教育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模式进行了浅显的分析。

【关键词】师范院校;一专多能;音乐人才;音乐教育

“一专多能”是指学校培养的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有适应社会的多方面工作能力。随着我国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以及当前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这也进一步对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培养“一专多能”的重要性

新形势下,社会对音乐人才需求状况大为改观,多数的中、小学生音乐教育也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需要音乐教师具备更精专的音乐素养与技能。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仍过多地专注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培养,未能结合当前社会就业与教育形势,未能真正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事实上,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课程体系尚沿袭着专业音乐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并没有充分体现出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专业性、师范性、基础性以及学科性等特点。而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多为中小学、幼儿园等工作岗位,他们将要面对多方的教学以及吹、拉、弹、唱,还需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并具有组织、总结音乐教学活动的能力,这对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这也进一步突出了师范院校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二、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的现存问题

(一)课程体系定位不明

师范院校音乐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其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提高,更应汲取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使之具备未来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技能。但是,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课程体系尚沿袭着专业音乐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并没有充分体现出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专业性、师范性、基础性以及学科性等特点,这就导致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多数仅仅具备了较高的音乐专业技能,却在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自身综合能力的学习与提升方面造成了极大的缺失,进而也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二)课程结构失衡

当前,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主要由音乐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普通教育课程组成,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往往又侧重于音乐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教育专业课程中,又过多地强调政治理论课、外语课以及计算机等课程,而学生选修的课程则相对较少,这样也导致了无法在学校内学习到更多的、音乐专业以外知识,使得培养方向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

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模式构建

(一)以“一专多能”为基础,明确课程定位

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必须明确其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使之在具备适应中小学等音乐教学所需要的音乐专业知识、技能、理论的基础之上,还必须强调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问题。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应立足于“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之上,设立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专业。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具备深厚、全面、精湛的音乐专业以及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具备多种音乐表演技能、音乐创作技能,并以“专、精、深”为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使之能够适应音乐教育的发展需要以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二)完善课程结构

师范院校音乐教育须通过制定科学的课程内容,并以此为载体来培养学生具备更优秀的个人素质、更精湛的音乐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养。如通过音乐审美类课程来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这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并在原有的音乐美学、音乐欣赏、基本乐理、和声、曲式、教育等必修课基础之上,增设音乐史论、音乐教育理论、音乐创作、各种器乐演奏以及美术常识等选修课程,以此来丰富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提升其对音乐内涵以及音乐教育内涵的理解。

(三)增加各种实践活动

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还应将课堂实践、音乐创作、社会实践等各种实践相结合。学校可以通过学生们的各种实践来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同时,还可以在学生们运用各种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可以在学习、检验、提高能及再学习、再检验、再提高的反复循环的过程来进一步促进其对各种技能的掌握与运用,这对全面培养学生的“一专多能”具有积极的作用。经笔者实践发现,各种实践活动不必局限于传统的三年级下学期进行,这对锻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一专多能”方面会造成极大的限制。在一年级下学期时,就可以鼓励、引导学生们进行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如鼓励和要求学生们进入到中小学校的音乐课堂去感受教学实际,让他们与中小学校的音乐教育进行广泛的沟通与交流;也可以在假期期间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使之可以更多地了解、认识到社会对“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真正需求,以此来促进其进一步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技能。

综上所述,21世纪是一个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世纪,使得每一位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均能符合“一专多能”型人才,也是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因此,通过明确课程定位、完善课程结构、增加各种实践活动等手段,既全面提升师范院校音乐教育水平,又能培养更多的“一专多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体系的反思与构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

[2]宋文献.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践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0,(5).

第9篇

关键词:音乐课程;师范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1-0253-01

一、师范院校现行音乐教育课程概述

专才教育一直以来是我国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基本模式,并由此而建立起相应的音乐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对于中国音乐教育走上系统化、规范化的道路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也进行了多次课程改革,但总体框架并未改变。面对新世纪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这种以分科设置为主流的学科课程体系已不适应新时代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要求。如学生专业口径狭窄、专业基础薄弱、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不强、兴趣单调、不热爱教育工作、教育理论水平低、科研能力差、教学缺乏个性等等。

此外,由于专业基础课内容不够宽,相互之间联系不紧密,致使专业课的开设结构不尽合理,带有较大的盲目性,脱离高师的自身特点,致使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对基础音乐教育的状况了解甚少,毕业后高不成低不就。甚至有些教师、学生一味地向专业音乐学院看齐,以演奏家、歌唱家、理论家为终极目标,致使学生毕业后有相当一部分,尤其是专业方面有特长的,不愿意或不安心从事音乐教育,特别是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而改行,造成音乐教师流失严重。

二、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探析

1、从全球的宏观视角来看,新的音乐教育观应当包含三个导向:文化价值、文化生态、文化创造。首先,文化价值就是音乐人类学家公认的要把“音乐作为文化来传授”的观念。第一,学习音乐是学习人类交流的一种基本形式;第二,学习音乐是理解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一个途径;第三,通过学习音乐培养想象力和自我表现力;第四,学习音乐是学习艺术。其次,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文化单一倾向将被多样性、有机性的生态文明所取代,新的音乐教育体系应建立在音乐文化生态的保护和音乐文明思维框架之上。

2、我国中小学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出台,在教育内容、课程目标和基本理念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创新,尤其是对音乐学科性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明确体现了音乐是素质教育、审美教育和基础教育,音乐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音乐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门类等。

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1、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和音乐教育规律的统一。音乐艺术从本质说就是一种实践,音乐的教学也就是一种艺术实践的教学,所以音乐教育应重视实践性,以艺术实践作为主要教学形式和内容。音乐实践又是一个塑造音乐形象的过程,音乐的艺术性只有在技巧与艺术修养(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理论涵养等)的有机统一中才能体现出来,故音乐教育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审美教育。单纯地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是不符合音乐专业师范教育原则的。音乐具有终生性和社会性,音乐是人的精神产物,潜移默化地表达思想感情,具有无限的潜能。音乐艺术又具有集体性,音乐善于以集体的形式进行教育,加强并提倡集体形式的音乐教育活动,也是师范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2、多元化音乐教育与中国音乐教育的统一。音乐教育要充分体现音乐多元化特征,这是由师范生适应未来各级各类学校音乐教育教学任务需要而确定的,也是由师范生应具备在未来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所应有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决定的。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音乐文化,东西方音乐体系及文化价值是平等的,在平等对话的条件下,应本着相互尊重、相互了解、相互认知的原则,改变以往以西方音乐为主、中国音乐为辅的音乐教育状况,在多元化理念的指引下,以中国音乐理论体系为基础,进行音乐教育改革,建立中国音乐教育体系。

3、高师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统一。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关系,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所培养的对象是未来服务于基础教育的人,理应密切关注、研究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又将关系到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所以,高师音乐教育应实践将师范性与学术性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和专业与文化并重的原则,使得学生在校期间能全面发展,以便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基础音乐教学。

当前是更加注重人才素质的时代。使每个人都能成为具有审美理想、审美需求、审美能力的人,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我们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地设置音乐课程,重视音乐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师范院校作为基础音乐教育“为人师表”的作用,使之成为推动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音乐教育 现状对策

当今社会,人才竞争异常激烈,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素质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道德情操,优化人们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忽视音乐教育,必然导致人才素质的缺陷。

一、在高职院校开展音乐教育的意义

音乐教育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有着积极的意义。首先音乐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如音乐教育中的合唱训练就是这样,几十,上百人的合唱团要发出象一个人在唱歌的整齐和谐的声音,没有团队协作精神是很难做的。其次:音乐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音乐作为一种语言,它所描述的形象通常带有模糊性,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想象力,最佳的音乐活动境界对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有极好的培养和锻炼作用。再次音乐可以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陶冶高尚的情操。音乐是一种善于表达和激发思想情感的艺术,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与其它艺术相比,它更加容易表达感情,更能直接进入人的情感世界。欣赏和理解好的音乐作品,对音乐所表达的理想境界有所感悟,就会被其间的美妙所吸引,陶醉,从而产生对艺术的喜爱。如当我们在听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时,人们感受到的是大自然的可爱:而《黄河大合唱》又使多少人感到鼓舞。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春期,这一时期的重要心理特征是有理想,有朝气,富于青春的活力,对知识的需求,自我体现意识需求等迅速发展。通过音乐教育,借助于触景生情,借物咏志的音乐旋律,深深地打动他们的心灵,提高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观,潜移默化地陶冶他们的情操“从而使他们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二、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音乐教育的定位问题。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主要是立足于广大学生,立足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而专业音乐院校或师范院校音乐专业音乐教育的宗旨是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和合格的音乐教师,两者在培养目标上有着本质的区别。现在有的高职院校在招生中采用加分的办法来吸收一些业余音乐考级较好的学生,并在教学,设置等方面处处与专业音乐院校相比。这个就与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定位及培养目标相差甚远。柏拉图说:“音乐是一切国民的必修课。”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应该是面向每一个学生,对此定位的认识是搞好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关键。

2,师资力量问题。在现今一些高职院校中,只要开设了相关的音乐课程,一般都配备了相应的师资力量,现就以广西的高职院校来看,各高职院校基本上都开设了艺术课程,有些还成立了艺术教育中心或艺术教研室,其中,音乐师资力量的来源主要是音乐专业院校的毕业生或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也有部分是从表演团体转到音乐教育中的,但在一些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相对缺乏,有些教师自身受到的音乐教育也相当有限,其教学效果可想一般。就现在各高职院校音乐教师中毕业于音乐院校和师范院校专业的教师来讲,他们在音乐专业院校学的是专业的声乐、器乐以及作曲理论等等,要适应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工作,达到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要求存在一定的难度。

3,课程的设置问题。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处于中心位置,音乐课程的设置和实施直接影响着音乐教育质量的高低。在当今高职院校中,基本将音乐教育课程列入选修课程,并大都采用了学分制选修课模式,但在具体课程的设置上,仍受专业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在现代,中国比较成功的引进了西方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在进百年,中国的音乐教育其教学目标,课程设置、认识水平大都局限于技术控制或工艺层面、技巧层面,许多的相关文化课程在当今的大多数音乐院校的课程设置中都被忽略。在具体的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教学中,整个音乐课程设置多以学科知识为本位,和目前大学生的需求相脱节,不能体现课程的综合性,与大学开设音乐教育选修课程的目的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高职院校开展音乐教育的对策

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首先要破除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念,克服孤立,片面地实施音乐教育的做法,把音乐教育融入到整个素质教育体系中去,加强其与其他素质教育之间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音乐教育“辅德” “益智”“促体”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音乐教育还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要搞专业教育。

2,加强师资建设,改进课程设置。各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和教学管理部门应加大音乐教育工作的力度,切实保证充分的教师人员配备和合理的教学计划。首先,应该确保在全校各个专业开设《音乐欣赏》、《美学概论》等理论课程;其次,尽量开设一些音乐技巧训练选修课程;最后,可以力所能及地开设舞蹈、表演等音乐实践课程。经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在音乐艺术能力上有所长进,而且能够掌握系统的音乐基础知识,为其今后艺术修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11篇

高校音乐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音乐方面的才华,传授音乐知识,还要充分发挥出音乐教育在德育教育方面的功能。音乐课程具备轻松性与娱乐性,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并且通过其德育教育功能对学生的耳濡目染,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音乐德育教育能够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学方式,将德育教育内容渗透其中,在教授文化课程的同时将德育教育与其并驾齐驱,因此对于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校音乐;德育功能;实现途径

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利于充分发挥音乐的学科特性,让德育教育通过轻松的音乐课堂发挥其对于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功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塑造大学生的优秀品格;充分发扬大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意识;通过音乐审美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还有利于对大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行创新,打开大学生的认知视野。因此,高校音乐德育功能的实现对于大学生来说具备着实施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需要学校引起高度重视,通过适当的方式实现高校音乐德育教育的功能。

1高校音乐教育的主要德育功能

1.1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塑造大学生优秀人格

当前我国各高校进行的音乐教育,都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上进行的内容选材,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了解我国优秀音乐文化、培养音乐素养的同时,时刻感受到我国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在学习与我国建国和抗战历史相关的音乐时,更能够激发起爱国主义情怀,使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大学生们也能够身临其境般感受到革命先烈为保护国家所付出的努力与牺牲,对当前的和平生活产生珍惜之情。比如《黄河大合唱》作为一首爱国歌曲,学生在学习和演唱过程中会不自觉被歌曲的雄伟不屈而感染,在演唱时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其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便在此时能够被充分激发出来,此时老师不需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说教,只需为学生讲述此歌曲的创作背景是在国家处于危难之际、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学生通过联想当时中国人民奋勇抵抗的场景,结合歌曲中释放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感,自然能将爱国主义理解得更加透彻。因此,音乐德育教育功能的实现是通过“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方式来体现的,这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优秀人格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

1.2发扬大学生团结协作风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合唱教学是高校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也是音乐演唱形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合唱这种演唱形式,可以将全班学生集结到一起,进行同一首歌的演唱,因此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可以发挥重要促进作用。学生在合唱时,会首先对歌曲进行任务分布,这就需要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了解,知晓自身以及其他同学最擅长的演唱部分,然后依据同学各自的优势所在进行任务选定,这对于培养学生宽容待人的品质也具备一定作用。学生在进行歌曲练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演唱问题,因为合唱考验的不是个人的演唱技巧,更注重的是所有人的合作效果,因此,大学生在合唱时会逐渐意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因此,他们会逐渐使自己适应集体的演唱节奏,不断完善集体演唱的效果呈现。在不断合作与磨合的过程中,只要同心协力,合唱效果便会逐渐趋向他们的目标,这时他们便会感到集体的伟大,因为合唱带来的视听震撼远远超过一个人的表演,学生因此也能真正体会到集体的重要性,更加注重集体主义。

1.3培养审美情趣,打造全面发展的时代青年

高校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因此,学生通过音乐课堂的学习,能够掌握许多音乐知识,并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种类音乐的学习鉴赏,培养起一定的音乐审美情趣。音乐教育不仅诉诸听觉感官,更加倚重学生对于音乐的心灵感悟,考查学生能不能感受出音乐想要表达的真实情感,进而进一步对自己鉴赏音乐提供灵感。音乐是一种传达真善美的文化,学生通过学习音乐知识、演唱音乐歌曲,能够净化自己的内心,通过感受音乐纯粹的美,使自己暂时忘却世间的喧嚣吵闹,能够真正静下心来思考。音乐审美情趣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一种情商组成,因此,音乐德育功能对培养大学生审美水平的功能,实现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途径

2.1加大对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更新音乐教育的教育理念

当前大多数高校对于音乐教育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表层,认为音乐课程的设置只是为了愉悦大学生的生活,使大学生在繁忙、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得到放松,没有意识到音乐教育独特的德育教育功能。而且,高校音乐在进行课程教学过程中,也只是设置了简单的音乐欣赏的讲课形式,只教授学生一些简单的音乐基础知识以及音乐欣赏技巧,对于音乐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也只是轻描淡写,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分析鉴赏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接受的音乐教育仅仅发挥了其对于培养学生简单的音乐素养方面的教学目标,并没有完成其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功能,因此使得大学生的音乐素养并不能作为支撑其自身全面发展的能力。因此,高校应该及时更新对于音乐教育的错误认知,深刻剖析音乐教育中所包含的独特的德育教育角度,为学生提供真正有深度的音乐教学,并能够使音乐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对学生德育素养的培育作用。

2.2优化高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

音乐课在非音乐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只是出于选修课的地位,并且多数是理论型的选修课,这种课程设置首先便让学生在心理认知层面将大学音乐教育放到了不会特别重视的地位。而且单一的理论知识教学,虽然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但是由于不能进行相关实践,学生无法对自身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效果检验,因此,高校的音乐教育也不能带给学生更多的有关德育教育的内容,德育教育功能无法突出展现。因此,高校需要对本校的音乐教育课程设置进行一定的优化,尽量将音乐教育课程上升为必修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其次,在教学内容的选定以及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也应注重教学深度与广度,尽量将音乐教育的德育教育功能通过内容教学彰显出来,对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一定影响。

2.3建设创新型的音乐教师队伍

当今时代是注重创新的时代,对于音乐教学来说也是如此。因为当今的大学生生活在时刻高喊创新的社会环境中,他们讨厌一切陈旧不变的东西,尤其是一些陈旧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可能对学生的创造力产生扼杀作用。因此,高校音乐教学德育教育功能的实现也应该体现出创新的特点,这就需要一支创新型的音乐教师队伍,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的不断改善,使得音乐教育能够时刻带给学生全新的感受,以此吸引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创新型的音乐教师队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还要对音乐的德育教育功能具备自己的独特认知,能够将德育教育与音乐教学内容实现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有关德育教育的内容,不会产生抵触心理。高校可以引进一批创新型的音乐教师队伍,也可以自己培育创新型的教师,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能够接受先进音乐教学经验的指导,并为教师制定一系列的研究课题,使老师在思维认知层面达到能够实现音乐德育教育功能的相关要求,还要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行相关考核,以考察老师的教学方式能否发挥音乐的德育教育功能。

2.4营造校园音乐文化氛围

校园音乐文化氛围的营造对于大学生的思维认知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正处于学业压力与就业压力的双重压迫中,因此极易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情绪,这种情绪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要对大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与心理暗示,帮助大学生减少负面情绪对自己的干扰。所以,学校可以通过校广播台设立音乐频道,定期为学生播放一些舒缓身心的音乐,以此营造出轻松的校园音乐文化氛围,帮助学生疏导压力,阳光面对生活。此外,学校还要对校内的音乐社团进行管理,取缔一些宣扬颓废生活的音乐社团,积极鼓励健康向上的音乐社团的发展,并支持其举办音乐活动,通过音乐活动倡导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对学校的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心理教育。

3结语

音乐德育教育功能的实现应该基于对音乐文化的特性以及德育教育的特性的充分了解层面才能够保证其有效实施。对于大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外界很难将其改变,因此,音乐德育教育功能的实现不能单单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为评判标准,而应注重教学效果评判的多角度性,虽然音乐德育教育不能轻易改变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只要通过德育教育,能够对学生产生心灵上的一些启迪,能够对学生产生心灵触动,那么,音乐德育教育便是有效果的。另外,德育教育的实现也要讲究教学方法,最好将德育教育渗透到音乐知识教学当中去,以避免大学生对于德育教育产生抵触心理。

作者:丁晶 单位:河南警察学院

参考文献

[1]郝卫健.加强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渗透[D].烟台:鲁东大学,2013.

[2]郝冰.高雅音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D].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大学,2014.

[3]袁晓辉.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4.

[4]李开蓉.时代变迁下高校音乐的德育功能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5.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公共音乐教育 基础音乐教育 衔接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获得较快发展,近些年更是获得国家高度重视。根据2006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要求,全国所有普通高校,都应从2006年秋季起有计划和有组织地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由此以法规的形式得以确定,这是值得广大艺术教育工作者欢欣鼓舞的。但与此同时,它在与基础音乐教育衔接上的研究和实践还相对滞后。早在2001年6月,国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这是一项跨世纪的素质教育工程,它是我国将基础教育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重大调整。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重点瞄准课程,教育部也制定和颁布了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它的目标定位改变了过去音乐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音乐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一个审美的过程,一个体验、感受、表现和创造美的过程,同时,学习音乐的过程也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一个较好的基础。然而,面对着基础音乐教育如此大刀阔斧的教育改革,我们的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是不是也随之做了相应的衔接和变化?是不是充分认识到两个音乐教育阶段科学衔接的紧迫性?综观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现状,很多方面还有待加强。

众所周知,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是具有不同教育规律和教育要求的两个重要阶段。基础音乐教育是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基础和前提,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是基础音乐教育的继续和深入。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作为一个更高层次的新学段,由于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等条件不同,学生的生理、心理也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并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因此,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构成了一个较大跨度,这两个阶段的科学衔接和它们之间的顺利沟通是直接关系到美育教育目标的实现,关系到莘莘学子的健康成长的重要课题,特别是我国基础教育大改革后,两种阶段的音乐教育衔接显得更加紧迫。作为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工作者,只有明确了音乐教育的本质和在不同学习阶段的要求,使基础音乐教学和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紧密衔接,才有可能发挥音乐教育对个体在这两个学习阶段独特的功用,才有可能让音乐教育由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从而体现出音乐教育的阶段性、连续性、统一性。

那么,如何来实现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的衔接呢?笔者认为,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和基础音乐教育的衔接,从整体上而言应遵循两条教育原则:首先是循序渐进原则。这是指音乐教学要按照音乐学科的内在逻辑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进行,使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音乐知识技能和发挥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其次是可接受原则。这是指音乐教学的内容、方法和难易程度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科要求,做到寓教于乐,切实发挥音乐的审美功能,但同时,又需要设计一定的难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他们通过认真学习才能掌握和感受,以更好地发挥美育教育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作用。

具体来讲,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的衔接,高校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更新教学理念,夯实学生基础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和新教材的推广使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教师应主动改变旧的教学理念,使之与基础音乐教育做好相应衔接,以尽快探索出真正适合学生发展的音乐学习途径。新课标将基础音乐教育的课程性质与价值主要定位在审美体验、创造发展、社会交往、文化传承四个维度,新版的音乐教材以其全新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理念、全新的知识体系和学科视野来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大学生的心理发育已基本成熟,他们精力充沛、求知欲强烈、自我意识更强、思维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有了进一步提高,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来找到学习的成就感。因此,他们的这些特征变化就要求教师进一步去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在教学中,既要立足于基础音乐教育新课标的变化,又要充分考虑学生身体、智力发育的变化,大力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倡导研究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潜能,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夯实基础。因此,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也应在音乐教学中,注意更新教学理念,在学生欣赏和创造音乐时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和感受音乐来培养学生对他人、对社会、对世界的关爱,让学生真正把音乐看成是指向心灵、表达情感、促进交流的重要载体。欣赏音乐作品时,还要让学生能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对具体的音乐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提出自己的观点。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应更加注重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相互之间的交流意识,更加关注艺术实践带给学生的人文关怀,要注意通过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健康的人格品质等良好素质。

2.丰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基础音乐教育阶段,学生容易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业负担重,考试频繁。音乐作为一门非高考科目,往往成为了一些学校和学生忽视的科目,这样学生在学习兴趣上就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新课标的总目标明确要求,音乐教育要“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所以,从事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教师,应特别关注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培养,要把基础教育时可能被忽视的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起来,这方面,教学手段的丰富应是大有用武之地的。结合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实际,丰富教学手段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要善于利用课堂内外的学习机会,例如成立合唱队、舞蹈队、兴趣协会,举办卡拉ok比赛等,为学生学习交流音乐创造条件;二是积极借助多媒体、网络、多功能手机等现代传媒,通过这些当代大学生身边的媒体来观摩交流音乐会、音乐比赛、经典音乐作品等,这些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这样,借助这些手段来创设新颖的学习情境,(转第95页)(接第83页)提高了音乐教学的通俗性、形象性、生动性;三是寓教于乐,可利用文艺汇演、合唱比赛、班级晚会等活动的开展来调动广大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提高其参与的热情,为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搭建更多相对轻松的学习交流平台。

3.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创建新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受应试教育等影响,还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教学模式大都强调“满堂灌”,教师关注的多是机械地把知识“灌”给学生,学生关注的多是“听”“从”,这让师生都处于一种被动的教学模式中。新课标要求转变音乐学习方式,即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鼓励多样化的音乐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以参与、审美、自主、探究、合作、情感体验等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因此,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也要注意与基础音乐教育这几方面衔接好,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不断发挥,促进他们主动学习。

4.完善教学评价,促进师生发展

传统的音乐教育教学评价,往往只兼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这种评价常常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影响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作为不同的个体,其知识构成、文化背景、个人经验都存在着差异,而基础音乐教育的新课标中又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强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所以,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教学评价,应与基础音乐教育的新课标衔接,并要充分考虑其科学性和多元性。教师虽然在教育教学中占主导地位,但教育教学的效果到底怎么样,最了解和最有发言权的往往不是学校领导,也不是其他教师,而应是教育教学的对象,即所教的学生们。因此,评价不应仅仅局限于学生,还要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做出客观、如实的评价,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也应当对此做好衔接。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才培养和人才成长的两个重要时期。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积淀、生长的过程。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的衔接势在必行,但衔接什么、怎么衔接却是值得所有音乐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不断探索的。我们只有实现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科学衔接,才能更好地促进整个音乐教育向纵深发展,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实现学生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郭声健.艺术教育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3]朱则平等.音乐课程标准解读.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

[4]冯兰芳.关于普通高等学校艺术公共选修课程的思考.人民音乐,200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