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6:15: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策略 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其“传道”、“授业”、“解惑”任务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完成学业,发展智力,丰富情感,形成高尚审美情操的主要阵地。早在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指出:“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这种以“少教”达到“多学‘的愿望,是历代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这种目标的追求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达成教学目标,又能让学生多学,这是我一直在探究的课题。我发现,保证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前提是教师要有精湛的教学技艺和科学的教学方法。近几年来,我一直从精心备课、有效提问、指导学法、及时反思、增大容量等方面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较好效果。
1 课前准备要充分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做好精细的准备工作,把准备的内容书面化,完成符合自己实际的教学设计。这样课堂上才能应用自如。大量的事实证明,凡是优秀的教师,在课前都会很认真的做好课前准备。有的反复修改教学设计方案,有的细细斟酌考虑。他们所做的教学设计方案,许多都成了青年教师学习参考的材料。反之,课前缺乏充分的准备,没有认真设计教学方案的教师,在课堂上或教学思路不清,或教学重点不突出,或教学方法使用不当,或学生的提问不能正确的解答等等。由此,教师课前要做好五大准备。①学生课前预习的准备。②教学理念的准备。③教学内容和相关知识的准备。④教学设计的准备。⑤教学和学具的准备。这五种准备中,其它四种准备是教学设计准备的基础。教学设计是课前准备的关键。进行教学设计要达到以下要求:①有明确的价值追求,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②要以“三维目标”为中心设计。③要重视双基,重视能够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习得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2 有效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2.1 提问要有计划性。一堂课要提问几个问题,对于所提问题的切入角度都要进行精心的构思。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教师要胸有成竹,精心策划。提问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步步深入。教师思路明晰,也对学生思维起着潜在的导向作用。
2.2 提问要有启发性。提问要促进学生思考,要减少或避免走过场的应答式提问——简单地问“对不对”、“好不好”这种应答式的提问,思维的含量很少,表面热闹,价值不大,而这样的提问在教师实际课堂教学中大有存在。
2.3 提问要难易适度。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可过浅,以免走过场;又不可过难,以防学生茫然失措,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应把大的、难的问题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小问题,以减小每次提问的难度,减小提问之间的坡度,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
3 巧妙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求知欲,思维能力,有利于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扬民主精神,融洽师生关系,教师把爱心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教师把信任留给学生,把温暖送给学生,形成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尊重人格、民主愉悦的氛围,创设活泼、轻松、有趣、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主动参与学习。从一个人接受信息的情况来看,有关专家测定显示:视觉的接受率为听觉的7倍多,对画面的接受能力是对有声语言接受能力的10倍多。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应要尽可能打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讲到底的落后状况,多利用现代教具,如小黑板、挂图、投影仪、录音机等,这样既可节约板书、有关内容简介等课堂教学时间,又可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接受更多的信息,利于学生立体思维。其中教材上图文并茂的插图常是教师教学疏忽的一个地方,需要我们多加揣摩,多利用。可见重视教具及课本插图的作用,也不失为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学生感知课文不是孤立地进行,总是跟课文相关背景知识相联系的,背景知识越清楚,对课文的感知也就越清晰,这就是感知的选择性。课件的优势,在于运用音乐、图画、动画、影视等手段强化感知,加深学生对情境的内心体验,采用这种感情强化刺激手段,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瑞艳.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中国基础教育研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每位语文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从逻辑学和方法论的角度看,小学阅读教学策略的选择不外乎演绎法和归纳法两种。所谓演绎法,原本指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是指先给学生一个概念,然后组织学生读文分析。归纳法,也是一种推理方法,由一系列的事实、现象、情况等概括出一般原理。在阅读教学中是指先提供几个句子或一段话,然后组织学生逐句读文分析,形成概念。那么,在具体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如何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呢?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阅读教学的内容、教学目标、课文及材料具体而辨证地分析。
例如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七册第十五课《猫》,有这样两种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种:1.自由朗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能概括猫性格古怪的三个词语(老实、贪玩、尽职)。2.仔细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描写猫老实、贪玩、尽职的句子。3.说一说你是怎样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出猫的性格老实、贪玩和尽职。
第二种: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主要描写了什么?2.划出有关句子,特别是一些重点词句,反复朗读,想想从中你体会到猫的什么特点?
很显然,这两位教师所选择的教学策略是完全相反的。前者运用了演绎法,后者运用了归纳法。虽然在实际教学中,这两种教学设计都行的通,但从课文结构分析,本篇课文更适合采用第一种方法,即演绎法。因为本篇课文已经在段落重要位置明确点明了猫的老实、贪玩和尽职这三个性格特点。所以没必要再让学生自己从各个句子中去归纳这些特点,可直接让学生抓住猫的这三个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但是,如果对于希望通过让学生去接触语言材料去感知研究对象,去获取事实,则运用演绎法较为合适。
例如在学习十一册课本中三处儿童肖像的描写时,《小音乐家扬科》中写到:“他长得很瘦,脸黑黑的,浅黄色的头发直披到闪闪发光的眼睛上。”在《少年闰土》一课中“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教学时,经过学生讨论,通过比较、分析,学生明白了,两处都是写少年儿童的肖像,共同之处是写“脸”。但又不相同,各有特色。扬科“脸色黑黑的”,说明他在繁重的体力劳动摧残下,身体非常瘦弱;闰土“紫色的圆脸”,说明闰土生活在海边,经常参加劳动,日晒风吹,身体很结实。通过在阅读中归纳,学生体会了对“脸”的描写,反映了主人公的身体状况,生活经历的不同,突出了主人公的个性,深化了主题。这样的归纳学习,不仅使学生对肖像描写这种方法有了一个系统地了解与比较,同时又体现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了他们创新能力的提高。
而且,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中常常有这样一种情景:从整篇课文或阅读材料的教学看,我们采用了归纳法,但往往总体的归纳法中有局部的演绎;而有时总的演绎法中有局部的归纳。这两种教学策略往往是交叉运用的,各自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一般来说,对那些主旨单一、人物形象特征(或事件哲理等)明显的课文,常常运用演绎法;而对于那些主旨丰富、人物特点(或事件哲理等)比较立体、多样复杂的课文往往采用归纳法。
所以教师只有充分把握这两种方法的特征,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地运用这两种方法,才能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收到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音乐教育;教育实习
1 音乐教育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教师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重视并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间接经验通过实践活动转变为直接经验。教育实习正是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培养未来教师教育教学实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音乐教育实习更是必修的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是师范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师范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柱。音乐教育实习是大学教育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
2 音乐教育实习的重点
(1)培养对教师职业的兴趣。通过音乐教育实习使实习学生全面了解学校的音乐教学和教育工作,认识教师职业活动的规律、基本原则、基本方式,体会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感和艰巨的职责心,增强对学生的感情。(2)培养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工作的能力。通过实习使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检验教学效果。(3)培养组织和领导各种课外、校外活动的能力。音乐教育工作者常常涉及校内外各种演出、比赛等等活动,通过这类型的实践锻炼,才能提高组织能力和专业素质。(4)培养开展学生教育工作的职业能力和对学生的管理工作能力。音乐教育实习中,还包含了班主任工作的实习内容,因此能够在这过程中培养实习生的管理行政能力。(5)培养独立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在教育实践中所需要的创造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探求音乐教学的本质和规律,为其做毕业论文收集相关材料和做好前期准备。
3 音乐教育实习的主要内容
音乐教育实习主要包括:音乐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及研习活动。实习期间以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工作实习为主,研习活动为辅。课堂教学实习主要内容:音乐科教材的准备、分析与应用;音乐教学计划的拟定;音乐教学目标的分析与完成;音乐教学重点的掌握;音乐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安排;音乐教学手段的掌握、制作与应用。(如幻灯片、投影仪等教学工具的应用);音乐教学情境的掌握与管理;音乐科作业的安排与辅导。班主任实习主要内容:学生各种资料的建立与把握;维护学生的安全及校内环境的整洁;积极引导学生的品德、思想、行!、常规、健康、整洁及生活教育等工作;培养班、团干部,积极开展班团活动,经常与学生做全班、小组、个别谈话,以充分了解学生的个别状况;培养学生的自治活动;指导及陪同学生参加校"外各种集会、活动及竞赛;考查学生出席、缺席,随时与家长沟通、联络;检查及批阅联络薄及其他作业;督导学生参加升降旗仪式;学期结束时各项成绩及对学生表现的填写。研习活动主要内容:参加音乐学科或教育学术探讨及研习;参加同学科的观摩教学、见习;参加省市区教育局的教学技能比赛及研习活动。
4 音乐教育实习应注意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4.1 对实习对象的定位思考
对学前教育实习对象进行观察定位,涉及教育实习的内容应建立在系统、科学观察实习对象的基础上。例如,在幼龄学生的教育活动中,实习老师常常出现急于干涉对象,缺乏耐心等待幼龄儿童将其内在动机和需要真实展现出来的情况,因此当他们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总述时,常常带有假设和推论的个人偏见,使得在涉及教学时出现了偏差,导致盲目性的出现。
4.2 实习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4.2.1 教学设计
师范教学学生在大三时开设试讲课,试讲的内容从幼儿教学到高校教育都涉及,但是当具体固定在教学实习中时,对教育设计的把握不够充分。在涉及教学内容时,容易忽视实习对象的适宜性,缺乏建立从现实实际生活中找寻教育内容的意思和能力。过于依耐实习指导老师现成的教学设计方案和优秀的课程方案设计,把整个实习工作变成了模拟教学过程。缺乏结合相关学科知识迁移到教学过程版块中的能力。
4.2.2 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的过程包括教师体态,口头表达组织教学,完成教学内容等发面。(1)教师体态。教师的体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面部的表情变化,不同动作进行传递信息的过程,它比抽象的语言更有感染力和直观性。在实习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背对学生的时间,把控眼神游离不定于实习对象的现象,让眼睛充分的做到既能传神又能传达信息。实习教师要注意衣着打扮的得体大方,既庄重又不失美观,以便肢体活动。在肢体运用的动作时,做到既不夸张又不过于拘谨、游刃有余、沉着稳定。(2)口头表达。教学中的语言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实习教师在初来乍到的讲台上,容易出现带口头禅的现象,诸如“嘛”、“然后”、“可是”等等口头俗语,这说明实习教师在教学言语的组织上没有充分的准备,导致语言的停顿过多,逻辑性不强,甚至前后矛盾的现象。另外,语速的把握非常重要,需要好好的调控,语调要有变化,表达语言应该既精炼又清晰,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3)组织教学。组织教学的过程包括教学课堂上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把握,与学生互动的灵活性以及丰富课堂形式等方面。比如,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一定要占用教学课堂的大量时间,不能一带而过。对重难点进行透彻的讲解,通过互动和实践等形式让学生深刻的掌握和记忆。实习教师千万不能反复的机械的说“再来一次”。在教学过程中应借助多媒体手段和身体以外的多种教学工具,用问答游戏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活跃课堂教学。(4)监控和总结。实习中因为有指导老师,所以要发挥指导老师的监控作用。实习学生应积极主动的回馈指导结果,天天进行总结,扬长避短,让指导老师提出问题,并找出适当的解决方法,才会有利于在而后的教学中进行提高。
5 实习教师在教学中的活动和分析
5.1 教师观的树立
实习教师刚刚从学生转换为教师必然缺乏独立的科学教师观。实习学生应以实习工作为契机,对学生对象进行独立的意志和人格分析,实习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从教学活动中进行评价,引导自己从非自我的角度认识教育影响,从而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5.2 知识的广博性与准确性
从实习中发现我们师范生的学科知识还不够丰富。不够精确,书本知识未能全面掌握,知识的外延性也不能够拓展,这就会导致课堂语言不够丰富。所以,这一阶段要结合书本知识并多看相关书籍、报刊、杂志,这样为教学语言的组织提供丰富的资源。其次,实习老师在对知识的准确性把握时,容易出现偏差,知识点的阐述不容易精准。因此要通过反复的训练,使课堂表达语言准确而规范。
一、研究内容
我国微课程的研究时间较短,当前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微课程的概念、含义、特征等浅层次的探讨,对微课程的设计、应用方面的研究较少。以下从微课程的含义特征、设计开发、应用领域三方面展开综述(见表1)。
(一)微课程的含义特征
目前很多学者对微课程进行了定义和解读,其核心和理念是一致的,但是还没形成统一的概念定义。
胡铁生从系统观的角度首次提出了微课程的概念,他认为“微课程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他还提出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学点评等教学资源是构成微课程教学资源生态系统的要素,这些资源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营造了一个微课程资源生态系统。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程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教学视频。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课程。同时他还指出“微视频”并非等同于“微课程”,其只有与学习单、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否则它只是一个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
从以上阐释可知,微课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而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它不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截屏,而是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后开展的教学活动,微课程包括课堂教学的全部因素: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师生互动、教学资源等,将这些教学因素以高度凝练的方式融合形成短小精悍的视频即形成微课程。
胡铁生通过对微课程资源库的设计开发以及一系列的实践研究,总结微课程的特征包括:“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资源多样,情景真实;短小精悍,使用方便;半结构化,易于扩充”。国内微课程领航人李玉平关注的却是微课程的视频呈现,认为微课程视频长度在5分钟左右,由文字、音乐、画面三部分组成。这种生动活泼、短小精悍的视频形式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引发思考,让学习者在充忙的生活中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实现“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
从以上众多学者的理解可知,微课程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以视频为呈现方式;二是凸显微课程的“微”。这里的“微”是微小,碎片化,能让学习者借助移动技术和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微”是微课程的灵魂,可从四个方面理解:一是教学内容含量小,每集只针对一个知识点或一个具体问题;二是微课程视频时间短小,一般在3-8分钟以内,这种视频时长符合学生的视频驻留规律和学习认知特点,能让学生在短暂的零碎时间中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而不会感到疲劳和注意力分散;三是微课程视频形式生动活泼,趣味性强,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四是微课程切入课题迅速,讲授线索清晰,总结收尾快捷。
(二)微课程的设计开发研究
微课程是网络时代的新型学习资源,高质量的微课程不但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有效的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因此设计开发高质量的微课程将是当前的重点问题。
通过统计分析可知,介绍微课程设计开发的文章一共12篇,占总篇数的18.8%。胡铁生是我国微课资源库的开发者,其认为微课程的开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现有的优秀完整课例或视频课例中经加工改造完成;二是原创开发,即设计开发一节全新的微课程。一节新的微课程的开发要通过合理选题,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撰写视频字幕,拓展其他资源等过程。金陵认为微课程是对原有课程的再开发,在原有课程分解到课时教学的基础上,再把课时教学继续分解若干个微小课程。李玉平认为微课程的设计制作实质是精细观察和深度思考,是从一个个小细节中发现亮点,通过不断追问,将看似价值不大的叙述开发成策略、梳理成故事,通过后期制作形成。以上学者阐述了微课程的内容设计来源以及制作过程。梁乐明等在《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一文中,通过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微课程网络学习资源的设计进行比较分析,构建了能有效促进学习的微课程设计模式,包括前端分析、微课程要素与设计、评价与反馈等环节。这一设计模式的提出为我们设计制作微课程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黄建军等在《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一文中,阐述了微课程的教学设计,包括选题设计、时间设计、教学过程结构设计、资源设计和教学语言设计等。
以上阐述表明我国对微课程的教学设计模型的研究较少。今后微课程的设计制作将更多由一线教师根据教学需求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制作一节全新的微课程对教师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需要加强教师的各项设计操作技能培训,以提高微课程的质量。
(三)微课程的应用研究
通过内容分析可知,当前文献主要研究微课程在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面的应用。微课程是网络时代的新型教育资源,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给教师的专业成长带来了发展契机。因此微课程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
胡铁生认为微课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微课程进行听评课,教研活动的方式突破了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变革教师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将更有效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学生而言,微课程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不但能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强化巩固知识,又能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程是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教育资 源,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通过微课程的学习和反思,分享到的不仅是丰富的教学资源更是各自的教学智慧,这种研修方式更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刘静波认为教师通过制作微课程,不断深入反思,归纳总结,借助微课程这一工具,教师可以将隐性成果显性化,显性成果标准化、研究成果传媒化、科研门槛草根化,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
以上学者分别是从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化学习角度阐述微课程的应用。微课程教学目标明确,知识点凝练,讲解清晰易懂,形式活泼新颖,因此每一节微课程都是一个丰富的学习资源,如何将这种教学资源整合到具体学科的常规课堂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考,借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目前微课程与具体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应用研究较少,主要有刘文忠的《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微课程提高课堂的有效性》;顾柳敏的《基于微课程理论的地理合作课堂初探》;钱柳云的《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微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刘文忠的研究表明,微课程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但此研究没有选取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制作微课程并在教学中进行实施,检验教学效果,因此结论有待考证。顾柳敏选取“地球的自转”为教学内容,利用微课程资源以翻转课堂的方式教学,这种探究是在微课程理念下,对新的学习模式的一种探索和尝试。以上研究表明一线教师已在课堂教学中将微课程与具体的科目相结合进行实践研究,目前这种研究的层次比较浅,微课程是否适用于所有的课程,适用于哪些课程哪些教学内容还需进一步实践检验。
二、微课程发展趋势分析
(一)微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
微课程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应具有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目前还没有极具说服力的实例研究如何设计、开发与实施微课程。可在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基础上参考借鉴,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设计要抓住微课程的核心理念,凸显微课程的“微”特征,通过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总结得出。今后微课程的实证研究将更多关注具体科目、具体内容的微课程设计,并将其充分运用于常规课堂教学中,以检验微课程的应用范围和效率。
(二)教师的微课程制作技能培训
目前微课程的数量不断增多,但是质量远不达标,利用率较低。教师是课堂教学的领军人,掌握学生的水平情况以及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一线教师创作微课程不但能保证微课程的教学质量,而且能有效地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目前很多教师没能把握微课程的基本核心理念以及制作技能,应对教师进行微课程的创作技能培训,使微课程成为每个教师都能创作的教学资源。
(三)拓展微课程的应用领域
一、大赛内容分类及说明
1.软件应用与开发
包括以下小类:
(1)Web 应用与开发。
(2)管理信息系统。
(3)移动应用开发(非游戏类)。
(4)算法设计与应用。
说明:
(1)软件应用与开发的作品是指运行在计算机(含智能手机)、网络、数据库系统之上的软件,提供信息管理、信息服务、移动应用、算法设计等功能或服务。
(2)本大类每队参赛人数为 1-3 人,指导教师不多于 2 人。
(3)每位作者在本大类只能提交 1 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4)每位指导教师,在本大类全国决赛中不能指导多于 3 件作品,每小类不能指导多于 2 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5)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时长应不超过 10 分钟。
(6)每校参加省级赛区每小类作品数量,由各省级赛区组委会或省级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大类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作品不多于 3 件。
2.微课与教学辅助
包括以下小类:
(1)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类课程微课(或教学辅助课件)。
(2)中、小学数学或自然科学课程微课(或教学辅助课件)。
(3)汉语言文学(唐诗宋词)微课(或教学辅助课件)。
(4)虚拟实验平台。
说明:
(1)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其内容以教学短视频为核心,并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 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
(2)教学辅助课件是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的课程软件。
(3)微课与教学辅助课件类作品,应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能多层次多角度开展教学,实现因材施教,更好地服务受众。本类作品选题限定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汉 语言文学(唐诗宋词)和中小学自然科学相关教学内容三个方面。 作品应遵循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符合认知规律等原则,作品内容应立足于教材的相关知识点展开,其立场、观点 需与教材保持一致。
(4)虚拟实验平台是指借助多媒体、仿真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在计算机上营造可辅助、部分替代或全部替代传统教学和实验各操作环节的相关软硬件操作环境。
(5)本大类每队参赛人数为 1-3 人,指导教师不多于 2 人。
(6)每位作者在本大类只能提交 1 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7)每位指导教师,在本大类全国决赛中不能指导多于 3 件作品,每小类不能指导多 于 2 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8)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时长应不超过 10 分钟。
(9)每校参加省级赛区每小类作品数量,由各省级赛区组委会或省级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大类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作品不多于 3 件。
3.物联网应用
包括以下小类:
(1)城市管理。
(2)医药卫生。
(3)运动健身。
(4)数字生活。
(5)行业应用。
说明:
(1)城市管理小类作品是基于全面感知、互联、融合、智能计算等技术,以服务城市管理为目的,以提升社会经济生活水平为宗旨,形成某一具体应用的完整方案。例如:智慧交通、城市公用设施、市容环境与环境秩序监控、城市应急管理、城市安全防护、智能建筑、文物保护、数字博物馆等。
(2)医药卫生小类作品应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实现智能化医疗保健和医疗资源的智能化管理,满足医疗健康信息、医疗设备与用品、公共卫生安全的智能化管理与监控等方面的需求。建议但不限于如下方面:医院应用,如移动查房、婴儿防盗、自动取药、智能药瓶等;家庭应用,如远程监控家庭护理,包括婴儿监控、多动症儿童监控、老年人生命体征家庭监控、老年人家庭保健、病人家庭康复监控、医疗健康监测、远程健康保健、智能穿戴监测设备等。
(3)运动健康小类作品应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以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和大众健身质量为目的。建议但不限于如下方面:运动数据分析、运动过程跟踪、运动效果监测、运动兴趣培养、运动习惯养成以及职业运动和体育赛事的专用管理训练系统和设备。
(4)数字生活小类作品应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通过稳定的通信方式实现家庭网络中各类电子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以提升生活水平、提高生活便利程度为目的,包括:各类消费电子产品、通信产品、信息家电以及智能家居等。鼓励选手设计和创作利用各种传感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满足生活需求的作品。
(5)行业应用小类作品应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解决某行业领域某一问题或实现某一功能,以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价值为目的,包括物联网技术在工业、零售、物流、农林、环保以及教育等行业的应用。
(6)作品必须有可展示的实物系统,需提交实物系统功能演示视频(不超过 10 分钟)与相关设计说明书,现场答辩过程应对作品实物系统进行功能演示。
(7)本大类每队参赛人数为 1-3 人,指导教师不多于 2 人。
(8)每位作者在本大类只能提交 1 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9)每位指导教师,在本大类全国决赛中不能指导多于 3 件作品,每小类不能指导多于 2 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10)每校参加省级赛区每小类作品数量,由各省级赛区组委会或省级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大类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作品不多于 3 件。
4.大数据应用
下设大数据实践一个小类。
说明:
(1)大数据应用类作品指利用大数据思维发现社会生活和学科领域的应用需求,利用大数据和相关新技术设计解决方案,实现数据分析、业务智能、辅助决策等应用。要求参赛作品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成果,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数据来源、应用场景、问题描述、系统设计与开发、数据分析与实验、主要结论等。参赛作品应提交的资料包括:研究报告、可运行的程序、必要的实验分析,以及数据集和相关工具软件。作品涉及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
① 环境与人类发展大数据(气象、环境、资源、农业、人口等)。
② 城市与交通大数据(城市、道路交通、物流等)。
③ 社交与 WEB 大数据(舆情、推荐、自然语言处理等)。
④ 金融与商业大数据(金融、电商等)。
⑤ 法律大数据(司法审判、普法宣传等)。
⑥ 生物与医疗大数据。
⑦ 文化与教育大数据(教育、艺术、文化、体育等)。
(2)本类每队参赛人数为 1-3 人,指导教师不多于 2 人。
(3)每位作者在本类只能提交 1 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4)每位指导教师在本类全国决赛中不能指导多于 2 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5)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时长(含作品的现场演示)应不超过 10 分钟。
(6)每校参加省级赛区作品数量,由各省级赛区组委会或省级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类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作品不多于 3 件。
5.人工智能应用
包括以下小类:
人工智能实践赛。
说明:
(1)人工智能实践赛是针对某一领域的特定问题,提出基于人工智能的方法与思想的解决方案。这类作品,需要有完整的方案设计与代码实现,撰写相关文档,主要内容包括:作品应用场景、设计理念、技术方案、作品源代码、用户手册、作品功能演示视频等。本类作品必须有具体的方案设计与技术实现,现场答辩时,必须对系统功能进行演示。作品涉及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城市与交通(包括汽车无人驾驶)、智能家居与生活、智能医疗与健康、智能农林与环境、智能教育与文化、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三维建模与虚拟现实、自然语言处理、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方法研究、机器学习方法研究。
(2)本大类每队参赛人数为 1-3 人,指导教师不多于 2 人。
(3)每位作者在本大类只能提交 1 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4)每位指导教师,在本大类全国决赛中不能指导多于 3 件作品,每小类不能指导多于 2 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5)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时长应不超过 10 分钟。
(6)每校参加省级赛区每小类作品数量,由各省级赛区组委会或省级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大类中,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人工智能实践赛的作品不多于 3 件。
6. 信息可视化设计
包括以下小类:
(1)信息图形设计。
(2)动态信息影像(MG 动画)。
(3)交互信息设计。
(4)数据可视化。
说明:
(1)信息可视化设计侧重用视觉化的方式,归纳和表现信息与数据的内在联系、模式和结构。
(2)信息图形指信息海报、信息图表、信息插图、地图、信息导视或科普图形。
(3)动态信息影像指以可视化信息呈现为主的动画或影像合成作品。
(4)交互信息设计指基于电子触控媒介的界面设计,如交互图表以及仪表板设计。
(5)数据可视化是指基于编程工具、开源软件或数据分析工具等实现的可视化作品。
(6)该类别要求作品具备艺术性、科学性、完整性、流畅性和实用性,而且作者需要对参赛作品信息数据来源的真实性、科学性与可靠性进行说明,并提供源文件。该类别作品需要提供完整的方案设计与技术实现的说明,特别是设计思想与现实意义。数据可视化作品还需说明作品应用场景、设计理念,提交作品源代码、作品功能演示录屏等。
(7)本大类每队参赛人数为 1-3 人,指导教师不多于 2 人。
(8)每位作者在本大类只能提交 1 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9)每位指导教师,在本大类全国决赛中不能指导多于 3 件作品,每小类不能指导多于 2 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10)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时长应不超过 10 分钟。
(11)每校参加省级赛区每小类作品数量,由各省级赛区组委会或省级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大类(组)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作品不多于 3 件。
7. 数媒静态设计 (普通/专业组)
包括以下小类:
(1)平面设计。
(2)环境设计。
(3)产品设计。
说明:
(1)本大类的参赛作品应以 2022 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冰雪运动、冬季体育运动和中华古代体育运动相关元素为主题进行创作,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普及冬奥会运动项目、奥运文化和知识。
(2)平面设计,内容包括服饰、手工艺、手工艺艺品、海报招贴设计、书籍装帧、包装设计等利用平面视觉传达设计的展示作品。
(3)环境设计,内容包括空间形象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展示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公共设施小品(景观雕塑、街道设施等)设计等环境艺术设计相关作品。
(4)产品设计,内容包括传统工业和现代科技产品设计,即有关生活、生产、运输、交通、办公、家电、医疗、体育、服饰等工具或生产设备等领域产品设计作品。该小类作品必须提供表达清晰的设计方案,包括产品名称、效果图、细节图、必要的结构图、基本外观尺寸图、产品创新点描述、制作工艺、材质等,如有实物模型更佳。要求体现创新性、可行性、美观性、环保性、完整性、经济性、功能性、人体工学及系统整合。
(5)本大类作品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报赛与评比。普通组与专业组的划分,参见后面“二、界定数媒类专业组作者清单”所述。
(6)参赛作品有多名作者的,如有任何一名作者的专业属于专业组专业清单,则该作品属于专业组作品。属于专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专业组竞赛,不得参加普通组的竞赛;属于普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普通组竞赛,不得参加专业组的竞赛。
(7)本大类每队参赛人数为 1-3 人,指导教师不多于 2 人。
(8)每位作者在本类(组)只能提交 1 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9)每位指导教师,在本大类全国决赛中不能指导多于 3 件作品,每小类不能指导多于 2 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10)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时长应不超过 10 分钟。
(11)每校参加省级复赛作品每小类数量,由各省级赛组委会或省级赛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大类(组)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作品不多于 3 件。
8.数媒动漫与短片 (普通/专业组)
包括以下小类:
(1)微电影。
(2)数字短片。
(3)纪录片。
(4)动画。
(5)新媒体漫画。
说明:
(1)本大类的参赛作品应以 2022 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冰雪运动、冬季体育运动和中华古代体育运动相关元素为主题进行创作,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普及冬奥会运动项目、奥运文化和知识。
(2)微电影作品,应是借助电影拍摄手法创作的视频短片,反映一定故事情节和剧本创作。
(3)数字短片作品,是利用数字化设备拍摄的各类短片。
(4)纪录片作品,是利用数字化设备和纪实的手法,拍摄的反映人文、历史、景观和文化的短片。
(5)动画作品,是利用计算机创作的二维、三维动画,包含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动作设计、动画声音和动画特效等内容。
(6)新媒体漫画作品,是利用数字化设备、传统手绘漫画创作和表现手法,创作的静态、动态和可交互的数字漫画作品。
(7)本大类作品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报赛与评比。普通组与专业组的划分,参见后面“二、界定数媒类专业组作者清单”所述。
(8)参赛作品有多名作者的,如有任何一名作者的专业属于专业组专业清单,则该作品属于专业组作品。属于专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专业组竞赛,不得参加普通组的竞赛;属于普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普通组竞赛,不得参加专业组的竞赛。
(9)本大类每队参赛人数为 1-5 人,指导教师不多于 2 人。
(10)每位作者在本大类(组)只能提交 1 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11)每位指导教师,在本大类全国决赛中不能指导多于 3 件作品,每小类不能指导多于 2 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12)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时长应不超过 10 分钟。
(13)每校参加省级复赛作品每小类数量,由各省级赛组委会或省级赛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大类(组)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作品不多于 3 件。
9.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 (普通/专业组)
包括以下小类:
(1)游戏设计。
(2)交互媒体设计。
(3)虚拟现实 VR 与增强现实 AR。
说明:
(1)本大类的参赛作品应以 2022 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冰雪运动、冬季体育运动和中华古代体育运动相关元素为主题进行创作,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普及冬奥会运动项目、奥运文化和知识。
(2)游戏设计作品的内容包括游戏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动作设计、关卡设计、交互设计,是能体现反映主题,具有一定完整度的游戏作品。
(3)交互媒体设计,是利用各种数字交互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借助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语音、图像、体感等各种手段,与作品实现动态交互。作品需体现一定的交互性与互动性,不能仅为静态版式设计。
(4)虚拟现实 VR 与增强现实 AR 作品,是利用 VR、AR、MR、XR、AI 等各种虚拟交互技术创作的围绕主题的作品。作品具有较强的视效沉浸感、用户体验感和作品交互性。
(5)本大类作品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报赛与评比。普通组与专业组的划分,参见后面“二、界定数媒类专业组作者清单”所述。
(6)参赛作品有多名作者的,如有任何一名作者的专业属于专业组专业清单,则该作品属于专业组作品。属于专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专业组竞赛,不得参加普通组的竞赛;属于普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普通组竞赛,不得参加专业组的竞赛。
(7)本大类每队参赛人数为 1-5 人,指导教师不多于 2 人。
(8)每位作者在本类(组)只能提交 1 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9)每位指导教师,在本大类全国决赛中不能指导多于 3 件作品,每小类不能指导多于 2 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10)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时长应不超过 10 分钟。
(11)每校参加省级复赛作品每小类数量,由各省级赛组委会或省级赛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大类(组)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作品不多于 3 件。
10.计算机音乐创作(普通/专业组)
包括以下小类:
(1)原创音乐类(纯音乐类,包含 MIDI 类作品、音频结合 MIDI 类作品)。
(2)原创歌曲类(曲、编曲需原创,歌词至少拥有使用权。编曲部分至少有计算机 MIDI制作或音频制作方式,不允许全录音作品)。
(3)视频音乐类(音视频融合多媒体作品或视频配乐作品,视频部分鼓励原创。如非原创,需获得授权使用。音乐部分需原创)。
(4)交互音乐与声音装置类(作品必须是以计算机编程为主要技术手段的交互音乐,或交互声音装置。提交文件包括能够反应作品整体艺术形态的、完整的音乐会现场演出或展演视频、工程文件、效果图、设计说明等相关文件)。
(5)音乐混音类(根据提供的分轨文件,使用计算机平台及软件混音)。
说明:
(1)本大类的参赛作品应以 2022 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冰雪运动、冬季体育运动和中华古代体育运动相关元素为主题进行创作,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普及冬奥会运动项目、奥运文化和知识。
(2)计算机音乐创作类作品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竞赛。普通组与专业组的划分,参见后面“三、界定音乐创作类专业组作者清单”所述。属于普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普通组竞赛,不得参加专业组竞赛。
(3)本大类每队参赛人数为 1-3 人,指导教师不多于 2 人。
(4)每位作者在本大类中只能提交 1 交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5)每位指导教师,在本大类全国决赛中不能指导多于 4 件作品,每小类不能指导多于 2 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6)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时长应不超过 10 分钟。
(7)每校参加计算机音乐类直报平台每小类数量不限。本大类(组)每校最终入围决赛作品总数不多于 4 件。
(8)为更有利于参赛作品的创作,本届大赛暂时取消往届大赛中“编曲类”计算机音乐作品小类,新增“交互音乐与声音装置类”小类。
二、界定数媒类专业组作者清单
(1)教育学类:040105 艺术教育
(2)新闻传播学类:050302 广播电视学、050303广告学、050306T网络与新媒体、050307T数字出版
(3)机械类:080205工业设计
(4)计算机类:080906 数字媒体技术、080912T 新媒体技术、080913T电影制作、080916T虚拟现实技术
(5)建筑类:082801 建筑学、082802 城乡规划、082803 风景园林、082805T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082806T城市设计
(6)林学类:090502 园林
(7) 戏剧与影视学类: 130303 电影学、130305 广播电视编导、130307 戏剧影视美
术设计、130310 动画、130311T 影视摄影与制作、130312T 影视技术
(8)美术学类:130401 美术学、 130402 绘画、130403雕塑、130404摄影、130405T书法学、130406T 中国画、130408TK 跨媒体艺术、130410T 漫画
(9)设计学类: 130501 艺术设计学、130502视觉传达设计、130503环境设计、130504产品设计、130505 服装与服饰设计、130506 公共艺术、130507 工艺美术、130508 数字媒体艺术、130509T 艺术与科技、130511T 新媒体艺术、130512T 包装设计
三、界定音乐创作类专业组作者清单
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的作者,划归计算机音乐创作类专业组:
① 在以专业音乐学院、艺术学院与类似院校(诸如武汉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师范大学或普通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或艺术系科就读。
② 所在专业是电子音乐制作或作曲、录音艺术等类似专业,诸如:电子音乐制作、电子音乐作曲、音乐制作、作曲、音乐录音、新媒体(流媒体)音乐,以及其它名称但实质是相似的专业。
③ 在校期间,接受过以计算机硬、软件为背景(工具)的音乐创作、录音艺术课程的正规教育。
四、参赛作品相关要求
1.所有类别、所有小类的每一件作品均必须为作者原创,如果和已发表、展出、获
奖的作品雷同或相似的作品(包括作者前期的作品),均不得参赛。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有力工具。整合过程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融合”。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走信息化之路已成为必然。本文信息技术是课堂教学中新兴教具,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切入时机,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应成为点睛之笔三个方面,结合课例阐明对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认识和理性思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
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有机整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的交互式特点,编制学科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
一、信息技术是课堂教学中新兴教具
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师的新兴教具。信息技术以资源库、实验演示工具、展示问题情境的窗口身份出现,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是教师手中的一件新兴教具,用它来指引学生的学习之路。例如:我在教学《垂直与平行》一课时,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平行与垂直后,难点在于垂直和相交两个不同的概念容易理解不清。对于突破这一难点,我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一组内容为:两条直线从平行到相交再到特殊地相交即垂直地变换过程的动画,演示给学生看,使学生很快很好地消化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平行和相交两种,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对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的理解,垂直与相交是从属关系,而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又如我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为了强化对称图形的对称原理,在课堂追踪的猜字游戏里,有些字学生想象起来有困难。例如:田野的“田”、理由的“由”、英文字母“A””H”。利用多媒体演示字的对称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清晰的表象。这样做,比教师花费时间在黑板上去写、画要好得多,而且通过动画演示学生能够很好地看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学生欣赏轴对称图形时再加上优美的音乐做衬托,既巩固了所学内容,还能让学生学习起来轻松愉悦。
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新兴工具。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不再是传统的机械式学习,而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比如:《设计校园》一课,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位置与方向,图形的认识与面积计算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设置的。教材以重新设计校园为主题,从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设计方案三个方面安排了整个实践活动。在以往教学中学生都是用手绘的形式来展现设计作品。基本采用布置成作业形式完成,因为她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不能使学习成果充分共享,难以达到自主合作的学习目标。所以,我尝试将信息技术这个平台切入到此类课的教学中。在教学中学生前期首先通过网上查询和实地测量,搜集本学校的占地面积、设施及其尺寸,以及其他学校的设施情况。课前通过大屏幕演示交流,小组合作制定设计方案,然后利用老师提供的课件动手设计。课件中提供给学生一个原始的校园平面图,右侧有一些相关的校园设施,如篮球场、教学楼、花坛等,学生可以根据尺寸,把设施拖拽到校园平面图中,可平移、可旋转。设计好之后利用大屏幕进行展示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后进行修改,课后把设计成果到班级网站上展示。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参与意识,也确确实实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切入时机
小学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借助信息技术,则可以大大弥补为了顾及全体,会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这一弊端。然而信息技术作为辅助课堂教学的一种工具,使用起来也不宜喧宾夺主,要恰到好处,找准切入时机,要在教师不能直观演示而又需要清晰呈现给学生的地方使用。如在教学《图形的旋转》时,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直角三角形ABO绕直角顶点O逆时针旋转90度。让学生们找到旋转后的三角形应该在哪个位置。这里列举我今年与五年前的不同教学方法。五年前教学时,我初接触多媒体,当时我先提出了问题,然后借助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很清晰地将三角形旋转的过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将旋转后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进行对比观察,当时感觉收效很好。今年我再上此课时,也是先提出这个问题,但不急于去演示课件,而是让学生先认真观察,发挥想象,甚至允许学生通过画的方式去探索。许多学生会在实际操作中慢慢发现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之间的关系。这时,我再进行课件演示,验证学生的结论,总结出图形旋转90度的方法。前后两次的做法,课后我反思了一下,实际效果应该是后一种做法更注重学生为主体,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操作、体验与发现。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使用的时机不同,效果也就不同。因此要让多媒体成为我们教者的一个工具,而不能完全让多媒体成为课堂的主角。
三、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应成为点睛之笔
当前有很多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提出质疑,其实信息技术本身并没有错,问题出在使用它的人身上。应该说,任何一项科学技术都是双刃剑。任何一种工具的发明与使用,都是对人的一种解放,同时他也会相应地弱化人的某些功能。比如说信息技术的产生,尤其是互联网、家庭电脑的普及,人们逐渐改变了阅读的习惯,变文本阅读为屏幕阅读,于是很多人提出了要回归文本阅读等。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技术时,对传统教学手段来说是一场革命,由于其自身具有的巨大功能,使得它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具有很多优势。但传统教学手段,无论是物质形态的手段,还是智能形态的手段,之所以可以延续至今,是因为有它巨大的教育功能。信息技术不可能简单地、完全地取代传统教学手段。黑板、挂图、教具、学具等常规媒体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往往这些价廉物美的媒体,能给教学活动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教学媒体都有其独到的作用,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把信息技术与其他传统教学手段有机配合,而不是让传统教学手段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滥用信息技术手段,例如:在教《圆的面积》一课时,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发现很多老师直接利用电脑课件展示把圆转化成长方形进而推导圆的面积公式的过程。这样的展示过程固然很清晰,但学生失去了动手操作的机会,对于这部分内容用眼睛观察远远不如动手操作更能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再如:教学《烙饼问题》时,我就没有采用多媒体教学作为主体教学方式,而是采用现场活动的方式,让老师的手作为锅,小朋友的手作为饼,“刺啦”烙好一面用2分钟,这样“刺啦”一次就是一个2……以此类推,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互动小环节中就解决了这个大难题。因此,在教学时应该把多种教学手段有机整合,优化组合,让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成为点睛之笔。
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等诸多优点,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益。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遵照“适时、适当、适度”原则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不能“喧宾夺主”,使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在教师的驾驭下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就成为评价一堂优质课的关键因素之一。
[参 考 文 献]
[1]孙杰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
[2]刘建华.网络教学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
[3]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上、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电化教育研究.
[4]周永华.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功能[J].江苏教育技术报,2006(6).
1、 以下是某位老师认为新课程实施对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您认为不合理的是( ) 。 (1分)
教师需要使用尽可能多的、先进的教学媒体来丰富课堂教学,体现现代化的教学
2、 做好课件后,您准备将该课件上传到学校的ftp上去,这样可以和其他老师共享,除了直接使用ie浏览器来上传文件之外,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将文件上传至ftp上,以下支持ftp上传功能的软件是( )。 (1分)
flashfxp
3、 下列有关教学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1分)
教学设计是以系统观、系统理论为指导的
4、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区,下列哪个观点走出了技术应用方面的误区?( ) (1分)
要根据教学过程和各种媒体的特点选择媒体
5、 研究性学习中的选题关系到后续的研究进程能否顺利进行,下列关于选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1分)
选题应强调知识的传递
6、 对于小学 5 、 6 年级的学生,以下最不可能属于他们特征的是()。 (1分)
学生能够对社会存在、公正、真理及道德等抽象的社会问题进行比较准确的分析
7、 李老师计算机上每个文件夹中都存有大量的教学资源,李老师想从某一文件夹(有200多个文档)快速找到一个名字为teacher li education.xls文档,下面选项中一屏显示最多文档的查看方式为()。 (1分)
列表方式8、 张老师在家中制作好了本单元课程的文档教案,起名为“jiaoan.doc”,把它拷贝到学校办公室的电脑中,发现昨天有人把word软件卸载了。请问,张老师还可以选择以下哪种软件来打开该文件?() (1分)
写字板
9、 (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异地的个人或群体,通过网络传输线路及多媒体设备,将声音、影像及文件资料互传,达到即时且互动的沟通,以完成或超越真实会议的效果。 (1分)
视频会议
10、 下列是李老师参加教育技术培训课程后对教育技术研究范畴的一些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 (1分)
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管理,如何有效地管理教学的信息、教学的资源等,这属于教育技术的开发范畴
1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定量分析方法的是( )。 (1分)
运用归纳、演绎等逻辑分析方法
12、 下列关于表现性评价的特点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1分)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但也削弱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
13、 王老师在学期结束时参加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制定会议,下列是与会的代表在讨论过程中对学生评价的认识,假设王老师对学生教学评价有正确的理解,则下列哪一项是王老师不能够认同的?() (1分)
不断地进行教学评价,其目的是为了挑选出优秀的学生重点培养
14、 以下有关教学交流的认识,错误的是( )。 (1分)
在课堂教学交流中教师一定要保持课堂气氛的严肃,以免失去对课堂的控制权
15、 适用于开展以教师讲授和课堂演示为主的教学环境是( )。 (1分)
多媒体教室环境
16、 下列关于集中授课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1分)
无法组织问题讨论17、 王老师在编写教学方案的时候,曾经对教学需求做了如下说明:教学需求:需要在优美的背景音乐环境下,给学生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下列选项中可以满足王老师的这种教学需求的是()。 (1分)
录音机+幻灯组合
18、 张老师在化学课上想利用多媒体手段来模拟实验,请你帮他分析一下,下列适宜用多媒体手段模拟的试验是( ) (1分)
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
19、 王老师为了让学生巩固所学教学内容,他准备了一些课件,学生可以通过课件进行练习,课件会给学生的作答提供及时的反馈,学生可根据反馈信息进一步学习,请问王老师准备的课件是属于哪一种课件?() (1分)
操练型课件
20、 下列对于教育技术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是( )。 (1分)
教育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二、多选题
1、 王老师对现代教学系统的理解如下,其中不正确的
是( )。 (2分)
一般来说,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和谐不会影响到教学结果
师生之间的关系不是平等的,教师是主动讲解者,学生是被动听讲者
2、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各地都掀起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热潮,王老师所在学校也采取了一些行动,以下做法恰当的是( )。 (2分)
该校从书店买了一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例光盘,每周组织学校老师进行一次案例观摩
该校购进了一批计算机,请信息技术教师给本校师生讲解如何使用,以期该校教师有效利用计算机,提高教学质量
该校领导经常请一些教育技术专家到学校进行演讲,以提高师生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
该校组织一些骨干教师参加本市举行的相关培训,以期望他们能取回真经并在校内传播3、 教师在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时都要编写教学目标,下列关于编写教学目标时应注意的问题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2分)
目标的确定必须以科学为前提,要以课程标准和教学总目标为依据
要符合学生心理特征与心理发展规律,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学龄段,制定相对应的目标
要体现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和实现教学要求的规范
编写教学目标时,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要明确
编写的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
4、 对于发现式教学的分析,下列描述正确的为( )。 (2分)
合理的发现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现式教学并不是所有的学科教学都适用
发现式教学更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发现式教学是指学生对现有知识的再发现,而不是指对原创性知识的发现
5、 王老师在准备教案的过程中想以表格的形式向学生呈现其教学大纲,其中要完成表格的设置、修改等任务,则在下列软件中,他可以选择哪些软件?( ) (2分)
word
powerpoint
wps office
6、 现在你需要一些电子版的关于科学探索的图片或视频片断,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 (2分)
查找相关的素材光盘或网上的教学资源库
利用flash、authorware等制作工具自己制作
到网络上利用搜索引擎去查找并下载
7、 假如在你的电脑上有关于某教学内容的教学资料(资料的大小为2m),同办公室(在同一个局域网内)的另一个老师也想要这些资料,你可以通过下列哪些途径传给他? (2分)
在你的机子上配置ftp服务器,让那个老师自己从ftp上下载
你可以将这些资料所在的文件夹共享,让那个老师从你的机器上拷贝
可以用邮件发送
可以通过qq传送文件8、 以下属于博客功能的是( )。 (2分)
信息
信息管理
信息共享
信息交流
9、 教学实施前,通常要进行一些教学准备工作,在下面的教学活动中属于教学准备活动的必要环节的为( )。 (2分)
教师要分析教材内容
教师要了解学习者的知识基础
教师要准备好本堂课所用的教学资源
10、 教学实施的 5p 原则是指( )。 (2分)
实施教学,准备材料
预览材料
准备环境
让学生做好准备
三、是非题
1、 设计的量规必须具有评价要素、指标、权重、分级描述这四个基本构成要素。 (1分)
否
2、 通过“工具”→“internet选项”→ “常规” →“网页保存在历史记录中的天数”可以设置历史记录保存的天数。 (1分)
是3、 信息技术主要指的是网络技术,信息化教学资源是学校最常用的一种资源。 (1分)
否
4、 课件图、文、声、像并茂,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分)
是
5、 我国目前教育领域存在的主要矛盾或根本问题是:多年来教育领域培养出的大批人才主要是知识应用型人才,而非创新人才。这种状况和21世纪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对创新人才的强烈需求形成尖锐的矛盾。 (1分)
是6、 学习者是一个有复杂思想、有情感变化的人,他们接受信息的感官若长时间处于同一种刺激之下,就会麻木,降低接受效率。因此,教育传播媒体的使用应注意不要让学习者长期处于媒体的刺激之下,应适当改变所使用媒体的种类,以期获得更有效的教学目的。 (1分)
否
7、 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提供学习指导时,教师无论如何都不能将正确答案直接告诉学生。 (1分)
否
8、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程能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1分)
是
9、 学习准备过程包括激发回忆、引起注意、告知学习目标、呈现材料等步骤。 (1分)
否
关键词: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实施;问题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1)012022903
作者简介:王玉芳(1985-),女,宁夏中卫人,宁夏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教学设计;张玲(1966-),女,宁夏银川人,宁夏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教学设计。1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问题
(1)人们对“通用技术”课程的教育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国家高中新课程方案中新增设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课程在“引导学生融入技术世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学生的手脑并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增进学生的文化理解,提高学生交流和表达的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课程价值,是国家在高中阶段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但是,在以高考升学率为主要评价依据的背景下,学校、家长关注更多的是高考成绩,对实施素质教育重视不够,学校校长也没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关注“通用技术”课程,甚至有的校长认为“高考不考,学通用技术没用”“课时紧,没有时间开设通用技术课程”。例如,在一次与学校校长的座谈交流中,近90%的校长不知道“通用技术”有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有些自认为了解通用技术课程的校长,也常常错误地认为“通用技术就是信息技术”。在已经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学校中,有60%的校长对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特点不了解,并很少去听学校通用技术教师的课堂教学。
校长对通用技术课程的认识程度较低,是导致通用技术课程不能正常开设或不受重视的一个重要因素。校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校长对通用技术课程教育价值的认同程度,对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心理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2)“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评价体系缺失
通用技术课程是国家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但也是一个难点。课程标准指出“合理的评价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在技术学习中的特点、已有成绩和不足之处,也可以帮助教师调整和改善教学行为,进而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2003年3月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2004年秋季首先在宁夏、山东、广东、海南四个省(区)进行通用技术课程实施,而截止到2009年6月,国家还没有制定出台任何关于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实施的具体评价方案。
教育行政部门对学科教学的评价制度对学科教学具有导向和诊断功能,作为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新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通用技术”学科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有效的课程实施评价体系。
(3)学校对“通用技术”课程缺少常规的教学管理
调查显示,80%的开课学校没有把“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纳入常规的教学管理中,课程缺少开设计划和教学管理与评价方案,90%以上的学校没有建立通用技术学科教研组。学科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检测、评价等常规教学环节上无人过问,任由教师自由处理。在统计的开课学校中,80%的学校没有明确的教学计划,20%的学校只有简单的开课安排,有的学校开课两周就停课了,有的学校每周一课时。“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规定“参与技术课程中某一模块的学习和实践的全过程,技术活动档案袋记录基本完整,方案、作品和书面测试达标,并能完成或基本完成所规定的任务,应视为合格。参加某一模块学习的全过程,取得合格或合格以上成绩者,获2学分”。但调查发现,有些学校对学生通用技术学科学分认定非常随意,有的学校没有开设“通用技术”课程,却给学生认定了4个必修学分;有些学校只开设了一个必修模块,学生则获得了两个“通用技术”课程必修模块的4个学分;有的学校一个必修模块只开课了10课时,学生就获得了2个必修学分;有些学校教师仅凭学生上课表现、出勤情况就给学生进行学分认定。
按照国家课程方案,所有普通高中学校应该开设两个必修模块,并且保证每个模块有36课时的教学时间。但是,通用技术课程必修模块开课率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中。在已经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学校中,有85%的学校没有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足必修模块课时。目前能够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设两个必修模块,并且保证每个模块36课时教学时间的学校不到20%。
(4)缺少专业的“通用技术”学科教师
“通用技术”课程是新开设的课程,目前国内高校还没有相关的专业培养的师资,“通用技术”学科教学任务全部由非专业教师承担。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该地区通用技术学科教师中30%来自信息技术专业,30%来自物理专业,40%来自其他学科专业,如语文、历史、地理、音乐等。另外,现有各学科教师都缺乏技术实践的经历、技术操作的能力和组织学生实践活动的经验。“通用技术”强调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实践学习获得知识与技能;强调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来提高技术素养,现任通用技术学科教师技术实践能力的缺失是影响通用技术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调查发现,由于通用技术学科教师队伍不稳定,有一大部分教师对教学内容、课程理念、教学目标以及内容标准都不太熟悉。由于现有通用技术学科教师不仅缺乏专业知识,而且缺乏教学热情和积极性,不愿主动钻研教学内容,不愿在学科教学中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听课中发现,80%的教师上课时在照本宣科地讲教材,体现不出“通用技术”学科的特色,甚至有20%左右的教师在教学中出现专业知识性错误。由于绝大多数学校还没有建立“通用技术”学科教研组,通用技术学科校本教研严重缺失,这又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由于学校没有制定相应“通用技术”学科教师的职称评定及工作量核算的具体政策,中青年教师为了职称评定往往需要在原专业的教学领域取得相应的成绩。访谈中有教师反映“‘通用技术’学科优质课证书、论文获奖证书在评定职称时只能加很少的分,不能作为职称评定的硬指标”。因此,中青年教师不愿意担任“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兼职教师也把更多的工作热情和精力投入在原有专业学科的教学中。学校的各种评优评先活动中该学科教师总是处于边缘化,促使兼课的教师都想法设法摆脱“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所以,通用技术学科教师年年换新人,师资队伍极不稳定。
(5)缺乏必需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教学实施所需要的基本设备和工具配备要求。但是,目前普通高中学校“通用技术”教学所需基本设备和工具严重不足,80%以上的学校没有专用“通用技术”教学实践室,即使有专用“通用技术”教学实践室的学校,也只是配备了一台电脑和投影仪。在调研中发现,截止到2009年6月,全区只有一所学校按照教育部技术课程标准装备配备方案建设并配备了“通用技术”教学实践室,可以为学生的设计与实践操作活动提供所需要的各种基本设备和工具,能满足学生的技术实践活动需要。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改变教和学的方式,要积极创设条件,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仿真实验等现代技术在构思方案、绘图、模拟实验等方面的作用,培养学生使用现代工具解决技术问题的意识和基本能力。”但是60%以上的开课学校中,有限的多媒体教室根本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通用技术”课程内容范围包括建筑、服装、电子产品等各个行业,技术设计的对象也是丰富多彩。学生学习“通用技术”课程不仅要综合运用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社会、艺术等学科知识,还需要融合经济、法律、伦理、心理、环保、审美等方面的意识,学生技术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大量的技术设计案例、作品、实施过程等实现。然而,教学素材的匮乏又是影响其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可供课程教学用的资源只有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解读、“通用技术”教材和教参,市场上供通用技术学科教学用的视频类、图片类教学资源素材非常少。为了上一节有质量的课,通用技术学科教师往往需要花费几个小时在网上浏览找素材,备课耗时费力,照本宣科、黑板上种田的讲授法成了“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方法。
(6)学生不重视“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
由于普通高中升学考试方案中没有涉及“通用技术”学科内容,学生普遍不重视该课程的学习,认为“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无关紧要。在调查中发现,90%的学生对学校开不开“通用技术”课程、教师上不上“通用技术”课、教师怎么上“通用技术”课都无所谓。被调查学生表示:自己不会主动去完成“通用技术”学科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某中学调查发现,50%以上的学生上课时不带教材,并认为“通用技术课,听听就可以了,带书没用”;90%的学生喜欢上“通用技术”课,10%的学生不喜欢上“通用技术”课。不喜欢上的原因是“高考不考”“没用”“浪费时间”,喜欢上的原因是:上课时可以上网聊天,教师和蔼可亲,不干涉自己的活动,自己可以做其他学科的作业。在与另一所学校的学生访谈中,80%的学生认为“时间太紧,学‘通用技术’没有用”“不高考的科目,没有必要学吧”。
2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思考
(1)加大课程宣传力度,提高课程认识
教育行政部门加大对“通用技术”课程的宣传力度和管理力度,争取社会对课程改革的支持与参与,使广大教育工作者从思想上认识到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重要性,让教师意识技术课程是培养高技术人才的核心,加强技术教师上好技术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学校校长对通用技术课程认识的培训,使他们从思想和认识上重视通用技术课程,从而促进课程的开设和开好,并取得应有的成效。
(2)加强课程管理,完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通用技术学科教研队伍建设,配备专职通用技术学科教研员,加强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和监督职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学校通用技术学科教学实施质量作为学校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对学校非高考科目的教学督导和检查。学校要成立通用技术学科教研组,加强通用技术学科常规教学管理,有效组织校本学科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高校要尽快行动起来培养、培训师资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高等学校要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为推进全民的技术教育,迎接国际挑战,高校应尽快成立相应的教学与研究机构,尽快建立技术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从技术与工程教育的角度规划、设计技术教育系统,为社会和中小学培养高质量的技术教育师资;增设技术教育研究生、教育硕士的培养方向,在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基础上,全方位关注技术教育的研究,提升我国技术教育的研究水平;高校要参与设计、开发适合的技术教育资源,参与社会资源的开发,运用系统方法整合社会各种资源,为提升国家技术教育质量服务。
(4)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丰富教学设施和资源的不足
学校要积极筹措资金建设硬件设施,购买试验设备;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采取学校、社会、技术开发公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建设,合理规划硬件设备的分布,加强硬件设备的管理方式,提高学校现有硬件设备的利用率。另外,积极鼓励老师和学生自主开发教学资源,如:利用生活日用品中,利用学校现有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实验室里的试验仪器或维修工具作为教学资源。教师自主设计、制作的教学资源,不仅可以满足教学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也可以在设计与制作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技术实践能力。
(5)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信息技术是一种重要而又普遍使用的现代技术,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改变教和学的方式,降低学习技术的难度,提高学习技术的效率。学校要积极创设条件,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仿真试验等现代技术在构思方案、绘图、模拟试验等方面的应用,培养学生使用现代工具解决技术问题的意识和基本能力;要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技术合作与交互式技术学习,以改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图样是表达设计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过去常常使用丁字尺、铅笔、橡皮、圆规、三角板和制图板等工具进行机械制图教学。现在,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绘图技术(CAD),大大地降低了机械制图的难度和繁琐,从根本上改变了制图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交流方式。总之,信息技术在技术案例展示、技能操作演示、设计方案交流、设计作品展示等很多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信息技术是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实施的重要辅助工具,也是提高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6)重视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是课程标准、教育目标的直接落实者,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对课程价值的体现具有决定作用。“通用技术”教师“应当具有一定的技术素养;有一定的动手能力,需要了解多项技术,掌握至少一项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理解创新的思维方法;最好能有一些技术设计的经验,至少对技术设计有一定的了解;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最好有一些技术教学的经验”。而目前“通用技术”课任教师都是从其他科转教“通用技术”课程,教师的技术与设计专业知识、技术实践能力、设计意识及创新思维等技术素养都有待提高。因此要重视“通用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强该学科教师的培训和培养,积极开展通用技术学科教学研究。
3结束语
“通用技术”课程是高中新课改中的亮点也是难点,作为国家首批实验区经过5年多的探索,课程的建设从无到有,目前正向提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本文所涉及的问题和对策不仅是对本地区实施“通用技术”课程的反思,也是下一步课程建设目标的梳理,相信对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交互式活动教学;美术教育;活动
美术教学既要体现美术语言的典型概念的传授,也要强调培养学生创作、实践的思维与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常关注学生对概念、知识的认知和单一学习成果的表现,忽视美术学科与别的学科的知识迁移和在课外生活的综合运用。根据美术教学的基本内涵、特征与价值,通过对美术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探索交互式活动教学中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学原则和具体方法,构建适合美术学科的交互活动模式。
一、交互式活动教学(Interactive activity Education)的理论基础
交互式活动教学最早由美国教育学家潘林萨(A.S.Palincsar)于1982年提出;21世纪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出现规模较大的实验研究,相关研究如主体性教学、参与性教学、合作教学、游戏教学等先后涌现。经此,初步建立了交互式活动教学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
皮亚杰从发生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活动对于认识产生的意义。他认为活动指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有目的地影响客体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是外部实践活动和内部观念活动互相作用、互相转化的过程。
杜威对情境创设的活动方法也有论述,他认为教学方法之所以有效,全靠它们返回到校外日常生活中引起学生思维的情境,活动是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学;做某件事时,要求进行思维或有意识地注意事物的联系,实践转化为概念意识,结果学生自然地学到了东西。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的。加德纳认为智能是人在特定情景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的能力。多元智能扩展了学习评估的方式,加德纳主张的“情景化”评估,改善了以前教育评估的功能和方法。课堂上开展交互式的活动,学生发挥个人智能进行实践,并互相交流不同智能范畴的信息,达到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由于活动中的情境性与开放性,学生在活动中担任不同的分工角色,掌握与其自身世界认识有联系的、其产生主动共鸣的知识概念,必不能以单一标准评估其学习过程与成果,此时适用多元智能评估理论的实施。
美术作为学生素质培养的关键学科之一,应该担当起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下,通过多元化的、由学生自我构建的教学活动,形成学生带有强烈个人意志的审美观、社会观和世界观。由此,作为美术教师不妨运用活动教学模式组织课堂活动,渗入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强调学生个人色彩的表达,促进学生哲思与审美的相互迁移,达到美育的学科总目标。
活动教学的方式丰富,不同的活动方式、功能和适用性都不同,根据教学理论的研究与实际美术教学的实践,浅阐课堂教学中运用活动教学的经验与方法,旨在促进学生实现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的发展。
二、活动教学的原则
1.实践活动先于认知活动
活动教学法登上教学舞台已有几十年,但是传统模式下的活动教学法是安排学生学会知识后进行实践活动,而交互式活动教学模式下的活动教学法则要求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新知,教师从一个活动“统治者”变为活动的策划者。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For the things we have to learn before we can do them, we learn by doing them.(我们可以在未学会做这件事前去实践它,我们可以在实践中学习这件事物。)”
首先,从表现形式来讲,内部活动有别于主要为机械记忆和理解的活动,而更强调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想象、发现和创造;外部活动也有别于不需要有意识的内部活动参与,只为掌握某种技能的重复强化训练,而是强调能引起主体内部活动,需要有意识的注意、思维的投入等的活动。无论是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都必须经过学生主体自觉参与的活动来实现。其次,从学习动机来分析,它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被动活动,以认知为主的片面、单一的活动,而是强调学生主体主动地、有思维地积极参与,强调学生知行合一,结合学生原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情感观念,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需要的实践活动。
2.构建以活动为主、交互性强的教学过程
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使用交互加强活动效果,强调学生活动时的自我表现,鼓励学生不断地以语言、动态或美术语言说明自发行为的含义,落实在活动中学习信息的不断交换。活动中创设情境,特别是含有冲突与矛盾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或是产生类似社会性的人际关系,学生在解决概念问题之余还要学习如何控制交际关系,达到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3.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
活动教学重视学习者之间的相互支持和促进,强调师生在平等的交互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丰富知识与经验。教师帮助学生就学生原有的经验和对问题的理解来展开讨论,而不是只做字句的重复;交流应有主题、有方向;让学生和老师都明白教学目标;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发言或实践活动所做的评价应该能引导学生更积极地作出建构性的反应。
以学为主的基本精神是: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确定以“教师为中心”到“学生为本位”的转化,要做到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转化;
(2)充分肯定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导”的作用,引导是为了让学生更主动地活动,引导着眼于方法提炼和思维的提升;
(3)关键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使达于“无师自通”的境界,促进学生离开课堂后的知识发展和迁移;
(4)全面发展智能开发,不仅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思维方式、观念形成等方面,施行从“教”到“育人”的转化。
三、美术学科活动教学的要素
1.在适度的前提下,让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
设计一堂具有交互式活动教学模式的课堂或一项围绕交互学习的活动时,教师是引导者、“游戏”规则的始发者,但并不代表学习的形式和学习的步骤被固定下来。教师设立的是一个学习目标,设立学习的方法若干(并不是单一的学习途径),设立课堂管理条例;学生可以因个人的学习需要提出“游戏”规则的修改意见,通过各小组的商议和教师评价后才最后确定如何进行学习任务、如何呈现学习成果。
2.要得到一个好的活动效果,需提供一个清晰的指引和目标
很多时候,教师提供了学习任务后,学生并没有弄懂接下来该做什么,或最后要呈现怎么样的学习成果,或做这件事的原因是什么,活动教学如同表面形式一般,并不具有有效性。本人在实践教学中常会使用以下简单的方法,确保学生理解学习任务该做什么、该向什么方向发展、该达到什么目标。
具体措施一:让学生复述指引和目标
让分组后的组长复述教师提供的学习任务指引和完成的目标,这样一个简单的举动可以让组长明确任务指向并更好地领导小组进行学习任务,同时也能二次提醒没有集中精力听讲的学生。
具体措施二:利用有活力的语调和大量的身体语言激励学生分享、交流。教师从教态、语言方面带动学生,其表现会成为一个榜样。
3.一个好的活动应该联系多个形式和技能,美术不仅仅只是绘画练习
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获得充分的视觉信息进行观察、体验、感悟和认知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注重开发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视觉、触觉、听觉及眼、脑、手的协作参与,让学生在充满审美情趣的教学情境中学习美术。
如在岭南版初中十四册中《我们的调色板》的课堂活动,可以使用“导学―讨论―训练―点拨”的方式进行,结合语言交流与绘画练习,运用文学审美、音乐感染和美术表现的多元形式组成实践活动:
导入:提供描写四季的唐诗各一句和四季景色图片各一张。
讨论议题:用什么颜色表示你的所听、所看?为什么一些语文的诗句、自然的四季可以让联想到一种或一些颜色?
讨论目标:学生通过课本的自学,根据感官体会四季的经验,得出“色彩的联想”这一心理现象的原理。
训练创作:请你尝试用色彩表达“喜、怒、哀、乐”四种典型的感受。画面主体自定。
训练目标:通过实践理解“色彩的联想”,让学生自由表达由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所得的经验转化为色彩的想法。
又如在人美版美术鉴赏第十二课《现实与理想的凝结――外国雕塑撷英》,设计“Before&After”活动让学生运用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表现雕塑正在发生的场面的之前或之后发生的场面。雕塑作品常表现一个瞬时状态,且具有立体的特点,易于学生视觉分辨其空间和动态交错细节。要完成活动任务,学生必须对雕塑作品的造型进行细致的观察,了解雕塑作品的背景故事,理解雕塑人物群组间的情绪、情感关系。“Before&After”活动既要求发挥学生视觉的感受,还要求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发挥创意思维对美术作品产生联想性的审美。
4.一个好的活动应该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其他科目有明确的联系
学生是带着自身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来到课堂的,如果他们的个人意识没有被激发,他们可能难以理解新的认知和信息,或者难以把课堂上的新知与旧学或旧有的对世界的认识联系在一起,导致知行不一、学不致用。
“学生必须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并在实践中检验其想法是否有效。”这里主张的“学生解决问题”不是否定教师的作用,而是强调学生主动作业的价值。主动作业是情境创设的必然承接阶段,也代表社会性的情境,形同人类生活的活动。学生在创设的大环境中,立足于教学资源,自主思考、自主研究、自主检验想法,最终确立可行的、有效的认识,这样的一个过程实质为观念形成的过程。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提供直接的、不成熟的材料,以及在思考原则方面进行渗透,教授的不是知识,而是如何思考知识,正如教授的不是“1+1=?”,而是教授如何解决这道数学题的方法。课程不应死板地局限于正确的教育,一件全新的事情必然有其不确定性和谬误性,提出的问题需要和学生现有的经验有足够的联系,足以引起有效的反应。反应活动是学生把个体思维的认识与外部的影响、从前的经验联系起来的过程,包括正确的指导和谬误的纠正。因此,反应活动因个人而异。
要完成这个教学原则,在以活动为手段的活动教学课堂中,不要仅仅给出属于教师的某个意象,而是应该问学生的想法,此间分为两个步骤:是研究问题前了解学生对问题的设想(此设想基于学生原有的观念,对学生进行问题研究有帮助),二是在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尽量诱导学生把想法成功地执行、创造出作品或探究报告。
如在岭南版十四册第六课《应用肌理的艺术》教学设计中,已经在小学学习中掌握了几种基本的制作肌理的方法的学生被设置在一个设计艺术的情境中――担任时装设计师,需要学生把已学的知识运用在制作服装印花装饰的生活情境中,用分组合作的方法使得活动中充满交互性(其中包含合作互和冲突互),并在实践中检验是否扎实地掌握了知识与技能。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是准备前期的学习资源,让学生有求知的途径和表达的平台。此外,教师还需要重视调节学生互动时的各方面矛盾,鼓励学生自主评价活动的过程,引导学生大胆发挥创造能力,从而推进审美能力的提升。
在综合探究美术作品的活动中,可选用具有辩证的、哲思的探究议题分派给学生;为了加强学习的交流、互动,一个大的议题可以分散为多个方面――涉及地区地域、政治、宗教和哲学思维等的问题,分工到每个小组进行自主探究,最后将全班各小组的学习成果统整为大的学习结果,并结合小组互评、师生互评的多元评价方式完成课堂教学流程。学科的迁移能够加深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让他们在学习这个知识时联想到别的有用经验,当他们在解决别的学科的问题时,固然也能采用已学的美术知识,使之融会贯通。
5.一个好的活动具有审美性
美术作品是让学生得到体验学习的最好工具,感受、领悟美术作品本身所呈现的美是让学生获取审美体验的途径。学生直接利用感官感受美术作品,可以达到对作者的意图的理解、对美术语言运用的理解,一个好的活动应构建成这种审美的过程。有些活动教学课堂矫枉过正,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游戏而游戏,远离了美术教育的审美要求。如一些课堂上的绘画比赛,只求哪个学生完成得快,不求哪个学生完成得好;或只求哪个学生画得好,不求学生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好的美术活动应是重视学生对美术作品产生的内心体验与感悟,需要强调的是美术活动中出现的美术作品,包括美术作品范例、教师示范作品、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与别的同学创作的作品,都需要学生对其进行审美活动。
6.一个好的活动可以得出多样化的成果
由于交互式活动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交互的灵活性和学科知识的迁移特性等要素,导致学习成果的形式必然多样化。学生因为惰性或思维定势等原因导致学习成果单一的情况时有发生,以下一些具体的教学措施可以让学生冲开瓶颈口,促进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增强学生创新创造的信心。
学习成果的展现应该有灵活的指引。美术学科所具有的开放性更易于实现促进学生多方面创造学习成果的教学要求,教师要首肯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我,承认学生各种形式的学习成果。
学生的迟疑并不一定代表他们不在学习,教师可能需要一些措施和辅助,帮助他们用自己的经验得到自己的结论。所以要求教师要做好研究学情的工作,多利用分享自己经验的口吻辅助学生,给学生一个可学习的榜样,而不是一个可模仿的对象。
7.采用有活力的有效性评价
评价的“有效性”应有正确的定位。美育是一项人类素养构建工程,美术教育怎么能用量化的“投入产出”观点进行评价?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更重视过程价值和学生主体价值。在教学流程上看,只有过程价值得到提升,终极价值才能到达。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可以大胆地“重过程轻终极”,强调对学生过程体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更加注重学生审美素质的积累和沉淀。另外,在交互的层面上看,要强调每一个学生在群体中产生的主体价值,采取学生自评、互评的形式,评价他们是否在活动中生成了能力与价值。
四、美术活动教学的创新方法
1.绘画活动
象征语言的自画像:用剪贴杂志的方法,让学生剪下能够代表自己个性的元素拼贴为作品,分享创作意图。这一活动旨在让学生审视自身价值与自身闪光点,是活动教学初期的一个很好的“破冰”活动,提高了学生活动的积极性。
扩大画框:选取一幅作品,发放扩大画框的作业纸,在空白的地方绘上学生自己的想法。(对于低龄学生的调整方案:可以只让学生围绕着作品的主要人物进行再创作。)学生在创作的时候,为了模仿原作,必先研究画作的美术语言,在模仿和发挥创造力的时候把美术语言内化为新知,最后生成实践成果。
Before&After:让学生画出作品正在发生的场面的前面或后面发生的场面。学生在设想前面或后面发生的故事与场面时,必须对美术作品进行仔细的观察,了解作品的背景故事,从而得到感悟与联想,在无形中使学生自主地完成审美活动。
2.写作和讨论活动
鉴赏课是很多美术教师比较头疼的一种课型,活动教学能够提供开放性强、气氛活跃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形式,特别是利用学科知识迁移的教学要素,运用文科写作和辩论等活动方法。
想法泡泡:选取一幅作品,在人物旁边贴上对话框或心理活动气泡,让学生在气泡里写下人物在想什么或者在说什么。对于低龄学生,则要求他们用简笔漫画的形式画出来。最后在小组内进行分享、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会对作品中的人物是否有这样的想法进行争论,产生强烈的思维碰撞,有利于让学生认识作品的美术语言和作品内涵,是极好的欣赏、鉴赏活动。
写诗:看完作品分小组写一首散文诗,大声朗读。对于低龄学生,要求学生共同写下想到的词语,教师连起来形成一首诗歌。
辩论:分两组,5~10分钟准备论据(教师提供直观的材料)。原则:裁判是学生,评出赢家。
3.声音和动作活动
鼓励学生以超越传统美术语言的语言元素进行现代美术实验创作,这种做法不仅强调了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推动了美术创作的实验创新。
成为一件艺术品:用肢体、行为组织一件美术作品,创作行为艺术。
戏剧与美术:小组分为“导演”和“演员”,模仿美术作品或受美术作品启发,表演一段戏剧。
音乐联想:用声音表现作品。不同的线条或颜色是不同的声音,全班分组,每组发出一种声音,教师按作品构成指挥学生发出声音,组成音乐。反之亦可,让学生用一种美术语言元素代表一个音符,分组对一首歌曲进行可视化创作。
4.设计情境培养设计思维
在教室或教学发生场所,让学生分析日用品的设计,设想如果用别的材料代替这种日用品可以吗,为什么。
分析教室内的设计(包括规划、家具),思考:它们现在是什么样子,有什么功能,由什么材料组成,能不能有改善方案。
真实设计方案:如设题“设计一个航空站的椅子”。学生通过“好奇――提出问题――基于感性证据作出假设和理解――与自身知识和经历相联系――考虑多元的批判与论点(由课堂交流而生)――钻研前人美术作品中深层次的技巧与语言――得出结论――二维草图――三维模型”的活动模式进行实践。
自新课标对美术教学“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四个方面展开了性质的描述,更可证明交互式活动教学思想与实践是一种现代学科的教学实质。交互式活动教学的深入研究及其实践经验为美术课程教学提供了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形式,活化了教育教学观念,使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展现出来”(苏霍姆林斯基语)。交互式活动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创造型人格的人,让学生表现出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所概括的人格特征: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有旺盛的求知欲;有强烈的好奇心;知识面广,善于观察;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对智力活动与游戏有广泛的兴趣;富有幽默感;意志品质积极向上。
参考文献:
[1][美]鲁・阿恩海姆.艺术心理学新论[M].郭小平,翟灿,译.商务印书馆,1994.
[2]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521.
[3][美]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赵祥麟,王承绪,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31.
[4][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5][美]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的结构[M].沈致隆,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
[6]尹少淳,段鹏.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3.
[7]田慧生.关于活动教学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J].教育研究,1998(4).
[8]童俐.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艺术设计学科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2(3).