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时间:2023-01-12 15:39: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第1篇

一、填空题。

1.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的底是30厘米,高是14厘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如果将这张纸片剪成两个大小相等的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2.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如果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54平方分米,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3.一个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是10厘米,高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4.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6厘米,高是5厘米,每个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5.一个近似于平行四边形的菜地,面积是270平方米,底是30米,高是( )米。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用木条做成一个长方形框,把它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它的面积( )。

A.比原来小 B.和原来相等

C.比原来大 D.无法确定

2.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2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高是( )厘米。

A.6 B.12 C.24 D.144

3.①和②都是平行四边形,那么( )。

A.①的面积>②的面积

B.①的面积=②的面积

C.①的面积

D.无法判断谁的面积大

4.一个梯形的上底是20米,高是15米,下底是上底的2倍,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A.900 B.600 C.450 D.300

5.求下图三角形面积的算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a×b÷2 B. c×h÷2

C. c×a÷2 D. b×a÷2

三、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5平方千米=( )公顷

9000公顷=( )平方千米

25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70000平方米=( )公顷

四、按要求计算图形的面积。

1.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

2.计算下图的面积。

五、下面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在图中画出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各一个。

六、解决问题。

1.一块平行四边形玻璃的底为3米,高为2米,每平方米玻璃售价98元。买这块玻璃需要多少元?

2.一架直升机在一片梯形松树林上空喷洒药水。这片松树林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合多少公顷?

3.一个梯形的上底是9厘米,比下底短3厘米,高是1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一个梯形的面积是80平方厘米,上底与下底的和是20厘米,这个梯形的高是多少厘米?

5. 这堆圆木一共有多少根?

6.沙漏是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工具。你能算出沙漏截面的面积吗?(单位:毫米)

七、动脑筋,做一做。

下图中,甲三角形的面积比乙三角形的面积小多少平方厘米?(单位:厘米)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答案

一、1. 420 210 2. 108 3. 20 4. 40 5. 9

二、1.A 2.C 3.B 4.C 5.C

三、500 90 25 7

四、1.30cm2 154cm2 2.75m2

五、略

六、1. 3×2×98=588(元)

2.(6+4)×3÷2=15(平方千米)

15平方千米=1500公顷

3. (9+3+9)×10÷2=105(平方厘米)

4. 80×2÷20=8(厘米)

5. (4+10)×7÷2=49(根)

6.(66-6)÷2=30(毫米)

第2篇

一、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

(一)口算中的错误

10.6-8=9.8

3-2.8=1.8

5-3.9=4.4

这三道口算题的错误之处都在于学生没有将数位对齐计算。

(二)笔算中的错误

第一题的错误原因是得数中间的0未写,而学生的解释是“上课时老师不是说可以利用小数的性质将小数末尾的0去掉吗?”是啊,这位同学将小数中间的0和小数末尾的0理解成同一概念了。可以看出学生对“小数的性质”这一内容没有学好。

第二题的错误原因是在得数的整数部分的十位上也写了0,问学生这样做的原因,他们也说不出所以然,就是凭感觉做。做数学题最怕的就是凭感觉,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不思考随意做的做题习惯。

第三题的错误原因是被减数百分位上的数不够减,就把减数百分位上的9直接移下来。这类题是被减数小数位数小于减数小数位数的题,错误比较普遍。

(三)简便计算中的错误

8.44-(5.44+2.8)

=8.44-5.44+2.8

= 3+2.8

= 5.8

整数加减法中减法的性质对于小数加减法也同样适用,即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这个性质学生熟记于心,但运用起来却不得心应手。在把括号摘掉的时候括号里的加号总是忘了变成减号,因此导致错误。

3.06-0.18+0.82

= 3.06-(0.18+0.82)

= 3.06-1

= 2.06

这道题目学生极易和上一题利用减法的性质解题混淆,尤其是当看到后两个数加起来的和是整数时,学生就很容易出错。再加上题目中的要求是怎样简便怎样算,因此,学生就坚定地认为自己做的是正确的。

7.5+4.9-6.5

= 7.5+6.5-4.9

=14-4.9

= 9.1

在移动数的时候要带着前面的符号一起移动,针对这个错误,笔者对学生说:“每个数前面的符号就像是数的孩子,在移动这个数的时候一定要记着将它的孩子一起带走,并保持该运算不变。”

4.9+0.1-4.9+0.1

= (4.9+0.1)-(4.9+0.1)

= 5-5

= 0

这种类型的题目(包括乘除法中类似的题目)学生是很容易被牵着鼻子走的,可能这也和每个人的视觉效应有关吧,对称在这儿起了不小的坏作用。

二、对策思考

传统的计算教学采用的基本模式是:从基本训练—例题的讲解、得出计算法则—巩固练习、重复操作—形成计算技能。学生因计算的枯燥而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

那么,对于计算教学来说,什么才是更重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如果还把计算教学的目标局限于计算本身,在课堂教学中,把计算作为专门的技能来学习,显然是不够的,因为相对于计算的熟练程度来说,寻找解题方法,选择合理的方法和工具进行计算,显得更为重要。

(一)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研究表明,计算与心理状态有着密切联系。学生在一个“娱乐性”的氛围下做题,学习兴趣高,计算速度快,巩固性也强。因此,教师在组织练习时应设计一些新颖的、趣味的、具有挑战性的练习情境。如可以采取“帮助小兔找回家”“小壁虎找尾巴”等带有童趣的游戏形式进行算式与得数的连线;也可以设计一些闯关的竞赛类的题目,让学生在紧张而又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还可以设计“啄木鸟医生”“小马虎的作业”等纠错练习,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的习惯和校正错误的能力。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学生避免因为单调的计算而产生的枯燥、乏味的感觉。当然,将一组基本练习融合在一定情境中,也能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二)注重计算的算理理解

在重点探究算法时,要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允许并鼓励他们有不同的算法,尊重他们的想法,哪怕是不合理的,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碰撞、讨论中,初步明确算理。重点探究后,也并不急于得出计算法则,而是让他们继续尝试,仍允许他们选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在进一步的交流中感受小数的计算方法,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感悟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讨论,计算这样的题目,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三)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学生计算正确无误的可靠保证。在教学中,教师常常可以发现许多学生在计算时出现错误,并不是因为没有正确理解算理,也不是没有掌握计算方法,而是没有一个良好的计算习惯,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尤其重要。

笔者认为,学生要养成以下几个习惯:(1)审题清。学生在计算中由于没有看清数字,而出现计算错误。有时会把数看错,如把123看成128,有时会把运算符号看错,前后颠倒等,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养成看清题目的习惯。(2)书写明。书写不规范也是计算出现错误的一个常见原因。学生在计算时,有时因为字迹潦草、分辨不清而误看,如6和0、1和7、3和8;有时因为竖式书写不规范,数位不对齐而使计算出现错误。因此,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是学生必须养成的习惯。(3)计算细。计算时一定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一定要弄清运算顺序,看清运算符号。(4)检查真。检查和验算不仅是保障计算正确的有效措施,而且是一种促进学生理解计算过程和计算技能的手段,学生可以通过验算进一步理解加和减、乘和除等之间的逆运算关系。

(四)注重习题的层次性

计算是一种技能,需要在一些有层次的练习中加以巩固与熟练,并且掌握一定的规律,提高计算的准确性与计算的速度。设计计算练习时要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模仿性到再造性,再到创造性发展,做到环环紧扣,逐步提高。既要考虑立足于帮助学生巩固计算的方法,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又要在不断变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有趣的数学,避免重复、机械、大量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坚持计算每天一练

设计准备题,做到每天一练。在每节数学课前候课的5分钟里,笔者每天出2道计算题,或10道口算题在黑板上,让学生养成习惯,铃声一响,就拿出准备好的专门的计算练习本做题。第二遍铃声响起时,教师讲评,对容易出错的题在黑板上板演,同时同桌交换批改,有错误课后订正。

第3篇

一、 依据实验内容的范畴,可分为认识型、测量型、运动型和位置型

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图形与几何”领域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图形的认识、测量、运动与位置四个方面的内容,所以实验内容的类型可自然地分为认识型、测量型、运动型和位置型。

1.认识型实验内容

认识型实验内容的主要特点是让学生通过对几何体或图形的观察、辨识、动手操作等体验活动,更加深刻地掌握其特征、分类以及判断等,帮助学生建立简单图形与几何体的表象。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6页的例题,要求学生拿几张长方形和正方形纸,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看看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各有什么特征。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页的例题,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2题,要求学生在钉子板上任意围一个图形,再找出图形中的直角、锐角或钝角。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24页的第6题,下面是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请把它摆出来。显然,这些认识型实验,能让学生更加准确地认识到几何体与图形的特征。

2.测量型实验内容

测量型实验内容的主要特征是让学生借助三角尺、直尺、量角器、卷尺、容器等测量工具参与体验活动,能更加有效地掌握有关几何体和图形周长、面积、体积计算的方法以及单位换算等。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6页的例题4,要求学生:小组合作,用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并填写下表。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页的“试一试”,要求学生将1升水倒入纸杯,能倒满几个纸杯?先估计,再倒一倒。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8页的第1题,要求学生估计下图中的实物各有几厘米,再量一量。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4页第1题,要求学生先判断下面哪个图形是正方形,再量一量,看你判断得正确吗。这些测量型实验,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活动内容的理解。

3.运动型实验内容

运动型实验内容的主要特征是让学生以动态的视角看待静态的图形,通过观察、实际操作等体验活动,更加清晰地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放大或缩小等知识内容。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82页的“动手做”,要求学生:先照下面的样子做一个风车,再将风车迎着风,观察它是怎样旋转的。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页的例题4,要求学生从第113页剪下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折一折,哪些是轴对称图形?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9页的例题1,要求学生:像上面这样(剪轴对称图形),先把一张纸对折,再画一画、剪一剪。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0页的第7题,要求学生:按上面的方法(把图形绕中心点旋转90°和180°)试一试,你会发现下面的图形(正六边形、正三角形、圆、正方形)有什么特点。这些运动型实验,使得图形的特征在学生眼前一目了然。

4.位置型实验内容

位置型实验内容的主要特征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观察、辨析、绘图等体验活动,能描述或确定物体的方向或位置,有效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9页的第2题,要求学生:和你的好朋友在教室里面对面站立,先分别指一指各自的前后左右,再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有什么发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51页的例题2,要求学生:你能在图中表示出清凉岛的位置吗?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2页第5题,要求学生:从第111页上剪下小动物图,贴一贴:在骆驼的左边贴小兔,在小兔上面贴小猫等。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2页的第6题,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图形,向你的同桌描述各顶点的位置,让他(她)在方格纸上画出来。这些位置型实验,让学生对物体的位置、方向更加清楚。

二、 依据实验内容的功能,可分为引领型、巩固型、综合型与拓展型

不同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虽然设置课程内容的栏目不尽相同,但总体上都有例题、习题、有弹性的特色项目以及综合与实践专题。依据每个栏目所具有的功能不一,“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实验内容可以分为引领型、巩固型、拓展型与综合型等四类。

1.引领型实验内容

引领型实验内容的主要特点是有较完整的实验过程展示与指导:有实验问题、实验引领、实验过程、实验结论展示、实验验证以及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对学生的数学实验活动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给学生的操作性探究活动提供活动样本。苏教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中的例题,就是典型的引领型实验内容。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有关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先提出问题“你能估计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几分之几”,接着追问“可以用什么方法检验你的估计”,再引导学生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容器做倒沙实验验证估计,然后根据交流与研讨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最后对实验过程进行回顾并尝试运用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86页的例题3:用16张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拼长方形和正方形。怎样拼,才能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教材首先出示第一步:阅读与理解――引领学生明白条件与问题;第二步:分析解答――给出的思路是“画图试一试”,展示了三位小朋友的不同拼法以及提示;第三步:追问“只有这三种拼法吗”,引领学生反思实验结果。引领型实验,既便于学生自学,更有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实验习惯。

2.巩固型实验内容

巩固型实验内容的主要特点是学生在练习作业时开展的自主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进一步的再实验巩固所学的知识,一般只有实验的要求,没有比较详细的过程指导。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巩固型实验内容主要分布在:“想想做做”“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探索与实践)”“整理与复习”中,而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主要分布在:“做一做”“练习×”“整理和复习”“总复习”中。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5页的“试一试”:正方形有几条对称轴?你能折一折、画一画吗?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6页“整理与练习”第14题:选一张长方形纸,卷成两个大小不同的圆柱,分别算出体积。与同学交流,怎样卷圆柱的体积比较大?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35页的第10题:用121页的学具拼一拼,看看能拼出什么图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58页“做一做”的第2题:用杯盖子、三角尺画出的圆,如何找到圆心?请你自己画一画、试一试。可见,巩固型实验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拓展型实验内容

拓展型实验内容的主要特点是教材为了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有余力学生的发展等而设计的有弹性的实验活动内容,不同的教材版本往往设计不同的栏目。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主要有:“思考题”“你知道吗”“动手做”;而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主要有:“思考题”“你知道吗”“生活中的数学”“数学游戏”等。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45页的“动手做”:在第103页的方格上剪下这样一种或几种图形拼成下面的正方形或长方形。你能找到不同的拼法吗?先拼一拼,再和同学交流。(这样的“动手做”,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大约有18处)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83页的“思考题”:经过纸上2个点、3个点、4个点、5个点……每两个点画一条直线,能画几条直线?画一画、数一数,你能找到其中的规律吗?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7页的“思考题”: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成大小相等的两块,你能想出几种剪法?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6页的“你知道吗”:展示了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利用出入相补原理来计算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转化实验图。这些拓展型实验,无疑是学生学习相应数学知识的拓展性或补充性活动。

4.综合型实验内容

综合型实验内容的主要特点是借助于综合与实践课培养学生综合实验与实际应用的能力,综合性、实践性与开放性特点比较明显,有利于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苏教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皆有“几何与图形”领域的综合与实践实验课。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32~33页的“有趣的拼搭”,要求是:哪个滚得最快?哪种最难堆?你能摸出一个圆柱吗?比比谁搭得好!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08~109页的“钉子板上的多边形”:小组合作,围出内部有2枚钉子,又有什么发现?(这样的“综合实践”,苏教版大约有10处)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88~89页的“量一量,比一比”:先量出讲台的长、自己的肩宽或身高等,然后用自己的方式描述动物身高或身长。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72~73页的“小小设计师”:你能像左页那样设计一个图案吗?试一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综合型实验的活动中,显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三、 依据实验内容的目的,可分为探究型、验证型和展示型

苏教版和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实验内容都是编写者精心设计的,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依据实验内容的不同目的,“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实验内容亦可以分为探究型、验证型与展示型三种。

1.探究型实验内容

探究型实验内容的主要特点是学生不知道结论,需要借助一定的学具,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探索操作活动,进而获取实验结果,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这类实验内容,无论是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还是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都有分布。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68页的“我们身上的尺”,要求学生:你知道1米大约有几?大约是几步?大约是几脚长?先量出1米,再用这些“身体尺”量一量。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91页的例题7:从点P向已知直线画一条垂直的线段和几条不垂直的线段。量一量所有画出的线段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6页的第4题:将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后剪开,你能发现什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61页的第10题:利用圆规和三角尺,你能画出下面这些美丽的图案吗?试试看。这些探究型的实验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验证型实验内容

验证型实验内容的主要特点是学生往往已经或者大概知道结论,通过实验操作,对结论的正确与否进行辨别,或“再发现”“再创造”,以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验证水平。此类实验内容在苏教版和人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中也有相当多的数量。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95页的第11题:a和b是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1和∠2相等吗?先猜一猜,再量一量。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5页的例题4:猜一猜,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吗?用什么办法验证呢?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9页的第6题:先估计,再用尺量。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60页的第3题:用下面的方法可以测量没有标出圆心的直径。请你试一试。这些验证型实验,无疑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意识。

3.展示型实验内容

展示型实验内容的主要特点是将实验的过程、方法或实验图展示在学生的眼前,但并不需要学生一定要去实验,这类实验内容往往数量少,难度较大,主要给予学生共享,感知数学实验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求知欲。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95页“你知道吗”:展示了我国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采用“割圆术”求圆的周长的近似值的实验图。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70页的“数学游戏”――神奇的莫比乌斯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莫比乌斯带的实验过程以及运用价值。这些拓展性的展示型数学实验,能给学生带来潜在的数学实验情趣。

综上所述,“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数学实验内容是丰富的,类型也是多样的。数学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也能获得间接经验;不仅能帮助学生探究数学规律,也能验证某个猜想;不仅培养了实践能力,也发展了创新意识。数学家冯・诺依曼也指出:“大多数最好的数学灵感来源于经验。”为此,我们应该在厘清数学实验内容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采用适当方法,让数学实验课堂成为学生素养全面提升的加速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第4篇

关键词:语文 教材 古代 送别诗

“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时人们会产生迥异的特殊感慨。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指出:“唐人好诗,多在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因此历代的文人墨客抒发离别之情的诗作很多,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送别诗名篇。在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大约有五首古代的送别诗,本文主要分析这些送别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并对相关内容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一.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送别诗的内容

同为古代送别诗,不同诗人笔下抒写的内容是不同的,从中反映出其特殊的感情体验与人生体悟。下面我将从诗歌选用的景物、抒发的情感以及其中蕴含的美好祝愿三方面对送别诗的内容进行研究。

1.对送别的景物与环境的描写

在离别这样一个特殊的情境中,诗人往往会借助身边的事物或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达到意在言外的效果。同时,由于诗人对事物的感知以及创作特色的不同,他们选用的景物也会有所差别。

有的古代送别诗的景物和环境于水路、水边有关,李白就善于在离别时摄取眼前的流水,移情并寄情于流水。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一诗中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出蜀不久,便结识了孟浩然。孟浩然将要去广陵,他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李白选用了“孤帆”、“长江”、“天际”等景物,此皆诗人远望的景色,写出友人别后的情境,正如后人所说“帆影尽则目力已极,江水长则离思无涯,怅望之情在言外。”长江向天边流去,诗人对朋友的牵挂也随江水一起流向天际[1]。由此可见,景是情的体现,不同景物的选用表现出诗人离别中复杂特殊的情感。

2.抒发依依不舍与眷恋之情

虽说这些诗人作诗时选取的景物不同,使得作品风格迥异或是自成一派,但也都脱离不了性情中人的队伍。其送别诗中所蕴的朋友情谊从诗词中溢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或直露不掖,或委婉曲折,使人感慨。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年级下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直观看来,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然而诗人意不在景,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此外,我们能够在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八年级上册)中感受到一种诗意的离别;也能够从李白的《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看到他在送别族叔李云时的那份不舍。

3.对友人的由衷赞美与美好祝愿

离别时分,文人多伤感之情,而有时,诗人们心胸又是那样地豁达,他们反客为主,劝慰友人。在《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中,“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一句值得我们关注。东汉时学者称东观(政府的藏书机构)为道家蓬莱山,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汉代文章。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建安风骨”,其文章风格刚健,下句则提及“小谢”(即谢I)诗清新秀发的风格。而李白在此提及,是用汉文、魏诗和小谢的成就来比并、称许李云,表达了对族叔李云的由衷赞美。[2]王勃五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五年级上册)中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诗人在临别前劝慰友人:不要像一般儿女一样伤感,只要你我心音相通,为真知己,即便身各天涯,不是也像身居相邻一样吗?诗人的豁达、豪迈之情从其对友人的劝慰语中自然地流露出来,同时也寄予了一份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3]。同样的,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年级下册)中末句“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对荷花极尽赞美之词,看似写景,实则以荷花喻友人,委婉表达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二.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送别诗的艺术

除了古代送别诗中的内容,这些诗的艺术表现也是值得关注的一部分。如诗中现实主义是如何体现的,每首诗的艺术结构又是如何,以及诗人采用的写作手法等问题都是需要探讨的,下面我将来具体谈谈。

1.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与多变的艺术结构

古代诗词的创作,诗人多采取现实主义的写实方法对身边的景与自身的情进行渲染描写。而在古代的送别诗中,更是不缺现实主义的运用。现实主义诗歌指的是在形象中能最充分地表现现实生活的典型特征的这一类型的诗歌作品。一般说来,这类诗歌作品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细节的真实性、形象的典型性与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

在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这些古代的送别诗,大都描写出了与友人送别时的场面,都是作者的真实经历。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中,岑参以对边塞壮丽雪景的描写作为典型的环境,而雪中送别又表现出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包括前文提到诗人往往会借助身边的事物或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达到意在言外的效果,景物的选用也是现实主义的一种体现。这些都是通过典型的方法,对现实的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概括,从而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正如恩格斯说的,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古代送别诗中大都使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文人的生活方式、自己的真实经历和现实生活。

在艺术结构上,我们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与《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为例,分析送别诗的三种不同结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的结构是先景后情。诗歌前十句写送别前的雪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中一个“愁”字写出了诗人为友人的长途跋涉而产生的担忧之情,为转入写送别作铺垫。以下八句再转写送别。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是情景交融,“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是以景结尾,比较含蓄,启发读者想像品味。此外,同样是李白所作的《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这首饯别诗,如歌如诉,感情跌宕起伏,充分体现了诗人豪放坦率的性格和怀才不遇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态。随着诗人情感的变化,全诗在结构上也有了大跨度的跳跃,其写法与前两首诗差别很大。

2.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的多样使得作品的语言风格不同,不同的作者有着各自擅长的写作手法。

在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古代送别诗中,诗人多是采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来创作。我们可以从诗人对送别的景物与环境的描写中能够看出这一点。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虚实相生。前两句直陈,只是泛说,为虚;后两句描绘,展示具体形象,为实。虚实结合,相得益彰。二是刚柔相济。后两句所写的莲叶荷花,一般归入阴柔美一类,而诗人却把它写得非常壮美,境界阔大,有“天”,有“日”。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这样,阳刚与柔美,就在诗歌中得到了和谐统一。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句也运用了虚实结合,前半句送别是实景,后半句想象扬州的美景是虚写。而李白另一首送别诗《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中的“抽刀断水水更流”运用了生动奇特的动作描写,多样的写作手法使得送别诗各有各的亮点。此外,有的诗歌还使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

3.多样的修辞艺术

李白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经常采用想象、夸张、比喻等修辞丰富自己的诗歌内容。在情感强烈的《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中就用了奇特的比喻:“抽刀断水水更流”本是生活中的现象,现在用来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这个比喻富有创造性。由于这一比喻源于眼前之景,合乎心中之情,因此读来也感到是自然天成。

而与李白相比,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则以一“奇”字开创新意。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在这首诗中,诗人还在“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一句中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此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年级下册)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运用了大胆的夸张。

4.古体近体兼具的诗歌形式

形式,即体式,指诗歌的语言结构的组合方式,它是为内容服务的,有时奇妙的形式能够造成特殊的艺术效果,有助于读者理解诗意、加深印象。

诗歌有古体诗、近体诗之分,而近体诗又分为律诗与绝句。古体诗的写作相对自由,格律上没有严格限制,能够让诗人尽情发挥,体现出了音乐美,而近体诗格律非常严格,讲究平仄,富含节奏美。在苏教版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古代送别诗的诗歌形式包含了这两种形式。古体诗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近体诗有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八年级上册)以及七言绝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年级下册)。

三.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送别诗的教学方法

有人这样来评价古诗文教学:“古诗词教学必须确立这样两个基本点:固守语文本体,披文得意,缘意学文;显现古诗词以言造象、立象尽意的本色。”[4]以此结合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古代送别诗特点,我们认为可以运用以下三种方法开展相关教学。

1.创设情境法

古代诗歌大都是富含意境之美的,而送别诗写的是离愁别绪。其中有送别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复杂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意境氛围就通过诗人的笔触营造了出来。在古代送别诗教学中,我们可以重点放在创设与诗的感情基调一致的情景中来。结合多媒体幻灯片,我们可以通过音乐、图画以及语言的渲染让学生们把握全诗的整体基调,再让学生诵读,体会诗歌发生的情境,并融入到诗歌创设的意境中去。

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情境的创设,抓住重点字词的理解,使学生理解诗歌大意。通过多媒体幻灯片投影出边塞白雪皑皑景象的图片,结合离别之乐,引入本课的教学。随后让学生自由诵读,诵读是为了促进读者对作品的感知和理解,所以在课堂上采用诵读教学的主要目的也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对教学文本的感知和理解,这样能够使学生在读中初步理解诗中蕴含的画面与情感[5]。但在此之前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进入送别的现场。教学中需要预设,但这种预设最好是在对文本整体把握基础上提炼出一个简单而根本性的问题,而教学的生成需要自然而丰富,这中间离不开教师恰切的点拨与高效的归纳。简单而根本的预设应该能清晰地指出目标,同时又能给学生留有挥洒个性的生成空间[6]。

2.联想训练法

中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识得古字,懂得其意,更要借助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诗意,感悟诗韵。一是借助诗中提供的相关物象发挥联想和想象,二是突破诗的有限形式的限制发挥联想和想象。

以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为例,诗中本就运用了想象的手法,可以借此拓展,烟花三月的扬州会是如何的吸引人呢?让学生试用优美的词句将想象的画面展现出来。这样做不仅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还训练了语言,促使学生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并得以活化。在学生交流后,辅以课件展示诗中美景,让学生感到真实且不空洞的美丽,为学生入情入境奠定了基础。

3.知识延伸法

古诗作为中华文化中的一项瑰宝具有相当丰富的内涵,在语文教学中对古诗也是相当的重视。所以可以借古诗教学的机会,通过知识延伸法加强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发现、理解、表达等综合能力,不局限于教材,使学生灵活地掌握课内外知识以得到相应发展。

我们可以加强学生古今知识的延伸拓展,古代送别诗与现代送别题材的诗歌可以放在一起体悟学习。对于古代送别诗,其中包含很多典型的意象,但比较固定。而现代的送别主题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可能呈现出跳跃的趋势。教学中我们可以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八年级上册)与席慕蓉的现代诗《渡口》相结合,同样于水边送别,比较两者的差异,对比分析古今送别诗,这样将古代与现代诗歌知识联系起来分析。

总之,送别诗是在古代诗歌中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分支,以上我们通过对它们的内容、艺术结构与相关教学方法的分析,对教材中选用的古代送别诗篇目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感受体悟到古代送别诗的美妙之处,做到真正掌握。并由此提醒学生应当珍惜友谊与人伦亲情,拥有美好的心灵和充实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巴蜀书社,1986年

[2]俞平伯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第494页

[3]刘吉美:《送别诗的多样情怀》,《文学教育》(下),2010年,第1期

[4]施茂枝:《古诗词教学的两个基本点》,《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5]夏峥嵘、胡根林:《诵读是诗意的启蒙》,《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6期

第5篇

一、 借助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写字能力

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性地写好汉字,是小学生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语文基本功。

《新课程标准》中就要求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目前,不上学生写不好字,特别是到了中高年级,随着年龄的增大,作业量的增加,不少学生对鞋子的要求放低,出现了胡写瞎画现象。可见,写字教学尤为重要。我根据学生的现状,借助多媒体提高学生写字能力。

(一)借助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通过视频播放,让学生欣赏到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举办的现场儿童书画表演,向他们展示一幅幅书法作品。激发她们的写字兴趣。

(二)借助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展示规范、美观的字帖。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练习一中写好钢笔字时。我把文中要求书写的内容(1、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写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制成精美的ppt课件,展示在学生面前,先让学生从整体上观赏这四行钢笔字的布局行款,再仔细观察每一个字的笔画走势,为学生习字营造愉快的心里氛围。鼓励学生先看清范字后再描红。通过视频慢放,让学生观察其运笔方法和笔画走势。指导学生仔细描摹,逐步转化为写字的技能。

二、借助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2012版》中明确规定:学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新课标对学生阅读量做了明确规定。可见,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容忽视。在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服务于阅读教学。教学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梦圆飞天》时,我通过播放神五飞天时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神五飞天时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和神五成功发射后,指挥大厅里人们当时的表现。指导学生朗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借助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要解决学生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这一现状,我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大自然的花草树木、田园风光、风景名胜、电影,各种竞赛、表演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生活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黄果树瀑布》时,我首先通过视频让学生感受黄果树瀑布的飞流直下、多媒体播放银雨飘飞的图片及瀑布声。让学生读悟句子,体会瀑布飞流直下的气势。在让学生欣赏图片,感受一下黄果树瀑布的飞流直下(多媒体播放瀑布飞流直下的图片)。 另外,我还配乐范读叶圣陶的《瀑布》,欣赏歌曲、视频让学生听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用她那甜美、清亮的歌喉对黄果树瀑布的赞美。接着出示课件:文章写得美吗?你能仿造课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你曾经玩过的地方写下来吗?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进行读写的有效迁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借助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想象能力

第6篇

一、 暗示情境不能主观臆断,要科学验证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8页《有趣的拼搭》有这样一幅插图,看哪个滚得最快?

球滚得最快,所以教材就用插图暗示我们:球在最下面,它应该滚得最快。但我们仔细分析一下,怎样才能说明球滚得最快呢?这个插图中的暗示有点问题,要说明球和其他物体相比滚得最快,应该这四个物体放在同一高度,并且同时放手,让它们滚下,看哪一个最先到底,从而看出谁滚得最快。笔者对该插图的暗示还有一个疑问:球和圆柱同时从很低的高度滚下,学生的肉眼能看清楚它们谁滚得更快吗?这些都需要我们用实验来验证。可能有些教师认为这个实验是物理实验,作为数学课不需要重点研究这些问题。在这里,我想强调暗示不能主观臆断,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去验证,要让学生养成一种科学的态度,用科学的态度处理数学规律与结论。

二、 暗示引导不能喧宾夺主,要紧扣教材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3页《找规律》有这样一个插图:

要解决这个问题,教材暗示:先在下面用线连一连,再回答。如果按照这个暗示,学生可以比较容易解决该问题。但这一节课的内容是找规律,是关于排列与组合的问题。教材插图的暗示与组合关系有关系,但学生可能体会不到组合的含义。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组合的含义以及它和排列的区别,我个人觉得教材可以去掉这个暗示。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把每一场的对阵双方写下来:红队――黄队,红队――蓝队,红队――绿队,黄队――蓝队,黄队――绿队,蓝队――绿队,得出结论:一共比赛六场。如果有学生写出多于六场的比赛,如出现了黄队――红队等,教师正好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来探讨:红队――黄队和黄队――红队是不是同一场比赛?通过讨论与交流,学生肯定会对组合的含义有一个初步的理解。这个插图的暗示作用为什么会喧宾夺主?笔者觉得教材插图的暗示没有体现组合的含义。

三、 暗示方式不能过于明显,要润物无声

这是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2页《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节的插图。教学时,笔者总是觉得这种暗示太明显,为什么要转化成长方形?如果可能直接得到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事实上,这样的公式是有的),那么还要转化做什么呢?教学设计时,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改:教师先给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再引导学生用数格子的方法(回到定义去)来数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样的暗示让学生感觉到很自然,然后把这个平行四边形放在透明方格纸下,也就会出现象例2这样的图形。这时候,教师不要急着提问:你能把例2的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吗?而是让学生想办法得出它的面积。如果学生用不满一个算半格的方法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师则可以提醒学生,这种方法得出的面积可能不精确,能不能有一种方法得到它的精确面积呢?这样学生就会真正理解为什么要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这样学生才能从一个简单操作者变成一个积极思考者。

四、 暗示形式不能画蛇添足,要讲究自然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5页《三角形的面积》有这样一个插图:

例4后面是例5,例5:从第127页上照下图选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剪下来,看看能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从例5我们可以看出,例4中插图的作用就是暗示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笔者有一个想法,能不能去掉插图中没有涂色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教学就从直角三角形入手,提问学生:你能说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准确面积吗?学生很自然考虑把这个直角三角形和它右上方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涂色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长方形面积的一半。一般情况下,不会考虑如插图所示的那个直角三角形。虽然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材的插图只想暗示我们: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虽然这样的理由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按照学生的思维习惯,一般都会考虑拼成长方形,而且这种研究问题的过程也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先考虑特殊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得出一个猜想,当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时,再进行类比,从而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这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积累更多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也可以体会到直角三角形作为一种特殊三角形它也有其特殊的性质。

五、 暗示效果不能急于求成,要理解消化

第7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

0029-01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起点和基础。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目的是给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阅读空间,让学生顺利完成基础知识点的学习,有效发散、深度延伸,挖掘自己感兴趣的因素,从而找到适合自身语文能力发展的个性化阅读渠道。由此,教师应当将如何融入生本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以贴近学生的心理感知进行渗透式引导,让学生能够全面释放自己,将“个性”理解充分融入阅读。以下,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个性引领学生自主阅读的策略。

一、营造轻松氛围,创设个性化阅读环境

课堂学习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意识会形成一定的影响,如宽松的学习氛围对学生有着鼓励、支持的心理暗示作用,能够让学生抛开压力、放下顾虑,完全融入阅读环境中。教师应将阅读教学引向轻松、愉悦的情境,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还要引导学生大胆交流,展示自己的阅读感受,使阅读课堂充满活力。例如,在学习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时,教师让学生细细品读课文,并引导学生不严苛追求标准答案,而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阅读过程中形成感悟。由此,学生们开始放松阅读,交流阅读心得。有的学生从持之以恒的角度出发,认为做人不能三心二意,而要有坚定的目标。在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下,学生们通过自由讨论找到了阅读启示方向,达成高效的个性化阅读目的。

二、尊重学生主体,增强个性化阅读意识

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展示生本教学思路,要以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尊重学生自主阅读的权利。学生要从按任务阅读的旧模式中解放出来,融入自己独立的阅读感受,以拓宽阅读视野,强化阅读能力。

(一)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

阅读应当是学生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但在传统阅读教学中,学生早已习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阅读,对阅读内容没有基本的选择判断能力,这样被动的阅读只会让学生失去发挥其主体阅读能力的机会,展示不出个性与自信,导致生本教学实施无从谈起。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选择阅读内容,将阅读视野放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阅读积极性,展示出个性判断的能力。例如,在学习苏教版语文第十册课文《海伦・凯勒》时,教师给予学生自由选择权,引导学生将目光从课本放到课外,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阅读内容。如有的学生选择海伦・凯勒的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的学生选择了同样身残志坚的“中国海伦”张海迪的作品,还有的学生则选择了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学生选择不同的阅读内容,展示出学生自由阅读的意识,促进了学生个性阅读选择能力的培养。

(二)引导学生自主调整阅读方式

阅读方式的选择是决定学生阅读效果的重要推助力,科学的、适合自身认知习惯的阅读方式能够让学生迅速投入阅读过程,最大限度地吸收阅读信息,全面发散阅读思维。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指示学生怎样阅读,而不是让学生去探究、挖掘阅读渠道,阅读效果差强人意。教师要真正激发学生的阅读个性,还需要给予他们充足的自由,让他们能够自主调整阅读方式,追求探究式阅读,而不是完成任务式阅读。例如,在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嫦娥奔月》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按照自己认为最方便、最实用的方式进行辅助式阅读。学生很快就行动起来,有的学生一边读一边列出人物关系,总结了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用缜密的思维来助推阅读。有的学生一边读,一边回忆、收集与嫦娥及中秋佳节有关的诗句,以感性发散来主导阅读行为。由此可见,自主调整阅读方式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发掘个性认知,释放阅读张力。

三、重视个体感受,拓展个性化阅读层次

在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教学任务的有序执行上,往往忽略了学生的阅读感受。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思想,因而阅读感受也多姿多彩,教师不能用模式化的教学去抹杀学生的阅读感受,而是要围绕生本教育理念,将关注角度细化到个体,以开放的思维提升学生的阅读感受,让阅读达到更加深刻的思维层次。教师要预设课堂生成,允许标准答案以外的思维火花,鼓励学生追求多角度的、富有创新力的阅读思考。例如,在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说勤奋》的教学中,教师在阅读拓展中要让学生去自主发散自己的感受,勇于提出不同想法。如有的学生提出疑问:光是勤奋就够了吗?做任何事情还应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教师带领学生围绕这个观点展开讨论,让学生积极表达感受,拓宽了阅读层次,得到深刻的启发:虽然光靠勤奋是不足以成功的,但勤奋是成功的必备品质。

第8篇

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经常要准备实验材料,材料的准备对于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我在实际教学中关于材料的准备和构建中的几点体会。

一、根据探究的问题选取材料。

根据问题选取材料,是科学课中首要考虑的问题。材料的适当选取,拓宽了学生思维的角度,有利于实验教学的深入探究,更加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实验教学中,我们想要学生看到的现象是加热液体之后液柱的上升,所以准备了装有红色液体并插有玻璃细管的锥形瓶装置,这样红色液体只要上升一点点,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到现象。可见这样选取的材料,是有益于学生开展实验探究的。

再例如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物质在变化》单元第三课《变色花》的教学设计是通过变魔术让学生了解常见的物质的化学种类――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懂得指示剂的作用――能够分辨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刚开始准备的材料只是一只纸花,一瓶提前做好的甘蓝汁液,可是学生看到“纸花变红,纸叶变绿”的奇妙现象之后,只是对这瓶紫色的汁液感到了神奇,没有提及到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根据要解决的教学重点即了解常见的物质的化学种类――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我把材料改为了两枝纸花(一枝花什么都没涂,另一枝花的花瓣涂上了白醋,花叶上涂了碱水),一瓶甘蓝汁液。这样当学生拿起甘蓝汁液喷向这两枝花时,一枝变色,一枝不变色,学生一脸的好奇,随即就问:“老师为什么同一瓶甘蓝汁液喷到两枝花上,一个变色另一个却不变色呢?”根据问题选取的材料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物质变化的奇妙,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更有利于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

二、结合材料间的相互关系,灵活加以组合和运用

实验教学能否成功、效果能否达到,不仅仅取决于实验材料是否充足,还取决于实验材料选择是否科学,搭配是否精当。例如:在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折形状》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准备各种不同材质,不同高矮,不同粗细,不同形状的纸筒,从而给学生提供质疑和探究的空间,以及如何在实验探究中控制实验变量的研究做了充分准备和铺垫。

一般情况下,教师应该依据教材的提示,设计出适合问题探究需要的有结构的材料,这些材料看起来简单,但是用起来却很有价值。例如:苏教版四下《小车的运动》一课,教学重点是要引导学生研究小车的拉力与小车速度的关系,材料相互间的关系的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是充当拉动小车的重物的选择要适当,根据小车的重量,太轻的重物拉不动车,太重的重物会让小车的速度太快,对于学生来说速度不好记录。对于模拟的小车来说,拉力的细微变化都会影响的车的速度。所以准备材料时,既要考虑到学生能否观测出实验现象,还要考虑到所提供的材料是否具有层次性,这样有结构的材料,提高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实验结果更能说明问题。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并不简单,所以我们科学教师在课前实验材料准备过程中要细心把握这一点。

三、把握好材料的呈现方式和时机,分层、有序地呈现

一种材料就预示着一个现象,可以设置一个情境,进行一项探究。小学生的探究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使用的材料会随着探究活动的推进或探究内容的转变而变化。所以这组材料的呈现的时机,层次是十分的有效适当地。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在引导学生理解鼓膜与纸屏振动的原理是相同的这一重点内容时,教师将鼓摆在了耳朵结构模型和纸屏的前面,从而让学生边通过观察材料边思考当声波发出时纸屏振动了,在耳朵里哪一结构和纸屏一样感受到了振动呢?这里将鼓、耳朵的内部结构,以及纸屏摆在了同一平面中,这种呈现的方式,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探究。

再例如苏教版四下《降落伞》一课,材料的准备是根据本课重点研究的问题:降落伞降落的快慢与伞面的大小,伞下重物有什么关系?我们准备了伞面大小不同的降落伞,伞下重物不同的降落伞。做这种对比实验时,准备材料时要细致考虑影响实验的因素比如伞绳长短,伞面大小,伞面的密度,伞面的重量等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这些材料的呈现既要有层次,还要有顺序,引导学生自己却发现这些因素,充分利用材料地呈现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要用到种种材料,是科学课的一大特点,将生活中可见的材料利用起来,精心选配材料,引导学生自由探究,是让他们走上科学道路的一个好办法。

第9篇

一、改编例题——交换例题的条件和问题

由于受篇幅的限制,教材中不可能设计很多例题来帮助学生解决某一类问题,只能提供解决这一类问题最基本的方法。不同的使用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理解,灵活运用例题完成教学目标,这既体现了教材的作用——只是个例子,也是实现教法多样化的基础。实际教学时可以在完成例题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交换例题的条件和问题对例题进行改编,使其成为课外拓展题。

五年级上册“找规律”

例2:18只兔子参加跳高比赛,按照1只灰兔、2只白兔、1只灰兔、2只白兔……的规律排列,18只兔中有几只灰兔,几只白兔?此题是在例1的基础上,教学根据物体的排列规律,计算某类物体或图形的个数。我们可以改成:照这样排列,有6只灰兔参加了比赛。参加比赛的兔子至少有多少只?至多有多少只?

学生可以根据规律思考:白兔最少有5组10只,最多有6组12只。参加比赛的兔子最少有16只,最多有18只。在不同的算法中学生再次理解了周期现象的本质规律。

二、复合例题——把不同的例题组合

苏教版教材中不少单元都是通过安排多个例题来完成本单元教学任务的。例题的安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易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实际教学时,可以在教学一部分或全部例题后,将其中的两个或多个例题组合,也可以将不同单元的例题组合,增加思维难度,形成课外拓展题。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认识分数例4,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第十单元例10是环形面积的计算问题。我们可把这两个不同单元的例题组合——把例10的问题改成:环形的面积是大圆面积的几分之几?组合后的题在基础知识应用以及计算技巧上都有了较高要求。

三、扩展例题——改变例题的条件或问题

将例题扩展就是把例题涉及的内容向外扩大、伸展,以收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例1是讲乘法分配率,其基本类型是:(65+45)×5=65×5+45×5

可以进行如下扩展:

扩展1:(65+45+20)×5=?

扩展2:(65+45+20+48)×5=?

扩展3:(65-45)×5=?

扩展4:(65-45-12)×5=?

扩展5:(65-45+20)×5=?

扩展6:(65-45+20-12)×5=?

经过这样的扩展,学生对乘法分配率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能更加充分应用乘法分配率进行简便计算。

四、改编习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习题,既有针对例题安排的练习题,也有针对例题的补充题,还有课外思考题以及让学生自主发现数学规律的题,可以说内容非常丰富,为我们设计课外拓展题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平台。

1.一道习题推导出一般结论

教材中有不少习题都可以看做某一个一般数学规律的特例,这时我们可以以溯本求源为目的,把这样的习题改编为拓展题,由一道习题推导出一般结论。

五年级下册119页第27题:(1)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有哪几个?它们的和是多少?

(2)再任选几个整数,分别写出用这几个数作分母的所有最简真分数,并求出每组真分数的和。

(3)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经过交流都可以发现规律:对于一个任意比2大的整数,用它作分母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一定是整数。

我们可以让学生对发现的规律,在课外进一步研究:这个整数最大是多少?

学生结合最简分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知识就会知道:分母是a的最简真分数最多有a-1个,也就是分子最多可以是1、2、3……(a-3)、(a-2)、(a-1),这些分子的和是1+(a-1)+2+(a-2)+3+(a-3)+……=a+a+a+……和里有多少个a呢?

如果a是奇数,(a-1)就是偶数,而(a-1)个分子的和就正好可以凑成(a-1)÷2个a,所以分母是a的最简真分数的和最大是(a-1)÷2。

如果a是偶数,(a-1)就是奇数,而1、2、3……(a-1)中间的数就是a的一半,用它作分子就不是最简分数。所以分子的和最多可以凑成(a÷2-1)个a,这时分母是a的最简真分数的和最大是(a÷2)-1。

我们还可以拓展:为什么和一定是整数呢?让学生经过课外思考明白,能够凑成a的两个数作分子的分数,要么都是最简分数,要么都不是最简分数。所以分母是a的最简真分数的和一定是整数。

2.改变习题中的条件或问题

这是教师经常采用的办法,需要指出的是要使改变条件或问题后的题目具有一定的思维难度,才能达到使其成为课外拓展题的目的。

五年级下册120页第31题:一堆火柴有30根,两人轮流取出1根、2根或3根,谁取到最后一根,谁就获胜。你能发现取胜的策略吗?

改为:一堆火柴有30根,两人轮流取出1根、2根或3根,谁取到最后一根,谁就输。你能发现取胜的策略吗?

学生在解决此道拓展题时,要首先用到转化的策略:取到最后一根就输,可以转化为取到第29根就赢。然后才能用原题的思路解决问题。(当然这一题也可以用本文提到的办法,改为让学生推导出一般结论的拓展题,这里不再赘述。)

3.一道习题多种解法

通常情况下,学生习惯用和例题同样的解法解决习题,实际上教材中的好多习题解法不止一种,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习题让学生思考其他解法,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第10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有效策略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课堂提问,学生能回忆、分析、对比、综合各种问题,提高自己的素质;通过课堂提问,教师能有效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通过课堂提问,教师与学生能更好地沟通和交流,从而搭建一个更好的信息反馈平台。在此笔者就从以下方面谈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一、课堂提问要有趣味性

小学生好奇心强,爱玩、好动,这是他们的天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特点,而是要想办法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让它们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如果一堂课上,教师的问题平平淡淡,学生的学习欲望必然不会强烈,这样的课堂提问是失败的。所以教师要设计出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有趣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这样学生才能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与进步。下面举个教学中的实例分析一下。

教学实例:在教授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圆的周长”时,笔者是以这样的问题形式进行导课的:动物园里举行了一次赛跑比赛,山羊和小牛选择了不同的场地,小羊选择的是圆形跑道,小牛选择的是方形跑道,当比赛结束后,裁判很快就算出了小牛所跑的距离,但是裁判用了很长时间都没算出小羊所跑的距离,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大部分学生陷入了沉思。有的孩子说,只要算出圆的周长就知道小羊跑的距离了。但是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呢?老师接着问。这时又有一个孩子说,用米尺量。教师接着引导:这样的测量方法在理论上可行,但是用在实际生活中却比较费力,今天老师就教给大家一种新的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这样的问答既有实践性又有趣味性,让学生在无形中学到了数学知识。

二、课堂提问要有灵活性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虽然我们预设了很多问题,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随着学生和教师的互动,课堂上又会生成许多问题,因此面对这样的情境,我们的课堂提问要具有灵活性。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不会死板,学生的思维才能更活跃。

比如,在教授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时,笔者是这样提问的:先让学生拿出一张折好的1/2纸,然后提问:你们是怎样表示1/2的呢?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提问:为什么折法不同,其中的一半仍然是这个长方形的1/2呢?因为都是一半了。教师继续问:能不能用严谨的语言表达?都是把长方形纸平均分成2份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一步步地说出了“平均分”这个概念,在引导过程中,教师的提问灵活、连续,将学生的思维慢慢引到本节课中。

三、课堂提问要有逻辑性

教师设计的问题应符合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也就是所提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逻辑性。只有课堂问题的设计具有逻辑性,学生的思维才能朝着由浅入深的层次发展,那样的问题既不会太突兀,又能使学生对数学的认识逐步深入。

比如,在教授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笔者是这样设计课堂问题的: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已学过的什么图形?2.拼成的图形的底是原来三角形的哪一条边?3.拼成的图形的高是原来三角形的什么?4.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图形面积的多少?5.怎样表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6.为什么求三角形面积要用底乘以高再除以2?这样的提问不仅具有逻辑性还具有启发性,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不仅能逐渐理解和运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还能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所以,课堂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思维的规律,要有逻辑性。

四、课堂提问要有探究性

在课堂提问中,如果问题设计得过于简单,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达不到预期;如果问题难度过高,就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因此,在课堂问题中,我们要先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然后再将问题的难度慢慢加深,让学生的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慢慢形成、巩固和提高,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比如,在教授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的除法”时,笔者是这样设计问题的:先让学生计算“10.25÷125”,再让学生计算“10.25÷12.5”,然后提问:1.这道题与以前学过的小数除法有什么不同?2.你怎样把它变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3.如果商不变,被除数应该怎么办?这三个问题慢慢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提高了学生独自探究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提问要有人文性

在课堂中,我们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我们不能每天摆着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要求学生这样那样,而要知道,在课堂中学习氛围越融洽,学生的表现才会越积极。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优等生,更要关注中等生和学困生,让他们在和谐的关系中学习、进步、发展。

这个教学案例是发生在笔者的课堂教学中的,在教授“圆的周长”时,笔者导完课,刚想进入正题,结果有个学生把手举起来了,说:老师,我能不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这节课,我们提问吧,你来回答。每次都是你提问,我们想换一种学习方式。当学生讲完这些话的时候,那一刻,笔者才意识到,原来我们的学生更想在课堂上展现自己,更想做学习的主人。那节课,我把学习的主动权统统交给了学生,他们提出的问题,虽然很简单,但是是自己想出来的,真的很可贵。问题从“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开始,当问题提出来以后,我说:机会先留给大家,我最后再说自己的。当问题讨论到最后,学生已经把问题分析好了,也就是“圆的周长和直径、半径有关”。这样的课堂,不仅活跃了气氛,还突出了课堂的人文性和关怀性,让学生在毫无压力的情形下完成了学习。所以,课堂教学中要关注人文性,提问也应该具有人文性。

参考文献:

[1]周玲.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初探[J].学周刊,2011(01).

第11篇

【关键词】数学味 思维魅力 概括性 敏捷性 批判性

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是一线教师常感到困惑的问题。刚工作时,我任教一年级。面对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我绞尽脑汁,在数学课上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设计好玩引人的游戏。确实,效果喜人,在情境和游戏的双重吸引下,孩子们很喜欢数学课。可随着年级的升高,我设计的情境和游戏越来越不被孩子们认可,有时他们觉得过于“小儿科”,有时维持注意的时间过于短暂。我开始反思,有没有一种东西能让数学绽放长久的吸引力呢?苦苦追寻下来,我发现,数学的长久魅力就是“数学味”。而,“数学思维”是“数学味”的本质,离开了“数学思维”的数学课是无法散发“数学味”的。那么,小学数学课堂的“思维力”具体有哪些表现?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呢?笔者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

一、数学“概括味”

概括性是数学思维的重要特性。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经常性地向学生提出多级别的概括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概括,并渗透多元化的概括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

1.分类分析。

通俗地讲,分类分析就是把具有相似特征的一类事物集合起来分析,挖掘其本质属性的过程。不可否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引导学生进行分类,但做到了分类分析未必就能体现数学的概括性。

传统的教学有几个误区:第一,教师替代学生分类。教师把现成的已经分好类的事物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只需发现共同点即可,学生被剥夺了主动分类的机会;第二,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分类时间和空间。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效率,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观察和分析的时间,用单个学生或几个学生的发现替代所有学生的分类机会,这种情况下充其量只是发展了少数人的数学能力,剥夺了大多数人的发展机会。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概括性,首先,我们要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分类的、与课堂教学贴切的教学资源;其次,要让每一个学生去想一想、分一分、议一议,最后再是概括每一类的本质特征。

例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认识》时,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观察、分类。学生分成了“直的”和“曲的”两类,教师继续追问“你还能再分一分吗?”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逐渐形成二级分类:“直的”里面有“没有端点”“有一个端点”“有两个端点”三类,“曲的”里面也有这三类。于是教师告诉学生今天研究“直的”这一类,并给出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名称。以上教学过程,学生面对各种各样的线,提取相同点,进行一级和二级分类,在逐渐细化的过程中内化三种线的本质属性,并自然概括出共同特点。这个过程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数学味”。

2.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分类分析的反过程,指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点,不断补充其他类似的事物使其“具体化”,以加强对类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从表面看,是扩充“类”的内含数量,使“类”更丰满、更具体,究其实质,也能体现数学的概括性。在不断补充类事物的过程中对其本质属性的认识逐渐清晰,有利于学生内化其本质属性。

在聚类分析时,我们可以融练习于新授,即与知识点相关的练习不一定要在新课结束后的巩固练习环节进行,可以提前。如,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认识直角》时,有“认直角”“做直角”和“综合应用”三个环节,在引导学生认识直角后,先不急着做直角,可以做一些判断练习,或让学生自己画一些直角,以呈现各种方向、各种边长的直角,丰富直角的概念内涵,在聚类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其本质属性的认识。其次,我们要教学生聚类的思路和方法。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加法结合律》时,学生猜想后便是大量的举例验证,在验证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有的同学举了一位数的例子,两位数、三位数……行不行呢?”“有的同学举了整十数、整百数,真不错!”“想一想,特殊数据行不行呢?”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从多个角度验证了加法结合律,同时也学习了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

3.下结论、下定义。

下结论、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说明的方法,这也是概括性思维训练的重要方面。在日常教学中,尤其碰到数学概念、数学定理的教学,教师常常要求学生下定义、下结论。但不可避免的是,极少数教师会直接给出定义,让学生背诵掌握;有些教师会要求学生下定义或下结论,但不给予方法指导;还有些教师为了下定义而下定义,满足于单一的结论获得……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尽量设计多种启发路线,渗透下定义、下结论的方法;我们要给学生的概括活动提供适当的台阶,引导学生猜想、发现并归纳出抽象的结论;我们不能单纯地满足于结论的获得,而要挖掘其背后的育人价值。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加法交换律》时,学生已经验证了其合理性,教师便让学生概括结论。大部分学生用字母或符号表示,还有的学生尝试用文字表示,可是困难比较大。这时教师就面临一个选择,是否需要用文字表达呢?其实两者都很重要,字母表示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简洁,文字叙述则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严谨,同时文字表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所以,对于类似的下定义、下结论,我们可以两者结合,体现其背后的育人价值。

二、数学“敏捷味”

数学敏捷性通常指智力活动的速度,也是学好数学的素养之一。小学生数学思维的敏捷性,主要表现为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理解题意能力强,进入题设情境快,知识与技能能够迅速迁移,解题正确率高。

1.培养学生计算的敏捷性。

计算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数学思维的敏捷性要求学生在秉持准确、严谨的态度的前提下,以敏捷的计算能力迅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具体教学中,首先,我们要经常进行基础知识的快速练习,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一定份量的基础知识题目。如每节课的前三分钟用来进行口算练习,并形成常规;一阶段的数学学习后,进行计算检测,给予学生大量的计算题,比比在规定时间内谁做对的题最多……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态度,使学生做到书写规范化、计算条理化、算法有依据。再次,我们可以通过规律探究提高学生计算的敏捷性。如,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9加几》时,传统的教学是先教给学生计算方法,然后进行大量的机械操练,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我们的做法是引导学生把“9加几”的所有算式有序地写下来,从中发现规律。学生观察发现:“9+=1,比少1”。“为什么会少1呢”,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因为9要拿走一个1,所以就少了1。学生内化并巩固了这一规律,自然就提高了计算速度和正确率。虽然两种教学模式都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但前者处于思维的低级水平,后者则建立在探究理解的基础上,整堂课充满了浓浓的“数学味”。

2.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能力。

直觉能力指能在纷繁复杂的事实和材料面前敏锐地觉察到某一类现象具有重大意义,进而预见重大的发现和创造。这种直觉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

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常用“快速反应”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直觉能力。所谓快速反应,指某一知识点教学结束后,为了巩固深化,可以给出一定量的类似问题,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快速解决。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公倍数》时,学生发现“只要找到最小公倍数,然后×1、×2、×3……就能找到所有的公倍数”,围绕这一知识点,教师可快速地给出任意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让学生根据这一规律很快说出其他公倍数,这样既巩固了规律,又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总之,快速反应既能巩固基础知识,使新授与练习紧密结合,又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反应,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其次,数学课要具有节奏感。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有时节奏快一些,不断地互动生成;有时节奏慢一些,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耐心地等待学生智慧的生成。总之,数学课应该像唱歌一样抑扬顿挫,有时“闹哄哄”地激烈争论,有时“静悄悄”地专注探究,这样的数学课才是能让人感受到思维力的,才是能让人沉迷的。

三、数学“批判味”

批判性思维,指学生在学科的学习之中,在对学习的内容、形式、结果进行优劣、是非评判时所表现出来的严密的、全面的、有自我反省意识的思维。

1.类比追问。

课堂上,我们要多问一问,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思考并迁移推理过程,在猜想的基础上主动验证,得出结论。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加法交换律》后,问学生“减法有没有交换律呢?”激起学生好奇心,然后引导学生迁移加法交换律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进行猜想验证,最后得出结论。再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时,学生知道了“把12个梨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这些梨的”,教师可以继续追问“把18个梨平均分成6份呢?24个呢……”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在探究的基础上深化对分数的意义的认识,从中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数学课具有批判味。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主动类比迁移思考,不满足于现有的结论,而是整体性地思考数学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2.自由争辩。

我们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自由争辩”的学风。为克服学生的盲从心理,教师可故意放低身段,让学生去发现评价,以赢过教师为乐。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出示下图,让学生求面积。计算后,教师质疑:“a也是平行四边形的高,我用‘底×a’(4×a)求出的面积怎么跟你们的面积不一样呢?”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老师的答案怎么跟我的不一样呢?难道我的错了吗?于是自觉地重新审视题目,发现必须是对应的底乘对应的高。其次,在教学中,重心要下移,引导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不以个别学生的思维所得替代其他学生的思维训练机会,而是要放下去,给全体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的时空,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另外,我们也可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内部的“良性矛盾”,挑起学生的争辩之风。这样的数学课堂,既充满批判性,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完整性。

概括性、敏捷性和批判性是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三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还原数学课的思维魅力,“数学化”地推进课堂教学,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才能使数学持久地散发吸引力。当然,“数学味”并不仅仅体现在以上几个方面,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并不只有以上几个切入点。只是期望通过本文唤起大家对学生数学思维力培养的重视,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吴亚萍.“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王光明,王梓坤.数学教育中的理性精神[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6):41-44.

第12篇

一、任务要具体,夯实参与式学习的基础

参与式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在于教师要重“引导”轻“灌输”,并非指放任教学活动于不顾,要想使学生及体验到参与教学的乐趣,又能达到传授知识的教学目标,在课堂实践中设置具体的任务则是基础。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008,北京》一课,这篇课文讲述的是2001年申奥成功的消息传来后,北京人民热烈庆祝的场景。二年级的小学生大都不理解当时人们为何如此激动,为了让学生感同身受又能参与教学,我布置大家回家后查阅相关资料,为了避免大家找的资料重复或不全,笔者将任务具化:

将全班学生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人通过电视、网络等途径查找申奥成功后举国欢庆的一些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大家呈现当时情景的真实;一部分学生通过向父母了解求助,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到运动强国的过程,感受祖国奥运事业的崛起;最后一部分学生要找到我国申奥过程的艰难,体会申奥的决心和最终成功的喜悦。

通过以上做法成功地让学生感悟到了人民热烈的庆祝原因,参与式教学的实践一定是有目的的,只有任务分割具体化才能保证参与式教学课堂的高效。

二、搭配要合理,筑好参与式学习的保障

参与式教学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生生合作,我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这样一个个小团队在成员搭配上也需要慎重考虑,小组成员之间要彼此信任、相互支持,才能给课堂学习提供和谐的氛围保障。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练习四的口语交际“小小新闻会”,学习这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讨论并进行现场模拟,在这次分组时我刻意将班里的班干部、性格开朗平常生活中交际能力较强的几个学生分别安排在不同的组里。课上我刚宣布开始讨论,大家就开始七嘴八舌说了起来,整个教室显得特别哄乱无序,见此情况有学生主动开始行动:新闻会的角色有“主持人”“发言人”“记者”“听众”,首先将组员分类;接着确定会主题和记者的提问;第三步按照之前讨论进行初次模拟;最后发现不足,全体讨论改进后再次进行模拟实践,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由于成长环境、自身性格等诸多因素,在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一定参差不齐,教师只要利用好学生特点,合理搭配学生资源,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讨论要充分,把握参与式学习的关键

参与式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是教学的中心,实践中,教师要保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参与的体验,那么设置的讨论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大家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融入其中。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成语故事》,在讲完课文中的三个故事后,为了丰富学生文学素养,我决定设计教学活动“我知道的成语故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成语文化是中国特色文化,所以课后我又给出几个成语“刻舟求剑”“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大家还可以根据自己日常积累,加以查成语词典的方法,分组讨论讲述知道的成语故事。几分钟后有的组停下了讨论,可是考虑到有一些同学刚刚查完字典甚至都没发表自己的故事,我告诉大家不要着急,要保证组内每个成员都讲了自己的故事再停下来。

只有给予学生足够的表现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才能教育出敢于创新、思想丰富的人才,长此以往必能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培养具有文学素养的人。

四、评价要客观,升华参与式学习的成效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为教学助力不少,教师应该做到热爱学生,有发现学生亮点的眼睛,但同时又要客观评价,客观公正的评价能给学生以正确的努力方向,把握好“赏识教育”的度,在参与式教学的活动中关注到所有同学的情感体验,真正发挥课堂评价检验学习成果的作用。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我来说一说”,我设计交际活动为“同学过生日该不该送礼物,并说明理由”。讨论中学生观点泾渭分明,众说纷纭,一番讨论后有同学说道“我认为送不送礼物的事得看大家在学校的‘交情’,平时关系好的话就送,关系不好就不送”,另一同学说道“送礼物这件事表达的是心意问题,送不送礼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祝福对方的心意就好了”。

针对两种回答我一一做出评价,第一位同学的回答过于世故,学生正处在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适时地拨正学生中的不良风气,让大家形成和睦友爱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